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5c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八十五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之三

若修空彼无愿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
论。答为止拨无去来二世。及说无未来修
者意。欲显有去来世亦有未来修故作斯
论。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
除遣修。此中依二修作论。谓得修习修。
若修空彼无愿耶。设修无愿彼空耶。答应
作四句。有修空非无愿。谓已得空现在
前。此是佛或独觉声闻为现法乐住等故。
起已得空三摩地现在前。尔时彼势力尚不
及自类无间刹那。况能修馀未来功德。然
现前位即是修习。有修无愿非空。谓已得
无愿现在前。若未得无愿现在前不修空。
已得无愿现在前者。如前释。未得无愿现
在前不修空者。谓见道中集现观四心顷。
道现观三心顷。以见道中对治决定及是不
共对治故。不异谛修有俱修。谓未得空现
在前。若未得无愿现在前修空。若未得无
相及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修空。无愿未得
空现在前者。谓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
苦现观四心顷。若依空三摩地离欲界乃至
无所有处染。或以空为加行彼一切加行无
间解脱道。及离非想非非想处染。除最后解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6a 页 T27-0926.png
脱道。若依空三摩地信胜解练根作见至。
或以空为加行彼加行无间解脱道。及时解
脱练根作不动。除最后解脱道。若依空三
摩地杂修静虑初后心顷。若依空三摩地
起念住无色解脱义辩二无碍解。有说。唯
义无碍解于如是时未得空现在前。亦修
无愿未得无愿现在前。修空者谓依无愿
三摩地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四心顷道类智
时。若依无愿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染。或无愿为加行。彼一切加行无间解脱道。
若依无愿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时解脱练根
作不动。或无愿为加行。彼一切加行无间解
脱道。若依无愿杂修静虑初后心顷。若起
无漏他心智通。若依无愿起念住无色解脱
义辩二无碍解。于如是时未得无愿现在
前亦修空未得无相现在前。修空无愿者
见道中无于修道无学道中。若依无相离
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或无相为加行彼一
切加行无间解脱道。及离非想非非想处染。
除最后解脱道。若依无相信胜解练根作
见至。或无相为加行彼一切加行无间解脱
道及时解脱练根作不动。除最后解脱道。
若依无相杂修静虑初后心顷。若依无相
起念住无色解脱义无碍解。于如是时未
得无相现在前。修空无愿。未得世俗智现
在前修空无愿者。谓圣者以世俗道离欲
界乃至无所有处染。或世俗道为加行彼一
切加行无间解脱道。及离非想非非想处染。
及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时解脱练根作不动。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6b 页 T27-0926.png
以世俗为加行彼加行道杂修静虑中间心
顷引发五通诸加行道。五无间道二解脱道。
及有漏他心智通解脱道。起无量世俗解脱
胜处遍处不净观持息念。世俗念住七处善
三义观世俗无碍解无诤愿智边际智。空空
无愿无愿无相无相入灭定想微细心。于如
是时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修空及无愿有
俱不修。谓已得无相现在前。若未得无相
现在前不修空无愿。若已得世俗智现在
前。若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不修空无愿。一
切异生染污心无记心在无想定灭尽定。生
无想天已得无相现在前者如前释。未得
无相现在前不修空无愿者。谓见道中灭
现观四心顷。不修空无愿如前释。已得世
俗智现在前者如前释。未得世俗智现在
前不修空无愿者。谓圣者闻思所成慧入
灭定微微心。一切异生者谓此中所说三三
摩地唯无漏故。异生皆无故无修义。染污心
者谓染污心是顺退分性。沈重懈怠相应。要
顺胜进性轻举精进相应心方能修故。无记
心者谓无记心不坚不住不实羸劣如朽败
种。要坚住实强盛心。方能修故。在无想定灭
尽定者。谓彼无心。要有心位方能修故。生
无想天者。有说。生彼于一切时不起善
心。有说。生彼虽起善心而非修所依。虽
前已遮一切异生。而复遮无想定。无想天者
以彼是世俗所尚。或疑有修故于如是时
不修空及无愿。

若修空彼无相耶。设修无相彼空耶。答应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6c 页 T27-0926.png
作四句。有修空非无相。谓已得空现在
前。若未得空现在前不修无相。若未得
无愿现在前修空非无相。已得空现在前
者如前释。未得空现在前不修无相者。
谓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四心顷。
未得无愿现在前。修空非无相者。谓依无
愿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四心顷。有修无相
非空。谓已得无相现在前。若未得无相现
在前不修空。已得无相现在前者如前释。
未得无相现在前不修空者。谓见道中灭
现观四心顷。有俱修谓未得空现在前修
无相。若未得无相现在前修空。若未得无
愿及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修空无相。未得
空现在前修无相者。谓依空三摩地离欲
界乃至无所有处染。广如前兼修无愿说。未
得无相现在前修空者。谓依无相三摩地
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或无相为加行彼
一切加行无间解脱道。及离非想非非想处
染。除最后解脱道。若依无相练根作见至。
以无相为加行彼加行无间解脱道。及时
解脱练根作不动。除最后解脱道。若依无
相杂修静虑初后心顷。若依无相起念住
无色解脱义无碍解。于如是时未得无相
现在前亦修空。未得无愿现在前修空无
相者。谓道类智时。若依无愿三摩地离欲
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广如前兼修空说。
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修空无相者。谓圣者
以世俗道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广如
前兼修空无愿说。有俱不修。谓已得无愿现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7a 页 T27-0927.png
在前。若未得无愿现在前不修空无相。若
已得世俗智现在前。若未得世俗智现在前
不修空无相。一切异生染污心无记心在无
想定灭尽定。生无想天已得无愿现在前
者如前释。未得无愿现在前不修空无相
者。谓见道中集现观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
已得世俗智现在前者如前释。未得世俗
智现在前不修空无相者。谓圣者闻思所
成慧入灭定微微心。一切异生乃至生无
想天者如前释。

若修无愿彼无相耶。设修无相彼无愿耶。
答应作四句。有修无愿非无相。谓已得
无愿现在前。若未得无愿及未得空现在
前不修无相。已得无愿现在前者如前释。
未得无愿现在前不修无相者。谓依无
愿入正性离生苦现观四心顷。集现观四心
顷。道现观三心顷。未得空现在前不修无
相者。谓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苦现观
四心顷。有修无相非无愿。谓已得无相现
在前。若未得无相现在前不修无愿。已得
无相现在前者如前释。未得无相现在前
不修无愿者。谓见道中灭现观四心顷。有
俱修谓未得无愿现在前修无相。若未得
无相现在前修无愿。若未得空及未得世
俗智现在前修无愿无相。此随所应如前
广释。有俱不修。谓已得空及已得世俗智
现在前。若未得世俗智现在前不修无愿
无相。一切异生染污心无记心。在无想定灭
尽定生无想天。此亦随应如前广释。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7b 页 T27-0927.png

颇有结空所断非无愿无相耶。乃至广说。
有二种决定。一对治决定。二作用决定。此中
依对治决定而作论非作用决定。所以者
何。无有道理。二三摩地俱时作用。何况有
三。颇有结空所断非无愿无相耶。答无。以
无如是类结唯是空所对治故。颇有结无
愿所断非空无相耶。答有。谓见集见道所断
结无愿断。以彼唯是无愿所对治故。颇有
结无相所断非空无愿耶。答有。谓见灭所断
结无相断。以彼唯是无相所对治故。颇有
结空无愿所断非无相耶。答有谓见苦所断
结空无愿断。以彼唯是空无愿所对治故颇
有结空无相所断非无愿耶。答无以无如
是类结唯是空无相所对治非无愿故。颇有
结无愿无相所断非空耶。答无。以无如是
类结唯是无愿无相所对治非空故。颇有结
空无愿无相所断耶。答有。谓学见迹修所断
结。空无愿无相断即是圣者三界修所断
结。以彼是三三摩地所对治故。颇有结非
空无愿无相所断。而是所断耶。答有。谓异生
所断结。即诸异生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
断结。是世俗道所对治故。问彼结岂非空无
愿无相所对治耶。答是所对治。然在圣者
非异生。彼在异生故说非空等断。有说。前
依对治决定而作论。今依作用决定作论。
异生相续中三三摩地定无作用故。说彼结
非空等断。问若尔者。圣相续中欲界乃至无
所有处。修所断结亦世俗道断。何故但说空
等断耶。答前文应说彼结亦是世俗道断。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7c 页 T27-0927.png
而不说者有何意耶。应知圣者无漏道所
显故不说世俗道。异生无无漏道故依世
俗道说。是以前说无过。

云何作意入正性离生。乃至广说。问何故
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
说。三三摩地随一皆能入正性离生。今遮彼
意显唯二三摩地随一能入。而非无相
故作斯论。或复有说。唯无相三摩地能入
正性离生。如达摩鞠多部说。彼说以无相三
摩地于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为
遮彼执显唯无相三摩地不能入正性离
生故作斯论。云何作意入正性离生。答或
无常或苦或空或无我。由此则止三三摩地
及唯无相。能入正性离生者意。此中无常苦
作意与无愿三摩地相应。空无我作意与空
三摩地相应。问何故唯此行相入正性离生
非馀耶。答入正性离生者有二种。一爱行。
二见行。爱行者依无愿入见行者依空入。
菩萨虽是爱行而能依空入正性离生。爱
行者复有二种。谓我慢增。懈怠增。我慢增者
以无常行相入。懈怠增者以苦行相入。见
行者亦有二种。谓我见增。我所见增。我见增
者以无我行相入。我所见增者以空行相
入。是故唯作此四行相。问此四行相与何位
法相应。有说。与世第一法相应。以说入
正性离生故。有说。与苦法智忍相应。问若
尔。何故言入。答此说已入名入。于近说远
声。如言大王从何处来。彼于已来名来。
此亦如是。问尔时亦有馀心所法。何故但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8a 页 T27-0928.png
说作意耶。答以唯作意能引发心心所故。
有说。作意于入正性离生最随顺故。

思惟何系行入正性离生。乃至广说。问何
故作此论。答欲止尊者达磨怛逻多说顿
思惟三界行入正性离生。又为止说思惟
涅槃入正性离生者意故作斯论。问思惟
何系行入正性离生。答欲界系。由此则止
如前二执。问何故但思惟欲界系行入正性
离生耶。答欲界苦粗显现见易观察故。有
说。欲界苦是彼相续现成就故。有说。欲界
系行具三苦故。是以阿毗达磨者。说观三
苦诸行入正性离生。非如譬喻者唯说观
行苦诸行入正性离生。此中不可意诸行
名苦苦。可意诸行名坏苦。顺舍诸行名行
苦。有说。欲界苦于修行者现为逼恼极所
厌背故。先观彼入正性离生。问涅槃亦是
极所欣乐。何不观彼入正性离生耶。答诸
有情类厌苦心胜非欣涅槃。所以者何。现逼
恼故。不现见故。如诸有情无不畏苦有
不贪乐。问缘何谛忍后能入正性离生。有
说。缘道谛。如是说者。缘苦谛。广说如杂
蕴初纳息。

尽智当言于身循身观念住耶。乃至当言于
法循法观念住耶。答尽智应言或于身循身
观念住。或于受或于心或于法循法观念
住。如尽智无生智亦尔。问何故作此论。答
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有生如是疑。尽
无生智非见性故。亦应非念住性。今欲决
定明此二智。虽非见性。而是念住故作斯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8b 页 T27-0928.png
论。复次见蕴中分别见自性念住。今定蕴中
分别非见自性念住。故作斯论。复次加行地
中说修念住有因此故。谓无学地无有念
住。今欲明无学地中有念住故而作此论。
复次经说尽无生智。缘生及后有为境。有
因此故。谓彼但缘生及后有。今欲显彼缘
一切法。唯除虚空及非择灭。故作斯论。复
次有执。尽无生智唯总缘五蕴。今遮彼意
显尽无生智。或总缘五蕴或复别缘。故为
此论。尽智应言或于身循身观念住者谓缘
色蕴。或于受循受观念住者谓缘受蕴。或于
心循心观念住者谓缘识蕴。或于法循法观
念住者谓缘想蕴行蕴及择灭。此说不杂缘
法念住。若杂缘法念住则于五蕴。或二二缘。
或三三缘。或四四缘。或五总缘。二二缘者谓
色受缘。色想缘色行缘。色识缘。受想缘。受行
缘。受识缘。想行缘。想识缘。行识缘。三三缘
者。谓色受想缘。色受行缘。色受识缘。色想识
缘。色行识缘。受想行缘。受想识缘。受行识
缘。想行识缘。四四缘者。谓色受想行缘。色
受想识缘。色受行识缘。色想行识缘。受想
行识缘。或五总缘者。谓色受想行识一切总
缘。其择灭无为若有漏法念住。亦与色等
馀法合缘。此中所说是无漏故唯不杂缘。
诸无漏初静虑乐诸轻安等觉支乐。此何差
别。答无差别。诸无漏第二静虑乐。诸轻安
等觉支乐。此何差别答无差别。问何故作此
论。答为止说初二静虑有无漏乐根者意。
显彼二地无无漏乐根故作斯论。若有者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8c 页 T27-0928.png
不应答言此无差别。所以者何。轻安等觉
支乐。大善地法中轻安为自性。无漏乐根大
地法中受为自性故。又轻安等觉支乐行蕴
摄。无漏乐根受蕴摄。如是二乐便有差别。
而说无差别。故知彼二地无漏乐者即轻安
乐。是故无漏乐根非彼地所有。若从等持
出彼所缘耶。乃至广说出有五种。一地二行
相三所缘四异类心五刹那。此中但依二出
作论。谓地所缘。若从等持出彼所缘耶。设
从所缘出彼等持耶。答应作四句。有从等
持出非所缘。谓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静
虑。彼复思惟此相入第二静虑。此中所缘
以相声说。如缘色蕴初静虑等无间缘色
蕴。第二静虑现在前。缘馀蕴亦尔。是名从
等持出非所缘。问第二静虑亦是等持。何故
言出。答以地别故。是故前说依二出作
论。谓地所缘。有从所缘出非等持。谓如
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静虑。彼不出初静
虑。复思惟馀相如缘色蕴。初静虑等无间
缘受蕴初静虑现在前。缘馀蕴亦尔。是名
从所缘出非等持。有从等持出亦所缘。谓
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静虑。彼思惟馀相
入第二静虑。如缘色蕴。初静虑等无间缘
受蕴。第二静虑现在前。缘馀蕴亦尔。是名
从等持出亦所缘。有非从等持出亦非
所缘。谓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静虑。住经
多时如缘色蕴。初静虑流注相续多时现
前。缘馀蕴亦尔。如蕴非蕴亦尔。如初静虑
乃至无所有处亦尔。复有别义。若从等持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9a 页 T27-0929.png
出彼行相耶。答应作四句。有从等持出非
行相。谓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静虑。彼复
以此行相入第二静虑。如无常行相。初静
虑等无间无常行相第二静虑现在前。馀行
相亦尔。有从行相出非等持。谓如有一
以此行相入初静虑。彼不出初静虑复作
馀行相。如无常行相初静虑等无间苦行相
初静虑现在前。馀行相亦尔。有从等持出
亦行相。谓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静虑。以
馀行相入第二静虑。如无常行相初静虑
等无间苦行相第二静虑现在前馀行相亦
尔。有非从等持出亦非行相。谓如有一
以此行相入初静虑住经多时。如无常行
相初静虑流注相续多时现前。馀行相亦尔。
如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亦尔。复有别义。
若从行相出彼所缘耶。答应作四句。有从
行相出非所缘。谓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
此相。彼不舍此相复作馀行相。如缘色
蕴无常行相等无间缘色蕴苦行相现在前。
缘馀蕴馀行相亦尔。有从所缘出非行相。
谓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此相。即以此行
相复思惟馀相。如缘色蕴无常行相等无
间缘受蕴无常行相。现在前。缘馀蕴馀行
相亦尔。有从行相出亦所缘。谓如有一
以此行相思惟此相。复以馀行相思惟馀
相。如缘色蕴无常行相等无间缘受蕴苦
行相现在前。缘馀蕴馀行相亦尔。有非从
行相出亦非所缘。谓如有一以此行相
思惟此相住经多时。如缘色蕴无常行相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9b 页 T27-0929.png
流注相续多时现前。缘馀蕴馀行相亦尔。如
蕴非蕴亦尔。

如说苾刍乃至想定能达圣旨。世尊弟子生
非想非非想处。彼依何定得阿罗汉果。答
无所有处。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
决定故。如契经说。有七依定。我说依彼能
尽诸漏。谓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又契经说。
苾刍乃至想定能达圣旨。想定者。谓四静虑
三无色。能达圣旨者。谓能起智断烦恼修
道尽漏。或有生如是疑。非想非非想处既
无圣道。若世尊弟子生彼处者。依何能尽
诸漏。将无彼类不由圣道得阿罗汉耶。
为令此疑得决定故。说彼依无所有处
得阿罗汉果。复次为止分别论者说齐有
顶阿罗汉故。彼说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
处。于命终时烦恼业命三事俱尽。不由圣
道得阿罗汉果。为止彼意显尽非俱必
由圣道。故作斯论。问何故但说依无所有
处。非馀地耶。答此于有顶最邻近故。问生
下诸地亦有邻近。下地无漏何故不说依
之尽漏。而但说生有顶者耶。答下诸地中
有自地惑上地圣道易可现前非于下
地。所以者何。下地系善皆已舍故圣道难起。
由此无有起现前者。生有顶不尔。自地
无圣道。又无上地可依不可不由圣道
而能尽漏。是故下地虽难而起。然彼圣道由
因力强非加行力。暂起现前断馀烦恼。得
阿罗汉果已。设更住寿经八万劫。终不重
起以无用故。如说尊者大目揵连言。具寿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29c 页 T27-0929.png
我自忆住无所有处定。闻曼陀抧尼池边
有众多龙象哮吼等声。彼尊者为在定闻。
为起定耶。答起定闻。非在定。问何故作此
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如毗柰耶说。尊
者大目揵连告诸苾刍言。具寿我自忆在鹫
峰山住无所有处定。闻曼陀抧尼池边有
众多龙象哮吼等声。时诸苾刍共相谓言。今
此大目揵连自称得过人法必无是事。应
共坏之。所以者何。住初静虑者尚不闻声。
何况住无所有处定。便以此事白佛。佛时
告曰。汝等不应坏大目揵连。所以者何。大
目揵连如想而说。故毗柰耶虽作是说而
不分别。由此或有疑。彼尊者在定闻声。欲
令此疑得决定故。显彼尊者起定闻声。故
作斯论。问诸馀声闻亦知在定不闻声故
尚无此说。况大目揵连是最胜声闻。何故乃
于苾刍众中说不应说。有说。此不必须通。
所以者何。此是伪毗柰耶故。谓佛灭后有于
素怛缆中置伪素怛缆。毗柰耶中置伪毗
柰耶。阿毗达磨中置伪阿毗达磨。诸伪文
句不应通释。有说。定海甚深。声闻如兔不
得其底。唯佛能尽故。彼尊者虽作是说亦
无有过。问彼尊者岂不知在定不闻声
耶。何故作如是说。答彼尊者于定自在入
出迅疾。虽起定闻作住定想。谓彼先从欲
界善心入初静虑。从初静虑入第二静虑。
如是乃至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起还
入识处。如是乃至入初静虑。从此欲界善
心现前闻龙象等声不起分别。复还从欲
卷一百八十五 第 930a 页 T27-0930.png
界善心入初静虑。从初静虑入第二静虑。
如是乃至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起还
入识处。如是乃至入初静虑。从此欲界善
心现前。不审分别便作是语。我自忆在无
所有处定闻曼陀抧尼池。边龙象等声。彼
但于二心起分别知。谓初入定心及后出
定心。于其中间诸心相续。不审分别故作
是说。亦无有过。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