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A¶ 第 320a 页
* No. 709-A
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寿命者。盖由戒净僧真。性遮之业
而无染覆。道弘德备。权实之教而克阐扬。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绍先启后。续慧命以振玄猷。故曰
毗尼住则正法住也。不然。则五邪罔禁。八秽殉身。亏
僧宝之尊称。失福田之净德。上无模楷。下阙规绳。纵
能聚众匡徒。悉属附法魔外。欲令正法久住。岂可得
乎。疱系荒隈。学惭往哲。谬承先嘱。力树戒幢。因念
律海汪洋。学人难讨。爰搜诸部之精要。详明止持之
大成。虽未尽源。庶几便览。所冀同志诸贤。须遵七聚
严护以防非。当钦四依知足而进道。则五浊世戒香
芬馥于大地。六和众法雨霈泽于人间。所谓毗尼住
世则正法住世。不亦然乎。
时
顺治巳丑年前安居日滇南鸡足苾刍读体识于宝
华山之观西轩
709-A¶ 第 320b 页 X39-0320.png
* 毗尼止持会集目次
卷第一
序 凡例
纲要 略开七门
卷第二
七门之馀
○四波罗夷法第一
第一淫戒 第二盗戒
卷第三
第三杀戒 第四妄语戒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第二
第一故弄失精戒 第二女身相触戒
第三粗恶语戒 第四叹身索欲戒
第五媒嫁戒
卷第六
第六私房过量戒 第七大房不处分戒
第八无根谤戒 第九取片谤戒
第十不舍坏僧法戒
第十一不舍恶党破僧戒
第十二被摈不服戒 第十三不舍恶性戒
709-A¶ 第 320c 页 X39-0320.png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萨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过十日戒 第二离衣异宿戒
第三衣过一月戒 第四从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亲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贪好乞求戒
第九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过六反戒
第十一乞绵作具戒 第十二黑毛作具戒
第十三减分作具戒 第十四减年作具戒
第十五不贴作具戒 第十六远持羊毛戒
第十七使尼染羊毛戒 第十八受金银戒
卷第七
第十九卖买宝物戒 第二十贩卖戒
第二十一畜长钵戒 第二十二畜钵求好戒
第二十三非亲织衣戒 第二十四劝织好衣戒
第二十五与衣瞋夺戒 第二十六过七日药戒
第二十七雨衣求用非时戒
第二十八过时畜急施戒
第二十九后月离衣过六夜戒
第三十回僧物入巳戒
卷第八
709-A¶ 第 321a 页 X39-0321.png
○九十波逸提法第五
第一故妄语戒 第二毁呰戒
第三两舌戒 第四与妇女同室宿戒
第五与未受大戒三宿戒
第六与未受戒人共诵戒
第七说他粗罪戒 第八向外人说法戒
第九与女人过说法戒 第十掘地戒
第十一坏鬼神村戒
卷第九
第十二异语恼他戒 第十三嫌骂戒
第十四敷僧卧具不举戒
第十五僧房不举卧具戒
第十六强夺止宿戒 第十七牵他出房戒
第十八重阁坐脱脚床戒
第十九虫水浇泥草戒 第二十覆房过三节戒
第二十一自往教尼戒 第二十二教尼至暮戒
第二十三讥论教尼戒
第二十四与非亲里尼衣戒
第二十五与非亲尼作衣戒
第二十六与尼屏坐戒 第二十七与尼同行戒
第二十八与尼同船戒 第二十九尼赞得食戒
第三十妇女同行戒
卷第十
第三十一过受一食施戒
709-A¶ 第 321b 页 X39-0321.png
第三十二展转食戒 第三十三别众食戒
第三十四过三钵受请戒
第三十五不作馀食法戒
第三十六使他犯馀食法戒
第三十七非时食戒 第三十八残宿食戒
第三十九自取食戒 第四十无病索美食戒
卷第十一
第四十一与外道食戒
第四十二诣馀家不嘱授戒
第四十三食家强坐戒 第四十四食家屏坐戒
第四十五独与女人坐戒
第四十六故使他不得食戒
第四十七过受药戒 第四十八观军阵戒
第四十九军中过三宿戒
第五十观军事戒 第五十一饮酒戒
第五十二水中戏戒 第五十三相击擽戒
第五十四不受谏戒 第五十五恐怖他戒
第五十六过洗浴戒 第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卷第十二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五十九辄著净施衣戒
第六十衣不坏色戒 第六十一杀生命戒
第六十二饮用虫水戒 第六十三故恼他戒
第六十四覆他粗罪戒
709-A¶ 第 321c 页 X39-0321.png
第六十五授戒不如法戒
第六十六发起诤事戒 第六十七同贼伴行戒
第六十八恶见不舍戒
第六十九党恶见不舍戒
第七十畜被摈沙弥戒
卷第十三
第七十一拒谏难问戒 第七十二轻诃说戒戒
第七十三无知戒 第七十四违反羯磨戒
第七十五不与欲戒 第七十六与欲后悔戒
第七十七屏听诤后语戒
第七十八瞋打比丘戒 第七十九瞋搏比丘戒
第八十无根僧残瞋谤戒
第八十一辄入宫阈戒 第八十二捉宝物戒
第八十三非时入聚落戒
第八十四作高床戒
第八十五兜罗绵贮褥戒
卷第十四
第八十六作骨牙角针筒戒
第八十七过量作坐具戒
第八十八过量作覆疮衣戒
第八十九过量作雨浴衣戒
第九十等佛衣量戒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第六
第一受非亲里尼食戒 第二不止尼代索食戒
709-A¶ 第 322a 页 X39-0322.png
第三学家受食戒 第四恐处受食戒
○一百式叉迦罗尼法第七
自第一学法至第十五
卷第十五
自第十六学法至第七十三学法
卷第十六
自第七十四学法至第一百学法
○七灭诤法第八
现前灭诤法第一 忆念灭诤法第二
不痴灭诤法第三 自言治灭诤法第四
觅罪灭诤法第五 多人语灭诤法第六
草覆地灭诤法第七
毗尼止持会集目次
* 毗尼止持会集
凡例
* 律分众部。起自异执。哲人弘范。理合融收。按舍利弗问经中。舍利弗言。如来正法云何少时分散如是。既失本味。云何奉持。佛言。摩诃僧祗其味纯正。其馀部中如被添甘露。诸天饮之。但饮甘露。弃于水去。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
709-A¶ 第 322b 页 X39-0322.png
* 律制严详。译文重沓。初机简阅不无浩繁之叹。今为便览。故节要文。然于义理并无增损。
* 戒因事制。有缘方兴。故于条下先出犯缘。须知栴檀林中曾无散木。灵山会上岂有凡夫。斯皆大权示现。密护僧伦。请佛制戒。助扬法化。如阅读者。当生钦信。慎勿眇视以取慢尤。故善见毗婆沙律云。若长老闻此不净行。慎勿惊怪。何以故。如来怜悯我辈。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不说者。云何得知波罗夷偷兰遮突吉罗。若法师为人讲听者。慎勿露齿笑。若有笑者驱出。何以故。佛怜悯众生。金口所说。汝等应生惭愧心听。何以笑。
* 诸部翻译。音虽不同。义实无别。由其五天各异语有重轻。今皆仿古所述。或注文下。或赘卷末。以省
709-A¶ 第 322c 页 X39-0322.png
* 五篇戒相。各有根本等流性罪遮罪并所起烦恼。性谓本性是罪。遮谓因制方犯。又性罪惟染心中作。若遮罪通染不染。惟萨婆多论明其本流。独善见律判其性遮。据律摄中出其烦恼。今于每戒下。有无咸依藏录。一无私增。若准义推。例亦可晓。
* 每戒之下约有八科。一制戒缘起。二依律释文。三结罪重轻。四兼制馀众。五应机随开。六会采诸部。七经论引證。八附事便考。然此八科有无不定。临文自见。至于戒条正文。书皆顶格。馀者俱下一字。若用本部。但标律云。或第几分等字。若用他部。则别标名以识之。便于稽考藏函。
* 律有止作二持。止持惟显开遮之法。作持方摄诵戒之规。有依佛陀耶舍所译说戒别本而成集者。斯乃用别集广止作不分。今此集专覈止持一门。故伹明二百五十戒相。所以卷首不录布萨偈文和白等法。至于作持说戒篇中。自当录附释之。庶无糅于止作也。
* 经通馀说。律唯佛制。等觉巳下犹非所堪。况诸小圣辄敢措词。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穷尽众生轻重业性。是故毗尼唯佛制立。自馀下位伹可依承。不同经论许容他说。故余钦此无敢穿凿。释义出事皆如律藏成文。重治轻开咸遵金口所说。
* 纲要
709-A¶ 第 323a 页 X39-0323.png
* 经教利生。普被诸有。或在天上龙宫。或居祗园鹫岭。或在王臣舍宅。或于旷野林泉。惟观根器应缘化导。凡从听者曾无遮拣。律则不尔。若于他处有犯。必在僧中结戒。纵尼有漏。制亦凭僧。一则令诸比丘惭愧钦遵。谨护无作。次则遮障。外人恐生讥嫌不敬僧伦。是故毗尼乃佛内制。独大僧持。犹如国王秘藏。匪许外臣所知。若白衣沙弥。设先览者。后欲登坛。不听进具。由犯贼住。是名重难。所以戒因缘经序云。天竺持律不都通视。唯诸十二法人坚明之士。乃开缄縢而共相授。耶舍见嘱见诲谆谆。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其言至切。乃自是也。迩来义学兼讲僧律。不拣白衣沙弥。槩容坐听。虽云法施。实为犯法。欺侮严制。罪将焉逃。所冀凡为师承及居上座。若睹白衣沙弥。翻阅律部并此集者。当慈语教诫。使勿披览。此则自他俱利。法道可昌。
* 戒德难思。功逾众行。初因极果以为元基。净邦乐报以为根本。险途示迷。此为良导。苦海得济。此为舟航。由是贤圣所修诸佛所證。乃至人天暂乐。恶道永离。无越乎戒。故我释迦世尊。始自鹿苑。终于鹤树。五时所演一大藏教。多赞戒法。不特一佛推重毗尼。即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出现利生说法皆然。若离戒修行。冀超三界。犹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讵可得也。
709-A¶ 第 323b 页 X39-0323.png
* 戒有三种。果因互成。论得不同。据用则共。谓第一波罗提木叉戒。即律仪戒。第二禅戒。即定共戒。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三业调善。诸恶不起。第三无漏戒。即道共戒。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是道共力。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今毗尼藏正诠律仪。亦摄定道。由持净戒。禅定智慧功德发生。则律仪为因。定道为果。由禅无漏力。性业遮业悉得清净。则木叉为果。定道为缘。故律中令诸比丘增心增慧。萨婆多论云。此波罗提木叉戒。若佛出世则有。佛不出世则无。禅无漏戒一切时有。波罗提木叉戒从教而得。禅无漏戒不从教得。又波罗提木叉戒伹佛弟子有。禅戒外道俱有。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而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最为殊胜。
* 持律者须知轻重开遮。决断疑悔。始令正法久住不断。故第四分云。有五法名为持律。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轻。四知重。五广诵二部戒。又五法。四如前。五广诵毗尼。又五法。四如前。五谓住毗尼而不动。又五法。四如前。五诤事起善能灭除。又善见律云。律师有三法。一本毗尼藏。谓为律师者。必本于毗尼。讽诵通利。句义辩习。文字不忘。然后可以教授于人。所以称之为律师也。二坚持不杂。谓为律
709-A¶ 第 323c 页 X39-0323.png
* 比丘戒相虽曰小乘。然学大乘者。未有不遵。故南海寄归云。大乘小乘律捡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号之为小。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咸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伪。意在断烦惑济众生。岂欲广致纷纭。重增冗结。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违则并溺生津。西国双行。理无乖竞。又云。浮囊不泄。乃是菩萨本心。勿轻小愆。还成最后之唱。理合大小双修。方顺慈尊之训。防小罪观大空。摄物澄心。何过之有。或恐自迷误众。准教聊陈一隅。空法信是非虚。律典何因见慢。
* 今所集卷。专为初学。若为师者。切莫乐简厌繁。尽阅散帙为盈。须览全藏。博究二持。庶可高树戒幢。大振法铎。苟未彻谙。急欲师人。多乖圣制。律有大呵。
709-A¶ 第 324a 页 X39-0324.png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一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将明斯律。依贤首宗。略开七门。一教起因缘。二藏
乘所摄。三教义通局。四辩定宗趣。五教所被机。六
总释题目。七别解戒相。所言门者。收摄无壅名之
为门。俾依门入解。通达无滞。凡所释义。则有所宗
归也。
初教起因缘者。有通有别。所言通者。谓如来惟为
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则一代时教。总其大意。惟
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此律者。欲令众生
以波罗提木叉戒。入佛知见故。故谓之通。
别则专就此律。复有十义。为教起所因。一摄取于
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巳
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
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
一摄取于僧者。谓于世人众姓之内。若有笃信男
女等。入正法中。深生敬信。乐为苾刍。以成僧众。令
取僧宝果故。
709-A¶ 第 324b 页 X39-0324.png
二令僧欢喜者。谓既入善说法律之中。
而知僧尊。坚固道志。畅悦持戒。荡涤凡情。能令善
法极增胜故。
三令僧安乐者。谓依禁戒清净活命。三慧自淑。五
邪不干。以七法财。还信施债。德业渐增。不为施所
堕故。
四未信者令信者。谓持禁戒性遮清净。四仪整肃。
讥诮不兴。令未信者知归佛道。使邪见辈正信发
生故。
五巳信者令增长者。谓严净律仪梵行可轨。如教
化利慈威可钦。能令久淹佛法者。景仰归从。愈增
净信故。
六难调者令调顺者。谓有一类名字比
丘。及一类虽具信心烦恼业习强者。今以轻重律
仪谏治调伏。令知自责随顺众僧故。
七惭愧者得安乐者。谓清净律仪调难调者令知
足。惭愧乐持戒僧。一界六和。身心无扰。得适悦进
道故。
八断现在有漏者。谓诸恶发业。皆由润生。今以净
戒防止功用。能违现行。乾枯业种。不起烦恼。断除
苦因故。
九断未来有漏者。谓依净戒定慧发生。心无染污。
永断漏种。不受后有。得證僧宝果故。
十令正法久住者。谓令清净僧宝种性。相续不息。
709-A¶ 第 324c 页 X39-0324.png
如法宣说。广利人天。展转相教。正法得以久住故。
以上别中十义。皆准律摄释者。是为此教结制之
因。
萨婆多云。如来以此十义结戒者。顺此十利
功德。得此十利功德。若持一戒。将来得一戒果报。
兼得十利果报。如是一切戒当分别尔。非一切通
得此十利功德也。初明教起因缘竟。
二藏乘所摄者。巳知此戒有如是因。未审藏乘之
中各何属摄。先明藏摄。次明乘摄。
先明藏摄者有二。一三藏。二二藏。且初三藏者。
一修多罗。或云修妒路。亦名素咀缆。此翻契经。契
者契理契机。经者以贯摄为义。贯谓贯穿所应知
义。摄谓摄持所化之机。故此教于三学中。所诠定
学。
二毗奈耶。此翻调伏。谓调练三业。治伏过非。
亦名鼻奈耶。鼻翻去。奈耶翻真。去若干非而就真。
故曰真也。降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故曰真也。降
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亦名毗尼。翻灭。又云调御。
使心行调善也。此教于三学中。所诠戒学。
三阿
毗达磨。旧云阿毗昙。讹也。阿毗是对义。达磨法义。
合言对法。谓能对者是妙慧。通漏无漏。所对者是
法。通世出世法。此慧对向涅槃法。复能对观了四
谛法。法之所对。故名对法。此教于三学中。所诠慧
学。
梵语比吒。此云藏。即包含摄持之义。非藏无
以积钱财。非藏无以蕴文义。故上三典皆名曰藏。
今此戒者。正属毗奈耶藏。非如他经分摄故。
709-A¶ 第 325a 页 X39-0325.png
二藏者。一菩萨藏。二声闻藏。不列缘觉者。摄归声
闻故。今此戒者。正属声闻藏。亦分摄菩萨藏。盖声
闻人未发大心。容可不学菩萨戒。而菩萨人未有
不学声闻戒故。
次明乘摄者。乘有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缘觉。
五菩萨。乘者运载为义。通教理行果。谓依教解理。
依理起行。依行證果。行果正运。教理助运。五皆名
乘。由力有大小。载有远近。故分为五。
一人乘者。
涅槃经云。多思虑故名人。杂心论云。意寂静故名
人。谓受三皈五戒。修下品十善。运载众生。越于三
途。生于人道。其犹小艇才过溪涧。
二天乘者。俱
舍论云。光洁自在神用名天。谓受持三皈五戒。修
中品十善。非定相应。运载众生。越于四洲。生欲界
天。与四禅定相应。生色界天。与四空定相应。生无
色界天。犹如小船越于江河。
三声闻乘者。声谓
佛音声。闻谓耳根发识。听闻佛声四谛之法。故名
声闻。
四缘觉乘者。以慧觉了十二因缘之法。亦
名独觉。谓出无佛世。虽不禀至教。自悟无生。故名
独觉。修四谛十二因缘法门。皆能运载众生。越于
三界。到有馀涅槃。成阿罗汉及辟支佛。皆如大船
越大江河。
五菩萨乘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菩
提觉义。萨埵有情义。合言觉有情。以悲智为本。修
六度法门。运载众生。越于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
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大舶越于大海。今此
709-A¶ 第 325b 页 X39-0325.png
戒者。正摄声闻乘。非馀乘所摄。二明藏乘所摄竟。
三教义通局者。巳知藏乘所摄如是。未审教义当
复云何。其中分二。初约教局论。次推义通论。
初约教局论者。世尊一大时教。有称性随机权实
开会。方便演说。义各浅深。今依贤首所判。不出五
教。
一小教。此教以随机故。但说人空。不说法空。
纵说法空。亦不明了。伹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
本。唯论声闻乘故。名为小教。
二始教。由第二时。
但明于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之为始。第三时定
说三乘。不言定性声闻无性阐提成佛故。亦名分
教。于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亦是相数。
是大乘之初门。故曰始教。
三终教。言定性声闻
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名之为
终。以称实理。亦名为实。于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
虽说法相。亦会归性。是大乘终极。名为终教。
四
顿教。此教明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
而说。名之为顿。于中不说法相。唯明真性。一切所
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名为顿教。
五
圆教。此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刹尘无
碍。即华严所谈。名为圆教。今此戒相正为众生痴
所覆故。遂起贪瞋邪见十使萦缠。汩没四流。升沉
九地。是以六识三毒为染根本。故如来悯此。为制
毗尼。令治伏三毒。防护七支。修生空观。断分别俱
生二种我执。超越三界。證阿罗汉果。是为六识反
709-A¶ 第 325c 页 X39-0325.png
染而为净根本。义属小教。正阿含摄。非馀四教。故
曰局也。
次推义通论者。谓此戒相虽曰小教。若以义推。则
通乎圆。故法华玄义云。开粗者毗尼学即大乘学
式叉。式叉即大乘第一义光。非青黄赤白。三归五
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诃衍。岂有粗戒隔于妙
戒。戒既即妙。人亦复然。汝实我子。即此义也。盖
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低头合
掌悉是道场。孰曰戒相而非圆顿。且如来化缘事
毕。仍遗教云。汝诸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
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戒则是汝
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斯乃开显之后。顾命
之言。必局小教。岂其然乎。三明教义通局竟。
四辩定宗趣者。巳知教义通局如斯。未审宗趣当
何所取。宗者言之所尚曰宗。趣者宗之所归曰趣。
亦有总别。
总则此毗尼教。以反染成净止作为宗。以尽诸有
漏解脱为趣。按萨婆多论云。比丘二百五十戒。一
切众生上各得七戒。以义分别有二十一戒。如一
众生上起身口七恶。凡起此恶。以三因缘。一以贪
故起。二以瞋故起。三以痴故起。此三恶三七二十
一恶。反恶心得戒。一众生上得二十一戒色。一切
众生亦复如是。有五种子中。破一粒麦。损一粒栗。
断一根果。摘一枝叶。随所断所破各得一罪。随得
709-A¶ 第 326a 页 X39-0326.png
罪处。反罪得戒。得尔所戒。本受戒时。不杀一切草
木。一切草木上尽得戒色。如不掘地。一微尘上得
一戒色。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金刚地际。一一微尘
上得一戒色。如是二百五十戒中。若众生非众生
类上得戒多少。以义而推。可以类解。若非遵制
防止。则不能增定慧净诸有漏。若非如律作办。则
不能反恶业而成净戒。故漏尽解脱即获果證。是
故反染止作。漏尽解脱。正是今教中所崇所尊所
主之宗趣也。
别则互举。若举法为宗。令得人为趣。谓律藏所诠。
虽意皆明了。须待比丘信敬躬行以辩深义。是其
所趣。若举人为宗。令知法为趣。谓具信登坛。虽名
为僧宝。须当精穷五篇。微究二持。知其所归。四辩
定宗趣竟。
五教所被机者。宗趣既辩。巳知所归。未审此教所
被何机。是故再明教所被机。教乃圣人被下之言。
机是依教修行之士。教分有五。准前所明。机别有
三。谓上中下。而于教中复分为二。一是化教。二是
制教。化教者。谓开化指示权实性相善恶因果。化
导之机通在家出家。今此毗尼非彼化教。唯是制
教。制约行业。制善令行。制恶令断。示持犯相。明诸
学处。所被之机不通在家。独制僧徒。正被中下之
机。亦可兼于上者。故今分三。一正被。二随被。三渐
被。
一正被者。毗尼总收二部。一制比丘僧。二制
709-A¶ 第 326b 页 X39-0326.png
比丘尼僧。比丘僧始自须提那子以降。具足二百
五十禁章。比丘尼僧缘从憍昙弥八敬以来。三百
四十八戒渐备。其僧部中摄尼。而尼部中摄僧。间
有同制别学同制同学。盖由僧尼性习各殊故。佛
于正被中复异也。
二随被者。式叉摩那。沙弥。沙
弥尼。此三虽曰小众。居必依随二僧。食随僧分。法
随僧学。是故二僧戒内于后俱随有制。伹令知恶
莫作。是制当遵。若犯轻重条章。通云一突吉罗。仍
有摈忏故误不同。名之小三众随律威仪。所谓兼
制。今故为随被也。
三渐被者。渐谓渐次。若有上
根禀戒机。非中下。本为志求佛果。不似耽乐寂灭。
由遵圣制。楷定律规。不躐僧宝。以故先秉息慈。次
入僧数。然后方圆菩萨三聚净戒。是知声闻身戒
即菩萨心戒之基。菩萨心戒即声闻身戒之本。未
有身戒不净。而欲心戒清净者也。所以圆通会上
波离尊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
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达。得證圆通故。今以上根
次第禀戒。而摄渐被中也。五明教所被机竟。
六总释题目者。前五义门巳知。今当释题。就中分
四。初出律藏源流。二明五部所弘。三释四分戒本。
四释止持会集。
初出律藏源流者。审夫娑罗唱灭之后。丰德结集
之初。五百漏尽比丘僧。同于毕钵罗窟内。大迦叶
白僧问法。优波罗依制读宣。诵如来言词满八十。
709-A¶ 第 326c 页 X39-0326.png
因而号曰八十诵律。原无众部之殊。其分张众部
者。盖自恶王灭法之后。复有善王。重兴佛教。群党
互争。故分二部。从二部中复分十八。久后流传。惟
馀五部。此则八十诵律是为鼻祖。二部为支分。十
八五部是其派衍也。按舍利弗问经云。云何世尊
为诸比丘所说戒律。或开或遮。后世比丘比丘尼
等云何奉持。佛言。如我言者。是名随时。在此时中
应行此语。在彼时中应行彼语。我寻泥洹。大迦叶
等当为分别。为比丘比丘尼等大作依止。如我无
异。又云。后有孔雀输柯王孙。名弗沙
蜜多罗。灭我法教。害我僧徒。弥勒菩萨以神通力
接我经律。上兜率天。得虫行神捧山。压王及四兵
众。王种四兵一时灭尽。后有王出。性甚良善。弥勒
菩萨化作三百童子。下于人间以求佛道。从五百
罗汉咨受法教。罗汉上天接取经律。还于人间国
土。男女复共出家。比丘比丘尼还复滋繁。时诸比
丘好于名闻。极力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互相
是非。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若要
旧者可取黑筹。若要新者可取白筹。时取黑者多。
白者少。王以皆是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
者多。从以为名为摩诃僧祗也。学新者少。而是上
座。从上座为名。为他俾罗也。又文殊问
经云。世尊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
何根本部。佛言。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
709-A¶ 第 327a 页 X39-0327.png
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
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
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初
二部者。一摩诃僧祗。二体毗履
。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
当起。从摩诃僧祗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
执一语言。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
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于百岁内。从出世
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梨柯。于百岁内。从
高拘梨柯出一部。名多闻。于百岁内。从
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于百岁内。从只
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于百岁内。从东山出
一部。名北山。此谓从摩诃僧祗部出于七
部。及本僧祗是为八部。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
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
切可厝语言也。此即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
部。名雪山。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
子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
名法胜。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
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
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于百
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之于井。父追寻
之。虽坠不死。故云不可弃。又名能射。此即五部中之弥沙塞部)。于百岁内。从大不
可弃出一部。名法护。于百岁内。
709-A¶ 第 327b 页 X39-0327.png
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于百
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此
谓体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十二部。佛说
此祗夜。摩诃僧祗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
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
我说未来起(此上经文乃悬记从二部中复分十八部也。偈中言无是亦无非者。准
华严会玄记云。谓以随情执故无是。四谛等更无异说故无非。或但各自言是。岂名实是。故云无是。各互
非他。岂名实非。故云无非。又既皆从大乘出。何有是非。或可依之修行。无不获益。故云无是亦无非也)。
又南海寄归传云。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
大纲唯四。一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二圣上座部。分
出三部。三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四圣正
量部。分出四部。其间离分出没。部别
名字。事非一致。此不繁述。
又俱舍论云。过去迦
叶佛时。佛父讫栗枳王。梦见一衣。坚而且广。有十
八人。各执少分。四向争挽。衣犹不破。因问彼佛。佛
言此表当来释迦如来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
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在。依之修行。皆得解脱。是
知部虽多分。义皆可取。若欲细覈各所宗执。当阅
十八部论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
二明五部所弘者。诸部流分虽有十八。其可久行。
不过五部。按翻译名义集云。世尊成道三十八年。
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云洗钵。失手㩧钵以为
五片。诸比丘白佛。佛言钵破五片。表我灭后毗尼
分为五部也。又舍利弗问经。佛言。部分如是众多。
709-A¶ 第 327c 页 X39-0327.png
久后流传。唯馀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
祗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衣
。昙无屈多迦。通达理味。开导利
益。表法殊胜。应着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
敏达。以导法化。应着皂衣(有十诵律六十卷。其根本说一切有部。皆此部
摄)。迦叶维部(此云重空观)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着木
兰衣(律止解脱戒本一卷。或云全部未至。或云未曾翻译)。弥沙塞部(此云不着
有无观)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衣(有五分律三十卷)。据
此经文。即此五部。若准他经。凡列五部。皆无摩诃。
僧祗部。却有婆蹉富罗部(此云犊子。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种姓皆名
犊子。其彼部律未至)。如贤首疏云。总别六部。僧祗是总。五部
是别。此摩诃僧祗部。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
见以通故。故知摩诃僧祗是总。五部是别。通则六
部也。今此方唯存四部。缺迦叶维及犊子部。其馀
善见毗尼母萨婆多论摩得勒伽优波离问经等。
俱是诸部支属。皆可览也。然斯五部既佛预记。无
劳致疑。有所是非。譬如一灯出百千灯。虽灯随物
异。而光照无殊。至于破闇除冥。功用则一。是故五
天诸国随宗一律。各竞进业。皆获道果。东夏传来。
四部俱行。精持戒轨。咸跻圣域。自非圣化通玄。何
以使之然乎。故别举五部。明其所弘也。
三释四分戒本者。巳知部汇固多行唯五部。未审
今者所弘何部。故次明之。中复分四。一出宗主。二
释四分。三释律义。四出译时。
709-A¶ 第 328a 页 X39-0328.png
一出宗主者。此四分宗主名昙无德。此翻法藏。又
云法密。由师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又云法护。护
者防护。即密藏义也。师乃釆菽氏之裔。体毗履之
支。
二释四分者。此律全部有六十卷。分为四大分。自
首卷至二十一卷止。名第一分。其中所明比丘二
百五十戒法。自二十二卷至三十六卷止。名第二
分。前之九卷乃明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法。后六
卷明受戒犍度说戒犍度。梵语犍度。此翻法聚。以
相类之法。聚而归一也。自三十七卷至四十九卷
止。名第三分。其中所明安居自恣皮革衣药迦絺
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
尼法法。共十六犍度。自五十卷至六十卷终。名第
四分。其中所明房舍杂法五百结集七百结集调
部毗尼毗尼增一。共六犍度。今于四分之中。单明
第一分比丘戒法也。
三释律义者。一大制教通名毗尼。五部所出。通名
曰律。梵语毗尼。此翻灭。然灭有三义。一灭业非(谓不
杀盗等。故律中有犯毗尼。有诤毗尼)。二灭烦恼
709-A¶ 第 328b 页 X39-0328.png
毗尼为律也。
四出译时者。此四分律。乃姚秦时。北天竺罽宾国
佛陀耶舍尊者共竺佛念所译。缘佛陀耶舍先于
本国诵四分律不赍梵本而来。秦司𨽻校尉姚爽
欲请尊者译出。姚主以其无梵本。难可證信。众僧
多有不同。故未许之。罗什法师劝曰。耶舍甚有记
功。数闻诵习。未曾脱误。于是姚主即以药方一卷
民籍一卷。并可四十纸许。令其诵之一日。便集僧
执文覆之。乃至铢𨨄人数年纪不谬一字。是时众
咸信伏。由是耶舍口诵梵音。佛念笔受成文。即以
弘始十二年译出。为四十五卷。又云四十四卷。今
分为六十卷。若支法领所译者止有三十卷。然今
巳失矣。据唐圆照律师传。则弘始五年壬寅岁。耶
舍译出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岁次戊申。支法领
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中寺重雠校。殆十四
年辛亥译毕。成六十二卷。
四释止持会集者。宣祖云。持戒之心要唯二辙。止
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后进
前修。妙宗斯法。故今统阅诸部。撮略正文。会集止
持。用益将来。共扶颓幢。以树正法也。六总释题目
竟。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一
709-A¶ 第 328c 页 X39-0328.png
** 音义
*** 序
匏系
上音庖。瓠属。盖匏味苦。瓠味甘也。言匏系
者。孔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系之而不食。大约今人
用匏系。皆取无用之义也。
荒隈
下音威。厓内曰隩。厓外曰隈。荒隈者。谓居
于荒山也。
玄猷
下音由。道也。
五邪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
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
二自说功德。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巳。自
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敬信。而求利养。
三占相
吉凶。谓诸比丘攻学异术。卜命相形。讲谈吉凶。而
求利养。
四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
威仪。令人畏敬。而求利养。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
心。谓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称说。于此得利。于彼
称说。令人动心。而求利养。如是五种令人邪命。
八秽
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
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
净。
二种植根栽。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
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
业。是为不净。
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
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
净。
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閒居静处。修摄其心。
709-A¶ 第 329a 页 X39-0329.png
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
净。
五畜养群畜。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
畜牛马等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
六藏
积金银钱宝。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
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
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
七藏积象牙
刻镂等物。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
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
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
谓比丘于众居止。当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
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爨。背众而食。
是为不净。
殉
音旬。随也。
福田净德
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
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为世福田。是
为初净德也。
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
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
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三永割亲爱。
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
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
德也。
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
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證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
第四净德也。
五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
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
709-A¶ 第 329b 页 X39-0329.png
福田。是为第五净德也。
模楷
模木生于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
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馀枝疏
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此二字取义。若正与直可
为法则。
苾刍
此香草也。出于雪山。具有五德。以喻比丘。
一体性柔软。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业之粗也。
二引蔓旁布。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绝也。三
馨香远闻。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四能
疗疼痛。以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之痛也。五不背
日光。以喻比丘正见思惟常向佛日而不背也。
*** 凡例
经通馀说
大智论云。一佛说。谓如来金口所宣。
二弟子说。谓诸声闻缘觉菩萨。承佛神力加被所
说。三仙说。谓佛会中诸大仙人。从佛入道。誓弘佛
化。宣扬正法。四诸天说。谓帝释每于善法堂上。为
忉利天人。演说般若。五化人说。谓三乘圣人随机
现化。如罗睺罗化作金轮王而度城东老母。先赞
福果因缘。后说大乘妙法。
等觉巳下
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
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
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下者。指下位九地三
贤。
措
粗去声。安着也。
709-A¶ 第 329c 页 X39-0329.png
*** 纲要
十二法人
即头陀十二行也。又名杜多。此翻抖
擞。亦翻修治。亦翻淘汰。十二法者。一住阿兰若处。
二常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
中后不饮果浆蜜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
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缄縢
上音兼。下音腾。绳也。谓束箧之缄縢也。
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此出论语。今借用之。谓
初受戒人。但可使其依律行持。未可使阅律藏知
其所从结戒之由。盖六群比丘等皆是大权示现。
曲为末世而示犯缘。诚恐愚者不达。认为实事。反
生放纵。
义学
演教之师深入义海。故称义学。
险途
险者险阻。途者途路。此喻三途恶道也。
鹿苑
鹿苑去波罗奈国十馀里。是如来昔与提
婆达多。俱为鹿王住处。各统群鹿五百馀。时国王
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诣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
燎飞矢。凡我徒属命在兹晨。不日应臭。无所克膳。
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
王善其言而回驾。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
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主曰。身虽应死。子未次
也。鹿王怒曰。谁不保命。雌鹿叹曰。吾主不仁。死无
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思及
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国王问由。鹿具答情。王
709-A¶ 第 330a 页 X39-0330.png
闻叹曰。我人身鹿也。汝鹿身人也。于是悉放诸鹿。
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号曰鹿苑。
鹤树
亦云鹤林。如来出世说法利生。化缘事讫。
于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双树皆悉变
白。犹如鹤色。故名鹤树。
波罗提木叉
此翻别解脱。律摄云。别解脱者。由
依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下下等九品诸惑。渐次
断除。永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名别解脱。又
见修烦恼其类各多。于别别品而能舍离。名别解
脱。由惑漂没三界。有情为此先因。勤求别解脱经。
又云随顺解脱。此据果立名。随顺有为无为二种
果故。又云保解脱。谓戒净有智慧。如来保任。必證
涅槃故。
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中观即龙树宗。世称法性
宗。瑜伽即护法宗。世称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
宗。故名瑜伽。此翻相应也。
冗结
冗者杂也。结者不解也。
浮囊不泄
浮囊渡海器也。昔有商人。持囊渡海。
海中罗刹从乞浮囊。其人不与。乃乞一半。亦不听
许。至乞一丝亦不从愿。何故。命在囊故。浮囊若破。
则于海岸终不能到。以喻持戒之人。欲渡生死苦
海。设遇爱染罗刹。假求一愿。亦终不从。何故。命在
戒故。戒若有破。则溺生死苦海。永无出期。是故护
戒若此。
709-A¶ 第 330b 页 X39-0330.png
勿轻小愆还成最后之唱
如来涅槃。令诸比丘
以戒为师。依戒而住。故云最后之唱。若轻细过。放
荡无拘。是违遗教。非佛弟子。故云勿轻也。
聊陈一隅
谓物有四隅。举一隅则以三隅反也。
摩夷
具云摩得勒伽。此翻智母。以其能生智故。
*** 卷一
僧宝果
即漏尽阿罗汉也。
三慧自淑
淑者善也。和也。清湛也。三慧者。一闻
慧。由从善知识处得闻经律论。以因闻故。能生无
漏圣慧。
二思慧。由能思惟经律论及从善知识
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慧。
三修慧。谓既巳
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
漏圣慧。
七法财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
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谓
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
二进财。谓
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为成佛
之资。
三戒财。谓戒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
之恶非。以为成佛之资。
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
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
资。
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
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
之资。
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
爱想。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
709-A¶ 第 330c 页 X39-0330.png
资。
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
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
不为施所堕
毗尼母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
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则为施所堕。
有漏
毗婆沙论云。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
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
无色界故。
涅槃经云。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
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艇
庭上声。小船也。二百斛以上曰艇。其船小而
长。
舶
音白。海中大船也。
十使
一贪使。二瞋使。三痴使。四慢使。五疑使。六
身见使。七边见使。八邪见使。九见取使。十戒取使。
此十皆名使者。谓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
死也。
四流
一见流。即三界见惑。谓意根对于法尘。起
分别见也。二欲流。即欲界思惑。谓五根贪爱五尘
故。名为思惑。即贪瞋慢也。三有流。因果不亡为有。
即色无色界思惑。贪慢是也。四无明流。无所明了。
故曰无明。即三界思惑中之痴惑也。此四皆名流
者。谓众生由三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而不能返
于涅槃彼岸也。
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
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
709-A¶ 第 331a 页 X39-0331.png
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非想处地。
生空
亦曰人空。即我空也。谓凡夫妄计五蕴是
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
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生空。
二我执
一俱生我执。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
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是名俱生我执。
二分别
我执。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
起执着。是名分别我执。
式叉
此翻云学。
躐
廉入声。踰跨也。儒云学不躐等。
鼻祖
人之怀胎。鼻先受形。然后诸根渐具。故称
始祖为鼻祖。而波离结集八十诵律。为诸部之始
祖。故曰鼻祖也。
芿
音成。旧草不芟。新草又生。曰芿。
五通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行。履空如地。
二
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恶。生善处恶
处。
三回眼千里。谓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
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
四呼名即至。谓于天下男女及象马巨细等声。
无不能闻。若有呼其名者。或远或近。随即而至。
五石壁无碍。谓于天下周旋往来。山河石壁无所
障碍。
裔
音曳。后嗣也。
九流
一儒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者
709-A¶ 第 331b 页 X39-0331.png
也。本出司徒。
二道流。绝礼乐去仁义。独任清虚
者也。本出史官。
三阴阳流。敬顺昊天历象日月。
本出羲和之官。
四法流。信任赏罚。以辅礼制者
也。本出理官。
五名流。名仕不同。礼亦异数。出于
礼官。
六墨流。推兼爱之意。出清庙之官。
七纵
横流。言其当制宜受命而不受词者也。出于行人
之官。
八杂流。兼儒墨合名法。出于议官。
九农
流。播百谷劝耕桑者也。出于农稷之官。
关
会要也。
*** 附译人传略
佛陀耶舍师。罽宾国人。婆罗门种也。年十三出家。
尝与其师远行旷野逢虎。其师欲走避。师曰。此虎
巳饱。必不侵人。俄而虎去。前行果有啖嚼馀迹。其
师密异之。年十五。日诵经二三万言。有罗汉重其
聪明。恒乞食供之。嗣从舅氏习五明诸论。世间法
术。靡不综闲。后受沙勒国太子供养。待遇隆厚。乃
辞去东。适龟兹。寻罗什。盖什曾在沙勒国。受学于
师。而师甚重之也。时师被符坚执。羁虏姑臧。遣信
要师。师为国人留。欲行不克。因命弟子。取净水咒
药洗足。乘夜而发。走数百里。始旦。问弟子何所觉
耶。曰惟闻疾风耳。国人追不及。方至姑臧。而罗什
又入长安。长安乃秦主姚兴也。兴闻师名。即盛礼
聘之。师不受笑曰。明旨既降。便应载驰。然檀越待
士既厚。脱如罗什见处。则不敢闻命。盖兴尝媵妾
709-A¶ 第 331c 页 X39-0331.png
逼什故也。使还覆。兴叹其几慎。重信敦喻。师方允。
至长安日。兴自出候。延于逍遥园中。遂与罗什出
十住经并四分律长阿含等经也。师仪容端雅。而
髭赤色。尤善毗婆沙。时人号赤髭毗婆沙。既为什
之师。亦称大毗婆沙。后还外国。不知所终。
媵
(音胤。
送女从嫁也。凡送皆曰媵)。
竺佛念师。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
有过敏之鉴。少好游方。备贯风俗。华梵音义莫不
兼通。故义学之誉虽阙。洽闻之声甚著。符氏建元
年入长安。与僧伽跋陀昙摩难提等。翻译诸经。质
断疑字音义。自世高支谦以后莫踰也。故在姚符
二代。为译人之宗。关中名德咸嘉推焉。后复自出
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曜胎中阴等经。始就治定。
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