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毗昙论-姚秦-昙摩耶舍卷十六

卷十六 第 631c 页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六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
共昙摩崛多等译
非问分道品第十之二

复次无觉无观定。如比丘。灭觉观内净信
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此比
丘。故有内净信喜乐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
支正得缘得内净信喜乐一心。是名第二禅
卷十六 第 632a 页 T28-0632.png
无觉无观定。复次比丘。得有觉有观有喜共
味定。如比丘观觉观粗。无觉无观定寂静胜。
比丘观觉观粗已。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
灭没除已。故有内净信喜乐一心。若入此定
者。得四支正得缘得内净信喜乐一心。是名
第二禅无觉无观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
法相。若方便。若专心。若思惟若触。得有觉有
观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多
修学。修学已。心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
静。倾向寂静已。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
没除已。故有内净信喜乐一心。若入此定
者。得四支正得缘得内净信喜乐一心。是名
第二禅无觉无观定。复次比丘。得无觉无观
有喜共味定。比丘观喜粗喜心。犹有悲无喜
乐寂静胜。比丘观喜粗已。喜寂静正寂静灭
没除。灭没除已。故有内净信无喜乐一心。
此入初禅舍心。不及入第三禅定舍心。若入
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缘得内净信无喜乐一
心。是名禅间无觉无观定。第二第三禅间
从二禅趣三禅。复次比丘。得无觉无观无喜
乐共味定。比丘观无喜乐粗无喜乐心。犹有
作不苦不乐舍寂静胜。比丘观无喜乐粗已。
无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故有
内净信不苦不乐舍一心。若入此定者。得
三支正得缘得内净信不苦不乐舍一心。是
名非禅非禅间无觉无观定。如比丘。若行。若
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若思惟。若触。
得无觉无观无喜乐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
触。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心向寂静。心向寂
卷十六 第 632b 页 T28-0632.png
静。尊上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倾向寂
静已。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故
有内净信不苦不乐舍一心。是名非禅非禅
间无觉无观定。复次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
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
比丘故有共味定舍念正智无喜乐一心。若
入此定者。得五支正得缘得共味舍念正智
无喜乐一心。是名第三禅无觉无观定。如比
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若
思惟。若触。得无觉无观有喜乐共味定。如
比丘。行乃至触。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心向
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喜
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故有共味舍
念正智无喜乐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五支正
得缘得共味舍念正智无喜乐一心。是名第
三禅无觉无观定。复次比丘。得无觉无观无
喜乐共味定。如比丘。观无喜乐粗无喜乐
心。犹有作不苦不乐舍寂静胜。比丘观无喜
乐粗已。无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
已。舍念正智一心。此人出息入息灭。不及
入第四禅者。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
不苦不乐舍念正智一心。是名禅间无觉无
观定。第三第四禅间。从三禅趣第四禅。如
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
若思惟。若触。得无觉无观无喜乐共味定。比
丘行乃至触。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心向寂
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无喜
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有不苦不
乐舍念正智一心。此人出息入息灭。不及入
卷十六 第 632c 页 T28-0632.png
第四禅者。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不
苦不乐舍念正智一心。是名禅间无觉无观
定。第三第四禅间。从第三禅趣第四禅。复次
比丘。断苦断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
成就四禅行。如比丘。有喜不苦不乐舍念净
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不苦不
乐舍念净一心。是名第四禅无觉无观定。复
次比丘。得无觉无观无喜乐共味定。比丘观
无喜乐粗无喜乐心。犹有作不苦不乐舍寂
静胜。比丘观无喜乐粗已。无喜乐寂静正寂
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故有不苦不乐舍念净
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缘得不苦不
乐舍念净一心。是名第四禅无觉无观定。如
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
若思惟。若触。得无觉无观无喜乐共味定。
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心
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无
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灭没除已。有不苦
不乐舍念净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
缘得不苦不乐舍念净一心。是名第四禅无
觉无观定。复次比丘。离一切色想。灭瞋恚想。
不思惟若干想。成就无边空处行。如比丘。有
空处想不苦不乐舍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
支正得缘得空处想不苦不乐舍一心。是名
空处无觉无观定。复次比丘。离一切空处想
成就无边识处行。如比丘。有识处想不苦不
乐舍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缘得识
处想不苦不乐舍一心。是名识处无觉无观
定。复次比丘。离一切识处想。成就无所有处
卷十六 第 633a 页 T28-0633.png
行。如比丘。有无所有处想不苦不乐舍一心。
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缘得无所有处想
不苦不乐舍一心。是名不用处无觉无观定。
复次比丘。离一切不用处。成就非想非非想
处行。如比丘。有非想非非想处想不苦不乐
舍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缘得非想
非非想处想不苦不乐舍一心。是名非想非非
想处无觉无观定。何谓空定。如比丘。一切
法。若一处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
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
住正住。是名空定。复次空定六空。内空。外
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何谓内空。
如比丘。一切内法。若一处内法。思惟空知空
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
名内空。何谓外空。如比丘。一切外法。若一
处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
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
正住。是名外空。云何内外空。如比丘。一切内
外法。若一处内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
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空。何谓空空。如
比丘。成就空定行。比丘思惟空知空解空受
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
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空定心住正住。是
名空空。何谓大空。如比丘。一切法。思惟空知
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
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何
谓第一义空。第一谓涅槃。如比丘。思惟涅槃
卷十六 第 633b 页 T28-0633.png
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
亦空。常空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
住正住。是名第一义空。如是六空。是名空
定。何谓无相定。除空定。若馀定。以圣涅槃为
境界。是名无相定。复次无相定。行有相。涅槃
无相。行有三相。生住灭。涅槃无三相。不生
不住不灭。如是行有相。涅槃无相。涅槃是寂
灭。是舍宅。是救护。是灯明。是依止。是不终
没。是归趣。是无燋热。是无忧恼。是无忧悲苦
恼。及馀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无相定。何谓无愿定。除空定若馀定。以圣
有为为境界。是名无愿定。复次无愿定。愿有
二种。爱著见著。比丘思惟行苦患痈箭著味。
依缘坏法不定不足可坏众苦不思惟空无
我。得定心。住正住。比丘爱断见断。此定能断
爱见。是名无愿定。何谓四念处。如比丘。内
身观。身行勤念正智调希望世忧。外身观。
身行勤念正智调希望世忧。内外身观。身
行勤念正智调希望世忧。受心法亦如是。
是名四念处。何谓四正断。如比丘。恶不善
法未生欲令不生。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
恶法已生欲令断。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具足修不忘广大增长。起
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是名四正断。何谓四
神足。如比丘。断行成就修神足。精进定心定
念定慧定断行成就修神足。是名四神足。四
禅如禅品所说。何谓四无量。慈悲喜舍。何
谓慈。如比丘。思惟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
卷十六 第 633c 页 T28-0633.png
有众生。曾侵恼比丘。比丘于是众生心障碍。
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已
侵恼我。众生虽侵损我。我法不应报。我若瞋
恼众生。则为自损。他已侵恼我。若我还报。
自损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
灭瞋恼。心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
或有众生。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侵恼比丘。于
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
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我。今现侵恼。众生虽
现侵恼我。或是我宿业报。非我能遮。我若瞋
恼众生。则为自损。他已侵我。若我还报自
损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
瞋恼心。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
有众生。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欲侵
恼。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
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我。今不侵
恼。当欲侵恼我。众生虽当欲侵恼。或不作。或
因缘不集。我若瞋恼众生。则为自损。他虽
欲侵恼我。若我还报自损甚。彼比丘如是思
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思惟欲令
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先未曾侵
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先未曾侵我
爱喜适意者。今现侵恼我爱喜适意者。比丘
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
是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我。今不侵恼。当不
侵恼我所爱喜适意者。曾侵恼众生。虽侵恼
我爱喜适意者。我不应侵恼彼。我若瞋恼众
生。则为自损。他已侵恼。若我还报自损甚。彼
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
卷十六 第 634a 页 T28-0634.png
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
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先未
曾侵恼我爱喜适意者。今现侵恼我爱喜适
意者。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
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我。今不侵。
当不侵我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我爱喜适
意者。今现侵众生。虽侵我爱喜适意者。或
是宿业报。非我能遮他宿业。我若瞋恼众生。
则为自损。他以侵我。我若还报。自损甚。于彼
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
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
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
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若我
爱喜适意者。当欲侵恼。比丘于众生心障碍
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先
未曾侵恼我。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爱
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若我爱
喜适意者。当欲侵恼。众生虽欲侵恼我爱喜
适意者。或不作。或因缘不集。我若瞋恼众生。
则为自损。他已侵恼我。若还报自损甚。彼
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
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
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
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曾侵恼。当不
曾侵恼。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已曾利益。比
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
如是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我。今不侵恼。当
不侵恼。若我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
不曾侵恼。当不侵恼。若我不爱喜适意者。
卷十六 第 634b 页 T28-0634.png
已曾利益。若众生虽已利益我不爱喜适意
者。我不应侵恼彼。我若瞋恼众生。则为自损。
他已损我。我若还报自损甚。彼比丘如是思
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思惟欲令
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先未曾
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爱喜适
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
我不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益。若我不爱喜
适意者。今利益。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
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先未曾侵
恼我。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爱喜适意者。
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不
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益。若我不爱喜适意
者。今利益。众生虽利益我不爱喜适意者。或
是宿业报。非我能遮他宿业报。我若瞋恼众
生。则为自损。他已损我。我若还报自损甚。
彼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
心。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
生。先未曾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
我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
侵恼。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
利益。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当欲利益。比丘于
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
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我。今不侵恼。当不侵
恼。若我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
益。今不利益。当欲利益。若我不爱喜适意
者。当欲利益。众生虽欲利益我不爱喜适意
者。或不作。或因缘不集。我若瞋恼众生。则为
卷十六 第 634c 页 T28-0634.png
自损。他已损我。我若还报自损甚。彼比丘如
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思惟欲
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或有众生。先未曾
侵恼比丘。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爱喜适
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侵恼。若我
不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益。今不利益。当不
利益。如是比丘无因缘。便横瞋众生。比丘于
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
思惟。众生先未曾侵恼。今不侵恼。当不侵
恼。若我爱喜适意者。先未曾侵恼。今不侵
恼。当不侵恼。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先未曾利
益。今不利益。当不利益。我无因缘。便横瞋众
生。我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亲近不解。我
若瞋恼众生。则为自损。他已损我。我若还报
自损甚。彼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
瞋恼心。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如
比丘。若于东方众生。灭瞋恼心。思惟欲令
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南西北方于众生。灭
瞋恼心。思惟欲令众生乐知乐解乐受乐。如
比丘。以慈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
维上下。一切以慈心广大尊胜。无二无量。无
怨无瞋恚。遍解诸世间行。是名慈。何谓悲。
如比丘。不思惟众生乐不知乐不解乐不受
乐。比丘见众生苦受苦。若父母。若兄弟姊妹
妻子亲属知识大臣地狱畜生饿鬼。若人中
贫贱。鬼神中贫贱。怜彼众生起悲心。或有众
生。已侵恼比丘。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
不亲近不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曾侵恼我。
众生虽侵恼我。我不应侵恼彼。我若瞋恼众
卷十六 第 635a 页 T28-0635.png
生。则为自损。他已损我。若我还报自损甚。
彼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
心。于众生怜悯起悲心。或有众生。先未曾侵
恼比丘。乃至无因缘横瞋。如上所说。如比丘。
若于东方众生。灭瞋恼心。于众生怜悯起悲
心。南西北方众生。灭瞋恼心。于众生怜悯起
悲心。比丘以悲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
四。四维上下。一切以悲心广大尊胜。无二无
量。无怨无恚。遍解诸世间行。是名悲。何谓
喜。如比丘。不思惟众生乐不知乐不解乐不
受乐。比丘于众生。不得怜悯。不起悲心。如比
丘。若见众生快乐受乐。若父母兄弟姊妹妻
子亲属知识大臣。若诸天。若诸天子。若佛。若
佛弟子。于彼众生得悦喜。不依欲染想。或有
众生。已曾侵恼比丘。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
清净不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已曾侵恼我。
众生虽侵恼我。我不应侵恼彼。我若侵恼众
生。则为自损他已损我。若我还报自损甚。彼
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
于众生得悦喜。不依欲染想。或有众生。先未
曾侵恼比丘。乃至无因缘横瞋。如上所说。比
丘若于东方众生。除灭瞋恼心。于众生得悦
喜心。不依欲染想于南西北方众生。灭瞋恼
心。于众生得悦喜心。不依欲染想。比丘以
喜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四。四维上下。
一切以喜心广大尊胜。无二无量。无怨无恚。
遍解诸世间行。是名喜。何谓舍。如比丘。不思
惟众生乐不知乐不解乐不受乐。不得怜悯。
不起悲心。不得悦喜。不依欲染想。如比丘。但
卷十六 第 635b 页 T28-0635.png
缘众生故得舍。如人入丛林中。不分别此是
钵多树。尼居陀树。毗梨叉树。优头披罗
树。家枝树。加毗耶树。若毗耶罗树。家尼柯罗
树。弥陀树。伊陀伽树。但见丛林。不分别诸
树。如是比丘。不思惟众生乐不知乐不解乐
不受乐。不得怜悯。不起悲心。不得悦喜。不依
欲染想。但缘众生故得舍。或有众生。已曾侵
恼比丘。比丘于众生心障碍不清净不观不
解。比丘如是思惟。众生已曾侵恼我。众生
虽侵恼我。我不应侵恼。我若瞋恼众生。则
为自损。他已损我。若我还报自损甚。于彼
比丘。如是思惟已。于众生堪忍。除灭瞋恼心。
但缘众生故得舍。或有众生。先未曾侵恼比
丘。乃至无因缘横瞋。如上所说。如比丘。若
于东方众生。灭瞋恼心。但缘众生故得舍。于
南西北方众生。除灭瞋恼心。但缘众生故得
舍。如比丘。以舍心遍解一方行。第二第三第
四。四维上下一切但以舍心广大尊胜。无二
无量。无怨无恚。遍解诸世间行。是名舍。是名
四无量。

何谓四无色定。如比丘。离一切色想。灭瞋恚
想。不思惟若干想。成就无边空处行。离一切
空处。成就识处行。离一切识处。成就不用处
行。离一切不用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行。是
名四无色定。何谓四向道。向苦道难行。向苦
道速行。向乐道难行。向乐道速行。何谓向
苦道难行。如比丘。性多贪欲。性多瞋恚。性多
愚痴。是比丘行道。防欲染故。数受忧苦。防瞋
恚故。数受忧苦。防愚痴故。数受忧苦。是比丘
卷十六 第 635c 页 T28-0635.png
圣五根钝行。何等五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比
丘五根钝行故。證无间定尽诸漏。是名向苦
道难行。何谓向苦道速行。如比丘。性多贪
欲。性多瞋恚。性多愚痴。是比丘行道。防欲染
故。数受忧苦。防瞋恚故。数受忧苦。防愚痴
故。数受忧苦。是比丘圣行五根利行。何等
五信根。精进念定慧根。比丘五根利行速證
无间定尽诸漏。是名向苦道速行。何谓向乐
道难行。如比丘。性欲染少。性瞋恚少。性愚痴
少。是比丘缘欲染少故。不数受忧苦。缘瞋恚
少故。不数受忧苦。缘愚痴少故。不数受忧
苦。是比丘圣五根钝行。何等五信根。精进念
定慧根。比丘五根钝行證无间定尽诸漏。是
名向乐道难行。何谓向乐道速行。如比丘。性
少贪欲。性少瞋恚。性少愚痴。是比丘行道。缘
欲染少故。不数受忧苦。缘瞋恚少故。不数
受忧苦。缘愚痴少故。不数受忧苦。是比丘
圣五根最利行。何等五信根。精进念定慧根。
比丘五根利行證无间定尽诸漏。是名向乐
道速行。是名四向道。何谓四修定。如世尊
说。四修定。何等四有修定亲近多修学得现
世乐行。有修定亲近多修学得知见。有修定
亲近多修学得慧分别。有修定亲近多修学
得漏尽。何谓修定亲近多修学得现世乐行。
如比丘。离欲恶不善法。离生喜乐。成就初禅
行。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成就二禅行。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
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断苦乐先灭
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如是修
卷十六 第 636a 页 T28-0636.png
定亲近多修学得现世乐行。何谓修定亲近
多修学得知见。如比丘善取明想善持昼想。
比丘如昼修明想。夜亦如是。如夜修明想昼
亦如是。以心开悟。不覆盖心。心修有明此定
亲近多修学得知见。何谓修定亲近多修学
得慧分别。如比丘。知受生。知受住。知受灭。
知想生。知想住。知想灭。知觉生。知觉住。知
觉灭。此定亲近多修学得慧分别。何谓修定
亲近多修学得漏尽。如比丘。知五受阴生灭。
知色知色集。知色灭。知受想行识。知识集。知
识灭。此定亲近多修学得漏尽如波罗延经
所问。断一切欲想。灭忧恼舍睡眠遮掉悔
舍念净先灭觉知觉解脱断无明。是名四修
定。何谓四断。戒断微护断。修断。知缘断。何
谓戒断。如比丘。眼见色。不取相。不分别。令
发眼根。常自摄行。莫依希望世忧恶不善法
慎护眼根。得眼根戒耳鼻舌身意。意知法。
不取相。分别令起意根。常自摄行。莫依希
望世忧恶不善法。慎护意根。得意根戒。是名
戒断。何谓微护断。如比丘。取善相生微护若
骨节。若肿胞。若膀胀若青瘀。若赤黑。若烂坏
离散。如是观善相生微护。是名微护断。何
谓修断。如比丘。修念正觉依离欲依无染依
灭爱择法正觉进正觉喜正觉除正觉定正觉
修舍正觉依离欲依无染依灭爱。是名修断。
何谓智缘断。如比丘。或在树下露处。如是思
惟。身不善恶行报。今世及后世。如比丘。堪忍
断身恶行。修身善行。口不善行报。今世及
后世。如比丘。堪忍断口恶行。修口善行。意不
卷十六 第 636b 页 T28-0636.png
善行恶报。今世及后世。如比丘。堪忍断意
不善行。修意善行。是名智缘断。

「 戒护缘修断
 自性如来说
 比丘行是法
 一切苦际尽
 是名四断智」


何谓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
五根。五力亦如是。何谓五解脱处。谓比丘不
放逸勤念正智寂静行。心未解脱得解脱。诸
漏未尽得漏尽。未得无上安隐得安隐。何谓
五。若世尊为比丘说法。若师说。若慧梵净行
者说。随顺如来说。若师若慧梵净行者说。听
已受法受义。受法受义已生悦。悦已生喜。喜
已得身除。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定。心定已
如实知见。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静行。
心未解脱得解脱。诸漏未尽得漏尽。未得无
上安隐得安隐。是名初解脱处。复次比丘。非
世尊非师非慧梵净行者说时。如先所闻法。
广读诵通利。如比丘先所闻法广读诵通利。
受法受义。如比丘受法受义已生悦。悦已生
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定。心
定已如实知见。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
寂静行。心未解脱得解脱。诸漏未尽得漏尽。
未得无上安隐得安隐。是名第二解脱处。复
次比丘。非世尊非师非慧梵净行者说时。非
先所闻法。广读诵通利时。如比丘先所闻法
通利。广为他说。如比丘随彼所闻法通利。广
为他说。受法受义。比丘受法受义已生悦。悦
已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
定。心定已如实知见。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
卷十六 第 636c 页 T28-0636.png
正智寂静行。心未解脱得解脱。诸漏未尽得
漏尽。未得无上安隐得安隐。是名第三解脱
处。复次如比丘。非世尊非师非慧梵净行者
说时。非先所闻法。广读诵通利时。非先所闻
法通利。广为他。分别时。如比丘。先所闻法
通利自心分别。如比丘随所闻法通利。自心
分别。受法受义。比丘受法受义已生悦。悦已
生喜。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
定。心定已如实知见。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
正智寂静行。心未解脱得解脱。诸漏未尽得
漏尽。未得无上安隐得安隐。是名第四解脱
处。复次比丘。非世尊非师非慧梵净行者说
时。非先所闻法。广读诵通利时。非先所闻
法通利。广为他分别时。非先所闻法通利。自
心分别时。如比丘善取定相善思惟善解射。
比丘善取定想善思惟善解射已。受法受义。
受法受义已生悦。悦已生喜。喜已得身除。
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定。心定已如实知见。
比丘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静行。心未解
脱得解脱。诸漏未尽得漏尽。未得无上安隐
得安隐。是名第五解脱处。是名五解脱处。五
出界如界品说。云何五观定。如正信经。舍利
弗白佛言。世尊。复有无胜法。如世尊说法入
定观。世尊。有此入定观。或有沙门婆罗门。
勤精进勇猛。正思惟多学行心。如法思惟入
定。入定已观身。从顶至足。从足至顶。乃至薄
皮。皆是不净。是名初入定观。复次或有沙门
婆罗门。勤精进勇猛。正思惟多学行心。如
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观皮血肉。但观人骨。
卷十六 第 637a 页 T28-0637.png
此身中有骨齿爪。是名第二入定观。复次或
有沙门婆罗门。勤精进勇猛。正思惟多学行
心。如法思惟入定。入定已不观皮血肉骨。
但观人识。识住此世。住他世。识未断。不离二
世。是名第三入定观。复次或有沙门婆罗门。
勤进勇猛。正思惟多学行心。如法思惟入定。
入定已不观皮血肉骨。复观人识。识不住此
世。不住他世。识断离此世。未断离他世。是
名第四入定观。复次或有沙门婆罗门。勤进
勇猛。正思惟多学行心。如法思惟入定。入
定已不观内血肉皮骨。复观人识。识不住
此世。不住他世。识善断离二世。是名第五入
定观。如是无胜入定观。世尊善知无胜。世尊
善通达。无有能过者。如我意所知。或有沙
门婆罗门。能称出世尊知者。无有是处。是
名第五入定观。何谓五起解脱法。如世尊
说。五法亲近多修学已得解脱。何谓五。如
比丘。观身不净想。观食不净想。观诸行无
常想。观世不乐想。观身死想。如是五法。亲
近多修学。能得解脱。是名五起解脱法。云何
六念。念佛乃至念天。何谓念佛。以佛为境界。
念善顺不逆。是名念佛。何谓念法。以法为境
界。念善顺不逆。是名念法。何谓念僧。以僧为
境界。念善顺不逆。是名念僧。何谓念戒。戒谓
身口戒。以戒为境界。念善顺不逆。是名念
戒。何谓念施。施有二种。财施法施。以施为境
界。念善顺不逆。是名念施。何谓念天。若过
抟食化生天。彼天不观宿业。不分别宿业。以
天为境界。念善顺不逆。是名念天。是名六念。
卷十六 第 637b 页 T28-0637.png
六空如空三昧说。六出界如界品说。何谓六
明分法。如世尊说。六法亲近多修学生明得
明分。能令明广大。何谓六。无常想。无常苦
想。苦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乐想。
死想。何谓无常想明分法。如比丘。或树
下露处。作是思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若
如是五受阴。观无常行。如世尊说。有为法三
相。生住灭。如是比丘。思惟生住灭。调心修令
柔软。柔软已思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行
人若想忆想。是名无常想。亲近多修学。亲近
多修学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广大。是
名无常想明分法。何谓无常苦想明分。如比
丘。或在树下露处。如是思惟色无常。若无常
则是苦。受想行识无常。若无常则是苦。如
是五受阴观苦行。如世尊说。若色生住。即
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识生住。即是
生苦。有病有老死。复次如世尊说三苦。行
苦苦苦变易苦。何谓行苦。五受阴行自性苦
形或苦自相苦。是名行苦。何谓苦苦。五受阴
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
生种种病。因热生病。因痰癊。因风因过力。
因他恼。因时变。因诸大相违。因食饮不消。
因宿业报。因诸大不调生病。生眼病。耳鼻舌
身病生。头痛面痛。口齿咽痛。胸痛病。生蛇
身病。呼嗐痛。謦欬病。呕吐病。生绞病。身
热腹痛病。生癣胞疥瘙微风侵淫疮痈蛆
白癞乾枯癫狂病生痔病㿃下赤肿虫食病
等。蚤螕虱蚊虻蚁子。此身乃至一毛处。无不
有虫。如人痈肿上生毒肿五受阴行性苦
卷十六 第 637c 页 T28-0637.png
亦如是。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
种种病。因热生病。乃至一毛处。无不有虫。是
名苦苦。何谓变易苦。如五受阴行。转变衰熟。
坏败尽灭。终没离灭。是名变易苦。如比丘于
彼行苦苦苦变易苦。调心修令柔软。柔软已
思惟色苦。思惟受想行识苦。如行人若想忆
想。是名无常苦想。亲近多修学。生明得明得
明分。能令明广大。是名无常苦想明分法。何
谓苦无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树下露处。如
是思惟色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无我。
受想行识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是
无我。若于此想。五受阴观无我行。如世尊
说色无我。色若是我。色应不受苦患。色应得
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
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受想行识
无我。受想行识若是我。识不应受苦患。识应
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调心
修令柔软。柔软已思惟。色无我。受想行识无
我。如行人若想忆想。是名苦无我想。亲近多
修学。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广大。是名苦
无我想明分法。何谓食不净想明分法。何等
食。食有四种。谓抟食触食思食识食。如世尊
说。众生有四种食。食此食。能令众生住。能令
阴和合。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谓抟食。二触
食三思食。四识食。何等谓抟食。抟食有二种。
粗细。何谓粗。除天净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
调身食。苦馀抟食。是名粗抟食。何谓细抟。
食。天净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调身食。是名细
抟食。复次粗抟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
卷十六 第 638a 页 T28-0638.png
若馀抟食。是名粗抟食。复次细抟食。天香
食。衣服澡浴调身食。是名细抟食。何谓触食。
六触。眼触。耳鼻舌身意触。是名触食。何谓思
食。六思身。色思。声香味触法思。是名六思
身。是名思食。何谓识食。六识身。眼识。耳
鼻舌身意识。是名六识身。是名识食。抟食。或
是食。或非食。触思识食。或是食。或非食。何
谓抟食是食。若缘抟食。得诸根增长。不损
坏不减寿。是名抟食食。云何抟食非食。若
缘抟食。诸根不增长。损坏减寿。是名抟食
非食。何谓触思识食是食。若缘识食。诸根增
长。不损坏不减寿。是名识食是食。何谓识食
非食。若缘识食。诸根不增长。损坏减寿。是名
识食非食。比丘受抟食如食子肉。观不净想。
触思识食。有解射想。思惟灭依离欲染。如行
人若想忆想。是名食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已。
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广大。是名食不净
想明分法。何谓一切世间不乐想明分法。如
比丘。于一切世间。厌离不乐。地狱世畜生世
饿鬼世人世天世众生世行世。厌离不乐。如
比丘。于此世间。有取心者。必执所见。如比
丘。断离不受。如是诸见如行人。若想忆想。是
名一切世间不乐想。亲近多修学已。生明得
明得明分。能令明广大。是名一切世间不乐
想明分法。何谓死想明分法。如比丘。或在树
下露处。如是思惟。我是死法。有死过患。若
馀众生。亦有死法。有死过患。若地狱畜生饿
鬼人天及一切众生。往来生死。得名众生者。
皆有死法。有死过患。比丘思惟阴坏舍身忆
卷十六 第 638b 页 T28-0638.png
念死。比丘思惟死知死解死觉死。如行人若
想忆想。是名死想。亲近多修学已。生明得明
得明分。能令明广大。是谓死想明分法。是名
六明分法。何谓六悦因法。如比丘悦已生喜。
喜已得身除。身除已受乐。受乐已心定。心定
已如实知见。是名六悦因法。何谓无喜六正
觉。念正觉乃至舍正觉。是名无喜六正觉。何
谓七觉。念正觉乃至舍正觉。是名七正觉。
何谓七想。如世尊说。七想。亲近多修学。得
大功德。得至甘露。何谓七不净想食。厌想一
切世间不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
想。谓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得大果
报。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缘故作是说。如
比丘。心知分别不净想。令欲心退没不展。当
渐渐除尽。背舍厌离已正住。如筋如鸟羽。
如头罗草投于火中燋捲不展。后便消尽。比
丘如是心知分别不净想。令欲心退没不展。
后便消尽。背舍厌离已正住。如比丘。或有心
知分别不净想。心于欲想犹生津漏。如本无
异。心不背舍。不厌离。不正住。比丘如实自
知。我便为未修不净想。我未增益异名色。我
未得修果报。如是比丘有正智。如比丘心知
分别不净想于欲想心不生津漏。于本有异。
背舍厌离正住。比丘如实正知。我已修不净
想。我有增益异名色。我得修果报。此比丘有
正智。行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已。得大果报。得
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缘故。说如食不净
想。亲近多修学已。得大果报。得大功德。得至
甘露。
卷十六 第 638c 页 T28-0638.png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