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32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

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
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
故。谓契经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
为本系属身依身而转。施设论说。何缘死
者入出息不转耶。谓入出息由心力转。死者
无心但有身故。此入出息一说依身一说
依心。或有生疑。如是二说俱不了义。或俱
了义。欲显此二真实义趣故作斯论。入息
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答应言亦
依身转亦依心转如其所应。云何名为如
其所应。有作是说。于下中上如其所应。谓
入出息小时下品壮时中品老时上品。如是
说者。由四事故名如所应。谓入出息由四
事转。一有息所依身。二风道通。三毛孔开。
四入出息地粗心现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转。
由此故说如所应言。为显此义复作是说
若入出息但依身转不依心转。则在无想定
灭尽定位入出息亦应转。彼有入出息所
依身。风道亦通毛孔亦开。唯无入出息地
粗心现前以无心故虽有三事而阙一事
故息不转。若入出息但依心转不依身转。
卷二十六 第 132b 页 T27-0132.png
则无色界有情入出息亦应转。彼界四事一
切皆无故息不转。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转
不如所应。则在卵㲉及母胎中。羯剌蓝頞
部昙闭尸键南诸根未满未熟。并在第四静
虑入出息亦应转。问何故羯剌蓝位息不转
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转者彼应流动。问何故
頞部昙闭尸键南诸根未满未熟位息不转
耶。答彼身尔时风道未通毛孔未开。若息转
者身应散坏。然在卵㲉及母胎中。从羯剌
蓝乃至诸根未满未熟。尔时未有息所依
身风道未通毛孔未开。唯有息地粗心现
前。虽有一事而阙三事故息不转。问何故
在第四静虑息不转耶。答彼心细故。谓入出
息依粗心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极微细
故息不转。复次内门转故谓息必依外门心
转。第四静虑以上诸地心内门转故息不转。
复次内事转故。谓息必依外事心转。第四静
虑以上诸地心内事转故息不转。复次极寂
静故。谓息必依躁动心转。如人涉路躁则
动尘心若躁动起入出息。第四静虑以上诸
地心极寂静故息不转。尊者世友作如是
说。入第四静虑便得转依。谓所依身。有第
四静虑微妙大种令诸毛孔一切密合无窍
隙故非息所依。由此尔时息不复转。大德
说曰。入第四静虑心便不动。心不动故身
亦不动。身不动故息不复转。入彼定时一
切动法皆息灭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入
第四静虑一切粗重皆息灭故息不复转。谓
欲界中有粗欲贪。初静虑地有寻有伺。第
卷二十六 第 132c 页 T27-0132.png
二静虑有喜。第三静虑有乐。由此发生身
心粗重。由粗重故入出息转。第四静虑一切
皆无故息不转。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静
虑。唯有息所依身及风道通然毛孔不开亦
无息地粗心现前。虽有二事而阙二事故
息不转。问何故但说在第四静虑息不复
转。不说生第四静虑耶。答是作论者意欲
尔故。乃至广说复次亦应说生第四静虑
息不复转。而不说者应知此是有馀之说。
复次已说入彼定当知亦说生彼。如契经
说。先在此间入彼静虑后方生彼。问第四
静虑亦有风界以四大种不相离故。何缘
生彼无息转耶。答第四静虑虽有风界而
不名为入息出息。以于彼身不入出故。
有说生彼虽有风界而无前说四种事故
不名为息。以入出息亦依身转亦依心转
及如所应。是故下从无间地狱上至遍净。
其中有情诸根满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转。此
中诸根满熟言显前四事具足。不说眼等根
满熟义。谓前四事能发息故说之为根。具
故名满。熟谓作用即前四事具足有用。是故
说为诸根满熟。有说诸根满熟言者。简处
胎卵根未满熟。显风道通毛孔开义。身心
二事次后自说应知此中有入息有出息。
有入出息地无入出息地。入息者。谓息风
入身。出息者谓息风出身。有入出息地
者。谓欲界及下三静虑。无入出息地者。谓
第四静虑及四无色。生有入出息地。无入出
息地心现在前息便不转。生无入出息地。有
卷二十六 第 133a 页 T27-0133.png
入出息地心现在前息亦不转。生有入出息
地及有入出息心现在前。若不如所应息亦
不转。要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地心
现在前。如其所应息方得转。

问入出息。何地系随身系耶随心系耶。有作
是说。随身地系。诸有欲令入出息随身地系
者。彼说生欲界者若欲界心现在前。彼欲界
身欲界入出息随欲界心转。即此心所观。即
彼若初静虑心现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
息。随初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问若尔施设
论说当云何通。如说欲界入出息离欲界
染时最后无间道灭。答欲界入出息。有随
欲界心转。有随初静虑心转。随欲界心转
者尔时灭。随初静虑心转者尔时现在前。复
次彼依择灭说故无相违失。即彼若第二第
三静虑心现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随
第二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初静虑
者。若初静虑心现在前。彼初静虑身初静虑
入出息随初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即彼若
欲界心现在前。彼初静虑身初静虑入出息。
随欲界心转。非此心所观。即彼若第二第
三静虑心现在前。彼初静虑身初静虑入出
息。随第二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第
二静虑者。若第二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二静
虑身第二静虑入出息。随第二静虑心转。即
此心所观。即彼若欲界初静虑心现在前。彼
第二静虑身第二静虑入出息。随欲界初静
虑心转非此心所观。即彼若第三静虑心现
在前。彼第二静虑身第二静虑入出息。随第
卷二十六 第 133b 页 T27-0133.png
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第三静虑者。若
第三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三静虑身第三静
虑入出息。随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即
彼若欲界初二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三静虑
身第三静虑入出息。随欲界初二静虑心转。
非此心所观。诸有欲令入出息随身地系
者。彼说欲界入出息四地心所观。初静虑入
出息三地心所观。第二静虑入出息二地心
所观。第三静虑入出息唯第三静虑心所观。
问若入出息随身地系。施设论说当云何通。
如说何缘死者入出息不转耶谓入出息由
心力转死者无心但有身故。答显入出息随
心而转必不离心故作是说不言此息随
心地系。有馀师说。随心地系诸有欲令入
出息随心地系者。彼说生欲界者。若欲界
心现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随欲界心
转。即此心所观。即彼若初第二第三静虑心
现在前。彼欲界身初第二第三静虑入出息随
初第二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初静
虑者。若初静虑心现在前。彼初静虑身初静
虑入出息。随初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若欲
界心现在前。彼初静虑身欲界入出息随欲
界心转。即此心所观。若第二第三静虑心现
在前。彼初静虑身第二第三静虑入出息。随
第二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第二静
虑者。若第二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二静虑身
第二静虑入出息。随第二静虑心转。即此心
所观即彼若欲界初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二
静虑身欲界初静虑入出息。随欲界初静虑
卷二十六 第 133c 页 T27-0133.png
心转。即此心所观。即彼若第三静虑心现在
前。彼第二静虑身第三静虑入出息随第三
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生第三静虑者。若
第三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三静虑身第三静
虑入出息。随第三静虑心转。即此心所观。
即彼若欲界初二静虑心现在前彼第三静
虑身欲界初二静虑入出息。随欲界初二静
虑心转。即此心所观。诸有欲令入出息随
心地系者。彼说欲界入出息。唯欲界心所观。
乃至第三静虑入出息唯第三静虑心所观。
问若入出息随心地系。契经所说当云何通。
如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为本系
属身依身而转。答显入出息由身力转必
不离身故作是说。不言此息随身地系。评
曰。此入出息随身地系是身分故。前说为善
问入出息风为先入耶。为先出耶。答应说
先入。谓此息风先入口鼻。流至咽喉复从
咽喉流至心胸。复从心胸流至脐轮。复从
脐轮渐渐流散。遍诸支节。有说。先出。谓脐
轮中有息风起流散上下。开诸毛孔方出
至外。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息风不能开
毛孔故。应作是说。有业生风开诸毛孔。
毛孔开已乃有息风于中入出。问于胎卵
中至何分位入出息转。答至具色根六处
满位息风方转。谓将生时息风先入。息风入
已名为已生将欲死时息风后出。不复更
入名为已死。由此可观生死分齐。有馀师
说。临欲生时息风先出。息风出已名为已
生。将欲死时息风后入不复更出名为已
卷二十六 第 134a 页 T27-0134.png
死。如说。云何使我常活令我入息恒得出
耶。诸有欲入第四静虑息风后出不复更
入名已入定。将出定时息风先入息风入
已名已出定。有馀师说。诸有欲入第四静
虑息风后入不复更出名已入定。将出定
时息风先出息风出已名已出定。评曰。此中
前说为善。问此入出息为是有情数为非
有情数耶。答是有情数。问此入出息为有执
受为无执受耶。答是无执受。身中虽有有
执受风而入出息是无执受。问此入出息为
是长养。为是异熟。为是等流。答唯是等流。
身中虽有异熟生风及长养风。然入出息唯
是等流如契经说。佛告阿难。若如射箭筈
筈相续调入出息令不乱者。应知彼名殊
胜饮食。问何故世尊说入出息名饮食耶。
答能损益故。谓无上妙饮食益身。如有方
便调入出息。亦无粗恶饮食损身。如无方
便调入出息。是故世尊说为饮食。问如射
箭筈筈相续者是何义耶。答如以后箭
射于前箭后触前筈是此中义。有说此
中但显前后无间断义。不说后箭触前箭
义。又不定说如以后箭射前箭义如契
经说。有持来有持去有持来持去念有
修持来持去念。此中持来者。谓入息。持去
者谓出息如施设论说。吸风入内名持来。
引风出外名持去。如锻金师囊。囊开合
风随入出。此亦如是。有作是说。出息名持
来。入息名持去有馀师说。煖息名持来。
冷息名持去。复有说者。上息名持来。下息
卷二十六 第 134b 页 T27-0134.png
名持去。评曰。此中初说为善。能缘彼念名
持来持去念。即于此念及此相应俱有诸法。
若修若习若多所作。名修持来持去念。问此
持息念自性是何。答慧为自性。然此聚中念
力增故说名为念。如四念住及宿住念本性
生念慧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说名为
念。如除色想慧为自性。然彼聚中想力增
故说名为想。此亦如是。若并眷属四蕴五蕴
为其自性。此持息念。界者谓欲色界非无色
界。地者五地谓欲界静虑中间及下三静虑
近分。诸有欲令下三根本静虑地亦有舍
根者。彼说此念通八地。谓前五及下三静
虑。所依者。唯依欲界。非色无色界。有馀师
说。依欲色界非无色界。然初起时必依欲
界。行相者。非圣行相。所缘者。缘息风。念住
者。是身念住加行。非根本念住。若依汎尔
四念住说是身念住缘色法故。问何故契
经说。持息念通四念住。答此能引起四念
住故作如是说。问不净观亦能引起四念
住。何故不说四念住耶。答亦有经说。此不
净观通四念住。如说若观青淤脓烂虫食
等事名身念住。又说。若观此中有受能引
净贪亦令止息名受念住。又说。若观无损
害意怜悯一切遍诸方域名心念住。又说。
若观贪瞋痴断离染起明得众苦尽名法
念住。问虽此一经说不净观通四念住。而
无量经说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净观有
何意耶。答以持息念依处串习牢固可恃。
假使失念烦恼现行速可依之伏诸烦恼
卷二十六 第 134c 页 T27-0134.png
引四念住。如人怖贼速走归城处谓大种
相决定故。若不净观非处串习性不牢固。或
时失念烦恼现行不能依之速伏烦恼引
四念住。言非处者。谓诸造色相不定故。由
此多经说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净观。复
次以持息念增益法想是空观本。由此速
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说。若不净观增有情
想。如说此骨为女为男障碍空观。不能
速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说。复次以持息念所
缘怜近无种种相。无定次第不依有情任
运而转。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说。若
不净观与此相违是故不说。复次以持息
念唯内道起不共外道。由此速能引四念
住是故偏说。若不净观外道亦起。不能速
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说。此持息念。智者一世
俗智。三摩地者非三摩地。俱根者一舍根。相
应世者。通三世。缘世者过去缘过去。现在
缘现在未来。若生法缘未来。若不生法缘
三世。善不善无记者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
唯缘无记。系不系者欲色界系。缘系不系者
缘欲色界系。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唯非学
非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唯缘非学
非无学。见所断修所断不断者唯修所断。缘
见所断修所断不断者唯缘修所断。缘名缘
义者唯缘义。缘自相续他相续非相续者
唯缘自相续。复次此持息念由六因故应
知其相。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有
五种。一满数二减数三增数四乱数五净数。
满数者。谓从一数至十。减数者。谓于二等
卷二十六 第 135a 页 T27-0135.png
数为一等。增数者谓于一等数为二等。乱
数者。谓数过十。有馀师说。于入谓出于出
谓入名为乱数。复有说者。数无次第故名
乱数。净数者。于五入息数为五入。于五出
息数为五出。问为先数入息为先数出
息耶。答先数入息。后数出息。以生时息入
死时息出故。又如是观身心安隐非颠倒
故。又如是观显于生死先入后出非颠倒
故。随者系心随息从外入内。谓从口鼻流
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复从心胸流
至脐轮。如是展转乃至足指心皆随逐心复
随息从内出外。半麻一麻。半麦一麦。半指
节一指节。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
肘。半寻一寻。乃至广说。随根势力。息去近远
心皆随逐。止者。谓观息风初住口鼻。次住
咽喉。次住心胸次住脐轮。展转乃至后住
足指。随息所止心住观之。有说。止者。住心
观息遍住身中如珠中缕。观者。谓此息风
若至口鼻能审观察。若至咽喉亦审观察。
如是展转乃至足指亦审观察。观息风已。
复作是念。此风聚中有四大种。此四大种生
诸造色。此所造色是心心所所依止处。如是
行者。观息为先展转遍能观五取蕴。转者。
转此入出息观起身念住。展转乃至起法念
住。净者从煖乃至无学。有说。四种顺决择分
亦是转摄。净谓始从苦法智忍乃至无学。
有说。从四念住位乃至金刚喻定皆是转
摄。有烦恼故未名为净。尽智起后方名为
净。复次此中数作二事。一能数入出息。二
卷二十六 第 135b 页 T27-0135.png
能舍耽嗜。依寻随作二事。一能随入出息。
二能舍出离。依寻止作二事。一能止住息。
二能住等持。观作二事。一能观入出息。二能
取心心所法相无所遗漏。转作二事。一能
转息观。二能入谛观。有说。转作二事。一能
舍异生性。二能得圣性。有说。转作二事。一
能舍烦恼。二能净智见。净作二事。一能观
圣谛。二能入圣道。有说。净作二事。一能舍
烦恼。二能净智见。有说。净作二事。一能證
有馀依涅槃界。二能證无馀依涅槃界。有馀
师说。净作二事。一能證现法乐住。二能證二
涅槃界。问此六息念。几是奢摩他品。几是毗
钵舍那品耶。有作是说。前三是奢摩他品。
后三是毗钵舍那品。复有说者。前三是毗钵
舍那品。后三是奢摩他品。如是说者。此不决
定。或有一切皆是奢摩他品。或有一切皆是
毗钵舍那品。

如薄伽梵于契经中为所化生说伽他曰。

「 善修息念满
 渐习随佛教
 彼能明照世
 如日出重云」


问此颂中。说息念满者谁名为满。谁不满
耶。有作是说。佛名为满。独觉声闻俱名不
满。有馀师说。佛及独觉俱名为满声闻不
满。或有说者。声闻乘中到彼岸者亦名为
满。诸馀声闻名为不满。复有说者。三乘无
学皆名为满。学名不满。或复有说。圣者名
满。异生不满。如是说者。诸有具上所说六
因。说名为满。若不具者名为不满。

如契经说佛告苾刍。吾欲两月宴坐。汝等
卷二十六 第 135c 页 T27-0135.png
不须参问。唯除送食布洒他时。于是世尊
入室宴坐问世尊何故久宴坐耶。答去来诸
佛过殑伽沙法尔皆应如是宴坐。尊者世友
作如是言。欲为诸天说密法故。有说。为
断慢缓苾刍放逸心故。有说为观病苾刍
故。有说。欲为他界有情说妙法故。有说。
为策退杜多行诸苾刍故。有说。哀悯未来
所化诸有情故。谓未来世所化有情闻是事
已作如是念。如来犹故多时宴坐。我辈宁得
不宴坐耶。有说。为遮外道谤故。谓诸外
道毁谤佛言。此乔答摩。好处阓闹爱多言
论舍离闲居寂静之乐。为止此等种种谤
故多时宴坐。有说。任持菩提分法功德树故。
如种树已须更修治。菩提分树亦复如是虽
已圆满仍须经久宴坐任持。有说。为受妙
法乐故。有说。为观所證微妙诸佛法故。有
说。任持难行苦行所劳身故。有说。欲现虽
久證得无上菩提而深敬重犹如今时初證
得故。大德说曰。由二因缘如来经于两月
宴坐。一者自受大法乐故。二者哀慜诸有
情故。胁尊者言。为他于法生渴仰故。
如彼经说。过二月已。尔时世尊。从宴坐起
出到迥处敷座而坐现如是相。令诸苾刍
来诣佛所。问世尊。尔时现何等相。有作是
说令地微动。有馀师说。放胜光明。或有说
者。出梵音声。复有说者。化作苾刍前后围绕
问讯恭侍。时诸苾刍见已知佛从宴坐起深
心惭愧。我等何为不早诣佛。便相告命共往
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问讯起居退坐一
卷二十六 第 136a 页 T27-0136.png
面。世尊告曰。若有外道来问汝言。汝等大
师二月宴坐入何等定。应答彼言入持息
念。问诸外道辈尚不知有持息念名况知
自性。世尊何故作是说耶。答为欲引摄诸
外道等所化有情入佛法故。谓有外道及
信彼法所化有情。闻佛世尊二月宴坐入
持息念生希有心。来诣佛所。佛为说法彼信
奉行。复次为欲守护新学苾刍令于佛法
不背舍故。谓有苾刍初入佛法学持息念
心不敬重欲归外道更求异法。因佛此言
诸外道辈来诣佛所恭敬受法。是诸苾刍心
便不退。问佛宴坐时遍入一切静虑解脱等
持等至。何故但说入持息念。答虽入一切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而持息念是彼上首是
故偏说。复次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皆是息念
前后眷属是故世尊说持息念。

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已念入出息了知
我已念入出息。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
已念短入出息。我已念长入出息了知我
已念长入出息。我已觉遍身入出息了知
我已觉遍身入出息。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
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问入出息。为先短后
长为先长后短耶。答先短后长。云何知然。
如施设论说。菩萨初入定时其息速疾。久入
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担重经崄难处其息
速疾。后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
后长。问此观息风从鼻而入还从鼻出。何
故乃说我觉遍身入出息耶。答息念未成
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
卷二十六 第 136b 页 T27-0136.png
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问若尔何故
非出定耶。答意乐加行俱未息故。如菩萨
时虽作此观而不出定。亦以意乐加行未
息故无有过。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如观
一切大种造色所合成身。皆是无常苦空无
我。如病如痈如箭不净以不舍离。缘息风
觉不名出定此亦应尔。止身行者。谓令
息风渐渐微细乃至不生。应知此中念入出
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复次念入
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念短息者是初静虑。
念长息者是第二静虑。觉遍身者是第三
静虑。止身行者是第四静虑。

又彼经说。我已觉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觉喜
入出息。我已觉乐入出息了知我已觉乐入
出息。我已觉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觉心
行入出息。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
心行入出息。应知此中觉喜者。观初二静
虑地喜。觉乐者观第三静虑地乐。觉心行
者观想及思。止心行者谓令心行渐渐微细
乃至不生。又彼经说。我已觉心入出息。了
知我已觉心入出息。我已令心欢喜入出息。
了知我已令心欢喜入出息。我已令心摄持
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摄持入出息。我已令
心解脱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脱入出息。
应知此中觉心者。谓观识体。令心欢喜等
者。佛虽不复令心欢喜摄持解脱。然菩萨时
有如是事故复重观又彼经说。我已随观
无常断离灭入出息。了知我已随观无常断
离灭入出息。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无常
者谓观息风无常。随观断者观八结断。随观
卷二十六 第 136c 页 T27-0136.png
离者观爱结断。随观灭者观结法断。有说。
随观无常者观四大种无常。随观断者观无
明结断。随观离者观爱结断随观灭者观馀
结断。有说。随观无常者观色身无常随观断
者观过去结断。随观离者观现在结断。随观
灭者观未来结断。有说。随观无常者观大
种造色等皆是无常。随观断者观苦受断。随
观离者观乐受断。随观灭者观不苦不乐受
断。大德说曰。随观无常者观五取蕴无常。随
观断者观五取蕴空无我。随观离者观五取
蕴苦。随观灭者观五取蕴不转寂灭。又彼经
说。今我此定犹为粗浅我应更入馀深细
定。问此中何者是深细定。有说第四静虑。有
说无色。有说灭定。

又彼经说。时有三天端严殊妙过于夜分
来至我所。第一天言此已命过。第二天言
此当命过。第三天言此非已死亦非当死。
然住胜定寂静如是。问彼是何天宁作异
说。答是欲界天根品异故。谓钝根者作如
是念。此大沙门无入出息身不动摇无
思作业必已命过。若中根者作如是念。此
大沙门犹有煖气身不烂坏。虽非已死
而当命过。若利根者曾见诸佛及圣弟子
入如是定。身心不动后时还出故作是
言。此非已死乃至广说。又彼经说佛告
苾刍。若有问言。云何圣住。云何天住。云
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学住。云何无学住。
应正答言。谓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
令学者證所未證。能令无学者得现法乐
住。此持息念不杂烦恼故名圣住。自性光
卷二十六 第 137a 页 T27-0137.png
净故名天住。自性寂静故名梵住诸佛多住
故名佛住。学所得故名为学住。无学得故
名无学住学者由此得胜现观断除烦
恼故名證所未證无学者由此得不动心
解脱故名得现法乐住。有说。此持息念。是
圣所有能引圣性故名圣住。广说乃至。是
无学所有能引无学性故名无学住。学者
由此能證阿罗汉果故名證所未證。无学
者由此住四种乐故名得现法乐住。四种
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
提乐。问此持息念是非学非无学。何故名
为学无学住。答学无学者身中有故。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