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疏抄-唐-灵泰卷十一

卷十一 第 323b 页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一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云此于界性识等皆不定者。性者三性四不定。皆
通三性。界者悔眠二种。唯欲界。寻伺通欲及初禅。识
谓八识四通定唯在第六识中有。馀识皆无。于五七
八识及上二界全多分者。此等论及疏文。即约四一
切。馀应叙四一切。遍行具四一切不定。若欲界第六
识有四不定。若初禅巳上第六识中。即无悔眠。若二
禅巳上第六识中自地。即无寻伺二约界全。若无色
界中。全无悔眠。若欲界中多分悔眠。

疏云此界系局亦非遍无漏者。界系局者。悔眠唯在
欲界。不通上界。若寻伺唯□□□禅有。不遍二禅巳上。
亦非遍无漏者。然初禅未至□□□初禅根本定。中亦
有无漏。此无漏有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中无寻
伺。唯无漏。后得智中有寻伺。故云大非通无漏。下文
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初来至无漏定中。
即有根本后得智。后得智中得有寻伺。若初禅根本
卷十一 第 323c 页 X50-0323.png
无漏定中。亦有根。若初禅根本无漏定中。亦有根本
后得智。后得智亦有寻伺。若中间禅中。亦有根本后得
后得智中亦伺无寻。此等三。今后得智中。若缘不起
语时。亦不起寻伺。若为他有情起语言。故方起寻。故
下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故知起语方起寻伺。
故寻伺不通根本智。故云亦非通无漏故。下文言寻
伺难非真无漏道。而能引彼證彼引生也。问渐悟菩
萨。是欲界身及在初禅无漏后得智中。可许得起初
禅无漏寻伺。身在下地。得起上地法。若顿悟菩萨。八
地巳上。必生色界第四静虑中。既身在第四禅上地。
如何得起下地初禅无漏寻伺。又八地巳去菩萨。第
六识中。无漏常相续。后得智无漏。答下有二释。一解
三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及初禅。得起上地。初禅后得
智中无漏寻伺。即身在欲界下地。得起上地法。即渐
悟菩萨身在欲界。得上九次第定。得谓四禅根本定
为四。无色根本定为四。对前色界四禅即八定。及加
灭尽定。以为第九定。渐悟菩萨具得九次第定。若顿
悟身。色界第四禅中。则无漏寻伺。无漏寻伺。唯在初
禅下地无漏胜不起下地劣无漏。又曾无圣教说□
□□地必借下地无漏。上地无漏。上地无漏是殊胜
法。下地无漏是劣法。□□起劣故。唯馀借识身。上起
下地法。如身在上三禅。借下初禅□中眼耳身识三。
及十地中菩萨生第四禅。皆借下初禅□□□漏眼
耳三识。十地菩萨五识是有漏。此借三识。借三识是
卷十一 第 324a 页 X50-0324.png
无记法。亦非是染。上地巳离下地染。亦非是善。上地
善殊胜。下地善法劣故。上不起下地劣法。又唯是舍
受。不通喜乐受。若萨婆多宗。身在上地借下初禅三
识。初禅三识是威仪无记心。若大乘借下地三识。三
识即是殊就生无记心。又馀生有顶地。有顶地无漏
断恶无漏道。却起下地无有处无漏道。断上有顶地
烦恼。即是上地起下无漏。除此巳外。馀皆不得。必无
身在上地。地下地无漏。又顿悟对身在第四禅。不同
借识中得起下地初禅无漏寻伺。借识身是有漏。由
此故。顿悟菩萨身在第四地。不具九次第定。唯得六
次第。不得初二三禅定。唯得第四禅定。及宝处定。识
处定。无处非想处。及灭尽定。为六定为。又不具十八
禅。前下三禅前皆不得。则阙下三禅中十四个支。上地
不起下地无漏。唯得第四禅中四种支。是第一解。通
大小乘中义也。问若顿悟菩萨身在第四禅。即不许
下初禅后智中无漏寻伺者。对与论文相违。何故论
云。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答论文准据渐悟
身在欲界及初禅。得起初禅无漏寻伺。论云后得智
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不约顿悟后得说。顿悟有寻
伺。又不相违。又此渐悟得具九次第定及禅支。及无
漏后得智。有寻伺悟不具。由如小乘萨婆多□□第
行者。得择灭无为。超越行者。得择灭无为。少且如次
第□□者。依初禅未至定。入见道时。起十六心。谓苦
法智忍等得巳。即是得断三界中见道烦恼下无漏
卷十一 第 324b 页 X50-0324.png
择灭无为得□□□起圣道。断欲界中修道烦恼一
品乃至五品巳来。名一来果向。品品之下。皆得无漏
择灭无为。得依初未至无漏定。得一来果时。则将
前见道中中断欲界见道烦恼下及上二界见道下
所得无漏择灭无为。及一来向中断欲界修惑五品
巳成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一来果。又起圣通。进
断欲界中修道烦恼七品八品。七品八品皆得无漏
择灭无为。名不还向。乃至断欲界第九品惑尽。依初
未至无漏定得不还果。则恒前一来果上无漏择灭
无为。及不还向中断修惑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
不还果人。又起圣道。进断初禅九品烦恼。乃至无处
有处巳来。九品烦恼。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名阿罗汉
向。后进断有顶地九品惑尽。得阿罗汉时。对将不还
果断惑所得无漏择灭无为。漏阿罗汉向中断惑所
得无漏择灭无为。又将三界见道择灭无为。将此识
择灭而成阿罗汉果。皆约无为上后说。所以论云。诸
惑无耳断离系有重得。次第行者。得择灭无为最多。
若超越行者。先世间道以断欲界脩道烦恼一品。乃
至断欲界九品烦恼尽。后回向心。依初禅根本定无
漏定。入见道起十六心。烦恼下无漏择灭无为。则不
得欲界见道四谛下苦法智忍苦法智二品。乃至道
法智忍道法智下无漏。故择灭无漏无漏。及亦不得
欲界中九品烦恼无漏择灭无为。以为欲界中无品
修道烦恼先用□□以断。又不依初未至定。得第三
卷十一 第 324c 页 X50-0324.png
果。依初禅根本定。得第三果。初禅根本定。不能断欲
界烦恼。超越行者。不得欲界中见道修道□□□漏
择灭无为。谓未离欲界染。必不得初禅根本定。要离
欲□□中染尽。方得初禅根本定。故知前次第行者。
依初禅未至定。得前三界。以依初未至定。能断欲界
染。以初未至定。能断欲界染故。故前次第行者。欲界
见道修道无漏择灭无为。又此超越行道。得第三果。
具依初禅根本定。断初禅九品惑乃至无所有处九
品惑尽。名阿罗汉向。皆得无漏择灭无为。又断有顶
九品烦恼尽。得阿罗汉果。则将前上二界见道下所
得无漏择灭无为。及将前阿罗汉向中。断初禅修道。
乃至断无处九品烦恼。所得无漏择灭无为。而成阿
罗汉果。对不得欲界见道修道下无漏择灭无为故。
三超越行者。得无为少也。又见道第十六心。道类智
时。建立三果。若次第八者。至第十六心时。建立须陀
洹果。若超越人。先世间道断欲界修道或六品尽。至
见道第十六心道类智时。建立一来果。世间道断欲
界修道烦恼九品尽。至见道十六心。建立不还果。第
二又解云。顿悟菩萨身在第四禅中。以自在故。亦能
任运得起初禅中后得智无漏寻伺。但名起下无漏。
不名为借下无漏。若不许顿悟菩萨上地不得起下
地者。今难云岂可顿悟菩萨不及渐。渐悟则得九次
第定十八禅支皆具之。顿悟唯得六定禅支。不具足
无。又后得智中无漏寻伺。又罗汉是小果。当得名九
卷十一 第 325a 页 X50-0325.png
次第定。今以理准。顿悟虽身在第四禅中。亦得起下
初禅中无漏寻伺。亦得九次第定十八禅支。具皆之
身。在三地得起下地无漏。无漏是不系法故。又前借
识身。唯初二乘异生说。不约菩萨。忽若有人难云。身
上第四禅上地得起下初禅无漏寻伺。则名借下地
无漏者。今返会云。有顶地不还果。却超无所有处断
惑道。亦应借下地无漏道。彼既不然。是又不借此。第
二解唯是大乘解。然五地巳上。若本后二智。同一种
生时。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后地即不立寻伺具起。今
者初独头后得地法与寻伺具。又犊子部中说有齐
道补特伽罗。以上流不还。上生有顶地。与三界顶齐。
则不须起下地断惑道。法尔自然得无学果也。问萨
婆多说。次第得果即无为果多。若超越得果者。则得
无为少。若有人用世道。断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超初
果得第二果来。智得多少无为。答此人不得欲界修
惑六品惑七八品择灭为为以来。足离欲。亦得见道
无为。或有人先用世道。断欲五品得初果时。一人无
不用世道断五品或。所得初果者。各得无为多少。巳
离者不得。未离者得。又先用世道断无所有处惑。起
前二果得第三果。此人得多少无为。答唯巳前见修
皆不得。亦非通无漏者。问此文即说者。二禅巳上无
漏根本后得智中而无寻伺。答如前解。又问初未至
定及初禅根本定及中间前。此三义处。得有真见道
无间解脱道中相见道。一心见道。三心见道。九心见
卷十一 第 325b 页 X50-0325.png
道。及两重十六心见道。及生空智法空智。以无既有
此诸无漏法。此等无漏中。得有寻伺以不。答真无相
无。他生后得有。中间无真道。又问二乘人入初未至
及初禅根本中间生空漏后得智中。得有寻不。又问
前后得智中。若不教化生。其后得智中。亦得有无漏
寻伺不。答化生方生。又问非想地亦有上来诸无漏
法无间解脱道等。又外道六行伏惑道所起初未至
相漏定初禅根本定中间解脱时。皆得有寻伺不。又
问二禅巳上备初禅寻伺时所起有漏定中。皆得有
寻伺不。又问中禅得有有漏世道无间解脱不。

疏云恶作非悔悔之体性追悔者是。解云恶作是悔
因。悔是果。悔以追悔为体性。然论文中。不明恶作乃
至寂是悔因者。此文意说。若前境是所作。所作即恶
即所嫌是恶。即能嫌恶心是善。若能缘心是恶即能
嫌前所作事。其能嫌恶心体。寂非是悔。若先恶所作
方生于悔恶作。悔恶体是何者。此中不问悔。以何为
体。但问作以何为体。此义思者。恶作体性。疏中自有
多解应思者。更无别义可思。则岩胜中解。

疏云此中有解此唯有厌云。有云恶作体即是厌。

疏云若尔厌应通三性何故言唯善者。此即是难。难
云若恶作体是厌者。则厌通三性。若厌恶是厌即是
善。若厌善此厌即是不善。若厌中客法此厌通三性。
何言是善。

疏云此大乘不尔解云。此大乘厌通三性。
卷十一 第 325c 页 X50-0325.png

疏云若同于彼有以前妨。解云。若大乘同彼萨婆多。
厌体唯是善。即有如前厌体通三性。

疏云此厌是省察心心所者。即觉察即是慧。即同下
解三性俱体是慧。今者或家省察心心所。以为恶作
体。亦好省察亦通三性。善中厌是无贪一分。准染厌
体即是嗔分者。若染厌即是嗔分。若染中欣即是贪。
若善中厌即是慧俱无贪一分。若善中欣体。欣体即
是无嗔体。恶中有二种。若异性等伹恶法厌体即是
嗔。若如善舍利弗等厌小乘法。此厌体即是无贪。以
为断烦恼尽故。不可说嗔为体。

疏云有欣上恶法是贪。厌下恶法亦是嗔分者。此疏
中解难欣上厌下。相对解不尽理。应欣上恶法是贪。
厌善法嗔。无记厌体即是欲。悔因即是前之厌。欲者
若善文善厌即是无贪。若不善中厌即是嗔。前无记
厌即是欲。前文厌欲皆是恶作。恶作体即是悔因。起
此疏中引厌通善恶。以为恶作者。即不及疏中馀解
以为前论文说善中方有厌。然说恶作通三性者。證
果为言。悔通三性者。然恶作及悔体皆通三性。或省
解云。所作境乃至其实恶即是悔者。此文中总有二
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乃至是悔恶义。第一解。此文
意说作有属是所作事恶则属心。即此心于所作事
而嫌恶。是悔恶义。第二解云。即疏中从今言作者。乃
至依之生悔等。即是二解。此中意说。住者是依。依是
所作。恶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恶作即是境。由是境而
卷十一 第 326a 页 X50-0326.png
依方能生悔。说恶作是悔因。悔因者。即是境界。依是
境界为因方生悔。今此解亦不当。应云作即是境。恶
通心境。若依即是所嫌恶。若心即是能嫌恶。故恶处
通心境。其实能嫌恶心即是悔。疏中言以恶作言通
说彼心境者。此文即双结二解。此言或有解者。非疏
主也。

疏云无记者是慧威仪工巧慧所摄者。无记性恶作
者即是慧。此既强感。即是威仪工巧中慧所摄。亦通
异熟无记。异熟无记慧即劣。约亦不通通果心。有前
后因果者。嫌恶所作法。后方追悔。即是先起恶作因
缘方悔。即先起恶作因后方起悔。果即前后。因为胜。
或即俱时义先后然由境心即得生者。此文即是同
时因果。此问疏文即准同前疏文第二果。解云有解
脱云所作恶是境乃至即是悔。以立同时因果。即恶
作是境。悔是心。由同时境为因。方生同时心。悔果说
同时因果。即此文念论文中说。先恶作业。后方追悔
论文。

疏云非是五盖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慧乃至非令止
下者。若唯识论中说。悔障止唯定是不通于慧。然止
住心专注一境。亦非令止义。若五盖中止止通定慧。
若但言止观。观唯是慧不通于定。止唯是定不通于
慧。若双言止举舍。止举舍三中皆令有定慧。以简
择得有慧。以专注即得有定。问何故四不定中恶作
能鄣止。八缠中五盖中悔即障止者。即约违障说。止
卷十一 第 326b 页 X50-0326.png
相下盖缠中说悔鄣举者。即约顺障说。不定中眠能
障观。亦约违障。盖缠中眠能障约止者。即约顺净说。
各据一义。亦不违。问何故惛眠合为一盖。掉悔合为
一盖。答如俱舍颂云。盖五唯在欲。治用同故杂。等立
一盖障。蕴故唯五舍。论文问悔眠既通三性。言悔眠
通盖缠中摄。盖缠中摄约性。答其盖缠中。唯摄得不
善性悔眠及有覆悔眠。其善性及无覆无记悔悔眠。
即非盖缠中摄。何以故。此二惛沉掉等俱时起故。不
得通善无覆性。若悔眠通善无覆性。若悔眠通不善
性者。即与不善沉掉俱起。若有覆性悔眠。即与有覆
性沉掉等俱起。

疏云作者错也者。疏云且引彼据字名错计应此文。
唯是作字作度。作度但是一。今字假错字。今言错者。
即是外劣。谓语中错者据者。若将慧正有字据破事
万人伏。若将屈事据破彼慧正之事。即万人皆不伏。
借者据。

疏云此显扬第一云于巳作未作追恋为体者。彼说。
言巳作者。即同此论中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后言
未作。即用此中悔先不作。亦恶作故等文。反者即是
转义。心生于悔。即说转前所作事。

疏云以此单名即诸教拔。解云眠者是单名眠。睡者
即是诸圣教拔号。

疏云为别馀心亦有五识者。馀心者即是馀贪嗔痴
有五识。亦解云馀心者。馀悟时心云五识。难五识云
卷十一 第 326c 页 X50-0326.png
闇劣昧无明了时者。然睡中亦得少分起五识。谓睡
时惑时起身识有痛等事。其睡中第六识亦不明了。

疏云略别寤时。寤时广者。寤时者即于悟时缘境等
引相广。总别聚上者。谓受想思识名。总别者。即依行
蕴中通三性。若不善睡。亦通行蕴中贪上染性。若善
睡即通行蕴上信等善性无记可知。其贪信等无别
体。于思蕴上假立。又亦恐经部于总别聚上假立者。
即经部师于总别聚上假立睡眠。睡眠无别体。总聚
者。身于此总聚卯上假立睡眠。别聚者。即是馀别聚
心心所上假立睡眠。由眠所引但起眠时者。由有心
睡眠方引起无心睡眠故。无心亦名眠。

疏云由嗔谏犯鄣觉邪行者。何有比丘受得戒。得戒
由重犯戒。外人无犯谏言。比丘起嗔。诸人不谏嗔。此
嗔即名障谏取鄣觉耶行。

疏云初乐出家次修正行后入正定者。此五盖能障
三学。云初二盖能障戒学。次后三盖出家。初盖能障
出家五戒。谓比丘比丘尼正学等五家戒。不障在家
男女五戒。如出家犯重。外人觉谬言此人真即第
二即障正行学。初二盖障戒学。由出家作止观无
相理专注则有定。由简择有慧。正止观心时惛沉起。
即睡眠生于止。能为顺鄣。惛沉睡眠起即策举策举
心举相中专注境亦有定。简择则有慧。作上下想前
后想光明想。上下想者。云观头下者。身作三十六物
不后想。由作举想即掉举生。则前作止举想。皆缘世
卷十一 第 327a 页 X50-0327.png
间事彼他障。即修舍想。令心平等舍。心中亦有定慧。
或作灯𦦨想观息如。或作莲华想观。自心如在莲华
上。作此止观时。拟云如何称佛不由疑故能顺鄣舍。
由贪破盖能鄣出家。由嗔盖鄣正行。由及三盖鄣入
正定。

疏云五入正定修止举舍者。心中亦有定慧。举中亦
有定慧者。中亦有定慧。

疏云若盖因缘故亦名为盖非永必是心所者。者则
经部师难。难若睡眠恶作是盖即是心所者。即盖因
缘亦名为盖。则非是心所盖因缘者。谓将命及疲等
事为则生睡眠心。如瑜伽第一说及对法论说。嫉悭
障舍乃至故不相违者。能嫉悭皆能损自他。如嫉于
现在嫉他名利方便相他于当来。自生恶道即损自。
若悭不与他乐即损他。来生自入恶道即损自。今者
不悭嫉即通二。别由不嫉与他利。后生即自利嫉亦
尔。又云嫉悭障于自他利吝妒门中数动心者。谓嫉
嫉于他人有好牙法策利事门中数数动心而生嫉
妒。若悭则于自身所有若牙若法尔等策等利门中
生悭吝。所以嫉悭是吝。

疏云盖中障舍与此不同乃至不相违者。若五盖中
舍与此八缠中舍名不同。五盖中舍唯是定心非心
非举非高不下平等名舍。疑能为障。若八缠中舍。即
依二利平等名舍。谓于自身平利不生嫉。二等即平
等。即名舍。悭嫉能障。二文不相违。
卷十一 第 327b 页 X50-0327.png

疏云说是随烦恼及痴分者。然彼论说染悔眠即是
二十随烦恼种类。是根本烦恼中痴舍摄。

疏云言通三性者乃至通三性。解云此初师说悔眠
二种以痴为体。若瑜伽对法论中说。悔眠通三性者。
今会彼论据与悔眠同时相应一聚心心所中心王。
及恩相受等体通三性。若悔眠唯是痴。痴唯是染。

疏云若唯痴者发善中乃至总数为体者。即破前第
一师云何故悔眠通善性。则言与悔眠同时相者应
总聚心心所中馀心王受想思等通其善性。论文说
悔眠不善性。即不约总聚心心所中馀心王受想等
是不善性。则偏说悔眠是不善。痴为体故。故知悔眠
通善不善性。

疏云于善不善等若染追恋为体者。悔修于善则名
染。悔于不善事则则名不染。追恋者。改转于前所作
事性悔拟改转智。

疏云又无记是总数也者。此师说悔眠通善不善性
不通无记。性染者痴为体。染者无痴为体。馀论说悔
眠通无记。□□□□□者。今会云约与悔眠同时总
聚心心所。馀心有受想等通无记性记通无记。

疏云何故染净即依别数乃至依总聚立者。此后第
三师破前二师。破第二师云。何故悔眠通染性染性。
即别依痴分立。何说通净及无记。即无别依而同时
总聚馀心王等上立。破第二师何说通染净。即依别
数染性。依痴立净者。依无痴立。其无记性而无别依。
卷十一 第 327c 页 X50-0327.png
但依总聚心心所立。

疏思择所作以思为体者。问若言思释唯是慧体者。
何故此文即后是思。答云思与慧修名释。俱思亦无
过。

疏云由此亦有依馀上立者。即睡依思想上以立睡。

疏云一以理如前说故者。今以道理立恶作睡眠有
别依。谓如前说明了知所作思择所作故。故恶作以
思慧为体。谓如次前说思想种种梦境相故。故睡眠
以思想为体。

疏云二以教说知无别。解云即瑜伽教五十五说作
睡眠是世俗有。故知恶作睡眠无别实体。

疏彼说增上者。即是欲由睡眠时起。欲忆巳前事于
简中记欲。若馀不忆人简无欲思想及性为因亦得
者因果应云是思慧想性。亦得此单相即摄名者。云
寻即是单名。言寻求者。即是复号。云何者即是单名。
言何察者是复号。

疏云一从为證喻即意识及相应乃至与言说言相
似者。如名言能诠一切法。若意识能取一切境。识与
言相似。

疏云亦一切心心所法等而竟是主胜故偏说者。若
耳识唯能缘声不缘名。若意识能缘名通一切心心
所者。即唯是第六意识中心王及一切心所。能缘于
名言。馀识皆不能。

疏云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今论中意言境者。此境
卷十一 第 328a 页 X50-0328.png
则通一切。一切法皆是所缘境故。

疏云大论第五云。乃至义为所缘者。彼论说寻伺能
名句之为境。及所诠义得伺二能缘为境。

疏云然但举意言境摄法即是不言言说名等者。此
唯识论但言意言境。即举诠名言及一切所诠境义。
皆悉摄得尽。

疏云彼论说法义有不及名不及如涅槃等者。彼瑜
伽论偏说举义摄法不尽。不及唯识中名也。何以唯
识中。举能诠名言。亦摄得一切所诠义。即举能诠摄
法尽。然瑜伽但举所诠义。则不摄得能诠名言。所不
及也。由是但得得涅槃义。则不摄得能诠名。又正解
云。唯识论中。言意言境境中。即摄得一切法尽。瑜伽
即说寻伺缘能诠名为境。及缘名所诠义为境。彼论
若名下所诠即名为所前义者。能诠名唯诠得有为。
有为是所诠义。相称可故。即不诠得涅槃觉为觉为
与能诠。若为名言不相称可。欲为涅槃。是无为性。离
言故。名言不及。由小乘中名俱义境。有为是言依。无
为不是言依。如是现在名言诠现在法。即能诠所诠
同一在世。故即言若现在言诠过去未来法。即能诠
名所诠义不俱故。有为堕三世。所以有为名为言依。
若无为不堕三世。其无为不是言为。此亦如是。所诠
义中。不摄得涅槃。若疏还言涅槃亦是所诠义摄。若
更言境者。即通有为无为力心前后有数不数。皆依
寻伺故。名所依真问其三行中。若寻伺是语。加行寻
卷十一 第 328b 页 X50-0328.png
伺无以语亦无。二禅巳上寻伺无。即无语此论文应
说寻伺是语言所为。何故说寻伺是身心。说依心心
不依寻伺有更问。

疏云非为细推度翻慧为义故。对法言推度不推度
者。此思非但言推度。亦无细度。此思翻慧为义。慧名
深推度。谓思名不深推度。故对法言。推度者慧不推
度思也。

疏云然计法显此如是次第乃至此相违者。对法论
云。推度不推度。是既不推度是思。则对法中。先言推
度慧。后言不推度思。即慧其先思后。今唯识并用思
慧。则在先说思。在后说慧。即将彼对法上句推度。显
唯识中下字思思能推。即将彼下句不推度。逆显皆
唯识中上思思不推度。二论不相违。

疏云贪等有是烦恼及随烦恼者。贪等名烦恼。忿等
名随烦恼。即一名心。若一个字唯名。不得名名身。若
多介字即得名名身。既梵特缚涅槃。唯自得多。云斤
字。介字即是一个名身即二名身。二种二者。即悔眠
多个字。是一个名身。又寻伺多字又是一个名身。既
有四个字。故有二个。名身声缚别故者。特缚涅槃。即
自一种二。特缚成即自二种二。

疏一系界种欲别乃至十通无漏种别者。一界系种
类别。真云恶作睡眠。唯欲界寻伺通初禅。二依思慧
种类别。寻伺依思慧。悔眠别有体。三假实别。寻伺是
假悔眠实。问第三与第二。依思慧者。何别。答第二但
卷十一 第 328c 页 X50-0328.png
论思慧不思慧。此论假实。四断时别。寻伺若离欲不
断。寻伺寻伺通初禅。若恶作离欲界即断。若睡眠离
欲界亦不断。即罗汉虽欲界染身中。亦有睡。今此应
作四句。一有断而不舍。即是欲界中善法无记法及
眠等。唯此却欲界能缘烦恼所缘善法记法皆不舍。
即不还果罗汉果。虽断欲界中能缘烦恼。则有欲界
中善法无记法及眠。二有舍而不断。则如有人受得
别解脱律仪戒。巳后戒名终形改二形生善根等。伹
名舍别解脱解而不名所。三亦舍亦断。中如欲界恶
不善法。谓烦恼若离欲界染时。亦舍亦所。四非舍非。
所谓无漏法。问乘有相应缚。有离相应缚耶。答今应
分别。若小乘有相应缚。亦有离相应缚者。相应缚者
且如不善心起时。即心巳受想等起。则与贪等烦恼
起。彼他同时。贪等烦恼上惑得缚。同时相应心巳及
受想等法。不得解脱。名相应缚。后起无漏道时。唯断
与心巳同时相应贪等烦恼上或得或得不缚。同时
相应心巳等心巳则名解脱。其心巳等及与心巳相
应烦恼。虽落入过去世。其心有相应烦恼。仍体有此
心等。还与同时烦恼一处。常相应烦恼上或得不转。
同时心王所。则名离相应缚。若大乘唯有相应缚。无
离相应缚。且如不善心起时。心王则与贪等俱时相
应俱起。名相应缚。后起圣道时。若心王心所与心相
应烦恼一时灭。更无体。则不善离相应缚。小乘法有
体。则名离相应缚。五上地不起种类。若生二禅巳上
卷十一 第 329a 页 X50-0329.png
则起下地初禅寻伺。若生上地名不起下悔眠六支
非支种类别。若寻伺即是禅支。若悔眠不定。七缠盖
别。悔眠是盖缠。等伺非盖缚。八语行非五非别。寻伺
是语行悔眠非。九通定散别。寻伺通定散悔眠散。十
通无漏寻伺通有无漏悔眠有漏。

疏云其二无记随应记者。二无记者。谓有覆其有覆
无记能在染中。其无覆无记配在不染中。若善不善
有记三性无之。其有覆无覆二种无记配在无记中。

疏云所对别者。此解意若寻伺依思为慧。论说是假
名。悔眠云世俗有。俗中假有实悔眠是假有。

疏云但初对别者。此言种子世俗者对胜义。其种子
名世俗有。非是条然离识有体。如心心所者。如种子
亦不离本识体。条然别者。体由如心心所。虽是别有
体。心所还与心巳相应。

疏云世亲摄论亦有此说假非因缘者。彼论说种子
假法如无非因缘。

疏云粗细异上下地者。更解云寻粗伺细不得生。由
如一心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并生起。亦如上下受。
亦不得一心而并起。若言上下地受地受则不得俱
起。若未离欲界受心不得起上界受。若起色界色界
受。必先离欲界爱。若言上下地。上下地爱。则得俱起。
如因来入无所有处定。耳闻若声。若第六定入无所
有处定。第六意识则与无处有处舍受起。应若欲界
耳识。则与欲界舍受相应。则欲界耳识俱时舍受。与
卷十一 第 329b 页 X50-0329.png
第六意识中无所有处舍受上地者。应难彼言。目连
身在欲界入者。无处有处定则不起天耳通。如何说
无之。色界耳识故。地是欲界耳识故。地取上下地爱
胜即不得俱起。不取上地受。若上下地爱。则俱时记。

疏问若寻伺二不得俱生如何大乘乃至亦不俱记
无此地者。今此疏文。即是萨婆多师难大乘。萨婆多
难云。我宗中寻伺二法。即得并生。答但如欲界及初
禅中寻伺二法得俱起。则欲界及初禅名有寻有伺
地。若中间禅得初禅中上品定。以伏寻染不伏伺染。
则中间禅名无寻伺唯伺地。二禅巳上寻伺染俱伏。
则名无寻无伺地。则有三地名别。汝大乘中寻伺不
得并生。则三地俱不成。且如欲界地寻不起同时。则
欲界应名有寻无伺地。汝大乘三地应皆不成。以寻
伺二种不但时故。故无此三地也。

论云依寻伺有染杂染者。问言离寻伺染者。于三性
中及有漏中为初何性名为染耶。若言寻伺通不善
故离不善性时。即名离寻伺染者。难云寻伺通善性。
离不善性时。名离寻伺染。馀遍行等。亦通不善性。应
初禅离遍行等不善性时。亦应名离遍行染。彼不尔。
此何然也。又难四初善既离欲界寻伺不善染。其初
禅应名无寻无伺地。若初有覆性。名为离染者。其二
禅巳上。既有有覆性。亦应得有有覆性寻伺。不可说
离善无记及无漏性寻伺名为离仪。诸教中唯说不
善有覆性名染。即不说善及无漏无记名染。又三性
卷十一 第 329c 页 X50-0329.png
寻伺。总名为染者。问二禅巳上。既离寻伺染。何须臾
起初禅寻伺染。又若言二禅巳上。能离三性寻伺。即
名离寻伺染者。又应论文言初禅出之应名离。应禅
乃至四禅出乐。应名离属染。乃至。初禅离欲界悔眠
应名离悔眠染。又问欲界有所缘香味。即有欲缘鼻
舌识。二禅巳上既有色声。初亦应二禅巳上得有眼
耳身识。既无能缘眼识等。如何得有所缘色等。若言
由初禅眼等三识。其二禅巳上得有色等者。亦应初
禅有寻伺时。其二禅巳上亦应有寻伺。乃至。喜乐亦
唯难三中间禅者。问初禅寻三处有漏无二禅巳上
唯一处有无漏。答即三地等故。有三处如下地。然伏
寻伺以入中间。乃至等染未离者。问此文准中间禅。
应言欲界无寻等时伺等染未离。如何此文言欲界
无伺时伺等染未离故。又大梵王亦退起寻染不。又
问初禅根本定。与中间禅何别。答上者名中间下中
者名根本。然伏寻染乃至伺等染等未离者。生禅巳
要伏于寻染。得初禅上品定。则入中间。则入中间名
有伺无寻地。若中间禅不伏寻染。但不起寻。则名有
伺无寻地。尔者即与能界中亦不伏寻染亦有不起
寻时。欲界应名有伺无寻地。故如中间禅能伏寻染。
则与欲界别。然准俱舍论。多宗中间禅。唯与舍受相
应。而无喜乐受相应。即彼经部师难。若中间禅唯与
舍受相应。无喜乐受者。如何经文乐生三非非处处
者云初禅有三。二禅三。三禅三天。三三成九天。处有
卷十一 第 330a 页 X50-0330.png
乐受。多解云。今言中间禅是舍受者。即是能感中间
业。能感中间业令舍受相应。或中间禅地位次是舍
受故。故中间禅名熏舍受。非中间禅不起乐受。中间
禅亦得喜乐受。由如出人能感人业皆善得人身。得
人身中亦起五蕴恶业。此中间禅亦后如是能感中
间禅业。虽与舍受俱不度。中间禅亦得起乐受故。乐
生三九处义得成立。

疏云身在欲界虽未离欲一品乃至非一品离者。如
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厌观六行伏惑厌下界为
苦。粗鄣等不能离。欲中一品烦恼乃至多品烦恼。此
人唯多作不净观。如净心师少分伏欲界贪。此不净
观唯是欲界中间思慧心中非是修慧。不能离欲界
染。不得观不能离欲界贪能伏得心后。若出不净观。
或退即欲界贪欲。此中间禅亦尔。初禅定中间禅。虽
同一地处伏寻染。方得中间禅。则名为有伺无寻地
定。其中间禅定后出观时。或退起寻染。或不退寻染
中间禅定亦不能离初禅地中一品烦恼及二乃至多
烦恼。方得中间定。但少分伏寻染。不能以品段离寻
染。以中间禅是初禅自地有漏法。夫自地有漏法。皆
不能离自地染。要第二禅中未至定。方能离初禅地
染。问未知圣作六行伏不答异生作圣作四谛观。答
师惑委细之。阿那含人亦作六行伏惑。欣上界为静。
妙修初禅。有三品。若上品定。即名无寻唯伺地。是中
间禅也。若中品下品定。名有寻有伺定。名初根本。初
卷十一 第 330b 页 X50-0330.png
根本与中间禅定别。然大梵王天名将中间定禅八
得上品定。若梵众梵辅天名初禅根本定。问梵辅天
伏寻染巳。亦上得中间定不。答得小乘多说。初未至
定中间禅。皆唯有舍。若初禅根本即得有喜乐。若尔
何故言禅离生喜乐。答故地梵王。入中间禅名舍受。
若入初禅根本。即名喜乐受。若梵众梵王。入中间定
名舍受。若入初定根本。即名得喜乐受。然地地中有
皆三品。如初禅中下品修生故。梵众天中亦修故。生
梵补天上六修故。生大梵天。问若尔初禅上品修。即
名中间定。二禅上品修。应有中间禅。答初禅有三地
中间得定中间禅三禅。

疏云。其无漏定依于此地乃至摄法不德者。其无漏
定。亦有三地。若无漏定依此有漏初禅有寻伺染地。
其无漏定。亦名有寻有伺地。其漏定依此中间定。无
寻染有染地处。其无漏定。则名无寻唯伺地。其无漏
定。依二禅以上以地离其有寻漏伺定染支。其无漏
定则名无伺地。其有漏定有寻等三地是。此无漏之
流流类有漏定。既三地无漏定。依彼亦有三地。若言
有漏定有三地。无漏定无三地。尔者即三地摄法不
尽。唯摄得有漏定。无漏定三地则不摄得。三地故地
无漏定。亦有地别。

疏云然无四法一时并义者。睡眠中亦得起寻伺。然
亦眠中得起悔。此二皆由强思加行法能起者。然悔
眠既依第六识。第六识既能强思加行说依能悔眠。
卷十一 第 330c 页 X50-0330.png
亦强思加行。谓思唯闇相动𢉁等加行方得睡故。言
睡者惛也。眠者昧也。问四不定亦得二二合三三合
四四合。不思之。

疏云五十八说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乃至彼地境
界者。此师引瑜伽文。立其道理。證五识中有寻伺。由
二禅巳上起初禅眼识耳身三识。而领受上地色境
境冯云。又说寻伺即七分别谓有相等者。此意
引七分别者。既七分别者。皆是寻伺其七分别中。既
有任运分别任运分别既有五识中有知五识得有
寻伺。

疏云谓有相无相乃至染污者。有相分别者。谓缘过
去是境及现在境有相状。过去之境虽巳落净谢。曾
以起显现名有相。无相者。谓缘未来世境未来世境。
未曾起故。故名无相。任运者。谓不起定缘境寻求者。
得与寻俱起缘境。伺察者。谓与伺俱。染污者。谓与贪
嗔等烦恼俱起。不染谓与信等善十一俱起。然此中
寻者。即是寻求分别。此中伺即是伺察分别也。

疏云此师分别谓在五识非五识体即是分别者。此
师说五识任运分别。非五识中皆是七分别及随念
计度等三分别亦念违。然馀圣教中说五识中无分
别者。意说五识自体无分别。妨五识得与分别相应。
分别相应分别者。即是寻伺也。然说论第三破上座
部胸中色物为竟根者。上座部被他难曰。五识六识
摄具有。等无间根及有同时俱有色根第六识。是六
卷十一 第 331a 页 X50-0331.png
识摄。既有等无间根。亦应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师虽
巳。则立胸中细色。为其意根。非执胸中粗肉团心。为
其意根。胸中肉团心即是身根。此师亦心粗执法处
别境色。以为意根。然上座部既说第六识胸中色物。
以为意根。即大乘经曰。五识依色根。其五中即无随
念显示色物以为其根。即大乘难曰。五识依色根。其
五识中。即无随念显示二分别。唯五识中者。自性分
别。其第六识亦二分别。五唯识中有自性分别。其第
六识既依色根。其第六识亦应虽有自性分别。应无
随念显示。许五识无随念乃至是寻文者。此释五识
有自性分别无馀二分别。则旧经论中云。一随念分
别。二显示分别。即缘未来世依。未来世依可显示。显
示分别。即是新经论中计度分别。二自性分别。若新
经论中云。一随念分别。二计度分别。三自性分别。亦
是寻伺。

疏云非直义通大小乘中。亦说五识有自性分别。若
小乘多云。三分别中。亦说云自性分别。又多云亦说
五识并寻伺。然彼宗说起五识及第六识时。必与伺
俱起。由如大乘遍行心起即有。即被硕云五识唯寻
伺。若意界法界意识中即令有三。谓欲界及初禅即
名有寻有伺等。乃至巳意界法界意识界。即名无寻
无伺也。

疏云然十五种意不共业者。法师云。论云论文应是
十四种不共业。应捡谕伽第一文。
卷十一 第 331b 页 X50-0331.png

疏引发于苦者。由寻伺非爱境。能用起五识中苦受
烧心业。缚者烧者也。缚者起。

疏云人天寻伺多分小分喜等者。如人中间人子人
中有一人二人快乐有喜受。馀者有苦。多分应受。若
欲界六天劣弱诸天被他强天等多起应俱。

疏云彼各别作今此中总通人天等五趣为论者。彼
瑜伽第五说。寻伺人天必趣名名别说。今此唯识论
文。又说寻伺应起相应。曾不说与苦乐俱。即人天五
种为论。

疏云以此义总说喜名者。许论以诸禅属受总立喜
名。

疏云欲界寻伺下地喜乐乃至何不别说者。此文后
师立理虽前师。初禅中意师乐。与意中喜相顺。则说
喜相受有寻伺俱。既欲界中喜乐在识各别。谓欲界
意地境。唯名为喜。不名为乐。五识中意。说唯名为乐。
不名为喜。既欲界喜乐在识各别无体。性相离何故。
圣教不别说五识中乐受与寻伺相应。彼意地与忧
相俱。有分别者。能解五受。若忧应喜即名分别通悦
心。若苦乐即名无分别。通说可知。若舍通二种。然初
二禅中。随有等乐受少说身多悦心故。故初二禅乐
受。亦得名有分别。地狱中苦。亦得少分有分别也。

疏云馀根处苦忧名业一处势不相似何缘不说者。
即后师立理难前师。自地狱中有意地苦苦。于忧说
苦苦受。者寻伺者。馀趣之中意地逼迫。唯名意忧不
卷十一 第 331c 页 X50-0331.png
名为苦。五识中逼迫唯名为业。不名为苦。唯何故经
论中不说五识中苦受似应五识中忧受有寻伺。

疏云说寻伺二法名身等三法者。即是名身句身文
身。生在第二定巳上起下识相显。乃至由彼寻伺竟
识起者。此第一解。即说生三禅中。若率尔三识即无
寻伺引起。若等流三识。即由寻伺引起。此解亦不尽
理。应说起若率尔三识亦由寻伺起为胜。

疏云若身在欲界定中耳识乃至与下界耳识俱时
起故者。此明目连身。在欲界定中。耳识率尔耳识起
时。与无处有处意识。同缘欲界中声。第六识既是为
所有处心则无寻伺。欲界及初禅。馀时五识。多分由
寻伺意识引起。

疏云其显由彼起正欲前师所引大论者。即会大论
五十五文说五识中有寻伺。

疏云其多由彼起傍会乃至除率尔者。其多由彼起。
即彼傍会有论文说。欲界寻伺能引五识者。今会云。
欲界初禅起五识时。多分由寻伺引起。若非定观。即
由寻伺意识引起五识。若任运缘境中起五识。即不
由寻伺引起。婆多云。定后关声者。诸识不许并生。在
定中不恒起时识。其显由彼之正会前师乃至显多
由彼起许率尔心者。问起下论文重成立前第一。又
问其多由没起。即傍会说云论中。说欲界及初禅五
识中有寻伺者。即会疏文中第一解云。初禅欲界除
率尔心等。馀染净心起。皆由寻伺意引起。若会第二
卷十一 第 332a 页 X50-0332.png
解。即说初禅欲界中起染净等流五识时。或由寻伺
意识引起。或时不由寻伺意识引起。

疏云又初定及显界乃至道引方生由彼起者。此第
二解。初定及欲界五识率尔心。除由意识引五识。五
识是自他方能引引。第六识不与寻伺俱。二禅巳上。
起初禅五识率尔心。以五识非是自地法故。故二禅
巳上起五识率尔。皆由寻伺意识引。此解为胜。论云。
彼说任运。即是五识乃至相应寻伺者。然对法云。七
分别即不初寻伺任运分别。即是五识。瑜伽任运等
七分别。即是寻伺运分别。是寻伺故。任运随同义各
别。但言寻伺有七分别者。此文即会瑜伽文。瑜伽文
中七分别。皆是寻伺不言七分别皆是寻伺者。此文
会对法文。对法文随说七分别随说。七分别不寻伺。

疏云答彼摄论乃至世五识者。真彼多说五识中。亦
有自性分别。故说五识有自性分别。是此文即解前
一体即是五识文也。

疏云何故五识即是任运意俱。寻伺方名任运者。此
中间意。何故五识五识体即是任运识意体。不名任
运。与意识俱时寻伺。寻伺体。方名任运。

疏云此违定中闻声等事者。解云此中意。若与五
识时常五思识。五思识名有分别寻伺尔者。则建目
连定中闻声五识俱时意识。即是无前有处心分寻
伺故。答前解深密经中。则约五识俱时散意识中。必
与分别寻伺俱。不约五识俱时定中意识有分别寻
卷十一 第 332b 页 X50-0332.png
伺故。地定中间声五识俱时意识意识则无分别寻
伺。亦无违死建也。

疏云问若尔善恶追悔亦通舍不者。此中问意。无记
之悔即得与舍受俱。未知善恶性悔得与舍受俱不。

疏云答曰。恶作强思乃至工巧心俱中者。此第一解
云。善恶悔既是强感。初未至末则与忧不与舍受俱。
其威仪工巧既通舍受。无记悔与无记威仪工巧中
舍受。或于善染相续末位。方与舍俱。与此第二解通
相解。若善恶性悔初强成时。即唯与忧俱。若善染性
悔势力渐劣末位。然得与舍受俱。故善染时俱即无
舍受舍受。乃至非正有染舍可与俱者。此文意说。善
染悔初强威时。无舍受俱。唯与忧俱。若善染势分直
至相续末位与戚行舍俱。舍受亦通戚行等者。此分
意说者有三种。一顺益舍。能为分别。如曰念中定是
二中客即非苦非乐。名中客舍客舍不能为人事三
戚行戚行不多分别。名戚行者。若多分是忧故。善染
末位与戚行舍受俱。非与前二种舍受俱。故悔是戚
行。还与戚行舍受俱。正不善染悔强时。戚行舍受俱。
舍受。非无戚行悔强思生。唯与戚行舍俱者。梵王成
即时。独灾劫而坏不不即是戚行舍受。亦不是应应
离欲界舍与萨婆多别乃至违文者。小乘说善恶性
悔唯与忧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续末位。亦唯与忧不
与舍受俱。彼宗说不还果等。离欲界染巳。即舍悔即
应。若初二果人未由有悔故。故今大乘说善恶悔末
卷十一 第 332c 页 X50-0332.png
位。既与舍受俱。又无记悔。亦与舍俱。第三果人。虽离
欲身中由有悔。若依此解。违下文云悔非无学离欲
舍故。由此义疏文。亦解应说恶作多与覆俱。乃至亦
离欲舍者。此二解云。即是正义。应说恶作多分与忧
俱。谓悔与戚行舍受。戚行舍受悔即是与忧受俱。悔
伴类俱是戚行离欲时。若师善恶性悔。亦即师无记
性悔故。故云若无染善者无记亦无圣者。所起悔俱
是恶化。乃至亦师种者。一问属者。如何起作。既许圣
者起。未知恶作得与受俱。三问既说恶作离欲不舍。
色圣者起无记恶作如何。是工巧心摄。无色圣者所
起恶作。是工巧。如何威仪心摄。四问三果圣者。皆得
起恶作。以不及上二界意生亦得起恶作以不亦。问
七地巳前菩提及地前菩提。皆得起悔及恶作及睡
眠。以不应问诸师。答如揄安说。

疏云世间离欲种内苦乃至亦师种者。疏云解若善
悔。若不善性悔。及无记性悔。若竟生生上界。伏欲界
中善性悔不善性悔。则悔善悔种子。若不还果。则师
欲中若善悔。若不善性悔种皆师种子。方始生上界。
以悔能障上界定。乃至罗难亦师善性悔种子尽。疏
主解不尽理。和尚难云。不善悔体是恶法。离欲界肢
伏善悔。现行不起。应不师种。由如得二乘果巳回心
入大乘菩萨地中。即不师二乘无师种。但伏二无漏
令不起。若之欲界中善悔。障上界故。故离界肢则师
种尽方得生上界者。今虽知二乘无漏亦障菩萨十
卷十一 第 333a 页 X50-0333.png
地。亦应师二乘无漏种尽。方入菩萨十地。既不许二
乘无漏。得入菩萨十地。故地不还圣者不师欲界善性。
而生上界。哲法师解云。若欲界中不善性悔鄣第三
果人。三果人则师欲界中不善悔种而生上界。若欲
中善性悔上鄣第三果。不还果圣者。唯伏欲中善性
悔现行令不起。则不师善悔种子而生上界。若罗汉
亦有善性悔种子在。为是善法故。故不师善悔。定性
二乘无学入无馀依涅槃肢法师却善性悔种子。若
不定性二乘有学果人无学人。回心向大乘。至成佛
肢。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善悔种子劣无漏有漏善法。
同时舍。由如二乘人得二乘果回心向大乘者。二乘
无漏种子鄣鄣菩萨十地。十地位中亦不师二乘无
漏种子。但伏二乘无漏现行令不起。后十地满乃至
成以时金刚喻定时现在前时。方前舍二乘劣无漏
种子。及与有漏善法同时顿舍。

疏云以不言与苦欲界乐俱者。此师意说然欲界五
识中。有苦乐受。寻伺唯苦。定说寻伺自在。于欲界不
得与苦乐受俱。

疏云悔增至三眠增至四极苦处亦有眠者。谓能与
忧舍苦三受眠与喜忧舍苦受相应。谓无间地狱中。
虽无极重睡眠。由多时受苦。即第六意识亦有惛昧。
有杂睡眠中亦受苦故。谓地狱中亦得起悔。谓有情
类。初生地狱巳。见诸苦具巳。得宿任通见过去造飞
生悔。地狱中得起寻伺。而发语业。语业愿我何时当
卷十一 第 333b 页 X50-0333.png
舍此命。此疏同文此苦身心。令我自在受胜快乐寻
伺与五受相应。

疏云设许亦有亦无恒安非定引生者。设欲界有恒
悔眠二种。互无杂种。悔眠二种。非定引生数。

疏云有人三藏之西方乃至说初静虑者。有馀人云
传三藏之说西方说未至定中有寻伺无不。然准满
云。即四种根本定中。亦有禅十八禅支非未至定
有寻伺等支。今之支者。由如依树支表树策茂。禅师
亦小依于根本定为根。而生十八禅支。即是功德
支叶。说未至定中有寻伺。亦不是禅支。未至定中根
既未成如何能生支叶。难为此难。亦不应理。根难云
未至定中有寻伺。即立禅支者。其欲界中。亦有寻伺。
应亦立为禅支。亦初禅未至定中有喜受。应亦立
为禅支。第二未至定中。亦有喜受等。应亦立为禅支。
第三禅未至定中即有乐受。应三支。故知虽法中
合有。即有不巳故立支。故知未至定中虽是喜受即
不立为支。根本定中有喜乐受。即立为支。故知未至
定中虽有寻伺。地法合有。不立为支。根本地中寻伺
即为支。

疏云合嗔邪见贪我见是中约粗相言不得者。此言
悔与嗔邪见贪我及痴。与五法俱起。此解今好。论文
且约相言。不得与九根本烦恼俱。据实亦得俱。

疏云又解必不得俱与悔间起者。此之悔不与根本
烦恼。亦顺论文作此释。
卷十一 第 333c 页 X50-0333.png

疏云答忿等嗔分等嗔分如本得俱生者。忿等依嗔
起。忿等是嗔分。嗔是本。忽与末。根本嗔得惯俱起。忽
等根本嗔忿等。亦得与慢俱起。

疏云何故忽等各别记者。此我前解意。又作此难。难
云既许忿等与根本烦恼俱起者。如何言忿等十各
别等起。得名独头烦恼。

疏云于自十中各别不得起自各别起。名忿等各别
起。则不约根本烦恼俱。名得头起。

疏云如大论第七染法分别乃至间生名俱者。彼大
论云。追悔性恶而自责。疏主会文。恶作亦不与嗔而
间生。则没论文。就此论文。□疏主问。何故显扬第一
恶作乃至不之无记者。不染名善。染名不善。

疏云彼顺小乘多分起故乃至应俱者。解云。此文见
答会前显扬。但说恶作善不善不通无记者。即顺小
乘说。小乘说恶作既与应俱。应唯善恶性。恶作是善
恶性。

疏云闻所成等显因闻所成乃至狭劣者。若唯之闻
慧思修三慧。即唯别境中慧受不摄得馀法。即狭劣。
若言闻所成闻等三慧所成色法。得生等四相及身
语等色。同时五蕴。皆名所成。又八地已上菩萨。无漏
常相续。则无漏定中所起身语业色。名修所成。摄法
宽广。问别解脱戒内何所成答由闻思慧所成。问别
解脱界未十八答唯是修慧所成。问别戒脱戒未十
八界中持几界破几界。答据实别解脱戒十八界中。
卷十一 第 334a 页 X50-0334.png
若持若破唯三界。谓法界色界声界。如持戒人持七
支戒。谓色界声二种能发表业。谓不妄语等。离口四
过。即是声表业。即十八界中声界摄。若不煞不盗邪
行。离三恶行。即是色表业。即十八界色界摄。若色若
声发得善无表。善无表即是十八界中法界摄。持戒
人十八界唯持三界。若破戒人。谓作煞生盗淫。即是
色表业。十八界中色界摄。妄语口声表声界摄。若色
界发恶无表。恶无表是十八界中法界摄。此上约十
八界各别。若十二处分别。即唯三处。色法界。若五蕴
分别。色蕴及行蕴摄。若芥处十戒十八界。约实言。唯
持五界。谓意界意识界非非界法。若定戒意识界皆
是转心发业。若约随转发业。即遍持十界。谓五识界
色声意界意识界法界。即为十界也。问佛三身几有
始有终。答若身本来先有。亦是无始无终。今约初成
佛时师障所显得法身。亦是有始无终。若自受用身
成佛时得。即是有始无终。不约无漏种子说始终。不
约身故。若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亦是无始无终。若他
受用及化身。化生即起。化必即先有始有终。

疏云于眠等位思择义故者。睡眠中择义。亦有加行
善。若思择义即最宽若染心中始他胜巳。亦能思择
法义。成耶见人。亦能思择法义。成烦恼心中。亦能思
择法义。

疏云故次应辨染觉修师等后自有门故先不说者。
此中意云。四不定既通三性。分明别曰不定与生得
卷十一 第 334b 页 X50-0334.png
善加行俱起。即明四不定善性说。即应次明四不定
染性。此中不明染性者。巳下文中。既明四不定染性。
通见师修师。问此中不先说。

疏云即欲界修道二无俱有眠等三者此馀悔以外
除等三既通有覆无记性。欲界俱生身边二见。既是
有覆无记性。亦得与眠寻伺三法俱起耶。

疏云恶作无记及染必不善者。解云。善恶作。则不通
有覆无记。以下粗恶作。即不得与欲界中俱生身边
二见俱起。若恶作通染。必不善性悔。唯是威仪工巧
者。此明无覆无记悔。是威仪工巧摄。若善性悔。是生
得善等摄。若如舍利弗法执中恶作。异熟生摄。

疏云文中第二解说悔。是四无记中。亦通异熟生摄。
与为是业果熟生摄。为是法执异熟生摄。若言是法
执中摄。何故前说恶作非染解粗猛摄。理通顺论且
许。

疏云其馀无记虽不缘威仪等亦是彼摄者。第一解
云。其恶作通覆无记者。若缘威仪工巧等心。其无无
性恶作是威仪工巧心摄。其无覆无记恶作诸不缘
仪工巧。其无记恶作。亦是威仪工巧心摄。是缘威仪
等心类非馀异熟生摄。此解顺论文。

疏云又解彼不缘威仪等心乃至亦恶作俱者。第二
解。又解云。其恶作通无记性者。若缘威仪工巧心。是
威仪工巧心摄。其无记性恶作。若不缘威仪工巧。无
记恶作。是异熟生摄。若大乘异熟生心宽与不摄者。
卷十一 第 334c 页 X50-0334.png
皆异熟生摄。如增上缘生上三静虑。借下初禅中眼
耳身三识。三识是无记性。此借识心是异熟生摄。起
下地寻伺。是借识身力故。无记恶作不缘威义工巧
者。是异熟生摄。若多宗云。即威义心宽馀不摄者。此
摄如增上缘生上三静虑起下初禅眼自身识。是无
记性。是威仪心摄。

疏云此异熟生非实异熟寻伺亦然乃至文相违者
然第八识得名真异熟。亦名异熟生。若睡眠寻伺即
名异熟生。不真异熟不与前第八识中相违。问此疏
云。即言寻伺异熟生摄。次下论文。即言寻伺许初彼
性微劣。

疏云说不善污分别此有善净无记者。不染污中。有
二种。一善。谓与善十一中随何善心所俱。二净无记
亦名不善染污。是无记性。

疏云大论第一七分别中说不染污分别此有善乃
至与此同者。今引此大论来意者。为唯识论中。明无
记云寻伺。寻伺与后三乘无记相摄。故彼论来为證。
然大论依寻伺若别。而立七分别。七分别中。取不染
污分别。论自释云。不善染污分别者。此有善净无记
谓随与一心等善法相应者。言若净者。其寻伺亦通
生得善。方便善。闻思修慧及无漏后得智。净无无记
者。是无覆寻伺。即是四无记中后三无记摄。然论主
会大论文。善谓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者。然善法起
时。即馀记安馀十善定俱起。如何彼论言。随与一心
卷十一 第 335a 页 X50-0335.png
等相应。非谓唯得别起一个信。故知彼论但举总数。
故言随设一信。彼论言寻伺净无记。正与此论同。

疏云此文但说不与业果异熟俱乃至彼可与俱者。
今言寻伺不与业果异熟心俱。其寻伺即得与法执
类异熟心俱。论云恶作睡眠。唯欲界有。寻伺在欲。同
未知他洲及三恶趣六欲天中。如何得恶作寻伺等
事。既前论文说追悔先业名悔。能寻察名义故。其三
恶趣及北洲。如何得有悔。寻伺亦得有之。寻伺嚣苦
谛。无漏后得智中。亦有少分嚣繁。由初禅内有寻伺。
外有火灾。二禅巳下内喜。外有水灾。三禅巳下内出
入见。外有风灾。第四禅离八灾论等。如俱舍妙说其
有缘无记悔修定者。是本有位。解云。即是欲界中本
有身。不得上界而起于悔。

疏云非谤涅槃色界中有无入起悔此违下文者。第
一解云。即是少闻比丘。于中有位。不得起悔。若作此
解。违下论文。有邪见者。悔修定故。问中既谤罗汉双
谤涅槃菩提。此明言谤涅槃。答如金刚般若云。皆以
无为法而有差别。又如大论谤罗汉足灭道谛。则邪
见。此间唯取涅槃。疏中又作天二解。

疏云又解欲界中有中起悔悔乃至及生有言无。即
少闻比丘。于色界中有。亦得起悔。是生下地悔。论又
生上不起下悔者。据多分说。又据色界生有说不得
起下地悔。然有色中第四禅最安中极。在无过无间。
其少闻比丘。于中有枢闰第四禅受生处。无此受生
卷十一 第 335b 页 X50-0335.png
处。起谤灭心极胜。第四禅中有身起无间。中有身而
[身*身]坠于地狱上头下。

疏云欲界入初定名下地上者。即身在欲入初禅定。
亦得起上初禅寻伺。名下地上。

疏云第二定巳上第四定起初定及欲界耶见者。此
解生上起下地寻伺。即第二禅巳上。起下初禅寻伺。
又初少闻比丘生第四禅中起下欲界中耶见。耶见
俱时。亦有欲中寻伺。即是第四禅欲界起欲界寻伺。
又色界后后拟生欲界时。其色界终心。亦得起欲界
闰生爱及起欲界寻伺。名上起下。

疏云若无色界起下色界欲闰生名等名上起下者。
即无色界没下生欲界。无色界终心。起下欲界闰生
闰生烦恼俱时。亦有欲界寻伺。及无色界没来生色
界。终心起色界初禅闰生烦恼俱时。亦起初禅寻伺。
名上地起下地寻伺。

疏云有邪者悔修定故悔同缘上者。或有馀人初学
修定。虽未得上地定。起闻思位多用功夫而不得定。
闻此小闻比丘得第四禅定。即仍后堕地狱。自馀人
始用功天。拟修学定。虽未得定亦悔修定。下地悔亦
得缘上定。

疏云通亦上增乃至心据实义。解云。小闻比丘本是
增上慢人。村色界中有中起邪见。而起下欲界悔悔。
修上地定。是生上地。起上地欲界中悔。上地欲界中
悔。而缘上地定。前论文虽言悔眠生上必不现起下
卷十一 第 335c 页 X50-0335.png
者。约多分说。今此说上地得起下地悔者。据令大义。

疏云又解彼时极从乃至地下悔生。解云。第二又解。
彼少闻比丘。中有起邪见慢。灭巳即堕无无间。中有
中时。答极役后不容生悔。今之有邪见者。悔修定者。
此据欲界本有位虽未得上地定戒。字修上地定。而
不得定戒。闻小闻比丘得上禅定。而生无间。馀人起
邪见。悔一生巳来多用功夫。修无生上地起下地悔。
先此解即顺前论文。生上地不起悔故。若得上地定。
以离欲界染。不得起欲界悔。

疏云上文烦恼皆以三界分别乃至不相违者。如上
论文明根本烦恼及中。皆以三界中分别烦恼随烦
恼。三界中皆通。身在下地得起上地烦恼。上地许起
上地许起下地烦恼。准前道理亦应生上地得起下
地欲界悔。不许悔与九烦恼俱。少闻比丘中有位中。
与邪见心前后别时而悔。村悔九灭与邪见俱不相
违。

疏云许俱义解许悔与邪见及嗔俱起义。然此段疏
总有四种解。一与第四少分别可知。但加嗔。

论云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者。然悔唯通学及非无学。
不通无学。若染悔非学非无学。然通学者。若初果二
人得有悔。若后二果人即无悔。恶作即通四果人。皆
有恶作。

疏云第三果等乃至审决者。初二果人。由有欲界妻
子恶不善法。此中第三果人。以师欲界烦恼及恶不
卷十一 第 336a 页 X50-0336.png
善法皆若悉师。不然入三恶趣。栽生巳定知生死有
边际。得第三果巳决定出。村无随事必不悔。巳审决
故。

疏云无记设悔随忧根有无行相同者。若有忧处悔
则有。无忧则无悔。悔则愁戚。忧亦愁戚相随。有无行
相同如彼。虽有愁戚或是舍受等者。此修不还果人。
虽离欲染。还有愁戚。愁戚即是戚行舍受。由如大梵
王心怀不说。说是戚行。舍此如是。

疏云善法欲以去名为学。解云。善法欲者。即是初发
菩提心资粮位中。所有有漏善法。皆名为学。若大乘
中。有学无学。通取有漏无漏善名界。名无学宽。若多
宗。从见道至无学位以来。中间所有无漏法名学。若
无学身中无漏法。无学不取有漏善法名学名无学。

疏云今言通无漏者。邪见等势起缘无等生。或见道
四谛下邪见势。即前人云。邪见势力引生后念悔。即
悔通见道四汸下师。或缘自他见而起于悔。由如前
论文缘自他见起贪恚慢相似悔通见道四汸下四。
其悔不得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以悔不通有覆无
记性。其悔唯痴俱。不得巳馀非理惑俱起。若眠则通
与一切烦恼俱起。或随他烦恼后引生。或缘自他见
等眠通见师。

疏云谓在根在五识由无漏后得智位引或引后时
五识等生。解云。由无漏后得智位引起者。由与无漏
后得智。同时引起五识苦根。五识中苦根与后得智
卷十一 第 336b 页 X50-0336.png
俱时。或引后时五识等生者。或由前念无漏后得智。
引起后念五识苦根亦得。谓初地巳上芥身。在欲界
者。见诸众生在地狱中。有种种苦。即无漏后得智。引
起大悲。生地狱火烧菩萨身。心生厌离。即菩萨五识
中有苦生。即是无漏后得引起五识中苦。或第六识
中。正入无漏后得智。同引起五识中苦亦得。或前念
无漏后得智。引起后念五识苦根亦得。今此菩萨被
烧有苦。即是分段身。分段身以欲故。故被烧有苦。若
变易身是微细眠当不见。岂被火烧而生苦。第二解。
变易亦有微苦。问菩萨即入地狱中未。第六识中有
苦不。答若地狱中众生为恶业。感第六识有苦。此菩
萨或是人身。或是地身。既不被恶业感。为救生虽在
无间。菩萨第六识无在根。是无漏亲所引生。无漏不
引悔眠。悔眠则不能救众生。又是无用。

疏云二十二根中仍名不师。解云即二十二根中意
五受根通三师。与见道烦恼俱起。意根五受即是见
师。若与修身烦恼即通修。及通不师也。

疏云应苦许为三无漏根者。此应根通未知当知及
巳知根。为通有漏无漏法即说应。通二根。始从资粮
位巳去。皆名未知当知根摄。若小乘中。前二根唯无
漏。不通应根俱。谓见道前十五心。即名未知根。若第
十六心巳知所有无漏法。即名巳知根。

疏云若既师者名非所师即无学眠非前摄者。解云。
此眠所师缘缚断。言巳师者皆既断者。竟说。眠通善
卷十一 第 336c 页 X50-0336.png
性及无覆性者。即断缘缚师。即无学身中眠。皆巳师
缘缚师。即名非所师。若眠亦通三师。若不善性眠。与
见修烦恼俱起。即是自性师。即眠通见师修师。若眠
亦通相应师。若善性眠。即是缘缚师。即在无学身中
善性眠。名非前断。即不取无记性眠何以得知。即下
疏文云。若无漏引名为无漏眠。虽亦能还引生故。故
知无漏近引起根。若无漏即还引善性眠。无漏不引
起无记性眠。故知无学身中有善性眠。亲所引生即
简眠。深求解脱即简悔。若小乘中。说一切有为有漏
法。皆是非学非。若有为无漏法。即是学及无学。若无
为法即是非学非无学。若大乘中说。有为有漏亦通
学。即如应苦等。亦有有为有漏法通无学。如无学身
中眠等。若无为即同小乘。据求无漏无漏前引即非
非断者。此文意说。若应即能深求无漏。应名无漏。若
苦无漏所引。苦亦无漏。今者睡眠。若望他应能求无
漏。苦无漏所引者。其眠即是师法不通不师。何以故。
眠不及他。应苦能求无漏。无漏不引应眠。但初无学
身中有故。眠名非所断。

疏云又解此据多分不得者。有出世深生悔故。可名
名师解云第二解云。今言悔唯见断修断。不通不断
者。据实言。与应便求解脱。即说应是非前断。悔与应
行相既同。亦有求出世深生悔故。故悔亦通非前断。
与应相似故。寻伺二法。虽非无分别智。乃至此解即
通无漏师义者。此师意说。然根本智中。即不与寻伺
卷十一 第 337a 页 X50-0337.png
俱。由加行位中寻伺。能引其见道故。或后得智中同
时。亦引起寻伺故。寻伺得通无漏。名非所师。后解虽
非乃至即不通无漏师义者。意说。若根本后得智中。
皆无寻伺。由寻伺能引无漏智。由如忧。或被后得智。
引起寻伺。由如苦。寻伺如忧苦。亦名无漏。村五法中。
唯分别摄。乃至今以为證者。然大论第五。虽明寻伺
中四句。有寻伺皆分别。即彼论说寻伺为分别。即明
不分。亦不拟明此分别。即是五法中。第三分别摄。然
今此初师。即取大论第五分别说。寻伺文别者。即是
五法中第三分别。说寻伺为有漏。若二师解。大论第
五中。说寻伺为分别者。即会云后得智中。亦有分别
故。诸寻伺皆分别者。寻伺能分别境。有分别非寻伺
者。二禅巳上心心所。及欲界初禅中。不与寻伺俱起。
自馀心心所。皆名分别。不名寻伺故。

疏云彼正思惟能令求寻求趣入极趣入者。初浅推
寻名寻求。若深推求名寻求。初浅證理名趣入。后深
證理名极趣入。正智中即有根本后得智。后得智摄
寻伺。问既言趣入證理之语。力为是根本智。为是后
得智。

疏云是大菩萨语言同故者。此言因者。即是前寻伺
是语行。问既引十地论初乃至语言因者。此中问意。
既彼论中之又说寻伺语言因者。何处不引三请中
何故净觉人等上觉。亦是语言因。语言因故。亦是寻
伺。
卷十一 第 337b 页 X50-0337.png

疏云念智论具智此颂即是十地经。十地经本是华
严经中十地品。今人间流行。谓别行亦得。摄入彼华
严经中亦得。如观音经普门品念者。即是修慧。维摩
经云。大慧行大念者。即闻是慧。慧者即是思慧。行者
即是修慧。如谛理谛理善思之。谛者即是闻慧。善思
念之者即是思。念之者即是修慧故。此念即是修慧。
答若依梵本。乃至应之净思唯者。答彼文。即是翻译
家错。既赞叹金刚藏菩萨。应合好语赞叹以说众生
心。若言何故寻伺人即是问。而菩萨如何名赞叹。故
知禅家增应何故净思推即是好语。后八地菩萨巳
上由有者。然八地巳上菩萨。于利地中。仍作功用。下
文云第九地菩萨。沙于利地中。不欲行鄣。故知八地
巳上利地。须功用有。正思惟体即是慧。不名为寻者。
此第一解。明佛位中有正思惟。后第二解。次明下佛
无正思惟。正思惟体即寻伺。又解十无学中。佛无正
思惟前以无为寻者。此师意说。正思惟即是寻伺。知
佛十无学法中。许正思惟。唯有无学法。又八圣道中。
既许正思惟。即佛有七圣道立。

疏云八地巳以去无漏观心既相续乃至有漏五识
是即难曰五识皆由寻伺引者。八地巳去无漏心。常
相续无寻伺。如何发起有漏五识。

疏云何亦此不尔定中闻声乃至但说法须者。此即
答此前难不然。目连入定。第六识入无所处乃无寻
伺。能引五识。定中亦能起耳识闻声故。地五识多由
卷十一 第 337c 页 X50-0337.png
寻伺起故。地八地菩萨无漏心中有寻伺时。亦能起
五识。无寻伺时。亦能云五识。五识时不名一切时。皆
须寻伺起前显五识。多由彼寻伺起。八地巳上菩萨。
伹为他说法时。必须寻伺发。

疏云此说诸门说为遍行。大乘不尔。随小乘宗。说寻
伺二法是语遍行。大乘不说寻伺是遍行。佛无寻伺。
然萨婆萨多宗。说佛亦有寻伺二法。

疏云唯心遍行。此实遍行此二种遍无漏者。大乘中
唯说受想二法是心遍行。不说身行语行名为遍行。
唯如上来道理。寻伺二法通无漏。

疏云十地中是初地巳上乃至劣不行者。十地中皆
有寻伺。初地巳去乃至第十地巳来。后得智中所起
无漏寻伺。金刚寻伺。此寻伺与彼相应。同时心巳。一
时不行。寻伺是是劣法。今至金刚心以胜得舍劣。如
得未知当知根时。即于前四道。得胜舍劣。如得既知
根时。即于却前未知当知今根。得胜舍劣。若得具与
根时。即舍却前巳知根。得果舍四故。后得胜舍劣故。

疏云唯后得智。非正智者乃至四句为證者。今说寻
伺唯通与后得智俱。不根本智俱者。以七十三说。寻
伺四句分别。有思惟真如不离真如。谓加行位中。闻
思慧。唯能思惟真如不能真證真如。思惟者。即是寻
伺也。有真亲如。谓根本智。正能亲證真如。则无寻伺。
不思惟真如。数亲真證。有亦思惟真如亦亲真如。谓
无漏后得智有寻伺。名思惟真如。心中拟宜亲真如
卷十一 第 338a 页 X50-0338.png
不思惟真如。不亲真如谓馀业果异熟生心。既无漏
后得智中。亦思惟真如。亦亲真如智。无漏后得智中
有寻伺也。问二乘人。无漏后得智中。亦得起寻伺。利
有情。思惟真如不亲真如者。问思惟者即是寻伺。既
后得智中寻伺缘真如。真如即是理。如何乃云后得
智中缘事。化有情说法时。方起寻伺耶。人答之可知。

疏云大论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乃至不之唯
者。大论第五。初此二种分别。一有漏心名分别。二遍
计心名分别。解此二种有漏分别。即是三界心心所。
名分别离。据有漏说二分别不之唯字。故知分别寻
伺。亦通无漏后得智。后得智亦名分别故。故智无漏
后得智中有寻伺也。

疏云此中第一师说寻伺体乃至闻无寻伺者。此第
一师说。说寻伺唯是有漏。即无漏初禅五支中。阙无
寻伺支。无漏禅支中唯有喜乐心。亦境性三通无漏。

疏云至佛便无但即思慧乃至此义应思者。至佛果
位。则无寻伺支。但有思慧。体无粗细者。粗心是寻伺。
细者是伺。说无是支。若自馀人。有烦恼在初修物禅
定。则须初禅中寻寻伺支。能对治欲界中恚害不善
法故。故须寻寻伺支。是对法支喜义。乐是摄益人。定
体是所依支。此定体馀寻伺喜乐之所依。如来身中
烦恼既皆师。无寻伺。为能治支。问不放逸。能对治放
逸。如来有不放逸。寻伺既名对治支。如来应亦有寻
伺。答染法须除妨。如来则有不放逸。寻伺是语行。佛
卷十一 第 338b 页 X50-0338.png
无寻伺如前。

疏云中亦有此问答应者。彼礼文如来无寻伺。寻伺
支劣。亦无过。由如身中无闻思。闻思慧是劣。还如来
身中。有十八不共法。十力无界。与馀圣者不共有故。
不可说言禅支多者。则胜禅支少者。谓佛无寻伺。谓
佛即劣。馀二乘等。虽具十八支。不痴是劣。

疏缘有漏有事等皆准为之。皆皆此四不定。亦得缘
有事馀寻伺及眠。许悔得缘无事。以悔不得与馀根
本惑俱业我见边见能缘无事有无漏名境。取悔不
得与俱生。身边二见俱。

疏云其楞伽师乃至立别故者。诸楞伽师。即执楞伽
经中。八九种种识。如悔中诸。彼执八识当不可有何
有心所。不别立心所即论师执诸法皆空。法当不
许立不立心可。经部唯立三心。所谓五蕴中受想思
三。馀善谓心惭等。馀位贪等。皆于思上假立。无别有
体。若处有心所。则文应立多蕴。不合唯立五蕴。故知
心所唯有三。此等虽有心所水名无。妙音亦同经部
作此说。即是婆沙中四禅师。大论中之一人。谓馀觉
天世友等。

疏云如俱舍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婆沙等叙妙音等
计者。即是俱舍论中。解十二因缘中。明触支中。叙此
等师计也。

疏云还行及独行无心窹于窟调此难调心者。游历
境界。名为还行。无第二故。名为独行。今难云。若有心
卷十一 第 338c 页 X50-0338.png
所。则名伴行等。不应名独行。既名独行。故知无佛。无
身者谓形色。意说此心无其形色。窹者睡。窹窟者心
窟。意说此心睡窹于心窟中。难若有心所者。应颂中
云。谓此难调心所。既唯意调心。不言调心所者。故云
无心所。论云染污由心者。解云由无心所。经但云染
净净云由心。若有心所。经言染净由心所。不由染净
由心。

疏云心垢故众生垢者。是第八识。此文说。由第八识
中有二鄣垢种。即令众生受三界生死身。即名众生
垢。心净故众生净者。即第八识无鄣垢种。即令众生
得或生净土中。

疏云此意难云许心似二现此牒巳成义者。巳前论
文中。以成立八识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得心王心
所之上皆能。既似无相分。或现似能取能取。此许心
似二现。牒巳成义。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变似见
相二分。若疏主解将此许心似二现。此一句则总结。
巳上所有八识心王六位心所。皆能变现见相二分。
疏主无不释。他难言。但将此结上文。若悊法云许心
似二见者。他人申难别此一领證无證云。意说。若染
心生似贪现。若染心生。即似信等言故。唯知有心王。
无贪信等心所故。有许心似二现贪信二名似二现。
若疏主解此假似见相二分现者。即不相当本意。外
人净离心外者。别心所相应。无别心所相应。即引此
颂證。无心所本意前论现似见相二分。疏主错解。
卷十一 第 339a 页 X50-0339.png

疏云如是贪等者。乃第一说染者。疏主解心上变似
贪心等现。由如自證分变似见相二分。正王能似。由
如自證分贪等是證变似。由如见相二分。悊法禅云。
若疏主言心变似贪嗔等。著变言者。则生生相应义。
他外人总意诤有别心所与心王相应。净无别心所
共心心王相应。亦不净心变贪等。疏主不解相应。但
义之唯似。故知非。哲法云。此颂中是似贪等义。似于
心等。云染心起。则似贪等现。净心起则似于信等现。
唯心王上似有贪信。故知无别信贪等别体。

疏云无别染善法者乃至如二分者。疏主释云。谓心
变似见相二分。见相二分离心巳外无别善法。又言
心变似贪信等。贪信等离心无别有贪信等体。今变
似之言。即显心王是能变。贪信等是所变。由如自證
分变似见相二分。见相二分离自證分受无别体。悊
云。序之外人本意。净贪信等染善心所。离心王无有
引体本。亦不净见相二分。离心别体。外人本意。净有
别心所。无别心所。与心王相应。疏主言。心变似贪等。
著变似言。如心变见为相二分。即者却相应义。哲解
云。无别染善法者。外人云。善心染生似贪起净心生。
即似信现。此染贪善信体体外。更无别染贪善信等。
故知别心所法。应方上下文意。知疏主错。

疏云如对法第五相应六等说自性二体不供者。彼
论云贪信得与解思等相应。无二贪自体得相应。或
信得与惭愧等相应。必无二信自体得相应。唯说与
卷十一 第 339b 页 X50-0339.png
他性相应。非与自性相应。

疏云离日轮外无有光明如日所故千光明者。离日
轮外有多光明。故知离心王外有多心所。疏中且初
日轮照千境界。且言千光明法。且日轮有百千万亿
光明而照于境。境亦有多。

疏云第七云五法品说者。彼经中说。相名分别正智
如如。名五法。

疏云彼觉天等之非别有所俱心前后分位别故说
有五者。解云觉天等计心前后分位。若别说有受想
思。如初怒缘境领纳时既名受。次第二念念缘境施
设名言取像即名想。次第三念缘境造作时即名为
行。次后于境了时即名为识。即一识体缘境前后分
位别。即名受相行识。离心巳外。无别心所。馀贪信等。
皆依思上假立。故知无别心取。即前后分位说有五
应。若经部立有受想思巳成五蕴。非此所破。若觉天
不立受想思等。所以此破觉天立。亦非破耶。思之。

疏云由相异故体亦应异者。今难既许受行化用相
别者。亦应受想行体。亦应别以体不离相故。

疏云彼计六识体一而所依分位故说六此蕴亦尔
者。即是一意识。菩萨计。又彼计六识即体是一。俱所
依。有眼等六根门引故。说有六识。如一猕猴于六窗
中著。此五蕴亦尔。定唯识。但前后分位别故。说有受
想行识五蕴。今者傍引一类菩萨。正破觉天。

疏云为现在一念有种种行相不同乃至名有多分
卷十一 第 339c 页 X50-0339.png
位若别者。又难云。谓现在一念识。有多行相。谓一念
中领纳行相取傍造作家之心了别等众及行相。既
许唯有一识有漏。所以念此一念识。有多行相。因缘
者。所以义。

疏云谓多念变异根境相似因缘无别亦尔过先者。
又难多变异。设许汝前后多念。则令一识有种种行
相引者。今难云。且如一眼前念眼识。亦依眼根。前念
眼识。亦缘色境。后念眼识。亦缘色境。既眼识缘前后
念。根境相似。有何前以。则一眼识。前后有分别领纳
取像造作等行相。若别太成过先也。

疏云即贪无有所依染心者。即贪无所依识。无所依
识。

疏云又后经说触受俱想者。既经说有触受想。故知
别有心所。

疏云亦言如是诸法和合非不和合者。若别有多心
所。可言和合。无有如众多人得名和合。一人不名和
合。既唯有一识无心所者。如何得名和合。既言和合。
故知别有众多心所。

疏云又经说灯明喻乃至如前行者。如依一灯则有
众多光明。如依一心。即有众多似所长行。如前引者。
即前论文云。如与光日光喻与明喻亦相似。如依日
有多光。

疏云又速速三喻乃至成唯有想巳者。今云将后三
句即配前三界居声闻。云何是唯觉者。即能前欲既
卷十一 第 340a 页 X50-0340.png
说欲界中计四大种为我。岂欲界中唯有色故。亦有
心心所。或唯有心者。配上色界。色界中。既言意生。意
者即是心。岂色界中唯有心。故地亦有似所。唯有想
者。即配上无色。无色界中。既言无色想生。岂无色界
中。唯色想而无心所。故地无色界有馀心心所。谓乳
酪苏乃至有想者。今引此喻。意说證有心所。岂唯有
色必应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意生者。即是作
生随意然而生故。

疏云即彼所说三粗四大种以为我者。即如欲界人
中及天。皆执此粗四大种。以之为我。

疏云将决定。解云。五通行。亦名将决定。心起即起故。
故言心王为主为依简亦无事。即五经。一者如性说
之贪嗔等法。二又后经触受想等。三又言如是和合
等。四又经说灯明喻合。又连三喻巳上即名五经。

疏云唯有想。解云。既云有想。故有馀触受思等心所。
说六界者唯显色动心所乃至故故想言以心胜者。
然此中说士夫六界。唯解有内情身中作法。亦不初
外山河等上作法。既言言士夫。明知是内。一色取依
者。谓身上四大种。其能依法。即有十一。谓五识根及
身上五尘。并先表色。此十一法。皆依因身上四大种
故。若外尘其外依法。唯有五尘。文十一法。二动所依。
谓身中骨节间中界。由骨节间有空界故。法内身能
持劣行来事。馀心所依可知界也。因言性也。色心之
身依空而动者。如人似造时由能等心敬乎起等流
卷十一 第 340b 页 X50-0340.png
色。方始依云有任运任等事也。

疏云又次前引乳等喻经应为返质。觉天等许心十
一后变异。若别起五蕴能若别。今返质云。乳酪苏等。
前后变异。熟乳酪苏等。即名为即。既心体许前后变
异。心体亦名为色。非谓所以质等亦无者。若心王即
名能似。心所名似。其心巳上起染心。应即似等。若心
王上起净。心王即似信等。颂许心似二现。即是心王
能似。或似于质等。或似于信等。即是所似质心等。一
无别体。乃至现者是也者。意说见相分。离自体分外。
无别见分相分。由自体分生。即触变见似相二分现。
二虽有别体。体由心方生。为法胜说之为似者。此文
即说心所。离心王外别有体。由心王生心所。为王法
得生。若尔贪信等。乃至所之似贪信等者是何者。此
中问意。贪信等即入能似心王中。受别有所似贪信。
能是何想信诸心贪信等法。乃至亦在其中者。此答
也。言想者。心王能起染净。别者贪信等所。此中说心
王亦能得染贪净信等及无记法本质。即心王自證
分上所变相分中。有贪信无记三性法。其信亦能缘
信等。贪无记法本质。正信等。自證分上所起相分中。
亦有信贪无记三性法。其贪等亦能缘信等无记三
性本质。然贪等自證分上所变相分上。亦有贪无记
三性。其想许心王聚中同时有心所。此解心王贪所
心能似贪信。与下解别。其无记法有顺染者顺善者。
顺善者乃至此亦是即如善心中缘无记法。缘无记
卷十一 第 340c 页 X50-0340.png
相分。无记相分。即名顺善。染心缘无记亦然。今颂中
但云似贪染法。似信净法。不云无记法者。其无记法。
若有于此无记法。而起染心。无记法顺染。若有因此
无记法。而生于净心。其无记法即顺净。若顺染者。其
无记法。即为名染。若其无记法。若顺善者。其无记法。
即名为善。颂中不云无记也。如大众部一说说出世
鸡胤部。此四部即立有善法恶法。不立无记法。且如
由善为因。感得平正好山河果。其山河等虽此感善
业善得强。其山河既彼善业感。其山河等。等即顺染
善。能感善善因山河等法。亦名为善恶业为因。感得
山河世界及地狱等。其恶山河等。亦顺彼能感恶业
因。其山河名为恶性。问第二解云。初解何别思之宽
胜。应舍宗抄。今此所说。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
至法尔因果非即非理者。然此论中言。若依世俗蕴
处界等。心王心所各各别。即是依第二世俗中解。若
论中云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即非离者。即依四胜
义中。第二胜义说。以第二胜义中法。皆非即非理。以
心王为因。心所为果。亦非即离。或心所为因心王为
果。亦非即离。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应因俱有因。
亦不依第一胜义中。第一胜义中但明诸法如幻。亦
不明不即离门故。依第二胜义以说不即离。能立四
重世俗。即约诸法定说。若第二俗。即瓶盆还乘。若第
二俗。即说蕴处界。心王各各定有。其体各别。若依第
三俗中。四谛为因果。果即定是果。果不是因。因即定
卷十一 第 341a 页 X50-0341.png
是因。因不是果。又如善因决得乐果。善不善因。决定
得苦果。因果各别。若依第四俗。即二空各别。由断我
执而得生空。若依其四胜义门者。即不可说诸法是
定。诸法皆不定。若第一胜义。蕴处界等。皆如幻如化。
名自等八喻皆不真宗。若依第二胜义。因果不即不
离。因即是果。以苦乐是一故。心王为果。心所为因。或
心王为因。心所为果。种子与识体为因果。亦非即离。
若依第三胜义。真如体是一。但初诠门显。即假说二
定。若第四真。即一心法界。心言路绝故。第二俗与第
一真。法体虽是一。但初真实如幻等即有差别。馀者
准知。门后三俗善三真。皆体是一如。我于一法上。而
分真俗。若其法是一。但为所为说别。而佛为初入佛
法众生及馀意生等。即说四世俗法。定有蕴处界等。
实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实。若佛为修业者。欲入圣位。
即约观行次第说。诸法如幻。因果不即离等。即四胜
义真实。后俗前三真。皆体无别。但初观行无及对根
不同。即说有异。又约第三胜义。乃至若同二无我。八
非定离者。真如虽体是一。约诠以显之。如云善法真
如不善彼真如无记法真如。皆约诠显。今之二重。亦
初诠。即八识有八。若约二无我。八识皆是二无我有。
八识体不别。又则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离。乃至可
有实离者。今约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离。既诸法皆
如幻如化不真不实。别有即离。其第一真即理胜于
第二俗。
卷十一 第 341b 页 X50-0341.png

疏云或是第四乃至彼文自会者。若依第四胜义。心
王所不定说。若即名离。如下解八识中云。八识自性
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依故。又一灭时。馀不
灭故等。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
异应非因果性。故八识亦不可定说。若即若离故。至
彼真胜义中心言路绝。文自当会。

疏云问虽但有现起乃至依俱义随义随者。若论文
中。唯问云何应知现起分位。不问次中所依信义。所
以不问。

疏云解第三能变染第二颂巳后乃至心所俱说者。
即前解第三能变染。谓次第三能变等一颂为第一。
次下云此心所遍行。即是第一颂。依止根本识真。乃
至六识亦俱依止第八识真。即颂中五识随缘现。及
意识常现起。此前六识。皆依第八识故。或俱不俱。如
涛波依水等二句。释俱转义。准论颂合有三句。

疏云无心之言乃至意得起立者。颂中言无心二字。
通下四位。应言无心灭定无心无想定无心睡眠无
心闷绝。若馀四位。不言无心者。即四位乱有心故。此
四位谓言意识得起。意识得起即有过失。既云五位
无心如何于中。许意识起。无心无心通下四位。即
下四位亦是无心。无过失耶。

疏云根本生之由。作解始初也。即是根义。第八识生
之因由。又初生此一身之中第八识。亦为生初始之
由。不得无始来始也。第八识是无始也。但初生现身
卷十一 第 341c 页 X50-0341.png
一期分限中。立始终也。

疏云又解第七八识并明乃至影显文者。第八识并
明。即有漏分位者。如前明第八识颂中罗供位拾。即
明第八识断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识颂中云。阿
罗供灭出世道无有。即是明第七识。断有漏分位。则
第七识唯明断有漏分位。不明第七八识。第七八识
灭分位。今六转识唯明起灭分位。即颂中五识随缘
现。及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乃至睡眠与闷绝等。
即六转识唯明起灭分位。分明断有漏分位身。解云。
第七八识一切事。常行恒无间断。所以第七八识但
明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即返显六转识。亦有
断时。六识但明起灭分位。又显互显第七八识虽但
明断有漏分位。亦影七八二识。亦有起灭分位。即七
八识正断有漏时。即亦名起灭。今六转识。虽但明起
异分位。影显六转识六有漏分位。即前后论文影互
显之起灭。灭者。即是五位无心起者云意识现起下
转依中自当解者。问何处文是。下疏云。即意识常现
起下转依。此一句通二颂说者。即此依止根本识。此
二句通下二行。下二行颂中明六转识。明六转识皆
依根本识。

疏云二同缘色境者。即是五尘色境。

疏云若小乘五识有三类即以五四三缘而生者。三
类者。一者眼识为一类。以眼识具五缘生。谓云明根
境及作意。二者耳识一类。耳识具四缘生。谓云根境
卷十一 第 342a 页 X50-0342.png
作意。三者鼻舌身三识为一类。此三识具三缘生。谓
根境作意。若天眼除明云者。问天眼除明云。鼻身识
亦除云。与天眼何别。应天眼以闇中亦能见。及合中
眼见。眼取合中知境。又问若天眼除云。眼与肉眼何
别耳何别。

疏云并无根本依者。若前六识。以疏即以第八识为
根本依。若七八受互相依。即唯有俱有依。而无根本
依。

疏云或说第八依四第七依三乃至此据正义者。若
说第七识具四缘生者。故即是前三师不正义。如前
第四初说。第一师说。第七识缘第八识识体。及缘第
八识俱时相应想遍行等。第二师说。第七识缘第八
见相二分。第三师说。第七识缘第八识体。及后种子。
此上三师说。第七识依第八识。其第七识遍缘五遍
行。及相分种子。第七识所依所缘各各别也。其第七
识即是四缘生。四缘生如疏中解。若第四师说。第七
识依第八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即第七识即以依
初根。即是所缘境。第七识唯有三缘生。三缘生者即
是正义也。如大暴流水者。问经中唯取暴流水。不取
池水。甘不流水以为喻。可知。谓如明净镜面乃至多
影者。问大乘中之无境中信。如何此经言镜像。又问
镜中者名像。如人行在四中。有馀色生。名之为影。何
故此经中。说中像名之为影。答有一影生乃至多影
者。此中既明净镜。镜中即是像非是影。若行在日中。
卷十一 第 342b 页 X50-0342.png
有馀色生。名之为影。影此应云乃至法中无等者。此
通说想致等。三解云。今此论文中。应云此法喻等。广
说如经。则一不之此法喻等。今伹之此等法喻者。法
中唯有五识处无法可等。若喻中中虽举各设喻。即
喻中处有喻可等。谓受等取被像镜喻。此通之此等
法喻。

疏云乃至佛果五识势与因。解云。佛果五识。具缘多
小。与因中凡夫相似。亦佛果识多间断。少分相续。以
所藉众缘。时多不具。又佛佛中肉眼之具九缘生。既
名肉眼。必具九缘识。若佛天眼即具七缘。除云明。

疏云亦者显不定义。于中四解。

疏云或缘。于心或异缘而者。或厌于心者。即是无想
定灭尽定。或异熟而者。即是无想天。睡眠闷绝。

疏以八识相望不同前乃至名常现起者。第六识不
同前五识粗动。所藉缘时多不具。起时少不起时多。
又第六识不同后二。七八识行相微细。一切时常相
续。第六识名常现起。

疏云取后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颂中中不说此第六
乃至彼双结者。即论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说。第
六说此随缘现。亦应相论中第一翻解。末亦应结。由
斯不说此随缘现。今论中于第一翻末。不著此语。于
第二解中方著此。由斯不说。此随缘现者。初双结上
二解。

疏云种根理者。种子谓种。根谓六根。理谓四谛理。
卷十一 第 342c 页 X50-0342.png

疏云由何依等或阙等时者。或由五识所依五色根。
五色根或即间时。如处母胎中羯罗蓝等位。五根未
起。即名阙根。五识亦不得起。又胎眼盲聋等。皆关五
依根五色根。五识不起。

疏云缘理事等者。理谓安立谛。非安立谛。理即是内
事谓五尘事名外根境等者。根谓六根名内。境谓五
境名外。以八七识与同故者。意说五识八七识。皆同
缘事。不可约内外解。若第七唯缘内。五识唯缘外。以
想为生死之内者。谓诸外道亦不别立受思心所等。
唯有想。能缘一切境而取相。如想等因想而造生死。
学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内。外道偏厌想。又受修
诸禅。想修无色。修诸禅者。即初禅生。应二出苦三出
喜三出乐。即初禅有定生喜乐。二离生喜乐。三离生。
乐妙乐。四有者念舞静乐。即离变异受。得不动无为。
想修无色者。名空无边处想。识无边处想。乃至非想
处想。由离不变异受。得灭受想无异。别有高楼者。即
大论俱者等。皆说广果天中。别有高楼。梵王居住。初
禅梵辅。与梵王同。一个[山/相]云地。可许依此地上别立
卷十一 第 343a 页 X50-0343.png
高楼。外第四禅中。既是碍居天。如何于广果天上。别
立高楼。答如果天与无想天。虽各别处住。地高楼故。
名同一地。然无想天稍高于广果天。百里五十里。故
名高楼。其一一外道。各各住一个高楼。非是众多人
共住一楼也。如下三禅。即有[山/相]云密合。但第四禅中。
名星居天。所以初天名无。例馀上八天。亦名无云。辄
所得名故有。如四谛独名安立。举初以显后。集谛名
邪行。乃至道谛名正行。然梵王与梵辅。虽同一地。若
于间常时。其梵辅亦不见梵王。梵王意遣令见。即得
见梵王。

疏云所解违语如彼说者。即次前疏云。如第二师会
唯有有色支。据中间长时。谓初生时及末后时。皆有
心时。又虽与无心定为喻。然长时相似。后得为喻。

疏云然上座部等说生彼中有亦无有心者。彼部说。
生无想天中有。亦无心。

疏云大乘中有生支摄。解云若小乘中说。中有即是
识支摄。小乘不立有种子故。过者乃至无名行。中有
名为识。识支入母胎。名名色支。胎渐增长名六处。乃
至应舍别抄。云谓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
支摄耶。

疏云非即次生有后第二念时乃至非有意识者。者
欲生无想天。有心者。然非即次生有时。第一念第二
念。亦非彼本有初第一念第二念。说名有心。彼生有
中。第一念第二念。本有中第一第二念。皆无有心。以
卷十一 第 343b 页 X50-0343.png
闷绝。然约彼本有心长时。说有心。谓生彼天。一期五
百劫。分位三分。谓初分位中。一百六十七劫以来。皆
起法。云彼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位即五十六劫巳来。
皆有心说极少。亦百年五十年有心。若据生有本有
初第二念。即说有心。不初本有位。初分位中。一百六
十劫巳来。名有心尔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时。生有大
第一念第二念。及本有中多念。皆无识起。以是闷
绝以摄。即以后本有。方有心起。故知生无想天亦
然。

疏云又非中有末可起想心者。亦非中有末位。可起
异熟无记心。以彼中有末位。皆起𨳝生。𨳝生生即是
染心。不是想心。引起异熟无记无心分位位时者。能
引异熟无记种子。六法常定。谓遍行并心王。馀五或
有或无。异五别境。或时一起二等。即取此等法。为引
起异熟无记心体。然无记心。多分不起别境。少分起
别境。若善心多分起别境。亦有少分不起。若定心无
漏心。即常起五别境。

疏云今作此分作于第六心灭上无想者。问何故巳
前论文。依第八识上。建立无想异熟熟。此则依第六
识中。立无想异熟。第六识中立无想异熟。为是则别
想为是想等。答前据依第八则行识行上。立无想异
熟熟。据依第六识中厌心种子上。立不相违。

疏云如婆多亦许多时起者。即多云说生无想天上。
即亦许多时起心。巳后即别者无记异熟实法。遮心
卷十一 第 343c 页 X50-0343.png
心所令不得起。若大乘宗唯于第六识不起时。即于
厌心种子上。假立无想异熟。

疏云第四静慧下二天亦然非是凡夫下中熏习。真
无云天名下品。福生名中。广果名上无想天上六。熏
习。唯在广果天中。不下二天。若许可三禅中。各有三
天皆有下中上六熏习。如初禅中梵众天名下六。无
趣天名中六。大梵天上。馀二三禅中。三天皆尔下二
天亦然者。即生无云福生二天。亦粗动。非此二天即
发异受名亦然。此二天亦下中品故。然下六修禅生
无云。中六生福生。上六生广果。外道所生彼不知者。
问准知疏文。异生身在广果天中。若得他心知天眼
等。亦别知五净居天。若菩萨及后二果。身在欲界。乃
至四禅广天巳来为亦不知。五净居天身得知耶。然
今即是定前乃至同大论五十六说者。此下疏中有
三解此即第一解云。若前定前。渐渐心时。所熏得种。
此种子免在有心位。能有势力。即感彼天想法。第八
识此渐心时所熏得种子。此种子至无心位巳去。即
此种子能感彼天中别法报。第六识即一因能招别
想报二果。此解不当。即取下第二三解以为正。又解
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二果别者。此第二解云。若
前时利时微细。微细心中所所熏得种子。此种子免
势力。能感彼第八识想法有心果。若微心及利微心
时所熏成种子。此种子在有心。及以后至无心位。即
皆能招别报。第六识即前微微有心时。种子还能招
卷十一 第 344a 页 X50-0344.png
生彼天。初时别法有心。第六识果。若此种子至无心
位时。能初彼天以后别报。第六识无心异熟果时。有
心时。能招有心果。无心时能招无心果。此等文意说。
即前微微心强。招总报阿赖耶识。若微微心时既劣
弱。唯能感别报。由如正一白三羯磨时。即成根本业
道。能招想法。若前加行心及巳后得于或见有护持
心。唯能招别报此亦如是何故有位能招彼别报有
心果。至无心位。能招彼五百劫无心果。答有如施成
坚因藏。初发心施喜将物施喜施施受喜来感得不
境互坚因三时。若一时不喜。则不定果业。今此亦尔。
初时有心业。感有心第六识。后时无心时业。即能感
彼无心第六识。又宗云即约一旦在有心时。无心时
分位。别能招总报别报果。谓此定前后时利思。至心
定位既去。此思即能招彼无想天中第六识别报异
熟。有心位及后无心位。若此时利思。在定前有心位
时。即能彼天有心第八识总报果。即许一思能招别
报。有心位无心位。由问一是业。能感色非色。色者色
身非色者即是异熟心心。初第三解可知。

疏云前说即许一思招二报。乃至理亦不遮者。即说
一思能感总别报。是前第一解。色者谓身。非色离根。
如依一业能感色身及根。故知一思则能感别报。

疏云此念前念唯有有色支言者。即约别法六识中
间不行。彼说无想天。唯有有色支。

疏云设一期此同小乘者。小乘者小乘说定三。约后
卷十一 第 344b 页 X50-0344.png
亦名心。下文之约后有。故无如是是先。大乘破云。中
间长时无有过。

疏云生彼有情必有欲界乃至生天后业等者。如诸
外道先于欲界第一生中。修得无想。受此欲界死死
至第二生。即生无想天。受无想天。受无想天满从彼
死至第二生即堕欲界。以欲中后报第。由如小乘同
说。生北洲人。北洲人死。定有后报业。生六欲天业。即
如如生山中坐禅师观行等。若能观自身。六有实我
诸法皆有。是因缘生唯除法执者。即是好生行。若据
法皆云无有体。即是好取云。不摄佛教由诸法云无
根生北洲。由前观别无实我故。生北洲。于一切法。皆
无我取。以由前缘世坐禅前加行心中。有少闻思善。
从彼北洲从巳。后报业生欲界六天中。

疏云此义意言由前在此乃至必生欲界者。即是小
乘释。由诸外道前世此欲界中。修无想定时。前必作
欲界中善业定。前释种故。受无想天。彼巳定生欲界
欲界中或生天中人鬼畜无间等中也。和尚用大乘
宗。难小乘曰。若言修定时。定前造欲界业。即之后报
定生欲界者。今难云。即修无想定时。加行亦造下三
禅业。始得无想定。始能修无想定时。即先说生得初
禅定。得初禅定巳。又修第二禅。得第二禅第二禅巳。
又第三第四同前。方始生得无想定。定前既造四禅
中宗。又应往彼无想。彼巳后报业。生下四禅中。若彼
救言欲界是劣。即生欲界。今难言。下三禅望彼无想
卷十一 第 344c 页 X50-0344.png
天。下三亦是劣。应得生下三。又彼言定前。或释种涅
槃等。往彼无想天没即后报业生欲界者。今难言。若
有释种定业。决定不得生无想天。既得无想定即折
伏种等业。合成不定。故知下三禅皆得生。

疏云云此不同彼唯今法乃至顺后受业者。大乘不
同彼小乘若彼小乘无想天。唯是生报。可言往无想
天死巳。后报业生欲界。谓欲界中第一生。修得无想
定。即第二生生报业。受无想天业。三生可言后业。即
生欲界界。大乘中无想天既通后报。即无顺后报业
生欲界中。

疏云故知生彼既通生后不定乃至皆无有者。今乘
中生彼无想天。通生报业后报业不定报业。如于第
一生中。于欲界修得无想定。往此欲界死。即生无想
天名生想法业。如于欲第一生中。得无想定巳。现戒
现别。即退先者。无定想起下三禅。往欲界死巳。第二
身中生在下三禅中。随何天中受生巳。又重修前第
一生中无想定巳。即往下三禅中死巳。至第三生。始
生无想天中。名后报业。又于今身中。修得无想定。现
身退巳。还生欲界。于第二生。修得无想定巳。往此死
巳。第二生方生无想天。亦名后报。又如人先欲界修
得无想定巳。后退先无想定命终后经三五生巳后。
又后重修得巳先无想生。即无想天名不定报业。通
三业也。若经彼无想天死巳。生下无云等。及三禅中。
及欲界皆得。又可经无想天死。即向广果天。即至梵
卷十一 第 345a 页 X50-0345.png
众庶天。皆得次第受生。为此人先修得四禅中地地
业。且如巳前修无想天定。以须伏欲界染。得初禅下
六定。得下六定巳。即修中六定。得中六巳。修上六定
巳。即起厌心。厌初禅苦粗鄣等。乃至修二禅下六定。
乃至伏三禅染。得第四禅下六定。次修中六定。次修
得上六定。于上六中。受别极修得上上六无想定。故
知无想定前。皆巳修得四禅中业。往无想天。别巳生
得。次第下生广果四禅。乃至初禅梵众天。但不得生
云处识等。以为曾来未曾修故。

疏云言唯于无想天无心故知乃至滥有心故须简
者。若无想天。唯在广果一处有。受无别法想。滥不须
著。无心简之。故颂中但云除生无想天。除四位无心
滥有心者谓亦有有心定。及有有心睡眠闷绝。今云
无心故。简去有心。故云无心二定。及无心睡眠闷绝
等。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吃粘食。有无心眠。六欲天中。
亦有小分无心。若等活地狱。亦有少分无心睡。若馀
地狱中。即无无心眠也。

论云伏遍净亦伏净染者。若得初禅有漏定。则伏欲
界贪。若得二禅未至定。能伏初禅贪亦不能伏自地
二禅。若得第三禅有漏定。能伏二禅贪。不能伏自地
三禅中贪。若得第四禅有漏定。则能伏第三禅中贪。
则不能伏自地贪。若得云处定。方能伏第四禅贪。乃
至有顶亦尔。今遍之伏遍净贪者。约地满心者为论。
论云有漏离次下有漏定。不能离自地染。
卷十一 第 345b 页 X50-0345.png

疏云依二十二法灭上假立。解云若无想定。依二十
二法假立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及心王。若无想
异熟。唯依第六意识中。十一法种子上假立。谓遍行
别境及心王。虽亦有眼耳身识三中。各有十一法。此
三识非是第四禅中法。是地初禅下地不取之。如前
者。如彼毒箭入身也。

疏云修厌所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乃至于
无想中持心而住。即修是无想定时。于欲界中种种
想中。作厌背想。厌下界为苦粗障。厌背而往谓无想
定寂静处。作厌欣背持心而作。

疏云显扬第一亦作此说即似六行伏或得者。虽外
道六行伏或。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无想定远加行。
亦作六行伏或。若修无想天近加行。即不作六行伏。
即初厌下界为苦粗初。欣初禅为静妙离。既得初禅
定巳。即起二禅未至定。厌初禅为苦粗障。欣二为静
妙离。乃至四禅未至定。即厌三禅巳下。皆作欣厌法。
既得第四禅上六定巳。唯作厌不作欣。即厌粗动心
心所故。故近加行。但似六行伏惑。然六行伏惑。即令
欣厌二法。问若远加行即作六行伏惑。而欣厌亲近
加行。谓得第四定巳。唯作厌想。不作欣想。即似六行
伏惑法。何故此文于□无想定。持心而住。而作欣想。
此论下文。亦云此唯厌想。欣彼果入。又下疏文云。又
此定前。即为六行。有所欣厌。答想得远。

疏云俱舍云或无想者定惑即无想。解云。或得无想
卷十一 第 345c 页 X50-0345.png
者。有此定者。即此人定属此人故。即无想者者定名
无想定。依主释。或无想即定名无想定时。持业释。

疏云有即命终者以论下云通后报后者。有诸外道。
于第一生身。修得无想定。后还退先无想定。即于现
身中。受不得此定。即后命后后至第生中。方熏修得
第一生中无想定。至第三生方无想天。问何故无想
定。先第一生中。修得此定。至第二生。受不须薰修无
想定。即合生无想天中。何故至第二生中。受熏修无
想定。方生无想天。若二生受熏修无想定者。亦应即
是第二生。亲造得业。此业应是生报不定后报。如何
第一生修得诸业。成后报业者。虽至第二生。亦受不
熏修前第一生福业。至第三生中。自合受。何故无想
定业。即别论云。不甚光净形色广大者。问光净即是
显色。谓赤白等形色。广即是形色。谓长头等。何故不
云表色。或多分者。是中六摄少分劫者。是此六摄者。
然彼天五百劫。分为三分。三分中分。分分有一百六
十七劫。若受一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下六摄。受二
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中六摄。若具受三个一百六
十七劫。即名色六上六摄。或受四百五十劫是中六
摄。或受四百劫。未来是此下六摄。

疏云问若退生色界彼方生得生彼彼时光洁等不
者。此中问意者。若有人是下六性。先于欲界中。退先
无想定。起下三禅染。后生欲界时。熏修得无想定。彼
生无想定天。此人得光净形色广大。
卷十一 第 346a 页 X50-0346.png

疏云现不退定中夭者。此人应云现不必退。亦不必
中夭。形色者云短色形。谓身形长短等量。

疏云一据形色量与前别乃至此六摄者。此据形色。
以分三品。不约寿量。以分三品。或有虽寿命多而形
色果劣。即名下品。或有寿量虽短少。而形色胜前下
六。即名中六。极殊为上品。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