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21a 页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7c 页
《摄大乘论释》卷第四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论曰。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见。此
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
成实相。
释曰。依所知相说如是言。略者要也。
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
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8a 页 T31-0338.png
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
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
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
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
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
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
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
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
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
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释曰。虚妄分别所摄诸识者。谓此诸识虚妄
分别以为自性。谓身身者受者识者。身谓眼
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能受者。谓意界。彼所
受识者。谓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者谓六识
界。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数识者。谓算
计性。处识者。谓器世间。言说识者。谓见闻觉
知四种言说。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
名言熏习差别为因。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止
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善趣
恶趣死生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
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由此诸识者。即由
次前所说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者。谓堕
三界五趣杂染。是彼自性故名所摄。依他起
相者。谓依他起为体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
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者。谓
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自性故名所摄。是无
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者。谓无所有非真
实义显现所因。非真实故名无所有。如所执
我。无所有故名非真实义者所取。谓即彼我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8b 页 T31-0338.png
实无所有。似我显现。言所依者。显现所依。
是所因义。此即名为依他起相。
论曰。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
识中。似义显现。
释曰。于无义者。谓无所取如实无我。唯有
识中者。谓无实义似义识中。如唯似我显
现识中。似义显现者。似所取义相貌显现。如
实无我。似我显现。
论曰。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
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释曰。于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因中。由实
无有似义相现。永无有性。如似我相虽永
是无。而无我有。
论曰。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
内界。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
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其馀诸识。应
知是此诸识差别。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
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
显示。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虽种
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
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
处皆唯有识。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
鹿爱眩等喻。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
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
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真智觉时亦如
是转。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
乃转。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
真智觉此觉乃转。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
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8c 页 T31-0338.png
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
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谓彼
经中慈氏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
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
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
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三摩
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
心还取此心。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
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
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
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此心亦尔。如
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即由此教理
亦显现。所以者何。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
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
见自心。由此道理。菩萨于其一切识中。应
可比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又于如是
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
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
所现影像得成唯识。由此比量。菩萨虽未
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
释曰。此唯有识由教显示。如十地经言。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故。解深密经中。我说
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者。谓识所缘唯识所现
无别境义。复举识者。显我所说定识所行。
唯识所现无别有体。然即此心如是生时
者。谓即由此品类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
者。谓定所行相似离识。别有所取分明显
现。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
缘境现前住故者。谓青瘀等是三摩地所行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9a 页 T31-0339.png
影像。非忆持识。由此不即在彼方处。如昔
所受还如是忆。此住现前分明见故。彼忆持
识所见暗昧。此现前住所见分明。若有复谓
如闻思慧。由串习故境虽谢往。才作意时
如昔而生。此亦尔者闻思两慧境既谢往。现
无有体。于无体中若更生时。但识影现。似
彼而生故。闻思慧不缘谢往曾所受境。是
故唯识由此弥彰。所取义无理亦成就。
论曰。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即于
此中眼识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
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此亦如前由教及
理。
释曰。眼识等识皆非有色。可成唯识。眼等
诸识既是有色。云何唯识。此亦如前由教及
理者。此眼等识如前所引。理教显示亦成
唯识。
论曰。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
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与颠倒等诸杂染法
为依处故。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
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
染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
有。是故诸识应如是转。此中有颂。
「 乱相及乱体
应许为色识
及与非色识
若无馀亦无」
释曰。一类坚住相续转者。由相似故名为
一类。多时住故说名坚住。诸有色识。相似
多时相续而转。颠倒等者。即是等取诸杂染
法与烦恼障及所知障为因性故。为依处
者为彼因性。若彼诸识离如是转。于非义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9b 页 T31-0339.png
中起义心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若烦
恼障诸杂染法。若所知障诸杂染法应不得
有。于此颂中显如是义。乱相乱体如其次
第。许为色识及非色识。此中乱相即是乱因。
色识为体。乱体即是诸无色识。色识乱因若
无有者。非色识果亦应无有。
论曰。何故身身者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于
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
故。何故如说世等诸识差别而转。无始时来
生死流转无断绝故。诸有情界无数量故。
诸器世界无数量故。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
数量故。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诸
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
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
释曰。为令自身圆满受用故。身身者受者
三识。一切身中许彼一时俱有和合。一时转
故说名俱有。所显故者是彼因性。
论曰。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
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
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
生起故。所以者何。此一切识无有义故得成
唯识。有相见故得成二种。若眼等识以色
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
识为见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
后诸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由此意识
有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此中有颂。
「 唯识二种种
观者意能入
由悟入唯心
彼亦能伏离」
释曰。此中长行及颂显示由三种相成立唯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39c 页 T31-0339.png
识。于长行中。由唯识者。唯有识故一切
诸识皆唯有识。由所识义无所有故。由二
性者。由于一识安立相见。即此一识一分
成相。第二成见。眼等诸识即于二性安立
种种。谓一识上如其所应。一分变似种种相
生。第二变似种种能取。若就意识。即以一
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后。诸识为相。意识识
为见。由此意识遍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
起故。又于三中唯就意识以为种种。所取
境界不决定故。其馀诸识境界决定。又无分
别。意识分别故唯于此安立第三种种相
见。是故于此意识具足安立唯识。于伽他
中能入唯识者。悟入所取义永无有故。能
入二者悟入此识。有相见故。能入种种者
悟入此识。似种种相而生起故。观者意者
诸瑜伽师所有意趣。问于何悟入。答由悟
入唯心彼亦能伏离。若能悟入唯有其心都
无有义。是则于彼亦能伏离。既无所取义。
何有能取心。说入二性及入种种。皆为成
立入唯识因。馀义相似。
论曰。又于此中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
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
释曰。一类菩萨欲令唯有一意识体。彼复
次第安立显示。如意思业名身语业者。如
一意思于身门转。得身业名。于语门转
得语业名。然是意业。意识亦尔。虽复是一。
依眼转时得眼识名。如是乃至依身转时
得身识名。非离意识别有馀识。唯除别
有阿赖耶识。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0a 页 T31-0340.png
论曰。又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
像转。谓唯似义影像及分别影像。又一切处
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中即此意识依
止身故。如馀色根依止于身。
释曰。或有难言。眼等诸根无有分别。是
故意识依彼转时应无分别。如染污意为
杂染依令杂染转。此亦应尔。故次解言。又
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
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此中一切所依者。谓
眼等所依。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者。谓唯似义
影像及分别影像二句解释。由此二句说。唯
一识一分唯义影像显现。第二分别此义相
生。是故前说无有过失。又一切处亦似所
触影像而生。谓有色处于定位中无五识
时。在色身中内领受起。如馀色根依止于
身者。如馀眼等有色诸根依止于身。由此
诸根依止身故。于自所依能起损益。意识
亦尔。依止身故应知于身能作变异。复有
别义。谓如身根依止于身。若有外缘所触
现前。身根便似所触相起。即此起时。于自
依身能作损益。意识亦尔。依止身故似彼
所触影像生时。于所依身能作损益。
论曰。此中有颂。
「 若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调此难调心
我说真梵志」
释曰。彼诸菩萨为成此义。引阿笈摩伽他
为證。若远行者。能缘一切所缘境故。言独
行者。无第二故。言无身者。远离身故。寐
于窟者。于身窟中。而居止故。言调此者。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0b 页 T31-0340.png
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暴恶故。
论曰。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
受。意为彼依。
释曰。复引馀教證成此义。如是五根所行
境界意各能受者。诸根所行名为境界。如是
境界意各能受。悉能分别一切法故。一一各
各能领受故名各能受。意为彼依者。是彼
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乱彼不生故。
论曰。又如所说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
意处。
释曰。复有圣教能證此义。谓六识身皆说
名意。无馀识名。由六识身皆是意处圣所
说故。是故得知唯有意识。
论曰。若处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识。应知
此中馀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及所依
止。是其见识。由彼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
故。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如是名
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释曰。于阿赖耶识亦得安立相见二识。谓
阿赖耶识以彼意识及所依止为其见识。眼
等诸识为其相识。以一切法皆是识故。由
彼相识者。谓眼等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
故者。是见生因由所缘性名见生因。似义
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者。能于彼见故
名见识。即此见识似义现时。彼诸相识与意
见识。能作相续不断住因。是故说名生依
止事。
论曰。诸义现前分明显现而非是有。云何可
知。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0c 页 T31-0340.png
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
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
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
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
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
应无颠倒不由功用。智真实故。四者成就
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
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
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
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
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
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
道理成就。
释曰。相违识相智者。谓能了知相违者识所
缘义相。无所缘识现可得智者。谓现见有虽
无所缘而识得生。如过去等应离功用无
颠倒智者。谓能了知若如是义。如所显现
即是实有。离起对治。无颠倒智任运应成。
三种胜智随转妙智者。谓能了知三种胜智。
境随转义。得心自在者。得心调顺有所堪
能。得静虑者。谓诸声闻及独觉等已得静
虑。随胜解力诸义显现者。谓若愿乐地成
其水如意则成。火等亦尔。得奢摩他者。得
三摩地修法观者。于契经等策勤观察。才
作意时诸义显现者。随于一义如如作意。
如是如是非一品类境相显现。无分别智现
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者。若如显现
义即如是实有。应不得有无分别智。无分
别智若是实有。决定应许诸义皆无。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1a 页 T31-0341.png
论曰。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
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
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
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
他起。
释曰。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者。谓实
无义唯有其识。与彼似义显现为因即此
唯识名依他起。云何成依他起者。问自摄
受。何因缘故名依他起者。问为他说。从自
因生。生已无能暂时安住。名依他起应自
摄受亦为他说。
论曰。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
有似义显现。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
名遍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
故。名遍计所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
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释曰。依依他起者。谓依唯识实无所有
者。实无自体。似义显现者。唯有似义显现
可得。云何何故等者。如次前说。无量行相
者所谓一切境界行相意识遍计者。谓即意
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
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
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
论曰。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
云何成圆成实。何因缘故名圆成实。由无
变异性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
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
释曰。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者。谓遍计所
执自性。无性为性。云何何故等。如前依他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1b 页 T31-0341.png
起中已说。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
如不虚诳性。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
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由
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
论曰。复次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
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计。何者所遍计。何
者遍计所执自性。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
别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
为种子。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是
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于一切分别
计度故名遍计。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又
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
是名遍计所执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义。
复次云何遍计能遍计度。缘何境界。取何相
貌。由何执著。由何起语。由何言说何所
增益。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
相貌。由见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
言说而起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
遍计能遍计度。
释曰。复次云何遍计能遍计度者。谓意识名
能遍计。依他起性名所遍计。为欲显示由
此品类能遍计度故。又说缘名为境等。
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者。谓即于此
依他起中。由眼等名取彼相貌。由取彼相
能遍计度。由见执著者。如所取相如是执
著。由寻起语者。如所执著由语因寻而
发语言。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者。
如语所说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与馀言说。
于无义中增益为有者。如所言说于无义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1c 页 T31-0341.png
中执有义故。
论曰。复次此三自性为异为不异。应言非
异非不异。谓依他起自性由异门故成依
他起。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遍计所执。即
此自性由异门故成圆成实。由何异门此
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习种子起故。由何
异门即此自性成遍计所执。由是遍计所缘
相故。又是遍计所遍计故。由何异门即此
自性成圆成实。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
故。
释曰。由是遍计所缘相故者。谓彼意识名为
遍计。此为所取所缘境性。能生遍计。是故
亦名遍计所执。又是遍计所遍计故者。即彼
意识名为遍计。缘彼相貌。为所取境为所
遍计。由此义故。依他起性亦名遍计所执
自性。如所遍计者。如彼意识遍计所执。毕
竟不如是有故者。所遍计上遍计所执毕竟
无故。由此义故即此自性成圆成实。
论曰。此三自性各有几种。谓依他起略有二
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
杂染清净性不成故。由此二种依他别故名
依他起遍计所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遍计
执故。二者差别遍计执故。由此故名遍计所
执。圆成实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圆成实故。
二者清净圆成实故。由此故成圆成实性。
释曰。杂染清净性不成故者。由即如是依他
起性。若遍计时即成杂染。无分别时即成
清净。由二分故一性不成。是故说名依他
起性。自性遍计执故者。如于眼等遍计执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2a 页 T31-0342.png
为眼等自性。差别遍计执故者。如即于彼
眼等自性遍计执。为常无常等无量差别。自
性圆成实故者。谓有垢真如。清净圆成实故
者。谓无垢真如。
论曰。复次遍计有四种。一自性遍计。二差别
遍计。三有觉遍计。四无觉遍计。有觉者谓善
名言。无觉者谓不善名言。如是遍计复有五
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
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
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
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
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
如是体性。
释曰。善名言者。谓解名言。不善名言者。谓
牛羊等。虽有分别。然于文字。不能解了。
论曰。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
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
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四缘相变
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
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落迦等诸趣变异。
及欲界等诸界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
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谓闻
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七不如理分别。
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
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著分别。谓不如
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
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释曰。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者。是总标
举。后当别释。根本分别者。谓阿赖耶识是诸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2b 页 T31-0342.png
分别根本。自体亦是分别。缘相分别者。谓色
等识为所缘相所起分别。显相分别者。谓
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起
分别有所分别或能分别故。名分别缘相。
变异分别者。谓即缘相所有变异。缘此缘相
变异分别。故名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
者。身中大种衰朽改易。名老变异分别。此故
说名缘相变异分别。等者。等取病死变异。
乐受等变异亦尔。谓由乐受身体改易。等者。
等取苦及不苦不乐。贪等变异亦尔。等者。
等取瞋痴。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亦尔。谓身
变异为所缘境所起分别。逼害者。谓杀缚等。
时节代谢者。谓寒时等时节改易。捺落迦等
诸趣变异者。等取傍生及饿鬼趣。及欲界等
诸界变异亦尔。等者。等取色无色界。显相变
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
有变异。缘此显相。变异分别。此亦如前所
说老等种种变异。由此亦于老等位中变异
起故。他引分别者。谓由他教所起分别。此
复二种。一闻非正法类。二闻正法类。此复二
种于法分别。谓闻正法类或善或不善。闻非
正法类亦如是释。不如理分别者。谓诸外道
及彼弟子闻非正法类为因分别。如理分别
者。谓正法中诸佛弟子闻正法类为因分别。
执著分别者。谓不如理作意为因依止我见。
起六十二诸恶见趣相应分别。如经广说。散
动分别者。谓诸菩萨如后所说十种分别。
论曰。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
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2c 页 T31-0342.png
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
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
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
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释曰。此中无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无
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般若波罗蜜
多经言实有菩萨。言实有者。显示菩萨实
有空体。空即是体故名空体。有相散动者谓
此散动即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
动故。即彼经言不见有菩萨。此经意说不见
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增益散
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色自性
空。由遍计所执色。自性空故。损减散动者。
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不由空故谓
法性色性不空故。一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
动故。即彼经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
起与圆成实是一性者。此依他起应如圆
成实是清净境。异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
动故。即彼经言色不离空。何以故。此二若
异。法与法性亦应有异。若有异性不应
道理。如无常法与无常性。若取遍计所执
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
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无所有。
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自性散
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舍利子。
此但有名谓之为色。何以故。色之自性无
所有故。差别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
彼经言。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生即有染。
灭即有净。无生灭故无染无净。如是诸句
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第 343a 页 T31-0343.png
有如是义。如名取义散动者。谓如其名于
义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假立
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言别别者。谓别
别名。如义取名散动者。如义于名而起散
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假立客名
随起言说。非义自性有如是名。为对治此
十散动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由此说为因
无分别智生。
论曰。若由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
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成依他
起。不即由此成遍计所执及圆成实。若由
异门成遍计所执。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
圆成实若由异门成圆成实。不即由此成
依他起及遍计所执。
释曰。此义如前道理解释。
《摄大乘论释》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