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唐-弥勒菩萨卷七十四

卷七十四 第 704c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

复次嗢拖南曰。

「 摄无性知等
 密意等所行
 通达与随入
 差别依为后」


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几所
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
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问若依他
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
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
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
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卷七十四 第 705a 页 T30-0705.png

复次三种自性三种无自性性。谓相无自性
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由相无自性
性故。遍计所执自性说无自性。由生无自
性性故。及胜义无自性性故。依他起自性说
无自性。非自然有性故。非清净所缘性故。
唯由胜义无自性性故。圆成实自性说无自
性。何以故。由此自性亦是胜义。亦一切法无
自性性之所显故。

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问几应永
断。答一。问几应證得。答一。

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
义皆应决了。谓诸如来秘密语言。及诸菩萨
随无量教秘密语言所有要义。皆由如是
三种自性。应随决了。问如经中说无生法
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
遍计所执自性故。立本性无生忍。由依他
起自性故。立自然无生忍。由圆成实自性
故。立烦恼苦垢无生忍。当知此忍无有退
转。

复次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
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
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自性
故。立无相解脱门。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
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
行。以无相故。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
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问圆成
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

问诸观行者通达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
行于相耶。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
卷七十四 第 705b 页 T30-0705.png
间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
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遍计所执自
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当知亦尔。

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
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问若观
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
自性。答依他起自性。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
种。答随于依他起自性中施设建立自性差
别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亦尔。
是故当知遍计所执自性无量差别。又于依
他起自性中。当知有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
一者随觉。二者串习习气随眠。问依他起自
性有几种。答当知如相品类差别。复有二
种依他起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执所起。二
即彼无执所起。问圆成实自性有几种。答于
一切处皆一味故。圆成实自性无有安立
品数差别。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
依止三事。谓相名分别。问依他起自性当
言何所依止。答当言即依遍计所执自性
执。及自等流。问圆成实自性当言何所依
止。答当言无所安住无所依止。

复次嗢拖南曰。

「 若无有作业
 微细等无体
 生执等了知
 染苦喻分别」


问若无遍计所执自性当有何过。答于依
他起自性中。应无名言无名言执。此若无
者。应不可知杂染清净。问若无依他起自
性。当有何过。答不由功用。一切杂染皆应
卷七十四 第 705c 页 T30-0705.png
非有。此若无者。应无清净而可了知。问若
无圆成实自性。当有何过。答一切清净品
皆应不可知。

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为几业。答五。一能生依
他起自性。二即于彼性能起言说。三能生
补特伽罗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彼二种
执习气粗重。问依他起自性能为几业。答亦
五。一能生所有杂染法性。二能为遍计所执
自性及圆成实自性所依。三能为补特伽罗
执所依。四能为法执所依。五能为二执习气
粗重所依。问圆成实自性能为几业。答亦五。
由是二种五业。对治生起所缘境界性故。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
当言微细。如微细难见难了当知亦尔。
问依他起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
言是粗然难见难了。问圆成实自性当言
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极微细。如极微
细。极难见极难了当知亦尔。

问此三自性几是无体能转有体。答一。问几
是有体能转有体无体。答一。问几是有体而
非能转。答一。

问此三自性几是不生能生于生。答一。问几
是生能生生不生。答一。问几是非生不能
生生及不生。答一。

问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
有二种。一彼觉悟执或无执。二彼随眠执或
无执。若由言说假立名字遍计诸法决定
自性。当知是名彼觉悟执。若善了知唯有
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诸法有决定性。当
卷七十四 第 706a 页 T30-0706.png
知是名于彼无执。若未拔彼习气随眠。当
知于彼有随眠执。乃至未舍习气粗重。若
永断已当知无执。问依他起自性执无执相
云何应知。答若由遍计所执自性觉悟执
故。复遍计彼所成自性。是名初执。若善了
知唯有众相。不遍计彼所成自性。是名无
执。若于相缚未永拔者。于诸相中有所
得时。名第二执。若于相缚已永拔者。于无
相界正了知故。于相无得。或于后时如其
所有。而有所得当知无执。问圆成实自性
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无有执。此界非
执安足处故。若于此界未得未触未作證
中。起得触證增上慢者。当知即是遍计所
执。及依他起自性上执。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唯
有其名。唯遍计执无相无性。无生无灭。无
染无净。本来寂静自性涅槃。非过去。非
未来。非现在。非系非离系。非缚非解脱。
非苦非乐。非不苦不乐。唯是一味遍一切
处。皆如虚空。以如是等无量行相。应正了
知遍计所执自性。问依他起自性当云何知。
答当正了知一切所诠有为事摄。云何一切
所诠事耶。所谓蕴事。界事。处事。缘起事。处
非处事。根事。业事。烦恼事。随烦恼事。生事。
恶趣事。善趣事。产生事。色类事。四大王众天
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众天事。乃至色究
竟天事。空无边处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事。
随信行事随法行事。顺决择分善根事。见道
事。修道事。预流果事。乃至阿罗汉果事。独觉
卷七十四 第 706b 页 T30-0706.png
事。等正觉事。灭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
乃至道支事。静虑无量无色定事。修想事。
修随念事。解脱胜处遍处事。力无所畏愿智
不护念住大悲永害习气。诸相随好。一切种
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当了知。同于幻
梦光影。谷响水月。影像及变化等。犹如聚
沫犹如水泡。犹如阳焰犹如芭蕉。如狂
如醉。如害如怨。如饮尿友喻。如假子喻毒
蛇箧。是空无愿远离无取虚伪不坚。如是等
类差别无量。问圆成实自性当云何知。答当
正了知。如先所说差别之相。所谓真如实
际法界。如是等类无量差别。复当了知所
馀差别。谓无形色不可睹见。无所依住
无所攀缘。不可显现不可了别。不可施
为不可宣说。离诸戏论无取无舍。如是
等类差别无量。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
令他染。答一。问几唯自染。答一。问几自清
净令他清净。答一。如染当知苦亦尔。问遍
计所执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虚空。问依
他起自性以何为喻。答如害如怨。问圆成
实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无尽大宝伏藏。

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遍计。答由依他起
自性故。问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
因缘故。问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圆成实。答
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又由常
故。

问如说能取真实义慧是无分别。云何应
知无分别相。为由不作意故。为由超过
彼故。为由无所有故。为由是彼性故。为
卷七十四 第 706c 页 T30-0706.png
由于所缘境作加行故。若由无作意故
者。彼与如理作意相应不应道理。熟眠狂
醉应成此过。若由超过彼故者。云何不
与圣教相违。如说三界所有诸心心所皆
是分别。若由无所有故者。云何此慧非成
非心所。若由是彼性故者。云何此慧非成
色自性。及非贯达相。若由于所缘境作加
行故者。云何不谤无分别慧离加行性。若
如是等皆不应理。云何当知无分别慧。答
于所缘境离加行故。此所缘境离有无相
诸法真如。即此亦是离诸分别。由先势力
所引发故。虽离加行。若于真如等持相应
妙慧生时。于所缘相能现照取。是故此慧
名无分别。

如是已说真实义分决择。由五
因缘当知菩萨所有威德不可思议。何等为
五。一者菩萨所有威德超过一切寻思境
故。二者菩萨所有威德世间譬喻不可得故。
三者菩萨所有威德唯系属善磨莹心故。四
者菩萨所有威德与不定地心一向不同分
故。五者菩萨所有威德一向系属定地心
故。

复次于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
有情。何等为十。谓于大乘相应菩萨藏摄契
经等法。书持供养惠施于他。若他正说恭敬
听闻。或自玩读或复领受。受已广音而为讽
诵。或复为他广说开示。独处空闲思量观
察随入修相。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
广大福德道。答一切。问几是加行道。答一。
谓第九。问几净障道。答一。谓第十。如是种
卷七十四 第 707a 页 T30-0707.png
类馀决择文更不复现。

复次如闻所成地摄
大乘中说。大菩提由五种相应。当了知。谓
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转故。还故。而未分
别。今当解释。

云何大菩提自性。谓胜声闻独觉转依。当知
此转依复有四种相。一生转所依相。二不生
转所依相。三善观察所知果相。四法界清净
相。生转所依相者。谓佛相续出世间道生转
所依。若不尔不得此转依。此道应当不生
不转。若远离彼而有此事。未转依时先应
有此。不生转所依相者。谓一切烦恼及诸习
气不生转所依。若不尔不得此转依。一切
烦恼及诸习气便有众缘和合不生不转应
不可得。善观察所知果相者。谓此转依是
善通达所知真实。所知真如果。若不尔诸佛
自性应更观察。更有所断。更有所灭。法界
清净相者。谓此转依已能除遣一切相故。是
善清净法界所显。若不尔此应无常。应可
思议。然此转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议。复次此
不可思议说名无二。由五种相应当了知。
一由自性故。二由处故。三由住故。四由一
性异性故。五由成所作故。

云何由自性故。不可思议。谓或即色或离
色。如是不可思议。或即受想行识。或离受
想行识。如是不可思议。或即地界或离地
界。如是不可思议。或即水界火界风界或
离水界火界风界。如是不可思议。或即眼
处或离眼处。如是不可思议。或即耳鼻舌
身意处。或离耳鼻舌身意处。如是不可思
卷七十四 第 707b 页 T30-0707.png
议。或有或非有。如是不可思议
云何由处故不可思议。谓或在欲界或离
欲界。如是不可思议。或在色界无色界。或
离色界无色界。如是不可思议。或在人中
或离人中。或在天上或离天上。如是不可
思议。或在东方或离东方。或在南西北方
上下方维。或离南西北方上下方维。如是不
可思议。

云何由住故不可思议。谓安住如是如是
色类乐住。如是不可思议。安住如是如是
色类奢摩他住。如是不可思议。安住有心
住。如是不可思议。安住无心住。如是不可
思议。安住如是色类圣住。如是不可思议。
安住如是色类天住梵住。如是不可思议。

云何一性异性不可思议。谓一切佛同安住
一无漏界中。为是一性。为是异性。如是不
可思议。

云何成所作故不可思议。谓如是如是如来
同界同智势力勇猛住无漏界。依此转依能
作一切有情义利。如是不可思议。此复二因
缘故当知不可思议。谓离言说义故。及过语
言道故不可思议。又出世间故。无有世间能
为譬喻。是故不可思议。

云何功能。谓若略说有十自在。说名功能。
谓寿自在等如本地分已说。

云何加行。谓若略说有四种化说名加行。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萨行化。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故。于三千大千世
界百拘胝赡部洲中。同于一时方便摄受如
卷七十四 第 707c 页 T30-0707.png
来之化。三即为彼所化有情作声闻化。四
即为彼所化有情作独觉化。当知一切诸
佛世尊于此四种变化事中。遍十方界功能
无碍。

云何为转。当知此转略有二种。一权时转。
二毕竟转。权时转者。谓诸有情乃至未成熟。
未解脱来诸佛世尊有变化转。毕竟转者。
谓如无尽不可思议诸佛自性大光明转。如
是能作一切有情所作事转。

云何为还。当知此还亦有二种。一权时还。
二毕竟还。权时还者。谓所化有情已成熟已
解脱故。从此无间诸佛世尊现般涅槃。非
毕竟灭。毕竟还者。当知烦恼及诸习气毕竟
尽故。彼所依处众苦亦尽。

云何能赞叹者于如来所能作饶益。谓随
所赞叹但行自利。非由赞叹于如来所
有异所作犹如造瓶。何以故。如来隐善极
少欲故。复有二种于如来所称扬赞叹甚
希奇法。一令赞叹者纯行自利生无量福。
二于远离一切所求诸如来所而作饶益。谓
于如来所如如赞叹。如是如是摄受自利。
如如摄受自利。如是如是名以供养摄受
如来。由此因缘生极广大无尽福聚。又诸
如来有二种事。一不可意事。二可意事。

复次由六种相当知略摄如来功德。一圆
满。二无垢。三不动。四无等。五能作有情利
益事业。六功能。

云何圆满。谓诸如来成就三界及出世间一
切功德。彼出世间所有功德超过一切语言
卷七十四 第 708a 页 T30-0708.png
行路。是故如来一切歌咏所不能及。由此
因缘弥应赞叹。云何无垢。谓诸功德有七
种垢。一欲。二见。三疑。四慢。五憍。六随眠。七
悭。彼于如来一切永无。何以故。由诸如来
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谓欲令他知我成就
如是功德。又于此德无执著见。又于此德
无有疑惑为功德耶为过失耶。又不以
己所有功德与他挍量。又不观己所有功
德憍醉掉举生欣生喜。非彼功德为诸烦
恼之所随眠。永害烦恼并习气故。又于功
德无悭吝心。谓勿令他同所證得。

云何不动。谓诸外道不能动故。一切魔军不
能动故。一切盗贼不能夺故。一切亲属不
能坏故。一切国王不能坏故。火水风大不
能变故。寿命虽尽亦无退故。由诸如来功
德无尽。是故不动。

云何无等。谓诸如来所有功德极广大故。极
尊胜故。极众多故。大威力故。若净不净一切
有情无与等者。是故无等。

云何能作有情利益事业。谓舍所得广大无
罪所有安乐。方便示现利他加行。是故能作
利益他事。

云何功能。谓于所作利有情事。不待作
愿而圆證故。彼加行智为亲属故。于彼恒
时而专志故。

复次由五因缘。当知诸天非所归依。何等
为五。一由形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作
业故。四由法尔故。五由因果故。

云何诸天由形相故。非所归依。谓由不现
卷七十四 第 708b 页 T30-0708.png
见无交议故。由形暴恶有怖畏故。由习
放逸有贪爱故。由舍利他无悲悯故。由
不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不通达故。

云何如来由形相故是真归依。谓由现见
有交议故。由形憺怕无怖畏故。由无纵
逸离贪爱故。由常不舍利有情事有悲
悯故。由善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善通
达故。

复由五相唯有如来是真归依。何等为五。
一为利益一切有情取菩提故。二能善转
正法眼故。三于恩怨诸有情所等心利故。
四舍一切家宅亲属摄受贪爱根寂静故。五
能善解一切疑故。

云何诸天由自性故。非所归依。谓彼诸天
漏所随故。性非调善能调御他不应道
理。如来永离一切漏故。其性调善故。能调
御一切有情。

云何诸天由作业故。非所归依。谓彼诸天
受用诸欲安住为业。损害有情恶业可得。
如来广大无垢静虑安住为业。能作有情利
益为业。

云何诸天由法尔故。非所归依。谓诸世间
及出世间吉祥盛事一切皆依自功力故。若
离功力。虽于诸天极申敬事。亦不能得。
虽不敬事。但作功力必能得故。

云何诸天由因果故。非所归依。谓诸天身
为由能感天业所得。为由供养诸天故
得。为无因得。若由能感天业得者。但应归
依自所作业。非彼诸天。若无因得。应归无
卷七十四 第 708c 页 T30-0708.png
因。不应归天。若由供养诸天故。得此诸
天身。为当但用供养为因。为天为俱。若
唯供养天应唐捐随所供养应感天身。若
但由天供养徒设。虽不供养天应令彼
获得天身。若言俱由。谓以供养摄降诸天
随所思愿皆令果遂。若尔七种所思果遂
不决定故。不应道理。谓供养缘于所摄
受。诸信解者于信解缘。于信解事。于能往
趣最胜天身。于能果遂最胜富乐。于能灭
坏阿素洛等所有怨敌。及于徙没。

复次有四清净。一名清净。二语清净。三自性
清净。四形相清净。又此形相有大威德。断
诸疑网。能善记别。难化能化。天人所归善
能诲导。證出离性制诸外道。

复次云何当知色等想事。色等施设是假名
有非实物有。谓诸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
识。缘色等想事计为色等性。此性非实物
有。非胜义有。是故如此色等想法非真实
有。唯是遍计所执自性。当知假有。若遣名
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如其色等想事缘。
离言说性。当知此性是实物有。是胜义有。
此中道理言论成立。如菩萨地应知。若诸
名言熏习之想所建立识。缘遍计所执自
性为境。即说此性非内非外。非二中间少
有可得。非已生。非当生。非正生。非已灭。
非当灭。非正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何以
故。此唯假有非胜义有故。若离名言诸法
自性。当知此性凡夫所生邪执为缘。已生
当生正生已灭当灭正灭。若未永断未遍
卷七十四 第 709a 页 T30-0709.png
知便成杂染。若已永断已遍知。乃成清净。
复有四法能令菩萨摄正多闻。谓多闻持。
多闻證。多闻果。多闻净。如其次第菩提愿。
事善友。思择力。住空闲。应知其相。

问诸菩萨意乐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
有性所显故。问诸菩萨增上意乐界云何。
答于诸佛法信解有德所显故。问诸菩萨胜
解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可得所显故。
问诸菩萨悯云何。答于苦现前诸有情所随
生悯伤故。问诸菩萨悲云何。答于苦因现
前诸有情所随生悲哀故。问诸菩萨慧云
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如所有性故。问诸菩
萨智云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尽所有性故。

复有三种思惟过患。谓不究竟思惟。非处思
惟。颠倒思惟。

复次如诸菩萨所行惠施当知。此施由七
种相乃得清净。谓施物清净。戒清净。见清
净。心清净。语清净。智清净。垢清净。如是清
净当知一切皆有十相。云何施物清净十相。
一广大施。谓众多差别故。二平等施。谓无增
无减故。三应时施。谓当彼所乐故。四上妙
施。谓色等具足故。五清净施。谓非不净物
所杂秽故。六如法施。谓无罪相应故。七随
乐施。谓随求者所爱乐故。八利益施。谓随
彼所宜故。九或顿或渐施。谓观彼求者故。
十无间施。谓无断绝故。

云何戒清净十相。一发勤精进所获财物
而用惠施。二自手臂力所致财物而用惠施。
三离垢污物而用惠施。四如法而施。五如法
卷七十四 第 709b 页 T30-0709.png
所得而用惠施。六息除诸恶而行惠施。七
调伏诸根而行惠施。八殷重恭敬而行惠
施。九自手而施。十于己仆从先行恩养。然
后惠施他来求者。

云何见清净十相。一不计度我能行施施为
我所而行惠施。二不将己挍量于他。谓我
是胜是等是劣而行惠施。三不观他当有
反报而行惠施。四不观察当来有胜殊妙
富乐而行惠施。五不观施全无有果而行
惠施。六不观施不相似果而行惠施。七
不观施有颠倒果而行惠施。八不观杀害
为伴侣善而行惠施。九不观奇变吉祥之
相而行惠施。十不为世间声誉称赞而行
惠施。

云何心清净十相。一怜爱心而行惠施。谓任
自性于诸有情。二珍宝心而行惠施。谓于施
所。三平等心而行惠施。谓于怨亲及中庸所。
四调伏垢心而行惠施。谓于悭垢及蓄积
垢。当知不施于他名为悭垢。自不受用
名蓄积垢。五欣乐心而行惠施。谓由七相。
一于未来求者发喜乐心故。二于已来求
者初见便生净信心故。三于正施时生悦
豫心故。四生静定心故。五生无足心故。六
生不恼害意趣心故。七施已无追悔心故。
六忍辱心而行惠施。谓于求者强遮障中能
堪忍故。及无厌倦故。七以慈心而行惠施。
谓于恼害者。八以悲心而行惠施。谓于有
苦者。九以喜心而行惠施。谓于有功德
者。十以舍心而行惠施。谓于亲友所。
卷七十四 第 709c 页 T30-0709.png

云何语清净十相。一先于施物恣彼乞者。
二彼若至时称善来进。三远离嚬蹙平面
而视。舒颜含笑先言问讯。四以柔软言共
申谈论安慰乞者。五从此无间言当施汝
可爱财物欣庆斯施。六正发施言。吾今
惠汝。七彼若遮障从容分布不出粗言。八
于乞求者若对若背不毁不呰亦无论说。
九若无施物正言词谢许得随与。十于
乞求者。终不对面呵责驱逐轻笑戏弄。亦
不令其改容怀愧。

云何智清净十相。一由惠施智清净。二由
求者智清净。三由施物智清净。四由施加
行智清净。五由以施成熟有情智清净。六
由方便善巧智清净。七由诸欲过患智清
净。八由除垢智清净。九由于友远离摄受
智清净。十由隐覆六方智清净。

一由惠施智清净者。谓于施异名。于施体
相。于施训辞。于施差别。皆如实知而行惠
施。二由求者智清净者。谓于一切有情皆
住福田觉而行惠施。于诸胜劣有得有
失怨恩等所。能善了知随来求者所乐差
别而行施故。又先以诸所施财物。遍于一
切有情之类意乐而舍。若诸求者自然取时
皆生随喜。三由施物智清净者。谓于一切
工巧业处智善巧故。速疾能集所有财物而
用惠施。或由善根之所摄受。谓于前生或
现法受所感财物而用惠施。或发神通或
由法受所致财物而用惠施。或他积集所
有财物而用惠施。如劝导他或任彼务。
卷七十四 第 710a 页 T30-0710.png

四由施加行智清净者。谓于施加行能善
了知。不令求者身心劳倦。自心无染而行
惠施。善能分布施来求者。施贫匮者。施
无依者。施恶行者。施妙行者。施自仆从。
谓若贫乏中财大财随其所应如轨行施。
非不如轨。

五由施成熟有情智清净者。谓善了知施。
能成熟诸有情已而行惠施。以所施物与
诸大众普共行施。亦令大众生无量福。又
于贫穷乐行施者。以己财物分布与之令
其行施。或有不贫内怀悭吝虽欲惠施。
而不能用自财布施。即以财物与之令
施。或于佛法及僧田中欲有所作。便以财
物弃舍与之令彼造作。由此因缘于二门
中生无量福。

六由方便善巧智清净者。谓或由教导令
行惠施。或强力逼令行惠施。或领彼恩令
行惠施。或由生故令行惠施。或由神力
而行惠施。七由诸欲过患智清净者。谓于
诸欲所有过患。如实知已而行惠施。谓于
苦蕴中或时了知二种过患。一者现法。二者
后法。或时了知五种过患。谓如五种过患经
说。或时了知六种过患。谓此诸欲是怖增语
如是等类。广说如经。或时了知七种过患。
谓知诸欲无常虚伪诳妄失法譬如幻事惑
乱愚夫。或时了知八种过患。谓知诸欲如
朽骸骨。如经广说。乃至犹如树端熟果。

八由除垢智清净者。谓于除遣十四垢业。
如实知已而行惠施。此如尸祛落迦经说
卷七十四 第 710b 页 T30-0710.png
九由于友远离摄受智清净者。谓能善知
远离四种恶友摄受四种善友而行惠施。
此亦如尸祛落迦经说。

十由隐覆六方智清净者。谓隐覆六方而
行惠施。此亦如尸祛落迦经说。云何垢清净
十相。一远离懈怠垢而行惠施。谓或内或
外。或近或远。或身疲倦或不疲倦。或身羸劣
或不羸劣。而常惠施。二远离贪垢而行惠
施。谓于财物。三远离瞋垢而行惠施。谓于
求者。四远离痴垢而行惠施。谓于因果。五
远离障垢而行惠施。言障垢者。谓四种障。
一不串习。二匮乏。三耽湎。四观果。六善分
布而行惠施。此即远离非道理垢。谓贫乏者
于自仆从。若中财者即于彼所及贫苦所。若
大财者即于彼所。亦于其馀来求者所。七由
圆满而行惠施。此即远离诸减少垢。谓事
圆满。意乐圆满。事圆满者。复有七相。一施
资产事。二施国土事。三施有情事。四施庄
严事。五施舍宅事。六施居处事。七施内身
事。意乐圆满者。谓于内身及外财宝。获得
自性无著意乐。八由清净而行惠施。此即
远离不清净垢。谓由十种清净。即无著无取
等如本地分广说。九善观察而行惠施。此即
远离恶慧垢。谓观察施物。观察意乐。观察
其田。观察施物者。谓观察受用胜于积
聚。观察惠施胜于受用。何以故。若唯积聚
不能自益。不能益他。非现法利非后法
利。若诸菩萨唯自受用名自饶益。非饶益
他。名现法利。非后法利。若诸菩萨能行
卷七十四 第 710c 页 T30-0710.png
惠施。便自发生广大欢喜。名自饶益名饶
益他。名现法利名后法利。观察意乐者。
当知意乐略有四种。一于因中无倒意乐。
二于果中无著意乐。三于有情悲悯意乐。
四于一切智智圆满意乐。由如是等诸意
乐故。而行惠施。观察田者。当知略由五
相。一于是处乞求可得。二于是处已有乞
求复加贫匮。三于是处已有贫匮复无依
怙。四于是处有无依怙复行恶行。是名
为田。五于是处虽无此等。而有修行善
行可得。由七种相当知非田。一乞求者
极大暴恶曾为怨害。归依怨害而有所求。
二劝为善事终不能得。三心怀染污为
染污事而有乞求。四为损恼而有乞求。五
乞求者或自是魔或魔所魅非处乞求。六乞
求父母。或复随一非所施物。七能为无义。
由此等相当知是名观察非田。十具方
便德而行惠施。此即远离无方便过失垢。
此中方便者。谓串习施。不顾身命。悲悯有
情。真实义智无上菩提胜解教导。强力逼迫。
处任恩报。生及神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