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唐-尊者众贤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1b 页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六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今
应思择于此二种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

「 有顶由无漏
 馀由二离染」


论曰。有顶地中所有烦恼。唯无漏道能令永
离定非有漏。所以者何。唯此力能治上地故。
唯于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有
顶地惑既无上地。故无有漏能离彼染。何缘
世俗道不治自地惑。是自随眠所随增故。非
彼随眠所随增事。应有势用治彼随眠。以顺
生长彼烦恼故。若有势用能治彼者。此必非
彼之所随增。以缘此时彼损减故。何缘下地
起世俗道。不能对治上地随眠。非彼随眠所
随增故。不顺生长彼烦恼故。应许能治上地
随眠。上地定非下地世俗。厌行断道所缘境
故。非厌下地能离上染。上地望下极微妙故。
由此證知唯无漏力。能离有顶其理善成。馀
八地中所有烦恼。通由二道能令永离。世出
世道俱能离故。既通由二离八地染。各有几
种离系得耶。颂曰。

「 圣二离八修
 各二离系得」


论曰。诸有学圣用有漏道。离下八地修断染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1c 页 T29-0701.png
时。能具引生二离系得。有漏无漏二种断道。
于八地中所作同故。用无漏道离彼亦然。亦
以于中所作同故。由此有学离八修断。世出
世道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世出世道。既说圣
者二离八修。各能引生二离系得。准知圣者
离有顶修。及见断时用无漏道。唯引无漏离
系得生。亦不未来修世俗道。与世俗道不同
事故。异生离八用有漏道。唯引有漏离系得
生。亦不未来修无漏道。未入圣故不说自成。
有馀师言。以无漏道离下八地修断染时。何
缘知亦生有漏离系得。有舍无漏得烦恼不
成故。谓有学圣以无漏道离彼染时。若不引
生同治有漏离系得者。则以圣道具离八地。
后依静虑得转根时。顿舍先来诸钝圣道。唯
得静虑利果圣道。上惑离系应皆不成。是即
还应成彼烦恼。然非所许。是故定知。诸有学
圣以无漏道离下八地修断染时。亦具引生
二离系得。此證非理。所以者何。彼圣设无有
漏断得。亦不成就上地烦恼。如分离有顶得
转根时。及异生上生不成惑故。谓如分离
有顶地染。后依静虑得转根时。无漏断得既
已顿舍。彼地离系无有漏得。而彼地惑亦不
成就。又如异生生二定等。虽舍欲界等烦恼
断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烦恼。以欲界等有漏
离系得。初定等摄。唯彼能治故。若生上地此
得必舍。生上地必舍下有漏善故。此二虽无
烦恼断得。而胜进故遮惑得生。彼亦应然。故
證非理。由此但可作如是言。二道于中所作
同故。随一现起引二得生。不可说言为成断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2a 页 T29-0702.png
故。已辩离染由道不同。今次应辩由地差
别。由何地道离何地染。颂曰。

「 无漏未至道
 能离一切地
 馀八离自上
 有漏离次下」


论曰。诸无漏道通依九地。谓四静虑未至中
间及三无色。若未至摄能离欲界乃至有顶。
馀八地摄随其所应。各能离自及上地染不
能离下。未离下时上道必无现在前故。诸有
漏道一切唯能离次下地。非自地等自地烦
恼所随增故。势力劣故。先已离故。诸依近分
离下地染。如无间道皆近分摄。诸解脱道亦
近分耶。不定。云何。颂曰。

「 近分离下染
 初三后解脱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论曰。诸道所依近分有八。谓四静虑无色下
边。所离有九。谓欲八定。初三近分离下三染。
第九解脱现在前时。或入根本或即近分。上
五近分各离下染。第九解脱现在前时。必入
根本非即近分。近分根本等舍根故。下三静
虑近分根本。受根异故。有不能入转入异受。
少艰难故。离下染时必欣上故。若受无异必
入根本。诸出世道无间解脱前既已说。缘四
谛境十六行相义准自成。世道缘何作何行
相。颂曰。

「 世无间解脱
 如次缘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静妙离三」


论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
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谓诸无间道缘自次
下地。诸有漏法作粗苦等。三行相中随一行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2b 页 T29-0702.png
相。若诸解脱道。缘彼次上地。诸有漏法作静
妙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约容有说二道各
三。非诸有情于离染位。无间解脱皆各具三。
诸下地中由多掉举寂静微劣。故名为粗。虽
大劬劳暂令掉举势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
乐生。故名为苦有极多种灾害拘碍。及能覆
障。令无功能见出离方。故名为障。诸上地中
不作功用掉举微劣。故名为静。不设劬劳掉
举微劣引生胜乐。故名为妙于下地中所有
灾害。能决定见心不生欣。及能越彼。故名为
离。应知此中已兼显示无间解脱。行相各三
相翻而生。如其次第。谓无间道缘下为粗。解
脱道中缘上为静。馀相翻起如次应知。然离
染时起则不定。世俗无间及解脱道。能离下
等九品染故。应知亦有九品差别。此中异生
离欲界染。九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各
未来修。粗等三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
一现前各未来修。粗等六行后解脱道现。在
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
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如是乃至离无所有
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若诸圣者以世俗
道。离欲界染九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
各于未来修十九行。谓粗等三有漏无漏。十
六圣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
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脱
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
复修未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难初定染九
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各于未来修十
九行。谓粗等三及唯无漏十六圣行。此十六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2c 页 T29-0702.png
行是下地摄。以上地边无圣行故。后修圣行
准此应知。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
未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
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
者。复修未来二静虑摄无边行相。如是乃至
离无所有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有馀师
言。异生圣者离欲无间解脱道中。亦修不净
息念慈等。离馀上地所修如前。初静虑边善
根广故修如是行。上诸定边善根少故所修
如前。又欲界中有多烦恼。为欲断彼修多对
治。上地不然故。修治少。离欲界染九无间道。
未来所修粗等三行。唯缘欲界八解脱道。未
来所修粗等三行。通缘欲界及初静虑。静等
三行缘初静虑。后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
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初静虑。乃至有顶
离初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
初静虑。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初
二定。静等三行缘第二定。后解脱道未来所
修。粗等三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第二
定。乃至有顶离二静虑三静虑染。随其所应
皆准前说。离四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
等三行。缘第四定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
三行。缘第四定及缘空处。然非一念。以界别
故。静等三行唯缘空处。后解脱道未来所
修。粗等三行静等三行。皆缘空处乃至有顶
离空处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唯
缘空处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空
识处静等三行。唯缘识处后解脱道。未来所
修粗等三行。静等三行俱缘识处。乃至有顶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3a 页 T29-0703.png
离识处染。无所有染随其所应皆准前说。何
缘最后解脱道中。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静虑
摄者通缘三界。无色摄者唯自上缘。诸静虑
中有遍缘智。无色根本必不下缘。故二所修
所缘有别。此中一类譬喻论师。为欲显成分
别论义。作如是说。无有异生实断烦恼。有退
失故。谓若有能实断有顶萨迦耶见必无退
失。若有退失必未实断。既许异生于下八地。
诸烦恼断可有退失。故无异生实断烦恼。彼
说非理。于有顶惑有伏无伏。皆有失故。谓诸
异生于有顶惑。为许有伏许无伏耶。若许异
生伏有顶惑。如伏下地诸烦恼已。彼于下地
必不受生。如是既能伏有顶惑。应于有顶亦
不受生。是则异生应證圆寂。若伏有顶犹生
有顶。非伏下地犹生下地。是则不应。以有
顶惑断已不退例下令同。若许异生无伏有
顶。以世俗道于彼无能。唯许彼能伏下地惑
亦不应。以有顶地惑断已不退例下令同。如
是推徵二皆有失。故不可说彼实无断。然彼
所言见有顶摄。身见等惑断已无退。證知下
地所有诸惑。亦应如彼断已无退。既见异生
于下地惑断已还退。故知彼于下地诸惑实
未能断。此不应理。断者异故谓非我等许诸
异生。于有顶惑有能断义。以断有顶世俗道
生无所依故。及即于中解脱道起无所缘故。
下诸地惑异生能断。既能断者凡圣有殊。亦
应许有退不退异。如何举圣断无退理。例异
生断亦令无退。又不成故。谓非我等许有顶
惑断已无退。此既不成。如何可以彼无退理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3b 页 T29-0703.png
例下令同。虽有顶摄萨迦耶见断已无退。而
彼不许彼地有伏如下地惑。故不可以彼断
无退。例下地惑断无退理。无伏有伏彼此既
殊。有退无退亦应许别。又道异故。谓非此道
断有顶摄萨迦耶见。即由此道诸异生类。断
下八地所有烦恼。道既有异应许惑断。有退
不退二种差别。以诸惑断是道果故。若谓
此义应生疑者。理亦不然分明说故。谓彼或
作如是思惟。彼此治道既有差别便可生疑。
诸异生类既有退失。为断不断此不应疑。世
尊处处分明显说。诸异生中有断烦恼及离
染故。谓契经说诸异生中。有断五盖断乐断
苦。又契经说。嗢达洛迦遏逻摩子能断诸
欲。又契经说。昔有外仙为世导师名为妙
眼。彼于欲界已得离染。又见契经分别业处。
说有欲界离染外仙。由此證知道有异故。诸
异生类于八地惑。虽有实断而有退义。非
道异故不能实断。是故于此不应生疑。若谓
此中唯不现起名断离染。如馀处说断离染
言。此亦不然。无决定因故。有大过失故。谓
彼或作如是思惟。唯不现行名断离染。如于
死位亦说断言。非正死时实有治断。又如有
说于村邑中。有诸童男或诸童女。戏聚砂土
为舍为城。宝玩须臾还得离染。彼言意显于
彼境中。贪不复行非实断离。是故此中唯
不现起名断离染。为證不成。此定不然无定
因故。此中所说断离染言。有何定因堪为诚
證。唯显烦恼暂不现行。非为显成断诸惑
得。若谓圣者断必无退。异生有退故知未断。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3c 页 T29-0703.png
此亦不然非极成故。非圣不退是所极成。故
于此中无定因證。又此所说断离染言。若唯
不行有太过失。以于馀处有说圣道名断离
染。汝亦应计唯不现行如馀处说。是故彼执
决定非理。如何知此断离染言。非伏现缠。
是断惑得此如圣者亦上生故。谓有学圣断
下惑得方得上生。彼此同许此异生类。亦得
上生故亦应许断下惑得。若谓道异故不同
者。则已显成异生断退。有退无退足显道别。
何要断伏方显道异。由道异故令诸烦恼。伏
断差别非道异故。虽已实断退无退殊。如是
所言何理为證。又应一切善无记心。而命终
者虽烦恼得。身中未断亦得上生。所以者何。
离现缠故。谓于此位善无记心现在前者。自
地烦恼必不现前故名为离。非由此故烦恼
不行。与由馀缘少有差别。又非别法有差别
故。可令此中亦有差别。等虽不起无所遣
故。谓非别法于相续中。少有所遣馀无此力。
可说彼法有所遣故。虽等不行而时有别。若
彼意谓得此地中。伏对治者则生此地。故命
终位善无记心。现在前者生自非上。以命终
位善无记心。非上地摄伏对治故。此亦不然。
诸依上地伏治下地诸烦恼者。为由上地业
力故生。为由上地伏治道力。若由业力生上
地者。但伏此地下地烦恼。必定应有感此地
业。由此业力应定生此。若由道力生上地者。
依此地道伏欲界惑。命终但应生于此地。则
异生类欲界命终。应无乃至生有顶者。唯应
得受初静虑生。此道定能感此生故。由此未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4a 页 T29-0704.png
断下地惑得。决定无能生上地者。故彼所说
道既有异。便可生疑。诸异生类既有退失。为
断不断如是所疑定不应理。由此所说由道
异故。诸异生类于八地惑。虽有实断而退理
成。复有馀师说。世俗道于断烦恼决定无能。
故世尊言。要得圣慧方断烦恼非诸异生。已
得圣慧岂能断惑。又契经说。此胜彼者。谓
胜彼已彼更不生。彼若更生此非胜彼。诸异
生类虽断烦恼。而诸烦恼有时更生。是故定
知彼无实断。又契经说。若身见等未永断时
贪等未断。要彼断已此方断故。又契经说。萨
迦耶见戒禁取疑三法未断。终不能断贪瞋
痴故。诸异生类既未能断有身见等。是故定
知必未实断贪等烦恼。此亦不然。赞胜者故
密说有顶贪瞋痴故。谓佛世尊为赞胜者。说
断烦恼要得圣慧。以诸圣慧于断烦恼。如理
观中最为胜故。世间亦有就胜说言。要真国
王方能护国。要真善士不陷诳愚。是故此经
唯约毕竟。断烦恼道密意而说。不可由斯便
能遮止。诸世俗道断烦恼用。由此已释此胜
彼经。谓约无馀永无退失。断惑圣道密意说
故。如世间说食此食已。终无变吐名食此食。
烧此物已终不复生名烧此物。非后变吐及
后生者。非食非烧但约毕竟。无变生说此亦
应然。若不尔者所断烦恼。后若更生于正断
时应不名胜。虽非永胜暂胜非无。如何引斯
證无实断。有身见等未永断时。贪瞋等三必
未断者。此于我说理亦无违。此约有顶密意
说故。谓有顶地见惑先断。后时方断修所断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4b 页 T29-0704.png
惑。此约无馀断见惑已。后时方断修断惑说。
既密意说不可为證。此经决定是密意说。以
即于此复作是言。若于三法未已断者。必不
能断有身见等。何谓三法。一非理作意。二
习近邪道。三心下劣性。是谓为三。然必无能
先断三法。后时方断有身见等。以见道前无
彼治故。證知此经是密意说。此于先伏说已
断声。后见道现前实断身见等。正理论者作
如是言。依世俗道亦能断惑。以有教理分明
證故。且有教者。谓契经言。汝等若能永断
一法。我保汝等得不还果。一法者何。谓有身
见。此经意说。先离欲者入谛现观断有身见。
现观满时得不还果。非先未离欲界贪者。现
观满时得不还果。故世俗道实能断惑。若彼
意谓。断身见已后时渐得不还果。證依如是
义密说此言。非断身见时得不还果故。此亦
非理。若依此说经亦应言得应果故。谓断身
见于后时中。亦渐次得阿罗汉果。然契经中
不作是说。故知但约先离欲者。入谛现观断
有身见。现观满时得不还果。密作是说亦得
成證。然于圣谛现观位中。无不得果而退出
义。又彼无容更得馀果。故说汝等若断身见。
我保汝等必得不还非无间得。故无有过理
必应尔。以馀经中世尊亦说。得第四定后入
现观得不还果。谓契经言。彼由如是尸罗圆
满。能离诸欲恶不善法。广说乃至。具足安住
第四静虑。彼由如是等持圆满。于苦圣谛如
实见知。广说乃至。得不还果。若谓岂不即此
经言。彼由如实见知四谛。便能永断五下分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4c 页 T29-0704.png
结。若彼先离欲界染时。已能实断欲贪等结。
则不应说先离欲者。今圣道起方断彼结。非
先已断有更断义。故所引教为證不成。此亦
不然。此经意显尔时唯得不还果故。谓诸渐
次得不还者。尔时必断五结无馀。为令了知
先离欲者。入谛现观唯得不还。故说尔时断
五下结。此言意说便能断尽。非谓今时能总
断五理必应尔。以见道力不能无馀断贪瞋
结。要无馀断方證不还。由此定知先离欲者。
已能实断二下分结。为显彼见谛唯證不还
故。说彼今时断五下结。或此意显彼于今时。
断彼更生密作是说。谓若不入圣谛现观。彼
异生类虽断贪瞋。后时定应还退失故。或此
于远假说近声。如说王今从何来等。谓虽先
断贪瞋二结。而同世俗说今便断。如王至此
久离所从。而假说今从何来等。或彼三结入
现观时。所有离系得无漏得。贪瞋二结得永
不生。故说尔时断五无失。若谓虽说得第四
定后入现观得不还果。而不定说断伏下地。
如何定知彼下地惑。皆已实断得非唯伏现
缠。此不应疑。以此经说得不还故。不可说言
后渐方得。先已破故。又先已说离欲异生。亦
如圣者生上地故。谓唯能伏下地烦恼。便生
上地非所极成。唯能实断下地烦恼。便生上
地是所极成。故于此中不应犹豫。如是名
为有教證。故知世俗道亦能断惑。言有理者。
谓烦恼力能系缚自身。令界地别故。若欲界
惑得未实断。有能往生色无色界。则诸烦恼
应无功能。缚界地生令有差别。若谓未伏下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5a 页 T29-0705.png
地烦恼必不生上是彼功能。此亦不然。虽伏
此地所有烦恼亦生此故。谓有能伏有顶烦
恼。然复得生有顶地故。然依自地起世俗道。
亦能制伏自地烦恼。如不净观持息念等。亦
伏自地现行烦恼断烦恼得。要于此地诸烦
恼中。得解脱道制伏烦恼令暂不行。工巧威
仪亦有此力。况善心起而无功能。如住此间
能伏八地。所有烦恼令不现行。于有顶何缘
独不能制伏。彼定应许如是理趣。若不许然
诸有已离无所有染。期心不起入谛现观。證
无学者如何不伏有顶烦恼。便起断彼圣道
现前。故住此间必于有顶有伏烦恼。善方便
智既不可说。不断有顶诸烦恼得。唯由伏彼
烦恼现行便不生彼。于下八地例亦应然。由
此定知诸世俗道。亦断烦恼其理极成。又应
诸预流得生无色故。若伏下地即得上生。有
诸异生先伏二界。后入见道现观满时。应得
预流非不还果。三界修惑许具缚故。见道非
彼断对治故。彼住果位若致命终。决定应许
生无色界。下二界惑先已伏故。若生彼已断
欲等惑成阿罗汉。便违契经。如契经言。有五
圣者此处通达此处究竟。非彼圣者有决定
因。要还此生方證圆寂。若谓既说极七返有
故。定从彼还来此生理亦不然。此言唯约欲
界人天密意说故。宁知七返约欲界说。唯
约欲界修断惑断。立家家等名差别故。谓断
五种下分结故名不还果。于下分中欲贪瞋
恚。及痴薄故名一来果。不还果向名为一间。
一来果向名为家家。此既唯约欲修惑断立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5b 页 T29-0705.png
差别名。故知但依欲界修惑。都未断位立七
返有。若依未越此地烦恼立七返生。则知但
于所未越地受七返有。故七返有非色无色。
又先已离二界贪者。不应建立七返有名。以
彼唯是利根摄故。极七返生钝根摄故。又彼
所说违自宗经。非彼宗经许七返有。或容有
受第八生义。色无色界生处极多。于彼无容
极唯七有。又彼天处满第七生。决定无容还
来生此。是则还与契经相违。故契经言。有
五圣者此处通达此处究竟。又七返生非必
定受。极声唯说极多者故。预流往彼受第二
生便般涅槃。亦此通达彼处究竟。定违前经。
是故必无唯伏下地所有。烦恼便得上生。既
诸异生有上生理。知世俗道亦能断惑。有作
是执。诸有先离欲界贪者。后入见谛道现观
时得预流果。欲贪瞋恚虽不现行。而有彼得
恒随缚故。即彼复谓道现观时。虽必定得预
流果證时极促故。诸契经中不作是言。先离
欲者道现观位證预流果。又作是说。谛现观
俱得不还者。此于无间立以俱声。如契经说。
诸有情类生无想天。后想起俱便从彼没。复
作是言。道现观位得胜道故。离欲界贪即于
尔时得不还果。如是一切前后相违。如幼稚
童自室言故。谓彼若说先离欲者。道现观时
得预流果。欲贪瞋恚虽不现行。而有彼得恒
随缚故。则不应说道现观位得胜道故。离欲
界贪即于尔时得不还果。以必不可道现观
时。双得预流不还果故。若后门是应舍前门。
若前门是应舍后门。前后相违无俱是故。若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5c 页 T29-0705.png
彼意谓如上地道现在前时。必定应修下地
摄道。以殊胜道现在前时能修劣故。此亦应
尔道现观位得胜道故。离欲界贪故。于尔时
得不还果。此不应理。所以者何。彼宗不立有
未来故。执离法外无别得故。不现行道能离
欲贪。及瞋恚结理不成故。见道不能断修断
故。二道无容俱现前故。又彼所说道现观位
得胜道者。其体是何。非于尔时有馀胜道。可
正显示为此所得。既不能说所得道相。宁说
此道能离欲贪。而说尔时得不还果故。彼所
说但率己情。又不应谓道现观时。虽必定
得预流果。證时极促故。诸契经中不作是言。
先离欲者道现观位證预流果。亦不应说谛
现观俱得不还者。此于无间立以俱声。所以
者何。阙一来故。预流果后必先證得一来果
故。非预流无间即證不还果。契经应言先离
欲者。道现观位證预流果。谛现观俱得一来
果。从此无间方得不还。而不说然故不应理。
故彼论者于正法义。背面而住经述己情。不
可与其考量正理。傍论已了应辩本义。本说
诸位善根相生。前既已说金刚喻定无间。必
有尽智续生。尽智无间有何智起。颂曰。

「 不动尽智后
 必起无生智
 馀尽或正见
 此应果皆有」


论曰。先不动法诸阿罗汉。尽智无间无生
智起。此智是彼本所求故。必与尽智俱时而
得。谓彼求得顺诸所解。若无便有入涅槃
障。诸阿罗汉共得智时。即亦志求得无生智。
然其尽智理应先起。是因位中先所求故。先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 第 706a 页 T29-0706.png
不动法金刚定后。得无生智而未现前。尽智
无间方得现起。除先不动馀阿罗汉。尽智无
间有尽智生。或即引生无学正见。非无生智
后容退故。谓若先是时解脱性。虽于因位双
求二种。而至极果容有退故。金刚喻定正灭
位中。不得无生唯得尽智。故尽智后尽智现
前。或即引生无学正见。先不动法无生智后
有无生智起。或无学正见此无学见。一切应
果之所共有犹如尽智。故金刚定正灭位中。
一切皆得无学正见。然此正见非正所求。故
尽无生二智无间。或有即起或未现前。于此
位中总略义者。若先不动初起尽智唯一刹
那。次无生智亦一刹那或有相续。若时解脱
初起尽智。或一刹那或有相续。此二所起无
学正见。皆无决定刹那相续如前说。彼非正
求故。
《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