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唐-弥勒菩萨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430a 页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二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
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
理。證成道理。法尔道理。唯有诸法能引诸
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
缘。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
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净。
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云何界差别所缘。谓六界差别。一地界二
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云何地
界。地界有二。一内二外。内地界者。谓此身
中内别坚性。坚鞕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
受。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鞕所摄地地所摄。
非亲附非执受。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谓发
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
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
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谓瓦木块砾树石
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云何水界。水界
有二。一内二外。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
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其事云
何。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
尿等。名内水界。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
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
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卷二十七 第 430b 页 T30-0430.png
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内二外。内火界者。
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煖煖所摄。亲
附执受。其事云何。谓于身中所有温煖。能
令身热等热遍热。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
啖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如
是等类名内火界。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
热所摄煖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
何。谓于人间依钻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
火。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
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或
复所馀如是等类名外火界。云何风界。风界
有二。一内二外。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
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亲附执受。其
事云何。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
胁卧风。有脊卧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有
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有毕钵罗风。
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风。如是等类名内
风界。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
性。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在身外
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
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
有毗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有风轮风有时
大风。卒起积集折树颓墙崩山荡海。既飘
鼓已无所依凭自然静息。若诸有情欲求
风者。动衣摇扇及多罗掌。如是等类名外
风界。云何空界。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
穴。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
穴便下漏泄。如是等类说名空界。云何识
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
卷二十七 第 430c 页 T30-0430.png
是名识界。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
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
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
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
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
波那念所缘。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
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
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谓
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
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
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
入息。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
亦尔。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
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
入息出息有二因缘。何等为二。一牵引业。
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入息出息
有二所依。何等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
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若唯依身
而息转者。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
诸有情类彼息应转。若唯依心而息转者。
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若唯依身
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入第四静虑若生
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
诸有情类。彼息应转。然彼不转。是故当
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入息出
息有二种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
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出息有二种
地。何等为二。一粗孔穴。二细孔穴。云何粗
卷二十七 第 431a 页 T30-0431.png
孔穴。谓从脐处孔穴乃至面门鼻门。复从
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云何细孔穴。谓
于身中一切毛孔。入息出息有四异名。何
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
出息。四名身行。风名一种是风共名。馀之三
种是不共名。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何等
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缓方
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惛沈睡眠缠扰其
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由太急方便故。或
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云
何令身生不平等。谓强用力持入出息。由
入出息被执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风转。由
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名能战掉。此
战掉风若增长时能生疾病。由是因缘于
诸支节生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
何令心生不平等。谓或令心生诸散乱。或
为极重忧恼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又
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修习。何等
为五。一算数修习。二悟入诸蕴修习。三悟
入缘起修习。四悟入圣谛修习。五十六胜行
修习。云何名为算数修习。谓略有四种算数
修习。何等为四。一者以一为一算数。二者
以二为一算数。三者顺算数。四者逆算数。
云何以一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时由缘
入。出息住念数以为一。若入息灭出息生。
出向外时数为第二。如是展转数至其十。
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唯至十。是名以一
为一算数。云何以二为一算数。谓若入息
入而已灭。出息生而已出。尔时总合数以为
卷二十七 第 431b 页 T30-0431.png
一。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是名以
二为一算数。入息出息说名为二。总合二
种数之为一。故名以二为一算数。云何顺
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
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
云何逆算数。谓即由前二种算数。逆次展
转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
次三次二。次数其一名逆算数。若时行者。
或以一为一算数为依。或以二为一算数
为依。于顺算数及逆算数已串修习。于其
中间心无散乱。无散乱心善算数已。复应
为说胜进算数。云何名为胜进算数。谓或
依以一为一算数。或依以二为一算数。合
二为一而算数之。若依以一为一而算数
者。即入息出息二合为一。若依以二为一
而算数者。即入息出息四合为一。如是展转
数乃至十。如是后后渐增乃至以百为一
而算数之。由此以百为一算数。渐次数之
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数息念者。乃至十十
数以为一。渐次数之乃至满十。由此以十
为一算数。于其中间心无散乱。齐此名
为已串修习。又此勤修数息念者。若于中
间其心散乱。复应退还从初数起或顺或
逆。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
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缘。无断无间相续而
转。先于入息有能取转。入息灭已于息空
位有能取转。次于出息有能取转。出息
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如是展转相续
流注。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齐
卷二十七 第 431c 页 T30-0431.png
此名为过算数地不应复数。唯于入息出
息所缘令心安住。于入出息应正随行。应
审了达。于入出息及二中间若转若还分位
差别。皆善觉了。如是名为算数修习。又钝
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
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若异
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沈睡眠之所缠
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由正勤修数息
念故彼皆无有。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
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
疾无倒了达然不爱乐。彼复于此入出息缘。
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
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
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于此加行
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
心轻安。證一境性。于其所缘爱乐趣入。如
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
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云何悟入。谓
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
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
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惟
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
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
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
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
习。若时无倒能见能知。唯有诸蕴唯有诸
行。唯事唯法。彼于尔时能于诸行悟入缘
起。云何悟入。谓观行者。如是寻求此入出
息。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入出息
卷二十七 第 432a 页 T30-0432.png
依身缘身依心缘心。复更寻求此身此心
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入。此身此心依
缘命根。复更寻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缘。既寻
求已如实悟入。如是命根依缘先行。复更
寻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缘。既寻求已如实悟
入。如是先行依缘无明。如是了知无明依
缘先行。先行依缘命根。命根依缘身心。身
心依缘入息出息。又能了知无明灭故行灭。
行灭故命根灭。命根灭故身心灭。身心灭
故入出息灭。如是名为悟入缘起。彼于缘
起悟入。多住名善习修。是名悟入缘起修
习。如是彼于缘起悟入善修习已。复于诸
行如实了知从众缘生。悟入无常。谓悟
入诸行是无常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若是
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
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
是其苦即是无我不得自在远离宰主。如
是名为由无常苦空无我行。悟入苦谛。又
彼如是能正悟入。诸所有行众缘生起。其性
是苦如病如痈。一切皆以贪爱为缘。又正
悟入即此能生众苦贪爱。若无馀断即是
毕竟寂静微妙。我若于此如是了知如是
观见如是多住。当于贪爱能无馀断。如是
名能悟入集谛灭谛道谛。于此悟入能多住
已。于诸谛中證得现观。是名悟入圣谛修
习。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
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馀修道所断烦恼。
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云何名为
十六胜行。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
卷二十七 第 432b 页 T30-0432.png
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若长若
短。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
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
身出息。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
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
行出息。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
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
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于
觉了乐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于觉了
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
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于息除
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
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于觉了
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
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于喜悦心入息
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
能学喜悦心出息。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
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
制持心出息。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
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
息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
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
息。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
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于
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
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于
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
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问如是十六
差别云何。答有学见迹已得四念住等。于
卷二十七 第 432c 页 T30-0432.png
入出息所缘。作意复更进修。为断馀结。是
故念言。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
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若缘入息出
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
长出息。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
作念言。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
入息出息长转及中间入息中间出息短转。
即如是了知。如是名为若长若短。若缘身
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
缘此为境起胜解时便作念言。我于觉了
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
息。若于是时或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
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
远离位为境。或出息中间出息已灭。入息中
间入息未生。缘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
入息远离位为境。即于此时便作念言。于
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
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又即于此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
先未串习入出息时。所有刚强苦触随转。
今已串习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馀柔软乐
触随转。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
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
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又于如是阿那波那
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静虑或得第二静虑
时。便作念言。于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
学觉了喜入息出息。若得离喜第三静虑
时。便作念言。于觉了乐入息出息。我今能
学觉了乐入息出息。第三静虑已上。于阿
卷二十七 第 433a 页 T30-0433.png
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
第三静虑宣说息念。加行所摄。又即如是
觉了喜者觉了乐者。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
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
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
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
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
动慢。戏论造作贪爱才生起已。便能速疾以
慧通达不深染著。方便断灭除遣变吐。由
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
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
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又
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彼定已得初
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
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
或有瞋心或离瞋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
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
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
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于
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
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
息。彼若有时见为惛沈睡眠盖覆障其
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
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
心。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
学喜悦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
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
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是故念言。于制
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卷二十七 第 433b 页 T30-0433.png
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
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净。
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
脱心入息出息。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
解脱。馀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
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
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
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又彼先时或依下
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
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毗钵舍那修瑜
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毗钵舍那熏修心已。
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云何诸界。
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
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
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
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
毗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馀修道
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
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
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如是彼于见
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
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决择已
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修习如是名为五
种修习阿那波那念。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应
于是中正勤修学爱乐乘御。若于所缘有
思遽务有散乱者。于内各别应当亲近
如是观行。若于此中勤修习者。寻思散动
皆无所有。心于所缘速疾安住深生爱乐。
是名第五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净行所缘。如
卷二十七 第 433c 页 T30-0433.png
是总名净行所缘。

云何名为善巧所缘。谓
此所缘略有五种。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
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蕴善巧
者。云何蕴。云何蕴善巧。谓蕴有五。则色
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
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
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
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
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
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
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
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
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
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
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
馀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
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
身意识。总名识蕴。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
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
是名为蕴。云何蕴善巧。谓善了知如所说
蕴种种差别性非一众多性。除此法外更无
所得无所分别。是名略说蕴善巧义。云何
名蕴种种差别性。谓色蕴异。受蕴异。乃至识
蕴异。是名种种差别性。云何名蕴非一众
多性。谓色蕴非一众多品类。大种所造差别
故。去来今等品类差别故。是名色蕴非一
众多性。如是馀蕴随其所应皆当了知。
云何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谓唯
卷二十七 第 434a 页 T30-0434.png
蕴可得唯事可得。非离蕴外有我可得有
常恒住。无变易法是可得者。亦无少法是
我所有。故除此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云
何界。云何界善巧。谓界有十八。则眼界色
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
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
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为界。若复于彼十
八种法。从别别界别别种子别别种姓。生
起出现。如实了知忍可审察。名界善巧。如
实了知十八种法从别别界别别而转。即
于因缘而得善巧。是故说此名界善巧。云
何处。云何处善巧。谓处有十二。则眼处色
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
处。意处法处。是名为处。处善巧者。谓眼为
增上缘。色为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
缘。生起眼识及相应法。耳为增上缘。声为
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生起耳识
及相应法。如是乃至意为等无间缘。此生作
意为增上缘。法为所缘缘。生起意识及相
应法。如是六识身及相应法。皆由三缘而
得流转。谓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若于
如是诸内外处。缘得善巧名处善巧。云何
缘起。云何缘起善巧。谓无明缘行。行缘识。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
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
死。乃至招集如是纯大苦蕴。是名缘起。
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
等润诸法。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而彼诸行
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
卷二十七 第 434b 页 T30-0434.png
体是无常。是无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
法。愁悴悲叹忧苦恼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恼
法故。则名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
羸劣。由是因缘定无有我。若于如是缘生
法中。由如是等种种行相善巧。了达或无
常智或苦智或无我智。是名缘起善巧。又处
非处善巧。当知即是缘起善巧差别。此中差
别者。谓由处非处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
平等因果道理。则善不善法有果异熟。若诸
善法能感可爱果异熟法。诸不善法能感非
爱果异熟法。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名处非处
善巧。此五善巧略则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
相善巧。由蕴善巧显自相善巧。由馀善巧
显共相善巧。如是总名善巧所缘。

云何净
惑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
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对非想非非想处。
云何粗性。谓粗性有二。一体粗性。二数粗
性。体粗性者。谓欲界望初静虑。虽皆具五
蕴。而欲界中过患深重苦住增上。最为鄙劣
甚可厌恶。

是故说彼为体粗性。初静虑中
则不如是。极静极妙。是故说彼为体静性。
数粗性者。谓欲界色蕴有多品类。应知应
断。如是乃至识蕴亦尔。是故说彼为数粗
性。如是上地展转相望。若体粗性若数粗性。
随其所应当知亦尔。如是粗性。于诸上地
展转相望。乃至极于无所有处。一切下地苦
恼增多寿量减少。一切上地苦恼减少寿量
增多。非想非非想处唯静唯妙。更无上地
胜过此故。以要言之有过患义。是粗性
卷二十七 第 434c 页 T30-0434.png
义。若彼彼地中过患增多。即由如是过患
增多性故。名为粗性。若彼彼地中过患减
少。即由如是过患减少性故。名为静性。此
是世间由世俗道净惑所缘。何以故。彼观下
地多诸过患。如病如痈犹如毒箭。不安隐
性以为粗性。观于上地与彼相违以为静
性。断除下地所有烦恼。始从欲界乃至上
极无所有处。此是暂断非究竟断。以于后
时更相续故。出世间道净惑所缘复有四种。
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云
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
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
蕴苦。名苦圣谛。云何集圣谛。谓若爱若
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等。
名集圣谛。云何灭圣谛。谓即此爱等无馀
断灭。名灭圣谛。云何道圣谛。谓八支等
圣道。名道圣谛。当知此中依黑品白品
果因建立。故建立四圣谛。谓苦谛是黑品
果。集谛是黑品因。灭谛是白品果。道谛是白
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谛如病初应遍知。
集谛如病因缘次应远离。灭谛如无病次
应触證。道谛如良药复应修习及多修习。
又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
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
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及见。彼故无倒觉转。
是故名谛。问何故诸谛唯名圣谛。答唯诸圣
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
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
谛唯名圣谛。又于愚夫唯由法尔说名为
卷二十七 第 435a 页 T30-0435.png
谛不由觉悟。于诸圣者俱由二种。又生苦
者。谓于生时发生种种身心苦受。非生自
体即是其苦。为苦因缘。故名为苦。广说乃
至求不得苦。谓由所求不得因缘。发生种
种身心苦受。非求不得体即是苦。为苦因
缘。故名为苦。如是当知略说一切五取蕴
苦。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由此五取
蕴苦。亦显了所馀坏苦行苦。所以者何。如
五取蕴具摄三受。如是能与如前所说苦
苦为器。当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说坏
苦行苦。问何故世尊苦苦一种以自声说。
坏苦行苦以异门说。答于苦苦中若凡若
圣一切等有苦觉慧转。又苦苦性极可厌患。
又从先来未习慧者。才为说时则便易入。
又于诸谛令所调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云何建立三种苦性。谓先所说生苦。乃至求
不得苦。即显苦受及所依处为苦苦性。如
是名为建立苦苦性。诸有是彼所对治法。
谓少是老所治。无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
治。亲爱合会是怨憎会所治。非爱别离是
爱别离所治。所求称遂是求不得所治。复
有苦受及所依处所起烦恼。复有无病等顺
乐受处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烦恼。如是总
说为坏苦性。此中乐受及所依处由无常故
若变若异。受彼增上所生众苦。若诸烦恼
于一切处正生起时。缠缚其心令心变坏
即生众苦故名坏苦。如世尊言入变坏心
执母邑手。乃至广说。又如说言住贪欲缠
领受。贪欲缠缘所生身心忧苦。如是住瞋
卷二十七 第 435b 页 T30-0435.png
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缠领受。彼缠缘
所生身心忧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诸烦恼
中苦义可得。坏义可得。故说烦恼为坏苦
性。如是名为建立坏苦性。若行苦性遍行
一切五取蕴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烦
恼摄。变坏苦性除乐受摄及所依处。变坏苦
性诸馀不苦不乐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
缘。若生住器所有诸蕴。名行苦性。由彼诸
蕴其性无常。生灭相应有一切取。三受粗重
之所随逐。不安隐摄。不脱苦苦及以坏苦。
不自在转由行苦故说名为苦。如是名为
建立行苦性。又即彼爱亦名希求。亦名欣
欲亦名喜乐。即此希求由三门转。谓希求
后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后有名后有爱。
希求境界复有二种。谓于已得境界。有喜
著俱行爱。若于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
行爱。当知此中于已得境界。喜著俱行爱。
名喜贪俱行爱。于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
行爱。名彼彼喜乐爱。灭有二种。一烦恼灭。
二所依灭。道有二种。一有学道。二无学道。
如是当知名出世道净惑所缘。如是已说
四种所缘。一遍满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
巧所缘。四净惑所缘。

云何教授。谓四教授。
一无倒教授。二渐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
教授。云何无倒教授。谓无颠倒宣说法义。
令其受持读诵修学。如实出离正尽众苦作
苦边际。如是名为无倒教授。云何渐次教
授。谓称时机宣说法义。先令受持读诵浅
近后方令彼学深远处。又为令入初谛现
卷二十七 第 435c 页 T30-0435.png
观先教苦谛后集灭道。又为令得静虑等
至。先教最初静虑等至。后教其馀静虑等
至。如是等类应知名为渐次教授。云何教
教授。谓从尊重若似尊重达解瑜伽轨范
亲教。或诸如来或佛弟子所。闻正教。即如
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于他名教教授。云何
證教授。谓如自己独处空闲。所得所触所
證诸法。为欲令他得触證故。方便教授
名證教授。

复有诸相圆满教授。其事云何。
谓由三种神变教授。三神变者。一神境神
变。二记说神变。三教诫神变。由神境神变。
能现种种神通境界。令他于己生极尊重。
由彼于己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
意极生恭敬。由记说神变。能寻求他心行
差别。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所悟入。
为说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故三神变
能摄诸相圆满教授。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