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4b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自他利品第三之馀
云何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略说应知三
因三果。何等为三。一者异熟因异熟果。二
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云何异熟。谓略
有八。一者寿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
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
者大势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
足。若诸菩萨长寿久住。是名菩萨寿量具
足。形色端严众所乐见颜容殊妙。是名菩
萨形色具足。生豪贵家。是名菩萨族姓具
足。得大财位有大朋翼具大僚属。是名菩
萨自在具足。众所信奉断讼取则。不行谄
诳伪斗秤等。所受寄物终不差违。于诸
有情言无虚妄。以是缘故凡有所说无
不信受。是名菩萨信言具足。有大名称流
闻世间。所谓具足勇健精进刚毅敏捷。审悉
善戒。种种伎艺工巧业处展转妙解出过馀
人。由此因缘世所珍敬。为诸大众供养恭
敬尊重赞叹。是名菩萨大势具足。具丈夫
分成就男根。是名菩萨人性具足。为性少
疾或全无病有大堪能。是名菩萨大力具
足。云何异熟因。谓诸菩萨于诸众生不加
伤害。远离一切伤害意乐。是名菩萨寿量具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4c 页 T30-0484.png
足因。惠施光明鲜净衣物。是名菩萨形色具
足因。于诸众生舍离憍慢。是名菩萨族姓
具足因。于资生具有所匮乏游行乞丐诸
众生所。随欲惠施。是名菩萨自在具足因。所
言诚谛亦不好习乖离粗犷不相应语。是
名菩萨信言具足因。摄持当来种种功德。
于自身中发弘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
是名菩萨大势具足因。乐丈夫体厌妇女
身深见过患。由二因缘施他人性。一者女
人乐女身者。劝令厌离解脱女身。二者丈
夫将失男根。方便护摄令不失坏。及说正
法令得男身。是名菩萨人性具足因。于诸
众生以身供事。随其所作如法事业皆往
营助。如己力能以其正法不以卒暴。用
能增长身心势力饼饭糜等种种饮食。施诸
众生。是名菩萨大力具足因。当知前说八种
异熟。以此所说八种为因。又此诸因略由
三缘而得增长。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
令起。何等三缘。一心清净。二加行清净。三
田清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清净意乐。用彼
善根决定回向。猛利意乐纯厚广大净信修
行。见同法者深生欢喜。日夜刹那于多随
法随寻随伺。名心清净。即于其中长时数
习。无间所作常委所作。他于此善若未受
行赞美令受。若已受行赞美令喜。即于如
是所有善根安处建立。名加行清净。当知
略说能正发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
果。名田清净。云何异熟果。谓诸菩萨寿量具
足故。能于长时修习善品。依自他利积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5a 页 T30-0485.png
集增长无量善根。是名菩萨寿量具足果。
若诸菩萨形色具足故。大众爱乐。众爱乐故
咸共归仰。如是形色可爱乐故。一切大众
咸归仰。故凡所发言无不听用。是名菩萨
形色具足果。若诸菩萨族姓具足故。大众
尊敬供养称赞。众所尊敬供养称赞故。于
彼彼事劝诸众生。精勤修学无不敬用速
疾修行无违无犯。是名菩萨族姓具足果。
若诸菩萨自在具足故。能以布施摄诸众
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萨自在具足果。若诸
菩萨信言具足故。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
众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萨信言具足果。若
诸菩萨大势具足故。于诸众生种种事业。
皆能营助施布恩德。由此恩德感众生心。
彼知恩故咸来归仰。所出言教速疾随转恭
敬信用。是名菩萨大势具足果。若诸菩萨人
性具足故成就男根。堪为一切胜功德器。
能于一切所作事业。思择一切所知境界。
都无所畏无碍而行。一切有情于一切时。
皆来臻赴同共集会。屏处露处言论同止受
用饮食皆无嫌碍。是名菩萨人性具足果。
若诸菩萨大力具足故。于能引摄善法加行
及能饶益有情加行。皆无厌倦。勇猛精进
坚固精进速證通慧。是名菩萨大力具足果。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八种异熟。具八种果。
能善饶益一切有情。随顺生起一切佛法。菩
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
事业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
自事随顺而作。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5b 页 T30-0485.png
成办。若诸菩萨自有力能。不善安处所化
有情。彼于自事不随顺作。如是于他所
作利益。不名炽盛不名随顺。由是因缘
不名能作他利益事。若诸菩萨自无力能。
而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如
是于他所作利益。不名炽盛不名随顺。
由是因缘不名能作他利益事。是故菩萨
要具二事。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盛
名为随顺。由是因缘乃名能作他利益事。
如是菩萨住异熟果。自能成熟一切佛法。
亦能令他于三乘道随其所应速得成熟。
又能令自速證无上正等菩提。亦能令他
已成熟者速得解脱。由诸菩萨安住八种异
熟果中。能使有情利益安乐。是故一切有情
所处空无义利无始生死。菩萨处之能令
不空有大义利。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谓略说福即是三种波
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戒波罗蜜多。三
忍波罗蜜多。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
蜜多。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一
者福分。二者智分。若依精进修行布施。受
护净戒。及修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
有精进名为福分。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
成三慧。修蕴善巧修界善巧。修处善巧修
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能观察。苦为
真苦集为真集。灭为真灭道为真道。及于
一切善不善法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
若白。并广分别缘生法中。皆能如实思择
观察。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若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5c 页 T30-0485.png
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静
虑名为福分。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
说蕴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
分。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
量。云何福因。云何智因。略说应知福因智
因总有三种。一者于福于智能得能住能增
长欲。二者于福于智善能随顺无违背缘。
三者于福于智先已串习。此中随顺无违背
缘者。谓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不颠
倒缘正现在前正会遇性。若遇恶友倒说福
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名颠倒缘现前会遇。
与此相违所有白品当知名为不颠倒缘现
前会遇。若于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
习障远离不起。当知是名无违背缘。若诸
菩萨于此三种福智因中。随有所阙当知
不能生福生智。云何福果。云何智果。谓诸
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
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
义利。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
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證无
上正等菩提。如是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
应当知四种品类差别复有无量。
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如
是一切皆依于福从福所生。福复依智从
智所起。是故二种于證无上正等菩提虽
俱是胜。而于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若
诸菩萨于福于智随阙一种。决定不能證
于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因摄果摄自利
利他。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6a 页 T30-0486.png
云何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谓诸菩萨以
如正理工巧业处士夫作用。积集财物。即
于如是所集财物知量受用。又先所造可
爱果业异熟果熟。于现法中受用彼果。又
诸菩萨于诸静虑善回转者。为欲获得现
法乐住。于现法中依此静虑。不为成立利
他事故依此静虑。又诸如来现法涅槃所有
世间。及出世间一切能得现法涅槃诸有为
法。是名菩萨现法自利。如诸菩萨现法自
利。如是菩萨所化有情。由此获得现法利
益。当知即是现法利他。若于欲界能获他
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及能当生静虑无色。
若生静虑及无色中。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
体具足。若现法中与忧苦俱数数思择修习
善因。是名菩萨修习后法自利利他。若诸
菩萨于现法中与喜乐俱修习当来财宝具
足自体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静虑无色
一切等至。是名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
云何毕竟及不毕竟自利利他。谓于欲界财
宝具足自体具足。若因若果。及诸异生世
间清净若因若果。是不毕竟自利利他。若
诸烦恼一切永断。若诸所有八支圣道。若此
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是名毕竟自利利
他。由三因缘应知毕竟及不毕竟。一由自
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尽无
尽故。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为毕竟。一
切有为名不毕竟。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尽
无尽故者。八支圣道无有退故。及受用果
无有尽故。名为毕竟。其馀一切善有漏法。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6b 页 T30-0486.png
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终尽故。名不毕竟。
如是菩萨十种自利利他。若略若广。菩萨随
力随能当勤修学。除此无有若过若增。过
去未来所有一切已学当学自利利他。亦皆
唯有如此十种自利利他。除此无有若过
若增。
*****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真实义品第四
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二种。一者依如所有
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
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
实义。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
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
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
所行真实。
云何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
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谓
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风。色
声香味触。饮食衣乘。诸庄严具。资产什物。涂
香华鬘歌舞伎乐种种光明。男女承事。田园
邸店宅舍等事当知亦尔。苦唯是苦非是乐
等。乐唯是乐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
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决定
胜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
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筹量观
察然后方取。是名世间极成真实。
云何道理极成真实。谓诸智者有道理义。
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能寻思者能伺察者。住
寻伺地者具自辩才者。居异生位者随观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6c 页 T30-0486.png
察行者。依止现比及至教量极善思择决定
智所行所知事。由證成道理所建立所施
设义。是名道理极成真实。
云何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一切声闻独
觉。若无漏智。若能引无漏智。若无漏后得
世间智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
实。由缘此为境。从烦恼障智得清净。于
当来世无障碍住。是故说名烦恼障净智所
行真实。此复云何。谓四圣谛。一苦圣谛。二
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即于如是四
圣谛义。极善思择證入现观。入现观已如
实智生。此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
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数习缘生诸行
生灭相应慧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
见故。发生如是圣谛现观。
云何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于所知能碍
智故名所知障。从所知障得解脱智所行
境界。当知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此
复云何。谓诸菩萨诸佛世尊入法无我。入
已善净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
等平等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为最
第一真如无上所知边际。齐此一切正法思
择皆悉退还不能越度。
又安立此真实义相。当知即是无二所显。
所言二者。谓有非有。此中有者。谓所安
立假说自性。即是世间长时所执。亦是世间
一切分别戏论根本。或谓为色受想行识。
或谓眼耳鼻舌身意。或复谓为地水火风。
或谓色声香味触法。或谓为善不善无记。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7a 页 T30-0487.png
或谓生灭。或谓缘生。或谓过去未来现
在。或谓有为或谓无为。或谓此世或
谓他世。或谓日月。或复谓为所见所闻
所觉所知。所求所得意随寻伺。最后乃
至或谓涅槃。如是等类是诸世间共了诸
法假说自性。是名为有。言非有者。谓即诸
色假说自性。乃至涅槃假说自性。无事无
相假说所依。一切都无假立言说。依彼转
者皆无所有。是名非有。先所说有今说非
有。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
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远离二
边亦名无上。佛世尊智于此真实已善清
净。诸菩萨智于此真实学道所显。又即此
慧是诸菩萨能得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方便。
何以故。以诸菩萨处于生死。彼彼生中修
空胜解。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又
能如实了知生死。不于生死以无常等行
深心厌离。若诸菩萨不能如实了知生死。
则不能于贪瞋痴等一切烦恼深心弃舍。
不能弃舍诸烦恼故。便杂染心受诸生死。
由杂染心受生死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
及诸有情。若诸菩萨于其生死以无常等
行深心厌离。是则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
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
情。况能證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由习
如是空胜解故。则于涅槃不深怖畏。亦于
涅槃不多愿乐。若诸菩萨深怖涅槃。即便
于彼涅槃资粮不能圆满。由于涅槃深怖
畏故不见涅槃胜利功德。由不见故便于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7b 页 T30-0487.png
涅槃远离一切清净胜解。若诸菩萨于其涅
槃多住愿乐。是则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
疾入般涅槃。则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诸有
情。
当知此中若不如实了知生死。即杂染
心流转生死。若于生死深心厌离。即便速疾
入般涅槃。若于涅槃深心怖畏即于能證
涅槃资粮不能圆满。若于涅槃多住愿
乐。即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诸菩萨于證无
上正等菩提无大方便。若能如实了知生
死。即无染心流转生死。若于生死不以无
常等行深心厌离。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
于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圆满涅槃资粮。虽
于涅槃见有微妙胜利功德。而不深愿速
證涅槃。是诸菩萨于證无上正等菩提有
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胜空性胜解。是故
菩萨修习学道所摄最胜空性胜解。名为能
證如来妙智广大方便。
又诸菩萨由能深入法无我智。于一切法
离言自性。如实知已达无少法及少品类
可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不作是
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于义。如是菩
萨行胜义故。于一切法平等。平等以真如
慧如实观察。于一切处具平等见具平
等心得最胜舍。依止此舍于诸明处一
切善巧勤修习时。虽复遭遇一切劬劳一切
苦难。而不退转。速疾能令身无劳倦。心无
劳倦。于诸善巧速能成办得大念力。不
因善巧而自贡高。亦于他所无有秘吝。
于诸善巧心无怯弱。有所堪能所行无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7c 页 T30-0487.png
碍。具足坚固甲冑加行。是诸菩萨于生死
中如如流转遭大苦难。如是如是于其无
上正等菩提堪能增长。如如获得尊贵殊
胜。如是如是于诸有情憍慢渐减。如如
證得智慧殊胜。如是如是倍于他所难诘
诤讼諠杂语论本惑随惑犯禁现行。能数观
察深心弃舍。如如功德展转增长。如是如是
转覆自善不求他知。亦不希求利养恭敬。
如是等类菩萨所有众多胜利。是菩提分随
顺菩提皆依彼智。是故一切已得菩提当
得今得。皆依彼智。除此更无若劣若胜。
又
诸菩萨乘御如是无戏论理。获得如是众
多胜利。为自成熟诸佛法故。为成熟他三
乘法故。修行正行。彼于如是修正行时。
于自身财远离贪爱。于诸众生学离贪
爱能舍身财。唯为利益诸众生故。又能防
护极善防护。由身语等修学律仪。性不乐
恶性极贤善。又能忍他一切侵恼。于行恶
者能学堪忍性薄瞋忿不侵恼他。又能勤
修一切明处令其善巧。为断众生一切疑
难。为惠众生诸饶益事。为自摄受一切智
因。又能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于心安
住常勤修学。为净修治四种梵住。为能游
戏五种神通。为能成立利众生事。为欲
除遣精勤修学一切善巧所生劳倦。又性
黠慧成极真智。为极真智常勤修学。为自
当来般涅槃故修习大乘。又诸菩萨即于
如是修正行时。于具功德诸有情所。常
乐现前供养恭敬。于具过失诸有情所。常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8a 页 T30-0488.png
乐现前发起最胜悲心悯心。随能随力令
彼除断所有过失。于己有怨诸有情所常
起慈心。随能随力无谄无诳。作彼种种利
益安乐。令彼怨者意乐加行所有过失及怨
嫌心自然除断。于己有恩诸有情所。善知
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随能随力如法
令其意望满足。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即于
彼彼所作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
顿止彼所希求。云何令彼知我无力非无
欲乐。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乘御无戏
论理。依极真智修正加行。
以何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谓一切法假
立自相。或说为色或说为受。如前广说。乃
至涅槃当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
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
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亦非一切都
无所有。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无所有。云
何而有。谓离增益实无妄执。及离损减实
有妄执。如是而有。即是诸法胜义自性。当
知唯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若于诸法诸事
随起言说。即于彼法彼事有自性者。如
是一法一事应有众多自性。何以故。以于
一法一事制立众多假说而诠表故。亦非
众多假说诠表决定可得。谓随一假说于
彼法彼事有体有分有其自性。非馀假说。
是故一切假说若具不具。于一切法于一切
事皆非有体有分有其自性。又如前说色
等诸法。若随假说有自性者。要先有事然
后随欲制立假说。先未制立彼假说时。彼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8b 页 T30-0488.png
法彼事应无自性。若无自性无事制立假
说诠表。不应道理假说诠表既无所有。
彼法彼事随其假说而有自性。不应道
理。又若诸色未立假说诠表。已前先有
色性。后依色性制立假说摄取色者。是
则离色假说诠表。于色想法于色想事应
起色觉。而实不起。由此因缘由此道理。
当知诸法离言自性。如说其色。如是受等
如前所说。乃至涅槃应知亦尔。有二种人。
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俱为失坏。一者于色
等法于色等事。谓有假说自性自相。于
实无事起增益执。二者于假说相处于假
说相依离言自性胜义法性。谓一切种皆
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于实无事
起增益执。妄立法者所有过失已具如前显
了开示。于色等法实无事中。起增益执有
过失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
于色等法实有唯事起损减执。坏诸法者
所有过失。由是过失。于佛所说法毗奈耶
甚为失坏。我今当说。谓若于彼色等诸法
实有唯事起损减执。即无真实亦无虚假。
如是二种皆不应理。譬如要有色等诸蕴
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而有假立
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
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无唯事而
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无有实事。既
无依处假亦无有。是则名为坏诸法者。
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
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8c 页 T30-0488.png
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
所引寻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
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
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
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
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
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
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
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
坏世间随彼见者。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
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何
以故。起我见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
谤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堕诸恶趣。于
他求法求苦解脱。不为虚诳不作稽留。
于法于谛亦能建立。于诸学处不生慢缓。
恶取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谤一切
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堕诸恶趣。于他求法
求苦解脱。能为虚诳亦作稽留。于法于谛
不能建立。于诸学处极生慢缓。如是损
减实有事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
坏。
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
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
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
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
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
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
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
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9a 页 T30-0489.png
于此馀实是有。即由馀故如实知有。如是
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谓于如前所
说一切色等想事。所说色等假说性法。都
无所有。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
说性法。说之为空。于此一切色等想事何
者为馀。谓即色等假说所依。如是二种皆如
实知。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
有唯假。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
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
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
者。于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达。如是随
顺證成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
复由至教。应知诸法离言自性。如佛世尊
转有经中为显此义而说颂曰。
「 以彼彼诸名
诠彼彼诸法
此中无有彼
是诸法法性」
云何此颂显如是义。谓于色等想法。建立
色等法名。即以如是色等法名诠表。随说
色等想法。或说为色或说为受或说为想。
广说乃至说为涅槃。于此一切色等想法色
等自性。都无所有。亦无有馀色等性法。而
于其中色等想法离言义性。真实是有。当
知即是胜义自性亦是法性。又佛世尊义品
中说。
「 世间诸世俗
牟尼皆不著
无著孰能取
见闻而不爱」
云何此颂显如是义。谓于世间色等想事所
有色等种种假说。名诸世俗。如彼假说于
此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著。何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9b 页 T30-0489.png
以故。以无增益损减见故。无有现前颠倒
见故。由此道理名为不著。如是无著谁复
能取。由无见故于事不取增益损减。于
所知境能正观察。故名为见。听闻所知境
界言说。故名为闻。依此见闻贪爱不生亦
不增长。唯于彼缘毕竟断灭。安住上舍故
名不爱。又佛世尊为彼散他迦多衍那
作如是说。散他苾刍。不依于地而修
静虑。不依于水不依于火不依于风。不
依空处不依识处。不依无所有处不依
非想非非想处。不依此世他世。不依日月
光轮。不依见闻觉知。不依所求所得。不
依意随寻伺。不依一切而修静虑。云何修
习静虑苾刍。不依于地而修静虑。广说乃
至不依一切而修静虑。散他苾刍。或有
于地除遣地想。或有于水除遣水想。广说
乃至或于一切除一切想。如是修习静虑
苾刍。不依于地而修静虑。广说乃至不
依一切而修静虑。如是修习静虑苾刍。
为因陀罗为伊舍那。为诸世主并诸天
众。遥为作礼而赞颂曰。
「 敬礼吉祥士
敬礼士中尊
我今不知汝
依何修静虑」
云何此经显如是义。谓于一切地等想事。
诸地等名施设假立。名地等想。即此诸想于
彼所有色等想事。或起增益或起损减。若
于彼事起能增益有体自性执。名增益想。
起能损减唯事胜义执。名损减想。彼于此
想能正除遣能断能舍。故名除遣。如是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89c 页 T30-0489.png
类无量圣言。名为至教。由此如来最胜至
教。应知诸法离言自性。
问若如是者。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
而起言说。答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
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
若无有闻则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
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
离言自性而起言说。
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
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
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
者自性分别。二者差别分别。三者总执分
别。四者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六者爱
分别。七者非爱分别。八者彼俱相违分别。
云何如是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谓若自性分
别。若差别分别。若总执分别。此三分别能生
分别戏论所依分别戏论所缘事。谓色等想
事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名想言说所显
分别戏论。即于此事分别计度。非一众多
品类差别。若我分别若我所分别。此二分别
能生一切馀见根本。及慢根本萨迦耶见。
及能生一切馀慢根本所有我慢。若爱分别。
若非爱分别。若彼俱相违分别。如其所应
能生贪欲瞋恚愚痴。是名八种分别能生
如是三事。谓分别戏论所依缘事。见我慢
事。贪瞋痴事。当知此中分别戏论所依缘
事为所依止。生萨迦耶见及以我慢。萨迦
耶见我慢为依生贪瞋痴。由此三事普能
显现一切世间流转品法。云何名为自性分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0a 页 T30-0490.png
别。谓于一切色等想事。分别色等种种自
性所有寻思。如是名为自性分别。云何名
为差别分别。谓即于彼色等想事。谓此有
色谓此无色。谓此有见谓此无见。谓此
有对谓此无对谓此有漏谓此无漏。谓
此有为谓此无为。谓此是善谓此不善。谓
此无记。谓此过去谓此未来谓此现在。
由如是等无量品类差别道理。即于自性
分别依处。分别种种彼差别义。如是名为
差别分别。云何名为总执分别。谓即于彼
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
施设所引分别。于总多法总执为因分别
而转。于舍军林饮食衣乘等。假想
施设所引分别。如是名为总执分别。云何
名为我我所分别。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
时数习我我所执之所积聚。由宿串习
彼邪执故。自见处事为缘所生虚妄分别。
如是名为我我所分别。云何名为爱分别。
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云何名为
非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
别。云何名为彼俱相违分别。谓缘净妙不
净妙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此中
所说略有二种。一者分别自性。二者分别所
依分别所缘事。如是二种无始世来应知展
转更互为因。谓过去世分别为因。能生现在
分别所依及所缘事。现在分别所依缘事既
得生已。复能为因生现在世由彼依缘
所起分别。于今分别不了知故。复生当
来所依缘事。彼当生故决定当生依彼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0b 页 T30-0490.png
缘彼所起分别。
云何了知如是分别。谓由四种寻思四种
如实智故。云何名为四种寻思。一者名寻
思。二者事寻思。三者自性假立寻思。四者
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
唯见名。是名名寻思。事寻思者。谓诸菩萨
于事唯见事。是名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
者。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
是名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诸
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是名差
别假立寻思。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
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
自性假立差别假立。云何名为四如实智。一
者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二者事寻思所引如
实智。三者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四者
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名寻思所
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
即于此名如实了知。谓如是名为如是义
于事假立。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故。
若于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
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无有想
则无有能起增益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名寻思所引如实
智。云何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事
寻思唯有事已。观见一切色等想事。性离
言说不可言说。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
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自性假立寻思所
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
自性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0c 页 T30-0490.png
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
性显现。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
像。向应光影。水月焰水梦幻。相似显现而
非彼体。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
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
何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
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如实通
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谓
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可言说性不成实
故非有性。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如
是由胜义谛故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
法故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
法故。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
见等差别假立门。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
了知。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差别假立不二之
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愚夫
于此四如实智有所阙故不现前故。便
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
情世间及器世间。谓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
杂染。起杂染故流转生死。于生死中常流
转故。恒有无量随逐生死种种生老病死等
苦流转不息。
菩萨依此四如实智。能正了知八种分别。
于现法中正了知故。令当来世戏论所摄所
依缘事不复生起。不生起故于当来世从
彼依缘所起分别亦不复生。如是分别及
依缘事二俱灭故。当知一切戏论皆灭。菩
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證大乘大般涅槃。于
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极清净故。普能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1a 页 T30-0491.png
获得一切自在。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获得
能化神通自在。于种种变获得能变神通
自在。普于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若欲
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若欲终殁不待
害缘自在能殁。由诸菩萨得如是等无量
自在。于诸有情最胜无上。菩萨如是普于
一切得自在故。获得五种最上胜利。一者
获得心极寂静。由住最静故不由烦恼
寂静故。二者能于一切明处无所挂碍。清
净鲜白妙智见转。三者为利诸有情故。流
转生死无有厌倦。四者善入一切如来密
意言义。五者所得大乘胜解。不可引夺不
从他缘。当知如是五种胜利有五种业。一
者菩萨成就最胜现法乐住。能灭一切为
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种种劳倦。当
知是名心极寂静胜利之业。二者菩萨普能
成熟一切佛法。当知是名于诸明处无碍
清白微妙智见胜利之业。三者菩萨普能成
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流转生死无有厌
倦胜利之业。四者菩萨能正除遣所化有情
随所生起一切疑惑。护持如来妙正法眼
令得久住。于能隐没如来圣教像似正法。
能知能显能正除灭。当知是名善入如来密
意言义胜利之业。五者菩萨能摧一切外道
异论。精进坚牢正愿无动。当知是名大乘
胜解不可引夺不从他缘胜利之业。如是
菩萨所有一切菩萨所作。皆为如是五胜利
业之所摄受。
云何一切菩萨所作。谓自安乐
而无杂染。普能成熟一切佛法。普能成熟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 第 491b 页 T30-0491.png
一切有情。护持如来无上正法摧伏他论。
精进勇猛正愿无动。
当知如是四真实义。初二下劣。第三处中。
第四最胜。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