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5a 页
* 地持论义记目次
* 卷第一上下
* 卷第二上下
* 卷第三上
* 逸失
* 卷第三下
* 释方便处戒品之馀
* 释方便处忍品第十一
* 释方便处精进品第十二
* 释方便处禅品第十三
* 卷第四上
* 释方便处慧品第十四
* 释方便处四摄品第十五
* 释方便处供养习近无量品第十六
* 释方便处菩提分品第十七
* 卷等四下
* 卷第五上
* 逸失
* 卷第五下
* 释次方便处住品第四之馀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5b 页 X39-0195.png
* 释持毕竟方便处生品第一
* 释毕竟方便处摄品第二
* 释毕竟方便处地品第三
* 释毕竟方便处行品第四
* 释毕竟方便处建立品第五
地持论义记目次No. 704
地持论义记第三
隋净影寺沙门释 慧远 述
自下次明修学之仪。于中初明受持之相。菩萨所犯
无无馀下重复分别持犯之义。前中有四。一从正受。
二作是思下明专护持。三若有所犯如法悔中犯巳
能悔。第四若无如法人下善净心受。此犹是前自性
戒中四德成也。但彼第二善净心受。今为第四。前中
复四。一受前方便。二欲于我下正明受戒。三智者三
说授彼戒下明后方便。四于馀律仪最胜巳下校量
显胜。前方便中有远有近。初至听许是远方便。作是
请下是近方便。远方便中具应有二。一受者方便。从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5c 页 X39-0195.png
师乞戒。二授者方便。观察其人堪与不堪。为说持犯。
今伹明受者方便。授者方便略不具论。就此受者方
便之中。欲学律仪摄善摄生标别所学。在家出家定
其受人。发菩提愿是得戒因。要先发愿方便受戒。故
说愿心以为戒因。同法巳下是得戒缘。同法菩萨标
其戒师。同习大乘故名同法。下显师德。巳发愿者师
心立也。彼愿先起名为起发。有智巳下师德具也。言
有智者能知戒法。言有力者能说戒法。善语善义显
前有智。能通圣教名为善语。明开戒法名为善义。能
诵能持显前有力。身心有力故能诵持。以诵持故堪
能说也。是菩萨所先礼足下乞戒方便。先礼身乞。作
言口乞。戒师是中有二方便。一心方便。观察其人堪
与不堪。二口方便。具为宣说持犯之相。令彼受者自
量巳心堪以不堪。此师方便。如后持戒方便中说。故
此不论。作是请下是近方便。初明受者受戒方便。尔
时智下明其戒师授戒方便。前言请巳牒前起后。
下正求戒。于中有三。初佛菩萨前恭敬作礼敬其所
学。二念其功德起软中上清净心者念其所求。念彼
功德。起愿求心。求心转增名软中上。不杂馀想名淳
净心。此心即是得戒之因。三于智者下正明受仪。于
智者前谦敬长跪。在佛像前身业方便。智者是师。事
合归礼。佛像表證。理必须对。作是言下口业方便。语
巳念下意业方便。于中有三。语巳念住长养心者起
要期心。要期断恶摄善摄生。名养净心。我今巳下起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6a 页 X39-0196.png
得戒想。戒师授我。即便得之。去得不遥。故云不久当
得无尽律仪戒也。当得无量摄善戒也。当得无上摄
生戒也。此三通名大功德聚。念巳嘿住起受说心。上
来第一受者方便。下明戒师戒师授者方便。不起乱
心意方便也。专心授法情无异缘。名不乱心。若坐若
立身方便也。作是言下口方便也。初言法弟汝是菩
萨不。问其人也。对佛为师。一切菩萨同学佛法通名
兄弟。智者前学。义说为兄。受者后习。义称为弟。受法
之弟故云法弟。若不对佛。别自相望。授者是师。受者
弟子。为接其人使令心喜。故唤为弟。是菩萨不叩问
其人。以此戒法唯被菩萨。故今问言是菩萨不。受者
是中应答言是。发愿未者问其心也。要发心者方名
菩萨。前言菩萨巳知有愿。何劳重问发愿巳未。释言
菩萨行德非一。直有悲心亦名菩萨。未必有愿。故须
问之。下答言有。从上至此受前方便。下正授戒。于中
初先牒其所求三聚戒法。此诸戒下叹胜令受。三世
同作住受戒也。三世同学学持戒也。汝能受下正明
受戒。汝能受也答能受也。第二第三彰其授仪。何故
三说少不慇至。多则烦广。故遗广略一仪三耳。
自下第三明后方便。于中有六。第一戒师为之启白。
二由白故佛菩萨前咸有相现。三由相现同皆觉知。
四由觉知起爱念心。五由爱念增其功德。六所为既
竟同礼而去。初启白者。为使受者知佛菩萨一切咸
知。愧而坚持。三说授巳牒前起后。受者不起受者仪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6b 页 X39-0196.png
也。尔时智下授者仪也。尔时智者。举启白人正启白。
先白菩萨。以同学故。后白诸佛。以本师故。白菩萨中。
初先身礼。然后口白。就白佛中。十方诸佛第一大师
知见学者。标所白人。于一切下须白所由。由能知见
故须启白。于一切生现知见觉知此受者。于一切法
现知见觉知所受法。如是白下正是白辞。为增其心
故为三白。第二段中。如是受竟结前起后。次第巳下
正明相现。法有相者。戒法力故。佛菩萨前或有香台。
或有妙华。或复出声种种相现。尔时十方乃至从某
受菩萨戒。是第三段由相觉知。起子想下是第四段
由知爱念。令善增下是第五段由爱善增。如是白下
是第六段竟巳礼去。此六合为后方便也。
自下第四校量显胜。于中于明上能过下。木叉巳下
明下劣上。前言菩萨所受律仪于馀最上。总对显胜。
此乃菩萨所受三聚通名律仪。同离恶故。望馀凡夫
二乘律仪。此最上也。下别显之。摄无量德行广故胜。
三聚圆备。名摄无量无边德也。从真心起。依真故胜。
菩提之心能破情相。归穷自实。名真实心。戒依是生。
所以最胜。一切恶治治广故胜。律仪戒者能治一切
杀生等过。摄善戒者能治一切不摄善过。摄生戒者
能治一切不摄生过。一切众生。一切恶行。无出此三。
皆能对治。是故最胜。下劣上中木叉不及。明小劣大。
摄一切德释不及也。
上来第一从他正受。自下第二专精护持。于中初明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6c 页 X39-0196.png
持戒方便。从他受巳极净心下正明持戒前方便中
有近有远。受戒巳后起心护持。名之为近。未受戒前
须作方便。起后持戒。名之为远。今先明近。有智不从
一切受下明远方便。近中思惟如法者行非不行者。
持戒心也。功德增者。叹益劝持。持戒功德踰过前受。
故曰转增。间修多罗摩得勒伽应当持者。正劝护持。
自下第二远方便中。文别有二。一明戒师内心方便。
观察受者堪以不堪。二明戒师口业方便。为说持犯。
令彼受者自量其心堪以不堪。就初段中智者不从
一切受戒。总以标举。此名戒师以为智者。不得辄从
一切求者与受戒也。下别显之。于中初就功德之行。
明应不应。不饮酒下就智慧行明应不应。前功德中
初明不应。后明应从。前不应中句别有八。初有三句
无行方便。后五无行。无方便中。言不信者是第一句。
不信何等。谓闻戒法不能信也。不须第二。须犹欲也。
不思第三。无思量也。无正行中。约对五度以分别障。
初明檀障。所言悭者吝惜巳物。贪者巳下求欲他财。
对财初著以为贪。求财无厌名为多欲。取无齐限名
不知足。次明戒障。言破戒者是其业非。今未受。云何
巳得有戒可破。释言虽未受菩萨戒。或时先受七众
戒法。于中毁犯名为破戒。若破彼戒。明亦不能护菩
萨戒。故今简之。慢缓不护当作罪过。情无恶惮名为
慢缓。不避犯缘称曰不护。次明忍障。内心不忍名为
瞋恨。瞋据当时。恨据后也。身口暴卒名不堪忍。次精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7a 页 X39-0197.png
进障。一向不修名为懒惰。此精进障。行而中癈说为
懈怠。此精进垢。次明禅障。睡眠沉也。乐说掉也。如是
等人悉不从受。总结不应。下明应从。修善乃至𤚼乳
顷者。据近言耳。多则弥善。少极至此。得从受。几时名
为𤚼牛乳顷。以手一捋名𤚼乳顷。非谓𤚼于一牛乳
竟方名𤚼顷。此极少善云何从受。然彼未受巳能自
起如是善心。明知受竟亦堪护持。故得从受。上就功
德。下就智慧明应不应。先明应从。乘前便故。后明不
应。就明应中不饮酒者明离痴缘。不愚痴者明无痴
体。此简凡夫。下简小乘。深义能入称不怯弱。广教能
受名不少闻。此明有解。不谤菩萨修多罗者明其有
信。然亦不谤菩萨毗尼摩德勒伽。伹修多罗三藏之
首。就初言耳。如是等下总结应也。下明不应。于中初
言诽谤违逆。不说不教正明不应。诽谤无信违逆不
欲。不向说者不说教法。不教义者不教行法。何以故
下问答显之。何故问也。菩萨正应化摄众生。何故不
说复不教义。下显其意。于中三句。一明彼人无信无
智二种覆故。闻而诽谤。故不得说。二如是下明谤有
损。得罪无量。故不得说。谤罪广多。不可直陈。故举受
福以反显之。然菩萨戒。无恶不离。无善不修。无生不
度。是故受者功德无量。谤者翻此罪宁不多。三乃至
下彰谤者得罪分齐。一谤巳后。乃至未舍恶言恶见
恶觉巳来。常得是罪。恶言口语。恶见恶觉是心谤也。
谤心穴彻名为恶见。始心思量名为恶觉。要作要期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7b 页 X39-0197.png
断此诸恶。方得远离如是大罪。无心断来运运常生。
上来戒师内心方便。自下戒师口业方便。于中有三。
一教戒师为受戒者说持犯相。二菩萨有四波罗夷
下广明持犯。三此事起菩萨戒下结叹引證劝物修
学。就初段中先教为说摩德勒伽持犯之相。以此论
中持犯相具。故偏教说摩德勒伽。次明说意。为令受
者进否巳心。如是人下总结应受。
第二段中初为说重。后为说轻。就前重中初总。次别
后重分别。住律仪戒有四波罗夷。是初总也。于中略
以三门分别。一约三聚定其所在。今此四重何聚所
摄。当知此四摄善戒收。云何知此非是律仪。前文释
言律仪戒者如七众戒。七众法中。未曾说此为波罗
夷。明知非是律仪戒摄。云何知此非摄生戒。准胜鬘
经。明知非是彼经初明。于所受戒不起犯心。是律仪
戒。次四摄善。后四摄生。摄善戒中所防四过犹此四
重。故知此四是摄善戒。非摄生戒。相状如何。彼中第
一于尊不慢。彼所除慢。犹此第四痴慢心犯。但彼对
人。此中对法。有斯异耳。彼中第二于生不瞋。彼所除
恚犹此第三瞋恚心犯。彼中第三于他不痴。彼所除
痴犹此第一贪痴心犯。彼中第四内外不悭。彼所除
悭犹此第二悭惜心犯。准彼验此。定知此四是摄善
戒。二就三聚料简有无。问曰何故律仪摄善所防之
恶皆有重法。摄生中无。释言行修有兼有正。就心以
论摄生为正。馀二为兼。菩萨之意正为生故。就行论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7c 页 X39-0197.png
之。律仪摄善是以正行。摄生为兼。今就行论。律仪摄
善是正行故。违之过深。故说为重。摄生兼行。违之过
轻。故不名重。有无如是。三释其文。今言菩萨住律仪
者。名摄善戒为律仪也。然下文中三聚戒法通名律
仪。非独名彼律仪戒法以为律仪。何故如是。律仪正
以防过为义。三俱防过。是故三聚俱名律仪。律仪通
故。今名摄善以为律仪。波罗夷者此名无馀。犯此法
者。于佛法中事同死人。更无馀善。故曰无馀。
何等四下第二别也。初问。次辩。后总结之。四中初一
贪痴心犯。第二悭犯。于中有二。一者财悭。二欲闻下
是其法悭。第三瞋犯。恶言口也。手打身也。瞋恨意也。
第四是其痴慢心犯。谤菩萨藏是谤正法。说相似下
是立邪也。
于四巳下重复分别。于中有五。一彰犯分齐。二不能
增下释波罗夷无馀之义。三以软中下明犯轻重有
失不失。四无有顿下明失分齐。五菩萨失巳堪更受
下寄对显异。就初段中。言一一犯名波罗夷何况四
者。彰犯分齐。四中犯一。巳名无馀。何况具犯。此与律
中犯一一法名波罗夷。其言相似。自下第二释波罗
夷无馀之义。不能增广现法庄严。现无行也。亦不能
长现在净心。明无愿也。由犯此四。现在不能增广福
慧严菩提行。复无净心。心行俱无故曰无馀。自下第
三明犯轻重有失不失。初明轻中犯而不舍。后明上
犯。犯而失戒。就中先明上犯失戒。后辩上相。谓数毁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8a 页 X39-0198.png
犯。言是功德是上犯也。然犯有四。一轻微心犯。二中
容心犯。三重心犯。四异见心犯。依前三心数数毁犯
而无惭愧。欢喜爱乐言是功德。此四犯中。第一犯者
非波罗夷。是后四十二戒所摄。第二为下。第三为中。
第四为上。自下第四明失分齐。无有顿犯舍菩萨戒。
如比丘比者。此明菩萨于四重法。增上烦恼。单犯一
法即便失戒。与彼比丘舍道之时舍戒相似。无有顿
犯四重法竟方始失戒。如彼比丘舍道舍戒。自下第
五寄对显异。初明受异。后明舍异。菩萨失戒堪任更
受。非如比丘。是受异也。比丘犯重不失禁戒。何须更
受而言不得。然比丘戒犯虽不失。后遇馀缘舍此律
仪。若欲更受。先犯成难。是故不得。菩萨犯时虽复失
戒。后受还得。何故如是。声闻之人一形期果。要须身
器极净方得。若曾犯重。后虽欲受。业障深重。是故不
得。菩萨为欲多身求果。微善亦去。是故得之。又菩提
心灭罪胜治。此心生时重罪消灭。故得发戒。二乘心
劣。不能灭罪。故不发戒。有二缘下明舍异也。于中先
明大小差别。后释其文。大小别者。大乘有二。小乘有
四。大乘二者。一舍菩提愿。二上烦恼犯。小乘四者。一
舍道舍。三命终舍。三断善舍。四二形生舍。菩萨何故
无舍道舍。以其通受七众法故。菩萨何故无命终舍。
本受戒时。要期乃至成菩提故。断善根舍菩萨同之。
犹是增上烦恼犯也。菩萨何故无二形舍。所受通防
一切形故。声闻何故无退心舍。声闻戒法被于凡下。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8b 页 X39-0198.png
凡下众生善心未立。进退难依。是故不可随心说舍。
何故复无上烦恼舍。声闻戒法约相而制。但犯四重
制罪齐等。不可随心。上犯便舍。中下不失。以其所制
不随心故。别相如是。次释其文。于中先明菩萨舍相。
无舍身下约对辩异。前中初言二缘失戒。总以标举。
下别显之。舍菩提愿坏本故舍。戒依愿生。如草依地。
今舍本故所以失戒。增上犯者障重故失。约对辩中
但明菩萨无命终舍馀略不论。无有舍身受身失者。
异形不失。乃至十方异处不舍。不舍愿下举非新得
明本不失。
上为说重。下次说轻。轻中有二。一总举戒令人识知
谓犯不犯染不染等。就下所说四十二中。皆初明犯。
后明不犯。复就犯中有染不染。故今总举令人知之。
恶心违法名之为犯。善心顺法名为不犯。犯有轻重。
重者从于染污心起。名为染污。轻者不从染污心起。
名不染污。染有阶降。是故说为软中上也。二广分别。
广中具有四十二戒。初三十一是摄善戒。后之十一
是摄生戒。前摄善中。初七檀戒。次六是其尸罗之戒。
次四忍戒。次三是其精进之戒。次三禅戒。后八慧戒。
就檀戒中。初一对上以明敬施。后六对下以明摄施。
前中先犯。后明不犯。犯中有二。一明犯相。二若不恭
下辩轻异重有染不染。就犯相中。于一日夜明犯时
也。长则太奢。短则不及。故以一日一夜为限。若佛巳
下明犯境界。境谓三宝。若佛在世若佛塔庙是佛宝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8c 页 X39-0198.png
也。若佛巳下是法宝也。法及经卷是其小法。理及行
藏名之为法。教名经卷。修多罗德是其大法。若比丘
下是僧宝也。比丘声闻大菩萨众是菩萨僧。若不少
下明其犯相。若不供养乃至一礼是身犯也。不一偈
赞是口犯也。乃至不能一念净心是意犯也。是名为
犯众多犯者结其犯相。一罪起时多罪随生名众多
犯。此义云何。一罪起时种类相续运运罪生。障此覆
藏复有罪生。展转覆藏复有罪生。故名多犯。上明犯
相。下明轻重染不染义。不敬懒惰懈怠之心违胜供
养名为染污。依此起犯名为染污。忘误心轻名不染
污。依此起犯名非染污。上来明犯。下明不犯。入净心
者。初地以上永不犯也。如不坏净者。小乘法中见谛
巳上名不坏净。彼于三宝得不坏信。常能依法供养
三宝。将彼类显净心菩萨。故曰如也。净心菩萨乃过
于彼。粗况相似。故说为如。
自下六中初一财施。次一法施。次有二戒财施摄取。
下有两戒法施摄取。初财施中先明其犯。后明不犯。
犯中明染不明不染。第二法中还初明犯。后明不犯。
犯中初染后明不染。染中初言上坐有德应敬问法。
起犯缘也。年夏高巳名为上坐。智德过巳名为有德。
此二种人同名应敬。言同法者是下人也。同行佛法
故名同法。憍慢瞋恨是犯心也。还对前二。于上不恭
说为憍慢。于下忿怒名为瞋恨。通则义齐。不起巳下
明犯相也。不起不让对上明犯。于前上人身不起敬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9a 页 X39-0199.png
口不让坐。所以成犯。问请不答对下明犯。于前下人
问讯不詶。请法不答。所以成犯。是名下结。下明不染。
懒怠无记忘误等心。不同瞋慢故非染污。不专用意
所以是犯。若诸戒中策勤为主。懒惰之犯即名染污。
若以将护摄化为主。懒惰之犯便名不染。应当知之。
上来明犯。下明不犯。若重病者自身重病。若乱心者
馀事牵心。不觉前人问讯请法。眠作觉者。菩萨实眠。
前人谓觉。此等问请不答不犯。此对犯中问请不答。
明不犯也。若上坐下对前犯中不起不让。明不犯也。
于中七句。前三为法不礼不犯。后四为人。前三句者。
一见上坐说法定论不礼不犯。二自说法听法定论。
虽见上坐不礼不犯。三于他人说法众中定论众中
不礼不犯。后四句者。一护说者心。二令彼调伏。三护
多人意。四护僧制。相显可知。
次下两戒财施摄中。初明檀越敬施轻财瞋慢不受
败彼施福所以成犯。后明檀越奉献重宝瞋慢不受
失彼施善所以成犯。前中初犯。后明不犯。犯中明染。
略无不染。檀越来请乃至众具起犯缘也。瞋慢心者
起犯心也。不受不住是犯相也。来施不受请去不往
所以成犯。是名下结。下不犯中句别十二。第三狂者。
谓彼狂施得不受也。馀悉可知。第二摄中明犯不犯
染及不染。染中檀越以金银等是犯缘也。瞋慢犯心。
不受犯相。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不犯有八。初言狂者。
施主狂施不受不犯。第二受巳生贪著者。自护烦恼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9b 页 X39-0199.png
不受不犯。三施主生悔不受不犯。四施主生惑不受
不犯。疑无果报故云生惑。馀悉可知。
下法摄中。初明善人求法不施所以成犯。后明恶人
弃舍不化所以成犯。就初摄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
就前染中。众生欲闻是犯缘也。瞋恨无嫉是犯心也。
不为说者是犯相也。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下不犯中
句别有十。第二病者。自巳有病不堪为说。第三狂者。
彼人狂乱得不为说。馀悉可知。下就恶人明应摄中
明犯不犯。就明犯中。先辩后释。辩中先染。后明不染。
染中初言凶恶犯戒是犯缘也。一向罪人名为凶恶。
杂恶众生名为犯戒。瞋恨犯心自舍遮他是犯相也。
是名下结。不染可知。何以故下释以成犯。不犯可解。
次下六门。是尸罗戒。于中前四自修戒行。后二依戒
摄取众生。就前四中。初明正戒。第二正命。三正威仪。
第四正见。就正戒中单明其犯。略无不犯。文别有三。
一对声闻明其应同。二又复遮下明应异者菩萨不
同。三若嫌恨下明一向同所以成犯。前应同中先举
同法。次结应同。后释同意。从初乃至信者增广举同
法也。如来波罗提木叉中明立制处。所谓如来戒经
中也。毗尼立遮正举制法。护众生故乃至增广明立
制意。佛本为护众生不信。故立制法。令未信者因之
生信。巳信增广。制意如是。如戒经中为十利故世尊
结戒。此犹是彼十中二也。由立制法。比丘依之。物见
尊敬。故今世俗未信生信巳信增广。此举同法。同声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199c 页 X39-0199.png
闻学正结应同。下释同意。何故问也。大小应异。何故
同学。下释同意。初先举小。后将况大。前举小中。初言
声闻乃至自度。越胜举劣。越彼菩萨自度度他。超举
声闻自度之德故曰乃至。乃至不离护他。令不信者
信信者增广。越自举他。彼虽自度。而所修行不但自
护。乃至不离护于众生。令不信者睹巳生信信者增
广。此举小也。何况巳下将小况大。显必应同。彼但自
度。犹尚护他顺行制法。何况菩萨第一义度。宁不护
他。同行制法。言意如是。第一义度是胜义也。菩萨兼
度度中最胜。是故名为第一义度。
自下第二明其不同。于中有三。一明少利少方便等
菩萨不同。不能广受檀越多施令成施福。名为少利。
不能为人广有乞求。名为少作。不能积财广摄众生。
名少方便。二何以故下问答辩释。何故问也。少欲知
足应是道理何故不同。下对释之。声闻自度应住少
者。简小异大。非菩萨下简大异小。故不应同。此文犹
隐。若具为文。应言菩萨自度度他非应住于少利少
作少方便也。既知如此量非在先。远牵成文。言亦可
解。三为生故下广显不同。先举其事。后结不同。五篇
戒中唯三十事有同不同。馀者皆同。就三十中。十一
不同。馀者同学。何者十一。一从非亲居士乞衣。二非
亲居士自恣施衣。三王臣送宝。良以菩萨自得受畜。
故无索宝催切之过。四纯黑卧具。五纯白卧具。六者
不满六年卧具。七不帖坐具。八自受宝物。九乞钵。十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0a 页 X39-0200.png
自乞缕使非亲里织师织。十一过前求雨浴衣。此皆
不同。馀者皆同。初离衣宿及六宿衣。何故同者。菩萨
亦有舍衣法故。长衣长钵月望之衣安居施衣及七
日药何故同者。菩萨亦有说净法故。非亲里尼浣染
故衣浣染羊毛何故同者。增长染过生讥嫌故。劝一
居士赞二居士何故同者。护世嫌故。野虫卧具何故
同者。多恼众生生世嫌故。自持羊毛何故同者。须顺
威仪令他敬故。贩卖买宝何故同者。息世嫌故。劝雇
织师何故同者。自增贪过生世嫌故。夺比丘衣何故
同者。恼众生故。回僧施物其过深重。理然须同。具辩
如是。今此略明九种不同。从非亲里居士乞衣是一
不同。及自恣与是二不同。当观施主堪不堪者。声闻
法中有二知足。一施主知足。二受者知足。然今无有
受者知足。但观施主堪与不堪。不得过于施主知足。
钵亦如是。是三不同。此明菩萨得多受也。言自乞缕
织师织者。是四不同。畜憍奢耶卧具坐具即有四种。
纯黑卧具。纯白卧具。不满六年卧具。不帖坐具。通前
为八。金银亦受。通前为九。上来广举不同之事。如是
等下结明不同。此是第二明应异者菩萨不同。
自下第三明一向同所以成犯。于中初明嫌恨故同
犯而染污。后明懒怠犯而非染。
就正命中还初明犯。后明不犯。犯中明染。略无不染。
身口谄曲总明犯相。下别显之。若现相者是身谄也。
现谄威仪名为现相。毁呰求利是口谄也。赞馀毁此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0b 页 X39-0200.png
望得其利名为毁呰。为贪利故说巳于彼馀施主边
大得利养。望此施主学彼施巳。名为因利以求利也。
此前名为未起者起。住邪命下于巳起者不能舍离。
是名下结。不犯可知。
正威仪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掉动不静高声嬉戏
是犯相也。掉动是身。不静是意。高声是口。令他喜乐
犯之所为。作是缘下牒以结之。作是令他喜乐因缘。
所以成犯。不染可知。不犯有七。第四他好为摄彼者。
有人好戏。菩萨为之令彼爱乐摄以道也。第五为欲
断彼故者。有人多戏。菩萨先同。后示其过令彼断除。
馀悉可知。
就正见中单明犯相。略无不犯。犯中明染。不明不染。
染中有四。一明犯心。二明犯相。三牒前结之。四释犯
仪。作如是见是犯心也。作是说下是犯相也。于中初
言菩萨不应乐涅槃等申巳所见。何以故下释巳所
见。作是说下牒以结之。何以故下释犯所以。何故问
也。菩萨常自愿在诸有。今还说此。何故明犯。下释有
三。一且明声闻厌乐之心不及菩萨。二谓声闻下解
释声闻不及所以。声闻自利。是故不及。菩萨普为。所
以为胜。以普为故。疾愿离过速求菩提利众生也。三
彼习下明不及相。彼习不染胜阿罗汉。就劣况胜。地
前菩萨始习不染。初地巳上成就不染。然彼地前始
习不染。巳能毕竟令过不起胜阿罗汉。何况终成。故
说声闻不及菩萨。成就有漏离烦恼者释显前胜。二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0c 页 X39-0200.png
轮烦恼地前未断名成有漏。染伏不起名离烦恼。罗
汉虽断三毒犹行。是故菩萨胜彼罗汉。如经中说难
陀习贪舍利习瞋。如是等也。
前四自行。下二摄他。初对善人不能离过如法摄取
所以成犯。后对恶人不能苦切逼而伏取所以成犯。
就初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染中初至亦不除灭
是犯相也。不护不信是口过也。不护讥毁是身过也。
此二明于未起不护。亦不除者先犯不悔。若实有下
牒以结犯。就不染中。实无不除非染污者。虽自无过。
为净他心理须悔灭。而不除灭。所以成犯。以实无过
无覆罪心所以非染。不犯可知。下摄恶中明犯不犯。
犯中观生应以苦言是犯缘也。恐忧不为所以成犯。
是名下结。以无恶心故名非染。不犯可知。
次四忍戒。第一他恼返报故犯。第二犯他不忏故犯。
第三他忏不受故犯。第四久结不舍故犯。初中单明
犯而染污。报骂口也。报瞋意也。报毁还口。与骂何别。
当恶名骂。过恶称毁。是名下结。第二可知。第三戒中
明犯不犯染及不染。他忏犯缘。嫌恨犯心。不受犯相。
是名下结。馀悉可知。第四可解。
次下三戒是精进戒。于中初一明利他行。相显可知。
后二自利。初明睡眠惛沉故犯。后说世事悼动故犯。
相显可知。
次三禅戒。随修始终分为三种。初一据始明以瞋慢
不受师教。所以成犯。第二修时五盖覆心不自开学。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1a 页 X39-0201.png
所以成犯。第三修成取味为德。所以成犯。于禅爱著
名为味禅。此是烦恼妄见为德。故成犯也。此三可知。
次下八戒是般若戒。于中前五对法明犯。后之三戒
对人明犯。前中初四习学失仪。后之一戒闻深诽谤。
就前四中。初之两戒大小相对明学失仪。后之两戒
邪正相对彰学失仪。就前二中。初偏学大。后偏习小。
就学大中明犯不犯。犯中明染略无不染。见是犯心。
说是犯相。不应听者不应闻也。不应受者不应思也。
不应学者不应修也。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明前三种
不应所以。是名下结。以有异见言不应学故成染污。
何以故下释犯所以。不犯可知。第二戒中明犯不染。
馀略不论。于菩萨藏不作方便无学心也。弃舍不学
无学行也。此明舍大。学声闻法明专习小。此犯相也。
是名下结。何故前者学大弃小犯成染污。今此习小
全不学大犯成非染。前由见心宣说菩萨不应学小
是故染污。今此戒中以学失仪所以成犯。由无异见
故非染污。何故前者偏有见心。今此无之。世人多说
菩萨不应学声闻法。故前有见。世间无说菩萨不应
学菩萨法。故此无见。次二戒中。初之一戒弃内习外
所以成犯。后之一戒习外生爱所以成犯。就初戒中
明犯不犯。犯中明染不犯有三。一能速受。二于佛法
久学深知习外不犯。久学不忘是闻慧也。若思知义
是思慧也。于法具观是修慧也。得不动智是證智也。
三日日下乐学以仪故得无犯。菩萨善外爱乐不舍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1b 页 X39-0201.png
不作毒想是名犯者是第二门。随知生爱。所以成犯
上来四门习学失仪。次下一戒于深诽谤。就此戒中
明犯不犯。犯中明染。文别有四。一明犯缘。所谓三宝。
初至实仪是法宝也。菩萨法藏是教法宝。深义实义
是理法宝空理名深。有理名实。诸佛菩萨无量神力
佛僧宝也。二诽谤下明其犯相。先明谤法。诽谤不受
总明谤法。言非利益别谤理法。非如来说别谤教法。
是亦不能安乐生者。谤佛菩萨无量力也。三是名下
结。四或自心下明所犯由。或因自思。或随他谤。下不
犯中文别有三。一劝舍解心劝生信心。二不谄下教
舍解心教生信心。三自处下牒其所教结成不犯。就
初段中。闻甚深义不生解者劝舍解也。应起信者劝
生信也。第二段中。不谄曲心作如是学我大不是盲
无慧目教舍解心。于实心中起如是意故曰不谄。如
来慧眼随顺说下教生信心。于中初先仰信如来。诸
佛如来照理之智名为慧眼。随理起说名随顺说。此
说乃是馀契经外名有馀说。云何起下自识舍谤。第
三段中自处无知。牒前文中教舍解心。念巳无目名
处无知。如来见法正观正向。牒前文中教生信心。理
是如来慧眼所见。名为如来现知见法。前观此法是
佛所说名为正观。前者自诫云何起谤名为正向。以
信顺故于戒不犯。由舍解故非不解谤。
自下三戒对人明犯。初由贪恚自赞毁他所以成犯。
第二瞋慢闻说不听所以成犯。第三高慢轻毁他说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1c 页 X39-0201.png
所以成犯。初戒可知。第二戒中明犯不犯染及不染。
初闻说处决定论处起犯缘也。瞋慢犯心。不听犯相。
是名下结。不染可知。就不犯中句别十一。初不解者
自身不解说者语也。亦可说人无知解也。病及无力
自导巳也。彼倒说者。彼说不正得不往也。护说心者。
说者畏巳得不去也。数闻巳受巳知义者。明巳于彼
所说法中先巳知也。若多则下明巳更于其馀经中
温学无暇得不往也。若多闻者广听馀法。是闻慧也。
若闻持者依闻起思。若如说下依法起修。依法起观
名如说行。进习止业名修禅定。若钝根者。自巳钝根
难往无益得不往也。难受持者。巳于馀法受持艰难。
多用功力无容去也。后之一戒相显可知。
自下十一摄生戒中。初二同事。次一爱语。次四布施。
后四利行。就同事中初戒明其乐事中同。就此戒中。
明犯不犯染及不染。住律仪者。名摄生戒为律仪也。
见生所作是其犯缘。瞋恨犯心。不同犯相。下别显之。
思量诸事为事始也。下行路等正明所作。若行路者
威仪事也。兴利田牧劳生事也。和合诤讼利益事也。
吉会是其随俗事也。福业是其修善事也。馀悉可知。
第二戒者苦事中同。就中亦有犯及不犯染及不染。
见病犯缘。瞋恨犯心。不往犯相。是名下结。就不犯中
句别十一。钝根难悟难受持者。自巳钝根受持艰难。
自所作业多用功力无容瞻视。不往不犯。次一爱语。
相显可知。次四施中。初一报恩。第二无畏。第三财施。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2a 页 X39-0202.png
第四法施。相显可知。利行四中。初之一戒无德善人
方便随顺。相显可知。第二有德称赞令喜。于中亦明
犯与不犯染及不染。就不犯中令起恼者。由叹起贪。
或起瞋等。闻叹喜过名为溢喜。闻叹自高名为起慢。
由叹纵逸起不善业名起非义。皆得不叹。言是实德
似非德者。如说菩萨行非通道。实是胜德。相似非德。
若称叹者令多众生习起不善。是以不叹。言实善说
似非善者。如经宣说贪欲是道恚痴亦然。如是一切
实是善说相似非善。若称叹者增人惑情。故得不叹。
第三一戒易调恶人随过治罚。初先明犯。相显可知。
下明不犯。不可治者。彼有势力不可治也。不可语者。
彼性晖戾语则转增。不可诲者。彼无惭耻设语不改。
起嫌恨者。闻增瞋也。若观时者。观巳自无善伴时也。
恐起斗者。因治罚彼更举他事。馀悉可知。
自下一戒难调恶人神力摄取。初先明犯。相显可知。
下明不犯。更起染者。由见神变于所作罪谓当道理。
更起染著不肯舍离。得不为现。馀悉可知。从上有四
波罗夷法讫来至此。大段第二广明持犯。
自下第三结叹引證劝物修学。初言此事起菩萨戒。
是结叹也。此上所明持犯之事。依之能生菩萨戒行。
名为起戒。佛处处下引说證成。佛处处说律仪摄善
摄生戒者明经合论。此是摩德和合说者彰论扶经。
论与经同。名和合说。下劝修学。当勤受持劝修学也。
起敬专学教修学也。上来第一持戒方便。自下第二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2b 页 X39-0202.png
正明护持。从他受巳所持法也。欲学菩提利生心者
持戒心也。极净欲学持律仪心。菩提心者持摄善心。
摄善求果名菩提心。利生心者。持摄生心。专精护持
持戒行也。
上来第二专精护持。自下第三犯巳能悔。若有所犯
如法悔者。总劝悔也。此一切犯突吉罗摄辩其罪名。
突吉胡语。此云恶作。当向巳下广教忏悔。于中初明
对人悔法。若无如下责心悔法。对人悔中有总有别。
向大小人如法悔者是其总也。大小虽异。同是行人。
故得对之。能解语者。要有知解。解人语义方得对也。
能受悔者。要有戒行。堪受人忏方得对也。以增上下
是其别也。别中初明上犯失戒不可悔除。次明中犯
向多人悔。后明下犯向一人悔。就中犯中。中烦恼犯
标别所悔。三人若过定所对人。少至三人。多则益善。
长跪合掌突吉罗忏。称先罪名忏悔仪也。大德巳下
忏悔辞也。舍毗尼者。背法起过名舍毗尼。非全舍戒。
馀如比丘突吉忏者。忏辞不尽指同馀说。比丘忏中。
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不
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大德忆我戒身具足
清净布萨。受忏者云汝识罪不。忏者云识。受忏者言
当自责心勿复更作。今少此言故指彼也。问曰比丘
突吉罗中何者是其对人悔法。今指彼乎。谓破僧中
方便罪等对人悔也。就下犯中忏法同前。及馀犯者。
及馀四十二轻戒也。责心悔法相显可知。问曰责心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2c 页 X39-0202.png
但忏下犯。通悔中品。准下受中无师得戒。今此忏中。
但令重心理亦俱灭。若无如是具德人下是第四段
善净心受。于中初言无具德人应自受者。总举自受。
如经中说。千里无人方得自受。下别教之。整衣服等
是前方便。作是言下正明受辞。馀如前下是后方便。
谓馀启白如前说也。
上来广辩受持之相。下重分别持犯之义。初先明犯。
后论持义。犯中有二。一明菩萨犯非无馀堪任更受。
二软中上下明犯轻重。就初段中。菩萨所犯无无馀
者。正明菩萨犯非无馀堪任更受。声闻犯重不得更
受名曰无馀。菩萨得受是故无彼无馀犯也。如世尊
下辩明菩萨须受分齐。瞋犯更受。贪犯不须。如世尊
说瞋犯更受非贪欲者。引说以分。问曰前说四重法
中亦有贪犯。上言失戒。云何今言非贪欲犯。贪有二
种。一者贪财犯而失戒。二者贪色犯而不失。前据财
贪。此就色贪。两言不违。问曰贪财亦是失戒。何故世
尊偏言瞋犯。释言贪财无他觉利于生必瞋。是故犹
名瞋犯失也。当知此下论主释经。以显须受之分齐
也。当知此意总以劝知。下别显之。爱生能作一切所
作。故佛宣说非贪欲犯。利生是其菩萨所作。爱物能
为。故曰能作。非作巳下释前瞋犯应更受也。非作更
受直立道理。瞋众生下就过显之。不度自他当无终
益。不作所作现阙交利。如是不作牒以结之。自下第
二明犯轻重。软中上犯如四摄品者。上文宣说持犯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3a 页 X39-0203.png
相中。举犯不犯染及不染。软中上犯劝物以知。然犯
不犯染及不染前巳具辩。软中上犯。上来未解。故今
牒之。指四摄品。今虽指彼。就下求之都无此相。当应
更指馀经论中四摄品也。亦可此言指前所说四摄
之行为四摄品。前文之中。分四摄行以为十一。第十
门中明犯轻重。九品不同菩萨治罚。今指彼也。
下明持中先明乐住。后明苦住。乐中有四。一数。二名。
三释。四结。具三乐住是举数也。次列三名。行修圆满
名方便具。护戒心纯名净心具。过修善因现获胜报
助戒缘成名本因具。次广释之。方便具中戒不穿漏
受体完也。净身口等持行净也。净身口意明摄对治。
不犯发露明离诸过。未起不为名不数犯。巳起能除
名发露恶。是名下结。就净心中初求心净。不懈怠下
明行心净。前求净中始终分三。为法出家不为身命
始心净也。伹求佛法不为身命。为义巳下明行净也。
戒能义利名之为义。既出家巳为义为禅不为财也。
为沙门下终心净也。此即是慧。沙门慧体。涅槃慧果。
但为此果不为非义。魔天五欲是其非义。菩萨不求。
行心净中。不懈未退明摄善也。自分不懈。胜进不退。
不杂恶下明离恶也。不杂众恶不善之法明离业也。
不杂烦恼离烦恼也。受有巳下离苦果也。未来之苦
名为受有。炽燃苦报三途苦也。生老病死人天苦也。
断因离果名为不杂。不杂之言该此诸句。是名下结。
本因可知。具三正下牒以总结。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3b 页 X39-0203.png
与此违下翻乐明苦。上来广释一切戒竟。是名下结。
是名略说广说一切是结前也。前文之中有略有广。
初就在家出家分二名之为略。后分三聚谓之为广。
是名略说结前略也。是名广说结上广也。此一切戒
分为难等是开后也。谓下六门皆就一切随义分矣。
就难戒中初牒举数。前门分二。此增说三。下诸门中
随次渐增。下别显之。于中初门舍乐专持所以为难。
二忍苦坚持所以为难。三常能具持所以为难。一切
修行修善法也。一切正受止恶法也。此二受。法下明
持行。忆念不乱顺前善法。尽寿巳下顺前止法。一切
门中初牒举数。次列四名。前三自利。后一利他。言正
受者对缘始发。言性戒者过习今成。如须陀洹性戒
成就。言习戒者以本修故今更能起。言方便者四摄
行也。下释可知。善人戒中初牒举数。后辩其相。前四
专持。后一能悔。就前四中初一自利。后三利他。一切
行中初牒举数。六种七种一向略说。十三种者。前门
说五。今增为六。增六说七。六七合论故有十三。言一
向者。前六修分。后七成分。从修向成故云一向。下别
显之。先明前六。六中前三据修分别。后之三门就行
分别。前三修中。初一明其始心宽广。第二明其正修
无罪。欲乐苦行二俱离者。爱著五欲名为欲乐。邪见
苦身名为苦行。正修离此故曰无罪。第三明其终成
坚固。于中有四。一不为在家五欲所动。谓于喜处常
不还戒。五欲适情名为喜处。见过深厌故不还戒。二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3c 页 X39-0203.png
不为出家利养所动。三不为外道邪论所动。四不为
烦恼诸缠所动。不能侵欺不微损也。亦不能夺非全
失也。就此四中初一受坚。后三持坚。是名下结。后三
行中三聚戒别。通前六也。
就律仪中严成总举。当知戒严总显其相。谓声闻下
就人别指。菩萨所受相同彼也。律仪结名。此是第四。
摄善第五。摄生第六。就后七中。初之三种当相以分。
后之四种约果以别。言顺戒者顺善戒也。不顺戒者
离恶戒也。此二是受护随持戒。守禁名护。护随前受
故曰随护。就后四中。大人报者律仪果也。由离恶故
得佛如来相好之报。故下文言三十二相无差别因
皆是持戒。故今举果以别其因。次有两句。摄善戒果。
增意是定。善趣是慧。出世圣道名为善趣。非谓三有
人天善趣。摄善得此。是故举果以别其因。利生报者
摄生果也。
就除恼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释中有五。一自思惟
不欲令他八事恼巳。言八事者。身三口四加手石等
即为八也。二加我下以巳方便。他不欲我不欲。始不
欲也。言不喜者。八事现前心不喜也。如我既然。彼亦
如是。三云何下以理自遮。四以是故下结志不为。五
作是思下如念舍离。是名下结。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下解此世
他世乐义。释中分戒以之为四。自馀五度各别为一。
故有九也。良以此中以戒为宗。故就戒中偏分为四。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4a 页 X39-0204.png
前二自行。后二利他。亦可前二就法分别。恶法则遮。
善法则开。后之两门对人分别。善者则摄。恶者则伏。
就后五中。檀俱戒者离不施过。馀者例然。如是下结。
下解此世他世乐义。现修之时得行爱味名现法乐。
来获胜报名后世乐。清净戒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
释中前九修戒方便。后一行成离过清净。就前九中
初五自分。后四胜进。就自分中初一正愿。次二正修。
后二正行。初善受戒为沙门等不为身命故名正愿。
为求学果名为沙门。为求佛果名为菩提。次二修中
初离不及。后离太过。不退起疑。离不及也。悔巳所修
名起疑悔。不过持戒起非处疑。离太过也。修过巳分
心则掉动不能入法。便生异想。言无圣道名非处疑。
后二行中。初一集善离懈怠者离精进垢。不乐睡眠
离精进障。日夜精进显前离怠。成就善法显前不乐
睡眠言也。后一离过。所谓离于放逸过也。如前说者。
如前护持律仪戒中成就五种不放逸也。下胜进中
初一正愿。次一正行。次一正修。后一正解。亦名正见。
正愿可知。
就正行中差别有三。一正威仪。二者正业。三者正命。
就威仪中。摄持威仪威仪始也。善于威仪威仪成也。
就正业中。所作众事方便修习作业始也。善如法下
作业成也。就正命中。正命具足摄对治也。谄等悉离
离诸过也。就正修中。离二边者修得中也。离乐及苦
显前离边。世俗欲乐外道苦行菩萨悉离。正解可知。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4b 页 X39-0204.png
上来九门修戒方便。第十所受不缺减者戒行成也。
此十下结。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是名戒聚是总结也。
得菩提下是叹胜也。于中有四。一远得菩提。二乃至
下近获五利。三如前下能为三事。四所作下总叹显
胜令物爱求。就初段中。得菩提者总明得果。满是尸
罗得菩提者释得所由。第二段中。乃至未成得五利
者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是其行报福利。为佛念
者现在修时佛常护念。终时喜者死时无悔。舍身巳
下后报殊胜。后二明其行德福利。戒度成者戒行成
也。性戒成者戒心成也。第三段中句别有三。一摄九
为三。二明三聚能为三事。三双结之。就初段中。先牒
前九。后摄为三。第二段中。三种为三总以标举。次别
显之。言律仪戒令心住者。律仪防非。心不从恶。学戒
不舍名为心住。馀二可知。是名下结。是名菩萨一切
事者是总结也。所谓下别。现法乐住结前律仪令心
住也。身心不倦具佛法者结前摄善自成法也。成就
生者结前摄生成众生也。此名三聚以为三事。下双
结之。是名菩萨一切戒者结前九种为三聚也。是名
戒福结前三聚为三事也。自下第四结叹显胜中。无
馀广也。无上胜也。三世同学叹其要也。
* 论本第六
** ○忍品第十一
忍品者。由持戒故不恼众生。故次明忍。广辩忍义故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4c 页 X39-0204.png
云忍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总结叹。云何问也。释中初先
开列章门。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
言自性者忍行体性。言一切者忍行之相。忍相非一
故云一切。言难忍者忍行殊胜。忍心决定难忍能忍
故名为难。一切门者摄行宽广。一切忍行摄入此门
名一切门。言善人者忍行纯善。善心修忍故名善人。
一切行者忍行具足。一切缘中成就忍行故名一切。
言除恼者忍行功能。修此忍时能除物恼名除恼忍。
此世他世乐者忍行利益。修此忍行能令自他现未
获庆故名此世他世乐。清净忍者忍行离过。修时无
罪故名清净。下广解释。释自性中初问。次释。后总结
之。释中四句。依思力者。依现思力能安忍也。若性忍
者。由过久习今能忍也。
此二忍性。下二忍因。一切诸忍依无贪者。贪爱巳身
逢违则忿故依无贪。纯一悲者依无瞋也。无悲怜物
遇违便怒故依悲也。一切忍中初问。次释。后总结之。
释中两番。一随人分二。二随行分三。此二各三牒前
开后。次列三名。他不益者。他人加损能堪忍也。安苦
忍者。因修致恼能安忍也。法思忍者理中忍也。于八
解处审观名思。思心住法名法思忍。下广释之。
解初门中先牒。后释。释中先明他不饶益。作是学下
对之修忍。前中初言久来大苦明巳性苦。由性苦故
他逼生恼是故明之。久远深苦无闻重苦。他不饶益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5a 页 X39-0205.png
现前迫者。正明他人不饶益也。下修忍中。先修三观
自调巳心。后习五想对缘能忍。何者三观。一以业自
责。二又我下以智自开。三又声闻下以大自解。前中
初言作是学等。往业自责去其瞋心。云何去瞋。苦藉
因缘。过业为因。他逼为缘。因强缘弱。因是我作不能
自责。何为偏得瞋他弱缘。作是学者忍意难成。故须
学也。是我自业过恶招者。略明现苦由其往因。本作
罪因得今日苦重复显之。今若巳下惧增后苦生其
忍心。第二段中我身及彼俱是行苦直出道理。下明
修忍。彼无智等恕彼愚短不生瞋心。我有智下以智
自开生其忍心。第三段中。声闻自利举小例大去其
瞋心。况菩萨者以大自解生其忍心。自下第二更于
众生修习五想。心难调故。于中有三。一略。二广。三释
忍义。就初段中。如是思巳牒前生后。修五想者略以
标举。于怨亲下略明修益。怨亲中人违顺分别。下中
胜品优劣分别。若苦若乐就报分别。有德无德行业
分别。如是能忍总结修益。第二广中初问起发。次列
五名。五中初一共凡夫想。中有三门共二乘想。下一
菩萨不共之想。本亲想者。观生本亲故能安忍。法数
想者。观生但是五阴法数。无人可瞋。无常想者。观生
法数性是无常。恼者巳谢现无可瞋。言苦想者。观生
法数体是大苦。唯合怜悯不应瞋也。摄取想者。观生
可悯理宜摄取不应瞋也。下广释之。本亲牒初。下释
有三。一修想方便。二于怨憎下亲想成就。三依本亲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5b 页 X39-0205.png
下想成能忍。
第二门中法数牒前。下释有三。一修想方便。二如是
思下法想成就。三依法想下想成能忍。就初段中。先
观所有因缘行者观生无性。唯从过去业因缘行之
所集起名因缘行。观生唯是因缘行摄故云行数。数
者犹是流例之谓。如出家者名为僧数。此亦如是。言
法数者。现求众生唯是五阴诸法之数故云法数。此
明所有。下观所无。初一无字遍下诸句。所谓无我无
生无命乃至无诤。
第三门中无常牒前。下释亦三。一修想方便。二如是
思下无常想成。三依无常下想成能忍。无常有二。第
一正修无常之想。言生所起一切悉是无常死者观
性无常。有为诸法生相集起名生所起。于中亦有住
异等想。就初说生。性是无常尽坏之法故云死法。于
上复有不益事者观事无常。二智者下以理自遮不
应恼彼。
第四门中苦相牒前。下释有三。一修想方便。二正思
下苦想成就。三依苦相下想下想成能忍。前中有二。
一观众生齐具三苦。先观具力。后况不具。三乘圣人
神变自在名为大力。尚不离者总明具苦。标胜拟劣
故说为尚。三苦恒随称曰不离。三苦体状故名三相。
所谓下别。三苦名义广如别章。言变易者犹是坏苦。
迁坏名变。况不具者。凡夫无力名为不具。圣尚不离
况此凡下。二作是学下以理自遮不恼于彼。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5c 页 X39-0205.png
第五门中摄想牒前。下释有三。一起摄想。二如是思
下摄想成就。三依摄想下想成能忍。前中两句。初起
摄想。二不应下以理自遮不应恼彼。
自下第三总释忍义。云何问也。言不瞋者内心不瞋。
言不报者身口不报。此据当时。不怀恨者后无结恨。
是名下结。
安苦忍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有三。一修观方
便。二如是思下忍观成就。三一切苦下观成能忍。前
中先举无益之苦久来虚受用以自诫。后举有益理
必须忍。就无益中。昔来求欲为诸苦因生大苦者。总
明求欲能生大苦。因求致恼故名求欲以为苦因。因
是能生无量大苦。所谓下别。皆是下结。彰彼大苦皆
由痴故久处不觉。下明有益理必须忍。今修乐因无
量悉忍过重自要况复小苦。以重况轻显必能为。上
来修观。如是思时觉慧具者忍观成也。觉知先来无
益之苦名为觉具。知有益苦理必须受名为慧具。一
切苦下对缘能忍中初总。八种下别。虽受众苦要当
安下总以结叹。初总可知。第二别中八种举数。依等
列名。言依处者。谓乞食等四依处也。世法处者衰恼
事也。在世必有名世法处。威仪处者。谓行住等四威
仪也。摄法处者求法行也。随戒处者持戒行也。方便
处者修善行也。起修善巧故名方便。利生处者化他
行也。诸所作者营世业也。此等皆是生忍之所故悉
名处。下广显之。依中先牒。次释。后结。释中有二。一明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6a 页 X39-0206.png
依处。二明能忍。就明依中谓四依处总以标举。尽形
乞食著粪扫衣树下而坐病服陈弃。此四是其起行
所依故名为依。下别显之。依法出家凭依人也。得比
丘分依行体也。戒者是其比丘之因名比丘分。若得
巳下正辩依相。但明乞食。若得粗者弊恶苦也。不恭
敬者轻慢苦也。留难不时留碍苦也。下明能忍。
就世法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先明世间之法。
后明能忍。明世法中有九举数。次列九名。前四违缘
合故生苦。后五顺缘离故生苦。前四犹是世八法中
四违法也。世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
七苦。八乐。八中初二是其身法。财荣润巳名之为利。
打缚等事名之为衰。次四口法。当善而论说以为称。
当恶而谈说以为讥。过善而赞说之为誉。过恶而说
谓之为毁。后二意法。此八种中顺法易忍故此不论。
衰讥毁苦违心难忍今偏举之。就后五中。前二依果
尽坏生苦。后三正报衰灭生苦。坏法坏者。资生乐具
性是坏法遇缘坏也。尽法尽者。向犹质在此全尽也。
后正报中老法老者。内报性是衰老之法。时至便老
名老法老。病死亦然。下结。
就威仪中初牒前门。次释。后结。释中先明威仪差别。
后明能忍。明威仪中有四举数。次列四名。下辩其相。
若行若坐除去阴障不非时卧。就行就坐明疲极苦。
卧床坐床草叶敷者。就坐就卧明其所依粗弊苦也。
略不明住。因此巳下明其能忍。是名下结。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6b 页 X39-0206.png
摄法牒前。下广释之。有七举数。次列其名。宝供为一。
德供为二。咨法为三。广说为四。妙叹为五。独静巳下
以之为六。忆念巳下以为第七。初一摄福。后六摄智。
供养三宝名宝供养。后六智中。前四摄闻。次一摄思。
后一摄修。就闻慧中供养有德从之求法。名德供养。
此一是其求法方便。咨受正法正闻法也。此二自利。
下二利他。广为说者初为说也。妙音叹者叹令受也。
就思慧中。独静思惟思慧始也。称量思次。观察思成。
就修慧中。忆念摄受修止观者学定慧也。此七种法
总以结之。方便修者起明第六方便处也。依前七法
进学所行名方便修。所起众苦悉能忍者。总明前苦
皆能忍也。
就随衣中初牒。后释。释中先明随戒差别。后明能忍。
就随戒中有七举数。下别显之。第三舍除不如法行
心正念者。谓离杀盗邪淫等也。馀悉可知。如是等下
总结能忍。利生牒前。略说十一显其相也。如前说者
如戒品说。同事有二。爱语有一。布施有四。利行有四。
通合十一。因是下结。所作牒前。下释可知。虽受巳下
总以结叹。是名巳下总结安苦。
法思忍中先牒。后释。释中初言于法正释。善观开觉
是总释也。正释据始。于法观察简是去非故云正释。
善观为次。如法照知名为善观。开觉为终。于诸法中
开解觉悟故名开觉。于八下别。别中初言八处深念
略标举也。所谓下广。先广八处。三宝为三。宝义为四。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6c 页 X39-0206.png
神力为五。因果为六。得义为七。方便为八。所知行处
总结前八。此等皆是解心所知故名所知。證心行处
名为行处。又复解下广前深念。有二举数。久修快净
列其二名。久远修习世间解也。得快净智出世智也。
亦可久修是其教解。净智是證。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总结一切。是名一切是结前也。
于二分别为难忍等是开后也。谓于在家出家二中
开为难等。难中初门。有三举数。前门说二。今说增三。
下诸门中随次渐增。下别列名。初下劣者备含多种。一
位分下。二德业下。三年夏下。四卑下谓妻子等。五者
贱下谓凡庶等。馀二可知。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广
分别。前三对巳违顺分别。后一对巳阶降分别。下中
上者备含多种。一者就位分下中上。二就德业分下
中上。三就年夏分下中上。四就尊卑分下中上。五就
贵贱分下中上。六就恼事分下中上。善人忍中初问
举数。后广分别。前二自利。后三利他。自中初一见忍
福利。于中初总。次别。后结。见忍大利是初总也。谓修
下别。于未来世不多结恨无怨憎苦。不多乖离心多
喜乐无爱别苦。死时无悔生善趣等无求不得苦。无
有恶法求离不得故无悔恨。无有善果求而不得故
生善趣及天上也。善趣人道。天上天道。如是下总以
结之。此初门竟。
自下第二忍利他中教他为一。叹忍为二。随喜为三。
通前五也。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前六修分。后七成分。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7a 页 X39-0207.png
合为十三。下广分别。先广前六。六中初一畏苦故忍。
次有一门念生故忍。与乐名慈。拔苦称悲。亲厚显前
慈悲深也。亲爱显前亲厚极也。下有四门求菩提忍。
于中初二善趣地忍。愿乐菩提欲满羼提接善心也。
愿乐菩提是求果心。欲满羼提是求因心。第二受法
离过行也。忍力出家受法方便。常具受持正受法也。
自下结之。是出家忍结忍出家。名受法忍结具受戒。
次一性忍是种性上。种性具是足种性地。先修现住
是解行地。亦可种具足其性种。先修现住是其习种。
是名下结。次一正念是初地上知法无生生空观也。
见离言法法空观也。是名下结。与理相应名正念忍。
次明后七。不益忍者此犹是前他不益也。一切忍者
犹是向前安苦忍也。此之两门对境分别。次二约就
时处分别。一切处忍就处明也。一切时忍就时辩也。
下有三门就具分别。相显可知。
除恼忍中初问举数。次广。后结。下释除恼。广中前三
对人分别。言苦求者苦人来求菩萨能忍。后二恶人
菩萨能忍。言凶暴者一向恶人。出家犯戒是杂恶人。
下有五句化益分别。五种堪忍总标举也。下别显之。
此五还对前三众生以明化益。苦生为除对前苦求
为除苦也。后四通对凶暴杂恶以除恶也。言求法者。
自始求法。法次法向。自依法行。此二是其利他方便。
广说口益。营助身益。此二正化。精进堪能总结五也。
是名八种通以结之。下总解释除恼之义。所患为恼。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7b 页 X39-0207.png
为除违缘逼恼苦也。此即是前苦求为除所少堪益。
为除顺缘不足苦也。此即是前不善众生为说助也。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次广辩释。后解此世
他世乐义。下总结之。初段可知。第二广中住不放逸
忍行所依。般若实慧是不放逸。菩萨住此故能堪忍。
堪忍巳下对缘明忍。自苦有五。他苦有四。合为九也。
自中五者。一忍寒热。二忍饥渴。三忍蚊虻。四忍风日
众毒所触。五忍身心疲弊之苦。他中四者。所谓生老
病死苦也。于此诸苦能忍饶益。如是忍下解释此世
他世乐义。先就自论。后就他说。相续可知。是名下结。
清净忍中初牒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前八修习忍行。
次一忍因。后一离障。就前八中初六自忍。后二助他。
就自忍中。无返报者当时不报。不起恚者后无恚恨。
无怨想者永绝馀想。言常饶益向如本者。非直无想
加欲益之。此文是倒。若正为文。应言常益如向本心。
指本为向。菩萨本心欲益众生。虽逢损恼犹起益心。
如向本心后如是也。于不饶益软语谢者。谓于他人
不益巳者软言谢也。由我无巧令彼恼我故须谢之。
彼来忏谢菩萨忍受。下助他中不忍有患故须悲之。
修忍有德故须敬也。倍敬佛者。佛无烦恼起忍不难。
彼具烦恼而能堪忍用力过佛故倍敬也。第九一门
修忍之因。以悲深故能起忍也。后一离障相显可知。
如是十种以结之。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从性至净广大无量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7c 页 X39-0207.png
结叹行广。大菩提因依见必得结叹行能。
** ○精进品第十二
精进品者。由忍住缘便能无间策修善法。故次忍后
明其精进。广辩此义名精进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总结叹。释中初先开列九门。
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名同前释。
下广释之。性中初问。次释。后结。释中有四。一明其体。
二辩其能。三明所离。四明所起。是菩萨心是其体也。
盖乃是其精进心数通名心矣。堪能巳下乃至不断
是其能也。于中四句。堪摄为一。是自利行。利安为二。
是利他行。此二一对就行分别。炽燃为三。明其顿修。
不断为四。明其常修。此二一对据修分别。亦不颠倒
是所离也。精进发动喜入邪中故明不倒。正智俱故
不颠倒也。起身口意是所起也。谓精进心起身等业。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形分二。二随行
分三。此二各三牒以举数。次列其名。三中初一起愿
精进。弘者是大。誓者是愿。依精进心发生大愿。名弘
誓精进。后二是其起行精进。摄善法者起自利行。摄
众生者起利他行。下广释之。解弘誓中初牒。次解。后
结。下叹。初牒可知。解中先起精进心数。是精进体。下
起弘誓。堪被誓铠略明弘誓。誓心难坏如似被铠。故
从喻称名为被铠。我为一下广明弘誓。为一众生所
为极少。百千大劫为一日夜时之极长。在地狱中苦
之极重。至成佛者所趣极远。斯乃菩萨过重自要。况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8a 页 X39-0208.png
复巳下以重况轻显必能为。是名下结。像类下叹。叹
中有二。初叹始况终。二叹誓能。就前叹中像类菩萨
牒弘誓人。始起愿心未有真行。巳似菩萨故云像类。
弘誓精进牒前誓心。起少解下叹始况终。少解少信
巳能长养无量勤性。是叹始也。于大乘法粗信微解
名少信解。依此信解起弘誓心。名为长养弘誓。能与
无量胜慧为本。名为无量开觉之性。能与无量胜修
为本。名为无量勤方便性。况复成就是况终也。于大
乘中少解少信。巳能如是长养无量开觉勤性。何况
信解究竟成就。下叹誓能。如是弘誓精进菩萨牒前
誓人。为菩提故利生不难正叹誓能。
摄善精进牒第二门。下释有二。一明精进为摄诸度。
相显可知。二随修分七。先总举数。次广分别。后叹显
胜。然此七种行实同时。随相以分非无阶降。于中初
三种性行德。次一解行。次一初地。次一在于二地巳
上。后一在于八地巳上。种性三中初一离恶。后二摄
善。就离恶中不动列名。下别显之。别有三种。一烦恼
不动。二异论不动。三诸苦不动。下摄善中初一功德。
后一智慧。就智慧中得明处者。谓于无量五明处法
智摄在心故名为得。此世谛智安住正念第一义智。
方便具者解行行也。解行能为出世方便究竟名方
便具。下释其相。所当得义不颠倒道随顺得者。无上
菩提是当得义。十地是其当义家道。道中不邪名不
颠倒。解行摄取当义家道名随顺得。正精进者初地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8b 页 X39-0208.png
行也。契證正道名之为正。起愿趣果名为精进。下释
其相。义饶益者自分行也。真行润巳名义饶益。所当
得义成就愿者精进愿也。无上菩提是当得义。初地
愿求名成就愿。言炽燃者二地巳上修道行也。修道
无间故曰炽燃。常勤方便释显其相。言离慢者八地
巳上成就行也。以离功用分别心息名为离慢。心不
自举释显其相。
上来广释。下叹显胜。于中四句。一明精进疾满诸度
能得菩提。二一切下明菩提行由精进成。菩提是果。
行由因也。三是故下结叹显胜。四世尊下引说證成。
利生精进。列数指前。难精进中初问举数。次释。后叹。
释中初一专修故难。第二门者常修故难。第三门者
善修故难。先释。后结。释中六句。平等为一。修心得中
分别为二。正智不邪德具为三。行德圆成不缓不急
为第四门。显前平等。不倒为五。显前分别。义益为六。
显前德具。下叹显胜。依此精进。能利众生故为悲因。
能入实义故为慧因。一切门中初问举数。次列四名。
舍染离恶。生净修善。此二一对行修分别。净业修福。
增智起慧。此二一对行德分别。下广可知。就善人中
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初四世间。后一地上。就世间中
随修始终故分四种。于中初一起愿广大。言无不作
一切欲者是广欲也。谓于一切广大欲中无不作矣。
方便不息是常欲也。次一不下发修务胜。下显其相。
行不顿成所以若中。渐学弥高所以若上。从中至上。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8c 页 X39-0208.png
故曰长养。次一不懈摄行不退。于中八句。不懈为一。
自分策勤。勇猛为二。胜进不退。此二对一。炽燃为三。
明其专修。长久为四。明其常修。此二一对。下重显之。
精进为五。显前不懈。不退为六。显前勇猛。不息为七。
显前炽燃。不坏为八。显前长久。次一不倒巧观求出。
前三正是世间所行。此明方便趣入出道。言不颠倒
义饶益者举其所求。出世正證名不颠倒。行利成就
名义饶益。方便摄者能求行也。解行发修趣求彼义
名方便摄。勤方便者出世行也。趣佛无间名勤方便。
速疾菩提显其相也。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前六中初先牒前。
次释。后叹。释中初二修义分别。初常后顿。次有两门
对因分别。初对过因。后对现因。下有两门修分分别。
初一自分。后一胜进。不动精进自分坚也。下别显之。
苦触不动行不动也。不向馀义愿不动也。人天二乘
名为馀义。菩萨不向。不知足者胜进无厌。限量不喜
释显其相。下牒叹胜。成六牒前。慇勤巳下是叹胜也。
始心专精故曰慇勤。正修不动名堪坚固。终成不退
名于诸法不可坏也。释后七中初先牒举。次释。后结。
释中初一起欲方便。后六正修。与欲俱者精进之心
与欲俱也。下释其相。言慇勤者是精进心。欲愿菩提
是乐欲心。是二相随故名为俱。后六修中摄为三对。
初二一对修分分别。前一自分。后一胜进。等具足者自
分具也。下释其相。诸馀烦恼染污心住举劣显胜。诸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9a 页 X39-0209.png
馀众生情与惑俱名染心住。菩萨于善等心住者辩
胜过劣。于善等住故胜馀生。言胜进者求胜行也。下
释其相。诸馀烦恼上烦恼住举劣显胜。性使之结直
名烦恼。粗起之惑名上烦恼。诸馀众生与彼惑俱无
心欲断名为心住。断彼烦恼如救头燃辩胜过劣。准
前类之。文少不足。若具应言菩萨精进断彼烦恼如
救头燃。次二一对解行分别。初解。后行。求精进者求
法生解。明处求故释显其相。谓求五明学精进者依
法起行。下释其相。彼如是法。五明处中内论法也。随
其所应起法次者。随巳所宜起修行也。此二如前力
性品说。后二一对行利分别。前一利他。相显可知。后
一自利。自正方便摄善行也。护精进者离过行也。是
名下结。上来释竟。如是十三释巳总结。除恼及乐。指
同忍说。彼前忍中除恼有八。一苦求不恼。二凶恶人
堪忍不恼。三杂恶者堪忍不恼。四为除苦。五者求法。
六法次法向。七广宣说。八所作营助。此同彼也。又前
忍中所明此世他世乐者有其九种。一忍寒热。二忍
饥渴。三忍蚊虻。四忍风日。五忍疲极。此为前五。后复
于彼生老病死四种众生堪忍摄化而以为四。通前
说九。今说同彼。
就清净中初问举数。次列其名。十中前三是世间行。
后七出世。就前三中随顺行始。随过修治故曰随顺。
修习行次。欲趣出道。依于教授教诫法中精勤修习。
专著行终。由前修故出世相现。随相起求情无实怠。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9b 页 X39-0209.png
故曰专著。就后七中。初三见道。次三修道。后一在其
无功用道。就见道中言善摄者。于出世法善修相应。
故曰善摄。时具足者。于前摄时具足修也。分别相者。
于前修时分别知也。次修道中。言不退者始心不怯。
言不坏者正修不动。言平等者终成得中。无功用中
言回向者。法水中趣顺菩提故曰回向。下广释之。就初
门中。为断烦恼随应修治总释随顺。随患所应教修
治也。如爱下别。如是下结。第二门中初简前门。次释。
后结。非成初业是简前也。修五度行在始名初。今非
彼也。谓心住下正解修习。依法奉修名为心住。教授
教诫此句是总。下别显之。修习方便。是前教授集善
行也。调伏方便。是前教诫离恶行也。是名下结。第三
门中。非习精进方便心住是简前也。修精进者是前
总明。教授巳下是前释相。教授教诫是前门中教授
教诫。言方便者是前门中修习方便调伏方便。言心
住者是前门中谓心巳住。此非彼也。然是初业彰初异
后。世间终心专所行。与彼出世为始方便。故云初业。
于是巳下正解专义。解行是其出世方便。菩萨于是
出世方便勤修曰专。恒习名常。并学称顿。是名下结。
就初以结故云专著。第四门中。因诸所尊摄法缘也。
若多闻力摄法因也。不倒巳下正明摄法。始观不邪
名不颠倒。正證相应名心安住。是名下结。第五门中
如是不倒牒前起后。止时修止举时修举舍时修舍
正显相也。是名下结。第六门中止举舍相牒前起后。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09c 页 X39-0209.png
三昧住起常善观者正显其相。名止举舍以为三昧。
入时名住。出时名起。于此住起皆悉善知不谬分别。
是名下结。第七门中第一胜妙不住法也。第一甚深
不思议者證道法也。言无量者助道法也。菩萨方便
不自轻者于前胜妙不自轻也。不怯弱者于前甚深
不怯弱也。不少胜进生足想者于前无量能广修也。
是名下结。第八门中初释。后结。释中四句。一守根门。
二食知量。三少睡眠精进方便。四正智心住。正智是
观。心住是止。四中前三摄修方便。后一修成。下牒结
之。三摩提具牒前三句。前三定因名三摩具。精进成
者结前三句。定因成也。正义饶益牒结第四正智心
住。是名下结。第九门中不缓不急平等修者调停等
也。一切法便平等修者齐具等也。是名下结。第十回
向相显可知。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释巳结叹。从性至净得菩提者
略时得果。依是满下释得所由。
** ○禅品第十三
言禅品者。由精进故善一其心。故精进次后明禅定。
广明禅定义故云禅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叹显胜。释中初先开列九门。
后广辩释。前开门中有九举数。性等列名。亦如上释。
下次释之。性中初问。次释。后结。于菩萨藏是禅法也。
闻思前行是禅因也。禅定是修。闻思是解□后修故
曰前行。世出世下正是禅体。世出世间就位辩体。世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10a 页 X39-0210.png
俗八禅名为世间。无漏理定名为出世。一心安住当
相辩体。或止分下约修辩体。止谓修止。观谓修观。此
二同类。修习止观或俱分者。乐住止观。此义如前力
性品说。一切禅中初问。次释。后结总叹。释中两分。一
随位分二。地前世间。地上出世。若随义别。世俗净定
名为世间无漏出世。问曰何故戒忍精进随形分二。
禅不如是。释言戒等修起在相故随形别。定成在内
形别难分故随位矣。后慧亦尔。二随行分三。有三举
数。次列三名。现法乐者法显在心名为现法。證法适
神名现法乐。亦可现在證法适神名现法乐。依如毗
昙。初禅创舍五欲乐故偏名现乐。成实法中。二禅巳
上方名现乐。离觉观故。如彼成实四修定中具广分
明。今则通矣。出生德者出生自德。利众生者生利他
德。下广释之。
释初门中。离一切妄身心止息舍相趣寂。修理定故
离一切妄。修事定故身心止息。舍五识中随事纷动
名身止息。离意识中取法之乱名心止息。第一寂下
證寂灭相。第一寂灭定体成也。理定除妄名举心息。
事定除乱名舍味著。及一切相舍味著者远离染障。
谓离下地诸使烦恼。及一切相远离修障。所谓语言
觉观等也。是名下结。
第二门中初明出生大乘功德。后出小乘。就大乘中
所生众多说为种种。所生微细名不思议。所发渊深
称曰无量。所处宽广故曰无边。上来叹胜。十力种性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10b 页 X39-0210.png
所摄三昧出其所叹。菩萨所成无量三昧能为力因。
名十力性。所摄三昧。彼三昧下寄对显胜。及所生下
明其出生二乘功德。此亦是其菩萨功德与二乘同。
是故名为二乘功德。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除入者
谓八除入。一切入者十一切入。无碍慧者谓四无碍。
此等诸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无诤智者常观物心
不与他觉。言愿智者是捷疾智。随愿能知名为愿智。
胜妙德者总以结之。是名下结。
利生禅者牒第三门。有十一种。如前说者。如戒品说。
依布施下别就施中具明十一。类馀皆尔。问曰忍进
指前便舍。何故禅中重辩十一。以禅是其生德本故。
问曰何故偏就施中明其十一。施中备有财法无畏
摄行宽广彰具显故。依布施者是布施摄。众生作下。
就前施中明具十一。初二同事。所作与同乐事同也。
为除苦者苦事同也。如所应说是爱语也。次四布施
知恩报恩施也。护诸恐畏忧苦为解无畏施也。给施
所须是财施也。如法畜众是法施也。下四利行。能随
顺者无德善人能随顺也。实德叹者有德叹者有德
叹者有德善人能赞叹也。等心伏者易调恶人能折
伏也。神力怖者难调恶人神力怖也。是名下结。
就难禅中初问举数。后辩其相。一于禅体自在故难。
二出生广德所以为难。三得果广大是故为难。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列其名。有觉观者是初禅也。
喜俱二禅。喜通前二。初禅以用觉观别竟。今云喜俱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10c 页 X39-0210.png
为别后也。一心禅体。此一心体与喜相应故曰喜俱。
下皆同尔。乐俱三禅。乐通前三。初二禅中用觉观喜
别之巳竟。今云乐俱为别后也。四禅巳上同名舍俱。
此是舍受。非是行舍。八禅之义广如别章。
善人禅中初问举数。后辩其相。不味禅者根本净禅。
后四禅果四无量也。定与此合故名为俱。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先明前之六种。
善禅为一。所谓净禅无漏禅也。无记化化以为第二。
所谓十四种变化也。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此二一对
就性分别。止分为三。观分为四。此二一对随相分别。
自利为五。他利为六。此二一对行利分别。次明后七。
七中初三所生分别。出生神通生五通也。名义两缘
起于智慧。慧能知教说为名缘。慧能了义说为义缘。
止举舍三约修分别。现乐下一当体分别。世俗八谛
名现法乐。合理之净名第一义。是名下结。
除恼禅中初问举数。后广可知。
此他世中初问举教。后广分别。九中初三化业差别。
神通身业。随说口业。教诫意业。心行授与故说为意。
次有三句化益差别。为恶众生亦恶趣者身业益也。
失辩众生以辩益者口业益也。失念众生以念益者
意业化也。下有三句化事差别。造不倒论化物生解。
技术饶益化令得乐。息恶放光化令离苦。
清净禅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十中初二就位分别。
世俗净定名为世间。此就世俗清净禅中辩明第九
地持论义记目次¶ 第 211a 页 X39-0211.png
清净禅义。是故名为清净净禅。下诸句中重净例尔。
不味不染显前净也。离贪爱故名为不味。舍馀烦恼
说为不染。出世净者无漏禅也。就出世净明清净义
故名出世清净净也。次三约修始终分别。方便净者
定前方便。根本净者正得禅体。上胜进者依前根本
能胜入也。次下两句出入分别。入住起力是顺入也。
初入名入。正住名住。出定名起。入出自在故名为力。
舍复入力是逆入也。前从定起说以为舍。还复入中
故云复入。出入自在故名为力。下有三门生德分别。
初句发通。后二生智。智中初言离一切见见道智也。
二障断者修道智也。所谓烦恼智障断也。
上来广辩。自下第三结叹显胜。无量禅者结明行广。
下叹行能。得大菩提总显行能。依是得下重复显之。
明德决定巳得当得彰其要也。
地持论义记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