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羯磨-唐-怀素设谏篇第十四¶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38b 页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5a 页
尼羯磨卷下(出《四分律》)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

* 设谏篇第十四

谏随顺被举比丘法(时阐陀比丘,比丘僧中为作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顺从,
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时有比丘尼名尉次,往返承事
阐陀比丘。佛言:「听僧与尉次比丘尼作呵谏白四羯磨。」诸
比丘尼语此比丘尼言:)

此比丘,僧与作举,如法、如律、如佛
所教,不顺从,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汝莫随
顺,可舍此事,莫为僧所举,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
语者)当作白。(白已,复应语言:)妹当知,我已白,馀有羯磨在。
汝舍此事,莫为僧所举,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
当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当语言:)妹!我已与汝作白初羯
磨,馀有二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为僧所举,
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当作第二羯磨。(作第二羯磨已,当复语言:)
妹知不!我已作白二羯磨,馀有一羯磨在。汝
舍此事,莫为僧所举,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作第
三羯磨。(作第三羯磨竟,波罗夷。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偷兰
遮。白一羯磨竟,舍者,二偷兰遮。白竟,舍者,一偷
兰遮。若作白未竟,舍者,突吉罗。若未白前,随顺所
举比丘,一切突吉罗。羯磨法体,具如律明也。)

谏破僧法(若比丘尼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尼当谏此比丘尼言:)

大姊!
莫方便欲破和合僧,莫受破僧法,坚持不舍。
大姊!当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
法中有增益安乐住。大姊!可舍此事,莫令僧
作呵谏,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用语者)复令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若王、大臣、种种异道沙门、婆罗
门等,若馀方比丘尼闻知其人,信用言者,应
来。(若用言者善,若不用言者)应作白。(作白已,应更求:)大姊!我已白竟,馀
有羯磨在。汝今可舍此事,莫令僧为汝作羯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5b 页 T40-0555.png
磨,更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用语者)应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应更求:)
姊!我已白作初羯磨竟,馀有二羯磨在。汝可
舍此事,莫令僧更为汝作羯磨,而犯重罪。(若用言者
善,若不用言者)应作第二羯磨。(作第二已,应更求云:)大姊!我已作
白二羯磨竟,馀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
令僧更为汝作羯磨,而犯重罪。(若能舍者善,若不能舍者)与说
第三羯磨。(说第三羯磨竟,僧伽婆尸沙。作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偷兰遮。作白一羯磨竟,舍者,二偷兰
遮。作白竟,舍者,一偷兰遮。若初白未竟,舍者,突吉罗。若一切未白前,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和合僧法,坚持不舍,一
切突吉罗。羯磨法体,具如律明。)

谏破僧助伴法(僧众谏彼破僧比丘尼时,复有非法群党比丘尼,一、二、三、众多,语诸比丘尼
言:「大姊!莫谏此比丘尼,此比丘尼是法语比丘尼、律语比丘尼;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诸比丘尼应语言:)

汝莫作是语,言:「此比丘尼是法语比丘尼、律
语比丘尼;此比丘尼所说,我等忍可。」而此比
丘尼非法语比丘尼、非律语比丘尼。汝等莫
坏和合僧,当助和合僧。大姊!与僧和合,欢喜
不诤等。如前。(羯磨法体,亦如律明。)

谏被摈谤僧法(若有比丘尼行恶行,污他家,见闻皆具。僧作摈法,便谤僧言:「诸比丘尼有
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尼,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尼应语彼言:)

大姊!污他家
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大姊!污他家,行
恶行,舍此事,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
者,乃至与说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恶性不受语法(若有比丘尼恶性不受人语,诸比丘尼以戒律如法教受,自身作
不可共语,语诸比丘尼言:「大姊!莫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语诸大姊若好、若恶。大姊止!不须谏我。」彼比丘尼
谏此比丘尼言:)

大姊!莫自作不可共语,当作可共语。
大姊如法谏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亦当如法
谏大姊。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教,展转
相谏,展转忏悔。大姊!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
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尔。)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5c 页 T40-0555.png

谏习近住法(时有二比丘尼,一名苏摩,二名婆颇夷,常相近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展转共
相覆罪。馀比丘尼语言:「大姊!汝等二人莫相近,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展转共相覆罪。汝等若不相亲近,共作恶行,
恶声流布,展转共相覆罪者,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而彼犹故不改。佛言:「听僧与作呵谏,舍此事故,白四羯磨。」
馀比丘尼谏此比丘尼言:)

大姊!汝等莫共相近,共作恶行,恶
声流布,共相覆罪。汝等若不相亲近,共作恶
行,恶声流布,于佛法中,得增益安乐住。汝等
宜舍此事,勿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
乃至与说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谤僧劝习近住法(时二习近住比丘尼为僧呵谏已,六群比丘尼等教作如是言:
「汝等当共住。何以故?我亦见馀比丘尼共住,共相亲近,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众僧以恚故,教汝等别住。」佛
言:「听僧与六群比丘尼等,作呵责白四羯磨。」是比丘尼应谏彼比丘尼言:)

大姊!汝莫教馀
比丘尼言:「汝等莫别住,当共住。我亦见馀
比丘尼共相亲近,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
罪。僧以恚故,教汝等别住。」今正有此二比丘
尼,更无有馀,汝共相亲近,共作恶行,恶声流
布,共相覆罪,若此比丘尼别住者,于佛法有
增益安乐住。汝今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更
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瞋心舍三宝法(时六群比丘尼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不
独有此沙门释子,更有馀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佛言:「听僧作呵责,舍此事故,白四羯磨。」是比丘
尼谏彼比丘尼言:)

大姊!汝莫趣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
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不独有此沙门释
子,更有馀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
于彼修梵行。」汝舍此事,莫为僧所呵责,更犯
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发起四诤谤僧法(时有比丘尼名黑,喜斗,不善忆持诤事,后遂瞋恚,作是言:「僧有爱、
有恚、有怖、有痴。」佛言:「听僧与黑比丘尼作呵责,舍此事故,白四羯磨。」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言:)

大姊!汝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6a 页 T40-0556.png
莫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作是语:
「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而僧不爱、不恚、不怖、
不痴,汝自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汝今可舍此
事,莫为僧所呵责,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
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恶见说欲不障道法(若有比丘尼作如是言:「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
诸善比丘尼应谏此比丘尼言:)

汝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
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
淫欲是障道法。汝今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
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谏式叉摩那及沙弥尼法,同此
无异。)

谏习近居士子法(时有比丘尼亲近居士、居士儿,共住,作不随顺行。时诸比丘尼谏言:
「汝莫亲近居士、居士儿,作不随顺行。汝!妹!可别住。汝若别住,于佛法中,得增益安乐。」而彼故不别住。佛言:「听僧与
彼比丘尼作呵责,舍此事故,白四羯磨。」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言:)

妹!莫亲近居士、居
士儿,作不随顺行。汝当别住,汝若别住,于佛
法有增益安乐。汝今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
责,而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体,亦如律明。)

谏犯罪法(若有比丘尼欲犯波罗夷乃至恶说,诸比丘尼如法谏此比丘尼言:)

大姊!莫
作是,此不应作。大姊所作,非法、非律、非佛所
教。(然此比丘尼不从诸善比丘尼如法谏劝,即便犯戒。若此比丘尼自知所作是,明他谏者非,故作,犯根本;不从语者,
突吉罗。若此比丘尼自知所作非,明他谏者是,故作,犯根本;不从语者,波逸提。若无智人、不知谏法,应语彼云:)汝可
问汝和上、阿阇梨,更学问诵经,知谏法已,然
后设谏。(此一谏法,通防止作,不同僧谏,随事别立。)

* 灭诤篇第十五

与现前毗尼法(若有比丘尼,人不在现前,便作羯磨。佛言:「不应人不现前而作羯磨。」)

自今
已去,与诸比丘尼结现前毗尼灭诤,应如是
说现前毗尼。(但现前有五,谓:法、毗尼、人、僧、界。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云何毗尼现前?所
持毗尼灭诤者是。云何人现前?言义往返者是。云何僧现前?同羯磨和合集一处,不来者嘱授,在现前应呵者不呵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6b 页 T40-0556.png
者是。云何界现前?在界内羯磨作制限者是。)

与忆念毗尼法(若有比丘尼实不犯重罪波罗夷、僧伽婆尸沙、偷兰遮,有诸比丘尼皆言犯
重罪。问言:「汝忆犯重罪不?」彼不忆犯,答言:「我不忆犯如是罪。」即语诸比丘尼言:「妹!莫数诘问我。」诸比丘尼故诘问
不止。佛言:「听僧为作忆念毗尼白四羯磨。」乞作如文。)

自今已去,与诸比丘尼
结忆念毗尼灭诤,应如是说忆念毗尼。(云何忆念毗尼?
彼比丘尼此罪,更不应作举、作忆念。)

与不痴毗尼法(若有比丘尼痴狂心乱,多犯众罪,非沙门法,言无齐限,行来出入不顺威
仪。后还得心,有诸比丘尼言:「犯重罪波罗夷、僧伽婆尸沙。」问言:「汝忆犯重罪不?」彼即答言:「我先痴狂心乱时多
犯众罪,非我故作,是狂痴耳,诸妹不须数见难诘。」诸比丘尼故难诘不止。佛言:「听僧与作不痴毗尼白四羯磨。」乞
作如文。)

自今已去,与诸比丘尼结不痴毗尼灭
诤,应如是说不痴毗尼。(云何不痴毗尼?彼比丘尼此罪,更不应作举、作忆念。)

与自言治毗尼法(若比丘尼以天眼清净,见比丘尼犯戒,不取自言,牵出门外。佛言:
「不应如是。若于异时,亦不应如是。令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伏罪而与罪也。」)

自今已去,与
诸比丘尼结自言治灭诤,应如是说自言毗
尼。(是中人现前者,受忏者、忏悔者是。云何自言?说罪名、说罪种忏悔者是。云何治?自责汝心,生厌离。)

与多人语毗尼法(若诸比丘尼诤事现前不能灭者,应多求知法比丘尼行舍罗灭,以筹多
表语。)

自今已去,与诸比丘尼结用多人语灭诤
法,应如是说用多人语。(云何多人语?若用多人说,持法、持毗尼、持摩夷。)

与罪处所毗尼法(若诸比丘尼犯罪,前后相违。佛言:「听僧与彼比丘尼作罪处所白四。」应如
是与:集僧;集已,为作举;作举已,为作忆念;作忆念已,与罪。作法如文。作已,顺行七五之行。)

自今已去,
与诸比丘尼结罪处所灭诤法,应如是说结
罪处所。(云何罪处所?彼比丘尼此罪,应与作举、作忆念者是。)

与草覆地毗尼法(若诸比丘尼作念:「我曹多犯众戒,非沙门法,亦作亦说,出入无限。若我
曹还自共善问此事,或能令此诤事转深重,经历年月,不得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灭除诤事,令僧不得安乐。」佛言:
「应灭此诤,犹如草覆地。」)

自今已去,与诸比丘尼结如草覆
地灭诤法,应如是说如草覆地。(云何草覆地?此罪更不说罪名、罪种
忏悔者是。)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6c 页 T40-0556.png

诤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云何言诤?比丘尼共比丘尼诤言,引十八诤事:法、非法,乃至说、不
说。若以如是相共诤言语,遂彼此共斗,是为言诤。云何觅诤?若比丘尼与比丘尼觅罪,以三举事:破戒、破见、破威
仪,见、闻、疑,作如是相觅罪,共语不妄,求伴势力,安慰其意,若举、作忆念,若安此事、若不安此事,不痴、不脱,是为
觅诤。云何犯诤?犯七种罪,波罗夷乃至恶说,是为犯诤。云何事诤?言诤中事作,觅诤中事作,犯诤中事作,是为
事诤。举药对诤,律文广明。)

* 杂行篇第十六

结说戒堂法(律言:不知当于何处说戒?佛言:「听作说戒堂。」应一比丘尼具仪唱某大堂、阁上堂、经行
堂、若河侧、若树下、若石侧、若生草处已。应如是作。)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
忍听,在某处作说戒堂。白如是。

大姊僧听!今
众在某处作说戒堂。谁诸大姊忍僧在某处
作说戒堂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听
在某处作说戒堂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
持。

解说戒堂法(若比丘尼先立说戒堂,复欲馀处立。听解前说戒堂,然后更结白二羯磨。应如是解:)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解某处说戒堂。
白如是。

大姊僧听!今僧解某处说戒堂。谁诸
大姊忍僧解某处说戒堂者默然,谁不忍者
说。僧已忍解某处说戒堂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结库藏法(若安物处不坚牢,佛听于别房结作库藏屋白二羯磨。应唱房、若温室、若重屋、若经行处,应
一比丘尼具仪僧中,唱某房作库藏屋。唱已,应如是作。)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
忍听,僧结某甲房作库藏屋。白如是。

大姊僧
听!僧结某甲房作库藏屋。谁诸大姊忍僧结
某甲房作库藏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
忍结某甲房作库藏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
如是持。(若库藏不坚牢,听差守库藏人,具德如上。若不肯者,与福饶、与粥。若故不肯,一切所受衣食分,应与
二分。若故不肯,当如法治。)

解库藏法(文略无,解应翻结云:)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7a 页 T40-0557.png
听,僧解某甲房库藏屋。白如是。

大姊僧听!僧
解某甲房库藏屋。谁诸大姊忍僧解某甲房
库藏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解某甲
房库藏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与无主为己造房法(若比丘尼看无难、无妨处,应于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大姊
僧听!我某甲比丘尼,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
我今从僧乞处分无难、为妨处。(三说。僧应观察此比丘尼为可信不?若
可信者,即当听作;若不可信者,一切众僧应到彼看。若僧不去,遣僧中可信者看。若彼处有难、有妨处,不应与处分。
若无难、有妨处,有难、无妨处,亦不应与处分。若无难、无妨处,应与处分。作如是与。)

大姊僧听!某
甲比丘尼,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从僧乞处
分无难、无妨处。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
甲比丘尼处分无难、无妨处。白如是。

大姊僧
听!某甲比丘尼,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从
僧乞处分无难、无妨处;僧今与某甲比丘尼
处分无难、无妨处。谁诸大姊忍僧与某甲比
丘尼处分无难、无妨处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处分无难、无妨处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主造房,文同,但称有主为异。)

与结不失衣法(若有比丘尼得乾痟病,有粪扫僧伽梨极重,有因缘事欲往人间行,不堪持行。
佛亦听僧与此病比丘尼结不失衣白二羯磨。应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大姊僧听!我某甲
比丘尼得乾痟病,此粪扫僧伽梨重,有因缘
事欲人间行,不堪持行,我今从僧乞结不失
衣法。(三说。僧如是与。)

大姊僧听!某甲比丘尼得乾痟病,
有粪扫僧伽梨重,有因缘事欲人间行,不堪
持行,从僧乞结不失衣法。若僧时到,僧忍听,
与此比丘尼结不失衣法。白如是。

大姊僧听!
某甲比丘尼得乾痟病,有粪扫僧伽梨重,有
因缘事欲人间行,不堪持行,从僧乞结不失
衣法;今僧与某甲比丘尼结不失衣法。谁诸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7b 页 T40-0557.png
大姊忍僧与某甲比丘尼结不失衣法者默
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结不
失衣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与作新卧具法(若有比丘尼得乾痟病,有粪扫卧具极重,未满六年,不堪持行。佛亦听僧与彼
比丘尼白二羯磨更作新卧具。当往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大姊僧听!我某甲比丘
尼得乾痟病,有小因缘欲人间行,有粪扫卧
具极重,不堪持行,我今从僧乞作新卧具羯
磨。(三说。僧若是与。)

大姊僧听!此某甲比丘尼得乾痟病,
欲人间行,有粪扫卧具重,今从僧乞作新卧
具羯磨。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此某甲比丘
尼作新卧具羯磨。白如是。

大姊僧听!此某甲
比丘尼得乾痟病,有粪扫卧具重,欲人间游
行,今从僧乞更作新卧具羯磨;僧与此某甲
比丘尼更作新卧具羯磨。谁诸大姊忍僧与
此某甲比丘尼更作新卧具羯磨者默然,谁
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尼更作新卧
具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与畜杖络囊法(若有比丘尼羸老,不能无络囊盛钵无杖而行。佛言:「听僧与彼比丘尼作杖络
囊白二。」应至僧中,具仪作如是乞。)

大姊僧听!我某甲比丘尼老病,
不能无络囊盛钵无杖而行,今从僧乞畜杖
络囊。愿僧听我某甲比丘尼畜杖络囊,慈悯
故。(三说。僧应如是与法。)

大姊僧听!此某甲比丘尼羸老,不
能无络囊盛钵无杖而行,今从僧乞杖络囊。
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比丘尼杖络囊。白
如是。

大姊僧听!此某甲比丘尼羸老,不能无
杖络囊而行,今从僧乞杖络囊;僧今与此某
甲比丘尼杖络囊。谁诸大姊忍僧与某甲比
丘尼杖络囊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
某甲比丘尼杖络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7c 页 T40-0557.png
是持。

六念法(依《僧祇》云:)

第一念:(谓知日数,月之大小、黑白。称云:)此月大(月小称小),白
月一日乃至十五日。(黑月应云:)黑月一日乃至十四、
十五日。(西方本制,月有黑白,白月纯大,黑有小大;此土立法,以三十日为月。故作念者,通知大 ,即应此方
立其月法;别言黑白一二日等,复顺西方本制月日。)

第二念:(谓知食处。食处不定,随其食处称云:)
食僧常、或常乞食、或受彼请、或自食等。(若未定食
处者,称云:)今日念不背请食。

第三念:(谓知受戒时日岁数。称云:)我于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一尺木若干影,受具足
戒,无夏。(若有夏者,随夏称之。)

第四念:(谓知衣钵缘资有无具阙。若衣钵有阙者,随有称云:)
衣及钵具。(馀不具者,称云:)某衣及钵不具,念当时具。(若总具足,
应云:)五衣钵具。(馀长衣药钵,念知已净、未净。若有未净者,称云:)有某长衣及药
钵未作净,念当说净。(若无,称云:)无长衣药钵。

第五念:
(谓知食之同别。劝与众同,称云:)不别众食。

第六念:(谓知病不?有病者云:)我今有
病,念当疗治。(无病者云:)我今无病,依众行道。

舍请
(若比丘尼无病及施衣缘,一日之中有多请者,应自受一,馀者,转施与人。作如是言:)

大姊!某甲
家请我施五正食,我应往彼,今布施汝。(若不舍前
请,受后请食,食者,咽咽波逸提;若不舍后请,受前请食,食者,咽咽突吉罗。)

作馀食法(食有二种:一者正食,二者不正食。不正食者,谓:根、茎食等。此非正食,非足。正食者,
谓:饭、[麸-夫+少]、乾饭、鱼、及肉。若粥初出釜,以草画之不合者,是正食,不得食。于五种食中,若食一一食令饱足已,舍威
仪,不作馀食法,更食五正食者,咽咽波逸提。若欲食者,持食至一未足食比丘尼所,作是言:)

大姊!我
足食已,知是看是,此作馀食法。(彼比丘尼应取少许食已,语此
比丘尼言:)

大姊!我已食止,汝取食之。(彼应答云:)尔。(作此法已,得随意食。)

别众食白入出法(别众者,若四人、若过四人。若二人、三人,随意食。四人、若过四人,应分作二
部更互食。若比丘尼有别众食因缘,欲入食者,当起白言:)

我有某别众食缘,欲求
入。(佛言:「当听随上座次入。」别众食缘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道行时、船行时、大众集时、沙门施食时。若比丘尼无别众
食因缘,彼比丘尼即当起白言:)

我于此别众食中无因缘,欲求出。
(佛言:「听出。」彼比丘尼别众食,咽咽波逸提。若有因缘不说者,突吉罗。)

前食后食诣馀家嘱授法(若比丘尼大有请处,不敢入城,听相嘱授入城。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8a 页 T40-0558.png
作如是言:)

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已受某甲
请。今有某缘,入某聚落,至某甲家,白大姊令
知。(病时、作衣时、施衣时,开不嘱授。若嘱授已,欲诣所去处而中道还;或不至所嘱处,更诣馀家,乃至库藏
处、聚落边房、及比丘僧伽蓝;若至所嘱处白衣家还出;如是等,皆失前嘱授,若欲往者,当更嘱授也。)

非时入聚落嘱授法(若有僧事、塔寺事、瞻视病比丘尼事,听嘱授入聚落。作如是言:)

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非时入某聚落,
至某甲家,为某缘故,白大姊令知。(若道由村过、若有启白、若
唤、受请、或为力势所持、系缚等,不犯。)

* 修奉篇第十七(此修奉法依大僧出,尼有不同,具如本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
比丘说相似文句,遮法毗尼,此比丘令多人
不得利益,作诸苦业,以灭正法;若比丘随顺
文句,不违法毗尼,如此比丘利益多人,不令
作众苦业,正法久住。是故诸比丘,汝等当随
顺文句,勿令增减、违法毗尼,当如是学。」佛说
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
比丘:「如来出世,见众过失,故以一义为诸声
闻结戒:摄取于僧。以此一义故,如来为诸声
闻结戒。」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乃至正法久住,句句亦如是。

尔时佛告诸比
丘:「如来出世,以一义故,为诸比丘制呵责羯
磨:摄取于僧。以是一义故,如来出世为诸比
丘制呵责羯磨。」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
乐受持。乃至正法久住,句句亦如是。如是摈
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作不
见罪举羯磨、不忏悔羯磨、恶见不舍羯磨,检
校法律所制,制受依止、制梵罚、制举、制忆念、
制求听、制自言、制遮阿㝹婆陀、制遮说戒、制
遮自恣、制戒、制说戒、制布萨、制布萨羯磨、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8b 页 T40-0558.png
制自恣、制自恣羯磨、制单白羯磨、制白二羯
磨、制白四羯磨、制与覆藏、与本日治、与摩那
埵、与出罪、制四波罗夷、制十三僧伽婆尸沙、
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罗
提提舍尼、式叉迦罗尼、七灭诤,一一句如呵
责羯磨。

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见,出家人不应行:非
法见法,法见非法。复有二见:毗尼言非毗尼,
非毗尼言毗尼。复有二见:非犯见犯,是犯见
非犯。复有二见:轻而见重,重而见轻。复有二
见:有馀见无馀,无馀见有馀。复有二见:粗
恶见非粗恶,非粗恶见粗恶。复有二见:旧法
见非旧法,非旧法见旧法。复有二见:制见非
制,非制见制。复有二见:说见非说,非说见
说。复有二见:酒见非酒,非酒见酒。复有二
见:饮见非饮,非饮见饮。复有二见:食见非
食,非食见食。复有二见:时见非时,非时见
时。复有二见:净见不净,不净见净。复有二
见:重见非重,非重见重。复有二见:难见非
难,非难见难。复有二见:无虫=虫【宋】【元】虫见虫,虫见无虫虫见虫,虫见无
虫。复有二见:破见不破,不破见破。复有二
见:种见非种,非种见种。复有二见:已解义
见未解,未解义见已解。复有二见:可亲见非
亲,非亲见可亲。复有二见:怖见不怖,不怖
见怖。复有二见:道见非道,非道见道。复有二
见:可行见非行,非行见可行。复有二见:出
离见不出离,不出离见出离。复有二见:弃见
不弃,不弃见弃。复有二见:见世间常,见世间
无常。复有二见:见世界有际,见世界无际。复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8c 页 T40-0558.png
有二见:是身是命,身异命异。复有二见:有
如来灭度,无如来灭度。复有二见:有无如来
灭度,非有无如来灭度。于佛法内有如是二
见,出家人不应修行;若修行,如法治。」佛说如
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种人住不安乐:一憙
瞋,二怀怨。复有二法:一急性,二难舍。复有
二法:一悭,二嫉妒。复有二法:一欺诈,二谄
曲。复有二法:一自高,二憙诤。复有二法:一
好饰,二放逸。复有二法:一慢,二增上慢。复有
二法:一贪,二恚。复有二法:一自誉,二毁他。
复有二法:一邪见,二边见。复有二法:一有
难教,二不受训导。」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
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破戒堕二道:地狱、畜生中。
持戒生二道:生天及人中。屏处造恶业,生堕
于二道:地狱及畜生。屏处造善业,得生于二
道:生天及人中。邪见生二道:地狱及畜生。正
见生二道:生天及人中;佛圣弟子,天人中尊
贵。有二法不得解脱:一犯戒,二不见犯。有二
法自得解脱:一不犯,二见犯。有二法不得解
脱:一犯而不见罪,二见犯而不如法忏悔。有
二法自得解脱:一见犯罪,二犯而能如法忏
悔。有二法不得解脱:一见罪不如法忏悔,二
若如法忏悔而彼不受。有二法自得解脱:一
见罪能如法忏,二如法忏者彼能如法受。缚、
不缚亦如是。有二种清净:一不犯,二忏悔。」佛
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众:一法语众,二非法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9a 页 T40-0559.png
语众。何等非法语众?众中不用法毗尼,不以
佛所教而说,应教不教而住,应灭不灭而住,
是为非法语众。何等法语众?众中用法毗尼,
随佛所教而说,应教教而住,应灭灭而住,是
为法语众。此二众中,法语众,我赞叹为尊。」佛
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复有二众:
如法众,不如法众。何等不如法众?众中若非
法者有力,如法者无力;非法者得伴,如法者
不得伴;作非法羯磨,不作法羯磨;作非毗尼
羯磨,不作毗尼羯磨;非法便行,是法不行;是
为非法众。何等如法众?若众中如法者有力,
非法者无力;如法者得伴,不如法者不得伴;
作法羯磨,不作非法羯磨;作毗尼羯磨,不作
非毗尼羯磨;是法行,非法灭;是为如法众。此
二众中,如法众,我赞叹为尊。」佛说如是,诸比
丘闻,欢喜信乐受持。有二众:等众,不等众,亦
如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若国法王力弱,众贼
炽盛,尔时法王不得安乐出入,边国小王不
顺教令,国界人民亦不安乐出入,生业休废,
忧苦、损减,不得利益。如是非法比丘有力,
是如法比丘无力。如法比丘不得安乐,若
在众中亦不得语。若在空处住,是时作非法
羯磨,不作法羯磨;作非毗尼羯磨,不作毗尼
羯磨;非法便行,是法不行。彼不勤行精进,未
得令得,未入令入,未證令證,则令诸天人民
不得利益,长夜受苦。」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
喜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若国法王力强,众贼力弱,
皆来归伏或复逃窜。时王安乐出入,无有忧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9b 页 T40-0559.png
患,边国小王顺从教令,境内人民亦得安乐,
生业自恣无诸忧苦,多得利益无有损减。如
是如法比丘得力,非法比丘无力,非法比丘
来至如法比丘所,随顺教令不敢违逆,若当
逃窜,不作众恶。尔时如法比丘安隐得乐,
若在僧中得语。若在空处住,作如法羯磨,不
作非法羯磨;作毗尼羯磨,不作非毗尼羯
磨;是法便行,非法不行;勤修精进,未得能得,
未入能入,未證能證,则令诸天人民得大利
益。」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尔时舍利弗告诸比丘:「诸长老!若有斗诤,举
他比丘及有罪比丘不自观察,当知此诤遂
更增长,不得如法、如毗尼除灭,诸比丘不安
乐。若比丘共诤,举他比丘及有罪者各自观
过,当知此诤不复增长深重,得如法、如毗尼
除灭,诸比丘便得安乐住。诸比丘云何自观
过?有罪比丘作是念:『我犯如是事,彼见我犯
非,我若不犯者,彼不得见我犯非,以我犯故,
令彼见我;我今应自悔过,令彼不复以恶语
呵我,我若如是,使善法增长。』是为比丘能自
观其过。云何举他比丘自观其过?彼作如是
念:『彼比丘犯非,令我得见,若彼不犯非者,我
则不见,以彼犯非故,令我得见;若彼自能至
诚忏悔者,不令我出恶言,如是令善法增长。』
是为举他比丘自观其过。若比丘有诤事,举
他比丘、有罪比丘能作如是自观其过,当知
此过不复增长,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诸比
丘得安乐住。」舍利弗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
信乐受持。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59c 页 T40-0559.png

尔时有众多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
一面,白世尊言:「大德是法之主,说言学,云
何为学?」佛告诸比丘:「学于戒,故言学。云何
学戒?增戒学、增心学、增慧学,是故言学。彼增
戒学、增心学、增慧学时,得调伏贪欲、瞋恚、愚
痴尽;彼得贪欲、瞋恚、愚痴尽已,不造不善,不
近诸恶,是故言学。」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
信乐受持。

尔时佛问诸比丘:「汝云何学?云何为学?」诸比
丘白佛言:「大德是法之根本,为法之主,如世
尊向所说,我等受持,故言学。复有三学:增戒
学、增心学、增慧学,学此三学,得须陀洹、斯陀
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是故当勤精进,学此三
学。」

尔时阿难在波罗梨子城鸡园中,时有孔
雀冠婆罗门至阿难所,问讯已,在一面坐,白
阿难言:「沙门瞿昙何故为诸比丘制增戒学、
增净行学、增波罗提木叉学?」阿难答言:「所以
尔者,为调伏贪欲、瞋恚、愚痴令尽故,世尊为
诸比丘制戒。」复问言:「若比丘得阿罗汉漏
尽,彼何所学?」阿难答言:「贪欲、瞋恚、愚痴尽,不
造不善,不近诸恶,所作已办,名为无学。」婆罗
门言:「如向所说,便为无学耶?」阿难答言:「如是。」
孔雀冠婆罗门闻已,欢喜信乐受持。

佛告迦
叶比丘言:「若上座既不学戒亦不赞叹戒,若
有馀比丘乐学戒赞叹戒者,亦复不能以时劝
勉赞叹。迦叶比丘!我不赞叹如是上座。何以
故?若我赞叹者,令诸比丘亲近;若有亲近者,
令馀人习学其法;若有习学其法,长夜受苦。
是故迦叶比丘!我见如是上座过失,故不赞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0a 页 T40-0560.png
叹。」(若中座、下座,亦如是。次有上、中、下座如法,反上句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譬
如有驴与群牛共行,自言:『我亦是牛!我亦是
牛!』而驴毛不似牛,脚不似牛,音声亦不似牛,
而与牛共行,自言是牛。如是有痴人随逐如
法比丘,自言是比丘。此痴人无有增戒、增心、
增慧如善比丘,与众僧共行,自言:『我是比丘!』
是故汝等当勤修习增戒、增心、增慧学。」佛说
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三学:增戒学、增心学、增
慧学。何等增戒学?若比丘尊重于戒,以戒为
主;不重于定,不以定为主;不重于慧,不以慧
为主。彼于此戒,若犯轻者忏悔,何以故?此中
非如破器、破石故;若是重戒,便应坚持,善住
于戒,应亲近行,不毁阙行,不染污行。常如是
修习,彼断下五使,于上涅槃,不复还此。若比
丘重于戒,以戒为主;重于定,以定为主;不重
于慧,不以慧为主;如上。若比丘重于戒,以戒
为主;重于定,以定为主;重于慧,以慧为主;彼
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在前自知
得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还
此。满足行者,具满成就;不满足行者,得不满
足成就。我说此戒,无有唐捐。」佛说如是,诸比
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复有三学:增戒、增心、增
慧学。何等增戒学?若有比丘具满戒行,少行
定行,少行慧行,彼断下五使,便于上涅槃,不
复还此。若不能至如是处,能薄三结:贪欲、瞋
恚、痴,得斯陀含来生世间,便尽苦际。若不
能至如是处,能断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
决定取道,七生天上、七生人中,便尽苦际。若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0b 页 T40-0560.png
比丘具满戒行,具满定行,少行慧行,亦如上。
若比丘具满戒行,具满定行,具满慧行,亦如
上。」

「复有三学:增戒学、增心学、增慧学。何等增
戒学?若比丘具足持波罗提木叉戒,成就威
仪,畏慎轻戒重若金刚,等学诸戒,是为增戒
学。何等增心学?若比丘能舍欲恶,乃至得入
第四禅,是为增心学。何等增慧学?若比丘如
实知苦谛,知集、尽、道,是为增慧学。」(庆闻修奉等同前。)

尔时世尊在婆阇国地城中,告诸比丘:「我说
四种广说,汝等善听,当为汝说。」诸比丘言:「大
德!愿乐闻之。」「何等四?若比丘如是语:『诸长
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闻受持,此是法、是
毗尼、是佛教。』若闻彼比丘说,不应便生嫌疑,
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已,应寻究修多罗、毗
尼、检校法律。若听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
尼、检校法律时,若不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
应,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汝所说者,非佛所
说,或是长老不审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
多罗、毗尼、法律,不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
违背于法。长老!不须诵习,亦莫教馀比丘,今
应舍弃。』若闻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尼、法
律时,若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应语彼比
丘言:『长老所说是佛所说,审得佛语。何以故?
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与共相应,而不违
背。长老!应善持诵习,教馀比丘,勿令忘失。』此
是初广说。复次,若比丘如是语:『长老!我于某
村某城,和合僧中上坐前闻,此是法、是毗尼、
是佛所教。』闻彼比丘说时,不应嫌疑,亦不应
呵,应审定文句,寻究修多罗、毗尼、检校法律。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0c 页 T40-0560.png
若闻彼比丘说,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时,不
与相应,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言:『长老!此非
佛所说,是彼众僧及上座不审得佛语,长老
亦尔。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不与
相应,违背于法,长老不须诵习,亦莫教馀比
丘,今当弃之。』若闻彼比丘语,寻究修多罗、毗
尼、法律,而与相应,不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
言:『长老!是佛所说,彼众僧上座及长老亦审
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而
与相应,无有违背。长老!应善持诵习,亦教馀
人,勿令忘失。』此是第二广说。(次第三句,从知法、毗尼、摩夷众多比丘所
闻,亦如是。第四句,从知法、毗尼、摩夷一比丘所闻,亦如是。)是为四广说。」佛说如是,
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毗尼有五事答:一、序,二、制,三、重制,四、修多
罗,五、随顺修多罗。有五法名为持律:知犯,知
不犯,知轻,知重,广诵二部戒。复有五法:四法
同前,第五、广诵毗尼。复有五法:四法同前,第
五、住毗尼而不动。复有五法:四法同前,第五、
诤事起善能除灭。有五种持律:诵戒序,四事,
十三事,二不定,广诵三十事,是初持律;若广
诵九十事,是第二持律;若广诵戒毗尼,是第
三持律;若广诵二部戒毗尼,是第四持律;若
都诵毗尼,是第五持律。(是中春秋冬,应依上四种持律;若不依住,突吉罗。夏
安居应依第五持律;若不依住者,波逸提。)

持律人有五功德:戒品坚牢,善胜诸怨,于众
中决断无畏,若有疑悔能开解,善持毗尼令
正法久住。

复次,有五种犯:波罗夷,僧伽婆尸
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亦名五种
制戒,亦名五犯聚。若不知、不见五犯者,我说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1a 页 T40-0561.png
此人愚痴波罗夷乃至突吉罗。

复次,死人有五不好:一、不净,二、臭,三、有恐
畏,四、令人恐畏,恶鬼得便,五、恶兽非人所住
处。犯戒人有五过失:有身口意业不净,如彼
死尸不净;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或有身口意
业不净,恶声流布,如彼死尸臭气从出;我说
此人亦复如是。有身口意业不净,诸善比丘
畏避,如彼死尸令人恐怖;我说此人亦复如
是。有身口意业不净,令诸善比丘见之生恶
心,言:「我云何乃见如是恶人。」如人见死尸生
恐畏,令恶鬼得便;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有身
口意业不净者,与不善人共住,如彼死尸处
恶兽非人共住;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是为犯
戒人五事过失,如彼死尸。破戒有五过失:自
害,为智者所呵,有恶名流布,临终时生悔恨,
死堕恶道。

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复有五事:先未得物不
能得;既得不护;若随所在众,若刹利众、婆罗
门众、若居士众、若比丘众,于中闻有愧耻;
无数由旬内,沙门、婆罗门称说其恶;破戒恶人
死堕恶道。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

有五种净果:火
净、刀净、疮净、鸟净、不任种净。复有五净:若
剥少皮、若都剥、若腐烂、若破、若瘀。

有五法
令正法疾灭,何等五?有比丘不谛受诵,憙忘
误,文不具足,以教馀人;文既不具,其义有阙。
是为第一疾灭正法。复次,有比丘为僧中胜
人上座,若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诸不
善法,放舍戒行,不勤精进,未得而得,未入而
入,未證而證。后生年少比丘仿习其行,亦多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1b 页 T40-0561.png
破戒,修不善法,放舍戒行,亦不勤精进,未得
而得,未入而入,未證而證。是为第二疾灭正
法。复次,有比丘多闻,持法、持律、持摩夷,不以
所诵教馀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便命
终;彼既命终,令法断灭。是为第三疾灭正法。
复次,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不能忍辱,
馀善比丘即便舍置。是为第四疾灭正法。复
次,有比丘喜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
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第五疾灭正法。复有五
法令正法久住(反上句是)

尔时有异比丘往佛所,白言:「大德!以何因缘
正法疾灭而不久住?」佛告比丘:「若比丘在法
律中出家,不至心为人说法,亦不至心听法
忆持,设复坚持,不能思惟义趣,彼不知义,不
能如说修行,不能自利,亦不利人。」佛告比丘:
「有是因缘,令法疾灭而不久住。」「大德!复以何
因缘令法久住?」(反上句是)

尔时佛告诸比丘:「比丘至
僧中先有五法:应以慈心;应自卑下如拭尘
巾;应善知坐起,若见上坐不应安坐,若见下
座不应起立;彼至僧中,不为杂说论世俗事,
若自说法,若请人说法;若见僧中有不可事,
心不安忍,应作默然,何以故?恐僧别异故。比
丘应先有此五法,然后至僧中。」

尔时世尊在
瞻婆城伽伽池边,白月十五日说戒时,于露
地坐,与众僧俱前后围绕。时有比丘举彼比
丘见、闻、疑罪,当举罪时,彼比丘乃作馀语答,
便起瞋恚。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彼人
于佛法中无所堪任,无所增长,譬如农夫田
苗稊稗参生,苗叶相类不别而为妨害,乃至
设谏篇第十四¶ 第 561c 页 T40-0561.png
秀实,方知非谷之异。既知非谷,即耘除根本。
何以故?恐害善苗故。比丘亦复如是,有恶比
丘行来坐起,摄持衣钵,如善比丘不别,乃至
不出罪;时既出其罪,方知比丘中稊稗之异。
既知其异,应和合为作灭摈除之。何以故?恐
妨善比丘故。譬如农夫治谷,当风筛扬,好谷
留聚其下,秕𦮽随风除之。何以故?恐污好谷
故。如是恶比丘行来入出,如善比丘不别,乃
至不出罪;时既出其罪,方知比丘中秕𦮽秽
恶。既知已,应和合为作灭摈除之。譬如有人
须木作井栏,从城中出,手捉利斧,往彼林中
遍扣诸树,若是实中者,其声贞实;若是空中
者,其声虚而㽄。而彼空树根茎枝叶如贞实
者不异,至于扣时,方知内空;既知内空,即便
斩伐,截落枝叶,先去粗朴,然后釿刬细治,内
外俱净,以作井栏。如是恶比丘行来出入,摄
持衣钵,威仪如善比丘不异,乃至不出罪;时
既出其罪,方知沙门中垢秽稊稗空树。若知
已,即应和合作灭摈。何以故?恐妨害善比丘
故。」而说偈言:

「 「同住知性行,
 嫉妒喜瞋恚,
 人中说善语,
 屏处造非法。
 方便作妄语,
 明者能觉知,
 稊稗应除弃,
 及以空中树。
 自说是沙门,
 虚妄应灭摈,
 已作灭摈竟,
 行恶非法者。
 清净者共住,
 当知是光显,
 和合共灭摈,
 和合尽苦际。」」


佛说如是,诸比丘闻,欢喜信乐受持。
尼羯磨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