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东晋-慧远问法身感应并答¶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22b 页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29c 页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
法师鸠摩罗什。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
法师一一开答。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
下卷有五事)。

次问答法身感应 次问答法身尽本 次问
答造色法 次问答罗汉受决 次问答观佛
三昧 次问答四相 次问答如法性真际。

* 问法身感应并答

远问曰。天形开莫善于诸根。致用莫妙于神
通。故曰菩萨无神通。犹鸟之无翼。不能高
翔远游。无由广化众生净佛国土。推此而言。
寻源求本。要由四大。四大既形。开以五根。五
根在用。广以神通。神通既广。随感而应。法身
菩萨。无四大五根。四大五根则神通之妙。
无所因假。若法身独运。不疾而速至于会。应
群粗必先假器。假器之大。莫大于神通。故经
称如来有诸通慧。通慧则是一切智海。此乃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0a 页 T45-0130.png
万流之宗会。法身祥云之所出。运化之功。功
由于兹。不其然乎。不其然乎。若神通乘众器
以致用。用尽故无器不乘。斯由吹万不同。统
以一气。自本而观。异其安在哉。则十住之所
见。绝于九住者。直是节目之高下。管窥之阶
差耳。

什答曰。法身义以明法相义者。无有无等戏
论。寂灭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为法身。如法
相不可戏论。所得身亦不可戏论若有若无
也。先言无四大五根。谓三界凡夫粗法身。如
法相寂灭清净者。身亦微细。微细故。说言无
如欲界天身。若不令人见则不见也。色界诸
天。于欲界天亦尔。又如欲界人得色界禅定。
有大神通。而馀人不见。以微细故。又如禅定
无数色。虽常随人。而不可见。虽有而微。微
故不现。菩萨四大五根。复微于此。凡夫二乘。
所不能见。唯同地以上诸菩萨。及可度者。乃
能见耳。又如变化法中。说欲界变化色。依
止欲界四大。色界变化色。依止色界四大。菩
萨法身如是。似如变化。然别自有微细四大
五根神通。非可以三界系心。及声闻心。所能
见也。若得菩萨清净无障碍眼。乃能见之。如
不可思议解脱经说。十方大法身菩萨。佛前
会坐听法。尔时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佛左
右坐。而不能见。以先世不种见大法身菩萨
会坐因缘故。如人梦中见天上之园观。及至
觉时。设近不见。又如人入水火三昧。若不
闻者。虽共一处。都无所见。或人言法身菩萨
神通。不须因假四大五根乃有施用。世间神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0b 页 T45-0130.png
通。要因四大五根耳。如地上火因木而出。天
上电火从水而出。及变化火亦不因木有。当
知不得以四大五根。定为神通之本。如佛变
化种种之身。于十方国。施作佛事。从佛心出。
菩萨法身亦如是。任其力势。随可度众生。而
为现身。如是之身。不可分别戏论。如镜中像。
唯表知面相好丑而已。更不须戏论有无之
实也。若神通乘众器以致用。用尽故无器不
乘者。圣人所可引导群生器用。无非神通。皆
是初通中说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
果报所得。若以果报得者。不须功业。随意应
物。非果报得者。假于定力。乃有所用。若九住
十住所见。粗细不同者。是则为异。十住所见
之身虽妙。亦非决定。何故。唯诸佛所见者。乃
是法身决定。若十住所见是实者。九住所见
应是虚妄。但此事不然。故有所见精粗浅深
为异也。乃至须陀洹。但见实相身。十住大
菩萨。亦同所见。如蚊子得大海之底。乃至罗
睺阿修罗王。亦得其底。虽得之是同。而深浅
有异。则因佛法身相精粗。了声闻人。及初
习行菩萨。因丈六身。而得实相。或有菩萨。功
德纯厚。信力弥固。所见之身。过于丈六。随爱
色而得实相。如密迹经说。得无生忍阿惟越
致菩萨。所见佛身。无量无边。世间端正第一
无比。而不取相。不生贪著。因此身已。得甚深
三昧陀罗尼等。如是转胜。如声闻法中。所有
不同须陀洹。欲得斯陀含道。舍本所得大道。
虽非颠倒。以斯陀含道微妙大利故。如人为
大利故。舍于小利。菩萨从一地至一地亦如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0c 页 T45-0130.png
是。虽得无生法忍。实事为定。而得一地舍一
地。以本地钝不明了。不微妙故。此二俱趣佛
道。不名为异同也。不出于实相故。实相则
是无复别异。大小菩萨分别佛身者。所见为
异。

* 次问法身佛尽本习并答

远问曰。大智论曰。阿罗汉辟支佛尽漏。譬烧
草木。烟炭有馀。力劣故也。佛如劫烧之火。一
切都尽无残无气。论又云。菩萨违法忍得清
净身时。烦恼已尽。乃至成佛。乃尽馀气。如此
则再治而后毕劫不重烧。云何为除耶。若如
法华经说。罗汉究竟。与菩萨同。其中可以
为阶差。烦恼不在残气。又三兽度河。三士射
的。今同大除。此皆都闻经。非大类立言之本
意。故以为疑。又问真法身佛。尽本习残气时。
为以几心。为三十四心耶。为九无碍九解脱
耶。为一无碍一解脱耶。若以三十四心。烦恼
先已尽。今唯尽残气。不应复同声闻经说。
答以九无碍九解脱。烦恼有九品。双道所断
故。无有此用。可烦恼残气。非三界漏结之所
摄。馀垢轻微。尚无一品。况有九乎。若以一无
碍一解脱。计三界九地中。皆应有残气。不
得遍治上地。若从不用以上。先以世俗道断。
今虽上地而有疑。何者。无漏法与世俗道。俱
断九品结。功同而治异。故有斯义。推本习残
气。尚非无漏火所及。况世俗道乎。夫功玄则
治深。数穷则照微。理固宜然。想法身经。当有
成说残气中。或有差品之异。是所愿闻。

什答曰。声闻人谓佛与阿罗汉辟支佛俱共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1a 页 T45-0131.png
得。若断诸烦恼。无复有异。是故世间大劫
尽大为喻。又以菩萨至坐道场。乃断烦恼。是
故分别习。有馀无馀为异耳。如摩诃衍经说。
得无生忍菩萨。断诸烦恼。具六神通。而诸论
师所明不同。或言若菩萨断烦恼。得漏尽通
者。则同漏尽阿罗汉。漏尽阿罗汉。永不复生。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菩萨未断习气。而證
于涅槃。无大悲心故。不能复生。菩萨无此二
故。明生生不绝。或有人言。菩萨得无生法忍
时。三界系烦恼。及习气俱尽。而法身菩萨。别
有结使未灭。虽然亦不妨习行佛道。如贼系
缚在狱。虽为未死。无所能作。是菩萨结使。并
地地中断。至坐道场。实欲成佛。尔乃灭尽。此
义如上灯喻中说。如是义者。则无所妨碍。以
其不灭故。而今菩萨具足十地。言法身菩萨
断烦恼者。此说亦实。为断三界凡夫烦恼故。
法身菩萨。不断烦恼者。此说亦实。有菩萨
细微烦恼故。如燃灯时有闇有明者。得有所
见。有闇者。燃第二灯时。其明增益。当知先有
微闇故。若光无闇。燃第二灯时。不应有异。又
三十四心。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皆非佛说。何
以故。四阿含毗尼。及摩诃衍中。无此说故。但
阿毗昙者。作如是分别。若佛有此说者。当求
本末而来难。以之为遇。不受所论。又三十四
心九无碍九解脱道。以人通议故。是以于大
智论中。说为分别。佛与二乘为异耳。诸摩诃
衍经说。佛以一念慧。断一切烦恼习。所有
应知应见。无不通达此一念慧。于无量劫来。
修习明利。最为第一。不复须假馀心力也。若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1b 页 T45-0131.png
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所有智慧。不能如是者。
乃用九无碍道九解脱。以其钝故。如人刀钝
手力劣弱。多斫乃断。若大力利刀一斫则断。
如是佛坐道场。末后之慧。最第一利。无能胜
者。一时断诸烦恼。永尽无馀。以人不议故。名
为残气耳。而有为议法。皆羸劣故。众缘和合。
乃有所作。最后金刚之慧。则不然也。以有
大力故。唯用相应共生心心数法处。不须馀
心力。如是说者。于理为便。如凡夫结使习气
不能大悲事。而令身口业相小有异相。起彼
不净之心。菩萨结使亦如是。势力衰薄。虽不
能起罪业。但稽留菩萨。不令疾至佛道。是故
说法身菩萨成佛时。断烦恼习。昔闻有菩萨
阿毗昙。地地中分别诸菩萨结使及其功德。
如大品十地说。舍若干法。得若干法。先来之
日。不谓此世无须菩萨阿毗昙事。而来问精
究。苦求残气之差品。今未有此经。不可以意
分别。是故不得委由相答也。

* 次问答造色法

远问曰。经称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又问
造色能造色不。若能造色。则失其类。如其不
能。则水月镜像复何因而有。若有之者。自非
造色。如何又问水月镜像色阴之所摄不。若
是色阴。直是无根之色。非为非色。何以知其
然。色必有象。象必有色。若像而非色。则是经
表之奇言。如此则阿毗昙覆而无用矣。

什答曰。经言一切所有色。则是四大及四大
所生。此义深远难明。今略叙其意。地水火风。
名为四大。是四法或内或外。外者何也。则山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1c 页 T45-0131.png
河风热等是。内者则骨面温气等是。四大如
是。无所不在。而众生各各称以为身。于中次
生眼等五根。五根虽非五识所知。亦不得谓
之无也。所以者何。譬如发爪。虽是身分。无所
分别。以离根故。又如癞病之人。身根坏败。虽
有皮肉。而无所觉。是故当知。皮肉之内。别有
觉用。又能生身识。以是故。名为身根。假令身
肉但有身根者。以指触食。唯知冷热。不知香
味。是故当知。别有鼻舌根等。若然者。四大之
身。必生五根。分别五尘故。五根之色。其为微
细。非五识所知。难了难明。是故佛名四大所
生色。若问五根难明。佛名为四大生色者。五
尘何以复名四大所生色耶。答曰。五尘亦复
微细。如水月镜像等。虽复眼见。无有馀尘若
离馀尘。则非是色。若声从触有。谓为可闻。
无有住处。时过则灭。因缘虽存。无声可闻。
若香离色味触。则不可得。味触亦然。是故五
尘。亦名四大所生色。以其小故。或言身根遍
于一体。其馀四根少分处生。如瞳子内针头
之处。眼根见色。馀处因此。总名为眼。其馀根
皆亦如是。身根所触。审有所觉。凡夫之人身
所觉事。以之为实。如人得罹于官。苦以刀杖
治之。终不以馀尘为用也。乐亦如是。众生多
五欲。于细滑中。淫欲偏重。乃有随而死者。是
故佛经或以之为初。又如人尽见于色。闇中
虽无所见。以身触故。便得其事。当知身根常
有实用馀根无有此力。又身根遍生身识。是
故身所觉法。名为四大。若问身根所觉有十
一事。何故但说四法为大也。答其馀七法。皆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2a 页 T45-0132.png
四大所摄。四大为根本。是其气分耳。轻重是
觉分。坚是相密。若分散则为轻物。若集之则
为重物。涩亦然。地有二种。一微尘。次密相
近。名为滑物。若微尘疏远。名为涩物。寒是风
水之分。水常冷相。若与火合则热。离火还归
本相。风亦冷相。若火力偏多。名为热风。离火
还为冷风。如热时摇扇。即得冷风。又身内风
发。便令体冷。若服热药。冷风则止。水有二
相。一为流相。二为冷相。经中多说流相。以相
常有不可坏故。一切法皆有二相。客相旧相。
佛通达一切法本末故。说其旧相。如水或与
火相。可使为热。流是旧相。虽与热合。犹不舍
流相。是故寒是火所摄。饥渴者。以人腹内
风火力故消食。消食已则从剋人身。是故饥
虽食难消之物。而无所患。以能消故。若如是
分别。四大气分。乃应无量。如长短此彼粗
细方圆燥湿合散等。皆可以身根觉知。何止
七事耶。佛是一切智人。是故但说四大色。及
四大所生色。或言眼见草木。从种出生。如是
细为粗因。如种中无树。推树为从何来。有人
言无因无缘。自然而生。或有人言万物皆从
大生。有人言从微尘生。有人言从常性生。唯
佛言从四大生。所谓种中地水火风也。此中
虽有馀物。佛但说四大。以四大能利成果故。
坚相能持。水相能烂。火相能成熟。风相能增
长。如是树得成茂。色等无有此用。是故不
说。又内四大。人初入胎时。地能持之。水能和
合。火能成熟。风能开诸窍。令得增长。尔时小
儿未有眼等根故。不能分别。以初得身根故。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2b 页 T45-0132.png
而分别四大所能。是故说一切色。皆四大为
根本。如经说六种十二触八十八意行四善
处。名之为人。是中分别义者。如小儿初入胎
时。未有眼等故。但有六种。四大虚空及识。虽
有色香味等。以其不觉。不为利益。故不说也。
六入既成。于外粗受乐。名为触生受。而复
意识。常多发用。眼识所见色。分别好丑中
间。乃至意所知法。分别好丑中间。是名十八
意行。又终能住于四善之处。所谓乐分别诸
法。是智慧处。乐实不虚。是诚谛处。乐舍则
舍恶。是舍处。乐离愦闹。是寂灭处。或言次第
而生。如大劫尽时无所复有。唯有虚空。尔时
虚空中。有诸方风来。互相对持。后有天雨。风
持此水。水上有风。扰动而生水沫。水沫积厚
于乃成地。从生草木等。以观一切水色。初
始皆从风出。以能持故。是以说所有尽皆以
四大为根本。今色味等。亦为四大因缘。四
大亦为色等之因缘。但以初得名故。如谷子
中。大有色有味等。牙时色味等。亦有四大。但
分别先后因果。得其名耳。如内四大。初入胎
时。系在赤白不净之中。虽有色香味。以无
眼等故。不觉不知。唯有身根。觉知四大有用。
佛因此心故。说四大为生色之本。是故十二
因缘中。第三因缘时。虽有四大所生色。以
微细未能遮识。识增发故。说识因缘名色。
歌罗罗时四大成就。反名为色。歌罗罗时中
识成就。反名为名。所谓成就者。了了相现也。
是故说内四大。为生色之本。佛言所有色四
大。四大生有。是总相说耳。或有三大二大一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2c 页 T45-0132.png
大。四大者如身也。三大者。如死人身中无有
火大。二大者如热水热风热合名等。一大者
如风。风中无有地水也。四大生色中亦如是。
或四或一。如饮食有味香触。如净洁玉器承
天雨。但有色味触。无有香气。地气合故乃可
有香。如火从珠日出者。无香无味。但有色
触。烧为触。照为色。如镜像水月。唯有一色。
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者。经无此说。亦无造
名。但传译失旨耳。佛唯说所有色。若四大四
大所生。因四大复生四大。如种中四大。复生
芽中四大。芽中四大所生色。复生四大所生
色。亦互相生如前说。又外道说。四大是常。无
时不有。若佛说所有色。皆是四大。则外道
增其邪见。是故佛言。色非唯四大而已。因
四大故。更有色生。是名四大所生色。是色有
三种。善不善无记。以善身口业色。能生天
人报四大。不善身口业色。能生三恶处报四
大。无记色自然因共生因。阿毗昙中亦如是
说。若然者。云何言四大不自生也。如人还生
人。或生畜生。而生中不正说。从四大生者。皆
是四大所生色。如阿毗昙。分别四大。一阴
一入界所摄。但四大。则无别阴界入。以四
大少故。四大所生色阴。十一入。十一界所摄。
若但四大所生色。则无别阴也。十入十界所
摄。如是四大四大所生色。虽没自生。生彼
无咎。所以者何。生生之大。以有空名。如前说
水月镜像。阿毗昙人。有法相者。谓是阴界入
故摄。如经说三种色。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
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又如不见不闻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3a 页 T45-0133.png
不嚊不味不触。尚名为色。何况眼镜像。如非
色耶。是故水月幻化等。是可见色。而佛法
为度众生故。说水月镜像影响炎化喻等。默
人终不贪著。谓之为有。是故以为空喻。如幻
化色。虽是不实事。而能诳惑人目。世间色像
亦复如是。是以过五百年后。而诸学人多著
于法。堕于颠倒。佛以幻化为喻。令断爱法。得
于解脱。是故或时说有。或时说无。凡夫人无
有慧眼。深著好丑粗细等。起种种罪业。如是
何得言无耶。佛说一切色。皆虚妄颠倒不可
得。触舍离性。毕竟空寂相。诸阿罗汉以慧眼。
诸菩萨以法眼。本末了达。观知色相。何得言
定有色相耶。诸佛所说好丑此彼。皆随众生
心力所解。而有利益之法。无定相。不可戏论。
然求其定相。来难之旨。似同戏论也。

* 次问罗汉受决并答

来答称法华经说。罗汉受记为佛。譬如法身
菩萨净行受生故。记菩萨作佛居此。为法身
之明證。

远问曰。经说罗汉受决为佛。又云。临灭度时。
佛立其前。讲以要法。若此之流。乃出自圣
典。安得不信。但未了处多。欲令居决其所
滞耳。所疑者众。略序其三。一谓声闻无大慈
悲。二谓无沤和般若。三谓临泥洹时。得空空
三昧时。爱著之情都断。本习之馀不起。类同
得忍菩萨。其心泊然。譬如泥洹后时。必如此
爱习残气。复何由而生耶。斯问以备于前章。
又大慈大悲积劫之所习纯诚。著于在昔。真
心彻于神骨。求之罗汉。五缘已断。焦种不生。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3b 页 T45-0133.png
根败之馀。无复五乐。慈悲之性。于何而起耶。
又沤和般若。是菩萨之两翼。故能凌虚远近。
不坠不落。声闻本无此翼。临泥洹时。纵有大
心。譬若无翅之鸟。失据堕空。正使佛立其前。
羽翮复何由顿生。若可顿生。则诸菩萨。无复
积劫之功。此三最是可疑。虽云有信。悟必由
理。理尚未通。其如信何。

什答曰。一切阿罗汉。虽得有馀涅槃。心意清
净。身口所作。不能无失念。不知之人。起不净
想。其实无复别有垢法。如人锁脚。久久乃离。
脚虽不便。更无别法。阿罗汉亦如是。从无始
生死来。为结所缚。得阿罗汉道。虽破结缚。以
久习因缘故。若心不在道。处于愦闹。因妄念。
令身口业而有失相。是人入无馀涅槃时。以
空空三昧。舍无漏道。从是以后。永无复有身
口业失。时闻促故。不应难言更当起也。又谓
以空空三昧。能断馀习者。是事不然。何以
故。用此三昧。舍无漏者。则非无漏定。若然
者。何得谓烦恼习气都尽耶。又阿罗汉还生
者。唯法华经说。无量千万经。皆言阿罗汉。于
后边身灭度。而法华经。是诸佛秘藏。不可以
此义。难于馀经。若专执法华经。以为决定者。
声闻三藏。及馀摩诃衍经。寝而不用。又有经
言。菩萨畏阿罗汉辟支佛道。过于地狱。何以
故。堕于地狱。还可作佛。若尔者。唯有法华一
经可信。馀经皆为虚妄。是故不应执著一经。
不信一切经法。当应思惟因缘。所以取涅槃。
所以应作佛。然五不可思议中。诸佛法是第
一不可思议。佛法者。谓阿罗汉涅槃当作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3c 页 T45-0133.png
佛。唯佛知之。又声闻人。以爱为集谛。阿罗
汉爱尽故。则无复生理。摩诃衍人言。有二种
爱。一者三界爱。二者出三界爱。所谓涅槃佛
法中爱。阿罗汉虽断三界爱。不断涅槃佛中
爱。如舍利弗心悔言。我若知佛有如是功德
智慧者。我宁一劫于阿鼻地狱。一胁著地。不
应退阿耨三菩提。又毗摩罗诘经。摩诃迦叶。
与目连悔责。一切声闻。皆应号泣。此是爱习
之气。又首楞严三昧中说。如盲人梦中得眼。
觉则还失。我等声闻智慧。于佛智慧。更无所
见。此似若无明。如是爱无明等。往来世间。
具菩萨道。乃当作佛。佛设入菩萨道。尚不
得同直修菩萨道者。何况同无生法忍菩萨
也。何以故。是人于众生中。不生大悲心。直趣
佛道。但求自利。于无量甚深法性中。得少便
證。以是因缘故。教化众生。净佛国土。皆为迟
久。不如直趣佛道者疾。成于佛。又阿罗汉慈
悲。虽不及菩萨慈悲。与无漏心合故。非不妙
也。如经中说。比丘慈心和合。修七觉意。设断
五道因缘者。慈悲犹在。发佛道心时。还得增
长。名为大慈大悲。如法华经中说。于他方现
在佛闻斯事。然后发心。又涅槃法。无有决定
不相应焦罗汉耳。何以故。涅槃常寂灭相。无
戏论诸法。若常寂灭无戏论则无所妨。又诸
佛大菩萨。深入法性。不见法性不三品之
异。但为度众生故。说有三分耳。沤和般若是
菩萨两翅者。而法华经义。不以此说也。是般
若波罗蜜经经中。赞叹般若波罗蜜故。有菩
萨离般若波罗蜜。但以馀功德。求佛道者。作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4a 页 T45-0134.png
此喻耳。是故佛言。虽有无量功德。无般若沤
和。如鸟无两翅。不能远至。如是成阿罗汉。到
于涅槃。大愿以满。不能复远求佛道。若法
华经说。实有馀道。又诸佛赞助成立。何有难
事哉。佛有不可思议神力教化。能令草木说
法往来。何况于人。如焦谷不能生。此是常理。
若以神力咒术药草力。诸天福德愿力。尚能
移山住流。何况焦种耶。如以无漏火。烧阿罗
汉心。不应复生。但以佛无量神力接佐。何得
不发心作佛也。假使佛语阿难。作众恶事。以
恭敬深爱佛故。尚亦当作。何况佛记言作佛。
为开其因缘。而不成佛乎。如大医王。无有不
治之病。如是佛力所加。无有不可度者。又阿
罗汉。于涅槃不灭。而作佛者。即是大方便也。
又菩萨先愿欲以佛道入涅槃。无般若方便
故。堕声闻辟支佛地。如无翅之鸟。今阿罗汉。
欲以声闻法入涅槃。或于中道。以有漏禅。生
增上慢。如无翅鸟。不得随愿。便当堕落。若能
随佛所说。与禅定智慧和合行者。得入涅槃。
是名阿罗汉中有二事。以禅定为方便。无漏
慧为智慧。又佛说般若波罗蜜时。未说法华
经。是诸佛欲入涅槃时。最后于清净众中。
演说秘藏。若有先闻者。心无疑难。而诸阿罗
汉。谓所愿以毕。佛亦说言。阿罗汉末后身灭
度。菩萨闻已。于阿罗汉道则有畏。今略说二
因缘故。佛有此说。一者秘法华义故。多令众
生乐小乘法。得于解脱。二者欲使菩萨直趣
佛道。不令迂回。所以者何。阿罗汉虽疾證无
为法。尽一切漏。得到苦边。后入菩萨道时。不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4b 页 T45-0134.png
根明利。习大道为难。以所资福德微薄故。若
无此二因缘者。阿罗汉终归作佛。不应为作
留难也。

* 次问念佛三昧并答

远问曰。念佛三昧。般舟经念佛章中说。多
引梦为喻。梦是凡夫之境。惑之与解皆自厓
已还理了。而经说念佛三昧见佛。则问云。则
答云。则决其疑网。若佛同梦中之所见。则是
我相之所瞩想相。专则成定。定则见佛。所见
之佛。不自外来。我亦不往。直是想专理会
大闻。于梦了疑大我。或或不出。境佛不来。而
云何有解。解其安从乎。若真兹外应。则不得
以梦为喻。神通之会。自非实相。则有往来。往
则是经表之谈。非三昧意。后何以为通。又
般若经云。有三事得定。一谓持戒无犯。二
谓大功德。三谓佛威神。为是定中之佛。外
来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则是我想之所立。还
出于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则是梦表之圣人。
然则成会之表。不专在内。不得令闻于梦
明矣。念佛三昧法法为尔不。二三之说。竟何
所从也。

什答。见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
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
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
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
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
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
念佛三昧。其实不同。者得神通见十方佛。
馀者最下。统名念佛三昧。复次若人常观世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4c 页 T45-0134.png
间厌离相者。于众生中。行慈为难。是以为
未离欲诸菩萨故。种种称赞般舟三昧。而是
定力。虽未离。亦能摄心一处能见诸佛。则
是求佛道之根本也。又学般舟三昧者。离言
忆想分别。而非虚妄。所以者何。释迦文佛所
说众经。明阿弥陀佛身相具足。是如来之至
言。又般舟经种种设教。当念分别阿弥陀佛。
在于西方。过十万佛土。彼佛以无量光明。常
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经所说。能见佛者。则
有本末。非徒虚妄忆分别而已。以人不信。
不知行禅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远见
诸佛也。是故佛以梦为喻耳。如人以梦力故。
虽有远事。能到能见。行般舟三昧菩萨。亦
复如是。以此定力故。远见诸佛。不以山林等
为碍也。以人信梦故。以之为喻。又梦是不
然之法。无所施作。尚能如是。何况施其功用。
而不见也。又诸佛身有决定相者。忆想分别。
当是虚妄。而经说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
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若然者。如说行见
诸佛身。不应独以虚妄也。若虚妄者。悉应虚
妄。若不虚妄。皆不虚妄。所以者何。普令众
生。各得其利。种诸善根故。如般舟经中见佛
者。能生善根。成阿罗漠。阿惟越致。是故当
知。如来之身。无非是实。又忆想分别。亦有
时有。若当随经所说。常应忆想分别者。便能
通达实事。譬如常习灯烛日月之明。念复障
物。便得天眼。通达实事。又下者持戒清净。信
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众缘和合。即
得见佛。如人对见镜像。又一凡夫。无始以来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5a 页 T45-0135.png
曾见。皆应离欲得天眼天耳。还复轮转五道。
而般舟三昧。无始生死以来。二乘之人。尚不
能得。况于凡夫。是故不应以此三昧所见。谓
为虚妄。又诸菩萨得此三昧见佛。则问解释
疑网。从三昧起。住粗心中。深乐斯定。生贪著
意。是故佛教行者。应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
不来。而得见佛闻法者。但心忆分别。了三界
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或是先世忆想果
报。或是今世忆想所成。闻是教已。心厌三界。
倍增信敬。佛善说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即时
得离三界欲。深入于定。成般舟三昧。

* 次问四相并答

远问曰。经云前四相。各行人法。后四相行
一相。二相更相为故。不受无穷之难。而大智
论云。若生能生生。则生复有生。若复有生则
有生。夫生生者如此。便为无穷。若果无穷。则
因无崖分。若其有穷。则因缘无由而生。据
今有生则不应受无穷之难。若不受无穷之
难。若不受无穷之难。则四相更相为没。令前
能生法。复生生。则反覆有能生之力。若前生
能反覆。则不应限后生之不能。如此还入于
无穷矣。又问四相与心法为同。若有因为有
前后之差。为一时并用也。若一时并用。则生
灭性相违。灭时不应生。生时不应灭。若有前
后之差。则生中无灭。灭中无生。若生中无灭。
则生堕有见。若灭中无生。则灭堕无见。有无
既分。则断常两行矣。若生中有少灭。灭中有
少生。则前生与后生相陵。前灭与后灭相践。
如此则不应云新新生灭相离无故也。必其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5b 页 T45-0135.png
无故。则因缘之与不陵践明矣。若生为住因。
住为灭因。则生中无住。住中无灭。假令如新
衣之喻。则生中已有住。住中已有灭。则是因
中有果。果不异因。因果并陈。厚然无差别。
若然者。进退落于疑地。反覆入于负门也。

什答曰。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
非佛所说。众经大要有二。所谓有为法。无为
法。有为法有生有灭有住有异。无为无生无
灭无住无异。而佛处处说。但有名字耳。尚不
决定言有生相。何况生生也。此是他人意。非
信所受。何得相答。如他人有过。则非所知。然
佛说一切法。若常若无常多。无常名先无今
有。已有便无。常名则离如是之相。无常是
有为法。常即是无为法。佛为众生说诸因缘
出世法。名为生。如母子。如芽从种生。此是现
所见事。名之为生。灭名众缘坏败。若众生而
言名为死。若万物而言为坏。从生至灭。于
其中间异相名住异。若众生而言。名老死病
癈。若非众生而言。名委异变故。如是内外之
物。名为生灭住异。直信之士。闻此事已。即生
厌离。得道解脱。佛大意所明。其旨如此。而比
丘深心爱法。戏论有为之相。分别有八。法俱
生理尚失中。则是众难之府。若一时则无因
缘。若次第生则是无穷。又不应离法有生。所
以者何。生是有为相。若离生有法者。则非有
为法。若生能合法为生者。法何故不能合生
为非生。亦如来难之咎。如是多过。是故佛小
乘经中。说生灭住异。但有名字。无有定相也。
大乘经中说。生是毕竟空如梦幻。但或凡夫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5c 页 T45-0135.png
心耳。大乘之法。是所信伏故。以之为论。诸法
无生。求生定相不可得故。若因中有法者。则
不应名生。如囊中物。非囊所生。若因中先
无者。法何故不从非因中生。如乳中无酪水。
亦因无。若有生者。为说瓶初时有也。为泥后
非起瓶时有也。此二时俱不然。所以者何。已
生未生故。生时过亦如是。若即瓶成为生。此
亦不无生分。无瓶亦不应以妄生。何以故。三
事相离即无也。若一时即无因缘。无因缘者。
应各自生。如是等无量之过。是故诸佛如来。
知生法无有定相。经诳凡夫之目。如梦中事。
无有本末。以此因缘。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断
言语道。灭诸心行。同泥洹相。得此妙理。即成
无生法忍。

* 次问如法性真际并答

远问曰。经说法性。则云有佛无佛性住如故。
说如。则明受决为如来。说真际。则言真际不
受證。三说各异。义可闻乎。又问法性常住。为
无耶为有耶。若无如虚空。则与有绝。不应言
性住。若有而常住。则堕常见。若无而常住。则
堕断见。若不有不无。则必有异乎。有无者辨
而结之。则觉愈深愈隐。想有无之际。可因
缘而得也。

什答曰。此三义。上无生忍中已明。又大智度
论广说五事。所谓断一切语言道。灭一切心
行。名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假为如法性
真际。此中非有非无。尚不可得。何况有无耶。
以忆想分别者。各有有无之难耳。若随佛法
寂灭相者。则无戏论。若有无戏论。则离佛法。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6a 页 T45-0136.png
大智论中。种种因缘。破有破无。不应持所
破之法为难也。若更答者。亦不异先义。若
以异义相答。则非佛意。便与外道相似。今复
略说。诸法相随时为名。若如实得诸法性相
者。一切义论所不能破。名为如。如其法相非
心力所作也诸菩萨利根者。推求诸法如相。
何故如是寂灭之相。不可取不可舍。即知诸
法如相性自尔故。如地坚性水湿性火热性
风动性。火炎上为事。水流下为事。风傍行为
事。如是诸法性性自尔。是名法性也。更不
求胜事。尔时心定。尽其边极。是名真际。是故
其本是一义。名为三如。道法是一。分别上中
下。故名为三乘。初为如。中为法性。后为真
际。真际为上。法性为中。如为下。随观力故。
而有差别。又天竺语音相近者以为名。是故
说知诸法如。名为如来。如正遍知一切法故
名为佛。又小乘经中亦说。如法性。如离阿
含中。一比丘问佛世尊。是十二因缘法。为佛
所作。为馀人所作。佛言。比丘。是十二因缘。
非我所作。亦非彼所作。若有佛若无佛。诸
法如法性。法性常住世间。所谓是法有故是
法有。是法生故生。无明因缘识。乃至生因
缘老死因缘诸苦恼。若无明灭故行灭。乃至
老死灭故。诸苦恼灭。但佛为人演说显示。如
日显照万物长短好丑。非日所作也。如是声
闻经说。世间常有生死法。无时不有。是名有
佛无佛相常住。真际义者。唯大乘法中说。以
法性无量。如大海水。诸圣贤随其智力所得。
二乘人智力劣故。不能深入法性。便取其證。
问法身感应并答¶ 第 136b 页 T45-0136.png
證知如实之法微妙理极。深厌有为。决定以
此为真。无复胜也。而诸菩萨。有大智力。深入
法性。不随至为證。虽放深入。亦更无异事。如
饮大海者。多少有异。更无别事。又诸菩萨。其
乘顺忍中。未得无生法忍。观诸法实相。尔时
名为如。若得无生法忍已。深观如故。是时变
名法性。若坐道场。證于法性。法性变名真际。
若未證真际。虽入法性。故名为菩萨。未有圣
果。乃至道场。诸佛以一切智无量法性故。
尔尔乃出菩萨道。以论佛道也。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