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8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一十二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如
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
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
经说。有三恶行三不善根。契经虽作是说
而不广辩。亦未说三恶行摄三不善根。三
不善根摄三恶行。契经是此论根本。彼未
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
三恶行者。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云何身
等恶行。如世尊说。何者身恶行。谓断生命。
不与取。欲邪行。何者语恶行。谓虚诳语。离
间语。粗恶语。杂秽语。何者意恶行。谓贪欲瞋
恚邪见。应知此中世尊唯说根本业道所
摄恶行。不说业道加行后起所摄恶行。此发
智论通说所有不善身业。若是业道所摄。若
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身恶行。通说所
有不善语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8b 页 T27-0578.png
如是一切名语恶行。通说所有不善意业。
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
名意恶行。
如此论中摄诸恶行。集异门论亦作是说。
故彼论言。何者身恶行。谓断生命。不与取。
欲邪行。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复次断
生命。不与取。非梵行。如是复摄前所不摄。
于自妻室所起欲行。又言。有馀不善身业。
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馀诸
有非理所引身业。问何者非理所引身业。前
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
起。此谁所等起。谓非理作意。复有说者。此
是一切有覆无记。及一分无覆无记身业。一
切有覆无记身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
起。一分无覆无记身业者。谓应如是去来。
如是行住。如是坐卧。如是裁割。如是缝缀。
而不如是去来行住乃至缝缀。此等身业作
不应作。不应理故摄在非理所引品中。由
此名身恶行。若作是说。身恶行则通不善
无记欲界色界。然恶行唯不善唯欲界。是
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语恶行。谓虚诳
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如是所说随顺
契经。又言。有馀不善语业。如是复摄所有
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馀诸有非理所引语
业。问何者非理所引语业。前所未摄今更摄
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
非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切有覆无记。及
一分无覆无记语业。一切有覆无记语业者。
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起。一分无覆无记语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8c 页 T27-0578.png
业者。谓应说一言二言多言男言女言非男
女言去来今言。而不如是说一乃至去来今
言。此等语业说不应说。不应理故摄在非
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语恶行。若作是说。语
恶行则通不善无记欲界色界。然恶行唯不
善唯欲界。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
意恶行。谓贪欲瞋恚邪见。如是所说随顺契
经。又言。有馀不善意业。如是复摄诸不善
思。又言。有馀诸有非理所引意业。问何等
非理所引意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
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非理作
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切有覆无记。及一分无
覆无记意业。名非理所引意业。一切有覆无
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欲界萨迦耶见边执
见相应意业。及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相应意
业。一分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诸意
业起如前说。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语业。
若作是说。意恶行则通不善及以无记。又
通三界。然恶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
说者好。
如发智论。集异门论摄身恶行及语恶行。
施设论中所说亦尔。唯除意恶行别有所
摄故彼论言。问为身三恶行摄一切身恶
行为一切身恶行。摄身三恶行耶。答一切
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非断命。
以手杖等捶击有情。及非邪行。于所应行
作不净行。起饮酒等诸放逸业。由不正知
失念。受用诸饮食等。及不能避诸犯戒者。
诸如是等所起身业非三所摄。问诸犯戒者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9a 页 T27-0579.png
无量。云何能避。虽复舍此还近彼故。答所
在皆有。欲离实难。能不随染。是为真避。故
有说言。身虽在远而随彼习。即名亲近。身
虽在近不随彼习。即名远离。问为语四恶
行摄一切语恶行。为一切语恶行摄语四恶
行耶。答一切摄四。非四摄一切。不摄者何。
谓如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无有惠
施。无有亲爱。无有祠祀。如是等语恶行。
世间有情不生领解。非四所摄。问为意三
恶行摄一切意恶行。为一切意恶行摄意三
恶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
何。谓贪欲瞋恚邪见。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
摄彼论中意恶行摄四蕴自性。如是施设五
蕴自性为诸恶行。
问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与佛契经。及施设
论摄诸恶行。何故不同。答依二种门说诸
恶行。一依世俗。二依胜义。谓佛契经及施
设论。依世俗门说诸恶行。此发智论集异
门论。依胜义门说诸恶行。如依世俗胜义
分别。如是依不了义了义。有别意趣无别
意趣。有别因缘无别因缘。世俗谛现观胜
义谛现观等。应知亦尔。复有说者。由三缘
故所摄不同。谓自性故。相杂故。世讥嫌故。
此发智论集异门论。说其自性。施设论中说
其相杂。若法虽非恶行自性。而与恶行相
和杂故。亦得其名。于契经中说世讥嫌。以
诸世间于根本业道多生讥嫌。非于业道
加行后起。由此缘故摄诸恶行经论不同。
如是名为恶行自性。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9b 页 T27-0579.png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恶行。恶
行有何义。答可厌毁故名恶。游履依处
故名行。可厌毁故名恶者。如有说言。恶妻
子。恶衣食。恶人恶处恶往来等。游履依处故
名恶行者。谓断生命粗恶语及瞋恚。行有
情处。不与取欲邪行及贪欲。行资具处。虚诳
语离间语杂秽语。行于名处。邪见。行名色
处。复有说者。感苦受果故名恶。动转捷利
故名行。问沈溺诸恶云何捷利。答彼恶行
者有如是巧便。虽行恶行。而令世间不
知其恶。故名捷利。复有说者。习近恶人
故能招恶趣。故名恶行。复有说者。有三因
缘故名恶行。谓恶思所思故。恶说所说故。
恶作所作故。恶思所思。谓意恶行。恶说所说。
谓语恶行。恶作所作。谓身恶行。复有说者。
有三因缘故名恶行。谓恶作义故。可厌毁
故。决定能感非爱果故。恶作义者。行身语
意诸恶行故名为恶行。可厌毁者。谓行恶
行毁犯尸罗。常为诸天大师有智同梵行者
共所厌毁。决定能感非爱果者。谓诸所有
身语意恶行。无处无容能感可爱果。有处
有容感非爱果。集异门论亦作是说。有何
因缘名为恶行。谓彼能感非爱乐非适悦不
可意果。此显等流果。复言能感非爱乐非
适悦不可意异熟。此显异熟果。
三不善根者。谓贪瞋痴。问此三以何为自
性。答贪不善根有五。即欲界系五部所断
爱。瞋不善根有五。则五部所断恚。痴不善
根有五。即欲界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全。并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79c 页 T27-0579.png
见苦所断一分。然见苦所断无明有十。此中
除有身见边执见相应。取馀无明故言一
分。此十五法唯是不善。遍生不善法名不
善根。应知。此三皆与六识身相应。是名三
不善根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
故名不善根。不善根有何义。答能生不善
义。是不善根义。能养不善义。能增不善义。
能长不善义。能益不善义。能持不善义。
能令不善法广流布义。是不善根义。尊者世
友作如是说。诸不善因义是不善根义。诸不
善种义。等起不善义。能为转因引不善义。
为随转因生不善义摄益一切不善法义。
是不善根义。大德说曰。依止此物遍能生
长诸不善法。能为转因。为随转因。摄益不
善。故名不善根。
问若不善因义。是不善根义者。是即前生
不善五蕴。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不善五蕴为
因。前生十不善业道。与后一切已生未生十
不善业道为因。前生不善。三十四随眠俱生
品。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不善。三十四随眠俱
生品如应为因。如是一切不善法。皆应名
不善根。如是三种有何殊胜不共因缘。世
尊独立为不善根。答此是世尊有馀之说。大
师观彼所化有情心行愿乐。简略而说。胁尊
者曰。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
势用。非馀所知。若法有不善根相即便立
之。无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说。大师知
此三不善根。有如是势用。如是强盛。如是
亲近。能与一切不善为因。除此不善根。馀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0a 页 T27-0580.png
不善法无如是事。复有说者。如是三种。能
生一切不善诸法。难断难灭难超难度。是
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多
诸过患。谓生一切现法后法众多忧苦。是故
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于出
欲界极为障碍。如壮狱卒守于狱门。是故
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于不
善中最为殊胜。最为上首。前行前导。如最
胜军将导一切。此不善根增上力故。能令一
切不善增广。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
者。如是三种。与三善根为近对治怨敌障
碍。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
种。能与一切不善。为因为根为眼为集为
缘。发起一切不善诸法。障碍一切诸功德
法。不善法中最为殊胜。是故独立为不善
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遍摄一切不善诸
法。谓诸不善。或是贪品。或是瞋品。或是痴
品。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具足五
义。谓通五部。遍在六识。是随眠性。能起粗
恶身业语业。作断善根牢强加行。是故独立
为不善根。通五部者遮五见疑。遍六识者
遮其诸慢。随眠性者遮缠垢等。能起粗恶
身业语业。作断善根牢强加行者。示现根
义。又此五义遮一切法成立根义。谓不染
污法有遍六识。无馀四义。染污色蕴全无
五义。染污受蕴想蕴及除烦恼缠垢。所馀
相应染污行蕴。虽通五部亦遍六识。而非
随眠性。虽能起粗恶身语二业。而非断善
牢强加行。所有染污不相应行蕴虽通五部。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0b 页 T27-0580.png
无馀四义。染污识蕴中。眼等五识全无五
义。意识虽通五部。亦能起粗恶身业语业。
而无馀三义。十烦恼中五见及疑。有随眠
性无馀四义。慢通五部。是随眠性。能起粗
恶身业语业。无馀二义。于十缠中。惛沈掉
举无惭无愧虽通五部亦遍六识。而非随
眠性。虽起粗恶身业语业。而非断善牢强
加行。睡眠一种虽通五部无馀四义。所馀
五缠。虽起粗恶身语二业无馀四义。六烦
恼垢。虽亦有时能起粗恶身语二业。无馀
四义。唯贪瞋痴。具足五义非所馀法。是故
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多于三受随逐
随增。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欲界
有情多分现起。能发十种不善业道生十恶
处。是故独立为不善根。
如是三种通五部。与六识俱起诸不善品
为根。此中贪相应品。由二根故说名有根。
谓贪及彼相应无明。瞋相应品亦二根故说
名有根。谓瞋及彼相应无明。除此所馀不善
心品由一根故说名有根。所谓无明。
问世尊处处。说根不同。谓或说有身见边执
见为根。或说世尊为根。或说乐欲为根。
或说不放逸为根。或说自性为根。如是等
有何义。答有身见边执见。由能发起六十
二见故说为根。世尊能说杂染清净。系缚解
脱。生死涅槃。起正教法故说为根。乐欲能
引一切善法。故说为根。诸不放逸。摄护一
切所修善法。令不散失故说为根。自性能
持自体不失故说为根。如是无为。能持自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0c 页 T27-0580.png
体故说为根。亦无有过。复有说者。为同
类因持等流果。或是同类因性所持。是故有
为自性名根。复有说者。相应俱有因力任
持。是故有为自性名根。名能显了诸法自
性。故亦说彼为自性根。此贪瞋痴能生能
长诸不善法。故说为根。三不善根如结蕴广
说。
已说三恶行三不善根自性。今当显示杂无
杂相。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
耶。答应作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身语
恶行邪见。不善思。由此唯有恶行相。无不
善根相故。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
由此唯有不善根相。无恶行相故。有恶
行亦不善根。谓贪欲瞋恚不善根。由此具有
二种相故。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
相。相谓所名。除前三句名所显义。所馀诸
法为第四句。谓色蕴中。除不善色取馀色
蕴。于行蕴中除三不善根。不善邪见。及不
善思。取馀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
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是故说言谓除前
相。复次于眼识贪俱生不善品中。或有恶行
非不善根。应作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
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有
恶行亦不善根。谓贪不善根。有非恶行非
不善根。谓除前相。如于眼识作四句。乃
至于意识亦尔。如于贪俱生不善品作六
四句。于瞋俱生品亦尔。于邪见俱生不善
品中。唯意地故作一四句。有恶行非不善
根。谓邪见及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行。谓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1a 页 T27-0581.png
痴不善根。有恶行亦不善根者无也。有非
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于不共无明俱
生不善品中。亦以唯意地故作一四句。有
恶行非不善根。谓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
行。谓痴不善根。有恶行亦不善根者无也。
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
三妙行。三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乃至
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
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善根。契经虽作
是说。而未广辩。广说如前。三妙行者。谓身
妙行。语妙行。意妙行。云何身等妙行。如世
尊说。何者身妙行。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
离欲邪行。何者语妙行。谓离虚诳语。离离
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何者意妙行。谓
无贪无瞋正见。应知此中世尊唯说根本
业道所摄妙行。不说业道加行后起所摄妙
行。
此发智论通说所有善身业。若是业道所摄。
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身妙行。通说
所有善语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
如是一切名语妙行。通说所有善意业等。
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
名意妙行。如此论中摄诸妙行。集异门论
亦作是说。故彼论言。何者身妙行。谓离断
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如是所说随顺
契经。又言。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
梵行。如是复摄前所不摄。于自妻室离
起欲行。又言。有馀善身业。如是复摄所有
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馀诸有如理所引身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1b 页 T27-0581.png
业。问何等如理所引身业。前所未摄今更
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
谓如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分无覆无记
身业。谓应如是去来。如是行住。如是坐
卧。如是裁割。如是缝缀。而皆如是。如应去
来。乃至缝缀。此等身业作所应作。应正理
故。摄在如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身妙行。若
作是说。身妙行则通善及无记。然妙行唯
善。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语妙行。谓
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
语。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有馀善语业
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馀
诸有如理所引语业。问何等如理所引语业。
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
起。此谁所等起。谓如理作意。复有说者。此
是一分无覆无记语业。谓应说一言二言多
言男言女言非男女言去来今言。而皆如是
说一乃至去来今言。此等语业说所应说。应
正理故。摄在如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语妙
行。若作是说。语妙行则通善及无记。然妙
行唯善。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意
妙行。谓无贪无瞋正见。如是所说随顺契
经。又言。有馀善意业。如是复摄所有善思。
又言。有馀诸有如理所引意业。问何等如理
所引意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
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如理作意。复
有说者。此是一分无覆无记意业。名如理
所引意业。谓诸意业起如前说。无覆无记如
理所引身业语业。若作是说。意妙行则通善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1c 页 T27-0581.png
及无记。然妙行唯善是故前说者好。
如发智论集异门论。摄身语妙行。施设论中
所说亦尔。唯除意妙行。别有所摄故。彼论
言。
问为身三妙行摄一切身妙行。为一切身妙
行摄身三妙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
切。不摄者何。谓离前说以手杖等捶击有
情。及所应行诸不净行。并饮酒等诸放逸业。
而能安住正知正念。受用食等。复能正避诸
犯戒者。诸如是等所起身业非三所摄。所
馀问答如前应知。问为语四妙行摄一切
语妙行。为一切语妙行摄语四妙行耶。答
一切摄四。非四摄一切。不摄者何。谓如
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有惠施。有亲
爱。有祠祀。如是等语妙行。于世有情不
生领解。非四所摄。问为意三妙行摄一切
意妙行。为一切意妙行摄意三妙行耶。答一
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无贪无
瞋正见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摄。彼论中意
妙行摄四蕴自性。如是施设五蕴自性为诸
妙行。
问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与契经施设论。摄
诸妙行何故不同。答依二种门说诸妙行。
一依世俗。二依胜义。谓契经施设论。依世
俗门说诸妙行。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依胜
义门说诸妙行。如依世俗胜义分别。如是
依不了义了义等。广说如前。复有说者。由
三缘故所摄不同。谓自性故。相杂故。世所
欣赞故。此发智论集异门论说其自性。施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2a 页 T27-0582.png
设论中说其相杂。若法虽非妙行自性。而
与妙行相杂故亦得其名。于契经中说世
欣赞。以一切世间于根本业道多起欣赞。
非于业道加行后起。由此缘故。摄诸妙
行经论不同。如是名为妙行自性。已说自
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妙行。妙行有何
义。答可欣赞故名妙。游履所依处故名
行可欣赞故名妙者。如有说言。妙妻子。
妙衣食。妙人。妙处。妙往来等。游履所依处
故名行者。谓即于前三种恶行所依之处。与
彼相违起三妙行。复有说者。感乐受果故
名为妙。动转捷利故名为行。问于妙行中
云何捷利。答行妙行者有如是巧便。虽不
希求世间名誉。而为劝他修妙行故。所
修妙行皆令他知。故名捷利。复有说者。习
近善人能招善趣。故名妙行。复有说者。有
三因缘故名妙行。谓善思所思故。善说所
说故。善作所作故。善思所思。谓意妙行。善
说所说。谓语妙行。善作所作。谓身妙行。复有
说者。有三因缘故名妙行。谓善作义故。可
欣赞故。决定能感可爱果故。善作义者。行
身语意诸善行故名为妙行。可欣赞者。谓
行善行守护尸罗。常为诸天大师有智同
梵行者共所欣赞。决定能感可爱果者。谓
所有身语意妙行。无处无容能感非爱诸果
异熟。有处有容能感可爱诸果异熟。集异
门论亦作是说。有何因缘名为妙行。谓彼
能感可爱可乐适意悦意甚可喜果。此显等
流果。复言。能感可爱可乐适意悦意可喜异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2b 页 T27-0582.png
熟。此显异熟果。
三善根者。谓无贪无瞋无痴善根。云何无贪
善根。谓心所法与心相应。是贪对治。是名
无贪善根性。云何无瞋善根。谓心所法与心
相应。是瞋对治。是名无瞋善根性。云何无
痴善根。谓心所法与心相应。是痴对治。是
名无痴善根性。此三善根。于一心中具足
可得。三不善根。非于一心具足可得。又三
善根。具足防卫一切善心。通六识身有漏无
漏。三不善根。不能具足防卫一切诸不善
心。又三善根。遍与善心相应。三不善根。不
遍与不善心相应。又三善根。能遍发起一
切善心。三不善根不能遍起一切不善心。
如是随转不随转等。皆应广说。是名三善
根自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善根。善
根有何义。答能生善义是善根义。能养善
义。能增善义。能长善义。能益善义。能持善
义。能令善法广流布义。是善根义。尊者世
友作如是说。善法因义。是善根义。善法种
义。等起善义。能为转因。引诸善义。为随
转因生诸善义。摄益一切诸善法义。是善
根义。大德说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长一切
善法。能为转因。为随转因。摄益诸善。故名
善根。
问若善法因义是善根义者。前生善五蕴。与
后一切已生未生善五蕴为因。前生十善业
道。与后一切已生未生十善业道为因。前
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三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2c 页 T27-0582.png
十七菩提分法为因。如此则一切善法皆应
名善根。如是三种有何殊胜不共因缘立
为善根。答此是世尊有馀之说。大师观彼
所化有情心行愿乐。简略而说。胁尊者曰。
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势用。
非馀能知。若法有善根相者即便立之。无
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说。大师知此三
种善根。如是势用。如是强盛。如是亲近。能
与一切善法为因。其馀善法无如是事。复
有说者。此三善根。于诸善法最为殊胜。以
殊胜故立为善根。复有说者。此三善根于
诸善法。最为上首前行前导。如最胜军将
导一切。如是善根增上力故。能令一切善
法增广故。立为善根。复有说者。此三善根。
能与一切善法为因为根为眼为集。发起
一切善法。障碍一切不善诸法。于善法中
最为殊胜。故立为根。复有说者。以三善
根能遍发起十善业道。生十善处故立为
根。由如是等诸因缘故。于善法聚唯此
三种立为善根。已说三妙行三善根自性。今
当显示杂无杂相。三妙行三善根。为前摄
后后摄前耶。答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
谓身语妙行及善思。由此唯有妙行相。无
善根相故。有善根非妙行。谓正见所不摄
无痴善根。由此唯有善根相。无妙行相
故。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正见。由此
具有二种相故。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
前相。相谓所名。除前三句名所显义。所馀
诸法为第四句。谓色蕴中。除诸善色取馀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第 583a 页 T27-0583.png
色蕴。于行蕴中除三善根及诸善思取馀
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如是
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复次于眼
识俱生善法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作
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妙
行。谓无痴善根。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
瞋。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如于眼
识俱生善品。如是乃至于身识俱生善品亦
尔。于正见俱生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
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
妙行者。无也。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
正见。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尽智
无生智俱生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作
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妙
行。谓无痴善根。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
瞋。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