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唐-弥勒菩萨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8c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菩提品第七

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
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
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
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
复有异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
切烦恼并诸习气无馀永害。遍一切种不染
无明无馀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烦
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于一切界
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
切智。界有二种。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9a 页 T30-0499.png
事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即此有为
无为二事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谓自相展转
种类差别故。共相差别故。因果差别故。界
趣差别故。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时有三
种。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即于如是一
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
切智。无滞智者。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
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
作意遍了知故。复有异门。谓百四十不共
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是名无
上正等菩提。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
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方。四
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
害习气。一切种妙智。是诸佛法建立品中当
广分别。如是菩提名为最胜。

七种最胜共相
应故。由是因缘于诸菩提最为殊胜。云何
名为七种最胜。一者所依最胜。二者正行
最胜。三者圆满最胜。四者智最胜。五者威力
最胜。六者断最胜。七者住最胜。由诸如来
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故。名所
依最胜。由诸如来自利利他利益安乐无量
众生。哀悯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
安乐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胜。由诸如来
无上无等四种圆满。谓戒圆满。见圆满。轨则
圆满。净命圆满。皆悉成就故。名圆满最胜。
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
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皆悉
成就故。名智最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如
前所说六种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9b 页 T30-0499.png
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一切烦恼习气永断。
及一切所知障永断。皆悉成就故。名断最
胜。由诸如来多住无上无等三住。谓圣住天
住梵住。故名住最胜。当知此中空无愿无相
住及灭尽定住。是名圣住。四种静虑四无色
定。是名天住。四种无量。是名梵住。于此三
住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
住空住灭尽定住。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
四静虑住。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由是如
来昼夜六时昼三夜三。常以佛眼观察世
间。谁增谁减。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种善
根。广说乃至我应令谁建立最胜阿罗汉
果。又诸如来所依最胜故名大丈夫。正行最
胜故名大悲者。圆满最胜故名大戒者及大
法者。智最胜故名大慧者。威力最胜故名大
神通者。断最胜故名大解脱者。住最胜故名
多安住广大住者。

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
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应正等觉。明
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
人师。佛。薄伽梵。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已得
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
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如其胜义觉诸
法故。名正等觉。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
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上升
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
情界一切品类染净相故。名世间解。一切世
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
无上丈夫调御士。为实眼故为实智故。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9c 页 T30-0499.png
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
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
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甚深处为
能显故。令明净故。与一切法为根本故。
为开导故为所依故。能正教诫教授天人。
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
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
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能破诸魔大力
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或有多劫无有
一佛出现于世。或有一劫有众多佛出现
于世。彼彼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应知同
时有无量佛出现于世。何以故。于十方界
现有无量无数菩萨。同时发愿。同勤修集
菩提资粮。若一菩萨于如是日于如是分。
于如是月于如是年。发菩提心愿趣菩
提。即于此日即于此分。即于此月即于此
年。一切亦尔。如一菩萨勇悍策励炽然精
进。一切亦尔。于今现见此世界中多百菩
萨。同时发愿。同修惠施同修净戒。同修忍
辱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慧。况于十
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又于十方现有无量
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
提资粮。俱时圆满。于一佛土并出于世一
时成佛。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界一
时成佛。又不应言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
提资粮。俱时圆满。前后相避次第成佛。亦
不应言一切菩萨皆不成佛。是故当知众
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圆满者。于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0a 页 T30-0500.png
十方面无量无数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诸佛
国土。各别出世同时成佛。由此道理多世界
中决定应有众多菩萨同时成佛。决定无
有一佛土中有二如来俱时出世。何以故。
菩萨长夜起如是愿随令增长。我当独一
于无导首诸世界中。为作导首。调伏有情
令脱众苦令般涅槃。如是长夜所起大愿
随令增长。摄受正行得成满故。无二如来
于一世界俱时出现。又一如来于一三千大
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来
出世无所利益。又一如来于一佛土出现
于世。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
随顺。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间唯一如来
更无第二。若于此土化事已讫。或往馀方
或入灭度。我等何从当修梵行。我等何从
当闻正法。如是思已发起深厚欲勤精进。
速修梵行速闻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
彼于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
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
一切如来一切功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


除四法。一者寿量。二者名号。三者族姓。
四者身相。一切如来于此四法有增减相。
非馀功德。又非女身能證无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
舍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一
切母邑性多烦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
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證无上正等菩提。如
是无上正等菩提。

如说自性应如实知。如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0b 页 T30-0500.png
说最胜应如实知。如说十种功德名号随
念功德。应如实知如说出现应如实知。
如说差别应如实知。

又此菩提为不思议
超过一切寻思道故。为无有量无边功德
所集成故。为无有上生成一切声闻独觉
及与如来诸功德故。是故唯佛所證菩提。最
上最尊最妙最胜。

*****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力种姓品第八

已说菩萨所应学处。如是应学。我今当说。
嗢拖南曰。

「 胜解多求法
 说法修法行
 正教授教诫
 方便摄三业」


若诸菩萨欲于菩萨所应学处精勤修学。最
初定应具多胜解。应求正法应说正法。
应正修行法随法行。应正教授应正教诫。
应住无倒教授教诫方便所摄身语意业。

云何菩萨具多胜解。谓诸菩萨于其八种
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
乐。一者于三宝功德胜解依处。具足成
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佛法僧真实
功德。具多胜解。二者于佛菩萨威力胜解
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
如前所说威力。具多胜解。三者于真实义
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
谓于如前所说真实义。具多胜解。四者于
因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
乐。谓于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因。具多胜
解。五者于果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0c 页 T30-0500.png
先。决定喜乐。谓于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
果。具多胜解。六者于应得义胜解依处。具
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无上正
等菩提所应得义。我有堪任定当能得。具
多胜解。七者于得方便胜解依处。具足成
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一切菩萨学
道能得方便。有此方便得应得义。具多
胜解。八者于善言善语善说胜解依处。具
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契经
应颂记别等法。具多胜解。于此八种胜解
依处。应知菩萨由二因缘具多胜解。一
者多修胜解故。二者积集猛利忍故。

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
义故求。谓诸菩萨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
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
处论。当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唯菩
萨藏。所馀诸分有声闻藏。一切外论略有三
种。一者因论。二者声论。三者医方论。一
切世间工业处论。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谓
金师铁师未尼师等工业智处。如是一切明
处所摄有五明处。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
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业明处。菩萨于
此五种明处若正勤求。则名勤求一切明
处。诸佛语言名内明论。此几相转。如是乃
至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业明论。此几相
转。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
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因明论亦
二相转。一者显示摧伏他论胜利相。二者显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1a 页 T30-0501.png
示免脱他论胜利相。声明论亦二相转。一
者显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显示语工
胜利相。医方明论四种相转。一者显示病体
善巧相。二者显示病因善巧相。三者显示断
已生病善巧相。四者显示已断之病当不更
生善巧相。一切世间工业明论。显示各别工
巧业处所作成办种种异相。云何内明论显
示正因果相。谓有十种因。当知建立无颠倒
因摄一切因。或为杂染或为清净。或为世
间彼彼稼穑等无记法转。云何十因。一随
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
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
因。十不相违因。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
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说因。观待此故
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
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
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故节
为因故有屈申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
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
理。应当了知观待因相。一切种子望后自
果。名牵引因。除种子外所馀诸缘。名摄受
因。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即初种
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
因。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若观待
因。若牵引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
因。若定别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名同事
因。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此障碍
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当知相违略有
六种。一语言相违。谓有一类或诸沙门或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1b 页 T30-0501.png
婆罗门所造诸论前后相违。二道理相违。
谓为成立。诸所成立诸所知义。建立比量
不与證成道理相应。三生起相违。谓所生
法能生。缘阙障生缘会。四同处相违。谓明闇
贪瞋苦乐等法。五怨敌相违。谓毒蛇鼠狼
猫狸鼷鼠互为怨敌恶知识等。六障治相违。
谓修不净与诸贪欲。修慈与瞋。修悲与
害。修七觉支八圣道支与三界系一切烦
恼。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此一切
因二因所摄。一能生因。二方便因。当知此
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馀诸因
名方便因。复有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
名因缘。若方便因是增上缘。等无间缘及所
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及
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
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
缘。摄受因摄。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
间种种事转。云何能令杂染事转。云何能
令清净事转。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
数世资生物。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大麦小
麦稻谷胡麻大小豆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
为随说因。如言大麦持去持来若磨若置。
如是等类种种随说。如说大麦。馀小麦等
当知亦尔。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
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
法为观待因。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
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子为此牵引因。
地雨等缘能生于芽。名摄受因。即彼种子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1c 页 T30-0501.png
望所生芽。名生起因。芽茎叶等展转相
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为引发因。从大
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馀类。如
是所馀当知亦尔。即说彼为此定别因。
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同为稼穑
而得成熟。名同事因。非彼稼穑随阙一
因而得成熟。是故一切和合。说为此同
事因。霜雹灾等诸障碍法。望彼滋稼。为相
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如是
十因。于馀世间种种事物。随其所应当知。
广如摄谷论说。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
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
老死愁悲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
随说因。如言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如
是等类种种随说。观待境界所有爱味。于
诸有支相续流转。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
观待因。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
种子。今此种子望于馀生生老死等。为牵
引因。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
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名摄受因。无明
等法各别种子。名生起因。从无明支乃至
有支。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馀生生老死
等。为引发因。馀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
能生那洛迦。馀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
支。能生傍生饿鬼人天当知亦尔。即此望
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即彼一切从观待因
至定别因。名同事因。此杂染法相违因者。
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2a 页 T30-0502.png
及与一切菩提分法。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
阙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如是十因。应
知能起一切有情一切杂染。又于一切清净
品法及灭涅槃。所有种种名想言说。即此
望彼诸清净法。为随说因。如言念住正
断乃至八圣道支无明灭故行灭。广说乃至
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等类种种随说。观待
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
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安住种姓补特
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證有馀依及无馀
依二涅槃界。彼望清净。为牵引因。亲近善
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诸根成
熟。名摄受因。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
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为生起因。
即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證若
有馀依若无馀依二涅槃界。名引发因。声闻
种姓以声闻乘能般涅槃。独觉种姓以独
觉乘能般涅槃。大乘种姓以无上乘能般
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若清净品观待
因乃至定别因。彼望清净。为同事因。种姓
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诸无暇处。不亲
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
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
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若杂染品诸相违
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
当知即是杂染法因。如是现有杂染十因清
净十因。过去未来曾当染净皆亦如是。一
切唯有如是十因。除此无有若过若增。于
此相中云何为果。谓略有五。一者异熟果。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2b 页 T30-0502.png
二者等流果。三者离系果。四者士用果。五
者增上果。诸不善法于诸恶趣受异熟果。
善有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是名异熟
果。习不善故乐住不善不善法增。修习善
故乐住善法善法增长。或似先业后果随
转。是名等流果。八支圣道灭诸烦恼。名离
系果。若诸异生以世俗道灭诸烦恼不究
竟故。非离系果。诸有一类于现法中。依止
随一工巧业处起士夫用。所谓农作商贾事。
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办诸稼穑等
财利等果是。名士用果。若眼识等是眼根增
上果。乃至意识等是意根增上果。众生身分
不散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各能
起自增上果。当知一切名增上果。二十二
根增上作用。如摄事分应知其相。菩萨于
是内明所显正因果相。如实知已精勤修
习。令处非处智力种姓渐得清净渐得增
长。云何内明论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谓诸有情自所作业。虽复作已经多百劫。
与果功能终无失坏亦无不作。或复异
作而有异熟或异果熟。菩萨于是内明
所显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实知已精
勤修习。令其自业智力种姓渐得清净渐
得增长。菩萨云何求闻正法。谓诸菩萨于
善说法。应当安住猛利爱重求闻正法如
是略说于善说法安住猛利爱重之相。谓
诸菩萨为欲听闻一善说法。假使路由猛
焰炽然大热铁地。无馀方便可得闻是善
说法者。即便发起猛利爱重欢喜而入。何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2c 页 T30-0502.png
况欲闻多善言义。又诸菩萨于自身分。及
于一切资身众具饮食等事所有爱重。于欲
听闻诸善说法所有爱重。以前爱重方后
爱重。于百分中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
及一。于数分中亦不及一。于算分中亦
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菩
萨如是于善说法深生敬重。常乐听闻诸
善说法。无有劳倦亦无厌足。净信淳厚其
性柔和心直见直。爱敬德故爱敬法故。往
法师所无难诘心。有敬重心无高慢心。专
为求善非显己德。为欲安立自他善根。
不为利养恭敬因缘。菩萨具足如是功德。
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
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
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相其心远离
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
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谓听法时。
应时而听慇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
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相其心远
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
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
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又听
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
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云何
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谓由五相。一者
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
法。三者耹音属耳听闻正法。四者扫涤其
心听闻正法。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菩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3a 页 T30-0503.png
萨如是求闻正法。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
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
广开示利悟于他。

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欲如实了知外道
所造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
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
信。已净信者。倍令增广。若诸菩萨求声明
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
信。为欲悟入诂训言音文句差别于一义
中种种品类殊音随说。若诸菩萨求医明
时为息众生种种疾病。为欲饶益一切大
众。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为少功
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发
众生甚希奇想。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
摄受无量众生。菩萨求此一切五明。为令
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
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
智。如是已说一切菩萨正所应求。如是而
求为此义求。

菩萨为他说正法时。当何所说。云何而说。
何义故说。谓诸菩萨正所应求即是所说。
为此义求即为此义而为他说。依二种相
应为他说。一者依随顺说应为他说。二者依
清净说应为他说。云何依随顺说应为他
说。谓诸菩萨应当安住如法威仪而为他
说。非不安住如法威仪。不为无病处高
座者而说正法。不为坐者立说正法。不
应居后为前行者而说正法。不为覆头
而说正法。如别解脱经广说应知。何以故。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3b 页 T30-0503.png
诸佛菩萨敬重法故。又于正法生尊重时。
令他于法起极珍贵恭敬听闻而不轻毁。
又为一切说一切法无间而说。又于正法
不生悭吝不作师拳。又于正法如其文
句次第而标。如其文句次第而释。如其次
第分别其义。又若引摄义利法义。应标应
释应广分别。非不引摄义利法义。又应
示现所应示现。又应教导所应教导。又
应赞励所应赞励。又应庆慰所应庆慰。
又依现比至教道理而说正法。非不依彼
三量道理。又所宣说顺往善趣。又所宣说
无乱易入而不隐密。又所宣说应四圣谛。
又处一切众说正法时。随众所应而为宣
说。菩萨依此十五种相。诸随顺说普为利
他。应如是说。云何依清净说应为他说。谓
诸菩萨于己有怨诸有情类。应住慈心为
说正法。于行恶行诸有情类。住利益心
应说正法。于诸有乐有苦放逸下劣有情。
应当安住利益安乐哀悯之心为说正法。
不以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以无染心
不希利益恭敬赞颂为他说法。菩萨依止
此五种相。诸清净说普为利他。应如是说。
如是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一者以时。
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续。五者随顺。六
者欢喜。七者爱乐。八者悦豫。九者欣勇。十者
不摈。十一者应理。十二者称顺。十三者无乱。
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顺众。十六者慈心。十七
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悯心。十九者不自赞毁
他。二十者不依利养恭敬赞颂。菩萨如是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3c 页 T30-0503.png
常为他宣说正法。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
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
思正修。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
不造作。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
即于如是二种法中。身语意业无倒远离无
倒修證。是名菩萨于诸法中身语意业无
倒随转法随法行。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谓诸
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
称量乐欲观察。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思惟
彼法。恒常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而无慢
缓。是诸菩萨勇猛精进思惟法时。于其少
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于其少分但深信
解。凡所思惟但依其义不依其文。如实
了知黑说大说。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
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是诸菩萨由能
远离不应思议而思惟故。其心不堕迷
闷错乱。由能恒常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
惟故。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先已
知义得无失坏得不忘失。由于少分以
理观察随悟入故。于随正理观察法中不
由他缘。由于少分但信解故。于极甚深自
少觉慧不能达法。仰推如来言如是法
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诽谤
不自损害。远离衰患无诸过罪。由诸菩萨
思惟法时但依其义不依文故。于佛世尊
一切所说密意语言。能随悟入。由诸菩萨
普于一切黑说大说得善巧故。于真实义
无物无法能倾能动。是诸菩萨正能悟入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4a 页 T30-0504.png
思惟故。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是诸菩萨由
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
于其修随顺趣入。菩萨由是八种相故。能
正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云何菩萨于法
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
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奢摩他。
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于离言说唯
事唯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
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
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
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
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惟法
思惟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
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云何修
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
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习。是
名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乐修习奢摩
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
其心无动。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
摄受无乱。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
舍那。如是如是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
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
毗钵舍那清净。如如奢摩他清净。如是如是
身安心安增长广大。如如毗钵舍那清净。如
是如是若智若见增长广大。齐此名为修
所应作。谓于所依中应除遣粗重。及于
一切所知应修清净智见。如是一切修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4b 页 T30-0504.png
所作业。菩萨由前四种修相皆能成办。

云何
教授。当知教授略有八种。谓诸菩萨或三
摩地为依止故。或于长时共彼住故。于彼
慈悲欲为教授。或由其馀诸菩萨众。或由
如来为作教授。于教授时先当审谛寻
思其心。如实了知寻思。如实了知心已
寻思其根。如实了知寻思。如实了知根
已寻思意乐。如实了知寻思。如实知意
乐已寻思随眠。如实了知寻思。如实知
随眠已。如其所应随其所宜。示现种种
所趣入门令其趣入。谓或修不净。或复
修慈。或修种种缘性缘起。或修界差别。
或修阿那波那念。如其所应随其所宜。
示现种种所趣入门令趣入已。为说能
治常边邪执处中之行。为说能治断边邪
执处中之行。令其除舍未作谓作。未得
谓得。未触谓触。未證谓證。诸增上慢。如
是菩萨八种教授。当知略说三处所摄。云何
三处。一未住心者为令住故。令于所缘
无倒系念。二心已住者为令获得自义利
故。为其宣说正方便道。三于自所作未究
竟者。令舍中间所有留难。若知彼心根意
乐随眠已。如其所应随其所宜。示现种种
所趣入门令其趣入。当知是名未住心
者为令住故令于所缘无倒系念。若为宣
说能治断常二边邪执处中之行。当知是
名心已住者为令获得自义利故为其宣
说正方便道。若令除舍未作谓作广说乃至
未證谓證诸增上慢。当知是名于自所作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4c 页 T30-0504.png
未究竟者令舍中间所有留难。如是三
处。当知能摄八种教授。如是菩萨或由从
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无倒教授。能令所
馀八力种姓渐得清净渐得增长。谓静虑
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种姓。诸根胜劣智力种
姓。种种胜解智力种姓。种种界智力种姓。
遍趣行智力种姓。宿住随念智力种姓。死生
智力种姓。漏尽智力种姓。

云何教诫。当知教
诫略有五种。一者遮止有罪现行。二者开
许无罪现行。三者若有于所遮止开许法
中暂行犯者。如法谏诲。四者若有于彼法
中数数轻慢而毁犯者。以无染浊无有变
异亲善意乐。如法呵摈与作忆念。五者若
有于所遮止开许法中能正行者。慈爱称
叹真实功德。令其欢喜。当知是名略说菩
萨五种教诫。所谓遮止。开许。谏诲。呵
摈。庆慰。

云何菩萨方便所摄身语意业。当
知略说菩萨所有四种摄事。是名方便。如
世尊言。菩萨成就四种摄事所摄方便。方名
菩萨。复何因缘惟四摄事说名方便。谓诸
菩萨略由如是摄事所摄四种方便。于诸有
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除此无有若过若
增。何等名为四种方便。一随摄方便。二能
摄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随转方便。若诸菩
萨先行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何以故。
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为欲令彼
听受所说奉教行故。若诸菩萨次行爱语。
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
令无馀故。令其摄受瞻察正理。如是爱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505a 页 T30-0505.png
当知名为能摄方便。若诸菩萨知彼有情摄
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
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如
是利行。当知名为令入方便。若诸菩萨如
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最后与其于
正事业同共修行令彼随转。由是因缘令
所化者不作是说。汝自无有圆满净信。圆
满尸罗。圆满惠舍。圆满智慧。何赖于善劝
导于他谏诲呵摈与作忆念。是故菩萨所行
第四同事摄事。当知是名随转方便。如是
菩萨四种方便若总若别所摄身业语业意
业。是名方便所摄三业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调伏成熟。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