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唐-尊者舍利子四法品第五之二¶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3c 页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七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 四法品第五之二

四智者,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
何?答:缘欲界行诸无漏智、缘欲界行因诸无
漏智、缘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欲界行能断
道诸无漏智。复次缘法智及缘法智地诸无
漏智,是名法智。类智云何?答:缘色无色界行
诸无漏智、缘色无色界行因诸无漏智、缘色
无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色无色界行能断
道诸无漏智。复次缘类智及缘类智地诸无
漏智,是名类智。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
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欲色界和合
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是名
他心智。世俗智云何?答:诸有漏慧,是名世
俗智。

复有四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苦智云何?
答于五取蕴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无漏
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于有漏因思惟因、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4a 页 T26-0394.png
集、生、缘所起无漏智,是名集智。灭智云何?答:
于诸择灭思惟灭、静、妙、离所起无漏智,是名
灭智。道智云何?答:于无漏道思惟道、如、行、出
所起无漏智,是名道智。

四力者,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定力;四、慧力。
信力云何?答:依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殖净信,
是有根生安立坚固,一切沙门及婆罗门诸
天魔梵若馀世间皆无有能如法牵夺,是名
信力。精进力云何?答: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
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恶不
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
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
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證
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精进力。定
力云何?答: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
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
具足住,是名定力。慧力云何?答:如实了知是
苦圣谛、如实了知是苦集圣谛、如实了知是
苦灭圣谛、如实了知是趣苦灭道圣谛,是名
慧力。问: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
此力,能断能碎能破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
缠,故名为力。

四处者,一、慧处;二、谛处;三、舍处;四、寂静处。
慧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
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慧处谓漏尽
智,是故苾刍应成就漏尽智。若成就漏尽智,
说名成就最胜慧处。是名慧处。谛处云何?答:
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
说:苾刍当知,最胜谛处谓不动解脱。谛者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4b 页 T26-0394.png
谓如实法,诳者谓虚妄法。是故苾刍应成就
不动解脱。若成就不动解脱,说名成就最胜
谛处。是名谛处。舍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
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先
所执受无智无明越正路法,今时应舍应变、
吐应除弃。苾刍当知,最胜舍处谓弃舍一切
依爱尽离染永灭涅槃,是故苾刍应成就此
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说名成就最胜舍处。是
名舍处。寂静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
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贪染恼
心令不解脱、瞋染恼心令不解脱、痴染恼心
令不解脱。苾刍当知,此贪瞋痴无馀永断变
吐除弃爱尽离染永灭静没名真寂静,是故
苾刍应成就真寂静。若成就真寂静,说名成
就最胜寂静处。是名寂静处。

四蕴者,一、戒蕴;二、定蕴;三、慧蕴;四、解脱蕴。戒
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
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戒、若无学戒、若一
切善非学非无学戒,皆是戒蕴。是名戒蕴。定
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
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定、若无学定、若一
切善非学非无学定,皆是定蕴。是名定蕴。慧
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
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慧、若无学慧、若一
切善非学非无学慧,皆是慧蕴。是名慧蕴。解
脱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
作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解脱、若无学解
脱、若一切善非学非无学解脱,皆是解脱蕴。
是名解脱蕴。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4c 页 T26-0394.png

四依者,一、思择一法应远避;二、思择一法应
受用;三、思择一法应除遣;四、思择一法应忍
受。云何思择一法应远避?答:如薄伽梵于《防
诸漏记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应审思
择,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恶水牛等当远避之。
应审思择,株杌毒刺坑堑崖谷井厕河等当
远避之。应审思择,恶行恶威仪、恶友恶伴侣、
恶行处恶卧具等当远避之。恶卧具者,谓若
受用如是卧具,为诸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分
别处而生分别、不应测量处而生测量、不应
猜疑处而生猜疑,如是卧具我说为恶,汝等
苾刍应当远避。是名思择一法应远避。云何
思择一法应受用?答:如薄伽梵于《防诸漏记
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应审思择,如法
衣服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
颜貌、不为端严,但为遮防蚊虻寒热蛇蠍等
触,及为覆蔽深可羞耻丑陋身形。应审思择,
如法饮食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
为颜貌、不为端严,但为此身暂住存济、止息
饥渴摄受梵行,为断故受不起新受,无罪存
济力乐安住。应审思择,如法卧具当受用之,
不为勇健、不为傲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但
为遮防寒热风雨,及得最胜安隐寂静。应审
思择,如法医药当受用之,不为勇健、不为傲
逸、不为颜貌、不为端严,但为止息未起已起
所有疾病得修善业。是名思择一法应受用。
云何思择一法应除遣?答:如薄伽梵于《防诸
漏记别经》中作如是说:汝等苾刍,已起欲寻
恚寻害寻,不应韫畜,应速断灭变吐除遣。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5a 页 T26-0395.png
是名思择一法应除遣。云何思择一法应忍
受?答:如薄伽梵于《防诸漏记别经》中作如是
说:汝等苾刍应起精进,有势有勤、勇悍坚
猛不舍善轭。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
连拄而存,若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所
起精进。又精进时身心疲惓,终不由斯而生
懈怠。应深忍受寒热饥渴蛇蠍蚊虻风雨等
触,又应忍受他人所发能生身中猛利辛楚
夺命苦受毁辱语言。是名思择一法应忍受。

四法迹者,一、无贪法迹;二、无瞋法迹;三、正
念法迹;四、正定法迹。云何无贪法迹?答:无贪
者,谓于欲境诸不贪不等贪,广说乃至非贪
类非贪生,是名无贪。法迹者,谓即无贪亦名
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为无贪
法迹。云何无瞋法迹?答:无瞋者,谓于有情不
欲损害、不怀栽杌、不欲扰恼,广说乃至非已
为过患、非当为过患、非现为过患,是名无瞋。
法迹者,谓即无瞋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
法迹,是故名为无瞋法迹。云何正念法迹?答:
正念者,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念随念,
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是名正念。法迹者,谓即
正念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
为正念法迹。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谓依
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定令心住,广说乃至
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迹者,谓即正定亦名
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为正定法
迹。

四应證法者,谓或有法是身应證、或复有法
是念应證、或复有法是眼应證、或复有法是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5b 页 T26-0395.png
慧应證。云何有法是身应證?答:谓八解脱,是
身应證。云何有法是念应證?答:谓宿住事,是
念应證。云何有法是眼应證?答:谓死生事,是
眼应證。云何有法是慧应證?答:谓诸漏尽,是
慧应證。

第三嗢拖南曰:

「 三四法有九,
 行修业受轭,
 离系与瀑流,
 取系各四种。」


有四行、四修定、四业、四法受、四轭、四离系、四
瀑流、四取、四身系。

四行者,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
行;四、乐速通行。云何苦迟通行?答:静虑不摄
下品五根,是名苦迟通行。云何苦速通行?答:
静虑不摄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云何乐
迟通行?答:静虑所摄下品五根,是名乐迟通
行。云何乐速通行?答:静虑所摄上品五根,是
名乐速通行。

复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调伏行;
四、寂静行。云何不堪忍行?答:谓不堪忍寒热
饥渴蛇蠍蚊虻风雨等触,又不堪忍他人所
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骂辱语言,
如是种类,是名不堪忍行。云何堪忍行?答:谓
能堪忍寒热饥渴蛇蠍蚊虻风雨等触,又能
堪忍他人所发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夺命苦受
骂辱语言,如是种类,是名堪忍行。云何调伏
行?答:眼见色时,专意系念,防护眼根、调伏其
心,不令发起烦恼恶业。耳闻声时、鼻嗅香时、
舌尝味时、身觉触时、意了法时,专意系念防
护耳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调伏其心,不令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5c 页 T26-0395.png
发起烦恼恶业,是名调伏行。云何寂静行?答:
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
支、八圣道支、四通行、四法迹、奢摩他、毗钵舍
那,是名寂静行。问:何故说此名寂静行?答:以
于此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贪欲
瞋恚愚痴慢等,寂静、等寂静、最极寂静,是故
说此名寂静行。

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
能获得现法乐住;二、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
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三、有修定若习若
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四、有修定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云
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
住?答:于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
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云
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
见?答:于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
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
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云何修定若习若
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答:于受想
寻观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
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
获得胜分别慧。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
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答:于第四静虑所摄
清净舍念俱行阿罗汉果无间道摄心一境
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如
薄伽梵于波罗衍拿起问中说: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6a 页 T26-0396.png

「 「断欲想忧怖,
 离惛沈睡眠,
 及恶作掉举,
 得舍念清净。
 法轮为上首,
 得正智解脱,
 我说断无明,
 得胜分别慧。」」


四业者,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
黑白黑白异熟业;四、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能尽诸业。云何黑黑异熟业?答:如世尊为持
俱胝牛戒布剌拿说:圆满当知,世有一类补
特伽罗,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身
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集增长
有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自体。彼感得有损
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彼生有损害世间
已,触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损害
受,一向不可爱、一向不可乐、一向不可喜、一
向不可意,如那落伽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
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
有情随自造业。圆满当知,是名黑黑异熟业。
造有损害身语意行者,谓造不善身语意行,
于此义中意说不善身语意行,名有损害身
语意行。彼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
有损害法者。谓造不善身语意行已,造作增
长不远离法,于此义中意说造作增长不远
离法,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
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自体者,谓造作增长
不远离法已,感得地狱中有,于此义中意说
地狱中有,名有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
中有中,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
尝味、身所觉触、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
意、不悦意非悦意、不可意相非可意相、不平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6b 页 T26-0396.png
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缘纯受忧苦。彼感得
有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世间者,谓感得地
狱中有已生地狱趣,于此义中意说地狱趣,
名有损害世间。所以者何?谓生地狱趣已,眼
所见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
广说乃至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缘纯
受忧苦。彼生有损害世间已触有损害触
者,谓生地狱趣已触地狱触,于此义中意说
地狱触,名有损害触。彼触有损害触已受有
损害受者,谓触如是类触,定受如是类受,触
顺苦受触时必受苦受,由此故说触有损害
触已受有损害受。一向不可爱、一向不可乐、
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者,谓彼苦受,一切
有情皆共不爱不乐不憙亦不可意,由此故
说一向不可爱乃至不可意。如那落迦诸有
情类者,谓显趣向地狱世间诸有情类,由此
故说如那落迦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
生者,谓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缘而生于
彼,由此故说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
如是类触者,谓生地狱已复触地狱触,由此
故说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
情随自造业者,谓设若造有损害身语意行、
若不造有损害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有损
害法、或俱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若积集增
长有损害法、若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俱感
得有损害自体、或俱不感得有损害自体;若
感得有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有损害自体,俱
生有损害世间、或俱不生有损害世间;若生
有损害世间、若不生有损害世间,俱触有损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6c 页 T26-0396.png
害触、或俱不触有损害触;若触有损害触、若
不触有损害触,俱受有损害受、或俱不受有
损害受,则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
造业,以若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
有损害法;若不造有损害身语意行,则不积
集增长有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有损害法,则
感得有损害自体;若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法,
则不感得有损害自体。若感得有损害自体,
则生有损害世间;若不感得有损害自体,则
不生有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世间,则触有
损害触;若不生有损害世间,则不触有损害
触。若触有损害触,则受有损害受;若不触有
损害触,则不受有损害受。由此应言,是故我
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是名黑黑异熟业者,
谓此业是不善感非爱异熟。云何白白异熟
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拿说:圆满
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造无损害身语意
行。彼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增长无损
害法。彼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已,感得无损害
自体。彼感得无损害自体已,生无损害世间。
彼生无损害世间已,触无损害触。彼触无损
害触已,受无损害受,一向可爱、一向可乐、一
向可喜、一向可意,如超段食天诸有情类,彼
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
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圆满当知,是名白
白异熟业。造无损害身语意行者,谓造善身
语意行,于此义中意说善身语意行,名无损
害身语意行。彼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已,积集
增长无损害法者,谓造善身语意行已,造作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7a 页 T26-0397.png
增长远离法,于此义中意说造作增长远离
法,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无损
害法已,感得无损害自体者,谓造作增长远
离法已,感得色界中有,于此义中意说色界
中有,名无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中有
中,眼所见色、耳所闻声、身所觉触、意所了法,
一切可意非不可意、悦意非不悦意、可意相
非不可意相、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缘
纯受喜乐。彼感得无损害自体已,生无损害
世间者,谓感得色界中有已,生色界天趣,于
此义中意说色界天趣,名无损害世间。所以
者何?生色界天趣已,眼所见色乃至意所了
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广说乃至平等相非
不平等相,彼由此缘纯受喜乐。彼生无损害
世间已,触无损害触者,谓生色界天趣已,触
色界天触,于此义中意说色界天触,名无损
害触。彼触无损害触已,受无损害受者,谓触
如是类触,定受如是类受。触顺乐受触时必
受乐受,由此故说触无损害触已,受无损害
受。一向可爱、一向可乐、一向可喜、一向可意
者,谓彼乐受,无量有情皆共可爱可乐可喜
可意,由此故说一向可爱乃至可意。如超段
食天诸有情类者,谓显趣向色界世间,由此
故说如超段食天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
类生者,谓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缘而生
于彼,由此故说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
触如是类触者,谓生色界已复触色界触,由
此故说生已复触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
情随自造业者,谓设若造无损害身语意行、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7b 页 T26-0397.png
若不造无损害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无损
害法、或俱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若积集增
长无损害法、若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俱感
得无损害自体、或俱不感得无损害自体。若
感得无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无损害自体,俱
生无损害世间、或俱不生无损害世间。若生
无损害世间、若不生无损害世间,俱触无损
害触、或俱不触无损害触。若触无损害触、若
不触无损害触,俱受无损害受、或俱不受无
损害受。则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
造业,以若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
无损害法;若不造无损害身语意行,则不积
集增长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无损害法,则
感得无损害自体;若不积集增长无损害法,
则不感得无损害自体;若感得无损害自体,
则生无损害世间;若不感得无损害自体,则
不生无损害世间。若生无损害世间,则触无
损害触;若不生无损害世间,则不触无损害
触。若触无损害触,则受无损害受;若不触无
损害触,则不受无损害受。由此应言,是故我
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是名白白异熟业者,
谓此业是善感可爱异熟。云何黑白黑白异
熟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拿说:圆
满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造有损害无损
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
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
有损害无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
体。彼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
无损害世间。彼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已,触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7c 页 T26-0397.png
有损害无损害触。彼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已,
受有损害无损害受相间相杂,如人及一分
天诸有情类。彼由此类有此类生,生已复触
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圆
满当知,是名黑白黑白异熟业。造有损害无
损害身语意行者,谓造善不善身语意行,于
此义中意说善不善身语意行,名有损害无
损害身语意行。彼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
行已,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者,谓造善
不善身语意行已,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
于此义中意说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名
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彼积集增长有
损害无损害法已,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
者,谓造作增长远离不远离法已,感得人及
欲界天中有,于此义中意说人及欲界天中
有,名有损害无损害自体。所以者何?谓住彼
中有中,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
尝味、身所觉触、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
意、悦意亦不悦意、可意相亦不可意相、平等
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缘杂受苦乐。彼感得
有损害无损害自体已,生有损害无损害世
间者,谓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已,生人及欲
界天趣,于此义中意说人及欲界天趣,名有
损害无损害世间。所以者何?谓生人及欲界
天趣已,眼所见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
亦不可意,广说乃至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
由此缘杂受苦乐。彼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
已,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者,谓生人及欲界天
趣已,触人及欲界天触,于此义中意说人及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8a 页 T26-0398.png
欲界天触,名有损害无损害触。彼触有损害
无损害触已,受有损害无损害受者,谓触如
是类触,定受如是类受。触顺苦乐触时,必受
苦乐受,由此故说触有损害无损害触已,受
有损害无损害受。相间相杂者,谓苦乐受相
间相杂而现在前,由此故说相间相杂。彼由
此类有此类生者,谓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
有缘而生于彼,由此故说彼由此类有此类
生。生已复触如是类触者,谓生人及欲界天
已,复触人及欲界天触,由此故说生已复触
如是类触。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自造业者,
谓设若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若不造
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俱积集增长有损
害无损害法、或俱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
害法;若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不积
集有损害无损害法,俱感得有损害无损害
自体、或俱不感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若感
得有损害无损害自体、若不感得有损害无
损害自体,俱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或俱不
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若生有损害无损害
世间、若不生有损害无损害世间,俱触有损
害无损害触、或俱不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若
触有损害无损害触、若不触有损害无损害
触,俱受有损害无损害受、或俱不受有损害
无损害受,则不应言,是故我说彼诸有情随
自造业。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卷第七
四法品第五之二¶ 第 398b 页 T26-03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