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0b 页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二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修觉分时必获證净。此有几种依何位得。实
体是何法有漏无漏耶。颂曰。
「 證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
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
法谓三谛全
菩萨独觉道
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
论曰。经说證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證净。二于
法證净。三于僧證净。四圣戒證净。且见道
位见三谛时。一一唯得法戒證净。见道谛位
兼得佛僧。谓见苦时得圣爱戒及法證净。于
何等法如何而得法證净耶。谓唯于苦达唯
有法。无实有情生决定信。如是次第见集谛
时。亦唯如前得二證净。达唯集法能为苦因。
无内士夫生决定信。从此无间见灭谛时。亦
唯如前得二證净。达唯灭法是真涅槃。诚可
遵求生决定信。从此次后见道谛时。兼于
佛僧得二證净。于佛相续诸无学法。得佛證
净于僧相续。学无学法得僧證净。兼言为显
见道谛时。亦得圣戒及法證净。达唯道法是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0c 页 T29-0730.png
證灭因。诚可遵求生决定信。然所信法略有
二种。一别二总。总通四谛别唯三谛。全菩萨
独觉道。菩萨道者唯有学法。独觉道者通学
无学。若无漏信缘别法生名不杂缘。于法證
净若无漏信。兼缘佛僧名为杂缘。于法證净
故见三谛唯得二种。见道谛时具足得四。见
道谛位为于现前得佛法僧三證净不。非皆
现得。见道谛时现行总缘诸道谛故。应知现
在唯有杂缘一法證净。乘此势力修得未来
多刹那信。于中有别缘佛法僧。或有总缘二
三宝者。诸别缘者名三證净。诸总缘者法證
净摄。道类智时修八智故。亦得三谛法戒二
种。道法忍等三刹那中。未来唯修道谛四种。
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应知实事唯有二种。谓
于佛等三种證净以信为体。圣戒證净以戒
为体故唯有二。若七支戒实唯一者。如何觉
分中实事有十一。应唯有十种或十六或多。
以觉分中身语二业。说有差别及相有异。正
命一种虽有别说。离身语业无别体相。依有
别相前觉分中。说言实事有十一种。虽身语
业一一有多。然种类同故各立一如四念住。
前三證净谓慧与信。若不杂缘随所缘别。虽
有多种而类同故。各立为一此亦应然。今證
净中依身语业圣戒相等。及契经中同说不
缺。不穿等故总立为一。随身语业类别分二。
圣戒相同总立为一。故二与一无相违过。为
依何义立證净名。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
为證。正信三宝及妙尸罗俱名为净。由證得
净立證净名。正信是心清净相摄可名为净。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1a 页 T29-0731.png
尸罗不是清净相摄宁立净名。此四皆是清
净相摄。离不信垢破戒垢故。又此四种唯无
漏故。离垢无漏故立净名。此四何缘次第如
是。馀三以佛为根本故。佛于正说有功能故。
于彼證净立在最初。正说功能由悟法故。于
彼證净立为第二。现观法藏唯圣僧故。于彼
證净立为第三。观法藏能依圣戒故。圣戒證
净立在最后。有言。佛是正说法师。是故最初
立佛證净。佛何所说爱尽涅槃。是故第二立
法證净。为谁说法为向果僧。是故第三立僧
證净。僧依圣戒而得建立。是故第四立戒證
净。有说。此四犹如导师。道路商侣及所乘
乘。故说此四次第如是。经言。学位成就八支。
无学位中具成就十。学位亦成正脱正智。何
缘于彼不建立支。正脱正智以何为体。颂
曰。
「 学有馀缚故
无正脱智支
解脱为无为
谓胜解惑灭
有为无学支
即二解脱蕴
正智如觉说
谓尽无生智」
论曰。有学位中尚有馀缚。未解脱故无解脱
支。非离少缚可名脱者。非无解脱体可立解
脱智。故有学位不立二支。谓立支名依胜助
用。在有学位既有馀缚。虽有解脱无胜助用。
无胜解脱故彼胜智亦无。故此二支非在有
学。无学已脱一切缚故。依内解脱生二智故。
有胜助用理可立支。有学不然故唯成八。解
脱体有二。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胜解为
体。无为解脱惑灭为体。前复有曰说学无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1b 页 T29-0731.png
学。依十圣身说名为学。依第八圣立无学
名。唯有为中无学解脱。可得建立为解脱支。
惑灭无为无支用故。支摄解脱复有二种。谓
时不时有差别故。有说。慧心有差别故。应知
此二即解脱蕴。经主此中意作是说。非唯胜
解得此蕴名。若尔是何。谓真智力能永除遣
贪及瞋痴。即心离垢名解脱蕴。以何为證。如
契经言。云何解脱清净最胜。谓心从贪离染
解脱。及从瞋痴离染解脱。于解脱蕴未满为
满。已满为摄修欲勤等。此何所證。若唯胜解
是解脱蕴。经不应言。谓心从贪离染解脱。及
从瞋痴离染解脱。于解脱蕴乃至广说。由此
證知即心离垢。名解脱蕴非唯胜解。此不成
證。谓经亦说。云何名心清净最胜。谓离诸欲
恶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静虑。于等持蕴未
满为满。已满为摄修欲勤等。非心离垢即名
等持。差别品中已广成立。如由欲等众行功
能。令诸等持圆满而起。等持圆满名心清净。
等持令心离秽浊故。非心离垢即名等持。如
是亦由欲等势力。令解脱蕴圆满而生。解脱
圆满说心解脱。解脱令心离秽浊故。非心离
垢即名解脱。故我所立不违契经。又如增上
慢相应邪胜解名邪解脱。不可说此即增上
慢所染污心。如是离此慢相应正胜解名正
解脱。不可说此即是离慢所得净心。又若此
中即心离垢。名解脱蕴无别解脱。经不应前
说心清净最胜。清净离垢义无别故。又此经
说。解脱蕴言。理实亦非唯是胜解。意取胜解
及同聚法。总说名为解脱蕴故。由此彼说非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1c 页 T29-0731.png
唯胜解。名解脱蕴于我无违。是故所言二解
脱蕴。体是胜解其理极成。如是已说正解脱
体。正智体者。谓显正见。如前觉说即尽无
生。前名菩提今名正智。所言无学心解脱者。
心于何位正解脱耶。为于未来现在过去。颂
曰。
「 无学心生时
正从障解脱」
论曰。如本论说。初无学心未来生时从障解
脱。且应思择本论此文。说未来言应成烦重。
说生时言义已显故。此责不然。随问答故。谓
先问者问无学心。于何世中正得解脱。是故
今答言在未来。恐彼谓通未来一切。复为简
别言是生时。或但应言生时解脱。然或有
谓生时是现在。为遮彼故言未来生时。现是
已生非生时故。或就相续立解脱名。则一切
未来皆名正解脱。若就行世立解脱名。则唯
生时名正解脱。为别显二义说未来生时。诸
烦重言必显别义。理应推究无容非拨。依如
是义故有颂曰。
「 文于义已足
而复说馀言
非无义有文
应思求别义」
虽于此位诸所有蕴。皆得解脱而但说心。然
不可言有缺减失。以心所等随从心故。染净
法中心为主故。虽无有我而可于心。假说缚
者脱者等故。若已说胜义已说馀。或于此中
如举喻法。举心一法令类思馀。虽诸学心亦
于生位从障解脱。而论但说初无学心生时
脱者。据无馀断證解脱故。又此唯说纯解脱
故。此中有心是自性解脱非相续解脱。应作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2a 页 T29-0732.png
四句。有学无漏无学世俗。无学无漏馀世俗
心。如次应知四句差别。此中虽举正生刹那。
而实未来皆得解脱。与正生者生障同故。依
此势力所修未来。世俗善根亦得解脱。依净
相续彼得生故。为重显示初无学心。未来生
时从障解脱。是故本论复作是言。谓无间道
现趣已灭。及解脱道现趣已生。尔时无学心
名从障解脱。无间道者。谓金刚定并定眷属。
临过去位立以现名。次后施设过去名故。趣
已灭者显在正灭。邻次必入已灭位故。解脱
道者。谓初尽智并智眷属。临现在位立以现
名。次后施设现在名故。趣已生者显在正生。
邻次必入已生位故。言尔时者。谓正灭生时。
无学心者初尽智俱起。从障解脱者非唯烦
恼障。色无色界感生果业。亦是尔时所脱障
故。此业亦障阿罗汉得。由此古昔诸大论师
咸作是言。业于得忍不还应果极为障碍。作
如是释本论所言。则已释经心解脱义。道于
何位令生障断。颂曰。
「 道唯正灭位
能令彼障断」
论曰。唯言为显正灭非馀。如生未生道俱解
脱。非灭已灭俱令障断。宁知正灭位能断障
非馀。以说道正生正从障脱故。道未生位未
得解脱。道已生位已得解脱。俱不可立正解
脱名。若道正灭时不能断障。如何道生位得
正脱名。故正灭时道能断障。于前后位断用
定无。如何未生亦名解脱。与正生者生障同
故。如世现见开水路时。近水远水皆言离障。
如是既见能断惑道身中已生。亦应可说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2b 页 T29-0732.png
心远心皆得解脱。或如正起初无学心。有得
正生名正解脱。如是彼类未来所修。无漏心
等有得起故。定不生法尚得名为正得解脱。
况当生者。此中所说正解脱言。显已解脱心
今正得解脱。如是所说岂不相违。已解脱言
据自性解脱。今解脱言据从障解脱。所望各
异何义相违。或已解脱言据本有解脱。据在
身行世说今解脱言。由此所言无相违失。诸
行世者皆解脱耶。不尔要勤破生障者。有馀
师说。正解脱时亦得名为心已解脱。性是已
舍烦恼障故理必应然。以解脱道依无烦恼
相续转故。已出障故名已解脱。今行世故名
今解脱。由此所说互不相违。经说。心从贪今
得解脱。此所言解脱其义云何。为是令心
与贪相离。为令贪性不复缘心。心名有贪为
相应故。为所缘故。为得随故。若相应故应
唯染心名得解脱。便违自宗说离贪心得解
脱故。又若此法与彼相应。必定无容令此离
彼。心应毕竟不解脱贪。若所缘故应染污心
亦得解脱。理不应说贪相应心名为解脱。又
彼贪性若缘此心。无暂不缘及馀缘义。如何
可说心脱彼贪。若得随故应有学心亦名有
贪。依止贪得所随相续而现起故。正理论者
作如是言。唯离贪心今得解脱。何等名曰有
贪离贪二种心相。谓心若与贪相应者名有
贪心。若不相应亦不为贪。同类因者名离贪
心。乃至有痴离痴亦尔。既说离贪心得解脱。
即立解脱唯不染心。然不染心总有四种。谓
有漏中分善无记。及无漏中分学无学。言离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2c 页 T29-0732.png
贪心今解脱者。今解脱有二。谓行世相续
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续解脱。加行得者亦
许兼有行世解脱。诸无漏心一切皆有行世
解脱。无学摄者亦许兼有相续解脱。诸有说
言。若心悟入清净安住得解脱者。应知此辩
行世解脱。诸有说心正善解脱者。应知此辩
相续解脱。诸有说言阿罗汉果成就正智及
正解脱。如是名为正解脱满。应知此辩自性
解脱。由阿罗汉二解脱满。故说名心正善解
脱。谓诸圣道皆名正性解脱。依彼名正解脱。
诸阿罗汉證无缺减。故说彼心正善解脱。如
是所辩二解脱中。诸染污心皆无容有。故彼
不可名得解脱。外离染者可具说二。谓正解
脱及邪解脱。然不可说心正解脱。由彼身中
阙圣道故。亦不可言心不解脱。于当地染具
足离故。又虽许彼有正解脱。不许名心正解
脱者。非如圣者如理转故。谓若诸圣于五部
结。能正分析渐次而断。是故说名心正解脱。
外离染者于五部结不正分析。总以世道俱
时而断故。虽断结而不应名心正解脱。然许
名为正解脱者。以实能断诸邪缚故。如世尊
言。贪等烦恼杂染心故令不解脱。由此證
知贪等断故。不染污心名得解脱。如浊水灭
后水生时。离浊澄清名为净水。如是与染俱
行心灭。依净相续诸心转时。离缚而生名为
解脱。未离染者不染污心。依有染身似变异
转。如杂血乳不名解脱。诸有学心虽是无漏。
而由相续不清净故。非如无学心名相续解
脱。如依病眼有昧识生。眼无病时发明净识。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3a 页 T29-0733.png
而无眼识自性转过。如是烦恼所损相续。依
之虽有善净识生。由烦恼力不明利转。离烦
恼时识便明利。由彼相续顺烦恼生。故能依
心不名解脱。若彼相续违烦恼生。此能依心
方名解脱。故离染者身相续中。不染污心所
依相续。昔被贪等之所损害。今离贪等故亦
名今解脱。若与贪等相应之心。必不可令解
脱贪等。故依正理诸论师言。唯离贪心今得
解脱。分别论者作如是言。唯有贪心今得解
脱。如有垢器后除其垢。如颇胝迦由所依处。
显色差别有异色生。如是净心贪等所染。名
有贪等后还解脱。圣教亦说心本性净。有时
客尘烦恼所染。此不应理。刹那灭法如器垢
除不应理故。谓垢与器俱刹那灭。不可转有
垢即成无垢器。但缘合故有垢器灭。无垢器
生名器除垢。又器与垢非互为因。容可计为
垢除器在。贪心相望必互为因。如何从贪心
可解脱。又道与惑有俱行过。谓彼不许实有
去来。不可言心住彼解脱。若于现在有有贪
心。道复现行令心解脱。岂不道惑俱时现行。
过失必随不可得离。若谓道起断贪随眠。说
与彼俱亦无有过。执随眠体非心相应。说何
有贪心今时得解脱。又随眠体彼执非贪。以
彼自言贪是缠故。为说何等名有贪心。而言
今时从贪解脱。故彼所说朋助恶宗。又彼
不审思引颇胝迦喻。理实彼体无异色生。隔
颇胝迦见显色故。谓如彼体不揽他形。如是
亦无揽他显理。而共于彼见异显色。隔彼见
他所依显故。设许彼体有异显生。亦不应言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3b 页 T29-0733.png
颇胝迦宝。本体恒在有异色生。前馀色俱颇
胝迦灭。后与馀色俱新生故。由此彼喻轻尔
而立。所引至教与理相违。故应此文定非真
说。且应徵诘诸有染心。云何名为本性清净。
彼言心性本是不染。若尔与染心所相应。尔
时此心转成染者。是则烦恼应转成净。由与
清净心体相应。此彼别因不可得故。又心性
净理无被染。先后与俱皆不成故。谓若先有
自性净心。后烦恼生方被染者。应净心体非
刹那灭。若先有惑后净心生。被先已生惑所
染者。应此惑体非刹那灭。若心与惑俱时而
生。则不应言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
许心与烦恼是一时。生一果一等流一异熟
法。而说心本净烦恼为客尘。是戾正言非应
理论。又于三世推徵烦恼毕竟无力能。染
净心过去未来无作用故。现在俱堕一刹那
故。又若说心以净为性。后与烦恼相应位中。
转成染者应失自性。既失自性应不名心。故
不应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若抱
愚信不敢非拨言此非经。应知此经违正理
故非了义说。若尔此经依何密意。依本客性
密作是说。谓本性心必是清净。若客性心容
有染污。本性心者。谓无记心。非戚非欣任
运转位。诸有情类多住此心。一切位中皆容
有故。此心必净非染污故。客性心者。谓所馀
心。非诸有情多分安住。亦有诸位非皆容
有。断善根者。必无善心。无学位中必无染故。
此心有染非唯净故。如言。河水本性澄清。有
时客尘坌少令浊。如是但约心相续中。住本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3c 页 T29-0733.png
性时说名为净。住客性位容暂有染。此释与
教正理无违。宁杂染心本性是净。至除染位
名得解脱。岂不心起贪得所随皆名有贪心。
非但贪俱者此不应理。非心随得可名有贪。
补特伽罗可说随得名有贪故。谓诸得起得
所得法。不令属馀法但令属有情。故诸有情
由得势力名为有戒。有贪者等心心所等法。
则不然要与彼俱方名有彼。若异此者诸有
贪心。亦应得名有瞋痴等。有瞋等者应名有
贪。又寻得俱诸心心所。应皆可说名为有寻。
则应毕竟无无寻唯伺定。又先已说先说者
何。谓应有学心亦名有贪故。许亦何过。若是
有贪应是所断。非真对治不应圣者为永断
贪。修有贪心为真对治。又如佛说有寻伺言。
依寻伺相应非彼得俱起。如是佛说有贪心
言。唯依贪相应非贪得俱起。若尔有漏及有
随眠应唯漏相应。随眠相应法此不必尔。以
诸色等亦名有漏有随眠故。由二有言义通
多释。谓随增漏与漏法同。俱得名为有漏法
故。若于是处随眠随增。及随眠相应名有随
眠故。又诸有为法随因缘生灭。不随因缘本
性转变。若此法性随因缘生。即此法性随因
缘灭。非贪势力令不染心转成染污。但有自
性染污心起与贪相应。由贪相应得有贪号。
心性是染本不由贪。故不染心本性清净。诸
染污心本性染污。此义决定不可倾动。如契
经中说有三界。谓断离灭。于前所说二解脱
中此何为体。如是三界差别云何。颂曰。
「 无为说三界
离界唯离贪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4a 页 T29-0734.png
断界断馀结
灭界灭彼事」
论曰。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
体。然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则无差别。
云何名为约假有异。谓离贪结名为离界。断
馀八结名为断界。灭馀一切贪等诸结。所系
事体名为灭界。何缘三界如是差别。谓有漏
法总略有三。一者能系而非能染。二者能系
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顺系染法断此三法所
證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有馀师说。唯断
能系别有无为断馀不尔。彼说能系有缘八
结。有缘爱结有缘馀事。断此三种所證无为。
如次名为断等三界。有馀师说。唯断能染别
有无为断馀不尔。彼师说。爱有缘八结。有缘
爱结有缘馀事。断此三种所證无为。如次名
为断等三界。随所系事别得择灭。故三说中
初说为善。此中上座作如是言。但随己情作
此分别。建立圣谛涅槃等中。唯以爱为门说
断众惑故。如契经言。云何集圣谛谓爱后有
爱。乃至广说。云何灭圣谛。谓诸爱断离灭。云
何名涅槃。谓诸爱断离灭。若于色等已断欲
贪。我说。彼名已断色等。一切行断名为断界。
一切行离名为离界。一切行灭名为灭界。佛
所说经皆是了义。无别意趣不应异释。此说
不然。先已说故谓我先说。若就实事如是三
界体无差别。然一一体假说为三。由此无为
是无相法。假立名相必待有为。谓此无为一
一自体。断八结得故名断界。离爱结得故名
离界。灭彼蕴得故名灭界随所待异假立三
名。理实无为体无三别。于一一体具三义故。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4b 页 T29-0734.png
虽于离爱所得义中。世尊亦言是断是灭。然
依近治唯说离声。虽灭诸蕴所得义中。契经
亦说。是断是离。而诸经中多言蕴灭。故于此
义唯说灭声。虽断馀结所得义中。契经亦言。
是离是灭。然离灭名别目前二。故于此义唯
说断声。或此无为随所系事有多种故。体实
有多三界由斯体实各别。然依合立一涅槃
性。故说三界展转相即。是故经说。一切行断
名为断界。乃至广说。理实此经定非了义。非
一切行皆是应断。亦非皆是所应离事。然此
经说。皆断离言。故知此经待别意说。若谓馀
处已简别言。诸有漏法一切应断。此虽总说
一切行言。准彼即知此唯有漏。故无此经非
了义失。此不成救。筏喻经中说。无漏道亦可
断故。如言我说筏喻法门。法尚应断何况非
法。不可由此便作是言。无漏行断亦名断界。
勿说断界即二界体。圣道亦应是所离事。以
所离事唯贪所缘。故彼所言经皆了义。无别
意趣理定不然。现见此经别意说故。彼复于
此异门说言。若从诸行贪爱永断。诸行尔时
皆名断故名为断界。如契经说。若于色等
已断欲贪。我说彼名已断色等。若于诸行
烦恼不生。诸行尔时从贪得离故名离界。即
一切行不复转时名为灭界。如是上座于断
等三。建立差别极为杂乱。如贪断故色等
名断。如是亦应由贪离故色等名离。由贪灭
故色等名灭。是则唯依贪爱永断说断离灭。
如说于色无馀断爱。离爱灭爱乃至广说。故
从诸行贪爱断时。即应具成断离灭界。无劳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4c 页 T29-0734.png
复计馀法离灭。又于诸行烦恼不生。诸行离
贪既名离界。爱馀烦恼所以不生。由诸行
中烦恼已断。何缘不许亦名断界。此不生法
有离界名无灭界名斯有何理。诸不生法最
应名灭。以契经言由无明灭诸行灭故。又涅
槃时诸行不转既名灭界。未涅槃时诸烦恼
灭宁非灭界。要由离爱馀烦恼断。行方不转
名般涅槃。应灭界中有断离界。如是三界应
无差别。若谓此三虽复杂乱由少因故。无为
界中约分位殊立三界别。何缘不许对法诸
师。如前所明三界差别。若假若实俱无乱故。
是故上座率自妄情谤斥我宗。言随己见如
是自爱憎背他言。谈正理时不应收采。准此
已释诸契经中。断离灭想三相差别。或初业
地我当断想名为断想。若离染地我正断想
名为离想。若已办地我已断想名为灭想。或
于已受蕴重担中。见不舍过起欲舍想名为
断想。以舍与断名差别故。若于馀蕴不复生
中见胜功德。起欲求想名为灭想。不生与灭
名差别故。既得离染清净相续。于诸蕴法无
所顾恋。于般涅槃见静妙想名为离想。无恋
与离名差别故。若事能厌必能离耶。不尔云
何。颂曰。
「 厌缘苦集慧
离缘四能断
相对互广陜
故应成四句」
论曰。唯缘苦集所起忍智。说名为厌馀则不
然。四谛境中所起忍智。能断惑者皆得离名。
广陜有殊故成四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
令惑断所有忍智。缘厌境故。非离染故。应知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第 735a 页 T29-0735.png
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苦集法忍。及见道
中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境故。忍不名离
惑先断故。智不名离非断治故。并修道中加
行解脱胜进道摄。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
境故。不名为离非断治故。有离非厌。谓缘灭
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能离染故。缘欣境故。
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灭道法忍。及
诸所有灭道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灭智
道智但名为离。是断治故不名为厌缘欣境
故。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
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苦集法忍。及
诸所有苦集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苦智
集智。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
智。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灭道法忍
及见道中灭智道智。并修道中加行解脱胜
进道摄。灭智道智。
《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