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299b 页
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卷第三
沙门 一行 述记
*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者上品巳约种种心相对辨
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
品次明入漫荼罗行法其众缘支分及所要真言皆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299c 页 X23-0299.png
于此中广明譬如巳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诸
器物方便攒摇以从缘起故当知不异十缘生句也
复次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
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
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
萨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虽复情无
所吝而不授与干将莫耶以不知运用方便故必伤
其体今此法门亦复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
来众生轻慢法故不能咨访善知识未蒙三密加持
而自师心执文辄自修学久用功力无所能成反谤
此经谓非佛说又此经文有浅略深秘二释就深秘
释中复有浅深辄尔披玩者以不解密号故谓是因
缘事相心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以
如是等因缘感匮法业于无量劫堕恶趣中所以修
学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荼罗也漫荼罗名义下当更
释。
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说此诸
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议法界超越心地乃至一切支
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
众生故遍至十方还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者即金
刚手承佛神力领解上文先叹世尊甚为奇特由具
大方便故乃能说此诸佛自證三菩提所谓自心自
觉不可思议法界出过一切心地的无所依也如世
间人举趾动足皆依于地菩萨亦如是依心进行故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0a 页 X23-0300.png
名此心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来巳
度此微细戏论进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也虽究竟
寂灭不可言宣而能以种种方便道为众生类如本
性信解而演说法即是领解一切智心无尽庄严之
迹也不思议法界即喻莲华台种种方便道即喻莲
华叶此领解中文虽简略而提举宗通妙旨无所不
周次即请佛唯愿世尊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
大漫荼罗王也今且约胎藏而为喻行者初发一切
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缘识种子初托胎中尔时渐次
增长为行业巧风之所匠成乃至始诞育时诸根百
体皆悉备足始于父母种姓中生犹如依真言门学
大悲万行净心显现又此婴童渐具人法习诸伎艺
伎艺巳通施行事业如于净心中发起方便修治自
佗随缘利物济度众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复次初
入净菩提心门见法明道如识种子歌罗罗时前七
地以来为大悲万行之所含养如在胎藏无功用以
去渐学如来方便如婴童巳生习诸伎艺至如来一
切智地如伎艺巳成施于从政故名大悲胎藏生又
是一重秘密漫荼罗也今以莲华喻此漫荼罗义如
莲种在坚𣪊之中枝条华叶之性巳宛然具足犹若
世间种子心从此渐次增长乃至初生华疱时莲台
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又由此
叶藏所包不为风寒众缘之所伤坏净色鬓蕊日夜
滋荣犹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巳于日光中显照开敷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0b 页 X23-0300.png
如方便满足今此中妙法莲华漫荼罗义毗卢遮那
本地常心即是华藏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如
众实俱成十世界微尘数金刚密慧差别智印犹如
𩯭蕊十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
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
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然以如来加持故
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
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
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
众生喜见随类之身若以轮王灌顶方之则第三重
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楑第一重如宗枝内
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华台常智为大漫荼罗王也
若自本垂迹则从中胎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
门从第一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
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三重种种门若行因至果则第
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
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
藏由此言之则诸众生类本性信解虽复无量无边
而此漫荼罗法门所为义利亦复罄无不尽故云为
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也。
经云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于大众会中遍观察巳
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今说修行漫荼罗
行满足一切智智法门者此中大会即是法界漫荼
罗所摄应度众生今佛欲说深密之行为令不差道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0c 页 X23-0300.png
机故以慧眼遍观察之即此慧眼所加持故先世善
萌无不开发犹如良田巳布善种即堪受时雨之施
也此修行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
乃至成佛于是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
通名娜耶漫荼罗中诸善知识如造乘治道及将导
者众生乘而行之名修漫荼罗行此行梵音折利耶
也且如下文云先为弟子择治平地若论外事自如
常释若为我倒凡夫择得一念守斋种子心治令平
正亦名治地乃至为一生补处菩萨择去心中无明
父母极细之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则经文一一言
之下治地之义凡有几重例如十缘生句皆渐次转
深不可穷尽也执金刚作如是劝请佛佛还以此印
印之而后演说故云满足一切智智法门若此地不
满则不能普为一切众生作救护安乐也。
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本昔誓愿成就无尽法界
度脱无馀众生界故一切如来同共集会渐次證入
大悲藏发生三摩地者以如来本行菩萨道时立如
是誓愿以我当成就一切诸佛法界悉皆度脱无馀
众生界今所愿巳满而应度众生不尽以众生无尽
即是法界亦无尽也界有三种所谓法界心界众生
界离法界无别众生界众生界即是法界离心界无
别法界法界即是心界当知此三种无二无别为欲
转释法界义故此次言无馀众生界以众生界未得
一切解脱即是法界未得遍满成就故如来勤修事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1a 页 X23-0301.png
业无有休息也即以此本愿因缘故一切如来同共
集会如僧中有大事因缘若结界说戒之类则众僧
集会同共印持以一戒一见故不应别众也今将说
满足一切智智法门亦是诸佛大事因缘以同一本
誓同一法界故皆悉集会共以神力加持也渐次證
入者如初无畏时以声字观修漫荼罗行第二无畏
于有相观中修漫荼罗行第三无畏于唯蕴无我心
中修漫荼罗行第四无畏于法缘心中修漫荼罗行
第五无畏于无缘心中修漫荼罗行第六无畏于平
等心中修漫荼罗行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
修漫荼罗行略以行位分之以作十六重深浅不同
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种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长因缘
有慧方便业受用之果如前所说从一一门各流出
种种门等其中从因向果则三密方便展转不同究
极至心王大海方一味无别耳今此十方诸佛本行
菩萨道时各乘一法门至于一切智地以将说普门
众行发起因缘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从本所修
行道渐次證入一一观之如菩萨修行禅时于九次
第定中逆顺出入定散超间奋迅游戏无不自在是
诸如来渐次證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亦复如是或
观无尽法界以一切心为一心以一切门为一门或
观无馀众生界以一心为一切心以一门为一切门
若以此十六重玄义即横竖统摄十二部经则旋转
无尽也。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1b 页 X23-0301.png
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
严藏时普门一一身各遍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漫
荼罗图位故还约佛身上中下体以部类分之自脐
以下现生身释迦示同人法及三乘六趣种种类形
色像威仪言音坛座各各殊异及其眷属展转不同
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自脐以上至咽
出现无量十住诸菩萨各持三密之身与无量眷属
普于八方如漫荼罗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
重从心以下是持大悲万行十佛刹微尘诸大眷属
从心以上是持金刚密慧十佛刹微尘诸内眷属通
名大心众也从咽以上至如来顶相出现四智四三
昧果德佛身即此八身于一切世界中徒众刹土名
号身业诸受用事皆悉不同亦于八方如漫荼罗本
位次第而住。
经云为彼从初发心乃至十地诸众生故遍至十方
还来佛身本位中住而还入者释曰菩萨者谓初发
净菩提心时见此漫荼罗巳遍法界升第二住又逾
广逾深作十转开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后所见圆极
如是安布分位巳即皆遍至十方于自法界门施作
真言事业示现进修次第教授众生此相现前了了
无碍下文所说但开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又今普
现随类身而言悉现如来身者明本迹俱不思议加
持不二岂欲令独一法界作种种形耶行者如是解
时观毗卢遮那与鬼畜等其心平等无胜劣之想辄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1c 页 X23-0301.png
从一门而入皆见心王是故作佛事巳还来入佛身
本位本位中住而复还入意明一切方便毕竟同归
也。
经云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
漫荼罗位初阿阇梨者从此以后迄灌顶教诫竟金
刚手问得几所福德聚而白佛言从今以后我当供
养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同见
佛世尊故此明入漫荼罗众多支分又自大力明妃
迄第二品末明缘坛行事所要真言也就众多支分
中最初明阿阇梨支分所以然者佛说此经要从师
受不得辄尔修行若无明师则所传无寄故也然以
解二种义故得阿阇梨名所谓浅略深奥分若观前
人未有深解之机则顺常途随文为释若巳成就利
根智慧则当演畅深密而教授之今还以此二分释
阿阇梨义若于此漫荼罗种种支分及一切诸尊真
言手印观行悉地皆悉通达得传教灌顶是名阿阇
梨若度违顺八心證寂然界是名阿阇梨若巳心王
自在觉自心本不生名阿阇梨若生极无自性心得
入如上漫荼罗海会名阿阇梨从此复有十重深行
乃至于解三密人中最为上首如金刚萨埵是名阿
阇梨复次毗卢遮那是名阿阇梨是故作最初阿阇
梨事业时即须观照自身即同于金刚萨埵毗卢遮
那以身语意密印而作加持乃名善住师位不尔无
所能成也自馀深行者可以意得次明阿阇梨众德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2a 页 X23-0302.png
应发菩提心者谓生决定誓愿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必当普度法界众生此心犹如幢簱是众行导首犹
如种子是万德根本若不发此心亦如未托歌罗罗
则大悲胎藏何所养育自不能建立善根况复为人
师耶当约一一地作深密释乃至毗卢遮那始名无
尽法界究竟发心耳妙慧慈悲者般若有二种有与
六波罗蜜和合般若有实相般若此中意明初句此
慧犹如巧风能轨匠歌罗罗心使百体成就行者犹
有慧故则能善知通塞判决是非于漫荼罗一切事
业中动合规矩心无疑滞乃堪作阿阇梨以要言之
若同毗卢遮那智业圆满是名深行阿阇梨也慈悲
谓怜悯之心彻于骨髓诸有所作皆为建立众生必
使成就无尽法界之乐度脱无馀众生界之苦若无
此心则如胎藏不成又安能有所含养乃至毗卢遮
那以本愿故住于加持世界普现悲生漫荼罗是名
深秘阿阇梨兼综众艺谓妙善世间种种伎艺也谓
声论因论十八明处六十四能算数方药观相工巧
之类也缘漫荼罗所要皆不假于人则造次施为无
阙乏之过然后堪作阿阇梨复次行如是法中尽与
实相不相违背名为妙善众艺复次于一切总持三
昧门道品诸度四辩四摄力无畏等皆得善巧则能
随意造作秘密漫荼罗名为妙善众艺也善巧修行
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深修观察十缘生句见甚深中
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诃般若中广说若行者于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2b 页 X23-0302.png
文字及观心中善得通达离于见著乃应为人作世
间阿阇梨也。
复次初劫智慧犹与二乘共行亦非
甚深般若第二劫智慧尚与二乘共闻亦非甚深般
若第三劫等虚空心无边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议
乃名甚深般若堪作秘密行阿阇梨也就秘密中又
渐次转深乃至佛为十地说般若则九地非其境界
唯大毗卢遮那得名究竟阿阇梨也通达三乘者谓
于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义能难能答堪可匠成
三学拔除弟子恶邪乃应作阿阇梨若不尔者或为
佗论议师辈之所摧屈则于传法无力生佗不信也
又此经宗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
住蕴中即摄诸部中小乘三藏如说观蕴阿赖耶觉
自心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如说极无自
性心十缘生句即摄华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
入其中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
如来秘藏皆入其中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若
能持是心印得广开一切法门名通达三乘也。
复
次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
浅深重数如前说也善解真言实义者如真言门有
种种真言种种身印种种本尊乃至具缘供物一一
支分声字形色诸相不同随事分别识其性类知如
是法寂灾处用如是法增益处用如是法降伏处用
如持明藏苏悉地等广分别说此是通达真言实义
所以然者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如真言中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2c 页 X23-0302.png
有质多字浅释只名为心若作深秘释质谓遮
字带三昧声也遮是无迁变义无迁变即是佛性佛
性亦名般若波罗蜜亦名首棱严三昧是故定慧具
足多字是一切法如如解脱不可得义若如是说心
乃名妙极之语也。
复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义右
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亦是一切智
五轮譬喻义如本尊形女是禅定男是智慧黄色是
金刚身白色是大悲赤色是大慧青色是大空黑色
是大力乃至一切缘中皆有第一实际义岂可如文
生解耶若通达如是实义乃应作阿阇梨亦约三劫
十地以明深行也知众生心者以阿阇梨善知三部
上中下用种种性类差别及住瑜伽故以加持方便
能了知众生心行也如有来求法者师应谓言汝且
随所安我当思惟即时持彼名字入于静室如法持
诵观彼因缘以本尊加被故当见相貌若是外道欲
来盗法或伺求其便而来诈亲尔时本尊或现外道
等形审观像类自然可识应方便遣谕言善男子夫
求法者应先断除一切恶见巧伪之心又诸菩萨为
度众生故能作种种难行苦行汝今岂能为此难行
事耶且随本缘而作利益若境界中见本尊在漫荼
罗将引弟子为其灌顶或持以付之如是等种种善
相则应摄授。
复次若本尊舍本色像而作赤色是
人性多瞋恚黑色多痴黄色多贪白色多善缥色多
无记及于漫荼罗中观察华所至处上中下类种种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3a 页 X23-0303.png
徵相亦可知彼心机是器非器也然于如是相中不
应取著亦以十缘生句而观察之于如是事一一明
了堪住师位也复次深秘释者知众生心即是如实
知自心以能知自心故即能明识佗心如家有宝藏
即善鉴佗宝乃至诸根性欲本末因缘心所动作戏
论无不了了通达是名深行阿阇梨也信诸佛菩萨
者阿阇梨言一切善法以信为首当最初说之今顺
梵文语便兼以通于后位故作不次说耳谓此宗初
入法门时意尤浅近难识且三乘实相无不离于文
字而真言者要须口诵梵文心亦观之或屈申支节
犹如戏弄或修三昧乃观女人之像或忿怒等形或
以水灌顶或造作火坛若欲以心识筹量则加持之
迹又不可见自非具深信者安得不疑惑耶又此行
者于众缘事相皆以谛信行之若勤苦多时未蒙现
益尔时即自思惟由我功行未至或由我三毒垢染
惑障重故如浣衣钻火但勿中途休废自当纯净目
睹光明耳复当思惟幻喻如药物和合而得升空住
寿亦非利根智慧所能思议但令妙解其术无不成
者以此深心净信离疑惑故渐得法验现前复由法
验现前故信解转增不可沮坏若不如是者则同无
手之人虽至大宝藏中空无所得况在阿阇梨位乎。
复次众生一念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
海会乃至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复
难信故法华中补处三请如来四诫然后演说今此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3b 页 X23-0303.png
经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生可成若能谛受不疑到
于信地或度于信解乃名深行阿阇梨也得传教灌
顶等善解漫荼罗画者灌顶有二种谓于弟子法中
得灌顶巳渐次进修乃至成就阿阇梨众德尔时阿
阇梨欢喜更为造漫荼罗作传教灌顶如法慰喻言
佛子汝巳于秘密藏中随顺修学具足明了堪能教
授于佗汝今巳得善利乃至诸贤圣众亦皆称叹今
巳作灌顶竟汝当以真净心传持流布使如来秘密
藏久久不灭如是随其所应种种慰喻巳即应为人
作漫荼罗阿阇梨也。
复次行者于瑜伽中阿阇梨
众德成就尔时深行阿阇梨为作心漫荼罗尔时弟
子了了明见蒙大毗卢遮那以大慈悲水作心灌顶
是事下当更说乃至地波罗蜜满足时十方诸佛现
前灌顶授佛职位皆名得传教灌顶也巳得传教灌
顶不应作最后断种人应绍先师事业度诸弟子即
此最初方便须解漫荼罗图像故次明之谓此中一
一方位相貌调布众色缋画庄严皆应自善其事不
看佗面乃堪作阿阇梨也。
复次能于净菩提心以
慧方便画作无尽庄严大漫荼罗王乃名深行阿阇
梨其性调柔离于我执者此我执梵本作灌顶字阿
阇梨相传云此字义不相应当云离于我执也其性
调柔即是安住传教威仪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
卒暴虽种族色相多闻智慧无不出群绝众亦不生
高慢之心能慈心下济诱诲新学乃至卑小姓等亦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3c 页 X23-0303.png
不怀下劣之想嫉妒之心但一心以法自调依法而
住如是调柔即是离于我执是转相释也。
复次调
柔者如百练纯腊以调柔故随工巧之手无所不为
今行者净治此心一切粗矿尽故随巧慧之手无所
不为故能住忍辱地随缘应物又诸佛菩萨法门中
入道犹如上族诸天龙鬼法门中入道犹如下族即
以此身作大日如来尊特相海犹如色貌第一望不
能作者犹如垢衣蕞染于一心中悉闻诸佛说法分
别不谬名为多闻望六根暗塞者名为少闻无量智
慧自然开敷名为智慧无明三毒名为愚痴以如是
诸法毕竟等故不应心有高下故名调柔唯佛一人
乃名一切调柔善住阿阇梨法也于真言行善得决
定者谓于造立漫荼罗种种方便中心得决定离诸
疑网所谓如是护身如是结界如是迎请如是净诸
供具而以奉献以如是真言手印加持乃至持诵进
修及成悉地时亦有无量次第是法备在下文及供
养次第中不能缕说若行事时及与佗决择违妨方
复踌躇观察或取本寻捡不名善作阿阇梨也。
复
次阿阇梨以于瑜伽得决定故随有所作皆与三昧
相应如献华时即与华三昧相应此中本尊明了现
前若奉香灯涂香阏伽水等时亦与香三昧乃至香
水三昧相应一一本尊亦随事现前如是一一缘中
皆是入法界门皆见善知识旋转运用时皆与理相
应即不复临事稽留方始作观当知是人堪作秘密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4a 页 X23-0304.png
阿阇梨也究习瑜伽者谓善修相应法也谓于三部
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达皆与正理相应名
善修瑜伽又于息灾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
或增益法中即能以此方便降伏息灾于降伏法中
即能以此方便息灾增益随彼彼相应之法皆善分
别之名善修瑜伽又于漫荼罗中种种本尊三昧形
色字印性类威仪及供养成就时运心观照方便皆
巳相应修习此中障碍及悉地相亦善觉知乃可传
法也。
复次大悲胎藏发生三昧中有种种法界门
种种善知识如善财童子次第询求或于如是法门
巳善修行而于馀门未能究习若入普门世界时则
能于一念中具足相应是名深行阿阇梨也住勇健
菩提心者勇健是雄猛无怯弱义所以须此心者以
真言行者未见真谛以来当有违顺境界或现种种
可畏形色或作异声乃至震动大地或有大力毗那
野迦现作留难尔时安心不动无有退屈依于法教
而净除之犹行者见此净菩提心有大义利故自然
出生入死无怖畏想彼魔事不能留碍也又未见菩
提心时于瑜伽中当有种种相现所谓地水火风虚
空青黄赤白黑等诸异相貌尔时心未明了故不能
甄辨亦不应生退转之意但作是念此事非无因缘
若我见谛时于菩提心明了无碍自当解耳又当以
十缘生句观之心不取舍但当勇进行菩萨道既證
菩提心巳即知往昔某时有如是相复于某时更有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4b 页 X23-0304.png
如是事相皆为如是因缘无不鉴其先兆识其本末
也。
复次行者照见心明道时即于无尽大愿得坚
固力乃至毗卢遮那金翅鸟王俯观法界大海如视
明镜奋止观翅搏天人龙乃是勇健菩提心也秘密
主如是法则阿阇梨诸佛菩萨之所称叹者以众德
兼备故即能流通密教不断佛种是名佛之真子从
真言行生常为众圣之所称叹也若弟子修瑜伽行
则能见此上人天龙八部恭敬供养或见十方诸佛
称其名号劝发大众如释迦牟尼说萨波崙求法因
缘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远
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佗者即是阿阇
梨支分中明摄受弟子仪式也此中众生有二种或
巳发菩提心往诣善知识所求请真言行法或未发
菩提心而师自鉴别之知彼堪为法器能持是法或
于瑜伽中见彼根缘或诸佛菩萨之所嘱累令为灌
顶而教授之或亲见众圣为其作灌顶法然后付嘱
令其教授有如是相乃可传法也如贫里秽食不可
置于宝器轮王妙药不可使薄福之人辄尔服之以
不消故或能断命故须函盖相称即授受皆得其宜
又如弊衣垢腻滋甚则不可顿加染色先当教令浣
濯然后可以施䌽绘之功众生亦尔若先习垢染则
不染法界之色故须远离诸垢也有大信解者此信
解梵音阿毗目讫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4c 页 X23-0304.png
巳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
信者此信梵音舍攞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
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诳故即便谛
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文信诸佛菩萨义同梵语本
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若人闻说如
上不思议法界以宿殖善本神情明利故即能忍受
其言知众生心中决有此理名为信解又先世巳曾
亲近善知识故于三宝缘深虽不可比量筹度处即
能悬信故曰深信勤勇是精进别名释论云譬如穿
井以见湿泥转加精勤必望得水又如钻火巳得见
烟倍复力励必望得火故次信解而明勤勇也所以
然者今此自然智慧要因瑜伽而此瑜伽必须大精
进力故释论云禅定智慧不可以福愿求亦非粗观
能得要须身心精勤急著不懈尔乃成办也如佛所
说血肉脂髓皆使竭尽但令皮骨筋在不舍精进如
是乃得定慧得是二事则众事皆办故须具精进性
者方可传授也。
复次精进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能
发动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若无勤勇之心
则虽有宿殖之业无由发起乃至今世利乐尚不可
得何况菩提道耶是故由发行因缘便得深信以深
信故即能志求胜法荷负众生须养以大悲胎藏令
得增广故云有常念利佗之性者方可传授也。
复
次阿阇梨于瑜伽中见闻诸佛菩萨称其名具如斯
德或见在众圣前至诚勤恳希求道要经历多时初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5a 页 X23-0305.png
不懈退乃行利佗之事救摄众生本尊哀悯遣令教
授诸如是例可以意知又深行阿阇梨六根净故见
彼无量劫来障道成道因缘无有错谬又于普门漫
荼罗根缘相摄之处亦悉知之乃名善观弟子也。
经云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
是告言者此有二义一则除弟子疑心故但恐无智
疑悔则为永失是以不妄与人必是可传自当求而
授与不俟来请也二为除阿阇梨吝法心故乃至无
间火聚中有可流通亦当往赴况遇良缘求而不惠
耶。
次有五偈明劝发方便初偈云佛子此大乘真
言行道法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者意言汝佛子
当知今此大乘真言行所乘之道法则仪轨以汝是
大乘器量故堪能信受我今当正说之也。
次偈过
去等正觉及与未来世现在诸世尊住饶益众生如
是诸贤者解真言妙法勤勇获种智坐无相菩提者
是开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方便门唯以一道成佛更
无馀道也以佛佛同道故今还引诸佛證明是事如
法华中广说又言住饶益者谓多所饶益安乐众生
即是如来住处也诸贤者即是如来由普贤愿行悉
巳圆极故以为称皆由解此真言妙法得大勤勇成
一切智就偈颂者省文故云种智也坐于诸法寂灭
即是菩提非巳成今成当成无法可观不从佗得当
有何相耶此菩提不可说以示人故。
次偈更以外
迹明之偈云真言势无比能摧彼大力极忿怒魔军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5b 页 X23-0305.png
释师子救世者意言虽无定相而具一切威力能伏
诸魔制诸外道开甘露门转大法轮一切人天见如
是迹故号为释迦师子救世间者如见暖知火故当
信受也。
次偈云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慧方便作
成就当获萨婆若者是劝发行人令求彼果汝今幸
自有心何不證之但当以此妙慧而作成就不久自
当成一切智也上文金刚手直问毗卢遮那云何得
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实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今
此中教授义亦同然直举无相菩提便即劝令修證
更无行位差别可以错于其间虽前品广明诸相作
种种名字庄严至论心处意皆如是也。
经偈云行
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彼坚住受教当为择平地者
言阿阇梨巳得弟子次明治地支分也此中行者字
梵本云真言者以偈中不可六字故取意删之下文
类有此例不复烦说谓真言者数数以如是善法发
起其心令彼意乐渐得增广故彼坚住受教不复移
转方为作漫荼罗或于瑜伽中见彼根缘巳固然后
择地也金刚顶大本及苏悉地等经广说地相然其
大意者今此世界自不如馀净域坦然平正但随下
文所说诸胜处中择取平正端严可造圆坛之处辄
使动作施为无所妨碍便可充事也。
复次今造诸
坛何处皆得如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平正心地方作
大悲漫荼罗但随所说胜处中有少分平正可净治
处便于此中开出万德漫荼罗浅深重数准前广释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5c 页 X23-0305.png
也偈云山林多华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应作
圆坛事业者诸胜处中最以山林为上虽重岩众峰
端严幽寂若无华果流泉人所不乐则众缘多阙亦
不堪住故须有种种名华甘实兼有清净泉池情所
爱悦之处则是佛所称叹可作漫荼罗事业也或行
者于三昧中见如是胜处若闻圣尊之所称说令于
彼处作之下文例尔也。
复次山者梵云娜伽是不
动义谓阿阇梨瑜伽中观此行人住于四姓法中所
行善事坚心不动谓敬事师长孝养父母等随有八
心华果开萌可出生净法处便可建立漫荼罗也。
复次净菩提心安住谛理坚固不动八方大风不
能震摇大悲方便华果处处弥布常流净法利乐众
生最是佛所称叹好作漫荼罗处也。
次偈云或在
河流处鹅雁等庄严彼应作慧解悲生漫荼罗者若
不得名山即泉水为其次谓诸河流常无断绝之处
妙音好鸟翔集游泳端严清洁远离嚣烦即可作坛
也雁非正翻梵本云娑罗娑鸟状如鸳鸯而大
声甚清雅此方所无故会意言耳虽世谛漫荼罗亦
须慧解持真言人乃能建立故云应以慧解作悲生
漫荼罗。
复次水是流不住义其心不滞常能胜进
名之为水福河不断名之为水以先能安心谛理人
自不可多得但使从本净流出巳正趣是中者即可
运无碍慧为建立悲生漫荼罗也妙音众鸟庄严是
能宣畅法音之义亦是常念利佗故众生所归咸得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6a 页 X23-0306.png
欢乐即叹其恩德有大名称也。
偈云正觉缘导师
圣者声闻众曾游此地分佛常所称誉者若此山泉
福地众圣所曾游履自属上条今此中意言虽非如
上胜处而是诸佛缘觉及声闻弟子等得道涅槃之
处或久住其中又其次也如西方八塔及三乘圣众
遗迹甚多皆是大威德诸天常所护持瞻礼犹如般
若经所在之处诸小鬼辈不敢停留故法验易成也
佛所称誉谓犹如仙人住山世尊记说于中易可得
道之类是也。
复次若人巳发菩提心即是诸佛生
地亦是得道转法轮般涅槃处亦是久住其中以四
威仪广利众生之处虽未闻秘藏但得三乘共行处
亦名吉祥谓观察性空无相无作无有我人众生寿
者此是二乘成道入涅槃处亦是种种本生经菩萨
弃舍身命学波罗蜜处皆可就中作漫荼罗。
复次
自谓巳得涅槃生灭度想是声闻辟支佛所游地分
若不得一向求菩提人即应平治此中画作悲生漫
荼罗也。
偈云及馀诸方所僧坊阿练若除者圣迹
之外但随方国土诸梵行者所居僧坊梵音毗诃罗
译为住处即是长福住处也白衣为长福故为诸比
丘造房令持戒禅慧者得庇禦风寒暑湿种种不饶
益事安心行道令檀越受用施福日夜常流无有断
绝故名住处也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
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
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复次若离菩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6b 页 X23-0306.png
提心而修一切善法所谓广行檀施受无量律仪修
种种禅定受持十二部分教思惟义理慈悲精进化
度众生以众行无将导故皆名无圣迹僧坊然亦凡
圣同居是生福之处亦其次也除共二乘般若自馀
声闻缘觉一切法门以远离大悲自求出要皆名无
圣迹阿兰若处亦可即就其中择治平地画作漫荼
罗也。
偈云华房高楼阁胜妙诸池苑者若不得如
上福地不可便停应择取俗间胜处若端严清净便
可作法房是上古以来众生以惭愧故不欲令襞幔
彰著亦可以庇卫其身自护护佗楼阁是西方重屋
上高显平露处池谓清净池沼多有水生诸华人与
非人咸所爱乐苑谓园林多名香耎草芳木郁盛肃
然幽静可屏喧烦皆又其亚也。
复次若见行人虽
未入馀方便道中然其体性具足惭愧常能自护亦
能护佗或其心明白多知少诸障碍乃至犯罪亦能
发露向人求自清净无所隐秘亦可传授也又池是
渴水无厌义谓此人虽未得深法味而能虚心听受
渴仰无厌园是多人游观处谓此人性多悲悯好行
慈济咸所归仰赖其荫庇此皆大乘种性亦可匠成
也。
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
人得道处者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
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漫荼罗火神是净行梵
志火祠之所尤为清洁故可立坛牛栏者西方聚落
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蓾𡲘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6c 页 X23-0306.png
遍地重积梵俗亦以为净虽然须牛移去若牧牛见
在亦不中作也河潬正翻当云攒流处谓有两水或
多水于此处会合此侧及中间频经泛涨荡涤无诸
秽恶天庙是宗事世天者斋祈之室亦多清闲然有
诸外道邪见不信则不应于此处作也空室谓世人
所造居室后时舍之而去以无诸愦杂故堪作法仙
人得道处是世间求五通者久所栖止得成就处必
无馀好处亦可于中造漫荼罗也。
复次制底是建
立高胜义谓此人常能建立白法志不屈挠虽未现
修圣教当知先世树福内有善根故名为塔又火能
焚灭荒秽谓此人身口意虽未能清升出离然内有
慧性好行净业有过能改故名火祠牛是行义栏是
闲防义谓此人质性调柔易可驯御兼于五情耆欲
能自制止不至放逸故名牛栏攒流谓于三乘中其
心犹豫不知定趣何道阿阇梨亦当以法劝谕言此
诸方便皆是佛教但随汝最欣乐处一向学之所到
会同不应疑虑也若是邪正难信则当断其迷津示
其正路以能兼信故即是先世曾经法水荡涤其心
亦名河潬也天祠谓不求三乘而志愿天乐为欲授
受令离三恶生正见天中故须摄受是名天祠空室
谓此人虽在尘俗而性好虚寂厌世俗嚣烦是善根
将熟之相如女人胎渐成就则欲意自轻故堪教化
若志求无色天道亦名空室也仙人得道处谓但发
心求五通持明仙道或愿长寿成就世间种种悉地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7a 页 X23-0307.png
亦可随彼情机而诱接之也。
复次有诸异学深乐
围陀火祠之法愿生梵世闻佛秘藏中亦有火天真
言行法旨趣甚深故即从此门而入正法复有奉事
自在毗纽天那罗延日月尊等种种世天若闻佛秘
藏中亦有彼等诸天真言行法乃至毗卢遮那大我
之身即便信受而入正法或有志愿生三界诸天者
闻佛秘藏中具有诸天乘真言行法能令于无量世
生彼天中不复退堕终成第一义天由此深心愿乐
得入正法或有宗习世间五通仙法者闻佛秘藏中
具有迦叶瞿昙大仙等种种真言能令获得不思议
神通乃至如毗卢遮那住寿长远彼便踊跃志求得
入正法以如是等种种门故佛说火神诸处皆可造
漫荼罗也。
偈云如上文所说或所意乐处利益弟
子故当画漫荼罗者乃至求诸胜地皆不能得不可
令此密教遂无所传但随阿阇梨心所好乐谓有利
益之地即可造漫荼罗也若深释者但观彼有少分
善根正希愿者皆可择其心地治令平正为造大悲
漫荼罗也又此众生乃至好乐遮文荼拿吉你者世
间小术亦于此门而摄受之能得见此本尊时自然
得见无量圣众也问曰上明择弟子中要具众德堪
为法器方乃教授而今择地义中乃至一毫微善无
不传者何耶答曰是中有二种弟子若求传法弟子
堪绍阿阇梨位者则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若结缘弟
子则举手低头之善无所不摄也又深行阿阇梨以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7b 页 X23-0307.png
明见根缘故或有人过去道机巳熟堪为法器而于
现世之中没在泥滓裁馀毫发善根故阿阇梨即择
此中少分平地开出秘密藏漫荼罗何必待安心谛
理之人方作佛事故与前说不相违也。
经云秘密主彼简择地除去砾石碎瓦破器髑髅毛
发糠糟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虫蚁蜣螂毒螫之类者
次明治地支分谓于前所择地中简取置坛之处掘
深一肘以来于其土中一一精择有诸不任用物及
虫等皆当去之若有此者能生众难于法有障也其
石及沙砾少可择者当选去之若沙石众多此处丛
积彼处复有不可简治令净者当舍弃更求馀处也
然大石平整有圣教说可于上立漫荼罗但土中杂
者应除去耳西方俗法多于瓦器中食食竟辄便弃
之谓为秽触不复受用如是比及馀种种破坏器物
并髑髅杂骨种种叉发皮毛糠糟秽草及诸灰炭刺
橛朽木以要言之如是等种种不任用物非本净土
者皆择出之若多不可择亦应舍弃更求馀处故云
等也虫蚁梵音吃㗚弭此语通含絓舍是微细小虫
皆摄也蜣螂是其大者更有蚯蚓等义可准知毒虫
谓蛇蝎蜈蚣蚰蜒之类皆应作方便驱遣令去若多
不可除即是有妨难处应可弃之。
经云离如是诸过者此例众多得意者自当临事甄
别谓地或倾侧或高下不平或色味不应圣教其色
中以黄白为胜若纯黑则不堪取而尝之味甜及淡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7c 页 X23-0307.png
则善辛苦咸涩等则不任用或掘之更填坑内旧土
不得满即不堪若更填盈出即好又就一处所中南
方则为下地但可作阿毗遮鲁迦耳。
复次阿阇梨
既知弟子心地堪可于中建立大悲漫荼罗即当住
于深定审谛分别观之以慧甄择去无所堪任杂秽
诸垢然后治令坚实为作庄严不然则宿业馀气能
生障碍也砾石如不信正法坚执我分拨无因果等
见以难可彫镌相浸润故终不能生善苗加功陶冶
亦无所出细执甚多互不相受故譬沙砾也碎瓦破
器如造五逆犯四重禁谤方等经等以心器败坏故
无所堪任设加法味亦不停住为诸善众之所弃捐
先当以慧方便手方为择去如是诸障也髑髅如破
坏菩提心障昔时曾具人法于众支分中最为上首
由命根绝故百体隳败无所能为缘此恶习设令重
发菩提心还复成障自喜令退屈故尤宜洗除使尽
馀气毛发谓六十心等与善种八心共体而生及巳
觉察则宜除剪未得出世间心以来杂起纷乱难可
条绪故名毛发糠糟如无明妄想心以取著戏论故
但得名相皮失实相米故以为譬灰炭谓乐小法起
二乘心若善根为此所焚则归于灰断不生大悲条
叶华果故以为譬刺骨谓曾于众生作种种不饶益
行犯种种杂碎律仪此是过去生死宿对残障故名
为骨朽木谓不欲懈怠之类不堪树艺匠成又梵文
兼有株杌义谓久远以来于诸烦恼有所偏习馀蘖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8a 页 X23-0308.png
深固难可拔除以如是诸过去业含藏在心地之中
故一心行道时魔事易兴故须豫加简择若多不可
简择则应弃舍此地别就馀机也虫蚁蜣螂毒螫之
类喻种种现行烦恼蝼蚁喻痴蜣螂喻贪毒虫喻瞋
此类甚多譬种种随烦恼诸微小者譬无量恶觉观
此辈皆有如来性尤宜将护勿使绝其命根但方便
驱遣使勿妨行道不秽污漫荼罗而巳若欲使极净
道场者百六十种上中下微垢皆应择使无馀乃至
灌顶地中絓非净土者悉宜简去方名究竟净也。
经云遇良日晨定日时分宿直诸执皆悉相应于食
前时值吉祥相者因择地事便明择时支分也凡所
为法事皆须与时义契合今将择治此地故于吉日
警发地神馀法事例可知耳良日晨者谓作法当用
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为吉祥
堪作漫荼罗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胜至此日
常念诵亦应加功也定日者西方历法通计小月合
当何日若小月合在白分内者其月十五日即属黑
分不堪用也又历法通计日月平行度作平朔皆合
一小一大缘日月于平行中又更有迟疾或时过于
平行或时不及平行所以定朔或进退一日定望或
在十四日或在十六日大抵月望正圆满时名为白
分十五日月正半如弦时亦为八日但以此准约者
即得定日也时分者西方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一
一时别有名号如昼日即量景长短计之某时作事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8b 页 X23-0308.png
则吉某时作则凶某时中则平各各皆有像类言宿
直者谓二十七宿也分周天作十二房犹如此间十
二次每次有九足周天凡一百八足每宿均得四足
即是月行一日程经二十七日即月行一周天也依
历算之月所在之宿即是此宿直日宿有上中下性
刚柔躁静不同所作法事亦宜相顺也诸执者执有
九种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与罗睺计都合
为九执罗睺是交会蚀神计都正翻为簱簱星谓彗
星也除此二执之外其馀七曜相次直日其性类亦
有善恶如梵历中说食前时者昼夜各有三时食前
可作息灾暮间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事也入漫茶
罗灌顶与息灾相应故云食前遇善境界者谓作法
时或地上或空中有色声等种种异相地上谓或遇
见童女执持五种牛味瓶或香水瓶或所持物与轮
印等同类或是世中所尊上物及器盛白粳米等洁
净盈满或所被服端严鲜丽或说种种吉祥相应之
音皆是成就相也空中谓忽睹庆云瑞气氤氲五色
或有彩虹鲜明閒错非时而现或作火色飞动如护
摩成就之形或于日傍有五彩现或作人形貌如住
禅寂或于空中有好音声谓白鹤孔雀鸳鸯鸿雁之
类清彻和雅人所乐闻如是等亦皆成就相也所以
须顺世谛者以胜义漫荼罗微妙寂灭醇信白心人
尚难信受况怀疑虑乎以所度之人曾习围陀祠典
伎艺明处若见造漫荼罗时分舛谬虑恐致不吉祥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8c 页 X23-0308.png
便生疑怪言我闻总持智慧者无所不达而今观之
尚不能择得好星善时况馀深事乎由此疑师疑法
故失坚信力反招重罪故须顺彼情机也。
复次如
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
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
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
也。
复次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幖帜所谓良日晨
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深行阿阇梨住瑜伽中
观察所欲度者本初种善根时为久为近因缘属谁
从何事起如行者初发心时或因见佛说法或睹神
变或见种种可悲苦事或于菩萨馀声闻缘觉而发
道心或以华香等供养如上福田心得欢喜便即发
愿希求佛果由彼先因现缘相感发故种种机悟不
同或如是时中菩提心有寂静力或如是时有增进
力或如是时有威猛力顺种种悉檀方便而建立之
则功不唐捐不生障碍也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
修习瑜伽行人以行者定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
昧或发行太速或发行太迟或过于中道或不及中
道致使机悟之时亦有盈缩如修照常理可至某缘
某时中宜应建立然有缘境迁移或未到时处而熟
或过此时处乃熟如是变通皆应善知故云良日也
时分者就行者一一地中自有十心此一一心各有
因根果合为三十心于此三十牟呼㗚多中应采细
甄择何时堪折伏烦恼何时可增益功德何时当顺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9a 页 X23-0309.png
中道寂心而住是名解时中细微之相也宿直者是
行人瑜伽行之月所涉缘境于一切缘境中皆见心
性如列宿大小像类虽复差别无不圆明也如月行
经二十七宿以所经之宿好恶不同故令世间侯月
之占亦复随异如箕星好风月行入箕则风起毕星
好雨月行入毕则雨降菩提心亦尔遇缘对境势力
不同令折伏摄受及寂行所施方便随转若阿阇梨
能深察根缘晓知是事名为善观宿直也九执者梵
音釳㗚何是执持义阿阇梨应观彼心力之手堪持
何事则所传密印不至唐捐如诸佛金刚慧印唯有
金刚心菩萨乃能执之若授与下地人则名执曜不
相应也就九执中日喻本净菩提心即是毗卢遮那
自体月喻菩提之行白月十五日众行圆满喻成菩
提黑月十五日众行皆尽喻般涅槃中间与时升降
喻方便力当知巳摄百字明门也土曜持中胎藏水
持右方莲华眷属金持左方金刚眷属木持上方如
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王复次如是五执即持
五色苏多罗土为信木为进金为念水为定火为慧
其馀二执罗睺主为覆障彗星主见不祥故不直日
也初日分如净心显现中日分如发起众行后日分
如万德巳圆功用渐息初夜分如自證之地住大涅
槃后夜分如念本誓愿起加持力周则复始巡转无
穷日体是一而四洲时分各异今此漫荼罗意欲开
发菩提心日故取食前时也遇善境界者是心无相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9b 页 X23-0309.png
无境界非是有为无为以佛五眼谛观亦不能见其
相貌然亦有种种善根发相可得了知若是见谛阿
阇梨自当现前通达若未见谛当于三昧中察其境
界或见彼修行六度时种种六毙不能留难或为众
圣之所称叹乃至授菩提记或如前种种印相于三
昧中现炳著奇特有异于常以因果类之可以意得
乃至普门相摄处皆亦可知也。
经云先当为一切如来作礼以如是偈警发地神者
阿阇梨将欲警发地神先运心思惟毗卢遮那无尽
庄严身周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亦复如是一
一无尽庄严身周遍法界从十住地乃至初地诸菩
萨分證庄严身无量无边满于法界无有间隙如胡
麻中油当观此身遍至一切众圣前以清净三业至
诚作礼由此因缘获无量福便当以无倒心施彼弟
子愿无障难速成无上菩提次当说偈警发地神也
如释迦牟尼佛初坐道场时谓魔王言汝由先世作
一无尽施故今得自在天主之身然我从无量劫来
修如是大施不可胜数乃至身肉手足亦无所吝云
何与我挍其优劣耶魔言我所作福汝巳为證汝之
福业谁当證明若无證者即堕负处也菩萨尔时申
右手指地说真实言我本于此地上行菩萨道种种
难行苦行地神證知当知此指即是身密印也尔时
无量地神从地踊出现其半身而作證明魔王军众
由是退散今阿阇梨欲令弟子不久绍如来位故亦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09c 页 X23-0309.png
以此印警发地神时彼地神生大欢喜而作是念今
此佛子乃能建立大事因缘为将护我等令无损恼
故而见警觉我应方便守护亦令离诸魔业以此众
缘力故即令此地同于金刚也所说阿利沙偈名为
自然成就真言若作法时当诵梵本今具录之也七
遍诵右手五轮按地。
怛文二合睇微沙引吃屣二合
睹捕哆赐译云汝天亲护者
萨么勃驮曩哆以
难引译云于诸佛导师 淅哩耶二合
娜也尾世铩数译云修
行殊胜行 部弭(净地也)播啰蜜哆(到彼
岸也)素者(等也)译云净地波罗蜜(义含等字) 么引
啰赛去声秆野佗毫釳难
二合上奴痕反译云如破魔军众 赦吃也二合
僧悉孕切系娜哆以那译云
释师子救世 怛引佗引痕么啰
惹延吃㗚二合埵译云我亦降伏魔
漫荼蓝隶履祛引藐蜜也
反痕译云我画漫荼罗
偈意先告地神云汝天女亲守护此大地者巳曾供
养亲近一切诸佛导师修殊胜行净治诸地净满诸
度及馀种种功德如摩诃般若中历法广明是以云
等今译偈五字为句不可具存然地波罗蜜中亦巳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0a 页 X23-0310.png
含此众德也次偈陈所以警发之意说诚实言如世
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伏天魔军众时汝于大会中
现作證明由是世尊号为释迦师子能独步无畏救
护世间我今亦欲随佛所行绍如来事是故画此漫
荼罗也我虽未得一切同于如来然以毗卢遮那三
密所加持故亦能现作佛身普集一切漫荼罗大会
是故汝今亦当现作證明使诸魔军众不能俎坏也。
复次地神是女天女是三摩地义即是大日世尊
护持一切众生心地三昧也如实相世尊昔在菩提
漫荼罗降伏无明住地魔王及与尘沙大众时以般
若波罗蜜手遍舒五轮按一切众生心地时汝三昧
现作證明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
是故号为寂业师子能以自在神通救世间者我今
亦欲平治弟子心地画作大悲漫荼罗汝亦当为作
證明令伏四魔军众也。
复次以字门释此阿利沙
具无量义然要其宗极正在佗字之中梵音怛多是
如义多字长引中即带阿声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如
于实相不增不减即以此义警发一切地神也彼诵
偈时应长跪两膝著地申智慧手舒其五轮平掌按
地方诵此阿利沙偈如是七度印之加持七遍此即
是名真言印相应也阿阇梨言欲作此法时先以三
昧耶法界金刚自性加持自身皆如供养法中所说
用啰字门自净心地及此道场地巳于瑜伽中先起
半月风轮以诃字加持之次起水轮以嚩字加持之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0b 页 X23-0310.png
次起金刚地轮以阿字加持之一缘谛观相应明了
善调心及气息一气诵阿字门相续不间力极息还
又复诵之或一息或三息乃至令有所觉触也以如
是一缘方便故即入三昧逮见秘密庄严佛菩萨大
会或自见内外地中诸过咎也。
经云以涂香华等
供养者非但警发而巳又当以种种香华灯明等供
养十方诸佛及地神也然此地中有三种谓以啰字
门净除自心地弟子心地及道场地皆以阿字门持
之使成金刚若就秘密释中明供养义亦复如是若
阿阇梨以净菩提心种种功德回向一切智智即是
供养自法界中一切诸佛及持地者以此功德回施
弟子资助成佛因缘即是供养弟子心法界中一切
诸佛及持地者若用庄严此金刚道场即是以法供
养十方世界中诸佛供养巳复应归命一切如来例
解可知也。
经云然后治地如其次第当具众德者
谓凡欲造漫荼罗先须作如是法方乃掘地择治亦
兼三种地义浅秘两释乃至如经所说次第具诸支
分故云当具众德也时金刚手为欲发明如来深密
之旨断除未来弟子疑惑心故头面礼世尊足而说
偈言佛法离诸相乃至不顺法然道者谓我亲从佛
闻诸法实相远离一切诸相法佛所住住于法位若
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自寂灭不可思议非思量分
别之所能及亦非因量譬喻所能表示若法相常尔
则非诸佛所能造作何况有为诸相能集成乎何故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0c 页 X23-0310.png
天中之天大精进者今乃说此择地造坛等有为事
相及与真言次第行法令修学者办种种香华供物
口随觉观言说身学手印威仪心缘本尊色皃形位
既是有为有相岂能正顺无为无相法尔之道乎唯
愿世尊开发是中深趣除世间如言妄执及疑谤之
情也。
尔时薄伽梵以下世尊偈答初云善听法之相者以
诸法实义相甚深难见是故诫令善听也夫法常无
性从众缘生即是无相之相越诸戏论汝欲更于何
处求觅无相无为之法耶故次句云法离于分别及
一切妄想若了知法相如是则照见心之实相从本
初以来常自不生尔时一切身口意业皆如虚空不
可穷尽故云我成最正觉究竟如虚空也然一切愚
童凡夫以不如实知故邪倒妄执种种境界所谓时
方诸相貌等常为爱水所润无明所覆若我舍于方
便直为众生说如是自證之法彼等云何悟解而能
进趣耶故偈次明设教之意云为度彼等故随顺方
便说也佛意言我以甚深法相不可直宣说故以方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1a 页 X23-0311.png
便力寄此漫荼罗具缘支分令初业者措心有地所
作不空即以此蒙佛加持兼得观察十缘生句故能
不动实相游戏神通普观一切善知识庄严一切诸
佛土不欲令诸行人放舍诸行住于无相又不令执
著诸行住于有相故云虽说时方所作业而实无时
方无作无造者彼一切诸法唯住于实相也若一切
有为之法皆悉住于实相岂得如彼痴人或欲逃避
虚空或欲贪著虚空乎复次阿阇梨于此中广说法
华经三车譬喻如彼长者诸子幼小无知虽种种善
言劝诫欲令出于火难终不能得时长者观彼深心
所著唯在嬉戏即以方便而告之言今此门外别有
三种妙车汝等当往取之可自娱乐时彼诸子以闻
游戏之名适其愿故情皆觔锐奔竞而出及其等获
宝乘庄严第一乃非彼等宿心所图今此漫荼罗法
门亦复如是如来以世间因缘事相拟议况喻不思
议法界以俯逮群机若可承揽便能普门信解勇进
修行及以蒙三密加持自见心明道时乃知种种名
言皆是如来密号亦非常情之所图也如言三月持
诵乃是性净圆明中三转方便岂可但作九旬解耶
又如东方宝幢佛乃是初发净菩提心义岂得但作
四方解耶以此例之则诸馀法门皆可意领故云而
实无时方乃至唯住于实相也。
复次世尊大悲无
限哀悯诸未来世障重根钝众生不能顿入法界故
于此深秘藏中以旋转总持兼存浅略方便设于事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1b 页 X23-0311.png
相之中思惟修习亦成世间悉地功不唐捐三密冥
资终成佛果故次偈云复次秘密主于当来世时劣
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唯依于有相恒乐诸断常时
方所作业善不善诸相盲冥乐求果不知解此道为
度彼等故随顺说是法也是故传法之人当善识根
缘又知法门分剂应病授药勿使过差机若著相之
人而辄尔为说甚深空义则令怖畏疑惑增其不信
若利根深智而辄授以浅略法门则以为不顺无为
正道而生轻慢既于佗无益又自犯三昧耶故应先
住瑜伽观彼本末因缘善了知巳当观此问答中施
权显实之意散入一切诸方便门而教授之则能多
所饶益故不生障难也。
经云秘密主如是所说处所中随在一地治令坚固
取未至地瞿摩夷及瞿摸怛啰和合涂之次以香水
真言洒净者如教所说凡造漫荼罗于七日内须毕
于最初日阿阇梨当住大日如来自性然后警发地
神严身方便皆如供养次第中说警发巳即用不动
尊真言加护之然后掘地如法择治彼应先掘中心
一肘量择毕还复填之若盈满有馀为上地如旧为
中不满者为下地如是次第除诸过巳细治所掘之
土稍稍填之润以牛液筑令坚固平正犹如手掌次
用瞿摩夷瞿摸怛啰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
粪及液为顺彼方俗法以为清净故就秘密释之瞿
是行义以入阿字门故则是诸法无行摩是我义夷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1c 页 X23-0311.png
则乘义何故诸法无行以一切法我不可得故若无
有我则无所乘及与乘者尔乃名为大乘也瞿摸义
同前释怛啰是如如离尘垢义即是心之实相若行
者能如是净治心地则能毕竟清净离诸障碍也凡
择地平治了知其方分即穿漫荼罗中心深一肘许
用成办诸事真言加持五宝五谷五药安置其中去
垢辟除等皆如供养法中说若深秘释者即是安立
菩提心中五智之宝能起五种善萌灭除五种过患
故云五谷五药也如是安置了更复净涂使极平正
应取欲灌顶瓶贮以净水勿令大满插诸华果中置
五宝谷药于埋宝处置之自第三日置瓶以后当日
日三时诵办事真言一百八遍加持此瓶然后作馀
事业也至第四日暮次用香水真言加持香水或一
百八遍乃至千遍然后洒净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南阿钵啰二合底丁以切三迷三合
伽伽那三迷三么多奴揭帝钵啰二合吃㗚二合底
微轮上睇达么驮睹微戍达你莎诃
初句普归命诸佛如毗卢遮那三身遍一切处十方
三世一切如来亦复如是今皆以普遍心一切归命
巳复说此真言欲令此诸世尊不越本誓故同共加
持而作證明也下一切真言例尔不复广释第二句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2a 页 X23-0312.png
中以最初阿字门为真言之体所谓种子字也馀诸
字门皆为庄严此字故以此字门即是菩提心本源
今所造大悲藏生漫荼罗王先用香水洒净皆为治
如是心地令离诸垢秽故若论外境亦是所持金刚
心地是故馀字皆为成此字门也阿字是一切法本
不生义次云钵啰者跛是第一义谛啰名为尘以一
切字皆入阿字门故即是尘垢本来不生尘垢本来
不生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所谓净菩提心也次
有底字正体是多字门以带三昧声故转为底底是
心义亦是如如义如于自心如实之相即是净菩提
心净菩提心于一切法都无染著即名莲华三昧住
是三昧者乃至诸法空相亦不可得所谓为诸佛大
空故次明娑字么字门以定慧均等具三昧声故云
三迷也此中但约字门解释如诸大乘经论约四悉
檀四不生等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阿字门则有无
量句义又以一切语言中皆带阿声故一一字门皆
具一切字门若得意者当自在旋转说之以下不可
具论也。
复次真言中有字义有句义字义巳如前
说若句义者此阿钵啰底三迷是无等无对义谓此
心地漫荼罗王出过一切语言譬喻乃至无有一法
可为伦匹故云无等何故如此以具含如上字门所
说义故第三句义云虚空等言此心地毕竟净无分
别无边际等同虚空也。
复次伽字门是行义那是
大空于法自在义以伽字入阿字门故一切法本初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2b 页 X23-0312.png
以来都无所行如来于此法中到于实际又复更无
所行以不行行故即是住于大空于法自在以我心
地与此大空毕竟等故当知弟子心地及道场地亦
复如是故云等虚空也第四句义云等随者以金刚
地等虚空故即能等遍一切众生界普现随类之身
故堪画作漫荼罗也。
复次娑是漏义么是我义意
义此等诸众生界本不生故皆悉
如如是故法界众生界毕竟平等努者大空三昧如
来住此大空三昧无行无到亦无去来而能如其心
量随缘应现故云等随也第五句义云本性净者还
转释阿字净菩提心门及香水义如来以等至法界
之香与大悲三昧水和合能普洒一切众生心地除
其垢秽何故如是由彼本性净故如水性本净故能
净诸垢秽如来香水亦如是由本净故能净以一切
众生心故次明第六句义云净除法界也犹如香水
洒地为除秽故如来亦尔以性净之戒香和合性净
之悲水遍洒法界众生性净之心地为令一切戏论
皆净除故亦当以诸字门而广演之以一切如来同
说如是大誓故名为真言也。
复次法界者即是众
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心界心界者即是本性净本性
净者即是遍至一切等同虚空等同虚空者即是无
等等同阿字门如虚空无边故当知阿字门亦无边
如虚空无染无变无动故当知阿字门亦无染无变
无动如虚空离一切相而含万像离一切作而世间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2c 页 X23-0312.png
事业因之得成阿字门亦复如是无相无作而具足
无尽庄严成就普门不思议业如是当以种种门自
在说之然复有无量无边未曾有法非彼虚空所能
譬喻是故阿字门为真言种子过于譬类也。
末句
云莎诃是警觉义以一切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同见
如是义故必定师子吼发诚实言我要当以此阿字
门遍净无尽众生界若我此誓不虚者其有一切众
生诵我诚言不亏法则当如其所愿皆充满之我今
以随如来三昧耶教说此真言唯愿不违本誓故令
我道场具足严净故云莎诃也以下诸真言云莎诃
者其义大同凡内五宝时即应如前敬礼十方诸佛
而请白言我明日当作请法从此第三日以去渐当
准定漫荼罗大小方位或四肘或十二肘等乃至诸
圣天位处皆用白檀点记之若阿阇梨不能具记持
者乃至画其形像或书字记之使一一分明及香水
洒净竟当用白檀涂作圆坛剂十二指量最初置中
胎藏大日世尊之位次于东方大勤勇处置一切如
来位东南维真陀摩尼处置一切菩萨位次于东北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3a 页 X23-0313.png
维虚空眼处置佛母位次于大日右边置莲华手位
次于大日左边置金刚手位次于西南隅置圣者不
动位西北维置降三世位正西是通门处即阿阇梨
所住修供养瑜伽处也。
经云初第一我身即毗卢遮那位以五佛等当共置
一坛第二诸救世者即是诸佛菩萨今分为二位第
三同彼等即是佛母也如来名为无等而般若波罗
蜜与无等等故云彼同等也第四第五是莲华金刚
部主云第六不动尊则降三世可知此皆是成办诸
事持明当知举此六位则摄一切诸尊也如是作竟
当布列香华供具准同供养次第仪式然后观作宝
莲华台宝王宫殿于中敷座上置白莲华台以阿字
门转作大日如来身如阎浮檀紫磨金色如菩萨像
首戴发髻犹如冠形通身放种种色光被绡縠衣此
是首陀会天成最正觉之幖帜也彼界诸圣天众衣
服轻妙乃至无有铢两本质严净不复假以外饰故
世尊俯同其像也若作深秘释者如来妙严之相法
尔无减非造作所成故不以外宝为饰乃至十住诸
菩萨由因承佛神力得见加持身其于常寂之体如
在罗縠故以为况也阎浮檀金亦是自然性净色又
最深明佛金刚智体最为深妙通身放种种光即是
普门开示大慧明也次于四方八叶之上观四方佛
东方观宝幢如来如朝日初现赤白相辉之色宝幢
是发菩提心义也譬如军将统御大众要得幢簱然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3b 页 X23-0313.png
后部分齐一能破敌国成大功名如来万行亦复如
是以一切智愿为幢簱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军众
故以为名也色如朝日亦彼相应义也南方观娑罗
树王华开敷佛身相金色普放光明如住离垢三昧
之标相始自菩提心种子长养大悲万行今成遍觉
万德开敷故以为名离垢即大空义也證此大空时
犹如真金百练垢秽都尽故佛身相亦然此是世间
上妙之金若比阎浮檀金则色浅而稍浊不得如彼
自然镜彻清明以华叶上佛从心量因缘生故有差
降也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
相此是如来涅槃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
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且无住处而
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大般涅槃亦复如是非如二
乘永寂都无妙用故以为喻也次于西方观无量寿
佛此是如来方便智以众生界无尽故诸佛大悲方
便亦无终尽故名无量寿梵音尔𩕳名为仁者又以
降四魔故名为胜者故偈具翻其义谓之仁胜者此
二佛亦作真金色稍闭目下视作寂灭三昧之形诸
佛例如是也华台四维有四菩萨如下文说之其一
切如来位但观一佛在金坛中即同一切佛身馀各
依经中像位皆应转字成身使一一明了也凡漫荼
罗转字之法一一诸尊皆用本种子字或以诸部通
用字如三部阿娑嚩等若恐浅行阿阇梨不能如是
速疾旋转者但观阿字门生无量光光所至处即现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3c 页 X23-0313.png
彼尊身也至法事夜亦皆仿此凡修观行时先当以
五字持身如供养法中说即观自心作八叶莲华阿
阇梨言凡人汗栗驮心者此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
音云纥哩乃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含而未敷之像
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人下向先观此
莲华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华座此台上当观阿字
作金刚色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以
此自加持故即成毗卢遮那身也以此方便观毗卢
遮那身今与我身无二无别而在二明王中间名为
住于佛室也至画漫荼罗竟时阿阇梨移座位中出
坛门外当于此佛室之位置意所乐尊或置般若经
以金宝盘盛严饰供养或置所持数珠若金刚杵金
刚铎等又凡欲择治地时当自观心莲华上如意宝
珠内外明彻彼谛观察时所有善恶之相悉于中现
阿阇梨即当以慧方便而择治之令得坚固平正观
弟子心亦如是此中深秘之趣可以意得耳行者住
于佛室如上观诸圣尊竟当转阿为嚩以金刚萨埵
加持自身奉涂香华等如法供养皆如供养次第法
中广说然后兴大悲心至诚慇重诵请白阿利沙偈
如经文也今存梵语如左。
三漫嚩引诃兰睹迷萨
啰鞞二合尔曩引迦嚧拿
怛莽二合迦引入声部迷钵[口*履]蘖罗
二合郝迦引利也二合娑补怛[口*隶]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4a 页 X23-0314.png
二合湿务二合你那底丁结切曳平
此偈意言诸佛悲悯者唯愿存念我等我今请白当
作受持地法并诸佛子明日当共降临为作證明梵
音于存念声中即有请赴之意也。
此是白檀漫荼罗位。
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卷第三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 第 314b 页 X23-03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