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 第 772b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一
如是已说摄异门。云何摄事。谓由三处应
知摄事。一者素呾缆事。二者毗奈耶事。三
者摩呾理迦事。
云何素呾缆事。谓由二十四处略摄一切契
经。一者别解脱契经。二者事契经。三者声闻相
应契经。四者大乘相应契经。五者未显了义
令显了契经。六者已显了义更令明净契经。
七者先时所作契经。八者称赞契经。九者显
示黑品契经。十者显示白品契经。十一者不
了义契经。十二者了义契经。十三者义略文
句广契经。十四者义广文句略契经。十五者
义略文句略契经。十六者义广文句广契经。
十七者义深文句浅契经。十八者义浅文句
卷八十五 第 772c 页 T30-0772.png
深契经。十九者义深文句深契经。二十者义
浅文句浅契经。二十一者远离当来过失契
经。二十二者远离现前过失契经。二十三者
除遣所生疑惑契经。二十四者为令正法久
住契经。
别解脱契经者。谓于是中依五犯聚及出
五犯聚说过。一百五十学处为令自爱诸
善男子精勤修学。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二
者中阿笈摩。三者长阿笈摩。四者增一阿
笈摩。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
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
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
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證净等相应。又
依八众说众相应。后结集者为令圣教久
住。结嗢拖南颂。随其所应次第安布。当
知如是一切相应略由三相。何等为三。一
是能说。二是所说。三是所为说。若如来若
如来弟子是能说。如弟子所说佛所说分。若
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说。如五取蕴六处
因缘相应分。及道品分。若诸苾刍天魔等
众。是所为说。如结集品。如是一切粗略标
举能说所说及所为说。即彼一切事相应教
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即彼相应教。
复以馀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
即彼相应教。更以馀相广长而说。是故说
名长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
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
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
卷八十五 第 773a 页 T30-0773.png
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于十二分
教中除方广分。馀名声闻相应契经。即方
广分名大乘相应契经。此分别义如前应
知。
如是四种契经。由馀未显了义令显了等
二十种契经。如其所应当知其相。
从是已
后依此所说四种契经。当说契经摩呾理
迦。为欲决择如来所说。如来所称所赞所
美先圣契经。譬如无本母字义不明了。如
是本母所不摄经。其义隐昧义不明了。与
此相违义即明了。是故说名摩呾理迦。总嗢
拖南曰。
「 界略教想行
速通因断支
二品智事诤
无厌少欲住」
别嗢拖南曰。
「 界说前行观察果
愚相无常等定界
二种渐次应当知
非断非常及染净」
有四种所化有情。先数习邪解脱见所集
成界。何等为四。谓于先有先世先身先所
得自体中。听闻常见增上不正法。不如理作
意增上力故。于今由彼为因由彼为缘。数
习邪解脱见所集成界。如说由常见。如
是由断见。由现法涅槃见由萨迦耶见。广
说亦尔。此中世尊由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
智力增上力故。寻求彼先胜解及彼后界。
如其所应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多分为
转四种法教。或为馀智未成熟者令彼
智成熟故。智已成熟者令彼解脱诸烦恼
故。为初邪界有情。说因灭故行灭。由行
卷八十五 第 773b 页 T30-0773.png
尽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
随第二邪界有情。说因集故行集。由行起
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
随第三邪界有情。由诸行苦门转正法教。
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随第四邪界有
情。若离诸行起萨迦耶见行者。由诸行空
门转正法教。若即诸行起萨迦耶见行者。
由无我门转正法教。为调伏彼邪胜解界
故。
复次善说法律。略由三种不共支故。不共
外道。堕善说数。一者宣说真实究竟解脱
故。二者宣说即彼方便故。三者宣说即彼
自内所證故。云何真实究竟解脱。谓毕竟解
脱及一切解脱。即是见道果。及此后所得世
出世修道果。此中见道果。由毕竟故得名
真实。而非究竟。于一切解脱犹有所应作
故。又解脱有三种。一世间解脱。二有学解
脱。三无学解脱。世间解脱非是真实。有退
转故。有学解脱虽是真实而非究竟。犹有
所作故。当知所馀具足二种。云何方便。谓
于诸行中依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修无
常想。依无常修苦想。依苦修空无我想。因
此得入谛现观时。由正观察所知境故。
获得正见。由此正见为依止故。修道位中
遍于诸行住厌逆想。彼于住时虽由彼相
应受忆念思惟不现前境明了现前。而不
生喜。由不生喜增上力故。彼于行时即
于彼受所缘境界不生染著。彼于一切所
求境界得处中故。尚不希求何况耽著。彼
卷八十五 第 773c 页 T30-0773.png
由如是若住若行于喜贪缠速能灭尽。心
清净住。又即于彼如所得道。极多修习为
因缘故。永拔彼品粗重随眠。获得真实究
竟解脱。当知即是心善解脱。云何自内所
證。当知有四种相。若于有学解脱转时。由
二种相内慧触證。谓我已尽诸恶趣中所生
诸行。又我已尽除其七生二生一生所馀后
有所生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尽无退转
道。若于无学解脱转时。即由如是二种相
故内慧触證。谓我已作为断其馀一切烦
恼所应学事。我今尚无馀一生在。况二况
七。又随所乐亦能为他如实记别。如是名
为自内所證。
复次即彼解脱有二种前行法。一者见前行
法。二者道果前行法。见前行法者谓由解脱
及彼方便自内所證增上力故。从他言音
起闻思修所成妙善。如理作意。未入正性
离生。能入正性离生。得如实见出世正见。
道果前行法者。谓得如是正见已。复起
所馀正思惟等。或同时生或后时生。道前
行法。为断所馀诸烦恼故。
复次为欲證得所未得解脱故。应观察
八事。谓于诸行中爱味过患出离观察。及
闻思思择力见道修道观察。于诸行中观察
爱味时。能善通达诸行爱味所有自相。即
于诸行观察过患时。能善了知三受分
位过患共相。谓于是中甚少爱味多诸过患。
如是了知爱味染著多诸过患共相。应已
于所爱味一切行中。随所生起欲贪烦恼。
卷八十五 第 774a 页 T30-0774.png
即能除遣制伏断舍。于此欲贪不现行故。
说名为断非永离欲故名为断。又于彼事
心未解脱。若于随眠究竟超越。乃永离欲
心得解脱。是名一门观察差别。又修行者
于彼诸行正观察时。先以闻所成慧如阿
笈摩。了知诸行体是无常。无常故苦。苦故空
及无我。彼随圣教如是胜解如是通达。既
通达已复以推度相应思惟所成微细作意。
即于彼境如实了知。即由如是通达了知
增上力故。于彼相应烦恼现行现法。当来
所有过患如实观察。由思择力为依止故。
设复生起而不实著。即能舍离。彼由如是
通达了知及思择力多修习故。能入正性离
生。既入正性离生已。由修道力渐离诸欲。
彼由思择见道二种力故。随其所应断诸
烦恼。谓不现行断故。及一分断故。由修道
力究竟离欲。如是由前二种渐离欲贪。由
修道力心得解脱。
复次有二种烦恼断果及苦灭果。一者见所
断果。由證彼故。能自了知我已永尽捺落
迦傍生饿鬼。我今證得预流无退堕法。乃
至广说。二者修所断果。由證彼故。能自了
知。我最后身暂时支持。第二有等永不复转。
复有二种苦灭。一者现在为因未来苦灭。二
者过去为因现在苦灭。复有二种苦灭。一者
心苦灭。二者身苦灭。复有二种苦灭。一者坏
苦苦苦苦灭。二者行苦苦灭。复有二种苦灭。
一者非爱业果苦灭。二者可爱业果苦灭。复
有少分已见谛迹诸圣弟子。虽已超过诸
卷八十五 第 774b 页 T30-0774.png
恶道苦所有怖畏。由未永尽一切结故。其
心犹有于当来世共诸异生生老死怖。为
断彼故。而能发起猛利乐欲乃至正念及无
放逸。勤修观行。
复次有二种愚夫之相。何
等为二。一者于所应求不如实知。二者
非所应求而反生起。何等名为是所应
求。所谓涅槃诸行永灭。而诸愚夫于当来
世诸行不生。都无乐欲。于诸行生。唯有欣
乐。由是因缘于所应求及诸行生所有众
苦。不如实知。何等名为非所应求而反
生起。非所求者。谓老病死。非爱合会。所
爱别离。所欲匮乏愁叹忧苦。种种热恼。彼
于如是诸行生起。反生欣乐。于生为本
一切行中。深起乐著。于生为本所有诸业。
造作积集。由是因缘于有生苦及生为本
老病死等众苦差别。不得解脱。如是名为
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复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
苦决定。三空决定。四无我决定。云何诸行无
常决定。由三种相当知过去未来诸行尚定
无常。何况现在。何等为三。谓先无而有故。
先有而无故。起尽相应故。若未来行先所未
有定非有者。是即应非先无而有。如是应
非无常决定。由彼先时施设非有。非有为
先。后时方有。是故未来诸行无常决定。若
现在从缘行生已决定有者。是即应非先有
而无。未来诸行便应非是无常决定。现在
诸行亦应不与起尽相应。由现在行从缘
生已非决定有。以有为先施设非有。是
卷八十五 第 774c 页 T30-0774.png
故过去诸行无常决定。如是现在诸行。因
未来行先无而有。因过去行先有而无。由
此施设起尽相应。是故说言当知去来诸
行无常性尚决定。何况现在。是名诸行无常
决定。云何诸行苦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
是生等苦法。何况现在。所以者何。过去诸
行是已度苦。未来诸行是未至苦。现在诸
行是现前苦。是名诸行苦性决定。云何诸
行空性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空性。何况
现在。所以者何。未来诸行其性未有。由
此故空。过去诸行其性已灭。由此故空。现
在诸行虽有未灭谛义胜义性所远离。由
此故空。是名诸行空性决定。云何诸行无
我决定。谓去来诸行尚定无我。何况现在。
所以者何。未来诸行非我之相。未现前故。
过去诸行非我之相。已越度故。现在诸行
非我之相。正现前故。是名诸行无我决定。
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无常。一由过去
世已灭坏故。二由未来现在世是应灭坏
法故。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是苦。一
是生等苦法故。二是三苦性故。此诸苦相
如前应知。又由二相当知诸行决定是
空。一毕竟离性空故。二后方离性空故。毕
竟离性空者。谓诸行中我我所性毕竟空故。
后方离性空者。谓于已断一切烦恼心解
脱中。一切烦恼皆悉空故。又由二相当知
诸行决定无我。一诸行种种外性故。二诸
行从众缘生不自在故。复由十相当知
诸行四相决定。谓由败坏。变易。别离相。应
卷八十五 第 775a 页 T30-0775.png
法性相故。非可乐。不安隐相。应远离。异
相相故。如是等相。如前声闻地已广分
别。
复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离系品界。
一者断界。二者无欲界。三者灭界。四者有馀
依涅槃界。五者无馀依涅槃界。谓见道所断
诸行断故。名为断界。修道所断诸行断故。
名无欲界。即此唯有馀依故。名有馀依涅
槃界。此依灭故。名为灭界。亦名无馀依涅
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静故。名诸
行止。由我我所我慢执著。及与随眠皆远离
故。说名为空。由一切相皆远离故。名无所
得。于断界中。一切随顺有漏法上所有贪爱
皆远离故。名为爱尽。于无欲界所有欲贪。
皆远离故。名为无欲。于灭界中及于有馀
依无馀依涅槃界中。如其所应皆永灭故。皆
寂静故。随其次第说名为灭。亦名涅槃。又
于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
厌。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
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
名于诸行修灭。
复次为心解脱勤修习者。有二种渐次。一
智渐次。二智果渐次。云何智渐次。谓于诸行
中先起无常智。由思择彼生灭道理故。次
后于彼生相应行。观为生法老法乃至忧苦
热恼等法。由是因缘一切皆苦。此即依先
无常智生后苦智。又彼诸行由是生法乃至
是热恼法故。即是死生缘起。展转流转。不
得自在行相道理故。无有我。此则依先
卷八十五 第 775b 页 T30-0775.png
苦智生后无我智。如是观无常故苦。苦故
无我。是名智渐次。云何智果渐次。谓厌离欲
解脱遍解脱。云何厌。谓有对治现前故。起
厌逆想令诸烦恼不复现行。云何离欲。谓
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
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此由伏断
增上力故。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
多修习故。永拔随眠。如是名厌离欲解脱
第一差别。复有差别。谓于厌位断界极成
满故。名厌。即依止厌除非想非非想处。于
馀下地得离欲时。施设离欲位。故名离欲。
于非想非非想处得离欲时。施设解脱位。
故名解脱。是名厌离欲解脱第二差别。云何
遍解脱。谓由如是烦恼杂染解脱故。生等
诸苦杂染亦普解脱。是名遍解脱。如是由
智增上力故。于诸行中起厌。由习厌故。
得离欲。由习离欲故。得解脱及遍解脱。如
是名为智果渐次。此中复有四种邪执。何
等为四。一见邪执。二慢邪执。三自内邪执。
四他教邪执。见邪执者。谓于诸行中执我
我所。慢邪执者。谓于诸行中起我慢。执前
见邪执障谛现观。后我慢邪执障修所断烦
恼等断。自内邪执者。谓独处空闲不正分
别为依止故。执有实我或见邪执。或慢
邪执。他教邪执者。谓由他教起邪执著。谓
此是我此是我所我慢行转。又于内起不
正分别。执我我所。名内邪执。亦名非他教
邪执。如是一切邪执永断。当知是名智果。
复次由三种相应知诸行非断非常。何等为
卷八十五 第 775c 页 T30-0775.png
三。一以无住行为因故。二生已无住因
故。三未来诸行因性灭故。此中诸行因无常
故。生已住因不可得故。当知诸行非常。能
生未来诸行。现在因性灭故。当知诸行非
断。复有四缘。能令诸行展转流转。何等为
四。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
缘。即此四缘略有二种。一因。二缘。因唯因
缘。馀三唯缘。又因缘者。谓诸行种子。等无间
缘者。谓前六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灭。后六
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生。所缘缘者。谓五识
身等以五别境为所缘。第六识身等以一
切法为所缘。增上缘者。谓五识等以眼等
各别所依为增上缘及以能生作意等为增
上缘。意识身等以四大种身及能生作意等
为增上缘。又先所造业望所生爱非爱果。
当知亦是增上缘。如是资粮望道道望得
涅槃。当知亦是增上缘摄。
复次由三种事二种相应。当观察杂染清
净。云何由三种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
者于诸行中观察杂染因缘。谓观彼爱味
为爱味故。二者于诸行中观察清净因缘。
谓观彼过患为过患故。三者于诸行中观
察清净。谓观彼出离为出离故。如是一
切总略为一。名由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
净。云何由二种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
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尽所有性故。如
所有性者。谓于诸行中若爱味若过患若出
离。尽所有性者。谓于诸行中尽所有爱味。
尽所有过患。尽所有出离。此中观察诸行
卷八十五 第 776a 页 T30-0776.png
为缘生乐生喜。是名于彼爱味。又此爱
味极为狭小。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
性所有爱味。又观察诸行是无常苦变坏
之法。是名于彼过患。又此过患极为广大。
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过患。
又复观察于诸行中欲贪灭。欲贪断。欲贪出。
是名于彼出离。又此出离寂静无上毕竟安
隐。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出
离又即此爱味即此过患即此出离。于诸行
中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
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审谛观察。当知是
名于彼观察如所有性所谓爱味过患出离。
又为了知如是三事体性是有。应知三种
有情众别。一于诸欲染著众。二于诸欲远
离众。三于诸欲离系众。于此三处复有三
种世间愚痴。谓若天世间。若沙门婆罗门。若
诸天人。如是三种世间。由三因缘应知安
立。一由得欲自在及净自在故。谓若魔若
梵世间。二由勤修得彼因故。谓若沙门婆
罗门。三趣种种业因果故。谓若诸天人。又
于此三处随其所应能断作證。有二种道
离四倒心。谓已入见地及于上修道多
修习住。又此二种道有四种相心解脱果。
一贪瞋缚解脱相。二欲贪灭断出离相。三
九结离系相。四生等诸苦解脱相。此中前三
相。显示因处烦恼解脱。后一相。显示果
处诸苦解脱。于此义中譬如有人处在囹
圄为种种缚之所系缚。所谓或木或索或
铁。又置馀人令其防守。或设有彼从幽絷
卷八十五 第 776b 页 T30-0776.png
处逃至远所。还执将来。或有尚不令彼
转动。况得逃避。或有安置广大微妙种种
可爱所系妙欲。在幽絷处令彼自然心生
乐著无欲逃避。如是彼人为一切种缚之
所缚。为善方便守之所守。为最坚牢系之
所系。复为怨家随欲加害。所谓打拍或复解
割。或加杖捶或总断命。若有能脱是四缚
者。乃得名为从一切缚而得解脱。如是
于彼三处世间愚痴有情为种种缚所系
缚者。当知即譬贪瞋痴缚。其守禁者。譬不
正寻思及未永拔烦恼随眠。不正寻思故尚
不令动。况得离欲而远逃避。烦恼随眠未
永拔故。虽世间道方便逃避远至有顶。复
执将还。可爱妙欲譬之九结。由彼结故令
于生死自然乐著。于自系缚不欲解脱。彼
既如是为种种缚极所密缚。善方便缚之
所密缚。最坚牢缚之所密缚。复四魔怨随
其所欲以生等苦而加害之。若能从彼四
种系缚善解脱者。乃可名为从一切缚而
得解脱。复次嗢拖南曰。
「 略教教果终堕数
三遍智断缚解脱
见慢杂染净说句
远离四具三圆满」
由三因缘。有诸声闻。往大师所。请略教授。
何等为三。谓唯多闻为究竟者。于诸馀行
而厌背者。生如是解。但略闻法足得自义。
何藉多闻以为究竟。要修正行为贞实
故。又弃舍多闻究竟欲故。又有怖畏于
所入门多所作者。为善方便而得入故。
或有即彼已于多法善听善思。彼作是念。
卷八十五 第 776c 页 T30-0776.png
我于多法已善听思。若我今者尽已听思
所得诸法以为依止。于住心境及解脱境
欲系心者。将不令我作意散乱。若尔住心
尚不能得。何况解脱。又于如是所闻所思
一切法中。不得决定。当依何者速證通
慧。当依何者速得出离。当缘何境而得
住心。当缘何境而得解脱。彼既如是自不
决定。若于大师或众所识如来弟子现前。
见已便即往诣请略教授。
复次当知正教授有四种自义果得。谓为此
出家及如此出家。即形相具足。事业具足。意
乐具足。处舍取具足。依此故得无上得。现
法得。自然得。内證得。
复次有六种死。谓过去死。现在死。不调伏
死。调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过去死者。谓
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现在死者。谓
现在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不调伏死者。
谓于过去世不调不伏。有随眠行展转随
眠。世俗说言士夫随眠。而命终已。于现在
世结生相续。有随眠行所摄。自体而得生
起。于现在世乃至寿尽亦复如是。不调不
伏。广说乃至。而命终已。未来自体复得生
起。又能摄取有随眠行。由摄取彼以为因
故。便为生等众苦所缚。亦为贪等大缚所
缚。调伏死者。谓于现在世已调已伏无有
随眠。而命终已。未来自体不复生起。亦不
摄取有随眠行。不摄取彼以为因故。解
脱生等众苦差别。亦复解脱贪等大缚。同分
死者。谓如过去不调不伏曾舍身命。于现
卷八十五 第 777a 页 T30-0777.png
在世亦复如是而舍身命。当知如此名同
分死。名相似死。名随顺死。若于过去不调
不伏舍身命已。于现在世已调已伏而舍
身命。当知此名不同分死不相似死不随顺
死。若于现在有随眠行展转随眠。而命终
时如过去死。名同分死及随顺死。不如过
去而命终时。不能摄取当所结生未来相
续同分诸行。又此六种死当知有二种相。
谓诸行流转过患相。及诸行还灭胜利相。
若于过去及于现在。不调不伏同分而死。
复于未来取生等苦。及为贪等烦恼缚者。
名诸行流转过患相。若于现在已调已伏不
同分死。又于未来不取众苦。解脱一切烦
恼缚者。名诸行还灭胜利相。
复次由八种相。得入于彼诸行生起世
俗言说士夫数中。谓如是名。如是种类。
如是族姓。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若苦若乐。
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寿量边际。
如是诸相于菩萨地宿住念中。当知如前
已广分别。
复次由三种相。于诸行中应知无我遍智
及断。何等为三。一于内遍智。二于外遍智。
三于内外遍智。断亦如是。随其所应。所谓
诸行都无有我。无有我所。亦无有馀互相
系属。当知如是于内外俱遍智及断。此中
由法住智得决定。遍智数习此故。舍彼相
应所有随眠得毕竟断。当知此中为于诸
行未得遍智者令得遍智故。如来大师
说正法要。若于诸行已得遍智而未永断
卷八十五 第 777b 页 T30-0777.png
者。为令唯于如先所得遍智。数习得永
断故。复加劝导。
复次于生死中而流转者。有三种缚。由此
缚故心难解脱。当知此唯善说法律能令
解脱。非由恶说。何等为三。一者除其爱结
馀结所系诸有漏事。二者爱结所染诸有漏
事。三者能生当来后有诸行。于此三缚
由三因缘心难解脱。谓初由种种故。第
二由坚牢故。可爱乐。故。第三由微细故。
复由五相为后有缚所系缚者。当知有
五我慢现行。谓由所依故。所缘故。助伴故。
自性故。因果故。当知此中萨迦耶见以为依
止。计我未来或当是有或当非有。以有非
有为所缘境。此中非有为所缘境唯有一
种。有为所缘乃有五种。谓我当有色。我当
无色。我当有想。我当无想。我当非有想非无
想。如是一切总收为一。合有六种所缘境
界。言助伴者。谓动乱心。言自性者。恃举
行相为其自相。戏论自性为其共相。一切烦
恼戏论性故。因果性者。谓能感生为因性
故。造作业行爱随逐故。
复次由三种相。当知心善解脱。谓于诸行
遍了知故。于彼相应诸烦恼断得作證故。
烦恼断已于一切处离爱住故。又于此中
由四种行。于诸行中能遍了知如所有性。
谓无常等。由十一行。于诸行中能遍了知
尽所有性。谓过去未来等。如前广说。
复次有二种五种杂染并五种因相。如是
二种。诸有学者应知应断。诸无学者已知
卷八十五 第 777c 页 T30-0777.png
已断。何等为二。谓见杂染及慢杂染。此二
当知五种差别。谓由行故缠故随眠故。何等
为五。一者计我。二者计我所。三者我慢。四
者执著。五者随眠。当知此中计我我所我慢
三种为所依止。于所缘事固执取著唯此
谛实馀皆愚妄。当知此中由缠道理说名
执著。即彼种子随缚相续。说名随眠。又有
识身及外事等。当知是彼五种因相。谓计
我因相。乃至随眠因相。即此因相复有二
种。一者所缘因相。二者因缘因相。计我
我慢。以有识身为所缘因相。计我所通以
二种为所缘因相。彼执著以闻不正法不
如理作意及彼随眠。为因缘因相。彼随眠
以不如实了知诸行烦恼诸缠数数串习。
为因缘因相。
复次有四种有情众。当知于中安立杂染。
何等为四。一者外道有情众。二者此法异
生有情众。三者有学有情众。四者无学有
情众。外道有情众中。具有一切。此法异生有
情众中。四种可得。及彼因相并执著因相一
分。然执著不可得。有学有情众中。计我
我所二种。及彼因相执著随眠皆不可得。
及我慢执著并彼因相。然有我慢随眠可得。
无学有情众中。一切皆不可得。又外道有
情众凡所有行。不为断彼。此法异生有情
众所修诸行。正为断彼而未能断。未见
如实故。有学有情众已断一分。为断馀分
复修正行。虽见如实而不自称我已能见。
犹未获得尽无生智故。无学有情众一切已
卷八十五 第 778a 页 T30-0778.png
断。于诸行中而自称言我如实见。
复次有八种清净说句。何等为八。谓由超
过见慢故。名二种超过意清净说句。由断
彼因相故。名除相清净说句。由断彼执著
故。名寂静清净说句。由断彼随眠故名善
解脱清净说句。复次有学有二清净说句。谓
于后有一切行中。由不现行道理。名已割
贪爱及转三结。无学有二清净说句。谓止
慢现观故。及一切苦本贪爱随眠永拔除故。
名已作苦边。如是一切总收为一。合有八
种清净说句。
复次由四支故具足远离名善具足。何等
为四。一者无第二而住。二者处边际卧具。
三者其身远离。四者其心远离。谓于居家
境界所生诸相寻思贪欲瞋恚悉皆远离。依
不放逸防守其心。又由五相发勤精进速
證通慧。谓有势力者。由被甲精进故。有
精进者。由加行精进故。有勇捍者。由于
广大法中无怯劣精进故。有坚猛者。由
寒热蚊虻等所不能动精进故。有不舍善
轭者。由于下劣无喜足精进故。又为断
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如其次第奢摩他毗钵
舍那品随烦恼故。愿正止观无有失坏。
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有三圆满。何等
为三。一行圆满。二果圆满。三师圆满。行圆
满者。谓为触證断无欲灭界故。听闻正法。
为他演说。自正修行。法随法行。是名行圆
满。果圆满者。谓即由此法随法行增上力
故。心善解脱。又能證得现法涅槃。是名果
卷八十五 第 778b 页 T30-0778.png
圆满。师圆满者。谓能引发一切梵行之法。皆
用世尊为根本故。皆由世尊转法眼故。
皆以世尊为所依故。由如来出世有彼
教可知故。说世尊为彼根本。佛出世已观
待彼彼所化有情。说正法眼。师及弟子展转
传来故。说世尊转正法眼转法眼已。若有
于中生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决了故。说
世尊为所依止。又说法师略有二种。一者
由教。二者由證。斯由从他闻正法已而
宣说故。依證学道无学道已而宣说故。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