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说能作非谓不生时说名能作譬如国人以其国
主不为损害咸作是言我因国主而得安乐若尔涅
槃及不生法普于一切有为生中本无障用何得为
因答虽无障用而亦为因如无力国王亦得如前说
言无障住者谓此因体住无障性中无障住因即能
作者此即能作在因准显宗总有四说此是一解第
二解云或复此因能作二义以无障故可名为因可
名非因不能生故三云能作者是馀亲因此能助故
名能作因四云或此令他能有所作他
即是果能作名因名能作因如色处者
谓眼等十处皆是色法以馀九处有别名唯此色处
更无别名以馀九之所简别而此色处虽标总称即
受别名今此能作虽是总称亦成别名(此依四释中初说故为此
释)。
互为果释俱有因者论云犹如三杖互相依住如是
俱有法因果义成准婆沙评家及正理论皆言同一
果义是俱有因言一果者如心心所同共成一果也
此四大种至互相假藉者婆沙云谓四大种若有偏
增若无偏增地为三因三为地因所以者何地不观
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观自性及同类体为他因
果故馀大例尔。
三四相自互相望者此经中分别三
类为五类故有四相自相望也若依正理不说四相
及心随转自互相望故彼问云此中所说因相太少
然自释云本论说故此中应辨造论者意以于此中
二类通心及色故。
一果言唯摄士用及离系果者结上也然此总取四
士用果一同时造作得果二异性无间果三远士用
果四不生士用果此同旧解由此十因名心随转者
伹是据其大位非要皆具十因如三性不可俱故无
漏随转无异熟果故言极少由与五十八法为俱有
因者谓唯约受等十心所辨无减于此故言极少且
如二定巳上于无覆无记心位唯有十一法并大小
四相有九十九法心王于此九十九内唯与五十八
法为因(解云二定巳上无寻伺故无覆无记又无信等痴等故唯十心所并心王为十一唯此位极少
若欲界初禅有寻伺故非极少也)问此何不望心所上随相为因耶
答以疏远故心王望彼非俱有因若论
极多心王即与一百五十八法为因谓初禅中大地
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及与寻伺定共七支总三十
一法并大小相总二百七十九法除其心王定共戒
等上小相故但一百五十八法为因也言心不因随
相相者显宗云随相于一有功能故唯与所相为俱
有因正理亦云何缘心随相非心俱有因不由彼力
而心得生故非心与彼互为果故聚中为多分非彼
果故即由如是所说多因
随相不名心随转法若尔云何心能与
彼为因答由随心王生等诸相而得转故问心所上
相不相心王何得互为因耶答彼于心王有力用故
如心所于心王故显宗云本相与法其力等故同其
本法为俱有因不同心王随相以无力故不为因也
此上明因通取心所上相有馀师说唯十大地并心
本相一十四法为心王因此非正义论广有破。
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者上因字是因由所
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缘因谓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
者必是同时故言必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
因故成因者谓或诸法虽是同时不由同时之理即
成俱有因即如下八对之法是也八对法中初对如
前解第二对注中言展转相望不同一果者展转谓
四相四相互望也非心一果等者如小生但生大生
小住但住大住故不同果等取非一异熟及一等流
新云此非一果意极难解详此即是共力同取是一
果义果虽是同力不同取非是一果故正理云聚中
多分非彼果故(解云一共力二同取是一果义如两人共證择灭无为果虽同非是一果
要相应等俱有力能方名一果今四小相虽与本法同得一异熟等流由力不同故非一果等此对既尔馀类
亦尔)第五对色声等虽复同时相望无共得一果等故
非俱有因造色大种者然四大种有共得造色果义
造色望大种都无果义故亦非互为果论总结云如
是等诸法虽名俱有而非由俱有因故成因非一果
异熟及一等流故此即通前七对无一果义第八得
与所得以不定故论别明之又上八对于十因前之
四对及第六对皆具七因但无果等三也第五一对
有时等四无善等三及果等三如色声通三性香等
唯无记故第七对亦尔第八得与所得虽有同性然
时不定由此或前或后偶然相值故有宗所明同时
因果如焰与明如身与影若依经部前因后果如互
与种论有相破。
同类因者此有二释若与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
类之因是依主释若以相似法为因名同类因同类
即因即持业释新云后不及前染污与染污者此染
污言通不善法及有覆无记以此二法互为因故谓
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或能与不善为因及从不善
生故故以染言通摄二类无记与无记者此明无覆
无记也言亦尔者准论善染之因更无异说论无记
五蕴四说不同今但叙正故言亦尔然依论文更有
三说一云净无记蕴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此师意以色性劣故
与胜为因四蕴胜色故非色因故也)二云五是四果色非四因
与过去后生法及现在未来不生法等过去后生与
现在未来生法及不生法方可尽理现在亦尔以望
后生及不生法彼皆得为因未来无同类因者以未
来法杂乱住故未分前后假至生相亦未越未来约
世定故非前生也道九地者除欲界有顶欲界无定
故有顶昧劣故皆无圣道故唯此九地于诸地皆如
客住者释上九地为因所以也一如客人住二不堕
界系三非爱所执具此三义故异地相望皆得为因
唯等胜为果者总望九地虽得为因然于其中非无
差别即此巳下指法明也于中有二初指事正明次
论云诸上地道巳下释妨前文又二初约三道以辨
次又于巳下别约利钝以明依此论文见道与三为
因修道与二为因修道无学道不与见道为因若准
正理三道展转得为因如前钝修道亦与未来不生
利见道为因前生钝无学道亦与未来不生利见修
道为因或从无学退至学位转根亦与巳起利根修
道为因而言与三二为因者且据现起次第而说(准彼
与此论不同或可此论且据现说为因也)次约三道分六种圣此等名义
如前贤圣品释妨中初约道胜后约根胜于前又二
一约见修二道以明胜劣二于一道中九品以明胜
劣言见道等下释因增长者指前论文举见道下下
品等后后等文也论文不释根者谓上列因根二义
及至释中但释因增长不释根义者以利钝之义易
解故故不释也不由地有上下令道有胜劣者谓设
依无所有处起钝根道望未至地利根道亦非胜也
准此无所有处钝根道得与依未至地起利根道为
因与正理论依于自上有依于下地无少有不同繁
不具述。
释伏难者但释见道以言随信法行故所以然者以
修无学道时长相显不别释妨见道时速相隐故别
释妨如章可解思与修为因者今谓不然以欲界有
思无修色界有修无思异地相望又不为因如何乃
言思与修慧为同类因耶又言闻与思修为因者亦
是总言然于其中理应分别如欲界闻不与修为因
故色界闻与思不为因故故论云如欲界系闻所成
法能与自界闻思所成为同类因非修所成欲界无
故思所成法与思所成为同类因非闻所成因以彼
劣故若色界系闻所成法能与自界闻修
所成为因非思所成因色界无故修所成法唯与自
界修所成为因非闻所成以彼劣故无色修所成唯
与自界修为因非闻思以无故劣故(解云无故谓无闻思设有亦劣
准此论文并约当界自明理实而言应约自地今论总相且言异界也)生得善法展转
为因者以非加行力故任运现前故得有九品皆互
为因不同加行善不与劣为因如勤功力种稻麦等
莫设劬劳而无所获旧云生得善与加行善为因加
行善不与生得善为因以彼劣故今但约生得相望
故通九品无覆无记四种者异熟任运而起最为微
劣威仪路作意而起力用少强胜异熟工巧处强想
生故力用更强胜威仪路化心是通果其力最胜故
如其次第相望除前。
相应因者此有二义谓心心所更相随顺义用相应
法为因是持业释若与相应法为因即依主释谓同
依言即显必同所缘同行相等者释颂中但言同所
缘下所以也由一所依义最要故所以偏说为遮所
缘行相别者及遮异时所缘行相同者或遮异身所
缘行相时同者如众共观初月等事为以一言总遮
如是众多妨难故说同依以言同依名同所缘行相
等故问心心所相应因体即俱有二因于何别答由
互为果义立俱有因如商侣相依共游险道由互平
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如商侣同作食等事业其中
阙一皆不相应故又正理云由展转力同生住等是
俱有因若展转力同缘一境是相应因(准此俱有通四相等是宽
相应唯心心所是狭故知若是相应必是俱有因自有俱有非相应也)。
遍行因者唯是持业释不得为依主以因是遍行义
果非遍行义故不可言遍行之因也言遍者三义遍
故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遍与五部染法为
因由此三义故名遍行五部惑中唯此十一有上三
义故名遍行馀惑不然故非遍行此等癈立如随眠
品然此遍行能取他部果若同类因唯取自部果是
故二因宽狭有异由是论中四句分别。
异熟因唯诸不善至异熟法故者此辨因体简无漏
及无记以不善法及善有漏有异熟果名异熟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