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第 516a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
品第十之二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
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若诸
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
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
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
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
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
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
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
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
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證入净意乐地常
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證
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
供养。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
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著不
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
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
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
行。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
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
卷四十一 第 516b 页 T30-0516.png
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
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
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
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
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
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
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馀谈论庆慰。或他说
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
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
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
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
往居家或往馀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
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
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
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
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
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
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
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馀先请。或
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
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
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
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
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
请。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
卷四十一 第 516c 页 T30-0516.png
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
上妙财利供具。慇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
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
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
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
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
著。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
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
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
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
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
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
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
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
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
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
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
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
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
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
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
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
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
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
卷四十一 第 517a 页 T30-0517.png
染违犯。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
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悯心欲作饶
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
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
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
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
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
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
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
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
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
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
况菩萨利他为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
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
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
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
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
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
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
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
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
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
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
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
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
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
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
是等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萨
卷四十一 第 517b 页 T30-0517.png
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
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悕
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
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悕望
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
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
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
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
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
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
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
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
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
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
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
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悯专
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
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
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
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
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
萨见已起怜悯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
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
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
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
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
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
卷四十一 第 517c 页 T30-0517.png
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悯
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
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
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
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
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
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
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
悯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
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
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
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
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
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
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
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
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
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
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
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
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
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
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
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
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
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
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
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
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
卷四十一 第 518a 页 T30-0518.png
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
彼有情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
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
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
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
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
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
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
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
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
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轻
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若忘念起。非染违犯。无
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若
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
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
慎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
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
是一切皆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
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
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
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
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
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
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
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
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
卷四十一 第 518b 页 T30-0518.png
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
闻唯为一身證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
为一切有情證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
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
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
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
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
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
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
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
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
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
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
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
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
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
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
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
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悕望要因现行
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
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
卷四十一 第 518c 页 T30-0518.png
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
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
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
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
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虽复于彼无嫌
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
受谢。亦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
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一切如前
应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谢。不受彼谢亦无
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
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
违犯。无违犯者。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
如前。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著供事增
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
无爱染心管御徒众。若诸菩萨安住菩萨
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
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
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
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是染违犯。若由忘念虚度时日。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见他谈说
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
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
卷四十一 第 519a 页 T30-0519.png
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
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
犯。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无违犯
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
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
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
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
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
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如贪欲盖如
是。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
亦尔。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
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
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
欲。广说如前。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
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
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
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
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
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
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
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
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
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
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
卷四十一 第 519b 页 T30-0519.png
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
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
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若
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
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
味著。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
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
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
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
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
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
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
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
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
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
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
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
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
染爱心有瞋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
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
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
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
论议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
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卷四十一 第 519c 页 T30-0519.png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
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
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
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
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
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
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
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
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
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
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
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
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
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
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
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
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
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
广说如前。若先许馀为作助伴。若转请他
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
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
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
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
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
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
卷四十一 第 520a 页 T30-0520.png
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
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
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
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
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
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
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
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馀为作供事。如
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
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
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
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
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
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
有智力。若彼有馀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
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
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
若复知彼性弊𢤱悷。不为宣说。皆无违
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
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
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
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
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
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
卷四十一 第 520b 页 T30-0520.png
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
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
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
染违犯。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
为助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
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悕求饮食等事。怀
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
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
能施与。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
施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
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来求者王
所匪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
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
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
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
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
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
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
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
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
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
任加行。若转请馀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
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
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
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
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
卷四十一 第 520c 页 T30-0520.png
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
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
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
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
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
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
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
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
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
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
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
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
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
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
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
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
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
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
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
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
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
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
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憙出粗言
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
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諠杂令僧破坏。
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
卷四十一 第 521a 页 T30-0521.png
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
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
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
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
著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
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
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当
知一切皆无违犯。
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
怛缆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
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呾履迦综集
而说。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
修学。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
清净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饶益一切有情意
乐。生起最极尊重恭敬。从初专精不应违
犯。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
净。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
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
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
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
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
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
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
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
称事犯恶作罪。馀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
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
卷四十一 第 521b 页 T30-0521.png
处法及馀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
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
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
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
犯还出还净。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
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
如来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
遍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
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
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
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律
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
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
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
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
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所馀一切如
前应知。
又于菩萨犯戒道中。无无馀犯。如世尊说。
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
当知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
怜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
菩萨所作。非非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
犯。若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
修行自他利行。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不
应作可得成犯。又诸菩萨软中上犯。如摄
事分应当了知。
如是菩萨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学所学。
便得成就三种圆满安乐而住。一者成就加
卷四十一 第 521c 页 T30-0521.png
行圆满。二者成就意乐圆满。三者成就宿因
圆满。云何名为加行圆满。谓诸菩萨于净戒
中行无缺犯。于身语意清净现行。不数毁
犯发露自恶。如是名为加行圆满。云何名
为意乐圆满。谓诸菩萨为法出家不为活
命。求大菩提非为不求。为求沙门为求
涅槃非为不求。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
劣精进。不杂众多恶不善法杂染后有有
诸炽然众苦异熟。当来所有生老病死。如是
名为意乐圆满。云何名为宿因圆满。谓诸菩
萨昔馀生中修福修善。故于今世种种衣
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自无匮乏。
复能于他广行惠施。如是名为宿因圆满。
菩萨如是依毗奈耶勤学所学。成就如是
三种圆满安乐而住。与此相违当知成就
三种衰损危苦而住。
如是略广宣说菩萨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一
切戒已。自斯已后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
出所馀难行戒等差别之相。应当了知。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