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59a 页
芝园集下
* 秀州吕氏灵骨赞
秀州海盐广陈镇普照院释智圆母丧以遗骨盛于
小匣日诵毗卢灌顶咒加持净土覆于骨上殆至盈
尺一日顶骨忽涌于土面初不以为然仍旧覆之翌
日复尔众皆惊骇适会武夷公权镇作记以广其事
青山安忍子复作赞曰。
噫彼遗形兀如无情既积土而馀尺何自底而还升
为毗卢之本誓为濯顶之胜能为慈母之积德为孝
子之克诚考众缘而罔知所自诘至理而寂尔无名
不见所宰孰示斯徵无师上智未足测悬河妙辩无
以评唯其莫测莫评兮所以为灵。
吾佛初成正觉即结上乘戒首曰孝顺至道之法次
命其徒曰我初出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当先度之
逮还本国父王展礼即踊身虚空七多罗树若有所
不敢当也寻升忉利天为母一夏说法由是二亲皆
获果證父丧既殓率难陀阿难罗云共舁棺就葬顾
谓众曰吾恐当来凶暴不知报恩故也其苦勉深诫
遍见于大小乘经律论学者共知不复备举然有晚
辈不从师范肆意狂走弃亲远游殊不念倚门延颈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59b 页 X59-0659.png
拊膺饮泪积思而成病者往往有之矧复知病而不
归省闻讣而不奔丧临丧而不展哀履时而不致祭
乃引洞山拽杀母玄沙不救父以为方外达人不在
是也吁汝谓吾佛方外耶方内耶达耶不达耶何拳
拳奉亲不违生事死葬之礼乎哀彼二师但肆一时
之特异不顾后世之冒滥害伤名教不为不甚且夫
辞亲割爱者盖所以平亲疏彼我之见息爱恶取舍
之情然后生佛等观怨亲无外四生六道孰非吾亲
服勤侍养未害为达是以睦州供母手自编蒲道纪
报亲肩常负担安有辜恩悖德而为达乎若乃寻师
访道夕愓朝勤不弃分阴犹不免过而况任性嬉游
烂眠饱食则无间极苦未足为报尝览吕氏灵骨记
爱其所谓报恩求法两存而并行有以见武夷簿公
不独知圆师之所存是亦深契吾佛垂训之意有足
警寤于吾曹也因题赞末以广其致云。
* 考妣墓志铭
考君唐姓讳祐世居钱唐祖父皆为公吏遂承其业
君仁慈宽厚出于天性公勤廉慎上位多任之凡典
厢镇里巷斗讼止以善言和解至有置酒勉其去尝
歉岁差散米济饥民而公仓出给必有费耗他皆削
其升合君乃别籴阴以益之由是在处皆目为佛子
君虽吏人坐必俨如行必缓步口不谈非议足不履
非所公筵饯迓纷华满眼君独俛首未尝窥[*页]轻薄
辈以为取笑少孤事兄亮亮性严小有忤意辄加驱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59c 页 X59-0659.png
叱君怡然逊谢没齿无怨诉凡家赀不入私室尽以
付兄听其裁置或勉与兄析居君曰吾无他亲独一
老兄而巳骨血离异非吾所忍为也有日族人强之
且使草状君执笔堕泪不忍书遂掷笔而罢于是兄
弟聚首终老晚年休退日唯课念元祐四年秋染疾
至十月十一日称佛捏印而终享寿七十五娶郡人
竺氏生男四曰简曰齐曰照从释氏曰式早世五女
皆出适后月十二日葬于北山青枝坞。
先妣竺氏自处室巳能笃信佛理洎归先君执劳敬
难如婢事主女工妇事凶喜礼度乡邻取之为法主
家严毅慨然有丈夫志与人柔顺凡姻戚无表里无
豪贱皆包容矜恤至于婢仆群小低颜软语若恐有
所失奁无馀畜随有即散于投借贷无不周给造像
供僧尤无所惜中年弃生事绝首饰斋戒蔬素专慕
净业辰夕礼诵言音清朗过门者往往驻足倾耳迟
迟不去针缕浣濯至老不许人兼绍圣二年春得疾
六月十日卒于卧寝移时身暖神色不变指结佛印
坚不可解寿七十七明年正月十八日拊于先君之
茔吁父母生我其恩巳为罔极而况遣我脱尘拔俗
学佛知道则其恩尚可报耶铭曰。
「 于戏考妣
积行可纪
后世弗闻
人子所耻
顾兹鞠育
实惟怙恃
厥德罔穷
厥心曷巳
孰有为弟
事兄犹父
孰有为妇
事夫犹主
生则偕老
死兮同土
勒铭幽泉
用昭终古」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0a 页 X59-0660.png
* 台州左君墓铭
君讳伸字君仪世为临海人谦恭端直平易安静行
无疾趍语不轻发治家营生不以非义剋人毫发之
利为人所犯未尝形色闻人之过未尝形齿知人有
善敬慕如不及性喜佛理见其徒不问贤不肖皆尽
诚致礼年未壮从东掖山神照法师求菩萨戒法师
对众称赏摩顶与记自是严奉净禁凡临斋日中食
之外有形汤药不复进口适有亲族宴会请君预焉
虽苦言笃迫终不曲从乃曰吾岂徇人意而欺佛制
乎如是四十年至死不易刻西方三圣像不与匠者
较其直诵法华三千四百馀过金刚二万馀过起桥
甃路赈给孤寒略无所惜娶大田黄氏柔淑有贤行
亦颇向佛生男六曰太微业儒场屋有声曰良王孝
友泛爱不幸早世曰太怡曰完曰较一为释氏曰净
圆女三皆出适黄氏既逝不复再娶独居东山之别
业礼诵之馀叠足凭机宴居终日申申如也有谓君
曰所居无乃寂寥乎君曰按有佛书堂有佛像何寂
寥之有一日当经桉处有燕欲巢其上君曰尔巢于
此恐秽吾经少顷燕徙他所其感物如此绍圣二年
秋卧疾不起预命僧朝晚忏念君强起厉声诵佛不
巳将启手足命净圆发法华首题增菩萨大戒寻梦
三伟人颜釆莹洁立于江皋召君登舟瞥然西迈君
以为三圣导引之先容自是尽出所爱物分遗长幼
急召僧讽弥陀经未彻乃曰吾巳有證生净土必矣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0b 页 X59-0660.png
侍人曰何所證耶曰我巳得佛光矣遂沐浴更衣叱
退左右严诫勿泣恐乱吾意称佛捏印泊然而𣧩实
其年九月十二日也享寿七十二诸孤卜明年某月
某日葬于江南之子方隩礼也予元祐中尝寓台城
日与左氏子弟游净圆以予知君之详遂登涉溪山
不远千里而至且欲请铭以表其墓辞不获免直笔
编次若夫考姓氏之所出事文辞之华丽则吾不如
老儒矣铭曰。
「 于戏君仪
资性天成
居敬行简
闲邪存诚
视其所养
既寿且宁
观其所终
厥證乃明
夫谋生者
不得其死
而达死者
独全其生
君其全矣
吾敢不铭」
* 新市姚君墓铭
姚氏之子丧其父巳三年一日泣告于予曰先君以
元祐元年十月十七夜终于所居享年七十有五娶
梅林沈氏有二子即明与弟时也六孙渐冲澄源浃
渊卜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依西方法火葬二十五日
馀骨于祖母之茔皆先君之志也窃惟父母有善
子不能称之于礼所谓不孝且先君平生为善唯师
知之愿铭其墓俾无坠焉予哀其有丧又爱其父之
为人故为叙曰君讳映世居湖州德清县新市镇其
先家微而能竭力以事父母谨身节用展大其业以
至为豪族父丧奉遗言化之洎母丧哀慕不巳乃窆
于近舍之园林间搆亭宇终身居之岁时追福以酬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0c 页 X59-0660.png
罔极凡语及父母辄涕泪不止其纯孝如此中年以
家事付其子燕居养志阅佛书持佛名六斋五戒至
老以为常业崇塔像葺寺宇供圣饭僧不可胜计严
冬歉岁赈给孤寒以至舆梁义井凡有惠于人者皆
率先为之而输其赀帛若无所惜其乐施如此沈氏
既丧誓不复娶而鳏居独处怡然自得虽亲族笃勉
之终不能回其志曰吾岂恣巳所私而贻子孙之患
耶其清慎如此早暮临食必三复拳跽愧谢于天又
令举家皆仿之君虽富有常若不给每谓人曰吾家
起于微今虽财食苟完然且不敢忘其始晚年宗族
既盛而居室尚卑其子乃选材拓其第宇而君终不
乐曰于吾甚非分矣其守巳如此君为乡中父老然
未尝恃巳陵物至于寒贱皆温颜与语若无高下故
居则虽婢仆皆爱之出则虽强很皆畏之邻里或有
所争殆不可巳者必求于君君往与一言无不平息
其服物如此君未终预数月忽多置槁荐或问其故
则曰吾不久逝矣必命浮图者礼诵用以藉之贵其
精洁耳又嘱其子曰吾殁后宜修崇以资吾报其他
无益事虽古今所尚慎勿为之人初或未信至期果
如其言其令终如此夫纯孝仁也乐施义也清慎礼
也守巳智也服物信也所以令终者此也且人有一
善犹足称之矧备此数者而述耶铭曰。
「 至哉五常
天性本尔
蒸民倥侗
训诸名理
有一于是
适为君子
矧夫若人
克备斯美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1a 页 X59-0661.png
惟形有亡
惟德不死
永锡孙谋
百世可轨」
* 秀州沈君墓铭
君讳延禄世为嘉兴人本家于白苧乡晚徙居郡城
未几别卜他舍施旧第为本觉廨宇君为人长厚少
小克嗣家业有如成人其事亲以孝其治家以礼其
守巳无所渝其与人无所竞故为乡人之善者所称
每事必投诚于佛而法华一经尤所驻意命僧读诵
岁时不辍自持大悲消灾密言以为常业供圣饭僧
不可计数元丰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得疾终于所居
寿七十九始娶周氏先逝晚娶丁氏长男曰文雅次
曰文益二女并归他族孙男曰宗道曰宗且曰宗敏
者从释氏孙女三人尚处室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将
从火葬予以法会因过秀城诸孤具录其事从之乞
铭予哀其有丧辞不获免铭曰。
「 以义而富
以仁而寿
厥始有闻
厥终益茂
积善于今
馀庆于后」
* 崇德吕府君墓铭
忠亶君之讳也子厚字也世居义禾钱氏有国时远
祖皆为仕洎纳土归田无复继者行琛曾祖也仁悰
祖也文滉父也君幼孤能治家逮成人而家业大成
先娶陈氏生二男曰宗古早世曰宗颜克嗣父业一
女适邑人蒋芳孙男五曰京曰亢曰永曰亨其一从
释氏曰慧滋曾孙十有四玄孙一举家五十馀凡五
世而君皆见之晚娶刘氏先逝君禀赋沉厚姿貌落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1b 页 X59-0661.png
落望之若可畏然与人温恭而无竞中年为疾所苦
耳目昏塞遂求悔于浮图敬持密语未几辄愈自是
谢绝人事杜门不出者仅三十年子孙皆孝敬侍养
有常君家虽富豪而谦卑节俭常若不足每临衣食
必擎拳惭谢然后乃进尝训子孙曰吾家财谷苟足
汝宜知幸勿自骄傲而奉养过度此又见君之为人
也元祐改元岁首忽自感曰吾宜去矣遂绝荤血而
课佛至三月且神色不乱屈指为印奄然谢世享年
九十三越明年二月初吉葬于邑之西南隅予尝过
是邑而诸孤状其事号泣叩首求为之铭铭曰。
「 噫彼君子
闻于乡里
以直而生
以寿而死
有初有终
尽善尽美
贻厥孙谋
庶乎不巳」
* 广陈马氏礼经录
清信女马氏世居秀州海盐县广陈镇父讳喜生而
柔顺长归镇人陈世华躬勤妇事协和亲族夙植所
资笃奉佛教乐善恤物节用好施至有僧道过门孤
寒投谒皆能辍巳给人所欲年甫三十忽若自悟辄
慨女报极为鄙浊深厌劳生无足可乐乃曰年光易
去薄命难保苟为耽湎世乐不自策修一旦长往前
途何恃全玉虽贵不足延龄骨肉至亲岂能相代由
是削去尘事扫治净室誓礼佛经以为常课香灯继
日孜孜弗暇逮于垂暮役奉愈勤所遇经忏无问丰
约皆一字一礼历年滋多遂盈卷帙以字校礼殆不
胜数又常奉六斋终身不缺累受五八戒守持颇严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1c 页 X59-0661.png
元丰五年仲夏间微疾不起忽见一沙门合掌而至
俄顷失之翌日将午顾谓侍人曰日当午耶又见沙
门迎前相命乃整容趺坐屈指为印奄然而化是月
十七日也享寿六十六生三男曰惟照次曰惟恭早
亡又次曰惟正三女皆巳出适明年正月二十一日
葬于本邑之华亭乡诸子号泣以谓慈母积善有足
闻者而不能称之非孝道也遂状其实从予丐文以
识之予曰吾佛之教广大宏远无往不利其教之所
被无士女无豪贱无老幼无贤愚至有笃信者焉躬
行者焉然后于无所得中而无不得由来不为不多
矣若马氏之事佛虽莫知其肤奥考其世善令终亦
可谓有得矣儒谓女子小人是为难养吾以为人不
可以类取在其志而巳且人有倥侗不可教者虽可
教而能不自守者于亲不能尽其养于君不能尽其
忠吝财荒色酣酒嗜音醺醺终日空空卒世彼虽丈
夫非丈夫也此虽妇人非妇人也后世览此尚不能
一思齐耶呜呼。
* 四明孙氏礼佛录
四明慈溪清信女孙氏自中年寡居厌尘习去女饰
唯笃信佛法蔬素斋戒课念礼诵馀三十年至老不
懈常手制衣衾袜履施僧前后不知数凡羞斋设会
必亲执事以尽其敬遣子从释氏曰如昪住支山定
慧兰若适因本居起造喧阓乃往昪所寓居几半载
凡僧物至于茶水未始辄啖是时昪方期三年长忏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2a 页 X59-0662.png
以赛愿而亲临捡举不容纵怠昪颇惮之忽频梦佛
僧愈加精至一日微恙见异人立卧床前嘱曰宜勤
持诵不可慢也次梦八僧旋绕忏室自见身挂缦袈
裟随僧行道少顷又见当中有一木龛漆饰明莹既
觉乃知将逝之相遂命僧忏念曰吾当归净土矣叱
退亲属勿相扰乱索香汤澡浴著净衣专诵弥陀经
于大众前加趺结印执念珠幡脚诵至一心不乱语
昪曰助我诵之气将尽矣言讫奄然而逝异香天乐
近远皆闻停七日乡人聚香木化之遗骨葬于某山
年七十八平居礼诵经佛皆自纪其数今刻石留于
后世使观者知佛法不可不信既信不可不修既修
必有善相随之则知吉凶祸福因果报应如影响如
符节无毫发之差闻者见者得不自勉哉。
* 论增戒书
某月日释元照谨熏涤裁书献于
权府运使门下贫道自龆龀出家冠年比试获中洎
落发禀戒潜心于佛乘十有六载自度庸昧区区于
卷策间虽不能深造圣人之渊蕴然亦粗领万分之
一二今不避狂斐辄敢言于左右夫佛之教大率指
万化而归一心即一心而见自性且性之为体湛寂
虚旷朗彻无碍其高不可踰其广不可际无生佛焉
无依正焉无死生焉无去来焉无愚智焉无物我焉
平等一相一相无相是谓法界焉常住焉真如焉实
相焉如来藏焉首楞严焉般若焉涅槃焉种种异号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2b 页 X59-0662.png
其实一也圣人觉之谓之菩提众生昧之谓之烦恼
圣人将以其所觉而觉其所昧于是无像而像现百
亿之容仪无说而说出大千之经卷机分异类说有
殊途要其所归无越三藏所谓经律论也示其所修
则有三学所谓戒定慧也戒也者所以轨范于身口也
定慧也者所以融冶于性情也然陟远者未始不自
于迩入室者未始不由于户是故三藏三学必推戒
律为首焉伊昔南山律师专以此学为巳任操觚著
撰大倡其要一家部帙计三百馀轴贫道虽不敏尝
从事于此宗矣且知夫戒者截苦海之舟航发万善
之端绪三乘圣贤之所尊敬历代祖师之所传通但
受之者心有明昧学有精粗而不能一揆故有初受
者焉重增者焉故律明发心则有三品一者唯期脱
苦专求自利名为下品此二乘心也二者为物解疑
自他兼济名为中品此小菩萨心也三者忘巳利生
福智双运了达本性求佛菩提名为上品此大菩萨
心也审知初受但发中下佛开重增转为上品此所
谓增戒也桉梁高僧传宋元嘉十一年有梵僧名僧
伽跋摩为祇桓寺慧义等五十许人度蔡州岸驾船
江中重增戒法又准戒坛图经唐乾封二年南山律
师于京兆府为诸岳渎沙门春夏二时再行重受以
至四分律成实论师资传等并明重增之法实佛教
之常仪僧徒之本事耳然彼诸师不知所以相与鼓
惑斗搆纷纭者盖亦有说焉贫道熙宁间自温台游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2c 页 X59-0662.png
方还本受业院在祥符寺之东南隅闭户专业谢去
人事乘闲挥麈赞述戒律无何谬为人所知遂有远
方之朋负笈日至而就学焉每患正法下衰人情鄙
薄僧纲解纽非一日矣辄不自料颇有意于扶持故
夫来者必博之以禅智约之以法律持盂丐食以充
其口腹疏布裁衣以蔽其形苦日加朔引夕增励修
出处语默率遵于佛制如是数年间罔敢自怠然将
行古道必反常情往往同俦辈以为矫异骇众而窥
伺短失者有矣窃自解曰孔子云事君尽礼人以为
谄也予事佛尽诚人以为诈不亦宜乎且孔子圣人
也言无口过行无怨恶然犹不免世俗之憎嫉故尝
疑于桓魋辱于阳虎畏于匡人困于陈蔡况一末下
庸僧学古背俗而不为人之所恶者其可得乎以致
彼徒率因行事有所不同夙怀忿愠乃乘是增戒之
势以致斗讼其意无他直欲以无辜之人陷于缧绁
之中耳自念与时寡合一无势援独力不能加众厥
或枉遭刑戮固无惜于一身但恐遏绝律风使无闻
于后世耳恭惟权府运使负伊周之才佐唐虞之主
文声治术卓出于群英仁政德风下临于庶物愿垂
明鉴少赐哀矜苟得戒法流通三宝住世则涅槃所
谓我灭度后以正法付嘱国王大臣斯言殆有所寄
也荷法事重繄叩情深[曰/月]渎尊严岂胜战汗不宣。
* 论慈悯三藏集书
某月日释元照谨斋沐裁书献于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3a 页 X59-0663.png
权府朝奉明公贫道尝闻律佛所制也教佛所说也
禅佛所示也是三者皆出于佛曰三学曰六度故为
佛者不可滞于一端威仪轨度持犯开遮皆见于律
非学无以自明权实偏圆观行因果皆见于教非学
无以自辨识心达本忘筌离相皆见于禅非学无以
自悟经曰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是则律与教与
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一贯所谓同出者出于一心
也一贯者会于一性也心性也者一切众生见前觉
知之体也其量虚寂其用亘广潜于万化之际见于
动用之中四相流而不迁三惑覆而常照柰何沤生
觉海云点大清岸逐舟移花因眚发炽然妄动瞢然
昏塞纷然驰散非一朝一夕矣吾佛哀之将使复其
本也于是制其妄动故谓之律辟其昏塞故谓之教
摄其驰散故谓之禅以是观之律亦心也教亦心也
禅亦心也三者皆我自心岂容是非彼此于其间哉
不然则心外有法未契佛祖上乘之旨也是以自古
知识节行超迈未始不禀于律博涉经论未始不知
于教希夷淡泊未始不通于禅历观三代高僧传至
有木食草衣孤节苦行卓然风霜不改其操铿然忧
喜未达其心故得振清望于当时垂令模于史籍近
世慧林孝本法云大秀皆释门之豪杰举扬宗风激
励修奉天下缁儒云奔草偃率从其化自是其徒稍
知顿悟渐修之门藉教悟宗之理但古今学者自有
党宗蔽曲之净谓了心见性何假修行认放荡为通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3b 页 X59-0663.png
方嗤持守为执相残毁正教瞖罔来蒙故慈悯三藏
文集于是乎作也斯实救一时之讹弊护佛法之纪
纲耳而况一破一立或抑或扬乃释门述作之通规
义学讨论之常事也西天诸论大小相攻或空有争
驰或性相勍敌二部五部十八五百异执支离于今
不绝此方传教华严贤首天台慈恩互相斥夺章疏
竞行亦犹儒家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
四诗孟氏辞辟于杨墨子云无取于老庄郑玄王肃
师资形矛盾之谈刘向刘歆父子有异同之论至如
宗门自达磨西来衣钵相传迨于五祖而下则南北
分宗其后各建门庭而五家派别云门临济当世盛
行然各据师承互相嗤笑又如古今语录谓佛身为
屎橛指大藏为故纸薄讲学为入海算沙贬听习为
分别名相遍在禅策不复具举即应讲学之师执为
谤巳而兴于诤讼耶盖不知古贤为物情深方便苦
口使求鱼观月不滞于筌指耳贫道少小辞亲冠年
从道寻师务学负笈横经于兹三十一腊矣不料寡
薄谬为师首在处养徒晨夕讲训上酬佛祖开悟之
恩次报王臣存护之德顷以前任太守王公修撰持
遣公符邀命至此俾于南寺重建戒坛方欲糺募豪
族发首兴工无何诸师见忌异论锋起以谓慈悯集
乃贫道自撰假彼名字排我宗门曾不知此文得于
古藏编于旧录不省寡闻辄怀私忿以至讼于公府
干长吏直欲投诸深阱加以大石恐愶督迫几不能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3c 页 X59-0663.png
免窃惟古人有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我既无心于
物物岂能加于我故唯缄默坐视未始一辞辨之然
恐官司未委情实谨赍元得古本文集并叙始末三
于左右是否枉直惟明公裁之不宣。
* 送衣钵书
某月日比丘元照谨裁书献于
净慈圆照禅师元照早尝学律知佛制比丘必备三
衣一钵坐具漉囊是为六物上中下根制令遵奉故
从其门者不可辄违违之则抵逆上训非所谓师资
之道也三衣者何一曰僧伽梨谓之大衣入聚应供
登座说法则著之二曰郁多罗僧谓之中衣随众礼
诵入堂受食则著之三曰安陀会谓之下衣道路往
来寺中作务则著之是三种衣必以粗疏麻苧为其
体青黑木兰染其色三肘五肘为其量裂碎还缝所
以息贪情也条叶分明所以示福田也言其相则三
乘圣贤而同式论其名则九十六道所未闻叙其功
则人得免凶危之忧龙被逃金翅之难备存诸大藏
未可以卒举也一钵者具云钵多罗此云应器铁瓦
二物体如法也烟熏青翠色如法也三斗斗半量如
法也盖是诸佛之标帜而非廊庙之器用矣昔者迦
叶如来授我释迦本师智论所谓十三条粗布僧伽
梨是也洎至垂灭遣饮光尊者持之于鸡足山以待
弥勒有以见佛佛之所尊也祖师西至六代相付表
嗣法之有自此又祖祖之所尚也今有讲下僧在原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4a 页 X59-0664.png
奉持制物有年数矣近以病卒将启手足嘱令以衣
钵坐具奉于禅师实以赖其慈荫资其冥路故也恭
惟禅师道迈前脩德归庶物黑白蚁慕遐迩云奔天
下丛林莫如斯盛窃谓事因时举道假人弘果蒙暂
屈高明俯从下意许容纳受特为奉持如是则大圣
之严制可行诸祖之遗风未坠谨遣僧赍衣钵共五
事修书以道其意可否间惟禅师裁之不宣。
* 谗议
曰谗与谤同耶异耶曰谗必假谤而成盖有谤而不
谗者未见谗而不谤者也夫谗之生也其始因于憎
嫉而终成于轻信为之者谄佞小人也古之人有输
忠以辅君者尽孝以事亲者抱义以结友者虽君臣
之相得父子之相爱朋友之相亲一日为人所谗则
反目攘臂摈逐离间至于相视如寇雠虽在古圣贤
所不能免也然有初不能辩久而后明者有生不能
辩死而后明者有至死不能辩终古不能明者不可
胜数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此所
以诫人远谗也呜呼谗与谤不可不察也且经史载
之不为不明学者览之莫不知其非往往身自陷于
谗口噎郁至死不能自明者是必怒受谗者不察为
谗者之謟佞也至有群小至其前复谗于他人则又
听之以为然是可谓聪明乎盖善为谗者巧便斗搆
迎合蒙蔽使其瞢然如为鬼所魅至有终身不能察
者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塑言其浸润之来不使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4b 页 X59-0664.png
人预觉虽曾参至孝母必疑其杀人市非林薮人必
疑其有虎间有不行焉者则谓之明远君子矣予以
愚拙疏懒不喜谄附妄悦于人遂多为人所谗谤予
闻之窃自省曰彼言果是欤吾当改过彼则我师也
彼言果非欤彼亦徒为耳焉能浼我哉于是耳虽闻
之而口未尝辩士君子察不察在彼才识明不明耳
吾孰能申其枉直求知于人哉然且不知久而后明
耶后世而后明耶终古不明耶文中子曰何以息谤
曰无辩吾常事斯语矣。
* 博奕解
论语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
为之犹贤乎巳解曰此孔子勉人之为学非所以使
人博奕也凡人所以异于草木土石者以其有识故
也所以异于禽畜者以其最灵故也所以异于众人
者以其为学故也所以异于辈流者以其自强不息
故也是故为人不可不为学为学不可不自勉岂宜
饱食嬉游而不知为学一混于众人纵学而无所成
业未殊于辈流乎自古圣贤急于为学孜孜矻矻无
暇于其他尚恐虚掷其时阴而有所不至而彼罔然
无所用心悠悠以终老者不知何以自处而度其永
日耶此圣人所以感叹故曰难矣哉也不有博奕者
为之犹贤乎巳者此举市井鄙事以较之将使知耻
而思为学故也且夫群聚博戏争先斗胜殆非贤者
所宜为然且有所用心虽不肖犹足以为贤以见饱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4c 页 X59-0664.png
食虚度不务学者尚不逮于博戏小人况君子乎此
盖激励之深切非所谓称美博奕使人为之也安有
圣人之教诱人于不义哉儒者说曰为其无所据乐
善生淫欲故且使之博奕耳此不唯毁灭圣人垂训
之旨陷人于不义之中抑其言复何鄙俚之甚乎每
读至此未尝不为之慨叹也何平叔犹以为诸家之
善者黄侃邢炳之徒又不能考其善否相沿旧说无
所辨正致使古今儒冠释服竞习博奕以为巳能往
往废弃所业忽慢人事竟日彻旦失食忘寝精神耗
眊色力疲顿以至成疾犹不知止而卒无成益且仁
人君子言行动止必审其损益而后行之何为无益
世伎所役独不思之乎予尝极言以勉之彼拒之曰
孔子尚称为贤子何昧而见罪耶予乃退思先儒之
谬妄有误于来者不为不甚故特为之别解冀负识
君子或有取焉。
* 四子要言序
天道体刚而用柔地道体柔而用刚人生天地间禀
天地二气而为体固当法天地而为行古先圣王能
尽天地之理法天之柔所以教人行仁也法地之刚
所以教人为义也是故仁主于慈爱义主于果断此
人伦之大本儒教之宗极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
武岂有他哉故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巳忠岂非
义耶恕岂非仁耶则知孔子言行动静虽用舍万异
而未始出于仁义矣予尝阅诸子书独爱荀孟杨王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5a 页 X59-0665.png
能宗孔子之道知儒教之本故孟子对梁惠王曰何
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巳文中子曰仁义其教之本乎
荀子曰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杨子曰太玄为仁
义而作所以四子之书不混于异端者此也孟子文
中皆门人所录荀子杨子乃秉笔所撰其文富其事
繁非博综于儒业者不可备览故于其间采摭简当
精要之言有足训世者总为一集题曰四子要言然
在言虽简而为学为道为人为政君臣父子百行五
常之义亦巳尽矣学而思之得无补于心术哉。
* 高丽李相公乐道集序
予昔见海东使臣经从吾乡名山胜槩率多题咏观
其格致则与夫大国文轨颇同后见僧统所留篇什
语句平易思味幽远复知僧统又知诗之深者比以
朝辞回杭舣舟府亨忽持李相国诗集为示发卷一
览爱其学赡而识远辞直而理诣大率稽于释典宗
于理性皆超拔物外之论非所谓世俗文笔也处富
贵而慕真寂故以乐道命其题居尘染而守清节故
以婆塞标其号以夫道无不在故其言触事而发随
物而应存乎梗槩且录百篇足以弘赞佛乘启迪来
裔岂与夫雕虫刻篆嘲风咏月者同日而语哉然彼
国文士能诗者甚众而僧统独爱此集将命镂板流
通于世向所谓僧统知诗之深为不诬矣观是诗者
当体斯意。
* 送闻伯龙归太学序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5b 页 X59-0665.png
余学佛外尝阅先儒书观古圣人立言垂法大率使
人修巳治性立身行道且与夫众人异焉柰何后世
学者资性有淳薄所习有高下虽皆读书为儒而有
修者焉有不修者焉则君子小人见矣孔子谓子夏
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今之业儒者诵其书不
为不多与之议论落落可听发为文章郁郁可观然
以才俊自负轻浮贡傲嬉游纵诞无所而不至是故
求其为君子儒者或寡矣余素未识闻君巳见长者
称其性行时辈服其才业及一见之听其言观其行
果如余所闻每谓人曰此所谓君子儒也宜乎贵矣
适闻促装将复于大学故直书以勉之庶有所补焉。
* 长芦赜禅师文集序
佛教所谓大乘师者盖有上根利智勇厉丈夫顿了
自心旁达诸法缘生无性一切皆如无性缘生广大
悉备安住实际得大总持摩尼宝珠出生无尽大圆
镜智应现无差秉智慧刀被弘誓铠入生死海游浊
恶世遍微尘刹历恒沙劫善巧方便化导群生六度
四弘三聚四摄如梦如幻无舍无著终日说法无法
可说终日度生无生可度众生无尽悲智愿行宁有
尽乎业惑无穷身土寿量宁有穷乎发此心者即菩
提心行此行者即菩萨行传此法者号大乘师也然
则功高而业广任重而道远自非识洞天人之际道
超区宇之表孰能荷三宝之重寄为四生之良导乎
是以在昔高僧学优才赡节高行苦至有食不耕锄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5c 页 X59-0665.png
衣无缯纩忍人之所不忍行人之所不行扶颠持危
辟邪禦侮其济物也视形骸如朽木其护法也轻性
命若鸿毛与夫独善偷安厌谊求寂者日劫相倍未
足校其优劣矣赜老禅师河北洛水人少业儒文晚
从释氏志节超迈学问宏博遍历丛林饱参宗匠天
机既泄学众云从三处住持六时精苦门墙壁峻规
矩霜严著述盈编播流寰海传闻有日尚或持疑比
得斯文喟然惊叹不意后世复有大乘师耶观乎发
菩提心要则知修行发足不践于小道也观乎自警
铭则知笃志在道无暇于世论也观乎百二十问则
知晨夕自检不容于妄虑也观乎诫洗面文则知节
俭清苦不以口腹费于僧物也观乎在家行仪以至
公门十劝则知悯物情深不择于高下也观乎枯骨
颂则知达妄穷真不为世相所动也观乎莲华胜会
序劝念佛颂则知决了死生灵神有所归也观乎坐
禅仪则知志尚修习不徒于言句也噫正道难闻知
音罕遇方图款扣以尽所怀俄闻暮秋奄归真寂沉
吟感槩长鼾永日惜乎得非吾道衰替不使真善知
识久住世耶古人有言百年影殂千载心在览斯集
者则禅师之心可鉴矣。
* 释门登科记序
三代僧史十科取人读诵一门功业尤重
皇朝著令帝王诞辰天下度僧用延圣祚尊崇吾教
宣布真风自古皆然于兹尤盛方今州县净侍寔繁
秀州吕氏灵骨赞¶ 第 666a 页 X59-0666.png
每岁选人必量经业开场考试合格精通公榜星罗
奖平生之勤苦纶恩露坠许毕世以安闲外被田衣
内怀戒宝为法王子作人天师不事耕桑端受信施
栖心物外旅泊寰中释子之荣岂复过此近世出俗
多无正因反欲他营不崇本业唯图进纳滥预法流
或倚恃宗亲或督迫师长至有巡街打化袖疏干求
送惠追陪强颜趋谒频遭毁辱备历艰辛为者百千
成无数十岂有荣身良策安乐法门斯由当本昧出
家心抑亦为人无丈夫志况莲华妙典鹫岭极谈大
事因缘开佛知见是诸佛降灵本致实群生悟入津
途无量国中不知名字幸而闻见那不诵持岂独辜
恩诚为忘本奉勉未度者宜加精至早冀变通巳达
者莫废温寻终为道业百金供施实亦能消四辈瞻
依谅无惭德幻躯有尽实行不亡故有舌相粲若红
渠身骨碎如珠颗具书传录识者备闻况般若有经
耳之缘法华校随喜之福幸依圣训勿弃时阴近期
于削发为僧远冀于破魔成佛若能如此夫复何言
所患为僧不应于十科事佛徒消于百载古贤深诫
宁不动心哉。
芝园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