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唐-法藏初篇

初篇 第 602a 页
初篇 第 602a 页


No. 1813 [cf. No. 1484]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

原夫法身虚应。浃有岸以瓢形。妙智潜通。
极无边而照象。至真明理。即事而能理。旋超
视听之外。冥权会事。即理而能事。迥架筌蹄
之表。故得莲华藏界悬日月以临照。菩提树
初篇 第 602b 页 T40-0602.png
王开甘露而济之。千华千百亿卢舍那为本
身。十重四十八轻释迦文为末化。不可说法
启心地于毛端。不思议光举身化于色顶。于
是四十二位大士之所同修。八万威仪圣贤
以之齐致。况乃恒沙戒品圆三聚而缘收。尘
数严科具六位而缘摄。既如因陀罗网。同而
不同。似萨婆若海。异而非异。等摩尼之雨宝
济洽梨元。譬璎珞以严身功成妙觉。是故五
位菩萨莫不赖此因圆。三世如来无不由此
果满。既为道场之直路。亦是种觉之良规。大
哉难得而言者也。然则梵约当体。离染为名。
网就喻彰。功能立号。经则贯穿缝缀。体用同
诠。卢舍那则遍照果圆。说则枳机宣唱。菩
萨标因异果。显能持之人。十重等简法异人。
显所持之法。重开二五轻分六八。具防止故
称为戒。无二轴故云一卷。故言梵网经卢舍
那佛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一卷。

将释此经略作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诸藏所
摄。三摄教分齐。四显所为机。五能诠教体。六
所诠宗趣。七释经题目。八教起本末。九部类
传译。十随文解释。

初教起所因者。何故辨此菩萨戒耶。略由十
因。谓法应尔故。示本行故。摄大机故。授法命
故。胜法被故。令成行故。得诸位故。灭重障
故。显真性故。得胜果故。初法应尔故者。谓此
菩萨三聚净戒既为道场直路种觉圆因。是故
一切诸佛出兴于世利乐众生皆依古法。法尔
初时结于菩萨波罗提木叉为宗本之要。如
大王路法尔常规故须说也。是故下云。各坐
初篇 第 602c 页 T40-0602.png
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又云。是卢舍那诵。我亦
如是诵。解云。既佛本师戒。复但云诵不言说
者。明则本法非新制也。又云。三世诸佛已说
今说当说。故知同说也。二示本行者。三世诸
佛皆悉往昔同行此戒成最正觉。是故成道
先示此要。令诸菩萨之所修学。下文云。一切
诸佛之本源行菩萨者之根本。又云。一切菩
萨已学今学当学。解云。若无此戒法无一菩
萨得成佛道。三摄大心者。谓如来出世。若
不显此菩萨毗尼。诸有情初发大菩提心者
而未能知。何等应作。何等不应作。而进行无
依。是故要当制立菩萨学处令知进修。智论
十五云。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求
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若
人弃舍此戒。虽居山苦行食果服药。与禽兽
无异。四授法命者。谓诸众生若无此戒。法命
不立。与非情及畜生等无有异。璎珞经下卷
云。佛子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不受菩
萨戒者。不名有情识者。畜生无异。不名为人。
当离三宝海非菩萨。非男非女等。五殊胜益
者。谓以最上菩萨戒沾及众生。必当令彼成
正觉。璎珞经云。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
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
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
果不可称量。六成诸行者。谓一切菩萨无边
大行。莫不皆以净戒为本。智论十五云。譬
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
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华严经云。譬
如造宫室起基令坚固。施戒亦如是。菩萨众
初篇 第 603a 页 T40-0603.png
行本。此经下云。一切菩萨已学今学当学。七
成诸位者。谓由具足菩萨戒故信行得成。方
乃得入十住等位。璎珞经云。初发心出家欲
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
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问位以智成。因何
说戒。答戒具三聚。摄善戒中既具大智。理亦
无违。下文中十发趣十长养等皆因此成。又
问以何得知此菩萨戒多是住前菩萨所行戒
耶。答璎珞经下卷云。我今在此树下。为十四
亿人说住前信想菩萨初受戒法。佛子是信
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此
之谓也。八灭重障者。重障有二。谓惑与业。今
既具防三业。律仪戒中恶无不止。惑业种子
是所除灭。故璎珞下卷云。受十无尽戒已。其
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
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九显真性者。谓由具
此菩萨净戒。遂令障灭行成性离究竟。下云。
佛性常住戒法流通也。十得胜果者。谓此净
戒因位究竟必获如来圆明胜果故。华严经
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此经
下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此之谓也。

第二诸藏所摄者。此有四重。初约二藏有二。
谓大小二乘各有菩萨藏声闻藏。于此四中
唯大乘内菩萨藏摄。或通大乘声闻藏摄。以
大中声闻悉许成佛。于此戒法亦受持故。亦
通收小中菩萨。以彼三十四心成佛等事离
此实戒更无馀故。或亦通彼声闻藏。以七众
所持别解脱戒皆是菩萨律仪摄故。是故彼
法亦在此中。二约三藏亦二。一唯是大乘毗
初篇 第 603b 页 T40-0603.png
奈耶藏。以具诠显调伏行故。二或通馀二。以
戒具三聚该于三学。成因五位。必具馀故。三
约十藏亦二。唯戒藏。二或通馀。以三聚中
摄诸行故。四约十二分教亦有二。一是缘起
经摄。二亦通馀。如理应知。

第三摄教分齐者。圣教尘沙。缘略为二。一
是化教。二是制教。释此二别略作四门。一约
法异。且化教者。谓如来出世。普为一切说诸
因果理事等法。制教者。谓举过显非。立正法
制非理。违法犯结示罪名。辨其持犯轻重篇
聚。二约机异。谓化教普为通内外众。莫问佛
法内人及佛教外人。通对而说。制教唯对佛
自内众私秘制说。三约益异。谓化教但令离
诸性恶起信等行。制教令其双离遮性。以护
讥嫌威仪可轨。以生物信光显正法自行化
人故。四约主异。谓化教通于五种人说。如智
论云。一佛。二菩萨。三弟子。四神仙。五变化。
制教唯佛自说。以制戒轻重馀无能故。由此
四异。是故二教成差别也。于此二中制教所
摄。然制通大小。仍是大收。

第四显所被机有四种。一约种姓。二约遮难。
三约发心。四约现在位。初中有二。先约权教。
五种姓中定姓二乘及无种姓非此所为。以
彼于此非其器故。菩萨种姓正是所为。其不
定性亦兼摄。如瑜伽等说。二约实教。五种
种姓俱此所为。以许佛性皆悉有。以于此身
定入寂故名定性二乘。非谓寂后而不趣向
于大菩提。如法华楞伽宝性论等说。又为谤
大乘人是一阐提因依无量时故说无性。非
初篇 第 603c 页 T40-0603.png
谓究竟无清净性如宝性及佛性论说。又依
佛性论自断说无佛性为不了教馀如前说。
是故一切众生皆是所为耳。二约遮难者亦
二。一虽欲发心若具七遮现身非器。二要须
深心忏悔除灭遮难好相相应发心纯直方堪
为器。三约发心者亦二。一虽内有种姓若未
能发大菩提心现在前时亦未堪为菩萨戒
器。二要须发心直趣正行不有邪求名利等
过方堪为器是此所为。四约现在位者亦二。
一终二始。终者。如三贤已上法云已还终位
菩萨。虽亦受持菩萨净戒。然经生所受不名
新得。具性戒故。非此正为。始者。从初发意十
信已还。于此戒品有受有随有持有犯。故是
正为。以本业经中十信初心受此十戒。其入
位已去但增修为异故也。

第五能诠教体者略作十门。一能诠门。谓唯
以名句文为体。以能诠表所诠故。二归实门。
谓唯以音声为体。以名等依声假立无别体
故。经云以音声为佛事故。三具二门。谓声及
名等要具此二方成诠表不相离故。十地论
云。说者以此二事说。听者以此二事闻。四俱
非门。谓声名即空俱泯。言即无言无言之言
无寄无住。经云。如来常住不说一字。上四门
中前三通小乘。具四唯大乘。是故四句合为
一事。有无俱离可知。五遍通门。谓香光等一
切诸法悉为教体。无不皆有诠理益物故。经
中香光饭等而作佛事。六诠旨门。谓能诠所
合为其性。以不相离故。论云。契经体性略
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七唯
初篇 第 604a 页 T40-0604.png
心门。谓名等声等能诠所诠无不皆是说听
心识。更互为缘之所显现。离此心识无别性
故。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八归真门。
谓名等识等莫不悉皆唯是真如。以诸虚相
本自尽故。真如实体性自显故。经云。一切法
即如等也。九无碍门。谓即真之相相不碍存。
即无言言言同法界。即相之真真无不显。
即言之无言言未尝说。既言无言而无二。则
说无说而俱存无碍镕融以为教体。十双泯
门。谓理事无碍性相俱融。则形夺两亡语默
双泯。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非真非不
真。一切皆离不能辨之也。是谓大乘无碍教
体也。

第六所诠宗趣者有二。先释宗后显趣。问宗
之与趣何别。答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
趣。又释宗是言下所尊。趣即标其意致。宗中
亦二。先总后别。总者。以菩萨三聚净戒为宗。
以是文中正所诠显。所尊所崇唯此行故。别
中有五。一约受随。二约止作。三约理事。四约
造修。五约缘收。初者创起大誓要期三聚。
建志成就。纳法在心故名为受。受兴于前持
心后起顺本所受令戒光洁故名为随。又受
是总发万行后生。随是别修顺成本誓。要具
此二资成正行故以为宗。二止作者。谓止离
诸恶微过不沾。作修万善众德圆修。要具此
二皎洁行成故为宗也。三理事者。谓事防三
业使恶止善行。以理御心令惑灭令智立。智
论云。菩萨亦持理性戒故。又前离业障令福
圆。后除灭惑障成慧满。此则离二障成二严
初篇 第 604b 页 T40-0604.png
方为究竟故以为宗。四造修者有四。一法二
受三相四行。谓初是所受戒法。二正受相应。
三辨其戒相。四对缘持犯。所诠虽众然四门
綩摄故为宗也。五缘收者。谓诸菩萨波罗
密行莫不具足三聚。所谓发三聚心修三种
行成三回向。菩萨万行莫过于此故以为宗。
第二趣者意也致也。谓持此三戒增长三学。
成就三贤十圣等位。究竟令得三德三身无
碍佛果。是意趣也。谓一律仪离过显断德法
身。二摄善修万行善以成智德报身。三以摄
众生戒成恩德化身故也。宗趣竟也。

第七释题目者有二。先辨一部都名。后释当
品别目。初中亦二。先梵网者所诠义也。经者
能诠教也。义中梵者。西国正音云梵览摩。
传译存略故但云梵。此翻为极净。以净中之
极故。准此经上下文。梵网之义略有四种。一
约行体用。谓梵者当体为目离染为义。网者
就喻为名胜能为义。此中梵有一义。谓明五
位行体平等圆净光洁。网有二义。一差别义。
二涝漉义。初喻信等五位相别。后喻五位涝
漉众生从因至果究竟解脱。此二及梵总有
三义。谓体相用。网中差别是相。此即依体起
用。以梵成网故云梵网。则持业释也。又亦法
喻双举为名也。二约义者。此举梵上之网喻
所诠之义。俱从喻称故云梵网。何者。上卷经
云。时佛观诸大梵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
界犹如网孔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
复如是。解云。以诸梵王持此幢网供佛听法。
佛因见彼网孔差别交络无边参而不杂。遂
初篇 第 604c 页 T40-0604.png
以喻彼诸众生类迷悟己性造善恶业苦乐升
沈依正交杂而其分齐别别不同。故云世界
犹如网孔。此即梵之网。依主释。亦是有财释。
以俱是喻故。问此中梵网与华严中因陀罗
网何别。答彼是帝释网。此是梵王网。彼网在
殿。此网在幢。喻意亦别。彼取宝珠成网互相
影现。辨重重无尽。此取网孔差别不同义故
为异也。三约教者。梵辨教是净。网显教有能。
故华严之张大教网亘生死海。渡天人龙置
涅槃岸。此之谓也。又上云。犹如网孔等佛教
门亦如是等也。四约戒者。梵有二种。一约位。
在家所持不名梵行。出家五众方名梵行。二
约实。声闻小戒不防意恶不破诸见。不名真
梵。诸菩萨等所持三聚具防三业破见入理。
方名实梵。此如华严梵行品说。网有三义。一
喻菩萨戒相尘沙微细差别。交杂出没屈曲
难知如网孔也。二喻此律仪戒功能。遮防有
情令不作恶如网笼罗也。三喻此戒。摄善救
生二种功能涝漉自他俱出离故。是故此中
亦梵亦网持业释也。问何故不唯存此释而
通上三耶。答此是一部通名。非唯说戒故须
通辨也。经者。谓以圣言贯穿摄持所应说义
及所化众生故云经也。二别名中有三义。一
舍那佛者举教主也。说心地法门品者是一
品通名也。菩萨戒本者品内别目也。梵本经
中皆名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然有二义。
一内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约自受用义。二外
以身光照应大机。此约他受用义。何故经首
别标此名。为简馀经是释迦化身所说。又梵
初篇 第 605a 页 T40-0605.png
网字下标此名者别馀品也。梵网一部大本
之中唯此品等是舍那说。馀品应是释迦说
故。说者。圆音应机演兹妙理故云说也。菩萨
者备如常解。心者。则是菩萨所起信等五十
心也。地者。即是信等诸位通名地也。十地论
中地前总名信行地。故以俱有生成荷戴通
名地也。无非妙轨云法。通智游履为门。类
别不同称品。今于品内别释如此菩萨戒本
故别标举。谓防非止恶为戒。标略异广为
本也。

第八明教本末者有二。先明此戒后显馀类。
初此戒来处者。此三世诸佛本戒法界法尔。
非新所制。舍那菩萨修行此戒位满成佛。于
莲华台藏世界之中。为欲利乐诸众生故。还
自诵出传授化身。令各就机于阎浮提为诸
众生方便诵显。是故得有如斯戒本。若论具
本。什公相传云。西域有十万颂六十一品。具
翻应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二馀类
戒者。如梁朝摄论戒学中引毗奈耶瞿沙毗
佛略经说。菩萨戒有十万种差别。如兹大本
未沾此域。又上代诸德相传云。真谛三藏将
菩萨律藏拟来此土。于南海上船船便欲没。
省去馀物仍犹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进。真
谛叹曰。菩萨戒律汉土无缘。深可悲矣。又昙
无谶三藏于西凉洲有沙门法进等求谶受菩
萨戒。并请翻戒本。谶曰。此国人等性多狡猾
又无刚节。岂有堪为菩萨道器。遂不与授。进
等苦请不获。遂于佛像前立誓。邀期苦节求
戒。七日才满梦见弥勒。亲与授戒并授戒本。
初篇 第 605b 页 T40-0605.png
并皆诵得后觉已见谶。谶睹其相异乃昌然
叹曰。汉土亦有人矣。即与译出戒本一卷。与
进梦诵文义扶同。今别行地持戒本首安归
命偈者是也。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
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令众
同持菩萨戒。羯磨说戒皆作菩萨法事。律藏
常诵不绝。然声闻五律四部。东传此土。流行
其来久矣。其于菩萨律藏迥不东流。昙无谶
言于斯已验。致使古来诸德或有发心受戒。
于持犯闇尔无所闻。悲叹良深。不能已已。藏
虽有微心冀兹胜行。每慨其斥阙。志愿西求。
既不果遂。情莫能已。后备寻藏经捃摭遗躅。
集菩萨毗尼藏二十卷。遂见有菩萨戒本。自
古诸贤未广解释。今敢竭愚诚聊为述赞。庶
同业者粗识持犯耳。

第九明传译缘起者。此经于大秦姚兴弘始
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此云童寿。
以持菩萨戒故。偏诵此一心地法门品。以此
品略明菩萨戒相。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
不皆诵。于时沙门慧融道祥等八百馀人请
罗什受菩萨戒。遂于逍遥园或云于长安草
堂寺中。共学士翻译经论五十馀部。唯此梵
网经最后什自诵出。而共译之。慧融等从笔
受亦同诵持。仍别录此下卷之中偈颂已后
所说戒相独为一卷。名作梵网经卢舍那佛说
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卷。卷首别标当时受
戒羯磨等事。仍云。此羯磨出梵网经律藏品
内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及王千子受菩萨戒
法。其八百馀人诵此戒本也。
初篇 第 605c 页 T40-0605.png

第十随文解释者于此文中分为三分。初十
一行半偈是标源叹戒分。二从尔时下对缘
正说分。三从我今在此树下结说劝持分。又
释。初是戒起所从分。二对缘正说分。三结说
劝学分。初中分二。初有五偈明标源显戒。
后六偈半叹戒劝持。又释前五戒所从胜。后
是所流戒胜。又前是传戒人胜。后是所传戒
胜。前中有四。初一颂明舍那真身起千化佛。
二次一颂一句明千化佛复各化为百亿释
迦。三一颂二句明化身就舍那听受戒法。四
一颂一句明化身就机传通本戒。初一颂之
中。上二句明本源实身。下二句明所现千佛。
此中卢舍那等三类佛有人释云。千华台上
卢舍那佛是自受用身。千花上佛是他受用
身。百亿释迦为变化身。此释恐不应理。以华
台上佛亦是随他受用身故。今释。此佛内自
实成。及应机化境。诸圣教中总有五说。一约
诸部小乘。于此大千百亿阎浮中。唯此阎浮
释迦是实报成佛。馀州皆是化往。本不论舍
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论等说。摩醯首罗天上
有一实报成佛。以一大千世界为所缘境。化
作百亿释迦一时成佛。三若依此经。莲华
台藏世界之中坐华台上实身成佛名卢舍
那。其千华上千释迦则是千摩醯首罗天上
各有一释迦。此千释迦一一各化作百亿释
迦故。有千百亿释迦于千百亿国中菩提树
下一时成佛。准此言之。则一实身成佛时。以
千三千世界为主化境。合有千个百亿其千
释迦是实报。千百亿释迦是化身。四依摄论
初篇 第 606a 页 T40-0606.png
等。受用身有二种。一自受用。是实身成佛称
法界成。身土相称依正无碍。唯佛独住。更无
菩萨。二随他受用身。为地上菩萨于净土中
现身说法。为地前机现化身佛。所主化境又
广于前。智论云。数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沙
为一世界种。数此世界种恒沙复至为一世
界海。数此海复至十方恒沙为一佛世界。是
释迦佛所化境界。五依华严经。无成无不成。
故卢舍那一切处皆实身成佛。又以卢舍那
则是释迦。不分报化二位之别。但说十身以
显无尽。是故所主化境无边无尽。且如一类
须弥楼山世界之数。则尽十方满虚空遍法
界。又一类树形世界亦同前遍法界。其侧住
世界府仰世界倒世界众生形等无量形类。
一一形类各各本类普遍法界。然互不相碍。
又此杂类并皆摄在莲华藏世界海中。是故
华藏亦说无尽。又以华藏界一一尘中现一
切世界。如因陀罗网。如是重重无尽无尽
出过思议之表。此等并是卢舍那常转法轮
处也。今此文中还依如上第三义说。初句显
其本身。后句明其源土。初中以是舍那自说
故云我今。然通辨我义略有六种。一执我。谓
分别俱生在于凡位。二慢我。谓但俱生在有
学位。三习气我。谓二我馀习在无学位。四随
世流布我。谓诸佛等随世假称。五自在我。谓
八自在等如来后得智为性。六真我。谓真如
常乐我净等以真如为性。此中称我通后三
种。随义应知。卢舍那义如前已释。次句言方
坐莲华台者。方有二义。一将欲义。谓方将等。
初篇 第 606b 页 T40-0606.png
二正住义。谓方住等。今依后义。正在华上故
云方坐也。莲华台者。是十八圆满中依止圆
满。诸论二释通有三义。一谓约事。二就理。三
据无碍。初约事者。谓如来所感大宝莲华王
为所依止。然通辨莲华总有四类。智论云。
一人中莲华十叶已上。二天上莲华百叶已
上。三菩萨莲华千叶已上。四义准佛莲花无
限量。故华严中大莲华座不言叶数。但云一
一华叶皆遍法界。二就理者。如来智身依于
真理义。等莲华故以表示。亦有四义。梁摄论
中。一如世莲华在泥不污。譬法界真如在世
不为世法所污。二如莲华性自开发。譬真如
自性开悟众生若證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
为群蜂所采。譬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
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燸四可爱。譬真如四
德。谓常乐我净。三理事无碍者。谓佛果圆融
理事混通。依正无碍相即自在。思之可见。下
二句中。初句明佛所住处。谓于千华之上或
云千莲也。下句所现佛。此千还是受用身摄。
有人释云。若约相显为论。卢舍那身为十地
后等觉位菩萨现。此千释迦为初地已上菩
萨现。此亦无违。第二一颂一句明此千佛复
现百亿释迦。于中先四句释一华所现。后一
句类结馀华。前中初句举一华主百亿国。国
者。是四天下中南州国也。是故即一三千大
千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等故云百亿国。于一
一南洲菩提树下各有一释迦。同时成佛故
云各坐等也。类结者。如一华既有百亿国。馀
九百九十九华亦各主百亿。故类结云如是。
初篇 第 606c 页 T40-0606.png
总为千个百亿也。第三一颂二句明化佛就
报领受戒法。于中初句标舍那本身。是化佛
所出之处故须标也。次句举化身数。次句明
掌持大众具眷属相。次句显主伴俱来至我
舍那所。次句正明领受戒法。次句明说戒利
益。谓此妙戒诸说中最同于甘露。味之中上。
于此创演故曰门开。又释。甘露有三义。一当
食宛饥。同摄善内备。二当饮除渴。同摄生
济之。三当药病疗。同律仪断恶。故以为喻。又
释。甘露是仙药。服者长生。得此戒命尽未来
际故也。第四一颂一句明化身就机传通本
戒。于中初三句各还本位。后二句诵传本戒。
谓此戒法诸佛所师故云本师戒也。十重等
出戒相轻重数也。上来标源显戒亦是戒所
从来竟(文)

自下第二叹戒劝持中有二。初
有三行一句叹益劝受。后三行一句举法劝
信。初中有六。初二句。辨戒德圆满。于中初能
破无明大闇出生死长夜。显无住涅槃故云
如日月也。二能庄严行者。令诸佛护念人天
乐观故如璎珞珠也。又释。初是慧严。后是福
严。又释。律仪戒以能破诸黑恶故如日也。摄
众生戒以大悲清凉为相故如月也。摄善法
戒以能摄修具诸胜善法而自佩故如璎珞
珠也。二次二句明戒用深广。谓微尘菩萨是
多人同行故胜也。由此成正觉能成大果故
胜也。亦则前句是广后句深也。三次二句明
大人诵持故胜。谓初句报佛后句化佛。四次
二句举益劝学成自利行。五次二句教令转
授成利他行。六次三句诫听所诵。以此戒中
初篇 第 607a 页 T40-0607.png
含摄蕴积备具众德故云藏也。又为简定道
二戒故言波罗提木叉戒。梵云波罗提。此言
别。若具应云毗木叉。此云解脱。谓持此戒
行于诸犯境皆别别解脱故名也。又可当于
生死而得解脱故也。

第二举法劝信中分
三。初五句明信法成益。于中初一句总劝生
信。二次二句出所信境。又是教生信方便。谓
信己身有佛性法故。即是定当来成佛之义。
三次二句辨信益。谓由信自有自性住佛性。
信佛是至得果性。谓起此信即是发入理菩
提心。此故此心即是得戒。故无垢称经云。发
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即具足成比丘性。此之
谓也。二有六句劝众普受。于中二。初二句
总劝普受。即是下文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故云一切有心等。又可凡诸有心皆有佛性。
有佛性故堪为道器。故云摄佛戒也。又前是
当成之佛据佛性体也。此明有心之者皆摄
佛戒。是佛性用也。二次四句释摄戒利益。谓
入菩萨三聚戒中。即是佛本因之位。故名佛
子。下诸戒首皆云若佛子者是也。三后二句
以有此益故劝众听诵。上来总是第一标源
叹戒分讫也。

自下第二大段正说中分三。初明结集者序
当时事。二告诸菩萨下明对机正诵。三从我
已说下结劝受持。初中四。一序成佛时处。二
序所结戒相。三序口光表说。四序众集听受。
初中尔时者。是此化身从报佛所受旨回还
至此之时。故云尔时也。释迦此云能。是姓也。
牟尼此云寂。是名也。菩提树者在摩伽陀国。
初篇 第 607b 页 T40-0607.png
于此树下有金刚座。贤劫千佛皆于此座成
等正觉。此树下得菩提故名菩提树。创坐得
佛故云初坐等也。二序所结戒中有二。初辨
相。二会名。前中以是本戒非是待犯然后方
制故。最初成佛即结此戒。不同声闻戒。故云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也。孝者。谓于上位起
厚至心。念恩崇敬乐慕供养。顺者。舍离己见
顺尊教命。于谁孝顺。略出三境。一父母生育
恩。二师僧训导恩。三三宝救护恩。然父母有
二位。一现生父母。二过去父母。谓一切众生
悉皆曾为所生父母。今由持戒于父母渴诚
敬养。令修善根发菩提心。今世后世离苦得
乐。又由发菩提心持菩萨戒。救一切众生悉
令成佛。是故二位父母皆为孝顺。又由具持
菩萨净戒。当得道力救护一切诸众生。故于
过现父母亦为孝顺。又供养孝顺师僧三宝。
下文具显。又以如说修行为报其恩故为孝顺
是。至道法者。谓至极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
道能至于果故云至道。此即道能至也。谓作
了因至涅槃果。又作生因至菩提果。二会名
者。谓行此孝行。即是顺教无违名为持戒。故
云孝名戒。戒谓制御三业止灭诸恶。故云戒
亦名制止也。三序佛口光者。如来将说戒法。
先于金口放大光明惊觉令知。当从此口吐
戒法光照入其心。故现此相令众集也。四序
众集听。于中先集众。二辨敬听。前中有四众。
一菩萨。二色天。三欲天。四人王。初一是同生
众。后三是异生众。二辨敬听者。合掌身仪不
慢。至心住念不散也。

第二对机正诵中二。
初篇 第 607c 页 T40-0607.png
先叹戒要胜。后正诵戒相。前中二。初明戒法
深胜。二从佛子谛听下辨戒机缘广。前中二。
初举法辨胜。后是故诸佛子应受下正劝修
学。前中二。初约人显胜。二是故戒下约法辨
胜。前中二。初约佛自诵。显胜人诵故明戒胜
也。二约五位菩萨众诵。明多人诵故明戒胜
也。以信行不成位故但云发心也。以十住是
三贤之初入位之始故云发趣也。十行增修
善根故云长养。十回向是世间修终坚固不
坏故云金刚。十地可知。是故戒光从口出者。
是前从初发心至十地满。三无数劫常诵持
故。致后诵时口中每出说戒之光。如智论中。
有三藏比丘以多生说法口出香。类同此也。
又释。以此戒法破无明闇。从用名光。又释。从
佛口光中出戒光故。从缘为名故云光。有缘
非无因者。今此诵戒口出戒光非无因缘。以
多劫积集因缘深固致令如此。又释。此属第
二约法辨胜。于中有三。初明戒无自性起藉
因缘。谓此戒法既从因缘必无自性。无自性
戒名为戒光。以佛说为缘。机感为因。或师授
为缘。菩提心为因。无自性戒方得发起。故云
有缘非无因也。二明戒体甚深。言故光光等
者。光犹戒。谓是因缘所发戒体无量数多故
曰光光也。故者所由也。谓此戒光因缘生故。
是故无性。离相故云非青等也。于中三句。初
离色心者。谓此真戒性非质碍又非缘虑。故
云非色心。又释。戒于思种而建立。故用思种
为体。故云非青等色也。于思种上假立为色
故云非心也。二离有无者。谓缘起之戒便无
初篇 第 608a 页 T40-0608.png
自相。即缘非戒离缘无戒。除即除离不得中
间。如是求戒永不是有无。然此不无此不有
之戒。以不同菟角无因缘故。是故此戒俱绝
有无。又可非所执故不有。从缘起故非无。又
从缘起故不有。非所执故不无。故云非有非
无也。三离因果者。以称性之戒离能所生故
非因果也。又释。以戒能成彼大菩提果故非
果法也。又藉菩提心为因起故非因法也。以
是果非果即因故。是因非因即果故。是故剋
性非因果也。三世诸佛之本下明戒用广。于
中三。初明戒虽非果而能作果。故云诸佛之
本原。二明戒虽非因而能作因。故云菩萨之
根本。以菩萨是因位故。三虽俱非因果。然能
通为大众之本。二是故下结劝修学中。应受
应持应诵文应学义 第二明戒机缘广中。初
标受佛戒。二辨戒机差别。有二十众。于中变
化人者。如龙变为人。小乘入难。此中通也。后
但解法师语下通结多门。馀义可知 第二正
诵戒相中二。先总释随戒之相。略作六门。一
释名。二分轻重。三明具阙方便。四持犯粗细。
五诸部种类。六对小辨异。并如别说。二别释
戒相中亦二。先十重后轻垢。前中三。先举数
劝持。二立名辨相。三总结劝持。又亦可。初总
诵。二别诵。三结劝。总中四。一举数。二若受
下劝诵其文。于中先明不诵有损。非菩萨者。
失现行菩提心也。非种子者。乖菩提心种子
也。又前失位后失行也。后举佛自诵彰诵有
益。三劝学其义。谓举三世齐学劝令受学。四
已略说下结说劝持。并可知。

第二立名辨
初篇 第 608b 页 T40-0608.png
相中。先以义料简。后释本文。初中十重略作
十门。一释名。二明犯因。三明犯具。四显犯
境。五造境自他。六自作教他。七犯相始终。八
明犯轻重。九明诸部相摄。十明摄三聚。

初释
名者。先释总名。谓一周圆数二五称十。波罗
夷者。此云他胜处。略有三释。一约法。谓是佛
弟子以所持佛戒为自。非毁佛戒为他。若专
精不犯则自胜于他。若破其根本即他胜于
自。以戒为学处。持犯所依故云处也。二约业。
谓魔业为他。三约报。谓堕不如意处为他。并
可知。此从数义以彰名。即带数释。二别名如
下释。

二明犯因者。谓犯此十重皆因三毒。于
中二。初约粗相。二就细辨。初中此十戒内杀
毁及嗔此三因嗔犯。是故制此为防嗔。此中
约动三业以分三。谓身语意如次应知。又内
外分二。谓初二约外。后一约内。外中色声分
异。又盗淫悭此三因贪犯。但初二粗现后一
细故。又约财色分二。谓盗悭俱望财但自他
分异。谓盗望他财悭望自物。又盗望未得悭
望已得。何以约财分二。约色不分耶。以财许
如法畜。望已得未得分为二。色无通畜义故
唯一禁断。又有财盗及施故得分为二。色无
施与义故更不开二。又妄酒及谤此三因痴
犯。于中酒但为痴因。妄谤为痴果。果中妄由
邪见望己身不圣而言圣。谤由邪见望他三
宝实圣云非圣。故分二也。痴果已显彰。约境
可分二。痴因用犹隐。约事唯立一。又说。过通
三毒。可知此则为调伏三毒立兹十戒。二约
细辨者。此十戒中一一皆通有三毒犯。第九
初篇 第 608c 页 T40-0608.png
瞋中有时由彼贪痴引故亦得有三。是故各
调三毒通名毗尼。此云调伏。

第三明犯具
者。所谓三业。此十戒中初三及酒皆依身犯。
故智论十三云。酒及前三俱是身戒。今此中
有四义释。一约自他。初三成自害。后一成他
害。以得酒已方作大罪。二约依正有三句。一
盗即依报。二杀淫望正报。三酒通依正。以为
饮酤不为贮畜亦得正报收。三约违顺亦三
句。一杀盗望违情。淫犯顺迷情。酤酒通违顺。
以恣迷情故顺。取其直故违。四约因果。初二
损财断命。苦果中极故俱成重。后淫酒顺迷。
种苦因极故亦成重。是故古德云。淫为生死
本。酒为过患源。律中此二不立境想义存此
也。又妄说毁谤此四是语业犯。即是语四失
也。一妄语。二离间语。以说过令离故。三绮
语。以赞毁无义故。四恶口。以恶言谤黩故。又
释。初一违境失。次二违教失。谓一馀处传非。
二现前毁赞。后一违理失。并可知。又悭嗔二
戒是意业犯。此中何故瞋依本名贪就悭性
说。谓瞋障慈悲乖碍行重。贪或容有顺悲悯
故。是故约悭违慈济说。若细论十戒。一一皆
有三业成犯。以互相导故。如下释文处说。亦
伏三业名为调伏也。

第四明犯境差别有
四。一约情非情境者。谓前九全及第十少分
是约情境犯。以佛僧二宝亦是情摄故。淫瞋
各有一义。及第十少分约非情犯。以谤法宝
淫尸瞋块俱同犯故。二约胜劣境者。谓说谤
二戒局胜境犯。以要说彼菩萨等过及谤三
宝方成犯故。酤酒一戒唯劣境犯。以圣等胜
初篇 第 609a 页 T40-0609.png
位无饮酒故。馀七通二位。以俱有犯义故。三
约因果境者。谓谤戒少分唯果境犯。以除僧
宝故。所馀因境犯也。四约凡圣境犯者。第十
中佛宝局圣。第五全局凡。以圣无饮酒。不可
对辨酤也。所馀通凡圣。凡中通四趣。除地狱。
以彼苦报不可对故。或亦通五。以鬼等持戒
亦对彼趣故。圣中二乘果向十圣大乘六位
因果。通论悉成犯境。问对圣他心岂成诳耶。
答但对境言彰则为成犯。不问前人信与不
信。又于圣诳语理重诳凡。岂得无犯。又释
境中略有十境。谓五趣生为五。并依报非情
为六。又二乘菩萨佛法为四故有十。于十戒
中唯瞋通十境。以于非情机等亦有瞋故。盗
具九。除非情。以无主物不犯故。法物盗成故
成盗法。淫通八。除佛法。以非情死尸亦成犯
故不除也。悭亦通八。际法及非情。以无求索
故馀皆成犯境。杀妄说毁此四通七。除佛法
非情。所由可知。酤酒通五趣。除所馀。谤唯三
宝。亦除馀。所由并可知。

第五造境自他中
有四例。一自造他境。二他造自境。三自造自
境。四他造他境。以十戒应配之。且初例具十
犯。可知。二例唯一犯。谓淫戒有犯。所馀不
犯。可知。三例十中通四犯。谓杀淫悭瞋。以菩
萨理宜不舍生死为物受身。而返厌身自杀
故亦得罪。又以淫意自爱其身。及如律中弱
春自淫等。善生经云。自施不成施。自悭成悭。
又如有一不称意事搥胸自瞋等。是故此四
通自为境。第四例于十戒之中一切通犯。谓
教他趣馀境自犯故也。

第六自作教他者有
初篇 第 609b 页 T40-0609.png
四句。一自作不教他。二教他不自作。三亦自
亦教他。四非自非教他。初二可知。三中有二。
一如犯淫教他就己。一犯得二罪。若约睡及
怨逼。则无教他义。二馀教他及自作。别犯两
罪故也。第四句者。谓见作随喜及赞叹作等。
虽非自作亦不教他。然亦是犯。是故此四遍
犯十戒俱结重也。

第七犯相始终。于中三
例。一始二终三据中。此中淫犯据始。侵如毛
头即结犯。不待精乐。杀犯据终。要命断方结。
所馀据中。如盗离本处虽已成犯犹未得用
等。馀准可知。有义悭瞋亦约初犯。以起念便
犯故。

第八轻重门者有二。先总辨后别论。
总辨十戒轻重者。此十戒中几是业道重。有
五。谓初四及第十。几是障道重。有三。谓毁悭
瞋。几是重亦小轻。有二。谓酤说。又分三。一前
四中杀人盗五乃至大妄同小乘最重。二后
四全次重。三五六全及初四少分。谓约非人
非五非道小妄。此等应小轻。又前五招讥多。
后五应少。又酤唯约遮。馀通遮性。有义十戒
俱通二罪。二若别论者。一一之中各有轻重。
至下文处辨。

第九摄诸门者有四。一约十
恶者。于显十戒中。谤意是邪见。谤词恶口。酒
是痴因。谤是痴果。所馀如次馀九应知。二依
菩萨善戒经。出家菩萨有八重。即此中初四
及后四是也。以出家菩萨先受声闻戒具前
四重后受菩萨戒更加后四故。三依善生经。
在家菩萨有六重。即此中初六是。四依瑜伽
地持有四重。即此后四是。又小乘四重即前
四是也。是故此戒通摄道俗备缘大小故具
初篇 第 609c 页 T40-0609.png
十耳。

第十摄三聚戒者有二义。一若从胜
为论。此十戒总是律仪摄。以俱止恶故。二若
通辨。皆具三聚。谓于此十中一一不犯律仪
戒摄。修彼对治十罪之行摄善法摄谓。一慈
悲行。二少欲行。三净梵行。四谛语行。五施明
慧行。六护法行。七息恶推善行。八财法俱施
行。九忍辱行。十赞三宝行。以此二戒教他众
生令如自所作即为摄众生戒。是故十戒一
一皆具三聚。馀义可知 第二释文者。别释
十重即为十段。何等为十。如半颂曰 杀盗
淫妄酒。说毁悭瞋谤。

* 初篇
** 杀戒第一

将释此戒略作十门。一制意。二次第。三释名。
四具缘。五阙缘。六轻重。七得报。八通塞。九
对治。十释文。

初制意者。略由十意。一由断
生命业道重故。负此重业不堪入道。是故大
小二乘道俗诸戒皆悉同制。二由违害大悲
心故。瑜伽云。若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应正
答言。大悲为体。尚须为物舍身。况害彼命。三
背恩养故。下文云。六道众生皆我父母。生生
无不从是而生。岂得害也。四乖胜缘故。智论
云。或可蚁子在前成佛蒙其济度。此事难知。
若害彼命。与彼无缘不蒙救也。五并有佛性
悉为当来法器。如不轻菩萨深敬众生。尚无
不敬。岂容有害。六违失菩萨无畏施故。经云。
所以持不杀戒。为施众生无畏故也。又涅槃
中如来寿命无有限量皆因不杀。七乖四摄
行故。论云。菩萨二利之中利他为最。若起害
心众生舍离。设欲法施无所化故。八损过实
初篇 第 610a 页 T40-0610.png
故。智论云。假使满阎浮无价珍宝无有能直
于身命者。是故夺彼命根亦得盗宝之罪。涅
槃经又云。一切畏刀杖莫不爱寿命。恕己可
为喻。勿杀勿行杖等禁。九为报恩故。谓菩萨
大行依众生得。尚念报恩。宁容加害。十法尔
故。三世诸佛家业法尔不念加害利益众生故
也。

第二次第者。戒相尘沙无边浩污。何故
最初辨兹杀戒。一谓菩萨万行无不以大悲
为本。为存行本故先制也。二有情所重莫不
以形命为先。为救物命故先辨也。若尔何故
声闻戒初不同此耶。谓此以救生行为先。彼
以自行为首。又释。彼要待犯已方制。淫戒初
犯故杀不先。僧祇律云。成道五年制淫。第六
年制盗及杀。菩萨不尔。约十业道此为初故。
三世本戒非新制故。

第三释名者。息风名
生。依身心转。隔断不续名为杀生。戒者是能
治之行。从所治为名故云杀戒。涅槃经云。众
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
杀生即堕恶道。息有三种。过去现在则不可
杀。遮未来故名杀。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
入息故名为杀。我等诸佛亦随俗说名为杀。
问息断名杀。入灭尽定岂是死耶。答以后起
时息还生故。是故不名断。问此报息灭后报
息生。应非无耶。答以命根断故报隔异故。不
例灭定。问杀既尔。从缘必无自性。无自性故。
应无有罪。答有无自性得罪。还无自性得报。
一切法皆尔。问既自心变众生。还自杀者无
实众生死。何因有罪。答还自心变罪。如众生
来报。受罪当知亦尔。问知杀性空。杀应无罪。
初篇 第 610b 页 T40-0610.png
答空是罪治。知空必不杀杀。必不了空。故亦
有罪。若谓无罪而作杀者。以邪见故罪重众生于馀。何得言无罪也。

第四具缘者有二。
一通二别。通缘有三。一是受菩萨戒人。以不
受戒无犯故。经云。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二是住自性。谓非颠狂等。以彼无犯故。三无
开缘。谓即救生无间苦等。此三通诸戒。三别
缘者。依地论五缘。一是他身。简自故。二是众
生。简机等故。三有众生想。简迷心故。四起
害心。简无杀意故。五正加害。简未害故。依对
法论亦五缘。一事。谓有情数。二意乐。谓起此
想及必害意。三方便。谓为害故加刀杖等。四
烦恼。谓贪嗔痴。五究竟。谓彼有情由方便故
或无间死或后时死。合此二论通具七缘。一
他身。二众生。三起众生想。四杀心。五加刀杖
等。六有三毒。七断正命。并上通缘总有十种。
可知。

第五阙缘者。阙通缘可知。别中若阙
初缘有三义。一应得重轻垢。谓以恶心自杀
己身故。二应得轻轻垢。谓以善心厌身自杀。
违菩萨行故。经云。说身无常。而不赞说厌离
于身。此中有痴。前有瞋。故馀六缘皆具也。三
得福成持。谓为法灭身。为生舍命。如萨埵王
子等。若不舍反得罪。此中非直无三毒。亦与
智和合故成持也。亦即阙初及第六二缘。次
阙第二缘有二差别。一若诸趣相差俱得重。
以七缘不阙故。二若非情来替有二罪。一毕
竟不知是非情。约心应得重方便。如唯识论
云。夜踏瓜皮谓杀虾蟆死入恶道。此但为阙
境得重方便。二若次后知是非情。违前畅思
初篇 第 610c 页 T40-0610.png
得中方便。故阙彼缘得此三罪。若于上三位
兼起疑心亦得三非。谓若于初位欲杀畜。人
来替。于上生疑。为畜为人。而断命者。此虽境
改心移。以命同害亦俱重也。若于次位欲杀
生。机来替。后生疑。为生为机。害已终身不
决。以少阙心得中方便。若于后位欲杀生。
机替后生疑。害后知机得轻方便。问此中
阙心与后位。及阙境与前位。各何别耶。答此
于异境起疑故不同初。以彼起本想故。疑当
异境故不同后。以彼于本境起疑故。问何故
双阙唯疑非想。答以想无双阙。如欲杀生机
来替。此是阙境。于上起机想。此阙心。若害
无罪。是故想无双阙。疑中乖本期故阙境。怀
犹预故阙心。是故单双二阙各三合为六也。
次阙第三缘有想疑二别。想中有四。一若本
迷生为机。害已无罪。以三心俱阙故。二若
本欲杀生。临至境转作机想。害已不知得方
便罪。以不畅本思故。阙中后故。约前方便结
一轻罪。三若害已了知起寿心结重方便。以
阙中间具前后故。四若于人起畜等想。本迷
转想俱重也。疑中二。一于本境疑起有三。一
疑生为机。终身不决轻方便。二后决畅寿
重方便。三疑为人为畜。后决不决俱重。二于
异境起疑亦三。一为机为生。终身不决重方
便。二后决轻方便。三疑为畜为人俱重也。次
阙第四缘有二。一全不犯。二虽无杀心而有
打等故得轻垢也。次阙第五缘得重方便罪。
以虽不兴方便而有杀心故。次阙第六缘有
二。一以无记心杀还得重。二不贪皮肉故杀
初篇 第 611a 页 T40-0611.png
亦不瞋酬怨故杀。不痴祠祀故杀。但以大悲
救彼极苦不避自苦故亦无犯。此依瑜伽辨。
次阙第七缘有二。一毕竟不知不犯。约心得
重方便。二知不犯。得中方便。

第六轻重者
有二。一粗二细。粗中有三。一约所杀生。二约
能杀心。三所用杀法。初中生类所杀虽无崖
畔。总括此界不过有七。谓六道及圣人。然约
此七位轻重有四。一约生。断命一切皆夷。问
何得有杀地狱生。答菩萨亦有游彼趣中救
众生故。是故对彼亦有不杀。况有菩萨于地
狱中创起慈悲成初心故也。二约报。谓人重
畜等轻。以人于彼大小二乘通道器故。三约
德。谓害发菩提心者业道加重。不问人畜等。
故经云。杀发菩提心畜生。罪重于杀邪见人。
四约逆。谓下文七逆中除于破僧。以无命可
损唯逆无馀故。出佛身血是逆及重方便。以
不可杀故无夷。馀五依位各得二罪。谓逆及
夷。于中父母及二师或有各得三罪。一夷二
逆。谓此四人有得罗汉者。一杀父母等。二杀
罗汉。三断生命故得三罪。涅槃经云。一杀父
王。二杀须陀洹故也。若依俱舍。唯得一无间。
以依一故。第二约心明轻重者。然杀念虑虽
多不过三性。善恶无记。即为三品。恶重善中
无记下。或无报。于中二。先别辨。后交杂。前
内恶中三毒相导成业七。亦有三品。谓三单
轻三双次一合重。单中亦三。贪下瞋次痴重。
何以然者。良以饥荒外至贪火内煎。虽了业
道然不能自制。贪彼皮肉以自济躯。遂断彼
命故非极重。二虽亦了知因果。而瞋怒难制。
初篇 第 611b 页 T40-0611.png
遂瞋断命道过前。故为次也。三不信因果。将
谓无罪有德。恣心杀生复劝他杀。婆沙云。虎
豹豺。蜈虹蛇等伤害于人。杀之无罪。父母
衰老及遭病疾。若能杀者得福无量。又杀生
祠天以为福德。又确执杀生有福无罪。如婆
薮仙人多劫受苦。是故痴因最为重也。善生
经云。贪心杀生轻瞋心次痴心重故此云也。
三双者亦三品也。谓贪瞋下贪痴次瞋痴重。
一合者等分最为上上。此约业道分轻重。若
约违教俱犯重。二善心者。善心杀生如见长
病极苦众生不忍其苦。遂以慈心断彼命根。
又如律中比丘又犯死比丘语脍子乞一刀
等。此皆业道轻。俱犯重戒。三无记心者。或不
成犯。以无记不成业故。或亦有业。以还得报
故。如山居比丘推石杀蚁。蚁受猪身亦还推
石害彼比丘。各无记心冥然受报。此即于戒
虽为不犯。然杀业如兹不亡故不可轻也。世
有愚人饮用虫水曰。云我但用水本不害虫。
虫若自亡固非我咎。此不识业道不见圣教。
深可悲。一愚矣 第二交杂辨者亦七。约三
时心。谓欲作正作已作此三时中三性心间起
故业有轻重。谓三中一恶二无记轻。一恶二
善次。一善二恶重。又一善二无记轻。一无记
二善次。一无记二恶重。又三俱恶重。俱善次。
俱无记轻。如上别辨。二约杀心三时具阙者。
阙二心轻。阙一心次。具三重。此三通上性
别门。心内各有此三。随轻重应知 第三所
用杀法轻重者有二。一约三业。二约苦恼。初
中三业单双等亦有七。三单者。一身业杀。中
初篇 第 611c 页 T40-0611.png
谓加刀杖等。或身现相令怖堕壑。或示相教
人令成杀等。或作书令杀。或作坑穿羂网。
射发毒药。授杀具等。水陆空飞有因致死。犯
轻重可知。二语杀。或以善言劝厌身死。或教
人令杀。或咒杀。或如壮夫吐唱使死。此语
杀中初一轻次一中后二重 三意杀者。如
二十唯识论中仙人啧杀三国众生一时而
死。乃至草木亦死不生。是故得知。意最重故
也。此中语意同作身业。二双者具身语杀。谓
身加说咒此轻。或具身意杀为次。或语意杀
为重。一合最重。二约苦恼者。谓分分割身令
多日命尽。此苦恼多死心既深故重也。反此
应轻。又约有恩无恩有过无过皆有轻重应
知。二细辨者。然此轻重业道微细。约境开心。
应善思淮耳。

第七得报者有二类。一约犯违
教遮罪。下文云。堕三恶道二劫三劫等。二约
业道性罪。依十地论对法论等得三种果。一
异熟果。谓堕三恶道。二等流果。谓若生人中
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谓所感外物皆少光泽
不久住故。又依优婆塞戒经第四云。因杀生
故现在获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
属分离。贤圣诃啧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
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
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
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
命。此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
皆悉减少。此人殃流及一天下。又智度论十
五云。如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
何等为十。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
初篇 第 612a 页 T40-0612.png
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
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
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
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
泥梨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第八通局
者。于中有二。先通后局。通者。或有杀生而不
犯戒生多功德。如瑜伽戒品云。谓如菩萨见
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
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
已起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堕地狱。
如其不断彼命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
彼堕于那落迦。终不令其人受无间苦。如是
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
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悯心
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
多功德故也。又涅槃第十二亦同此说可知。
二局者有二义。一违犯。谓见厄不救。见他杀
己怨。不以悲救微起顺情。此等皆犯。二顺持。
谓不常起大悲恩重。身心拟以身命代死代
苦等。恒思不忘。不尔便犯。如是等应知。


九对治行者有二。先明起心。后明行相。前中
如十地经第二云。是菩萨复于一切众生中。
生安限心乐心慈心悲心怜悯心利益心守
护心我心师心生尊心。论曰。集者。依增上悲。
复为念众生故生十种心。复次此心为八种众
生故生。一者于恶行众生欲令住善行故。如
经安稳心故。二者于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
故。如经乐心故。三者于怨憎众生不念加报
如经慈心故。四者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
初篇 第 612b 页 T40-0612.png
苦。如经悲心故。五者于乐众生欲令不放逸。
如经怜悯心故。六者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
法。如经利益心故。七者于同行众生欲令不
退转。如经守护心故。八者于一切摄菩提愿
众生取如己身。是诸众生即是我身。如经我
心故。生馀二心者。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
积集具足功德。如经师心故。生尊心故。二明
行相者。明往昔菩萨缘众生行。略举三五。如
昔二比丘过夏参佛。一亡一达。佛问达者。汝
伴何在。答云。为不饮虫水在路自亡其恐不
得见佛。遂犯虫水存命至此。佛即出金色臂
看云。汝不持戒。见我何益。其在路亡者先已
至此闻法得果。又如鹅珠比丘。护众生命不
惜身命。又如菩萨鹿王代鹿母命等。又如鹿
王。以身为桥救济群兽全彼自殒等。又如月
上女菩萨。捡世见女人新产饥急。恐杀其
子菩萨割自乳房以救彼命等。又如萨埵王
子救饿虎舍身命等。如尸毗王救鸽舍身。又
如海中船破众人将没。菩萨商主告彼众人
令投我发等。我今闭气取死。海必漂岸以济
众命等。如是类往昔规摸。令今仿习。应善思
之。

第十释文者。就此戒中文别有三。一制
令断恶。即律仪戒也。二制修善行。即摄善戒
也。此二所对为摄生戒。三违制结犯示以罪
名。初中言佛子者。释有总有别。总中有二义。
一从佛法生。谓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得佛法
分名为佛子。如人从父母生得彼体分一名
为人子。此则佛是能生。子是所生。二子是因
义。谓以修佛行能生佛果名为佛子。如种子
初篇 第 612c 页 T40-0612.png
生果等。此即子是能生。佛是所生。从果为名。
此二皆佛之子故依主释。何故尔者。若不从
佛生无以成佛故。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身
流。无不还證此法身。别中有五义。如摄论云。
一方便为父。二般若为母。三禅定为胎。四慈
悲为养育。五信乐大乘为种子。又有四义。如
佛性论。一净信为种子。二般若为母。三禅定
为胎。四慈悲为养育。如次即是地前四位。应
知。问未知菩萨至何位得佛子名。答诸圣教
说有多种。一约绝功用不行。同佛作用名为
佛子。如楞伽经八地菩萨名最胜子。二约證
得佛法分名为佛子。如佛性论初。地名佛子。
三约不退佛法名为佛子。如璎珞等经说十
地住即名佛子。四约入大乘。发菩提心受菩
萨戒即名佛子。如此经说。五约入佛法。纵入
小乘名佛子。如四分律序中说。今此通前四。
以诸位同持此戒故。通五。以摄小令回
故。文中有二。初举过二制断。初中四。一明能
杀位。二杀相差别。三所作杀事。四辨所杀生。
初中四种杀。一自杀可知。二教他有二义。一
教他令自死。二教他令杀生。问自杀或教他
所杀未亡。自身先死后所杀亡。未知得重以
不。答若依小乘。不犯夷。以彼未命终未成罪
故。命终已后戒已失故。菩萨戒既经生不失
故还得夷。问若教他杀生。他领受已后不杀
者。彼能教人得何罪耶。答约心得重。后若知
不杀生喜心得轻方便。生瞋得重方便。三方
便赞叹杀者。此亦有二。一叹能杀之人有胜
德。二叹所用杀法有功能。此二各有二。一望
初篇 第 613a 页 T40-0613.png
未杀叹德令杀。二望已杀叹德令喜。皆悉善
巧引譬晓喻赞美杀事故云方便赞杀也。又
释。如律中赞死劝死亦是也。四见作随喜杀
者亦二。一见闻此杀俱生喜故。二见闻彼死
亦皆生喜。问此上三位何别。答有二别。一约
三时。谓初约未杀教遣杀。次约正杀赞有德。
后约已杀生随喜。二约三类。初约下位人便
令杀。次约中位人虽不可使杀方便赞美令得
成杀。后约上位不可对赞但见彼杀已还生随
喜俱得重罪。可知。二乃至咒杀者明杀相差
别。谓于上四位所作。或刀斫杖打乃至咒杀。
以相众多咒杀最希故云乃至也。如咒龙令
入镬等。三杀因下明所作杀事。然此四杀略
作四释。一约所作。谓自杀为因。教他为缘。赞
叹彼法随喜其业。二约所杀。一命为活因断
故名杀因。二衣食等为活缘夺故令死名杀
缘。三以法成治。如酷法官等。以法成杀故名
杀法。四如屠猎等家。恒为杀业。三约具缘。一
杀心为因。刀杖等为缘。造趣方便为法。正断
命根为业。于上七缘相摄。应知。四约行。谓十
地论中摄为三离。一有二。谓内离贪等。外离刀
杖。是此中离因离缘也。二慈悲等为对治离。
是此中离杀法也。三尚不恼众生。何况故杀。
为果行离。是此中离杀业也。四辨所杀生中
乃至有命者。此有二义。一广。谓总摄一切七
种众生故云乃至也。二狭。谓简去草木故云
有命。瑜伽云。谓寿燸和合现存活故名为命
者。谓假有即有命之者有财释也。第二正制
者。不得故杀者。谓无害义故云不得杀也。然
初篇 第 613b 页 T40-0613.png
错误无犯。故复云故。第三是菩萨下明制修
善行。于中有二。先制起胜心。二制作救事。前
中言是菩萨者。标持戒人也。应起者。制令之
词也。常住有二义。一起此慈等。恒在心中无
暂时忘故云常住。二制令起此顺真理之慈
故云常住。前自相续后顺凝然。又前是无间
后是甚深。以此深厚慈悲通缘一切下位众
生。作拔苦与乐意。复以深厚孝心别缘上位
父母师长等。作报恩供养意。又释。缘三位众
生起此三心。一于怨所起慈。二于苦者起悲。
三于胜位起孝。又释。总通于一一众生各有三
心。以一切众生悉曾为父母等故。若依华严。
通起十心。如前治行中说。二方便救护者。依
心起行作所益事。方便有二义。一巧欲令所
作益事成办。二巧欲作所益不带过失。救护
有五义。一于下位众生作救拔事顺前慈悲。
于上位众生作护持事顺前孝心。二于已在
苦者救令得脱。未入苦者护令不入。三在苦
者救之。得乐者护之。四以救故令离苦得乐。
以护故令舍恶住善。五救护是一事。谓拔济
众生也。第三而下自明违制结犯。于中先明
违制有四义。一于众生不起慈行已为大过
失。况作杀事。杀已为重。况更盗心。盗心最
重。况复快意。是故此杀最为极重。又盗心
者。杀心无限漫缘诸境心无厌足。快意者。杀
心猛盛勇快称情三时无间。下是菩萨波罗
夷者结示罪名。如前已释。上来明杀戒竟。
菩萨戒本疏卷第一(终)
初篇 第 613c 页 T40-06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