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第 908c 页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八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随眠品第六之四
已辩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辩随烦恼。颂
曰。
「 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
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
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相应
憍喜乐皆舍
馀四遍相应」
论曰。随烦恼中嫉等六种。一切皆与忧根相
应。以戚行转唯意地故。有馀师说。恼喜相
应。见取等流。应欢行故。悭喜相应。以欢行转
唯意地故。欢行转者。悭相与贪极相似故。
谄诳眠覆忧喜相应。欢戚行转唯意地故。欢
戚行者。谓或有时以欢喜心而行谄等。或时
有以忧戚心行。有馀师言。既说诳是贪等流
故。但应欢行不应说与忧根相应。是欢等
卷二十八 第 909a 页 T29-0909.png
流不应戚故。又正诳时不应戚。故或应说
诳是痴等流。憍喜乐相应。欢行唯意故。在第
三静虑与乐相应。若在下诸地与喜相应。此
上所说诸随烦恼。一切皆与舍受相应。相续
断时皆住舍故。有通行在唯舍地故。舍于一
切相应无遮。譬如无明遍相应故。馀无惭愧
惛沈掉举。四皆遍与五受相应。前二是大不
善地法摄故。后二是大烦恼地法摄故。说二
及声显难及释。谓于恼诳设难如前。理应释
言。果因相别。如无惭掉虽贪等流。而与忧
苦有相应义。故知所说与受相应。不唯同因
但据相别。许有忧戚而行诳者。情有所忧而
行诳故。所说烦恼随烦恼中。有依异门佛说
为盖。今次应辩盖相云何。颂曰。
「 盖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虽二立一盖
障蕴故唯五」
论曰。如契经言。若说五盖为不善聚。是为
正说。所以者何。如是五种纯是圆满不善
聚故。其五者何。一欲贪盖。二瞋恚盖。三惛眠
盖。四掉悔盖。五疑盖。契经既说盖唯不善。故
知唯在欲。非色无色界。由此为證知惛掉
疑。体虽皆通欲色无色。而但欲界有得盖名。
为显惛沈掉举二种唯欲界者。有立为盖。故
与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系故。为显
眠悔唯染污者。有得盖名。故与惛沈掉举二
种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疑准前四
在欲可知。何缘欲贪瞋恚疑盖。各于一体别
立盖名。而彼惛眠掉悔二盖。各于二体合立
盖名。欲贪瞋疑食治各别。是故一一别立盖
卷二十八 第 909b 页 T29-0909.png
名。由惛与眠及掉与悔。所食能治事用皆同。
故体虽殊俱合立一。欲贪盖食谓可爱相。此
盖对治谓不净想。瞋恚盖食谓可憎相。此盖
对治谓慈善根。疑盖食谓三世。如契经说。
于过去世生如是疑。乃至广说。此盖对治。
谓若有能如实观察缘性缘起惛眠盖食谓五
种法。一𧄼瞢。二不悦。三频申。四食不平性。
五心昧劣性。此盖对治谓光明想。此盖事用。
谓俱能令心性沈昧。掉悔盖食谓四种法。一
亲里寻。二国土寻。三不死寻。四随念。昔种
种所更笑戏欢娱承奉等事。此盖对治谓奢
摩他。此盖事用。谓俱能令心不寂静。由此说
食治用同故。惛眠掉悔二合为一。或贪瞋
疑是满烦恼。一一能荷一覆盖用。惛眠掉
悔非满烦恼。二合方荷一覆盖用。此五名盖。
其义云何。谓决定能覆障圣道圣道加行。故
立盖名。若尔则应诸烦恼等皆得名盖。一切
皆能覆障圣道及加行故。如世尊告诸苾刍
言。若为一法所覆障者。则不能了眼是非常。
一法谓贪。乃至广说。一一别说如杂事中。
何故世尊说盖唯五。理实应尔。然佛世尊于
立盖门唯说五者。唯此于五蕴。能为胜障故。
谓贪恚盖能障戒蕴。如次令远离欲恶故。惛
沈睡眠能障慧蕴。此二俱令远毗钵舍那故。
掉举恶作能障定蕴。此俱令远奢摩他故。如
是四盖渐次令越出离白法。由此于后令于
业果四谛生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脱解脱智
见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为盖。若尔掉悔
盖。应惛眠前说顺戒定慧蕴。次第而说故。
卷二十八 第 909c 页 T29-0909.png
不尔此中坏次第者。世尊意欲显别义故。谓
契经中佛依正理说惛眠盖。毗钵舍那能治
非止。说掉悔盖唯奢摩他能治非观。此依伏
断说观止门。别治惛眠掉悔二盖。若依永断
此观止门。对治一切用无差别。为显此理故
坏次第。何故无明不立为盖。不说成故。如
契经说。无明所覆覆即是盖有馀师说等荷
担者立诸盖中。无明于中所荷偏重。是故不
说慢复何缘不立为盖。以有由慢能修胜法。
为盖义劣。不立盖中。有馀师言。夫为盖者。令
心趣下。慢则不然。以能令心趣上法故。诸
见何故不立盖中。见诸有情阙非我见者。
虽执有我而能离染故。有说诸见性捷利故。
不顺盖义。盖性迟钝。随烦恼中馀不立盖。准
前所说应如理思。上二界惑不立盖者。离三
界染初非障故。又彼无记盖唯不善。今应思
择诸随眠等。由何而断。由慧观见彼所缘故
随眠等断。若尔欲界他界遍行及三界中见
灭道断有漏缘惑应无断义。缘苦集谛法智
忍生。唯缘欲界苦集谛故。缘灭道谛诸智忍
生。唯缘无漏为境界故。无如是失。我许诸惑
永断方便有多种故。为有几种。总有四种。何
等为四。颂曰。
「 遍知所缘故
断彼能缘故
断彼所缘故
对治起故断」
论曰。断见所断惑。由前三方便。一由遍知所
缘故断。谓欲界系见苦集断自界缘惑。色
无色界见苦集断所有诸惑。以上二界他界
地缘。亦由遍知所缘断故。缘苦集谛类智
卷二十八 第 910a 页 T29-0910.png
忍生。俱能顿观三界境故。及通三界见灭道
断无漏缘惑。如是诸惑皆由遍知所缘断。故
二由断彼能缘故断。谓欲界系他界缘惑。以
欲界系见苦集断。自界缘惑能缘于彼。此惑
于彼能作依持。依持断时彼随断故。如羸病
者却倚而立。去所倚时彼随倒故。如何于彼
能作依持。由此于彼能为因故。岂不此即说
由害因故断。实尔此彼但是异名。然为止滥
故作是说。谓欲界惑自他界缘。皆有此彼互
为因义。然无此彼展转相缘。故于此中说能
缘断。欲令易了唯他界缘。由断此因彼便随
断。三由断彼所缘故断。谓见灭道断诸有漏
缘惑。以无漏缘惑能为彼所缘。所缘断时彼
随断故。如羸病者杖策而行。去彼杖时彼随
倒故。何缘于此所断惑中有断能缘。故说所
缘断。如缘欲苦集起现观时有断所缘。故说
能缘断。如缘诸灭道起现观时。虽实尔时此
彼俱断。而由所断有胜有劣。故胜断时言劣
随断。谓若于彼惑所缘中。无漏慧生能为对
治。彼惑名胜。所馀名劣。何缘彼惑偏得胜名。
于彼所缘无漏慧起。专为敌彼发功用故。若
许惑断方便有多。有由能缘断故随断。有由
所缘断故随断。何故前说由慧观见彼所缘
故随眠等断。但应于此先立宗言。永断诸惑
由多方便。勿先立宗与后解释。言义各异前
后相违。如先立宗后释无异。先据必观惑所
缘故。后据于中有差别故。惑先举胜后兼
辩劣。正敌对者说名为胜。已说三方便。断
见所断惑。断修所断惑。由第四方便。谓彼但
卷二十八 第 910b 页 T29-0910.png
由治起故断。以若此品对治道生。即此品中
诸惑顿断。如下下品治道起时。上上品惑即
皆顿断。至上上品治道起时。下下品惑即皆
顿断。如是理趣后当广辩。岂不一切见所断
惑断时亦由对治道起。以若此部对治道生。
则此部中诸惑断故。理实应尔。然于此中为
显三界修所断惑无不皆由九品道断治道决
定。故说此言。见所断中唯有顶惑。对治决
定如前已辩。惑见所断诸惑断时。方便定三。
故就别说。修所断惑能断方便不决定故。就
总而说。岂不所明第四方便与前宗义有不
相关。谓修位中以灭道智。能断三界修所断
惑。慧非见此惑所缘故。此与宗义实不相关。
前宗唯辩见所断故。设彼总摄亦不相违。见
彼惑所缘此惑治生故。所言对治总有几种。
颂曰。
「 对治有四种
谓断持远厌」
论曰。诸对治门总有四种。一断对治。谓道亲
能断诸惑得。即无间道。二持对治。谓道初与
断得俱生。即解脱道。由如是道持断得故。令
诸惑得不相续生。三远分对治。谓道能令前
所断惑得转更成远。即胜进道。于解脱道后
所起道名为胜进。乃至后得俱起生等亦得
道名。令与惑得相违。诸得相续增故。四厌
患对治。谓道随于何界何地中见诸过失深
生厌患。即是于彼以种种门观过失义。此唯
诸厌作意聚摄。由此势力。设于后时属妙境
界亦不贪著。应知多分是加行道非决定故。
不说在初说多分言。应知为显无间解脱。胜
卷二十八 第 910c 页 T29-0910.png
进道中缘苦集谛者。亦厌患对治。已说惑对
治。当辩断惑理。诸惑永断为定从何。为从所
缘。为从相应。为从自性。何故生疑。于此三种
皆见过故。且不应说断从所缘。谓若此法是
彼所缘。未曾有时非所缘故。亦不可说断从
相应。谓相应法互为因故。此法无时非因性
故。又由此惑令心成染。此心无时成不染故。
亦不可说断从自性。谓法无容舍自性故。以
断惑时不可令彼所断诸法失所断性。是故
应思惑从何断。颂曰。
「 应知从所缘
可令诸惑断」
论曰。诸惑永断定从所缘。以于所缘遍知力
故。令惑永断如前已说。然惑所缘总有二种。
谓有系事。及无系事。缘有系事为境诸惑。
及从此惑力所引生。不缘此事为境诸惑。如
是二惑于一有情现相续中引起诸得。设无
染污心现在前此得恒行无有间断。为去来
世诸惑果因。如是应知。缘无系事为境诸惑。
及因此惑势力所引随从现行。不缘此事为
境诸惑。所引起得类亦同前。言为去来惑果
因者。谓此诸得现在世时。是过去惑等流性
故。说之为果。是未来惑生缘性故。说之为
因。然此诸得与断对治等流诸得现行相违。
能持去来所得诸惑。故令一切缘此事惑及
缘馀惑相续而转。缘此事境诸断对治等流
起时惑得便绝。所得诸惑于自所缘虽体犹
有。而由因果得永绝故。可说名断。以于少
境若未遍知缘此境惑。及因此惑力所引起
缘馀境惑。所引去来惑果因得现相续中无
卷二十八 第 911a 页 T29-0911.png
间而转。若于少境得遍知时。惑所引得便不
复转。故知惑断定从所缘。如前所言远分对
治。一切远性总有几种。颂曰。
「 远性有四种
谓相治处时
如大种尸罗
异方二世等」
论曰。一切远性总有四种。一相远性。如四大
种。虽复俱在一聚中生。以相异故亦名为远。
二治远性。如持犯戒。虽复俱在一身中行。以
相治故亦名为远。三处远性。如海两岸。虽复
俱在一大海边。方处隔故亦名为远。四时远
性。如去来世。虽复俱依一法上立。时分隔故
亦名为远。望何说远。望现在世无间已灭。及
正生时与现相邻。如何名远。非眼等境故。或
无作用故。无为非时不可为难。虚空体遍二
灭遍得。故契经中亦说为近。等声为明举法
未尽。已辩烦恼对治差别。修能对治胜进位
中。所断诸惑为再断不。所得离系有重得耶。
颂曰。
「 诸惑无再断
离系有重得
谓治生得果
练根六时中」
论曰。所断诸惑。由得自分无间道故。便顿永
断。离退后时无再断义。断已复断则为唐捐。
所得离系虽无随道渐胜进理。而道进时容
有重起。彼胜得理以离系得道所摄故。舍得
道时彼亦舍得。故诸离系有重得理。此依容
有时总有六。谓治道起得果练根。说治生言
通目二义。若据住此能證离系。目无间道。
若据住此正證离系。目解脱道。言得果者。
谓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言练根者。谓
卷二十八 第 911b 页 T29-0911.png
增进根由此六时得未曾道有舍曾道得离系
故。说得果言既无差别。如摄四果应摄练根
以转根时必得果故。何劳长说此练根言。
为显练根异断惑得果故。得果外说练根无
失。然得离系随其所应。有具六时。乃至唯
二谓欲界系。见四谛断。及色无色。见三谛断
所得离系得具六时。色无色界见道谛断。所
得离系得唯五时。由治生时即得果故。说得
果已。不说治生。欲界修断五品离系亦五时
得。除预流果。第六离系得唯四时。得果治
生时无别故。第七八品亦唯四时。得四果中
除前二故。第九离系得唯三时。亦治生时即
得果故。色无色界修所断中唯除有顶。第九
离系所馀离系亦唯三时。得果四中除前三
故。有顶第九得唯二时。得果治生同一时故。
此约钝说。若就利根。前诸位中除练根得。
岂不八地容世俗道。断应分二种对治生时
得。不尔此说渐次得故。或此唯约无漏得故。
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则世俗道。八地染中随
离少多。入圣道者彼得离系。随其所应有具
六时。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练根时。谓欲
界中先断五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五品离
系具六时得。谓有二种。自治生时。及得果
时。复四成六。彼修所断五品离系唯五时得。
除预流果。先断六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六
品离系亦五时得。除一如前。彼修所断六品
离系。唯世俗道治生时得。必不起彼无漏对
治。是一来果向道摄故。非住果时起彼向道。
以住胜果不起劣故。先断八品入见谛者。彼
卷二十八 第 911c 页 T29-0911.png
见所断八品离系亦五时得。除一如前。彼
修所断前六离系唯一时得。如前应知。七
八离系唯四时得。谓二治生及二得果。先断
九品依未至地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九品离
系亦四时得。如前应知。依根本地入见谛者。
彼见所断九品离系亦一时得。如前应知。根
本非欲断对治故。若依未至。若依根本。彼
修所断九品离系亦一时得。如前应知。必不
起彼无漏对治。是不还果向道摄故。先断上
七地入见谛者。彼见三谛断七地离系亦四
时得。如前应知。见道谛断七地离系唯三时
得。谓一治生。及二得果。无漏治生即得果
故。彼修所断七地离系唯三时得。谓二治生。
及一得果。具离八地入圣道者。见修位中
断有顶惑见三谛断离系三时。谓一治生。及
二得果。见道谛断离系二时。由治生时即得
果故。修断八品离系二时。谓一治生。及一得
果。第九离系唯一时得。以治生时即得果故。
诸分离染见。修位中进断。所馀准此应说。
以何因證得后果时重得先时所断离系。由
至教故。谓契经中依正證得阿罗汉果。说
如是言。应如是知。应如是见。彼从欲漏心
得解脱。乃至广说。由此位中亦得欲界厌患
对治等无学法智故。知彼离系亦应重得。前
言断欲六品九品入见谛者。彼先修断六九
离系无无漏得。为永不得。暂不得耶。应决
定言。彼永不得。岂不證得阿罗汉时。必得先
时见修所断一切离系诸无漏得。若彼先时
所断离系有无漏得。今时舍者于彼今应得
卷二十八 第 912a 页 T29-0912.png
无漏得。若先无者今时亦无。得离系时唯自
治起。及舍劣道得胜时故。诸有先依根本静
虑入见谛者。得无学时。宁从欲漏心得解
脱。就依未至入见谛者。及次第者。说故无
失。即诸离系彼彼位中得遍知名。随胜立故。
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智遍知者。体
即是慧。唯是无漏。断遍知者。体即离系。是
智果故。得遍知名。如业解名诠业解果。
若尔忍果应非遍知。是智眷属。故名遍知无
失。或于后时转成智果。为一一断道所得离
系。各立一遍知。为一切断道所得离系。总立
一遍知。二俱不然。以有极广极略过故。若尔
云何。颂曰。
「 断遍知有九
欲初二断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尔
馀五顺下分
色一切断三」
论曰。诸断总立九种。遍知唯立九缘。如后当
辩。何等名曰九种遍知。且三界系见谛所断
烦恼等断。立六遍知。谓欲界系初二部断。立
一遍知。次二各一。上界亦然。故合成六。馀三
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三遍知。谓欲界
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即
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并前立故。色界所系
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此即是
色爱尽遍知。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
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此亦并前合
立一故。如是所立九种遍知。应辩于中几何
道果。颂曰。
「 于中忍果六
馀三是智果
卷二十八 第 912b 页 T29-0912.png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无色边果一
三根本亦尔
俗果二圣九
法智三类二
法智品果六
类智品果五」
论曰。于此九中。且应先辩与忍智道为果差
别。忍果有六。谓三界系见断法断六种遍知。
智果有三。谓顺下分色爱一切结尽遍知。由
此三遍知是修道果故。由此已辩见修道果。
与静虑地为果别者。未至静虑果具有九。谓
此为依断一切故。根本静虑果五或八。所言
五者。毗婆沙师说。根本静虑。非欲断治故。
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说。根本静虑。亦欲断治
故。除色无色见道断遍知。道类智时总集遍
知故。中间静虑如根本说。岂不依止根本静
虑入见谛时。亦修未来依未至地。欲断治道
得断治故。亦应證彼欲见断法断无漏离系
得。宁说根本唯得五果。此责不然。尔时所修
依未至地断对治者。唯色无色断对治故。根
本地道既不能为欲断对治。彼现起位如何
能修欲断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断治。唯治上
界故。果唯五。与无色地为果别者。无色边地
果唯有一。谓依空处近分地道。得色爱尽遍
知果故。圣依俗道离诸染位。所得断果亦名
遍知。以得无漏离系得故。前三根本果亦唯
一。谓依无色前三根本。得一切尽遍知果故。
由此已辩静虑无色总得遍知。果多少别。与
俗圣道为果别者。俗道果二。谓俗道力唯能
获得顺下分尽。及色爱尽遍知果故。圣道果
九。谓圣道力。乃至能越二有顶故。应知九
卷二十八 第 912c 页 T29-0912.png
中二是共果。七不共果。唯圣果故。与法类
智。为果别者法智果三。谓法智力能断三界
修所断故。类智果二。谓类智力断色无色修
所断故。与法类品为果别者。法智品果六。谓
即是前法智法忍所得六果。类智品果五。谓
即是前类智类忍所得五果。品言通摄智及
忍故。法品六中四不共果。三属法忍。一属
法智。二是共果。谓最后二双属法类二种智
故。类品五中三不共果。皆属类忍。二是共
果。谓最后二义如前释。何缘一一道所得断。
不各各立为一遍知。以永断时说遍知故。如
契经说。吾今为汝宣说遍知。乃至广说。此
中何等名为遍知。谓贪永断瞋永断痴永断。
乃至广说。说永断言。显所得断都无随缚方
名遍知。云何名为有随缚断。云何名为无随
缚断。断具三种或四种。缘名无随缚。不具
名有。谓或有断。虽得离系得而阙馀得故。
容还永舍。或复有断。馀得虽生未缺坚牢生
死之首。以八地染虽数曾离未能缺彼。故还
坠恶趣狱。或复有断。虽亦缺彼而馀烦恼系
缚未除。于永断义未得圆满。或复有断。馀缚
亦除而犹未能越所属界。以同类惑未断无
馀。于永断义亦未圆满。如是诸断各有随缚。
是故于彼不立遍知。唯九位中三四缘具断
无随缚。可立遍知。何谓具缘。颂曰。
「 得无漏断得
及缺第一有
灭双因越界
故立九遍知」
论曰。见断法断具三缘故。便立遍知。修断
法断具四缘故。方立遍知。见断法断具三缘
卷二十八 第 913a 页 T29-0913.png
者。谓得无漏离系得故。缺有顶故。灭双因
故。此中异生虽复亦有离八地染名灭双因。
而断非遍知。阙馀二缘故。见圣谛位。第二三
刹那诸断。虽有无漏离系得。馀二缘阙未立
遍知。第四五刹那虽亦缺。有顶双因未灭不
立遍知。见集断因有未灭故。集法智位欲二
部断。具三缘故。得遍知名。后五刹那法类智
位。断具三缘故。皆得遍知名。修断法断具四
缘者。三缘如上。越界第四。谓诸界中圣未越
地。彼所得断唯具二缘。若已越地未越界
者。彼所得断犹阙一缘。若越界时四缘方具。
随应彼断得遍知名。有说五缘加离俱系义
异前。故说双因灭俱系离成。故此不说离成
就几遍知。颂曰。
「 住见谛位无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无学唯成一」
论曰。异生位中虽能离染。乃至八地不成遍
知。于圣位中依未至定入见谛者。从初乃至
集法忍位亦无遍知。至集法智集类忍位唯
成就一。至集类智灭法忍位便成就二。至
灭法智灭类忍位便成就三。至灭类智道法
忍位便成就四。至道法智道类忍位便成就
五。依根本定入见谛者。至集类忍亦无遍知。
后位随应如理思择。住修道位未离欲者。道
类智为初。乃至未得全离欲界染。及离欲退
皆成就六。至全离欲以离欲第九解脱道为
初。乃至离色界最后无间道先离欲者。从道
类智乃至未起色尽道前。唯成一遍知。谓顺
下分尽。从色爱尽及无学位。起色缠退。亦
卷二十八 第 913b 页 T29-0913.png
一如前。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先离色者。从
起色尽道。至未全离无色爱前。成下分尽。
色爱尽二从无学退。起无色缠成二遍知。名
如前说。住无学位唯成就一。谓一切结永尽
遍知。若依根本入正决定道类智时。彼所有
断亦得顺下分断。遍知名者宁许根本果唯
有五。遍知唯色无色界见断法。断得彼遍知
名故无有失。何缘唯此亦得彼名。以渐次得
不还果者。于此断上立彼名故。又先俗道所
断下分。今圣道力令永不生故。彼所得断假
说为此果。今实不得欲断遍知。何故不还阿
罗汉果。总集诸断立一遍知。颂曰。
「 越界得果故
二处集遍知」
论曰。具二缘故。于所得断总集建立为一遍
知。一者越界。二者得果。所言集者。是合一
义。若于无色分离染故得预流果。全离染故
得阿罗汉。若于欲界分离染故得一来果。全
离染故得不还果。若于色界分离全离俱不
得果。唯于二处具足二缘。谓得果时亦即越
界。故阿罗汉及不还果。集所得断立一遍知。
尔时总起一味得故。馀二果时得虽一味而
未越界。色爱尽时虽是越界无一味得。故于
彼位不集遍知。要具二缘方总集故。谁舍谁
得几种遍知。颂曰。
「 舍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论曰。言舍一者。谓从无学及色爱尽全离欲
退。言舍二者。谓诸不还从色爱尽起欲缠退。
及彼获得阿罗汉时。诸先离欲依根本定入
见谛者道类忍时。言舍五者。经主释言。谓先
卷二十八 第 913c 页 T29-0913.png
离欲道类智位。此但应说道类忍时。道类智
时彼已舍故。夫言得舍据将说故又应简言。
依未至定入见谛者。若依根本入见谛者。于
欲界断不得无漏。离系得故不得欲界。见断
法断三种遍知。非先不得可言今舍。言舍六
者。谓未离欲所有圣者得不还时。得亦然
者。谓有得一得二得六。言得一者。谓胜进
位集法忍等九种位中。及从无学起色缠退。
言得二者。谓从无学起无色界诸缠退时。言
得六者。谓不还退。无得五者。理无容故。
谓先离欲依未至定入见谛者。道类忍时。舍
五遍知得不还果。此果若退可得五遍知此。
退既无。故无容得。五岂不胜进得圣果时于
诸无为更起胜得。乍可名得。宁舍遍知。约
断实然。恒成就故。但今且据九遍知中。若得
异名本名便失。说名为舍。亦无有过建立遍
知。与断别故。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