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归敬仪-唐-道宣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4c 页
No. 1896
释门归敬仪
沙门释道宣大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述
敬本教兴一(谓佛化厥初礼仪莫识。圣法乘时行斯谒敬。所以广引诚教。为信首之
初宗。庶有不惑于教喻)
济时护法二(谓季俗根钝非敬不弘。故济时机综习惟远。遂使相从奔竞上下相遵。
既不乱伦三宝由盛)
因机立仪三(谓时涉浇淳情分利钝。致立教者开抑殊途。或彼佛德高灭罪称最。或
此方本净二业能明等)
乘心行事四(谓事在未亡因心行用。约缘课业条流须识。由心通三性事染六尘。因
福起罪莫知道业)
寄缘真俗五(谓法被权道情投业理。心形两位指月双筌。或以鄙俗浅度不识分量罔
冒入真。实为沈俗)
引教徵迹六(谓末法根钝多封性习。须引圣言以为教量。今以四依检行四印徵明。
无涉浮言饰诈斯绝)
约时科节七(谓心行等级勤惰不恒。故立法捡心分时策行。是知。克念修圣。斯言
有归。不尔流溺还同无始)
威仪有序八(谓敬相显心虔诚有被。今须引诚教具列容仪。则容止若思。言词安定
不以法绳。则手足无所措矣)
功用感通九(谓业假行成功由心起。心怀染净业亦真虚。此由想见未清善恶交集。
不示缘报迷滞难明)
程器陈迹十
*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先怀信。篇明信本敬随后生故也)
序曰。自法王之利见也。必以静见为先。故论
云。何处何时谁起此见。一切诸见佛悉断
故。文良證也。然则习熏日久取会无由。事须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5a 页 T45-0855.png
立敬设仪开其信首之法。附情约相显于成
化之功。然后肝胆涂地形骸摧折。知宇宙之
极尊则敬逾天属(以父母生身也。报施在于一生。佛起法身也。酬远终于累劫。
或功高难赏德深不谢慧深益厚。非酬所及也)晓教义之远大则道越常
迷。观
斯以言则识形心两途事理双轨。形则缚于
俗习苦阴常缠。故当折挫以归依。剖析剖析
观其慢惑也。心则封于迷倒。倒在生常故须
镜生灭以惩之。追想追想知其妄著也。深惟
四山恒逼。非念念而莫知切于身也。八倒缠
绵。非新新而不晓节于心也。所以剖析静于
慢惑非爱断者所欣。追想厌于妄著。是异生
者所背。固当抚揽诚教以法糺徵。则生身不
徒委于下尘。无识不徒生于上趣矣。敢序斯
致。引文證之。小乘论云。敬者以惭为体也。由
我德薄前境尊高故行敬也。今反无惭。不耻
深可笑也。大乘论云。由信及智故敬于彼。信
故非邪智故兴敬。故引诚教。信智及惭敬之
本矣。本起经曰。佛初诞降周行十方。举手
指天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以时俗所重九十六部号为大圣人
天师也。为绝邪归正故示此相。唯佛独尊馀皆邪道。既曰尊严。归依弘护非信敬之不成)三界皆
苦无可乐者(三界众生三苦交集。无思厌背贪附更深。故立此言令兴厌离。有厌苦身令
思苦本。观达业惑深是苦因。不没诸见便得解脱。馀则以苦舍苦长沦苦中)此之一经成
归敬之本也。定信守之宗也。理须依凭托附
以登高远之趣也。故论云。归依者回转之
语也。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今佛出世兴
言极尊。遂即回彼邪心。转从正道故也。于是
乃立归法有五等之差。始于背俗之初终于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5b 页 T45-0855.png
入道之极。皆归三宝以为心师之迹也所师
极矣。所为大矣安得傲然情无慑
惮。况复加以谤讪流言通俗。自沈苦海出济
无期。重使身心恶习念念逾增。亦使威仪失
节时时结业。覆器之喻尘露于目前。捕鼠之
诬频繁于胸臆。可不诫欤可不诫欤。又依佛
见瓶沙王经曰。如来于伽耶山成道。度迦叶
已念瓶沙王昔有先请。将诸徒众往赴彼国。
王及士众并沙门(或云桑门沙门那者。并是天竺道士之佳号。俗中之常目。亦
是彼国修净行者。此云净志以义目之)初闻佛至皆悉远迎未知礼
敬。或有礼足而坐者。或举手问讯而坐者。或
称姓名。或叉手合掌。或默然而坐者。皆疑。迦
叶是宿旧师。今从佛来。未知谁为所依者。迦
叶知已欲决众疑。升空而下礼敬佛足。以手
摩扪以口呜之自云。佛是我师。我为佛之弟
子。又持扇在佛后摇之。此第二经明礼敬。正
仪之萌兆也。文中不足。有者言之。手摩口
呜者爱重之极。不能己已也。远敬在于所卑
故始于足。自馀称名显相。使疑者决之非正
敬也。智度论云。外道是他法故来则自坐。白
衣如客法。故命之令坐。一切出家五众身心
属佛。故立不坐。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
坐听法。三果已下并不听坐。以所作未办结
贼未破故。此第三文明位列敬相也。今有安
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
如上三果尚立。况下凡乎。像立而坐弥是不
敬。比今君父可以例诸。故知。绕旋行立为敬
故行。安得长傲礼忏获罪。此言易矣。临机
难哉。常志在心努力制抑方可改革。不尔虽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5c 页 T45-0855.png
读不救常习思之惟之。故增一阿含经云。无
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
今犹无敬多睡痴等斯为良證。大悲经云。佛
过去时行菩萨道。见三宝舍利塔像。师僧父
母耆年善友外道。诸仙沙门婆罗门。无不倾
侧谦下敬让。由是报故成佛已来。山林人畜
无不倾侧礼敬于佛。此第四文明致敬之因
本也。如俗礼云。无不敬。俨若思安定词。傲不
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是也。依经律论明
立敬仪。佛告比丘。汝等共相恭敬。迎逆问讯
从何为始。比丘白佛各言其志。或云大姓贵
族者。或云神智高达者。或云佛所宗亲者。或
云道登圣果者。以事举之。佛言。汝等所言皆
是长慢。无可观者。应随顺法训流布于世。于
我法律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敬仪有四。
道不礼俗一也。僧不礼尼二也。守戒者不礼
犯戒者三也。前受戒者不礼后受戒者四也。
自馀五众存亡乃殊。皆约年夏次第而设敬
也。因引古事。昔有鵽鸟猕猴大象。同在一
林以为朋友。乃相谓曰。先生宿旧礼应供养。
如何同住不识礼敬。象云。我见此树生齐吾
腹。猴言。我曾蹲地手挽树头。鸟言。我于远林
食此树子堕出而生。我应最长即时大象背
负猕猴。鸟在猴上周遍而行。仍说偈云。有敬
长老者。是人能护法。现世得名誉。将来生善
道。于是人皆效之悉行礼敬。诸有智人以喻
取解。经云。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远离自
高心。常思惟智慧。又云。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今贪慢而著随则其愚不可及也。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6a 页 T45-0856.png
* 济时护法篇第二
序曰。夫以立像表真恒俗彝训。寄指筌月出
道常规。但以妄想倒情相沿固习。无思悛革
随业漂沦。是以经言。为善若登清升若爪之
土。为恶若崩沈滞如下之地。此言在斯。诚
为极诫。何以知耶。但以慢山上耸俯视于人
物。我室四蒙包藏于见爱。慢无纳法之实。经
明覆器之宾。我有怀著之功。论显纳烟之义。
器仰无思不服。有服必拔慢根。室坏便归
太虚。见爱安形无地理例然也。背此非凡所
行。情事得也。乖斯是圣游履适化然也。然则
封迷长劫。佛世有退席之人。不识分量。季
俗丰轻生之士。此并不思之徒也。当知我身
属于他缘。冥冥不知来处。我神属于惑业。忽
忽莫测何心。经云。命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
今日复明日不觉死时至。冥冥随业缘。不知
生何道。此至言也。乾豆莫干其虑吁可悲哉。
且自等智有三。我同牛羊之智出道唯一。牛
羊异我非伦。人道道缘。不行还同畜兽。兽道
报重顽厚非其所闻。今既形有轻清识心机
举。厌劳生于往劫。欣解网于将来。固当立像
表仪倾尘聚。而顶礼寄缘引领。荡烦累于新
心。是则情异牛羊。乘明智而弘道。身如木
石假彫琢而成器。可不然乎。可不然乎。鼠入
角而至穷。更知何趣。名引言而显实理极于
斯。况复五滓交横四山常逼。而能安忍于时
事还是昏昏之所媚乎。所以大圣知时通化
陶诱。立正三宝导浊识之所归。开明四印示
迷生之不昧。固得住法万载。功由归敬之勋。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6b 页 T45-0856.png
神升四天谅藉传扬之力。广如慈经所出。岂
虚搆哉。今此之述本被后进之初心。曲授称
功体非前良之早虑。固须叮咛指掌铺覼相
状。识三宝有数种之权谋。解七众无贰师之
希向。言唯质露意在修行想有识者。知无繁
于翰墨。故佛言。吾言不在绮饰。令人受解为
要。敢附斯辙笔记序云。今于此篇显三宝相
相随见起。随机四位。初谓一体。二谓缘理。三
谓化相。四谓住持。各有名相。初言一体三宝
者。一是非二之名。体谓本识之谓。但以无
始心体性净如空。妄想客尘封迷随染。致使
相从至于今日。经生历死无由厌晓。故经云。
诸法本来性相空寂。众生妄计彼此得失。轮
回生死不得解脱。经云。一切众生并有佛性。
即我本识出障嘉名。迷故曰凡悟便名圣。所
以贫女宝藏力士额珠性常清净有而无用。
为惑所覆无由光显。如经深丛覆宝移流杂
味。然其本性光淳无玷。所以前修闻此励力
勤观。日故劫新遂證斯德。及成妙觉转依法
身。身非始生寄缘修显。后进闻此兴大志求。
彼去已还我云何住。遵途进德还登位极。自
昔已来此乘无权。皆成正觉迥出樊笼。俯应
群心兴悲赴感。我之与佛无始实同。彼以先
觉故先出有。我独不悟盘桓下凡。一思此事
悔热何及。今若不修后生何据。所以承遵梵
网以网鱼龙揖佩三身凭依三
学。爰初投足先奉戒宗。戒本有三。三身之
本。一律仪戒谓断诸恶。即法身之因也(由法身本
净恶覆不显。今修离恶。功成德现故)二摄善法戒谓修诸善。即报身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6c 页 T45-0856.png
之因也三摄众生
戒即慈济有心功成化佛之因也(以化佛无心随感便应。今大
慈普济意用则齐)约佛有三。随义三别境非心外。百虑
咸归理实如此。不可馀见。或迷此及试重广
之。然则功德之本非戒不弘。道初俗归必先
敬受。随境起心无非三戒。如约一生心不怀
恶摄律仪也。有慈起善摄善法也。将济离苦
护众生也。内缘既尔。三佛皆然。离合待时不
定三一。故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斯本从
迹也。又云。色声见我名行邪道。此迹异本也。
故摩竭道成高山先照。祇园开政下乘后席。
众说备之可用通镜。故先显由缘后明性相。
欲明性体因言致理。不是饰非终归显实。将
使通明性体。解若心灯后被。以文筌登岸舍
笩可也。言一体三宝者。行者既知心性本净
悟解无邪名为正觉。觉即佛也。性净无染法
也。性净无壅僧也。今觉于本名始觉也。本
实体净名先觉也。如此安心如此练身。俯仰
周循无念不剋。俗云。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
念作狂彼沈俗士尚此放言。岂惟出道翻无
此致。都不可也。问曰。卿发斯言欲何标据。念
念总是识心。言言都非智略。如何依准得
一举而腾九万耶。答曰。夫以圣道远而难希。
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于一篑。为佛起于初
念。故万里之剋离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
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开
示不由外来。悟入诚因内起。迷时谓礼外境。
悟已还礼自心。故经云。心想佛时是心是佛。
如是敛念会必精勤。积熏不已自然清净。忘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7a 页 T45-0857.png
此外求甫当行道。徒役身心终为世福。故身
子不思经劫而居退忘。难陀整虑终朝而拔
其神。上明一体三宝也。二明缘理三宝者。理
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且从染说无
始有终。但为惑网不能出障。今以三学剋剪
缠结。惑业既倾心性光显。始终性净无始无
终。由法成立随境分相。即号此相为五分法
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前之三学从
因受名。由戒护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定慧
准此可以类知。后二从果次第受名。解脱身
者由慧剋惑。惑无之处名解脱身。解脱知见
以乃出缠破障反照观心。故云知见身也。唯
佛法中三乘圣者具此五分。能为六道作大
归依。故论云。归依于佛者。谓一切智五分法
身也。归依于法者。谓灭谛涅槃也。归依于僧
者。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身他身尽处也。
即自他惑灭所无之处。故云尽处也。故经云。
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无为即无漏之
别目也。由此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之所
陵慢。故称宝也。如世珍宝为生所重。今此
三宝为诸群生三乘七众之所归仰。故名正
归。若无专信杂事邪神。虽受归戒不得圣法。
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真名清信士。终不妄归
依其馀诸天神。斯何故耶。以真三宝性相常
住堪为物依。自馀天帝身心苦恼。有为有漏
无力。无能自救无暇。何能救物。惟出世宝有
力能持。言归依者如凭王力得无侵害。今凭
正宝威福无涯。故使神龙免金翅之诛信士。
超夜叉之难。五种三归皆归此宝。或即名之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7b 页 T45-0857.png
同相三宝。由理通三世义尽十方。常住三宝
此为至极。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
生不堕恶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
一时闻解熏本识心。业种既成净信无失。况
能立愿归依奉为师范。固当累劫清胜义无
陷没。如经有人受三归依。弥勒初会解脱生
死。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但
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
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归依。故
感善神随逐护助。上明佛竟。后之二宝缘此
而生。如前广叙。以开灵府。此理三宝能生化
相。弘道利生罪福通感。故调达出血业成劫
罪。耆域出血业成梵福。以化佛无心犹如光
焰。仪像非情体唯无记。所感罪福还约法身。
由显相状法身依故。以法本非形无漏无色。
不以相显群有何依。故立像表真。厥趣斯矣。
是知。化佛供毁一自法身。无有兴亡独称常
住。言极繁矣。意在通之。但以浇淳在数倚伏
赴机。故列三法限于万载。所以金河西竭玉
关东鹜。代出八九年逾六百。三遭殄除终还
兴显有何致。斯历数未也。万载已后浇风不
追。固无传授天禄终也。由慈氏运开缘生道
会。淳源将发交谢应期。不虚设也。此明理宝
是归依所宗。故覆详之令心有寄。故出耀云。
道之在心不问老少。惟在刚烈乃名道耳。信
心以存何往不剋。文良證也。可不镜哉。三
明化相三宝者。谓释迦如来为佛宝也。所说
灭谛为法宝也。先智苦尽为僧宝也。此化相
三宝或名别相。体是无常四相所迁。灭过千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7c 页 T45-0857.png
载但可追远用增翘敬。以贤劫中三佛已往。
无我第四群生何依。长沦苦海解脱无路。是
以能仁膺期出世说法度人。开八正之妙门
示一直之平道。近出人天之欲泥。远登贤圣
之津笩。将趣斯道阶渐有由。说理三宝令物
归向。岂非真理常住乘权御实。疏解形心称
为佛子。受道之宾證澄无之本净。筌蹄之喻
显性空之玄理。事义光矣。神用明矣。群生
依资生灭尽矣。既而能事已隆告以数终之
运。非色现色表法身之不亡。无形留骨示化
迹之无泯。所以碎身以生物信。全眼以导神
功。斯道莫思恩德非谢。故当敬养塔像兴起
信根。先备此心方知由委。四明住持三宝者。
人能弘道万载之所流慈。道假人弘三法于
斯开位。遂使代代兴树处处传弘。匪假僧扬
佛法潜没。至如汉武崇盛初闻佛名。既绝僧
传开绪斯竭。及显宗开法远访华胥。致有迦
竺来仪演布声教。开俗成务发信归心。实假
敷说之劳。诚资相状之力名僧宝也。所说名
句表理为先。理非文言无由取悟。故约名教
说听之缘名法宝也。此理幽奥非圣不知。圣
虽云亡影像斯立名佛宝也。但以群生福浅
不及化源。薄有馀资犹逢遗法。此之三宝体
是有为具足漏染。不足陈敬然是理宝之所
依持。有能遵重相从出有。如俗王使巡历方
隅。不以形徵故敬齐一。经云。如世有银金为
上宝。无银有鍮亦称无价。故末三宝敬亦齐
真。今不加敬更无尊重之方。投心何所起归
何寄。故当形敬灵仪心存真理。导缘设化义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8a 页 T45-0858.png
极于斯。经云。造像如麦获福无穷。以是法身
之器也。论云。金木土石体是非情。以造像
故敬毁之人自获罪福。莫不表显法身致令
功用无极。故使有心行者对此灵仪。莫不涕
泣横流不觉加敬。但以真形已谢唯见遗踪。
如临清庙自然悲肃举目。摧感如在不疑。今
我亦尔。慈尊久谢唯留影像导我慢幢。是须
倾屈接足而行礼敬。如对真仪为我说法。今
不见闻心由无信。何以知耶。但心用所拟三
界尚成。岂此一堂顽痴不动。大论云。诸佛常
放光说法。众生无始罪故对面不见。是须一
像既尔。馀像例然。树石山林随相标立。导我
心路无越圣仪。又作是念。见虽是色了色心
生。心外无尘名为真观。言从心起。实唯识
有名为俗观。渐次增明念念无绝。时功既积
熏习逾增。观道修明不迷缘假。名愿乐位修
道人。焉道为人修人能修道。故称行者名为
道人。今则闻告怀嫌诚当实箓。日损之谓于
斯自明。可不诫哉。
* 随机立教篇第三
序曰。礼者履也。敬而已矣。经云恭敬塔庙谦
下比丘者是也。然则性涉昏明推步通局。多
沿名相少怀经远。所以随文综习。道听途传
曾不讨论妄行章句。俗中尚云。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况佛法玄奥理事兼该。闻
即依行沈沦非一。至如经明净土佛德无涯
寻声不敢移心。爱重不忘心口。乍闻秽土诸
佛情无一欣。便言无德可归有罪未能消荡。
何憎爱之若此。诚不足以详之。又闻论说多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8b 页 T45-0858.png
宝别时引情自谓精进果决。便即礼念绝缘。
浊下愚凡行斯胶固。性习虽久终须渐移。如
不更新凡无成圣。综执前迷负愧弥重。以兹
绍嗣诚非遗寄。是知。教门善巧随机浅深。深
者行十使而无瑕。浅者示五烧而有净。净方
不一随意欲而受生。佛智莫穷任时缘而冥
会。其犹朗月在空流光小大之器。震雷云里
飞声显晦之间。闻在前缘不可一其情道。器
惟积习诚难等其利钝。从此而观方知。螺髻
身子染净各封其心。忍土安乐秽洁互陈其
略。故文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即其
證也。宁不知。弥陀杂秽复示此。而通引乎。岂
不知。六种震动发蒙心之昼昏。三轮示现统
群情之夜朗不虚设也。经云。吾从成佛已来
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
导众生令离诸著。著是病本随言即封。闻净
著净闻染著染。论云。如蝇无处不著唯不著
火焰。众生亦尔。善不善法中皆著唯不著性
空。故佛说四依依智不依识。若肉眼见闻如
牛羊无异。正教如此何得致迷。固当杜五过
于未然。祖四依而作则。斯言极矣。复欲何哉。
恐好事者须禀教量。故出一二用弘其道。道
贵清通。义非壅结。仍须识分以自揣摩。无容
冒罔自谓超挺。生报茫然孰识夷险。必有
斯人则自溺苦海。谁能济拔。今约两缘立仪
表行。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
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圣非自圣。
终假导而渐明。凡非定凡亦因开而达解。是
知。愚智深浅贤圣位阶由解行之远近。致利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8c 页 T45-0858.png
钝之乖异。故论云。无分别智即是菩萨。菩萨
即是无分别智。菩萨约位且列五十馀阶。故
知。无分之智念念利钝。此言有旨。然使钝士
依事引方土之欢娱。且以安身身安而后道
也。利人行理剋正念。而濯性灵用以清心。心
清而出有也。然利钝千差昏明等级。薄知纲
领标控神解。故历诸篇通斯一致。则披者不
昧于由径。行者无滞于发足矣。
* 乘心行事篇第四
序曰。上已显其机缘。心行备矣。识真俗之交
务。鉴理事之相由。文明祖习之经。义晓疏
通之理。至于附相行事。故习难倾。三贤犹
染其尘。四果尚迷斯旨。是以迦叶起舞。舍利
作瞋。难陀悦于练色。陵伽兴于慢相。斯并正
使虽尽馀习未亡。犹增恼于六尘。自网弊于
三受。况乃下凡烦惑无始习熏。今生道种正
论伦而不忍。以斯昏浊徒生徒死。甚可惜哉。
良以界称忍土。经云强识念力。义当以正信
而鞭后。以正解而导前。解则见理朗然求邪
倒而难获(俗云。夫志士有所之当口兴心誓。行人所不能行谓仁义也。割人所不能割谓情欲也。
忍人所不能忍谓苦乐也。彼沈俗士心无法澄尚有斯致。况出道者正教满目不能行之。临终方悔自取沈溺)
信则识真仰止知窳惰之易亡。如此栖神可
谓乘心行事。如此整虑可谓无蟥稻梁。焉有
他食在腹而业系无知。他衣覆形而行增愚
惑。诚不可也。若夫心尘使性知谁不无。识
则无邪常须节约。若任而纵者无解脱期。故
经譬觉贼论。示御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岂
虚累哉。下凡烦恼微细难知。粗而易觉勿过
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厌患。贪瞋一发业构三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9a 页 T45-0859.png
涂。痴慢为本故增垢结。是故行人随有作业。
先须执御预知轻重。今约礼敬之仪备条过
状。如有失念即知改革。且自识过寻悔返净
可期。昏昏任性徒沾释种。所以仰对尊容贪
拜。广叹求诸佛之护念。畏恶业之牵挽。等
羝羊之前却同难陀之欣奉。虽为善兴终归
杂毒。是名因福起罪一也。或矜高自举忌他
名望。勤苦身心恨恚陵物。外虽从税内实腾
骧。或依时位列相从。礼谒目睐同徒妄生嫌
怪。见有接声承拜者。言其如碓上下。见有
威容细行者。言其造事诈作。见有在地蹒跚
者。言其大无筋骨。见有音声浊钝者。言其大
不生善。如斯众也。通悉结收。业网所拘报
增鬼录。或高履长裙剔削光洁。扬彫䌽之华
丽。曜龙凤之文绮。或磨刮骨肉蓥饰面门。上
高殿而扬声处静众而长噫。山字在肩有竦
凌云之状。匡肘广胁志逾鹏趐之形。棱层长
慢抵筑朋流。忽突增痴处处呈拙。如此胥徒
名痴毒也。故论云。三三合九种(谓身口意此三能起业也。自
作教他见作随喜此三能成业也。现报生报后报此三名业果也)从三烦恼起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9b 页 T45-0859.png
兴铃供。罪福杂受其相纷纶。略引数条知非
妄作。昔元魏时勒那三藏见此敬养。勤惰不
伦便出七种礼佛法。文极繁委广如后明。然
凡所作业三性为宗。一俯一仰非心不就。心
必依缘缘通内外。不起则已。起必性收。善
恶两性作业感生。无记之缘多归痴种。种虽
无记亦有善恶。梦业受生如论具引。是知。舍
受昏蒙难为醒决。故当临事筹理。必不陷溺
清心。
* 寄缘真俗篇第五(谓身心所行功存真俗。前虽明于事理亦是真俗所
收。但彼据于初心此则正存终行)
序曰。真俗二谛由来尚矣。不由功用任运现
前。故论云。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今时行敬
亦准圣言不虚设也。然须达解两谛所由。故
论云。知尘无所有通达真。知唯有识通达俗。
若不达俗无以通真。若不通真无以遣俗。以
俗无别体故也。正论成观。令人受行。良以真
俗修复空有交津。迷想见则生途日增。悟形
心则高轨潜起。岂不以形缠桎梏报果不可
顿销。谓随俗也。心可名谈披析莫知其趣。谓
通真也。在言易净。真理可用心求。据行难
明无始习熏故尔。是知。心惑绵远虽观而集
起纷纷。身相事显屈折而便倾高慢。慢为恒
俗所耻。卑退有识同遵。既为道俗通嫌故。当
行观厌折挫摧拉。加功剥削方覈情根。所以
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沿逸
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故有将崩
朽宅三火恒然。逃隐空聚五刀恒逐。井河引
喻逼形器于刹那。屠肆牛羊切性命于漏刻。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59c 页 T45-0859.png
义当领斯监举力励专征。割略科程课时赋
业。合掌翅跪凛若临深。钦重仰止悚犹乘薄。
谛惟形聚但见尘丛。举目澄睛无非灵像。理
须呜咽涕呬慨我沈沦。圣容久谢惟承馀迹。
过由我生何不悲悼。犹有微善宅报在人。又
瞩遗尘亲尊影塔。脱生馀道对目莫知。犹如
我今不见真佛。由此悲庆交怀无容怠惰。所
以专志颙仰夕死如生。故数数重述。意存常
制。今明真俗行敬事理相由。良以凡习寄缘。
凭心舟济。形假澡沐心便清远。是须庄严道
场位置尊像。斯即开神明之正路。亦乃通圣
道之明津。初举三身之方土(普贤观云。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
住处名常寂光。馀应化身以类标列也)次显十佛之光化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0a 页 T45-0860.png
往屈申。此随俗也。重观此身但尘非我。妄谓
我所能有行敬。据此一理名通真也。真本非
心今随心起名随俗也。知真非心名道真也。
如是念念以后夺前。渐渐增明久而明利。若
随故习忽此不修。还同无始生死轮转。是以
力励随念剋思。一一科程令其升进。然则圣
凡之道自古相传。凡非定凡。故有逆流返本
之迹。圣非自圣终因渐悟观达之功。故凡
可为圣。以佛性为宗元。圣不为凡以悟解为
归敬。是知。理事行务且隔形心。至于动用
真俗并观。所以随其发足毕约两缘。知无显
真知识是俗。种从缘起方可有阶。若身心两
分真俗二路。三倒常行革凡何日。有人心路
慞惶情投莫准。闻余此及勃尔兴言。抚掌大
笑曰。言何容易。一何虚诞。嗟乎不学浪有
涉言。吾闻。真俗并观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僣
他上圣。理义不可急须改之。余曰不可改也。
发心毕竟初后心齐。唯识四位凡圣通学。今
则在凡不学何有剋圣之期。故须发足并修。
修明自然位圣。是知。修道行人常观正理。不
可执文便乖义实。故四依捡失念念准承。当
须依智不依于识。识俗所习智是道筌。圣立
正仪无容辄滥。文明上地止据阶缘。覈其双
游终归妙觉。故经云。常在三昧见诸佛土不
以二相。斯文可依。如执未开更为广引。经
论明地行位殊途。初地施净二地戒净。岂可
经一僧祇方行施戒。此亦示地位之浅深。开
行相之阶渐。令诸修趣之士践迹可期。若为
说万行齐修方衢同进。则心路茫然不知踪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0b 页 T45-0860.png
绪。故有教迹殊异。如能一以贯之则大观于
日月矣。
* 引教徵事篇第六
序曰。有人言。上列机缘文理备矣。深知。信为
道元功德母。智是出世解脱因。但以根钝时
浇信坚难具。行浅德劣智正易迷。如何不知
大圣立事理之教乎。乃欲统群机之大小。迷
于五乘之化。遗随宜之方便。悟于一道之致。
蒙又惑焉未喻斯理。答曰。经教引心意存怀
远。取其大致未可专文。故经云。虽诵千章
不义何益。是知。深有所以熙。何未悉其致。
致为指也。得月而指自忘。俗流常咏得意忘
言。岂意道门犹行封滞。然则四坚果信成行
起于下凡。在凡不行圣信无由而剋。义实如
此。即须念念徵责步步推绳。犹自迷妄丛生。
岂类全无思择。如不思择非行道人。故经云。
虽诵千义不行何益。文良證矣。今立正仪行
敬须本教宗。教有权实不同。行亦昏明殊则。
先须通其立本然后附本兴怀可也。经说四
依区分三位。足为末代之龟镜。信是众行之
宗师。大圣致词终不徒设。准教行事毕正无
邪。初人四依。谓从初贤至于极圣。人资无漏
法体性空。据此依承理无邪倒。但以无相好
佛尚惑魔形。况有识凡夫能无受乱。故立法
依显成楷定。初明依法不依人者。人惟情有
法乃轨模。性空正理体离非妄。即用此法
为正法依。涅槃极教盛明斯辙。今行事者随
情妄依。多弃法依人。起则致乖遗寄陷溺身
心。若能反彼俗心。凭准圣量隐心行务知非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0c 页 T45-0860.png
性空。乘持此心以为道路。一分知非明顺空
理。一分观厌明违有事。如此安心分名修趣
法性真道。二明依义不依语者。语是言说止
是张筌。义为达理化物之道。證解已后绝虑
杜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经有舍筏之喻。
人怀目击之谈。岂不以言诠意表得意息言。
月喻妙指无宜不晓。今谓得义乃是言。真行
道者常观常破。常观依语常破随义。谓言随
义还是诵言。但无始妄习执见铿然。静退详
研方知此过。不尔奔飞追声不及。又可思惟。
三言依智不依识者。识谓现行随尘分见。眼
色耳声耽迷不觉。与牛羊而等度。同邪凡而
共行。大圣示教境是自心。下愚冰执尘为识
外。所以化导无由舍之。是知。滞归凡识。倒遣
圣心。愚迷履历常沦三倒。勇励特达念动即
知。知倒难清名为依识。知流须返名随分智。
如是加功渐增明大。后见尘境知非外来。境
非心外是自心相。安有愚迷生憎生爱。思择
不已解异牛羊。有人问云。卿立此论明智异
愚。如何达观犹称凡识。答圣智无涯积空显
德。岂惟一述即谓清升。此但得语随言还执。
深知。此执无始习熏。三祇无间方能倾尽。杂
血之乳不可偏言。起伏之相于是乎在。如经
初地行施。馀随分修。高轨立仪令人修学。何
言一解剩能穷智。必智可穷。未曰高胜。今人
口诵其空心未忘有。腾空不起入火逾难。俱
是心相封迷故尔。后得通达心随转用。岂不
如鸟之游空。自当如布之火浣。不足怪也。所
以修道正士念念分心。舍前详后新新转妙。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1a 页 T45-0861.png
一俯一仰恭敬尊重。并足合掌收摄怠惰。分
分增明仍犹过习。如何冰执一观便休。此乃
凡怀遵承倒我。我我因循何由见觉。故当筹
此分有出期。还执出见犹承爱种。载思载削
气味淳深。重徵此味还由自起。知唯识有何
日消亡。在凡道行域心齐此。更有胜道非复
在言。言既莫存焉资翰墨此一途也。重惟翰
墨实是心相。如前开责无非道缘。并委登机
临阵交决。但出圣
道无始未经。今欲革凡理变恒习。自揣形服
都非俗流。如何想观全乖道望。诚可笑也。四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者。此之两经并圣
言量。凡入道者率先晓之。则无壅不通。有疑
皆决。但为群生性识深浅利钝不同。致令大
圣随情别说。然据至道但是自心。故经云。三
界上下法我说惟是心。此就世界依报以明
心也。又云。如如与真际涅槃及法界。种种
意生身佛说唯心量。此据出世法体以明心
也。终穷至实毕到斯源。随流赴感还宗了义。
故佛以法约定权机。何以知然。且如欲有乱
善体封下界。经中有说为
不动业及以成佛并非了义。以此凡愚少厌
欲苦。令修净观多生退没。故随意乐说为道
业。然其此业因乱果定。覈其修證成相似报。
得生善趣事净国土。终非事业剋于佛果。后
因前业重更修明。静智澄清方遂前愿。故论
云。若有诵持多宝佛名。得生净土者别时远
意。且就一权自分粗细。福道交加纯杂备有。
恐新闻者有致烦昏。故且笔削。馀如凡圣行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1b 页 T45-0861.png
法次第广解。此之一篇分定邪正。不解不行
则非所述。行四依者。律中自明三乘行者。通
所资用。所谓纳衣乞食树下尘药各有开制。
如常共传。馀有四种墨印四种广说如别显
之。故不备载矣。
* 约时科节篇第七
序曰。夫为务学之士无时不行。固得念念策
心新新习起。岂可前念背恶遂剋苦而静尘。
后念陵善便纵意而扬怠。所以论美四修
经叹一虑然后方能正想
革绝凡怀。但为倒想沸腾难为执捉。教称野
鹿又等圆珠。不可徵治无由待对。事须商量
分次以法筹之。是以论云菩萨昼三夜三礼
念诸佛。致使宗文之士崇遵此教。遂分六时
以净三业。馀时舍纵且习由来。此则福浅罪
深无由拔本。又理都不然情亦不可。何以知
乎。夫以六时之候接俗恒仪。类彼八斋同于
五戒。言虽有数事义无穷。准此以论。故知。择
日分时可以例准。经云。汝等昼则勤心修习
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莫有废(此谓。昼夜一心常行道
观。捡据身心无人无法故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1c 页 T45-0861.png
归舍著。但以罪业违理。一向不行福业顺生
观时修舍。出世道业由来未经。故须专志不
容宁舍。经虽广说不出此三。约理求文斯皆
统摄。然今随习各有生心。或乐禅静则以礼
拜为粗疏。乐礼拜者。又以禅思为坐睡。读诵
讲解偏诮默念之徒。苦节独住特忿清谈之
叟。是则相从奔竞莫委其情。朋腾任情不可
比拟。夫以大圣立教卓出恒伦。序其指归终
为离著。至于随境流观陶甄性灵。广张声教
都惟可学。学在三位以摄教源。祖而修奉不
越斯位。乃至分时督课。前修旧行日夕三时
礼悔相续。可谓仪形有据。不坠彝伦外摄群
小。开俗信于未然。内敛恒情增天龙之护助。
若此行之不徒设也。且礼念之法自有威仪。
三学言归俗多分异。元立三学同倾一惑为
宗。以三征之不可分为三别。如论所云。戒如
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明喻即目何用
深思。寻喻乃三约贼唯一。事分三义宗成一
灭。故重张之意存通领。旦如礼敬一法用息
慢高。如不屈躬斯名犯戒。常念在心斯学定
也。常知无我斯名慧也。一敬如此馀行同然。
是则万行殊途三学摄尽。今学教者皆三别
踪。又执自计以破他部。拟前喻说理不容非。
固须一事沿修随分二学。更为重显。如佛立
戒。无境不修名作持惰名止犯。犯从止起畏
犯修持。持名随戒戒名警策。是为戒学安心
此学。非定不行名定学也。深思此学为灭倒
情。纵而不学还顺生死。为绝苦本非学不明。
力励徵责名慧学也。如此渐境渐境托心。凡
敬本教兴篇第一(谓兴立敬本非正信而不弘。无信必不兴敬。有敬必¶ 第 862a 页 T45-0862.png
倒渐轻圣解渐厚。积功不已无往不成。千里
一步。如前具述。时序可惜无容自欺。
释门归敬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