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859b 页
篇□□□内众今论取别□意也。
释中□□□明二教通局意。二文广下。指经广明辨。
此更分□以是钞统之大意。初三。初标显理多途情
求分二。二一谓下。双释二教体相差别。三然犯下。双
明二教得罪重单。
言显至二者。总标诸教以情求。为
分二之由。显理之教者。谓显明菩提涅槃五乘之理。
逗机缘而不一教。乃有其多途也。故论云。牟尼说法
蕴。数有八十千等。而者。蹑上连下之词。教虽多种不
同。而南山以情求之。可得分为化行二别。故戒疏云。
化通道俗。必□无乖。行但出家。局唯戒律。如上情求。
故依化行。大分为二。七众通者。取佛出现化仪。名化
教也。局内众者。偏约所行。三行目为行教。若约化行
二判。五篇七聚是行教。收十□定慧□□□摄。今且
约十善。□其七□五□□不无相滥。约其所宗。条然
自别。化则内心会理。行则外事护防身口。以情求之。
取分二也。
释二。初别释二教不同之相。二然则下。总料简二教
宗体相滥使异之相。初二。初化教。二行教。
言一至述
者。有四意。初标所被机通。二约教辩。三明行业。四显
来报。谓小乘经论等。虽有随律之处。通俗人者。故曰
也。汎者。论语侃疏云。广也。彼云。汎爱众。君子运广爱
卷二 第 859c 页 X41-0859.png
之心也。但者。偏词也。但广明因果邪正。而行业不可
知之。经论广明善恶二因。苦乐两果。善因者八万四
千波罗蜜门。一切善法。皆是善因。获得三乘菩提人
天等位。皆是善果。如恶因者。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
切恶法。皆是恶因。获得三涂等趣。是恶果也。有云。泛
者。不尅定论。但通途说苦乐两因果也。识达邪正者。
三乘四谛为正。二十五谛为邪。三宝为正。六十二见
为邪。无求而求为正。有所得邪。科其行业者。花严云。
化行但论煞生。而不分煞生有其轻重。今欲料轻重
之业。故难知也。立云。此教论心外相难识。故难知也
今解。料分也。分别所行之行。所作之业。汎深秘密而
难知也。且如净名。身居俗位。入淫舍酒肆博易兴贩。
而内怀四等。利物为先。若以行分别。汎深秘密。不可
知也。业者。无厌足王。治国大业。多以煞戮。善才圣者
筹伫生疑。况今凡夫而能知也。遂执善才手。示以宫
殿百千光明。语善才言。我得如幻法门。上于虫蚁。不
起煞心。况人是福德者。而兴加害。乃至波须蜜多女
等。示色为业。语善才言。坐我床者。即得解脱。接我唇
吻。得三昧门。其业汎密而难知也。显其来报。如善报
者。法花中。授舍利弗当得作佛。号曰花光。国劫正像
住世。皎如目见。故云明了易述也。恶报者。花严经云。
煞害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若生人中。得二种果
报。一者多病。二者短命。乃至口业之罪。能令众生堕
于地狱。若在畜生。则受鸲鹆鸟形。闻其声者。无不憎
卷二 第 860a 页 X41-0860.png
恶。若生人中。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斯事皎如目对。故
云明了易述。
言二至愆者。二行教也。文有四意。初局
所被之机。二约行业取舍。三辨教文委回。四显结罪
再科。富阳云。行教者。毗尼事相。非行不成。教能论之。
故云行教。大毗尼藏匠。御出家五众。发足兴行。终登
道益也。取舍者。辅篇云。二持依行名取。两犯须辨为
舍。又犯重求辨名舍。犯残可救名取。故律序云。可救
有十三也。又七法治令改过名取。恶马灭殡无再收
义名舍。有人云。十三难沙弥定舍。轻遮巳。出家者。不
应驱出。定取。立纲致者。致。举也。如网有纲举目正也。
今立五篇七聚之纲。举二百五十戒目也。又立众行。
为住持之纲。非法举治。自共二行网目。然正也。显于
持犯。戒戒释相。是谓为犯显犯。不犯者下显持。又僧
尼戒本。广显止持。略显作犯。廿揵度。广显作持。略显
止犯也。决于凝滞于言教。不了曰疑。于事罪不通曰
滞。谓调部增一。波离。于一一教罪疑滞。问佛世尊。一
一解释。决疑滞也。又戒戒境想。后四句中。两句疑。两
句想。而于事罪。本迷始终无罪。转想有前心兰。是名
决疑也。乃至诸揵度文。皆有决疑滞也。指事曲宣者。
有人云。指淫事委曲宣说。约境三趣人男女。非人男
女。畜生男女。于上三趣男女。有觉睡眠。新死未坏。少
分坏。委曲而宣。有三千六百句。律文一披即解。不在
再看。故云又无重揽之义。一戒既尔。馀戒句法不定。
委曲亦然。结罪明断。初戒结罪。初动身口吉。进趣轻
卷二 第 860b 页 X41-0860.png
兰。执捉重兰。入如毛头得夷。因中随住随结。至果揽
因成果。但有果罪。是明断也。事有再科。于此淫事上。
学而识知。故作其罪有二。一则违制。二是业道。不学
而犯。有不学吉。于事疑吉。不识提。总是再科之愆也。
第二总料简二教宗体相滥使异相。中二。初双标二
教相滥宗判自分。二谓内下。正对辨宗自分之相。
言
然至矣者。化制二教也。修。说又云。行也。环圆也。谓化
行二教。皆有淫盗煞妄。教文环圆。次第摄护。修行不
别。非无相滥也。由上相滥。今举宗以判。理自明矣。即
下文。化教。约理为宗。行教。制防身口。以事为宗也。谓
制教所防处浅。化教所防处深。深浅既自差殊。事理
条然自别。故云理自彰矣也。
言谓至教者。辨常云。如
以内心所发善恶。未动身口。早结其犯。须准化教所
断。以理为宗。外用施为等者。如律有所运为。若持若
犯。要动身口巳。方准行教判。以事为宗。内心违顺者。
违则嗔。顺则贪。贪顺嗔才发。则有所违。且化教约心。
理是心本。理既寂灭。有动则乖。若违顺俱无。则顺于
理体。又释。违理起恶。顺理修善成持。若托理者。则准
化教。约外施为。防护身三口四。发言身作事。始表彰
约外。事离七非。即依行教也。
三双明二教得罪重单文二。初辨罪重单。二引经成
證。
言然至罪者。如违化教则轻。谓煞盗等。但受业道
一报也。违行教者则重。非但业道。兼有违制。故曰重
增圣制之罪也。
言故至罪轻者。善生经也。经。明二人
卷二 第 860c 页 X41-0860.png
同作一罪。不受戒者罪轻。受戒者罪重。违理故。岂非
业道。及违佛制。故得二罪也。问。佛既知众生应犯。何
须制戒。重增其罪。若其不知。非一切智。答。佛何不知。
所以制者。有能持者。则功成圣果。若不制则失斯益。
纵有破者。远有出期。以善业孰得解脱故。若其不受。
长沦生死。无有出期。譬如病人服于写药。虽知加困。
即有差期也。
第二文三。初指经广明。作徵立之由渐。二所以下。正
岳更立所由。三恐迷下。正释更分之意。显钞统斯大
纲。一唱。
言文至别者。慈济等云。谓指上證文。善生经
中自广明也。古人将此文结上。今将向下生下徵起
之因。谓经文中。自广明二教差别。此中更约化行。分
三者何也。故言所以更分者。恐迷巳下。正释更分所
以也。恐迷二教之宗体。所以更分。化教。以理为宗。用
心为体。行教。以事为宗。用身口七交为体。今于经律
广教之内。分其分齐。故更明也。恐妄述业行之是非。
化教。以内心无相为行。行教。外事防非止恶为行。化
教犯者。有业道。无违制业。但依理事二忏皆除。行教
犯者。有违制业。及业道业。事须篇聚。依律明忏及与
理忏方灭。恐行教犯者。不依律忏。妄述依于事理是
之与非。故更分也。又恐行教自对外事。防护身口七
支为是。妄述化教约心无相为非。又恐依化教者。约
心无相为是。妄述防护身口七支者为非也。故立此
第七一门。永用蠲简。除不达二教之迷也。故下诸篇。
卷二 第 861a 页 X41-0861.png
不通俗者。是行教收。忏篇及道俗化方。通道俗者。是
化教摄。并依此大纲也。
第八门二。初标次释。言第至意者标也。上对道俗七
部。明化制二教宗体。行业不同。足无疑滥。而于道中。
更简僧尼二众同异之相。故明也。僧存略梵。尼约女
声。男女类殊。故称二部。通塞者。如初篇四戒。二部同
制。说名为通。如僧有教诫日暮。尼有纺续。二部㸦不
相通名塞。下三十篇中。有僧尼通塞意。皆准此大纲。
释文二。初明二部通意。二馀有下。辨二部塞意。前二。
初明事法相同。统钞诸门详用。二若辨成下。重述犯
相难易。指钞及戒本自分。
言然二至用者。淫盗煞妄。
坏生畜宝。非时不受食等。僧尼戒同。名同戒。如集僧
明足。与欲结界持衣加药等。同是佛制。故名同制。事
法相同。事则情事非情事。情非情合事。法则羯磨白
四白二单白。对首心念并同。谓与大僧相似。故曰相
同。灵山问云。何不言共戒耶。答。受法别故。故不言共
戒也。对事进趣施为。谓之行用。人法如非。谓之仪式。
类例𠗦准僧法。具在二十九篇之中。除尼众别行一
篇。随意详用。发正云。除三篇。尼众沙弥诸部等三。意
谓不然。如沙弥篇。尼沙弥法式不异。若知诸部行事。
晓识宗途。极为要也。
言若至相者。如尼家弁成犯相。
尼以僧俗男为犯相。僧以尼俗女为犯相。僧尼戒本。
从来自别。若隐而难知。具在随相者。如淫即有众多
难相。且如尼淫处有三。七毒历之。得二十一句。如此
卷二 第 861b 页 X41-0861.png
难相。具在钞僧随戒释相中也。诸戒总有。不能繁序。
有人释云。取律本随相者不然。此之十门钞意。皆统
易知。指在尼家戒本。男女互为犯相。彼处易知。若隐
指在钞随相。因明僧戒相尼戒难相。便为出也。若指
在律中。如何论钞中行事。故尼别行中云。尼八重中。
前四大同僧中。故末出也。故知。即指钞随相中。
第二辨二部塞意分三。初标次列。三此下。结略指归。
言馀至戒者。标也。男女形报既别。防过亦殊。故云约
位之戒。故尼别行云。今简取唯别者。共为此科。使临
事即披。不事浮缦。第二列中分二。初列不同之相。
二而是下。简取盛行难知。统下别立篇显。
言谓至异
者。轻重不同。如摩触。尼得夷则重。僧得残即轻。又漏
失。僧得残则重。尼得提则轻。尼造房得提则轻。僧得
残故即重。一事上。僧尼轻重不同。有无互缺者。僧。有
辄教不差教诫日暮等戒。尼众即无。尼。有不作本法
六法言人纺续四独等戒。僧则无也。故云互缺。犯同
缘异。畜钵不说净。僧尼二众。俱得提罪。即是犯同。僧
开十日。尼须当日说净。即是缘异。又与外道食戒。同
犯提罪。即是犯同。僧与外道。男女皆犯。尼与外道。男
犯女不犯。是缘异也。
言而至中者。不同戒中。简取种
相难知。当世盛行。指在尼众别行篇明也。后四重中
触八䨱。三十七残中言人四独。单提中纺续。并是当
世盛行。及种相难知。故释。如摩触是淫种。腋下膝上
腕后。此相难知。八䨱巳下例然。则显世不盛行。种相
卷二 第 861c 页 X41-0861.png
易知。不释。如本法六法不作。即犯易也。自馀诸戒。世
不盛行。故总略也。故钞云。馀上下戒。非无种相。行希
寡用。且略而巳。别行即自行。七法相摄。及八敬等。是
众行。即受说安恣等是。皆指在尼众别行篇中明也。
言此至大疏者。结略指归。谓结略钞本末。明尼戒来
诠。指归不同之意。在首疏也。有无互缺。即是分宗。宗
途自别。辄教日暮不差。即是僧宗。纺续四独。即是尼
宗。轻重不同。犯同缘异。众行即是分类。约摩触钵说
净及别众行。僧尼同制同依。而男女之类不同。轻重
约缘有异。故云分类。犹未显其来诠者。如其篇中。但
直明宗类不同。触八四独等戒。犹未明本犯缘起人。
谁见谁可谁举自。佛世尊在何处制。如是制戒来由。
能诠教显。故曰来诠。此但分其宗类。未辨如是来诠。
诸有不同之意。具如大疏。上但明其不同。未明不同
之意。不同之意故。指首大疏中。彼疏云。如畜钵。大僧
何故开十日。释云。具二义。一僧寔多利用。于十日。欲
使筹量布施人故。二大僧不制有伴。喜独游行无伴
可对。故开十日。使觅伴对说。尼师反前。故不开一夜。
此即是不同意。又摩触尼重僧轻者。尼则烦恼厚重。
既受摩触。必为陵逼。成大过故。方便之内。制与重名。
故得夷罪。丈夫摩触。必无陵逼。不须深防。限分中制。
故犯轻也。又女人贪触情重。得有背夫从他之义。此
则轻重不同之意。问。尼有伴故。钵制当日。经宿结犯
者。如长衣戒。尼亦有伴。何故由开十日耶。答。二尼同
卷二 第 862a 页 X41-0862.png
伴。有同活之义。既总是财主说净不成。须求别人。故
由开十日。衣有分义。同活故开。钵不可分。决属处定。
随有即说。故不开也。
第九文二。初标。次释。
言第至意者。标也。灵山云。虽下
三众戒法未具。然俱是内众。为制教所局。戒戒之末
皆结其罪。而未知随行之相。与大僧同异如何。故有
此门次之明也。五众之中。三是下位。云下三也。发正
云。一。梵云戒叉摩耶。此翻为学法女。学法之义。如下
所解。二。梵云沙弥。旧为息慈。谓息恶行慈。唐三藏翻
为勤策。谓为大僧勤人所驱策也。三。梵云沙弥尼。此
翻为勤策女。谓为大尼勤人驱策也。随中之行。异之
与同。于此门中。辨其意也。下三十篇中。皆统斯大纲
之意耳。
释中二。初明二种沙弥。与大僧尼。同异之相。二式叉
下。辨六法女与大僧尼。同异之相。前二。初对僧辨其
同异。意统诸篇。二自外下。别显行法全殊。统下二篇
之意。前二。初便明体一数异。二就馀下。正辨行同位
别。
言二至于十等者。有二意。上则体一。下辨数异。此
谓沙弥能令心相。与大僧同所发业体。故不异也。故
云同大僧无作。㟧云。准律大小揵度中。沙弥得戒。具
列七支。则总发故。善生经云。十戒无无义语两舌恶
口。是义不然。我今受持净口业。故俱得七支。智论亦
同。彼云。佛法贵实语故。以不妄为先。自馀通摄。不待
言及。则许沙弥于情非情。皆发得戒。与大僧不异。故
卷二 第 862b 页 X41-0862.png
云同大僧无作。故钞下文云。十戒三众。情及非情。同
大僧发也。又相疏云。十戒者。案心论及多论。并须普
缘情非情发。如戒体引。乃可有漏不满。具不具别。若
尔。何故但列十戒耶。答。以非具位。且就力分。故唯说
十。复以恶作义通故。戒戒结罪不得。以但说十。即不
令分学。其犹大僧。岂可尽说五篇戒耶。位虽未满。然
戒分学。故普缘也。又复此十。即为具戒体。故报恩注
云。沙弥十戒。比丘具戒。始终恒一。随时立名。譬如树
叶春夏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故。树叶则异。
而其始终故是一叶。戒亦如是。常亦一戒。随时有异
也。问。体与大僧既同。所发境不异。何须更受具足戒
耶。答。约其所防。有五篇轻重。先但得一。今如其四为
满足。故佛制受也。非谓后受戒体更新得也。
言就至
末者。此释行同位别也。随行类等尘沙。对诸恶境。皆
能防护无作之体。若异何故能治。是同即行同也。结
罪居第五篇者。灵山云。沙弥。但有所犯。无论轻重。皆
结吉罗。吉罗居第五篇。非谓第五篇中别有沙弥吉
也。就位在诸戒末者。律结成犯相云。比丘比丘尼。波
罗夷。式叉靡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沙弥在其戒末
位也。此位别也。
言自至明者。行法不同者。行其五德。
是行。说十种法。破于外道。是法。大僧都无。即不同也。
取舍有异者。㟧云。有供养三宝故。得自摘花果。开坏
生为取也。不为供养三宝。即制名舍。大僧尼等。无有
此义。名为有异。此等诸文。在下沙弥别行篇中具明
卷二 第 862c 页 X41-0862.png
也。各者。谓二种沙弥。同者。同在沙弥别行篇明。尼沙
弥与僧沙弥别者。在尼众别行篇中明之。故云各也。
第二式叉中二。初辨宗异体不异。别生一位之文。二
自馀下。明通行同不同。统尼别篇所显。
言式至发者。
发正云。为对古师立义。于受六法言下。更发得无作
戒体。为破此义。以受沙弥戒时。此六法戒体巳发竟。
故云。或体更不重发。首愿同破也。式叉摩那。此云学
法女。今为女人烦恼垢重。将欲受其大戒。先以调伏
身心。则以六法调心。为受大戒缘。二年调身。知有胎
无胎身心清净。堪受大戒。以律中度任身女人起过
故。制二年学之。六法者。一不受染心男子摩触。防初
戒故。二不盗四钱。防大盗故。三不煞蚁子。防煞人故。
四不得小妄语。防大妄语故。此四为护初篇根本四
性戒故。五非时食。六饮酒。此二是遮戒。此六种法。女
人喜为。偏制令学也。若犯四根本即灭傧。若犯四戒
方便。随缺皆得一一重与。不限多少。如至二岁垂满。
于此六中。随犯一法。皆须更与六法也。此六法女。受
沙弥戒时。体巳发竟。今但遥作羯磨后。唤来语六法
令三岁脩学。故云是其学宗。此体更不重发也。
言自
至显者。上明其同。二必有下。辨异。谓除六法之外。名
自馀也。随行者。随戒起行。名随行也。同诸三众者。诸
释不同。当阳折中云。僧尼为一。沙弥为二。沙弥尼为
三。辅篇两解。初解同前。次解云。一大僧。二大尼。三二
众沙弥。进退无在学之者。问。位既未满。闻戒成难。云
卷二 第 863a 页 X41-0863.png
何令学。答。于其戒律虽未合闻。准母论。若于随行和
上须教。而不得说罪名种相。伹行护离过也。必有不
同者。得与大僧尼授食。自从沙弥俗人等食。又不得
与沙弥尼过三夜。自不得与大尼过三夜。是不同之
相。如下尼众别行篇中明也。
第十文二。初标。次释。
言第至意者。标也。来意者。前叙
教门意圆。所被之机意足。则显钞所引用正文之意。
去滥传真。𠗦何删略。圣言所未明故。次门辨其诸意
也。钞者。撮略为义。引用真正文意。去滥意。传真科酌
意。文势离繁。故举之乃云。引用正文。去滥传真。科酌
意也。引用正文者。初标根本僧祇。明是本一之教。次
列五师分部。即使有无不同。今取四分为所宗。当律
无文。即辨引用馀部。馀部若无。次取释律之论。论无。
取释律之集。自馀诸部。无教可用。略不言之。释律集
无。取大小乘经论古人章疏。从本列至未显。是钞引
用文意。欲望钞文还如本一之教。此是引用正又意。
去滥意者。文义浅局。多附世情。久巳焚除。愚丛犹用。
今列名使识。隔彼愚心。是其意也。传真不可尽取。事
须随科要者。斟酌意取。堪来入宗。佛令直引要言。是
科酌意也。
释中二。初开章。二解释。
言初至意者。开章也。
释中。三段不同。则分三别。初明引用正经。次明世中
伪说。后明钞兴本意。前二。初引正经。后明异执。前三。
初标。次僧祇下列释。三并具入下。通结指归。
言初至
卷二 第 863b 页 X41-0863.png
本者。标也。是佛所说。即是真正。兼明罗汉释律本。亦
名正本。
列释文二。初别列数本。二自馀下。通举馀文。前二。初
列佛所说律藏。二毗尼下。明小圣释律论集。言僧祇
至分别者。依经列也。钞主大集经第二十七。彼经。古
人兼以注解经文。所引僧祇。最居其后。今钞。将祇是
根本部。此是本一之文。馀是五部。所以向前或本疏
云。大集云。梦氎一段。后分为五也。经云。广博遍揽五
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钞依首疏。故注云。是根
本部。馀是五部。故首疏云。总别有六。僧祇是总。以此
部众僧。行解虚通不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故。故云
广博遍揽五部经书。故知。是总是根本部。馀是五部
者。故经云。如是五部。虽各别异。故知。馀是五部也。今
僧祇者。不是根本僧祇。八十诵律也。准集正云。根本
僧祇。合有多卷。今有四十一。故知非也。今此僧祇。谓
是二十部中大天部也。又如二十部中法藏部。既许
是昙无德。何得不许二十部中大众部。是僧祇律耶。
此律。是释法显至中天竺天王寺得来。晋义熙十四。
译四十卷。案京目录。凡九百十七纸。昙无德至所宗
者。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
写读诵。㒹倒解义。㒹倒宣说。以倒说故。覆隐法藏。以
覆法故。名昙摩鞠多(此云法密部。经云覆隐法藏即密义。或云法。藏亦密义。即四分
律也)。观音云。言倒说者。凡明行法。先因后果。今此律主。
就化宣说。先果后因。以倒说故。故言颠倒解义也。钞
卷二 第 863c 页 X41-0863.png
者所宗。钞主师承。元依四分作钞。故曰所宗。昙无德
律者。前后两译。初觉明。弘始十二年。译四十五卷。后
法领。至弘始十五年。译六十卷。凡一千三百一十五
纸。萨婆多部十诵律。经云。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
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能论说一切性悉得受
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受者执也。此部
三世有实体。一切性者。三性之中。悉得受戒。即十诵律也)。萨婆多部者。晋弗若多
罗。弘始六年。译五十八卷。卑摩罗叉。译善诵为三卷。
都六十一卷。凡一千四百三十纸。弥沙部。经云。
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弥沙塞(此之六界
并说为空。云不作相也。弥沙塞者。此云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也)。弥沙塞部者。释法显。
至师子国得来。至宋景平元年。佛陀什。译三十四卷。
凡五百九十七纸。迦叶遗部。经云。说无有
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
。迦
叶遗者。此云解脱律。此有梵本未译。唯有戒本一卷。
后魏兴和二年。般若流支译也。婆粗富罗部(此律本未至。此
依大集分别也)。经云。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不儿。是故名
为婆蹉富罗(解云。婆蹉者。此翻为犊。富罗此云子。正是犊子部也。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不离蕴
而有实我。梵云婆罗毕栗吒托那。新译云愚异生。旧译为小儿。准此经中。应言犹如愚异生。以其异生。计有实
我。指此为喻。经云小儿。即愚义)经云。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各有异。
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问。此依大集分别。准
大集经中。列有六部。云何亦有五部者。答。诸家不同。
相部东塔。通其僧祇。总有五部。钞准首疏。总别有六。
卷二 第 864a 页 X41-0864.png
今依师承。不劳广叙。僧祇是总。故云遍揽。后五是别。
故云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故经云。摩诃僧祇。其
味淳正馀。部如彼添甘露也。问。经中僧祇在后。钞列
先者。戒本疏云。僧祇实先。灭后方有。以广博故。通合
五意。故是总也。所以初列。
第二明释律论。前是论。后五百问下。是集。一唱。
言毗
尼至集者。问。此之论集。云何在律本中列者。答。准南
山目录。并是律部所收也。㟧云。毗尼母论八卷。苻兰
译。毗尼之义。从此论显。显现是生。既从此论。而得显
现。故名此论。号毗尼母。如母生子。故得名焉。善见论
八卷。五百罗汉。善能解释。名为善见。外国僧伽跋陀
罗译。摩得勒伽十卷。天竺僧跋摩译。萨婆多论九卷。
失译。即是律主名。依主得名。并传者。僧祐撰萨婆多
关西江东师资传五卷。鼻奈耶律十卷。或云毗奈耶。
但梵音轻重不同。是大乘律。后秦竺佛念译。毗奈耶
是梵。律是汉音。汉梵双彰。名毗奈耶律。明了论一卷
陈时真谛译。兼出疏四卷。一一条牒律师事法。而释
其理分明。故云明了。五百问法二卷。后秦卑摩罗叉。
答惠观法师五百问。因以立名也。时谈曰。卑摩轨语。
惠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出要律仪者。梁武帝
出二十卷。以律教开。王得闻遣疑。令王心净故。所以
梁帝准律集也。出其律中行用要之仪。则名出要律
仪。
第二通举馀文中二。初别标略诸部之意。二并大小
卷二 第 864b 页 X41-0864.png
下。通举所取论经。
言自至列者。自前律论巳外者。名
曰自馀。二部。十八。二十部。别名众部也。分部既多。名
为文广。无𠗦引用。故不列也。钞虽不列。讲解略明。准
唐三藏传。一百年后分五部。如上所列。二百年后。分
为十二部。四百年后。分十八部。部执论。宗轮论。或十
八。十九。文殊问经有二十部。舍利弗问经有二十二
部。今总会之为二。初明二部。次辨二十部。初者准舍
利弗问经。分二者。一大众。二上座部。上座部内耆年
虽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准婆
沙部执。咸有缘起。不能录也。第二明二十部者。宗轮
论云。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馀年。去圣
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优。统摄
瞻部。感一白盖。化治人臣。是时佛法大众初破。所以
尔者。大众部中。凡多圣少。上座部内。凡少圣多。是故
二中大众先破。至二百年。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
出世部。三鸡胤部。次二百年。大众中复出一部。名多
闻部。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说假部。说
世出世法。有假有实。不同一说。一向说假。又不同出
世。一切皆实有也。次二百年满。有一出家外道。舍耶
归正。亦名大天。非是前缘造逆大天。于大众中出家
受戒。多闻精进。居制多焉。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
争。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如是大众中。合成九部。一大众。二一说。三出世。四鸡
胤。五多闻。六说假。七制多。八西山住。九北山住。其上
卷二 第 864c 页 X41-0864.png
座部。经尔许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争。分为
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二上座部。转名雪山部。次三百
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次三百年。犊
子中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二贤胄部。贤者。
部主之名。胄者。苗𧜟之义。三正量部。谓权衡刊定。名
为正量。四密林部。谓近山林青翠蓊郁繁密。部主居
此。从所居为名。次三百年。从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
化地部。次三百年。从化地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或名
法密。此罗汉。是目连弟子。习师所说。以为五藏。一经。
二律。三论。四咒藏。五菩萨藏。为法所护。次三百年末。
从一切有。流出一部。名饮光部。梵云迦叶波。此人身
光极盛。饮蔽馀光。令不复现。此之部主。是彼苗𧜟。故
名饮光。至第四百年。从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
部。此师准依经。为正量。不依律论。此经部师。从主为
名。如是上座部出十一部。一说一切有。二雪山。三犊
子。四法上。五贤胄。六正量。七密林。八化地。九法藏。十
饮光。十一经量。并前大众九部。合二十部也。诸解不
同。不能繁述。且一家尔。
第二通举所取论经文二。初通举经论。二与律下。释
所取经论之名。一唱。
言并至律者。并大小乘经者。涅
槃花严等大。阿含遗教等小。及以二论。大小乘二论
也。智论地持等大。成实毗婆沙等小。问。此大小乘论。
与前释律之论。何别耶。答。前释律论。一一皆解律文。
后小乘。宗途执计。所明定慧等法。即是小乘。非是正
卷二 第 865a 页 X41-0865.png
解律文。故不同上。与律相应者。此上大小乘论。与律
相应也。名随经律者。随经中有解律文处。名随经律。
戒疏之中。有随经律及随律经。疏云一部律文。知何
不说制局。篇聚。出僧道所行。傍兼心视。通彼四部。时
明馀戒。惟俗二众。以义判文。初是当宗。馀二随律也。
随经律者。如涅槃中。八秽七篇二戒。如阿含中。七灭
六聚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文。为随经律。上所
列者。是经中有解律处。即显下三十篇中所引。皆是
随经律也。
言并至中者。通结旨归也。并者。总从正本
乃至二论来。故云并也。一一尽具。书在彼录。故云具
入也。非其伪本。故名正录。录者。记经目录也。费长房
者。姓费。名长房。是随文帝杨坚时人。其人广识多闻。
深解佛法。当时改后周大蒙二年。为开皇元年。开皇
得二十年后。改为仁寿元年。其人于开皇年中。撰三
宝录。都十五卷。案京目录内题云。历代三宝记。凡三
百八纸。
第二明异执分三。初标。次别列。三巳外下。结略未尽
之名指归别显。一唱。
言次至抄者。情见不同。名为异
执。法聪者。㟧云。魏朝人。未详氏族。本是僧祇律师。自
考戒法原兴。便依四分羯磨。律本流行。随方不同。关
内僧祇。江左十诵。四分一律。由在藏中。未曾行用。聪
云。既依四分受戒。何得馀部随行。则于藏中捡四分
律。讲说流行。虽未出疏文。口以传授。即此云四分之
首。故最初列。覆律师者。聪之弟子。随讲说录。出疏六
卷二 第 865b 页 X41-0865.png
卷。即疏之始。光律师者。齐朝定州人。姓杨氏。前覆律
师疏虽六卷。光乃再缀所闻。兼意参释。后便改疏。四
卷成文。百二十纸。故云二度出疏。理隐乐。谓洪理。昙
隐。道乐。并北齐人。洪理著钞两卷。昙隐造抄四卷。道
乐造抄一卷。遵统者。名洪遵。北齐僧统。缵疏八卷。洪
渊律师学承遵。后有疏。未详卷轴。云晖愿三师。并光
之门人。道云造疏九卷并抄一卷。道晖造疏七卷。法
愿随朝西河人。制四部律疏是非抄两卷。道洪法胜
二律师。并随朝人。各出抄。未详卷轴。智首律师。姓皇
甫氏。造疏二十卷。五部区分抄二十一卷。法励律师。
赵人。姓李氏。造疏十卷。基律师。有疏。未详根绪。巳外
下。结略未尽名也。昙瑗律师。陈朝金陵人。僧祐律师。
梁朝人。钞主前身。灵祐律师。随朝相州演空寺。俗姓
赵氏。定州人。七岁欲出家。父母不听。自叹。七岁不得
出家。一生坏矣。至二十二受具。大兴佛法。诸师以下。
总述其人不一明也。及江表下。指处。江是京江。表是
江外。同州等。并是从关西北。并名关内。同州雍州等
也。黄河之南。号州也。蜀部神锦。部类数州。诸馀巳下
总述其处不一明也。义抄者。济云。钞主集义钞亦三
卷。海东有师将去。此无本也。
第二明世中伪说分三。初标。次列。三如是下。结释上
文。兼馀存略一唱。
言次至略者。伪经巳上。标也。发正。
引迈法师撰译经图记云。夫言翻译者。皆以记某时
某甲三藏同译人。徒众。执笔回文。及置大使。并判官
卷二 第 865c 页 X41-0865.png
翻译使等。具注日月。译记奏闻。然后依此人录。即有
流传之益。今大小乘经论。涅槃经唯识论等。并是入
正目录数。费长房录皆以广论记传。辨其佛法真伪。
因兹捡古来。大有造伪经。及以诸论。如文所序。将辨
真伪。大分有四。一者伪经论。金棺经。独觉论等。一向
是伪。此后代愚人。妄自造作。非佛所说。故称为伪。二
者失译。准费长房录。第十三十四。条疏大小乘经失
译。如提谓宝印毗罗三昧经。像法决疑经等。并是大
乘失译中列。当时译出此经。属以国土丧乱。无有目
录记得三藏名字。及以译时年月。虽是正经。入失译
之目。三者疑伪。如诸佛下生经。净行优婆塞经等。此
经。文理参馀正译之经。以滥其真经。故云疑伪。又名
字。与入藏目中少同。参涉真经。无有目录记传所载
可𠗦。故云疑伪。又解。如上失译。无传记可𠗦。亦令人
疑伪也。四者正译。即如摩腾所译四十二章经。涅槃
等经论。是也。今详长房录。更无疑伪之科。此失译无
可依𠗦。即疑伪也。焚除者。灵山云。随朝集得伪经。于
尚书省前焚讫。丛者。聚也。谓愚者多聚头为丛。犹自
滥用者。商略犹滥。引用此伪经论。于章疏中。證成行
事。即愚用者。非一谓为丛也。且述与律相应。如前所
列者。谓伪经等。与律相应即列。与律不相应者。盖不
录来钞列。故云馀文存略也。
第三钞兴本意中分二。初标。次释。
言后至意者。标也。
问。钞依何兴耶。答。固令撮略正文。包括诸意。是钞兴
卷二 第 866a 页 X41-0866.png
本意也。灵山问云。前巳序作钞意竟。今何更明兴意
耶。答。上文见其古人章疏。如非行事之文。繁略不堪
济于新学。是作钞兴由。便明述作钞文体势。而未知
钞依何教迹而兴。裁略圣教。今明本兴之意也。
释文二。初正辨钞兴本意。二犹恐下。便明恐增不急
之意。前二。初明钞兴本意。二庶令下。辨钞兴所为意。
前二。初总而略明。二余智下。别而广释。
言夫至也者。
总略明钞兴本意也。谓佛许撮略。是钞兴本也。律云。
诸比丘。欲不具说文句。佛言听之。论云。佛令引要言
妙词。直显其义。固者实也。钞主。实依佛。令删繁补阙
式。固者执也。谓钞主执其佛教。及与论文。令删繁补
阙也。乃曰固令。谓以笔采取三藏之中要当之言。逗
机得益微妙词句。为三十篇中行事之文。谓之撮略
正文。包举也。该罗也。谓包举该罗律论之中事法大
意。作三十篇中。行事文前之意。谓包括诸意也。
第二文二。初自述谦词。夺归知本。二每所下。既识其
本。广明钞兴之意。前二。初谦智浅人微。敢裁圣法。二
虽然下。夺归知本。显引用有𠗦。
言余至论者。上句。自
谦智短。如萤耀之最微也。辅篇云。以我智望佛智。如
萤比于日月也。博雅云。腐草为萤。亦名熠耀。待之熠
耀之羽。光盛之皃也。熠耀又释。佛智如日。
无幽不朗。菩萨如月。比佛不如。声闻如星。光更劣也。
我智如萤。自不能照。岂兼于他。下句。谦其识浅。故比
之疏肤。疏者。准温室经。心游理外曰疏。肤常小人之
卷二 第 866b 页 X41-0866.png
称。谓自谦我识量浅近。不能深达至理。如彼肤常之
人。何敢巳下。正谦撮略意也。侮谓慢也。猷法也。岂敢
轻慢三藏圣法之真言。谓撮略正文。包括诸意。有其
去取。似于轻慢也。何故不敢为。动成戏论故。不敢轻
侮而撮略也。戏论者。准智论四谤义。夫一切法不可
定执。言有增益谤。言无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
有非无戏论谤。我智短识浅。所略圣教。恐动则成四
谤。故略举末后一谤。安国法师释云。第一离增益谤
者。然佛说有。而非增益。不说一切实有。但说圆成万
德为有故。二离损减谤者。然佛说无。不成损减。不说
一切皆无。但说遍计为无故。三离相违谤者。佛说亦
有亦无。而非相违。如乳中酪性不应定答。但言亦有
亦无。遇缘成酪。可说当有。不遇当坏。可说现无。四离
戏论者。亦云愚痴谤。佛说非有非无。而非戏论。众生
有烦恼。即得言非无。如来断故无。即说言非有。涅槃。
佛巳證故。说言非无。众生既未證。故得言非有。凡圣
两种。各有一种。非有非无。不成戏论。
言虽至本者。虽
然者。前纵后夺之词也。虽然智短识浅。不敢论其有
无。我学有所承。承必知本也。谓钞主。亲承首律师所
学。故戒心疏末云。承首律师讲律。凡得二十遍。灵山
云。初听首讲。得十五遍。欲住出家。师頵更劝听
得五遍。中间。僧事頵自为知。故云学有所承也。人疑
云。律教事浅。何须多遍。见僧传中。休法师。听洪律师
四分律三十遍。唇诸学徒曰。余听涉名矣。至于经论。
卷二 第 866c 页 X41-0866.png
一遍入神。今听律部。逾增逾闇。岂非理可虚求。事难
通乎。承必知本者。发正云。即昙无德四分律。即是所
承之宗。寻其本者。四分律主。依大律藏。分出此文。由
于迦叶结集。寻其迦叶说。自如来。今四部律文。及诸
经论。无非佛说。佛令欲不具说文句听之。今依此制
之本。以作斯钞。故前列。正本云昙无德部四分律也。
钞。者所宗。若欲取他部者。从本至未先观与四分文
义缓急轻重相开即取不等者。不取上不违于佛。本
中与迦叶相当。下复顺我所承撮略。皆是佛听。望无
戏论。
第二文二。初明删略广上。撮略正文。包括诸意。二而
抄略下。蹑前撮略广上固令。前二。初正明删略包罗
行事之文与意。二及教通下。兼陈文意之下。馀论难
义。指别所明一唱。
言每至显者。覆检者。先解之事。今
日作钞。亲更披检。覆之虚实。虽自曾闻。或兼学解。恐
与本文有违。更覆其言。捡之取实也。灵山云。钞主读
藏经得六遍。及诸文疏。如上下说也。于事之下癈立
意多者。自古诸德。制造章疏。皆存癈立。诸意如是。所
存情见。实繁广也。今删其不当之文。略除癈立之意。
云并删略也。故知。上释删繁他部经论不取。并得称
删也。止存文證者。谓。心存其要行事文。及文前所立
之意。取證以为钞中行事也。指事释者。古今咸引羯
磨竟文释也。今依羯磨疏。引于羯磨言下何时得戒。
此一事下。废立意多。羯磨疏云。具戒发时。在何言下。
卷二 第 867a 页 X41-0867.png
答。如智论云。羯磨竟时得。有律师云。与汝受具足戒
竟得。又有师云。是事如是持者。是竟时也。又有云。心
论。第三羯磨一刹那项。作及无作。是根本业。律师巳
为第三说字。是得戒也。自古诸德制造章疏。总存上
解。是情见繁广。钞主今并删略。云解者多途也。心存
文證者。谓心存要当之文。取證钞中行事。钞云。今立
一法以定。谓三说巳。云僧巳忍与某事竟。此时羯磨
竟。也故羯磨疏云。理同智论受戒竟也。及教通馀论
等者。谓持犯篇末杂料简中。有六律相。一剋漫。二错
误。三自他。四分身口。五教人自成。两业各分六。多人
通使缘别业同。如是教文。通多论解。故云及教通馀
论。如是理相难知。自非通解律论之人。新学焉能究
尽。指义钞所显也。钞主自云。钞者。意在易识即行。前
论难知。故且删略也。又钞。戒体合通多成。二论广辨
是非。唯依成论本宗。而解多宗则是馀论。彼论。别有
大种造。等流色。约七十五法。六门分别。如是理相难
知。自非通律论之人。焉能究尽。故钞但标二论不同。
是此义也。文中甚多。旦举一两。消钞文耳。富阳。引律
中有三宝四谛法相之教义。与经论相通涉。者此之
道理。体相难知。灵山。约律用成实论为宗。明其戒体。
名教通馀论。发正。约律文同义异四句。而兴争论。名
通馀论。就此三中。富阳发正应好。灵山论体。钞中现
用。思之。
第二文二。初依论立。理覆前撮略意取佛听。二故文
卷二 第 867b 页 X41-0867.png
云下。引教證成固令之旨。
言而至意者。有二意。初引
要词。二自外下。明取不尽。释前證文不尽取意也。富
阳云。谓此钞中。钞略律及经论先德文。纪为其诚證
之文。多不具足委悉尽取。皆须与此部文义等者取。
故云。但取文义堪来入宗。自此巳外馀有不尽之文。
若必欲于此所引文外。寻讨事之始末。则非我行事
钞者之意也。且如标宗引文成德中。但是赞戒之文。
即抄略将来證其戒德。而不具足委悉取其始末。如
引地持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得。若不持
戒。上不得下贱人身。况复大人相报。今引此文来證
戒德。如是赞戒德文义。堪来入宗。虽引此文。不知彼
地持中。为何人说此。对治何事。即是自外不尽。必欲
寻其始末。非钞意也。證中二。初四分。二毋论。
言故至
听之者。问。删略诸文。皆是圣说。岂非损减。依何理教。
而有取不取耶。答。有教可𠗦。故今引此。律说戒揵度
因节会日。不知听说何法。当说义时。不具说文句。诸
比丘生疑白佛。佛言听之。准此文意。我今作钞。若不
具说。即无过也。言毗尼至义者。谓非伹当部有文许
删。母论亦许。花严云。彼论。诸比丘问佛。佛言。若说法
时。从脩多罗。乃至优波提舍。随意所说十二部经。欲
示现此义。复有疑心。若显次第说文。众大时。文多生
疲厌。若略撰集妙词。直显其义。不知云何佛听诸比
丘。引经中要言妙词。直显其义證成。堪来入宗者。取
无过也。故知。撮略包括。皆是佛令。钞主固依佛令。即
卷二 第 867c 页 X41-0867.png
上固令之旨显矣。
言庶至福者。上两句。明钞临机有
用。不假问人。下两句。彰教理。明无疑罪福庶望也。上
来如是删略證文。望使新旧二学。临前机宜有用。不
待更访问他人求学即。事即因。所对前事。捡文依之。
即行教文既明。可复更疑被事得成不成之罪福也。
故轻重仪云。即以此律为本。搜括诸部成之。则何事
而不详。何义而非决。即斯义也。且如受戒一事。即有
一篇。广明八法调理九法往来。望令此篇。临受戒机
有用。无待访问他人。遇受戒事。依文即行。教文既明。
岂复疑得戒不得戒之罪福也。
言犹至矣者。辅篇㟧
云。钞主自意所作。繁处须繁。略处须略。特为折衷。济
其新旧二学。但恐后代之人。加不急之言。增益钞文
也。真宗无秽。荒草曰芜。不急之务。时所不行。喻若荒
草。恐秽钞之真宗也。学行教者。见有不急之务。乃致
迷惑。若言行事钞。复有不急之言。若言是疏。复不牒
解。律本两不成之故。致此迷也。鸟鼠之喻。即存于加
不急之务日矣。鸟鼠者。案佛藏经文。彼喻破戒比丘。
形相似僧。业行如俗。不似一物。无所名目。犹如蝙蝠。
闻人觅鼠。即飞升空云。我有翅而是其鸟。闻人捕鸟。
即入穴中云。我有齿而是其鼠。不似一物。今钞引意。
与经少异。恐将不不急之教。秽我真宗。非钞非疏。如
似蝙蝠。非鸟非鼠。不似一物故。辨正论云。苍蝇招黑
白之论。蝙蝠有鸟鼠之讥也上来十门不同。当第一
别释十门竟。
卷二 第 868a 页 X41-0868.png
第二总结十门。
言此至论者。此有二意。初结上十门。
并束三藏大纲之意。二若揽下。生起三十篇首对事
兴之别意。灵山辅篇折中富阳并云。此之十条。即是
十门。并总束诸门者。下三十篇为诸门也。发正。将此
十条为总牒。以十门为诸门。然两舍之取其令释。有
人云。如来三藏一切教意。有众多门。以此十条。并收
来诸门大意。如如来教兴意。迦叶结集教兴意。乃至
第十去滥传真料酌意。皆是三藏教中诸门之大意。
故日也。例类例也。随其类例。一一科分辨折。如轻重。
即有七种类例。科段分析。条条并有。不能繁叙。寄在
临时。若十条中。揽收如来三藏一切教中别意不尽
者。下三十篇首。对其篇中所明之事。一一别论兴意
也。如结界篇。对结界事。明来意云。但为剡浮洲境等
是也。
第三举三行。以判钞结文行而尽收。中二。初巳约三
行判文。二然则下。释成三行判文所以。初分三。初标
起三行之意。二若遵下。正依三行判文。三此三下。结
三行以收文无文。行而不委。言夫至位者。标起三行
意也。折中问云。前序中。巳分三卷竟。今何更分者。答。
前序中。约能诠教分。则众法居首。先集僧结界受说
安恣。然后方显护持。今约所诠行辨。要自行居初。自
行冰洁。方堪秉其众行。为众自别。前后两异。复显能
所诠殊。谓前约能诠文。次第。要众法居初。今约所诠
行之次第。要自行居首。故重分也。宅。居也。佛者。觉也。
卷二 第 868b 页 X41-0868.png
觉道深广。喻如海也。经云。法喜禅悦。食解脱味为浆。
非伹居身于觉道海中。复须资飧法食。得解脱味。故
曰餐味法流也。形厕僧伍。㟧云。厕。次也。僧。众也。伍。行
伍也。谓依受戒次第。在于僧众行伍之中。发正云。教
行虽广。且约所修诸行。行乃众多。要唯三位。摄无不
尽也。谓身居佛海。所餐法味。形居僧伍。即佛法僧宝。
所依有三。所行之行。亦有三种。故云行唯三位。即自
行众行共行。
第二正依三行判文。文有三段。一唱。
言遵至矣者。发
正云。中卷四篇。明其自行。以脩道之本。先项自行清
洁。然后方堪秉法住持。谓识达持犯。故先明自行也。
富阳云。遵仰正戒者。即篇聚忏六聚。是即戒身清净。
识达持犯。即释相及持犯。是明其所解。体者表体。牒
上遵仰正戒。正明自行。相者。犯相不犯相。牒上来识
达持犯相状。正明所解。解行具彰于四篇。名为具矣。
自行至矣。发正云。自行既成。结前外德彰用。生后众
行。谓上戒身清净。复能识达。即自行成。德相外彰。堪
秉持佛法之用。即有一十二篇。广明众行。以其众行
为纲领。如网之要者在纲。衣之要者在领。举领毛端。
提纲自整。众行亦尔。结界秉法治罚恶之匡济众务。
勿过此也。自他两德者。辅篇云。下诸篇中。为成两德。
自能成他。他能成自。故日自他两德。如二衣中。对首
持衣。自欲持衣。假他对首。若堪对首成他有德。他来
对我。證我衣持。自他相成。为两德也。若准此解。衣药
卷二 第 868c 页 X41-0868.png
二篇可尔。头陀诸篇。有何相对。得成自他。思之。今解。
自他两德。则是牒前成相多途。生后共行。众别相望。
总日自他。皆有功成。名为两德。牒前引下共行意也。
成相多途者。谓上自他不唯两德能辨。更有多种随
机要行。途道成就相收。则下十四篇。事务不少。一事
之下。随机有法。如头陀。要行随机。有十二不同。如摄
食。随机有其四种之法。其事不一。故曰成相多途。毛
目显者。谓毛是裘衣。目者网目。举领则毛端。提纲目
整。谓上之众行。纲领既存。下之随机共行在文。端直
如毛。方整如目。要者览之。自显然矣。
言此至委者。折
中云。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教行则虽众。三行收之无
馀。故云此三。明行。无行不收。名随事显。对事而备斯
文。教法虽多。三卷之文摄尽。故云三卷摄文。无文不
委也。
第二释成三行判文所以。文三。初总述三行判文不
易。二若长途下。别显二种分之成非。三今随宜下。结
上所分之意。言然至拟者。问。前云但境事寔繁。良难
料拟。今复云。事类相投。更难量拟。二处之文。云何取
别。答。前境事寔繁。良难料拟。今取物类相从。以标名
首。作三十篇名首难。今约三行。分名首难。与前异也。
言事类相投。即有众自共别。乃至三十篇内。各有三
行事类相投。今但通将三行分篇。篇内由来三行交
杂。故称量比拟。更难前也。事类相投者。则三十篇。各
有事类三行。相投聚一处也。且如羯磨。则有心念自
卷二 第 869a 页 X41-0869.png
行之事。各有其类。对首共行之事。各有其类。单白等
众行之事。各有其类。如是三行事类相投。总标羯磨。
以为名首。今将三行。分三十篇。谓诸篇中。各有三行。
以此望前之难。此更难前。故云更难量拟也。
言若至
碎者。有二意。初明不取篇目。但随行释。恐讨论难。二
必随相下。若以三行。就一一篇内。曲分钞文。繁碎过。
若不约行通分其篇。有此二过。谓今以三行之位。总
分三十篇。中三行随行。各聚一处。不取篇目。随行长
途散释。若要心念持衣行事。卒不可寻。为无篇目管
之。散在自行中释。文相难寻。寡于讨论。即同古人言。
章疏缭乱。不可披拾也。随相曲分者。若存篇目。但以
三行随三十篇中。委回细分。则繁碎也。如一篇中。有
众行事处。将众行科。有共行处。以共行科。有自行处。
以自行科。则使三十篇中三行交牙。即同古人言章
璅碎不可披捡也。
言今至依者。有二意。初结上三行
分篇。指归随宜约略。二使举下。意令提纲目整舒。览
事而随依所。言今者。简非长途散释。及随相曲分。准
上约行分篇目也。随宜者。随前事宜。故曰随宜。三十
篇内。前一十二篇。随明纲领之事。宜以众行科之。中
之四篇。随明戒体持犯之相。宜以自行科之。下一十
四篇。随明机要之务。宜以共行科之。离其长途散释
讨论难。约略者。事不委明。故云约略。约前一十二篇。
多明众行之事。或有自共二行之事。隐略不科。约中
四篇。多明自行之事。或有众共二行之事。隐略不科。
卷二 第 869b 页 X41-0869.png
约后一十四篇。多是共行之事。或明众自二行之事。
隐略不科。离繁碎过。钞主云。此三明行无行不收也。
通结指归者。通途结略。前一十二篇指归。上卷纲领
存矣。其中亦有非纲领事。通途结略。中之四篇指归。
中卷体相具矣。其中亦有非体相事。通途结略。下一
十四篇指归。下卷毛目显矣。其中亦有非毛目事。故
钞云。三卷摄文无不委也。使举等者。古人。以毛为裘。
毛附于领。举领则毛端。今将众行为领。一切自共二
行。因之而立。则使举众行之领。自共二行。如裘之毛。
自然端直也。古人以纲持网。提纲则目整。今将上卷
一十二篇为纲。摄持中下二卷教网。上卷一十二篇
之纲若举。中下二卷自共二行。一十八篇网目。自然
周整。问。前分中卷四篇。不为毛目。今释成中。何故总
揽一十八篇。为毛目者。答。上约细行所分。体相实非
毛目。今约纲领。总摄体相。因受始有。俱得毛目之名。
思之。载者。玉篇。及毛诗。皆训则也。则舒列一十二篇
名首。在上卷之前。开卷则览见一十二篇之名。随前
机要。何事随篇捡。而依用下之二卷。唯说古人不无
虽判。词理不通。略而不录。
上来诸义不同。释成三行
判文所以竟。
上来有二。初正约三行判文。二释成三
行判文所以。两段不同。当其第三举三行判钞结文
行而尽收竟。
上来有三。初列三十篇目。显是钞中所
取诸教。事法行用物类相从之门名。二述三藏大纲。
證信钞依圣意。三举三行以判钞结文行而尽收。三
卷二 第 869c 页 X41-0869.png
段不同。当其第二述三藏大纲。为作钞所𠗦。取證信
依圣教文竟。
上来有二。初序戒学之兴替。发起撰述
之因源。二列篇巳下。述三藏大纲。为作钞所𠗦。取信
依圣教。两段不同。当其第二依序科释文竟。
上来有
二。初标序题。二依序别释。两段不同。当其第一序分
文竟。若准前科。寻之可知。
自下大门第二正宗。约三行以分篇。卷则有其三别。
初约众行。上卷有一十二篇。二约自行。中卷有其四
篇。三约共行。下卷有一十四篇。前三。初标摄上卷之
通题。二列卷首约行所分之篇目。三牒篇解释。前二。
初解能贯一部之通称。二卷上两字。摄众行之别标。
一唱。
言四分至卷上者。通号如前。卷上者。谓众行之
法。住持纲领故。须先明三行居初。此卷。约其行分。故
称上也。
言标至附者。列一十二篇名目也。前序通列。
显是所取事法名首。将统后之大纲。故于十门前。总
列三十篇目。今别列十二篇者。约众行所分也。列在
卷前者。是前则舒张一十二篇。在上卷之前。开卷则
览一十二篇名首。随机要于何事随检依而行之。此
约僧众所行。名众行也。
第三牒篇解释中。分四。初有
四篇。明能秉之僧。二羯磨一篇。明所秉之法。三结界
一篇。明所托之处。四僧网下六篇。明所为之事。前二。
初标戒宗。以辨僧体。二下之三篇。约集是非。以明僧
用。前二。初明来意。二牒篇解释。初来意者。问。此篇何
故居初者。答。佛法创兴。戒最先说。三学相因。以戒为
卷二 第 870a 页 X41-0870.png
本。断惑次第。戒捉定缚慧煞。五分法身。戒分居首。今
撰事钞。统收三行。以戒为宗。又羯磨疏云。众行元纲。
勿高于戒。戒能生万行也。又为比丘所依。又行至涅
槃。皆由戒足。准其行事。以戒为宗。故下引多论。明在
初也。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
子。皆依戒住。若无戒者。则无所依。三趣涅槃之初门。
若无此戒。无由得入涅洹城也。钞下文云。并出道者
之本依。成果者之宗极。故标于钞表。问。初科此文标
戒宗以辨僧钵。今何以伹论戒耶。答。唯标戒者。令僧
尼等。寄心有在。知自身心怀佩圣法。即辨体也。直而
言之。以戒为宗。领纳心相。为其体也。
第二文二。初牒篇名。二初出下。注文科判。
言标宗显
德篇第一者。济云。标举也。谓总举一部钞之所尊。宗
者主也。㟧云。戒者。是诸行之主。故下文云。发趣万行。
戒为宗。主。崇义。尊义。繁而不叙。因明其宗。古今多别。
第一师。止作为宗。二部戒本是止持。揵度巳下是作
持。由止故自行成。由作故众法就。第二师。受随为宗。
受是总发。随是别脩。由总发故万行从生。第三师。立
止恶为宗。凡欲脩善。必须离恶。恶既离巳。脩善方成。
第四首愿二人。教行为宗。夫教不孤起。必有所诠之
行。行不自显。籍教以明。第五师。立因果为宗。谓二部
戒本。及以揵度止作二行。总是其因。大小持戒揵度
巳去。即是其果。第六云律师。言。制在一代人时处事。
人。谓须提那。时谓五年巳去。处。谓毗舍离。事。谓淫盗
卷二 第 870b 页 X41-0870.png
等。前后不同。一戒一经。合有六百馀段别释。不可论
宗。此德不立宗也。第七相州所立。戒学为宗。疏云。今
以宗求其唯戒学。第八素律师。立戒行为宗。今南山
所立。以戒为宗。故立此篇标于钞。钞表律文四科建
首。以戒本为初。二十法聚之中。戒居其第一初。显是
众行之本。既知其本。宗义即成。又羯磨云。戒是定惠
初基。众行元本。本既不立。馀何可𠗦。又释戒体初云。
准知巳身得戒成不。然后持犯方可脩离。故约受明
宗。起行明离也。言显德者。花严云。既标其宗。则须显
德。非宗无以显德。非德无以立宗。德者。从果彰名。谓
功曰德。以能持戒。万德从生。若非此宗。无以显斯德
也。德者得也。明佛。三僧祇劫所脩万行。以持戒故。功
圆果满。万德斯备。由持戒得。今比丘等。是佛弟子。若
能持戒。现世名誉。当招胜果。亦名为德。篇者。戒疏云。
字。从竹作。乃是简名。自汉巳前。本无其纸。例用竹木。
兼之纨素。而用图录。后汉蔡伦。创造于纸。用易简素。
古书简𥮵。可有一章。以韦编之。号为一篇。故尼
宣读书。韦编三绝也。第者居也。如王侯之宅曰第。此
篇。居三十之首。故言第一。
第二注文科判中二。初举注科。二夫律下。依科别解。
言初至德者。举注科也。
第二依科别释中二。初夫至言论能尽。来出其宗体。
二直引圣说下。引文成德。初二。初至再转乎汎明。是
明显宗由致。二今略下。正出宗体。前二。初至过限。叹
卷二 第 870c 页 X41-0870.png
教理横深。类世海之八德。二故凡下。约人违顺。彰其
损益。前三。初叹教理深广。喻海无涯。二虽包含下。有
犯必黜。喻不宿死尸。三腾岳下。于戒敢违。喻潮不过
限一唱。
言夫至限者。辅篇云。法喻双举。尽贯三科。即
法喻合三也。夫律二字。如前广辨。此言律者。法也。谓
诠量轻重犯不犯法。利国无方。故喻如海。且世海。傍
通无际日冲。竖难究底曰深。津润通达。物类俱沾。其
数既多。故曰万像。万者。且举一数之极。故花严十定
品云。四大海水。悉能潜润四天下中山林万象。而今
春生夏长。吐花结实。而不失时。律海亦尔。横遍法界。
故谓之冲。竖等虚空。谓之深。有解脱味。谓之津。遍十
法界。谓之通。能令五分法身。初生次长。吐五乘之花。
结五乘之果。皆不失时。问。五乘善道。由戒故润。理不
在疑。如三恶道。何能润也。答。因破戒故。则堕三途。后
有出期。而得果證。如莲花色尼缘也。又举喻况。如人
有病。与之吐药。虽暂加困。后必得差。虽暂堕三涂。后
终得果故。慈和问云。既言津通万象。即是包含无外。
亦应宿死尸耶。钞答云。虽至尸者。答也。发正云。世海
虽复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律海亦尔。虽复至广至
深。而不容其犯重禁者。故云不宿死尸也。故律序云。
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飘。弃之于岸上。
释云。初句自行绝。次句众法绝。次句作法除弃。次句
秽不在净。次合。偈云。诸作恶行者。由如彼死尸。众所
不容受。以是当持戒。上两句合初句。第三句合下三
卷二 第 871a 页 X41-0871.png
句。第四句劝持。腾岳等者。山岳也。腾。奔起也。高低之
浪。小者如山。大者如岳。浪激白气。纷飞若云。故曰彼
云。昼夜二时之潮。而不过限。律海亦尔。制戒缘起为
腾。五篇七聚岩峻高位。小者招吉如山。大者夷残若
岳。故云腾岳。五篇七聚之上。要起止作二持白业。喻
若波云。若诸弟子。于制有违依二。犯治不敢违越。喻
昼夜二时潮不过限。潮不过限者。辅篇云。钞引五分
律。彼说戒法中。有八不思议法。钞取彼意。问。何不依
当部。答。诸律及经。八数是同。就中五分名义。世人易
知。与四分似同。故取五分。云潮不过限。四分云。不失
潮法。若准十诵。不失常限。与四分异。故不取也。若尔。
花严经等。亦云。潮不过限。何不取耶。答。既云律海意
不在经。辅篇云。欲将此文六句。收彼八者。先旦横列
钞文六句。次列喻八句。次列法八句。一一合之。即易
明也。
* 初钞六句者
* 夫律海冲深
* 津通万象
* 虽包含无外
* 不宿死尸
* 腾岳波云
* 而潮不过限
* 次喻八句者
* 一海渐渐转深
* 二潮不过限
* 三不宿死尸
* 四百川来会无复异名
* 五万流悉归而无增减
* 六出真珠等宝
* 七大身众生皆住其中
* 八同一咸味
* 次法合者
* 一如来渐渐制渐渐教学之
* 二我诸弟子于所制戒不敢违越
* 三有犯必黜不宿容之
* 四杂类出家
* 五诸善男女出家
* 六有种种法宝
* 七有诸大人
* 八若有入者同一解脱味
卷二 第 871b 页 X41-0871.png
第二文三。初明持有益。二而浇末下。不持之损。三故
知下。双结替兴。叹持得益。前三。初劝护持。二故能下。
明得益。三良由下。释得益所以。
言故凡至世者。有六
答。三句为一段。初三句。约戒以明。次三句。就定惠说。
初上句标人。次句劝人持。次句显离过。第二者。上句
标人。次句劝脩观行。次句明脩观离染。辨常云。此明
三德也。故者。蹑上起下之词。谓上津通万象。不宿死
尸。而潮不过限。故凡厕玄门者。或须清禁也。凡诸也。
厕居也。预在也。玄妙也。戒为诸行之所归。故喻于门
者。则牒在玄门之人也。下句劝持。剋剪缘非。清禁身
口。清身身无恶作。禁口口无恶说。身口既净。无容更
得过非生焉。沐心等者。谓由戒净故。三昧现前。故云
沐心道水也。花严云。洗身曰浴。洗手曰𤃗。洗足曰濯。
洗头曰沐。身最上者谓之头。心既主身之尊。喻如头
也。故曰沐心。水能涤垢。由戒净故。无生智起。妄垢皆
卷二 第 871c 页 X41-0871.png
除。喻智如水者。则牒上沐心道水人也。心能离念。即
为出要。自然不染世六尘也。
言故至网者。明现世益。
花严云。净持禁戒。嘉声外逸。能生物善。秉法被时。千
载不坠。此时上身口益。智所照处为迹。以无生智起。
普照万境。五欲不能拘。六尘不能染。此迹自然超出
也。此句明上心益。
言良至德者。良善也。如何得益。善
由戒法。清禁身口。四仪自然冰洁。非此戒法。不能光
益。住时千载之仪。非无生智。道不能显其迹超尘网
之德。故知此德由戒净生也。
第二不持有损文三。初人违教。二是以下。能损之心。
三致令下。所损之境。前三。初至之流。标浅识之人。二
虽名参下。列其非相。三研习下。释成非之所以。
言而
至流者。灵山云。浇薄末下也。谓是薄下浅识之徒。肤
者。人释不同。钞亦不定。或肤。或肤。辅篇取肤。肤常也。
灵山发正取肤。玉篇训皮上为肤。肤里为皮。经云肤
色死洁。既是浅见之流。
第二列非相中。三业分三分。初虽名参下。身业非相。
二情既下。口业非相。三意虽下。意业非相。
言虽至有
者。上两句。学非。下两句。行非。缁黑色之衣。谓上浅识
之人。虽名字参杂缁衣中。习不积年。名学非。经远行
者。灵山。然戒律为万善因基。既于戒律。学行俱阙。善
从何生。故云。何善之有。
言精至诣者。既学不深。行不
依律。心情。于教则疏。于行则野。不能精究律藏之真
要。覆牒上文。灵山。引温室经耆□自伤云。虽得也。为
卷二 第 872a 页 X41-0872.png
人疏野。义法师解云。心游理外日疏。形落俗中为野。
心游理外。覆上学非经远。形落俗中。覆上行不依律。
封怀等者。灵山云。封闭也。守株喻也。韩子云。宋人有
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头而死。因而获之。后乃
释耕守株。为宋国笑。时谚云。守株待兔。愚之甚也。合
云。身无学解。如树无枝。喻如株杌。既不究真要。乃封
闭情怀。束身而坐。合守株也。更不求学解者。绝通其
行解得益之望。如待兔释耕也。灵山云。诣至也。局执
也。所执局事。皆是师心。日局之心首。凡所出言。皆无
圣教可至向也。
言意至趣者。情意。虽论三乘之道。不
异于俗。俗则在朝争名。在市争利。今名利心说法。故
不异俗同流者。凡所出制约。与鄙俗同其条。流枷禁
杖罚。非法僧制。则乖如来法律之真趣也。佛意谓。断
惑出缠。今行枷禁。苦恼心形。与其大慈真趣。故是乖
也。
言研至之者。如上浅识之人。若能精研习学。积于
岁年。犹迷事相。如闇中托物。或著不著。况情疏野。常
谈世间言论。如是之人流。谁能体得律行教也。
言是
至存者。容受也。致举也。若容受致举上来肤见。滥委
付以为众首。则乱法司。司主也。聚也。谓修三法行人。
聚在一处。以此浅识之人。主当则令乱也。肆者。当阳
云。放也。纵情同者为恶。夺情违者之善。谓故纵情怀
任非而作。专行暴剋者。书云。不教而煞。谓之暴。论语
云。剋伐怨欲不行焉。可谓人矣。剋。好胜人也。专行暴
事。欲胜于人。尚非等者。富阳云。举俗以斥非。书云。罪
卷二 第 872b 页 X41-0872.png
疑惟轻。功疑惟重。尚书云。不以亲而不诛。诛其有过。
不以疏而不赏。赏彼有功。俗节既然。上之暴剋。何得
许也。道仪得存者。道。则无生智道。四等为怀。仪。则三
千威仪。利物为本。身心既行纵夺暴剋。道之与仪。何
可安附而得存也。
言致至耶者。此句人亏正学。明所
损境也。慈云。困弊也。盘石大石也。周易有其困卦。深
云。进则践于蒺藜。退则困于盘石。阴阳闭塞不通。困
也。谓上纵肆之人。新学遇之。则进退俱失。如于困卦。
辅篇发正云。谓坎下兑上六友辞云。困于石。石不受
物也。亦是止遏不通之义。非法众主。疾其后生。令正
教不得施行。故云困于盘石也。羁䩛者。此句。明断法
功能也。慈云。在身日羁。羁绊也。在口为䩛。此䩛
无辔音。久相承未知何也。律要者。二持是律之要。诠
教之文虽博。止明持犯。故知。二持是律之要。又羁者。
说文云。马络。䩛者。车束也。止持如羁。结比丘身口七
支。不至作犯。作持如䩛。收束比丘三行。不至止犯也。
令此非法众主。不遵崇于二持。即是律要绝羁䩛也。
于时者。于非法众主。令后学正教不行之时。宁。何也
玄妙之钢。当于此时。何不覆坠也。
第三双结替兴。叹持得益。文二。初两结兴替由上违
顺之人。二深崇下。再叹深崇得益一唱。
言故至乎者。
佛智如日。昔时巳曜。今僧尼。护持尸罗。发生净惠。岂
非再曜。法轮不再转乎者。诸佛之法。三十七品辐网
具足。喻如其轮。佛在巳转此轮。今僧尼等。戒净有智
卷二 第 872c 页 X41-0872.png
惠。便得第一道。此轮岂非再转耶。又如来成道。度人
广大。比丘今日戒净秉法。度人亦得广大。即再转也。
上来凡明是非。显宗由致竟。
第二大段正出宗体文三。初略指宗与受随。为后进
兴建之本。二夫戒下。正立于戒。为行事宗。三何者下。
徵释受随显宗。于戒兴建德相。
言今至记者。显略指
也。谓约能诠教下。所诠之戒。以为宗也。夫出家五众。
就其行教。以戒为宗。故戒本疏云。律中列戒为行。正
宗欲释宗义。宗。是主尊等义。法体行相。显宗家之受
随。非受随无以显戒。故下别举法体行相。以显之。非
戒无以收于受随。故法体行相之前。皆标戒字。故知。
戒者为行事之正宗。若于受前。名为戒法。领纳在心。
名之为戒体。依体起行。名为戒行。行成德彰名。为戒
相。今于立宗之首故。略指宗体行相也。令后进者兴
建有托者。谓后学僧尼知戒为行事正宗。验往日自
受戒时。实若纳法成体。受后依体起行。脩持离犯。美
德外彰。即堪建立佛法。兴。谓兴隆三宝。建。谓建立法
幢。要须有戒以为宗根。万行依生。名为有托。
第二正立宗文二。初正辨戒从缘得。二故经云下。證
有戒可持。初三。初随器称方获。二情无下。差毫徵而
则无。三是以下。劝专志而契入。初二。初两勺。总明宗
趣。下三句。称别解称缘一唱。
言夫戒至道者。问。诸家
立宗。未闻单以戒为者。今据何文。将戒为宗耶。答。钞
于篇题之下。自科出宗体。则知于此明宗。文云。夫戒
卷二 第 873a 页 X41-0873.png
者随器为功。领纳为趣。即受者之心。趣向于戒。宗趣
义成。故知。以戒为钞宗也。又显德中云。发趣万行。戒
为宗主。又释相戒有大用中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
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𠗦。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主宗之义。故得称焉。戒者牒举宗也。以由也。随器者。
慈济㟧并云。随前人根器。上中下不等。上品根器。容
受如来菩萨之戒。中品根器。容受声闻缘觉之戒。下
品根器。容受人天之戒。如水入器。随其大小方圆浅
深。戒亦如是。随上中下三器差别。故多论云。随心上
中下。得三品律仪为功者。德也。谓戒无三品之别。随
器受之不同。器有上中下殊。戒德自然优劣。故曰随
器为功也。行者。牒能受行人。以者。用也。想像在坏。名
为领纳。愿谓领解。纳谓受也。谓能受之人。用领纳心。
趣向于戒。而能善身净身。善心净心。善身者。䠒合
掌。口陈乞词。即表不合掌不乞戒。为不善身。净身者。
身无遮难。善心者。缘法界境。担断恶修善也。净心者。
专志摄虑。要期护持。此是正因。称缘而受者。人僧界
法成就。衣钵具足。此增上缘。一缘不具。即非称缘。方
则也。尅获也。因缘雅合。则获相应。上来所列。并是相
应。戒与器相应。领纳与戒相应。心善身善。与戒相应。
身净心净。与戒相应。衣钵人界。与教相应。当此之时。
则获净戒也。
言情至在者。有三意。初两句。总显情乖
事差。次两句。徒受非器。三为世下。非世福田情。是受
者心情不能生。领纳戒之趣向也。无远者。遍法界境。
卷二 第 873b 页 X41-0873.png
悉是戒境。于此境上。不作断恶脩善之心。求菩提涅
槃之趣。又只拟受。复无持心。无此远趣。故不得戒。问。
为从初受。至羯磨终。无其远趣。即不得戒。为哉时耶。
钞云。羌之毫徵。即不得戒。毫者。毛中最细。微者尘中
极小。但如微尘之差。如毫毛之眴息。即不得戒。又释
遮难。人僧界法。差毫徵者。即不得戒。灵山云。毫微者。
语其细也。得内心小。尚不得戒。况乖违之大也。徒染
者。辅篇云。徒空也。受既不得。趣道莫因。空在法流。故
非道器。道是三乘菩提。以戒能盛功德万行故。喻如
器。婆沙云。功德所依为器。为世等者。谓身心不佩戒
德。则不堪为世良田。故下文云。所以为世良田者。寔
由于戒。今即无戒。为田之义安在乎。
言是以至滞者。
清身行徒者。折中云。谓凡欲入三宝数者。要具戒清
净。名曰清身。方得入三行人之徒侣。远悕等者。辅篇
云。要必须求三德。涅槃圆常之果。是所祈也。不宜妄
起散心。妄造诸境。如微尘之许。如毫眴之顷。
即不得戒。结上两句。亦是遮诠。必须下。表示劝令契
入。念念不息。领纳戒心。名专志。无毫微之散心。称为
摄虑。求戒善心。契会于戒法。戒法纳入于求戒心中。
名为契入。由上专志摄虑。无其简隔。戒法纳心。则无
滞也。又释。或非尘大色。非缘虑心。而无有碍。名契入
无滞。
言故至矣者。引涅槃经第十六。无作非色非心。
是无形色。而能遍在色心之中。十二入中。法入所摄。
六识之中。意识所得。故可护持也。證有戒可得。故曰
卷二 第 873c 页 X41-0873.png
文明矣。
第三徵释受随。显宗于戒兴建德相文二。初徵。二但
或下释。
言何者。徵释之所由也。由上略指宗之受随。
为后进兴建之本。及明戒从缘得。以戒为宗。而未知
所受名何能领相貌。既无形色。如何护持。为兴建之
本也。将欲释之。乃先徵起。故云何者。
第二文二。初标欲释所以。二且处下。正释受随体之
行相。前有三意。初标戒相多种。二约受者心取上中
下戒不同。三任境下。就而论境。乃无量为上。三处弥
漫。不可历别而论。故出欲释所以文。近一唱。
言但至
量者。戒相多途者。即成论有七。善律仪且有漏木叉。
即五戒相。八戒相。十戒相。二百五十。五百。乃八万四
千。今就内众以明。二百。五百。八万。是多途也。轶者(田结
反)。谓迹义也。万车同辙。是一义也。今戒不然。有多种
也。又复随受心之所取差别。故云。心有分限。取之不
同。或上中下等。三品之心。取不同也。若境者。情境上
至如来。下至蝼蚁。非情者。大如须弥。小至极微。其数
非一。故言无量。向此境上取说成难任从也。若从境
彰其戒名。故不可说。即显今不就此三界说也。
第二文三。初总标。列四种显是枢要。二言戒法下。牒
释戒之体相。三此之下。总结旨归。
言且至相者。枢要
者。谓上多种戒相。四种取释俱尽。又上心有分限。取
虽不同。四种显之。理无不尽。上虽任境彰名乃有无
量。以此四法释之。理亦俱尽。故言枢要。枢。谓户枢。门
卷二 第 874a 页 X41-0874.png
之要义。即门臼也。即显门之广大。开合自在。要假于
枢。戒则无形。而廊周空际。欲令受者。识验自身往曰
受戒得不。受后随行如非。举此四种。足使知之。如彼
户枢。此四是戒宗之要。若无此四。不可得知自身初
受戒之有无。受后随行持不之相也。列数可知。
牒释分四。谓法体行相。前二是受。后两是随也。前三。
初举法令信。二虽下。虽通凡圣。独立圣名。三但令下。
正明轨成出离相状。
言戒至此者。但谈于法不局。在
于凡夫圣人也。问。所言法者。莫不是法界。尘沙二谛
等法耶。答。南山戒坛经云。法即戒也。羯磨疏云。体者。
正是戒法所依本也。故知。此法即是戒也。若法界二
谛等法。乃是戒境。非戒法也。三乘圣人。要佩戒印。不
局在凡。佛为五洋众生。制于禁戒。不局在圣。但云。如
来大慈心中。流出此法。凡圣受者通有。故不局也。直
明等者。简要说也。此之戒法。约受戒缘集中八法调
理九法往来。就释相。初戒法一门。七段分拆。文义广
博。不可具舒。今此直明戒法功用。必能轨成出离道
也。轨。谓轨生物解。出。谓出离二障。成。谓成三菩提。谓
此戒法。必定能轨则行人善心。出离二障。成三菩提。
下文云。高栖累外。又戒经云。戒净有智惠。便得第一
道。即用也。要令等者。辨常云。要令受者。发深信心。信
知有此玄妙戒法。乘之则能出离三有。必具五分法
身也。慈和云。将欲释立名。应先问云。凡圣通有。为约
巳成者说。未成者立名。钞答举看。
言虽至法者。答也。
卷二 第 874b 页 X41-0874.png
就巳成而言者。谓沓婆等三乘圣人。受得此法。名为
圣法。不取今日凡夫受者。为名但取巳成圣者。而言
名圣法也。初但言法。不论凡圣。今立名中。除凡著圣
也。
言但至也。者问。常闻生死为此。涅槃为彼。此何言
返彼生死。答。心体离念。本无生死。但由对境缠附。生
死过兴。今善净身心于彼境上。作断恶意。故返往日
生死过心。云返彼也。灵山云。真心本有。妄从真生。以
本望末。名为彼也。作羡也。厕次也。兴心脩善。即建志
也。誓受佛戒。自度度他。即是要期栖心也。辅篇云。超
三界之上。日高栖。出三障之表。名累外。必豫长养者。
辨常云。则须师为早尔。令发广大心。济度众生。至无
上道。不得临时名为豫长养也。使随人成就者。慈云。
随前人所期何乘之戒。三品之心。皆须尅获而成就
也。乃可等者。辅篇云。堪可被缘也。随法行者。随要期
戒法之心。而起其行。名随法行。问。此中明戒法。而言
秉圣法在怀。即是戒体。习圣行居体。即从体起行。即
是戒行。岂非杂乱耶。解云。上令信此戒法。必能轨成
出离之道。意欲返彼生死。乃高栖累外。此心长养成
就。乃可堪加圣法。末即巳秉身。若有戒趣圣可期。所
脩习行。皆名圣行。比行堕戒法而有。名堕法之行也。
辅篇问。此标宗中。戒法等四。与随相中四法。何别。答。
大同小异。此云。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彼云。
即此体通出离之道。二体者。此明能领之心。不论所
发业体。三行者。受巳护持。上下大同四相。此约总说。
卷二 第 874c 页 X41-0874.png
威仪论下。约二百五十戒别明。约持犯说。
第二戒体文三。初简非所发之业体。二今下。显是能
领心之相。三正明纳法在心。释成体义。
言二至体者。
慈云。通论者。通律之论。即成实等。所发业体者。约作
无作以辨。业体以发身口业故。故戒疏云。或就业辨。
则作无作。此则约其身口。业为能发。体为所发。第三
羯磨竟时。发得此无作业体也。
言今至法者。今就正
领法心。显其戒体。能领心相是戒体也。心相者。谓尘
沙真俗二谛等法。于彼法上。作断恶脩善。誓成佛心。
此法与心。正是心家所期。所取之相。当受之时。心中
不领此相。即知无戒非其体也。问。此何不约所发无
作辨体。而就能领心相明体耶。答。就戒定宗。明行事
体。要有所得。方则能辨故。受者。有心领得此法。以法
在心。即知有得。故就能领心相。以辨体也。若论所发。
无作由从此生。约其发不冥。然从何辨堪行事。故不
论也。故下文云。知自身心。怀佩圣法。即能绍隆佛种。
兴建法幢。是斯意。
言以巳至体者。华严云。断恶脩善。
求戒之心。名曰要期。坛场礼乞。即是施造方便。恻思
者。恻度尘沙二谛境上。本无善恶。良由心有恶念。思
惟空。恶从何起。良由妄起。当此之时。知境无恶。妄念
无生。如是思惟。发生明慧。境既无恶。恶心不生。心与
其法。冥然契会。故云冥会前法也。以此要期者。牒上
断恶求戒善心。是要期心。与彼妙法者。牒上尘沙二
谛等法。谓体无善恶。心能法彼。无善恶体。能法善心。
卷二 第 875a 页 X41-0875.png
隔凡成圣。名为妙法。如前冥会。故曰相应。此一段文。
牒前语也。于法上者。富阳㟧云。明此戒是依他起性。
因缘生法。且如羯磨。受者祈心立誓等。是因缘。僧界
羯磨等。是增上缘。二缘和合。至第三羯磨。引发生起
名缘起。领纳在心者。辅篇。将受戒人能领纳心相。名
戒体也。不是弁体状业体也。问。今此戒体。与前戒法。
如何取别。答。先信此戒法。乃立志要期。高栖累外。此
心成就三羯磨竟。摄彼前心所发善法。纳在身心。名
为戒体。故羯磨疏云。法者。是所纳之体也。
第三戒行文二。初正明。二引證。前二。初释行相貌。明
对治之心。二持心下。结归行名。辨顺受成行。
言三至
圣者。既受志心。牒上体也。脩不净慈悲少欲等观。是
广脩方便。防护七支。名捡寮身口也。威仪之行。谓身
口粗相既捡。微细难持须行。故云威仪行也。高慕前
圣者。书云。见贤思齐。诸佛罗汉。并持此戒。能得出离。
经云。彼既丈夫。我亦尔。故云高慕前圣也。
言持至行
者。持是受后防护之心。故云后起。今此持心。正顺初
受。断恶脩善。故曰义顺于前也。
言故经至矣者。涅槃
第六證也。虽非触对者。谓戒非色。不可触对。不同眼
根所对之色。戒复非心。不可触对。不同色等能领之
心。善脩方便。起对治行。今此戒体。可得清净。故名戒
行。以此经文验之。成就戒义也。
言四至相者。辅篇云。
对治既成。行相无犯。勤便称法。美德外彰。色相洁清。
堪生物信。故名戒相。慈和云。行相何别耶。答。行据内
卷二 第 875b 页 X41-0875.png
心。相据外状。故分二也。
第三总结旨归文二。初结。四条寔道果所依。验身佩
于圣法。二自馀下。别有功能。指说难尽一唱。
言此至
尽者。谓此四法。前二是受。后两是随。如是受随。皆宗
于戒。为纳戒故成受。为护戒故名随。若但有受无随。
戒亦不发。若但有随无受。无戒可随。故以戒为行。正
宗受随相资。为其兴建所托。以此四法。为并也。出道
之本依者。谓戒能引出三乘之道。即詺戒为本。以此
四法。为道所依也。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上
明因也。成果等等。诸佛如来。得菩提涅槃智断二果。
名果者。由宗于戒。能成此果。果因行成。行假四法而
立。故詺四法。为成果之极处。经云。如过去诸佛。现在
诸世尊。皆共尊敬戒。故以戒宗受随四法。列在三十
篇初。云钞表也。欲令后代僧尼。寄心在戒。若初受时。
有心领纳。依体行护。即知自身带佩戒印。即知自怀
其圣戒。故云怀佩圣法也。六道者。智论云。善恶有六。
善有三。天人脩罗。恶有三。畜生饿鬼地狱。下能为此
福田。上则为佛及声闻缘觉之因。因持戒故。得三乘
果。由有戒故。则能发起万行。为其种也。六道福田。三
乘因种巳外。故曰自馀。毗尼住世。佛法则住。故曰绍
隆佛种。道品等法。积聚如幢。非戒不立。故云兴建法
幢。如是众德。言亦难穷。故云岂惟言论能尽。
上来出
宗体竟。
第二大段引文成德。文二。初明引文来意。二就中下。
卷二 第 875c 页 X41-0875.png
正辨引文成德。
言直至诸者。但取经律赞戒之文。不
录起尽之语。名直引圣说。此说诚实。證戒为诸行之
根。出家之要。意令持法高士。详审明见诸教。皆以戒
为其本也。高士者。灵山云。谓能持戒。则是高士。下经
文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
少闻见。能净持戒名胜士。又此士字。即会意字也。上
为十。下为一。一则数之始。十则数之终。谓始终如一。
故曰士也。论语云。有始有卒。其唯圣人乎。今法亦尔。
初受为始。随行为终。故云持等也。
第二正辨引文二。初开章。二初中下。依章别解。前二。
初正列章门。二但诸下。明存略意。
言就至业者。开章
也。辨比丘事者。㟧云。远以四沙门果。近以羯磨说戒
等。为比丘事。折中问云。覆灭正法。如何为显德耶。答。
谓返损以显德也。只缘戒有深功。违之则失。
言但为
至略者。一化者。谓佛初成道。乃至涅槃。为一化也。慈
和问。何故不言律者。解云。为律亦得名经。又下文。随
部具舒相亦难尽。亦是律也。
第二依章别解中二。初顺戒。则三宝住持。辨比丘事。
二明违戒。便覆灭正法。翻种苦业。两段今初。初中二。
初标。次初又下。依门解释。
言初至门者。化教。是大小
乘经论。制门。是律论也。
两段不同。今则是初。就初文二。初总举数。二一下依
数解释。
言初又分四。总举数也。
依数释中。则分四别。一小乘经。二小乘论。三大乘经。
卷二 第 876a 页 X41-0876.png
四大乘论。初二。初标。二如般泥洹下。释。初如文。释文
三。初显戒为师德。二然趣下。显戒为宗主。三又如大
地下。显戒能生成住持。
言如至斯示者。㟧云。般泥洹
经两卷。西晋竺法护译。遗教。秦什译。等取摩耶经。师
训弟子。断恶脩善。此戒亦尔。故为师也。
言然至足者。
有二意。初约教立理。二故经下。引證。花严云。戒为众
善之基。万行从生。宗居在首。故经云者。善生经也。义
净云。据梵本合言迹。梵言波荷。此翻为足。若言波荷
陀。翻为迹。迹谓戒者。前佛学此戒法。而得圣果。后人
寻前迹。而学得果也。文中等字。等取三乘圣果。
第三文三。初依教立理。二故经下。引释。三即喻下。结。
言又至万物者。如文。
引经释中三。初释生义。二又云下。释成义。三又经下。
释住持义一唱。
言故经至住持者。前两度引。并是遗
教经。上释地能生。下释地能成。因其尸罗清净。能令
三昧现前。则定慧成就也。疏云。此约根条。定慧不及。
自不能起。必因戒也。善生经。能住持万行。故得根名。
彼经云。戒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为戒。如是戒者。亦
名初地。平地。等地。慈地。悲地。佛迹。一忉功德根本。亦
曰福田。以是因缘。智者应当受持不毁。
言即喻至也
者。总结上之三义。如文。
第二论中二。初标。次释。初如文。释文三。初成论。二解
脱道论。三毗婆娑论。
言如成至戒者。案。僧睿作成实
论序云。佛灭度后八百九十年。罽宾小乘学者所宗
卷二 第 876b 页 X41-0876.png
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二十卷。秦
什译。文理双标。以教为成。以理为实。此论。小兼大故。
分通大乘。道品等者。辅篇云。谓三十七道品。相扶持
胜。依此成道。喻之如出。贤圣上跻。犹如楼观。戒居其
下。故如柱也。定防内心。故喻如城。约身口。故喻如郭。
入善人众。立云。三乘贤圣。名为善人众也。印信也。若
佩戒印信。知此人必入涅槃城也。三十七者。发正云。
三四二五单七双八。合三十七。初。四念住。一观身不
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此之四境
由慧观察。慧与念俱。故慧相从。名四念住。二。四正勤。
一于巳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发勤摄心持。二
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欲生等。如前说。三于未
生善法。为令生故。生等如前。四于巳生善法。为令安
住不忘。倍脩增广故。生如前。三。四神足者。一欲三摩
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
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五根者。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五力亦尔。婆沙
云。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又说不可屈
伏名力。七觉支。一念。二择法。三精进。四喜。五轻安。六
定。七舍。此中择法。以慧为体。八圣道支者。一正见。二
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
正定。婆沙九十六。问。何故先说四念。乃至后说八正
道耶。答。随顺文词巧妙次第故尔。
言解脱等者。㟧云。
十二卷。梁僧伽罗译。彼论第一戒品中。种种赞美云。
卷二 第 876c 页 X41-0876.png
戒者。是无过乐。即佛涅槃乐也。更无过上。是众生上。
等。须者看之。戒则不羸也。
第三婆沙文二。初标。二尸罗下。解释。
言毗至器者。总
标也。㟧云。旧婆沙六十卷。北京佛陀什译。然彼论中。
五百罗汉。释其戒义不同。今引第二十五卷文。略标
之。
释文二。初先解标中四义。二尊有下。重解尸罗义。前
文四。一释尸罗。二能善下。释守信义。三至涅槃下。释
行义。四功德下。释器义。
初明尸罗。文有九义。一冷。二
梦。三习。四定。五池。六璎络。七镜。八威势。九显义。一唱。
言尸罗至故者。冷折中云。具含因果。第二十五
释前无破戒热。破戒。能令身心热。持戒。则令身心冷。
第三十四。释及三恶道热。彼云。破戒者。三恶道中热。
持者天人中冷。谓冷然清凉之貌。巳下皆是三十
四释尸罗度文也。亦名善梦者。心不缘恶境。所习皆
善。故梦亦善。立云。持戒人。诸天卫护。常得好梦也。习
者。能习戒法。纳在心中。故名习也。亦名为池者。论云。
尸罗言池。故佛说偈。法泉戒水池。清净无瑕秽。圣浴
身不湿。必到于彼岸。或名璎珞者。彼论云。尸罗如璎
珞。如世上璎珞严身。有少好。中老不好。戒璎珞严身。
三时常好也。海云。圣人为老。凡夫为少。七方便为中。
无我像现者。论云。尸罗如镜。镜若明净。像于中现。戒
若清净。即现定慧。定则空寂。慧则无生。空寂无生。谁
云有我。是无我像。此无我像。戒镜净故。即能现之。故
卷二 第 877a 页 X41-0877.png
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也。又名威势者。此文有二。初举
佛胜人。二馀下。举弟子亦名胜人。论云。尸罗者。是增
上义。佛于三千大千世界。有大势者。皆尸罗力。驱龙
事者。论云。昔迦湿弥罗国。有一毒龙。名无怯惧。为性
暴恶。多为损害。有毗阿罗。数为彼龙之所娆恼。寺有
五百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而不能遣。
有一罗汉。名婆伽陀。自外而来。时旧诸人。具说上事
时外来者。至龙所。弹指语言。贤面远出。龙闻其声。即
便远去。时诸罗汉。怪而问之。汝遣此龙。是何定力。起
何等通。答曰。我不定力。亦不起通。但护尸罗。故有此
力。护其轻戒。如防重禁。故使恶龙。惊怖而去。由此尸
罗。是增上威势义也。又戒名为头者。福云。新婆沙中
亦云。是尸罗义。此有法喻双举。今钞文中。隐喻显法
明也。今先出喻。次乃法合。喻云。如人有头。则能见色
闻声。臭香尝味。觉触知法。喻竟。法亦如是。行人有尸
罗头者。能见苦集等四真谛色。闻未曾有声及名句
文等义。臭觉意花香。尝出离无事寂静三菩提味。觉
禅定解脱等触。钞但有初见苦谛诸色。及未觉知色
阴等法。等取受想行识。十二入。十八界。及五停心观。
总相念。别相念等法。中间诸义。略而不论。故云乃至。
第二释守信义。
言能至也者。彼论云。若人能善守护
戒。故名守信人。谓信佛语。守护净戒。
第三释行义。
言至至也者。论云。如人有足行至馀方。
若有戒足。行至涅槃也。
卷二 第 877b 页 X41-0877.png
第四器义。
言功至也者。论云。一切功德所依之处。故
名器也。
第二重解尸罗义。
言尊至涅槃者。瞿沙。名也。彼论五
百师外。有尊者也。所解最长。其五百人师之。案萨婆
多师资傅。从迦叶至达摩多罗。有十二人。其瞿沙尊
者。即其一也。传云。大师。名瞿沙菩提。博综强识。善能
约言。以感众心。时一集会。有五百馀人。使人各赋一
器。然后说法。众会感悟。涕泪交流。以器承泪。聚在一
处。有一王子。两目生盲。尊者瞿沙。立诚誓言。若我必
当成无上道。利益盲冥无慧眼者。今以此泪。洗此人
眼。眼即当开。既以泪洗。两目乃明。于是。四辈咸重也。
第三大乘经文二。初标。次释。初如文。释中有六。一花
严。二大集。三萨遮。四月灯。五涅槃。六重引花严。
言花
严至住者。㟧云。晋佛陀跋陀译。旧经五十卷。此有二
意。初引三种僧宝。显僧是持戒之人。二去来下。辨僧
不违法得久住。经第八释尸罗度中。有三复次。初复
次云。教化众生。发菩提心。令佛宝不断。开示堪深诸
妙法藏。令法宝不断。具足三受。持威仪教法。令僧宝
不断。第二复次云。赞叹一切大愿。令佛宝不断。分别
解说十二因缘。令法宝不断。行六和敬。令僧宝不断。
第三复次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令佛宝
不断。护持法藏。不惜身命。令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
无忧悔。令僧宝不断。疏解云。佛宝。初起求佛愿。二赞
起行令其脩集。三化成行种。次法三者。初是其教法。
卷二 第 877c 页 X41-0877.png
二是理法。三是行法。次僧。初僧行方便。二行成不乖。
三德孰摄他。今抄各取僧宝文者。谓上二宝不坠。皆
由于僧。若僧有威仪。行六和敬。秉御大众。僧能持戒。
则戒法兴隆。佛宝自然不灭。故偏取僧也。六和之义。
不文当辨显。上并是三世诸佛所说正法也。不违其
教者。僧能具足受持威仪。六和秉御。不违此教。则三
宝不断。法得久住也。
言大集至戒者。㟧云。北京昙无
谶译三十卷。彼经第十九。护法品云。说此经时。尔时
有十方世界诸大菩萨。从他方来。论道说义。诸菩萨
白佛言。诸如来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唯愿如来。为
法久住。复制禁戒。所谓身口意戒。不得受畜一切恶
物等。如馀佛土所制净戒。佛言。止止。佛自知时。请制
戒意。为法久住耳。
言萨遮至身者。㟧云。七卷。或八卷。
后魏菩提支译。经云。有萨遮尼揵子。与八十千万尼
揵子。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至郁阇延城。尔时。国王
名曰严炽。其王敬重。从其受学。其人。广为王说种种
法门。次为王说沙门瞿昙名称功德。王问。如此法身。
从何而得。尼揵答言。以戒为始。大王当知。以戒净故。
不断三宝种。以戒净故。功德无量。若不持戒。乃至不
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王闻是语。发菩
提心也。
言月灯至士者。㟧云。十一卷。或十二。后齐那
连提那舍译。又有一卷十纸。宋朝先公译。立云。虽有
端正颜色族姓等。经云譬如死尸著金璎珞。多闻破
戒。亦复如是。谓持戒者胜士也。
言涅槃至经者。谓一
卷二 第 878a 页 X41-0878.png
切众生。皆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复乃见。既见佛性。自
然證得大涅槃也。
言花严至首者。前显三种僧宝。能
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现在住持益。今引此偈。明戒
是菩提之本劝持。佛叹当来益也。以戒净故。当得菩
提。今之望前。故云重引也。劝常记持。故云令诵心首。
第四大乘论文二。标释。初如文。释中三。初智论。二地
持。三十住。
言智至畏者。㟧云。智论百卷。秦什译。欲释
论文分二。初至出家之要。标。二如惜巳下释。初有三
意。初欲至戒。明戒是利义。二一切至根。戒是根义。三
出家下。戒是要义。标中有三。释亦有三。初如惜至住
处来。释根义。二又如至所得。释要义。三人虽贫下。释
利义。佛果菩提。名为大利。依宝活命。故须惜也。护命
身则长寿。是根义也。无足欲行。返显要义。解身等者。
准杂毗昙心。问。云何大能解支节耶。答。谓火大解时。
火大增遍。烧筋节。筋节解巳不久命终。水大解者。先
令筋烂。风大解者。令筋碎坏。支节解巳。不过日夜命
终。地大不利。故不能解。心不畏者。论云。或见好相。或
自知持戒清净。心不怖畏也。由持戒故。得此不怖之
利。
言地持至报者。㟧云。论十卷。或八卷。北京谶译。婆
沙问云。相是何义。殊胜义。祥瑞义。名为相也。三十二
者。一足下平满。二千辐轮。三指纤长。四足跟圆长。五
手足细濡。六手足网缦。七足趺端厚。八繁尼耶[跳-兆+专]。九
势峰藏密。十身分圆满。十一身毛上靡。十二孔生一
毛。十三身毛右旋。十四身金色。十五常光寻。十六皮
卷二 第 878b 页 X41-0878.png
肤细滑。十七七处充满。十八身广洪直。十九师子上
身。二十肩膊圆满。二十一立身摩膝。二十二师子颔
轮。二十三具四十齿。二十四齿齐平密。二十五牙齿
鲜白。二十六得最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目绀
青。二十九牛王睫。三十乌瑟腻沙。三十一眉间白毫。
三十二得梵音声相。无差别因者。智论二十九云。佛
世世中。一心持戒坚固。亦不令他犯戒。以是业因缘
故。得是初相。谓足下安立相。平如奁底也。乃至持不
两舌戒故。得四十齿相。皆是持戒所得。故云三十二
相无差别因。
言十住毗婆沙者。㟧云。十四卷。秦什译。
论第十四。有此二品。初明赞戒品云。略赞尸罗少分。
尸罗者。最是梵行之本。尸罗即是功德宝𧂐。又是功
德住处。尸罗度人能过生死。犹如牢船能度大海。犹
如良药能销众病等。次明戒报品云。明菩萨能净尸
罗。得离垢地。第二地也。常作轮王。十善化人。七宝自
恣。得如是报。广如彼说。
第二就制中二。初牒标举数。二依数别释。
言第二至
两者。牒标举数也。
释中文二。初明律本。二依律论。初二。初标。二释。初如
文。释文三。一僧祇。二四分。三十诵。
言僧至利者。建立
三行。既彰秉法住持也。三不欲有疑请问者。花严云。
既秉持戒。识达圣教。不假问他也。五游化等者。立云。
十方佛法。教理无别。若不识圣教。至处多怖。若顺教
而行。游方无怯懦也。
言四至等者者。励云。虽有五句。
卷二 第 878c 页 X41-0878.png
约义为三。初一自行。次三匡众之行。二行若成。便能
秉法彼时。千载不坠。是故。末后兴建正法行。释云。念
智舍等。令戒清净。不为缘坏。故曰牢固。二破戒之人。
与持者相违。义同于怨。内心清净。超胜于彼。三既无
瑕舋。处众断量。理无惧惮。四晓了持犯。能决人疑滞。
故善能开解。五若不持戒。法不久住。十利下篇辨之。
言十诵至尔者。律四十七。问云。过去佛法。几时住世
佛言。随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也。现在未来
佛。亦作是说。故云三世亦尔。
第二依律论文二。标释。初如文。释中五。一明了。二多
论。三见论。四五百问。五多论。
言明至事者。了疏云。引
生有二。一能引生四万二千功德正法。二能引生不
悔之心。乃至解脱。智论云。若得人天果。为世善。若得
三乘果。为出世善。二能教等者。疏解云。能遮身口。不
令起恶。即是能教义。不为惑浊业浊所染。故名身口
清净。不为见浊所染。故名正直。清净故向善道。正直
故向涅槃。三能灭等者。疏解云。有二种灭。一灭方便。
二灭正罪。谓得择灭涅槃。由戒能遮诸罪障故。名灭
方便。由障不生。故得罪灭。此二俱得。称为毗尼。四能
引者。疏云。能引在家令出家。引未离欲。令得梵住。从
梵住得圣住。从圣住得有馀涅槃。从有馀入无馀。后
转胜故。名引胜义。乃至引到梵住者。论说住有八种
者。谓汎明如来所居有八也。一境界住。谓如来依十
六大国而住。二依心住。谓依祗桓僧伽蓝。三四仪住。
卷二 第 879a 页 X41-0879.png
谓行住坐卧。四不舍寿住。谓八十年前住五分法身。
五天住。谓佛常游于四禅。六梵住。谓脩四无量定。开
梵天道。七圣住。谓住三三昧。即空无相愿三昧。八住
无所住。谓住无馀依界而涅槃。钞阙前五。故云乃至。
五胜人者。了疏云。最胜人。是佛等。
言萨至彼者。一切
众生。由戒而有者。㟧云。人天胜报。由持戒生。三涂劣
报。由破戒得。故一切由戒有也。若准破戒者。合在下
违戒法灭中明。故知非约破戒为一切也。准涅槃第
十。明佛说偈。布施一切。唯可赞叹中。纯陀难佛。其义
云何。佛答纯陀。一切者。少分一切。故知。则是约三善
道。为一切也。此约少分耳。具斯四义功强馀经。花严
云。指定慧也。
言善至年者。五人持律者。约经持僧说。
大集亦云。一林一村。五法师鸣搥。集四方僧。是名众
僧如法。作大功德海。若无量僧破戒。但使五人。清净
如法。护持四乃至二十人出罪者。初从一人忏悔。迄
至二十除罪。故云乃至。身既清净。得秉法住持。则令
法久住也。住世五千年者。论第十八。有二五千年。初
五千年。前一千年。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罗汉。无三
达智。复千年中。得那含。复千年。得斯陀含。复千年中。
得须陀洹。后五千岁。学不得通。万岁。经书文字灭尽。
但剃发被袈裟。若准住世得果。初五千年。若论佛法
住世不得果者。即后五千年是。
言五至也者。乃至中
间。应言佛若在世。以佛为师等语。今阙此言。故云乃
至。若持五戒即见法身者。持戒即戒净。因戒生定生
卷二 第 879b 页 X41-0879.png
慧。即得解脱解脱知见。故待五戒则见法身。若护法
下。法喻双明也。谓离法无佛。离水无虫。若护法者。即
是护佛。护水者。即是护虫。饮水即是煞虫。损戒则是
损佛。如饮水煞虫喻者。證上持戒见法身也。谓鼻奈
耶。僧祇。十诵。诸教虽别。二比丘缘。大意是同。今依十
诵引释。尔时。世尊在舍卫国。时有二比丘。夏竟。从憍
萨罗国来。欲问讯世尊。路旱无水。唯见一井。有虫。其
一比丘。欲见佛故。遂饮虫水。其一比丘。忍渴而死。不
饮虫水。其不饮者。命终生三十三天。天身具足。头戴
百宝冠。先下到佛所。礼佛足巳。佛为说法。得法眼净。
为受三归五戒巳。便还天宫。时饮虫水者。后到佛所。
佛知故问。具陈上事。佛因呵责。世尊即脱郁多罗僧。
示黄金色身。汝痴人。用见我肉身何为。不如持戒者。
先见我法身。
第五多论文三。初多论正明。二又分别
下。引释。上秘故要在僧中。三大庄严下。释成俗人不堪
行义一唱。
言萨至也者。前引多论。辨其功强。此又引
之。约明初集秘。故简其时处。明其胜义。分别功德论。
㟧云。四卷。或五卷。失译。彼第一卷。明二部僧尼。说二
百五十。五百戒事。引法防非。秘密故。非外官俗人所
行。亦非沙弥壬女闻见也。大㽵严者。㟧云。十五卷。秦
什译。此是大乘论。合在前明。今与此中。文势相开。故
相从而引。愚劣者。灵山云。三乘圣人。有智故胜。皆敬
重戒。得三菩提。下愚之辈。痴复志劣。轻于戒法。堕于
三涂也。
上来。明顺戒则三宝住持竟。
卷二 第 879c 页 X41-0879.png
第二违戒覆灭正法文二。初牒所明之意。二十诵下。
依标解释。
言二至明者。谓约化制二教。杂明违失也。
释文四。初十诵下。示灭法相。二十诵下。废学毗尼苛
责相。三中含下。犯戒现生感恶相。四十诵下。重引法
灭可畏相。前二。初十诵。二四分。初二。初明法灭。二又
有下。明其怖畏。
言十诵至骂者。小得心巳。谓外凡位
人。初脩总别二相。少得相应。便谓巳得圣果。二白衣
等者。羯磨疏云。以俗人无法在身。但专信故。得生天
也。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返毁犯。妄受信施。开诸过
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堕地狱。佛法灭相。彼律文
中无打字。
言又至乱者。不自脩身戒心专等者。与涅
槃第二十九文同。今取彼意释。若比丘不观身无常
不净。名不脩身。若不观戒。戒是一切善法梯橙等。名
不脩戒。若不观心躁动制伏调之。名不脩心。若不观
智慧有势力等。名不脩慧也。不知三相者。当阳云。遣
他掘地不解。言知是者是。断草亦尔。溉水者。谓
浇灌时不安漉水𤄷也。言四分至法者。持法等者。脩
多罗师。持律者。毗奈耶师。持摩夷者。阿毗达磨师。摩
夷者。花严。梵音讹略。应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即阿
毗达磨之异名。谓诸法相。从论出生。故名本母也。
第二文二。初十诵正明癈学毗尼苛责相。二杂含下。
辨初不乐佛不叹所以。
言十诵至律者。律四十四云。
诸比丘癈学毗尼。便读诵经。世尊苛责。对面赞叹优
波离。诸持毗尼中。最胜第一。诸比丘作是念。佛赞毗
卷二 第 880a 页 X41-0880.png
尼。我等何不赞净毗尼。诸上座老比丘。从优波离。受
诵毗尼。
言杂含至故者。㟧云。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罗
译。灵山云。总有四住。初一夏至九夏。名少年。从十夏
至十九夏。名中年。从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从
五十夏巳上。为耆年长老也。谓初不乐戒。初见乐者。
不叹美也。非谓后不学也。我不赞叹者。彼经第三十
中。谓佛自称我也。经出二过。不重戒不学戒二。不随
时赞美。重戒学戒人。有三十二过。故不赞叹。我若赞
叹。则馀人谓其行是。学其所为。则长夜受不饶益苦
故。谓律中先制五夏。专精律部。今受戒后。初既不乐。
违佛制故。便得不应。如四天王天。劫数长远。受三途
苦。故云长夜。问。佛合苛责。何言不赞。谓。此人。初受不
学。且学馀藏。于后拟学。故佛不赞。恐馀人同其见学
之违制。得不饶益苦。不同前律。一向癈学。所以佛呵
也。
第三文五。一中含。二涅槃。三摩耶。四智论。五四分。
言
中至狱者。㟧云。六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五衰如文。
言涅槃至缩等者。准下畜宝戒中引涅槃经云。我诸
弟子。无人供给。为护正法。便即听畜。令付笃信檀越
等。今言不听者。为不持戒故也。
言摩耶至相者。㟧云。
二卷。南齐昙景译。彼经云。八百岁后。诸比丘等。乐好
衣服。纵逸嬉戏。九百岁巳。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一
千岁后。不乐不净观。千一百岁巳。毁谤毗尼。千二百
岁巳。作非梵行。生男为比丘。女为比丘尼。千三百岁
卷二 第 880b 页 X41-0880.png
巳。袈裟变白。不受染色。千四百岁巳。好乐杀生。贪卖
三宝物也。袈裟变白者。济立等云。由不持戒。不染佛
法味。名为变白。准大集经中。则有事变白。彼经文中。
王大施诸比丘巳。问比丘法。文云。师等在此住。我等
当养育。为我说法。我当至心听。一切皆默然。无有说
者。其王重劝请。亦皆默住。一切无说者。王向诸比丘
言。可不知法耶。语巳。袈裟变白。染色不复现。皆从床
堕落。宛转在地也。
第四智论文二。初彰过相。二问下。
通疑。前三。初约五喻。彰其过相。二虽复下。显非比丘。
即明因中有地狱果。三又常怀下。出破戒人怀惧之
之相。一唱。
言智论至戒者。论第十五文中。皆引喻合。
如冢者。冢死尸所居。此破戒人身中。法身慧命既无。
其身外相。犹如冢也。枯树者。枯树即死。无枝叶花果。
破戒人身。如其枯树。诸善功德花果俱失。唯有六尺
之身。犹如枯树。罗刹食他肉身。恶心转炽。破戒之人。
害人法身。恶心不息。犹如罗刹。大病臭秽。人不喜见。
破戒比丘有二犯之臭。清净圣人。不喜见故。毒蛇害
人肉身。破戒害人法身。杂复等者著法衣。而行非法
必感铁叶缠身。钵非法受用。违佛教故。必感变为洋
铜器。又破戒者。既不消施。所得如贼。畏身死后而堕
三涂。如是巳下。结劝持也。
第二问答文二。初问。次答。
言问至耶者。论第十五卷中。因释般若义。故有斯问。
云罪不罪不可得。若人舍恶行善。是为持戒。云何言
罪不可得耶。
言答至中者。有三意。初理观难称。二若
卷二 第 880c 页 X41-0880.png
肉下。举喻显非。三今诵下。疏出简滥。论云。非谓耶见
粗心。言不可得。行空三昧者。心与理冥。性相俱寂。即
罪福俱无。故胜鬘经云。我心既空。罪福无主。可言罪
不可得。与牛羊无异者。牛羊有眼。但见于相。不见无
相。今人无其慧眼。但肉眼见者。唯见色异于空。不见
色空不二。故与牛羊无异也。彼论。但云肉眼所见。是
为非见。无牛羊等语。今诵下。钞主简滥。
言四分至道
者。身戒若净。即同说戒羯磨二种。僧住。才一破戒。弃
于众外。岂非自害。凡破一戒。为俗士所呵。即比丘呵。
佛呵制戒。故云。智者所呵。四悔不持戒。恨自破戒。
言
十诵至法者。彼第四十八增五文也。钞主合两五为
十。优波离问佛。有几法。令正法灭没。佛言。有五法。何
等为五。一有比丘至正受。二又不能令他解了。三不
能令至仪。四有说法者。不能如法教。斗争相言。钞阙
此句。故云乃至。五不乐在阿兰若处。不乐爱敬阿兰
若处。钞云法也。
言又至畏者。是次五文。一钞阙下半
随非法教。二不随忍法。钞阙此句。三不敬上座。无有
威仪。钞无有字。足者字。释云。不敬即无威仪。非谓上
座无威仪也。亦可深防。恐不敬无威仪上座也。四上
座不以法教授。上座说法时愁恼。令后生不得受学
脩多罗毗尼阿毗昙。钞。阙脩多毗昙。意在毗尼也。五
上座命终巳后。比丘放逸。习于非法。失诸善法。是名
法灭。返此不灭也。好作文颂巳下。古记皆云。此是别
文。非关五数。今谓。钞除第二。以此充五者。为末代好
卷二 第 881a 页 X41-0881.png
乐世法。如此世法。非出家者所行。是随不忍法。三乘
圣法。是出家所行。今不肯脩学。是不随忍法。律总相
明。钞指事说。思之。第二违戒覆灭正法竟。
上来有二。
乃至释标宗显德篇竟。
上来有二。初举戒宗。以辨僧
体。二下之三篇。约集是非。以明僧用。两段不同。第一
竟。
今当第二约集是非以明僧用。分三。初集众。二简众。
三受欲。三段不同。今当第一集僧通局。
将释此篇。大
分为二。初明来意。二牒篇解释。初来意者。富阳云。上
篇所明戒德既脩。须有施为。事须益物度生秉御。秉
御之最。莫过作法。作法之始。先须集僧。故有此篇来
矣。
解中分二。初牒篇名。二僧者下。依篇解释。
言集僧通
局篇第二者。牒也。释名者。㟧福云。尽家详聚。名为集
僧。来有广狭。故名通局。篇不异前。一上加一。故名为
二。
第二依文释中二。初释篇序总意。二故建下。开章别
释。前二。初总解僧义。二若不下。辨集是非。
言僧以和
为义者。对古人将和合众。翻其僧伽。钞文简异也。故
羯磨疏云。具本梵音。应言僧伽耶。此土无名。将众以
译。有加和合。乃是义用。故文云。僧者四人。若过和合
者。一羯磨。一说戒也。若以众翻。则通三人。虽三成众。
但非辨事。据别显德。非四不成。故存本僧也。便辨僧
体。于中分三。初辨僧体。二辨僧差别。三明多少。言僧
卷二 第 881b 页 X41-0881.png
体者。羯磨疏云。约律准论。取成实意。揽指成拳。揽阴
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为僧之体。用无别体。还以
四人阴本为体。如身口业无别有体。还以色声为体。
钞主云。今存此引。是所当宗。有人云。然僧宝之本要
法成。乖法则百千非用。具法虽一能辨。经云。脩六和
敬。令僧宝不断。须具六和。谓戒见利身口意。一戒和
者。同一受体。二见同。虽复同戒。而见有异。不得是和。
如调达等是。三命和。虽复戒见同。命若有非和。命异。
谓五部四邪等。上三体同。至于时务成济。要以三业
相同。方成和合。应来集者。谓身和。应与欲者。谓心和。
应呵不呵者。谓口和也。既备三体。能备三和。随务成
决。此据德用。以辨僧体。言差别者。既云集僧。僧有差
别。羯磨疏云。或凡圣分二。就凡。则内凡外凡。就圣。则
四果四向。或仪宝分二。仪则持戒破戒。宝则缁素不
同。以俗證果。亦得名为第一义僧。入僧宝数。或功用
以分。即事理两和。理取会正。非此所明。事取其用。正
当机教也。言多少者。准多见二论。则四种五种。见论
四者。一有惭僧。二无惭僧。三群羊僧。四真宝僧。多论
五者。一群羊僧。二无惭僧。三别众僧。四清净僧。五第
一义谛僧。今言集者。于上四僧中。集其初后。不集中
二。后五中。集其后二。不集前三。以非法故。亦可都集。
大众之威。改恶从善。集竟。然后简足不足。如后篇辨。
释云。有惭僧者。谓持戒。无惭者。谓破戒。群羊者。十轮
云。哑羊也。谓不知布萨羯磨。犹如群羊聚在一处也。
卷二 第 881c 页 X41-0881.png
第一义谛。及真实者。谓是四向四果。别众可知。又十
轮及真谛。立四种僧。十诵立五种。大同不述。
言若不
至位者。谓若不齐集。标人非也。相有乖离者。六和中
后三。释人非也。四仪背别。是乖隐没隔障等缘为离。
以人不集。秉法不成。被事亦非。具三非也。
第二开章别释二。初开判章门。二四分下。依章牒释。
言故至局者。标中分二。初解集僧之轨度。二明来处
通局。前二。初引教明。二上具列下。南山义设。前二。初
四分总明集法。二五分下。别显作相。
言四分至等者。
准律三十四。说戒法中文也。羯磨疏云。所以先敷座。
后打揵槌者。由声告即集。床座未施。停待栖遑。非成
奖务制。先定座即在兹焉。此即总明集僧之轨度矣。
第二文二。初明集相。二出要下。翻揵搥名。初二。初引
外鄣杂明集相。七众总得为之。二若准下。当宗不言
比丘得作。前二。初五分。能所双辨。二十诵下。唯就能
打人明。
言五分至打者。彼二十二云。布萨时不肯集。
癈坐禅行道。以是白佛。佛言。应唱时至。若打揵搥等。
不知谁应打。白佛。佛言。令沙弥守园人打。便多打。白
佛。佛言。应打三通。初客沙弥。不知处。失时节。白佛。佛
言。令旧住人应打。诸比丘不知以何木作。白佛。佛言。
除染毒树。馀木鸣者。听作也。三通者。从徵至稀。声绝
之后。加三搥。是三通也。染树。咬人为疮。毒树者。但害
于人。并是二时者。谓大小二食时也。后引诸打缘。意
證道俗七众俱得打也。
卷二 第 882a 页 X41-0882.png
第二文二。初约士女。二唯约僧。
言十诵至尔者。海云
为是提舍。尼戒中。比丘在兰若。送食女人也。第二唯
约僧中二。初约阿难往击。二立维那令打。
言增一至
也者。㟧云。五十一卷。秦昙摩难提译。彼经云。夏竟。佛
欲受岁。令阿难击搥集僧。阿难往讲堂。手执揵搥。作
如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弟子。尽当普集。折
中云。以此钟声召集为信鼓动物心也。
言十诵至也
者。此中有二意。初正明。二声论相传下。转释。维摩那
义。引文本意。令立维那唱时至。及打揵搥也。洒扫涂
治者。灵山云。西天踞坐食。作满荼逻著草及食于上。
然后踞坐。踞坐防恶触。故纵此。不踞坐。亦须洒扫也。
教人净果菜等者。准本文云。无人教净果菜。无人者。
苦酒中虫也。智论十一。翻为寺护。有云。梵名羯磨檀
那。檀那云授。羯磨云事。此翻为授事。准十诵三十四
白二差之声论。费长房录云。三藏攘那跋陁罗译。即
五明论之一数也。言五明者。一声明。即音声也。二医
药明。三功巧明。四哭术明。五苻印明。悦。喜也。既得事
之次第。令众欢喜。故云悦也。
言若准至之者。灵山云。
准第三。是打地声。今文中阙也。羯磨疏云。召僧七相。
不离色声。谓量影望烟是色。馀并属声也。量影者。立
云。以一尺木。日中取影为则。作烟者。如今军家烽火
相也。并谓先与僧相知作法用也。破竹者。谓将一丈
许竹。破一头。全一头。手捉全头。摇作声。贝者。说文云。
海介虫。即海中蠡。吹可发声也。若唱诸大德布萨说
卷二 第 882b 页 X41-0882.png
戒时到者。本非七数。钞除打地之相。谓有滥恶故。将
此添以为七也。亦不言比丘为之者。为上诸部经律
等。并言比丘亦得打。阿难击。十诵维那打等。此律亦
不言比丘为之。意显取诸律经等。比丘打亦得。故羯
磨疏云。如律令旧住净人下位打者。此召僧法制。非
具道者所为。必无二人。方听兼助。举彼證此。足知钞
文。前举诸部。后准当律。意显打人不唯相也。
言出要
至钟者。羯磨疏云。揵槌者。梵音。声论巳下如钞也。
第二义设中二。初结前生后。二凡施法下。正明义设。
言上具至设者。问。上引律论。足明集法。何须义设者。
羯磨疏云。且依西梵本。无科。约杂碎文。相随引解之
事。须义设方委事之次第也。
第二义设文二。初总明集僧法戒。二杂人下。别立打
钟仪则。
言凡至中者。准文鸣钟者。准前引教中。约相
五分。打三通。约当律。七种。他部。除染毒树。馀有鸣者
听作。约人。他部七众。当律。沙弥净人。准上约相约人
约打。故云准文鸣钟。具如集僧法中者。㟧云。钞主。别
撰集僧轨度图三纸馀。文明打钟法式。彼云。念三宝
存五众。众别各八辈。故以四十为差。三道乘之。则百二
十为节。令则量时约众最少。以二十七为量。八辈各
三。三八二十四。馀之三下。总集三乘。故二十七。中则
四十。多则百二十也。彼处具列三法。故云具如也。今
最取少者。为准第二。文三。初商略古今。总标大准。二
若寻常下。寻常所召。正显其仪。三世有下。简昔人滥。
卷二 第 882c 页 X41-0882.png
言虽至之者。㟧云。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两卷。失译。科
要者。约事既有多种。极有科分要约也。节解者。约打
数不同。名节解也。彼云。若集比丘打四下。集沙弥打
三下。优婆塞二下。呼思弥一下。若准下卷。更有五事。
一常会时。二且食时。三昼食时。四投牒时。饰宗云。投
槃器也。五非常时。更有七事。一县官。二大水。三大火。
四盗贼。五会沙弥。六优婆塞。七呼松儿。饰宗云。思弥
松儿。呼净人小儿也。大准者。僧多缓为准。僧少急为
准。二食常事。缓为准。忽然官事。水火等事。急为准。通
就缓急。总明其仪。故名大准。
第二文二。初正明打法。二然初下。建心标为法。初文
二。初明三下法。二后因下。辨长打法。
言若至也者。三
下者。钟样云。初一通集声闻众。第二通集缘觉众。第
三通集大乘菩萨僧众。故知。三下集僧。长打救苦。今
时行事。三下即息务。长打赴堂。随事用之。不无两得。
羯磨疏。三声绝之后。复加三搥。故云三通。即钞文中。
三下是也。
言后因至者者。他请者者。他㕰王千头鱼
时请也。概。说文云。稠也。此长打法有三段。初未
二时生搥同三下。中间四搥乃至微末。别是一段。此
四搥者。准钟样云。救四道苦。初声绝一通。为救地狱。
重又一通。为救饿鬼。重又一通。为救畜生。续又一通。
为救脩罗。最后捉打两下。号曰息搥。若准三千威仪
经。集比丘僧。打其四下。比丘为五众之首。若比丘来。
馀众随集。不妨救苦。兼为集僧。两意相通。以为得也。
卷二 第 883a 页 X41-0883.png
古师以经律等者。前后两段。并是五分律文。中间四
槌。三千威仪经说。律在后。经居中间。故云参也。律则
通明集法。经乃打数不同。中间四下。若四声才绝。便
即生搥。又类新打事则不可。遂立渐概。至于徵未。故
云共立此法也。尽样钟所者。当时有寺住持。依古师
法。尽鸣钟样。在于钟所也。
第二文二。初义立。二故付法下。引教證成。言然至息
者。易知。
第二文二。初引教證据。二余亲下。引事释成。
言故付
法至亡者。有三意。初引传。次引经。三此并下。结成得
不之意。㟧云。六卷。或四卷。后魏吉迦夜共昙曜。于北
台译。传云。佛灭度后。一百馀年。罽腻吒玉。与安息国
王战获胜。杀彼九亿人。最后杀两贤。信人罪重。一人
临煞时。称南无佛。一人称南无。未知是佛与富兰那。
杀之名半人也。煞二贤信罪最重故。时有马鸣。罗汉
见而悯之。恐人恶道。而化作地狱说法。生怖即生悔
心。恶业重罪。得消灭也。寻严四兵。罚三海军。罚二海
军竟。至第三军。王所乘马足屈。王语马曰。我伐三海
军竟。我不乘汝。诸臣见王常乐征伐。欲共除之。王寻
患虐。诸人坐其头上。遂便命终。因前罗汉说法故。不
受地狱。乃生大海。作千头鱼身。剑轮回割。随截随生。
须更之间。头满大海。时有罗汉。为僧维那。王即白言。
今此剑轮。闻揵槌音。即便停止。其苦少息。唯愿大德。
垂哀矜悯。若鸣槌时。返令长打槌。时彼罗汉。以悯念
卷二 第 883b 页 X41-0883.png
故。乃为长打。过七日后。脱此苦身。由是事故。至今长
打也。此至不亡者。羯磨疏云。凡业有定不定。故受苦
有止不止。若作业必定。圣所不免。不定业者。无缘则
受。有缘便止。今罪者。过去善为因。打者发愿为缘。故
得声传苦灭。自然感应。故言因缘相召。自然之理不
亡。亡。无也。
言余至云云者。续高僧传云。西京东禅定
寺。今庄严寺是。智兴律师。俗姓宋。洛阳人。从首律师
受学。隋大业五年仲冬次。当维那。常自打钟。有同寺
僧三果。其兄。随炀帝南达江都。中路已殁。初无凶吉。
忽通梦。语妻曰。吾从驾达于彭城。不幸病死。生于地
狱。备经五苦。辛酸叵言。谁知吾者赖得今日。初蒙禅
定寺僧智兴律师鸣钟。发声响振地狱。同受苦者。一
时解脱。今生乐处。思报其恩。可具绢十疋奉之。并陈
吾意。其妻惊觉。说梦所由。初无信者。寻又重梦。及诸
巫觋。咸同前说。十馀日凶问奄至。恰与梦同。果乃奉
绢与之。而兴自陈无德。并施大众。大众咸问。何缘感
此。答曰。余见村法藏传。罚腻吒王剑停事。及增一阿
含。钟声功德。数遵此辙。苦力行之。每至登楼。寒风切
骨。露手捉杵。肉裂血凝。致敬住心。励意无怠。又初则
愿诸贤圣同入道场。后则凡诸恶趣。俱时离苦。不意。
微诚遂能远感。众伏其言。兴。则以贞观六年三月卒。
庄严寺。春秋四十有五。
第三简昔人滥中三。初斥非圣言。二诸经论下。引教
明据。三知净下。立义正破一唱。
言世至舍者。然第三
卷二 第 883c 页 X41-0883.png
段中有三节。初标知净之语。二不通下。简不通僧俗
共为之事。三劝早舍也。四分五分云。打揵搥。阿含经
云。击揵搥。智论云挝。故云打击挝等。慈云。谓俗人与
僧。同得作者。不用作知净语。故云不通于俗。及以自
为也。若俗得作。僧不得作者。则须知净语。故羯磨疏
云。今有人言。知钟者云是净语。打钟者。是不净语也。
元此知净。自不得为。令他作之。故云知净。钟则不尔。
自他通用。不有种相。何得避之。早须癈舍者。羯磨疏
云。知钟之言。虽非巨容。然是知法之人大忌故。劝早
舍也。
上来。集僧軏度竟。
从此大门第二明来处通局。分二。初牒章门。二初明
处之下。解释。
言二明至者者。牒章也。来谓行来。处谓
处所。即是作法及与自然。作法有三。自然有四。七处
集僧。各有通局。故曰也。
释文二。初科列章门。二初中界者依科牒释。
言初明
至通局者。科章门也。处之分齐者。谓诸界分齐者。谓
有戒场大界四处分齐。无戒场大界二处分齐。三小
直指坐处分齐。自然可分别聚落。以聚落为分齐。不
可分别聚落。六十三步分齐。兰若五里分齐。道行小
拘卢舍。六百步。水界水洒及处分齐等。用者。即用僧。
多少通局者。四人能辨一切羯磨曰通。随事分四与
七名局。
两段不同。先解第一处之分齐。
于中分二。初简除来
意。二今直下。正明分齐。
言初中至说者。结界中者。彼
卷二 第 884a 页 X41-0884.png
云。结界元始。本欲秉法。但为剡浮弥亘。集僧难尅。大
圣悯其顿极。故开随处作法分隔。总意如此。是来意
也。开制不同者。约作法自然。明开制不同也。谓未制
作法以前。统通自然是制。后因难集。便开随境摄。约
处有四不同。定量有六相差别。此自然开制不同也。
又或作大法地弱不胜。是制。则如来曲顺物情。听随
处结。是开。此作法开制不同。又约自然与作法两文。
开制不同。
正明分齐文二。初总标举数。二若作法下。依标别释。
言今至别者。总标作法自然。二种差别之数也。
释文二。初至离地别。明二界分齐。二今更下。总辨二
界差别。初二。初明作法。二若论下。辨自然。前二。初总
标。二有戒场下。别释。
言若至三别者。总标也。
释中即有三别。初有戒场大界。二无戒场大界。三难
结小界。
言有至外者。羯磨疏云。若作其馀羯磨。则随
界分局。人不相集。即如今文。四处集僧。各得行事也。
言若无至集者。即大界内外二处故。羯磨疏云。若论
无场大界。二处别集。以界之内外咸有制约。可从集
故。除前戒场。及空地也。
言若小至集者。羯磨疏云。以
界局在身。坐外无法。随人集结。故无外也。若许有界。
则纳呵人也。羯磨疏中。于上三位。辨通局者。若作其
馀羯磨。随界分局。人不相集。是局。若作说恣。则内外
通收。问。说恣须场僧集馀法不须者。答。此二摄取法。
住居行净之人故。制界之内外并同遵故。羯磨馀法。
卷二 第 884b 页 X41-0884.png
所被多途。无局于时。多缘别务。若制通集。还复相劳。
虽有前开。终无后益。所以文中无同说戒。戒场之中。
亦有两集。依制是局。为说恣等如难缘开此。即是通。
若论小界。唯局无通。羯磨疏云。元制简人虽有不集
也。
第二自然。分二。初标列释名。二初聚落下。依标解释。
言若论至用者。此中有四意。初总标。二谓下。别列。三
皆下。释名。四当部下。指用他部。灵山云谓比丘至处
任运而有。如晕随月。不用结造。夫有形之类。皆为人
物所造而成。此四自然。皆不为物造。诸部详用者。谓
取十诵五分祇等。如下引也。
依标分四。一聚落。二兰若。三道行。四水界。前二。标释。
言初聚落中有二者。标也。辨常云。村伍为聚。邻里曰
落。羯磨疏云。可分别者。有三缘故。一则院相可分别。
二则僧在无易委也。不可分别亦二。初则村聚散落。
无有垣墙。二则僧杂市人。往返难究也。
释中依标分二。初可分别。二若聚落。不可分别。前二。
初引教定可分别之量。二问答下。义约兰若有相类
同聚落集僧。
言若可分别至众者。准十诵二十二云。
诸比丘。于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
应几许。佛言。随聚落界。是僧坊界。不论僧坊周
与不周。但随聚落。聚落若同。依聚落集。谓聚落相。强
不论僧坊周不周也。注云。等者。此指十诵册七增一
文。波离问佛。聚落中。初造僧坊。齐几许作界。佛言。随
卷二 第 884c 页 X41-0884.png
聚落界。齐行来处。此制分齐。谓十诵僧界。有势分。谓
箭射所及。鸡所及。惭愧人大小便处。古人云。应百步
也。四分取院相者。谓衣界则有势分。僧界则无。但齐
相内集。故律云。若村若城。若疆畔。若园。若林。若池。若
树。若石。若垣墙。若神祀舍。并无势分之语。皆依上之
相也。
第二文二。初问。次答。
言问至僧者。此问意。是南山义
立。诸部无文。若迥远兰若。即依五里。今有僧坊兰若
相。失此之四相。与聚落之相不别。不知还依五里。为
同聚落集僧。
答中三。初引十诵正答。二故文云下。引
十诵兰若之文及證。三律中下。明僧村四相不别。释
成同聚落相。
言答至集人者。有二。初十诵正答。二今
下。立理释成此答意。十诵既云。随聚是僧界者。今兰
若之处。巳有僧坊四相既周。与聚落周相不殊。何须
五里。若无此院相。由名兰若。则依五里。才有院相。非
兰若界。此之院相。与聚落相。更无差别。院相摄僧义
强。约义不得依于兰若也。谓今周匝院相。是伽蓝四
相。聚落。是村四相。谓盗戒中。有村四相。至离衣中。伽
蓝四相。指同盗中村相。更不别也。故曰不分。
言故至
界者。亦有二意。初引兰若文返显。二故知下。䨱成村
义。引十诵五十三文證。彼云。若比丘。无聚落阿兰若
处。始起僧坊。未结界。是中齐几。名为界。答。面拘卢舍
等。若言无聚落兰若。始起僧坊。故知。未有院相。由是
兰若空回。始欲于此拟起僧坊。先结于界。明知。先有
卷二 第 885a 页 X41-0885.png
僧坊。即同村界。不是兰若也。
言律至集僧者。亦有二
意。初辨二种四相不殊。二必院下。结归兰若。准此律
盗戒中。释村界四相。一周匝垣墙。二周匝栅篱。三篱
墙不周。四四周有屋。至下离衣戒中。释僧伽蓝四相。
指同前盗戒中说。既将蓝指村。当知二界不别也。引
此文證。但使兰若四相周匝。即同村相。如可分别。须
依四相而集。不须五里。若兰若相坏。还依兰若集僧
者。自得无知之罪。义如前序中辨也。
第二不可分别中二。初定量。二准相通下。计数斥非。
一唱。
言若至立者。准祇第八文中。名为奄婆罗树界。
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问佛种庵婆罗树法。佛即
答之。示巳即去。时优婆离因问。若有处所。城邑聚落。
界分不可知者。若欲羯磨。应齐几许。名为善作羯磨。
使令异众僧各相见。而得成就。不犯别众。佛言。五肘
弓量七弓。种一庵婆罗树。齐七树相去。尔许作羯磨
者。名为善作羯磨。虽异众相见。而无别众之罪。不同
前解。七间七十三步半者。谓钞主。通计七树六间六
十三步。不同昔人之解。如愿律师。作祇律疏。亦作六
间算之。作四分疏引祇文。错著七间。言七十三步半
也。若四分衣戒。言八树七间。即有七十三步半也。故
知是钞。故羯磨疏云。昔七十三步半者。错算七间。僧
祇疏中。七树六间。犹如四分衣界八树。止计七间。如
何僧界。七树非六间也。有人执旧见云。树限两头。各
有势分。故各分半。还是七间。又有师云。周圆种树。犹
卷二 第 885b 页 X41-0885.png
月晕。故有七间。又改僧祇。为八树字。斯之我爱。穿凿
太甚。何处有树。即以树量。律约世情。假以相显也。
第二兰若文二。初总标差别。二且明下。局所宗。
言二
明至事者。灵山云。具梵本音。云阿兰若。亦云练若。阿
之言无。兰若云事。此即闲静无事之处。乃至多种者。
发正云。此律六种。一头陁者。谤戒练若。练若共同。二
寄衣者。三十戒中不作限日寄衣。馀缘六夜。兰若寄
衣也。三盗戒者。文云。闲静处。即盗戒兰若。四僧界。即
结大界。五里集僧也。五衣界者。即下兰若护□□七
间等。六难事者。即提舍尼中。若迥远恐怖畏难处等。
即兰若受食戒也。
局辨文二。初无难。二有难。
言且至定者。谓此正辨僧
界。馀者向下随明也。花严云。如头陀。头陀篇。盗戒随
相中明。衣界难事等。随相卅中明。故云随也。兰若一
界。诸部不定者。谓诸明俱卢舍。大小不定。多言僧界
一俱卢舍。十诵二十二云。诸比丘无聚落空处。初作
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方一俱卢舍。是中。
不应别作布萨。及别羯磨等。僧祇亦言。僧界一俱卢
也。羯磨疏云。诸部皆言拘卢舍。不定者。小大不定也。
羯磨疏云。大如僧祇二千弓。弓长五肘。小如十诵。五
百弓。弓长四肘。即僧祇太远。十诵太近。若欤依了□
□□鼓声闻。则鼓有大小。不闻声□远近□□□□
俱舍论一俱卢舍但□□里□□此则祇十了等。部
执不同。今取杂宝藏经第一云。一俱卢舍。秦言五里。
卷二 第 885c 页 X41-0885.png
相传用此□定。㟧云。八卷。后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也。
第二有难文二。初定量。二计有下。计数一唱。
言若至
八寸者。为有不同意人为□约七槃陀集。若论结时。
但齐僧坐处。结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