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破戒死。毁犯去来现在诸佛所制禁戒
是名破戒死。次释两偈决定胜道有违有顺。
初偈为显圣道加行。次偈为显圣道自体。圣
道断惑决定不可还为凡夫故名决定胜道
也。先释初偈喻中约事镜观好丑。合中约法
合说戒相以晓全毁。全即生喜喜故身安安
故受乐乐故得定。即是顺于圣道加行。毁即
生忧忧故发生身心热恼正违圣道也。次释
圣道体者喻中约事勇怯进退。合中约法净
秽安畏。若能永断破戒烦恼名为勇进。即是
净安。安谓寂灭涅槃安乐。若不能断破戒烦
恼名为怯退。即是秽畏。畏谓极长三途恐畏。
次释二偈偏明胜德者文二。初一偈半正明
胜德。次半偈依胜制说。先释前文喻中约事
四最不同。合中约法总合四最。世间王为最
者势力大故。众流海为最者悉容纳故。众星
月为最者清凉胜故。众圣佛为最者德无量
故。次释法合。一切众律中者律有三种。谓别
解脱静虑无漏名为一切。一切律中戒经为
最。三学居初生馀学故最含四义。一者势摧
破戒。二者纳恒沙德。以持戒人身器清净。是
故容纳世出世间种种功德。三者乐如清凉。
四者戒德无量。次释半偈依胜制说者。由具
如前四种最胜。是故如来依此立制令半月
说。若时久延便令废忌。若时更促事恐烦劳。
故唯半月半月而说。自下第二和合同修文
分为三。初制和合(从和合僧集会乃至答云说戒羯磨是也)。次制同法(从大
德僧听已下是)。后劝闻修(从诸大德我今欲说已下是也)。初制和合即是说
戒羯磨二事前方便也。故律云和合者一羯
羯磨本中。今此略陈随其所应。大四小一尽
界须集故云和合僧集会等也。第二正释和
合义者。窃寻律文有三种文。并此戒本合有
四种。四种文中两文直解和合之义。两文具
辨简杂留纯作法方便也。且准瞻波犍度解
和合云同一住处和合一处。羯磨时应
与欲者与欲(且言与欲理实并与清净)。现前应得呵者不呵(清净
比丘虽来赴集。不肯同法法即不成。今既肯同即是应得
呵者不呵也。若不清净纵不肯同体非僧。故虽呵不破法
事)。此之三义以释和合。准杂犍度开为五义
以劝应和。故彼文云有五法应和合。一若如
法应和合(谓布萨羯磨等应和。即是应来者来也)。二若默然住之(即是应呵
者不呵也)。三与欲。四若从可信人闻。五先在众中默然而坐
中开为六法。一问云僧集未(答云已集)。二和合不(答云
和合)。三未受大戒者出(若有令出。出已答云已出。若无应直答云。此处无未受具戒者)。
四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五问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六答云出功德
衣。若作馀法各随事答。然有通局且如受戒。
一差威仪师。二唤入众。三羯磨师对众问遮
难。此之三重皆作单白。问难既讫次作白四
正与受戒。此之四法并缘受戒故得总名。答
云受戒羯磨。若于中间人有起坐往来不定。
故各随事一一别问别答。而作且如问云。僧
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差威仪师出众捡问
遮难单白羯磨。馀唤入众等一一别作准此应
知。然今行事恐不慇勤。多分各各别问答作。
若准相州律师合初二法云僧集和合未。答
云僧集和合计理。或有集而不和合。故别问
好今此既欲作说戒事于方便中应开七法。
一和合。二僧集会。三未受大戒者出(答法同前。今说
戒时令说戒师。连此三法合为一。问答中但答未受戒者
已出等。计理得成。以先行筹表白众情已委和合僧集。
不同羯磨之前不行筹等故须别问)。四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对
此略以三门分别。一约法。二约人。三约时。言
约法者所言欲者于僧羯磨心有乐欲。但我
有缘不获赴集。故令一人传我欲词以白僧
知。僧受欲已即得作法羯磨成就。唯结界法
必须总集不许受欲。言清净者凡应说戒必
须清净。下至不犯突吉罗罪。若傥有犯于说
戒前必须忏了方得听戒。今我有缘不获赴
集。我有清净堪应说戒。故令一人传我清净
以白僧知。僧既受已即得说戒。作法成就准
问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第七答云说戒羯
磨。此上七法合是说戒前方便讫。总当第一
大文制和合讫。自下第二制其同法。僧体六
和羯磨义当同见。说戒义当同戒。馀之四和
顺成此二。由具六和功德大故。故诸教中圣
菩萨等设敬礼僧。况馀凡下。然说戒时四人
已上须作单白广说戒本。如此文中所辨者。
是但三人已下须尽界集不得受欲。对首展
转各各说云。二大德一心念今白月十五日(黑月
随称)。众僧说戒。我比丘某甲清净(三说)。若但二人直
云大德一心念。馀词同上。若但一人直对佛
前云今白月等。不须大德一心念言。馀词同
前。三人已下对首心念通在自然作法诸界。
随依界集不说戒本。不同明了论对首等讫
仍说戒本。僧说之中若有难事又开三五略
说之法。又说戒日通于十四十五十六三日
皆得。广如律说。
经曰。诸大德善思念之。
述曰。自下第三劝
其闻修文分为三。初劝善听闻。次劝善修学。
后结已审持。此初文也。谛听者嘱耳听闻。善
思念之流至意地以成闻慧也。
经曰。若自知
有犯者得安乐。
述曰。劝善修学也。文有三
义。一自心忏默。二
因举忏默(傥于说戒之前五德举问。及说戒时戒师三问并名他问。其有罪者忏露同前。若无罪者虽
称无罪而默不忏。亦是默义。亦得名为亦如是答也)。三彰其损益。文云如是
比丘在于众中乃至三问等者。举其三问。亦
显五德举问也。默妄准律得吉罗罪。能障世
间出世间道故是损也。若彼比丘忆念已下安
乐翻前。得世出世二种安乐故是益也。
经曰。
失。十障往善趣趣沙门过失
。十一应护不护不应
护而护过失。十二不应为依
反与为依。应与为依而不为依过失(阿利吒沙弥说欲不障道
不应为依。二法摄弟子等应与为依)。十三应敬不敬不应敬而敬过
失。十四应覆不覆不
应覆面覆过失。十五于应
习近而不习近。不应习近而反习近过失(净衣钵等
而不受用而反受用舍堕财等)。此十五种过失于一戒中或具一
二。乃至具多随应思知摄。为颂曰。重缠匮讥
信。贪染恼病障。护依敬覆近。是为十五过。第
二令生善趣所以制戒。佛教不越三德契经。
一者为怖畏恶趣者说持戒契经。二者为怖
畏贫穷者说布施契经。三者为怖畏烦恼者
说修习契经。故知制戒为往善趣。第三招生
十利如律广说。先解初篇文分为三。初明所
依教。二列罪名相。三结已审持此初文也。谓
波罗夷所诠罪义。依于佛制半月半月说戒
经中来。波罗夷者此云他胜。被他极重破
戒烦恼怨所胜故。瑜伽论名为彼胜者亦是
也。自下第二列罪名相。四戒即四总释一切
具缘成犯。二门分别。一者通缘有三如明了
论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
若人不至痴法。二者别缘粗分三门细分七
门。言三门者一境二心三业。细分七门者境
有二种一者所损境二者成罪境。心有三种
一者缘所损境二者缘成罪境三者发业。心
业有二种。一者方便业二者究竟业。随一一
说开遮具如彼论。第十三自用拒劝违谏戒
旧名恶性拒僧违谏戒。文亦有三。一容犯
人。二谏法。三结违谏罪。第二谏法两对四句
中先过起者有二句义。一恶性不受人语者
辨自用拒劝过也。俗书云。好问则裕自用则
小是也。二于戒法中已下辨自用不受谏相
也。谓犯戒时馀人劝止虚受信施高举自身
信自用性。语馀人言。汝莫语我若好若恶
。此愚意云行业果报我自闲解。受报
之时不关汝事。我亦不语汝若好若恶者。汝
自业果及前而说下总结云。且止莫谏我。古
来相传有四种人须谏。一年耆宿德。二久居
众首。三博学诫议谓智能过人。四共胜人参
居。次辨屏谏谏前自用不受劝也。文亦两节。
一劝止自用。故文云彼比丘谏是比丘言大
德莫自身不受谏语。二夺彼执情。文云大
德自身当受谏语等也。得增益等未生之善
令生未生之恶不生。已生之善令增已生之
恶令灭如次配之。馀文准前。自下第三结已
审持诸大德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者结已
也。僧伽婆尸沙者瑜伽翻为众馀。旧名僧残。
残即馀义。谓犯此罪于九羯磨不得足数。望
馀羯磨犹有馀残足数之用也。言九羯磨者
谓覆藏等四种羯磨。五呵责。六傧。七依止。八
遮不至白衣家。九罪处所初之四法如覆藏
犍度文中具显互不足数。后之五种古来义
准。既是同夺三十五事(三十五事如呵责犍度有其七五。且第一五。一不得授
人大戒。二不得受依止。三不得受沙弥。四不得受差教诫尼。五设差不得往。如是等广如律说也)。明知
互望亦不足数。其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