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阿毗达磨论-唐-塞建陀罗卷一

卷一 第 980b 页
卷一 第 980b 页

No. 1554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敬礼一切智
 佛日无垢轮
 言光破人天
 恶趣本心闇
 诸以对法理
 拔除法相愚
 我顶礼如斯
 一切智言藏
卷一 第 980c 页 T28-0980.png
 劣慧妄说闇
 覆蔽牟尼言
 照了由明灯
 稽首然灯者」


有聪慧者。能具受持诸牟尼尊教之文义。由
拘事业有未得退。有劣慧者。闻对法中名义
稠林便生怖畏。然俱恒有求解了心。欲令彼
于阿毗达磨法相海中深洄复处欣乐易入。
故作斯论。

谓善逝宗有八句义。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
六虚空七择灭八非择灭。此总摄一切义。色
有二种。谓大种及所造色。大种有四。谓地水
火风。界能持自共相。或诸所造色。故名为界。
此四大种如其次第以坚湿煖动为自性。以
持摄熟长为业。大而是种故名大种。由此虚
空非大种摄。能生自果是种义故。遍所造色
故名为大。如是大种唯有四者。更无用故。
无堪能故。如床座足。所造色有十一种。一眼
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
一分十一无表色。于大种有故名所造即是
依止大种起义。此中眼者。谓眼识所依。以见
色为用净色为体。耳鼻舌身准此应说。色有
二种。谓显及形。如世尊说恶显恶形。此中显
色有十二种。谓青黄赤白烟云尘雾影光明
闇。形色有八种。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
中雾者。谓地水气。日焰名光。月星火药宝珠
电等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馀色可见名
影。翻此名闇。方谓畟方。圆谓团圆形平等名
正。形不平等名不正。馀色易了故今不释。此
二十种皆是眼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声
有二种。谓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有差
卷一 第 981a 页 T28-0981.png
别故。堕自体者名有执受。是有觉义。与此相
违名无执受。前所生者名有执受。大种为因。
谓语手等声。后所生者名无执受。大种为因。
谓风林等声。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别为四。
谓前声中语声名有情名。馀声名非有情名。
后声中化语声名有情名。馀声名非有情名。
此复可意及不可意差别成八。如是八种皆
是耳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境。香有三种。一
好香二恶香三平等香。谓能长养诸根大种
名好香。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若俱相
违名平等香。如是三种皆是鼻识。及所引意
识所了别境。味有六种。谓甘酢咸辛苦淡别
故。如是六种皆是舌识。及所引意识所了别
境。触一分有七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
冷饥渴。柔软名滑是意触义。粗强名涩。可
称名重翻此名轻。由此所逼煖欲因名冷。
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
故作如是说。如说诸佛出现乐等。大种聚中
水火增故有滑性。地风增故有涩性。地水增
故有重性。火风增故有轻性。水风增故有
冷。风增故有饥。火增故有渴。无表色者。谓
能自表诸心心所转变差别。故名为表。与彼
同类而不能表。故名无表。此于相似立遮止
言。如于刹帝利等说非婆罗门等。无表相者。
谓由表心大种差别。于睡眠觉乱不乱心。及
无心位有善不善色相续转不可积集。是能
建立苾刍等因。是无表相。此若无者。不应建
立有苾刍等。如世尊说。于有依福业事彼恒
常福增长。如是无表总有三种。谓律仪不律
卷一 第 981b 页 T28-0981.png
仪俱相违所摄故。律仪有三种。谓别解脱静
虑无漏律仪别故。别解脱律仪复有八种。一苾
刍律仪。二苾刍尼律仪。三勤策律仪。四正学
律仪。五勤策女律仪。六近事男律仪。七近事
女律仪。八近住律仪。如是八种唯欲界系。
静虑律仪。谓色界三摩地随转色。此唯色界
系。无漏律仪。谓无漏三摩地随转色。此唯
不系。不律仪者。谓诸屠儿及诸猎兽捕鸟捕
鱼劫盗典狱缚龙煮狗罝弶魁脍。此等身中不
善无表色相续转。非律仪非不律仪者。谓造
毗诃罗窣堵波僧伽逻摩等。及礼制多烧香
散华赞诵愿等。并捶打等所起种种善不善
无表色相续转。亦有无表唯一刹那。依总种
类故说相续。别解脱律仪由誓愿受得前七
至命尽第八一昼夜。又前七种舍由四缘。一
舍所学故。二命尽故。三善根断故。四二形生
故。第八律仪即由前四及夜尽舍。静虑律仪
由得色界善心故得。由舍色界善心故舍。属
彼心故。无漏律仪得舍亦尔。随无漏心而得
舍故。得不律仪由作及受。由四缘故舍不律
仪。一受律仪故。二命尽故。三二形生故。四法
尔得。色界善心处中无表。或由作故得。谓
殷净心猛利烦恼。礼赞制多及捶打等。或由
受故得。谓作是念。若不为佛造曼茶罗终不
先食。如是等愿。或由舍故得。谓造寺舍敷具
园林施苾刍等。舍此无表。由等起心及所作
事俱断怀故。如是无表及前所说。眼等五根
唯是意识所了别境。齐此名为初色句义。然
诸法相略有三种。一自共相。二分共相。三遍
卷一 第 981c 页 T28-0981.png
共相。自共相者。如变坏故。或变碍故说名为
色。如是即说可恼坏义。如法王说。苾刍当知。
由变坏故名色取蕴。谁能变坏。谓手触故即
便变坏。乃至广说。如能疾行故名为马。以能
行故说名牛等。分共相者。如非常性及苦性
等。遍共相者。如非我性及空性等。由此方隅。
于一切法。应知三相。

受句义者。谓三种领纳。一乐二苦三不苦不
乐。即是领纳三随触义。从爱非爱非二触生。
身心分位差别所起。于境欢戚非二为相。能
为爱因故名受。如世尊说。触缘受受缘爱。
此复随识差别有六。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
触所生受。五识俱生名身受。意识俱生名心
受。由根差别建立五种。谓乐根苦根喜根忧
根舍根。诸身悦受。及第三静虑心悦受名乐
根。悦是摄益义。诸身不悦受名苦根。不悦是
损恼义。除第三静虑。馀心悦受名喜根。诸心
不悦受名忧根。诸身及心非悦非不悦受名
舍根。此广分别如根等处。

想句义者。谓能假合相名义解。即于青黄长
短等色。螺鼓等声。沈麝等香。咸苦等味。坚软
等触。男女等法相名义中假合而解。为寻伺
因故名为想。此随识别有六如受。小大无量
差别有三。谓缘少境故名小想。缘妙高等诸
大法境故名大想。随空无边处等名无量想。
或随三界立此三名。

行有二种。谓相应行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
思触欲作意胜解念定慧寻伺信精进惭愧不
放逸轻安不害舍欣厌不信懈怠放逸善根不
卷一 第 982a 页 T28-0982.png
善根无记根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漏。瀑流轭
取身系盖及智忍等。诸心所法。此皆与心
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义等故说名相应。与
此相违名不相应。谓得非得无想定灭定无
想事命根众同分生住老无常名身句身文身
等。如是相应不相应行总名行蕴。故大仙说。
行蕴聚集如芭蕉茎。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即是意业。亦是令心运
动为义。此善不善无记异故。有三种别。触谓
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所为
相。顺乐受等差别有三。欲谓希求。作事业
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作意谓能令
心警觉。即是引心趣境为义。亦是忆持。曾
受等此有三种。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七有
学身中无漏作意名学。阿罗汉身中无漏作
意名无学。一切有漏作意名非学非无学。胜
解谓能于境印可。即是令心于所缘境无怯
弱义。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
作谓事业义。定谓令心专注一境。即是制如
猿猴心。唯于一境而转义。毗婆沙者作如是
说。如蛇在筒行便不曲。心若在定正直而转。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即是于摄相应成就诸
因缘果。自相共相八种法中。随其所应观察
为义。寻谓于境令心粗为相。亦名分别思惟。
想风所系粗动而转。此法即是五识转因。伺
谓于境令心细为相。此法即是随顺意识于
境转因。

信谓令心于境澄净。谓于三宝因果相属有
性等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是能除遣心浊
卷一 第 982b 页 T28-0982.png
秽法。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
清。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
信佛證菩提信法是善说信僧具妙行。亦信
一切外道所迷。缘起法性是信事业。精进谓
于善不善法生灭事中勇悍为性。即是沈溺
生死泥者。能策励心令速出义。惭谓随顺正
理白法。增上所生违爱等流心自在性。由此
势力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恭敬而住。愧谓修
习功德为先。违痴等流诃毁劣法。由此势力
于罪见怖。不放逸谓修诸善法。违害放逸守
护心性。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违害惛沈随顺
善法。心坚善性说名不害。由此势力不损恼
他。能违于他乐为损事。心平等性说名为舍。
舍背非理及向理故。由此势力令心于理。及
于非理无向无背。平等而住如持秤缕。欣谓
欣尚于还灭品。见功德已令心欣慕。随顺修
善。心有此故欣乐涅槃。与此相应名欣作意。
厌谓厌患于流转品。见过失已令心厌离。随
顺离染。心有此故厌恶生死。与此相应名厌
作意。心不澄净名为不信。是前所说。信相违
法心心不勇悍名为懈怠。与前所说精进相
违。不修善法为放逸。违前所说不放逸性。
即是不能守护心义。如是所说不信等三。不
立随眠及缠垢者。过失轻故。易除遣故。

善根有三种。一无贪是违贪法。二无瞋是违
瞋法。三无痴是违痴法。即前所说慧为自性。
如是三法是善自性。亦能为根生馀善法。故
名善根。安隐义是善义。能引可爱有及解脱
牙故。或已习学成巧便义是善义。由此能辨
卷一 第 982c 页 T28-0982.png
妙色像故。如彩画师造妙色像世称为善。不
善根有三种。即前所治贪瞋痴三。贪谓欲界
五部贪。瞋谓五部瞋。痴谓欲界三十四无明。
除有身见及边执见相应无明。如是三法是
不善自性。亦能为根生馀不善故。名不善根。
不安隐义是不善义。能引非爱诸有牙故。或
未习学非巧便义是不善义。由此能办恶色
像故。如彩画师所造不妙世称不善。无记根
有四种。谓爱见慢无明。爱谓色无色界各五
部贪。见谓色无色界各十二见。及欲界有身
见边执见。慢谓色无色界各五部慢。无明谓
色无色界一切无明。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
相应无明。此四无记根。是自所许。修静虑者
有三种异故。一爱上静虑者。二见上静虑者。
三慢上静虑者。此三皆因无明力起。毗婆沙
者立无记根唯有三种。谓无记爱无明慧三。
疑不坚住慢性高举。非根法故。于善不善义
俱不记故名无记。又不能记爱非爱果故名
无记。以不能招异熟果故。是无记性亦能生
馀无记染法或诸无记法。故名无记根。

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
结疑结嫉结悭结。爱结者。谓三界贪。是染著
相如融胶漆。故名为爱。爱即是结故名爱结。
恚结者。谓五部瞋。于有情等乐为损苦。不
饶益相如辛苦种。故名为恚。恚即是结故是
名恚结。慢结者。谓三界慢。以自方他德类差
别。心恃举相说名为慢。如傲逸者凌篾于他。
此复七种。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
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谓因族姓财位色力
卷一 第 983a 页 T28-0983.png
持戒多闻工巧等事。若于劣谓。已胜。或于等
谓己等。由此令心高举名慢。若于等谓己胜。
或于胜谓己等。由此令心高举名过慢。若于
胜谓己胜。由此令心高举名慢过慢。若于五
取蕴执我我所。由此令心高举名我慢。若于
未證得预流果等殊胜德中谓已證得。由此
令心高举名增上慢。若于多分族姓等胜中
谓己少劣。由此令心高举名卑慢。若实无德
谓己有德。由此令心高举名邪慢。如是七慢
总名慢结。无明结者。谓三界无知。以不解了
为相。如盲瞽者违害明故。说名无明。此遮止
言依对治义。如非亲友。不实等言。即说怨家。
虚诳语等。无明即是结故名无明结。见结者。
谓三见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五取蕴中无
我我所。而执实有我我所相。此染污慧名有
身见。身是聚义。有而是身故名有身。即五取
蕴于此起见名有身见。即五取蕴非断非常。
于中执有断常二相。此染污慧名边执见。执
二边故。若决定执无业无业果无解脱无得
解脱道。拨无实事。此染污慧名邪见。如是三
见名见结。取结者谓二取即见取戒禁取。谓
前三见及五取蕴。实非是胜而取为胜。此染
污慧名见取。取是推求及坚执义。戒谓远离
诸破戒恶禁。谓受持乌鸡鹿狗露形拔发断
食卧灰。或于妄执生福灭罪。诸河池中数数
澡浴。或食根果草菜药物以自活命。或复涂
灰拔头发等皆名为禁。此二俱非能清净道。
而妄取为能清净道。此染污慧名戒禁取。诸
婆罗门有多闻者。多执此法以为净道。而彼
卷一 第 983b 页 T28-0983.png
不能得毕竟净。如是二取名为取结。疑结者。
谓于四圣谛令心犹豫。如临岐路见结草人
踌躇不决。如是于苦心生犹豫。为是为非乃
至广说。疑即是结故名疑结。嫉结者。谓于他
胜事令心不忍。谓于他得恭敬供养财位多
闻及馀胜法心生妒忌。是不忍义。嫉即是结
故名嫉结悭结者。谓于己法财令心吝惜。谓
我所有勿至于他。悭即是结故名悭结。结义
是缚义。如世尊说。非眼结色非色结眼。此中
欲贪说名为结。如非黑牛结白牛亦非白牛结
黑牛。乃至广说。先所说结亦即是缚。以即结
义是缚义故。然契经中复说三缚。一贪缚。谓
一切贪如爱结相说。二瞋缚。谓一切瞋如恚
结相说。三痴缚。谓一切痴如无明结相说。

随眠有七种。一欲贪随眠。二瞋随眠。三有贪
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
随眠。此七别相结中已说。然应依界行相部
别。分别如是七种随眠。谓贪诸欲故名欲贪。
此贪即随眠故名欲贪随眠。此唯欲界五部为
五。谓见苦所断。乃至修所断。瞋随眠亦唯欲
界五部为五。有贪随眠唯色无色界各五部
为十。内门转故。为遮于静虑无色解脱想。故
说二界贪名有贪。慢随眠通三界各五部为
十五。无明随眠亦尔。见随眠通三界各十二
为三十六。谓欲界见苦所断具五见。见集灭
所断唯有邪见及见取二。见道所断唯有邪
见见取戒禁取三。总为十二。上二界亦尔为
三十六。疑随眠通三界各四部为十二。谓见
苦集灭道所断。此中欲贪及瞋随眠。唯有部
卷一 第 983c 页 T28-0983.png
别无界行相别。有贪疑慢无明随眠。有界部
别无行相别。见随眠具有界行相部别。行相
别者谓我我所。行相转者名有身见。断常行
相转者名边执见。无行相转者名邪见。胜行
相转者名见取。净行相转者名戒禁取。微细
义是随眠义。彼现起时难觉知故。或随缚义
是随眠义。谓随身心相缚而转。如空行影水
行随故。或随逐义是随眠义。如油在麻腻在
抟故。或随增义是随眠义。谓于五取蕴由所
缘相应而随增故。言随增者。谓随所缘及相
应门而增长故。如是七种随眠。由界行相部
差别故。成九十八随眠。谓欲界见苦所断具
十随眠。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疑贪瞋慢无明。见集所断有七随眠。于前十
中除有身见边执见戒禁取。见灭所灭所断
有七随眠亦尔。见道所断有八随眠。谓即前
七加戒禁取。修所断有四随眠。谓贪瞋慢无
明。如是欲界有三十六随眠。色界有三十一
随眠。谓于欲界三十六中除五部瞋。无色界
亦尔。故有九十八随眠。于中八十八见所断。
十修所断。三十三是遍行。谓界界中见苦集
所断诸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馀皆非遍
行。十八是无漏缘。谓界界中见灭道所断邪
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此十八种缘灭道
故名无漏缘。馀皆有漏缘。此中有漏缘者。由
所缘相应故随增。无漏缘者。但于自聚由相
应故随增。九是无为缘。谓界中见灭所断邪
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缘灭谛故名无为
缘。馀皆有为缘。十种随眠次第生者。先由无
卷一 第 984a 页 T28-0984.png
明于谛不了。谓苦于不欲乃至于道不欲。由
不了故次引生疑。谓闻邪正二品便怀犹豫。
为苦非苦乃至为道非道。从此犹豫引生邪
见。谓恶友由邪闻思生邪决定。无施与无爱
乐无祠祀。乃至广说。从此邪见有身见生。谓
取蕴中拨无苦理。便执有我或有我所。从有
身见边执见生。谓执我有断常边故。从边执
见戒禁取生。谓此边执为能净故。从戒禁取
引见取生。谓能净者是最胜故。从此见取次
引贪生。谓自见中情深爱故。从此贪后次引
慢生谓自见中深著己。恃生高举凌篾他
故。从此慢后次引瞋生。谓恃己见于他见中
情不能忍必憎嫌故。或于自见取舍位中。起。
憎嫌故。十种随眠次第如是。由三因缘起诸
烦恼。一未断随眠故。二非理作意故。三境
界现前故。由因加行境界三力烦恼现前。此
说具者。亦有唯依境界力起。烦乱遍恼身
心相续。故名烦恼。此即随眠。

随烦恼者。即诸烦恼亦名随烦恼。复有随烦
恼。谓馀一切行蕴所摄染污心所。与诸烦恼
同蕴摄故。此复云何。谓诳憍害恼恨谄等有
无量种如圣教说。诳谓惑他。憍谓染著自身
所有色力族姓净戒多闻巧辩等已。令心傲
逸无所顾性。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
打骂等事。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受如
理谏诲。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
不舍。谄谓心曲。如是六种从烦恼生。秽污相
粗名烦恼垢。于此六种烦恼垢中。诳憍二种
是贪等流。贪种类故。害恨二种是瞋等流。瞋
卷一 第 984b 页 T28-0984.png
种类故。恼垢即是见取等流。执已见胜者恼
乱自他故。谄垢即是诸见等流。诸见增多谄
曲故。如说谄曲谓诸恶见。此垢及缠并馀染
污行蕴所摄。诸心所法从烦恼生。故皆名随
烦恼。

缠有十种。谓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
无愧忿覆。身心相续无堪任性名为惛沈。是
昧重义。不能任持。身心相续令心昧略。名为
睡眠。此得缠名。唯依染污。掉举谓令心不寂
静。恶所作体名为恶作。有别心所缘恶作生
立恶作名。是追悔义。此于果体假立因名。如
缘空名空缘不净名不净。世间亦以处而说。
依处者。如言一切村邑来等。此立缠名。亦唯
依染。嫉悭二相结中已说。于诸功德及有德
者令心不敬。说名无惭。即是恭敬所敌对法。
于诸罪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能招恶趣。善
士所诃说名为罪。除瞋及害。于情非情令心
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此十缠
缚身心相续。故名为缠。此中惛沈睡眠无愧
是无明等流。恶作是疑等流。无惭悭掉举是
贪等流。嫉忿是瞋等流。覆是贪无明等流。诸
心所法行相微细。一一相续分别尚难。况一
刹那俱时而有。微密智者依佛所说。观果差
别知其性异。为诸学者无倒宣说。有劣慧者
未亲承事无倒解释佛语诸师。故于心所迷
谬诽拨。或说唯三或全非有。

漏有三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欲界烦恼并
缠除无明名欲漏。有四十一物。谓三十一随
眠并十缠。色无色界烦恼并缠除无明名有
卷一 第 984c 页 T28-0984.png
漏。有五十四物。谓上二界各二十六随眠。
并惛沈掉举同无记故。内门转故。依定地故。
二界合立一有漏名。三界无明名无明漏。有
十五物以无明是诸有本故。别立漏等。稽留
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脱故名为漏。或令流
转从有顶天至无间狱。故名为漏。或彼相续
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瀑流有四。谓欲有见无明瀑流。欲漏中除
见名欲瀑流。有二十九物。有漏中除见名有
瀑流。有三十物。三界诸见名见瀑流。有三
十六物。三界相应不共无明名无明瀑流。有
十五物。漂夺一切有情胜事。故名瀑流。如
水瀑流。轭有四种。如瀑流说。和合有情令
于诸趣诸生诸地受苦。故名为轭。即是和合
令受种种轻重苦义。
说一切有部入阿毗达磨论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