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5b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五

颇有于随眠灭身作證而慧不见彼灭耶。
答应作四句。有于随眠灭身作證而慧不
见彼灭。谓诸异生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
染时。所有自地自品诸随眠灭。若诸圣者苦
现观时。见苦所断诸随眠灭。集现观时见集
所断诸随眠灭。道现观时见道所断诸随眠
灭。修道位中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随其所应。
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时。所有自地
自品修所断诸随眠灭。若以苦集道及世俗
智随其所应得果及练根成时所證已断诸
随眠灭。有慧见彼灭而身不作證。谓灭现
观时见苦集道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修道位
中若以灭智离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5c 页 T27-0115.png
时。除得果位。随现所观已断未断诸随眠
灭。及馀一切异生圣者不證择灭而见灭
时。即彼所见诸随眠灭。有于随眠灭身作
證慧亦见彼灭。谓灭现观时见灭所断诸随
眠灭。修道位中若以灭智离欲界乃至非想
非非想处染时。所證所观诸随眠灭若以灭
智练根成时。所證所观诸随眠灭。有于随
眠灭身不作證慧亦不见彼灭。谓除前
相。

颇有一刹那顷于随眠灭身作證而慧不
见彼灭耶。答应作四句。谓以灭法智得
一来果时。有于随眠灭身作證而慧不见
彼灭。谓尔时色无色界见所断诸随眠灭。有
慧见彼灭而身不作證。谓欲界修所断后三
品诸随眠灭。有于随眠灭身作證慧亦见
彼灭。谓欲界一切见所断及修所断前六品
诸随眠灭。有于随眠灭身不作證慧亦不
见彼灭。谓色无色界修所断诸随眠灭。如
以灭法智得一来果时。一刹那顷有四句。
如是以灭智预流一来或不还者转根时。一
刹那顷皆得作四句。

云何因境断识。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
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是谓因境断识。此
中若识因断境断。自体未断名因境断识。
诸有欲令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诸法于
自部非遍行因者。彼作是说。苦智已生集
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心因
全断境全断。自体未断故名因境断识。尔
时若心见集所断见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6a 页 T27-0116.png
因虽全断而境未断故。非因境断识。尔时
若心见集所断见苦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
因虽全断而境有断有未断故。非因境断
识。诸有欲令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诸法
亦作自部遍行因者。彼作是说。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
心自部因虽未断而他部因全断境全断。自
体未断故名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
见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有断有未断
境未断故非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
见苦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境俱有断有
未断故非因境断识。已显因境断识自性。次
应显彼随眠随增。问于此识有几随眠随
增耶。答十九。问一心耶。答不尔。其事云何。
谓未离欲染。苦法智已生集法智未生。若
心欲界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因境断识。
欲界见集所断七随眠随增。四于此识相应
所缘随眠随增。谓邪见见取疑无明。三于此
识唯有所缘随眠随增。谓爱恚慢。已离
欲染未离色染。苦类智已生集类智未生。
若心色界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因境断
识。色界见集所断六随眠随增。四于此识相
应所缘随眠随增。如欲界说。二于此识唯
有所缘随眠随增。谓爱慢。问未离欲染
者亦可尔。何故说已离欲染耶。答此中说。
容现行者要离下地染。上地烦恼方得现
行故作是说。已离色染。苦类智已生集类
智未生。若心无色界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
此因境断识。无色界见集所断六随眠随增。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6b 页 T27-0116.png
四于此识相应所缘随眠随增。二于此识
唯有所缘随眠随增。如色界说。此中有诵
已离色染未离无色染。彼不应诵说。集类
智未生已显未离无色染故。问修所断中亦
可建立因境断识。谓已断上上品乃至下中
品者。所未断八品乃至一品心。此心缘前
已断一品乃至八品。前一品乃至八品因已
断故。亦应名为因境断识。何故不说。答亦
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馀。复次若异
部识异部为因异部为境而因境断体未断
者。此中说之。修所断心自部为因自部为
境。虽因境断而不说为因境断识。复次此
中因者说遍行因。唯染污故馀因不定。此中
识者唯说随眠相应诸心唯染污故。由此所
说因境断识。唯在三界见集所断。

问何故因后说随眠耶。答以阿毗达磨藏
义应以十四事觉知。谓六因四缘摄相应
成就不成就若以如是十四事。觉知阿毗
达磨无错谬者。名阿毗达磨师。非但诵持
文者。有馀师说。应以七事觉知阿毗达磨
藏义。谓因善巧缘善巧。自相善巧。共相善巧。
摄不摄善巧。相应不相应善巧成就不成就
善巧。若以如是七事觉知阿毗达磨无错
谬者。名阿毗达磨师非但诵持文者。是故
因后说诸随眠于义无失。

*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三之一

一补特伽罗。于此生十二支缘起。几过去几
未来几现在。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6c 页 T27-0116.png
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
正义故谓或有执过去未来体非实有。现在
虽有而是无为。为止彼宗显过去未来体
是实有。现在是有为世所摄故。或复有执。
缘起是无为如分别论者。问彼因何故作如
是执。答彼因经故。谓契经说。如来出世若
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觉为他开示乃至
广说。故知缘起是无为法。为止彼宗显示
缘起是有为法堕三世故。无无为法堕在
三世。问若缘起法非无为者。如何会释彼
所引经。答经说因果决定义故。谓佛出世若
不出世。无明决定是诸行因。诸行决定是无
明果。如是乃至生决定是老死因。老死决
定是生果。法住法性是决定义。非无为义。
经意如是。若不尔者。契经亦说。如来出世
若不出世。法住法性色常色相。乃至识常识
相。地常坚相乃至风常动相。喝梨德鸡常是
苦味。羯竹迦卢呬尼常是辛味。岂五蕴等亦
是无为。彼既有为。缘起亦尔。谓五蕴等自
相决定说如是言。缘起亦依因果决定。作
如是说。为止如是他宗异执显示正理故
作斯论。

此中论者所发论端应辩五事。一者何故唯
说一补特伽罗。二者说何等一补特伽罗。
三者何故唯说此生。四者说何等此生五
者说何等现在。何故唯说一补特伽罗者。
为避论文烦广失故。若说一切补特伽罗
论文烦广亦为无用。说一则知馀亦尔故。
说何等一补特伽罗者。若有遍历此十二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7a 页 T27-0117.png
支如陟梯蹬。是此所说。谓若过去起无明
行。引得现在识名色六处触受。复于现在
起爱取有。引得未来生老死者。是此所说
一补特伽罗。若有过去起无明行。引得现
在识乃至受。现在不复起爱取有引得未
来生老死者。非此所说。如智蕴说。成就八
支名学行者。何等学者是彼所说。若有遍
历三摩钵底如陟梯蹬。是彼所说。谓若先
入有寻有伺定。次入无寻无伺定。次入无
色定。次入灭尽定。出灭尽定起有漏心现
在前者。彼中说之。若有先入有寻有伺定。
次入无寻无伺定。次入无色定。次入灭尽
定。出灭尽定起无漏心现在前者。非彼所
说。又如经说。先见女人形容端正少壮充
悦。次复见彼衰老羸瘦。次复见彼重病困
苦。次复见彼死经一日乃至七日。次复见
彼膀胀脓烂。次复见彼骨节分离无血肉等。
后复见彼骸骨腐烂如鸠鸽色。若有女人
遍经如上所说诸位。是彼经说。若不尔者
非彼所说。此中亦尔。但说遍历十二支者
不说其馀。何故唯说此生者。说现在生则
知过去未来亦尔故不说馀。说何等此生
者。一众同分说为此生。说何等现在者。
说众同分现在。不说刹那现在及分位现
在。

一补特伽罗于此生十二支缘起几过去几
未来几现在耶。答二过去。谓无明行。二未
来。谓生老死。八现在。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爱
取有。问此十二支过去未来现在皆具。何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7b 页 T27-0117.png
故但说过去未来各有二支现在有八。答
无慧眼者以现在因推未来果。以现在果
推过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说。以现在
因者。谓爱取有。推未来果者谓生老死。以
现在果者。谓识名色六处触受。推过去因
者。谓无明行。世尊欲令无慧眼者。以现因
果推有去来。由此即能办所作事。过去世
果未来世因。由此为门亦可知有。故此论
者但作是说。复次说有过去二支即遮生
死本无今有执。说有未来二支即遮生死
有已还无执。说有现在八支成立生死因
果相续。如是如来化事已满故作是说。复次
说有过去二支即遮常见。说有未来二支
即遮断见。说有现在八支即显中道。如是
如来化事已满故作是说。复次说有过去二
支即显生死有因。说有未来二支即显生
死有果。说有现在八支即显因果相续。由
此有情能办所作故作是说。复次说有过
去二支除前际愚。说有未来二支除后际
愚。说有现在八支除中际愚。由此有情能
办所作故作是说。复次此中但说一生因
果。馀生因果义准可知。故作是说。

品类足论作如是言。云何缘起法。谓一切有
为法。问此与彼论所说何异。答此说不了
义。彼说是了义。此是有馀说。彼是无馀说。
此说有密意。彼说无密意。此说有别因。彼
说无别因。此说是世俗。彼说是胜义。此唯
说有情数缘起法。彼通说有情数非有情数
缘起法。此唯说有根缘起法。彼通说有根无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7c 页 T27-0117.png
根缘起法。此唯说有心缘起法。彼通说有心
无心缘起法。此唯说执受缘起法。彼通说
执受非执受缘起法。复次缘起有四种。一
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此说分位远
续。彼说刹那连缚。问何故此论唯说有情数
缘起法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
说。复次不应责此作论者意。以作论者依
经作论。契经唯说有情数缘起法故此亦
尔。问因论生论。何故世尊唯说有情数缘起
法耶。答观所化故。谓佛观彼所化有情宜
闻。唯说有情数缘起法。则能解了办所作
事故作是说。复次顺有支故。谓有情数随
顺有支其义最胜。有情数法从无始来轮
转三有相续不绝。有义最胜说名为有。有
情数法随顺此有故名有支。是故世尊唯说
有情数缘起法。此论依彼亦唯说有情数缘
起法。复次诸有情类从无始来轮转生死
受大苦恼。皆由迷执有情数法。是故世尊但
为开示有情数缘起法。此论依彼故作是
说。

问如是缘起自性是何。答五蕴四蕴是此所
说缘起自性。谓欲色界五蕴为自性。若无
色界四蕴为自性。如说。自性我物相分本性
亦尔。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缘
起。缘起是何义。答待缘而起故名缘起。待
何等缘。谓因缘等。或有说者。有缘可起故
名缘起。谓有性相可从缘起。非无性相
非不可起。复有说者。从有缘起故名缘
起。谓必有缘此方得起。有作是说。别别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8a 页 T27-0118.png
缘起故名缘起。谓别别物从别别缘和合而
起。或复有说。等从缘起故名缘起。问有法
从四缘生。谓心心所有法从三缘生。谓灭
尽无想定有法从二缘生。谓一切色及馀不
相应行。云何等从缘起故名缘起耶。答即
以此事故名为等。谓应从四缘生者。皆
四缘生非三非二。应从三缘生者。皆三缘
生。非四非二。应从二缘生者。皆二缘生
非三非四。是故名等。复次依增上缘故说
为等。谓一一法于正起时各除自性。馀一
切法皆与彼为增上缘故。复次皆同时生故
说为等。如说。一切有情心等生等住等灭。
复次皆一刹那故说为等。复次一切皆有此
十二支。从无始来乃至證得无学果位故
说为等。问诸有情类或有前般涅槃者。或
有后般涅槃者。如何可说缘起法等。答皆
具十二故说为等。复次皆得涅槃方舍缘
起故说为等。复次缘起总相无始无终。一
切有情同有此法故说为等。复次前般涅槃
者。于缘起法前少后多。后般涅槃者。于缘
起法前多后少故说为等。谓诸有情皆有无
量过去未来诸缘起法。虽行世者有少有
多而其体数一切皆等。

如契经说。彼告苾刍。吾当为汝说缘起法
及缘已生法。问缘起法与缘已生法差别云
何。有作是言。无有差别所以者何。品类足
论作如是言。云何缘起法。谓一切有为法。
云何缘已生法。谓一切有为法。故知此二无
有差别。有馀师说。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8b 页 T27-0118.png
此名缘起法彼名缘已生法故。复次因名
缘起法。果名缘已生法。如因果。如是能作
所作。能成所成。能生所生。能转所转。能起
所起。能引所引。能续所续。能相所相。能
取所取。应知亦尔。复次前生者名缘起法。
后生者名缘已生法。复次过去者名缘起
法。未来现在者名缘已生法。复次过去现
在者名缘起法。未来者名缘已生法。复次
无明名缘起法。行名缘已生法。乃至生名
缘起法。老死名缘已生法。胁尊者言。无明唯
名缘起法。老死唯名缘已生法。中间十支亦
名缘起法。亦名缘已生法。尊者妙音作如
是说。过去二支唯名缘起法。未来二支唯
名缘已生法。现在八支亦名缘起法。亦名
缘已生法。尊者望满说有四句。有缘起法
非缘已生法。谓未来法。有缘已生法非缘
起法。谓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五蕴。有缘
起法亦缘已生法。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最
后五蕴。诸馀过去现在法。有非缘起法亦
非缘已生法。谓无为法。集异门论及法蕴
论俱作是说。若无明生行。决定安住不杂
乱者。名缘起法。亦名缘已生法。若无明生
行。不决定不安住而杂乱者。名缘已生
法。非缘起法。乃至生除老死应知亦尔。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法是因名缘起法。
若法有因名缘已生法。复次若法是和合名
缘起法。若法有和合名缘已生法。复次若
法是生名缘起法。若法有生名缘已生法。
复次若法是起名缘起法。若法有起名缘已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8c 页 T27-0118.png
生法。复次若法是能作名缘起法。若法有能
作名缘已生法。大德说曰转名缘起法。随
转名缘已生法。尊者觉天作如是说。诸法
生时名缘起法。诸法生已名缘已生法。契经
所说缘起法缘已生法如是差别。

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支。一
一支中各具五蕴。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刹
那顷有十二支。如起贪心害众生命。此相
应痴是无明。此相应思是行。此相应心是识。
起有表业必有俱时名色。诸根共相伴助即
是名色及与六处。此相应触是触。此相应
受是受。贪即是爱。即此相应诸缠是取。所起
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起即是生。熟变
是老。灭坏是死。瞋痴心杀有十一支无爱
支故。虽有此理而此中说时分缘起。依十
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非刹
那顷有十二支。然识身论复作是说。于可
爱境由无知故起贪著时。此中无知是无
明。有贪著者是行。了别境者是识。识俱诸
蕴是名色。名色所依诸根是六处。六处和合
是触。能领触者是受。欣所受者是爱。爱增
广是取。引后有业是有。诸蕴起是生。诸蕴
熟变是老。诸蕴灭坏是死。内热是愁。哀泣是
悲。五识相应不平等受是苦。意识相应不平
等受是忧。心燋是恼。乃至广说。问前说后
说有何差别。答前说是一心。后说是多心。
前说是刹那。后说是相续。是谓差别。彼
论虽说多心相续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
彼所说十二有支多是别法。或同时起。此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9a 页 T27-0119.png
论所说十二有支皆具五蕴时分各异。施设
论说。云何无明。谓过去一切烦恼。彼不应
作是说。若作是说则舍自相。应作是说。
云何无明。谓过去烦恼位。云何行。谓过去业
位。云何识。谓续生心及彼助伴。云何名色。谓
结生已未起眼等四种色根。六处未满中间
五位。谓羯剌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
祛。是名色位。云何六处。谓已起四色根。六
处已满即钵罗奢祛位。眼等诸根未能与触
作所依止。是六处位。云何触。谓眼等根虽
能与触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亦
未能避诸损害缘。触火触刀食毒食粪。
食淫具爱犹未现行是触位。云何受。谓能
别苦乐。亦能避损害缘。不触火触刀不食
毒食粪。虽已起食爱而未起淫及具爱。
是受位。云何爱。谓虽已起食爱淫爱及资具
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
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
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
位。云何有。谓追求时亦为后有起善恶业。
是有位。云何生。谓即现在识位。在未来时
名生位。云何老死。谓即现在名色六处触受
位。在未来时名老死位。复次有说。无明有
二种。一杂事二不杂事。复有二种。一显事
二不显事。无明缘行亦有二种。一思业二思
已业。行缘识亦有二种。一与悔俱。二不与
悔俱。识缘名色亦有二种。一可爱趣摄二
不爱趣摄名色缘六处亦有二种。一长
养。二异熟。六处缘触亦有二种。一有对触。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9b 页 T27-0119.png
二增语触。触缘受亦有二种。一身受。二心
受。受缘爱亦有二种。一淫欲爱。二资具爱。
爱缘取亦有二种。一见门转。二爱门转。取
缘有亦有二种。一内门转。二外门转。有缘
生亦有二种。一刹那生。二众同分生。生缘
老死。老有二种。一眼所见老。二慧所见老。
死有二种。一刹那死。二众同分死。

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昔持草诣菩提树。
到已敷设结跏趺坐。顺逆观察十二缘起。依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
至生缘老死。老死缘愁悲苦忧恼。问云何菩
萨顺逆观察十二缘起耶。答若以因推果
名顺观察若以果推因名逆观察。复次若
从细入粗名顺观察。若从粗入细名逆观
察。如粗细如是可见不可见。现见非现见。
显了非显了。应知亦尔。复次若因近观远
名顺观察。若因远观近名逆观察。如近远
如是在此在彼。现前不现前。此众同分。
彼众同分。应知亦尔。问此经中说无明缘
行。何故不说无明因行耶。答馀经亦说无
明因行。如大因缘法门经说。佛告阿难。老
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缘。有如是绪。谓生
如说生为老死因。乃至说无明为行因。问
一经虽说无明因行。而多经说无明缘行。
有何意耶。答若说无明因行则但说染污
行。若说无明缘行则通说染污不染污行。
复次若说无明因行则但说罪行。若说无
明缘行则通说罪福不动行。复次若说无明
因行则但说因缘。若说无明缘行则通说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19c 页 T27-0119.png
四缘。故多经说无明缘行。问何故但说无明
缘行而不说行缘无明。答亦应说行缘无
明而不说者。当知是有馀说。复次无明缘
行势力随顺亲近强胜。行缘无明则不如
是。复次无明缘行其义决定。行缘无明则
不如是。以阿罗汉有漏业不生无明故。复
次行缘无明由无明力。如契经说。非理作
意由痴生故能引无明。是故但说无明缘
行。复次行于无明但有缘义。无明于行有
因有缘。是故但说无明缘行。复次此经中
说。时分缘起前位诸蕴说名无明。后位诸蕴
说名为行。前因后果展转相引。是故不说
行缘无明。问无明为缘通生十二。何故但
说无明缘行。答亦应说馀而不说者。当知
此是有馀之说。复次无明缘行势用随顺。馀
则不尔复次无明缘行势用强胜。馀则不
尔。复次无明于行能作近缘。是故偏说。于
识等十但作远缘。是故不说。如近远在此
在彼。现前不现前。此众同分馀众同分亦
尔。复次无明与行作不共缘。是故偏说。与
识等十但作共缘。是故不说。复次此经中
说。时分缘起前后次第展转相生。若说无
明缘无明便无前后。若说无明缘识等便
非次第。是故但说无明缘行。问此经中说
行缘识。有馀处说名色缘识。馀处复说二
缘生识。如是三种有何差别。答行缘识说
业差别。名色缘识说识住差别。二缘生识
说所依所缘差别。复次行缘识说初引时。
名色缘识说引已守护时。二缘生识说守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20a 页 T27-0120.png
护已增长时。复次行缘识说续生时。名色缘
识说续生已安住时。二缘生识说安住已
领纳境时。复次行缘识说业名色。名色缘
识说异熟名色。二缘生识说所依所缘名
色。复次行缘识说恶趣识。名色缘识说欲
界人天识。二缘生识说色无色界识。胁尊者
言。行缘识说中有识。名色缘识说生有识。
二缘生识说本有识。有馀师说。行缘识说
染污识名色缘识及二缘生识说染污不染
污识。如染污不染污。有覆无覆。有罪无罪。
退不退。应知亦尔。复有说者。行缘识说缘
支位识。名色缘识说名色支位识二缘生识
说六处支及后位识。问此经中说。识缘名
色。馀处复说名色缘识此二种何差别。答
识缘名色显识作用。名色缘识显名色作
用。复次识与名色更互为缘如二束芦相
依而住。如象马船与乘御者展转相依得有
所至。识与名色亦复如是。识为缘故名色
续生名色为缘识得安住。故说此二更互
为缘复次识缘名色说初续生时。名色缘
识说续生后位。复次识缘名色说续生时
识能生名色。名色缘识说续生后识依名
色住。复次识缘名色说所生名色。名色缘
识说能生名色。复次识缘名色依前后说。
名色缘识依同时说。问此经中说名色缘
六处应不遍说四生有情。谓胎卵湿生诸
根渐起可说名色缘六处。化生有情诸根
顿起。云何可说名色缘六处。但应说识
缘生六处。有作是说。此经但说欲界三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20b 页 T27-0120.png
生。不说上界化生。亦无有失。应作是
说。此经通说三界四生。谓化生者初受生
时。虽具诸根而未猛利。后渐增长方得
猛利。未猛利时初刹那顷名识支。第二
刹那以后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处支。
是故此经无不遍失。问六处即在名色中
摄。何故说名色缘六处耶。答此前已说。
未起眼等四色根时名名色位。四根起已
具六处故名六处位。化生虽复六根顿起。
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后名六处位。
故无有失。问此经中说六处缘触。有馀
处说。名色缘触。馀处复说二缘生触。如
是三种有何差别。答六处缘触显触所依。
谓显一切外物和合必因于内。内法胜故但
说所依故此经说。六处缘触名色缘触。显
触自性二缘生触。显触所依及所缘别复
次六处缘触说恶趣触。名色缘触说欲界
人天触。二缘生触说色无色界触。复次六处
缘触说分位触。名色缘触说现在触。二缘
生触说三和触。复次六处缘触说触位触。
名色缘触说前位触。二缘生触说后位触。
问触受俱起。何故此经但说触缘受。不说
受缘触耶。答二虽俱起而触缘受非受缘
触随顺胜故。谓触于受随顺力胜非受于
触。如灯与明虽复俱起而明因灯在灯
因明。此亦如是。复次此经中说分位缘起。
前位名触后位名受。故不应责。问何故前
位诸蕴名触。后位诸蕴名受耶。答前位未
能分别苦乐境界差别。但乐触对种种境
《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 第 120c 页 T27-0120.png
界。故说为触。后位能了苦乐境界。避危就
安故说为受复次前说触受虽复俱起而
触于受随顺力胜故。触为受因。非受为触
因。因前果后其理必然。不应为责。问何故
触顺受胜非受顺触胜耶。答要因触境方
受违顺非受违顺方乃触境。故触于受随
顺为胜非受于触随顺为胜。此依缘起理
趣而说。不依相应俱有因说。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