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女人叹身索供养戒第四 言多巧为美己
之善招诱其情说淫欲事。以用自适故言叹
身索供养戒。别缘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
三染心。四叹身说粗恶语。五粗恶语想。六言
辞了了。七女人知解。此戒阙缘准触戒说。已
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留陀夷闻佛已制前
三戒遂向女人叹身索供养。比丘举过。佛乃
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
梵行持戒精进修行善法可持是淫欲法供
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今辨满
足戒本文有五句 初列。后释。言列者。一犯
人。二染心。三境界人女。四自叹索供养。五结
犯。言释者。前三句可知。第四自叹索供养
句中有二。一自叹五句。二可持已下索供
养。言叹五句者。一自叹身。二言修梵行。三
持戒。四精进。五修善法。释此五句以为四
段。一释叹身有二。一色身丰美。二叹种性。
故律云。叹身端政好颜色。我是刹帝利长
者居士婆罗门大性种。二解梵行。以精进解
梵行故曰勤修离秽浊。三解持戒。治犯戒方
便之心名不缺。治根本犯戒之罪名不穿。离
后眷属曰不染污。一戒具三。诸戒同尔。故
律云。持戒精进者不缺不穿漏无染污。四释
善治。谓十二头陀及诸善业同。故律云。修善
法者。乐闲净处。时到乞食。著粪扫衣。不作
馀食法。一坐食一揣食。冢间坐露地坐树下坐。常坐随坐。持三衣。呗匿多闻能说法。持毗
尼坐禅是也。二可持已下解索供养。是第一
处分想兰。疑亦偷。若阙第六缘。末后二团
泥未境已还尽轻兰。一团泥在重兰。已下正
明戒本。此戒因旷野比丘作大房乞求烦多。
恼乱居士。故制此戒。
若比丘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当应量作是中
量者长佛十二搩手内广七搩手当将馀比
丘指授处所彼比丘当指示处所无难处无
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求作屋无主自为
己不将馀比丘指授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
尸沙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初列。后释。言
列者。一犯人。二自乞求。下正教比丘房量
大小指授方轨。三若比丘下若违教作者结
犯。言释者。初句义如上。辨第二句文有七。一
自乞求有恼施主得过量罪。若其自物则无
过量。二作屋除作馀物则无过量不处分。五
分房者于中可得行立坐卧行四威仪。三无
主者以其有主无过量。四自为甄为他作。于
己无闰下犯残罪。五辨房之尺量佛搩手者。
诸文不定。一搩手祇二尺四寸。五分二尺。且依五分长十二搩手者。谓二丈四尺。广七
搩手者一丈四尺。此据室内。祇亦云纵广量
屋内。六当将已下数房主比丘乞处方法文
如律中广辨。问。作大小房顷乞处分。见论
云。长六搩手广四搩手。作如是房不须处分。
律亦成文。小容身屋不犯非为开无过量后
房本无过量。何以开中除小容身。若过六搩
手四已无问过量不过量诚须处分。七彼
比丘下教僧处分。处分法如律广说。第三结
罪句中有四种。二残二吉。有无互说可知。
问知此事无根说我瞋恚故作是语若比丘作
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此满足戒本文有七
句。初列。后释。言列者。一犯人。二瞋心。三所
谤境界。四无三根。五以波罗夷重事加诬。
六谤时。七若比丘下结犯。言释者。初句若比
丘义如上辨。第二句瞋恚所覆。故律云。有
十恶法因缘故瞋。随十事中以一一事而
生瞋。十恶法者。祇三世九恼通非情处起瞋。
是名十恶法。因缘广说可知。第三句非波罗
夷比丘。律云。清净无犯名非波罗夷比丘。第
四句以无根夷法谤者。欲解无根先解有根。
言根者生后之名。根义不同。若标三别。谓
见根闻根疑根。观赤青等称之为见。纳乡餐
声名之为闻。见闻之后犹预不决心无定执。
号之为疑。此之三种咸生举语故齐名根。故
四分律云。见根者。见犯梵行。见偷五钱。见断
人命。若他见从彼闻。是谓见根。闻根者。闻犯梵行。闻偷五钱闻断人命。闻自言得上人
法。若彼说从彼闻。是谓闻根 疑根二种。从
见生者。见与妇人入林出林。无衣裸形。不
净污身。捉刀血污。恶人为伴是也。从闻生者。
若在闇地闻动床声。闻转侧声若共语声若闻我犯非梵行声。乃至若闻我得上人法声。
除此三根已更以馀法谤者是无根也。第五
句波罗夷法谤者。重事加诬言犯之法。此
法要说初篇。即是粗矿言。欲坏彼清净行。此
是显己谤意。律云。谓言众僧灭殡此人我得
安乐住。第六句若于异时至作是说已来。是
自言非即谤时故曰异时。雪彼清净显己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