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掌珍论-唐-清辩菩萨卷二

卷二 第 268a 页
卷二 第 273b 页


《大乘掌珍论》卷下

清辩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已说修观行者总相悟入。有为性空。而
未悟入无为性空。若不开示无由悟入。若不
卷二 第 273c 页 T30-0273.png
悟入无分别慧。谓趣入行终不得成。为开示
故复说是言。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此中
简别立宗言词。即上真性须简别意。如前应
知。就真性故立无为空。非就世俗。非有为故
说名无为。翻对有为是无为义。即是虚空择
非择灭及真如性。谓前所除法处一分先显
悟入。虚空性空易开示故。唯就空无有质碍
物。世间共立名虚空故。由此为门悟入所馀
无为空性。即此世间所知虚空。就真性故空
无有实。是名立宗。即此所立就真性故无实
虚空。二宗皆许为不起故。或假立为不起法
故。说名为因。空花无实亦不起故。立为同喻。
不说遮止异品立为不同法喻。如前应知。云
何此中建立比量。谓就真性虚空无实以不
起故。诸不起者愚智同知。其性无实犹如空
花。此所立因不起故者。略举名相。复有馀因。
非所作故。非能作故。无灭坏故。如是等因能
遮所说无为空性。是故如应皆得为因。如说
汝当守掌此酥勿令乌近。为令所守无损污
故。亦应遮彼猫鼠等类。

毗婆沙师咸作是难。若所立宗无为无实。是
无有义。空处等至即无所缘。云何得有。然无
障碍是虚空相。此若方便立比量言。空处等
至实有所缘。或境实有。是等至故。如是等
至所缘境故。如馀等至。或如彼缘。其馀等至
及彼所缘。是有为故。已辩性空则无同喻。此
就胜义辩虚空相。若就世俗所立虚空亦非
实有。以不起故。犹如空花。由此比量彼所建
立实有不成。又即由此我所说因。汝言等至
卷二 第 274a 页 T30-0274.png
所缘境故。因有决定相违过失。是故我先所
立义成无障难故。

自部他部有作是言。若就真性虚空无实。以
不起故。此言义准。起者皆实。若言起者。亦无
有实是则此因。不遍同品因性不成。此是义
准。相似过类似不成过。此审定言。诸不起者
皆无有实。非审定言。诸无实者悉皆不起。虽
复勤勇无间所发。不遍同品亦许为因。故此
无过。

有馀难言。虚空有性世共知故。花亦有性。嗢
钵罗等世现见故。空花二种虽不相应非无
自性。故空花喻所立不成。此难不然。此空花
喻就第六转依士训释。空之花故说名空花。
此既非有故喻非无。

由此道理修观行者应正悟入虚空性空。于
择灭等三种无为性空道理亦当悟入。

毗婆沙师不忍遮破择灭无为。复作是难。佛
说择灭对治有为故名出离。若谤言无。汝等
便有违宗过失。又世尊说。喜贪俱行诸受尽
灭。名为涅槃寂静微妙。云何言无。此中世尊
欲令所化于有为境勤修厌离于无为境随顺
欣乐故。就世俗说有择灭出离涅槃寂静微
妙。如佛说有化生有情。说有无为涅槃亦尔。
许此有故无违宗过。但就真性遮破择灭。故
世尊言。诸有寻求涅槃有性。我说痴人外道
弟子。乃至广说。又言。如来不见生死及以涅
槃。言涅槃者如来假立。此中都无涅槃自性。
乃至广说。亦无诽谤圣谛过失。以就世俗说
有爱苦毕竟不生出离涅槃寂静微妙无颠倒
卷二 第 274b 页 T30-0274.png
故。非就胜义说有爱苦毕竟不生本性寂灭
名为灭谛。由此圣教及所说理。就真性故说
无择灭无此过失。

有馀不善正理论者作如是难。所立宗言无
为无实。无为既无。所立不成。所依不成。空花
无故有法不成。立宗因喻皆有过失。此难不
然。想施设力于唯无有有质碍物。立为虚空。
由慧简择于唯无有烦恼生起。立为择灭。由
阙众缘于唯无有诸法生起。立非择灭。于唯
无有一切所执。立为真如。想施设力许有假
立。虚空等故不显差别。由共许力总立有法。
差别遮遣非所共知。立为宗法。彼不起等共
所了知。立为因法。是故无有立宗因过。所说
空花虽无有事。是不起等法之有法无性性
故。由是能成所成立义。故无有法不成过失。

毗婆沙师复作是说。此亦不然。择灭实有。道
所缘故。违烦恼故。非无实法可有是事。此言
唯有遮异品故。如遮虚空实有性故。前已具
破不应重执。

经部诸师咸作是说。立虚空等皆非实有。如
是比量立已成过。若此义言。有碍色等无性
为体。非立已成辩彼无故。所立宗言。无为无
实。此言正遣执实有性。亦复傍遣执实无性。
铜鍱部师复作是说。诸间隙色说名虚空。我
宗立彼是有为故。汝遣无为立已成过。有为
自性如前已遣。故亦不然。毗婆沙师与犊子
部。所执多同。应如彼破。

相应论师有作是说。于胜义上更无胜义。真
如即是诸法胜义。故就胜义说真如空。此言
卷二 第 274c 页 T30-0274.png
称理。而言真如非实有者。此不称理。云何出
世无分别智及此后得清净世智。缘无为境
是应正理。实不应理。如说世智缘无为境。
不应正理。如是此智缘有为境亦不应理。非
执真如实有应理。此实有性难成立故。缘真
如智非真出世无分别智。有所缘故及有为
故。如世缘智。是故经言。曼殊室利。慧眼何
见。答言。慧眼都无所见。又说。云何名胜义
谛。答言。此中智尚不行。况诸名字。又说。梵
志。如来菩提非能现观。又契经言。曼殊室利。
云何见谛。答言。此中无法可见忆持。此等诸
契经者。不应许此无分别智是能现观及缘
真如。又彼真如非真胜义。是所缘故。犹如色
等。又汝所说于胜义上更无胜义。如是等言。
若于此上空无此故说名为空。诸衣绢上更
无衣绢。牧羊人等亦共了知。彼亦应名见真
理者。又为对治诸恶见故说如是空。于胜义
上更有胜义。此类恶见曾未有故。不应遮彼
说如是空。又彼真如非实有性。违如前说。比
量理故。如说如来不见生死及以涅槃。已正
了知。非有颠倒所起烦恼。本性毕竟无生自
性。如是正知本性毕竟。非是正知非不正知。
由此圣教应知真如唯是一切分别永灭。非
实有性非离非有。实性真如转依为相。法身
成就。由得观空真对治道。一切分别遍计所
执种子所依异熟识中分别等种无馀永断。
因缘无故毕竟不生。本性无生本性常住。是
名如来转依法身。如契经说。曼殊室利。言如
来者即是毕竟本无生句。常无生法是名如
卷二 第 275a 页 T30-0275.png
来。乃至广说。若言真如虽离言说而是实有。
即外道我名想差别说为真如。如彼真如虽
是实有。而就胜义有非有等分别不成。我亦
如是彼亦计我。虽是实有周遍常住。作者受
者而离分别。以非语言所行处故。分别觉慧
所不缘故名离分别。彼教中说。言说不行心
意不證。故名为我。我相既尔。而复说言。缘真
如智能得解脱。非缘我智。此有何别。并无言
说。有实性故。唯执朋党。说如是言。故我不能
信受如是似我真如实有非有。且止广诤诸
有厌怖。广文义者难受持故。入真甘露已具
分别。复有同类乘劣乘者。作如是言。十二处
摄有为无为定有自性。以有苦等十六圣行
观四圣谛。精勤修习见修二道。能灭见修所
断一切三界所摄烦恼炽火。及令三界众苦
息故。若不开示诸法性空。谁当能舍如是过
失。谁复能修如是功德。三乘虽有资粮根性
胜解差别。现观圣道应无差别。如是一切我
皆信受。为欲断除烦恼障故。依世俗理彼道
差别。若离證入法无我性。不能永断所知障
故。大师应成少分解脱。为不说言解脱解脱
无差别耶。实有此说。皆同解脱烦恼障故。作
如是言。非一切种。譬如毛孔与其太虚空性
虽同非无差别。若不尔者。应不能发胜果作
用如意神通。所證应非真实究竟。且止傍论
应辩正论。

修观行者。如已悟入自宗所计虚空等空。亦
当悟入他宗所计自性士夫极微自在时方命
等诸句义空。
卷二 第 275b 页 T30-0275.png

此中自性士夫论者作是难言。我宗三界一
切皆似空花转变非无空花。由彼是有同喻
不成违所立故。今应诘问。汝言三界一切皆
似空花转变。如是三界为是空花为非空花。
若言三界皆是空花。违害自宗及共知故不
应道理。若言三界非是空花。是则为无同喻
成就失汝本宗。若言不失空花无声所说三
界有性故者。且应审察。汝为谓我说空花无
为同法喻为说空花为同法喻。若汝谓我说
空花无为同法喻。是恶审察。我说空花为同
法喻故。若说空花为同法喻。即非三界。不
应说言。三界有故彼亦是有。此言显汝自慧
轻微。又遮诠言。遮止为胜。遮所遮已。功能即
尽。无能更表所遮差别。如是难辞前已具释。
故非智者心所信受。

诸数论师复作是说。我虽不能亲现成立最
胜士夫。然就共知诸变异聚方便成立。彼体
实有。谓诸显事。有性为因。有种类故。诸有种
类一切皆见。有性为因。如檀片等。显事既是
有种类故。有性为因。如是显事有能受者。所
受用故。诸所受用一切皆见有能受者。如婆
罗门所受饮食。显事既是所受用故有能受
者。前说比量便为敌量之所违害。此就世俗。
若以总相立诸显事。有性为因。不辩差别便
立已成。若立显事乐等为因。即无同喻因亦
不成。乐等种类非共许故。若以比量成立因
言。四蕴皆是苦乐痴性。是蕴性故。如受蕴者
此所说痴。非受蕴摄。同喻不成。又汝士夫多
体相遍有积聚义。即是蕴义。由此士夫因成
卷二 第 275c 页 T30-0275.png
不定。又汝乐等各别无能一一立宗。是蕴性
故因义不成。若就胜义有实檀片。有性为因。
非共许故同喻不成。又就世俗。若以总相立
诸显事。有能受者。不辩差别。便立已成。世所
共知。受者有故。若立显事有实受者常住周
遍。思为自性同喻不成。如是体相诸婆罗门
非共许故。若就胜义同喻不成。受者饮食皆
实有性。非共许故。前说比量。无有敌量能为
违害。

诸胜论师复作是说。诸入出息闭目开目。令
意行动。根变等相定有所相。是能相故。如见
烟等。此就世俗。若以总相立彼诸相定有所
相不辩差别便立已成。世俗共知我非无故。
若立彼相有所相我常住周遍。乐等所依便
无同喻。违所立故。若就胜义亦有如是喻不
成过。时方空等由此道理亦应遮破。

诸胜论师复作是难。极微与意我立无为成
立空因不起故者。自不成因。若谓此二是有
为摄成立空因缘生故者。他不成因。应成少
分悟入空性。若意极微世俗亦许是无为者。
可有此难。然所立意且非无为智生因故。犹
如色等。如是句义同异性故。念生因故。此
等馀因如应当说。又诸极微亦非无为。能成
因故。犹如缕等。如是其馀有合离数同异等
因。随应当说。或二极微所成粗物。非常为因。
是所成故。犹如瓶等。如是其馀是所作故。可
灭坏故。是有因故。此等诸因。随应当说。由此
道理他所妄执。意与极微皆自性空。是故无
有如所说过。
卷二 第 276a 页 T30-0276.png

如上所说遮破数论胜论句义种种道理。无
衣等论所执句义。亦随所应当立为空。

如是遣除诸过难已。修观行者。正比量力悟
入自他二宗所执无为性空。虽闻所成智阶
梯力已入性空。阙胜修力未能永断所应除
障。故复精勤习胜修力。若于此中随有一种
为无为相有间无间。复现行时即应如理观
彼性空。遣除彼相令不显现悟入诸法。离自
性故。其性本空。由性空故相不成实。则是无
相。由无相故无所愿求。则是无愿。由离相垢
故成远离。又离性故缘彼烦恼毕竟不生。故
成寂静。自性无起故成无生。由无生故则无
无常。亦无有苦。亦无无我。又无生故则无有
相。由无相故能以无相一相之行。观一切法
悟入无二。由此行相勤习胜修。增长如是胜
修力故。遣除粗相令不显现。由此令无所行
行相。谓取有为无为行相。如眩瞖者离粗眩
瞖眼得清净。不见先来所取诸相。虽于此中
已得无住。然由空等分别现行。有功用心
犹相续住。未得无动了知空等分别现行。障
碍出世无分别慧。为欲弃舍勇猛正勤如是
观察。就胜义故空性境上空等分别亦非实
有。从缘生故。犹如幻等。如是勤修复能除遣
空等分别。除遣彼故空不空等二边远离。不
更以其空等行相观察诸法。如说般若波罗
蜜多。正现行时于其色上不观为常不为无
常不观为乐亦不为苦。不观为我亦非无我。
不观寂静非不寂静。不观为空亦非不空。不
观为相亦非无相。不观为愿亦非无愿。不观
卷二 第 276b 页 T30-0276.png
远离非不远离。如是于其受想行识一切色
声香味触法所有眼耳鼻舌身意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念住正断。神足
根力觉支道支静虑无色等至神通十力无畏
诸无碍解不共佛法诸三摩地陀罗尼门一切
智上。不观为常亦非无常。乃至广说。

既能如是远离二边。即能生长处中妙行。此
离二边处中道理。由如上说二种比量有为
无为色类无故说名无色。由无色故。亦无有
等诸分别故。无有少法可相表示。言彼既然
此亦如是。故名无示。由无性故所依能依皆
不成就。无有住持。故名无住。若有为相或无
为相。若所分别非所分别。若能分别非能分
别。如是等相觉慧不行。故名无现。远离一切
有相无相。此境界识皆不生故。名无了别。由
无色故。无形质故。方维幖帜皆无有故。名无
幖帜。如世尊告迦叶波言。常为一边无常第
二。此二中间无色无示无住无现无所了别
无有幖帜。是则名为处中妙行。如实观察一
切法性。广说乃至有为一边无为第二。乃至
广说。又如佛告迦叶波言。明与无明皆无有
二无二差别。此中正智是则名为处中妙行。
既能如是远离二边。于能安住无二想上所
起分别无二之想。亦能了知障碍出世无分
别慧寂静安住。如所说因速能永断。永断彼
故即无如是如是分别。语意二言并皆止息。
證得无动无现无相。离诸戏论。诸法实性于
其所缘无动證入。自相妙智相续安住。虽勤
修习无倒空观。而于空性终不作證。如是名
卷二 第 276c 页 T30-0276.png
为胜义静虑。如世尊言。虽修静虑然不依色
而修静虑。如是不依受想行识而修静虑。不
依眼耳鼻舌身意而修静虑。不依色声香味
触法而修静虑。不依于身分别安住而修静
虑。不依于心分别安住而修静虑。不依于地
水火与风而修静虑。不依于空日月星宿而
修静虑。不依帝释梵王世主而修静虑。不依
欲界色无色界而修静虑。不依此世及以他
世而修静虑。不高不下證住无动而修静虑。
不依我见而修静虑。如是不依有情命者养
育士夫补特伽罗及以意生摩纳婆见而修静
虑。不依断常有无有见而修静虑。不为漏尽
而修静虑。不为趣入正性离生而修静虑。不
为證果而修静虑。不为毕竟无所造作而修
静虑。虽为修习无倒空观而修静虑。然于空
性不为作證而修静虑。

相应论者有定执言。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悉
皆远离是出世间无分别智。即于其中起坚
实想精勤修习。有馀于此正审察言如是智
生。虽无如上所说分别。而随无相境相起故。
自性分别所随逐故。是有为故。如馀现量有
分别觉。不成出世无分别智。又彼所计离相
离言真如胜义。是所缘故。如馀所缘不成胜
义。即由此因俱非最胜。如契经言。云何此中
名胜义谛。谓于其中智亦不行。又如问言曼
殊室利。言慧眼者当何所观。答言。若有少所
观者即非慧眼。由此慧眼无分别故不观有
为。亦复不能观于无为。以诸无为非此慧眼
所应行故。由此理教彼亦应断于此定执。复
卷二 第 277a 页 T30-0277.png
审察言。就胜义谛如是出世无分别智亦非
实有。从缘生故。犹如幻士。于有所有妨难过
失。如理观见当正遣除。若智能断如是定执。
此亦如彼有过失故。不复精勤审察开示。如
是等执既灭除已。于所应知无相境性亦无
行解。因缘阙故。馀智不生由无行解。是故说
名真实行解。如世尊言。云何名为真实行解。
谓于诸法都无行解。是则名为真实行解。又
如经言。如来菩提都无现观。又如问言曼殊
室利。诸见谛者当何所见。答言。无有少法可
见。所以者何。凡有所见皆是虚妄。若无所见
乃名见谛。又如问言。云何精勤应修现观。答
言。若知无有少法思惟分别。如是精勤应修
现观。复问云何已證现观。答言。若能观一切
法皆平等性。复问。有能见一切法平等性耶。
答言。无能见平等性。若有所见是则应成不
平等见。真实行解见谛现观皆同一义。修观
行者。尔时心意识智不行。说名正行无分别
慧。若能如是行无所行。则得如来应正等觉
真实授记。如契经言。世尊。菩萨云何修行于
其无上正等菩提得诸如来应正等觉真实授
记。梵志。菩萨若于是时不行于生不行于灭。
不行于善不行不善。不行世间不行出世。不
行有漏。不行无漏。不行有罪不行无罪。不行
有为不行无为。不行相应及不相应。不行于
断及以不断。不行生死及以涅槃。不行于见
及闻觉知。不行于施及以弃舍。不行于戒及
以律仪。不行于忍不行精进。不行静虑不行
等持。不行于慧不行于解。不行于智不行于
卷二 第 277b 页 T30-0277.png
證。菩萨如是行无所行。于其无上正等菩提
得诸如来应正等觉真实授记。

如是慧行名圣默然。如契经言。于三十七菩
提分法。如佛所说如实开示。是名说法。复于
是法虽以身證而不观察离身有法。亦不观
察离法有身。如是观察。谓观无二亦无不
二。如是观时不随观察现量智见。不观察故
名圣默然。

由是理教审观察时。一切有为无为自性。无
有能为若心若慧若有分别若无分别境界自
性。如是知已。明慧日光能除一切愚痴黑闇。

「 诸心慧境现
 智者由不取
 慧行无分别
 无所行而行」


此中能集诸行种子。或为诸行种子所集。故
名为心。能持胜德或由彼持令不流散。故名
为慧。心慧所行名心慧境。境地所行是名差
别。心境即是有为无为所有诸相。慧境即是
有为无为所有空性。如契经言。无相分别慧
终不转。现谓显现。即似心慧。所行境界性相
现义。诸谓地等。随其一类或总或别。如是眼
等及以色等。随其一类或总或别。如是色受
想行与识。随其一类或总或别。如是念住及
以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波罗蜜多一切
神通。十力无畏不共佛法。诸三摩地陀罗尼
门。预流一来及以不还。若阿罗汉所有道果。
随其一类或总或别。广说乃至一切智智。于
一切法能正了知无颠倒性。故名智者。由者
谓说舍相因缘。言不取者无执无见。即是觉
慧不计度义。由不取因为何所證。慧行无分
卷二 第 277c 页 T30-0277.png
别。无所行而行慧者即是无分别智。虽复永
离一切分别觉慧增益。假名为智。以无影像
无相无言境界起相自性分别亦无有故名
无分别。虽无住者而就异位假名建立。如言
灯灭阿罗汉灭。觉慧增益依俗言。说于此相
续名无分别。如分别智名有分别。此中意取
智无生行。说名为行。由此智行自他法性一
切种相非所见故不名能见。即非能见说名
真见。如所證故。非非所见作所见相。或有分
别或无分别。真见得成。真如若是所见性者。
不应说为非可见性。虽依世俗有平等见说名
真见。不应执此不平等见。说名真见。诸可见
者皆非真实。起解因故。如阳焰水一切可见
皆非真实。真如若是可见性者。可见相取不
成真见。若非可见不应说言證见真如。见非
可见岂名平等。又智有为真如无为性不平
等。若见应成不平等见。又诸法性皆非能见。
见亦应尔。俱以无生为自性故。如是非见假
名为见。非不平等。又一刹那證一切法。皆无
现观名真现观。不应难言。返照自体难成立
故。智应不證智之实性。二种俱非可见境性。
无差别故同时俱證。若就胜义。似境相智。本
性无生。故无现观亦无證得。如契经言。汝不
应以现观證得。观于如来体是无为。出过一
切眼所行故。如是梵志。如来安坐菩提座时。
證一切法皆无所得。永断一切虚妄颠倒所
起烦恼。如是等经悉皆随顺。且止傍论应辩
正论。游履名行。无游履故名无所行。是无行
解无生起义无分别慧。以不行相而为行故。
卷二 第 278a 页 T30-0278.png
即无所行说名为行。此则略说。如前正勤所
成立果。

修观行者。如是慧行无分别故。不行而行行
即不行。远离一切所缘作意。于一切法都无
所住。犹如虚空。弃舍一切遍计分别。淡泊寂
然如入灭定观诸法性。诸佛法身不可思议
不可了别。无二无藏无相无见。不可表示。无
生无灭无有起尽。淡泊寂然无有差别。无相
无影离诸瑕秽。超过一切觉慧语言境界道
路。虽如是观而无所见。不见而见见即不见。
如是妙见所摄受故。能正增长无量福聚。能
感无边微妙乐果。清净一味能灭他苦。如药
树王饶益一切正所求愿。如是正观如来法
身。不见诸法有无相故名为正见。以息一切
遍计分别名正思惟。由證诸法离诸戏论一
切语言悉皆静息名为正语。由一切法非所
作性不造彼因身语意业名为正业。以一切
法皆是无增无减法性所有增减皆永不生名
为正命。以一切法皆无发起无有造作勇猛
方便名正精进。以于诸法毕竟不證境性有
无无有忆念无所思惟名为正念。以一切种
不取诸法无所依住名为正定。如是正观能
修如此八支圣道。此义广如菩萨藏中处处
宣说。

如是正观非但能修八支圣道。亦能圆满略
说六种波罗蜜多。虽无加行而有是事。其义
云何。谓能弃舍一切种相。及能弃舍一切烦
恼。是名为施波罗蜜多。能息一切所缘作意
修无所得。是名为戒波罗蜜多。于诸所缘能
卷二 第 278b 页 T30-0278.png
不忍受。是名为忍波罗蜜多。无取无舍离一
切行。是名精进波罗蜜多。一切作意皆不现
行都无所作。是名静虑波罗蜜多。于一切法
不起戏论远离二相。是名般若波罗蜜多。此
义广如梵问经等处处宣说。

如是妙住有无量门。无量经中世尊广说。有
大义利多所饶益。诸有智者。应如实知离诸
放逸当勤修学。
《大乘掌珍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