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释¶ 第 811a 页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二十六
。
【(疏大文第七陈禅那现境者此之境界是修行人由戒定慧渐修有
力内动烦恼外动魔王于观行中五阴渐灭从粗至细灭一阴时有
十境界被境激发或烦恼或业种或邪思或天魔鬼神等现诸异相
禅中而发行人若无多闻智慧不能觉察即便取著认非为是先虽
修正及入邪伦佛哀此等无问而说然诸经论明坐禅次亦略说之
微细广说无过此典天台止观或引禅经说魔境界亦出少分耳)。】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
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
音释¶ 第 811b 页
大众及阿难言。」
【
(此经家叙佛答阿难七趣巳竟庆喜
既默众又无辞合住说法故云将罢法座然禅发境界非一切智孰
能知之若不与说末代修行遇此难敌故再凭倚特显悲深也)。】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
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巳说真修
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
那微细魔事。」
【
(具修行法即前二决定义观音观门内戒
外咒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觉之方法也)。】
「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
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
音释¶ 第 812a 页
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
子。」
【
(修妙观智涤内垢障故云洗心由魔引起分别念著故名非正
阴魔等者常说四魔谓烦恼魔生死因也阴魔死魔生死果也天魔
生死缘也今云鬼神等即天魔属若涅槃云皆是先世犯初重禁乃
至馀篇而现者此则业因种子披激而生也是故行人先须明择○
标一念才动六贼自劫家宝○解孤山曰奢摩他止也毗婆舍那观
也依常住真心修圆融止观未入初住则多动魔事即是天台所说
因观五阴而发九境也故下五十重悉依阴发而其相状不出九境
私谓今经五阴之下佛皆结云众生顽迷不自忖量谓言登圣大妄
语成堕无间狱约位论之此等魔事并是观行位中所发之相从相
音释¶ 第 812b 页
似位破见惑后必无大妄堕狱之理若十信中纵有魔事观力易防
非此经所说之意也故下文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岂非
相似巳出魔境耶孤山谓未入初住多动魔事者指位大深也问若
言此等魔事并是观行所发之境秖如上文所告有学二乘及回心
者岂可尽是外凡之人乎答此有二意一告当机巳破惑者令其流
通二告结缘未破惑者令其保护然结缘则少当机则多至下付嘱
自见其意)。】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
闻比丘妄言證圣天报巳毕衰相
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
音释¶ 第 813a 页
狱。」
【
(疏智论所说此比丘者不广寻经论师心修行无广闻慧不识
诸禅三界地位但精勤不息證得初禅谓是初果乃至四禅离八灾
患便谓已證阿罗汉果阿罗汉者此云无生我已證得无生果已离
三界分段生死所作巳办更不进修至无常时四禅中阴见有生处
忽然起谤我闻罗汉已得无生今日云何更有生处若如是者佛说
罗汉并是虚妄故知无有得涅槃者由是起谤决定邪见天中阴灭
堕阿鼻狱○解今言天报毕衰现者则似巳生四禅或是禅狱二中
阴间义说报衰之相耳谤罗汉身遭后有即谓无涅槃复生三有也)。】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
(疏可
知)。】
音释¶ 第 813b 页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
喜顶礼伏听慈诲。」
【
。】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
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
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
(疏一真妙体本
无二相前文云我与如来真妙净心无二圆满斯则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
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
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
音释¶ 第 814a 页
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
(此正叙也无明妄想
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略举其二文云痴爱发生若具对者先由不如
实知真如法一即我痴次于迷处见有所相即我见所相既现执而
不舍即我爱恃此为体转增粗显即是我慢楞伽云七识生灭如来
藏不生灭此二和合成阿梨耶此即内识成也故云遍迷故有下外
器具也则此下重指非无漏者反显诸佛净土即是镜智所现唯识
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今此有漏皆妄安立○标前文云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解非无漏者
谓微尘国土悉是有情有漏之所变造亦可此句别指众生正报兼
于上文复具虚空之同世界之异非无漏者即有为法无同无异也)。】
音释¶ 第 814b 页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
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
(疏此结指
也前文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下文
云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安立故云况诸世界在虚空耶○解略
举世界总属一器)。】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
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
振裂。」
【
(疏前文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故知众生共业所感
国土及空一人返妄归真始觉合本其所感者随妄销殒前文云诸
器世间应念化成无上知觉然发真者合觉之时虽但见觉无妄可
音释¶ 第 815a 页
生此无生妄未发真者见是实有其妄所感共变国土为智所了宁
不振裂白是诸佛成道动诸世界必不徒然○解前微尘国土者约
同居而说究论归元振裂之义须通三土若发偏真归小涅槃之元
则同居振裂若发圆真归大涅槃之元则方便实报振裂今巳开小
显大则真元之理无非寂光但有相似分极之异耳)。】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
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㳷当处
湛然。」
【
(疏此显悟也饰亦修也㳷合也一法界心生佛同体佛究
竟證菩萨罗汉亦巳分證今三昧者同彼所證融合一体妄处全觉
故云当处湛然○解饰犹庄严也谓修禅定功德庄严本有真三摩
音释¶ 第 815b 页
地以修饰故彼菩萨罗汉所證心性与我所观心性通同㳷合此即
动魔之由)。】
「
一切魔王及诸鬼神诸凡夫
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
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
(疏此动魔也○解由三摩
地将出其境故魔等宫殿自然崩裂斯亦归元之前相也问大地无
情水陆异类何以同魔亦皆振慑答三昧威神不可思议如大树紧
那罗王弦歌一动声震大千须弥山王为之踊没况菩萨首楞严力
岂以情无情异而为责耶)。】
「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此释伏疑也恐疑者曰魔及诸天既见其相凡夫何事都不觉知故
此释云○标凡夫烦恼一未曾伏故昏暗也)。】
「
彼等咸得
音释¶ 第 816a 页
五种神通唯除漏尽。」
【
(疏此料拣也魔与诸天皆
修禅定故得五通凡天烦恼一未曾伏故云昏暗彼诸魔王欲界之
主统此国土以为所居总摄有情以为民众故得道者必出魔界共
感国土必倾摇耳○标五通一天眼二天耳三神足四他心五宿命
唯有根本无明故属有漏)。】
「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
(疏如
文)。】
「是故神鬼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
三昧时佥来恼汝。」
【
。】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
音释¶ 第 816b 页
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
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气渐
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
人若迷客得其便。」
【
(首楞严定实相智慧如光如水
如汤如主风刀冰客孰能动焉此以清净道力破彼昏浊魔心如空
无碍物何能沮或一念动如主心迷客得其便即成破乱终不成就
○解观行位中二法二执伏而未断若起我见主人则迷魔乘见入
客得其便)。】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
音释¶ 第 817a 页
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成受
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
留扰乱禅定。」
【
(疏初二句劝依本修治智慧观察也则彼
下显魔不得便一人发真世界消殒今入三昧宁不动魔苟能深入
禅定唯观实相魔界佛界一如无二生死涅槃山河大地皆即狂劳
虚妄华相故云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解咸受幽气者魔幽暗惑人
人既不惑反受其气)。】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
为魔子成就魔人。」
【
(疏殷勤启悟令识魔惑五阴所
迷魔得其便故正理论云五蕴者积聚藏隐诸不善因譬如群贼藏
音释¶ 第 817b 页
隐山中时出人间劫夺财物故知五阴魔所依处若能观破魔自消
歇○标内心才动立为魔民○解此寄阿难用警凡众)。】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
佛律仪八万行中秖毁一戒心清
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
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
无可哀救。」
【
(疏殊为眇劣者殊异也即异常之眇劣也魔鬼
相望魔胜而鬼劣今登伽是人但有吼力非具五通若望于魔即眇
劣中又眇劣者彼唯下释眇劣相据摩登伽期心甚浅但欲毁汝淫
之一戒由汝无心尚不成犯此乃下显魔胜此外魔也魔欲令汝三
音释¶ 第 818a 页
昧不成流浪流转法身慧命绝灭消殒如宰辅家犯国极法削没其
籍世无食禄深可悲夫○解孤山曰以淫女比天魔人眇劣也以一
戒比全身事眇劣也举劣况胜勖彼深防初果道共戒力自然无化
故云心清净等忽逢籍没汉书云除其属籍是也应劭曰籍者为二
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
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
不移忆忘如一。」
【
(疏入正定之方便也此如前文以湛
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即此文云销落诸念等圆觉亦云于一切
时不起妄念也分别不起故云心尽离念精明者即前文云得元门
音释¶ 第 818b 页
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也动静下释离念行相也入流亡所境不能
随故云动静不移由澄诸念分别稍寂故云忆忘如一起信即云止
一切境界相今经即云销落诸念能所二缘经论互举耳○解资中
曰攀缘妄想总名诸念心若澄静粗念不起是为销落此欲界粗定
暂得相应耳私谓离念者如天台止观正修前方便诃欲离盖等是
也所离虽近能离则深非欲界粗定)。】
「
当住此处入三
摩提。」
【
。】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
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
(正显未尽
色阴也心入正定如明目人未破色阴如大幽暗精性妙净定心显
音释¶ 第 819a 页
也心未发光慧未生也区宇寰区也如王所统有诸国土故云区区
别也皆一天所履故云宇宇犹覆也今色阴二字即同区宇同一阴
覆色等别故举此喻者表正其中也)。】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
色阴尽。」
【
(正明也前巳目明今复暗破故无幽黯色既质碍障
隔不通故成幽暗今定慧发明破其阴覆洞然明显故云阴尽)。】
「
是
人则能超越劫浊。」
【
(解真际曰空为色本依空立界
依界立时故色阴尽则超劫浊也)。】
「
观其所由坚固
妄想以为其本。」
【
(疏结益也超劫浊者以劫浊是色阴
之体最初一念能所才立即是空见不分名为劫浊从无忽有有即
音释¶ 第 819b 页
色也今破色阴是故超越坚固妄想者觉明坚执质碍便成为色之
体故云坚固问色阴粗显观中先破劫浊最细何得却超答以起时
无前后故破时兼粗细文不累书故见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阴属现
相现相是本识今色阴破即现相破现相破即动本识本识岂非劫
浊故得超也信哉初心便有破无明分耳○解所计质碍故名坚固)。】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
织少选之閒身能出碍此名精明
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
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
圣解即受群邪。」
【
(疏于三昧中精究研穷妙明元体无
音释¶ 第 820a 页
色阴相由斯研究深观此理故得四大不相交织须臾之际身能出
障犹行虚空斯则心不主形四大亡质观心无碍流溢前尘功用暂
然非是圣證苟知此是禅者功力则无有失故云善境若总拨为魔
则抑善功用若言即圣又未断惑故令善识而无取舍下皆仿此○
解孤山曰凡诸境发虽是善相取著成邪任是恶相若不取著邪亦
成正以境随心转故)。】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
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
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
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
音释¶ 第 820b 页
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
解即受群邪。」
【
(疏蛲蛔腹中虫也观心精明内融身体内
之四大因观而变遂能体内拾出蛲蛔故无伤毁此境现前不生取
舍即为善境不尔受邪标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
志精神除执受身馀皆涉入互为
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
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
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證不
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
音释¶ 第 821a 页
群邪。」
【
(疏初至宾主者明境发忻由也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
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根身种子皆为第八所执受故定心精
究内外唯空遂令五内主神无所依附流出于外迭互相依故云互
为宾主忽于下四句正明发相此则先所修习闻慧种子定力所激
禅中发生遂寄神魂现于说法也此名下结判邪正离合即宾主也
或离心主而宾于肝等馀如文○解除执受身馀皆涉入谓除其色
身而内魂魄等六互相涉入也互为宾主者若如也馀五入魂则魂
如主五如宾乃至入神则神如主馀如宾递相离合者即精离本位
而合于魂或魂离本位而合于精等)。】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
音释¶ 第 821b 页
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
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
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
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
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
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
解即受群邪。」
【
(疏初三句内由观慧也定心澄静显露皎
明内光既发外相则变十方下外现其相也以先熏习名言善种染
影而来故见十方如金种类皆佛心念不动斯须自灭或起取著正
定难存如修念佛三昧此境现前与修多罗合者名为亲證若修树
音释¶ 第 822a 页
观设见佛形亦不为正以心境不相应故何况修真如三昧法界一
相有所取著岂非魔耶此名下结判邪正灵悟所染者灵善也先所
熏染圆顿觉慧悟知众生本来是佛此之种子因定激发故现其相
也)。】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
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
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
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
此名抑按功力踰分暂得如是非
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
音释¶ 第 822b 页
圣解即受群邪。」
【
(定功研妙观察逾深制止既过灵色
分现本为制止分别今由过分异境却生与心相违岂非魔事不起
取心自然消歇如前文云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解私谓抑按降伏制止超越应对四分烦恼或如下文排四大性此
名等从略而结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
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
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
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
非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
音释¶ 第 823a 页
作圣解即受群邪。」
【
(疏定中研究心光澄静由澄静
故忽然发见暗中见物物是实境故不随定出入有无故云亦不除
灭心细密澄者观心微细密尔澄静精光既定暗境不隐故夜见物
悟则无咎)。】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
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
火光不能烧𤑔纵割其肉犹如削
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
暂得如是非为圣證不作圣心名
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
(圆遍也入
音释¶ 第 823b 页
观达也以此定心遍了一切已身他物无不虚寂此即心融思寂执
受不行四大五尘忽然排并既无能执割截如空念想一纯暂得如
是)。】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
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
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
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
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
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證不作
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
音释¶ 第 824a 页
邪。」
【
。】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
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
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
见非为圣證不作圣心名善境界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
(识心通灵因定功发飞出
隔见远近皆然逼极之功非因妙證)。】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
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
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
音释¶ 第 824b 页
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證
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
受群邪。」
【
(此人曾有邪心种子合外魔境相因而来然此一章
非善境界纯是魔娆不同前文皆称善种起心作證方始成魔)。】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
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
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
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
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
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
音释¶ 第 825a 页
成无上道。」
【
(此是于观行中色阴将尽未尽用心差异有此
十境若不识知皆认圣證即为魔惑故佛劝令开示后世也问此不
作五阴次第观门何得阴次第尽明其境耶答观虽总相五阴同观
阴有粗细粗者先尽譬如浣衣粗垢先去此阴既积妄所成妄尽自
然阴灭从粗至细理必然也○解私谓用心交互者用禅那心与色
阴坚固妄想交互故现斯事乃至识阴例此明之何则以五妄想各
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
力交战其功故成之败之则魔佛之道于是乎辩矣)。】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
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
音释¶ 第 825b 页
显现其像。」
【
(色阴尽者约巳断说见诸佛心即相似證如前
文云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
「
若有所得而未
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
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
受阴区宇。」
【
(疏色阴尽者以止观中观其五阴观心纯熟不
为色碍故云阴尽见诸佛心者妙觉明心观中明露即色相尽而色
性现也观中暂见非真实见故如镜像有所得者即前见诸佛心也
既是观心变影而缘非是亲證故未能用以有受阴为领纳故亲證
必能有妙用故未破受阴如魇人色阴尽故能见佛心如见闻不惑
受阴客邪既在妙用之动未能为受所覆故云区宇○解若有所得
音释¶ 第 826a 页
谓观行巳成而未能用谓质碍犹在此约色阴妄想伏而未断未得
身根自在故以魇人喻之见闻不惑如观行成也心触客邪如受阴
现也问何故色阴前断后伏耶答断从悬示伏就次论若不明断无
以知离过显德之相若不明伏无以知依阴发魔之由下三阴文初
皆有此义读者审之)。】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
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
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
想以为其本。」
【
(疏其心离身者以客邪不触心于根门得
自在也不为魇咎之所留碍故能返照自面此显见闻有用也去住
音释¶ 第 826b 页
下二句明手足得用也此上皆约喻显若约法者受阴尽故心亡领
纳既无能领之受即无所领之法心法既亡自在宜矣超见浊者以
根身正是见浊之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斯则
执受相仍便成根质受妄领纳执之以为已以见是推求执取为义
由领受前境取著随生受阴既亡即超见浊觉明之心虚通领纳故
云虚明妄想○解真际曰心离其形则超见浊虚妄照了故曰虚明)。】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
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
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
如赤子心生怜悯不觉流泪此名
音释¶ 第 827a 页
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
證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
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
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
(疏此正显
也奢摩他中定光发现狂慧既起内抑又过忧悲种子在藏识者忽
焉现起凡见生类皆如自已所生赤子赤子婴儿也此名下结判也
心光忽现内抑太过忧悲种发非为證圣取即引魔他皆仿此○标
行人于止观中用心太紧激动悲爱内心一动邪境现前○解私谓
其心发明即下文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也有以狂慧释之者非)。】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
音释¶ 第 827b 页
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
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
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
(疏色尽受
现定之胜相也先未曾得今既获得遂生感激感激太过勇志便发
谓言三祇一念能越我齐诸佛更无如者)。】
「
此名功用淩
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證觉了
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
魔入其心腑见人则誇我慢无比
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
于正受当从沦坠。」
【
(淩谓篾他率谓自强由见胜相
音释¶ 第 828a 页
因兹感激遂有此生斯则无始我慢种子被激而生悟则无咎○解
淩率谓勇心高率也孤山引庄子淩谇为解斥其字误今无取焉)。】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前无新證归失故居智力
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
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沈忆不散
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
(疏受阴未空前无新證色
阴巳尽归失故居前后失准堕在两楹无所依倚名中隳地既于此
处心无所措遂生沈忆以此名修认为精进)。】
「
此名修心
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證若
音释¶ 第 828b 页
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
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
坠。」
【
(若于色受尽未尽中用无相慧观察阴体本自不生今则无灭
唯一实相如此则何有无新證失故居之虑哉今既不然故成自失)。】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
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巳疑是卢舍
那得少为足。」
【
(失于猛利者过在慧之猛利也心怀胜性
疑是舍那更不求进得少为足)。】
「
此名用心亡失恒
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證
音释¶ 第 829a 页
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
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
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
(定力微故忘失
恒审慧力过故溺于知见定慧若均寂照无二慧力既过故溺知见
即前失于猛利也此则胜解怨生引起见取种子执劣为胜故此现
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新證未获故心巳亡历览
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
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
音释¶ 第 829b 页
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
【
(二际
者未證巳亡之二也定无方便安忍其心遂成忧恼不耐活命也)。】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
为圣證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
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
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
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
(悔恼
种子被激而生修无方便故引魔鬼也如四分律婆求河边诸比丘
等修不净观厌游过分求刀自害魔使之然悟则无咎)。】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音释¶ 第 830a 页
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
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
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
非为圣證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
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
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巳得无碍解
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
(轻安是禅支虽因定
生须慧觉察忽然过分掉举种生好喜乐魔因兹得便○解轻安七
觉支中其体属定定若兼慧正道可通今所发者既无慧自持则定
翻成散魔得其便喜乐入焉)。】
音释¶ 第 830b 页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自谓巳足忽有无端大我
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
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
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
闻缘觉。」
【
(疏此有七慢特巳淩他高举为性名我慢称量自他
比枝同德但称为慢于他等谓巳胜名为过慢于他胜谓已胜名慢
过慢木得谓得名增上慢虽知下劣返顾自矜名卑劣慢斥毁经像
即是邪慢此之七慢由禅定中忽生胜见无正慧觉是故起也)。】
「
此
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
音释¶ 第 831a 页
圣證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
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
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
是树叶或是叠华肉身真常不自
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
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
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
(愚者
修禅皆堕此见并是魔种不识如来像教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
教出家学道藉此而修魔坏信因令毁经像故楞伽云佛若不说教
则灭坏教若灭坏谁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见此文一向谤佛无
音释¶ 第 831b 页
说故知若不说法十二部经于兹灭矣须知毁经像人魔鬼入心起
大邪见当须善察勿同此谤○解孤山曰夫假像如真因言体道于
是严其像以生其敬写其言以悟其心住持三宝理在于兹也苟生
邪见岂达中庸唯自敬身轻毁经像邪风一扇愚者悦随著卫元嵩
谏周武帝不造曲见伽蓝以四海为延平大寺和夫妻为圣众即皇
帝是如来树令德为纲维尊耆年为上座而周武惑其言遂灭佛法
凡此说者恃非天魔外道人佛法中肆其奸谋倾毁我教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
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
音释¶ 第 832a 页
圣得大自在。」
【
(疏精明中者即圆定寂照中也定中发慧
与理暂契名圆悟精理理智相𡨋得无违拒故云随顺由随顺故身
心调畅便谓成圣)。】
「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
则无咎非为圣證若作圣解则有
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
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
疑谤后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
从沦坠。」
【
(自谓满足更不求进者良以不学修禅次第不善通
达禅支行相暂得轻安便谓成圣也无闻比丘独处皆有世世轮转
熏识成因以类相从卒难晓悟○解私谓轻安者名虽同前其义则
音释¶ 第 832b 页
异以云因慧获诸轻清故此由受阴于诸尘境无重浊之惑便言成
圣得大自在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
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
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疏得虚明性者即依圆定发于空慧悟性空理依此起见成恶取空
故拨无因果生断灭解此即由无方便邪见忽发也)。】
「
悟则无
咎非为圣證若作圣解则有空魔
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
音释¶ 第 833a 页
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
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
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
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
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
沦坠。」
【
(此内由邪见外引空魔也大般若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
令归依魔党如胶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魔力之故人皆信伏法
华所谓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乃谤持戒等者此之魔种代代有
之南山云戒是小乘劝令舍之又不肯舍劝令持之又不肯持岂非
与烦恼相应卒难谏晓魔力所感谁能奈可○解资中曰此从邪见
音释¶ 第 833b 页
种生引此空魔入其心腑孤山曰嗟乎叔世尊合杂为大道排持操
为小乘戒律轨仪弃为他种昼魑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风及夫阴
阳拘忌流俗妄说一皆信受畏若严刑未审戒律之教与阴阳之书
孰愈流俗之说与如来之谈孰优背正向邪颠乱之甚怀道大士一
为思之或为宗师愿以训众斯乃震法雷于迷蛰耀慧灯于永夜夫
如是则涅槃之嘱斯经之诫得其人而其道举矣又何待于四依出
世乎)。】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
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
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
音释¶ 第 834a 页
欲。」
【
(疏味其虚明者爱著禅中色阴尽处以为胜境由此起爱无慧
觉察引其贪欲种子而发遂成狂欲也)。】
「
此名定境安
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
无咎非为圣證若作圣解则有欲
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
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
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
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
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
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
音释¶ 第 834b 页
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
沦坠。」
【
(此贪欲种如火遇薪忽然而发欲魔得便因此入心如林
中比丘忽然欲发不避死马因定引魔此之类也摄诸凡愚至千万
者欲本顺贪因魔炽盛凡愚惑著何事不从又魔因妄起本性不常
势尽厌生去身留碍○解私谓此如天台止观烦恼境欲发之相智
者云生来欲色抑制可停今所发者其惑炽盛若见外境心狂眼暗
如睡师子触之哮吼若不识者则能牵人作大重罪今文既云魔入
其心则是烦恼与魔二境俱发)。】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
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
音释¶ 第 835a 页
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
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
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
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
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
(疏受
阴交互者不能定慧均平善巧安忍既失方便异念即生由此故有
十种境界皆由内心交互外引诸魔苟能悟之不落邪见)。】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二十六 牧六
音释¶ 第 835b 页
* 音释
凭
。
㳷
。
坼
。
慑
。
眇
。
隳
。
劭
。
黯
。
踞
。
削
。
浣
。
音释¶ 第 8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