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 第 557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八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四
诸结法智断彼结灭法智作證耶。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
或有执。无间道断诸结得。解脱道證彼灭
得。如外国诸论师。为遮彼意显无间道能
断诸结得亦證彼灭得。若无间道唯断结
得。解脱道方能證彼灭得者便违此说。诸
结法智断。彼结灭法智作證等。若以灭道法
智究竟离非想非非想处染者。彼以法智
为无间道。类智为解脱道。如何可说诸结
法智断。彼结灭即法智作證耶。是故应知。无
间道能断诸结得。亦證彼灭得。理不可违。
由此因缘故作斯论。诸结法智断。彼结灭
法智作證耶。答诸结法智断。彼结灭法智作
證。谓随法智为无间道。断尔所结。此无间
道即能證彼尔所灭故。有结灭法智作證彼
卷一百八 第 557b 页 T27-0557.png
结非法智断。谓或忍断。或馀智断。彼结灭法
智作證。如预流者。以世俗道断欲界一品
乃至五品结已。复以法智为无间道。断第
六品得一来果。尔时无间道法智。證先忍所
断三界见所断结灭。及證先世俗智所断。欲
界前五品修所断结灭。一来者以世俗道断
欲界第七第八品结已。复以法智为无间
道。断第九品得不还果。尔时无间道法智。
證先忍所断三界见所断结灭。及證先世俗
智所断。欲界前八品修所断结灭。不还者以
世俗道或类智。离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染。
以类智断非想非非想处八品结已。复以
法智为无间道。断第九品得无学果。尔时
无间道法智。證先忍所断三界见所断结灭。
及證先世俗智所断欲界修所断结。灭类智
世俗智所断七地修所断结灭。类智所断非
想非非想处前八品修所断结灭。如是诸结
灭法智作證。彼结非法智断。诸结类智断。彼
结灭类智作證耶。答诸结类智断。彼结灭类
智作證。谓随类智为无间道。断尔所结。此
无间道即能證彼尔所灭故。有结灭类智作
證。彼结非类智断谓或忍断或馀智断。彼结
灭类智作證如诸圣者以法智或世俗道离
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以法智断非想非非
想处八品结已。复以类智断第九品得无
学果。尔时无间道类智。證先忍所断三界见
所断结灭。及證先法智世俗智所断八地修
所断结灭。法智所断非想非非想处。前八品
修所断结灭。如是诸结灭类智作證。彼结非
卷一百八 第 557c 页 T27-0557.png
类智断。诸结苦智断彼结灭苦智作證耶。答
诸结苦智断彼结灭苦智作證。谓随苦智为
无间道。断尔所结。此无间道即能證彼尔所
灭故。有结灭苦智作證彼结非苦智断。谓或
忍断。或馀智断。彼结灭苦智作證。如预流
者。以世俗道或集灭道智。断欲界一品乃至
五品结已。复以苦智为无间道断第六品。
尔时无间道苦智。證先忍所断三界见所断
结灭。及證先世俗集灭道智所断欲界前五
品修所断结灭。一来者以世俗道及集灭道
智断欲界第七第八品结已。复以苦智为
无间道。断第九品得不还果。尔时无间道
苦智。證先忍所断三界见所断结灭。及證先
世俗集灭道智所断。欲界前八品修所断结
灭。不还者以世俗道或集灭道智。离初静虑
乃至无所有处染。以集灭道智。断非想非非
想处八品结已。复以苦智为无间道。断第
九品得无学果。尔时无间道。苦智證先忍
所断三界见所断结灭。及證先世俗集灭道
智所断。八地修所断结灭。集灭道所断非想
非非想处。前八品修所断结灭。如是诸结灭。
苦智作證。彼结非苦智断。如说苦智说集
灭道智。应知亦尔。问前门此门有何差别。
答诸有欲令无间道断诸结得。解脱道證
彼灭得者。彼说前门显无间道作用。此门显
解脱道作用。诸有欲令无间道能断诸结
得。亦證彼灭得者。彼说前门显无间道能
断诸结得及證彼灭得。此门唯显无间道
證诸结灭得。如断结得證彼灭得。舍过失
卷一百八 第 558a 页 T27-0558.png
修功德。舍无义得有义。舍下劣得胜妙。
离爱染苦。證寂静乐。应知亦尔。复次前
门显断有为。此门显證无为。复次前门显
顿断。此门显数断。复次前门显断时即證。
此门显先断后證。是谓前门此门差别
眼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十智
中几智知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
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有诸觉
慧无所缘境。如取幻事健达缚城。镜像水
月影光鹿爱旋火轮等。种种觉慧皆无实境。
为遮彼执显诸觉慧皆实有境。或复有执。
有能知智不知所知。有所知境非智所知。
为遮彼执显无能知智不知所知。及无
所知境非智所知。由此因缘故作斯论。若
问摄应依十八界审思而答。若问识应
依十二处审思而答。若问随眠应依五部
审思而答。若问智应依四圣谛审思而答。
如是诸法易可显示。易可施设。此中问
智故应依四圣谛审思而答。然一切法略
有五种。谓四谛所摄及所不摄。此中三界
苦集。及道谛所摄法各有二种。谓相应及
不相应。灭谛所摄法。及谛所不摄法各唯一
种。谓不相应。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法七
智知。除类灭道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类
他心灭道智。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法七智
知。除法灭道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法他
心灭道智。无色界苦集谛所摄。相应不相应
法俱六智知。除法他心灭道智。灭谛所摄法
六智知。除他心苦集道智。道谛所摄相应法
卷一百八 第 558b 页 T27-0558.png
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不相应法六智知。除
他心苦集灭智。谛所不摄法一智知。谓世俗
智。是谓此处略毗婆沙。此中眼根七智知等。
准前所说应知其相。问何故名智。答能知
所知故名为智。问何故名所知。答是智所
知故名所知。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能量故
名智。所量故名所知。能称所称能度所度
应知亦尔。胁尊者言能知故名智。若法是智
所行所缘所取境事。说名所知。智与所知
相对建立。故无有智不知所知。亦无所知
非智所知。无智无所知。无所知无智
如说无常想。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除一
切欲贪。色贪。无色贪。掉举。我慢。无明。乃至
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
故。谓契经说。无常想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广
说如前。契经虽有是说而不分别其义。经
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未说者今应说之。故
作斯论。问世尊何故说此契经。答有诸有
情。心多懈怠不勤精进舍诸善轭。为劝策
彼故说此经。复次为劝学者舍后有爱故
说此经。谓世尊说弥勒当来成佛时事。有
诸学者作是念言。愿我当见彼成佛事乃
般涅槃。故佛告言。汝等今者。有诸资具少
时适意故爱后有。若乏资缘为苦所逼便
于诸有都不爱乐。尔时应修此无常想。永
尽诸漏而般涅槃。是故不应贪爱后有。故
为学者说此契经。
然无常想。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除一切欲
贪者。此想应言法智相应。谓苦法智。此想
卷一百八 第 558c 页 T27-0558.png
应言有寻有伺。谓未至定寻伺俱生。此想应
言舍根相应。谓未至定舍根俱生。此想应
言与无愿俱。谓苦无愿相应。此想应言
缘欲界系。谓缘欲界五蕴。能除一切色贪
者。此想应言类智相应。谓苦类智。此想应
言。或有寻有伺。谓未至定及初静虑寻伺俱
生。或无寻唯伺。谓静虑中间唯伺俱生。或无
寻无伺。谓在后三静虑。此想应言。或乐根
相应。谓在第三静虑。或喜根相应。谓在初二
静虑。或舍根相应。谓在未至定静虑中间第
四静虑。此想应言与无愿俱。谓苦无愿相
应。此想应言缘色界系。谓缘色界五蕴。能
除一切无色贪者。此想应言类智相应。谓
苦类智。或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无寻无
伺。乐喜舍根相应与无愿俱。缘无色界系。
如前能除色贪想说有差别者。此想或无
寻无伺。谓在后三静虑。及前三无色。或舍根
相应。谓在未至定静虑中间第四静虑及前
三无色。缘无色界系。谓缘无色界四蕴。能
除一切掉举我慢无明者。此想应言法类智
相应。谓苦法类智。此想应言。或有寻有伺。或
无寻唯伺。或无寻无伺。乐喜舍根相应与无
愿俱。皆如前能除无色贪想说。此想应言。
或缘欲界系。谓缘欲界五蕴。或缘色界系。
谓缘色界五蕴。或缘无色界系。谓缘无色
界四蕴。
问一切圣道皆能断结。何故唯说无常想耶。
答此中想声显诸圣道。谓佛或时以受声想
声思声意声灯声信精进念定慧声船筏声山
卷一百八 第 559a 页 T27-0559.png
石声水声花声慈悲喜舍声。显诸圣道。广说
如前。此中亦尔故不应难。问无常想唯能
对治二部烦恼。谓见苦及修所断。何故此中
说能除一切三界贪等。答此中但应说能
除三界贪等。不应说一切。而说一切者。
一切有二种。谓少分一切。及一切一切。此
中但说少分一切。谓见苦及修所断一切非
馀。复次佛为圣者说此契经。彼已永断见
所断结。劝彼修习此无常想。令断一切三
界修所断结故无有过。问无常想能对治
七随眠。何故此中唯说能断贪慢无明。答由
此三种通三界遍五部。是故偏说。五见及
疑虽通三界而不遍五部。瞋虽遍五部
而不通三界。故不说之。复次由此三种通
三界异生圣者。俱可现行。是故偏说。五
见及疑虽通三界。而诸圣者必不现行。瞋
虽异生圣者俱可现行。而不通三界。是故
不说。问何故贪分三界差别而掉举等不
然。答彼亦应分三界差别。而不分者应知
有馀。复次欲现异说异文庄严于义。令受
持者生欣乐故。复次欲现二门二略。乃至
广说。复次贪爱是重难断难破。多诸过患。
是故偏分。复次以贪爱故诸界诸地诸部差
别。是故偏分。问修无常想能除七慢。何故
此说唯除我慢。答此中且说近对治故。谓
无常想是我慢近对治。如契经说。若诸苾
刍。修无常想者能引无我想。若住无常无
我想者。能断我慢速尽诸漏。问何故一切
随烦恼中唯说掉举。答随烦恼中过患增者
卷一百八 第 559b 页 T27-0559.png
唯有掉举。谓通三界是缠性摄。惛沈虽具
如是二义。而在上界顺等至故。过患不增。
是故此中偏说掉举。如说七处善三义观。能
于此法毗柰耶中速尽诸漏。云何为七。谓
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趣色灭行色味色患色
出。如实知受想行识七亦尔。此智当言法
智乃至道智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
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苾刍当知。
有七处善及三义观。广说如前。契经虽作
是说而不分别其义。经是此论所依根本。
彼未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问世尊何
故说此契经。答有诸学者已入见道。住修
道中为修所断烦恼所恼。世尊欲令修彼
对治。告言。汝等已得圣道。何不依之断馀
烦恼。如勇健人为怨所恼。他人告曰汝既
勇健。宁不害怨而为彼恼。复次有诸学者
已得初果。于后胜果不作加行。设作加
行不如实知。世尊欲令起胜加行告言。汝
等若能不舍先得预流诸加行者。不久必
获究竟漏尽。佛为彼故说此契经。
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者。此中
法智知欲界色果。类智知色界色果。世俗
智知一切色果。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
非我。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色
果故。如实知色集是四智。谓法类世俗集
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因。类智知色界色
因。世俗智知一切色因。集智知有漏色因集
生缘。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色
因故。如实知色灭是四智。谓法类世俗灭
卷一百八 第 559c 页 T27-0559.png
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灭。类智知色界色
灭。世俗智知一切色灭。灭智知有漏色灭
静妙离。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
色灭故。如实知趣色灭行是四智。谓法类
世俗道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对治道。
类智知色界色对治道。世俗智知一切色对
治道。道智知有漏色对治道如行出。此虽
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色道故。如实
知色味是四智。谓法类世俗集智者。此中四
智皆知色味如前应知。此虽有四而立一
善。皆同观察一色集故。如实知色患是四
智。谓法类世俗苦智者。此中四智皆知色患
如前应知。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
一色苦故。如实知色出是四智。谓法类世
俗灭智者。此中四智皆知色出如前应知。
此虽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观察一色灭故。
如实知受想行识七亦尔者。如观色说。问
若尔。应说三十五处善。或无量处善何故说
七。答观一一蕴各各有七。不过七数故说
有七。如馀经说。诸预流者极七反有。彼
若别说二趣二有应二十八。谓人趣有七
天趣有七。人中有七天中有七。然不过
七故说七名。又如馀经说有二法。谓眼色
乃至意法。又如馀经说三转法轮有十二
行相。彼不过二及十二故说二十二。此亦
如是。胁尊者言。此经应说如实知色乃至
识。如实知色集乃至识集。如实知色灭乃
至识灭。如实知趣色灭行乃至趣识灭行。如
实知色味乃至识味。如实知色患乃至识患。
卷一百八 第 560a 页 T27-0560.png
如实知色出乃至识出。若作是说唯有七处
善。非三十五或无量种。复次若略说有七
处善。若广说有三十五或无量种。契经略说
故唯有七。如略广总别。不分别分别顿说渐
说应知亦尔。复次为利根者说七处善。为
钝根者说三十五或无量种。如利根钝根。
因力缘力内分力外分力。内思惟力外闻法
力。开智说智应知亦尔。复次依近观察说七
处善。依远观察说三十五或无量种。如近
远邻逼非邻逼现前非现前。此众同分馀众
同分应知亦尔。复次依无漏观说七处善。
依有漏观说三十五或无量种。如有漏无
漏。世出世缚解。系不系应知亦尔。复次依
现观时说七处善。依观察时说三十五或
无量种。复次依总相观故说七处善。依别
相观故说三十五或无量种。如总相别相
观。自相共相观。自相共相觉。自相共相作意
应知亦尔。
问此中为说自相作意。为说共相作意耶。
设尔何失。若说自相作意者。此中所说当
云何通。如说七处善三义观。能于此法毗
柰耶中。速尽诸漏非自相作意可能尽
漏。若说共相作意者。此中所说复云何通。
如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答应作是
说。此中正说自相作意。问若尔云何能速尽
漏。答此自相作意能引共相作意。彼共相作
意能速尽漏。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复有说
者。此中正说共相作意。问若尔云何此契经
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耶。答此契经中
卷一百八 第 560b 页 T27-0560.png
应作是说。如实知蕴蕴集蕴灭趣蕴灭行蕴
味蕴患蕴出。而别说者。应知说时异。现观时
异。如佛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二
解二不解等如前已说。故知说时异现观时
异。谓说时别说。现观时总现观故。
问七处善三义观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
名七处善。名三义观故。有作是说。七处善
是无漏。三义观是有漏。问若尔此说当云何
通。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类世俗苦智等。答
此世俗智虽亦容有而不现行。复次此七处
善是圣行相。说为无漏实通有漏。对三义
观非圣行相。唯是有漏故名无漏。问为能
以七处善入三义观耶。答不能以七处善
是无漏行相。三义观是有漏行相故。复有说
者。七处善通有漏无漏。三义观唯有漏。问
为能以七处善入三义观耶。答能。然多用
功力。多起作意。多作加行。谓如实知色乃
至识。如实知色患乃至识患而入蕴观。如
实知色集乃至识集。如实知色味乃至识味
而入处观。如实知色灭乃至识灭。如实知
色出乃至识出而入界观。虽能如是以七
处善入三义观。而多用功力。多起作意。多
作加行。问三义观在前七处善在后。世尊
何故先说七处善。后说三义观耶。答虽三
义观在前七处善在后。而先说七处善后
说三义观者。于说于文皆随顺故。复次如
是次第说者受者皆随顺故。复次若作是说。
于文于义皆圆满故。若先说三义观。后说
卷一百八 第 560c 页 T27-0560.png
七处善者。则于义虽圆满而于文不圆满。
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应前说者则前说之。
应后说者则后说之二俱无过。以三义观
位别有二。一在见道前。二在修道前。见
道前者此中不说。修道前者此中说之。如
见道修道。见地修地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应
知亦尔。胁尊者言。此中说四地。谓修行地见
地修地无学地。如说七处善三义观者说修
行地。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趣色灭行乃至识
亦尔者说见地。如实知色味色患色出乃至
识亦尔者说修地。速尽诸漏者说无学地。
问何故见道中说四处善。修道中但说三处
善耶。答以见道处所决定对治决定非修道
故。复次以见道所缘决定对治决定非修道
故。复次以见道初得见谛初得现观。修道已
得见谛已得现观故。复次以见道初得圣种
性初得圣行相。修道已得圣种性已得圣
行相故。问何故于此七处善中。再说前三
谛。一说道谛耶。答此中道谛数分别故。谓如
实知色乃至识。此如实知皆是道谛。如实知
色集乃至识集。色灭乃至识灭趣。色灭行乃
至趣识灭行。色味乃至识味。色患乃至识患。
色出乃至识出。此如实知亦皆是道谛。既于
道谛数分别故不再说之。复次有已生苦
有未生苦。有已生苦因有未生苦因。有已
生苦灭有未生苦灭。如是诸法唯有道谛
能知断證。故说三谛则已说道。复次有近
苦有远苦。有近苦因有远苦因。有近苦
灭有远苦灭。如是诸法唯有道谛能知断
卷一百八 第 561a 页 T27-0561.png
證。故说三谛则已说道。复次三谛有边是
故再说。道谛无边故唯一说。问因论生论。何
故三谛说有边而道谛说无边耶。答苦可
尽知。集可尽断。灭可尽證。道不可尽修
故。馀义广说。如现观边世俗智处。复次前四
处善说见道位。见道必具观察四谛故具说
四。后三处善说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圣道
即是道谛。未必具观四圣谛故但说三种。
复次一切贤圣皆厌苦集欣乐涅槃。圣道不
尔。是故世尊再说三谛一说道谛。问何故见
道中先说苦谛后说集谛。而修道中先说
集谛后说苦谛耶。答见道中依现观次第。
修道中依因果次第故作是说。复次见道中
依见次第。修道中依说次第故作是说。以
见次第先果后因。说次第先因后果故。复
次佛依修道为爱行者。说断爱法作如是
言。汝等先应观察诸蕴味。观察味已见味
过患。见过患已能速出离。复次修道位中已
于生死有分齐故不多厌苦。但为烦恼扰
浊心故多厌烦恼。诸烦恼中爱数行故多分
厌爱。故修道中先观爱味。次观爱患。后观
爱出。复次爱于现在最能引心驰流诸境。
爱于未来最能润有令不断绝。故诸圣者
厌爱心增。修道位中先观爱味。次观爱患。
后观爱出。问何故世尊令所化者数数观
察所知境界。答无始时来迷所知境失于正
道。沈沦生死受种种苦。世尊欲令悟所
知境趣于正道。超出生死离种种苦。故令
数观所知境界。此中要者。谓七处善及三义
卷一百八 第 561b 页 T27-0561.png
观。问先集后味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
名色等集。名色等味故。复次集通六识味
唯意地。复次集通染污不染污。味唯染污。复
次集通三界味唯欲界。复次集通业烦恼
味唯烦恼。复次集通诸烦恼。味唯是爱是谓
差别。问诸蕴集为是一为有异耶。设尔何
失。若是一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憙集
故有色集触集故有三蕴集。名色集故有
识集。若有异者。施设论说复云何通。如说
此爱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皆是苦因。苦根
本苦道路。苦由绪。苦能作。苦生苦缘。苦有
苦集。及苦等起。答应作是说。有别缘故诸
蕴集是一。有别缘故诸蕴集有异。谓依远
因故诸蕴集是一。依近因故诸蕴集有异。
如依远近在彼在此不现前现前。馀身众
同分此身众同分应知亦尔。复次契经中说
三种集异一烦恼。集二苦。集三业。集谓憙
集故有色集者说烦恼集。触集故有三蕴
集者说苦集。名色集故有识集者说业
集。此经中说业名色故。如说烦恼苦业集
烦恼。苦业有烦恼。苦业生烦恼。苦业路应
知亦尔。复次契经中说三时有异。一积集
时。二受用时。三守护时。谓憙集故有色集
者说积集时。触集故有三蕴集者说受用
时。名色集故有识集者说守护时。复次此
中别说三时有异。一将和合时。二正和合
时。三不别离时。谓憙集故有色集者说将
和合时。触集故有三蕴集者说正和合时。
名色集故有识集者说不别离时。复次此契
卷一百八 第 561c 页 T27-0561.png
经中说三有异。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谓
憙集故有色集者说中有。触集故有三蕴
集者说本有。名色集故有识集者说生有。
复次喜集故有色集者说名缘色。触集故
有三蕴集者说名缘名。名色集故有识集
者说名色缘名。复次以爱希求未来诸有身
分自体故。世尊说憙集故有色集。触能长
养心心所法。任持牵引令现在前。故世尊
说触集故有三蕴集。识依名色增长广大。
故世尊说名色集故有识集。问先苦后患有
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色等苦。名色等
患故。复次苦通三受。患唯苦受。复次苦通
染污不染污患唯染污。复次苦通三界患唯
欲界。复次苦通烦恼业苦患唯烦恼。复次
苦通诸烦恼。患唯在爱。是谓差别。色乃至
识灭。色乃至识出。何差别耶。答若由此爱
诸色集起。彼断名色灭。若诸馀爱缘色增
广。彼断名色出乃至广说。问何故此中问色
等灭而答爱等灭耶。答因断故果随断。因
灭故果随灭。因息故果随息。舍因故亦舍果。
吐因故果亦吐。若断道路诸有不续。色等永
灭便至苦边故。问色等灭而答爱等灭。问
何故此中已生爱等断名灭。未生爱等断名
出耶。答已生烦恼业已有所作。已障圣道。
已取果。已与果。已为同类遍行异熟因。已
取等流异熟果。于自相续已作染污。已作
系缚。已作苦事。但可断灭。不可出离故说
为灭。未生烦恼业与上相违。可出离故说
之为出。如三苦事。一者已受。二者正受。
卷一百八 第 562a 页 T27-0562.png
三者当受。已正受者不可出离。当应受者或
以自力。或以他力。或财物力而可出离。问
何故此中三说爱。再说馀烦恼业耶。答以
爱难断难破。难可越度多诸过患。甚可
诃责故三说之。如诸贼女人与馀恶法。总
诃厌已复别诃厌。复次由爱力故界别地别
部别。一切烦恼因爱而生。因爱增长故三说
之。问何故诸处以种种问。数数分别灭谛
非馀。答以此灭谛一切法中最胜最妙。四圣
谛中亦最胜妙故多分别。问何故此中但问
答分别灭出差别非集味苦患耶。答亦应
说彼二种差别。而不说者是有馀说。复
次此中以后显示于前。谓问答分别灭出
差别。应知前二亦应说之。复次灭谛最胜
故偏分别苦集非胜故不说之。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