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59c 页
三坛传戒正范卷四
金陵宝华山司律沙门 读体 撰
*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初令净人。洒扫法堂。正敷一座。左右设二辅弼座。
列供香花然烛。至时鸣椎集众。诸引礼统新求戒
者。各持五七二衣挂钵执具诣堂。以所持之衣置
于旁案。向引礼师三拜。二引礼各将二人往请二
师。到巳齐礼三拜。次同二师迎请和尚。伹以九人。
一人执香。礼仪如常。迎至法堂。维那作梵举集众
偈。若求戒者鲜。或遇馀缘。则不必局于偈。单举云
来集菩萨三声亦可。和尚升座拈香。复举香赞。二
师向和尚具仪三礼。起巳归本位而立。待众三请
巳毕。方就位坐。
引礼云。
上香 复位 诸善男子。一齐向上排班。闻磬声。至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0a 页 X60-0660.png
诚顶礼三拜。长跪 合掌。
*** 第一明请师
引礼合掌白云。
夫鍊金铸物而像生。元因范正。为人行巳而有礼。皆
为师严。若不令起殷重心。安能感发增上戒。必须明
匠以决愚情。今为汝恭请堂上律师。为汝等作
沙弥十戒和尚。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
教汝。各称自巳法名。其馀言词。皆随我道。
*** 第二正请师
引礼作梵云。
大德。一心念我等。今请大德为沙弥十戒和尚。
愿大德为我作沙弥十戒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沙
弥戒。慈悯故。
如是三请。三叩首为正。若三请巳。总一叩首亦可。
和尚云。
善男子。汝等既巳殷勤三请我为沙弥十戒和尚。汝
等当依教修行。谨慎莫放逸。依教奉行 引礼云
汝等一齐起立。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长跪 合
掌 今为汝等恭请现前二师。作沙弥十戒阿阇黎。
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自巳
法名。其馀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等。今请大德为十戒阿阇黎。愿
大德为我作十戒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弥戒。
慈悯故 如前拜巳 师云。
诸善男子。汝等既巳殷勤伸请。我今可尔为汝等作
十戒阿阇黎。精进莫放逸。依教奉行 引礼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0b 页 X60-0660.png
汝等一齐起立。闻磬声作礼三拜。长跪 合掌。
*** 第三开导
和尚抚尺云。
善男子等。我今受汝所请为沙弥十戒和尚。所有言
教。各须谛听。
夫涅槃经云。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
生。出家宽广犹若虚空。一切善法繇之增长。然虽如
是。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当持净戒。所
以道剃发染衣为相。受持禁戒为性。故萨婆多论云。
新受戒人与佛齐等。以此推之。出家僧尼真是善法
之聚。汝等既出家巳。号曰沙弥。而沙弥之称有乎二
种。一者形同沙弥。二者法同沙弥。梵语沙弥。此云勤
策。谓能勤修众善。策进心行故。若但剃发染衣。未沾
戒品。名曰形同沙弥。若能受持十戒。方号法同沙弥。
今则将升宝坛。受具足大戒。理当先受沙弥十戒。欲
受沙弥清净十戒者。先祈三宝。以为依怙之尊。次屈
万灵。而作镇严之主。一齐起立。随我音声。至诚作观。
一心启请。各称法名。
和尚起座。拈香作梵。二师引礼。同音举和。运想三
宝。一切恭敬。
*** 第四明请圣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等。一心奉请
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
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
违本誓。慈光摄照。證盟受戒。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0c 页 X60-0660.png
如是请巳。众齐一拜。复起合掌。作观而立。乃至三
请三拜。后准此。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等。一心奉请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
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
。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等。一心奉请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
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
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
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證盟受戒。
香花迎。香花请。等。一心奉请。
此一请词。但言二字法名。不同上请三宝云弟子。
虽天龙鬼神中。不无大菩萨权现在内。然今以迹
论之。不论其本也。
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
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各乘本誓。普降
法筵。监坛护戒。
如是一一三请竟。和尚与二师。各就本座而坐。引
礼呼彼受戒者。顶礼一拜。仍复长跪合掌。一心谛
听。
*** 第五忏悔
和尚抚尺云。
善男子等。适来为汝。恭请
三宝。降临道场。證盟受戒。今则三宝光明赫奕在此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1a 页 X60-0661.png
座筵。汝等现身一往所作之业。各人巳知巳忆者。于
昨夜羯磨堂中曾经忏悔。尚有无始至于今生。所造
微细过愆。识情昏迷不自觉知。惟有
诸佛菩萨尽知尽见。汝等应当翘勤五体。端秉一心。
求哀忏悔。忏悔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所有言词。随我所道。
下偈和尚举二句。引礼教彼说二句。每二句一叩
首。必须言音明了。三伸求悔。
「 我弟子
从于无始
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
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拨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
求哀忏悔
惟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净光明
照触我身
诸恶消灭
三障蠲除
复本心源
究竟清净」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此乃广陈忏悔。若时促。仍用大经四句。惭愧则四
句消愆。无惭则纵广无益。
|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
| |一切罪障皆 |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1b 页 X60-0661.png
|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
| |一切罪根皆 |
普贤菩萨如上三称 和尚抚尺云。
诸善男子。我今为汝等忏悔巳竟。阿阇黎当为彼等
问其遮难。秉归羯磨。
*** 第六问难
羯磨师抚尺云。
善男子。所言遮难者。准律明制。更有十三重难。十六
轻遮。遮难若无。方是完全净器。堪受比丘大戒。此时
不及详问。俟圆具登坛时。自有教授师于屏处逐一
问汝。汝等逐一实答。若不实答。并不得戒。我今先且
总问汝等。以便受沙弥十戒。而为比丘具戒之基本
也。善男子。汝等于此现身之中。不曾犯重难轻遮否。
无。
*** 第七归依
羯磨师抚尺云。
善男子等。既无遮难。适閒对
三宝前忏悔巳竟。戒可得受。我今为汝秉宣三归羯
磨。令汝等感发戒体。当称自巳法名。其馀言词。
皆随我道。
我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
僧。我今随佛出家。为和尚。
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悯故。
*** 第八结归
羯磨师抚尺云。
上来三归。正是纳体于心。更加三结。得法圆满。谓之
三番羯磨。汝等再称法名。随我所道。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1c 页 X60-0661.png
我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我今随佛出
家巳。为和尚。
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悯故。
*** 第九说戒相
和尚抚尺云。
诸善男子。今阿阇黎已为汝等秉宣三归羯磨竟。汝
等巳得沙弥清净戒体。我今为汝等说十戒之相。令
汝识相守持。以护其体。各称法名。
* 第一 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能持。
* 第二 尽形寿不偷盗。
* 第三 尽形寿不淫欲。
* 第四 尽形寿不妄语。
* 第五 尽形寿不饮酒。
* 第六 尽形寿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
* 第七 尽形寿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
* 第八 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
* 第九 尽形寿不非时食。
* 第十 尽形寿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如是三宣戒相巳 引礼呼沙弥等。一叩首起立
两分。教各持咒。先搭五衣。次著七衣。展大具巳。合
掌顶礼三拜。若众多。不展具亦可。举
南无宝坛华菩萨摩诃萨。
众齐同和。三拜巳。仍跪合掌而听。
*** 第十听教嘱
和尚抚尺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2a 页 X60-0662.png
诸沙弥等。我巳授汝十戒之相竟。所有受具法仪。出
家学本。及各门行相威仪。自有教授阿阇黎为汝等
一一分别。今当更示汝等五德十数。壮悦道志。依而
奉行。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所言
五德者。福田经云。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
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
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所言十
数者。僧祇律云。一者一切众生皆依饮食。二者名色。
三者痛痒想。四者四谛。五者五阴。六者六入。七者七
觉支。八者八正道。九者九众生居。十者十一切入。此
是沙弥之法。应如是故。既闻知巳。恒记莫忘。当来升
宝坛上。于诸师座前。白四羯磨受大比丘戒。入三宝
数。绍继圣种。自利利他。功德难思。汝等从兹勤修戒
定慧。习学经律论。使佛法久住世间。令众生正信不
断。慎勿懒堕。恣纵身心。能如是依教奉行否。依
教奉行。
和尚鸣尺。起座叉手。回向云。
以此受戒功德
普济群生。庄严净土。大众同音。念佛回向。
大众齐声念佛。沙弥等三拜起具。分立左右。二师
下位。作礼和尚三拜巳。和尚下位。礼座上佛三拜。
维那举回向偈 众接和。
「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2b 页 X60-0662.png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初坛传戒正范
* 二坛传受比丘戒正范
登坛受具者。须知两土发起之端。建坛同异之义。
按要览云。世尊在祇园。时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
比丘受戒。佛敕诸比丘于园外院东南。置一戒坛
为僧受具公所。法敕既颁。十六大国。诸精蓝中咸
遵建立。自后登坛受具。僧界法三。一一如制。若片
乖违。则受者不得戒。临坛僧犯罪。其言出金口。法
载龙藏。凡圣同轨更无异辙。此土肇始南山宣祖。
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在净业寺。建石戒坛。依律授
受。时诸律司莫不景仰芳规。崇尚而行。南山律宗
于是大震。历代绍继。盖有由也。今临安昭庆仙林。
姑苏开元等寺。古迹犹存。又唐宝历元年及大中
二年。曾亦广建方等戒坛。宋祥符二年建甘露戒
坛七十二处。方等者。谓广大平等周遍之称。甘露
者。取喻涅槃。谓戒为入涅槃故。从果彰名。然戒坛
之坛似同比丘。所授之戒唯是大乘。故坛上正中
供佛菩萨五位圣师。绕坛之时。秉戒和尚并二阿
阇黎自下而中。自中而上。彼三师礼佛菩萨竟。从
西入佛后。复从佛南出敷座于侧。秉戒和尚坐。二
阿阇黎左右立。其仪迥殊比丘受具。十僧数满。难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2c 页 X60-0662.png
遮重轻。大乘不拘根缺缘差。但发大心领纳即得
戒。所以坛名方等。或云甘露也。嗟夫。律学废坛绝
登巳久。今金陵华山如制建坛垂范。作持宗绍南
山。非若彷佛大乘撰仪空谈罔实者。是故先明戒
坛同异冠之于首。俾知僧界受具。不可无坛有据
也。
其戒坛所在。不与大界同体。以别是一界故。律云
时诸比丘。有须四比丘众羯磨事起。五比丘众。十
人众二十人众羯磨事起。是中集会疲极。佛制听
结戒场。毗尼母论云。外更不结大界直结小界。亦
不得受具。五分等律亦尔。是故凡有比丘如教持
戒所在。必先结戒场。次结大界。于戒场内建一戒
坛。上设十师座。无事则以栅栏之。作法则乘时而
开。然此坛乃非师不与之地也。正受具日洒扫洁
丽。于坛周匝悬挂幡盖璎珞。坛下正中设一香案
然烛供花未受具者。无容杂听。复于屏处。设一问
难座。
** 第一明僧中请师法
律云。弟子无师教授。故造非法。佛言。当立和尚。弟
子看和尚当如父母想。敬重瞻视。又病比丘无人
看顾。便不善终。佛言。当立弟子。应共相敬重瞻视。
便得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
善见律云。以初不请故。后便违教。佛制令请也。十
诵及僧祇律云。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一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3a 页 X60-0663.png
一头面礼僧足巳。然后请之。毗尼母论云。佛言。一
者和尚如法。二者二师如法。三者七僧清净。四者
羯磨成就。五者众僧和合与欲。是名满足受具也。
今准诸律。会义立仪。当于正受具时先鸣楗椎。集
同界共住比丘僧。众引礼师令求具沙弥各各挂
钵。披五七二衣。执具捧僧伽黎。鱼贯而行。至法堂
巳。诸引赞大德将彼等手捧之大衣。收置左右案
上。先礼所集。界内现前大僧三拜。起立分班巳。次
一引礼统二求具者。往请七师至堂。诸求具者作
礼三拜。起分两立。次二引礼各率二求具者。往请
二师至巳。待九师相会礼毕。彼求具等作礼二师
三拜。起立分班。二引礼双鸣引磬前行。领八新求
具者。诣方丈迎请第一位律师至堂。先所请九律
师转下向上。作礼三拜(十师若是等辈当平拜。若九师是第一位之下座。或
是弟子。第一位当纳礼。毋得紊乱腊次尊𢍉。而废圣制)。十师作礼竟。各就座
跏趺巳。求具沙弥。方礼第一位律师。
引礼云。
诸沙弥等。一齐向上排班 展大具 闻磬声至诚
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长跪 合掌。
左班引礼云。
夫明镜当台。遇形则鉴。洪钟在架。有叩则鸣。圆成三
聚。须假于三师。举检七非。全凭于七證。今在此大僧
之中。为汝等恭请十师。登坛受具。汝等各各记取和
尚及现前诸师相貌名字。不得忘失。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3b 页 X60-0663.png
第一位某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
右班引礼云。
第二位律师。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
左班引礼云。
第三位律师。为汝等作教授阿阇黎。
右班引礼云。
第四位律师。为汝等作尊證阿阇黎。
乃至第十位。左右引礼亦如是举名示相。令诸求
具者。一一记识分明。
诸沙弥。一齐起立。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
长跪 合掌。
** 第二正请师法
左班引礼云。
诸沙弥。今为汝等恭请某堂上某某律师。为汝
等作具足戒和尚。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
今教汝。各称法名。其馀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沙弥等。今请大德为得戒和尚。
愿大德为我作得戒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
慈悯故。
如是至诚三伸请。三叩首。即一叩首亦可。
第一位和尚云。
诸沙弥。汝既殷勤三请。可尔为汝等作得戒和尚。清
净莫放逸。顶戴奉行。
诸沙弥等。一齐起立。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 护
钵。长跪 合掌 右班引礼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3c 页 X60-0663.png
诸沙弥。今为汝等恭请现前诸师。作羯磨阿阇黎。教
授阿阇黎。尊證阿阇黎。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
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其馀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沙弥等。今请大德为羯磨教授
尊證阿阇黎。愿大德为我作羯磨教授尊證阿阇黎。
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悯故 。
第二位羯磨师云。
诸沙弥。汝既殷勤伸请我现前诸师。为汝作羯磨阿
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證阿阇黎。可尔。汝等清净莫放
逸。顶戴奉持。
诸沙弥。一齐起立。闻磬声作礼三拜 撩衣 护钵
起具 分班。
诸引赞。仍将各人大衣次第散还。令彼自捧。十师
起座。第一师举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号方举。法鼓大擂。普众同音。一齐朗诵。二引礼
双鸣引磬导前。诸比丘僧次之。新求具沙弥又次
之。以三求具沙弥执香。一在第十师前。一在第三
师前。一在第一师前。导前二引礼先至戒坛左右
对列。馀随者接踵至巳。各依行次围绕坛之左右。
及后三方。三执香者。于坛前一行旁立。九师至香
案前两分序列。第一师至。居中向上。法鼓佛声即
止。准古坛仪。登坛之始。有祝延一科。盖僧弘佛法
必藉外护。故灵山会上世尊曾有付嘱。若违佛语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4a 页 X60-0664.png
而负国恩者。恐教化难昌。今则仍遵古坛仪范。维
那作梵举祝延香赞。大众同和。
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皇王
祝圣寿。地久天长。端为皇王祝圣寿。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第一师恭谨拈香三拜。默祝圣巳竟。次九师转下。
与第一师向上并列。展大具。赞礼三宝。第一师先
声。九师同赞。
「 稽首礼诸佛
及法贤圣僧
今演毗尼法
续僧伽命脉
正法得久住
三乘果不绝
将登清净坛
愿證盟所说」
十师赞礼三拜毕。维那举大悲咒。大众齐声同诵。
第十师先转身从东南向西绕坛。次九师。次八师。
乃至第一师末行。绕三匝巳。脱履复从西升第二
级向西北绕一匝。至南升第三级第一师面南而
立。九师面北而立。九师向第一师三拜。第
一师先声。九师同和。馀众默然。
「 持戒清净如满月
身口皎洁无瑕秽
大众和合无疑诤
是乃可得同授戒」
十师和合三礼举偈竟。第一师居中座而坐。羯磨
师居左首座。教授师居右首座。七證师左右顺次
各就座。
** 第三坛主白法
。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4b 页 X60-0664.png
法音罕遇。戒德难思。能超凡鄙秽流。可入圣贤宝位。
为师为匠诚易诚难。炉韛弘开人根须鍊。受持禁戒
衣钵应严。如无衣钵莫容缺借。前言重难。后列轻遮。
问若不解不知。勤劳徒设。信其实语实答。陶诱得方。
令发上品真诚。要期尘境。图使十方善法。灌注身心。
五分基成。三身体具。当须同志。愿勿异缘。谨白。
引礼云。
诸沙弥等。人各照位。依次排班。
左右为首沙弥从上而下。馀者雁行相随。至坛前
面。分班顺次立定。诸引赞将彼等所捧大衣暂为
接持。以便作礼。
上香。复位 向上排班。问
讯。展大具 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长
跪 合掌。
坛主抚尺云。
众沙弥等。今者集僧登坛。如律作法。理当先祈
三宝。慈光摄照。次屈万灵。威神镇卫。各称法名。一
齐起立。随我音声。作观三请。
十师一齐起座。至诚运想作梵。坛主拈香。佛及诸
天一一三请。求具沙弥随其所请一一三拜。须知
能所空寂。感应道交。
香花迎。香花请。沙弥等。一心奉请
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
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4c 页 X60-0664.png
违本誓。慈光摄照。證盟受戒。
如是请巳。众齐一拜。复起合掌作观而立。
香花迎。香花请。沙弥等。一心奉请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
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惟愿一心。归命顶礼
。
香花迎。香花请。沙弥等。一心奉请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
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
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
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證盟受戒 。
香花迎。香花请。沙弥等。一心奉请
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
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不违本誓。镇坛
护戒。
如是伸请巳毕。十师仍就座跏趺而坐。诸沙弥等
各复长跪合掌。
** 第四安受戒者所在
佛言。受戒之人不得在空隐。离见闻处。若界外。和
尚及足数人亦尔。当安受戒者。眼见耳
不闻处。
坛主抚尺云。
通启
三宝巳竟。诸引礼将彼求具沙弥等。安置眼见耳不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5a 页 X60-0665.png
闻处立。
引礼云。
诸沙弥一拜起具 分班。汝等随
我音声。一齐念佛出坛。
坛下诸比丘先出。二引礼双鸣引磬在前。口称佛
号。诸沙弥手捧大衣。同音齐诵。左右相对随后而
行。出坛外安之得所。
** 第五差教授法
时有受戒者。将至界外脱衣看。稽留受戒事。佛言
不应尔。自今巳去先问十三难事。然后受戒。
坛主抚尺云。
僧集否。僧巳集。和合否。和合。未受比丘
戒者出否。巳出。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受具足
戒羯磨。既受具足戒。今此众中谁能作教授
师。往屏处与诸沙弥问难。我堪能。
长老既能。众中羯磨师单白羯磨。差教授师下
坛问难 羯磨师在本座。叉手白云。
大德僧听。彼沙弥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若
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为教授师。白如是。作白成否。(七證
师在本座合掌同声应云)成。
七师齐答成者。谓人法事三。皆如律如法如佛所
教。此谓称量得宜。办事克就。若一不如律。设答成
者。则事无成济。七證犯罪。一字之司。任实非轻。今
既羯磨成巳。教授师即当起座。作礼坛主三拜。转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5b 页 X60-0665.png
身从南下第二级。向西南绕至东北下第三级。著
履绕至正南。朝坛上叉手一问讯。从西南而出诣
屏问所。
** 第六教授出众问难法
师到屏处就座而坐。鸣尺一声。一引赞大德将三
受具沙弥至师前。接彼所捧大衣。令三礼长跪。复
还彼衣。引赞却离见闻。
师抚尺云。
诸沙弥。坛上诸师作法。差我下来问汝三人遮难。汝
莫恐怖。须臾之间。令汝三人升于宝坛。受具足戒。成
大比丘。入三宝数。此非小缘。当生庆幸。
夫戒者。乃菩提之根本。圣道之镃基。佛世利机契动
便感。末世浇薄圣制从缘。缘集则作法功成。缘散则
戒德无立。无作功勋不可见也。托缘定其有无。三衣
一钵是汝三人得戒之正缘。我于未问遮难之前。先
与汝说衣钵名相。此是安陀
会。此是郁多罗僧。此是僧伽黎。此是钵多罗。然此衣
钵乃恒沙诸佛之标志。圣贤沙门之轨仪。西天九十
六种外道尚不识其名字。惟佛一人示此未曾有法。
汝今得获受持。当须珍敬爱护。今此衣钵是汝自巳
有否。有。既有甚善。应当受持披著。
诸部律中。亦即加法受。其五七二衣。于受沙弥戒
时曾令权著。今唯大衣未受。一引赞呼彼三人。叩
首起立于侧。先一沙弥近前。捧衣对师。作如是说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5c 页 X60-0665.png
云。
大德。一心念。我。此僧伽黎二十五条衣受。四长
一短。割截衣持。善。
巳受竟者。过一旁口诵偈咒。齐整著衣。彼未受者。
一一对师。亦如是受。著衣既毕。同向师前一拜。长
跪合掌 师抚尺云。
诸沙弥谛听。汝从无始以来。起虚妄心欺诳贤圣。沈
没生死无解脱期。今既投佛出家。为佛弟子。受佛禁
戒。出生死津。务要断虚妄根。行真实道。今正是至诚
时。实语时。我问汝等重难轻遮。汝当谛审此身。有则
言有。无则言无。汝三人不犯边罪耶。无。量
汝三人乍入道门。不识此罪之名。谓曾受佛戒巳。于
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
名边罪。汝不有耶。无。
凡问难有无。意在相解。故中边不相领解。尚不能
成其舍戒。今虽问而不识者。与不问无别。律云。不
成受戒。故下皆类此。可以知之。
汝白衣时。沙弥时。污净行比丘尼耶。无。
汝非白衣时。沙弥时。盗听众僧说戒。诈称比丘。受人
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贼住之人佛不许度。汝非
此人耶。非。
汝非外道。投佛出家。受佛戒巳。还归外道。今复重来
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
许度。汝非此人耶。非。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6a 页 X60-0666.png
汝非生(谓人从生来男根不具。是名生不男)犍(谓人以刀去男根。是名犍不男)妒(谓男根似
无。见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感有根。是名妒不男)变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6b 页 X60-0666.png
戒和尚。若遇路途遥远不能侍诣。当以焚香遥空称
名致敬。不得慢意。
汝三人年满二十否。巳满。
衣钵具足否。具足。
父母听汝出家否。听。
汝不负人钱债。作不还心而来受戒否。无。
汝非他家下使人否。非。
汝非当朝有名有禄官人否。非。
汝是丈夫否。是丈夫。
本律云。年满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
食。忍恶言及毒虫。是丈夫位。
既是丈夫。又要无病。一疥癞。二痈疽。三白癞。四乾痟。
五颠狂。汝果无如是五病否。无。
时有此五种病人。求耆婆治。耆云。我唯医王。及佛
弟子。彼思巳即出家受具。复就治之。病好罢道还
家。路逢耆婆问知白佛。故制不听。若准律中。凡身
相不具有辱大僧者皆不听。今但问最后制以摄
广遮也。
沙弥等。我今于此问汝。少閒坛上众师之前亦如是
问。汝如此答我。少閒坛上众师之前亦如是答。汝等
随我而行。待我先至僧中作白。僧若默然允可。我以
手招之时。汝等即当进坛。
引赞呼三沙弥。一拜起立于旁。教授师起座出位
前行。三沙弥次第随师后行。将近戒坛令沙弥止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6c 页 X60-0666.png
立。瞻观坛上。
** 第七白召入众法
教授师至坛前。立中合掌。向上问讯巳。作如是白
云。
大德僧听。彼沙弥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我(某甲)巳问竟。听将来。白如是。(师白
巳面向沙弥招手召之云)诸沙弥。汝等来。
沙弥闻召。具仪前行至坛。师移步诣香案之左而
立。语云。
汝等一齐近香案前。问讯 长跪 居中者拈香
一瓣。供养坛上诸师。一拜而起。随我登坛乞戒。
** 第八明乞戒法
教受师前行。沙弥随后。绕至坛西。脱履升第二级。
从西北绕至正南升第三级。师归本座前合掌而
立。沙弥与师相去舒手及处。一行面北立定。师教
云。
展大具。顶礼三拜 撩衣。长跪 合掌。
善男子恳切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乞戒之语。汝
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其馀言词。
皆随我道。
大德僧听。我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我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愿僧慈悯故。拔
济我。
如是三乞。一叩首毕。教授师就本座而坐。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7a 页 X60-0667.png
** 第九羯磨师单白法
羯磨师。于本座合掌。先作单白羯磨巳。然后问难。
作如是白云。
大德僧听。此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此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若僧到时。僧忍
听。我问诸难事。白如是。作白成否。成。
** 第十正问难法
羯磨师云。
此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钵多罗。今此衣钵是汝
三人有否。有。
善男子谛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今随所问。汝当随
实而答。僧祇律云。若不实答。便欺诳诸天魔梵。沙门
婆罗门世人。及以如来众僧。自得大罪。
汝三人不犯边罪耶。无。
汝非白衣时。沙弥时。污净行比丘尼耶。无。
汝非白衣时。沙弥时。盗听大僧说戒。诈称比丘。受人
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贼住之人佛不许度。汝非
此人耶。非。
汝非外道。投佛出家。受佛戒巳。还归外道。今复重来
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
许度。汝非此人耶。非。
汝非生犍妒变半五种不男人耶。非。
汝非弑父耶。无。
汝非弑母耶。无。
汝非弑阿
罗汉耶。无。
汝非破和合僧耶。无。
汝非恶心
出佛身血耶。无。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7b 页 X60-0667.png
汝非诸天鬼神等。变为人形而来受戒耶。非。
汝非龙畜等能变化者。化为人形而来受戒耶。非。
汝三人身中各不佩带男女二形。此正乖道器。汝今
有耶。非。
善男子。此十三重难既无。我今更问汝十六轻遮。
汝三人出家巳来。各各训导。是何法名。汝三人
今日得戒和尚是谁。上某下某大和尚。
汝三人年满二十否。巳满。
衣钵具足否。具足。
父母听汝出家否。听。
汝不负人钱债。作不还心而来受戒否。无。
汝非他家下使人否。非。
汝非当朝有名有禄官人否。非。
不是丈夫否。是丈夫。
既是丈夫又要无病。一疥癞。二痈疽。三白癞。四乾痟。
五颠狂。汝果无如是五病否。无。
** 第十一明授戒体法
和尚抚尺云。
善男子。前无重难。后无轻遮。甚是净器。众僧同庆当
授汝戒。但深戒上善。广周法界。量等虚空。今欲进受。
要须缘境发心。心境相容。方发无作。萨婆多论云。凡
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汝三人从无始以来。于
一切境上造诸恶业。恶遍法界。今欲受戒翻前恶境。
并起善心。故戒法所因还遍法界。故我如来随众生
心造无边之业。制无边之戒。戒随所制。故须缘境。境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7c 页 X60-0667.png
量虽多。举要而言。不出乎二种。一者情境。二者非情
境。言情境者。上至诸佛。下至众生。十界正报。中阴有
情。凡有心者。皆名情境。非情境者。十界依报。一切世
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舟车屋宅。珍宝田园。地水火
风乃至虚空。佛说圣教。儒流文字。形像塔庙等。皆名
非情境。善男子。既知境量如此宽广。当须依境发心。
心有三品。中下二心。劣弱非胜。伹能自度。不能度人。
我今教汝发上品心求上品戒。何为上品心。今于我
诸师座前立三种誓愿。一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
二者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三者誓度一切众生。无
一众生不度。发此三种大誓愿巳。于白四羯磨言下
进受大比丘戒。不为但求声闻小果故。直欲成就三
聚净戒故。趣向三解脱门故。正求佛果。求大涅槃。令
法久住故。发如是上品心。受上品戒。次当开广汝怀
者。良繇戒法体周法界。量等尘沙。终不以汝三人现
前父母所生。报得狭劣身心而能容受。当作虚空器
量之身。方能领纳尘沙戒法。故论云。若此戒法有形
色者。入汝身时当作天崩地裂之声。繇是非色法故。
令汝不觉不知当起警怀之意。发上品殷重之心。领
纳如来清净妙戒。今正为汝等白四羯磨受大
比丘戒。汝等当眼观坛仪。耳听羯磨。一心谛受。莫馀
思馀觉。羯磨师先作一白叠事告知。次秉三羯磨。量
其可否。
此古坛广文。于鸣尺下。补其一二。准十诵云。羯磨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8a 页 X60-0668.png
受戒时。当一心听。莫馀觉馀思。唯应敬重。当正思
惟。心心相忆念。应分别之。违者突吉罪。若受戒坛
数众多。可用随机羯磨中略文。此广略之文。皆出
自南山。如略开导时。应与彼言。
六道众生多是戒障。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必并
堪。汝无遮难定得受戒。汝当依论文。发增上心。所
谓救摄一切众生。以法度彼。又戒是诸善根本。能
作三乘正因。又戒是佛法中宝。馀道所无。又能护
持佛正法久住。又仗羯磨威势。众僧大力。能举法
界胜法置汝身心。汝当眼观坛仪。耳听羯磨。
如前广中可知。
** 第十二正受戒体法
羯磨师合掌云。
惟愿和尚大众不吝慈悲。布施其戒。同心共秉。慎勿
异缘。令此三人。感发圆宗戒体。将秉羯磨。听宣作白。
大德僧听。此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此等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等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若僧到时。僧忍听。僧
授(某甲)等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作白成否。(七證师合
掌齐答云)成。
大德僧听。此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此等。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等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等具足戒。
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等授具足戒。
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此是初羯磨成否。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8b 页 X60-0668.png
成。
大德僧听。此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此等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等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等具足戒。
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等授具足戒。
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此是二羯磨成不。
成。
大德僧听。此等从和尚求受具足戒。此等
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为和尚。等自说清净
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等具足戒。
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等授具足戒。
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此是三羯磨成不
成。
僧已忍。与等授具足戒竟。为和尚。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
善见论及诸律并云。受具足巳。和尚阿阇黎等。为
当记春夏冬时分。某月某日。乃至量影等时。受具
足戒。若不为说记取者。坛上师有罪。此明僧腊夏
数。令行来坐起。知上中下座尊卑礼节故。
** 第十三次说四堕法
时有比丘。受具足巳。众僧舍去。既不识犯。便造重
罪。佛言。自今巳去作羯磨巳。当先与四波罗夷法。
和尚戒师抚尺云。
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8c 页 X60-0668.png
犯一一法。非沙门非释子。
汝一切不得犯淫。作不净行。若比丘犯不净行。受淫
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门非释子。
尔时世尊。与说譬喻。犹如有人截其头。终不能还活。
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巳。不能还成比丘行。汝是
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能持。
一切不得盗。下至草叶。若比丘盗人五钱。若过五钱。
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自
烧教人烧。若埋若坏色者。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如断
多罗树心。终不复更生长。比丘犯波罗夷法亦如是。
终不更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
能持。
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下至蚁子。若比丘故。自手断
人命。持刀与人。教死。叹死。与人非药。若堕胎。若厌祷
杀。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言
犹如针鼻缺。不堪复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不
复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能持。
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
非真实。非巳有。自说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
定。得四空定。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
汉果。天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喻
者。譬如大石破为二分。终不可还合。比丘亦如是。犯
波罗夷法。不可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
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9a 页 X60-0669.png
比丘有二百五十戒相。唯此四法。谓之根本无残
罪。若犯不听忏。即当灭摈。故先急急宣说。馀者谓
之枝叶有残罪。若犯许忏。是以稍缓。待下坛去令
其读学。故今不宣。
** 第十四后授四依法
时世饥俭。乞求难得。有外道辄自出家受戒。后僧
无食。便即休道。佛言。先与四依。然后受戒。复有外
道求僧出家。先说四依。彼即报言。我堪二依。若纳
衣腐药。不堪此二。即便休道。佛言。此外道大有所
失。自今巳去后授四依。应如是授。
和尚抚尺云。
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依法。比丘依此得
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
比丘依粪扫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
中尽形寿能持否。能持。
若得长利。檀越施衣。割坏衣得受。
比丘依乞食。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
是中尽形寿能持否。能持。
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
月初一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请食得受。
比丘依树下坐。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
法。是中尽形寿能持否。能持。
若得长利。若别房。尖头屋。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得受
比丘依腐烂药。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
法。是中尽形寿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9b 页 X60-0669.png
若得长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
今所宣第四依法。是西域医药。此方乃草根木皮
等。虽然律从西制。而教巳流东。必随土地所产。时
医所用。凡是比丘应病之药。有馀弃者。皆名腐烂
药。伹是檀越发心布施一切药饵。皆名长利。若不
随其方国者。则此依法徒受而无益矣。
** 第十五结劝回向
和尚抚尺云。
汝受戒巳。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和尚如法。阿
阇黎如法。众僧具足满。汝当善受教法。应当劝化作
福治塔。供养佛法众僧。和尚阿阇黎若一切如法教。
不得违逆。应学问诵经。勤求方便。于佛法中得须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汝始发心出家。
功不唐捐。果报不绝。馀所未知。当问和尚阿阇黎。汝
等作礼下坛。
若坛数多。三人受竟下坛。令上殿礼佛发愿。坚持
戒品。其为教授师者。唯在坛上满足十师之数。听
秉宣白四羯磨应成巳。彼沙弥等即得具足戒。师
复下坛。往屏处问第二坛沙弥难。问毕亦如前白
召入众。坛坛皆然。若正白四羯磨时。坛上十师不
满。纵羯磨成。彼沙弥等亦不得具足戒。乃至最后
一坛受竟时。引礼呼前受戒者。同集坛前。左右列
班。俟最后受者下坛 和尚鸣尺。十师齐起座而
立。
和尚叉手回向云。
以此受具功德。愿戒海澄清。荡众生之业垢。僧田净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69c 页 X60-0669.png
洁。作大地之津梁。四恩三有。均沾利益。大众同音。念
佛回向。
坛下大众。齐声念佛。坛上九师。转向和尚作礼三
拜两立。引礼呼新比丘等。一齐向上顶礼三拜。起
立分班。第十师先行乃至和尚在末。从南下第二
级。顺西南绕至东下第三级。各著履绕诣坛前。齐
列作礼三拜。
维那举回向偈 大众同和。
「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十师礼毕。回向偈终。和尚转面南立。九师两分。二
引礼双鸣引磬相对前行。新比丘等左右次序随
后。至方丈前。两行合掌面面对跪。候十师行过。仍
起双行至。座前列班。顶礼十师巳。徐徐雁行各归
本堂。俟众引礼及诸引赞回。如常礼谢之。然后九
师转下。礼辞和尚而退。
佛言。当令受具戒者在前而去。弟子当日三时问
讯和尚。朝中日暮当为和尚执作二事。劳苦不得
辞说。一者修理房舍。二者补浣衣服。和尚一切如
法教。尽当奉行。违者如法治。
二坛传戒正范
* 三坛传授菩萨戒正范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0a 页 X60-0670.png
梵网经。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云。佛灭度后。欲以
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
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时。
应三七乃至一年要见好相。若不得好相。虽佛像
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
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
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
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
自誓受戒。要见好相。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
品云。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
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
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其弟子得正法
戒。是中品戒。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
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是下品
戒。其梵网大部。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全文未
传此方。唯第十心地品。流通奉持。故缺师前授法。
菩萨璎珞本业经。及弥勒菩萨所说。菩萨戒羯磨
文中俱明。故今会合加仪。遵行有据。
** 第一明敷座结坛法
若受戒日。先于佛殿。悬以幡盖。正
中敷一高座。供得戒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敷
一高座。供尊證师十方诸佛。羯磨师文殊菩萨。教
授师弥勒菩萨。同学等侣十方菩萨位。右上敷一
高座。候所请菩萨戒法师。一一座筵。皆设香花。时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0b 页 X60-0670.png
至鸣楗椎。诸引礼令受戒者。各各挂钵执具。身著
三衣。将诣殿内。彼受戒者。向引礼师三拜。分
班而立。
引礼白云。
诸佛子。今为汝等严净道场。敷设法座。秉受菩萨妙
善戒法。汝等先当随我诵咒结坛。次方入室请师。
引礼白巳。于正中向座。合掌问讯巳。转身顺右举
大悲咒。彼受戒等一齐朗诵。各各依次贯珠随后
而行。旋绕三匝。三诵咒毕。引礼先归本位。随者亦
各照班次立定。举。
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
** 第二明请师入坛法
凡在界内同居大僧。先听鸣椎齐集方丈。结坛既
毕。诸引礼左右相对导前出坛。众求戒者。一一次
第对随于后。俱诣方丈。如常列班。二引礼各将二
求戒者。往请二阿阇黎到巳。求戒等作礼三拜。二
阿阇黎。分归辅弼位而立。四引礼出班。先应通知
侍者。次入室请师。师出室就座。二阿阇黎转向菩
萨戒法师三拜复位。
引礼云。
诸佛子等。一齐向上排班。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长跪 合掌。
夫菩萨戒者。事出非常。凭师乃发。佛前自誓。相好难
期。一遇明师。便名得戒。今为汝等恭请堂上律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0c 页 X60-0670.png
师。为汝等作菩萨戒法师。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
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其馀言词。皆随我道。
菩萨戒羯磨经云。若诸菩萨。欲学菩萨三聚净戒。
或是在家。或是出家。于无上菩提发弘愿巳。审求
功德具足。有智有力同法菩萨。先礼双足。偏袒右
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如是请言。
大德忆念。我今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
惟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悯听授。
此请词。出弥勒羯磨经。如是三请。三叩首。
菩萨戒法师云。
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今可尔临坛。遵依大乘
经律。为秉宣授受 引礼云。
诸佛子等。一齐起立。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 护
钵。起具 分班。
待众起立巳定。引礼将香与一为首者执之 菩
萨戒法师。起座合掌。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众齐称佛号。坛中大擂法鼓。二引礼左右相对
导持幢幡者前行。次随喜众。次受戒者。次二引礼
双鸣引磬。其执香者逐后。二阿阇黎又次之。菩萨
法师在末。二侍者。一棒钵一持锡杖相随。其引导
幢幡进坛。诣上左右高座旁立。随喜大众依随幢
幡。从上次第两序而下排定。受戒者。如常班次对
列。其鸣磬二引礼两分却至幡前。二阿阇黎于中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1a 页 X60-0671.png
高座前左右对立。法师居中展大具。作观顶礼十
方三世三宝九拜。钵杖随立其后。
维那举集众偈云。
「 降伏魔力冤
除结尽无馀
闻此妙响音
尽当云来集」
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功勋酬帝主深恩
利益报檀那厚德」
今为传授。菩萨三聚净戒说者。
九拜竟。举偈毕。法师起具。升座拈香。敛衣而坐。二
阿阇黎转下亦如是九礼巳。诣法师高座上。于左
右辅立。钵杖持在师后。
引礼云。
随喜海众。出班礼佛。
大众具仪。诣中三礼竟。各各依次仍归本位列之。
引礼云。
上香。复位 诸佛子。一
齐向上排班 展大具 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长跪 合掌。
** 第三明礼敬三宝法
菩萨羯磨经云。既作如是无倒请巳。偏袒右肩。恭
敬礼拜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巳入大地得大
智慧得大神通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生
殷净心。又璎珞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当受戒时。先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1b 页 X60-0671.png
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佛。礼未来世。尽未来际
一切佛。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佛。如是三礼。法
僧亦然。
引礼云。
诸佛子。汝等既发胜心。求受菩萨净戒。应当作观运
心。随我音声顶礼十方三宝。人各自称法名。一齐
起立合掌。
左右引礼。或八人或六或四。对往至中。一行列定。
展大具。入观顶礼。合掌作梵云。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诸佛。
诸受戒者。必须同声同礼一切恭谨。勿致身口参
差。心意散乱。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贤圣。
** 第四明正请师法
羯磨经云。其受戒菩萨。复于有智有力菩萨所。谦
下恭敬。膝轮据地。对佛像合掌请言。是故
礼三宝竟。诸求戒者。仍各长跪合掌。众引礼起具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1c 页 X60-0671.png
复位。唯一引礼立于佛前教云。
诸佛子等。今对佛像前。随我语言。至诚正请菩萨戒
法师。
惟愿大德哀悯。授我等菩萨净戒。
作是一说巳。众齐一叩首。引礼复还本位。菩萨羯
磨经云。如是请巳。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不久
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
义。默然而住。尔时菩萨戒法师。应抚尺问云。
诸佛子听。汝是菩萨否。是菩萨。既是菩萨。
汝发菩提心未。巳发菩提心。
** 第五明开导戒法
菩萨戒师抚尺云。
诸佛子听。汝等今者。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
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摄律仪戒。摄善戒
法。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
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
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
去一切菩萨巳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
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能受。
如是三问三答。此文出羯磨经中。
** 第六明请圣法
菩萨戒法师抚尺云。
汝诸佛子。既能受菩萨净戒。能学菩萨学处者。各各
起立合掌。端秉一心。五体投地。随我伸请诸佛菩萨。
为菩萨戒和尚诸师。各称自巳法名。
师起座拈香。入观作梵。二阿阇黎同音请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2a 页 X60-0672.png
香花迎。香花请。比丘等。一心奉请。
大德。释迦如来。一心念我比丘等。今请如来为
我作得戒和尚。惟愿如来为我作得戒和尚。我依如
来故。得受菩萨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悯故 当三
启请。三顶礼。下皆同。
香花迎。香花请。比丘等。一心奉请。
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一心念我等。今请菩萨为
我作羯磨阿阇黎。惟愿菩萨为我作羯磨阿阇黎。我
依菩萨。故得受菩萨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悯故。
香花迎。香花请。比丘等。一心奉请。
大德。弥勒菩萨。一心念我等。今请菩萨为我作
教授阿阇黎。惟愿菩萨为我作教授阿阇黎。我依菩
萨故。得受菩萨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悯故。
香花迎。香花请。比丘等。一心奉请。
大德。十方一切如来。一心念我等。今请如来为
我作尊證师。惟愿如来为我作尊證师。我依如来故。
得受菩萨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悯故。
香花迎。香花请。比丘等。一心奉请。
大德。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一心念我等。今请
菩萨为我作同学等侣。惟愿菩萨为我作同学等侣。
我依菩萨故。得受菩萨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悯故。
如是拈香。一一三请巳毕。师复就座而坐。引礼呼
众。长跪合掌。
** 第七受四不坏信
菩萨戒师抚尺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2b 页 X60-0672.png
璎珞经云。礼三宝巳。复教受四不坏信。依止四依。所
云四不坏信者。盖吾人所禀体性是一。而于此一体
之中具得有佛法僧宝及戒故。梵语佛陀。华言觉。谓
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是名本具之佛宝也。
法即轨持之义。谓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
是名本具之法宝也。僧者。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
众。谓恒沙妙德。性相不二。理事和合。是名本具之僧
宝也。戒者。谓金刚光明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
萨本源。一切众生佛性种子。是名本具之性戒也。汝
等从今信得自心是佛是法。是僧。是戒。尽未来际身
不忘不失。故云四不坏信。虽云体具真常。不无修證。
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应当归投住持三宝。纳受
清净妙戒。依止修行。方得圆成无上佛果。今对。
诸佛菩萨座前。一一谛受。归依之语。汝当自说。恐汝
不能。随我所道。
* 我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
* 我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法。
* 我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僧。
* 我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戒。
各随师语朗说。三受三叩首。
** 第八忏悔过法
菩萨戒师抚尺云。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2c 页 X60-0672.png
诸佛子。梵网经所明。现身有犯七逆者。不得受戒。前
夜羯磨师巳曾一一详审。汝等幸皆无犯。故得受戒。
今准璎珞经云。受四不坏信巳。次当教悔三世罪。而
罪所言三世者。谓过去无明种子。为罪业之因。今生
现行。为罪业之缘。繇此现行熏过去无始以来之业
种。因缘和合而所作业成。又为当来罪业之恶因。如
是展转相资。故令轮回不绝。今凭
诸佛菩萨座前。惭愧悔过。若能违今生之现行。则过
去业种乾枯。未来业因自灭。悔过之言。汝合自说。恐
汝不能。随我所道。
* 我若过去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
* 我若现在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
* 我若未来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
各随师语朗说。三悔三叩首。
** 第九明发愿法
璎珞及羯磨二经。缺发愿。今釆时行戒本内。发十
四愿以补之 菩萨戒师抚尺云。
诸佛子等。悔过巳竟。三业清净。如净琉璃内外明照。
次应发十四种大愿。依而修行圆满功德。假使热铁
轮。在于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所发愿。我今对
诸佛菩萨座前。一一为汝等三宣。汝等当向
诸佛菩萨座前。心念口言。一一自说。各称法名。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3a 页 X60-0673.png
鸣尺一下。
* 第一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念佛。亲近善知识否。能亲近。
* 第二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舍离诸恶知识否。能舍离。
* 第三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乃至失命因缘。不犯戒否。不犯。
* 第四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读诵大乘经律。问甚深义否。能问。
* 第五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于无上菩提生信心否。能生。
* 第六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若见众生苦恼时。能救护否。能救护。
* 第七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随力。供养三宝否。能供养。
* 第八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孝顺父母敬事师长否。能孝敬。
* 第九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常能舍诸懈怠。勤求佛道否。能勤求。
* 第十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于五尘上诸烦恼生时。能制伏心否。能制伏。
* 第十一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众生无边誓愿度。汝能度否。能度。
* 第十二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烦恼无尽誓愿断。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3b 页 X60-0673.png
* 第十三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法门无量誓愿学。汝能学否。能学。
* 第十四汝等从今时。尽未来际身。佛道无上誓愿成。汝能成否。能成。
** 第十明发戒体法
菩萨戒师抚尺云。
诸佛子等。既能发此十四种深宏誓愿。我当起座。为
汝等顶礼启白。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感发汝等
圆宗戒体。汝应一心善听。作意谛思。当知我初番白
竟之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业力。悉皆震动。我
二番白竟之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汝
顶上。我三番白竟之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顶
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此是无
作戒体。无漏色法。繇汝增上善心之所感得。是故汝
应至诚顶受。
** 次正授戒体法
经云。能受菩萨不起于座。如故长跪。能授菩萨起
座。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
供养顶礼双足作白。今准义加仪。则二阿阇
黎下座先行。菩萨戒师在后。至佛像座前。二师分
立左右。戒师居中拈香。入观三顶礼。长跪合掌白
云。
仰启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今于
此中。现有菩萨。于我菩萨所。乃至三说受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3c 页 X60-0673.png
菩萨戒我为作證。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
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
现觉者。于受戒菩萨亦为作證。慈悯故。慈悯故。
大慈悯故。
此准经文。如是三白。谓之三番羯磨。羯磨如法成
巳。受者即得戒。戒师与二师礼却本座。非似僧法
受具。十师俱坐。羯磨应成而巳。
** 第十一明宣戒相法
上依菩萨羯磨经文。三番启白圣巳。即得菩萨三
聚妙善戒体。此依梵网经中。次宣菩萨十重。四十
八轻戒相。而俾识相守持。以护体故 菩萨戒师
抚尺云。
诸佛子。菩萨有十无尽戒应受持。各称法名。
(称巳言十无
尽戒者。璎珞经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不尽。故言无尽戒也)。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一不得故杀生。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杀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二不得故偷盗。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盗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三不得故淫欲。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淫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4a 页 X60-0674.png
* 第四不得故妄语。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妄语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五不得故酤酒。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酤酒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六不得故说在家出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说四种过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七不得故自赞毁他。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自赞毁他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八不得故悭惜加毁。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悭惜加毁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九不得故瞋心不受悔。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瞋心不受悔戒能持否。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
* 第十不得故谤三宝。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谤三宝戒能持否。能持。
诸佛子。巳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抚尺云。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其中间。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4b 页 X60-0674.png
* 第一不得故不敬师友。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敬师友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不得故饮酒。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饮酒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不得故食肉。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食肉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不得故食五辛。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食五辛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五不得故不教悔罪。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教悔罪戒能持否。能持。
* 第六不得故不供给请法。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供给请法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七不得故懈怠不听法。若有犯。非菩萨行。懈怠不听法戒能持否。能持。
* 第八不得故背大向小。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背大向小戒能持否。能持。
* 第九不得故不看病。若有犯。非菩萨行。不看病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不得故畜杀具。若有犯。非菩萨行。不畜杀具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一不得故作国使。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作国使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二不得故贩卖。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贩卖戒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4c 页 X60-0674.png
* 第十三不得故谤毁。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谤毁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四不得故放火焚烧。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放火焚烧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五不得故僻教。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僻教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六不得故为利倒说。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为利倒说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七不得故恃势乞求。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恃势乞求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八不得故无解作师。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无解作师戒能持否。能持。
* 第十九不得故两舌。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两舌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不得故不行放救。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行放救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一不得故瞋打报仇。若有犯。非菩萨行。不瞋打报仇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二不得故憍慢不请法。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憍慢不请法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三不得故憍慢僻说。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憍慢僻说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四不得故不习学佛。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习学佛戒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5a 页 X60-0675.png
* 第二十五不得故不善知众。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善知众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六不得故独受利养。若有犯。非菩萨行。不独受利养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七不得故受别请。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受别请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八不得故别请僧。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别请僧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十九不得故邪命自活。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邪命自活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不得故不敬好时。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敬好时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一不得故不行救赎。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行救赎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二不得故损害众生。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损害众生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三不得故邪业觉观。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邪业觉观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四不得故暂念小乘。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暂念小乘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五不得故不发愿。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发愿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六不得故不发誓。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发誓戒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5b 页 X60-0675.png
* 第三十七不得故冒难游行。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冒难游行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八不得故乖尊卑次序。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乖尊卑次序戒能持否。能持。
* 第三十九不得故不修福慧。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修福慧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不得故拣择授戒。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拣择授戒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一不得故为利作师。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为利作师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二不得故为恶人说戒。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为恶人说戒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三不得故无惭受施。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无惭受施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四不得故不供养经典。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供养经典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五不得故不化众生。若有犯。非菩萨行。不化众生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六不得故说法不如法。若有犯。非菩萨行。不说法不如法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七不得故非法制限。若有犯。非菩萨行。不非法制限戒能持否。能持。
* 第四十八不得故破法。若有犯。非菩萨行。不破法戒能持否。能持。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5c 页 X60-0675.png
** 第十二结赞回向
璎珞经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巳。其受者。过度四魔。越
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又
经云。受菩萨戒者。即于此身一念之中。具足八种殊
胜功德。一者趣道场殊胜。譬如大鹏。一飞过十万里。
菩萨发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故。二者
发心殊胜。若人一念。发起大悲大智受菩萨戒。即超
二乘。如昔有沙弥侍一罗汉而行。忽发菩提心求受
菩萨戒。此阿罗汉返生恭敬。为担衣钵。让路而行。三
者福田殊胜。假使有人供养满阎浮提大阿罗汉。不
如供一受菩萨戒者。以彼运心广大故。四者功力殊
胜。受小乘戒。譬如萤火。受菩萨戒。譬如日光。一切普
照故。五者灭罪殊胜。受戒破犯犹胜外道。以戒威力。
设堕恶道。受罪轻微故。六者受胎殊胜。受菩萨戒者。
若在胞胎。常为天龙善神共守护故。七者神通殊胜。
受菩萨戒者。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一念
中超越千生。一日内广度群品故。八者果报殊胜。受
菩萨戒者。当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
退转故。诸佛子等。汝今既受菩萨戒巳。即获如是殊
胜功德。各各善护守持。于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
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巳成之
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心者。即非
菩萨。是故应当珍敬。慎勿懈退。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6a 页 X60-0676.png
如是结劝毕。鸣尺一下。众一叩首。菩萨戒师。起座
合掌回向云。
以此受戒功德
上报四恩。下济诸苦。法界众生。同圆种智。在会沙门。
共證菩提。海众齐音。念佛回向。
大众同声念佛。引礼呼新菩萨三拜。起具分班。二
阿阇黎先下座。至中礼佛三拜。近佛座左右而立。
菩萨戒师下座。礼佛三拜。
维那举回向偈 众和之。
「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有情
速往无边光佛刹
回向因缘三世佛
文殊普贤观自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其送菩萨戒师归方丈。谢二师及诸引礼。一一皆
同受具之仪。今大乘戒七众同收。若有比丘尼。式
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者。俱随送之。
但要各归各众。不得糅乱。虽理性戒体无二。然事
相世仪须分。能善护讥嫌。即名持戒也。
若授在家菩萨优婆塞。六重二十八轻戒者。科仪
同此。唯异戒相。故附之。
先六重戒相
*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菩萨戒。若有犯非菩萨行。不杀生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不偷盗
* 第三虚说
* 第四邪淫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6b 页 X60-0676.png
* 第五宣说四众过罪
* 第六酤酒
二十八轻戒相
* 第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菩萨戒。若有犯。非菩萨行。不供养父母师长戒能持否。能持。
* 第二耽乐饮酒
* 第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
* 第四有乞者不能多少分与遣空还
* 第五见四众不能承迎礼拜问讯
* 第六见四众毁所受戒心生憍慢
* 第七月六斋日不受八戒供三宝
* 第八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
* 第九受招提僧卧具床坐
* 第十疑水有虫故便饮之
* 十一险难之处无伴独行
* 十二独宿尼寺
* 十三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
* 十四以飧食施四众
* 十五畜猫狸
* 十六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类
* 十七不储畜僧伽黎衣钵锡杖
* 十八若须田作不求净水及陆种处
* 十九物说价巳舍贱趋贵斗秤量物不令平用
* 二十于非处非时行欲
* 二十一隐瞒官税
* 二十二犯国制
* 二十三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供奉三宝先自受
* 二十四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
* 二十五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
* 二十六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
* 二十七养蚕
*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能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6c 页 X60-0676.png
三坛传戒正范卷四
* No. 1128-B
觉源禅师与本师借庵老和尚论传
戒书
觉源禅师与本师借庵老和尚论传戒书
传戒之书。律中名为授戒羯磨。东土宣律师以后。自
华山传戒正范一出。而天下奉为司南。名曰律主。是
诚足以庄严佛树矣。但仔细检点。其中有不贯串者
凡有数则。一曰发菩提心不贯串。二曰忏摩不贯串。
三曰问遮难不贯串。四曰白四羯磨不贯串。司羯磨
者。可以离此用。亦可以即此用也。何谓发菩提心不
贯串。夫菩提心者。具足一切佛法。一曰直心。正念真
如法是。二曰深心。具足十波罗蜜是。三曰回向心。以
诸佛大愿回向三处是。三贤分證此三心。十地合證
此三心。等觉此三心等有。妙觉圆满此三心。藏中有
授菩提心戒一卷。受此一戒。则可以具足一切戒矣。
今不预受此戒。先教以忏摩。至授菩萨戒时。伹问之
以巳发菩提心未。答曰巳发。授者受者。皆不知菩提
心为何物。但含糊问答而巳。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是为魔事。为今之计。司羯磨者。当发露时。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7a 页 X60-0677.png
先教之以向十方佛前。发四宏誓愿。司教授者。于过
毗尼时。教之以华严净行品。向文殊前。发一百四十
大愿。一愿一拜。然后至问巳发菩提心时。便可胸中
了了。不至突如其来矣。何谓忏摩不贯串。夫忏摩者。
名为发露。改往修来。决定毗尼经中。世尊教以发露
之法。曰五无间。曰十不善。曰盗用僧物。曰覆藏。又教
以回向。称礼三十五佛洪名。不多不寡。此可为式。乃
惟专称本师释迦一佛。虽亦可以减罪。而发露不周。
其与覆藏有何异乎。何谓问遮难不贯串。律中以一
人一坛为正。至多不得过三人。今必决定三人一坛。
是畏烦而徒苟简矣。今此衣钵是汝自巳有否。答之
以是。言是自巳有。非借来也。今改之以有。是明开其
借衣钵矣。后问衣钵具足否。答以具足。恐其不具。与
前是字分明两事。若前改为有字。无论文义不对。而
前有后具。不又重叠乎。何谓羯磨不贯串。夫四分羯
磨。与随机羯磨。虽俱系律藏。但僧祇是佛本意。见于
舍利弗问经。馀部为被添之甘露。佛巳有明训矣。今
传戒白四羯磨。主于四分。是不具择法眼也。何则佛
法以默然为印證。处处皆然。今白四羯磨中。添入四
个成否。齐答四个成字。则是僧竟不默然矣。毋论不
是佛法。即后结处默然。故句前后乃自相违矣。惟灵
峰大师毗尼事义集要中。不用四个成字。真是鹅王
择乳手段。此系得戒紧要事故。不可不辩。更有甚者。
律系佛制。如王法不可增减。今传戒正范中。摘去求
初坛传授沙弥戒正范¶ 第 677b 页 X60-0677.png
授人具足羯磨一条。直是减损律制。如周室班爵之
制。诸侯恶其害巳。而皆去其籍。传戒之摘去此一羯
磨。何以异于战国之诸侯坏周制乎。幸古本尚在。犹
有可考。凡司传戒者。用其法去其弊。斯可传佛心印。
幸毋效其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