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卷十七

卷十七 第 466b 页

俱舍颂疏记 论本第十七
富春沙门 遁麟 述

贪等三与思为道者以思依贪等转故如人依道此
贪等体虽非业是业之道具显业道业业道义者诸
贪等唯名业道身语等七名业复名业道故名业道
业业道义虽不同类者谓前七业业道类及贪等三
业之道类虽复不同而一业道名通两处故此两类
总得名为业道故论云类虽不同而一为馀于世典
中俱极成故正理云世记论中亦不同类而一为馀
得通名故如世天地类别同名形等新解亦同离杀
生等七至类前应释者前释不善业道今善业道与
上是同故类前释问加行后起何缘非业道答有三
解一为根本方起加行依根本有后起故非业道二
云根本粗显说粗品为业道三云令内外物有减有
增故如杀盗等令物增减前后二分不尔故非业道。

断善时色无色善先不成者谓断善人必具欲染故
不成上善然色无色善得令更远亦得名断施设论
说断三界善也正理论云此断善根何因何位谓有
一类先成暴恶意乐随眠后逢恶友缘力所资转复
卷十七 第 466c 页 X53-0466.png
增盛故善根减不善根增后起拨无因果邪见令一
切善皆悉隐没由此相续离善而住此因此位断诸
善根拨因果邪见者有馀师说此二邪见者犹如无
间解脱道别有馀师说唯自界缘及有漏缘方能断
善者此师意以无漏缘及他界缘随眠由彼唯作相
应随增境不随增势力劣故不能断善正义以一切
邪见皆能断善者谓烦恼不定有唯因中增者即至
上品强力故无漏缘他界缘亦至上品能断善根言
渐断者是正义如修道断修惑能有师云九品善根
由一刹那邪见顿断如见道断见惑有说断九品善
然无中出如见道中正义云通出不出加行善所生
律仪者即从闻思等慧所生也生得善者即生得慧
也有云自然得戒是从生得善生馀从他受是从加
行此谓不然有师说先舍律仪后断善根末易舍故
此非正义人趣三州皆能断善以本论云瞻部州人
极少成八根东西二州亦尔故通三州也女身皆能
断善此是正义以本论云若成女根定成八根故知
通女有师唯男非女欲勤慧皆昧钝故违本论非正
此断字通上下用者向上谓见行断向下谓断非得
为体也此或应有者谓是先执为无后或应有也正
理云续善根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于因果欻复生
疑所招后世为无为有有于因果歘生正见定有后
世先执是邪尔时善根得还续起言或发正见者婆
沙云谁住疑心续谁住正见续有作是说转身续者
卷十七 第 467a 页 X53-0467.png
住疑心续现法续者住正见续评曰此不决定疑无
断善者谓于因果中有生疑心此或应无从此生于
邪见谓定无便断善根也九品顿续者馀师云九品
渐续非正婆沙云如是说者九品顿续渐次现行乃
至应从地狱死当生地狱者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
就亦现在前当生傍生鬼趣六品当生人天九品邪
见为因力坚牢故将死续。

意乐坏非加行坏者正理
有云谓世有人拨无后世名意乐坏而不随彼意乐
所作非加行坏。

有断善根非堕邪定者义便对邪定
为四句布赖那昔云富楼那是讹也邪定谓造逆入
无间是邪定聚摄未生怨者谓阿阇世未生之时预
记是男能害父王是王之怨以未生时记故名未生
怨天授造三逆者谓破僧出血害罗汉亦断善根故
成俱句施设论说若害蚁卵无少悔心应说是人断
三界善。

巳乘义便明断善根者谓前明十恶业道皆与善法
现起相违于中何业道能断善故便明之贪等三中
随一究竟者正理云贪等馀染及不染心现在前时
随一究竟此颂略故不说贪等馀染遣使造六恶色
者谓身二业语四除邪淫以无此遣使义或时起贪
成杂秽语者正理弹云此言缺减容成三故若先加
行于究竟时一一应言贪等随一问何不说诳语等
三答诳等染言必兼杂秽三俱转故不言也嗔杀盗
三与思俱转者谓属他生正盗离本处命即断故杀
卷十七 第 467b 页 X53-0467.png
与盗同刹那嗔心可知问前说杀生由嗔究竟盗由
贪究竟今以何言盗但由嗔心答依不异心究竟故
作是判谓依不异心造杀盗二业若异心自作两业
究竟必异则杀由嗔盗定由贪便成四俱转也又先
加行遣杀等者论文伹言加行造恶色业不言遣使
理实若加行定非唯遣使自作亦得如先作杀加行
后方死等或先燃火后烧物等或先发言后方解等
如是等类并是自业相成无分别故无正见一者正
见是推度性五识无分别故非正见以息求故无正
见者谓推求名见尽无生智息推求故不名正见也
以正见故有无贪等者此除尽无生外馀位有正见
时也不受戒者无散善七不入定者善七无故唯三
也恶无记心得戒者此宗许故如沙弥本是善心来
至坛场礼僧求戒至第二羯磨忽起恶心及无记心
亦尔前势力发戒也理实有无心得戒此不论者论
明思俱转故无心得戒非与思俱故不明身三语一
谓诳语故也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前等者谓沙弥正
受戒时入无色定得无学果也得一支远离者谓有
人不能具受五戒但受一支得五支者谓身三语二
此亦非近事勤策苾刍等诸律仪支但成处中妙行
或善五识现前得三支远离为五得六支者即身三
语三也此上所明皆是同时俱非前后俱也。

地狱中定成就贪者谓地狱中无能离欲虽不现行
定成就也身心柔耎无恼害事者谓若身心刚强欲
卷十七 第 467c 页 X53-0467.png
恼害他故名为嗔恚即身心柔耎故无嗔也不信因
果作恶意乐名为邪见无恶意乐无邪见也此三离
欲舍故北州无离欲故定有成就寿量定故者谓北
州定寿千岁不可中夭也无摄女人者谓彼无我所
心故女人无有主属摄为巳也。

身心柔耎故无粗语
者正理云无诳心故无虚诳或无用故常和穆故无
离间语言清美故无粗恶语北州总有三例一意三
业道唯成就不现行二杂秽语通成就现行三身三
业道语三业道不成就亦不现行天中有杀者论云
虽诸天众无有杀天而或有时杀害馀趣有馀师说
天亦有杀天虽天身支断巳还生斩首截腰其命方
断无想天无心故亦不现行者准此无想天定不入
有心定以七善业定不现故圣人成过未无漏不同
过去唯成曾起者未来五地皆得成就于色界唯有
律仪者谓色界唯有道定律仪所起身语业不成业
道三州有起三律仪及处中欲天有道定律仪处中
三种。

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者谓从地狱出巳乘宿善业来
生人中受等流果等流果是相似义如断他命令寿
短促今时寿命必还短促盗等准说论云人中短寿
亦善业果如何可说是杀等流不言人寿即杀业果
但言由杀人故寿还短应知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
因令不久住又此等流果言非越异熟及增上果以
人中短寿若望善业是异熟果若望杀业是增上果
卷十七 第 468a 页 X53-0468.png
其等流果非越此二于上据少相似假立等流光泽
鲜少者谓坏他光泽故多遭霜雹者谓损他物故邪
行多尘埃者谓污他名故诳多臭秽者谓诳人不欲
闻故。

离间故所居险曲者亲友往来难故粗恶语故
曰多荆棘者谓语伤人故杂秽语故时候变改者是
说非故不顺寒暑故名变改贪故果少者欲减他物
故。

嗔故果辣者辛辣如嗔故邪见果少或无者轻即
少重即无。

令他受苦者且约显说理实不善业皆感
异熟等流增上亦准此说问为一杀业感地狱果巳
后感人间等流果耶有说同业有说异业谓先是加
行后是根本果正理亦同又云根本近分俱名杀生
由坏威光感恶外具是故杀业得三种故善业道中
且约离杀生故言得长寿正理云且依离杀若习若
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于天中乃至即后由此感
诸外具有大威光远增上果馀善等三翻恶应说。

八邪支者翻八正支以翻正见立邪见故言邪语业
命者以语即业故但言语身非即业故不言身下引
颂文意取下二句为證又正理云诸在家人邪见难
断以多妄执吉祥等故诸出家者邪命难除所有命
缘皆属他故。

言无间道至得断道名者释四道中唯有无间道具
有二义独名断道其解脱道但能證灭不断惑故非
断道加行胜进二义俱缺并不得名断言證无为断
者无为非断由断烦恼所显之故言能招自地可爱
卷十七 第 468b 页 X53-0468.png
异熟果者如初禅近分断欲界惑感初禅异熟为自
地馀地亦尔以是断道故除欲界是有漏故不通根
本无漏不招异熟所以复言既是有漏言后等若胜
者约九品论之同品为等增品为胜果非因前故复
言后言道所牵俱有士用者断道俱时诸法由道力
起故曰所牵等也言道所修至隔越士用者以道断
惑尽时并能顿證一切功德虽不顿起并在未来由
隔越多念故隔越言所證无为不生士用者以无为
无生故名不生由道力證故名士用言离自性馀有
为法者此言犹总应知馀法又须除前以其前法非
后果故后因不能取与前法为其果故无漏有四果
者谓道前后相似若等若胜是等流果馀三同前。


馀有漏者即无间道外馀之三道及馀一切善恶等
业感非断道并除离系善恶性故有异熟果相似生
义是等流果由彼力能是士用果不障义故是增上
果言馀无漏者即除无间道外馀解脱等道及馀一
切无漏业。

三性门言善等三业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者色蕴中
唯取身语二业除色香等非业性故行蕴唯取思一
馀触欲等非业性故皆不取之故言少分馀蕴非业
故亦不取法通五蕴者以诸非业性亦是法法通五
蕴理实善法亦通无为以馀二性唯有为故故约总
相但言五蕴也言善业望善法为四果者同类因生
是等流果牵引义边是士用果断道所得是离系果
卷十七 第 468c 页 X53-0468.png
增上可知言除异熟者善法非异熟性故善望不善
无三果者类不同故无等流果不善非无为故无离
系果非无记故非异熟果以无记法为三果者于前
二上加异熟果以善业能招无记异熟果故馀二可
知不善望善除三果者不善业非能断道故无离系
果善法非异熟性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
不善望无记法有异熟果者以不善之业能感异熟
无记之法体是异熟故有此果言遍行不善及见苦
所断馀不善等者遍行不善即苦谛下邪见等三及
疑无明并集谛下二见疑无明相应惑业是谓遍行
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总言十一遍使及见苦所断
馀不善业者即遍行外苦下贪嗔慢等非遍行相应
惑业为同类因此等皆能引生身边二见二见望彼
虽性不同以同染污故与不善为等流果身边二见
内门转故故是无记如品初释言无记望善法但二
果者以无记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无记与善类不同
故无等流果无记不招异熟及善法非异熟性故无
异熟果故但二果望不善除异熟者亦如望善说言
身边二见为同类因者且望当谛诸不善法故言同
类理实二见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应言为
遍行因以此二见是遍行惑故言无记为三果者但
有等流士用增上三果以无记不能招异熟故无异
熟果无记之业非断道故无记之法非无为故故除
离系果。
卷十七 第 469a 页 X53-0469.png

三世门 过去业望三世法唯除离系者离系是无
为无为体非三世摄故故除之有馀四者以相应俱
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摄所以有士用增上有异熟者
谓过去善恶为因感异熟果今时同在过去也等流
果者后似于前故亦有之望于现未准过去说现在
但二无三者唯一念故无异熟果无前后故无等流
果俱有相应因故有士用增上可知言未来业以未
来业以未来法唯三果者俱有相应因通未来故有
士用果有异熟果者未来虽无前后其异熟因约体
建立以善恶性为因无记性为果故得有也无等流
者以同类因就位建立未来无前后故无等流也新
云异熟等流必前后故者若尔未来无前后应无异
熟不说后业有前果者谓颂不约现未之业望过现
等法也前法定非后业果者因果之法法尔因前果
后或俱终无果前因后也。

诸地门言除离系者以离系无为非地摄果故有四
可知异地有二果者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禅定有
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无欲界业感初禅异熟
故无异熟果有漏异地无同类因故无等流果。

三学门 言学等三业者即三学人之业名三业非
身口意为三业也色蕴是无漏戒行蕴少分唯无漏
思学业以学法为三果者同无漏故是等流果引起
力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除异熟者以无漏法非异
熟故除离系者以离系是无为故以无学法无二准
卷十七 第 469b 页 X53-0469.png
说可知有士用谓金刚喻定引起尽智是士用果以
非学法有三果者断惑證灭是离系果故从无漏观
出时引起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可知除异熟者
无漏不招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次辨无学业
望于三法且初望学法但一果俱无漏故无异熟果
学法劣故无等流果非无为无离系果无有无学引
起学心故无士用果然罗汉退者谓有漏心中起烦
恼退亦非学非无学法也若准正理钝根无学望未
来利根学道为同类因加行等流果此约现起故无
等流不相违也次望无学有三果者无间引起有士
用果同类义故是等流果增上可知除二果者如学
中说次望非学有士用果者谓罗汉从无漏观出引
有漏心生是士用果无异熟等流如学业说无离系
果者谓无学人不更断惑證择灭故次辨非学业望
三法且初望学法为二果有士用者谓从世第一心
入见道位及馀一切学人从有漏心入无漏观并约
引生之力是士用果无异熟果者学法是无漏故故
非异熟类不同故无等流果以无学法为士用果者
谓非学非无学人入无漏观馀同学说以非学法为
五果者以业道科道法通无为故有离系果约有漏
边有异熟果同类所生是等流果士用增上二果可
知。

三断门 见所断业唯思为体者以诸色法非见所
断故如前界品以广分别馀受想等非是业性故唯
卷十七 第 469c 页 X53-0469.png
一是见惑相应思也法非业性故受想等四蕴为体
但除色也修非二断俱色行二蕴少分者且修断色
蕴谓一切有漏身语业色非所断业色谓无漏七支
修断思者谓除见道惑相应思外馀一切有漏思业
非断思者即无漏相应思业二蕴俱非全故并言少
分法非唯业性故通五蕴初约见断业唯三法且准
见断除离系者谓业非断道法非无为故无此果次
望修断有四果者谓见断业通不善修断法通无记
故有异熟果遍行因所生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
士用果非无为故无离系果次望非断唯一果者法
非无记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无引生义
无士用果业非断道故无离系果故但一果次辨修
断业望三法初望见断但二果者见断唯染污性故
非异熟果修部无遍行惑取他部界故无等流果非
法无为故无离系果无间生义有士用果除离系是
非断故次望非断有三果者以有漏道断惑證灭得
离系果有漏善心无间引生无漏心故有士用果言
除异熟者无漏非异熟故除等流者类不同故次非
断业望三法初望见断唯一果者非断业是无漏故
见断法是染污故无异熟果类不同故无等流果法
非无为无离系果无引生义无士用果故但增上次
至修断有二果者从无漏观出入有漏心有引生义
有士用果馀义同前次至断有四果者同无漏故有
等流果无间生义是士用果断惑證灭是离系果非
卷十七 第 470a 页 X53-0470.png
有漏唯除异熟果。

言释本论业者即发智论也言染污三业者即不善
及有覆无记身语意业皆是染污故并不应作第二
师说坏轨则业者即兼无覆无记三业亦不应作正
理评曰若依世俗后亦可然若就胜义前说为善。

言时分定业应作杂乱者谓顺现顺生顺后三时定
果各由一业所引今若一业能引多分生则顺现业
又招生报此业为名何等故成杂乱也经部难云若
尔何缘尊者无灭(梵云阿尼律陀昔云阿那律者讹)自言我忆昔于
一时于殊胜福田一施食异熟便得七返生三十三
天七生人中为转轮圣帝最后生在大释迦家丰足
珍财多受快乐有部通云彼由一业感一生中大富
贵多财及宿生智乘斯更造感馀生福如是展转至
最后身生富贵家得究竟果显由初力故作是言譬
如有人持一金钱展转货易得千金钱唱如是言我
本由有一金钱故获大富乐复有说者彼于昔时一
施食为依起多胜思愿有感天上有感人中刹那不
同熟有前后故非一业能引多生言众同分差别者
谓前后因别故果应随因分分有殊言一色图形喻
一引业者此言意显一类业中唯一刹那引众同分
同类异类多刹那能为圆满故说多故如一色先图
形状后填众彩此言应理。

言二无心定不能为引者论云二定虽有异熟而无
势力引众同分以与业非一果故(二定有异熟者谓无想定招无想天
卷十七 第 470b 页 X53-0470.png
五蕴之果若灭尽定招有顶天四蕴异熟果也)问二定既不能引感何满果
答婆沙评云应作是说无想异熟唯是无想定果彼
命根众同分及五色根异熟是第四静虑有心业果
彼馀蕴异熟是共果若灭定受非想非非想处四蕴
异熟果除命根众同分以彼唯是业果故而得与诸
业非一果者谓得与业或前或后非定俱故非一果
论云得亦无力引众同分问得受色心心所法者谓
诸苦乐等受及相应法心不相应行者谓诸得生老
住无常又问诸造业为先造引众同分为造满众同
分耶答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有先造引业后造满
业或有先造满业后造引业随造业者意乐起故。

言通上下者理亦中品而言上下者影取中故言数
行难可伏除者以烦恼数起故今对治道无由得生
故云难可伏除也报障中间梵王非圣所生起戒取
处不起圣道及道加行因何不立为异熟障答以能
离染故非障也非如北州无想三恶趣中不能离染
故婆沙云问馀州亦有异熟障如扇𢮎等此中何故
不说答此中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是有馀之说是
故前说三障皆是有馀有说此中伹约决定为障者
彼非决定由彼有情所有异熟或有为障或不为障
是以不说言第二生亦不得圣者由造重业必生地
狱或烦恼障定堕恶趣故第二生亦不得圣若其报
障现身虽不得圣其第二生即容得也约异熟果决
定者释无间名论先问云此无间名为自何义故有
卷十七 第 470c 页 X53-0470.png
此答两说中前约业招其果无有间隔后就假者从
于此生无间定生地狱俱是中间无间隔故故名无
间又论云彼有无间得无间名与无间法合故名无
间如与沙门法合故名沙门(解云由此道有灭恶故与灭恶法合名沙门此
业有无间果故与无间法合名无间也)。

言扇𢮎等者等取半择迦无形二形等也婆沙云若
扇𢮎等杀父母得无间不答不得所以者何即前所
说彼扇𢮎等无有断善根不律因缘即是此中无逆
所以此论亦同章中但有第二少恩义等旧云若生
黄门少恩为彼缺身增上缘故及少爱念若损黄门
以身缺故父母于彼少爱念故问若生黄门父母于
彼缺身缘故可言惭愧心微损黄门非缺身缘如何
父母于彼少爱念故所以彼于父母惭愧亦微言鬼
及傍生无无间罪者亦同扇𢮎等惭愧微故诸天地
狱一向化生无父母故不须料简。

俱舍颂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