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卷六

卷六 第 424b 页
俱舍颂疏记 论本第六
富春沙门 遁麟 述

且因六者四缘后辨且辨六因故言且也问六因中
所以能作最居先者显宗论云能作因体通一切法
是故前说俱有因体通诸有为故居第二馀同类等
于有为中如其所应各摄少分随言便稳次第而说
迦多演尼子思惟者正理云谓诸经中所化力故世
尊方便作异门说对法诸师由见少分相知其定有
分明结集故有言此六因义说在增一增六经中时
经久远其文隐没尊者迦多演尼子等于诸法相无
间思求冥感天仙现来授与如天授与筏弟遮经其
理必然如四缘义虽具列在此部经中而馀部中有
不诵者乃至广说(解云如来在世有一苾刍名筏弟遮中夜诵经文亏一品室中天授
忽领异闻晨白世尊遂蒙印述六因准彼理亦应然如四缘在增四经中而化地部达磨鞠部中不诵六因亦
尔故也)。

言除自体馀有为法者简无为法以无为法无生故
故不望彼为能作因所以须除自体者谓无障义是
能作因自于自体恒为障碍又一切法若待自体应
有恒成损减等过谓若待即此自体自体恒有应恒
成之过若待第二自体第二自体恒无应成损减过
有馀师说自于自体不见有用故非因缘犹如不自
指刀不自刻眼不自见以一切法为能作因者问日
光生时星等不现能缘彼识缘阙不生如何有为唯
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答于彼生时不为障住
卷六 第 424c 页 X53-0424.png
故说能作非谓不生时说名能作譬如国人以其国
主不为损害咸作是言我因国主而得安乐若尔涅
槃及不生法普于一切有为生中本无障用何得为
因答虽无障用而亦为因如无力国王亦得如前说
言无障住者谓此因体住无障性中无障住因即能
作者此即能作在因准显宗总有四说此是一解第
二解云或复此因能作二义以无障故可名为因可
名非因不能生故三云能作者是馀亲因此能助故
名能作因(解云谓此能助馀五因也)四云或此令他能有所作他
即是果能作名因名能作因(解云如华果能为后种也)如色处者
谓眼等十处皆是色法以馀九处有别名唯此色处
更无别名以馀九之所简别而此色处虽标总称即
受别名今此能作虽是总称亦成别名(此依四释中初说故为此
释)。

互为果释俱有因者论云犹如三杖互相依住如是
俱有法因果义成准婆沙评家及正理论皆言同一
果义是俱有因言一果者如心心所同共成一果也
此四大种至互相假藉者婆沙云谓四大种若有偏
增若无偏增地为三因三为地因所以者何地不观
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观自性及同类体为他因
果故馀大例尔。

三四相自互相望者此经中分别三
类为五类故有四相自相望也若依正理不说四相
及心随转自互相望故彼问云此中所说因相太少
然自释云本论说故此中应辨造论者意以于此中
卷六 第 425a 页 X53-0425.png
为欲显示但说异类为俱有因同类互为因不说自
成故(准此论文但说三类)此中应辨者若准新科谓此中辨何
法名随转连为句也今章言是论主劝有宗通互为
果过其过者谓小相非互为果然法与小相为因即
是因不遍宗法因狭宗宽今详婆沙评家既以一果
释俱有因世亲论主自以互为果释何言论主却出
有宗过耶故正理师弹此论互为果有过遂以一果
释俱有因也旧云入阿毗达磨是此论后造言互为
果者学我世亲阿阇梨也准此等文不应是论主出
有宗过请重详之问婆沙等言一果者为是同时为
是异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是同时即自体非自
体果如何俱有同一果耶又大生小生不同一果故
此即一果之因不遍宗法与前何异若谓异时果者
此即小相与其本法同一等流异熟因何不与本法
为因此即一果之因通其异品于异品转其过更甚
新云两论所立皆无有过如言变碍名色此因不遍
无表急食急行名之为马而有马急食行亦有是马
缓食行然此立名不违世理互为果义及一果因例
亦应尔是入阿毗达磨将不违理兼举二因此论略
故但举其一(解云二因者即互为果及同一果为二因也)

彼及心诸相者此一句唯取生等四相也以一彼言
摄二种相一心所上相二律仪上相更兼心王上相
总有三类四相也旧云既言生等不言生生等即显
随相非心随转也。
卷六 第 425b 页 X53-0425.png

若未来法未至生相者谓未来法至生相位则稍亲
近馀则不然以举未邻生相故由此故说在未来之
前也及过去法者谓巳谢之法在过去世非灭相摄
故但言同生即不摄生相之前未来伹言同灭即不
摄生相之前但言同灭即不摄灭相之后过去故三
相摄法不尽也故正理云岂不但言一生住灭虽亦
即知堕于一世而犹未了此法与心过去未来亦不
相离或为显示诸不生法故问四相之中不说异者
答生显同在未来将入现在灭显同在现在入于过
去住显此法于现取果即显去来三世同时异之一
相无别显能故此不说一果言意取士用及离系果
者谓等流异熟非俱有因准取士用离系二果故瑜
伽云夫以果言下摄一切从因缘果然由此中说俱
有因故不应明馀之二果由此果言唯摄士用及离
系果恐有难言若尔此中解随转义伹应说一果不
应言馀二种故今释言为遣疑妨须说彼二意义云
何夫士用果总有四种(文如章例)如是四种皆依能行之
心俱有因力所引起故依如是义皆名士用今此随
转中言一果者不说展转士用果以彼自体非自体
果非一果义但取俱生中馀造作得者及馀无间隔
越不生诸士用果恐诸未解者闻一果言谓摄俱生
展转士用及执唯有俱生士用故于今时更别显示
等流异熟决定与因不俱时果为欲遮遣唯执与因
俱生和合聚中有士用果所以须遮此士用者非一
卷六 第 425c 页 X53-0425.png
果故又复何但为遮唯执俱生展转之果亦乃兼显
无一果义由斯意故不说等流异熟非所要非一果
摄旧解亦同新云然此论文遮得同时果非是欲取
无间隔越诸士用果与上释异(繁不具述)一俱有相应因
展转士用果者即心心所四相等互为果也二及馀
同时造作得者谓展转果外名之为馀正理抄云如
四大种所造有对色等准此既言有对色等即通表
无表林云谓同聚之中随相及心同时表无表色也
(今详随相名造作得未详所以)

等无间缘所引者即前念心心所等有力能引起后
念等之果如下当明二及馀邻次造作得者谓此造
色是无间缘果之外故名馀后念望前非其远隔故
曰邻次此云邻次之言望前念心所等造作之言望
同时大种又云唯局定道二种无表色以色是随心
转故隔越果者谓第三念巳去所得诸果是如农夫
隔越远果者正理抄云如人种田等讫后于异时牙
等方起此果亦尔(解云即如初念大种悬造未来众多无表望前大种岂非隔越)
俱生士用中唯取同时造作者以展转果自体非自
体果非果义故不取也取馀异性无间者上明无间
士用有二一等无间缘果二邻次造作得果然于其
中通其同性及以异性今除同性俱取异性且如等
无间缘果中异性者如前善心等引后不善心等是
异性也同性可知其造作得果若唯取无表望大种
但是异性若兼望心即通同异然此异性之果总望
卷六 第 426a 页 X53-0426.png
二类通心及色故。

一果言唯摄士用及离系果者结上也然此总取四
士用果一同时造作得果二异性无间果三远士用
果四不生士用果此同旧解由此十因名心随转者
伹是据其大位非要皆具十因如三性不可俱故无
漏随转无异熟果故言极少由与五十八法为俱有
因者谓唯约受等十心所辨无减于此故言极少且
如二定巳上于无覆无记心位唯有十一法并大小
四相有九十九法心王于此九十九内唯与五十八
法为因(解云二定巳上无寻伺故无覆无记又无信等痴等故唯十心所并心王为十一唯此位极少
若欲界初禅有寻伺故非极少也)问此何不望心所上随相为因耶
答以疏远故心王望彼非俱有因(谓心王力不及第二也)若论
极多心王即与一百五十八法为因谓初禅中大地
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及与寻伺定共七支总三十
一法并大小相总二百七十九法除其心王定共戒
等上小相故但一百五十八法为因也言心不因随
相相者显宗云随相于一有功能故唯与所相为俱
有因正理亦云何缘心随相非心俱有因不由彼力
而心得生故非心与彼互为果故聚中为多分非彼
果故(解云小相伹相大相之一法馀法并非小相果也)即由如是所说多因
随相不名心随转法(因便明随相非心随转也)若尔云何心能与
彼为因答由随心王生等诸相而得转故问心所上
相不相心王何得互为因耶答彼于心王有力用故
如心所于心王故显宗云本相与法其力等故同其
卷六 第 426b 页 X53-0426.png
本法为俱有因不同心王随相以无力故不为因也
此上明因通取心所上相有馀师说唯十大地并心
本相一十四法为心王因此非正义论广有破。

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者上因字是因由所
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缘因谓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
者必是同时故言必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
因故成因者谓或诸法虽是同时不由同时之理即
成俱有因即如下八对之法是也八对法中初对如
前解第二对注中言展转相望不同一果者展转谓
四相四相互望也非心一果等者如小生但生大生
小住但住大住故不同果等取非一异熟及一等流
新云此非一果意极难解详此即是共力同取是一
果义果虽是同力不同取非是一果故正理云聚中
多分非彼果故(解云一共力二同取是一果义如两人共證择灭无为果虽同非是一果
要相应等俱有力能方名一果今四小相虽与本法同得一异熟等流由力不同故非一果等此对既尔馀类
亦尔)第五对色声等虽复同时相望无共得一果等故
非俱有因造色大种者然四大种有共得造色果义
造色望大种都无果义故亦非互为果论总结云如
是等诸法虽名俱有而非由俱有因故成因非一果
异熟及一等流故此即通前七对无一果义第八得
与所得以不定故论别明之又上八对于十因前之
四对及第六对皆具七因但无果等三也第五一对
有时等四无善等三及果等三如色声通三性香等
唯无记故第七对亦尔第八得与所得虽有同性然
卷六 第 426c 页 X53-0426.png
时不定由此或前或后偶然相值故有宗所明同时
因果如焰与明如身与影若依经部前因后果如互
与种论有相破(云云)

同类因者此有二释若与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
类之因是依主释若以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类
即因即持业释新云后不及前染污与染污者此染
污言通不善法及有覆无记以此二法互为因故谓
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或能与不善为因及从不善
生故故以染言通摄二类无记与无记者此明无覆
无记也言亦尔者准论善染之因更无异说论无记
五蕴四说不同今但叙正故言亦尔然依论文更有
三说一云净无记蕴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师意以色性劣故
与胜为因四蕴胜色故非色因故也)二云五是四果色非四因(此师意以四蕴
力胜能与五蕴为因色蕴势力劣故不为四因也)三云色与四蕴展转相望
皆不为因(此师意以四蕴色蕴虽同无记以〔为〕劣故异类相望皆不为因也)四说之
中旧云既无评家且以后解为正新云初说为善以
善染性中既五蕴展转总得为因何为无记即便不
尔违二性例故自部者五部对九地五九四十五类
各别为因然于此中但简异地异部不简异趣异处
故婆沙云同地异处所起烦恼展转相缚随类展转
为同类因然除异部五部随眠系缚分齐有差别故
言前生者如发智本论说云何同类因谓前生善根
与后生善根及彼相应俱有法自界同类因故成因
然言过去望现在等但是粗相若准义求过去前生
卷六 第 427a 页 X53-0427.png
与过去后生法及现在未来不生法等过去后生与
现在未来生法及不生法方可尽理现在亦尔以望
后生及不生法彼皆得为因未来无同类因者以未
来法杂乱住故未分前后假至生相亦未越未来约
世定故非前生也道九地者除欲界有顶欲界无定
故有顶昧劣故皆无圣道故唯此九地于诸地皆如
客住者释上九地为因所以也一如客人住二不堕
界系三非爱所执具此三义故异地相望皆得为因
唯等胜为果者总望九地虽得为因然于其中非无
差别即此巳下指法明也于中有二初指事正明次
论云诸上地道巳下释妨前文又二初约三道以辨
次又于巳下别约利钝以明依此论文见道与三为
因修道与二为因修道无学道不与见道为因若准
正理三道展转得为因如前钝修道亦与未来不生
利见道为因前生钝无学道亦与未来不生利见修
道为因或从无学退至学位转根亦与巳起利根修
道为因而言与三二为因者且据现起次第而说(准彼
与此论不同或可此论且据现说为因也)次约三道分六种圣此等名义
如前贤圣品释妨中初约道胜后约根胜于前又二
一约见修二道以明胜劣二于一道中九品以明胜
劣言见道等下释因增长者指前论文举见道下下
品等后后等文也论文不释根者谓上列因根二义
及至释中但释因增长不释根义者以利钝之义易
解故故不释也不由地有上下令道有胜劣者谓设
卷六 第 427b 页 X53-0427.png
依无所有处起钝根道望未至地利根道亦非胜也
准此无所有处钝根道得与依未至地起利根道为
因与正理论依于自上有依于下地无少有不同繁
不具述。

释伏难者但释见道以言随信法行故所以然者以
修无学道时长相显不别释妨见道时速相隐故别
释妨如章可解思与修为因者今谓不然以欲界有
思无修色界有修无思异地相望又不为因如何乃
言思与修慧为同类因耶又言闻与思修为因者亦
是总言然于其中理应分别如欲界闻不与修为因
故色界闻与思不为因故故论云如欲界系闻所成
法能与自界闻思所成为同类因非修所成欲界无
故思所成法与思所成为同类因非闻所成因以彼
劣故(准此不言与修为因)若色界系闻所成法能与自界闻修
所成为因非思所成因色界无故修所成法唯与自
界修所成为因非闻所成以彼劣故无色修所成唯
与自界修为因非闻思以无故劣故(解云无故谓无闻思设有亦劣
准此论文并约当界自明理实而言应约自地今论总相且言异界也)生得善法展转
为因者以非加行力故任运现前故得有九品皆互
为因不同加行善不与劣为因如勤功力种稻麦等
莫设劬劳而无所获旧云生得善与加行善为因加
行善不与生得善为因以彼劣故今但约生得相望
故通九品无覆无记四种者异熟任运而起最为微
劣威仪路作意而起力用少强胜异熟工巧处强想
卷六 第 427c 页 X53-0427.png
生故力用更强胜威仪路化心是通果其力最胜故
如其次第相望除前。

相应因者此有二义谓心心所更相随顺义用相应
法为因是持业释若与相应法为因即依主释谓同
依言即显必同所缘同行相等者释颂中但言同所
缘下所以也由一所依义最要故所以偏说为遮所
缘行相别者及遮异时所缘行相同者或遮异身所
缘行相时同者如众共观初月等事为以一言总遮
如是众多妨难故说同依以言同依名同所缘行相
等故问心心所相应因体即俱有二因于何别答由
互为果义立俱有因如商侣相依共游险道由互平
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如商侣同作食等事业其中
阙一皆不相应故又正理云由展转力同生住等是
俱有因若展转力同缘一境是相应因(准此俱有通四相等是宽
相应唯心心所是狭故知若是相应必是俱有因自有俱有非相应也)。

遍行因者唯是持业释不得为依主以因是遍行义
果非遍行义故不可言遍行之因也言遍者三义遍
故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遍与五部染法为
因由此三义故名遍行五部惑中唯此十一有上三
义故名遍行馀惑不然故非遍行此等癈立如随眠
品然此遍行能取他部果若同类因唯取自部果是
故二因宽狭有异由是论中四句分别(云云)

异熟因唯诸不善至异熟法故者此辨因体简无漏
及无记以不善法及善有漏有异熟果名异熟法非
卷六 第 428a 页 X53-0428.png
此善等体即是异熟法也旧云法之言持即目于因
此因能持异熟果故名异熟法异熟之法依主释也
若言异熟即法是持业释即三性法中不善全是异
熟因无记全非善有二类若有漏者是异熟因无漏
善法非彼因也释异熟名者异熟或在因或在果持
业依主二释并通如前巳辨。

馀法具二者翻前无漏
二义可知依新更加力用增强成三义也故唯此一
名异熟因者是婆沙师对馀因癈立彼意以熟名虽
通六因之果然非异熟故唯一名异熟因准论主释
熟名不通馀果故论云由此但应作如是释变异而
熟是异熟义不应但异简别馀因(此论主正释也)

明世摄者谓明六因于三世中立在何世中也故有
此门遍行同类不通未来者然此二因皆因前果后
未来既无前后故无此因巳如上辨相应俱有既要
同时生住等故通三世其异熟因虽亦因前果后而
善恶性为因无记性为果约性定故故通未来以异
熟约体建立同类因就位建立故不同也颂不说能
作因正理论云不可说彼定时分故。

无为无取与故无有为果者谓无为虽于他生不障
立能作因无取与用不名有果故无为法无增上果
言二无为是因非果者谓虚空非择灭二种无为但
约不障是能作因不行世故非所引果无记性故非
道證果三无为皆无因果者总论三种无为皆得名
为无因无果道于得有功能等者此难意道既能引
卷六 第 428b 页 X53-0428.png
得则唯于得有功能非于择灭有功能也言择灭为
道果者谓道望择灭虽非生因而是證因故是道果
上依有宗所释若依经部不许无为是因无经说故
唯说因是有为故如经言诸因缘能生色者皆是无
常广说(云云)有部通云岂不亦说唯能生因是无常
故不据无为唯不障故为能作因(云云)

初异熟果此因所得者且果有五一异熟果二等流
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次第狭者居先广
者居后六因次第广者居先狭者居后因此前因对
于后果后因对于前果其离系果非六因得故此不
论然与士用少相滥故及狭士用故别在士用前不
同四果广狭次第所以非次异熟之后于法不障得
增上名者问唯无障住有何增上答即由无障方
得起得增上名诸有情业于器世间者谓由有情业
力感器世间故业望于彼有增上力此二种因得等
流果者若同类因唯取自界自地自部自性之等流
果若遍行因唯取自界自地自性染污之等流果此
二因所得果皆似于因故因虽二其果唯一问如邪
见生有身见虽性不同同是染故为等流果善生无
覆虽性不同同是净故应是等流答染性易同故得
为果净法难同故不为果因有作用者为遮胜论于
法体外别有业用即此二因有胜用力非越士用体
别有士用故由此二因得俱生胜士用果此中偏说
醉象将军者一解如章旧又解云醉象似将军能入
卷六 第 428c 页 X53-0428.png
阵故馀因亦有此果者问既尔何以但言相应俱有
二因得士用果答二师据通名故馀因亦得颂中约
俱生亲所得故简馀四因唯二因得。

唯无覆无记有异熟果者谓无记法总有四种于中
唯一法是异熟法故言有等问何以异熟果非善染
不答若是善恶即所造业无变尽期故异熟果唯是
无覆无记中摄异熟不通非情者谓外器等共业所
感异熟不尔故不通也正理论云岂不大梵所住非
情是别业果应名异熟何乃言非有作是言大梵住
处一切大梵业增上生有馀师言大梵住处相续未
坏馀可于中有受用理故非不共明知不通等流长
养者此宗五类义体各别不同互不相摄今因此理
證显宗义故言明知言通三性者等流可知其能长
养即通三性所长养唯无记如上巳辨又此二种果
唯同类非异熟也入阿毗达磨释五果名云果不似
因故名为异熟谓成熟堪受用故果即异熟名异熟
果果似因故说名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择灭无
为名离系果果即离系故巳上三果并持业释士用
增上从因得名并依主释今此同旧又云或异熟之
果或因与果类相似名等流等流之果或离系之果
名离系果谓无漏离系缚故乃至增上即果谓果众
多体增上故言清净静虑生变化心者谓简味定等
故言清净也择灭名不生士用果等问此果既不生
如何可说用彼力生名士用果答正理云现见于得
卷六 第 429a 页 X53-0429.png
亦说生名如说我财生是我得财义问此与离系何
别答若无间道断诸随眠所證择灭如是择灭名离
系果及士用果若无间道不断随眠重證本时所證
择灭如是择灭非离系果唯士用果(巳上论文)

问但言五因取果不说能作因者答以能作因现在
取果与五因同于中无为无果所以不说准婆沙有
二说许能作因过去取果正理唯许现在取果与此
论同彼言取果者是能引义谓引未来令其生等于
同体类能为种子于异体类由同一果如是别者名
为取果取与四句中第一句言最后所舍得者谓未
断善根无始巳来生得善得相续无量今断善根时
虽舍诸得唯取最后念得为此句也以前诸得亦与
果故未来诸得未取果故此念与取非与第二句言
最初所得得者疏解谓续善根时最初起得得过去
所舍得名初所得得若依新解最初谓刹那所起得
名初所得得尔时此得是所取果举所取得显前能
与而不取前巳取故二说并通。

应言尔时续者前得
者此意恐人通谓取过去诸得故说前言以简之即
是前第一句中最后所舍之得也正理弹云如何前
位多刹那得为同类因皆取今得而于今时但说最
后一刹那得与今得果是故应如本文为善作俱舍
师救论主意说若法从未来与果者此中说是过去
诸得虽于续时皆悉与果以前诸念皆曾与果俱句
摄故所以不说其最后唯今与果故偏说之又解前
卷六 第 429b 页 X53-0429.png
得通前过去所有善得谁言唯取最后所舍得耶以
所舍得通于三世非彼一切皆能与果故以前言简
取前者今此章中但同前解问所以偏说得为单句
不说馀善根者答得断善根以不现行唯有善得现
行故偏说得。

言三所馀者伹此二类之法是前三类之外名三所
馀非谓三法名有其馀如染污一类即无馀也初句
染污法除异熟因者以异熟果是无覆无记故非染
污性从五因生者是心法故必有相应相应因中必
是俱有同染性故有同类因染污法故复通遍行能
作必有故具五因馀四准此更不广说异熟法除遍
行者遍行唯为染污因故所以除之故上二因互不
通从馀因生可以思知问异熟既善恶为因无记为
果如何可说从同类因生答后之异熟从前异熟生
以无始来有异熟果为同类因故得有也三所馀法
除异熟遍行二因者非异熟故除异熟因非染污故
除遍行因从相应俱有同类能作四因所生初无漏
法及除一同类者谓苦法忍体是无漏世第一法是
有漏故苦忍不从同类因生从三因者谓相应俱有
能作可知此谓心心所者如上所明谓是心心所法
故有相应因巳下明色及不相应法如上四类所除
因外更除相应因不相应中染污等四者一染不相
应谓染法上四相等二异熟不相应五根四相等及
命根众同分等三三所馀法不相应谓除上二类及
卷六 第 429c 页 X53-0429.png
初无漏馀不善有漏即除上四相及善有漏法上四
相并非得二定等四相初无漏不相应即苦法忍上
四相等一因生法决定无有者准上所明极少犹有
二因所生不同外道计一因生法也。
俱舍颂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