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唐-五百大阿罗汉卷六

卷六 第 25c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五

云何顶。答于佛法僧生小量信。问何故名
顶。答如山顶故。谓如山顶人不久住。若
无诸难便过此山。更至馀山。若有诸难即
还退下。如是行者。至顶位中必不久住。若
无诸难便进至忍。若有诸难还退住煖。有
说此应名为下。顶以在最下。顺决择分。煖
法上故。有说此顶应名为中。以在下煖上
忍中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顺决择分总
有二种。一欲界系。二色界系。欲界系中。下
者名煖。上者名顶。色界系中。下者名忍。上
者名世第一法。此于欲界顺决择分中胜故
名顶。彼不应作是说此四皆是。定地修地。
行圣行相。色界法故。应作是说。顺决择分
总有二种。一可退二不可退。可退中下者名
煖。上者名顶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
世第一法。此于可退顺决择分中胜故名
顶。问何故此信名小量耶。尊者妙音作如
是说。欲界名小。以下劣故。此在欲界故
名小量。有说此信应名异量。量谓决定信
顺印可。故名为量。煖是第一顶是第二。此
异于前。故名异量。有说此信应名少量
以顶位中不久住故。如露悬枝不久停住。
应作是说。此顶但应名小量信。在可退
卷六 第 26a 页 T27-0026.png
位乐观宝故。此中于佛僧生小量信者。
说缘道谛信。于法生小量信者。说缘灭谛
信。问此顶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缘四圣谛。
何故此中但说缘灭道谛非苦集耶。答依
胜说故。谓四谛中灭道是胜出生死故。复
次灭道二谛清净无垢离过微妙。是可信事。
是生信处。是所归依。是故偏说。复次灭道
二谛。非唯可信亦是可求。难可證得极
可欣故。苦集不尔是故不说。复次为受化
者生信乐故。若佛为彼说苦集谛。便作是
念。我无始来。为此鄙劣。烦恼恶行。及所得
果。扰乱逼迫。宁可信乐。若说灭道。便深信
乐。不欲舍离。故于此中。偏说灭道。有说
于佛僧。生小量信者。说缘道谛信。于法生
小量信者。说缘三谛信。以顶具缘四圣谛
故。问缘灭道谛可尔。是可信事。是生信处。
是所归依。应信乐故。缘苦集谛云何可尔。
烦恼恶行及所得果。犹如粪秽深可厌患。
不应于中生信乐故。答信有二种。一者信
可。二者信乐。于灭道谛具二种信。于苦集
谛虽无信乐。而有信可。故缘苦集亦生
于信。如人掘地求水宝等。具二种信。一者
信可。谓信地中有水宝等故。二者信乐。谓
信水等是可欣乐故。胁尊者言。为厌患苦
集故。称赞灭道。谓此灭道寂静美妙。止息
对治下劣鄙秽苦集法故。如人风雨所逼
恼故称赞舍宅。故于四谛皆可生信。然
于道谛。亦非一切具二种信。谓随信行者。
于随法行道具二种信。谓信可彼信乐彼
卷六 第 26b 页 T27-0026.png
故。随法行者。于随信行道。唯有一信。谓虽
信可彼。而不信乐彼故。信胜解者。于见
至道。具二种信见至者于信胜解道。唯有
一信。时解脱者。于不时解脱道。具二种信。
不时解脱者。于时解脱道。唯有一信。佛于
佛道具二种信。于二乘道唯有一信。独
觉于二道具二种信。于声闻道唯有一
信。声闻于三道皆具二信。此中尊者。欲令
前义得成立故。复引契经。如世尊为波罗
衍拿摩纳婆说。

「 若于佛法僧
 生起微小信
 儒童应知彼
 名已得顶法」


问此顶善根。十六行相。观四圣谛。何故世
尊。为摩纳婆。说信三宝。答彼于三宝。愚惑
不信。然三宝希有。难可值遇。欲令信解。
故为说之。有说彼摩纳婆为苦所逼。欲求
出要来诣佛所。说是颂言。

「 为苦所逼诸众生
 不知出要来诣佛
 唯愿为说除众患
 如热所逼入凉池」


出苦之要无过三宝。故佛为说于三宝信。
有说欲令所化于佛法中深生信重。故佛
为说于佛法僧生微小信。若佛为说四圣
谛者。所化有情便作是念。我等何用信重
如是烦恼恶行颠倒见趣及所得果苦集谛
为。若佛为说佛法僧宝。彼便踊跃深生信
重。有说随修行者乐别观故。谓修行者于
煖位中乐别观蕴。于顶位中乐别观宝。
于忍位中乐别观谛。故于顶位说信三
宝。
卷六 第 26c 页 T27-0026.png

如世尊告阿难陀言。吾今为汝等。说顶及
顶堕。谓圣弟子。于五取蕴。起作有为缘生
法中。思量观察。此是无常苦空无我。彼即于
如是思量观察时。有忍有见。有欲乐有行
解。有见审虑忍。如是名为顶。问何故世尊。
为波罗衍拿。说信为顶。为诸新学苾刍。
说慧为顶耶。答佛善知法相。及善知根器。
应为说者即为说之。馀无此能故不应问。

复次波罗衍拿。住初业地未串习所作。
未得奢摩他未入圣教。未修渐次。诸有
所作皆藉他缘。闻他天神赞佛功德。于佛
生信来诣佛所尔时世尊。依顶等流说信
为顶。新学苾刍与彼相违。是故为说顶之
自性。复次佛随所阙而为说故。谓波罗衍
拿。有慧阙信故为彼说信为顶。新学苾刍
有信阙慧故。为彼说慧为顶复次为止
谄曲及愚痴故。谓波罗衍拿是婆罗门种。虽
有智慧而阙净信。无信之慧增长谄曲。为
止彼谄曲故说信为顶。新学苾刍是释迦
种。虽有净信而阙智慧。无慧之信增长愚
痴。为止彼愚痴故说慧为顶。复次世尊所
化有利根者。有钝根者。为利根者说信为
顶。为钝根者说慧为顶。如利根钝根。因
力缘力。内分力外分力。内如理作意力。外从
他闻法力。无痴增相续力。无贪增相续力。应
知亦尔。

云何顶堕。乃至广说。问何故此中。但说顶
堕。不说煖耶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
有馀。复次说胜有堕。已显劣故。谓顶善根
卷六 第 27a 页 T27-0027.png
是胜尚退。况煖善根劣而无退。有说不应
诘问。尊者不说煖退因缘。所以者何。契经
说故。谓契经中。但说顶堕。不说煖堕。尊者
依经。而造此论故不应责。有说从顶退
时。生大忧恼。退煖不尔。故不说之。谓如
有人见宝伏藏。满中珍宝见已欢喜作是
思惟。我今永绝贫穷根本。适欲取时忽然还
灭。彼人尔时生大忧恼。如是行者住顶位
中自念不久。入于忍位永舍恶趣。生大欢
喜后退此顶。还住煖时生大忧恼。失胜利
故。设从煖位进得顶时。彼犹未能永舍恶
趣。故从彼退不大忧恼。有说住顶位时多
诸留难住煖不尔。是故偏说。故如是说。于
三时中诸业烦恼。极与行者而作留难。一
从顶入忍时能感恶趣诸业烦恼极为留
难。义言行者若入忍位定不复受诸恶趣
生。我于谁身受异熟果。二圣者离欲染时。
能感欲界诸业烦恼极为留难。义言行者。
若离欲染于欲界生。定不复受我于谁身
受异熟果。三得阿罗汉果时。能感后有诸
业烦恼极为留难。义言行者若得阿罗汉
果。定不复受一切生死。我于谁身受异熟
果。有说顶不久住是进退际故。煖位不尔
故不说煖堕。有说住顶位时将获大利。
犹如圣者得不堕法得忍。异生亦复如是。
如室路拿二十俱胝九十一劫不堕恶趣。从
顶退时失此大利。故说顶堕。退煖不尔故
不说之。

云何顶堕。答如有一类。亲近善士听闻正
卷六 第 27b 页 T27-0027.png
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说增修妙行。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善施设苦谛。善施
设集灭道谛。彼于异时。不亲近善士。不听
闻正法。不如理作意。于已得世俗信。退没破
坏移转亡失。故名顶堕。问何故作此论。答
前虽说顶自性。而未说顶云何得云何舍。
今欲说之故作此论。亲近善士者。谓亲近
善友。听闻正法者。谓属耳听闻。如理所引。
诃毁流转。赞叹还灭。顺瑜伽法。如理作意
者。谓自内正解信佛菩提法。是善说增修妙
行者。显信三宝。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者。
显信五蕴。善施设苦谛。善施设集灭道谛
者。显信四谛。此中信佛菩提。乃至信善施
设道谛。皆共显示法随法行。此及前三。即是
显示四预流支。是名得顶。问佛为何等所
化有情。于顶位中显示三宝。复为何等显
示五蕴。又为何等显示四谛。答为愚宝者
显示三宝。为愚蕴者显示五蕴。为愚谛者
显示四谛。复次为初业者显示三宝为已
串习者显示五蕴。为已超作意者显示四
谛复次为钝根者显示三宝。为中根者显
示五蕴。为利根者显示四谛。复次为疑行
者显示三宝。为我慢行者显示五蕴。为诸
邪见损觉慧者显示四谛。有作是说。为乐
广者显示三宝。为乐略者显示四谛。为乐
广略者显示五蕴。是名三种所为差别。已
说得顶。云何舍顶。彼于异时者。谓彼散乱
时。不亲近善士者。谓亲近恶友。不听闻
正法者。谓作意听闻非理所引。赞叹流转
卷六 第 27c 页 T27-0027.png
诃毁还灭。违瑜伽法。不如理作意者。谓
自内邪解。于已得世俗信。退没破坏。移转亡
失者。谓于已得即顶位中。顶等流世俗信。退
没破坏。移转亡失。

此中尊者。欲令顶堕义得成立故。复引
契经为證。如佛即为波罗衍拿摩纳婆
说。

「 若人于如是
 三法而退失
 我说彼等类
 应知名顶堕」


问何等名为顶堕自性。答顶堕自性是不成
就。无覆无记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有说信时
名得顶。不信时名顶堕。如是则说。不信为
顶堕自性。有说诸烦恼缠。能令顶堕。如是
则说诸染污法。为顶堕自性。有说若法随
顺退彼法。名顶堕。如是则说一切法为顶
堕自性。以退顶时一切法皆是退顶。增上缘
故。譬喻者言。此但假说无实自性。谓相续
中。先成就顶。今时退失。说为顶堕。如何求
觅顶堕自性。如人有财名为富者。若贼劫
去即名贫人。他问汝贫以何为性。彼答我
昔多有珍财。今被劫去唯名贫者。当有
何性。又如有人先著衣服。后贼夺去即便
露形。他问汝今露形以何为性。彼答我先有
衣。今贼夺去。唯露形住。当有何性。又
如有人衣服破坏。他问汝衣破坏以何为
性。彼答我衣本完今已破坏。唯名衣破。当
有何性。如是行者先成就顶今时退失。
说名顶堕无别自性。评曰初说为善。此即
摄在。复有所馀如是类法。不相应中。不相
卷六 第 28a 页 T27-0028.png
应行有多种故。

云何煖乃至广说。问何故名煖。答智于境
转。故有胜智。煖生能烧诸烦恼薪。故名为
煖犹如钻火。上下相依有火。煖生能烧薪
等。有说诸有相依故。有堕有智煖生。能令
诸有皆悉萎悴。故名为煖。犹如夏时聚花
为𧂐。花生煖气还自萎悴。又如夏时积
聚粪壤。中生煖气还自腐烂。有说诸蕴相
依故。有堕蕴智煖生。能烧蕴林令其永灭。
故名为煖。如竹𥯤等相摩煖生。能烧彼林
令为灰烬。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依求解脱
有善根生。是圣道日前行前相。故名为煖。
如日将出明相先现。复次依求解脱有善
根生。是圣道火前行前相。故名为煖。如火
将然烟为前相。

云何煖。答若于正法毗奈耶中。有少信爱。
即信名爱故名信爱。于正法中。有信爱者。
说缘道谛信。于毗奈耶中。有信爱者。说缘
灭谛信。问此煖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缘四
圣谛。何故此中。但说缘灭道谛非苦集耶。
答依胜说故。谓四谛中灭道是胜。出生死
故。馀如顶中广说。有说于正法中。有信爱
者。说缘三谛信。于毗奈耶中。有信爱者。
说缘灭谛信。以煖具缘四圣谛故。问缘灭
道谛可尔。是可信事。是生信处。是所归依。
应信爱故。缘苦集谛。云何可尔。烦恼恶行
及所得果。犹如粪秽深可厌患。不应于中
生信爱故。答信有二种。一者信可。二者信
爱。于灭道谛具二种信。于苦集谛虽无
卷六 第 28b 页 T27-0028.png
信爱而有信可。故缘苦集亦生于信。馀广
说如顶。问诸于正法毗奈耶中。有少信爱
者。彼皆得煖耶。答不尔。所以者何。煖是色
界定地修地。十六行相所摄善根。此中说有
如是信爱。非馀信爱故言不尔。

此中尊者。引经为證。如世尊为马师井宿
二苾刍说。此二愚人。离我正法及毗奈耶。
譬如大地去虚空远。此二愚人。于我正法
毗奈耶中。无少分煖。此经文句。虽已隐没。
而作论者以愿智力引之为證。问此煖善
根殊胜微妙住寂静地。世尊何故名少分
耶。答此于所馀顺决择分。最微小故得少分
名。有说此于正法毗奈耶中。观事不共微小
善根。后边生故说名少分。问诸有未得煖
善根者。皆如此二被诃摈耶。答不尔。所以
者何。世尊所化。总有三种。一于佛法有意
乐。二于佛法息意乐。三于佛法无意乐。
此二苾刍于佛正法。全无意乐故佛诃摈。
诸如是类亦被诃摈。非馀未得煖善根者。
有说此二苾刍舍离亲爱归佛出家。然于
正法毗奈耶中。全无信爱可以摄受故佛诃
摈。非馀未得煖善根者。即彼经中。世尊先
告马师井宿二苾刍言。吾当为汝说四句
法。汝欲知不当恣汝意。二苾刍言。我今
何用。知尊法为。问此中何者是四句法。
有说四圣谛是。所以者何。彼不见谛造恶
行故。有说四念住是。所以者何。彼由颠
倒造恶行故。有说四正断是。所以者何。
彼由懈怠造恶行故。有说四神足是。所
卷六 第 28c 页 T27-0028.png
以者何。彼阙胜德造恶行故。有说四圣种
是。所以者何。彼贪利养造恶行故。有说四
沙门果是。所以者何。彼实未得四沙门果。
而称我得造恶行故。有说四无量是。所
以者何。彼由贪瞋嫉妒增上。造恶行故。
有说四静虑是。所以者何。彼由欲界烦恼增
上造恶行故。有说四善巧是。谓界善巧。处
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所以者何。
彼愚因果造恶行故。有说即四种顺决择
分善根是。所以者何。佛说彼二人无少分
煖故。有说即增一阿笈摩中。四法迹是。一
无贪法迹。二无瞋法迹。三正念法迹。四正
定法迹。有说即杂阿笈摩中。四句法是。如
彼颂言。

「 贤圣法中善言最
 二常爱言远不爱
 三常实言离虚诳
 四常法言远非法」


如是说者。四圣谛是彼愚谛理背圣教
故。问佛深知彼不堪受法。如何以法而恣
彼耶。答佛欲自显无过失故。勿有谓彼
无教化者。故造恶行而自毁坏。是以如来
举手告言。诸教化事我皆能作。而汝不受自
行邪行。以自损坏非我过也。有说为止
释种不信心故。若不以法而恣彼者。无量
释种生不信心。云何义成。于自亲族心
怀悭嫉不欲教化。将恐彼人与己相似。
由佛以法而恣彼意。是诸释种不信心息。
有说为止外道诽谤业故。若不以法而恣
彼者。无量外道便诽谤言。云何名为得大
悲者。若诸弟子随顺恭敬便为说法。若诸
卷六 第 29a 页 T27-0029.png
弟子违逆不敬则不教化。由佛以法而恣
彼意。是诸外道诽谤便息。有说令彼證知
过在己故。佛以软语而责彼言。汝本及今
恒造恶行。我常教化都不信受。今复为汝
欲说法要汝言何用知尊法为。汝之过失
汝自为證。有说令彼后时种善根故。佛知
彼二。今虽不能受我正法。而命终已生龙
趣中。便自忆念昔大悲者。恣我正法而我
不受。今生恶趣受诸苦恼。由此便起悔俱
善根。以此因缘速脱恶趣。有说为护佛
法令不坏故。佛知彼二。从此命终当生
龙趣。剧苦所逼作是念言。我从何没来生
于此。即自忆念从人中来。复自念言。昔作
何业。便自观见昔曾出家不能正行堕在
此处。次作是念佛不化我故令我今生此
恶处。便起瞋恨欲来人中。破窣堵波坏
僧伽蓝。杀诸苾刍苾刍尼等。令如来法殄灭
无馀。当于尔时佛神力故。有如来像住立
其前。而告之言。马师井宿。吾当为汝说四
句法。汝欲知不当恣汝意。时二毒龙即便
自忆。昔佛亦作如是告我。我时不受是我
自咎非如来过。由此因缘瞋缠遂息。生大
惭愧护持佛法。由如是等种种因缘。佛以
正法而恣彼意。问何故二人作如是说我
今何用知尊法为。答彼二自知造诸恶行。
非正法器故说是言。彼自思惟于生天论。
我尚非器况极微细解脱论耶。有说彼二自
知。数犯禁戒。恶行烦恼。损坏相续。焦塼瓦等
可令生芽。我等闻法生解脱芽。无有是
卷六 第 29b 页 T27-0029.png
处故作是说。我今何用知尊法为。有说彼
二自知。造作增长恶趣定业故作此言。有
说彼二身中恶相现故。谓彼自见于十指端
有十道水将欲流出。便作是念我等决定
当生龙中。于如是时。何用更知世尊正法。
故作是说何用知为。有说佛记彼二。已种
独觉菩提善根。于当来世定成独觉。彼作
是念我等现世。终不能入正性离生得果
漏尽。故作是说。我今何用知尊法为。

由此世尊复作是说。此二愚人。离我正法
及毗奈耶。譬如大地去虚空远。此二愚人。
于我正法毗奈耶中无少分煖。若诸弟子能
以财食供给其师。而共住者。尚不应以粗
言拒逆。况彼不能以此同住。而作如是违
戾语耶。问有多种毗奈耶。谓时毗奈耶。方
毗奈耶。种性毗奈耶。家毗奈耶。明毗奈耶。
罚罪毗奈耶。犯毗奈耶。圣毗奈耶。贪毗奈
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此中意说何毗奈耶。
有作是说。此中说罚罪毗奈耶。或有说者。
此中说犯毗奈耶。复有说者。此中说圣毗
奈耶。如是说者。此中说贪瞋痴毗奈耶。问何
故尊者。七门分别。世第一法。顶唯二门。忍
之与煖但说自性。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
随彼意欲而作此论。或略或广不应徵诘。
复次如以七门分别世第一法亦应以七
门分别馀三。如西方尊者以十七门总分
别四种顺决择分。此亦应尔。总以七门分
别四种。而不尔者。当知此是有馀之说。复
次世第一法。微细难见难可觉知。以不
卷六 第 29c 页 T27-0029.png
分明不现见故。七门分别。馀三不尔故略
说之。复次世第一法。多诸诽谤。故以七门
分别遮止。馀三不尔故略分别。复次世第
一法。唯一刹那。其相难了须广分别。馀三
相续故略说之。

如是四种顺决择分。谓煖顶忍世第一法。问
如是四种自性云何。答皆以五蕴为其自
性。尊者妙音作如是说。顺决择分有欲界
系。有色界系。欲界系中下者名煖。上者名
顶。此二自性唯有四蕴。欲界中无随转色
故。色界系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为世第一
法。此二自性皆具五蕴。色界中有随转色
故。如是说者。此四善根皆是色界。定地修
地。行圣行法故四自性皆具五蕴。问若此
四种。皆色界系。云何建立四种别耶。答此
四善根。虽同色界。而有可动。有不可动。
有有留难。有无留难。有可断有不可断。
有可虑有不可虑。有可退有不可退诸可
动有留难。可断可虑可退。中下者名煖。上
者名顶。诸不可动无留离。无断无虑不可
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为世第一法。故此
四种虽同色界系。五蕴为自性而有差别
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亦尔。已说
自性当说所以。问此何故名顺决择分。答
决择者。谓圣道。如是四种。是顺彼分。顺
彼分中。此四最胜。是故名为顺决择分。即
此四种亦名行谛。亦名修治。亦名善根。
行谛者。谓以无常等十六行相游历四谛
故修治者。谓为求圣道修治身器除去秽
卷六 第 30a 页 T27-0030.png
恶引起圣道故。犹如农夫为求子实修
治田地除去秽草此亦如是。善根者。谓圣
道涅槃。是真实善。此四与彼为初基本。为
安足处故名为根。问此四善根。为有几品。
答总有三品。谓下中上。煖是下品。顶是中。
品。忍及世第一法是上品。有说煖有二品。
谓下下下中。顶有三品。谓下上中下中中。忍
有三品。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
品谓上上。若以三品摄之。煖唯下品。顶下
中品。忍中上品。世第一法。唯是上品。尊者
妙音说曰。煖有三品。顶有六品。忍有八品。
世第一法唯上上品。若以三品摄之。煖
唯下品。顶下中品。忍通三品。世第一法唯
是上品。尊者觉天说曰。煖有三品。谓下下下
中下上。顶有三品。谓中下中中中上。忍有
二品。谓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品谓上
上。若以三品摄之如初说。尊者世友说曰。
煖有三品。谓下下下中下上。顶有二品。谓
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谓中上上下上中。世
第一法唯一品谓上上。若以三品摄之。煖
唯下品。顶唯中品。忍中上品。世第一法唯
是上品。问此四善根有何差别。答所说品异。
即是差别。复次名亦差别。谓此名煖。乃至
此名世第一法。复次念住。为等无间名煖。
煖为等无间名顶。顶为等无间。名忍。忍
为等无间。名世第一法。如等无间无间趣
入。加行亦尔。复次乐别观蕴名煖。乐别观
宝名顶。乐别观谛名忍。由此发生世第
一法。复次煖止缘谛下愚。顶止缘谛中愚。忍
卷六 第 30b 页 T27-0030.png
止缘谛上愚。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
止缘谛粗愚。顶止缘谛中愚。忍止缘谛细
愚。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生缘谛下
明。顶生缘谛中明。忍生缘谛上明。由此发
生世第一法。复次煖生缘谛粗明。顶生缘谛
中明。忍生缘谛细明。由此发生世第一法。
如生明生信亦尔。是谓差别。

顺决择分善根中。煖亦得亦舍。得者由加行
故。舍者或由退故。或由越界地故。或由
舍众同分故。舍此煖已。亦作无间业。亦
断善根。亦堕恶趣。有何胜利。能与涅槃
作决定因。谓得煖者。如吞钩鱼。已得决定
涅槃法故。顶亦得亦舍。得者由加行故。舍
者或由退故。或由越界地故。或由舍众同
分故。舍此顶已。亦作无间业。亦堕恶趣。
复有何胜利。谓能毕竟不断善根。问若尔
天授应未得顶。彼起邪见断善根故。伽他所说。当云何通。如说。

「 愚夫众所识
 是名为失利
 白法皆灭坏
 应知从顶堕」


此颂世尊。为天授说。是则天授。从顶退已。
而断善根。云何乃言。舍此顶已。必不断善。
答依未得退说顶堕言。提婆达多。已修得
煖。不久得顶。著名利故还退失煖。复断
善根于顶应得而不得故。说名顶堕非已
得退。有作是说。世尊如顶于佛作恶。而
堕恶趣。故名顶堕。有馀师说佛法如顶。
彼坏佛法便自退落。故名顶堕。忍亦得亦
舍。得者由加行故。舍者或由越界地故。或
卷六 第 30c 页 T27-0030.png
由舍众同分故。不由退故。复有何胜利。
谓毕竟不退。不作无间业。不堕恶趣。世第
一法。亦得亦舍。得者由加行故。舍者由越
界地故。不由退故。亦不由舍众同分故。
复有何胜利。能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有
馀师说。煖亦得亦舍如前说。舍此煖已。亦
作无间业。亦堕恶趣。有何胜利。能与涅槃
作决定因。及能毕竟不断善根。若尔天授
应未得煖。彼起邪见断善根故。顶亦得
亦舍如前说。舍此顶已亦堕恶趣。复有
何胜利。不作无间业。忍亦得亦舍如前说。
复有何胜利。毕竟不退。不堕恶趣。不执
著我。问若尔邬波离室利鞠多。指鬘谛语等。
应未得忍。彼执有我。抗拒佛故。答彼
欲论议。假立有我。实不执著。世第一法。得
舍等事。皆如前说。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