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4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四十一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五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
法念住。然此念住总说唯一。谓心所中一慧
自性。根中慧根。力中慧力。觉支中择法觉支。
道支中正见。或分为二。谓有漏无漏。或分为
三。谓下中上。或分为四。谓三界系及不系。
或分为五。谓三界系及学无学。乃至若以相
续刹那差别分别则有无量。问世尊何故于
此义中。开少合多唯说四种。答佛依正慧
行相所缘。粗细不同建立四种。问若尔何故
契经中说观内外俱十二种别。答不过四故
但说四种。如七叶树七生预流。彼亦如是。
问此体是慧何故世尊说为念住。答慧由念
力得住所缘故名念住。或此慧力令念住
境故名念住。此二于境展转相资胜于馀
法故说念住。广辩念住如馀处说。
四正断者。一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
生欲发勤摄心持心。二于未生恶不善法为
不生故。馀说如前。三于未生善法为令
生故。馀说如前。四于已生善法为令安住
不忘倍修增广故。馀说如前。然此正断或总
为一。谓心所中一精进体。根中精进根。力中
精进力。觉支中精进觉支道支中正精进。或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4b 页 T27-0724.png
分为二。谓有漏无漏。或分为三。谓下中上。
或分为四。谓三界系及不系。或分为五。谓
三界系及学无学。乃至若以相续刹那差别
分别则有无量。问世尊何故于此义中开
少合多唯说四种。答一精进体于刹那中。
作用不同建立四种。谓于已生未生恶法断
及不生故。复于未生已生善法生及增广故。
如灯一念四用差别。谓烧炷尽油热器破闇
彼亦如是。问法蕴等论说。断已生恶不善
法。即具四种。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
故。生欲发勤摄持心者。彼断已生恶不善位。
亦能令彼恶不善法未生不生。复令善法未
生得生已生住等。乃至说修已生善法令安
住等亦具有四。谓于已生善法为令安住
不忘倍修增广故。生欲发勤摄持心者。彼修
已生诸善法位。亦能令彼恶不善法已生者
断。未生不生。复令善法未生者生。如是便
成十六正断。何故于此但说四耶。答依修
行者差别意乐。至加行位故作是说。谓彼
先时起一意乐。至加行位便具四种。如是
依彼四种意乐。至加行位故作是说。然加
行时皆唯有四。不过四故但说四种。如由
意乐加行故说。如是由趣入加行故说。由
依处加行故说。由胜解加行故说应知亦
尔。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此四何缘说为
正断。答由此四种能正断故。问前二可尔。
后二云何。答以初为名故无有失。或此四
种皆有断义。谓前二断烦恼障。后二断所
知障。修善法时断法知故。暂断永断俱名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4c 页 T27-0724.png
断故。有处说此名为正胜。无倒策发成胜
事故。
问恶与不善何差别。答恶谓有覆无记。不善
谓诸不善。有作是说。恶谓色无色界。及欲
界少分染法。不善谓欲界多分染法。有说。恶
谓欲界身边二见品。不善谓欲界诸馀烦恼
等。问何故恶不善法已生者说令断。未生者
说令不生。答已生者于自相续。已有作用
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未有作用故
说令不生。有说。已生者于自相续。已障圣
道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未障圣道
故说令不生。有说。已生者于自相续。已取
果与果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未取
果与果故说令不生。有说。已生者于自相
续。已取等流果异熟果故说令断。未生者
于自相续。未取等流果异熟果故说令不
生。有说。已生者于自相续。已酬同类遍行
因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未酬同类
遍行因故说令不生。有说。已生者于自相
续。已烧已恼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
未烧未恼故说令不生。有说。已生者于自
相续。已作讥呵。已作垢染。已作胶泞。已堕
恶意故说令断。未生者于自相续。未作讥
呵。未作垢染。未作胶泞。未堕恶意故说
令不生。问所修诸善随尔所生即尔所灭。
无有生已过一刹那有停住义。如何乃言
于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忘倍修增广耶。
答应知此中说二分善法。谓顺住分。顺胜进
分。令安住不忘者说顺住分。令倍修增广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5a 页 T27-0725.png
者说顺胜进分。俱依相续展转胜进。说安
住等。故无有失。有说。此中说三品善法。谓
下中上令安住不忘者。说依下品善根转
至中品。令倍修增广者。说依中品善根转
至上品。虽一刹那生已即灭。而依相续故
作是说。
此正断欲界有四。色无色界亦尔。问欲界有
恶不善法可说有四。云何上界亦说四耶。
答彼虽过患不具。而具有彼功德。有说。彼
虽无所治而有能治。问未至地可尔上地
云何。答有多种对治。谓舍对治。断对治。持
对治。远分对治。厌坏对治。上地虽无舍及
断对治。而有馀对治。问静虑可尔无色云
何。答无色虽无坏对治。而有持及远分对
治。
此正断学无学位各具四种。问学位可尔有
恶不善法故。无学云何。答彼虽无过患而
有功德。有说。彼虽无所治而有能治。谓多
种对治如前说。彼虽无舍及断而有所馀
问缘涅槃精进何正断摄。有说。初正断摄以
断即涅槃故。有说。第二正断摄以涅槃是不
生故。有说。第三正断摄。缘涅槃时善法生
故。有说。第四正断摄。缘涅槃时善法增故。
如是说者。四正断摄。缘涅槃时作四事故。
谓缘诸法择灭性时。即令一切恶不善法已
生者断。未生不生及令一切世出世善。未生
者生已生增广。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
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行成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5b 页 T27-0725.png
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问云何
名神云何名足。有作是说。三摩地名神。欲
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摄受令三摩地转故。
问等持俱有相应法多。何故此四独名神足。
答此于等持随顺胜故。谓于俱有相应法
中。资益等持此四为胜。复有说者。三摩地
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择法是觉亦
支。馀六唯支非觉。正见是道亦支。馀七唯支
非道。离非时食是斋亦支。馀七唯支非斋。
彼亦如是。问若三摩地是神亦足或应立一。
或应立五。何故说四耶。答唯三摩地立为
神足。从四因生故说为四。谓加行位。或由
欲力引发等持令其现起。广说乃至或由
观力引令现起。由加行位四法随增。令等
持起故得定位。于一等持建立四种。已说
自性当说所以。问此四何缘说为神足。答
者所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名为神。
引发于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种。
一世俗所欣。二圣者所乐。若分一为多。合
多成一。此等名为世俗所欣。若于世间诸
可意事不住顺想。于诸世间不可意事不
住违想。于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于舍正
念正知。此等名为贤圣所乐。复有三种神用。
一运身二胜解三意势。运身神用者。谓举身
凌虚犹若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胜解
神用者。谓于远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
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意
势神用者。谓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
或傍越无边世界。问此三神用谁成就几。有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5c 页 T27-0725.png
说。声闻成一。谓运身。独觉成二除意势。唯
佛世尊具成三种。有说。异生成一。谓运身。
二乘成二除意势。然声闻运身所显。独觉意
解所显。佛具成三意势所显。或复五种神用。
一业。二异熟。三变现。四具德。五发心。业神
用者。谓中有等。异熟神用者。谓飞禽等。变现
神用者。谓依静虑。分一为多。合多为一等。
具德神用者。谓四神足。发心神用者。谓天龙
等。此中天者谓欲界天。于所说五神用中。此
中说具德神用。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欲三
摩地断行成就修于神足。依止离依止无
染依止灭。回向于舍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观三摩地说亦如是。此中说何名为离等。
有作是说。是三摩地彼说。若缘三摩地为
境修于神足。由二缘故名依离等。谓意乐
故及所缘故。若缘馀法为境修于神足。但
由一缘名依离等。谓意乐故非所缘故。有
馀师说。是寂灭涅槃。彼说若缘寂灭涅槃
为境修于神足。由二缘故名为离等。谓意
乐故及所缘故。若缘馀法为境修于神足。
但由一缘名依离等。谓意乐故非所缘故。
复有说者。是三摩地及寂灭涅槃。彼说若缘
此二为境修于神足。由二缘故名为离等。
谓意乐故及所缘故。若缘馀法为境修于
神足。但由一缘名为离等。谓意乐故非所
缘故。应知此中依止离者。谓初静虑。依止
无染者。谓第二静虑。依止灭者。谓第三静
虑。回向于舍者。谓第四静虑。
如契经说苾刍当知。何等名寿。谓四神足。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6a 页 T27-0726.png
问何故神足说名为寿。答由此为依寿不
断故。谓在定位寿必无断。有说。依此离寿
灾故。谓在定位远离寿灾。有说。依此寿自
在故。如契经说。若有苾刍苾刍尼等。于四
神足若习若修若多修习。彼若希求住寿一
劫或一劫馀。随意自在。由此故说神足为
寿。
如契经说。有一梵志。来诣具寿阿难陀所。
种种爱语欢喜问讯。已退坐一面。问阿难
曰。何故于沙门乔答摩所勤修梵行。问何
故梵志作是问耶。答彼是阿难昔时朋友。委
知尊者是爱行人。于五欲中先恒耽著故。来
试验为求爱断而修梵行。为求胜欲修
梵行耶故作斯问。阿难答言。我为爱断故
在佛所勤修梵行。问勤修梵行。断七随眠。
何故但言我为爱断。答尊者庆喜。亦知梵志
是爱行人耽著诸欲。为汲引故。意云若汝
为爱所缠欲求离者。宜舍家法来世尊
所。随我勤修清净梵行。故方便答我为爱
断。婆罗门曰。沙门乔答摩实有道迹能断
爱不。阿难陀曰。实有勿疑。汝若来修定能
断爱。梵志请曰。愿为说之令我心开必当
依命。尊者告曰。惟我世尊。如实知见说四
神足。依之修习速离爱缠。问若有能于四
念住等。三十七种菩提分法。随一修习皆能
断爱。何故但言修四神足。答此是爱结近对
治故。谓有爱者驰散诸缘。等持能为彼近对
治。梵志复曰。如仁所言神足无边修何能
尽。问梵志何故作是语耶。答梵志意言。此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6b 页 T27-0726.png
四神足其体遍在学无学位。彼即无边修何
能尽修。若不尽何能断爱。阿难告曰。此非
无边。梵志复言。请为解说。阿难告言。吾今
问汝可随意答。于意云何。汝曾生欲入园
游不。梵志曰然。复问入园既游观已生欲还
不。梵志曰然。复问二时所生乐欲岂不有异。
梵志曰然。尊者告言。如汝生欲二时有异。
一欲入园。二欲还出。如是神足学无学位
亦各不同。学位所修为欲断爱。无学所修
为现法乐。随所修异非谓无边。梵志如何
谓修不尽。彼闻欢喜发淳净心。归佛出家
修于梵行。
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
亦尔。此五随名即心所中各一为性。已说
自性当说所以。问何缘此五名根。名力。答
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有
说。不可倾动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说。势
用增上义是根。不可屈伏义是力。若以位别
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实义一一位中
皆具二种。此二广辩如馀处说。
七觉支者。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
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
支。择法即慧。喜即喜根。舍谓行舍。馀四如
名即心所中各一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
以。问何故此七名觉支耶。答觉谓究竟觉。
即尽无生智。或如实觉即无漏慧。七为彼
分故名为支。择法亦觉亦支。馀六是支非
觉。此七广辩如馀处说。
八道支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6c 页 T27-0726.png
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即慧。正思惟即寻。
正语业命。即随心转三根所发身语无表。馀
三如名即心所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
何故此八名为道支。答所履通达故名为道。
八是彼分故说名支。正见亦道亦支。馀七是
支非道。此亦如馀处广说。
四静虑者。谓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有说。寻
喜乐舍相应静虑如次为四。此有二种。一
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摄心一境性。若
并助伴即五蕴性。生得者。随地所系馀五蕴
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此四何缘说
为静虑。答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
慧平等故称静虑。馀随有阙不得此名。此
四广如馀处分别。
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慈谓与乐作意相应。
无瞋善根为性。悲谓除苦作意相应。无瞋善
根为性。有说。不害为性。喜谓庆慰作意相
应喜根为性。有说。以善心所中欣为自性。
舍谓平等作意相应。无贪善根为性。已说自
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无量。答由此四种
缘无量有情故。生无量善法故。招无量胜
果故。广说此四亦如馀处。四无色者。谓空
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此亦二种。一修
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摄心一境性。若并
助伴即四蕴性。生得者。即彼地系馀四蕴为
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此四说名
无色。答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
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此无容生故说
名无色。此四亦如馀处广说。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7a 页 T27-0727.png
八解脱者。一内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
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四
空无边处解脱。乃至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八灭受想解脱身作證具足住。此中前三无
贪善根为性。若并助伴即五蕴性。次四即以
彼根本地加行善四蕴为性。有说。亦以彼
近分地。前八解脱道为性。最后解脱以灭
尽等至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
名解脱。答解脱所有彼能障故。馀义如馀
处广说。
八胜处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乃至广
说。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乃至广说。三内无
色想观外色少。乃至广说。四内无色想观外
色多。乃至广说。观青黄赤白复为四种。此
八皆以无贪善根为性。至并助伴即五蕴
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胜处。答
降伏所缘摧灭贪爱故名胜处。广分别义
如馀处说。
十遍处者。谓各别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即
为前八。九空无边处。十识无边处。此中前八
无贪善根为性。若并助伴即五蕴性。后二遍
处即以彼地有漏加行善。彼胜解俱品四蕴
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遍
处。答所缘广普。胜解无边故名遍处。馀义
如馀处说。
八智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
智。灭智道智非尽无生以位局故。此八皆
以心所法中慧为自性。已说自性当说所
以。问何故名智。答于所缘法审观决定。故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7b 页 T27-0727.png
名为智。馀义如馀处广说。
三等持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此三皆以心
所法中三摩地为性。通有漏无漏。此中唯
说无漏解脱门故。若空无我二行相俱。无漏
等持名空三摩地。若无常苦因集生缘。道如
行出十行相俱。无漏等持名无愿三摩地。若
灭静妙离四行相俱。无漏等持名无相三摩
地。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等持。答
平等持心令专一境。有所成办故名等
持广说此三如馀处辩。四沙门果者。一预流
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此四各
以二法为性。一无为二有为。无为果者。谓
预流果以三界见所断。断择灭为性。一来
果以三界见所断断及欲界修所断前六品
断择灭为性。不还果以三界见所断。及欲
界修所断断择灭为性。阿罗汉果以三界
见修所断断择灭为性。有为果者。随其所
应皆以无漏五蕴为性。已说自性当说
所以。问何故名沙门果。答无倒勇励息除染
法名曰沙门。是诸沙门所引所證名沙门
果。此亦如馀处广说。
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
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随念智通。此五皆
以慧为自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
名通。答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碍故
名为通。界者四唯色界系。他心智通色界系
及不系。地者。在四静虑根本地。非近分非
无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胜三摩
地。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无五通所依殊胜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7c 页 T27-0727.png
三摩地。是故于彼无此诸通。有说。若地奢
摩他毗钵舍那。平等摄受彼地有五通。近分
无色随一阙故无有五通。所依者。皆依欲
色界。行相者。四种唯不明了行相。他心智通。
若有漏亦不明了行相。若无漏作道四行相。
所缘者。神境智通缘欲色界。或四处或二处。
天眼智通缘欲色界色处。天耳智通缘欲色
界声处。他心智通。缘欲色界及不系心心所。
宿住智通缘欲色界五蕴。念住者。前三唯身
念住。他心智通是三念住除身。宿住智通唯
法念住。智者四种唯世俗智。他心智通。若有
漏是世俗智。他心智。若无漏是法智类智道
智。他心智三摩地俱者。四种非三摩地俱。他
心智通若有漏。亦非三摩地俱。若无漏与道
无愿三摩地俱。根相应者。依种类说三根
相应。谓乐根喜根舍根。世者五种皆堕三世。
前四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若生缘
未来。不生缘三世。宿住智通。过去现在缘
过去。未来缘三世。善等者。天眼天耳通。是
无记缘三种。神境智通。是善缘无记。馀是善
缘三种。欲界系等者。四是色界系。缘欲色
界系。他心智通是色界系及不系。缘欲色界
系及不系。学等者。四是非学非无学。缘非学
非无学。他心智通。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缘
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见所断等者。三是修所
断。缘修所断。他心智通是修所断及不断。
缘见修所断及不断。宿住智通。是修所断。缘
见修所断。缘名缘义者。宿住智通。通缘名
义。馀四唯缘义。缘自相续等者。他心智通。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8a 页 T27-0728.png
唯缘他相续。馀四通缘自他相续及非相续。
加行离染得者。问此五通为加行得。为离染
得。若加行得者。智蕴所说云何通。如说若成
就现在他心智。亦成就过去未来耶。答如
是。若离染得者。此蕴前说云何通。如说以
无间道證神境智通时。念住现在修一。未
来修四等。非起先得有未来修。有说。唯加
行得。问智蕴所说云何通。答彼文应作是
说。若成就现在他心智。未来定成就过去。
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已灭或已灭而失
则不成就。而不说者言。势所引总略答故。
有说。唯离染得。问此前所说云何通。答说
重调练菩提分法非初得修。尔时但令先
所得者转明胜故。如是说者。皆通加行及
离染得。此蕴但说加行得者。智蕴唯说离
染得者。如是便为二说善通。有说。于彼离
染得中。有已曾习。有未曾习。智蕴说已曾
习。此蕴说未曾习。如是亦为二说善通。离
染得者。谓初静虑所引发者。离欲界染时
得。乃至第四静虑所引发者。离第三静虑
染时得。若诸圣者。及后有异生通得曾习未
曾习。馀唯得曾习。离染得已加行现前。佛不
加行。独觉下加行。声闻或中或上。又随离染
解脱道时。所修得者皆离染得。若于馀时而
修得者皆加行得。何处起者。欲色界皆得起。
欲界中唯人天。人中唯三洲。通男女身。异生
圣者学与无学皆得现起。
问诸通为无间道摄。为解脱道摄。若无间道
摄者。经所说云何通。如说分一为多合多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8b 页 T27-0728.png
为一。乃至广说。非无间道一刹那中有如
是事。若解脱道摄者。品类足说当云何通。如
说通云何。谓善慧天眼耳通解脱道。是无记
慧云何名通。答诸通是解脱道摄。如沙门果
解脱道摄非无间道。此亦如是。问品类足说
当云何通。答彼所说通与此说异。彼说善
慧皆名为通。以说一切法皆是所通达故。
此中所说胜慧名通。此通或善或是无记。通
与善慧得作四句。有通非善慧。谓天眼耳
通。有善慧非通。谓除通馀善慧。有俱是。
谓馀四通。有俱非。谓除前相。
问此五通为如说而生为不尔。有作是说。
如说而生。谓先起神境智通故佛前说。乃至
后起宿住智通故佛后说。谓彼闻色界天
而不能往故。先起神境通往。而不能见
其色故。次起天眼通见而不能闻其语
故。次起天耳通闻而不能知其心故。次
起他心通知彼心已未知宿世曾相遇不
故。后起宿住通。世尊依此次第而说。如是
说者。次第无定。谓或先起神境通。乃至或先
起宿住通。或有唯得神境通。如天授等。或
有唯得天眼通。如善星等。是故诸通无顺
入逆入。亦无超越次第。如诸等至。或如无
量解脱胜处遍处。
问修起神境天眼通时。俱有光明此有何
异。答若修神境所引光明。或化所为。或自性
有。若修天眼所引光明。非化所为唯自性
有。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一 第 728c 页 T27-072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