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因明此戒是梵网经多品中之一品。又一品中
之下卷。例法华普门华严行愿之类是也。既从大
本单出另行。则序正流通自备大本。今亦科三分
者。细析之。亦自成首尾故也。
○二三分列科 初约义分科。二随科释义。
○初约义分科。
就文为三。从初偈长行。讫清净者为序。次十重。讫
现在菩萨今诵为正说。馀尽卷为劝说流通也。就
序中。初偈明舍那发起。长行明释迦劝发。偈中大
意。四戒三劝。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释迦戒。三菩萨
戒。四众生戒。舍那为本。传授释迦为迹。释迦得此
戒复授诸菩萨。诸菩萨得此戒复传授凡夫众生
也。三劝者。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诵。此四品戒。得之
有繇。根本冥传。自下授作佛记。所以劝凡夫受。既
受须持。既持须诵。欲使相传不断也。一言三序是
三佛各说。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说。馀二是此土释
迦说。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释迦说。杂有经家之辞。
发隐。此总明大科。后乃细列。舍那本。释迦迹。展转
相传。则本迹递互无尽也。劝凡夫者。此戒根本则
上传千圣。授记则下及凡夫故也。夫既受须持。既
持须诵。而半月诵戒。千载不行。我何人斯。毅然举
复于久湮之后。譬诸蜻蛉捧柱。而欲救殿阁之将
颓。蟭螟引绳。而欲活艨艟之在涸。所赖有力大人
共为维持云尔。三序者。偈中三科。初明舍那授释
「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初句结迹身。下句结本身。明千百亿皆以舍那为
本。
发隐。虽名本迹。勿生二想。千百亿身。即舍那一身
耳。千江散影。长空止见孤轮。万口传声。空谷曾无
二响。应化无穷。法身不动。亦犹是也。
○二明人法 初明人。二明法。
○初明人 初明能接。二明所接。三结能所接。
○初明能接。】
「千百亿释迦。」
【能接之人。是千百亿释迦也。
发隐。自觉巳圆。力能觉他。名能接人。千百亿释迦。
是也。
○二明所接。】
「各接微尘众。」
【接者。取有缘之义也。微尘者。听众多也。
发隐。各接者。千百亿佛。接千百亿尘众也。接取有
缘。拣无缘不接也。问。接靳无缘。何名普度。答。青帝
慈仁。无以芽焦核。越人神圣。不能生死人。无缘可
以尽度。今日当无众生矣。故曰取有缘也。
○三结能所接。】
「俱来至我所。」
【俱至舍那所听戒也。
发隐。我者。舍那自我。能所俱至。表体用归一心也。
○二明法 初说戒。二欺戒。
○初说戒。】
「听我诵佛戒。」
【诫菩萨听也。诵佛戒者。问。何故诵。不道说耶。答。此
是三世十方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祗得称诵。不
得道说。
发隐。说者创陈巳见。诵者读习前言。犹述而不作
意也。三界大师躬亲诵戒。况其馀乎。
○二叹戒。】
「甘露门即开。」
【甘露门者。譬服甘露。令人长寿不死。要因此戒得
至涅槃常乐我净。教能通理。譬之如门。又戒能济
拔。免离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长。大经云。有山从
四方来。惟当持戒布施也。
发隐。服持圣戒。而安住涅槃。喻如饮甘露者轻身
不死也。依繇圣戒。而进趣佛境。喻如得其门者身
入楼阁也。戒能济拔下。文似滥前。然前云长寿。自
永处涅槃之极位言也。如平时服之得仙道故。后
云济拔。自暂离生死之苦果言也。如病患服之得
痊可故。故不相滥。
○二释迦转授 初序释迦传授缘繇。二明释
迦授诸菩萨。三劝菩萨授诸众生。
○初序释迦传授缘繇。】
「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于馀戒。多举父母为言。则是贯彻乎十重之始终。
联络乎四十八轻之首尾。一孝立而诸戒尽矣。复
次孝顺非特名戒。名制止。亦名三藏诸教。一切法
门。摄无不尽。问。法门无量。未易悉数。只如净土往
生。一法门耳。此经之中。言所不及。云何孝顺贯一
切法。答十六观经云。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一者孝
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
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乃至三者发菩提心等。
夫养父母。事师长。受三归。非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乎。曰不杀。曰十善。曰众戒。曰威仪。而戒无弗备矣。
是知戒不离孝。诸经互出。以孝为因。乃得往生。则
此经实该净土法门。但人自不察耳。是故念佛修
净土者。不顺父母。不名念佛。父母生育。等佛恩故。
不顺师长。不名念佛师长教诲。同佛化故。不顺三。
宝。不名念佛。所宝虽三。统一佛故。尽理而言。顺净
觉心。而不逆以浊染。是孝名念佛。顺慈惠心。而不
逆以悭贪。是孝名布施。顺和柔心。而不逆以瞋恚。
是孝名忍辱。顺坚刚心。而不逆以懈怠。是孝名精
进。顺寂静心。而不逆以散乱。是孝名禅定。顺灵知
心。而不逆以愚痴。是孝名智慧。类而推之。一切不
逆。则万法俱成矣。大哉孝也。岂独名戒而巳哉。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瑞者。信也。欲说大事。前须放光。故称为瑞。光是色
像之胜。放胜光明。召有缘众。同来听戒。戒是诸善
最胜。能灭恶生善。口放者。表释尊今日宣说大乘
菩萨戒法。
发隐。前须放光者。良繇胜事欲兴。休徵先现。况此
心地戒。道传千佛。化被群生。事莫大于此者。安得
前无瑞应耶。色像之胜者。小则甘露醴泉。大则雨
花动地。乃至放光。皆色像所摄。有形之瑞也。而惟
放光独胜者。以其有扬辉破闇之功。具灭恶生善
之义。见之者发菩提心。触之者离生死苦。诸瑞之
中。此为最胜。喻戒为诸善最胜也。口放者二义。一
者表此戒法金口敷宣。二者表此戒法菩萨听受
而成胜果。从佛口生也。
○三大众愿闻 初总叙大众。二别叙四众。三
时众乐闻。
○初总叙大众。】
「是时百万亿大众。」
【发隐。人天共会。凡圣交罗。故云大众。
○二别叙四众。】
「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
【一菩萨。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国王。十六国
者。名出长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
罗。五跋祗。六末罗。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楼。十槃阇
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
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诸国甚多。略举此
耳。机应闻声。自然云集。
发隐。前叙大众。今举胜也。菩萨对声闻为胜。梵天
对欲天为胜。欲天对人间为胜。国王对臣民为胜。
彰此戒法为凡圣人天殊胜之高会也。
○三时众乐闻。】
「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发隐。合掌。身业净也。至心。意业净也。耳听。则心专
而言自寂。口业净也。听法者当如是矣。
○二释迦自说 初举我自诵。二放光因缘。三
劝物习学。
○初举我自诵 初序自诵。二劝人诵。
○初序自诵。】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发隐。此万世诵戒立法之始也。半月半月者。望日
晦日也。月勤二诵。恐遗忘也。又白月黑月。喻善业
恶业应自考也。
○二劝人诵。】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
地诸菩萨亦诵。」
【凡举五位人。一发心。谓共地菩萨。二十发趣。谓初
十心。依梵网列名。一舍。二戒。三忍。四进。五定。六慧。
七愿。八护。九喜。十顶心。三十长养。谓中十心。一慈。
二悲。三喜。四舍。五施。六好说。七益。八同。九定。十慧
四十金刚后十心。一信。二念。三回向。四达。五圆。六
不退。七大乘。八无相。九慧。十不坏心。五十地。谓登
地以上。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方便地。三体性
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
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
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发隐。共地菩萨者。十信发心。与佛共地。一云即三
乘共十地也。发趣长养金刚。分初中后。名三十心。
初十心即住位。一舍心。内外法一切舍也。二戒心
一道清净也。二忍心。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也。四
进心。以无生入世谛。无二相也。五定心。念念寂灭。
三界一切性皆因定灭而生也。六慧心。修不可说
观。入中道一谛也。七愿心。初发心求中间修道行
愿满故。一切行之本源也。八护心。护三宝一切功
德。空无相无作也。九喜心。见他得乐。常生喜悦。不
入有为缘一切法也。十顶心。一道最胜。不受六道
果。必不退佛种也。中十心即行位。一慈心。于无我
智中乐相应观。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也。二悲心。
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怨三品中与上乐也。三喜
心。悦喜无生。使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
喜也。四舍心。自他体性不可得也。五施心。内身外
身国城男女皆如如相。受者施者无合无散也。六
好说心。以圣法语教诸众生也。七益心。现行六道
无量苦事不以为患。惟益人为利也。八同心。入诸
六道。一切事同空同无生同无我等也。九定心。见
切众生因果。以净国土为恶国土。以恶国土为净
国土也。六华光地。十神通明智示一切众生种种
变化也。七满足地。欲足。进心足。念心足。智慧足。解
脱足。六通足。于一切佛国示现作佛也。八佛吼地。
入法王地三昧。其智如佛。以法药施一切众生。为
大法师。为大导师。百千陀罗尼门三昧门金刚门
神通门解脱门。如是百千虚空门平等门中而大
自在。劫说非劫。非劫说劫等。无不如意也。九华严
地。以佛威仪。如来三昧出入无时。百亿四天下一
时成佛。现无量身口意说无量法门。而能转魔界
入佛界。佛界入魔界。一念心中现无边神用也。十
佛界地。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平等智十功德品具
足。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品。奇妙三明三昧门陀罗
尼门。非下地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口心可尽其源
也。地地经中皆言无量功德。今姑举少分。如毫毛
许耳。此三十心十地。与华严诸经名小不同。其实
则一。亦诵者举况之辞。菩萨尚诵。何况凡小。问此
言共地。与善戒中分十二住为七地。六菩萨地。一
菩萨如来共地。同异何如。答。彼要其终。以果言也。
谓菩萨修行至此同如来故。此原其始。以因言也。
谓初发心即同如来故。又此经以心地为宗。此三
十心正心地种种法门。十重四十八轻皆三十心
中戒心中出。如制戒中所明。问十地何不言心。答
三十心是十地之因。至十地则所发心成就圆满。
发隐。诸佛正遍知海汪洋无尽。此心地戒为之本
源也。菩萨万行开敷。成就妙果。此心地戒为之根
本也。一切众生生生不穷。乃至后当作佛者。亦此
心地戒为之根本也。彻圣通凡。咸因此戒。戒因清
净。净极光通。有自来矣。或言真俗二谛者。佛是出
世间法。真谛也。众生是世间法。俗谛也。菩萨上趣
圣果。下顺凡情。真俗双显也。
○三劝物习学 初标四劝。二释四劝。
○初标四劝。】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
【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读诵。四劝学。
发隐。受者领纳不拒。持者操执不忘。读诵者口演
其文。善学者力行其事。闻而不受。则听不关心。受
而不持。则巳领还失。持而不诵。则守愚不谙其详。
诵而不学。则空言终何所益。功贵兼全。故曰四劝
也。然总标云四戒三劝。止是受持读诵而巳。不说
善学。旧本善学上无应字。连下文佛子为句。似为
稳当。何者。以十重结文中有善学诸仁者句。与此
正合。今标四劝。或恐后人之讹。未必出疏主意。览
者详之。
○二释四劝。】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
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
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伹解法师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