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63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四

如是择灭亦名涅槃。亦名不同类。亦名非
聚。亦名非显。亦名最胜。亦名通达。亦名阿
罗汉。亦名不亲近。亦名不修习。亦名可爱
乐。亦名近。亦名妙。亦名出离。问何故择灭
亦名涅槃。答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
卷三十二 第 163b 页 T27-0163.png
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
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
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
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
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
涅槃。馀如前说。问何故择灭亦名不同类。
答无同类因故。亦非同类因故。馀如前说。
问何故择灭亦名非聚。答离诸聚故。谓说
有为无住相者。彼说有为法必四类共聚。
谓自体及三相。若说有为有住相者。彼说
有为法必五类共聚。谓自体及四相。复次诸
界诸趣诸生诸蕴诸世诸苦皆名为聚。择灭
异彼故名非聚。问何故择灭亦名非显。答
显谓称赞涅槃功德智者极成。不待称赞故
名非显。复次涅槃功德无边际故不可称赞。
如说。此八技术无边不可称赞故名非显。
复次显名毁呰涅槃功德究竟圆满。如
末尼珠周圆光净不可毁呰故名非显。复
次涅槃功德究竟安住。如末尼珠体无增
减。随所置处即便安住不可毁呰故名非
显。复次显谓显说涅槃是圣现量所證不可
显说故名非显。复次诸有为法有因有果。
可得以因显说其果。亦得以果显说其
因。涅槃无为无因无果不可显说故名非
显复次显谓显示。涅槃寂静无婆罗门刹帝
利等种姓差别可以显示。亦无青黄赤白等
相可以显示。故名非显。复次显谓显现。诸
有为法或体是色其相显现或虽非色而依
色转亦可显现。涅槃不然故名非显。问何
卷三十二 第 163c 页 T27-0163.png
故择灭亦名最胜。答以上妙故。如世上妙
衣服饮食庄严具等名为最胜。涅槃亦尔。尊
者妙音作如是说。择灭涅槃于诸法中是
最胜法。于诸义中是最胜义。于诸事中是
最胜事。于诸理中是最胜理。于诸果中是
最胜果。故名最胜。问何故择灭亦名通达。
答通达谓慧涅槃是慧果故亦名通达。如九
遍知是智果故亦名遍知。亦如六处是业果
故说名故业。复次择灭涅槃是通达果故名
通达。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为通。问何
故择灭亦名阿罗汉。答应受供养故。谓阿
罗汉总目应义无有世间上妙供具择灭涅
槃不应受者。复次罗汉名应。阿之言不。择灭
涅槃于诸界趣不应流转故名不应。复次
罗汉名贼。亦名为怨。阿之言无。涅槃中无
烦恼怨贼。是故择灭名阿罗汉。问何故择灭
亦名不亲近。答离亲近本故。谓有亲近有
为法者以贪其果。如贪荫凉花叶果等亲
近于树。涅槃无果可令彼贪名不亲近。问
何故说涅槃智者应亲近。答智者。谓佛及佛
弟子。彼应解了及起得證故名亲近。非贪
其果故亦名不亲近。问何故择灭亦名不修
习。答不在相续故。若在相续数数现前渐
渐增进。名可修习。涅槃不尔故亦名不修
习。问若尔颂说当云何通。

「 乔答摩树下
 静虑不放逸
 不久履道迹
 涅槃在心中」


答以涅槃得依心起故名在心中。非谓
涅槃有修习义。问何故择灭亦名可爱乐。答
卷三十二 第 164a 页 T27-0164.png
圣所爱乐故。谓诸圣者怖畏众苦。涅槃离
苦圣者爱乐。复次圣厌生死。彼无生死故
圣爱乐。谓涅槃中永离一切流转事故。复次
圣厌破戒。彼无破戒故圣爱乐。谓涅槃中永
离一切破戒事故。由涅槃故佛说无漏戒。
名圣所爱戒。此戒能證得离破戒灭故。由
此亦名时爱解脱待时爱乐得涅槃故问
何故择灭亦名为近答得圣道者现證得故
如契经说。精进成就十五法者。名履学
迹及近涅槃。复次不选相续而證得故。择灭
名近。谓刹帝利婆罗门等能修道者皆證涅
槃。复次不选处所而證得故择灭名近。谓
在城邑或阿练若修习圣道皆得涅槃。复
次由胜解故择灭名近。谓诸圣者灭忍灭智
现在前时。由胜解力如对目前明了观故。
复次如近事故择灭名近。谓随在处皆可證
得。如品类足说。云何远法。谓过去未来法。
云何近法。谓现在法及诸无为。复次依近得
故择灭名近。谓现在世说名为近。依现在
世起离系得證得择灭故名为近。复次舍
近入故择灭名近。谓现在世说名近法。舍
此近法而入涅槃。是故涅槃亦名为近。胁
尊者曰。勤修道者直趣涅槃。故名为近。复
次圣道所依各有差别。涅槃无定故名为近。
能修道者皆證得故。问圣道亦妙。如品类足
说。云何妙法。谓学无学法及择灭无为。何故
涅槃独名为妙。答以涅槃是妙中妙故复次
圣道虽妙而杂无常。涅槃不尔故独名妙。复
次圣道虽妙有能对治。厌患善法谓空空
卷三十二 第 164b 页 T27-0164.png
等。涅槃不尔故独名妙。问圣道亦是出离之
法。如品类足说。

云何出离法。谓欲界善戒。及色无色界离生
善定。并学无学择灭无为。何故涅槃独名
出离。答涅槃是出离非有出离故。圣道
是出离亦是有出离。般涅槃时出离彼故。
复次涅槃是真出离法故。谓有漏法有二种
舍。一断舍。二弃舍。无漏有为虽无断舍
而有弃舍。唯有择灭二舍俱无。名真出
离。复次涅槃是究竟出离功德故。如契经
说。以色出离欲以无色出离色。以圣道
出离无色。以涅槃出离一切有为法。

问已知非择灭体非离系。应说何故名非择
灭耶。答不由择慧得此灭故名非择灭。
非择果故。复次此灭不由一向劬劳一向加
行一向功用简择诸法得故。名非择灭。复
次。此灭不要由数数决择苦等得故。名非
择灭。问若尔此灭由何而得。答由缘阙故。
如对一方。馀方所有色声香味触等境灭。
于彼能缘心心所法。由缘阙故毕竟不生。
由此不生得非择灭。问于何世诸法得非
择灭耶。有作是说。于三世诸法皆得非择
灭。是有为故。问若尔于何不得此灭。得与
不得复有何异有馀师说。但于过去未来
诸法得非择灭非于现在。以现在法在身
行故。问若尔此灭应一一念得已还舍舍已
复得。谓未来法入现在时。彼非择灭得已还
舍现在诸法入过去时。彼非择灭舍已复
得。然非择灭无如是义。或有说者。唯于未
来法得非择灭。非过去现在。所以者何。过
卷三十二 第 164c 页 T27-0164.png
去诸法已在身行。现在诸法在身行故。问
若尔此灭得已应舍。谓未来法入现在时。
彼非择灭得已舍故。然非择灭无如是义。
评曰。此非择灭唯于未来不生法得。所以者
何。此灭本欲遮有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
生此得便起。如与欲法系属有情。现在正
行过去已行未来当行皆有生义。故于彼
法不得此灭问择灭与非择灭何者为多。
有作是说。择灭多。非择灭少。所以者何。择
灭通于三世法得。非择灭唯于未来不生法
得故。有馀师说。非择灭多。择灭少。所以者
何。非择灭通于有漏无漏法得。择灭唯于有
漏法得。评曰。应作是说。非择灭多择灭少。
所以者何非择灭如有为法数量。择灭但如
有漏法数量故。若不尔者诸可生法若得不
生应不得非择灭。二灭自性多少虽尔而
依得者。应作四句。有法于彼得择灭不
得非择灭。谓过去现在及未来可生有漏
法。有法于彼得非择灭不得择灭。谓未来
不生无漏法。有法于彼得择灭亦得非择
灭谓未来不生有漏法。有法于彼不得择
灭亦不得非择灭谓过去现在及未来可
生无漏法。

问诸有情类。于非择灭为皆共得不共得
耶。答此不决定。于共有法非择灭则共得。
于不共法非择灭则各别得。诸异生类若住
一趣。于馀趣法。刹那刹那得非择灭。以色
等境念念灭时。缘彼眼识等毕竟不生故。
如住一趣。一界一地一处亦尔。

问由何善法诸修行者于诸恶趣得非择灭。
卷三十二 第 165a 页 T27-0165.png
答或由布施。或由持戒。或由闻慧。或由思
慧或由修慧。诸修行者于诸恶趣得非择
灭。由布施者。有虽十二年开门大施而于
恶趣不得非择灭。如吠逻摩屈路罗等由
彼不能厌生死故。有虽于一施一团食
而于恶趣得非择灭。由彼深能厌生死故。
由持戒者有虽尽寿持别解脱戒而于恶
趣不得非择灭。如前说故。有虽能持一
昼夜戒而于恶趣得非择灭。如前说故。
由闻慧者。有虽具解了三藏文义而于恶
趣不得非择灭。如前说故。有虽解了一
四句颂而于恶趣得非择灭。如前说故。
由思慧者。有虽具思惟外内书论而于恶
趣不得非择灭。如前说故。有虽思惟少
分观法而于恶趣得非择灭。如前说故。即
不净观持息念等及诸念住。由修慧者。有
虽具得八地世俗定而于恶趣不得非择
灭。如前说故。即是外道猛憙子等。有虽修
习少分观门而于恶趣得非择灭。如前说
故。即煖顶忍极钝根者。得下品忍时。于诸
恶趣皆得非择灭。大德说曰要无漏慧觉知
缘起方于恶趣得非择灭。离圣道不能越
诸恶趣故。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菩萨九十
一劫不堕恶趣。岂由以无漏慧觉知缘起。
应作是说。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于恶趣
得非择灭。问三恶趣非择灭为一时得。为
别得耶。有作是说。必一时得。问若尔天授
如何已得二恶趣非择灭非地狱耶。答彼
于地狱唯除一生。馀一切生与二恶趣皆
卷三十二 第 165b 页 T27-0165.png
顿得非择灭。问既除一生。岂非别得。有馀
师说。施戒闻等。若于恶趣得非择灭。或别
或总。顺决择分得必总得。问天授岂不得顺
决择分耶。评曰。应作是说忍位总得。前位
不定。已说恶趣得非择灭。当说善趣得非
择灭。增上忍时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无
色界一一处各一生。于馀一切生皆得非择
灭。预流者趣一来果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
于欲六生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六
无间道时。于欲六生得非择灭。一来者趣
不还果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欲一生得
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九无间道时。于
欲一生得非择灭。尔时得欲界一切生择灭。
不退法者离初静虑染时。不起定者加行道
时。于初静虑二生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
至第九无间道时。于初静虑二生得非择
灭尔时于初静虑一切生皆得择灭。若退法
者离初静虑染时。若起定。若不起定。俱至
第九无间道时。得初静虑一切生择灭。不
得非择灭。可退生故。乃至离无所有处染
应知亦尔。不退法者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时。
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非想非非想处一生
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九无间道时。
于非想非非想处一生得非择灭。尔时于一
切生皆得择灭。若退法者离非想非非想处
染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八地生得非
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九无间道时。于八
地生得非择灭。尔时于一切生皆得择灭。

已说生处得非择灭。当说烦恼得非择灭。
卷三十二 第 165c 页 T27-0165.png
增上忍时。于三界见所断烦恼得非择灭。
至见道中随无间道得彼择灭。圣于修道
不退法者。离欲染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
于欲界修所断烦恼得非择灭。若起定者
随至彼彼无间道时得非择灭。尔时得彼
烦恼择灭。若退法者离欲染时。若起定。
若不起定。随至彼彼无间道时。得彼烦恼
择灭。不得彼非择灭。乃至离非想非非想
处染。随所应当说。问诸退法者。何时于
修所断烦恼得非择灭。有作是说。信胜
解练根得见至时。时解脱练根得不动时。
于修所断已断烦恼得非择灭。评曰。应
作是说。若得决定不复退。起彼烦恼时。
于彼烦恼得非择灭。问若时于彼得非择
灭。亦得彼择灭耶。答应作四句。

有法先得非择灭后得择灭。谓三界见所断
烦恼。及不退法者不起定离三界修所断烦
恼等。有法先得择灭后得非择灭。谓退法
者离三界修所断烦恼等。有法俱时得非择
灭及择灭。谓不退法者若起定离三界修所
断烦恼等。若退法者离欲界前八品染。随无
间道现在前时。彼品染污眼等五识。及相应法
等。于现所缘得非择灭及彼择灭离欲界
第九品染无间道时。彼品染污及善无记眼
等五识。及相应法等。于现所缘得非择灭及
彼择灭。离初静虑前八品染。随无间道现在
前时。彼品染污眼等三识及相应法等。于现
所缘。得非择灭及彼择灭。离初静虑第九品
染无间道时。彼品染污及善无记眼等三识。
卷三十二 第 166a 页 T27-0166.png
及相应法等。于现所缘得非择灭及彼择
灭。有法或时于二灭俱不得。谓除前相。

已说烦恼得非择灭。当说圣道得非择灭。
随信行者于随法行道得非择灭。随法行者
于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道得非择灭。信胜
解者若决定依信胜解道得无学果。于见至
道得非择灭。见至者于信胜解时解脱道
得非择灭。时解脱者若决定依时解脱道得
究竟者。于不时解脱道得非择灭。不时解
脱者于时解脱道得非择灭。声闻种性于
声闻道得决定时。于佛独觉道得非择灭。
独觉种性于独觉道得决定时。于佛声闻
道得非择灭。佛种性于佛道得决定时。
于独觉声闻道得非择灭。阿罗汉果有六
种性退法种性若依退道至究竟者。于上
五道得非择灭。思法种性若依思道至究
竟者。于上四道及下一道得非择灭。乃至
堪达种性若依堪达道至究竟者。于上一
道于下四道得非择灭。不动种性于下五
道得非择灭。问若胜进时得非择灭。此灭
何故非道果耶。答不为此灭而修道故。谓
为涅槃及为离染勤修于道。以修道故
于恶趣等得非择灭。若为此灭而修道者。
于恶趣等不得此灭。非于生死不深厌
患可于恶趣得非择灭。故非择灭不名道
果。如品类足论说。云何果法。谓一切有为法
及择灭。云何非果法。谓虚空非择灭。问非择
灭得是何心果。有作是说。此灭得是引众同
分心果。有馀师说。此灭得是续生心果。评
卷三十二 第 166b 页 T27-0166.png
曰。应作是说。随住何心得非择灭。即说
此得是彼心果。问于何法得非择灭耶。答
于三界系不系法得。生欲界者于四法得。
生色无色应知亦然。非择灭得随生何地
即彼地系。唯是无覆无记性摄。唯是等流。
随所依力起此得故。问非择灭得于何法
中渐渐增长。答若生欲界于欲界系五识
身等非择灭得渐渐增长。亦有意识定缘
现在。于此等法非择灭得亦渐增长。然难
知故不别显示。于色界系三识身等及于
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法。于无色界遍处法
中非择灭得渐渐增长。若生色界于欲界
系五识身等。非择灭得渐渐增长。于色界系
三识身等。及于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法。于
无色界遍处法中非择灭得渐渐增长。生无
色界于欲界系五识身等。于色界系三识身
等。及于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法。于无色界
遍处法中非择灭得渐渐增长。问圣者生
色界。于欲色界何法得非择灭耶。答若欲
界没生初静虑。除欲界依上地起变化心
品及所起法。于馀欲界法。及依欲界起色
界法。皆得非择灭。若欲界没生第二静虑
除欲界初静虑。依上地起上三静虑果变化
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静虑依上地起四识身
等。于馀欲界初静虑法。及依欲界初静虑
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择灭。若初静虑没生
第二静虑除初静虑。依上地起上三静虑果
变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静虑依上地起四
识身等。于馀初静虑法及依初静虑起上下
卷三十二 第 166c 页 T27-0166.png
地法。皆得非择灭。若欲界没生第三静虑。
除欲界初二静虑。依上地起上二静虑果变
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静虑依上地起四识
身等。于馀欲界初二静虑法。及依欲界初二
静虑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择灭。若初静虑
没生第三静虑。除初二静虑依上地起上
二静虑果。变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静虑依
上地起四识身等。于馀初二静虑法。及依
初二静虑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择灭。若第二
静虑没生第三静虑。除第二静虑依上地
起上二静虑果变化心品及所起法。于馀第
二静虑法及依第二静虑起上下地法。皆
得非择灭若欲界没生第四静虑。除欲界
初三静虑。依第四静虑起第四静虑果变化
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静虑依第四静虑起四
识身等。于馀欲界初三静虑法。及依欲界初
三静虑起第四静虑法。皆得非择灭。若初静
虑没生第四静虑。除初三静虑。依第四静
虑起第四静虑果变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
静虑依第四静虑起四识身等。于馀初三静
虑法。及依初三静虑起上下地法。皆得非
择灭若第二静虑没生第四静虑。除第二第
三静虑依第四静虑起第四静虑果变化心
品及所起法。于馀第二第三静虑法及依第
二第三静虑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择灭。若第
三静虑没生第四静虑。除第三静虑。依第
四静虑起第四静虑果变化心品及所起法。
于馀第三静虑法。及依第三静虑起上下地
法。皆得非择灭。问圣者生无色界。于欲色
卷三十二 第 167a 页 T27-0167.png
无色界何法得非择灭耶。答若欲界没生
空无边处。于欲色界法及依欲色界起无色
界法。皆得非择灭。若初静虑没生空无边处。
于四静虑法及依四静虑起上下界法。皆
得非择灭。若第二静虑没生空无边处。于
后三静虑法。及依上三静虑起上下地法。皆
得非择灭。若第三静虑没生空无边处。于
后二静虑法。及依上二静虑起上下地法。皆
得非择灭。若第四静虑没生空无边处。于
第四静虑法。及依第四静虑起上下地法。皆
得非择灭。若欲界没乃至生非想非非想处。
于欲色界下三无色法。及依欲色界下三无
色起有顶法。皆得非择灭。若初静虑没乃至
生非想非非想处。于色界下三无色法。及
依色界下三无色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择
灭。乃至若无所有处没生非想非非想处。于
无所有处法。及依无所有处起有顶法。皆
得非择灭。问圣者生无色界已得欲色界
法非择灭不。答不得。先已得故。问圣者生
无色上地已得下地法非择灭不。答不得。
先已得故。问为先般涅槃者得非择灭多。
为后般涅槃者得非择灭多耶。答前般涅
槃者得非择灭多。后般涅槃者得非择灭
少。如饮光佛时般涅槃者得非择灭多。能
寂佛时般涅槃者得非择灭少。能寂佛时般
涅槃者得非择灭多。慈氏佛时般涅槃者得
非择灭少。问何等阿罗汉住最后心时。成
就非择灭最多。欲界耶。色界耶。无色界耶。答
无色界。阿罗汉住最后心时。成就非择灭
卷三十二 第 167b 页 T27-0167.png
最多。一切色法不现行故。尔时虽无先未
得。今始得非择灭者。而有无量非择灭得
犹现在前名多成就。有馀于此作问答言。
颇有蕴界处不相续永灭。于彼不得非择
灭耶。答有。谓无色界阿罗汉住最后心时。
虽有无量蕴界处不相续永灭。而于彼毕竟
不得非择灭。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
何。无有蕴界处不相续永灭于彼不得非
择灭者。问无色界阿罗汉住最后心时。于
不相续永灭蕴界处。岂非不得非择灭耶。
答虽非今得而名成就。先已得故。谓无色
界阿罗汉若决定般涅槃时。除未来世正
起刹那。于馀蕴界处皆得非择灭。

如契经说。有二涅槃界。谓有馀依涅槃界。及
无馀依涅槃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
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二涅槃
界。一有馀依涅槃界。二无馀依涅槃界。契经
虽作是说而不广辨。云何有馀依涅槃界。
云何无馀依涅槃界。彼是此论所依根本。彼
所不分别者今皆应分别之。复次前说。云
何择灭。谓诸灭是离系。此离系是涅槃。然涅
槃有二种。一有馀依。二无馀依。今欲分别
此二差别。复次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或
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有自性。无馀依涅槃界
无自性。为遮彼执显二种涅槃界皆有自
性。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是有漏。无馀依
涅槃界是无漏。为遮彼执显二种涅槃界皆
是无漏。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是有为。无
馀依涅槃界是无为。为遮彼执显二种涅槃
卷三十二 第 167c 页 T27-0167.png
界皆是无为。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是善。
无馀依涅槃界是无记。为遮彼执显二种
涅槃界皆是善性。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
是道非道果。无馀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为
遮彼执显二种涅槃界皆是道果。或复有
执。有馀依涅槃界是道果。无馀依涅槃界非
道果。为遮彼执显二种涅槃界俱是道果。
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是谛摄。无馀依涅
槃界非谛摄。为遮彼执显二种涅槃界皆
是谛摄。或复有执。有馀依涅槃界是无学。无
馀依涅槃界非学非无学。为遮彼执显二
种涅槃界皆非学非无学。由此所说种种因
缘故作斯论。云何有馀依涅槃界。答若阿罗
汉诸漏永尽。寿命犹存。大种造色相续未断。
依五根身心相续转。有馀依故。诸结永尽得
获触證名有馀依涅槃界。此中寿命者。谓命
根。问何故不说众同分耶。答是作论者意
欲尔故。乃至广说。复次应说而不说者。当
知此义有馀。复次以命根众同分俱是牵
引业果。命根一向是异熟故。此中偏说。依此
有馀色心等转。于中大种是所依故。最初说
之。依此大种所造色生。依所造色心心所
起。心是主故。此中偏说大种造色者总显色
身依五根身心相续者显心心所。亦有生
等不相应行。难了知故属前法故。不别显
说。如是诸法相续未断所得诸结永尽。名
有馀依涅槃界。有作是说。大种造色是身五
根。是根心相续是觉此身根觉相续未断。诸
结永尽名有馀依涅槃界。如契经说。身根觉
卷三十二 第 168a 页 T27-0168.png
未断名有馀依涅槃。有馀依故者。依有二
种。一烦恼依。二生身依。此阿罗汉虽无烦
恼依而有生身依。复次依有二种。一染污
依。二不染污依。此阿罗汉虽无染污依而
有不染污依故。所得诸结永尽名有馀依涅
槃界。得获触證。文字虽别同显一义。云何
无馀依涅槃界。答即阿罗汉诸漏永尽。寿命
已灭大种造色相续已断。依五根身心不复
转。无馀依故。诸结永尽名无馀依涅槃界。此
中寿命已灭者显命根及众同分已灭。俱是
牵引业果故。且举命根。当知亦即说众同
分大种造色相续。已断者总显色身相续已
断。依五根身心不复转者。显心心所不复
相续。不说生等义如前说。有作是说。大
种造色者显身。五根身者显根。心相续者
显觉。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觉相续已
断。诸结永尽名无馀依涅槃界。谓阿罗汉
将般涅槃。身中风起令不调适。不调适故
内火羸劣。火羸劣故所食不消。食不消故不
起食欲。无食欲故不复饮食。不饮食故
大种损减。大损减故造色诸根亦随损减根
损减故心心所法无所依止不复相续。心
心所法不相续故。命根等断。命等断故名
入涅槃。无馀依故者无二种依。一无烦恼依。
二无生身依复次一无染污依。二无不染
污依无馀依故诸结永尽。名无馀依涅槃界。
问此中何故不说得获触證言耶。答依现
在得说得等言。现在得断是故不说。复次
依补特伽罗故施设得获触證。此中无有
卷三十二 第 168b 页 T27-0168.png
补特伽罗唯有法性。是故不说。颇有阿罗
汉不住有馀依涅槃界。及无馀依涅槃界
耶。答理虽无有而依此中所说亦有。谓此
中说具有三事者名有馀依涅槃界。三事皆
无者名无馀依涅槃界。生无色界阿罗汉。
无色身故非住有馀依涅槃界。有心转故
非住无馀依涅槃界。生有色界阿罗汉入
灭尽定。已无心转故非住有馀依涅槃界。有
色身故非住无馀依涅槃界。生欲界不具
根阿罗汉。不具五根故非住有馀依涅槃
界。有色身故非住无馀依涅槃界。有说。此
文应作是说。云何有馀依涅槃界。答若阿罗
汉寿命犹存诸结永尽得获触證。云何无馀
依涅槃界。答即阿罗汉寿命已灭诸结永尽。
若作是说则生三界阿罗汉。若有色身。若
无色身。若有心转。若无心转。若具五根。若
不具五根。但有寿命皆名住有馀依涅槃
界。寿命灭已皆名住无馀依涅槃界。应作
是说。而不尔者是本论师为欲饶益诸弟
子众令易解故作如是说。问异生有学所
得离系。彼是何等涅槃界摄。答彼非二种涅
槃界摄。谓诸异生所得离系。但应名断名离
名灭名谛。不名遍知。不名沙门果。不名
有馀依涅槃界。不名无馀依涅槃界。若诸有
学所得离系。名断名离名灭名谛。有位名
遍知。有位不名遍知。有位名沙门果。有
位不名沙门果。不名有馀依涅槃界。不名
无馀依涅槃界。若诸无学所得离系。名断名
离名灭名谛名遍知。名沙门果。有时名有
卷三十二 第 168c 页 T27-0168.png
馀依涅槃界。有时名无馀依涅槃界。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二

此卷宋本第七幅已下有三处文。文断义
绝。一者第七幅初三行有馀师说但(之一便云)
此不决定(等)。二者第八幅十四五行或忍或
戒乃至不(之下便云)于过去未来诸法得非择
(等)。三者第十幅初四行不共得耶(之下便云)
皆于恶趣得非择灭(等)。今捡国丹二本
则宋本错将不共得耶。(之下)答此不决定(乃至)
忍或戒乃至下(等)凡三十六行文进而写之
于馀师说但(之下)却将说但(之下)于过去未来诸
法得非择灭(乃至)不共得耶(等)凡三十五行
文退而写之于或戒乃至下(之下)。忍(字之上)又错
下字为不字又错重写其忍字致使如
是三处文断。今依二本进退而正之。又国
本中第九幅十七行乃至下忍(之下)于过去未
来得非择灭(乃至)为皆共得不共得耶(等)。凡
十二行者亦错重写耳故今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