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卷十五

卷十五 第 71c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五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七

问名为随语地系。为随补特伽罗地系耶。
有说。名随语地系。彼作是说。生欲界者。
卷十五 第 72a 页 T27-0072.png
若作欲界语。彼欲界身。欲界语。欲界名。所
说义或三界系或不系。若作初静虑语。彼欲
界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
生初静虑者。若作初静虑语彼初静虑身。
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
欲界语彼初静虑身。欲界语欲界名。所说义
如前说。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若作欲
界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欲界语欲界
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初静虑语。彼第二
第三第四静虑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
说义如前说。问若尔者。上三静虑为有名
不。有说。无。有说。有。而不可说。评曰。彼不
应作是说。宁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说
以无用故。有说。名随补特伽罗地系。彼作
是说。生欲界者。若作欲界语。彼欲界身欲
界语欲界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初静虑
语。彼欲界身初静虑语。欲界名。所说义如
前说。生初静虑者。若作初静虑语。彼初静
虑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
若作欲界语。彼初静虑身欲界语初静虑名。
所说义如前说。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
若作欲界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欲
界语。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名。所说义如前
说。若作初静虑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
初静虑语。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名。所说义
如前说。问若尔者。无色界为有名不。有说。
无。有说。有。而不可说。评曰彼不应作是
说。宁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说以无用
故。如说名。文句亦尔。
卷十五 第 72b 页 T27-0072.png

问名等为是有情数。为非有情数耶。答是
有情数。问名等为有执受。为无执受耶。答
无执受。问名等为是长养。为是等流。为是
异熟生耶。答是等流。非长养非异熟生。问
若名等非异熟生。契经云何通。如说。佛告
阿难。我亦说。名从业生是业果。答名亦是业
增上果故作如是说。谓作好业亦得好名。
然非异熟。问名等为善。为不善。为无记
耶。答无记。非造业者故。思起故。如四大
种。

问谁成就名等。为能说者为所说耶。设尔
何失。若能说者则阿罗汉。应成就染污法。
离欲染者应成就不善法。异生应成就圣
法。断善根者应成就善法。以阿罗汉等亦
说染污等法故。若所说者。则外事及无为亦
应成就名等。以彼亦是所说法故。答唯能
说者成就名等。问若尔后难善通。前难云何
通。答阿罗汉等虽成就染污等名。而不成
就染污等法。以染污等名皆是无覆无记法
故。

问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能说一字
耶。答佛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能说一
字。声闻独觉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
不能说一字。彼说𧙃时必经多刹那故。由
此唯佛。其言捷利声韵无过词辩第一。问三
世诸法一一各有三世名耶。答有。过去诸法
有过去名者。如过去佛。以如是名。说过
去法过去诸法。有未来名者。如未来佛。以
如是名。说过去法过去诸法。有现在名者。
卷十五 第 72c 页 T27-0072.png
如现在佛。以如是名。说过去法未来现在
法。广说亦尔问一切名皆能显义耶。答一切
名皆能显义。问若以此名显断常。第二头
第三手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等。此
名何所显耶。答此名即显断常等想。问若
以此名显诸法无我。此名何所不显耶。
有说。除其自性及俱有法。馀悉能显。有
说。唯除自性馀悉能显。有说。唯除四字
馀悉能显有说。一切悉显。谓于此中萨能
显婆。婆能显萨。达能显磨。磨能显达。是故
此中。虽显一切而无自性显自性失。问名
之与义何者多耶。答义多名少。所以者何。义
摄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处一处少分四蕴
一蕴少分。名摄一界一处一蕴少分。有说。
名多义少。所以者何。以一一义有多名故。
如古所制尼健荼书。一一义有千名。次后
略之。于一一义唯留百名。今一一义唯留
十名。又说法者以无量名说一义故。如是
说者义多名少。所以者何。名亦义故。设名非
义义犹为多。以摄十七界一界少分。乃至
广说。况名亦是义。是馀名所显故。是则义
摄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名但摄一界一处一
蕴少分。问若名亦是义者。名义有何差别。
答能显是名所显是义。复次名是非色。义
通色非色。名唯无见。义通有见无见。名唯
无对。义通有对无对。名唯有漏。义通有漏
无漏。名唯有为。义通有为无为。复次名唯
无记。义通善不善无记。名唯堕三世。义
通堕三世及离世。名唯欲色界系。义通三
卷十五 第 73a 页 T27-0073.png
界系及不系。名唯非学非无学。义通学无
学非学非无学。名唯修所断。义通见修所断
及不断。复次名唯不染污。义通染污不染污。
如染污不染污。有罪无罪。有覆无覆是退非
退。黑法白法亦尔。复次名无异熟。义通有
异熟无异熟。名非异熟。义通异熟非异熟。
名不相应。义通相应不相应。如相应不相
应。有所依无所依。有所缘无所缘。有行相无
行相。有警觉无警觉亦尔。复次名唯苦集谛
摄。义通四谛及非谛摄。由如是等。名义差
别。问义为可说。为不可说耶。设尔何失。若
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刀应割舌。说不
净应污舌。说饮应除渴。说食应除饥。
如是等。若不可说者。云何所索不颠倒耶。
如索象应得马。索马应得象。如是等。契
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所说法初中后
善。文义巧妙。答义不可说。问若尔前难善
通。云何所索不颠倒耶。答劫初时人。共于象
等假立名想。展转传来。故令所索而不颠
倒。有说。语能起名名能显义。语虽不能
亲说得义而依展转。如子孙法故于象等
所索无倒。问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
所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尊者世友作
是释言。语能起文文能显义。故作是说。复
作是言。为异外道故作是说。谓诸外道所
说法。或少义或无义。世尊所说有义多义。是
故说言。我所说法文义巧妙。复作是说。外
道所说文义相违。世尊所说文义相顺。欲
显异彼故作是说。
卷十五 第 73b 页 T27-0073.png

问名句文身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何故佛说
四蕴名名。答佛于有为总立二分。谓色非
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
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为名。
有说。色法粗显即说为色。非色微隐。由名
显故说之为名。然实名等唯不相应行蕴所
摄。名有六种。一功德名。二生类名。三时分
名。四随欲名。五业生名。六摽相名。功德名
者谓依功德立名。如解。或诵素怛缆者名
为经师。若解或诵毗奈耶者名为律师。若
解。或诵阿毗达磨者名为论师。得预流果
名为预流。乃至得阿罗汉果名阿罗汉。如
是等。生类名者。谓依生类立名。如城市生
者名城市人。村野生者名村野人。刹帝利种
中生者名刹帝利。乃至戍达罗种中生者。名
戍达罗。如是等。时分名者。谓依时分立名。
如童稚时名为童子。乃至衰老时名为老
人。如是等。随欲名者。谓随乐欲立名。如
初生时。或父母等。或沙门等。为其立名。如
是等。业生名者。谓依作业立名。如善画者
名为画师。锻金铁者名金铁师。如是等。
摽相名者。谓依摽相立名。如执杖者名
执杖人。执盖者名执盖人。如是等。复次名
有四种。一假想名。二随用名。三彼益名。四从
略名。假想名者。如贫贱者名为富贵。如是
等。随用名者。如腹行者名腹行虫。如是等。
彼益名者。如天神边求得者名为天授。因
祠祀而得者名为祠授。如是等。从略名者。
如具五功德者名为五德。系属王者名曰
卷十五 第 73c 页 T27-0073.png
王人。如是等。复次名有二种。一生名。二作
名。生名者。如刹帝利婆罗门等。作名者。如
父母等所为立名。有说。生名者谓初生时父
母等所立名。作名者。谓于后时亲友知识所
为立名。复次名有二种。一有相名。二无相
名。有相名者。如无常苦空无我等。无相名
者。如我人有情意生等。若佛出世则有相名
多无相名少。若不出世则无相名多有相名
少。问火名为是有相。为是无相。答若云
尸弃是有相名。若云阿耆尼。是无相名。
复次名有二种。一共名。二不共名。不共名
者。如佛法僧蕴界处等。共名者。谓馀世间共
所立名。有馀师说。无不共名。以一法可
立一切名。一切法可立一名故。名皆是共
如共不共名。曾未曾名亦尔。复次名有二
种。一定名。二不定名。定名者。如苏迷卢大
海洲渚等。不定名者。谓馀世间随共立名。
有馀师说。无决定名。所以者何。苏迷卢等。
边方亦为作种种名。此方文颂亦作馀名。
如是说者苏迷卢等有决定名。劫初成时苏
迷卢等名已定故。问前劫坏时一切失坏。
今劫成已谁传彼名。答有诸仙人得宿住
智。忆前劫事复传彼名。或劫初人由法尔
力。心想欻有彼名现前。问诸所有名。为
皆先有展转传说为新立耶。答苏迷卢等诸
名先有。馀名不定。或有新立。复次名有二
种。一者诠体。二者诠用。诠体名者。如盆中
果舍中人等。诠用名者。如刈者诵者等。
有说。诠体名者。如坚湿煖动等。诠用名者。
卷十五 第 74a 页 T27-0074.png
如持摄熟长等。有说。诠体名者谓诸恶等。
诠用名者。谓莫作等。问名为有边际不。有
作是说。名无边际法无边故。于一一法有
多名故。复有说者。名有边际。唯佛能知馀
无知者。以佛能知名边际故名一切智。有
说。佛及独觉知名边际。馀不能知。有说。
佛及独觉到彼岸声闻知名边际。馀不能
知。评曰。初说为善。唯佛能知名之边际。
馀皆无有一切智故。问有佛无佛世间恒
有名句文身。何故经言。如来出世。便有
种种多名身等出现世间。答依不共名故
作是说。如佛法僧蕴界处等。唯佛出世方。
有此名。有作是说。唯佛出世。有顺解脱顺
空无我。违生死苦违我我所。断诸见生觉
意。背烦恼向出要。止愚痴生智慧。断犹
豫生决定。厌生死乐涅槃。毁外道赞正
法。诸如是等。名句文身出现于世。馀时
不尔故作是说。如契经说。有三种言依。无
第四第五。云何为三。谓依过去说曾诸法。
依未来说当诸法。依现在说今诸法。问言
依以何为自性。答品类足说言。依十八界
十二处五蕴所摄。

问言即是语彼依是名。但应一界一处一蕴
所摄。何故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耶。答
彼论应说。言依一界一处一蕴所摄。而言十
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者。依展转因故作是
说。谓语依名转名依义转。义是言展转依义
中。具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故。说者听者皆
为于义。是故彼论依展转因。说言依自性。
卷十五 第 74b 页 T27-0074.png
有说言依是名及所说义。是故具有十八界
等。以言依名及义转故。问何故但依三世
法说三言依。不依无为法说言依耶。答
亦应说无为法是言依。而不说者当知此
义有馀。有说。无为摄在现在品中。以现在
法得无为故。有说。言多分依有为法转
故。无为法不说言依。有说。为止有情增上
愚故说三言依。于有为法所起无明多增
上故。有说。有情多于三世犹豫故。佛为说
三种言依。有说。为止外道执有我故说三
言依。谓外道言若无我者。我言何依故。佛为
说三种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有说为
止拨无去来二世。并止现在是无为执说
三言依。依是有体有用法故无必无体。无为
无用故非言依。有说有为法粗多信是有。
易起言说故立言依。无为法细少信是有
难起言说。故非言依。尊者世友作如是说。
有为无为分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
谓语名义立为言依。无为聚中虽得有义。
而无馀二故非言依。大德说曰。若法有用
取果与果可立言依。无为无用是故不说。
胁尊者言。有为诸法与言可有俱时转义
故立言依。无为不然是故不说。问若依
过去说未来现在法。依未来说过去现在
法。依现在说过去未来法。彼是何等言依
摄耶。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复有
说者。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即摄在过
去中。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即摄在
现在中。有馀师说。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
卷十五 第 74c 页 T27-0074.png
未来者摄在未来。现在者摄在现在乃至。
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过去者摄在过去
未来者。摄在未来前说言依义为体故。问
若于一时顿说二世。或复三世何言依摄。
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复有说
者随能显名。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
依。有馀师说。随所显义在何世摄。即说摄
在彼世言依。前说言依义为体故。问契经
但说有三种言依于义已足。何故复说无
第四第五。答无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执
有第四世故。无第五者遮无为法。恐执
无为是言依故。有说二言郑重遮止。欲令
所说义决定故。契经依世建立言依故。说
有三无四无五。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
应说有一无第二第三。无第二者遮有
第二如理作意。无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
不摄法。若依止观建立言依。应说有二
无第三第四义如前说。若依三解脱门建
立言依。应言有三无第四第五义如前说。
若依四圣谛建立言依。应说有四无第五
第六义如前说。若依五蕴建立言依。应说
有五无第六第七义如前说。若依六随念
建立言依。应说有六无第七第八义如前
说。若依七等觉支建立言依。应说有七无
第八第九义如前说。若依八圣道支建立
言依。应说有八无第九第十义如前说。若
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应说有九无第十
第十一义如前说。若依如来十力建立言
依。应说有十无第十一第十二义如前说。
卷十五 第 75a 页 T27-0075.png
如是若依馀法建立言依应如理说。此经
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说三无四无五。即此
经中作如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
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
四。一者处非处。二者智论。三者分别。四者
道迹。若于此四善安住者。彼可与语。与此
相违不可与语。问如是四事有何差别。答不
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是处非处。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智及尔焰。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世俗胜义。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趣苦集行及
趣苦灭行。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
如实知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
生意识是处耳等为缘生眼识。乃至眼等
为缘生意识非处。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
如实知十智差别。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
实知了义经及不了义经。不善安住道迹者。
谓不如实知四种行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
处者。谓不如实知有理无理。不善安住智论
者。谓不如实知圣者正论。不善安住分别
者。谓不如实知假设言论。不善安住道迹
者。谓不如实知他言句义。前中后别而辄酬
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能如实
立所立宗。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能堪受
他所问难。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善了知诡
诳真实。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成办增上
觉慧。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自宗他
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说。不善安住智论者。
谓不了知他以量为先有所诘难。不善
卷十五 第 75b 页 T27-0075.png
安住分别者。谓不了知他前后次第相应言
论。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满足所求胜
事。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善了知
现非现量。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先所闻
坚执不舍。不欲观察前后德失。不善安住
分别者。谓于他正说心怀犹豫。如不能决
是饭是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了知
现比至教为先问难。胁尊者言。不善安住处
非处者。谓于所知境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
论者。谓于能知智不善了知。不善安住分
别者。谓于邪正教不善了知。不善安住道
迹者。谓于邪正行不善了知。尊者僧伽筏
苏说曰。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多界经
中所说。处非处义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
论者。谓于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
知。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杂染清净不善
了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趣色灭行乃
至趣识灭行不善了知。与上相违名善安
住。

即此经中复作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
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
何为四。一者应一向记问。二者应分别记
问。三者应反诘记问。四者应舍置记问。
若于此四如应记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
可与语。云何名应一向记问。此问应以一向
记故。谓有问言如来应正等觉耶。法善说
耶僧妙行耶。一切行无常耶。一切法无我
耶。涅槃寂静耶。应一向记此皆如是。问
何故此问应一向记。答此问能引义利能
卷十五 第 75c 页 T27-0075.png
引善法。随顺梵行能发觉慧能得涅槃。是
故此问应一向记。云何名应分别记问。此
问应以分别记故。谓有请言为我说法。应
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未来有现
在。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有欲界系有色
界系有无色界系。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
无学。有见所断有修所断。有不断欲说
何者。云何名应反诘记问。此问应以反诘
记故。谓有问言为我说法。应反诘言法
有众多。汝问何者众多法者。谓过去等如
前广说。问应分别记论。应反诘记论有何差
别。答答意虽无差别而问意有异。谓彼问
者有为知解故问。有为触恼故问。若为知
解故问。应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
未来有现在广说乃至。有见所断有修所
断有不断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过去
法。应告彼言过去法亦有多种。有善有
不善有无记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善
法。应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种。有色有受
想行识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色法。应
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种。有离杀生乃至有
离杂秽语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离杀
生。应告彼言离杀生有三种。谓从无贪
生。从无瞋生。从无痴生。欲说何者。若言
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告彼言无贪生者复
有二种。谓表无表欲说何者。若为知解
故发问者。则应如是分别而答。若为触
恼故问。应反诘言法有众多汝问何者
不。应为说有过去乃至有不断。若言
卷十五 第 76a 页 T27-0076.png
为我说过去法。应反诘言过去法多汝
问何者不。应为说善不善无记。若言为
我说善法。应反诘言善法亦多汝问何
者不。应为说色乃至识。若言为我说色
法。应反诘言色法亦多汝问何者不。应
为说离杀生乃至离杂秽语。若言为我说
离杀生。应反诘言离杀生亦多汝问何
者不。应为说从无贪生乃至从无痴生。
若言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反诘言从无贪
生亦有众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表及无
表。若为触恼故发问者。则应如是总相反
诘。令彼问尽或令自答。如有为知解故
问。有为触恼故问。如是有为求善故问。
有为试他觉慧浅深故问。有为求义故
问。有为摧他故问。有质直故问。有谄曲故
问。有柔和故问。有憍傲故问应知亦尔。
如是名为分别反诘。二论差别。云何名应
舍置记问。此问应以舍置记故。谓有外道
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世间常耶乃至
广说。四句世间有边耶乃至广说四句。世尊
告曰。皆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
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世间。来诣佛所
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言无
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答言常或无
常等。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常无
常等。如有问他此石女儿。恭敬孝顺及爱
语不。彼作是念石女无儿。若答言无彼当
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恭敬孝顺
及爱语者。便不应理石女无儿。如何可说
卷十五 第 76b 页 T27-0076.png
有恭敬等。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非实
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来诣佛
所。白佛言乔答摩。命者即身为异身耶。世
尊告曰。俱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命者。来诣佛
所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
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
即身。或异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
与身一异。如有问他兔角牛角为相似不。
彼作是念兔角本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
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
便不应理。兔角本无。如何可说与牛角
相似不相似耶。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
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
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如来死后为有
为无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应记。问
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
我名为如来。彼执此我本无。而有问。佛死
后为有为无乃至广说。佛作是念。如是本
无今有。实我毕竟无体。若答此我今尚是
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今有无。若我答言
死后有等便不应理。如是实我今尚是无。
如何可说死后有等。所问非有非真非实。
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来诣佛
所白佛言。乔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
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
外道执有实我自作自受。佛说无我故不
应答义如前说。彼复问言他作他受耶。世
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卷十五 第 76c 页 T27-0076.png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
我受果。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彼
复问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
实我名为自他。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
前说。彼复问言非自他作无因而生。无作
无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
不答此问。答世尊常说果从因生。自作自
受故不应答。问何故于彼外道诸问应舍
置耶。答彼问不引义利不引善法。不顺
梵行不发觉慧不得涅槃。是故彼问皆应
舍置。问前三有答可名为记。第四无答云
何名记。答佛虽告言此不应记。而实已
与答理相应。是根本答故亦名记。令彼问
者得正解故。或有默然于理得胜。况酬
彼问而非记耶。昔有外道名扇帙略。聪
明广学。是大论师为论议故。来入迦湿弥
罗国。尔时此国有阿罗汉名筏素罗。三明
六通具八解脱。学穷内外恒住波利质呾
罗林中。时扇帙略为捔论故。来诣其所
共相问讯。种种慰劳在一面坐。白言苾刍。
欲相捔论。尊者与我谁先立宗。筏素罗言
我是旧住应先立宗。但汝远来稍当疲倦
随意先立。时扇帙略便立宗言。一切立论
皆有报答。觉慧若尽其论乃穷。时筏素罗
默然而住。彼扇帙略与诸弟子欢喜而起
唱如是言。今此苾刍已堕负处。时筏素罗
告彼弟子。汝师若是扇帙略者。不久当
悟谁堕负处。彼诸弟子闻之嗤笑随逐其
卷十五 第 77a 页 T27-0077.png
师。从林而出。时扇帙略寻即思惟。何故沙门
作如是说乃便自悟。我立论言一切立论皆
有报答。苾刍默然是我堕负深生惭𧹞。告
弟子言吾所立论今已堕负。可与汝等驰
还忏谢。弟子白言何名堕负。时扇帙略具为
述之。弟子报言。已对大众得胜而来。何须
复往忏谢取辱。其师报曰。我宁于智者边。
受劣不能于愚者边取胜。即与弟子还
入林中。到尊者所顶礼双足。作如是言
尊者得胜。我已堕负尊者是师我是弟子。从
今以后请常教诲。如是默然于理得胜。况
酬彼问而不名答。是故四种皆名为记。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