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證义-明-王肯堂卷九

卷九 第 100b 页

成唯识论卷第九
金坛居士 王肯堂 證义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此第五颂。释无性难分三。一牒义标问。】

「颂曰即依此三性(至)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二颂答。即天亲第二十三至二十五共二颂。然答
意只前八句颂是。其后四句。属显性唯识分故。】

「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至)而滥第二故此不说。」

【三释颂意。谓即依此前所说三自性。立彼后说三
种无性。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
自性性。世尊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
何谓密意耶。显无性言。非了义故。谓虽依圆有体。
而为愚夫妄执我法。堕增益谤。即此名为遍计执
故。为除此执。故于依圆之有。遍计之无。总说无性。
岂真依圆亦无性哉。云何依此而立彼三。问也。谓
卷九 第 100c 页 X51-0100.png
依此下。皆答词。谓依遍计所执性。说相无自性性。
由彼体相。毕竟非有。如虚空华。绳上蛇故。立量云。
遍计所执是有法。立相无性宗。因云。由此体相毕
竟非有故。喻如空华。故华严偈云。一切空无性(相无
性)。妄心分别有(遍计所执)。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
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始妄执为有之自然性
故。立量云。依他是有法。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宗。因
云。托众缘生故。无始妄执自然性故。喻如幻事。故
华严偈云。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后依圆成实
性。立义胜无自性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
执我法性故。立量云。圆成胜义是有法。假说无性
非性全无宗。因云。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
喻如虚空。故华严偈云。若实若非实。若妄若非妄。
皆是假说实。即圆成非妄。即契圆成之智。成于出
世。并是假名。实尚不实。何况非实。后二性皆云假
说无性。非性全无者。正显依圆是有。而佛密意言
无。既云密意。则无不碍有也。即有无无碍。互夺双
妄。皆悉自在矣。法相之旨。又何殊于法性哉。夫依
他无性。显圆成实。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由众色
无性所显。此义正显圆成。与彼依他。非异不异。俱
是假说无性。问。依圆既是非异不异。何故圆成名
胜义无性。依他不尔。答。虽依他起非是真胜义性。
若随转门。亦得说名胜义无性。恐滥第三真实胜
义。故此不说。故虽依他非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
卷九 第 101a 页 X51-0101.png
无性。而此不说者。恐滥第二故也。瑜伽七十三云。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
自性涅槃。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问。世尊依
何密意说一切法等于虚空。答。亦依相无自性性。
说如是言。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如幻等。
答。依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问。世
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色乃至识有无常耶。答。依
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何以故。欲说等随观常无
有。故说等随观有无常。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
观色乃至识皆有苦耶。答。依生无自性性。及胜义
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通前明前识相竟。】

「此性即是诸法胜义(至)总拨诸法都无自性。」

【次明唯识性。即释后四句颂。言此性者。即牒颂中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之性字。是一切法胜义
谛故。简非世俗。世俗谛四者。一世间世俗。亦名假
名无实谛。谓瓶盆军林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二
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谓蕴处界等。随彼彼
事。立蕴等法。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谓预
流等。于苦集等。由證得理而安立故。四安立世俗。
亦名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彼空门。说为真
性。由彼真性。内證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如。伹假
说故。胜义四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谓
蕴处界等。有实体性。过初世俗。故名胜义。随事差
别。说名蕴等。故名显现。二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
卷九 第 101b 页 X51-0101.png
别谛。谓苦集等智断證修因果差别。三證得胜义。
亦名依门显实谛。谓二空理。过俗證得。故名胜义。
依空能證。以显于实。故名依门。四胜义胜义。亦名
癈诠谈旨谛。谓一实真如。体妙离言。巳名胜义。又
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俗。俗不自
俗。待真故俗。即后三俗。亦名为真。至理冲玄。弥验
于此。此颂中所云胜义。乃依最后胜义胜义而说。
是最胜道所行义故。故名胜义。为简前三胜义故。
故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拣彼遍
计之虚妄。如谓如常。拣彼依他之变易。谓此真如。
虽在一切虚妄变易法。而未尝动著一丝毫故。亦
之一字显此胜义。不但名真如。亦有法界实际等
名。如馀论中。具释其义。兹不赘陈。常如其性之性。
即是唯识实性。何谓实性耶。谓唯识性有二二种。
若以圆成对遍计言。则遍计所执为虚妄唯识性。
圆成为真实唯识性。若以圆成对依他言。别依他
为世俗唯识性。圆成为胜义唯识性。为简虚妄与
世俗故。故说实性也。三颂者。颂十二句。每四句为
一章。故分三颂。虽前后有别。而大意总显无性之
言。非极了义。不可执之拨一切法都无自性。成恶
取空。故又再三言之。此三性三无性。是流转还灭
之关键。若于依他起执。即是流转。若了依他无性。
便是还灭。自此而下。于十地中舍一分遍计。證一
分真如。故分五位。俱约大乘悟入之渐次。非小乘
卷九 第 101c 页 X51-0101.png
得预斯门。以彼执心外有法故。】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至)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分二。一总明。二别释。初又
分三。一问。二总答。三别释。问。上文虽广陈唯识相
性二门。成就唯识之义。然不知如何用心。方入此
门。欲入此门。几何阶级。言相者。即前文能变三相。
言性者。即是圆成实也。答要具二种大乘种子。于
五位中渐次悟入。何谓下。别释分三。一释大乘二
种性。二释五位。三释悟入。问。何缘有位。答。圣人之
大宝曰位。若无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故。问。何谓大
乘二种种性。答。一本性住种性。即是本有无漏种
子自性。二习所成种性。即是新熏无漏种子自性
一本种性之性作姓。谓本性住种姓者。未闻正法。
但无漏种无始自成。不曾熏习。令其增长。名本种
性。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谓本性成住此菩萨种子
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姓。菩萨地说。无
始法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
此闻正法巳去。令无漏旧种增长数习种姓。菩萨
地说。闻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
善顺恶违。具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闻所成
等者。等所思所成脩所成也。闻谓听闻。即是耳根。
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
慧。思择法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
治故。具二种性。方能渐入真唯识门。问。何等人名
卷九 第 102a 页 X51-0102.png
为具本性住种性人。答。外凡人是。何名外凡。曰。虽
具此性。未发坚固大菩提心。名外凡位。问。何等人
名为具习所成种性人。答。内凡人是。何名内凡。曰。
此性定在发心巳后。约初入劫。名内凡位。云何入
劫。谓发心后。修十千劫。方入十信。言入劫者。乃三
僧祇之初首。名为入劫。问。具此二性。当几类人。答。
定性菩萨。二乘回心。问。二乘五果回心向大。望顿
悟入。至初入劫。修习劫数。同别多少。答。下从初果。
上至五果。回心向大。至入劫位。乃经八六四二万
十千劫。至资粮初。顿悟发心。亦十千劫。至资粮初。
问。何故五果劫少。初果劫多。答。烦恼有无修證少
多故。问。五位云何。答。一资粮位。谓此菩萨。巳具二
种性巳。始发大心。勤修福智。为入圣道之资粮。故
名资粮位。涅槃名为解脱行。此位虽未得解脱。而
能顺解脱之道。故名顺解脱分。二加行位。顺解脱
道既圆满巳。为入见道。复修加行。亦名顺决择分。
以近见道。伏除二取。故名加行。真见道后。决择所
知障种名决择分。此位虽未得真见道。而加行时。
亦能随顺决择二障。故名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
诸菩萨入初地时。得真见道。能所□等。通达一切
佛法。名通达位。四修习位。谓初地断分别惑。得无
分别智巳。即以无分别智。渐断所知障种。渐入唯
识实性。从初地第二住心。以至金刚无间心位。总
名修习位。五究竟位。障尽智圆。于一切法成等正
卷九 第 102b 页 X51-0102.png
觉。名究竟位。此从金刚后心解脱道中。以至尽未
来际。皆此位摄。前二位为凡位。故曰修。后三位为
圣位。故曰住。问。云何渐次悟入。答云。谓诸菩萨于
资粮位。能深信解唯识相性。于加行位。能渐伏除
唯识相上能取所取。引发真见唯识实性。在通达
位。如实通达唯识相性。修习位中。如前所见唯识
实性道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至究竟位。出障圆
明。能尽未来。化度有情。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至)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二别释分五。一资粮位。即是三贤。此问及颂答。皆
世亲之文。为第二十六颂。】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至)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此即护法等正释颂意。分三。初释乃至未起识求
住唯识性。兼释后二句大意。此二取言下。释二取
随眠。如是二障下。三释未能伏灭。初中又分四。一
明资粮位剂。二释资粮名。三释顺解脱名。四总释
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大意。从此下。明资粮位剂。
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行顺决择识。求住真唯
识性。皆是资粮。位摄。为趣下。释资粮名。资谓资益。
粮谓津粮。无上正等菩提。即指究竟位说。为趣此
果。积集六度所摄福智二事资粮益巳身之粮用
故。为有情下。释顺解脱分名。菩萨发心。不同二乘
乐独善寂。取證涅槃。今此菩萨。依解脱果。伏断烦
恼。入我空观。巳发大心。度有情故。烦恼解脱而證
卷九 第 102c 页 X51-0102.png
得故。由此亦名顺解脱分。涅槃名为解脱行。行行
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义。支义。是解脱因之一分
故。资粮。自利之名。顺分利他之号。问。此资粮位当
修何行。曰。即修大乘顺解脱分也。问。此资粮有几
行位。答。有四十心。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问。此
位由何于唯识义能深信解。答。因四胜力。谓内因
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摄论云。能悟入中大乘
多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巳得奉事无量诸佛出
现于世。即善友力。巳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
所能动摇。名作意力。谓由三力。巳善积集诸善根
等。名资粮力。问。此位伏除何障染法。答。少能伏除
二取现行。而未能伏除二取随眠。何故少能。不能
多耶。以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所以少能。何名外门。
谓散心名外。何以知之。本论颂云。于二取随眠。犹
未能伏灭。故知唯能伏取二取现也。问。散心修者。
华严何说十住菩萨现八相等。岂非定力。答。既云
多住外门。即知少能入定。是故能现耳。何谓取二
取。曰。执取能取所取性故。何谓随眠。曰。即二取习
气随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识。不现馀处。故名
随眠。或随增益过失。故名随眠。何故。眠者乃是增
义。如人睡眠。眠即滋多。故过失增。是随眠义。随眠
转相略有十八。一随逐自境随眠。谓三界中自地
所摄随眠。二随逐他境随眠。谓生下上地。下上烦
恼所逐随眠。三被损随眠。谓世间离欲下地随眠。
卷九 第 103a 页 X51-0103.png
四不被损随眠。谓巳离欲。或未离欲自地随眠。五
随增随眠。谓自地随眠。六不随增随眠。谓他地随
眠。七具分随眠。谓诸异生所有随眠。八不具分随
眠。谓诸有学非异生者所有随眠。九可害随眠。谓
般涅槃法所有随眠。十不可害随眠。谓不般涅槃
法所有随眠。十一增上随眠。谓贪等所有随眠。十
二平等随眠。谓等分行所有随眠。十三下劣随眠。
谓薄尘行所有随眠。十四觉悟随眠。谓诸缠裹与
缠俱转随眠。十五不觉悟随眠。谓离诸缠而恒随
逐随眠。十六能生多苦随眠。谓欲界随眠。十七能
生少苦随眠。谓色无色界随眠。十八不能生苦随
眠。谓得自在菩萨所有随眠等。总之即烦恼所知
二障种子是巳。百二十八根本烦恼者。欲界四谛
各有十惑。为四十。上二界各除瞋。有七十二。为百
一十二。并是见道所断根本惑。然疑及三见。唯是
见断。修道之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瞋为十。故修
所断有十六。见修合说有一百二十八。见所断者。
是分别惑。别迷四谛。故于四谛各别取数。故有一
百一十二。修所断中是俱生惑。总迷四谛。唯取三
界总数。故但十六。如是见修位中断烦恼时。亦断
随烦恼惑。故曰及彼等流等。此等根随皆能扰乱
身心。长处生死。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见
疑无明爱恚慢等。辨出头数。与烦恼障同。烦恼障
粗。有多品类。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
卷九 第 103b 页 X51-0103.png
来显。今所知障细。无多品类。唯菩萨断。亦是异熟
无记所摄。故不显数。又显法执无明。唯一住地。烦
恼即是四住地摄。故不显数。言慢等者。亦等随惑。
言所知境者。有为无为。言无颠倒性者。谓真如理。
由处此境。令智不生。前即烦恼即障。今所知之障。
然二障别义之由。在我法两字。故我法言。即是二
障。此所知障下。八识分别。谓所知障决定不与第
八识俱。以第八识行相微劣故。不与无明慧心相
应。而与法空智品俱起。此障即是无明慧心。法空
智之所断故。故不俱也。七转识内。随其所应。或少
或多。如烦恼说者。第七所知。唯是俱生。根随染惑。
亦但十二。故名为少。第六所知。兼通分别。根随烦
恼。总二十六。故名为多。当知我法二障。皆由根随
烦恼执我执法而生差别。故七六二识所知。皆如
烦恼障说。眼等五识。无分别故。无所知障故。法执
见疑七根本惑。并十小随。定不相应。其贪瞋痴及
中大随。由同时意识所引生故。皆容俱起。此障但
与下。三性分别。以所知障。与无明俱。非善性故。无
明是痴。善性非痴故。唯与不善无记相应。烦恼障
中下。自类分别。所知障中。或无烦恼。烦恼障中。必
有所知。谓烦恼障必依所知障而起故。故曰体同。
执我执法。故曰用别。故二种随眠。随圣道用。有胜
有劣。而断惑亦有前后。谓烦恼种为劣为前。而所
知种为胜为后也。道力胜者。先断所知。后断烦恼
卷九 第 103c 页 X51-0103.png
道力劣者。先断烦恼。后断所知。此于无覆下。四种
无记分别。谓所知障。于四种中唯异熟生。无记相
应是染性故。不与威仪工巧变化三种相应。以三
无记势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然则此障覆
所知境。何名无覆耶。曰。此名无覆。望二乘说。以二
乘唯断烦恼。不障彼智。故名无覆。若望菩萨。亦是
有覆。障彼智故。若所知障下。通难。谓有难云。若所
知障有见疑等多种烦恼。云何经唯说为无明住
地耶。答云。以此障无明增胜故。总名无明。非无见
等。如烦恼种立见一切并欲爱色爱有爱四住地
名。岂彼更无慢无明等乎。亦由烦恼障中贪见最
增。故偏说也。如是二障下。释未能伏灭。菩萨道力
增胜。若是分别我法二障。初地见道时断。若是俱
生我法二障。菩萨从初地住心。以至金刚无间心
断。二乘道力微劣。于菩萨所断者。但断一种。不能
双断。菩萨道力增胜。故能双断。若是双断二障种
子。唯在等觉后心。刹那顿断。入究竟位。此唯无漏
道摄。若是伏此二障现行。亦通有漏道。分别我法
二执。在加行位伏。俱生我法二执。若六识俱者。在
四地伏。若七识俱者。在八地伏。问。此位菩萨。二种
现行。伏耶灭耶。答。此位分别我法二粗现行。虽有
伏者。然此二种微细现行。及彼种子。由彼止观力
微。多住外门。脩菩萨行。未能伏灭。故颂云。于二取
随眠。犹未能伏灭。此位下。论位摄。问。解行證三。此
卷九 第 104a 页 X51-0104.png
位何摄。答。以此位未證真如。尚在解位。若以殊胜
解力脩六种殊胜行。应知总是解行地摄。以此是
信解位。加行是行位。前解后行。分二位故。若约摄
大乘论以三僧祇分四位。前一僧祗总名解行地。
无加行位。故云亦是解行地摄。问。所修胜行。其相
云何。答云。略有二种。一福。二智。何者为福。何者为
智。曰。诸胜行中。慧为性者。皆名为智。约非慧性者。
皆名为福。且依六度分别福智。若论通相。六度皆
通福智二种。若论别相。前五通福。第六唯智。或复
前三为福。后一唯智。精进禅定。福智俱通。复有二
种。一自利。二利他。若依通相。别所脩胜行随意乐
力。一切皆通自他二利。若依别相。则六到彼岸菩
提分等(四念住等。一切三十七觉分法。及四种寻思。四种如实遍智。皆名菩提分)。自利
行摄。四种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等(慈悲喜舍)。一切皆
是利他行摄。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脩
胜行。结成胜行也。此位二障下。出此位中断脩之
相。有三种练磨心。除四处障。何谓三练磨。曰。第一
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巳练。广者无边。大者为上。深
者难测。远者长时。由此退屈。引他巳證。以况于我。
我同彼类。何故退耶。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
念念速成善逝果。彼既大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
退屈。第二万行难修屈。省巳增修鍊。谓六度行难
可脩故。心生退屈。于退屈时。即便省察。我巳获得
如是意乐。离诸弊恶。谓此意乐远离悭贪恚等。我
卷九 第 104b 页 X51-0104.png
由此故。少加功用。修习施等。当得圆满。如摄论云。
先巳得此殊意乐。由此施等波罗蜜多。任运而转。
故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
少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第三转依难證屈。
引粗况妙练。谓于退屈时。引他微因小善。况巳胜
大妙因。如行施等。尚感贵乐。况我所修清净妙善
而无果耶。故颂云。博地凡夫初发心。尚能远趣菩
提果。我巳精进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由斯三
事练磨。脩诸胜行。断四处障。一由离声闻独觉作
意。断作意故。二由于大乘诸离疑。疑以能永断异
慧疑故。三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
故。四由于现前现位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
所分别断分别故。】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至)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一加行位。此问及颂答。皆世亲之文。为第二十七
颂。杂集云。何等加行道。谓巳积集资粮道者。所有
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
云何暖法。谓各别内證。于诸谛中。明得三摩地钵
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顶法。谓各别内證。于诸
谛中。明增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顺
谛忍法。谓各别内證。于诸谛中。一分巳入随顺三
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世第一法。谓各
别内證。于诸谛中。无间心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
应等法。】
卷九 第 104c 页 X51-0104.png

「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至)未證唯识真胜义故。」

【此下护法等释颂分三。初至无加行义。释加行决
择分位名。暖等四法下。释四加行。如是暖顶下。正
释颂意。言加行者。加功用行。名为加行。近见道故
立加行名。如人远行。将及巳舍。更鞭策故。以由此
道能舍烦恼故。然则又何名顺决择分。曰。欣远之
心。不如始业。且求见道。名顺决择分。见道之智。名
决择故。何谓不如始业耶。曰。非属力劣。行合如此。
是知涅槃不越于此。故且求近。云不如始。何谓始
业。谓始发心。一至远求大涅槃故。问。此位行业。答。
即修大乘顺决择分。便是行业。何谓决择分。曰。决
择是智。即择法也。决拣疑品。择拣见品。疑品择而
不决。以犹豫故。见品决而不择。非正见故。今此具
二。决择即分。持业释也。以诸圣道能断疑决。分谓
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
得决择分名。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
脱分。诸有创植顺解脱分。方得解脱。谓初起顺解
脱分。次起顺决择分。第三入圣。方得解脱。此位邻
近真见道。故立加行名。然有资粮。故有加行。若无
前位。此位不成。孰为加行位所修之法。有四位故。
四能发。四所发。四能观。四所观。何为四位。谓暖。顶。
忍。世第一。何为四能发。谓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
无间定。何为四所发。谓下四寻思观。上四寻思观。
下如实智观。上如实智观。何为所观四。谓名空。义
卷九 第 105a 页 X51-0105.png
空。名义自性空。名义差别空。何为能观四。即前寻
思如实四观是也。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
初后位立。标也。依四寻思建立初二。依四如实建
立后二。四寻思者。谓名寻思。义寻思。自性假立寻
思。差别假立寻思。四如实智者。谓名寻思所引如
实智。义寻思所引如实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
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方便因相。名为
寻思。方便果相。名如实智。言名者。谓色受想等。菩
萨于名中寻思。伹见名言。不见名体。故知唯意言
境。是假非实。义者。即名所诠表。谓蕴处界等。谓菩
萨寻思义类。但见其类。不见馀义。故知亦是意言
是假非实。名言既唯意之分别。名下之义亦无别
体。故离名言分别。无别有义可缘。复寻思名义二
种之自性。是假非实。谓色受想等名义自性。菩萨
寻思自性唯见是假。不见馀物。故知实无所有。假
立自性。譬如假立补特伽罗等。复寻思名义二种
之差别。是假非实。谓无常苦等名义差别共相。谓
菩萨寻思差别。但见是假。不见馀物。故知实无所
有。假名差别。如是寻思了达四种。皆是遍计执性
悉不可得。如是而知名等四法。依识现起。若离识
时决定非有。又且不独四法为无。即能现识。亦不
可得。如此遍知名如实智。譬如绳上观蛇。蛇非真
实。以无有故。若巳了知遍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
犹存。若更微细品类分析。此亦虚妄。色香味触为
卷九 第 105b 页 X51-0105.png
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若灭绳觉。即能悟入
真唯识性。问。何故此位寻思名义自性差别。答。名
义二种。即名相也。即见相二分也。即依他起也。由
此二种为迷悟要关。故楞伽释五法云。相者。若处
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
瓶等。施设众名。显示诸相。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
竟不可得。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
是名正智。前明迷此名相而起妄想。遂成流转。此
明了此名相本无自性。当体如如。即是圆成。故迷
悟皆由此。问。何故名义各别寻思。名义之自性差
别。合而思察。答。名义二法。能所相异。故别寻求。名
义之自性差别相同。故合思察。若知名之自性差
别不可得。即知义之自性差别不可得故。显扬论
云。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事寻思者。谓
诸菩萨于事唯见事。自性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
于假立自性唯见假立自性。差别假立寻思者。谓
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此诸菩萨于
名事二种。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名事合观。故通
达自性假立。差别假立。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
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巳。于名如实了知。谓此
名。为此义故。于此事中建立。为令世间起想见言
说故。若于色等所想事中不为建立色等名者。一
切世间无有能想此事是色等。若无想者。无有能
起增益执著。若不执著。则无言说。若如是如实了
卷九 第 105c 页 X51-0105.png
知。是名第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事寻思所引如
实智者。由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巳。如实了知
色等所想事性。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是名第二
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者。由诸菩萨于色等所想事。假立自性中寻思。唯
假立故。如实通达假立自性。非实彼事自性。而似
彼事自性显现。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
像水月梦幻。似有体性。是名第三自性假立寻思
所引甚深义所行境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
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假立性。
故于色等所想事差别假立中。善能通达不二之
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由可言说。自性不成
就。故非有性。由不可言说。自性成就。故非无性。如
是非有色非无色。由胜义谛故。非有色。由胜义谛
故。非无色。由世俗谛中假立色故。如有性无性有
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诸差别假立法门。彼一
切。由是理趣尽应知。若能如是了知差别假立如
是不二之义。是名第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
智。依明下。次别释四相文云。第一。依暖位。入明得
定。发下寻思。明得定者。摄论云。明谓能照无义智
明。得谓创得无义智明。故名明得三摩提。发下寻
思者。明得是定。寻思是慧。以初获方便智。故云发
也。以此寻思。观察所取之法。了不可得。名为暖位。
谓此暖位。创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皆空。何由得
卷九 第 106a 页 X51-0106.png
空耶。谓观所取四。皆自心变。皆假施设。实不可得。
不空而何。何谓发。曰。明得是定。寻思是慧。故云发
也。下发皆然。何谓暖。曰。至此初获道火前相。名之
为暖。何谓明得。曰。至此初获慧日前相。名明得定。
何谓寻思。谓寻思名等假有实无。名曰寻思。第二。
依顶位。入明增定。发上寻思。重观所取名等四法
实不可得。唯自心变。何谓明增。曰。此位明相转更
增盛故。何谓顶。曰。寻思之位登峰造极故。问。何故
顶位重观四法。答。初伏难故。所以重观也。第三。依
忍位。入印顺定。发下如实智。印前所取四法是空。
顺后能取之识亦是其空。印前顺后。名印顺定。问。
何义顺后能取亦空。答。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
实识离所取境。何以故。曰。所取能取。相待立故。问。
此忍有几。答。有下中上三品。下品名印忍。印所取
无故。中品名乐顺。乐无能取。顺修彼故。上忍名印
顺。印能取无。顺观彼故。故云印顺忍时。总立名忍。
印顺俱定。名印顺定。忍即智也。又忍境识空。故亦
名忍。解见下文。第四。依世第一位。入无间定。发上
如实智观。印二取空。伏除二障俱生分别。何谓无
间定。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立无间名。何谓世第
一。曰。有漏之位。极于此故。异生法中。此为最胜。名
世第一。于是总释云。暖顶二位。依能取识。但观境
空。不能印境。以无智故。下忍印境。中忍顺识。上忍
印识。唯世第一。境识双印。此四加行。皆带相故。未
卷九 第 106b 页 X51-0106.png
能證实。故颂中说。菩萨于此位中。犹于现前安立
少物。何为少物。曰。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非无相。
故名带相。带相观心。名有所得。故颂云有所得故。
若證真时。彼相便灭。方实安住真唯识理。何谓彼
相。曰。空所执相。即是空相。有依他相。即是有相。谓
空有相。是彼唯识真胜义性。由有此相。未證真理。
灭空有相。方證真故。故论结云。依如是义。故有颂
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此暖位也。义想既灭
除。审观唯自相。此顶位也。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
有。下忍位也。次能取亦无。中忍位也。合前三句为
上忍位。其世第一。住时促故。此偈略无。末句即见
道位。此加行位下。次明此位但是伏位。带相观心。
故曰未遣相缚。粗重即是分别惑种。分别二取。违
见道故。此位将入见道。故能伏除分别二取。而于
俱生二取。及二随眠。全未能灭。亦未全伏。以有漏
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此位菩萨下。次明是闻
思所生慧。大论云。谛有二种。一安立谛。二非安立
谛。安立谛者。谓四圣谛。非安立谛者。谓真如。此位
菩萨双观真俗。为欲引发将来真见道及相见道
故。及伏分别我法二障故。虽真俗双观。而真谛是
彼正观。非如小乘唯观安立四谛故。故大论问云。
若安立谛建立为谛。何因缘故。更复显示非安立
谛。答。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谓于相
缚。及粗重缚。所以者何。若有行于诸安立谛。彼一
卷九 第 106c 页 X51-0106.png
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于诸相缚。不得解脱。于
诸相缚。不解脱故。于粗重缚。亦不解脱。若有行于
非安立谛。不行于相。不行相故。于诸相缚。便得解
脱。于诸相缚。得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得解脱。问。若
唯由彼非安立谛。于一切缚解脱清净。何缘显示
安立谛耶。答。为令资粮。及方便道。得清净故。菩萨
起此下。明界地内凡外凡位。亦名方便位。以是入
圣道之方便故。虽七方便时通诸静虑。而第四静
虑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之所依止。依于转依心住
一境性为最胜依。为入见道位之门户故。暖等善
根。必依四禅。方得成满。问。此善根从何界起。答。唯
依欲界天人趣起。非善趣而生厌心者。非殊胜故。
不能起此诸善根也。次论位摄。此位亦在解行地
摄。非證地摄。以未證真实唯识故。摄论合资粮加
行为解行地故。】

「次通达位其相云可(至)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三通达位。此问及颂答系世亲之文。为第二十八
颂。】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至)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此下护法等释颂分三。一总释偈意二相见有无。
三广明见道。若时菩萨至戏论现故。此即总释偈
意。谓若有如外之智。与如合者。犹有所得。非真实
證。此位菩萨。于所缘境。及能缘智。都无所得。不取
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
卷九 第 107a 页 X51-0107.png
證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何谓平等平等耶。谓
能證智及所證如。俱无能取所取相故。又上不取
者。离于能取。种种戏论相者。离于所取。故曰能所
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有义下。相见
有无。有三师义。第一师言。此智见相二分俱无。故
说无所取能取之相。第二师即破此义。立相见二
分俱有。先破无相。谓若智之上。无如之相。而能缘
如。则色等智上。无声等相。亦应缘声等。名声等智
矣。次破无见。谓智无见分。则不能缘。何能缘如。若
无见分而能缘者。则真如无情亦是能缘(〔智耶〕)故应
许此定有见分也。第三即护法正义。立见有相无。
无相取者。瑜伽七十三。问。有相之取。世间共成。无
相之取。非所共成。何因何缘。名无相取。无因无缘
不应道理。答。世俗名言熏习取果。是有相取。世所
共成。能令杂染。胜义智见熏习取果。是无相取。非
所共成。能令清净。是故此二。有因有缘。如眼若有
瞖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瞖相现前可得。若无彼
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无颠倒取。问于无相界。若
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
若尔云何名无相取。答。言说随眠。巳远离故。此取
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问。若无搆获。
云何成取。答。虽不搆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
无相。故得成取。问。若无搆获。无所增益。此取相状。
云何可知。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皆可
卷九 第 107b 页 X51-0107.png
显现。以为其相。问。若不分明可立为取。何故不计
诸取灭无。答。灭无无有修作义故。非修观者。依于
灭无有所修作。问。若尔。云何證知其相。答。自内證
智之所證知。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记别。答。
此内所證。非诸名言安足处故。此中所云。说无相
取。不取相故。即引瑜伽。虽有见分下。论主自义。护
法明此所缘如。见相无定。相分以本智亲證如体
不取相故。与如体冥合故。即无相状之相。即但有
体相之相。即挟带之义。亦所缘缘。难云。若有见分。
即有分别相。何名无分别相也。又云无能取耶。答
云。虽有见分而无分别。复无能取。正智缘如。亲挟
附体相缘故。更无相状之相。说无相分。言无能取
者。即无分别妄执实能取故。岂无内分能缘见分
乎。又难云。若言无相分者。所缘缘论云。依彼生。带
彼相故。名所缘相。既无相分。亦应无所缘。护法答
云。亦有所缘缘义。虽无相分。而可说此智带如相
起。能缘之智。不离如故。即本智见分。亲挟带真如
之体相起。名所缘缘。如自證分缘见分时。亲带见
分。名所缘缘。此亦应尔。实无变带之义。唯有挟带。
名所缘缘。故与后得别也。若变相分缘者。便非亲
證。即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既异后得。即明知有见
分无相分也。小乘正量部立相分师。造谤大乘论
七百偈。破古大乘师所缘缘义云。汝若言巳相是
相分。将为所缘者。且如汝大乘宗无分别智缘真
卷九 第 107c 页 X51-0107.png
如时。不带起真如相分。其真如望能缘智见分。应
无所缘缘义。必若言本智缘如亦有相分者。即违
汝自宗。一切经论如何通会。古大乘师被此一难
当时绝救。唐三藏救云。我宗大乘解。带有二义。一
者变带。二者挟带。若变带者。即变带似质之巳相
起。是相状之相。今根本智缘如时即无。若挟带者。
即有根本智。亲挟带真如体相而缘。更不变相分
故亦成所缘缘也。加行无间下。释位名。问。此位何
故名为通达。答。加行无间道中。此智生时。体会真
如故。言此智者。即无分别智也。体者通也。会者达
也。理绝妄情。名之为真。诸法体同。目之为如。照理
名见。见即是道。而言初者。此应有难。若照理名见。
二地巳上。岂不照理。故今释云。此最初故。以此受
名。馀随别义。】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至)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三广明见道。然此见道。略有二种。总标也。一真见
道下。别释二见道差别。谓若一心真见道。三心相
见道。若三心真见道。十六心相见道。云何一心真
见道耶。谓双空智起。于前无间道中。双断分别我
法二障种子。解脱道中。双證分别我法二空所显
真如。问。加行无间解脱胜进有多刹那。何故但说
一心名真见道。答。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俱是一
相见道。故总名一心。言虽多刹那者。此一心见道。
以果前无间。及果解脱。并一切胜道故。中间有多
卷九 第 108a 页 X51-0108.png
刹那(加行位中一刹那修。无间道中一刹那见。胜进道中一刹那入。解脱道中一刹那證。故多
刹那)。一师言。此位渐断渐證。我执粗浅。法执深细。必
先断我执。證人空巳。次断法执。而證法空。故知渐
断渐證。一师言。此位顿断顿證。由加行时。意乐殊
胜。必欲一斩齐断故。此义为正。何谓三心相见道。
相见道者。谓别缘有情诸法之相。而得见道。名相
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者。非安
立谛。即真如也。谓以三品智心。观察真如。得见道
故。三品者何。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者。内谓内身。无
体名假。谓以能遣之智。返观内身所执主宰。皆非
实有。但以内心似有情现。此仿无间道见分断我
执也。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者。诸法者。谓五蕴实法。
亦以能遣之智。观察内身所执五蕴实法。亦不可
得。此仿无间道见分断法执也。三遍遣一切有情
诸法假缘智者。总观一切有情诸法也。此仿解脱
道中见分双断我法二执双證我法二空也。以此
三智别断总證故。然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
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然二粗者。各别除之。
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方能双断。此即随
智说为耎等。耎者下也。初智名耎。次智名中。胜前
劣后。后起名上。能断见惑。此智最上。然初二智。未
能殊胜。别缘内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时。其智上品。
广缘内外。若我若法。故三别也。前二名法智者。以
有情诸法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者。与前二智相
卷九 第 108b 页 X51-0108.png
类总合缘故。法者仿学为义。问。真见道中有相见
二分。何以但言法真见道见分。答。真见道中。虽有
二空自證分。而见令亲缘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
中。有无间解脱。随自所断障。有四见分。无间道中。
断惑别故。人法二见分。各别法之。立初二心。解脱
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见。总合法之。有第三心。故
论云。总别建立。名相见道。问。三法真见道。答。前三
心说为真见。问。复约何理。却说为真。答。以相见道
缘四谛故。今不缘彼。为真见道。此即前一义也。论
以后义为正。问。十六心相见道。答。谓苦。集。灭。道。四
谛之下。各有四心。故成十六。安立谛者。即俗谛也。
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
心。言所取者。即真如。言能取者。即正智。法即现法。
类即种类。谓法智法忍缘于真如。其真如者。是智
所取。类忍类智缘智见分。其见分者。是能取智。故
名能取所取十六心也。问。四心者何。答。一苦法智
忍。二苦法智。三苦类智忍。四苦类智。馀三谛准此。
一苦法智忍者。苦即苦谛。法谓苦谛增上所起教
法。智谓于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谓先观察
增上力故。于苦谛中起现證无漏慧。由此慧故。永
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此即智之因也。此苦法智
忍。即忍无间智。能观苦谛下真如。能断三界见苦
所断二十八种随眠。谓欲苦有十。上二界苦各九。
以除瞋故。三界合有二十八也。二苦法智者。法谓
卷九 第 108c 页 X51-0108.png
苦如。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智者。即忍之果。由
前忍故。此智现前。智现前时。观察真如。證前解脱。
问。前之苦法。释为教法。今之苦法。释为苦如。得不
疑乎。答。能诠之教。所诠之如。合名为法。初智缘教。
今智缘如。何疑之有。三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
间。无漏慧生等。意云。此等三心。于一刹那。各别内
證法忍法智。谓以类忍證法忍。以类智證法智也。
言后圣法皆是此类者。谓后圣法。依止前法也。显
扬论云。前为后后之所依止故。谓二心后。乃至无
学一切圣法。依此二心。彼得生故。四苦类智者。此
智但缘第三苦类智忍。故杂集云。于苦类智忍。内
證印可。故名苦类智。如于苦谛。有二智二谛。于馀
谛中。应知亦尔。故总合有十六智。皆断二十八分
别随眠。此十六心。前二观如。后二观智。谓法忍法
智观如。觉悟所取故。类忍类智观智。觉悟能取故。
一谛既尔。馀谛皆然。问。此十六心。有差别否。答。有
二种。有能所取十六心。有上下谛境十六心。问。能
所十六心。答。法智法忍。缘于真如。其真如者。是智
所取。类忍类智。缘智见分。其见分者。是能取智。名
能所取十六心也。苦法智忍缘真如。仿真见道中
无间道见分。断苦谛惑。苦法智缘真如。仿真见道
中解脱道见分。證苦谛下理。苦类智忍缘前能仿
之心见分。仿第一心无间道自證缘见。苦类智缘
前见分。仿第二心解脱道自證缘见。集灭道三谛
卷九 第 109a 页 X51-0109.png
仿此。问。上下谛十六心。答。法忍法智。缘下界如。类
忍类智。缘上界如。以下界入见现前名法。上界名
类。名上下谛境十六心也。欲界名下。是现前界。色
无色名上。是不现前界。十六心者。谓观欲界四谛。
别立法忍法智八种。依观上二界四谛。别立类忍
类智八种。然论但举欲界苦谛以为法也。一现观
忍。是无间道。二现观智。是解脱道。随其所应法真
见道等者。谓苦法智忍缘欲界如。仿真见道中无
间道见分。断欲界惑。苦法智缘欲界如。仿真见道
中解脱道见分。證欲界理。苦类智忍缘上二界如。
仿无间道见分。断上界惑。苦类智缘上界如。仿解
脱道见分。證上界理。馀三谛准此。此不言法自證
分者。以于前十六心后而作此观。观渐粗故。今谓
观智即法自證。既不观智。故不法耳。一百一十二
者。欲界四谛四十。上二界四谛。各除瞋故。八谛减
八。故一百一十二。问。三心相见道。答。内遣有情假
缘智。仿无间道见分。断我执。内遣诸法假缘智。仿
无间道见分。断法执。此二别缘。名之为法。遍遣有
情诸法假缘智。仿解脱道二空见分。證二空理。此
一总缘。名之为类。问。又如何理。此三名真。答。若三
名真。不说仿法。乃根本智别断总證。问。一心真见
道。答。双空智起。无间道中双断二障。解脱道中双
證二空。问。二种十六。皆小乘法。何故菩萨亦作之
耶。答。此约菩萨修作说之。为降伏二乘故。修成遍
卷九 第 109b 页 X51-0109.png
知故。故须修彼耳。然他处言相见道。有九种心。不
言十六者。亦依前缘四圣谛差别建立。一十六种
者。谓安立谛前有十六。后有十六。前后二番。各十
六种。何谓九种心。谓法与类各有忍智。凡一谛中
有此四心。四四十六。今合说者。是合法忍为类忍。
又合法智为类智。于四谛中各唯一忍。各唯一智。
故说忍智各有四观。即为八心。有观必有止。八止
总为一。此九种心也。问。见道中。止观双运。何故观
有八。止唯一耶。答。虽见道中。止观双运。而于见道
见义为要。观顺见义。故开为八。止非见义。故合为
一耳。诸相见道下。诸门分别。初假实门。谓相见道
依真见道而假立故。何谓假耶。谓相见道从世第
一法无间而生。乃至能断分别随眠。非有实体能
如是也。于非安立谛起三种心。能伏分别烦恼随
眠。即于安立谛中起十六种心。谛审观察。令烦恼
更不复起。于见道位根本智起。能断分别随眠。非
谓真见道后。方得生起相见道也。若谓真见道后
方得生起相见道者。岂非断随眠后。方伏随眠乎。
以分别随眠。真见道时巳尽断故。问。既二见道并
行不悖。何故颂中。但说都无所得。而不及之。答。前
真见道。證唯识性。后相见道。證唯识相。二道之中。
于初为胜。故颂偏说。是颂意住唯识者。是性非相。
故为偏说也。二二智门。谓真见道是根本智。正破
迷理无明。相见道是后得智。无力能破迷理无明。
卷九 第 109c 页 X51-0109.png
而亦能破迷事无明。故二见道。二智所摄。问云。诸
后得智。有见相二分耶。第一师义。相见俱无离能
所二取故。第二师义见有相无。谓后得智有分别
故。见有。亲照境故。相无。非无见分。而言离二取者。
以不执着故耳。第三正义。二分俱有。后得智不亲
缘真如。故曰不见真实真如性故。而恒思惟似真
如相。思惟非见分乎。似真如相非相分乎。又圣教
中说后得智分别诸法自相共相。观诸有情根性
差别。而为说法。又说此智现身土等。为诸有情说
正法故。若不变现似色。宁现身土。若不变现似声。
宁有说法等事。应有难云。转依位中色蕴巳转。不
应复现身土等色。故此释云。如转色蕴依后。不现
身土等色者。亦应转四蕴依后。无受想行识等。则
佛果位中。遂同本石耶。又若此智。不依自本质体
变似声色而为所缘。则缘色时。应缘声等。以离自
体法为所缘故。又若此智缘龟毛兔角无体法时。
若不变影。应无所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宗镜云。
既无相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离自巳体之法。不
带影像。应非所缘缘。真亲照彼。不变为相故。不同
真如。即是智自体故。问。若尔真如应非所缘缘。无
似境相故。答。不然带如之相起故。离自体法。既无
影像。不可言带彼相起。如何说有所缘缘。彼皆离
自体故。既不带相起。名所缘者。缘色等时。应缘声
等。缘色等智。不带色等相故。又缘无法等。应无所
卷九 第 110a 页 X51-0110.png
缘缘者。不变为无相为见所缘故。以无相分直照
于无。无非有体。所缘缘义。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
亦不能亲缘于无。此文理證也。四六现观门。先问。
次出名。言现观者。现谓现前。观谓观察。谓真理常
现在前。妙智恒能观察。不令间断。任运相应。故曰
现观。成现观品云。现观者。谓现观察欲色无色三
界所系下中上品所知事故。有漏者。谓此苦集谛
摄。无漏者。谓此增上灭道谛摄。问。以何现观。颂曰
出世间胜智。能除见所断。无分别證得。唯依止静
虑。此现观智是出世间智。为断见所断惑。唯是见
道。非修道故。问。彼复何行。答。无分别證得。谓现前
證得无分别行。非未现證。问。彼何所依。答。唯依静
虑不依无色。问。何处现观。答。于恶趣中。不起现观。
苦受恒随极忧戚故。不能證得三摩地故。色无色
界亦无现观。欣掉重故。厌羸劣故。是故二界三趣
不起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
观。问。谁能现观。答。有五种补特伽罗能入现观。或
无入者。以无我故。何等为五。一未离欲者。二倍离
欲者。三巳离欲者。四独觉。五菩萨。问。齐何当言正
入现观。答。从前所脩如理作意。故于见道位。出世
间正见得生。由正见故。三结永断。谓萨迦耶见。戒
禁取。及疑。齐如是位。当知巳入现观。问。此位一切
恶趣杂染之法。皆悉遣除。云何但言三结永断。答。
由萨迦耶见。于境迷失。由戒禁取。于见迷失。由彼
卷九 第 110b 页 X51-0110.png
疑故。于佛导师。所说正法。及正行僧。而生迷惑。是
故随强。唯说永断三结。一思现观者。以上品思所
生慧为体。思有三品。上拣馀二。劣故非也。是欢喜
地。喜受相应。拣于舍受。此明利故。共相即是无常
苦等。此慧能观察五蕴无常等法。以从思而生修
故在加行位。虽未證理。而观于法。胜于暖等。用最
猛故。偏立现观暖等近见境界微略。又未證理。故
非现观。二信现观者。以上品世出世缘三宝净信
为体。信亦上品。通漏无漏。现观是慧。由信为助。不
令退转。二戒现观者。以圣所爱身语等业为体。此
即道共戒。由戒助力。令观增明。若无戒助。便成狂
慧。四现观智谛现观者。以缘非安立谛圣慧为体。
谓在何位。伹缘非安立。即通二智皆是此摄。故言
一切种。大论七十五说。三心见道。是此现观。故知
亦是后得智摄。又云。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
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
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
品。能證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
依事出世间道。名现观智谛现观。此二智。即见道
脩道之二智也。不取无学之二智者。与究竟现观
不殊别故。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者。以缘安立谛圣
慧为体。谓缘安立十谛等后所得智。然通有漏无
漏一切见修道。缘安立谛智。大论七十一等说缘
安立谛境慧。是此自性故。又云。从前现观起巳。于
卷九 第 110c 页 X51-0110.png
上下诸智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谛现观。
(〔究竟〕)现观者。即无学道后尽智无生智等为体。大
论云。谓由永断脩所断故。所有尽智无生智生。或
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
决定。于未来世一切依事永断决定。名究竟现观。
言尽智者。谓由因尽所得智。言无生智者。谓由果
断所得智。问思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现观
者。能正了知诸行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虽住
异生位。一切天魔不能引夺。信现观有何相。答。若
有成就信现观者。或住异生位。或住非异生位。终
不宣说别有大师。别有善说法。别有正行僧。戒现
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乃至傍生终不
故害其命。及不与取行淫佚行。不知而忘语。饮放
逸处酒。现观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
智谛现观者。终不依止异见起所作业。及于自所
證起疑起惑。及染着一切生处。许行善相而得清
净。诽谤三乘。造恶趣业。况复能起害父母等诸无
间业。现观边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
边智谛现观者。于自所證。若他问难。终不怯怖。究
竟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现观者。终不堕
于五种犯处。终不故害众生之命。及不与取。习近
淫佚非梵行法。故说妄语。贮集财物。受用诸欲。又
终不怖畏不可记论事。终不计执自作苦乐他作
苦乐。自他作苦乐。非自非他作无因生苦乐。诸如
卷九 第 111a 页 X51-0111.png
是等。名现观相。六现观中。第四观缘非安立根本
智。即真见道摄。缘非安立后得。即三心相见道摄。
第五观缘安立谛故。十六心相见道摄。而通修道。
故云少分。第二信观第三戒观。虽与此二见道俱
起。但助不退及观增明。而实非是现观自性。故不
相摄。前不摄者以曾习故。后不摄者。尚未起故。菩
萨得此下。结成位齐。于十地中。每地有三。谓入。住。
出。此通达位。当其初地入心也。住出二心。属修道
故。巳入初地。故云菩萨。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
法界。得诸平等者。楞严云。觉通如来。尽佛境界故。
诸平等者。摄论第六得三平等。谓一切众生平等。
一切菩萨平等。一切诸佛平等。于多百门巳得自
在者。大经云。入此地巳。得百三昧。见百诸佛。震动
百世界。化百土众生。入于百法门。知百劫事。示现
百身。及见百菩萨以为眷属。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决定利乐一切众生。问。何故见道偏时促也。答。明
来暗谢。智起惑亡。一念尚无。何怪时促。问。既无一
念。何当入心。答。约相见道多时排布。事方究竟。说
当入心。若真见道。岂属三际哉。】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至)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转依。」

【四脩习位。此问及颂答。系世亲之文。为第二十九
颂。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巳去。直至金刚后心。
通名修习位。问。修习名。答。修谓修理。习谓习学。修
理习学有为无为功德法故。名为修习。问。修行位
卷九 第 111b 页 X51-0111.png
差别之相。答。大分有二。初十地因复转依果。谓十
地皆具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之因故。转依果
详见后卷。】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巳(至)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此下护法等释颂分四。一正释颂意。二广辩地中
修断證义。三别开转依六种位。四别明转依四种
义。今初。菩萨从前至名不思议。此释偈初句。言馀
障者。即俱生二障。而华严论言远离一切烦恼障
者。以所知障。亦以烦恼为能障故。任运而起。不由
分别。故名俱生。此上辩立修意。断俱生惑故。从复
数修下。出所修法体。离能所取下。辨修之德。即释
论偈无得不思议言。论有二释。初远离所取。名为
无得。远离能取。名不思议。次或离戏论。说为无得。
妙用难测。名不思议。前唯就体释。后约体用对明。
是出世间无分别智。至十地中无分别智。释偈次
句。谓此妙用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何名出
世间耶。断世间故。何为断世间耶。二取随眠。世间
根本。唯此能断故。复有一义。释出世名。依二义立。
一体无漏。二證真如。唯根本智具此二义。馀智不
然。即后得智也。此根本智。即十地中能断俱生无
分别智。数修此故至故说为舍。释偈第三句。谓数
修此无分别智。方舍二障粗重种子。何为粗重耶。
谓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彼细轻无分别智。故名
粗重。以无分别智令彼永灭。故说为舍。此能舍彼
卷九 第 111c 页 X51-0111.png
至末。释偈第四句。由舍二粗重。便證广大转依也。
言依者。谓依他起。与染净法而为所依。此性本无
染净。由遍计执。名染依他。遍计不执。若净依他。转
即四转依中所转舍所转得二分。由数修习无分
别智断第八所藏二障种子。故能转舍依他起上
遍计所执(上以相言)。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中以
言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證无上觉。所以
成立唯识之意。专为利乐一切有情。證得如斯二
转依果而巳。正与论首推原造论之意相应也。又
有一义。解释依字。即是真如。愚夫下释生死依真
如。圣者下。释涅槃依真如。由数修习下。释转舍转
得义。此即真如离杂染性。以别于在染之真如也。
问。真如性净。何为生死杂染所依。答云。如性虽净
而相杂染。故因离染而谓之新净。即新净而谓之
转依。乃修习位中永断二障之所證得耳。谓此真
如是诸法体。应知诸法是真如相。则彼二障二种
生死。是此真如杂染相故。问。既此位中巳得菩提。
何要别立究竟位耶。答云。此位之中。虽断所知。分
證菩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舍唯识
相。转得唯识性耳。问。转唯识相。得何等身。答云。二
乘满位。转唯识相。名解脱身。在大牟尼。转唯识相。
名法身故。】

「云何證得二种转依(至)今得生长故名为地。」

【二广辩地中修断證义分四。一十圣地。二十胜行。
卷九 第 112a 页 X51-0112.png
三十重障。四十真如。今初。云何證得二种转依。问
也。谓十地中下。是答词。总标四科。是二转依能證
得义。言十地者。一极喜地。此有三义。一得位。即初
获圣性。二證理。即具證二空。三成行。即能益自他。
由此三故。名极欢喜。摄论第七云。由此最初得能
成办自他义利胜功德故。此唯依第三成行义说。
十住毗婆沙云。始得法味。生大欢喜故。此唯约證
理义说。瑜加七十八引深密经云。成就大义。得未
曾有。出世间心。生大欢喜故。此约二义。大义即是
二利行成。出世间心。是得圣位。二离垢地。华严论
云。如是巳證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
菩萨离垢地。尸罗。即戒也。具净尸罗。亦有二意。一
云具足别解脱(持一戒。得一解脱名)及定共道共故。虽第三
地始发定增。能离过时。此地巳满。故有定共。二云。
或唯别解脱。亦能全离。加行根本后起罪故。深密
经云。远离一切微细犯戒垢故。清凉云。谓性戒成
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十住毗婆沙。虽云行十善
道。离诸垢故。亦不异戒。瑜伽亦名增上戒住。故华
严二地品中。断邪行障證最胜真如。皆约戒明。三
发光地。清凉云。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谓
由得胜定发修慧光。由得总持教法。发闻思光。彼
无边慧即是三慧。详诸经论。总有三义。立发光名。
一以初住地十种净心为能发。胜定闻持为所发
光。以安住地竟。方始闻法修得定故。故瑜伽四十
卷九 第 112b 页 X51-0112.png
八云。由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故名
发光地。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名增上心住。
既言由内心净。能发明知。以十净心为能发也。二
以闻持为能发。胜定为所发。以闻法竟。静处修行。
方发定故。瑜伽亦说等持为光明故。此约地中释
之。三以胜定总持并为能发。彼四地證光明相。以
为所发。故华严论云。彼无生慧。此名光明。依此光
明。故名明地。此约地满心释。本分论云。随闻思修。
照法显现。谓就此慧中。四地證法为所照。三慧光
明为能照。三慧是彼證智光明之相。除诸经论。言
虽少异。并不出此。此中所明。即当清凉第三义也
四焰慧地。清凉云。解深密明四种清净。能摄诸地。
前三即意乐戒定增上。三清净讫。此下第四讫于
佛地。明慧增上。故次来也。又慧有多种。四地正明
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故次来也。又前地虽得世定
总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于定爱。及与法爱。今
修證彼行。故次来也。摄论第七云。由诸菩提分法。
梵烧一切障故。世亲释云。由此地中。安住最胜菩
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
皆为灰烬。然以菩提分而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
𦦨故。从喻为名。庄严论云。以菩提分慧。为焰自性。
以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焰慧。烧二
障薪。名𦦨慧地。瑜伽七十八。引深密经。大同此说
五极难胜地所以来者有四一者。四五六地。寄出
卷九 第 112c 页 X51-0112.png
世间。前寄初果。此寄罗汉。义次第故(以七地未离分段故。四五
六七。寄同声闻)。二者。前明觉分相应慧。今辩诸谛相应慧
故。三者。前得出世。未能顺世。今能五明摄化。故次
明之。四者。前得三十七菩提分。今辩方便所摄菩
提故。摄大乘云。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
此难合。令相应故。世亲释云。由此地中智。真谛智
是无分别智。世间工巧等智是有分别智。此二相
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令相应故。名极难胜。此通
初中后。然解深密言。于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
艰难。名极难胜者。此从初说。瑜伽言。于圣谛决定
妙智。极难可胜。此约地中。庄严等经论。多举难胜
之法。而十住论云。功德力成。一切诸魔不能坏故。
则又对人显胜。是诸经论虽若不同。而其意皆辨
真俗无碍。不可不知也。六现前地。所以来者。巳说
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觉
地。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随世。五地能随。而
不能破染净之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
故。故瑜伽云。前地虽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
趣作意。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
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为令此分得圆满
故。精勤修习令得圆满。故次来也。名现前者。庄严
论云。不住生死涅槃。观慧现前故。此约初住地。以
前五地双观故。今得现前。十住论云。降魔事巳。菩
萨道法。皆现在前亦约初说。瑜伽引深密经云。现
卷九 第 113a 页 X51-0113.png
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得现前
者。多修无相。此约地初。观十平等故。观察流转。此
约地中。巳入地竟。方观缘起故。摄论云。由缘起智
能令般若波罗密多现在前故。无性释云。谓此地
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
一切法无染无净。此中大意。大同摄论。故不别释
云。七远行地。所以来者。巳说缘起相应慧住。寄于
缘觉次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寄菩萨地。故次
来也。瑜伽云。前地虽能多住无相作意。而未能令
无相作意无间无缺。多修习住。为令满故。次有此
来。又前功用未满今令满故。言远行者。通有四义。
此云。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此
有三义。一善修无相。到无相边。故名远行。二功用
至极。故名远行。三望前超过。故名远行。及释善修。
并如前说。解深密云。能远證入无缺无间无相作
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故名远行。此有二义初义
即三中无相。拣异前地。云无间缺。后义由邻后地。
即能远去故。摄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后边者。但是
一义。世亲释云。虽一切相不能动摇。而于无相犹
名有行者。此解功用之言。谓起功用住无相故。金
光明经同深密初义。庄严论中。同深密后义。虽有
四义。然通有二意立远行名。一从前远来至功用
边。二此功用行边能远去后位。故十住论云。去三
界远。近法王位。故名远地。仁王名玄达地者。亦通
卷九 第 113b 页 X51-0113.png
二义。八不动地。所以来者。瑜伽云。虽于无相作意
无间无缺多修习住。而未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
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修习得满。故次来也。又约
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间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
八巳去。寄显一乘。庄严论释第七云。近一乘故。梁
论亦说八地巳上以为一乘。是知从前差别。进入
一乘。故次来也。言不动者。总有三义。谓任运故。功
用不能动。相续故。相不能动。总由上二。烦恼不动
华严论云。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报行纯
熟。即是功用不动。前地所修。今此位成。名为报熟。
空有常行。名为无间。不为有间空故。常在无相观
故。金光明云。无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诸烦恼行不
能令动。但有二义。由相于前。巳不动故。行即功用。
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此则略无
烦恼。无性释云。言不动者。谓一切相。及一切行。不
能动彼心故。第七地中。虽一切相所不能动。相不
现得故。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第八地中。
任运而转。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地差别。解深密
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法中不为现前烦恼
所动。此伹约烦恼不动上二经论虽异。并不出前
三。而此中最具。九善慧地。所以来者。瑜伽意云。前
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用。亦能于相自在。而未能
于异名众相训词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
自在。为令此分得圆满故。次有此来。言善慧者。摄
卷九 第 113c 页 X51-0113.png
大乘云。由得最胜无碍智故。无性释云。谓得最胜
四无碍解。无碍解智。于诸智中最为殊胜。智即是
慧。故名善慧。庄严论云。于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
殊胜。云何胜耶。于一刹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
类。异音异义。问。此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
众疑故。四无碍者。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辞无碍。
四乐说无碍。释见第九章中。十法云地。所以来者
瑜伽意云。虽于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而
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證受。今精勤修习。巳得圆
满。故有此来。华严论云。于九地中。巳作净佛国土。
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此是胜故。以
八九二地。同无功用。故对之显胜。有此地来又一
乘中。最居极故。云者是喻。略有三义。一含水义。二
覆空义。三注雨义。约法就喻。则有多义。云有四义。
一喻智慧。二喻法身。三喻应身。四喻多闻熏因。空
亦四义。一喻真如。二喻粗重。三喻法身。四喻梨耶。
摄大乘论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
尼门。三摩地门。此喻含水义。总缘一切法契经等
智不离真如。如云合空。总持三昧。即是水也又云。
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此喻覆空义。即以
前智能覆惑智二障。又云。又于法身能圆满故。此
有二义。一喻霔雨义。即上之智。出生功德。充满所
依法身故。二喻遍满。即前之智。自满法身耳。故金
光明云。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此中三义。全同
卷九 第 114a 页 X51-0114.png
摄论。而瑜伽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
如大云。皆能遍覆。此同摄论第二义。而无性释以
智覆空。此以法身者。智满则法身圆满。故庄严论
第十三云。于第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摄
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
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刹那。于一一相。于
一一好。于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
所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雨故。故名法云。此从法
身。未及佛故。立赖耶名。瑜伽又意云。言大云者。未
现等觉。若现等觉。能雨大雨。作利益故。是则密云
不雨。含德而巳。然诸释虽众。不出三义谓以智慧
含德。遍断诸障遍證法身故。所覆粗重。即所离障。
即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也。如是十地下总明十
地体性。及释地名。华严论云。是地所摄有二种。一
因分。二果分。有为功德即因分。无为功德即果分
也。体性有十。一总含体。二剋实体(谓智与證)。三离言体。
今此云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即总含体
也。释名者。本业云。地名为持。持百万阿僧祇功德。
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为地。此云与所修行为
胜依持。令得生长者。但语其因。阙生果义。】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至)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二。十胜行。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十胜行者。即是十
种波罗蜜多。此总标也。施有三种下。二别释分十
一。一十波罗蜜名。二十性。三十相。四十次第。五十
卷九 第 114b 页 X51-0114.png
修。六十摄。七十果。八三学。九十位。十别名。十一总
结。初十波罗蜜者。一布施胜行。即欢喜行。辍巳慧
人。名之为施。无性云。言财施者。谓无染心。施资生
具。无畏施者。谓心无损害。救拔惊怖。言法施者。谓
无染心。如实宣说契经等法。又云财施者。为欲资
益他身。无畏施者。为欲资益他心。法施者。为欲资
益善根。摄论云。财施利益他身。法施利益他心。无
畏施利他身心。二持戒胜行。防非止恶名为戒。律
仪戒。解深密经。名转舍不善戒。律者法律。仪者仪
式。于不善法而能远离。及防护故。故摄论。名为依
持戒。摄善法戒。深蜜经。转生善戒。饶益有情戒。经
论俱符。三忍辱胜行。堪受诸法未能忘怀名之
为忍。即无违逆行。无性论云。耐冤忍者。是诸有情
成熟转因。谓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
事时。由此忍力。化生虽苦。而不退转。安受苦忍者。
是成佛因。寒暑饥渴。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言谛察
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
以能除人法二执故。由见谛理。三忍皆成。四精进
胜行。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即
无屈挠行。一被甲精进。即大誓愿。二摄善精进。经
名转生善法。加行精进。即方便进趣。三利乐精进。
经名饶益有情。加行精进。即勤化众生。五静虑胜
行。梵云禅那。此云静虑。静拣散心。虑拣无慧。止观
均故。即离痴乱行。一安住静虑。经名无分别寂静。
卷九 第 114c 页 X51-0114.png
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此云安
住者。安住现法乐住故。无性云。离见慢等。得清净
故。二引发静虑。经名引发功德静虑。此言引发者。
引神通故。三办事静虑。经名引发饶益有情静虑
此言办事者。办利有情事(故六)般若胜行。即善现行。
梵言般若。此翻为慧。推求谛理。名之慧也。一生空
无分别慧。经名缘世俗谛慧。能断我执。二法空无
分别慧。经名缘胜义谛慧。能断法执。三俱空无分
别慧。经名缘饶益有情慧。双断二执。七方便胜行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即无着行。体即方便。生死涅
槃俱无住故。方便善巧者。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故。
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为欲饶益诸有情
故。不舍有情。当知即是不舍生死。此举总中不舍
生死。即是拔济方便。若以此善根。回向求證正等
菩提。当知即是希求涅槃。此举总中求涅槃。即是
回向方便八愿度胜行。即难得行。希求要誓。名之
为愿。愿即是体。愿有二种。一上求。二下化。九力度
胜行。即善法行。不可屈伏。随思随修。任运成就。名
之为力。摄论云。由思择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对
治障。令不起故。由修习力。能令一切善行决定故。
释云。思择力者。谓正思诸法过失。及功德。若得增
胜。自他二惑。所不能动。体性坚强。故名为力。修习
力者。心缘此法。作观行时。令心与法。和合成一。犹
如水乳。犹如熏衣。由此二力。善说法故。思择力是
卷九 第 115a 页 X51-0115.png
资粮所摄。修习力是离欲地摄。十智力胜行。即真
实行。决断名智。谓如实觉了。无性云。由施等六成
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名受法乐。由此妙智。能
正了知此施戒等。饶益有情。天亲亦云。由般若波
罗蜜多无分别智故。成立后得智。复由此智。成立
前六波罗蜜多由此为与同法者受用法乐。成熟
有情。大意亦同也。瑜伽四十九云。于一切法。如实
安立清净妙智。名智波罗蜜多。当知能取胜义名
慧。能取安立名智。又三十九云。谓无量智。当知方
便波罗蜜多。希求后后殊胜性名愿。一切魔怨不
能坏名力。如实觉了所知境名智。解深蜜又云。世
尊何因缘故。名波罗蜜多。善男子。五因缘故。一者
无染着故。二者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故。四者无
分别故。五者正回向故。无染着者。谓不染着波罗
蜜多。诸相违事。无顾恋者。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
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无罪过者。谓于如是
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无分别者。谓
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辞。执着自相。正回向者。
谓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向无上大菩提
果。显扬云。一施波罗蜜多。谓依菩提心。悲为导首。
十种法行助善修治。七种通达为坚固根。或因资
财。或因正法。或因无畏。五种功德大我所摄性。一
无着故舍。二不观故舍。三无失故舍。四无分别故
舍。五回向故舍。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以资生此摄
卷九 第 115b 页 X51-0115.png
诸有情。及由亲近多修习故。令彼资粮圆满。当成
无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罗蜜多如是。戒乃至慧应
(谓诸波罗蜜多前后因果并同。此后唯拣差别相)。此中差别者。第二戒
波罗蜜多。谓或因息离不善。或因摄受善法。或因
利益有情。律仪戒所摄身语意业性。由此行故。诸
菩萨以不恚不恼摄诸有情。第三忍波罗蜜多。谓
或因忍受他不饶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诸苦不乱
性。或因审察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诸菩萨以忍
受一切不饶益事。及损害事。摄诸有情。第四勤波
罗蜜多。谓或因被发心铠。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
益有情。相续纯熟心勇猛性。为欲引生一切善根。
由此行故。而诸菩萨虽未伏惑。而能一向专修诸
善。第五静虑波罗蜜多。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
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缘性。由此行故。而
诸菩萨伏诸烦恼。令住不现行法。第六慧波罗蜜
多。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起功德。或因利益有
情。简择诸法性。由此行故。而诸菩萨永断一切烦
恼障所知障种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罗蜜多。谓诸
菩萨以此方便。或由随顺。或由违逆。或由不同意
乐。或由作恩报恩。或由威逼。或由清净。以三种利
益摄诸有情。于种种善处。令受令调。令安住。令成
立。第八愿波罗蜜多。谓诸菩萨中。随有其一。为性
懈怠。烦恼多故。遂发正愿。而修诸善。令我未来。获
得自性勇猛正勤。烦恼微薄。由此因故。于馀生中。
卷九 第 115c 页 X51-0115.png
如所发求。咸果其愿。于修善法。得强盛力。第九力
波罗蜜多。谓诸菩萨由于所修善。得强盛力。依此
力故。速疾发起静虑波罗蜜多。第十智波罗蜜多。
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静虑波罗蜜多所摄法则。智
所引世间慧。依此慧故。而诸菩萨速能发起出世
无分别不住流转寂灭道所摄慧波罗蜜多。如是
十波罗蜜多。于一切地中。皆具修习。若增上者。施
波罗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罗蜜多。
在第十地。应知。谓初地修施行。二地修戒行。三地
修忍行。四地修精进。五地修静虑。六地修般若。七
地修方便。八地修愿。九地修力。十地修智。故曰如
其次第也。二十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起身语意
业而为体性。无贪即善十一中一法。要由无贪相
应思。于自身财。方能慧舍。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
业为性。大论律仪以七众别解脱戒。在家出家戒
为体。即唯二业。谓表无表不说语故。若摄善法戒
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所作。为大菩提。由身
语意。积集诸善。以为其体。今论通三聚。及与受随。
故云三业。摄众生戒。居然通三。忍以无瞋精进审
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无瞋精进即善十一中二。
审慧。即别竟五中慧。所以有此三者。大论云。自无
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相续。是名菩萨耐
怨害忍。即以无瞋及三业为性。若安受苦忍。即精
进三业为性。若谛察法忍。即审慧三业为性。故此
卷九 第 116a 页 X51-0116.png
三业。通于三忍。馀三各配其一。故有三耳。精进以
勤及所起三业为性。通三精进。即善十一中之一
数也。静虑以等持为性。等持即三摩地。虽是别境
心所之一。今约定说。不通散心。故不说三业。对法
论云。起三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种常安住。即通
三业。以约用故。慧波罗蜜以后五种。皆以择法为
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以根本智为第六体。后之
四体。皆后得故。此依胜说。若对法及瑜伽四十三。
同以出世间加行正智后得为体下文亦云。十度
皆通漏无漏故。此依实义。清凉大师云。唯识依十
度。唯即根本。摄论以加行正体后得为三。约六度
说。璎珞以照有照无及照中道而为三者。唯约法
空三观之义。亦依十度约兼正说。有义愿波罗蜜
以欲胜解及信为性。三法正是愿之性故。谓愿者
希求。希求即欲要。于前境正信印持。方希求故。其
后得智。但是所依。依此起愿耳。然上辩体。约尅实
性体。若兼助伴。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三
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
一安住最胜。谓要是菩萨种性。方能安处在中而
行之。其他不能。故曰要安住菩萨种性。若依五性。
则拣馀四性。唯取菩萨种性。若法性宗。约习以成
性。非约本有。本有平等故。故摄论中。但有六种最
胜。无初安住。或云菩提心摄。则知唯约习成。然无
性引颂。亦似證有安住种性。颂云。麟角喻无有。六
卷九 第 116b 页 X51-0116.png
波罗蜜多。唯我最胜尊上品到彼岸。此最胜尊。义
似初一。然依此释。亦是习成。非约本有。二依止最
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此上求也。三意乐最胜。谓
要慈悯一切有情。此下化也。四事业最胜。谓菩萨
具修万行。凡有利益。无不兴崇。故要具行一切事
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无相智。即
三轮空也。故离世间品云。三轮清净施。施者。受者
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六回向最胜。谓要
回向无上菩提问既言回向菩提。何异依止。曰。彼
有道心。未必一切回向菩提。此乃一切皆回向。又
依止者即行前心。今回向者。乃行后愿。七清净最
胜者。约分说耳。通说清净为离二障。行于三度。清
凉云。即三时无悔。悔即烦恼。由不了故。即是所知。
又即此悔心。障于真智。亦所知也。此七最胜。随阙
何种。即令施等不到彼岸。故此十度。应各四句分
别。四句又有三种。一者一一自望种类而为四句。
施中四者。一是施非度。不与七胜相应施故。二是
度非施。随喜他施具七胜故。三亦施亦度。具七胜
故。四非施非度。随喜他施。不与七胜共相应故。二
者不约种类次第修者以明四句。唯施一种但有
二句。未成馀度。阙二句故。谓是度非施。及非施非
度。馀戒等五。得有四句。前有施度。得为是度非戒
等故。谓一是戒非度。谓不与七胜共相应故。二是
度非戒。即前施度具七胜故。三亦戒亦度。具七最
卷九 第 116c 页 X51-0116.png
胜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谓前布施不具七故。忍
度望戒。进度望忍。次第如戒。三非次第修者诸度
各得具施四句。如施得望戒忍等度。得有是度非
施等句故。可以思准。四建立者。即无增减门。此但
有十下。明十无增减。即建立十度之所以。对治十
障者。即异生性等十无明也。下当具明。复次前六
下。明六无增减。即建立六度之所以。为除六种相
违障故。即第一对治六蔽门。一悭吝蔽。二犯戒蔽。
三瞋恚蔽。四懈怠蔽。五散乱蔽。六恶慧蔽。亦有师
言。离恶慧为五。成十度障。大乘法师不许此义。又
为渐次修佛法故。即第三渐修佛法门。诸佛法者
谓十力等。摄论云。前之四度。不散动因。第五一种
不散动成熟。第六依是如实觉知。又为渐次成熟
诸有情故。即第三渐熟有情门。摄论云。由施能摄
受。由戒能不害。由忍虽遭苦能受。由勤助彼所作。
由定心未定者令定。由慧巳定者令得解脱。又施
等三下。即第四二道之因门。施感大财。谓多饶财
宝。戒感大体。谓尊贵身。忍感眷属。有情归附。由富
胜形。及多眷属。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亦即因进
伏烦恼者。谓修善方便。定熟有情者。依此发生智
慧成佛法。佛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决定胜。诸菩
萨道。唯有此二。若阙一种。道不成故。又前三种下
即第五利生断惑门。故瑜伽七十八。解深蜜等说。
由二因缘。是故六度不增不减。即其义也。施财摄
卷九 第 117a 页 X51-0117.png
彼。戒不恼害。忍定彼恼。此三皆通有饶益故。后三
言勤修加行者。瑜伽云。由精进故。虽未永断烦恼。
永害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
动善品加行。故云虽未伏灭而能精勤修对治彼
诸善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断随
眠。是故此云。永伏永灭。对法十一。亦有此解。又由
前三者。第六为无住涅槃因故。以前三是大悲。饶
益有情故。后三是大智。断灭诸惑故。故为无住涅
槃因也。翻彼凡小之双。住也。又复三学摄于六度
故不增减。瑜伽四十九说。前四是戒。后二是二学
故。由上七义。故立六度。后唯四下。重显十义。谓有
问云。六度既尔。后四云何。此答意云。四属六摄。义
随六异。于中分二。为助前六下。先总明。方便善巧
下。次别显。大论第七十八云。由前三种所摄有情。
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故。意云。巧用施等。以
摄物也。愿助精进者。大论云。由正愿故。能破羸劣
意乐。烦恼微薄。起精进修。力助静虑者解深蜜云
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
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得上果胜解。名力波罗
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说力度助
于定也。智助般若者。彼经云。若诸菩萨。巳能闻法
为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由此智故。性
能引发出世间慧。故说智为慧助。是以后四助于
前六。令前六度修习圆满。前六不能助后四也。五
卷九 第 117b 页 X51-0117.png
次第者。亦有四门。一引发门。二摄持门。三粗细门。
四难易门。亦通结上。谓由前前下。即初引发门。谓
由行施。引发持戒。由持戒故。引发忍等。杂集论云。
谓前前波罗蜜多。能为后后所依止故。所以者何。
菩萨摩诃萨由施波罗蜜多。串习舍施内外事故
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持故。他所毁
骂。终不反报。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
等苦。虽遭此缘。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證
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巳。由静定心。如实知故
證得出世究竟大慧。及由下。二摄持门。布施本欲
益他。持戒不恼于彼。弥令施净等。故云及由后后
持净前前。杂集论云。复次前前波罗蜜多。后后所
持故。谓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静虑。由具尸罗施
得清净。何以故。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具尸罗。不
为恼害。是故菩萨于受施者。以离恼害善能施与
清净乐具故。由净戒力。施得清净。如是由忍力故。
戒得清净。何以故。由能忍受他不饶益。终不毁犯
所学处故。由精进故。忍得清净。何以故。由勇猛力
故。久处生死。不以为难能受众生违逆等苦。由静
虑故。精进清净。何以故。由喜乐俱。能勤修习一切
善法。无休息故。由具慧故。静虑清净。何以故。若由
无量门。数数观诸法。能證内寂静。增长三摩地。又
伽他说。无有静虑而不因慧。又前前下。三粗细门。
布施则粗。持戒则细。戒望于忍。戒则为粗。忍则为
卷九 第 117c 页 X51-0117.png
细等。故云前前粗。后后细。杂集论云。复次由粗细
故。波罗蜜多前后次第。所以者何。于诸行中。施行
最粗。故先建立。于忍等行。戒复为粗。故次建立。乃
至于慧。静虑为粗。一切行中慧为最细。故最后立。
前九并为前前。从戒至智。并名后后。一一相望。故
致重言。初一唯前。后一唯后。中间八度。递为前后
易难修习下。四难易门。亦结通上三也。上之四门。
并如瑜伽对法所辩。六修者。杂集论十二云。云何
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
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依止任持修复有
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
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
习正行。三依止愿修。谓由本愿力。于波罗蜜多修
习正行。四依止简择力修。谓由慧力。于波罗蜜多
修习正行。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
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
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巳得波罗蜜多。见胜功
德。起深爱味。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
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四依止喜乐作意
修。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依止
意乐修。复有六种。谓由无厌意乐广大意乐。欢喜
意乐恩德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故。修诸波罗
蜜多。此中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厌意乐者。谓诸
菩萨于一有情。一刹那项。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满
卷九 第 118a 页 X51-0118.png
中七宝。以用布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布施。如是
布施。经殑伽沙等大劫。如于一有情所如是。乃至
于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时。皆令彼于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速得成熟。修行如是差别施时。菩萨意
乐。犹不厌足。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
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展
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座。
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广大意乐。又
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于施所摄诸有
情所。生大欢喜是诸有情。施所摄受。虽生欢喜。犹
不能及。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欢喜
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观施所
摄一切有情。于我巳身。有大恩德。不见巳身。于彼
有恩。由资助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
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恩德意乐。又诸菩萨
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
大施福。而不希报恩当来异熟。如是意乐。是名菩
萨于施波罗蜜多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
施波罗蜜多时。以所修行广大施聚所得异熟。施
诸有情。不自为巳。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
蜜多善好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
慧波罗蜜多无厌意乐者。谓诸菩萨。假使经于殑
伽沙等生。是一一生。殑伽沙等大劫寿量。于此长
卷九 第 118b 页 X51-0118.png
时。诸资生具。常所匮乏。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
恒在其中行住坐卧。唯能修习一刹那戒波罗蜜
多。或乃至慧波罗蜜多。如是展转差别修习所有
戒聚乃至慧聚。究竟满足。现能證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是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
慧波罗蜜多时。于此戒聚乃至慧聚修习意乐。犹
不满足。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习戒波罗蜜
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
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展转相续。无
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座。如是意乐。
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
多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
至慧波罗蜜多时。于此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
是诸有情由此所摄虽生欢喜犹不能及。如是意
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
蜜多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
乃至慧波罗蜜多时。观此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巳
身有大恩德。不见巳身于彼有恩。由资助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
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恩德意乐。又诸
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
虽于无量诸有情所与大戒福乃至慧依而不希
报恩当来异熟。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
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无染意乐。又诸菩萨
卷九 第 118c 页 X51-0118.png
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以所
修行广大戒聚乃至慧聚所得异熟施诸有情不
自为巳。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
多乃至慧波罗蜜多善好意乐。依止方便修复有
三种。谓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所以者
何。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成满故。依止
自在修亦有三种。谓身自在故。行自在故。说自在
故。身自在者。谓诸如来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
谓诸如来变化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一切种
同法行故。说自在者。谓能宣说六波罗蜜多一切
种差别。无有滞碍故。差别云何。谓由十八种任持。
以显六波罗蜜多差别。何等十八。谓身任持。心任
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悲任持。不舍有情
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
持。善根圆證任持。善根无尽任持。无厌倦任持。诸
所思事成满任持。御众业任持。證入大地任持。引
发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种。各三差别
如其次第。三三所摄。当知财施能引持身。由饮食
等诸资生具。摄益受者所依身故。无畏施能任持
心。安慰他心。离忧怖故。如是馀句。随义应思。下劣
心者。谓诸菩萨。厌生死苦。同二乘心。由安受苦忍
所任持故。方舍此心。善根无尽者。谓穷生死际。恒
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乃至于无馀涅槃界。亦
卷九 第 119a 页 X51-0119.png
不弃舍。由饶益有情精进所任持故。御众业者。谓
依止内證故。教授教诫所化有情。心未定者令其
得定。心巳定者令其解脱。由饶益有情静虑所任
持故。證入大地者。谓先信解甚深教法资粮圆满。
速能證入初极喜地。由缘世俗慧所任持故。所馀
易了。故不重释。七相摄者。此十一一皆摄一切波
罗蜜多。互相顺故。此总明十互相摄也。清凉疏引
般若论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等。智论云。有
未庄严波罗蜜。即不摄者。有巳庄严波罗蜜。即相
摄者。钞云。言资生无畏法等者。等取下半云。此中
一二三。名为修行住。谓施有三种。一财。二无畏。三
法施。财即资生。正是檀度。故云此中一也。无畏摄
二。谓尸不恼彼。忍受彼恼。皆无畏相。故云二也。法
施摄三。谓进定及慧。决定胜道。渐熟佛法。是法施
相。故云三也。即十八住中修行住也。若依引发门。
则前必摄后。后不摄前。若依摄持门。则后必摄前。
前不摄后。若依纯杂而修习者。谓有纯修一者。有
杂修馀者。展转相望。应作四句。纯者一一自望种
类而为四句。杂者不约种类。或次第修。或非次第
修。并有四句。如前例也。杂集论第十二。以一方便。
二差别。三差别显示。明更互决择。与此相发明。此
实有十下。明六十互摄。若六度摄十。第六摄后四。
若十度摄六。第六但摄第六少分。有所未尽。不摄
后得加行智故。故兼后四。方摄第六二智俱尽。故
卷九 第 119b 页 X51-0119.png
曰。开为十者。第六唯摄无分别智。后四皆是后得
智摄。缘世俗故。八五果者。五果之中。离系是无漏
果。异熟是有漏果。故十波罗蜜中。有漏除离系。无
漏除异熟。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取二漏互相资
义。或合而言之故也安慧云。功德者。谓依五果无
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
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
自他。是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
等流果。大菩萨。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
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
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此二合说者
也。九三学者。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名
为三学。先戒有三。一摄律仪戒。无性释云。谓于不
善生放逸法。防护受持。由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
业。故曰律仪。摄善法者。能令證得力无畏等一切
佛法。饶益戒者。谓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
无罪作业成熟有情。有说后二依初建立。由自防
护能修供养佛等善根。及益诸有情故。故世亲云。
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
法。證大菩提。复能建立饶益戒。由此故能成熟有
情。有说前二为成后一果。摄论云。若能住前二种
净戒。则能引摄利众生戒故。此三品戒。即四无畏
因。何以故。初是断德。二是智德。三是恩德。四无所
畏不共佛法等。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说戒有三品。
卷九 第 119c 页 X51-0119.png
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者。摄论云。共不共
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
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
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
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
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
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
名为共不共殊胜(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谓杀生等。说名为共。相似遮罪。谓掘生地。
断生草等。说名不共。于此学处者。谓后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者。如两安居。观益有情。辄行经宿。有菩
萨犯声闻不犯者。谓观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者。谓唯内起欲等寻思。菩萨成犯。
非声闻等。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者。谓能饶益。而无有罪。如是三
业。菩萨应修。或虽饶益而非无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与他人。为遮此事。故说无罪)。广大
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
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
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
菩提广大故(种种无量学处广大者。谓诸菩萨所修学处。亦是种种。亦是无量。由此于
彼一切有情。作成熟事。及摄受事故。摄受无量福德广大者。谓诸菩萨。摄受无量福德资粮。非声闻故。摄
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者。谓于诸有情劝令脩善。若利益意乐。若即于此补特伽罗。愿由彼善。
当得胜果。名安乐意乐。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者。谓诸菩萨。由此尸罗建立无上正等菩提。非声闻故)。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
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證无上正
等菩提。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
甚深尸罗。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
事。安立有情毗柰耶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
卷九 第 120a 页 X51-0120.png
逼恼诸馀有情。真实摄受诸馀有情。先令他心深
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甚深殊胜中。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者。此中显示如是菩萨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谓诸菩萨。若如
是知。如是品类补特伽罗于此不善无间等事将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无馀方便能转彼业。如实
了知彼由此业定退善趣定往恶趣。如是知巳。生如是心。我作此业。当堕恶趣。我宁自往。必当脱彼。于彼
现在。虽加少苦令彼未来。多受安乐。是故菩萨。譬如良医。以饶益心。虽复杀之。而无少罪。多生其福。由多
福故。疾證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为甚深。又诸菩萨。现起变化身语二业。当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
道理。或作国王。现作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柰耶中。变化自体。名为变化。此中应说无厌足王化导
善财童子等事。又现种种诸本生事者。如毗湿婆安呾罗等诸本生事。此中菩萨。以其男女施婆罗门。皆
是变化。示行逼恼诸馀有情真实摄受诸馀有情者。谓诸菩萨。终不逼恼馀实有情。摄受其馀实有情故。
如是亦名甚深殊胜)。定学有四。有三释。英法师云。初定除不
善障。二除著禅障。三除烦恼障。四除所知障。贤首
云。初能除流散杂染业障。二能除味定著静障。三
能除根本无明障。四能除净成果智障。与前说大
同。清凉云。谓以即事而真智治于地前。成初地令
得贤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间出世间贤善法故。
前三地为世。第四地为出世。以既了即事而真。能
即散而定故。二以即体之用智。对治四地。未能起
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王定。三以平等无相智。
对治五地虽能随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
若大光功用。成大乘光明定。四以平等无功用智。
对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严定。
所作究竟。以果既具。四因亦通修故。此解为正。此
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者。摄论云。增上心殊
卷九 第 120b 页 X51-0120.png
胜云何可见。略由六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
故。二由种种差别故。三由对治差别故。四由堪能
差别故。五由引发差别故。六由作业差别故(为显增上
心学殊胜。作此间答)。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谓大乘法
为所缘者。诸菩萨定缘于大乘。非声闻定)。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
福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大乘光明集福
定王等者。显如是等诸三摩地种种差别。唯大乘有。声闻乘等。一种亦无)。对治差别者。
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
中一切障粗重故(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碍而住。如以细楔。除去粗楔。住本识中
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堪能差别者。谓住
静虑乐。随其所欲而受生故(由有堪能住静虑乐。随有饶益诸有情处。
即往彼生。不退静虑。诸声闻等。无如是事)。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
世界无碍神通故(由此静虑引发神通。一切世界。皆无障碍)。作业差别
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
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
地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作业差别。谓发神通所作事业。此中能动一切世界。故名振动。即彼炽然。故名炽然。言遍满者。应知即是
光明普照。言显示者。由此威力令无所能馀有情类。欻然能见无量世界。及见其馀佛菩萨等。言转变者。
应知转变一切地等。令成水等。言往来者。谓一杀那。普能往还无量世界。言卷舒者。谓卷十方无量世界。
入一极微。极微不增。舒一极微包于十方无量世界。世界不减。一切色像皆入身中者。谓身中现无量种
种一切事业。所往同类者。谓如往诣三十三天。色像言音。与彼同类。为化彼故。往一切处。亦复如是。显谓
显现。隐谓隐藏。所作自在者。如变魔王作佛身等。伏地神通者。谓能映蔽一切神通。于请问者。施以辨才。
故名施辩。于听闻者。施念施乐。令得定故。名施念乐。放大光明者。为欲召集远住他方世界菩萨。引发如
是大神通者。引前所说大神通故。如是一切。声闻所无。是故殊胜)。又能引发摄诸
卷九 第 120c 页 X51-0120.png
难行十难行故(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
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
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
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
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
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又能引发脩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
国土诸佛法故。应知亦是菩萨等持作业差别(前所
未说作业差别。今于此中复显菩萨等持作业。谓诸菩萨依三摩地。能修一切波罗蜜多。又依此定。能善
成熟一切有情。发神通等种种方便。引诸有情入正法故。又由此力。能善清净一切佛土。心得自在。随欲
能成金银等宝诸佛土故。又由此力。能正修集一切佛法。是三摩地作业差别)。慧学有三
者。一加行无分别慧。谓真如观前胜方便智。二无
分别根本慧。谓真如观智。三无分别后得慧。谓观
世俗智。能起种种事。梁摄论云。三慧者。谓从无相
大乘教。得闻思修入分别相空。通名无分别加行
般若。若入三无性故。得无分别智。名无分别根本
般若。若得根本无分别智。后得入观。如其所證。或
自思惟。或为他说。名无分别后得般若。由具此义。
故说般若有其三品。此三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
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
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若差别。
若无分别后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
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此中意说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此复三种。一加
行无分别智。谓寻思慧。二根本无分别智。谓正證慧。三后得无分别智。谓起用慧。此中希求慧。是第一增
上慧。内證慧。是第二增上慧。摄持慧。是第三增上慧。今且成立无分别智。由唯此智通因果故。其寻思智。
卷九 第 121a 页 X51-0121.png
是此智因。其后得智。是此智果。所以成此。兼成馀二。今于此中。最初自性。最后甚深。广释此智)。此
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
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
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
是名无分别智(且应先说无分别智。所有自性。此中体相。说名自性。谓诸菩萨无分
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离五相者。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睡醉闷等应成无分别智。若过有寻有
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巳上诸地应成无分别智。若如是者。世间应得无分别智。若想受灭等
位中心心法不转。是无分别智。灭定等位。无有心故。智应不成。若如色自性是无分别智。如彼诸色
顽钝无思。此智应成顽钝无思。复有馀义。若如色性。智不应成。若于真义异计度转。无分别智应有
分别。谓分别言。此是真义。若智远离如是五相。于真义转。于真义中不异计度。此是真义无分别智。有如
是智缘真义时。譬如眼识。不异计度。此是其义)。于此所说无分别智成立。
相中。复说多颂。自性颂曰。诸菩萨自性。远离五种
相。是无分别智。不异计于真(义如上释。自性自体。义无差别。如说镮钏。
金此自体)。所依颂曰。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
别智。非思义种类(如是所说无分别智。为依于心。为依非心。若言依心。心言即是
思量相故。依心而转。是无分别。不应道理。若依非心。则如众色。不成为智亦不应理。为避如是二种过失。
故说此颂。非思义种类者。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
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因缘颂曰。诸
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诸菩萨因缘者。谓此智因彼而生。有言闻熏习者。谓有于他大乘言音。故名有言。闻谓听闻。即彼非馀。由
此所引功能差别。说名熏习。及如理作意者。谓此熏习为因。所生意言。如理作意。无分别智因此而生。顺
理清净。故名如理。智必有境故)。所缘颂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
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不可言法性者。谓由遍计所执自性。一切
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为不可言性。谓无我性所显真如。遍计所执补特伽罗。及一切法。皆无自性。名无
卷九 第 121b 页 X51-0121.png
我性。即此无性所显有性。说名真如。勿取断灭。故说此言。无性释云。谓可言法无自性性。是离可言遍计
所执自性性义。为成此义。令其明了。即是一切补特伽罗诸法无性所显真如。解脱增益损减二边。无分
别智所缘境界)。有所缘法。定有行相。颂曰。诸菩萨行相。复
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于所缘中。相似而行。故名
行相。无分别智。于真如境。相似而行。智与真如。平等平等。无相之相。以为行相。如眼取色。见青等相。非此
青等与色有异。此亦如是。智与真如。无异行相。此二复有二颂释疑。今略之)。无分别智
何所任持。颂曰。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
诸行。为进趣增长(由无分别后所得智。得菩萨行。此行即依无所别智。为进趣增
长者。为令如是诸菩萨行得增长故。无分别智是彼任持)。此智复以何为助伴。
颂曰。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性。五到
彼岸性(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罗蜜多。依止道者。
即是静虑波罗蜜多。由前所说波罗蜜多。所生诸善。及依静虑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即得生长。此智名慧
波罗蜜多)。乃至未得佛果巳来。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
异熟果。颂曰。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是无分别
智。由加行證得(于佛二会中者。谓受用身会中。及变化身会中。若无分别加行转时。
于变化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若巳證得无分别智。于受用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为显此义。故复说由
加行證得)。无分别智。谁为等流。颂曰。诸菩萨等流。于后
后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二身大会。前前生中无分别智。
后后生处展转增胜。应知即是彼等流果)。无分别智。出离云何。颂曰。诸
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初极喜地。入见道时。见一切地无分别理。初得出离。后修道中。方得诸地成办相应)。无分别
智。谁为究竟。颂曰。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
分别智。得最上自在(清净三身者。谓初地中。虽得三身。而未清净。至第十地乃
得清净。方名究竟。故说尔时得净三身得最上自在者。谓于尔时无分别智。非伹获得清净三身。亦得最
卷九 第 121c 页 X51-0121.png
上十种自在。故名究竟)。无分别智。有何胜利。此有三种。如是
加行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颂曰。如虚空
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加行无分
别智。谓诸菩萨初从他闻无分别理。次虽未能自见此理。而生胜解。次此胜解为所依止。方便推寻无分
别理。是名加行无分别智。由此能生无分别智。是故亦得无分别名。无性释智三问。初问如何得无染者。
答如虚空无染。次问从何得无染者。答种种极重恶。后问由何得无染者。答曰唯信胜解。谓唯由信由慧
胜解以为因故。而得无染。世亲云。为欲显示彼不能染。故说种种极重恶言。为欲显示不能染因。故说由
唯信胜解言。由唯信乐无分别理。而起胜。故能对治种种恶趣。此即显示诸恶不染)。此中根
本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颂曰。如虚空无
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从何解脱。谓解
脱一切障。由何解脱。谓成办相应。如是解脱。由于诸地唯得相应。成办相应以为因故。此即显示无分别
智能治诸障。无性云。一切障者。烦恼所知二障。得成办相应者。谓在初地与得相应乃至佛地成办相应)。
此中后得无分别智。无染胜利。其譬云何。颂曰。如
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由此智力。观诸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往彼世间受生。既受生巳。一切世法所不能染。世法有八。一利。二衰。
三誉。四毁。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从无分别智所生。故此智亦得无分别名。今当显此三智差别)。此
三种智。有何差别。颂曰。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
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如是。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
义。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如五求受义。如五正
受义。如末那受义。三智譬如是。如未解于论。求论
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为显三智行相差别。说如是喻
如哑求受义者。譬如哑人。求受境界。而未能受。亦不能说。如是加行无分别智。求證真如。而未能證。寂无
言说。当知亦尔。如哑正受义者。譬如哑人。正受境界。无所言说。如是根本无分别智。正證真如。离诸戏论。
当知亦尔。如非哑受义者。如不哑人。受诸境界。起诸言说。如是后得无分别智。返照真如。现證境界。能起
卷九 第 122a 页 X51-0122.png
言教。当知亦尔。由此道理释如愚颂。如五求受义者。譬如五识。求受境界。虽有所求。而无分别。如是加行
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五正受义者。譬如五识。正受境界。离诸分别。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末
那受义者。譬如意识。能受境界。亦能分别。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者。如
未解论。求诵于论。而未能诵。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温习论。领受文字。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当
知亦尔。如巳听习。通达法义。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当知亦尔。由如是等众多譬喻。如数次第。喻加行等三
智差别)。次显根本后得譬喻差别。颂曰。如人正闭目。是
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应知如虚空。
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像。后得智亦尔(由此二颂。显示根本
后得差别闭目。开目。虚空色像。俱显二智。是无分别。是有分别。是其平等。是不平等。其加行智。未有所證。
故略不说。又加行智。是本智因。其后得智。是本智果。是故且辨无分别智成所作事。无分别智修成佛果)。
既无分别。云何能作利有情事。颂曰。如末尼天乐。
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如离分别。所作事成。
于此颂中。末尼天乐。譬喻显示。如如意珠。虽无分别。而能成办。随诸有情。意所乐事。又如天乐。无击奏者。
随生彼处。有情意乐。出种种声。如是应知诸佛菩萨。无分别智。虽离分别。而能成办种种事业)。次
当显此无分别智所有甚深。此智为缘依他起性
分别事转。为缘馀境。若尔何失。若缘分别。无分别
性应不得成。若缘馀境。馀境定无。云何得缘。颂曰。
非于此非馀。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
别(无分别智。不缘分别。依他起性无分别故。非缘分别。成无分别。亦不缘馀以为境界。以即缘此
分别法性为境界故。法与法性。若一若异。俱不可说。是故此智不可定说缘分别境非分别境。自体亦尔。
不可说言决定是智。如加行智。及后得智。分别无故。亦不可说决定非智。以加行智为先因故。与境无有
异智成无分别者。不可分别此是能智。此是所知。能取所取。分别无故。此智与境。无差别相。譬如虚空。与
虚空中所有光明。是故此智成无分别)。馀契经中说一切法性无分
别。为欲显示无分别义。复说颂言。应知一切法。本
卷九 第 122b 页 X51-0122.png
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无故者。由所分别
遍计所执义永无故。馀契经中说一切法性无分别。若一切法本来自性无分别者。何不一切有情之类
从本巳来不作功用自然解脱。无分别智彼无有故。由彼有情。于一切法无分别性。现證真智。本来未生。
诸菩萨等。于一切法。无分别性。种性为因。證智巳生。由此道理。诸菩萨等能得解脱。非馀有情)。此
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
别故(此加行智三种差别。谓或由种姓力。或由前生引发力。或由现在数习力。而得生故。或由
种姓力者。种姓为因而得生故。前生引发力者。由前生中数习为因而得生故。现在数习力者。由现在生
士用力为因而得生故)。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
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此中喜足无分别者应知巳到闻思究竟。
由喜足故。不复分别。故名喜足无分别智。谓诸菩萨。住异生地。若得闻思觉慧究竟。便生喜足。作是念言。
凡所闻思。极至于此。以是义故。说名喜足无分别智。复有馀义。应知世间亦有喜足无分别智。谓诸有情。
至第一有。见为涅槃。便生喜足。作是念言。过此便无所应至处。故名喜足无分别智。无颠倒无分别者。谓
声闻等。应知彼等通达真如。得无常等四无倒智。无常等四。颠倒分别。名无颠倒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
别者。谓诸菩萨。应知菩萨于一切法乃至菩提。皆无戏论。应知此智所證真如。过名言路。超世智境。由是
名言不能宣说。诸世间智不能了知)。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
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此后得智五种差别。一通达思
择。二随念思择。三安立思择。四和合思择。五如意思择。此中通达思择者。谓通达时。如是思择。我巳通达。
此中思择。意取觉察。随念思择者。谓从此出。随意念言。我巳通达无分别性。安立思择者。谓为他说此通
达事。和合思择者。谓总缘智。观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巳。重起此智。如意思择者。
谓随所思。一切如意。由此思择。能变地等令成金等。为得如意。起此思择。是故说名如意思择)。此
后尚有馀文。不复繁引。设有问云。如是三慧。于五
位中。若种若现。云何有无。故此答云。于初资粮及
加行位。若约种子。三慧具有。若约现。唯有加行。以
前二位未得见道。故无根本及后得故。于通达位。
卷九 第 122c 页 X51-0122.png
此二种慧。现行有二。种子具三。以时促故。无加行
义。于修习位。前七地中。种现俱三。以前七地。有漏
无漏。二智间起。断惑證果。有加行故。八地巳去。后
三地等。现二种三。以无功用。违加行故。问。既无加
行。何有进趣。答。所有进趣。皆用后得。问。既皆后得。
何用根本。答。无漏观中。任运趣故。亦有根本。究竟
位中。唯以根本。證真如理。后得利生。尽未来际。故
于加行。种现俱舍。上释三慧摄五位竟。下释三学
与十波罗蜜多相摄。若言自性摄者。即各自体无
相杂义。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施忍勤三
度不摄。若并助伴。则一一学中。皆与十度互相摄
故。若随业用摄者。则戒摄前三。谓此戒学。以施为
资粮。忍为眷属故。精进一法。三学皆赖以策进故。
三学共摄。若随显现摄者。戒摄前四。以不但用施
忍为资粮眷属。亦用精进守护戒城故。若夫定摄
静虑。慧摄后五。则三者一也。十五位者。亦名修證。
以五位通修。故名为修。佛方究竟。故名为證。故二
十一种功德之中。有波罗蜜多成满功德。然五位
皆具。唯修习位中。其相最显耳。然初二位下。释十
波罗蜜各有有漏无漏种子现行。以明诸位简别。
谓资粮加行二位。若顿悟菩萨。种通有漏无漏。而
现唯有漏。由彼根性猛利。不伏分别。故于无漏。现
行不起。唯是有漏。若渐悟菩萨。巳伏烦恼。巳得生
空四如实智。是故种现皆通有漏无漏。若通达位。
卷九 第 123a 页 X51-0123.png
种通有漏无漏。而现行唯是无漏。以得真见道。證
根本智。故于有漏。不起现行。若在脩习位。七地巳
前。有漏无漏。种现俱通。相间起故。八地巳去。种通
有漏无漏。而现行唯是无漏。以彼有漏惑。永伏不
起故。究竟位中。种现俱是无漏。有漏种现。俱永断
故。此十因位下。即分位分别。显于三劫得名不同
自资粮加行二位历一僧祗劫。复从初地以至七
地历一僧祇。复从八地至等觉历一僧祇。初一僧
祇。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不能伏烦恼。虽
不恣彼。而不觉现行。故但名波罗蜜多。以一行中。
修一行故。第二劫去。势力渐增。能伏烦恼。烦恼不
复现行。以度生故。方现贪等。谓之故意。此名近波
罗蜜多。以一行之中。修一切行。近菩提故。第三僧
祇。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名大
波罗蜜多。以一切行中。修一切行。体包博故。问。既
永不起烦恼现行。何不名佛。答。犹有所知微细现
种。及彼烦恼种。极微细种。尚未断尽。故未究竟。直
至等觉后心。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究竟断故。此
三名者。未入劫来。同于第一。巳成佛竟。同于第三。
此十义类下。总结也。问。十行十地。何修何行。答。一
切地中。虽实具修十种胜行。而随增上。地地修一。
如其次第。前巳具明。问。十地行门。差别无量。何唯
十种。答。虽十地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摄
大乘论。瑜伽师地论等。广明其义。】
卷九 第 123b 页 X51-0123.png

「十重障者一异性障(至)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三十重障分二。一正释十种。二二障所摄。今初。十
重障者。总标也。一异生性障。梁摄论中名凡夫性。
又名凡夫我相障。以此我执。故能障初地。入初地
时。此障便断故。谓二障下。先明断障。此中意明依
分别障种。立异生性障。分别拣于俱生。种拣现起。
应知此障唯在凡夫。若二乘入见道位时。唯断分
别烦恼一种。即入圣流。名得圣性。菩萨一入见道
位时。双断烦恼所知二种即入圣位。名得圣性。言
二真见道者。虽大小乘断分别惑。广狭有异。而见
道俱真。故名二真见道。论意为异萨婆多宗。彼宗
所立见道之前。断异生性。无间道起。与惑得俱。说
言断耳。故为伏难云。若异生性。见道前舍。无漏果
起。无有凡圣俱成就失。今既依于见断种立。即无
间道有惑种俱。异生未断。如何凡圣无俱成失。故
此释云。见道起时。彼种不成。犹如明生。不与暗并。
故凡圣二性。无俱成失。若无间道。与惑得俱。却有
凡圣俱成之失。杂集第七。亦明此义。彼问从何而
得断耶。答。不从过去。巳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
从现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为断
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品对
治生。即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间明生闇
灭。由此品离系故。令未来烦恼住不生法中。是名
为断。外人问云。无间道时。巳无惑种。何用复起解
卷九 第 123c 页 X51-0123.png
脱道为。论主答云。断惑證灭。期心别故。无间道时。
但能断惑。解脱道时。方得證果。故云期别。后智断
惑。本智證果。故云心别。为舍此品粗重性故者。谓
无间道时。虽无分别惑种。而未舍彼俱生惑种。俱
生性细。名无堪任。为舍此故。及證此品择灭无为
故起解脱。虽见道生下。明断二愚。问。惑业二种。俱
名习气。何故此中。但说断惑种。不断业种。答。虽见
道时。亦断业种。而此但说能起业之烦恼者。以烦
恼是业种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二种
无堪任性。二愚即是现行。粗重即种子也。一执著
我法愚。即异生障。即分别我法二执习气。二恶趣
杂染愚。即恶趣诸业果等。即业习气问。无明即我
痴。痴即是愚。业果非是无明。何得言愚。答。不但无
明独可名愚。应知愚之品类。总说为愚。业果虽非
是愚。亦是愚之品类故。或说愚者。是十使中之五
利五钝。皆与无明俱起。故说二愚。彼粗重言。即是
显彼利钝二惑种子。或是利钝二惑无堪任性。如
入无想灭尽定者。俱断苦根。以二定中。无苦受故。
为入定时。虽无苦根现行种子。而说入定断彼粗
重。又何疑于此哉。后九地中。浅深不同。而皆言粗
重。皆此例也。问。既初地所断。亦通二障。何故但说
凡夫我相障。而不言所知。答。虽初地所断实通烦
恼所知。而此异生性障。正取所知。以此十地说断
十种无明。不说断染污故。以烦恼障心。故名染污。
卷九 第 124a 页 X51-0124.png
所知障理。不名染污。此十无明。即是十障品中。一
分愚痴也。问。二乘亦能断烦恼障。何故此中不说。
答。彼二乘断者。菩萨亦断。菩萨断者。二乘不断。今
显无明。是菩萨断。二乘无分。故不说之。又此十无
明。是十地菩萨修所断故。非是菩萨见道所断。是
故不说。问。既通二障。何只取所知。不说烦恼耶。答。
初地中虽亦顿伏俱生烦恼。不起现行。亦顿断彼
分别种子。而非此中所说正意。其实不断俱生种
子。故此不说断烦恼种。据理言之。实是初地见道
位中。亦断俱生所知一分。而今且说最初断者。后
九地中。凡言断者。皆此例也。然则烦恼随眠何时
方断乎。答云。住满地中等。三时者。三阿僧祇劫也。
资粮加行。历一僧祗。名渐伏顿断道。新伏俱生。顿
断分别故。通达修习。前七地中。历一僧祇。名顿伏
渐断道。顿伏烦恼。渐断所知故。修道后三。至究竟
位。历一僧祗。名永伏永断道。烦恼所知。究竟断故。
是三道别。住满地中时既淹久者。是后僧祇。于此
长时。应断馀障。若不尔者。三时断道。应无别故。故
说菩萨得现观巳。唯修永灭所知障道。而烦恼障。
留之以助愿受生。不同二乘断尽烦恼。速趣涅槃。
故直至成佛。方得顿断。岂修道位容遽断耶。二邪
行障。论不释名。摄论云。谓于诸有身等邪行障。由
前地生大欢喜。故有误犯三业。名为邪行。瑜伽云。
云何邪行障。当知略说。后后引发有八种相。一者
卷九 第 124b 页 X51-0124.png
能退智邪行。退故妄念邪行。妄念故坏百法邪行。
坏故恶意现邪行。恶故难调伏邪行。难调故行非
道邪行。行非故不贤良邪行。不贤故。不如义邪行。
谓所知下。出体。所知拣异烦恼。俱生拣于分别。分
别初地巳断尽故。一分唯属此地断者。由斯二下。
后断愚也。开上一障。而为二愚。愚即现行。粗重是
种子。一微细误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业。二
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毁责为名。不取
恶果。岂名种种。业中不一。即为种种。种种非一。即
是毁责。又一释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谓前一是
起业之愚。后一即是不了业愚。非所发业此二非
必能起于业。则其二愚一向是愚。若依释后之一
愚亦愚品类。问。所知障不能发润。如何此中能发
三业。答。第一论云。续生烦恼。发犯戒业通所知障。
此约误犯。故不相违。三闇钝障。谓彼忘失闻思修
所成三慧。故名闇钝。以二地中。纯修戒品。无定慧
故。此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胜定所发修慧总持
所发闻慧思慧。三慧别障。如下愚中。今但总说。由
斯三地下。释断二愚。一欲贪愚。即欲界贪也。由此
贪故。多住散乱。障上定慧。今断欲贪。上界定慧方
得现前。应有问云。上标所知。今何得举欲贪烦恼。
答云。谓彼所知。往昔多与欲贪俱时转故。名欲贪
愚。今得定慧则彼所知既巳永断。而欲贪者。亦巳
随伏。以此欲贪。依彼所知而得转故。二圆满闻持
卷九 第 124c 页 X51-0124.png
陀罗尼愚。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以持一法。得一切
法。故名为总。此持通四。一法持。二义持。三咒持。四
能得忍持。以闻思与彼闻持。极相近故。所以偏说。
非不障修也。四微细烦恼现行障。由前地贪爱定
慧故即成障。即定爱法爱。此障是第六识中俱生
身见等摄。第六识言。拣第七识。第七识俱。以微细
故。此地未断。今言微细。望前地说。有三义故。立微
细名。一第六识中分别身见。名为上品。唯不善故。
独头贪等名为中品。通善不善。此唯无记。故名下
品。二不作意缘故。即任运生义。三远随行故。从无
始来。随逐于身故。有上三义。故名微细。彼障四地
菩提分法者。入四地时。便能永断。言菩提分法者。
即三十七品助道法也。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以有身见。不能观
身为不净等。故曰障。应有问云。上言所知障中俱
生一分。那名烦恼。故此释云。此所知障。昔时多分
与烦恼障同一体起。立烦恼名。由菩提分正断所
知。彼之身见。亦不行故。然则前之三地。何不尔耶。
曰。以前三地。相同世间。今此四地。方名出世。方能
离之。问。何知此我执见。唯与第六识俱。而非第七。
答。第七身见。在第七地。犹得现起。八地巳去。方永
不起。与无漏道性相违故。以五地时有相观多。无
相观少。在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至第七地
纯是无相。然有功用故。至八地。名无漏道。无漏道
卷九 第 125a 页 X51-0125.png
时。第七识中俱生现行。永伏不行。故七地巳前。皆
得现起。以馀俱生烦恼为依止故。且此六七身见
有粗有细。故伏断时。亦有前后。由斯义趣。故知此
地所断身见。但与六识相应。非第七识。身见等言。
亦摄定爱法爱。爱修胜定及总持故。亦名离解法
慢障。略云解法。实亦有定。菩提分法。特违于彼。故
能烧之。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
(等至即定)。味八定故。二法爱愚。即解法慢。今得无漏
定及无漏教。故违于彼。所知障摄定法二愚既巳
断故。烦恼相应定法二爱。亦永不行。愚即所知。爱
即烦恼。故说俱断。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即前四地
出世厌生死苦。乐趣涅槃。此障五地。今入真俗无
差别道。便能断之。此断欣厌。即是二愚。此地真如。
名类无别。故缘彼道名无差别道。亦名身净我慢
障。四蛇出世。取身净故。由此欣灭。如前巳释。六粗
相现行障。有染有净。名为粗相。即前五地无差别
道真俗等观染净相现。名粗现行。六地方断。以观
十平等故。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
无生故平等。无灭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
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梦如幻
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𦦨如化故平等。
有无不二故平等。菩萨广推十二因缘流转生灭
皆无自性。无自性故平等。故能断此一障二愚。一
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执苦集二谛。二相多现行愚。
卷九 第 125b 页 X51-0125.png
即执灭道二谛。本分名微细烦恼习者。执细染净。
即是烦恼。形于前地。故说为微。此中形后。名为粗
相。七细相现行障。谓六地执生灭细相现行故。前
地乐著般若观空。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著。
为能对治。谓向虽能治前地乐空之心。以其有量。
有功用。即复是障。此地修无量无功用行。以为对
治。谓前乐无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胜
道。此地以十种不舍众生法无我智以为对治。故
大经云。菩萨具足六地行巳。欲入第七远行地。当
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
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
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
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𦦨
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𦦨。虽知诸法
如幻梦影响等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
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
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
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
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三世
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
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
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此菩萨于十波罗蜜。
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乃至一切菩提分法。于
念念皆悉圆满。此生灭相即是二愚。一细相现行
卷九 第 125c 页 X51-0125.png
愚。谓执有缘生流转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
愚。即执有细还灭相故。由执还灭。故求无相。以纯
作意于无相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至此地中。
方能断之。纯于无相作意勤求者。伹念空无相无
作也。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者。于诸菩萨净佛国土。
游戏神通。尚未具足也。相有二种。一有。二无。无者
为细。故云细相现行也。八无相中作加行障。即前
第七所起胜行。求无相故。名曰加行。令无相观不
任运故。五地观心劣故。无相观少。六地观染净平
等故。无相观多。七地作加行故。然准护法。于无相
中。有加行智。体非是障。以善住故。只由所断障。令
作加行故。说名为加行障也。由此第七有加行故。
虽金等诸相及土。非任运现。故以为障。至第八地。
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
转。无性为性。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
之所入处。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者犹如
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即舍
一切功用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
报行。故便断此障。由斯说断一障二愚。一无相作
用愚。即念念加行入无相观故。二相中不自在愚。
现身现土。不能任运故。八地巳上。纯无漏道。方任
运故。此地方能舍赖耶名。三界烦恼。永不现起。离
分段生出三界故。唯第七识微细俱生犹可现起。
以但證生空。法空未證。犹存法执故。问。何故生空
卷九 第 126a 页 X51-0126.png
智起。法执犹存。答。以生空智。不违第七法我执故。
生空智者。谓生空智所引后得智及灭尽定也。金
光明中名二愚云。一无相法多用功力无明。二执
相自在难可得度无明。九利他中不欲行障。任运
自在。名不欲行。即前八地无功用道。乐修巳利。故
于利生。不欲勤行。名之为障。此用能障四无碍解。
所知障种以为体性。以八地巳上。六识中所知障
无现行故。第一种愚。障法义词三无碍解。第二种
愚。障第四辩无碍解。一法者法体。谓法自体。有轨
持故。即二空所摄。即真之俗境。故二义者。法境界
体。谓于法体上差别境义。如一色字为总。而可言
性空色。色性空等。是色之别义。即上二空所摄真
谛之境。三词者。正得与众生。谓得彼方言。与他说
故。故华严论云。于彼如实智境中。随他所喜言说
正知。此释正得随他言说。正知而与。故此释与众
生。四辩才者。正求与无量门(正求与者。邪求之人不与也)。谓辩
才乐说。乃词中别义。七辩剖析。名无量门。华严论
云。于彼随他所喜言语正知。无量种种义语。随知
而与故。法无碍智。缘能诠教法为境。义无碍智。即
于所诠总持自在。词无碍智。即于言音展转训释
总持自在。辩才无碍智。缘机巧说为境。于一义中
现一切义。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于一音
声中现一切音声。所谓无碍自在者也。十于诸法
中未得自在障。前九地中。虽于一切品类宣说法
卷九 第 126b 页 X51-0126.png
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證受。今十
地中。始得圆满。故离此障。地名法云。譬如大云。能
覆如空广大障故。瑜伽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
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此所覆粗重。即所离
障也。此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故。
斯即二慧。障所起业。名大神通愚。障大发智云及
所含藏。名悟入微细秘密愚。清凉疏云。文有等觉
之义。而无等觉之名者。以此等觉。亦即十地之胜
进故。是以诸教开合不同。仁王等合此胜进。入于
十地。是以不立等觉。故教化品中。约五忍分位。于
寂灭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为菩萨。即第十地。
上忍中行。为萨婆若。此谓如来。若依璎珞。开此胜
进。为无垢地。即是等觉。然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又
贤圣觉观品中。说六种性。及六坚六忍等。瑜伽具
有二义。七十八引深密经说十一地。第十法云。十
一说名佛地。唯有二十二愚。得佛地时。由断二愚。
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即俱生极微细所
知障种。二极微细碍愚。即是任运烦恼障种。断此
便能證大菩提。更不别说等觉断證。论复有文。亦
立等觉。又菩萨地云。此菩萨虽巳修行功德海满。
由未能舍三种法故。不名妙觉。一由未舍劣无漏
法。二由未舍白净无记法。三由未舍有漏善法。至
妙觉位。方舍此三。言劣无漏者。第十卷中。名所弃
舍。即第十地中所生现行。金刚道中方能舍故。言
卷九 第 126c 页 X51-0126.png
白净无记者。即异熟识。第八地中舍赖耶名。第十
地中。犹名异熟识。至如来位。方舍异熟。名无垢识。
有漏善法者。即与二障种俱。其二障种。是所断舍。
故集论云。又诸菩萨巳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
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
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
中释云。證大涅槃大菩提故。二障永断。二死永亡。
證大涅槃。名无住处。證大菩提。名圆满觉。即应论
首二胜果也。】

成唯识论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