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484b 页

俱舍颂疏记 论本第二十一
富春沙门 遁麟 述

言九结者问何缘九种皆名为结正理释云于境于
生有系缚能故名为结或有此故令诸有情合众多
卷二十一 第 484c 页 X53-0484.png
苦故名为结是众多苦恼安足处故一爱结者谓三
根贪依三界身缘三界境未离三界染之贪故名三
界贪所言贪者谓有心所乐可意相所摄受行即于
诸有及诸有具所起乐著说名为贪何缘此贪说名
为爱此染心所随乐境故二恚结者正理释云恚谓
于违想及别离欲所摄受行中令心憎背故四无明
结者谓三界无知此约所依非约所缘以诸无漏法
不堕界故无明亦用彼为所缘故此广分别如缘起
中见结取结俱邪推度别显彼相如五见中言一物
等正理问云说此物等于义何益于结义中见有益
故此言意说如贪嗔等一一独能成一结事三见二
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结事故若异此者应说五
见各为一结如贪嗔等故见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
结方歒贪等若尔身见边见见取有十八物戒取邪
见亦十八物岂非物等不尔本论中释其理决定所
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见等所取二见等能取(解云等是齐等
等字连下读之故论云三等所取二等能取也)言由二惑胜者谓于缠中唯
此独具两义馀皆不然且无惭无愧唯不善非自力
起悔通善恶唯自力起馀二皆无谓睡眠掉举惛沉。

言为贱贫因者正理云乃至虽生在二善趣中而为
贱贫重苦所轭现见卑贱及诸乏财乃极至亲亦不
敬重。

言恼乱人天二胜趣者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
嫉悭结人天恼乱故。

言应知摄后四种二部者谓从
第四出家巳下总有四种于七义中居其后故。
卷二十一 第 485a 页 X53-0485.png

言五顺下分者旧云总三十一事为体谓身见三界
见苦所断为三戒禁取三界各见苦道为六疑三界
各四谛为十二贪嗔皆欲界五部为十故三十一也
言贪嗔二不超欲界者设令圣人虽断见惑犹有此
二亦不上超以初二果未离欲故言由身见等三复
还下生者设令凡夫虽断贪嗔得生上界由此三力
还复下生以此三惑非凡断故问身边等三见既通
上界如何不名顺上分耶答非由此三而生上界圣
人巳断亦上生故但彼有贪等润上界生故唯贪等
名顺上分如下文当显言断六烦恼者即五见及疑
圣皆断故言摄三门者问既戒禁取通四门如何但
言三门耶答约三种类别名为三门非谓约谛为门
也故论云谓所断中类有三种唯一通二通四部故
言边见依身见转者谓先执我方执断常故见取依
戒禁取转者非因计因执为胜故邪见依疑转者由
疑不决起邪见故三随三转但说所随即显能随故
言怖畏解脱者亦得涅槃我断灭故不欲发趣于道
犹预者谓疑正见是非道也故佛偏说三兼亦显馀
故不说六。

言顺上分者由此不超上界顺益上界故名顺上分
结正理云如是五种体有八物掉举等三二界别故
上二界别分成六故唯修所断断见惑巳彼方现行
未断见时亦能资令却生下界婆娑问云何唯修所
断立为顺上分结答令趣上生名顺上分见所断结
卷二十一 第 485b 页 X53-0485.png
亦令堕下故不立为顺上分结复次上人所行名顺
上分上人是圣非诸异生见所断结唯异生起故不
立为顺上分结然于圣中唯不还者所起诸结立为
顺上分问因论生论何故预流及一来者所起诸结
非顺上分结答顺上分者谓趣上生预流一来所起
诸结亦令生下故不立为顺上分结言贪过重者婆
娑云复次爱令界别地别部别爱能增长一切烦恼
爱有爱处所说多过故依界别立为二结掉举等三
无如是事故上二界合立为一。

言缚有三者系缚有情名之为缚约受不同故成三
种约自相续所缘相应俱随增故若他相续唯所缘
也故正理云缚有能遮趣离染义结缚二相虽无差
别而依本母说缚有三所馀诸结品类同故摄在三
中谓五见疑痴品类同悭慢二结贪品类同嫉结同
嗔品类故三缚摄又佛偏为觉慧劣者显粗相烦恼
故但说三缚。

言于乐受贪随增者正理云少分亦于
不苦不乐于自他苦及他乐舍故嗔痴准此是故世
尊依多分理说随三受建立三缚又唯现行名之为
缚若异此者皆成三故则应毕竟遮趣离染。

言随根本随烦恼者此唯缠等名之为随准论文云
根本烦恼亦名为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
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
亦名随烦恼非根本故论两说章但同后说言此馀
者除此取馀准论前说取此兼馀故言此馀又前解
卷二十一 第 485c 页 X53-0485.png
即心为所随烦恼为能随后即本惑为所随缠垢为
能随。

言缠者正理云如是十种缠缚有情置生死狱故名
为缠或十为因起诸恶行令归恶趣故名为缠此论
又云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言财
法巧施相违者谓由悭不能巧施财法故名相违言
眠谓令心昧略者潭山云谓于觉中六识现起眠唯
意识起馀五不行故名为略又唯识云昧简在定略
简悟时又正理云令心昧略惛沉相应不能持身是
为眠相虽亦有惛不与眠相应此唯辨缠故作是说。

言不取如理谏诲者谓不从善谏也恨谓结怨者论
云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正理云恨与忿相
有差别者如桦皮火其根猛利而馀势弱说名为忿
如冬室热其相虽微而馀势强说名为恨由此故有
说恨相言忿息巳续生令心浊名恨(冬室者抄释云西国方俗尚屋
小防皆是砌砖表里泥饰冬时亦寒当其舍项关以一窍于中索悬大铁盘其相如𨫼密塞四〔死〕下烧盛火合
热焰焰满其室中然得拨寒扫涂净洁方延所供入其室中热如陶新关馀势人处中者流汗立疾)。


謟谓心曲者论云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
设方便令解不明言诳谓惑他者正理云谓先筹度
设此方便方令彼后时生颠倒解故名为诳言恼见
取等流者由执取谓劣为胜故不取如理谏诲故生
恼也謟五见等流者谓恶见名曲与诳相似故故入
阿毗达磨云诸见憎者多謟曲故如说謟曲谓诸恶
见中间三断三性门不释之。
卷二十一 第 486a 页 X53-0486.png

謟诳唯在欲界初禅者论云宁知梵世有謟诳耶以
大梵王匿巳情事现相诳惑马胜苾刍此二于前虽
巳分别义相关故今复重辨言所馀随惑等者谓十
六惑中五如前辨所馀十一唯欲界系。

此见断等唯意地起者此有三类一见所断二慢眠
三自在随惑。

言贪喜乐相应者谓五识俱者乐受相应意识俱者
喜受相应嗔准可解言前四受者痴若五识者苦乐
相应若意识者与忧喜相应舍如次辨疑与忧受相
应者谓怀犹预者求决定知正疑之时于境不决定
故生忧戚言身见等四者谓前巳明邪见故唯身见
等四以欢行转释不通忧唯意地故简其乐受言相
续断时必住舍受者谓烦恼息位名断故论云相续
断位势力衰歇必住舍受以舍受中不违欢戚故遍
相应言上界烦恼乃至遍与自识相应者谓欲界有
忧苦所以诸惑有戚行转上界无忧苦所以无戚行
转故随何地识俱与喜乐舍等相应。

悭喜受相应者论云悭相与贪极相似故唯意地言
显不通乐欢行转故显不通忧新云别有文必忧相
应应捡谓悭得即喜不得即忧。

言此四通与忧喜相
应者正理云有馀师说诳是贪等流故但应欢行不
应说与忧根相应又正诳时不应戚故或应说诳是
痴等流言一切舍相应者若三禅巳下增盛如前所
说相续断时皆舍相应四禅巳去若盛若断皆舍相
卷二十一 第 486b 页 X53-0486.png
应地法无馀受故又舍与欢戚六识上下诸地一切
无遮皆遍相应譬如无明通与诸烦恼相应故言无
惭无愧至通五受者谓无惭等二大不善地法故通
与一切不善相应以不善通六识遍五受故。

惛沉掉
举是大烦恼地故通与一切染心相应一切染心亦
通六识通五受上下地故。

言佛说盖有五者盖是覆障义婆娑云荷担是盖义
正理又云能障圣道圣道加行故立盖名此论下言
谓障五蕴𧄼瞢者眠之先兆不乐受者释不欢也嚬
呻者由劳事业疲倦所生能起嚬呻食不平等者谓
过度或香味触随有偏增能令食者身心沉昧。

身心
昧劣者谓由彼力能令心王取境不明名昧能取力
微名劣此二非食者谓先明想对治惛沉不资益故
名为非食言不死寻者谓或寻思不死巳来当作如
是如是事业或念不死其何乐哉随念所更事者论
云随念往昔种种所更戏笑欢娱承奉等事此等诸
法即念心散乱故生掉举有不摄意故为忧悔准正
理更明贪等三盖食用事等且贪盖食谓可爱相对
治谓不净相嗔盖食谓可憎相对治谓慈善根疑盖
食谓三世法如经言于过去世生疑对治谓能如实
观察缘性缘起言定障理应先慧障故者以有宗约
盖之次惛眠障慧本在先说论主意云先云掉悔障
定所障之中先慧复其能障体亦令定障居先故论
主意若作如是解释经意掉悔理应惛眠前说以必
卷二十一 第 486c 页 X53-0486.png
依定力有慧生定障亦应先慧障故(准此文犹是反难有部也)
如是理有馀师言此五盖中惛眠掉悔如次能障定
蕴慧蕴由此契经作如是说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
择法者怖畏掉悔(此是顺释经意既不以掉悔居先明知惛眠合障于定由惛沉昧故
不得定由掉悔散动故不得慧也)。

明断惑因初颂前问答次举颂正辨然于问中有二
一约九上缘惑为问二约灭道下重缘惑为问言若
断至不知上界苦集者谓九上缘惑虽缘上界境自
是欲界苦集谛下随眠法忍断其所缘境即上界苦
集上界苦集类忍方知故断惑时境犹未知也以类
智忍犹未生故若断灭道有漏缘时者释断见灭道
下贪等能缘之惑断而不知彼所缘之境(巳上二类并是断惑
不知所缘也)言谓巳断故不断者即前法智忍生时巳断
竟类智生故不复断言邪见疑无明体是苦集者所
缘一切有漏皆是苦集为因即集果即苦此邪见等
既是有漏故体是苦集苦集智生既知苦集明亦巳
知彼邪见等言而彼邪见等不断者应言而彼贪等
不断也而言邪见等者误矣(此二类中前是巳断故不断此是未断故不断
也)言非要遍知所缘故断者由上有断惑不知所缘
明亦由馀因也时将明四因之义故先生后起为此
问答第一因遍知所缘故断通二类惑一苦集自界
缘惑二灭道无漏缘惑其苦集贪嗔慢等虽不亲迷
谛理之上而起然所缘境是苦集故苦集忍起缘苦
集谛彼巳断故虽有二义说遍知所缘故断也又此
卷二十一 第 487a 页 X53-0487.png
苦集自界缘言唯说欲界若色无色他界他地缘亦
是遍知所缘故断也以苦集类忍起时遍知上二界
故言邪见等缘灭道者此通三界见灭道断无漏缘
惑言自界缘缘他界缘惑者自界缘惑既自界缘苦
集其他界缘惑虽缘上界境而体是此界苦集故为
所缘他界缘惑既缘上界故不缘自界惑也言若断
自界缘惑时至即随断者由他界缘惑倚自界缘惑
力能缘上界如羸病者倚柱仰观柱若折时彼随倒
(此向后倒也)言所缘若断至亦随断故者正理云如羸
病者杖策而行去彼杖折时彼随倒故(此向前倒也)问诸
智等生诸惑皆断何缘偏说或断所缘或断能缘正
理答云虽实尔时此彼俱断而由所断有胜有劣故
胜断时劣亦随断谓无漏慧起专为歒彼以发功用
故彼名胜所馀名劣缘欲苦集所起现观于自所断
烦恼等中以自界缘为胜怨歒缘诸灭道所起现观
于自所断烦恼等中以无漏缘为胜怨歒由胜断故
馀劣随断言修惑由对治断者正理难云岂不一切
见所断惑断时亦由对治道起以若此部对治生则
此部中诸惑断故理实应尔然于此中为显三界修
所断惑无不皆由九品道断治道决定故说此言见
所断中唯有顶惑对治决定如前巳辨(解云有顶唯见断故名决
定馀地通见修断故非决定)又云或见断就别修道就总。

言无间道断烦恼者理实但断惑得非断惑体今言
烦恼约总相说故正理云一断对治谓道亲能断诸
卷二十一 第 487b 页 X53-0487.png
惑得即无间道言远分对治谓胜进道者准论复有
馀师云通解脱道如彼能令此所断惑得更远故言
缘苦集谛深生厌患者论云谓若有道见此界过失
深生厌患故此上次第是婆娑师说论主以厌患在
后非是义便改前故论主然此对治若欲善说理实
应为如是次第一厌患对治谓缘苦集起加行道馀
三依次又此四种是婆娑本义若依婆娑十七更有
舍对治如舍戒等。

言不可令离相应法者以不断伴性故婆娑云然此
中说诸随眠于所缘可断非相应者依自心名有随
眠义说不于随增义说以随增义俱可断故言令于
所缘不复生故者论主难云断未来惑理且可然容
令于境不复生故过去诸惑云何说断设难既说乃
为有部立断所从云由无漏道力令自相续烦恼得
断由得断故过去未来于其所缘无随增力不能系
缚于所缘境由斯他相续中烦恼及一切色不染污
亦名为断不为自相续中烦恼缚故。

言四大种名相远者地水等虽同在一聚中生极相
邻近以相异故其名为远如持犯戒者此虽同在身
处极相近同无表色相又非远以能治所治不同故
亦名为远如东西海等者此虽同在一世界中同是
水相故又非远同现在故又非远东西处隔故名为
处远如过未世名时远者虽复俱依一切法上立相
非是远处亦无隔但时分隔故亦名远此有部义以
卷二十一 第 487c 页 X53-0487.png
望现在世又世性别故得远名论主将现在世难竟
即自释云若依正理应说去来离法自相故名为远
未来未得法自相故过去巳舍法自相故。

言若更不退即无后时再断惑者准此若有退者即
便更断故言不退此同旧解若尔虽退果者乃是别
更起惑前者巳无岂成再断若准旧意约总类说故
言再断今详或退与不退俱无再断以后起者非前
惑故言道胜进时重起胜得者论云所得离系虽无
随道渐胜进理而道进时容有重起彼胜得义(解云所得
无为不可论其胜劣而道即有胜进之理以离系得随道判性故故随能證道得起胜劣同)言治
生者对治道准正理云治生之言目其二义若据住
此能證离系目无间道若据住此正證离系目解脱
道不同此论言所有无为具六时得者此据次第钝
根者说见三谛是预流果前自治为一四果为四及
练根故有六时欲界修断五品无为亦五时得者谓
断彼五品是预流果复虽有治生果阙一故同五时
得言得果四中除前二者證二果后方断七八品惑
故除前二得果时也言得果四中除前三者谓不还
人方断上界修惑故除得果三也又论云如是且就
容有理说以利根者前诸位中一一皆除练根得故
诸有超越入圣道者随应有除预流等故。

言无漏智名智遍知者婆娑有一说亦通有漏谓闻
思修极明了者亦名遍知除胜解作意相应世俗智
言果上立因名者如说六处名业是业果故婆娑问
卷二十一 第 488a 页 X53-0488.png
云修断是智果可说为遍知见断是忍果云何名遍
知评家云应作是说忍是智眷属故于忍所作立智
名如臣所为亦名王作言苦集二断立一遍知者由
此二谛有遍行惑互相缘缚要灭双因方得遍知故
共立一灭道二谛他部之因先巳灭故但知当谛各
得遍知上界亦尔。

言总集名为顺下分结尽遍知者
谓于此时说前见谛六种别名五顺下分结尽一遍
知也问所以不名欲贪尽遍知而名五顺下分遍知
者何答以于尔时越界得果集遍知集遍法并前立
故问五顺下分结身见等三见道巳断如何今言五
顺下分结尽遍知答理实前三见道巳断而于修道
但断贪嗔以于此时五结尽故故取总名立遍知号
以此遍知并前立故取前三界见道无为故无有失
又虽此时亦断痴慢以非五结之数所以设名不彰
人多于此以致迷惑言色界断惑至名色爱尽者尔
时不集遍知以色界修道断无为为体故。

言一切结
尽遍知者尔时越界得果集遍知故次第者以三界
一切择灭无为为体故名一切结尽遍知言色无色
至治不同者谓修惑二界不合断见同断三界同治
也虽修惑地地别断且对见惑总言二界。

次下明果总有六对言六种遍知是忍所得者谓见
道中忍为无间道断惑得遍知故名忍果言修断三
种遍知者即五顺下分及色爱尽一切结尽此三种
遍知为无间道證故论又问云何忍果说为遍知答
卷二十一 第 488b 页 X53-0488.png
忍是智眷属故又忍与智同一果故。

言根本至不能
治欲者准婆娑宗云上地道不断下惑下能断上故
依根本静虑不能治欲正理亦同。

言故四遍知非根
本者即欲界见道三及五顺下分结一也此唯未至
定所得果故。

言别道引者谓是根本四法忍智修未
至断对治无为故名为别道有云望有漏名别。

不修
五顺下分者修说依根本起断惑道必得不还不还
向中居见道位至修道位在果非向彼于欲修断根
本无能以欲修断九品是二三果向道摄故诸超越
不还无容修彼断对治言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者唯
此近分能离第四地染得色爱尽遍知依上近分无
能离此地染也。

言除有顶无色界唯下三地有无漏
道能离有顶其有顶地无无漏道无遍知果故须除
也。

言俗果二者谓随世俗智不能别断欲色见惑由
此不得见道六果有漏不断非想由此不得一切结
尽六行能断欲色修惑所以得五顺下分及色爱尽
二种遍知言法智能断三界修惑者以灭道法智修
道位中兼能治上色无色故不治见道惑故无忍果
六类智果二者类智不治欲故又除五顺下分结一
遍知也。

言同品类者虽忍智别同是法故类智亦然
婆娑更有两对一见修道果二静虑无色果以彼重
故此论不说。

言何故一一断不别立遍知者问意何为见道八谛
修道八十一品一一品断不立遍知但就九位立耶
卷二十一 第 488c 页 X53-0488.png
答非谓随系事量立遍知立遍知者须约具缘将明
其缘故先问起。

言得无漏择灭得者即苦法忍智时
位也此简异生言五部惑随不成一者且如苦类智
时断苦下一部惑也所以须此缘者为显永断相故
故正理云或复有断馀得虽生未缺坚牢生死之首
以八地染虽数曾离未能缺彼故还堕恶趣狱言双
因者一解如章新云谓自部自品名自因自部他品
及他部全名为他因圣断见惑九品同一品断故若
断自部自品即断自部他品不由自部他品不成遍
知但由他部不成遍知修道所断但由自部他品不
成遍知不由他部不成遍知以必先断他部因故由
此婆娑云见道以他部为一因修道以他品为一因
也。

言馀三部用苦集为遍行因者谓灭道修三部因
无遍行惑但用苦集二部遍行为因也。

言异生至阙
馀二缘者谓异生亦能欣上厌下断诸烦恼而不能
得无漏断得无漏断得及阙有顶也。

言苦类忍至或
犹现在者以忍剩与疑得俱未得解脱故不名阙。


未不成就者谓此忍力伹衰惑得令不引后果名之
为断得仍现在与忍同时犹名成就至其智位方能
离身故名不成就问超越證者第四第五心顷双因
先灭苦法智位得无漏得苦类智位又缺有顶三缘
既具何故不立遍知答建立遍知据次第者说作法
其超越者当次第者立遍知位方立遍知于前位中
虽具三缘而亦不立。

言更加越界者问因何见道三
卷二十一 第 489a 页 X53-0489.png
缘不立越界修道独立耶旧云虽断见惑犹为修惑
之所系缚未能越界若于见位立越界缘即不成故
故唯三缘杂心立五缘者彼师立见道四缘修道五
缘今总言五因言通相应俱有者谓心心所四相等
非烦恼性伹可为因不得言系也以宽狭异故彼离
明此论不别立者以灭双因时即离俱系用无别故
故不别立故论云乃至虽义有异而不别说又论云
虽诸越界皆灭双因灭双因时非皆越界故灭双因
外别立越界缘灭三地双因未立遍知(解云双因俱系灭必定同
故合为一越界双因而义有异故虽为三色无色下三地惑灭双因时界未越故)。

言及集类忍唯成一者问前具缘中伹至集法智位
即三缘具得一遍知何故此门至集类忍亦伹成一
答前约得遍知门理实法智即得此约人成就门虽
前位巳得而类忍时未得后者亦伹成一故摄入法
智位中下成二三并准此说言修成六者谓此时不
集遍知故成六问前言见道得六遍知说第六遍知
虽是修道由见道得是忍果故故属见道今此约人
成就局时以论是道类智位故属修道摄言全离欲
染至成一者此中有二类一未离色染二起色染退
总唯成一以集遍知故不成前六也成二遍知总有
三类一次第离色染二先离色爱超入剩见道三从
无学起无色染退寻章可见无学唯成一者谓总集
三界一切有漏法择灭无为亦知故。

言具二缘故总集遍知者释前九中唯五顺下分及
卷二十一 第 489b 页 X53-0489.png
一切结尽遍知所由也婆娑云复次具二义处方总
集遍知一者于三界中随越一界二者于五趣四生
中随尽一种得初二果二义俱阙离色染时有一阙
一得不还果二义无阙一越欲界二尽人趣超胎生
得阿罗汉果时亦具二义一越无色界二尽天趣越
化生。

舍遍知门从少至多明义便故舍一中有三类一无
学退二色爱尽退三离欲退舍二中有二种一不还
离色染起欲缠退二无学集遍知舍前二理实独觉
亦舍前二而言罗汉者据声闻说然又此舍者或有
舍体如退果等或有舍名而体不舍如文未遍知等
舍五者以超越人至道类智不得第六遍知直得五
顺下分舍忍果五也舍六约法次第證断欲修惑尽
集遍知故舍忍果六应知舍中无舍三四七八九也
谓随得未得九遍知者此以初證道时得先未曾得
遍知故一一渐得故名得一言起无色缠退名得二
者谓先得无学集遍智时舍前二种今起惑退却还
得之言不还退至得忍果六者谓先證不还舍六得
一今起惑退失一得六也。

俱舍颂疏记
卷二十一 第 489c 页 X53-048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