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金陵新志-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a 页 WYG0492-03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上
             元 张铉 撰
  人物志(一/)
自古国家之兴曷尝不求贤审官君臣同德以跻隆平
之治乎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圣也而皆有所承事
师友周之兴也尤致意于疏附先后奔走禦侮之臣诗
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言周之将兴而致多士之生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b 页 WYG0492-0347b.png
国也又曰王国克生维周之桢言人才众多足为国之
桢干则圣如文王亦赖之以为安矣陵夷至于幽厉弃
贤用佞朝无柱石之臣而野有白驹之刺王纲由是解
纽而霸者兴焉春秋之世大国莫如齐晋及楚传称惟
楚有才晋实用之然亦有自晋奔楚而为之用者贤才
之生于世犹奇珍异宝之并产于山林川泽夫岂有中
外远近之间哉汉承秦暴起匹夫而有天下其王之五
年蹙项籍乌江遂有江东代设侯王牧守以抚柔其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a 页 WYG0492-0348a.png
行事较可徵考及魏吴分裂天下之民熟烂大坏扰于
秦项然孙氏三世据有江东踰六十年其始也任贤使
能而兴也勃焉其终也亲小人远贤士而亡也忽焉观
孙皓与其臣何桢责已之言所谓噬脐之泣盖无及矣
由吴而上本之生民有国之始由吴而下极于五代宋
唐之终要其治乱废兴之故同归一揆而其精神遇合
盖亦粲然可观今因前志辑录周汉以来人物总其游
宦封爵于斯可以考见其世家者通具为谱而复掇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b 页 WYG0492-0348b.png
行事之著于耳目关于治化者列而传之一曰孝悌二
曰节义三曰忠勋四曰治行五曰儒林六曰隐逸七曰
耆旧八曰仙释九曰方伎十曰列女于以观风教而徵
世变君子其将取节于斯乎呜呼天之生斯人也非直
使之饱食煖衣逸居恣睢于群动之间而已子焉必父
其父臣焉必君其君妻焉必夫其夫民焉必事其事反
是则为刑戮之民而人极有不建矣司载籍者虽欲勿
志恶得而勿志惟其事之有详略辞之有繁简时有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a 页 WYG0492-0348c.png
近闻见异焉夫子所谓吾犹及史之阙文者若夫微显
阐幽由一郡之史以集大成其将有所俟于君子乎作
人物志
   世谱(古帝有云阳氏居云阳高辛时展上公夏/禹皆尝游此今不及载自周以来著之)
 周(姬姓/)
  郡姓
   言偃
  游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b 页 WYG0492-0348d.png
   范蠡       左伯桃
   羊角哀      伍子胥
  封爵
   吴伯爵(号勾吴/太伯后)   越子爵(号于越/夏禹后)
   楚子爵(祝融后熊绎始封在江陵□/江之丹阳灭越后有江东地)
     春秋时三国皆僣称王
 西汉(刘氏/)
  郡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a 页 WYG0492-0349a.png
  游宦(秦始皇与群臣巡游过此又有周/太宾姜叔茂隐茅山今不及载)
   魏相       何武
   黄霸       梅福
  封爵
   刘敢丹阳侯    刘缠秣陵侯
   刘钦溧阳侯    刘毕溧阳侯
 东汉(刘氏/)
  郡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b 页 WYG0492-0349b.png
   陶谦(子阙/)     李南
   抗徐       张磐
  游宦
   史崇(子赣孙茅曾孙涪玄/孙泽泽子鋐鋐子藻)
   严光       潘乾
   李忠       鲍永
   张禹       张驯
   韩演       滕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a 页 WYG0492-0349c.png
   冯绲       观恂
   周昕       诸葛亮
   蔡邕       董永
   蒋子文      王祥(祥之后弟览/孙俊从孙导)
  封爵
   史崇至泽世为溧阳侯
   陶谦溧阳侯
 吴(孙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b 页 WYG0492-0349d.png
  郡姓
   史嵩       史懿
   史爽       史韶(皆崇/裔孙)
   陶基(子璜/抗)     朱治(子才/孙琬)
   施绩(父然/还姓)     何洪(子邈弟/蒋植)
   纪亮(子骘/)     芮祉(兄良/子玄)
   唐固       刁玄
   戴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a 页 WYG0492-0350a.png
  游宦
   宗室瑜(伯坚父静/弟皎子胤)  贲(叔坚父羌/子邻孙震)
   松(父翊/)      登(大帝/长子)
   和(登弟/)      张昭(子承休/侄奋)
   顾雍(子卲裕孙/谭承弟徽)   顾悌(子彦礼谦/秘秘子众)
   诸葛瑾(子恪/)    周瑜(子循胤侄/峻峻子护)
   鲁肃       吕蒙
   吕岱       程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b 页 WYG0492-0350b.png
   黄盖       甘宁(曾孙/卓)
   吕范(子据/)     虞翻(子汜/忠)
   吴范       刘惇
   葛冲       曹不兴
   陆绩(子睿从/子逊)    陆逊(弟瑁子抗孙/晏景玄机云)
   陆凯(逊族子弟/胤子祎)   周鲂(子处/)
   是仪       丁固(孙潭/)
   韦昭       张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a 页 WYG0492-0350c.png
   赵达       皇象
   孟宗       盛彦
   张纮(子玄/)     严畯(子凯/爽)
   薛综(子莹珝/孙兼)    凌操(子统孙/烈封)
   徐盛       潘璋
   丁奉       朱桓(子异/)
   朱据(子熊损/孙宣)    陈表(父武子敖/兄子延永)
   全琮(父柔/子绪)     钟离牧(子盛/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b 页 WYG0492-0350d.png
   潘浚(子翥/秘)     胡综(子冲/)
   徐详       吴景(子奋祺/孙安纂)
   谢承(子崇/勖)     华融(子谞/谭)
   刘基(父繇弟/铄尚)    郑礼(子胄/孙丰)
   留赞(子略/平)     贺邵(祖齐父/景子循)
   孙邵       步骘(子协/)
   阚泽       韩当
   蒋钦       马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a 页 WYG0492-0351a.png
   程秉       徵崇
   谢景       范慎
   羊道       吾粲
   张(阙/)       屈晃(子绪弟/干恭)
   陈正       陈象
   徐原       滕胤
   王蕃       楼玄
   华覈       周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b 页 WYG0492-0351b.png
   陈化       谢渊
   徐平       聂友
   李衡       张俨
   沈莹       诸葛靓(子恢/)
   石伟       蔡圭
   葛系(子悌/)     桓彝(兄阶/)
  封爵
   孙胤丹阳侯    潘璋溧阳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a 页 WYG0492-0351c.png
   张昭娄侯     韩当石城侯
   芮玄溧阳侯    何蒋溧阳侯
 晋(司马氏/)
  郡姓
   史楚史晃史璜史隐史渊史谅史琬史陵史援
   史光史雅史辉史畴史宪
   陶威(父璜弟/淑子绥)    陶湮(父浚弟/猷子馥)
   陶回(父抗子/汪陋隐)    纪瞻(父骘子/友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b 页 WYG0492-0351d.png
   薛兼(祖综父/莹子颙)    张闿(祖昭/子混)
   许迈(祖尚父/副弟穆)    王谅
   乐道融      甘卓(曾祖宁祖述/父昌子蕃)
   葛洪(父悌/侄望)     陆机(父抗弟/云耽)
   陆喜(父□/子育)     陆晔(父英伯父喜/机子嘏孙谌)
   陆玩(兄晔子纳/孙道隆)   华谭(父谞子/化茂)
   虞潭(父忠子仡侄𩦎/孙啸父族人预) 丁潭(祖固父/弥子)
   贺循(子隰/)     顾荣(祖雍/子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a 页 WYG0492-0352a.png
   顾众(荣族弟父/秘子昌会)   顾和(众族子曾祖/容祖相子淳)
   周处(父鲂子玘靖札孙/协彝懋莚赞缙)
   干宝(父莹/)     诸葛恢(祖诞父靓兄/颐子虪甝)
  游宦(晋都江左迄宋齐梁陈几三百年中/原人士游宦者后皆土著为郡人矣)
   王导(子悦恬洽恊劭奋弟颖敞悦子混孙阙曾/孙恢洽子恂珉劭子穆默恢穆子简智超)
     (默子鉴惠荟子廞孙泰华恊子谧孙瓘球/琇珣子弘虞柳孺昙首珉子朗练从兄含)
     (敦/)
   王廙(导从弟子颐之/胡之孙茂敬弘)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b 页 WYG0492-0352b.png
   王彬(从兄澄导邃侃子彭/之彪之孙越之临之)
   王舒(导从弟子晏之允之孙昆/之陋之晞之曾孙肇之)
   王棱(导从弟祖览/父琛伯会正)  王弘之(导之孙/兄镇之)
   王羲之(导从子祖正父旷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祯之静之从祖肇夏馥烈芬)
     (皆祥之子裁基会彦琛皆览之子丞相导/即裁之子世居乌衣巷衣冠为江左第一)
   王琨(导之孙/华从父)    王浑(弟湛子济/从子澄)
   宗室承(子无忌/孙恬)   楚之(兄休/之)
   王浚(子鉴涛/孙戭)    唐彬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a 页 WYG0492-0352c.png
   周浚(子顗嵩谟/孙闵恬颐)   周馥(从兄浚/子密矫)
   谢鲲(子尚孙康/曾孙肃)   谢安(尚从弟子瑶/孙该谟澹)
   谢奕(尚从弟子/泉靖玄)   谢玄(父奕子瑍/孙灵运)
   谢万(安弟子韶兄子朗/孙恩曾孙曜弘微)
   谢石(万弟子汪/孙明慧)   谢邈(石弟铁/之子)
   谢琰(父安子/肇峻混)    王承(父湛子述孙/坦之楫之)
   王坦之(子恺忱/愉国宝)   陶侃(子瞻曾/孙?)
   山简(父涛/)     卫玠(祖瓘/父恒)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b 页 WYG0492-0352d.png
   邓攸(弟子/绥)     周访(子抚/光)
   颜含(子髦/谦约)     应詹(祖璩子/玄诞)
   刘波(父隗/子淡)     刘劭(隗从孙族/子黄老)
   范广(弟稚子汪孙康/宁曾孙泰弘之)
   华恒(父廙子俊/孙仰之)   (阙/)(父统弟惇子/敱孙恒夷)
   刘眈(子柳/)     何充(弟准侄放惔/澄澄子籍融)
   孔愉(子訚汪安/国孙静)   江逌(父济弟灌/子蔚侄显)
   徐邈(弟广子/豁浩)    王雅(子准之恊之/少卿肃之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a 页 WYG0492-0353a.png
   (阙/)(子璯/)     杜夷(兄崧弟援/子晏侄?)
   孔衍(孔子二十二世孙/子启宗人夷吾)
   高悝(子崧/孙耆)     庾阐(子肃/之)
   李充(父矩子颙/从兄式)   伏滔(子系/之)
   胡毋辅之     毕卓
   陈训       戴洋
   郭璞(子骜/)     温峤(父憺兄羡子/放之式之)
   刘惔       范坚(兄广/子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b 页 WYG0492-0353b.png
   杜乂(父预/)     褚翜(裒从兄/子希)
   褚裒(父洽子歆孙爽曾/孙秀之炎之喻之)
   王濛(曾祖黯子脩/蕴蕴子恭爽)  王遐(子恪臻孙/欣之欢之)
   王峤(祖默族父承/子淡孙度世)  卞壸(子眕盱瞻/眺孙诞)
   羊曼(祖祜/子贲)     阮孚(父咸/)
   郤鉴(子愔昙/昙子恢)    郤超(父愔弟/子僧施)
   庾亮(父琛子彬羲和/弟冰怿翼条)
   庾冰(七子希袭友蕴倩/邈柔孙叔宣廓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a 页 WYG0492-0353c.png
   庾翼(子爰之/方之)    孙盛(祖楚父恂/子潜放)
   戴渊(父昌弟邈/邈子谧)   王隐
   桓彝(子温云/豁秘冲)    桓温(子玄/)
   桓豁(子二十人皆以石名石/虔石秀石民孙诞洪)
   桓景(族兄宣弟不才/子伊孙肃之) 钟雅(子诞/)
   刘超(子纳/孙亨)     蔡谟(子邵/系)
   吴隐之(子旷之/延之)   顾悦之(子恺/之)
   阮放(孚族人/子晞之)    阮裕(兄放子普阙孙/歆之腆万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b 页 WYG0492-0353d.png
   袁瑰(弟猷子乔孙方平曾孙山松/猷子勖孙宏宏子朗朗子阙)
   袁准(瑰族人子冲孙耽/曾孙质质子湛豹)
   朱序(父焘/)     鲁胜
   郭文(阙/)      荀邃(祖勖父阙/弟闿子汪)
   荀组(兄藩/子奕)     荀崧(曾祖彧父頵子/蕤羡从子序廞)
   孙绰(父楚兄统子/嗣统子腾登)
   刁恊(子彝/)     韩阶
   武延       桓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a 页 WYG0492-0354a.png
   许儒(祖勋/父延)     陈頵
   毛宝(子穆之孙璩球瑾/曾孙修之祐之)
   光逸       桓宣(族兄/景)
   张凭       傅敷(父咸/弟晞)
   夏侯承(伯湛/父淳)    羊昙
   殷浩(父承/)     周导
   何谦       戴
   李式(父重/)     虞勃(父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b 页 WYG0492-0354b.png
   谢沈       习辟彊(父凿/齿)
   车胤       何无忌
   檀凭之      孟昶
   殷觊       刘鲕
   范辑(父宣/)     曹毗
   罗含       郭澄之
   辛恭靖      罗企生(弟运/生)
   孔祇(兄愉/)     孔群(从兄愉子沈孙/廞曾孙琳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a 页 WYG0492-0354c.png
   孔坦(祖冲父侃愉/从子弟严)  嵇翰(从祖绍/孙旷)
   杨方       王慧龙(祖愉/父缉)
   张袆       阮韶之
   朱绰       毛璩(祖宝/)
   毛安之(父宝子潭/泰邃遁)  扈谦
  封爵
   戴渊秣陵侯    王俊永世侯
 宋(刘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b 页 WYG0492-0354d.png
  郡姓(游宦/附)
   宗室义庆     宏
   怀肃       怀慎(弟亮子/荣祖)
   王弘(曾祖导孙思远曾孙融/玄孙冲冲子玚从孙瞻)
   王微(伯父弘父孺兄远/弟僧谦从子僧祐)
   王华       王僧达
   王昙首(兄弘子僧绰孙俭曾/孙骞暕玄孙规承训)
   王僧虔(兄僧绰子志/彬筠孙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a 页 WYG0492-0355a.png
   王惠(曾祖/导)     王球(父谧从子/彧从孙蕴)
   王铨(彧兄子份之孙/弟锡佥劢固)
   王裕之(曾祖廙子瓒之孙秀之延/之曾孙纶之峻玄孙昕)
   王悦之(祖献/之)
   王淮之(曾祖彪之玄孙猛/从弟逡之圭之)
   王镇之(裕之从祖弟自王弘/以下皆丞相导之族)
   谢瞻(曾祖裒从父纯/从叔澹弟晦)
   谢璟(子微/)     谢灵运(祖玄子超/宗孙几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b 页 WYG0492-0355b.png
   谢述(兄裕子/纬孙眺)    谢方明(子惠/连)
   谢超宗      谢蔺(八世祖/安子贞)
   谢密(曾祖万子庄孙朏颢瀹曾孙譓览/举玄孙嘏侨自瞻以下皆安之族)
   沈演之(高祖/充)    沈庆之(子文叔孙/昭明昭略)
   沈攸之(庆之从兄/子孙僧昭)
   沈怀文(祖寂从兄昙庆弟/怀远子淡深冲)
   沈渊子(弟田子林子虔子子正侄焕亮邵璞/伯玉自演之以下并出吴兴武康)
   陆修静(父琳/)    朱龄石(父绰弟/超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a 页 WYG0492-0355c.png
   司马筠(子寿/)    司马燮(子褧/)
   司马皓(子延/义)    傅和之(曾祖咸子/淡孙昭映)
   傅迪(高祖咸/族子隆)
   贺玚(曾祖循祖道方伯道/养父损子革季侄琛)
   顾琛(曾祖/和)     顾恊(和六/世孙)
   朱脩之(祖序/)    刘敬宣(父牢/之)
   范泰(父宁子晔/族人璩)   范云
   范缜       范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b 页 WYG0492-0355d.png
   孔靖(祖愉/)     孔灵符(侄琇/之)
   孔琳之(子邈/)    殷景仁(从弟淳/淳孙臻)
   蔡廓(曾祖谟子兴宗孙/顺约撙撙孙凝)
   张裕(曾祖澄子演镜永辩岱弟/邵侄敷孙绪充瑰侄孙冲)
   张畅(父祎叔/邵子融)    羊欣(弟徽/)
   羊玄保(侄崇/)    殷孝祖(曾祖/羡)
   江夷(子湛从子智深曾孙敩/玄孙茜昙禄茜子紑)
   荀伯子(祖羡/)    徐豁(父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a 页 WYG0492-0356a.png
   刘康祖(父虔之伯父/简之谦之) 刘简之(子道产/延孙)
   刘穆之(侄秀之/钦之)   徐孝嗣(父羡/)
   毛惠素      王玄谟(从弟玄/邈子宽)
   蒯恩       向靖
   孟怀玉(弟龙符/孙系祖)   孟伦之
   萧思话(子惠基惠开孙视素洽介/曾孙允引从孙琛琛孙密)
   到彦之(子元度仲度曾孙沆/溉洽溉子镜镜子荩)
   垣护之(弟询之从子崇祖/荣祖从孙昙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b 页 WYG0492-0356b.png
   张兴世      郑鲜之
   裴松之(子骃孙昭明/曾孙子野) 何承天(孙僩曾/孙阙)
   顾凯之(侄愿/)    柳元景(弟庆远/侄世隆)
   刘勔(子悛绘瑱孙孺览遵孝/绰?从子苞曾孙谅)
   吴喜       刘藻(六世/祖遐)
   王褒       刘昶
   徐謇(兄文/伯)     庾仲远(高祖冰弟道/悯从子仲容)
   庾沙弥(冰之后/子持)   顾宪之(父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a 页 WYG0492-0356c.png
   丘巨源      王智深
   刘昭(九世祖寔伯/父肜子绦缓)  阮彦之(子孝/绪)
   周韶       阮韬
   徐湛之      臧质
   鲁爽(弟秀/)     朱循之
   颜师伯      周朗
   雷次宗(子肃/之)    周续之(兄子/景远)
   檀道济      鲍照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b 页 WYG0492-0356d.png
   何尚之(充之后子偃孙戢求/点胤曾孙撰侄孙炯)
   何昌寓(尚之弟子/子敬容)  张永
   陆徽(子杲煦/孙阙)    江秉之(逌之/孙)
   薛安都      刘凝之
   戴法兴      阮佃夫
   孔顗       孔翁归
   孔广       孔逭
   孔淳之(弟默/之)    孔嗣之(皆鲁国人/居山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a 页 WYG0492-0357a.png
   宗越       谭金
   童太一      黄回
   邓琬       刘胡
   臧焘(弟熹曾孙寅严/未甄玄孙盾厥)
   袁淑(父豹兄子顗/宗人廓之)  袁彖(淑从/孙)
   袁粲(子最/)     袁昂(父顗子君正/敬泌孙枢宪)
   颜延之(曾祖含/子峻测)   胡藩
   王仲德      夏侯恭叔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b 页 WYG0492-0357b.png
   莫嗣祖      申恬
   傅弘之      斐景仁
   刘钟       虞丘进
   丘仲起      吉翰
   徐道度(子嗣伯文/伯孙雄)  虞骞
   江避       范怀约
   谢善勋      韦仲
   江邃之      宗悫(从子/夬)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a 页 WYG0492-0357c.png
   庾荜(侄杲/之)     孙谦
   虞通之      虞和
   司马宪      袁仲明
   祖冲之(曾祖含之子/暅之孙皓) 卜天与(父祖子伯/崇伯兴)
   张弘之      朱道钦
   陈满       何子平
   吴庆之      戴颙(父逵/)
   蔡荟       沈麟士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b 页 WYG0492-0357d.png
   山谦之      虞愿
   孙诜       吴苞
  封爵
 齐(萧氏/)
  郡姓(游宦/附)
   宗室道度(太祖兄以/钧为后)
   道生(太祖次兄子凤鸾鸾即明帝凤/子遥光遥欣遥昌遥欣子几)
   缅        慧基(父思话子洽/孙介从孙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a 页 WYG0492-0358a.png
   嶷(子子恪子范子显子云子晖子范/子滂确乾子显子序恺子云子特)
   赤斧(子颖胄/颖达)    映
   晃        晔
   锋        鉴
   铿        子良(孙贲/)
   子隆       子罕
   刘系宗      刘怀慰(父怀珍子霁/杳歊从子吁)
   刘瓛(六世祖惔兄璲弟琏/从弟鬷从子显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b 页 WYG0492-0358b.png
   刘善明(怀珍族弟兄法/护从弟僧副)
   刘元明      刘玄明
   刘沨(弟溓/)     刘休
   刘祥       陶弘景(祖隆父贞/侄松乔)
   刘灵哲(父怀珍/从叔峻)   陶季直(祖悯祖/父景仁)
   萧坦之      萧赞
   萧诞       萧懿(父顺之弟衍/即梁武帝)
   萧文琰      纪僧真(弟僧/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3a 页 WYG0492-0358c.png
   李安民(子元/履)    李圭之
   曹世宗(父武/)    周山图
   周盘龙(子奉/叔)
   周颙(七世祖顗子舍孙弘/正弘让弘直曾孙确)
   周洽       王广之(子珍/国)
   王谌(高祖雅/从叔摛)    王慈
   王擒       王沈
   王斌       王洪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3b 页 WYG0492-0358d.png
   王敬则      王玄载
   崔祖思(叔父景真/子元祖)  崔慰祖
   苏侃       明僧绍(兄僧皓/弟庆符)
   明山宾(父僧皓兄元琳/仲璋子震克让)
   孔休源(八世祖冲/子云章)  孔逖
   孔琇之      何佟之(高祖/恽)
   何宪       张瑰(弟盾卷/子率)
   张敬儿      王肃(丞相导之/后父奂)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4a 页 WYG0492-0359a.png
   颜见远(含六世孙子恊/孙之仪之推)
   沈文季(兄子/昭略)    沈宪
   柳世隆(子悦惔/恽憕忱)   柳叔夜
   褚球(裒之/后)     褚渊(裒玄孙子贲/孙向曾孙翔)
   褚澄(兄渊从弟炤炫/炫子沄沄孙玠)
   褚伯玉      钟岏(弟嵘/屿)
   萧怀       沈瑀(子续/)
   房叔安      戴僧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4b 页 WYG0492-0359b.png
   桓康       焦度
   虞悰       虞玩之
   崔惠景      陆澄
   陆慧晓(高祖玩子僚任倕/孙缮缅曾孙贤)
   陆闲(慧晓兄子子厥绛完襄孙云/公曾孙琼琰瑜玠玄孙从兴)
   蔡仲熊      蔡约
   蔡道恭(子僧/协)    江重
   江洪       江泌(有二父/亮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5a 页 WYG0492-0359c.png
   丘国宾      丘师施
   丘灵鞠(子迟从/孙仲孚)   丘冠先(子雄/)
   丘令楷      杜骥
   杜栖       杜京产
   甄匡       傅琰(父僧祐子/翙孙岐)
   范述曾      檀超(叔父/道鸾)
   卞彬(壸之/后)     江柔之
   车僧朗      鲁康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5b 页 WYG0492-0359d.png
   乐预(兄颐/之)     顾欢
   顾昌衍      吕定国
   贾渊(祖弼之/父匪之)    薛渊
   裴叔业      裴昭明
   宗测       臧荣绪
   徐伯珍      邵荣兴
   吴达之
  封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6a 页 WYG0492-0360a.png
 梁(萧氏/)
  郡姓(游宦/附)
   宗室景(子励劝勔/勃弟昱)  懿(武帝兄子业/藻孙孝俨)
   敷        象(父融/)
   秀(子推/)      伟(子恪恭/孙静)
   恢(子脩该/孙嗣)     憺(子映/晔)
   绩(子乂/理)      □(父纶/)
   撝        祇(父伟/子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6b 页 WYG0492-0360b.png
   泰(父恢/)      慨(祖恢/)
   圆肃(父纪/)     大圜(简文/帝子)
   哀太子大器(简文/帝子)  忠烈世子方等(元帝/子)
   纪少瑜      陶子锵(父延/兄尚)
   丁咸序      张松
   张惠绍(子登/)    张弘策(子缅/缵绾)
   张崖       张讥
   郑绍叔      郑灼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7a 页 WYG0492-0360c.png
   冯道根      夏侯详(子亶/夔)
   康绚       马仙琕
   韦睿(子放棱黯/孙粲载鼎)   裴邃(子之礼之高/之平之横)
   任昉       裴政(祖邃/)
   任孝恭      马枢
   江淹       江子一(七世祖统弟/子四子五)
   江革(父柔之弟观子/德藻孙椿兼) 张稷(兄瑰子/嵊睪)
   孔稚圭      孔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7b 页 WYG0492-0360d.png
   孔子祛      王僧孺(曾祖/雅)
   王神念(子僧辩/孙颁)   王僧辩(子颁/颎)
   王茂       王琳
   王子云      王操
   徐勉       徐摛(子陵孝克/孙俭份仪)
   徐之才(祖丈伯父雄弟/之范子林同卿)徐夤
   徐伯阳      许懋(五世祖/询子亨)
   殷钧(五世祖/仲堪)    殷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8a 页 WYG0492-0361a.png
   范岫(高祖/宣)     范云(六世祖汪从/兄缜缜子胥)
   鲍几(子泉孙/俭至正)    鲍宏(父几/)
   鲍行卿      王褒(高祖俭祖骞/父规孙方庆)
   羊侃(子鲲/)     羊鸦仁(兄子/海珍)
   阴子春      阴铿
   庾信(父肩/吾)     庾黔娄(弟于陵/肩吾)
   庾丹       庾域(子舆/)
   明克让(父山/宾)    沈约(父璞子/旋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8b 页 WYG0492-0361b.png
   沈顗(叔祖/演之)     沈浚(演之族/人祖宪)
   沈峻(子文/阿)     沈德威
   沈恪       江泌
   柳敬礼(祖庆/远)    柳琰
   柳䛒(祖惔/)     柳遐(从祖元景父/季远子靖庄)
   刘沼(六世/祖舆)     刘协
   刘之遴(弟之/亨)    刘孝孙
   刘文绍      刘臻(父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9a 页 WYG0492-0361c.png
   刘臧(子瑰璠孙/祥行本)   卞华(六世/祖壸)
   何思澄(子朗宗/人逊)   何远
   何之元      萧睿明
   萧济       朱异(子容/密)
   伏曼容(子挺/捶)    淳于量(父文/成)
   傅翙(子岐/)     孟智临
   曹景宗      席阐文
   吉士瞻      吉翂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9b 页 WYG0492-0361d.png
   杨公则(父仲怀/子眺)   邓元起
   罗研       昌义之
   吕僧珍      乐蔼(子法/才)
   虞羲       虞僧诞
   陈庆之(子昕/)    胡僧祐
   杜崱(侄龛/)     杜之伟
   顾野王      郭祖深
   严植之      崔灵恩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0a 页 WYG0492-0362a.png
   卢广       太史叔明
   皇侃(九世/祖象)     戚衮
   宋怀方      陆诩
   贺文发(子淹孙/德基)   全缓
   顾越       龚孟舒
   袁峻       周兴嗣
   吴均       费昶
   岑善       褚仲都(子脩/)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0b 页 WYG0492-0362b.png
   李庆绪      蔡大宝(父默/)
   袁敞(祖粲父/士俊)    岑善方(父昶/)
   宋如周      樊文皎
   (阙/)
  封爵
   杜龛溧阳侯
 陈(陈氏/)
  郡姓(游宦/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1a 页 WYG0492-0362c.png
   宗室伯茂     伯山
   叔慎       伯恭
   伯智       叔英
   叔卿       叔献
   叔齐       叔(阙/)
   叔达       嶷
   太子胤      深
   周文育      周铁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1b 页 WYG0492-0362d.png
   侯瑱       侯安都
   杜棱       章昭达
   吴明彻      徐度
   程灵洗(子文/季)    萧摩诃(子世/廉)
   樊毅(叔父皎/弟猛)    鲁悉达(弟广/达)
   赵知礼      (阙/)景历(子徵/)
   毛喜       傅縡
   阮长之      颜晃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2a 页 WYG0492-0363a.png
   阮卓       殷不害(弟不/佞)
   朱容(弟密/)     许善(阙父亨/)
   徐仪(父陵/)     王胄(祖筠/)
   庾自直(父持/)    孔奂(曾祖琇之/宗人范)
   张种(永从孙/弟棱)    张稚才(冲子/)
   江总(父紑/)     徐孝克(兄陵/)
   孙玚       胡颖
   徐世谱      荀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2b 页 WYG0492-0363b.png
   周炅       杨孝辩
   陈智深      陈禹
   袁元友      宗元饶
   沈君理(叔迈弟/君高)   沈炯
   虞荔(弟寄子世/基世南)   章华
   沈洙       王元规
   张正见      任忠
   姚察       骆文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3a 页 WYG0492-0363c.png
   司马申      萧引(子德/言)
   阮翙
  封爵
 隋(杨氏/)
  郡姓
   诸葛颖(祖铨父规/子嘉会)  耿询
   王通(肃之/曾孙)     庾季才(八世祖滔/父曼倩)
   姚僧坦(八世祖信父菩提/子察最孙思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3b 页 WYG0492-0363d.png
   何妥       沈重
   柳庄       周罗㬋
   虞绰       潘徽
   张仲       陆知命(父敖/)
   徐则       麦铁杖
   许智藏(祖道幼父/景宗人登)  刘祥(从弟/行本)
  游宦
   韩洪(兄擒/虎)     王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4a 页 WYG0492-0364a.png
   达奚明      高颎
  封爵
 唐(李氏/)
  郡姓
   萧瑀(梁王察之后从子钧钧子/瓘瓘子嵩嵩子华孙复)
   萧德言(父引/)    萧仿(华从子/子禀)
   萧遘(复曾/孙)     萧定(瑀曾/孙)
   萧昕(族人颖士/皆恢之后)   陈叔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4b 页 WYG0492-0364b.png
   王圭(祖僧/辩)     王弘直(导十一世孙/名綝子方庆)
   王抟(綝之/后)     王绍宗
   王无竞(并綝/族)    王丘(祖宽/)
   王勃(肃之/后)     王昌龄
   王屿(昌龄从弟/六世祖綝)   虞世南(父荔兄/世基)
   姚思廉(本名简/父察)   温大雅(峤之后/弟彦传)
   徐文远(五世祖孝/嗣子有功)  颜师古(祖含/)
   刘允济(祖瓛/)    刘三复(子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5a 页 WYG0492-0364c.png
   刘太真      高智周(兄长/生)
   褚亮(裒之后曾祖湮/父玠子遂良) 李靖(雍之后从/子昭德)
   朱仁轨(弟敬则/族祖绰)   颜真卿(师古五/世从孙)
   袁朗(汉司徒滂之后父/枢从弟承家承序)
   袁敬孙(朗从/弟)    袁滋(宪之/后)
   陆元朗(字德/明)    许叔牙
   张常洧(兄孙/瑑)    许淹
   史务滋      殷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5b 页 WYG0492-0364d.png
   陶大举(曾祖明旷祖昱/父瓒兄大有)
   桓彦范(彝之后九/世祖伊)  殷开山
   殷践猷(不害五世从孙从父仲容/弟季友从弟承业孙亮)
   柳冲(子庄/)     柳识(祖惔/)
   洪逊       崔芋
  游宦
   卢祖尚      王通
   窦叔向(子牟/)    白季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6a 页 WYG0492-0365a.png
   陆该(祖象先/)    岑仲休(弟植/)
   柳均       李寂
   李神福      郑晏
   杨于陵      杨延嘉
   孟郊       李白
   河间王孝恭    卢承度
   崔宗之      秦系
   吴筠       杜甫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6b 页 WYG0492-0365b.png
   王昕       吴令璿
   乔翔       张雄
   冯弘铎      顾况
   许嵩       宋邻
   韦渠牟
  封爵
   杜伏威吴王    史务滋溧阳侯
   颜真卿丹阳县子杨行密吴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7a 页 WYG0492-0365c.png
   徐温齐国公
 南唐(李氏/)
  郡姓
   边镐       睦昭符
   卢郢       王建
   朱存       史寔
  游宦
   宗室景遂     景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7b 页 WYG0492-0365d.png
   景逖       弘茂
   仲宇       宋齐丘
   刘仁赡(子崇赞/崇谅)   韩熙载
   徐铉(弟锴/)     严可求(子续/)
   周宗       查文徽(子元方/孙道陶)
   张延翰      刁彦能(子衎约/曾孙)
   常梦锡      徐知谔(父温/)
   徐游(父知诲/)    潘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8a 页 WYG0492-0366a.png
   周邺(瑜之后父/夲弟祚)   柴克宏(父再/用)
   张昜       何敬洙
   马仁裕      游简言
   郭昭符      伍乔
   萧俨       张知白
   孙忌(名凤又名/晟子鲁嗣)   马承信(弟承/俊)
   钟茜       张雄
  封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8b 页 WYG0492-0366b.png
   李建勋钟山公
 宋(赵氏/)
  郡姓
   查道(祖文徽/兄陶)    侍其瑀
   徐铉       秦傅序(子奭/煦)
   秦梓(子煜燧/孙城)    秦桧(子熺孙埙堪曾/孙钜钜子浚)
   李琮(子回耕八/世孙钧)   俞㮚(子焯弟棠/从子湋)
   魏良臣      潘温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9a 页 WYG0492-0366c.png
   钱戬(子时/敏)     钱周材
   李华(子朝/正)     吴柔胜(子渊/潜)
   潘祺       阎彦昭(子晃昂晟/孙一德)
   刁衎       胡恢
   钟辐       唐文济
   高审思      史虚白(孙温/)
   陈况       陈诲(弟谦子/德诚)
   陈乔(父浚/)     呙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39b 页 WYG0492-0366d.png
   朱令赟(从父/业)    朱匡业(子崇/俊)
   王崇文(父绾/)    王舆
   钟离令      乔匡舜
   申屠令坚     廖居素
   高越(子远/)     卢文进
   李德诚(子建/勋)    李金全
   冯延已(弟延鲁延鲁子/僎侃仪价优)
   乐史       张义方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0a 页 WYG0492-0367a.png
   皇甫晖      江文蔚
   欧阳广      廖偃
   彭师皓      林仁肇
   卢绛       郑文
   李贻业      李元清
   段处常      康仁杰
   刘洞       汪台符
   吴思道      侯仲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0b 页 WYG0492-0367b.png
   夏锡       徐时升
   陈克       朱舜庸
   史思贤      秦憙
   王纶       冯玠(父延/鲁)
   赵公彬(宋宗室/)   沈端节(子灼炤/焌炫)
   胡澄(宗愈从/曾孙)    张瑰(祖洎/)
   王端朝      潘汇征
   邵必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1a 页 WYG0492-0367c.png
  游宦
   曹彬(子璨珝璋/玹玘珣琮)   潘美
   李继隆      吕蒙正(叔父龟祥/孙夷简)
   贾黄中      苏易简
   胡旦       张咏
   王益柔      马亮
   薛映       雷有终
   薛颜       王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1b 页 WYG0492-0367d.png
   李迪       张士逊
   李若谷      叶清臣
   刘沆       张方平
   包拯       梅挚
   冯京       吕溱
   吴中复      沈起
   傅尧俞      刘庠
   熊夲       黄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2a 页 WYG0492-0368a.png
   陆佃       曾肇
   徐绩       唐介
   杨察       孙甫
   沈遘       田况
   程颢       苏颂
   范仲淹(子纯/仁)    陈靖
   吕夏卿      周邦彦
   元绛       张商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2b 页 WYG0492-0368b.png
   钱公辅      盛京
   张奎       彭思永
   沈立       王汉之
   蒋堂       邵亢
   陈轩       陈绎
   苏轼       米芾(子友/仁)
   梅尧臣      余靖
   张耒       郑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3a 页 WYG0492-0368c.png
   韩□       李及
   王琪       叶祖洽
   王安石(父益兄安仁安道弟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子雱孙棣)
   王□(父安国/弟游)    王棠
   查咏之      罗彦辅
   李亘       郑骧
   徐端脩(子大/观)    吕希常(夷简/族孙)
   吕宣问(四世祖蒙/正父希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3b 页 WYG0492-0368d.png
   崔敦诗(兄敦/礼)    杨时
   李纲       吕颐浩
   张浚       刘光世
   岳飞       张俊
   韩世忠      杨邦乂
   李显忠      赵鼎
   王德(子琪/珙)     赵彦
   王禀       张焘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4a 页 WYG0492-0369a.png
   吕祉       陈俊卿
   刘珙       洪遵
   范成大      周必大
   陈亮       张孝祥(父祁/)
   尹起莘      真德秀
   叶适       虞允文
   赵葵(子溍/侄淮)     杜杲(子庶/)
   叶梦得      向子忞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4b 页 WYG0492-0369b.png
   程大昌      汪大猷
   王信       杨告
   方楷(曾孙滋五/世孙叔恭)   韩元吉
   姚兴       赵垒之
   潘振       盛新
   王玮       李光
   丘崇       黄度
   史正志      马光祖(子之/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5a 页 WYG0492-0369c.png
   徐敏子      李处全(从子/柄)
   刘岑       陈已
   汪立信      吴革
   杨备       石迈
   张敦颐      吴彦夔
   吴琚       赵廓夫
   张侃       卢襄
   家彬       韩仲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5b 页 WYG0492-0369d.png
   萧之敏      余嵘
   许俊       夏友谅
   关把       周邠
   张革       章籍
   姚耆宗      苏楷
   李衡       陈嘉善
   司马僖      方仲忽
   吴友闻      汤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6a 页 WYG0492-0370a.png
   史弥巩      卫杜
   董槐       董烈
   陆子遹      周应合
   周成之      曾极
   陈岩       文天祥
   邓光荐      陈钺
   文复之      刘虎(从弟/师勇)
   阮思聪      吕文德(弟文焕/文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6b 页 WYG0492-0370b.png
   王鉴       王福
   鄮进
  封爵
   仁宗升王     吴渊金陵侯
   秦堪建康郡侯   钱时敏溧阳伯
   李朝正溧阳男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7a 页 WYG0492-03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中
             元 张铉 撰
  人物志(二/)
   列传
    孝悌
王祥字休徵临沂人性至孝继母朱氏不慈每使扫除
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尝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7b 页 WYG0492-0370d.png
欲生鱼时天寒水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
鲤跃出母又思黄雀炙忽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乡里
惊叹以为孝感所致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
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汉末遭乱避地庐江隐
居三十馀年母终居丧毁瘠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
檄为别驾固辞览劝之乃应召累官至太常天子幸太
学命祥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
言晋武践阼拜太保进爵为公大事皆咨访之以子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8a 页 WYG0492-0371a.png
为给事中使常优游定省祥疾笃遗令训子孙曰言行
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
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
者立身之本其子皆奉而行之薨年八十五谥曰元弟
览继母朱所出也年数岁时见祥被母楚挞辄涕泣抱
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少止凶虐母屡以非理使祥览
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母密使酖祥
览知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弗与母遽夺反之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8b 页 WYG0492-0371b.png
后母赐祥馔览辄先尝母患之遂止览亦笃行著闻应
召累官至太中大夫薨年七十三谥曰贞祥五子肇夏
馥烈芬览六子裁基会正彦琛皆至大官封侯丞相导
即裁之子世居乌衣巷衣冠之盛为江左第一(旧志记/祥墓在)
(今江宁县/化成寺北)
盛彦字翁子广陵人少有异才八岁诣太尉戴昌昌赠
诗彦于坐答之辞甚慷慨母王氏因疾失明彦每言及
未尝不流涕于是不应辟召躬自侍养母食必自哺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9a 页 WYG0492-0371c.png
母病既久至于婢使数见捶挞婢忿恨伺彦暂行取蛴
螬炙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味密藏以示彦彦见
之抱母痛哭绝而复苏母目豁然即开从此遂愈彦后
仕吴为中书侍郎
孟宗字子恭江夏人性至孝幼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
作厚褥大被人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客多贫故
为广被庶可得气𩔖相接宗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曰
卿将相器也及长为骠骑朱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49b 页 WYG0492-0371d.png
志遇夜雨屋漏因泣以谢母母曰但当勉之何当泣也
后据稍知之除盐池司马能自结网捕鱼作鲊寄母母
使送还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母非避嫌也寻迁吴县
令时不得将家之官宗在官每得新物未寄母不先食
之及母亡时禁长吏不得奔丧宗犯禁奔丧既而诣武
昌请拘大将军陆逊表陈宗孝行请于帝特令降罪母
性嗜笋冬节将至宗乃入竹林泣笋为之生得以供祭
累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后主即位宗避讳改名仁官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0a 页 WYG0492-0372a.png
司空
颜含字弘都(即宋延之曾祖唐真卿之十四世/祖自含而下七世墓皆在建康)少有操
行以孝友闻兄畿咸宁中得疾就医死于医家家人迎
丧旐每绕树而不可解引丧者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
未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脏耳今当复活慎无葬也其
父祝之曰若尔有命复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
不尔葬也旐乃解及还其妇梦之曰吾当复生可急开
棺妇颇诧之其夕母及家人又梦之即欲开棺而父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0b 页 WYG0492-0372b.png
听含时尚少乃慨然曰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父母
从之乃共发棺果有生验以手刮棺指爪尽伤然气息
甚微存亡不分饮哺将护累月犹不能语饮食所须托
之以梦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母妻不能无倦含乃绝
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淳
行赠以甘旨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
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缪留岂施者之意
也含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1a 页 WYG0492-0372c.png
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
带医人疏方应须蚺蛇胆而无由得之含忧叹累时忽
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开视乃蛇
胆童子逡巡出户化青鸟飞去得胆药成嫂病即愈由
是以笃行著名本州辟不就晋元帝命为参军东宫初
建补太子中庶子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
侍大司农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国子祭酒
加散骑常侍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就加光禄大夫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1b 页 WYG0492-0372d.png
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不受郭璞尝遇
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
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桓温求
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
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馀
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致仕二十馀
年卒年九十三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丧在殡而邻家
失火至丧所而灭佥以为淳行所感(三子髦历黄门郎/侍中光禄勋谦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2a 页 WYG0492-0373a.png
(安成太守约零陵/太守并有声誉)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魏侍中质六世孙年十馀
岁丁父忧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执丧哀毁
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时恒有双鹤警叫及祥
练之夕复有群雁下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致尝食盐
菹以其味旨掇而弃之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殷
浩姊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飧投箸为之悲泣
谓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2b 页 WYG0492-0373b.png
书隐之遂阶清级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将及祸隐
之诣桓温乞代兄命温矜而释之遂为温知赏拜奉朝
请尚书郎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入为中
书侍郎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迁左卫将军
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
苦同于贫庶广州珍异所出前后刺史多黩货败官朝
廷欲革其弊以隐之为刺史未至州二十里有水曰贪
泉时谓饮之者怀无厌之欲隐之至泉所酌而饮之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3a 页 WYG0492-0373c.png
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
心在州清操愈厉常食菜及乾鱼帷帐器服皆付外库
元兴初赐钱五十万榖千斛进号前将军卢循寇南海
隐之固守长子旷之战没归日装无馀资妻刘氏赍沈
香一斤隐之见之投于湖亭之水及至家篱垣仄陋内
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卒
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子延之复厉清操子孙为
郡县者常以廉慎为家法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3b 页 WYG0492-0373d.png
萧统字德施梁武帝长子母丁贵嫔以齐中兴元年九
月生于襄阳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五年出居
东宫生而聪慧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性仁
孝自出宫常思恋不乐帝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
福省或五日三日乃还宫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
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普通七年十一月母
丁贵嫔有疾朝夕省侍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
殡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武帝敕中书舍人顾恊宣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4a 页 WYG0492-0374a.png
曰哀不灭性圣人之制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
自毁如此可即强饮粥太子奉敕乃进数合自是至葬
日进麦粥一升武帝又敕劝逼终丧日止一溢不尝菜
果之味腰带十围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
泣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填塞太子
明察所奏误妄皆即辨析示以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
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
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尝自讨论坟籍日与学士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4b 页 WYG0492-0374b.png
确古今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焉时东宫有书几三
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性爱山
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尝与朝士泛舟后池番禺侯
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云何
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轨惭而止出宫二十馀年不蓄
音声未薨少时敕赐太乐女伎一部略非所好普通中
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命菲衣减膳每霖雨积雪遣
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以米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5a 页 WYG0492-0374c.png
加赈赐人十石又出主衣绢帛多作襦裤冬月以施寒
者不令人知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
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吴
郡屡以水灾不熟有上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诏遣前
交州刺史王奕假节发吴吴兴信义三郡人丁就役太
子上疏曰吴兴累年失收人颇流移吴郡十城亦不全
熟唯信义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即日东境榖价犹
贵劫盗屡起所在有司皆不闻奏今征戍未归强丁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5b 页 WYG0492-0374d.png
少比得齐集已妨蚕农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帝优诏喻
焉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
燕居内殿一坐一起常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
达旦三年三月游后池溺而得出因动股疾恐贻帝忧
深诫不言武帝敕看问辄自力手书及稍笃左右欲启
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四月
乙巳暴恶驰启武帝比至已薨时年二十一帝临哭尽
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吁仁孝如统而不得其寿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6a 页 WYG0492-0375a.png
子知梁之不能永矣幽而为神庙食百世宜哉
吕宣问字季通开封人宋文穆公蒙正之四世孙徙居
溧阳父希圆绍兴甲子倅洋州妾韩氏生宣问甫六岁
辞去莫知所之父卒母李氏独在宣问既长将访所生
以池阳当蜀人往来通道乃求调录事参军凡蜀客经
从必托使物色存否临满秩而仙井兵杨俊报之曰韩
氏在彼时李氏已老无他男宣问不可舍李氏而远涉
亟调峡州推官欲益近蜀至之次年被檄如荆门过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6b 页 WYG0492-0375b.png
阳玉泉寺寺侧武安王庙求梦而应果得其母于仙井
(邑人于庙求梦多验宣问谒焉是夕梦至庙中见一道/人坐井上曰此琉璃井也有童子持一龟与之宣问悟)
(曰道人临井上仙井也龟者/归也遽遣迎致果得之云)时绍熙庚戌相失四十馀
年母子复如初相持悲泣吏卒为之出涕李氏时年八
十三韩亦七十矣(洛阳吴仁杰斗南赋/诗美之详见夷坚志)宣问寻改秩知
蕲春县
陶子锵张松张常洧徐铉李华潘祺钱戬各见后耆旧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7a 页 WYG0492-0375c.png
孝子伊小乙者溧水人乾道戊子岁剖腹出肝以疗母
疾溧水令陈嘉善闻于朝旌其里曰孝事具前志今大
德己亥二月保宁街顾童者县民顾四郎之子年始十
六母吴染疾困笃不起者数日童乃吁天引刀剖腹取
肝杂粥药以进母即苏翌日童子病又一夕竟死时三
月三日也郡司谓其违理行孝抑不以闻君子曰伤哉
顾童之殒也夫身也者亲之枝也伤亲之枝如自戕其
本何然而童子易为之其亦质美而不知学之蔽哉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7b 页 WYG0492-0375d.png
其一念之诚哀恫迫切通于神明闻童子垂殆之日天
大雨震电里巷晦冥童子死二十有三年而母吴以寿
终岂天亦有悔报以是哉其事与伊小乙相𩔖故通著
于篇云(溧水志淳熙九年笪桥市夏氏女沈四郎妻也/取肝以疗母疾知县王衎申府改里为显孝里)
(坊名显孝坊以旌之复嘉定四年表孝坊居民刘兴祖/刲股以疗父疾愈而 作剖腹取肝和糜以进遂有更)
(生之喜知县汤诜嘉叹厚为之馈傃咸淳元年思乐乡/陈氏女刲股以疗母疾权阙赵孟 馈以钱米仍免租)
(税阙咸淳阙股以疗李氏女年十三刲左股以疗母疾/又 龙刲 母赵氏阙灵疾又谢氏小女亦刲)
(股以疗母疾又李震龙妇赵氏因祖母牛氏有疾刲股/以疗之又山阳乡谢干九刲股以疗父疾知县周成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8a 页 WYG0492-0376a.png
(一一厚加旌馈拜溧阳志阙心五年史思贤母芮氏有/疾思贤夜焚香 神将刲取 疗母横匕首香炉上祈)
(神允许必须获两全有一不免则不敢自残悬立匕首/于神前以示感格如是累夜虔祷不怠一夕拜神夜已)
(参半匕首忽自立空中思贤揽自刺揣探其心如拇许/割取之熟以进母未几母疾果愈其事闻于县知县方)
(桷旌馈酒绢阙王弟儿阙母久王德先何百四皆田野/间小民嘉定十阙 以 病刲股肉疗母获愈知)
(县陆手阙十五准格旌馈小民能如此固可嘉奖王弟/儿其年方 其事乂最难非有所慕效而为之尤可)
(称/也)
傅霖者江宁县(阙/) 乡秣陵镇人孝行纯笃霖方居丧
昼夜哀哭葬后庐于墓所寝处苫块知县以闻至(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8b 页 WYG0492-0376b.png
 部拟旌表门闾
    节义
张悌字巨先襄阳人少有名理诸葛瑾荐于吴大帝累
迁长水校尉景帝立除军师将军永安五年蜀以魏见
伐来告帝召群臣议于前殿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
屡作智力虽丰而百姓未服竭其资力远征巴蜀兵劳
民疲而不知恤败于不暇何以能济昔夫差伐齐非不
尅胜所以危亡者不忧其本况彼之事地乎悌对曰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9a 页 WYG0492-0376c.png
臣愚料则不然曹操虽功盖天下威震四海崇诈仗术
征伐无已民畏其威不怀其德丕睿承之继以躁虐内
兴宫室外拒雄豪东西驰骋无岁获安彼之失人为日
且久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示
平惠为之谋主以救其疾民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
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而四方不动摧坚敌如折枯
荡异国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
如此威武张矣本根固矣群臣伏矣奸计立矣今蜀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59b 页 WYG0492-0376d.png
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本弊强弱不同殆
其必尅乎若不尅不过无功终无奔北之忧覆军之虑
昔楚剑利而秦昭惧孟明用而晋人忧彼之得志我之
大患也左右皆嗤之其冬蜀果亡后主皓以悌为丞相
总兵南讨广州反者郭马戒严未发会晋师来伐后主
命悌及右将军副军师诸葛靓等督丹阳太守沈莹护
军将军孙震帅众三万渡江逆之至牛渚沈莹谓悌曰
晋治水军于蜀久矣今倾国大举万里齐力我上流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0a 页 WYG0492-0377a.png
军无有戎备名将皆死幼騃当任晋之水军必至于此
宜蓄众力待来一战若胜之日江西自清上方虽坏可
还取也今渡江逆战胜不可保若或摧丧大事去矣悌
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来此众心
骇惧不能复整宜及今决战力争若其败丧同死社稷
无所复恨若其尅胜兵势万倍逆之中道不忧不破若
如子计恐行自散尽坐待贼到君臣俱降无复一人死
国难者不亦辱乎遂渡江围晋成阳都尉张乔于杨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0b 页 WYG0492-0377b.png
桥乔众不敌请降诸葛靓欲屠之悌曰严敌在前不宜
先事其小且杀降不祥靓曰此等救兵未至力少伪降
以缓我非来伏也因其无战心而尽坑之可以成三军
之气若舍之而前必为后患悌不从抚之而进与晋征
东将军扬州刺史周浚等成陈相对沈莹领丹阳锐卒
刀楯五千人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阵以驰淮南三
军三冲不动引退众乱薛蒙薛班等因乱乘之张乔又
出其后吴军大败于杨荷桥靓等收散兵退走呼悌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1a 页 WYG0492-0377c.png
不肯退靓住马上自牵之曰存亡大数岂卿一人力所
奈何悌泣曰仲思今是我死日也我作儿童时便为卿
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死王事负名贤知顾今徇社
稷复何遁邪奋战不顾靓流涕舍去数百步回见悌为
乱兵所杀(悌有墓在板桥西晋史诸葛靓父诞为文帝/所诛靓奔吴为大司马吴平逃窜不出武帝)
(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家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靓流)
(涕曰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乡里终身不向朝廷而坐同时又有石伟字公操南)
(郡人好学修节介然有不可夺之志举茂才贤良方正/皆不就景帝特徵累迁光禄勋后主朝政昏乱以老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1b 页 WYG0492-0377d.png
(痼疾乞身拜光禄大夫吴亡晋建威将军王戎亲诣伟/太康二年诏曰吴故光禄大夫石伟秉志清白皓首不)
(渝虽处危乱廉节可纪年已过迈不堪远涉其以伟为/议郎加二千石秩以终厥世伟遂阳狂及盲不受晋爵)
(卒年八/十三)
卞壸字望之济阴冤句人父粹张华婿也壶弱冠有名
誉晋元帝镇建邺召为中郎甚见亲仗明帝时领尚书
令与王导俱受顾命辅幼主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
将军郤鉴壸以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御史中丞钟
雅阿挠王典并请免官举朝震肃壸断裁切直不畏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2a 页 WYG0492-0378a.png
禦干实当官以褒贬为己任不肯苟同时好庾亮将召
苏峻壸固争谓亮曰峻拥强兵多藏无赖且逼近京邑
路不终朝一旦有变易为蹉跌宜深思远虑未可仓卒
亮不纳司马任台劝壸宜蓄良马以备不虞壸笑曰以
逆顺论之理无不济若万一不然岂须马哉峻果称兵
诏以壸都督大桁东诸军事率郭默赵胤等与峻大战
于蒋陵西为峻所破死伤千数峻进攻青溪栅壸与诸
军拒击之贼放火烧宫寺六军败绩壸时发背创犹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2b 页 WYG0492-0378b.png
合率厉散众及左右吏数百人苦战遂死之时年四十
八二子眕盱见父没相随赴贼同时见害母裴氏抚二
子尸哭曰父为忠臣尔为孝子复何恨乎徵士翟汤闻
而叹曰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忠孝之道萃于一门时羊
曼周导陶瞻等同见害贼平壸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谥忠贞祠以太牢世子眕散骑侍郎盱奉车
都尉晋末盗发壸墓尸僵须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
爪甲穿达手背安帝诏给钱十万以修茔兆第三子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3a 页 WYG0492-0378c.png
广州刺史瞻弟眈尚书郎
孙忌高密人名凤又名晟后唐明宗时事秦王从荣从
荣败亡命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送诣金陵时烈祖
辅吴四方豪杰多至忌口吃初与人接不能道寒暄坐
定辞辩锋起人多憎嫉之而烈祖独喜其文辞使出教
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保大十四年周师侵淮南围
寿州以忌为司马使周世宗以楼车载忌于寿州城下
使招刘仁赡仁赡望见忌戎服拜城上忌逆语之曰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3b 页 WYG0492-0378d.png
受国恩不可开门纳寇世宗诘之忌谢曰臣为唐大臣
岂可教节度使外叛周班师留忌大梁久之世宗以他
事发怒责问忌正色请死无挠辞问江左虚实又不肯
对命都承旨曹翰送至右军巡院犹饮之酒数酌翰起
曰相公得罪赐自尽忌怡然整衣索笏东南望再拜曰
臣受恩深谨以死谢从者二百人亦皆诛死于东相国
寺世宗性暴急莫敢救者已而追悔元宗闻之流涕赠
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忠厚恤其家擢其子为祠部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4a 页 WYG0492-0379a.png
中赐名鲁嗣
刘仁赡字守惠淮阴洪泽人略通儒术好兵书仕唐为
龙卫军都虞候授清淮军节度使周世宗自将百计攻
城昼夜不少休鼓角声震墙壁皆动援兵屡败仁赡意
气益壮世宗据胡床城下督攻城仁赡素善射引弓射
之箭去胡床数步辄堕世宗命进胡床于箭堕处后箭
复去数步仁赡投弓于地曰天果不佑唐耶吾有死于
城下耳世宗遣中使谕曰知卿忠义然士民何罪又亲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4b 页 WYG0492-0379b.png
驾临城招之自正月至四月不能下少子崇谏夜泛小
舟渡淮谋纾家祸为军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监军文
德殿使周廷构哭于中门又求救仁赡妻薛氏薛氏曰
崇諌幼子固所不忍然贷其死则刘氏为不忠之门促
命斩之然后成服闻者皆为出涕明年二月世宗复亲
征屡战皆克唐军被俘馘者四万人馀众不能复整多
降周仁赡闻之扼吭愤叹世宗知城且下心独嘉仁赡
恐城破杀之下诏谕使自择祸福三月甲辰又耀兵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5a 页 WYG0492-0379c.png
北而仁赡病已困笃不知人监军代为表降世宗舁仁
赡至幄前抚劳嘉叹拜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命还
城养疾辛亥昼晦雨沙如雾世宗在下蔡疑有变驰骑
觇之乃仁赡卒年五十八州人皆哭偏裨及士卒自刭
以徇者数十人薛氏不食五日亦死世宗遣使吊祭追
封彭城郡王录其子崇赞为怀州刺史赐庄宅各一区
元宗闻仁赡死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谥忠肃叹曰仁
赡有知其肯舍我而受周命耶是夕梦仁赡若拜谢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5b 页 WYG0492-0379d.png
中加封卫王后主立进封越王宋开宝中子崇谅为进
奉使太祖嘉其忠臣之后特命为都官郎中仁赡至今
庙食寿春此亦有庙
杨邦又字希稷吉州吉水人宋政和中以上舍生赐第
建炎元年为溧阳县令时江宁府禁卒周德叛囚其帅
宇文粹中县宰有欲应之者邦乂谕止之不听乃设方
略围捕杀之贼以故不得逞卒就擒事闻于朝差通判
军府事三年乌珠入侵渡淮薄江师于东采石时宰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6a 页 WYG0492-0380a.png
杜充总诸道兵留江上左显谟阁待制陈邦光守建康
李棁以前执政为户部尚书供馈饟充闻敌至出其军
六万人列戍江南岸居数日敌知充无斗志遂渡江江
上之军皆溃充与戏下降北兵入建康棁先降邦光欲
弃城去不果亦降独邦乂力拒不从大书其衣裙曰宁
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以授其仆曰持此以见吾志吾
必死矣棁邦光愧谢犹强拥邦乂上马与郊迎乌珠见
则使拜邦乂叱曰我不降何拜亟遁归卧于家明日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6b 页 WYG0492-0380b.png
将张太师谕邦乂授以旧官邦乂以首触阶陛曰我已
志死何多诱我为金将惊止之徐曰公所守固高奈势
不可何第归审思之邦乂退移书其将曰世岂有不畏
死而可以利动者幸速杀我无久留我又明日金人设
宴棁邦光坐堂上乐作召邦乂立庭下邦乂瞠视棁邦
光叱曰天子以汝拒敌不能抗乃俯首求活已不若犬
豕复与共燕乐尚有面目见我乎金将有起取纸书死
活二字佯胁邦又曰无多言即欲死趣书死字下我乃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7a 页 WYG0492-0380c.png
信邦乂跃起夺吏所簪笔掣纸书字曰死敌相顾色动
又使引去明日再以见乌珠邦乂不胜愤遥望见大骂
乌珠怒使人疾击挺杖交下邦乂骂不绝口遂杀之剖
腹取其心明年州以事上闻诏赠直秘阁官其子二人
即死所立庙赐额褒忠(今庙中从祀有忠义陈都义山/寨贾隅官公侄孙尚书吏部员)
(外郎万里撰行状曰斗子陈大伯者从公为傔公被囚/大伯不去公骂四太子大伯举甓夺击之不中同被害)
(主山砦贾三郎者武勇绝人时号为贾山砦亦同公被/执贾命其子结里人为鬻薪者置兵于薪以入阍人索)
(之事觉父子磔于市朝廷既褒公忠遂各官二/人一子以武阶邦人肖其像立公左右从祀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7b 页 WYG0492-0380d.png
秦钜字子野丞相桧曾孙待制建康郡侯堪之子嘉定
辛巳正月金人犯蕲州钜适通判州事与知州李诚之
恊力捍禦(诚之字茂/钦东阳人)求援于武昌安庆月馀兵不至策
应兵涂挥常用等弃城遁城遂陷钜与诚之各以自随
之兵殊死巷战(统制官孙中小将江士旺陈兴/曹全丘卞军士李斌等皆斗死)死伤略
尽李归府驱其妻子赴水乃引剑自刎(时诚之年/七十矣)钜脱
归倅厅厉声呼吏人刘迪急令放火烧诸仓库赴一室
自焚将死时身犹著白战袍烟焰中可识有老卒冒火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8a 页 WYG0492-0381a.png
牵之钜叱曰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掣衣就焚死次
子三将仕名浚者先往四祖山兵至亟还与弟瀈从父
偕死教授阮希用先遣其子女赴井然后自投井中判
官赵汝(阙/)知县林棨监辖严刚中主簿宁时凤相率赴
水死刚中守城累有战功而众寡不敌遂败城中士民
歼焉惟司理参军赵与裕先率民兵百馀人夺关出求
救仅以身免而全家没兵中作泣蕲录以言其事嘉定
十五年褒赠死事官吏钜封显节侯谥义烈与李诚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8b 页 WYG0492-0381b.png
皆立庙蕲州赐额褒忠(子孙今/家郡中)
牛将军名富(旧史一/名皋)安丰霍丘人宋制置司游击寨兵
籍勇而知义以统制官从安抚吕文焕守襄阳之樊城
樊城居汉水北襄阳城在汉南表里相援为固先是金
亡大朝屯兵邓州枣阳光化伺隙攻伐宋亦宿重兵于
襄应之积刍粮器械常数十万计咸淳丁卯春安抚使
刘雄飞觉城中气色有异又谍知刘左丞整献取襄之
策忧惧遣使诣朝廷祈代贾似道以文焕代守襄至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9a 页 WYG0492-0381c.png
北兵已筑白河互市堡兵自北来穰穰不绝秋九月文
焕下令清野缮修守备阴遣帐下回鹘人探伺北方动
静十月大兵哨樊城城中出师迎敌杀万户库库岱自
是不大交锋而增筑鹿门山置堡江中洲上周三里馀
起万人台撤星桥断襄樊下流之援然匮门关陆路尚
通荆郢高达时守江陵尝有收复襄樊功怨朝廷处置
失宜又与吕氏不平故救襄战不甚力而似道亦疑不
即用遣淮西阃夏贵殿帅范文虎等相继领兵赴援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69b 页 WYG0492-0381d.png
败退辛未壬申行中书省行枢密院驻鹿门山遣兵断
匮门关于岘楚二山矢石不及之地掘堑筑城下瞰城
中以缀文焕兵又断汉江中浮航襄樊中绝不能相救
外围益急城中兵才七千人粮食虽足而乏薪刍布帛
张顺张贵自均房上流赴援力战至城下顺溺死贵复
帅舟师溃围出求援安陆转战至匮门关误发平安炮
城中援者退归而北兵大至败绩死之都统制唐海护
兵士刈薪城西万山伏发被擒所用回鹘将引兵袭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0a 页 WYG0492-0382a.png
营亦败而死城中夺气癸酉春北兵急攻樊城富与其
众数千人力战不敌城陷投炮火中自焚死统制官范
大顺张汉英皆战死裨将王福见富死叹曰将军死国
事吾岂宜独生亦赴火死麾下战死及投汉江者尸相
枕藉大兵据樊城乘高树炮击襄阳中安抚司牙楼(襄/府)
(牙城谯楼大字篆扁曰/山南东道犹唐旧额也)城中恟惧会唐都统扣城请文
焕宣谕上旨遂以城降襄樊拒大兵首尾六年将士以
死守食尽援绝其降岂得已哉(按张祐倩福华录载甲/戌冬大兵至阳罗堡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0b 页 WYG0492-0382b.png
(关将牛富两日夜死战血凝双掌以汤沃开胜负未决/十二月二十四日定海统制刘成战败兵始渡江南夏)
(贵与吕文焕对语夏发划车弩误中千户/解其遂各退师此又一牛富也存以备考)富既死其妻
胡恭人即所居立庙奉祠额曰忠烈开国节使盖当时
敕赠云(庙在城中西/南隅竹架街)
赵淮者潭州衡山县人宋荆湖制置使方之孙右丞相
枢密使葵之从子金源迁汴连岁南侵方开阃襄阳有
战守功葵帅淮东平李全迁淮西制置使拔用吕文德
夏贵等皆自偏裨起为名将葵督视江淮军马以身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1a 页 WYG0492-0382c.png
藩屏几四十年淳祐癸卯拜右丞相被劾去国咸淳丁
卯冬告归病卒而边事日棘朝廷以赵氏累世将家用
其子溍为沿江制置淮知无为军德祐乙亥行省兵自
江州顺流而下行院兵自淮西来会据安庆降池州太
平贾似道军溃于丁家洲沿江守将或遁或降乃就家
起淮为太府寺丞同临安府通判陈昭宾于银树东埧
措置防拓淮招集义兵聚粮造战舰于溧阳宜兴界长
塘湖山阻水置寨扼建康东出之兵江东宣抚司屡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1b 页 WYG0492-0382d.png
遣使招之不从寻除江东转运判官置司溧阳冬十月
行省分道进兵临安别遣招讨使徐王荣新野千户陈
翼引兵攻之至元十三年正月进屯兵溧阳之永丰圩
与大兵战败被擒宣抚司遣徐王荣送诣淮东行省路
经秦丞相桧别墅题云祖父有功王室福泽延及子孙
淮今势穷被执万古忠义长存刀锯吾所不惧誓以一
死报君伏愿先灵速引庶几不辱家门徐王荣沿途劝
诱使降淮曰汝依南朝体面则可徐信之以轿从迎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2a 页 WYG0492-0383a.png
江至行省见左丞相阿珠淮挺立不跪抗骂不已即命
斩于瓜洲淮妾二人时从行有将领逼妻之绐曰伺焚
知府尸唯命是从将以为诚然听之二妾既焚尸以衣
裹骨投金山江中并赴水死宋相陈宜中以淮死节奏
赠忠悯公事见宋史
汪立信字成父号紫源其先徽州人宋绍兴末从祖澈
宣谕湖北京西曾祖智往从之取道淮西六安山中喜
其山水择居焉子孙遂为六安人立信生而气宇充实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2b 页 WYG0492-0383b.png
端重寡言淳祐辛丑献策招安庆剧贼胡兴刘文亮等
借补承信郎丙午赴建康寓试登进士第理宗见公状
貌雄伟顾侍臣曰此阃帅才也时年四十七授乌江簿
辟沿江制幕知桐城县未上辟荆湖制司干办通判建
康府荆湖制置马光祖辟充策应使司及本司参议官
(泄说景定庚申变后贾似道忌一时阃臣行打算法污/之赵葵宣抚所用委建康阃马光祖打算大意欲捃摭)
(煅炼致葵于罪汪立信时任阃幕殊不经意一日光祖/会幕客置省礼并文移案上曰此系朝廷新行一大事)
(须早回报成父曾见否答曰略见揭视数板复投案上/光祖曰成父意若何立信初不对良久厉声曰赵信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3a 页 WYG0492-0383c.png
(为朝廷事使朝廷钱制置欲去打算今本司日日亦使/朝廷钱将后又使谁打算乎光祖大怒曰成父敢自担)
(当如此可自回报朝廷且自做制置即令吏抱印置立/信前立信曰可惜朝廷不用某作制置若某作制置须)
(官得体为朝廷争气光祖拂衣入内立信亦趋出明日/光祖意悔请立信谋之立信曰于理只当星驰报赵令)
(自点对当破数者破数当还朝廷者还朝廷本司备以/回阙公私交益兼全朝廷之体光祖喜从之赵遂得全)
(晚节/以此)擢提举京西南路常平义仓茶盐公事改知招信
军权淮东提刑景定庚申差知池州提举江南东路权
知常州两浙西路提刑辛酉冬移台嘉兴讲行救荒之
政公自为榜(略云古人有言世间善事惟济人之急为/第一阴间罪谪惟绝人之食为最重盖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3b 页 WYG0492-0383d.png
(者人之命一日不食则饥三日不食则死有能捐斗升/以活人是为无上功德昔成都府冇黄承事者每岁遇)
(禾麦熟时以钱三万缗收籴至来年禾麦未熟艰难之/际只照元籴价出粜张忠定公镇成都日夜梦谒紫府)
(真君真君召黄承事坐公之上真君加敬如此其阴功/盖可见矣燕山窦十郎其家甚富歉岁则减价粜谷其)
(穷乏无钱者则随数赒给后生五子皆登上第青州有/陈李二富家岁收田租以数万计遇歉岁则闭籴待价)
(用小斗出粜收利十倍因此愈富不过三十年家道日/渐萧索子孙绝灭无噍𩔖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深可畏)
(哉榜出民/赖以济)寻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节制蕲黄兴
国军马提举饶州南康兵甲升江西安抚使乞祠禄差
知镇江寻充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到任除卧床荐席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4a 页 WYG0492-0384a.png
备堂供帐物件悉置官库行惠民之政以所积钱连岁
代纳潭民夏税贫无告者支米给钱病者加炭药雨雪
旱潦军民皆有犒给兴学校禁乡试鬨场士习丕变以
潭为湖湘重镇创威敌军所募精锐凡数千人后帅李
芾果赖以守咸淳癸酉除权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
使知江陵府时襄阳被围危急立信上疏请益安陆府
屯兵凡边戍皆不宜抽减黄州守臣陈奕素蓄异志朝
廷宜防之又移书抵似道谓内地何所用乎多兵宜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4b 页 WYG0492-0384b.png
抽之过江可得六十万百里或二百里置一屯皆设都
统七千里江面才三四十屯设两大藩府以总摄运调
之缓急上下流相应必无能破吾联落之势者久之日
益进此第一策也今久拘使者在真州何不议遣使偕
行啖以厚利缓其师期年岁间我江外之藩垣成气象
固江南之生兵日增矣此其二策也三谓若此两说不
行惟有准备投拜其意盖激贾行第二策贾得书大怒
指为张皇生事骂曰瞎贼敢尔妄语讽台諌劾之甲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5a 页 WYG0492-0384c.png
秋改兵部尚书以朱祀孙代守江陵立信归金陵上章
丏祠德祐乙亥北兵渡江九江以下皆失守公挈家登
舟由真扬入淮遇似道江中抚公背曰端明端明似道
不用公言遂至于此答曰平章平章瞎贼今日更说一
句不得贾问公何向曰今江南无一寸乾净地立信去
寻一片赵家地上死也要死得分明后抵高邮月馀除
端明殿学士沿江招讨大使随寓开府沿江诸军并听
调用而建康府已降淮东被围公病亦笃告老授光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5b 页 WYG0492-0384d.png
大夫致仕丞相巴延行省建康闻立信所陈三策惊曰
江南亦有是人有是语乎若宋用之我岂得至此欲遣
使迎之立信得密报哭曰吾犹幸得在赵家地上死也
握拳抚案者三声震中外以是失声三日而死年七十
五时高邮尚未归附以遗表奏赠少傅公先居建康兴
政坊至元丁丑归葬溧水都堂山子麟早卒侄天麒为
撰年谱云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6a 页 WYG0492-03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下
             元 张铉 撰
  人物志(三/)
   列传
    忠勋
范蠡南阳人事越二十馀年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蠡諌曰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6b 页 WYG0492-0385b.png
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
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
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句践不听
兴师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召蠡问焉对曰君
王其忘之乎定倾者与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吴人
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
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
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国与蠡入官于吴三年而吴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7a 页 WYG0492-0385c.png
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
地惟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
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
可彊生事不究不可彊成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
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
则抚民保教以须之四年王召蠡与谋伐吴蠡不可又
一年蠡曰人事至矣天应未也又一年吴杀伍子胥王
召蠡问焉对曰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7b 页 WYG0492-0385d.png
是以不成并受其刑王姑待之又一年王问曰吾昔与
子谋吴子曰未可今吴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对曰天应
至矣人事未尽也王姑待之王怒曰子欺不榖耶吾与
子言人事子应我以天时今天应至矣子应我以人事
何也蠡曰夫人事必与天地相参然后可以成功今其
祸新民恐其君臣上下皆知其资财之不足以支长久
也将同其力致其死王其驰骋弋猎无忘国常彼上将
薄其德下将尽其力又使之望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8a 页 WYG0492-0386a.png
地之殛王从之至于玄月王召蠡曰谚有之觥饮不及
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对曰微君王之言臣固将谒
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王曰诺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五湖旧云笠泽溧阳长/塘湖别云洮湖即五湖)
(之一详见/山川志)吴人挑战一日五反王欲许之蠡进諌曰夫
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可乎王姑弗许臣闻古之善用兵
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䆒数而止天道
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8b 页 WYG0492-0386b.png
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故善用兵者因天地之
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刚柔以禦阳
节不尽不死其野彼来从我固守勿与若将与之必因
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尽其阳节盈
吾阴节而夺之利宜为人客刚彊而力疾阳节不尽轻
而不可取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
迫凡陈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9a 页 WYG0492-0386c.png
天道周旋无究今其来也刚彊而力疾王姑待之王曰
诺弗与战居三年吴师溃吴王栖于姑苏使王孙雒行
成于越曰昔者上天降祸于吴得罪于会稽今王其图
不榖不榖请复会稽之和蠡諌不许使者往而复来辞
愈卑礼愈尊王又欲许之蠡諌曰臣闻圣人之功时为
之庸得时不成天有还形天节不远五年复反小凶则
近大凶则远君王忘会稽之耻乎孰使我蚤朝而晏罢
者非吴耶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十年谋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79b 页 WYG0492-0386d.png
一朝而弃之王姑勿许王曰吾欲勿许而难对其使者
子其辞之蠡左提鼓右援枹对使者曰昔者上天降祸
于越委制于吴而吴不受今将反义以报此祸吾王敢
无听天之命而听君王之命乎王孙雒曰子范子先人
有言曰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今吴稻蟹不移
种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蠡曰王孙子昔吾先
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改滨于东海之滨鼋龟鱼鳖之
与处而蛙黾之与同处余虽腼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0a 页 WYG0492-0387a.png
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雒请反辞于王蠡曰君王已委
制于执事之人矣子往矣无使执事之人得罪于子使
者辞反蠡不报于王击鼓兴师以随使者至于姑苏之
宫不伤越民遂灭吴句践既平吴命蠡筑城金陵之长
(长干在今集庆路城南天禧寺/所故址犹在详见后古迹志)以兵北渡淮与齐晋
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
是时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蠡乃辞于
王曰臣闻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0b 页 WYG0492-0387b.png
所以不死者国之耻未雪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
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自无终没
于越国子听吾言吾与子分国而治不听吾言身死妻
子为戮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
浮于五湖(注见/前)变姓名自谓䲭夷子皮父子戮力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千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蠡喟然叹
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
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1a 页 WYG0492-0387c.png
宝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详见史记及吴越春

论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其诈不足称也而圣人取节
焉若蠡之佐句践因败为成报辱为功岂与后之君臣
酖于晏安甘心困辱者比乎其能持盈定倾务尽人事
而观天节皆权谋深计同于战国之士蠡力行之外以
强其国内以保其身然槩之圣贤之道功近而德远矣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汉末避难南渡居秦淮为孙策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1b 页 WYG0492-0387d.png
史辅孙权为军师权尝乘马射虎虎突前攀持马鞍昭
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
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
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
惭君权于钓台饮酒大醉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
饮惟醉堕台中乃止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呼还
谓曰共作乐耳公何为怒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
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惭遂罢酒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2a 页 WYG0492-0388a.png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
非所以优之也后丞相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
为子布有爱乎顾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
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昭每朝见辞气壮厉
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
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
自誇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
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2b 页 WYG0492-0388b.png
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
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
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
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
辞谢焉公孙渊称藩权遣张弥许晏往拜渊燕王昭諌
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
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
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3a 页 WYG0492-0388c.png
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
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
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
泣横流权掷刀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
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
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
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
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3b 页 WYG0492-0388d.png
不得已然后朝会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
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
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昭封娄侯著/春秋左氏论)
(语注有宅孙/闿见后传)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
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
友善瑜推道南大宅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
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会策东度到历阳驰书报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4a 页 WYG0492-0389a.png
将兵迎策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
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
数万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
丹阳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
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求为居巢
长遂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
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疋令曰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
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加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4b 页 WYG0492-0389b.png
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瑜时年二十四吴中
皆呼为周郎后领春榖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
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
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案孙策时未能得定江夏/瑜所镇应在江西之巴丘)
(县与后所卒巴/丘之地不同)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与长
史张昭共掌众事曹操破袁绍下书责权任子权召群
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将瑜
诣母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5a 页 WYG0492-0389c.png
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于郢遂据荆扬至于南
岸传业延祚九百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
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
人不思乱汎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
何偪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
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
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
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5b 页 WYG0492-0389d.png
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武抗威
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
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十三年九月操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操得其水军船步
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
咸欲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将军以
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为汉家
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6a 页 WYG0492-0390a.png
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
我校胜负于舟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平安马超韩遂尚
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
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
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
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
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
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6b 页 WYG0492-0390b.png
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拔
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
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
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极七八万耳而
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
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
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7a 页 WYG0492-0390c.png
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
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
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
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
孟德决之时刘备为操所破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
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
病初一交战操军败退引次江北瑜步将黄盖曰今寇
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7b 页 WYG0492-0390d.png
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操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
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操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
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延烧岸上营落顷
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操军败走还屯南郡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浏阳州陵为
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
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8a 页
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
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
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
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操
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
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
衄方忧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乞与奋威俱进取
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8b 页
还与将军据襄阳以䠞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
为行装道于巴丘病卒(所卒之处应在今之巴陵与/前所镇巴丘名同处异也)
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少有风鉴识量清远
年十四陈高士张公见而奇之曰此儿容貌志气将
相之器也入朝为秘书郎时有洛阳人戍边五年不反
所聘妻父母更以女予他族女不欲行父母强之登车
生一子终悒悒成疾以死踰年前夫归闻其家说如此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9a 页
便往发墓开棺视之女还活起与前夫归其家后夫讼
于县县闻之府河南尹上其事诏廷臣议咸不能决导
曰此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断之女宜还前夫诏是其议
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
推奉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及徙镇建康吴
人不附居月馀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上已观禊帝
乘肩舆具威仪导与兄敦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
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相率拜于道左帝使导躬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89b 页
荣等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俄而洛京
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
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
静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晋国既建以导为丞相军咨祭酒桓彝初过江见朝廷
微弱谓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欲求全活而寡弱
如此将何以济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
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于时军旅不息学校未修导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0a 页
书请兴复道教令朝之子弟入学帝从之语见学校志
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
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乃止刘隗用事导渐见
疏远任真推分澹如也王敦反刘隗劝帝悉诛王氏导
率群从昆弟子侄二十馀人每旦诣台待罪帝召见之
导稽首谢曰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帝跣执其手曰茂弘方托百里之命于卿是何言邪乃
诏曰导以大义灭亲可以吾为安东时节假之及敦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0b 页
志加导守尚书令初西都覆没四方咸劝进于帝敦惮
帝贤明欲更议所立导固争乃止及此役也敦谓导曰
不从吾言几致覆族导犹执正议敦无以夺元帝爱琅
邪王裒将有夺嫡之议以问导导曰立子以长且绍又
贤不宜改革帝犹疑之导日夕陈谏故太子卒定明帝
崩导复与庾亮等同受遗诏共辅幼主石勒侵阜陵加
大司马假黄钺出讨之军次江宁帝亲饯于郊俄而贼
退庾亮将徵苏峻导曰峻猜险必不奉诏且山薮藏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1a 页
宜包容之固争不从既而难作六军败绩导入宫侍帝
峻以导德望不敢加害使以本官居己之右未几逼乘
舆幸石头导争之不得使参军袁耽?诱峻将路永谋
奉帝出奔义军而峻卫禦甚严事遂不果导乃携二子
随永偕奔白石及贼平宗庙宫室并为灰烬温峤议迁
都豫章三吴之豪请都会稽二论纷纭未有所适导曰
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
之宅古之帝王不以丰俭移都苟思卫文大帛之冠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1b 页
无往不可若不绩其麻则乐土为虚矣且北寇游魂伺
我之隙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求之望实惧非良计今特
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由是峤等谋并不行导有羸疾
不堪朝会帝数幸其府后令舆车入殿石季龙(原阙六/十二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2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3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4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5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5b 页
 
 
各得所任常疑刘牢之不可独任王味之不宜专城牢
之既以乱终而味之亦以贪败识者服其知人安虽受
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造汎海之装
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遇疾还都闻当
舆入西州门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
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6a 页
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
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薨年六十六帝临于朝堂三
日赠太傅谥曰文靖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详
见晋史
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聪敏有识量博学属文以
孝悌称于邦族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平北大将军
刘琨妻峤之从母琨请为参军与讨石勒有功迁右司
马元帝初镇江左琨谓峤曰昔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6b 页
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
朔使卿延誉江南子其行乎对曰峤虽无管张之才而
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岂敢辞命乃以为左
长史檄告中外奉表劝进峤既至引见具陈琨忠诚志
在效节因说社稷无主天人系望辞旨慷慨举朝属目
帝器而嘉焉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等并与亲善于
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
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除散骑侍郎固让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7a 页
拜苦请北归葬母不许迁太子中庶子太子与为布衣
交数陈规讽又献侍臣箴时太子起西池楼观颇为劳
费峤上疏以为朝廷草创巨寇未灭宜应俭以率下务
农重兵太子纳焉王敦举兵内向六军败绩太子将自
出战峤执鞚諌曰臣闻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武如何
万乘储副而以身轻天下太子乃止明帝即位拜侍中
转中书令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
多行陵纵峤谏敦曰昔周公之相成王劳谦吐握岂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7b 页
勤而恶逸哉诚由处大任者不可不尔而公自还辇毂
入辅朝政阙拜觐之礼(原阙三十一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8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9a 页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99b 页
      陈峻罪状有众七千洒泣登舟未发侃
复召兵还峤与侃书曰仆与仁公并受方岳之任安危
休戚理既同之进当为大晋之忠臣退当以慈父雪爱
子之痛今出军既缓复召兵还人心乖离是为败于几
成也峻时杀侃子瞻由是侃激励遂率所统与峤亮同
赴京师戎卒六万旌旗七百馀里直指石城次于蔡洲
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祖约据历阳与峻为首尾见峤
等军盛谓其党曰吾本知峤能为四公子之事今果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0a 页
矣峻闻峤将至逼大驾幸石头时峻军多马南军仗舟
楫不敢轻与交锋用将军李根计据白石筑垒以自固
使庾亮守之贼步骑万馀来攻不下而退追斩二百馀
级峤又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曰贼必争之设伏以逸
待劳是制贼之一奇也既而义军屡战失利峤军食尽
陶侃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将士惟得老仆为主今数
战皆北良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方仓廪当备不虞若
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筹殄贼未为晚也峤曰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0b 页
然自古成监师克在和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
以寡敌众仗义故也峻约小竖为海内所患今日之举
决在一战峻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
战可一鼓而擒奈何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且天子
幽逼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脑涂地峤等与公并受国
恩是致命之日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身虽
灰灭不足以谢责于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若骑猛
兽安可中下哉公若违众独反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1a 页
旗将回指于公矣侃无以对遂留不去峤于是创建行
庙广设坛场告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亲读祝文声气激
扬涕流覆面三军莫能仰视其日侃督水军向石头亮
峤等率精勇一万从白石入挑战时峻劳其将士因醉
突阵马踬为侃将所斩峻弟逸及子硕婴城自固峤乃
立行台布告天下贼将匡术以台城来降为逸所攻求
救江州别驾罗洞曰今水暴长救之不便不如攻榻杭
榻杭军若败术围自解峤从之遂破贼石头军奋威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1b 页
史滕含抱天子奔于峤船时侃虽为盟主而处分规略
一出于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
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卒年四十二江州士庶闻之
莫不相顾而泣赠侍中大将军持节都督刺史馀如故
谥曰忠武祠以太牢详见晋史
陶侃字士行本溧阳人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阳庐江太
守张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察孝廉至洛阳张华与语
异之除郎中刘弘为荆州刺史辟乱为南蛮长史遣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2a 页
张昌破之以母忧去职服阕参东海王越军事江州刺
史华轶表侃为扬武将军元帝加侃奋威将军迁龙骧
将军武昌太守王敦忌侃左迁广州刺史在州无事朝
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
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𩔖太兴初
进号平南将军都督交州军事王敦反诏侃以本官领
江州刺史寻转督湘州敦得志上侃复本职加散骑常
侍录前后功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敦平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2b 页
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
荆州刺史侃性聪敏勤于吏职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
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
疏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
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其酒器蒲博
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朴曰樗蒲者牧猪奴戏
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3a 页
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造船木屑及
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
前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竹头作钉装
船其综理微密皆此𩔖苏峻作逆京都不安侃子瞻与
卞壸等皆死难平南将军温峤要侃同赴朝廷推为盟
主以峻杀瞻重遣书以激怒之便戎服登舟瞻丧至不
临与温峤庾亮俱会石头诸军即欲决战侃独谓贼盛
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峤等累战无功侃仍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3b 页
查浦监军部将李根建议请立白石垒曰查浦地下又
在水南唯白石峻极险固可容数千人贼来攻不便灭
贼之术也侃从之夜脩晓讫贼见垒大惊贼攻大业垒
侃将救之长史殷羡曰若遣救大业步战不如峻则大
事去矣但当急攻石头峻必救之而大业自解侃又从
羡言峻果弃大业而救石头诸军与峻战阵陵东督护
竟陵太守李阳部将彭世斩峻于阵贼众大溃峻弟逸
复聚众侃与诸军斩逸于石头初峻之反由于庾亮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4a 页
之奔也惧侃致讨用温峤谋诣侃拜谢侃遽止之曰庾
元规乃拜陶士行邪王导入石头城令取故节侃笑曰
苏武节似不如是导有惭色使人屏之侃旋江陵寻拜
侍中大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长沙郡公邑二千户赐绢
八千疋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以江陵偏远移镇巴
陵苏峻将冯铁杀侃子奔于石勒勒以为戍将侃告勒
以故勒召而杀之寻以讨郭默诏侃都督江州领刺史
增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三人移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4b 页
武昌疾笃上表逊位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幢
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傅棨戟以后事
付右司马王愆期舆车出就船明日薨于樊溪时年七
十六追赠大司马假密章祠以太牢策谥曰桓详见晋
(晋徵士潜字渊明即侃曾孙尝为建镇军参军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由彭泽令弃官隐庐山云)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父芸成德军兵马使彬始生
周岁日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
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既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5a 页
长气质淳厚汉乾祐中为成德牙将周太祖贵妃张氏
彬之从母也由是得𨽻世宗帐下补供奉官累迁西上
阁门使出使吴越讫事即行不受私觌迁引进使宋兴
迁客省使伐蜀之役彬以客省使监归州路行营刘光
毅军峡中郡县悉下诸将皆欲屠城杀降彬独任恕而
戢下所至悦服拜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太祖伐
江南以彬将行营之师彬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破峡
口砦进克池州连克当涂芜湖二县驻军采石矶作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5b 页
梁跨大江以济师大破其军于白鹭洲进次秦淮江南
水陆十万陈于城下大败之进围金陵李煜遣徐铉奉
表诣阙乞缓师彬亦缓攻取冀煜归服使人谕之曰事
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垂克
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病非药石
所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
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称疾愈遂克金陵
城中按堵李煜与其臣百馀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6a 页
待以客礼自出师至凯旋士众畏服无轻肆者及入见
以榜子进称奉敕江南干事回其谦恭不伐如此初彬
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
美豫以为贺彬曰不然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
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
平尔已而还朝献俘太祖曰本除卿使相然刘继元未
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哂太视觉之遽诘
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前对太祖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6b 页
万彬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积金钱耳未几
拜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从平
太原加兼侍中罢为天平军节度使封鲁国公起为侍
中武宁军节度使徙镇平卢真宗即位拜同平章事枢
密使咸平二年被疾真宗亲视临问手为和药赐白金
万两问以后事对曰臣无事可言二子璨与玮材器有
取臣若内举皆堪为将真宗问以优劣对曰璨不如玮
薨年六十九赠中书令以孙女皇后恩追封济阳郡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7a 页
谥武惠与赵普配享太祖庙廷此亦有庙
吕颐浩字元直本沧州乐陵人五世祖因官家于齐州
颐浩登宋绍圣元年进士第初调北京成安尉密州司
户以李清臣荐除大名府国子监博士未几改邠州教
授历宗(阙/)博士通判延(阙/) 浙提举茶盐提举河北东
路常平河北转运判官召为太府少卿除转运副使升
都转运使奉法称职宣和四年童贯用兵燕蓟徽宗命
颐浩为转运使颐浩条奏河北燕山路危急五事忤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7b 页
罢职金国渐生衅端前后反复邀求不已徽宗悟前日
之言复颐浩官金人入燕山公与蔡靖以下文武官三
百馀员皆为金人所执与蔡靖李与权沈琯等随行至
东京城下得还朝廷再差为河北都转运使力辞挈家
居扬州建炎元年五月高宗即位于南京召颐浩赴行
在以病辞免先致书宰执大略谓敌人诡诈不情贪婪
无厌与契丹相持二十年今岁讲和明年大战前后反
覆卒吞契丹今日之势讲和亦不可恃欲战则力不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8a 页
若非迁避更无上策议者多以谓銮舆南渡必失中原
是大不然赤壁之战魏彊吴弱然而魏武大衄者江淮
之间沮洳之地又有长江之险非北人用重兵之利此
吴所以胜也战胜则势张岂有失中原之理哉议者又
曰金人既能渡大河岂不能渡大江是亦不然黄河水
狭霜降之后水面不过一二里又无水战之具北兵渡
河所以不能制大江则不然水面阔远狭处不下七八
里若于南岸豫习水战俟其半渡以轻舟战舰顺流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8b 页
下顷刻追及虽百万之师可挫也且以夏人号善用兵
与我师相持每迭胜迭负我师未尝如今日败衄者以
泾原环庆等路皆山险之地非骑兵所利故也自金人
犯边我师遇之不待接战而辄奔溃盖平原旷野步不
能抗骑故也愚谓宜迁避者以三十年来童贯谭稹掌
兵军政尽坏赏罚不明人无斗志必先革此弊然后可
以语战兼自金人连年入侵官私马劫掠已尽步人之
势终难抗骑霍去病传云自后更不议伐匈奴者以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9a 页
马故也岂可不鉴哉今防秋在近机事宜密梁宋间诸
州环地千里城壁不固虽欲增修不可及矣愿先迁宗
庙于江外大驾且驻南京万一有警速驾南来江淮地
热马无秆草彼必不能久留俟彼既往我复北去亦未为
失计兵法所谓彼入我出彼出我入兹诚今日备禦之
策惟速图之不可缓也差知扬州高宗南幸召对奏劄
略云臣窃观天下之势以拨乱为急务成败安危系于
施设臣不敢远引尧舜三代昔周世宗当中国残弊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09b 页
后王朴献策曰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
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在反唐晋之失而已
今陛下鉴前之失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
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
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待其仓廪
实财用足人安将和则有必取之势无不成之功矣旬
馀再进劄云淮南两路北距海南阻江土地膏腴形势
雄胜臣尝谓彊可以使之弱弱可以致之彊昔汉高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0a 页
与项氏相持百战百败然垓下之役一战遂成帝业越
王兵败栖于会稽卑辞厚礼养兵蓄锐有待而发一战
遂收霸功然则陛下驻跸淮甸岂非天意所以资陛下
兴王业乎伏愿聚精会神苦心尝胆期于除祸乱致太
平实万世无疆之休也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明年三
月进户部尚书剧贼张遇等众数万自上江顺流而下
破太平真州屯金山寺虽受招安而不卸甲四向焚劫
命颐浩节制诸大将往图之颐浩设砦杨子桥单骑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0b 页
贼中访得刘彦者为遇画谋令不卸甲令壮士捽彦庭
下截其两足钉于杨子桥柱馀党震恐即日卸甲纳官
散被虏之民三四万人得被虏妇人五六千人奏给钱
米召人识认皆不失所是年十二月改吏部尚书被旨
陈备禦十策一曰收民心二曰定庙算三曰料彼已四
曰选将材五曰明斥堠六曰训彊弩七曰分器甲八曰
备水战九曰控浮桥十曰审形势累数万言颐浩久在
西北极边谙知敌情料金人必犯淮南屡乞先辇左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1a 页
库物过江及献守淮之策甚备宰执不从明年二月三
日金人逼扬州车驾仓卒南渡颐浩与礼部侍郎张浚
联镳追及上于瓜洲仅得渡江至秀州除资政殿学士
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引羸(阙/) 人扼扬
子江沿路召募溃散得四五千人屯田江府之北枕江
下砦与金人对岸相持颐浩遂被甲乘轻舟于江中往
来督责军将官以舟济渡江北被掳逃归官员士庶军
兵家小及选募敢死之士过江遇夜烧劫敌砦又分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1b 页
兵将沿江上下招集溃兵金人北去命颐浩兼领江宁
军府事忽有赦书至人情汹汹颐浩之子摭时任两浙
漕属遣人赍蜡弹报苗傅刘正彦反叛擅废立状颐浩
曰此不戴天之雠也即上表请皇帝复位遣属官奉议
郎李承造往镇江约刘光世往平江府约张浚韩世忠
张俊䓁同起兵讨贼官属持不可颐浩不听子摭及家
属在杭州苗傅令归朝官马柔吉监守之公亦不顾兵
至常州傅正彦差使臣赍状具道本末云朝廷已留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2a 页
枢密院阙以待公来颐浩斩其使督进兵行至望亭张
浚自平江来见同议讨贼撰檄书声傅正彦废立专杀
之罪抵临平山贼将苗翊率步骑万馀人迎击官军颐
浩督韩世忠血战大破之贼皇骇率众南遁高宗复位
颐浩除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一行官吏将佐等第推
恩时建炎三年四月也寻迁左仆射与张浚密谋诛范
琼一军帖然时金人离淮甸未久盗贼群起李成据宿
泗靳赛薛庆裴渊等寇掠通州淮楚京城隔绝山东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2b 页
北诸路命令不通颐浩奏置三省枢密院赏功司应自
军兴以来诸路立功将校借补等人并许缴元立功干
照自陈随宜推恩补转官资又诸大将多乞空名告劄
军前书填与亲旧伎术无功之人致名器太轻无以激
劝公奏今后更不给降若实有功勋之人各具名保奏
从朝廷推恩庶革侥冒是年九月探报金兵南来朝议
遣兵守淮分屯建康府等处控扼江上隆祐太后前期
往江西颐浩奏留六宫乞驾幸浙西号令江淮大略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3a 页
汉高祖唐太宗之取天下未尝一日宁居黥布作乱是
时谋臣猛将固不乏人然高祖不惮亲征太宗曰吾经
营天下所至处买饭而食僦舍而宿今陛下便鞭马精
驰射盖天之所授将以拨乱安忍燕处清閒坐废白日
臣侵寻老境常恐功业不成抱恨泯灭望询近臣察其
可否然后奋发独断施行十月金人渡江破杭州欲逼
行在颐浩忧愤不知所为遂献航海之计帝自明州登
海船趋温州会金人已回镇江韩世忠以舟师扼江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3b 页
金人不得济公力请车驾回幸浙西下亲征之诏亟以
锐兵策应世忠交击之以擒乌珠时人心不乐浙西之
行又中丞赵鼎谓车驾未可北去竟失机会颐浩罢相
除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醴泉观使未几被
命充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力辞弗许仍令过
阙奏事颐浩入见奏曰臣近自海道北来伏见朝廷聚
集海船在明州岸下窃虑车驾欲为避敌之备夫避敌
之计固不可不预办然备战之计尤不可缓望鉴去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4a 页
敌骑追袭之事选兵五万分为两项一屯浙西一往饶
信分㨿水乡或㨿山险邀其追袭之路使将士戮力如
明州城下之战则战无不胜矣万一金人今冬不渡江
则于明年四五月间遣兵二万由海道趋登州以摇青
齐别遣兵二万由淮阳军徐州以图濮郓金人用兵深
忌夏月我乘其忌而攻之此必胜之道且中国衰弱其
势已甚自淮以北皆非我有士大夫苟目前之安习太
平时骄堕不振之气殊无北向以争天下恢复中原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4b 页
心此臣所以感慨流涕而不能已也时大寇李成遣将
马进围江州守臣以蜡弹告急颐浩曰江州乃池州上
流江破则池不可保节度使杨惟忠有兵七千人屯饶
州颐浩请惟忠同解江围自饶州乘舟趋南康遣大将
巨师古往江州城下贼设伏夹击师古兵溃惟忠与颐
浩渡江避贼具奏众寡不敌乞济师得王𤫉军二万人
再趋左蠡下砦会淮南崔增有兵八千人皆习水战颐
浩令与琼引兵与李成战于湖口大败之江州守臣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5a 页
粮尽弃城去贼㨿江州颐浩曰我为江东帅今不竭力
禦贼则一路皆为贼境遂置砦左蠡江岸前后数十战
贼失利颐浩兵益振朝廷遣张俊由江西洪州路讨贼
颐浩分遣王琼军会俊与贼大战贼兵败走成与马进
仅以身免拜尚书左仆射颐浩初自左蠡班师回鄱阳
而巨寇张琪李捧引兵五万人犯饶州邦人皇骇颐浩
召爱将阎皋等自画战图授之皋等方出城五里而贼
锋已至前军张守忠失利少却贼恃众轻犯中军皋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5b 页
战而崔邦弼姚端两军翼击之贼大败走饶人安堵绘
颐浩像祠于郡中颐浩再入朝言今天下之势先平内
寇然后可以禦外侮乞随贼寇之大小分遣兵将官以
金字牌招安不听命者加兵剿除诸路盗贼略平颐浩
奏敌人今年既不渡江则诸事可以措手愿先定驻跸
之地㨿都会之要使号令易通于川陜将兵顺流而可
下漕运不至于艰阻然后速发大兵一往江西湖南以
平群寇一往池州至建康府处置已就招安之人明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6a 页
民得专事耕桑则大江以南在我之根本立矣然后乘
大暑之际命刘光世渡淮由淮阳军入沂密以摇青郓
命张俊由汉中府入绛州以撼河东乘两路民心怀宋
之时知王师有收复中原之意则中兴之业可觊若不
速为之逡巡过春夏则金人他日再来不惟大江以南
我之根夲不可立而日后之患不可胜言矣又奏人事
可为者二天时可为者三昨自扬州之变兵甲器械十
失八九今张俊军有众三万全装甲万馀副刀鎗弓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6b 页
皆足韩世忠众四万张守忠军二万三千王琼有众一
万三千虽不如张俊军尽皆精锐亦非前日怯懦之比
刘光世有众四万虽老弱冗散者众亦可得精锐二万
人神武中军杨沂中有兵万人此外又有神武后军陈
思恭不下万人御前中锐如崔增张守忠赵琦徐文姚
端等军亦二万人上考太祖皇帝取天下正兵不过十
万今日有兵十六七万器械足用何惮而不为臣所谓
人事可为者一也建炎绍兴大盗纵横邓庆寇广东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7a 页
敦犯虔告卲清扰通泰张琪劫徽饶李成破江瑞范汝
为㨿建剑马友李横孔彦舟曹成张用刘超等散处江
南为害于荆湖等路朝廷枝梧不暇今则悉已扑灭民
得安业臣所谓人事可为者二也金人南牧以来我师
望尘奔溃莫敢婴其锋而近年张俊克捷于明州韩世
忠扼敌于镇江陈思恭邀击于长桥张荣大捷于淮甸
良由敌人窥觊中原黎民争奋人有战心天意殆将悔
祸臣所谓天时可为者一也金人命刘豫僣位尽以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7b 页
原付之不欲南来而豫烦碎不知为国之体虽三尺童
子知其不能立国况兵不如我精将不如我能胜负固
可料矣观宇文虚中密奏虽未能尽信然敌骑连年不
至淮甸岂无牵制之故哉臣所谓天时可为者二也江
浙等路连失耕殖兼苦水旱米价翔涌每㪷一贯至二
贯今年丰收米㪷不及五六百江上诸州米㪷三四百
臣所谓天时可为者三也今韩世忠已到行在愿令世忠
及浚与臣等啇议决策北向明年三月令韩世忠由宿州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8a 页
京以入刘光世由徐曹诸州路以入又于明州留海船
三百只令范温阎皋乘四月间南风北去径取登莱凡
此数路有粮可因而登莱尤有积蓄大兵既集刘豫必
北走所得州郡择逐州豪杰守之初则示以羁縻之义
过则以为后图虽敌人来年秋冬间必争其地然彼出
我入此兵法也扰之数年中原必可以复贾谊曰日中
必𤑒操刀必割舍此机会而不乘后欲追悔何可及耶
今有兵十六七万费用不赀朝廷竭力经营钱粮常苦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8b 页
办旷日持久必取于民民怨众离乃自困之道祸乱之
所起可不慎哉又今日战兵其精锐者皆中原之人数
年之后消磨寖少异时虽欲举事势必不能可为深惜
者也上嘉纳以颐浩都督诸路诸军事总师北向至镇
江病疟踰月遣中使召还乞归致政以镇南军节度使
开府仪同三司充醴泉观使寓居台州是年冬以边防
机事奏曰豫贼不知用兵之策而金酋狃于常胜不知
虑敌深入吾境此天亡之时愿陛下于此冱寒敌人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9a 页
健马壮之际且敕诸将固守江岸俟其粮尽欲退并力
追袭此万全之策金人大酋如罗索栋摩国王斡里雅布
皆已物故今次南来者达兰郎君四太子臣在燕山府
皆尝闻之达兰有谋而怯战四太子乏谋而粗勇然四
太子所统部曲比之达兰多而精锐四太子所向尤宜
堤防也上降诏奖谕数日又诏问以攻战之利守备之
宜颐浩条十事上之一论用兵之策二论彼此形势三
论举兵之时四论分道进兵之策五论运粮供军六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19b 页
大兵进发日乞圣驾驻跸镇江七论经理淮甸八论机
会不可失九论舟楫之利十论并谋独断是年十二月
除荆湖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湖南荒岁之后
群寇窃发公悉平之明年十一月除少保充两浙西路
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行宫留守是时车驾(阙/)
  省百司庶务浩穰颐浩决事明敏而号令严重豪
右震慑日才过午讼庭已寂然无事凡民间冤抑有数
十年不能雪如医僧有谋杀妇人者悉按置于法辇毂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0a 页
之下政若神明绍兴八年诏还临安除少傅镇南定江
军节度使充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
宫留守固辞依前少保镇南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成
国公免奉朝请九年二月召赴行在所赐朼云朕以河
南新复境土陜西最为重地惟卿旧弼元臣威望素著
欲勤卿往调护诸将拊循遗民当体朕意趣装亟来以
济事机毋为辞避常礼颐浩奏曰金人窥觊中原去而
复来交兵累年未见宁息今者无故割新黄河河南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0b 页
地与我岂无意哉望与执政大臣子细商量及契勘陜
西一路自割属我朝以来诸路帅臣守臣曾与未曾申
发到文字分遣臣僚迤逦前去访问职位姓名傅宣抚
问其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路帅臣仍许以久任之
意庶几不致疑贰稍俟定叠徐为后图兹今日之上策
也又奏陜西利害今日所系国体甚重若一触事机必
贻后悔如张中孚等未见向背赵彬又系曲端门客本
一书生其人尤为桀黠望留圣虑公力疾造朝丞相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1a 页
桧被旨同参政孙近季光到寓所问疾得请扶病东归
除少傅致仕薨年六十九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忠穆
子五人抗摭极搢撝孙八人曾孙十人
南轩先生张子名栻字敬夫广汉人丞相魏国公浚之
子也高宗南渡浚与吕颐浩平苗傅刘正彦有大功以
枢密使宣抚川陜败于富平继督师江淮以用吕祉夫
郦琼等军晚岁以右相视师江淮朝眷特重会孝宗受
禅慨然有兴师恢复中原之志命栻以右承务郎直秘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1b 页
阁充宣抚都督机宜文字栻早从南岳胡仁仲先生问
学得河南程氏论经奥旨玩索讲评践行体验十馀年
间充实光大皆可设施见于行事而魏公以身任天下
安危许公之心皓首不渝栻在幕府温凊之馀内赞密
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老于班列者皆自以为不及尝
以军事入奏始得见上即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雠
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
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诚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2a 页
以自辅焉无使其或少息也则不惟今日之功可以必
成而千古因循之弊亦庶乎其可革矣上异其言盖于
是始定君臣之契已而忠献公去位用事者遂罢兵讲
和金人乘其隙纵兵淮甸中外大震而庙堂犹主和议
至敕诸将毋得以兵向敌时忠献公已即世公不胜君
亲之念甫毕藏事即拜疏言吾与金人乃不共戴天之
雠向来朝廷虽亦尝兴缟素之师然玉帛之使未尝不
行乎其间是讲和之念未忘于胸中而至诚恻怛之心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2b 页
无以感格乎天人之际此所以事屡败而功不成也今
虽重为群邪所误以蹙国召寇然亦安知非天欲以是
开圣心哉谓宜深察此理使吾胸中了然无纤芥之惑
然后明诏中外公行赏罚以快军民之愤则人心悦士
气充而敌不难却矣继今以往益坚此志誓不言和专
务自强虽折不挠使此心纯一贯彻上下则迟以岁月
亦何功之不成哉疏入不报后六年以补郡临遣见上
首进明大义正人心之说明年召还上问曰卿知敌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3a 页
事乎对曰敌中之事臣虽不知然境中之事则知之详
矣窃见比年诸道水旱民贫日甚而国家兵弱财匮官
吏诞谩不足倚仗正使彼实可图臣惧我之未足以图
彼也今日但当下哀痛之诏明复雠之义显绝金人不
与敌使然后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帅练甲兵通内
脩外攘进战退守以为一事且必治其实而不为虚文
则必胜之形隐然可见虽有浅陋畏怯之人亦且奋跃
而争先矣上嘉叹面谕当以卿为讲官时还朝未期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3b 页
而召对至六七公感上非常之遇知无不言大抵皆修
身务学畏天恤民抑权倖屏谗䛕之意至论复雠之义
则反覆推明所以为名实之辨者益详于是宰相近倖
益惮公合中外之力以排之而公去国矣盖公自是退
居三年更历两镇虽不复得闻国论而蚤夜孜孜反身
脩德爱民讨军以俟国家扶义正名之举尤极恳至天
子尝赐手书褒其忠实将复大用之而公已病病亟且
死犹手疏劝上以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4a 页
恶公天下之理以清四海克固丕图若眷眷不能忘者
写毕缄付府僚驿上之有顷而绝公为人坦荡明白表
里洞然诣理既精信道又笃其乐于闻过而勇于徙义
则又奋厉明决无毫发滞吝意以至疾病垂死而口不
绝吟于天理人欲之间则平日可知也常有言曰学莫
先于义利之辨义也者本心之所当为而不能自已非
有所为而为之者也一有所为而后为之则皆人欲之
私而非天理之所存矣呜呼至哉言也其亦可谓广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4b 页
圣之所未发而同于性善养气之功者欤公在建寅干
父谋国之暇尝游城南天禧寺竹间爱其清邃扫室读
书名曰南轩后人因建祠焉朱文公赞曰扩仁义之端
至于可以弥六合谨善利之判至于可以析秋豪拳拳
乎其致主之切汲汲乎其干父之劳仡仡乎其任道之
勇卓卓乎其立心之高知之者识其春风沂水之乐不
知者以为湖海一世之豪彼其扬休山立之姿既与其
不可傅者死矣观于此者尚有以卜其见伊吕而失萧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5a 页
曹也耶嘉定八年赐谥曰宣景定二年正月从祀大成
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5b 页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上之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下之上
             元 张铉 撰
  人物志
   列传
    治行
史崇字伯勤家世杜陵东汉建武中累迁右将军青冀
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封溧阳县侯天下既宁诏遣公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6b 页
侯皆就封崇褰帷涖政求民之瘼治尚宽简不威而化
畋渔相逊桑梓成阴年七十九赠司空使持节徐兖二
州刺史谥曰壮侯子孙因家溧阳遂为县人奕世济美
里俗呼崇为史祖庙貌至今存焉子颢字叔升袭爵年
七十谥曰文颢子茅字德英元初三年袭爵除尚书迁
侍中转镇西将军雍州牧宰治得宜宽猛相济声誉播
于歌咏年六十七谥曰顷茅子洽字君普袭爵除河内
太守转司𨽻校尉雍州刺史羽仪当世骨鲠一时年八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7a 页
十一谥曰戴洽子泽字素广袭爵除左郎将转上郡太
守迁御史大夫正色立朝贵戚敛手年七十一谥曰节
泽子铉字安鼎建元四年袭爵改封兰山侯迁冀州刺
史崇本抑末章程具举年八十五谥曰康铉子藻字睿
文精究庶事明察枉直下无间言史嵩字仁基崇之裔
孙仕吴为平越中郎将苍梧郁林二郡太守封抚陵侯
崇裔孙又有曰懿者吴征南将军陇西太守曰爽者晋
冠军将军北中郎将五兵尚书从吴归晋本国大中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7b 页
零陵郡公曰韶者交州属国都尉阳羡侯曰楚者晋建
安太守安吉伯曰晃者晋轻车将军南蛮校尉长沙太
守曰璜者晋苍梧太守曰隐者晋尚书侍御史曰渊者
晋尚书左民郎江阳太守秭县侯曰谅者晋琅邪王府
主簿平苏峻祖约有功封常安侯曰琬者晋散骑常侍
轻车将军都亭侯曰陵者晋左中郎将御史中丞豫章
太守曰援者晋轻车将军西中郎将史光字伯朗崇裔
孙仕晋中书侍郎迁侍中皆称其职光子雅字叔安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8a 页
散骑常侍中书令陈留太守雅子辉字季明晋积射将
军辉子畴字伯伦晋豫章太守畴子宪字景法晋主待
以殊荣再不应命制书责诮起为尚书左民郎转建安
太守兴利除害举善黜恶朝廷嘉之封山阴县侯在郡
卒年七十二赠江州刺史史寔亦崇之裔以溧阳人知
溧阳县事盖杨吴天复二年也被牒云溧阳洛桥镇遏
使知茶盐𣙜曲务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御
史大夫上柱国史寔誉驰乡里才达变通禦边徼以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8b 页
能缉兵戎而有术加以洞详稼穑善抚蒸黎赋舆深见
其否臧案簿穷知其利病以久无宰尤藉招携俾分兼
领之荣庶养新归之俗傥闻报政别议酬劳差兼知溧
阳县事
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人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察廉
除溧阳长布政优优令仪令色矜孤颐耇重义轻利推
泮宫之教反决拾之礼(详见校/官碑)
岑仲休者文本孙为溧水令时兄羲迁金坛令翔为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9a 页
洲令皆有治绩宰相宗楚客语巡察御史无遗江东三
岑后至商州刺史(按岑君德政碑云名植字德茂亦文/本孙为润州句容令达时事明政理)
(户口滋田畴辟优制加朝散大夫上柱国及遣使分行/江东道黜陟使源乾曜举之于是邑丞魏亘以下暨民)
(立碑雍州录/事张景毓文)
苏颂字子容泉州晋江人仁厚恭谨喜怒不形于色自
书契以来六艺之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阴阳五行律
吕风角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尝议学校欲令所𨽻
州课试诸生以学校为升俊之路议贡举先笃实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29b 页
后文艺去封弥誊录之法使有司各依其素行之自州
县始庶几复乡贡里选之遗范论上韪之庆历三年知
江宁县建业承李氏后版籍舆图无法每有发敛府移
追扰吏系缧于道颂曰此令职也府何与焉每因治诉
旁问邻封丁产多寡悉得其详一日召乡老更定户籍
民有自占不实者必曰汝家尚有某丁某产何不自言
相顾而惊无敢隐者一县以为神明又为刬革蠹弊更
设条教简而易行诸县取以为法他日诸令长造门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0a 页
县民拜庭下谢曰此曹获免追逮皆公之赐也民有忿
争者至诚喻以乡党宜相亲善意若以小忿而失欢心
一旦缓急将何赖焉往往谢去或至半道思其言而归
县以大治时监司王鼎王绰杨纮皆于部吏少所许可
观颂施设曰非吾所及后相哲宗为时名臣
明道先生程子讳颢字伯淳其先河南人年十五六时
奉父太中公(讳/珦)之命师事濂溪周先生闻其论道遂厌
科举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辨异端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0b 页
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
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斯文为己任进将觉斯人
退将明之书不幸早世皆未及也其辨析精微稍见于
世者学者之所传尔先生自弱冠应诏中进士第再调
主江宁府上元县簿上元田税不均比他邑尤甚盖近
府美田为贵家富室以厚价薄其税而买之小民苟一
时之利久则不胜其弊先生为令画法民不知扰而一
邑大均其始富者不便多为浮论欲摇止其事既而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1a 页
一人敢不服者会令罢去先生摄邑事上元剧邑诉讼
日不下二百为政者疲于省览先生处之有方不阅月
民讼遂简江圩稻田赖陂塘以溉盛夏塘堤大决计非
千夫不可塞法当言之府府禀于漕司然后计功调役
非月馀不能兴作先生曰比如是苗槁久矣民将何食
救民获罪所不辞也遂发民塞之岁则大熟江宁当水
运之冲舟卒病者则留之为营以处曰小营子岁不下
数百人至者辄死先生察其由盖计留然后请于府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1b 页
劵乃得食比有司文具饿已数日先生白漕司给米贮
营中至者即与之食自是生全者大半措置于纤微之
间而人已受赐先生尝云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
人必有所济仁宗登遐遗制官吏成服三日而除三日
之朝府尹率郡官将释服先生进曰三日除服遗诏所
命莫敢违也请尽今日若朝而除之所服止二日耳尹
怒不从先生曰公自除之某非至夜不敢释也一府相
视无敢除者茅山有龙池其龙如蜴蜥而五色祥符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2a 页
中使取二龙至中途中使奏一龙飞空而去自昔严奉
以为神物先生尝捕而脯之使人不惑其始至邑见人
持竿道旁以黏飞鸟取其竿折之教之使勿为及罢官
舣舟郊外有数人共语自主簿折黏竿乡民子弟不敢
畜禽鸟先生为政治恶以宽处烦而裕当法令繁密之
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
处之绰然众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虽当仓卒
不动声色方监司竞为严急之时其待先生率皆宽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2b 页
施设之际有所赖焉先生所为纲条法度人可效而为
也至其道之而从动之而和不求物而物应未施民而
民信则人不可及也自上元移泽州晋城令寻以吕公
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先生名
期以大用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才
为先不饰辞辨独以诚意感动人主尝言人主当防未
萌之欲神宗俯身拱手曰当为卿戒之时王荆公安石
日益信用先生每进见必为神宗陈君道以至诚仁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3a 页
为本未尝及功利荆公寖行其说先生意多不合事出
必论列数月之间章数十上尤极论者辅臣不同心小
臣与大计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寖衰荆公与先生
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荆公多为之动而言路好直者必欲力攻取胜由是与
言者为敌先生言既不行恳求外补神宗犹重其去上
章及面请至十数不许遂阖门待罪神宗命执政除以
监司复上章曰请罪获迁刑赏混矣累请得罢寻与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3b 页
任虽在小官贤士大夫视其进退以卜兴衰哲宗嗣位
召为宗正寺丞未行以疾终年五十有四士大夫识与
不识莫不哀伤子三人端悫端懿端本元丰八年十月
葬伊川先茔太师潞国公文彦博题其墓曰大宋明道
先生程君伯淳之墓晦庵先生徽国文公朱熹赞曰扬
休山立玉色金声元气之会浑然天成瑞日祥云和风
甘雨龙德正中厥施斯普嘉定中赐谥曰纯淳祐初诏
曰明道初元天于河南笃生大贤是似颜子故任承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4a 页
郎宗正寺丞谥纯程颢德性粹甚天理浑然由明而诚
有过化存神之妙自体达用有绥来动和之功使得相
于熙宁苍生之福未艾朕每追惜之然诵其遗书如有
用我期月而可真足以开万世之太平也爰跻从祀仍
锡追封以示褒崇可特封河南伯元统元年制加封豫
国公弟伊阳伯颐洛国公
刘珙字共父建安人宋靖康忠臣刘韐之孙知兴元府
子羽之子韐帅真定有威名后为宣抚副使与守禦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4b 页
东京陷死于金营子羽佐张魏公浚宣抚川陜浚坐失
地丧师夺官子羽亦被责安置白州赖吴玠以两镇节
赎罪乃免珙登第补官绍兴末年金人渝盟珙由吏部
员外郎充起居舍人权直学士院用兵诏檄一出其手
词气激烈读者感励孝宗淳熙二年除建康留守值岁
大旱首奏倚阁三等户夏税分遣官吏行田蠲租出官
钱籴米数万斛借发常平米十馀万石助赈饥民令州
县勿徵旧逋又奏禁上流郡县税米遏粜违者劾治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5a 页
商贾辐凑谷价以平阖境数十万人无一人捐瘠者邻
境州郡亦赖以济孝宗降诏奖谕再任以致仕去卒谥
忠肃官民思之立祠绘祀(详见祠/祀志中)珙在任始建明道先
生祠朱文公撰记文公师屏山先生子翚乃子羽弟自
韐以下忠孝之传世不乏贤而中兴以来循吏以珙为
称首(孝宗曰前宰执治郡往往不以职事为念陈俊卿/在福州刘珙在建康于职事极留意治状著闻未)
(可换易龚茂良等曰二人治郡事事皆有条理诚如升/下所言又以破岭南寇李全功推赏孝宗曰近日儒者)
(多高谈无实用卿则不然/能为朝廷了事诚可赏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5b 页
真德秀字景元建宁人也少年中进士第召试博学宏
辞科归建阳尽读朱文公诸书发挥天理人心之妙盖
有及门而不尽得者诚意实德见者心服嘉定六年癸
酉奉诏使金会大兵攻围燕京中原大乱不得达而回
明年德秀上书请绝金人岁币(略谓金人徙都于汴乃/吾国之至忧盖大国之)
(图灭金人犹猎师之志在得鹿鹿之所走猎必从之既/能越三关之阻以攻燕岂不能绝黄河一带之水以趍)
(汴臣恐秋风一生梁宋之郊已为战场今当乘金人之/将亡而亟图自立之策乎抑幸其未亡而姑为自安之)
(计乎夫用忠贤修政事屈群策收众心者自立之本也/训兵戎择将师缮城池饬戍候者自立之具也以忍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6a 页
(和戎为福以息兵思战为常积安边之金缯饬行人之/玉帛金人尚存则用之于金人强敌更生则用之于强)
(敌此苟安之计也陛下以自立为规模则国势日张人/心日奋虽强敌骤兴不能为我患陛下以苟安为志向)
(则国势日削人心日媮虽/金敌仅存不能无外忧矣)寻除江东计度转运副使八
年两浙江东西旱蝗建康尤甚凡济人之政皆以身当
其劳合本道义仓及转般米数十万斛而厚其积因户
部罢夏税之请以蠲其征取郡县官及寓公之贤以覈
其实大家勿劝分贫者粜乏者济已甚者辇粟赐之病
者载药与之本之以河北救灾之议行之以青州之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6b 页
栉风沐雨遍走二郡不足则开寄纳仓出官钱籴之吴
中又不足则以翰苑橐中金益之不忍留都之不及则
发私财以赈赡之讫事民益急则转粜为济赖以全活
者数十万计广德守(魏/岘)附会时好劾教授林庠德秀引
咎以白其冤祷雨白鹭洲其应如响是岁以稔告捐金
粟建明道书院设教一本于二程由是士知讲学时金
人迁汴渐有南窥江汉之谋钱象祖史弥远等相继秉
政边帅任董居谊贾涉李大东辈朝廷上下应文苟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7a 页
德秀深忧之于驿递附奏推本宁皇之仁一似仁祖而
群臣般乐怠傲不异政宣者十事(末谓天下之势犹长/江大河上流决溃下)
(流必无独宁之理今荆淮以北数百里间干戈抢攘无/马杂袭正如熊咆虎斗仅在藩垣之外而或者乃曰)
(预吾事彼其中心实不谓然姑欲架漏目前攫取名器/爵禄而去至于宗社生灵之忧则使陛下独当之耳彼)
(群臣为一身计可也陛下为人子孙/任九庙之托奈何付安危于度外乎)语意剀切上为感
动其后守泉南帅豫章长沙三山惠民平盗尤多善政
远人詟服天下唯恐其不入相更化立朝发明大学得
失与盛衰治乱存亡之义上为诏读校文入奏欢然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7b 页
纳将举国听之而公薨矣自濂溪而下六君子扶持道
统者皆未得显位于时惟公续斯道之脉晚始向用世
皆以尧舜君民望之命参大政而不及拜君子有以知
宋祚之不长矣今其著书立言存于世者羽翼考亭与
其书并传卒赠太师谥文忠
陆子遹者会稽山阴人放翁务观之子弱冠登第所至
涖政有能名嘉定十一年知溧阳县事始至即兴学校
以明教化锄强梗以植善良审听断恤鳏寡先是溧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8a 页
民多奉白云宗教雄据阡陌豪夺民业不与差徭贫下
之民有赴诉者辄连结贿吏不行或反为所诬俗又好
祷祠大兴淫祀病者不事医药惟日延巫觋于家手刃
鸡雁之属加盘水以降鬼神雉经距踊取饮食啖之有
顷妄曰吾得请于神矣以是诳民牢不可解子遹召其
徒谕之曰有我则无汝今奉天子命司人民社稷山鬼
何为者乱吾政贼吾赤子则下令悉毁庙之自圣僭王
者夺白云宗所据民业悉归其主有田者当役与齐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8b 页
均正妖巫扇惑之罪县境肃然旧习为之丕变究和买
虚额之弊谨差役推排之籍召县尉巡检与之面约自
邑分乡自乡分都自都分保凡当役者贫富高下悉覈
其产之虚实序其次第吏莫能欺又以农隙创新官署
至于邮传桥道无不整饰去任而民思之至今言溧阳
前政之美者必称子遹云
冯光祖号裕斋婺州金华人祖之纯号野亭庆元间以
承议郎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廉平公正有金陵百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9a 页
诗后五十馀年当宝祐甲寅而光祖以中奉大夫守司
农卿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权江东转运使明年以
宝章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
制和州无为安庆三郡屯田使兼知建康府事初光祖
弱冠登第为临江之新喻县簿已有能名及宰饶之馀
干获登西山真文忠公之门一见许以国士为作心经
政经夜气箴裕斋诗及遗以文章正宗西山既居政府
力加荐拔遂跻清要光祖亦自奋励期无负西山之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39b 页
所至以异绩闻知建康始上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
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除秋苗斛面令人户自槩收
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寨给钱助诸军婚嫁所
属诸县折税例收丝绵绢帛倚阁除免以数万计兴学
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戊午春除端明殿
学士荆湖制置大使知江陵府去而民思之不已理宗
闻令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
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馀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0a 页
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
县学撙节费用创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又为库贮
籴本二百馀万缗补其折阅其米夏粜冬籴粜常减于
市价以利小民通判一员提督(仓门题云人人饱吃升/州饭世世常存老守心)
其兼沿江节制修饬武备上至安庆池州下达海口招
兵买马防拓要害边赖以安三任始终凡十二年民爱
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屡以老乞休致朝廷不许光祖
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景定庚申大兵既退贾似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0b 页
行打算法欲以污诸阃臣时赵葵以宣抚使屯兵江西
委建康打算光祖用参议汪立信言阴使葵自为计且
力为辨析葵得无害他帅若向士璧杜庶皆瘐死狱中
累及妻子辛酉壬戌间似道用刘良贵吴势卿陈尧道
曹孝庆合奏公田之法回买官田一千万亩浙西大扰
贫民失业州县一时迎合止欲买数之多元租六七斗
者皆作一石秋成之际元额有亏则取足田主或田有
硗瘠佃有顽恶皆从元主责换其祸尤惨光祖移书贾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1a 页
相乞不以公田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寻召赴
行在除临安府尹赈济饥民弹治权豪京邑大治咸淳
甲子再以沿江制置大使江东安抚大使行宫留守兼
知府事所修缮营创视前增多郡民为建生祠六所已
巳三月除枢密使兼参知政事时襄阳被围边报日亟
公入朝被劾即以疾乞还而建康自吴革改除后黄万
石赵溍继之皆碌碌无远虑奇略大兵自武昌顺流而
下沿江诸将望风降遁无坚壁者光祖卒谥庄敏其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1b 页
事详具诸志及宋年表
  儒林
贺循字彦先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
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
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为孙皓
中书令被诛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
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义请为
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武康令各有政教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2a 页
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著作郎陆机上疏荐之召补太子
舍人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除南中郎长史
不就会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
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
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前南平内史王矩吴兴内史
顾秘前秀才周玘等唱义传檄州郡讨贼循亦合众应
之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
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2b 页
遣兵士杜门不豫功赏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
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
身示不可用敏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
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
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徵贤
良皆未就元帝为安东将军复上循为吴国内史东海
王越命为参军徵拜博士并不起及帝迁镇东大将军
以军司顾荣卒引循代之循称疾笃笺疏十馀上帝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3a 页
之书曰前者顾公临朝深赖高算元凯既登巢许获逸
今道之云亡邦国殄悴群望颙颙实在君侯望必屈临
以副倾迟循犹不起及帝承制复以为军咨祭酒循称
疾敦逼不得已乃舆疾至帝亲幸其舟因咨以政道循
羸疾不堪拜谒乃就加朝服赐第一区车马床帐衣褥
等物循辞让一无所受(时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
(早闭宴开人多患之讼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云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
(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钦服如此)悯帝即位徵为宗正元帝在镇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3b 页
表为侍中道崄不行以讨华轶功将封乡侯循自以卧
疾私门固让不受建武初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又以
老疾固辞改拜太常常侍如故循以九卿旧不加官又
疾患不宜兼处惟拜太常朝廷疑滞皆咨之辄依礼经
对为当世儒宗其后帝以循清贫下令曰循冰清玉洁
行为俗表位处上卿而居身服物周形而已屋室财庇
风雨孤近造其庐以为慨然其赐六尺床荐席褥并钱
二十万以表至德畅孤意焉循又让不许不得已留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4a 页
初不服用及帝践位以循行太子太傅太常如故循自
以枕疾废顿臣节不修累表固让帝不许命皇太子亲
往拜焉循有羸疾而恭于接对诏断宾客疾渐笃表乞
骸骨上还印绶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
遣使持节加印绶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
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往还皆拜儒者以
为荣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恸赠司
空谥曰穆循博览群书尤精礼传雅有知人之鉴拔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4b 页
郡杨方于卑陋卒成名于世子隰康帝时官至临海太守
杨方字公回补高凉太守在郡积年著五经钩沉更撰
吴越春秋并杂文笔皆行于世
刘瓛字子圭沛郡相人晋丹阳尹惔六世孙也笃志好
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
舅更为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宋大明四年举秀
才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怡然自乐习业
不废教授常数十人丹阳尹袁粲于后堂夜集闻而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5a 页
之指听事前古柳树谓瓛曰人谓此是刘尹时树每想
高风今复见卿清德可谓不衰矣荐为秘书郎不见用
后拜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坐事免瓛素无宦情自此不
复仕袁粲诛瓛微服往哭并致赙助齐高帝践祚召瓛
入华林园谈语问以政道答曰政存孝经宋氏所以亡
陛下所以得之是也帝咨嗟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又
谓瓛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瓛曰陛下戒前轨
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5b 页
出帝谓司徒褚彦回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敕瓛
使数入而瓛自非召见未尝到宫门上欲用瓛为中书
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瓛笑曰平生无荣进意后以
母老阙养拜彭城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者转众除步兵
校尉不拜瓛姿状纤小儒业冠于当时都下士子贵游
莫不下席受业当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郑性谦率
不以高名自居诣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
便坐门待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6a 页
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十年表武
帝为瓛立馆以城西杨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
曰此华宅岂吾宅耶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
徙居遇疾卒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
为烂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阿称便是今世曾子称
瓛小名也年四十馀未有婚对建元中高帝与司徒褚
彦回为瓛娶王氏女王氏穿壁挂履土落孔氏床上孔
氏不悦瓛即出其妻及居母忧住墓下不出庐足为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6b 页
屈杖不能起此山常有鸲鹆鸟瓛在山三年不敢来服
释还家此鸟乃至梁武帝少时尝从受业天监元年下
诏为瓛立碑谥贞简先生(所著文集/行于世)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居庐山笃志好学尤明三
礼毛诗隐退不受徵辟宋元嘉十五年徵至都开馆于
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馀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
之并以儒学总监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意艺文使
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7a 页
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数至次宗馆资
给甚厚久之还庐山公卿以下并设祖道后又徵诣都
为筑室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
经次宗不入公门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二十
五年卒于钟山子肃之颇传其业
伏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晋著作郎滔之曾孙也曼
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少笃好学聚徒教授自业为
骠骑行参军宋明帝好周易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曼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7b 页
容美风采帝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赐
之为尚书外兵郎尝与袁粲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
为一台二绝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作贪泉铭
齐建元中为太子率更令侍讲拜中散大夫曼容宅在
瓦官寺东施高座于听事有宾客辄升高座为讲说生
徒尝数十百人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马出为临海太守
天监元年卒官年八十二曼容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
莫不闲了为周易毛诗丧服集解老庄论语义详见史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8a 页

  隐逸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
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尝结庐溧水
(十道四蕃志太平寰宇志皆云溧水县东南十/五里有东庐山有水源三严子陵尝结庐于此)帝思
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
泽中帝疑其光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
于北军给床褥大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8b 页
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
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口授书
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䛕顺
旨要领绝霸得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
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
可相助为理邪光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
著德巢父洗耳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
不能下汝耶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9a 页
相对累日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
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
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建
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
郡县赐钱百万榖千斛(溧水乃初隐处/富春乃归隐处)
鲁胜字叔时代郡人也少有才操为佐著作郎元康初
迁建康令到官著正天论尝岁日望气知将来多故便
称疾去官中书令张华遣子劝其更仕再徵博士举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49b 页
书郎皆不就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常游名山
历华阴观石室洛阳陷入吴兴馀杭大辟山中倚木于
树苫覆其上而居焉时猛兽为暴文独宿十馀年竟无
所患恒著鹿裘葛巾采竹叶木实贸盐米自供人或贱
价取之亦即与之遇有猛兽杀鹿于文庵侧文以语人
人卖得钱分文文曰若须自取何以相语又有一兽向
文张口文为探去其鲠骨而去明旦致一鹿于室前每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0a 页
有寄宿者文为之汲水无勌色馀杭县令顾飏与葛洪
造之飏使致韦裤褶文不纳飏使置室中乃至烂于户
内竟不服用王导为相使迎至京师于西园筑台置之
(今永寿宫为古冶城有旧太/乙殿基山上有墩阜即其处)朝士咸共观之文颓然箕
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
何也文曰遭世乱耳又问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
性先生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则无情又曰先
生独处穷山若疾遭命不为乌鸟食乎文曰埋藏者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0b 页
为蝼蚁所食又曰猛兽害人先生独不畏乎文曰人无
害兽之心兽岂有伤人之意又曰苟时有不宁身不得
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时
永昌中大疫文亦病王导遗药文曰命不在药夭寿时
也居冶城七年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乃逃归临安及
苏峻作逆而临安独全人以为知机自此不复语但举
手指麾及病笃临安令万宠候之问先生可得几日文
三举手果十五日而终既葬于座下有木数片反覆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1a 页
之上曰金雄记下曰金雌诗诗著地烂毁不识金雄记
言将来事多有验也
史虚白字畏名世家齐鲁尝隐嵩少间中原丧乱与韩
熙载皆归江南时南唐烈祖徐知诰辅吴方任用宋齐
丘虚白数为烈祖言中原方横流独江淮丰阜兵食俱
足当长驱以定大业毋失事几为他日悔与齐丘意不
合乃谢病去南游九江至落星湾家焉常乘双犊版辕
挂酒壶车上山童总角负一琴一酒瓢以从往来庐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1b 页
绝意世事保大初元宗召见访以国事对曰草野之人
渔钓而已安知国家大计赐宴便殿醉溺于殿陛元宗
曰真隐者也赐田五顷放还山(本传云元宗南迁次蠡/泽虚白鹤裘藜杖迎谒)
(道旁元宗驻跸劳问曰处士居山亦尝有赋乎曰近得/溪居诗一联使诵之曰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元宗)
(变色厚赐粟帛上樽酒徐铉高越谓之曰先生高不可/屈盍使二子仕乎虚白曰野人有子贤则立功业以道)
(事明主愚则负薪捕麋以养其母仆未尝介意也不敢/以累公铉越愧叹卒年六十八将终谓其子曰官赐吾)
(美酒饮之略尽尚留一榼吾死置藜杖及此酒于棺中/四时勿用祭享无益死者吾亦不歆子皆从之孙温宋)
(天圣中仕为虞部员外郎献虚白文/集仁宗爱之追号虚白冲靖先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2a 页
  耆旧
纪瞻字思远丹阳秣陵人也祖亮吴尚书令父陟光禄
大夫瞻少以方直知名吴平徙家历阳郡察孝廉不行
举秀才尚书郎永康初州又举寒素大司马辟东阁祭
酒其年除鄢陵公国相不之官明年左降松滋侯相太
安中弃官归家与顾荣等共诛陈敏召拜尚书郎与荣
同赴洛(在涂共论易太极瞻曰昔庖犠画八卦阴阳之/埋尽矣文王仲尼系其遗业三圣相承共成一)
(致称易准天无复其馀也夫天清地平两仪交泰四时/推移日月辉其间自然之数虽经诸圣孰知其始吾子)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2b 页
(云曚昧未分岂其然乎圣人人也安得混沌之初能藏/其身于未分之内老氏先天之言此盖虚诞之说非易)
(者之意也亦谓吾子神通体解所不应疑意者直谓太/极极尽之称言其理极无复外形外形既极而生两仪)
(王氏指向可谓近之古人举至极以为验谓二仪生于/此非复谓有父母若必有父母非天地其孰在荣遂止)
至徐州闻乱日甚不行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
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乃与荣及陆玩等各解船弃车
牛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得还扬州元帝为安东将军引
为军咨祭酒转镇东长史帝亲幸瞻宅与之同乘而归
以讨周馥华轶功封都乡侯石勒入寇加扬威将军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3a 页
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勒退除会稽内史时有诈
作大将军府符收诸暨令瞻觉其诈便破槛出之讯问
使者果伏罪迁丞相军咨祭酒论讨陈敏功封临湘县
侯西台除侍中不就及长安不守与王导俱入劝进帝
不许瞻曰二帝失御神器去晋于今二载陛下膺箓受
图特天所授而欲逆天时违人事失地利三者一去虽
复倾匡于将来岂得救祖宗之危急哉且今五都燔爇
宗庙无主刘渊窃弄神器于西北而陛下方欲高让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3b 页
东南此所谓揖让而救火也帝犹不许使殿中将军韩
绩彻去御座瞻叱绩曰帝座上应星宿敢动者斩帝为
之改容及帝践位拜侍中转尚书上疏谏诤多所匡益
久疾不堪朝请除尚书右仆射称病笃还第不许时郗
鉴据邹山屡为石勒等所侵逼瞻以鉴有将相之材恐
朝廷弃而不恤上疏请徵之明帝尝独引瞻于广室慨
然忧天下曰社稷之臣无复十人如何因屈指曰君便
其一瞻辞让帝曰方欲与君善语复云何崇谦让邪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4a 页
才兼文武朝廷称其忠亮雅正转领军将军六军敬惮
之加散骑常侍王敦之逆帝使谓瞻曰卿虽病但为朕
卧护六军所益多矣赐布千匹瞻不以归家分赏将士
贼平自表还家不许拜骠骑将军常侍止家为府卒年
七十二册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御史持节监护丧
事论讨王含功追封华容子降先爵二等封次子一人
亭侯瞻性静默少交游好读书或手自抄写凡所著述
诗赋笺表数十篇兼解音乐立宅乌衣巷馆宇崇丽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4b 页
行爱士老而弥笃尚书闵鸿太常薛兼广州太守河南
褚沉给事中宣城章辽历阳太守沛国武嘏并与瞻素
迹咸藉其高义临终托后于瞻瞻悉营护其家为起居
宅同于骨肉少与陆机兄弟亲善机死瞻恤其家嫁机
女资送同于所生长子景早卒景子友嗣官至廷尉景
弟鉴太子庶子大将军从事中郎先瞻卒
王谅字幼成丹阳人少有干略为王敦所擢参其府事
稍迁武昌太守初新昌太守梁硕专威交阯迎立陶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5a 页
为刺史咸卒敦以王机为刺史硕发兵距机自领交阯
太守迎前刺史修则子湛行州事永兴三年敦以谅为
交州刺史谓曰修湛梁硕皆国贼也卿至便收斩之谅
既到境湛退还九真广州刺史陶侃遣人诱湛来诣谅
所谅执之硕时在坐曰湛故州将之子有罪可遣不足
杀也谅曰是君义故无豫我事即斩之硕怒而出谅使
客刺之弗克硕遂率众围谅于龙编陶侃遣军救之未
至而谅败硕逼谅夺其节谅固执不与断谅右臂谅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5b 页
色曰死且不畏臂断何有十馀日愤恚而卒硕据交州
凶暴寻为侃所讨诛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人父基吴交州刺史璜仕吴历
显位孙皓时交阯太守孙谞贪暴为百姓所患会察战
邓荀至擅调孔雀三千头遣送秣陵既苦远役咸思为
乱郡吏吕兴杀谞及荀以郡附晋武帝拜兴安南将军
交阯太守寻为其功曹李统所杀更以建宁爨谷为交
阯太守谷又死更遣巴西马融代之融病卒南中监军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6a 页
霍弋又遣犍为杨稷代融与将军毛炅九真太守董元
牙门孟干孟通李松王业爨能等自蜀出交阯破吴军
于古城斩大都督修则交州刺史刘俊吴遣虞汜为监
军薛珝为威南将军大都督璜为苍梧太守拒稷战于
分水璜败退保合浦亡其二将珝怒谓璜曰若自表讨
贼而丧二帅其责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诸军不相
顺故致败耳珝欲还璜夜以数百兵袭董元获其宝物
船载而归珝乃谢之以璜领交州为前部督璜从海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6b 页
径至交阯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
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以
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遗扶严贼帅梁奇奇将万
馀人助璜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
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
若此系必有去志乃就杀之珝璜遂陷交阯吴因用璜
为交州刺史璜有谋策周穷好施能得人心滕修数讨
南贼不能制璜曰南岸仰吾盐铁断勿与市皆坏为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7a 页
器如此二年可一战灭也修从之果破贼初霍弋之遣
稷炅等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过
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粮尽乞降璜
不许给其粮使守诸将并谏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
等必矣可须其日满然后受降使彼得无罪我受有义
内训百姓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等期讫粮尽救兵不
至乃纳之皓以璜为使持节都督交州军事前将军交
州牧武平九德新昌土地阻险夷獠劲悍历世不宾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7b 页
征讨开置三郡及九真属国三十馀县徵璜为武昌都
督以合浦太守修允代之交土人请留璜以千数于是
遣还皓既降晋手书遣璜息融敕璜归顺璜泣数日遣
使送印绶诣洛阳帝诏复本职封宛陵侯改冠军将军
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举州号哭如丧慈亲
子威领交州刺史在职甚得百姓心三年卒威弟淑子
绥后并为交州自基至绥四世为交州者五人璜弟浚
吴镇南大将军荆州牧浚弟抗太子中庶子浚子湮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8a 页
恭之湮弟猷字恭豫并有名湮至临海太守黄门侍郎
猷宣城内史王导右军长史湮子馥于湖令为韩晃所
杀赠庐江太守抗子回自有传
陶回丹阳人也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
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苏峻之役回与孔坦言于导
请早出兵守江口峻将至回复谓庾亮曰峻知石头有
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阳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
一战而擒亮不从峻果由小丹阳经秣陵迷失道逢郡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8b 页
人执以为乡导夜行无部分亮闻之深悔不从回言寻
王师败绩回还本县收合义军得千馀人与陶侃温峤
等并力攻峻又别破韩晃以功封康乐伯时大贼新平
纲维弛废司徒王导以回有器干擢北军中候俄转中
护军久之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时人饥榖贵三吴尤
甚诏欲听相鬻卖以拯一时之急回上疏曰当今天下
不普荒俭唯独东土榖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北
贼闻此将窥疆场如愚臣意不如开仓廪以赈之乃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9a 页
待报辄便开仓及割府郡军资数万斛米以救乏绝由
是一境获全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赈恤二郡
赖之在郡四年徵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
如故回性雅正不惮疆禦丹阳尹桓景佞事王导会荧
惑守南斗经旬导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
当逊位以厌此谪回曰公以明德作相辅弼圣主当亲
忠贞远邪佞而与桓景造膝荧惑何由退舍导深愧之
以疾辞职不许徙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故未拜卒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59b 页
五十一谥曰威四子汪嗣爵位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
陋冠军将军隐少府无忌光禄勋兄弟咸有干用
张闿字敬绪丹阳人吴辅吴将军昭之曾孙也少孤有
志操太常薛兼言闿才干贞固当今之良器元帝引为
安东参军甚加礼遇转丞相从事中郎以母忧去职既
葬帝强起之拜给事黄门侍郎领夲郡大中正以佐翼
勋赐爵丹阳县侯迁侍中出补晋陵内史在郡甚有威
惠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闿乃筑曲阿新丰塘溉田八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0a 页
百馀顷每岁丰稔葛洪为其颂以擅兴造免官后公卿
为之言曰张闿兴陂溉田可谓益国而反被黜使臣下
难复为善帝感悟下诏曰丹阳侯闿昔以劳役部人免
官虽从吏议犹未淹其忠节之志也仓廪国之大本宜
得其才今以闿为大司农闿陈黜免始尔不宜便居九
列疏奏不许帝宴驾为大匠卿营建平陵事毕迁尚书
苏峻之役闿与王导俱入宫侍卫峻使闿持节权督东
军王导潜与闿谋密宣太后诏于三吴令速起义军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0b 页
侃等至假闿节行征虏将军与振威将军陶回共督丹
阳义军闿到晋陵尽运四部榖以给郗鉴又与蔡谟虞
潭王舒等招集义兵讨峻峻平以尚书加散骑常侍赐
爵宜阳伯迁廷尉以疾解职拜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
十四子混嗣闿笺表文议传于世
乐道融丹阳人少有大志好学不倦与朋友信每约己
而务周急有国士之风为王敦参军敦将反使告甘卓
卓以为不可迟留不赴敦遣道融召之道融虽为敦佐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1a 页
忿其逆节因说卓曰主上躬统万机非专任刘隗今虑
七国之祸故割湘州以削诸侯而王氏擅权日久卒见
分政便谓被夺敦背恩肆逆举兵伐主国家待君至厚
今若同之岂不负义生为逆臣死为愚鬼君当伪许应
命而驰袭武昌敦众闻之必不战自散大勋可就矣卓
大然之乃与巴东监军柳纯等露檄陈敦过逆率所统
致讨又遣赍表诣台卓年老多疑待诸方同进军至猪
口敦闻大惧使卓兄子邔求和令卓旋军主簿邓骞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1b 页
道融谏曰将军起义兵而中废为败军之将窃为将军
不取且士卒各求其利一旦西还欲其无叛恐不可得
卓不从道融昼夜涕泣谏说忧愤而死未几卓果为其
下所杀
刘系宗丹杨人少便书画为宋竟陵王诞子景粹侍书
诞举兵广陵城内皆死敕沈庆之赦系宗以为东宫侍
书泰始中为主书以寒官累积勋品元徽初奉朝请兼
中书通事舍人员外郎封始兴南亭侯兼秣陵令齐高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2a 页
帝废苍梧王呼正直舍人虞整醉不能起系宗欢喜奉
敕高帝曰今天地重开是卿尽力之日使写诸处分敕
令及四方书疏主书十人书吏二十人配之事皆称旨
高帝即位除龙骧将军建康令永明初为右军将军濮
阳太守兼中书通事舍人母丧起复本职宿卫兵东讨
遣系宗随军慰劳遍至遭贼郡县百姓被驱逼者悉无
所问上欲修白下城难于动役系宗启谪役在东人丁
随唐宇之为逆者从之后车驾出讲武履行白下城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2b 页
刘系宗为国家得此一城永明中魏使书常令系宗题
答秘书局皆𨽻之再为少府宁朔将军宣城太守系宗
久在朝省闲于职事武帝常云学士辈不堪经国唯知
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足矣沈约王融数百人于事何
用其重吏事如此建武二年卒官
纪少瑜字幼玚丹阳秣陵人本姓吴养于纪氏因而命
族早孤有志节常慕王安期之为人年十三能属文赋
京华乐王僧孺见而赏之曰此子才藻新拔方有高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3a 页
常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馀此笔犹可用
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顿进年十九游太学博士东
海鲍皦雅相钦悦时皦有疾请少瑜代讲少瑜既妙玄
言善谈吐辩捷如流为晋安国中尉侍宣城王读当阳
公为郢州以为功曹参军转轻车限内记室坐事免大
同七年为东宫学士邵陵王在郢启求学士武帝以少
瑜充行少瑜善容貌工槁草吏部尚书到溉尝曰此人
有大才而无贵仕将拔之会溉去职后除武陵王记室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3b 页
参军卒
陶子锵字海育丹阳秣陵人父延尚书比部郎兄尚宋
末为倖臣所怨被系子锵公私缘诉流血稽颡行路嗟
伤逢谢超宗下车相访回诣建康令劳彦远曰岂忍见
人昆季如此而不留心劳感之兄乃得释母终居丧尽
礼与范云邻云每闻其哭声必动容改色欲相申荐会
云卒初子锵母嗜莼母没后常以供奠梁武义师初至
此年冬营莼不得子锵痛恨恸哭而绝久之乃苏遂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4a 页
断莼味
陶季直秣陵人祖悯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悯祖爱异之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
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
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敢悯祖益奇之五岁
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于外染衣卒后家人始赎季
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
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4b 页
聘君父忧服阕为丹阳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
令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
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
辞不赴俄而秉败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彦回为尚
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彦
回卒请为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
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还除散骑侍郎领
左卫司马转镇西咨议参军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5a 页
不能阿意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迁骠骑咨议参军
尚书左丞出为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
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
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久预人间事乃辞疾
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
不见此人卒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又屏居十馀载及
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作京
都记传于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5b 页
丁咸序秣陵人耽儒学进修士业授衡阳判官太守贤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济北人世居建业父文肃仕梁为
梁州刺史量伟姿容有干略便弓马以军功封广晋县男
侯景陷台城元帝承制以为巴州刺史景西攻巴州与
王僧辩并力拒景大败之擒其将任约宋子仙景平封
谢沐县侯出为都督桂阳刺史陈受禅进位南抚军大
将军华皎叛为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平皎并降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6a 页
将元定等以功授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
封醴陵县公出为南徐州刺史进号征北大将军迁车
骑将军都督南兖州刺史薨赠司空
张松建康人兄悌坐罪当死松及弟景各欲代其死县
以谳上武帝以为孝义特降其死
史务滋溧阳人先为溧阳侯累吏劳迁司宾卿天授元
年九月进拜纳言武后革命诏务滋等十人分行天下
雅州刺史刘行实兄弟为侍御史来子询诬其反诏务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6b 页
滋与来俊臣杂治俊臣言务滋与囚善掩其反状后命
俊臣并治遂自杀
沈恪丹阳人永定初为威猛将军陈霸先谋篡使中书
舍人刘师知引恪勒兵入宫卫送梁主如别宫恪排闼
见霸先叩头谢曰恪身经事萧氏今日不忍见此分受
死耳决不奉命霸先嘉其意不复逼更以荡主王僧志
代之(晋书张祎者吴郡人恭帝为琅邪王以祎为郎中/令及帝践祚刘裕以袆帝之故吏素所亲信封药)
(酒一罂付祎密令鸩帝祎叹曰鸩君而求生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不如死也自饮之死与恪皆义士故附见之)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7a 页
许淹句容人多识广闻精诂训与魏模公孙罗皆以博
学名家
刘邺字汉藩句容人父三复以善文章知名少孤母病
废三复丐粟以养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奇其文表为
掌书记德裕三领浙西及剑南未尝不从会昌时位宰
相擢三复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邺六七岁能属辞德
裕怜之使与子共师学德裕既斥邺无所依去客江湖
间陜虢高元裕表为推官又辟镇国幕府咸通初擢左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7b 页
拾遗召为翰林学士赐进士第历中书舍人迁承旨邺
伤德裕以明党抱诬死海上令狐绹久当国更数赦不
为还官爵至懿宗立绹去位邺乃伸其冤复德裕故官
世高其义后与崔沆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许叔牙字延基句容人贞观时迁晋王府参军事弘文
馆直学士于诗礼尤邃献诗纂义十篇御史大夫高智
周见之曰欲明诗者宜先读此(子予儒字文举高宗时/为奉常博士长寿中历)
(天官侍郎弘文馆/学士封颍川县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8a 页
张常洧字巨川句容人高祖伯卿曾祖元绍并抗志不
仕祖处静乌程令父璋建州司户常洧璋第四子也建
中四年父殁庐墓三年墓侧产瑞芝十二茎太守樊泌
表奏旌表大和六年侄孙公珽亦以孝闻(时贤谓张氏/孝传三世可)
(革俗矣公珽兄/孙瑑以经学著)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与韩熙载齐名江南
谓之韩徐仕南唐为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今/摄)
(山栖霞寺西来/贤亭即其居也)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朝京师求缓兵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8b 页
祖以礼遣之后随煜至京师太祖责之铉对曰臣仕江
南国亡不能死臣之罪也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
也以为太子率更令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从征太原
加给事中出为左散骑常侍坐事贬黜卒年七十六李
穆尝使江南见铉及其弟锴文章叹曰二陆不能及也
锴仕江南为内史舍人而卒铉好李斯小篆尤得其妙
𨽻书亦工尺牍为士大夫所得皆珍藏之有集三十卷
又有质疑论稽神录行于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9a 页
李华字君仪溧阳人父殁居丧毁瘠尽哀母老得疾废
于床华忧惧置家事不问专意奉养衣不解带者十馀
年尤笃于友爱内外无间言有田十馀顷岁水旱誓不
一言减县官租榖翔贵亟发廪平价食其一方虚甑待
炊者日以千计大观政和间蝗数害稼群飞下其田辄
去不食年八十六卒子朝正字治表性刚直不苟势利
游太学登第历敕令所删定官知溧水县有异政民诣
府举留叶梦得荐于朝赐对转一官赐银绯从民所欲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69b 页
命还溧水陛辞乞易所得章服封母从之秩满除太府
寺簿再除敕令所删定官俄除户部郎改右司权户部
侍郎奉祠知平江府卒年六十官至朝奉大夫
王安石其先抚州临川人父楚国公益字舜良登第仕
至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江宁府年四十六卒官因家
金陵七子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皇
祐元年中进士第举贤良授宣州司户参军卒安石字
介甫庆历二年中进士第累迁知制诰相神宗先再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0a 页
江宁府最后力告老拜镇南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判江宁府纳节改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
使居金陵封荆国公加司空除安上提点江东路刑狱
公事命移治所于金陵以慰之其见重如此薨谥曰文
封舒王此旧有祠堂安石二子雱封临川伯雱子棣字
仪仲显谟阁学士右中大夫开德府路经略安抚使建
炎三年金人攻澶渊死于城守诏赠资政殿大学士雱
弟旁旁生桐桐生瓙珏安国字平甫有文名当世正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0b 页
不阿至崇文院校书改著作佐即秘阁校理为吕惠卿
所中放归田里岁馀卒有文集二子旊字元均任将作
少监知滑州寿春府赠朝议大夫斿字元龙知滑州京
西路提点刑狱元丰元年旊斿言亡父安国冤抑诏元
祐旨挥更不施行斿差监江宁府粮料院旊子朴安礼
字和甫中进士第召对神宗欲峻用之以兄当国授崇
文院校书元丰元年以端明殿学士中大夫知江宁府
迁太中大夫改资政殿学士元祐元年移知扬州官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1a 页
左丞姿貌魁伟有口辩常以经纶自任而阔略细谨安
上字纯甫由太子右赞大夫三司度支判官召对有提
点刑狱之命历知和湖二州管勾江宁府崇禧观卒子
(阙/)旟旂子棁宣和(阙/)  棁并除直秘阁楚国以下并
葬建康今(阙/)  州芜湖及平江宝华皆有三氏族云
李琮字献甫江(阙/)   中登第为尚书屯田员外即
(阙/)(阙/)   惠民圩四十里于金陵太平宣城三
(阙/)   盐法十六事会泸南罢兵诏充梓路(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1b 页
 琮到官纳岁费备边事泸帅王光祖(阙/)    为
乱琮械系告者付狱泸人乃安(阙/)    转左朝散
大夫历知吉相潞洪州(阙/)   卿时游天经议以矾
水渍铁为铜可(阙/)   疏极言不当以伪为宝转朝
议大夫刑(阙/)  陜西人张天经上书诋时政琮议如
(阙/) 相章惇意寻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杭州兼浙西
兵马钤辖移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又迁高阳关路安
抚使知瀛州上柱国陇西郡开国侯后赠太师封襄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2a 页
公有文集十卷子回字少愚登第试中书舍人兼校證
补完御前文籍直龙图阁待制封陇西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校證文籍书成知东平府兼安抚使袭杀贼杨
进等三十人转朝请大夫太子詹事太子侍讲迁御史
中丞金人进兵河上除延康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兼大
河守禦使还知福州奉使元帅府奉玺符册书劝进高
宗即位除端明殿学士同知三省枢密院事寻参知政
事出为江南西路安抚大使知洪州卒(回在襁褓间父/琮携家人上冢)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2b 页
(乳母负回登舟忽失手堕水不能救是夕舟次秦淮江/口闻邻舟儿啼声颇𩔖叩邻舟果得之舟人言夜见江)
(上火光若列甲仗数百人守卫者舟近皆散不见独火/光明灭得是儿溧水志李世家中山宋末名钧者登第)
(知名当世今进士名恒/名懋者皆钧孙居城中)
俞㮚字祗若溧水人中上舍释褐第一人初授承事郎
秘书正字转起居舍人给事中极论丞相蔡京不合出
知润州改襄阳府鹿门寺有田千顷牛千头僧饶于财
无戒行㮚乃奏改禅院赐额分其田半为官田岁收租
万斛以助军储一年召赴阙言官吏苟且成风不肯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3a 页
夺公事盖虑不当将来罪有所归及百姓诉县不当公
事本州不与予夺复送本县依条施行诉州不当公事
监司不与予夺复送本州依条施行且百姓冤抑强有
力者能自诉于县诉于州诉于监司亦不过送本县依
条施行贫穷孤弱之人冤抑虽甚何从申愬切虑上干
阴阳之和又言外方最要切者监司守令愿戒谕三省
谨择监司俾表率州县天下幸甚上嘉其言赐对衣金
带再试给事中除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制诰兵部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3b 页
书在朝知必尽言上每嘉纳多所匡正蔡京复以㮚多
忤意奏出知河阳改开德府章屡上责授常州团练副
使太平州安置政和八年复除显谟阁待制知潭州以
母病陈乞就近便改知建康府到任转朝奉大夫述古
殿直学士未几致仕子孙后多显官(按㮚作俞氏释褐/题名记其祖考始)
(储六经以诏昆裔越五十年然后有解褐而归者自天/圣讫今凡十人非朝廷乐育之效与故丞相岐公尝以)
(十榜传家为美㮚诵其诗而悦之因追念先泽刻石以/垂训学者勿嬉勿惰克踵旧武以忠义报国益振家声)
(则视此无愧矣诸科如良佐良弼瑊珏/仲翁彻㮚赜迎次聃布次乔皆俞氏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4a 页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进士第相高宗与金讲和以病
同子熺致仕二孙埙堪乞改差在外宫观桧进封建康
郡王少傅熺赠少师封福国公致仕埙堪并提举江州
太平兴国宫后桧追封申王谥忠献孙钜死节别有传
兄梓字楚材自江宁居溧阳使高丽还登进士第历知
台秀袁太平常湖六州除翰林学士出知宣州民诣阙
请留进职再任再移湖州告老赠光禄大夫子煜孙城
皆笃学世其家业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4b 页
魏良臣字道弼溧水崇教乡南塘人负资瑰伟少游郡
学归母病已亟良臣刲股为糜以进下咽即安闾里称
孝宣和三年登进士第初拟丹徒尉诣阙投匦函伸太
学陈东冤天下高其义调严州寿昌令以县最闻召对
除敕令删定官迁吏部郎官金人犯高邮择使讲和上
曰魏良臣颇有气节宜往使还旧相去国廷议不恊丐
祠归閒废累年上念之除礼部郎官迁左右司检正秦
桧当国欲畀以言职力辞适金人败盟擢吏部侍郎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5a 页
使乌珠拥精锐以惧之良臣从容不慑反复审辨迄定
初议后参大政出衣冠之囚归蛮瘴之冤起淹抑斥奸
回脩军政罢冗官节浮费晚历知绍兴宣潭洪四郡卒
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建康郡开国侯食邑千三百户
食实封二百户谥敏肃
潘祺字长吉溧阳人好学尚气节游太学知名与陈谏
议东为友陈欲献书阙下过祺谋可否祺曰祺亲老不
能与子俱子不可不勉陈意遂决祺性至孝父疾革露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5b 页
章请于帝愿减已算益父寿父疾果瘳佥以为孝诚所
感登第调宣州司户卒年三十八里人痛惜之
吴思道金陵人以诗为苏轼刘安世诸人鉴赏官至团
练使宣和末亟挂冠去责授武节大夫致仕诗思益超
拔后寓新安野服萧然如云水人其高逸如此
王纶郡人绍兴五年登第仕至参知政事三十一年以
资政殿大学士知府兼安抚等使府治西厅建昼锦堂
详见庆元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6a 页
唐文济金陵人性冲澹以琴为娱太宗朝待诏上曰古
琴五弦文武增为七弦朕欲令蔡裔增琴为九弦可乎
文济曰不可五弦有遗音而益以二今无所阙上怒叱
出遂增之文济终守前说上嘉其有终令赐绯
钱戬溧阳人居父忧有少年数人来曰而父在京师逋
我金数百万戬欲偿之兄弟有难色且令举其要戬独
曰大人与人交信厚彼必不我欺且彼谓吾父贷宿镪
吾拒以无左验辞虽直非孝子待亲之道卒与之家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6b 页
瘠不悔元夕家人出观灯邻不肖子潜入其家将为盗
戬知之呼前谕曰尔良家何为乃至是取一白金合子
与之使速去终不语人其子时敏始生有乌鹊衔青铜
五铢钱一置庭中香案上识者知其阴德之證以时敏
恩赠奉直大夫时敏字端脩早颖悟读书一览即成诵
属文敏速气岸轩豁勇于为义年十八以明经贡辟雍
擢上舍第繇大理寺丞迁秘书丞除驾部郎充奉迎两
宫扈从礼仪使司属官改兵部郎检察郊祀大礼仪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7a 页
迁右司郎兼权右史充礼部贡院参详官又兼外制拜
权工部侍郎俄权兵部侍郎除敷文阁待制奉祠告老
卒年六十八赠正议大夫
钱周材字元英溧阳人质重气和退然似不能言七岁
能属文乡试第一登第繇大理司直擢普安郡王府教
授历迁校书郎著作郎兼教授除起居舍人刑部侍郎
使金还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兼实录院修撰兼侍讲
知常州奉祠孝宗登极以旧学召对便殿留奉内祠兼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7b 页
侍讲复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直学士院母忧服阕屡
诏不起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卒年七十二官至
朝议大夫
阎彦昭字德甫世家建康之江宁徙居溧阳性敏悟善
治繁剧轻财尚义自浙西帅司机宜监六部门迁太府
寺丞除仓部郎奉使淮东参议浙东江西帅幕除两浙
运判奉祠乾道九年卒年七十九官至右奉直大夫子
晃昴晟晃子一德历江阴建昌二军及泰真二州太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8a 页
累官宗正寺簿
刁衎升州人初仕南唐直清辉阁阅中外章疏江南平
李昉扈蒙在翰林勉衎出仕因献圣德颂于朝乃复故
官七年不迁恬澹夷雅太平兴国七年上疏言淫刑酷
法非律文所载者望诏天下悉禁止之上览疏甚悦
秦传序江宁人也淳化五年贼攻陷嘉戎泸渝涪忠万
开八州时传序为开州监军力战而死上降诏嘉奖其
子奭溯峡求其父尸至夔州船覆溺死人谓父死于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8b 页
子死于孝奏至上嗟恻久之录传序次子煦为殿直赐
钱十万
邵必丹阳人博学有雅望庆历六年差为编修唐书官
必言史出众手非是卒辞之
朱存金陵人尝读吴大帝而下六朝书具详历代兴亡
成败之迹南唐时作览古诗二百章章四句前志多引
为证云
朱舜庸建康人好古博雅编金陵事积二十年自里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9a 页
口传至仙佛之书无不研综舂容大帙馀数万言庆元
中留守吴琚得其编为之订證铨次目曰续建康志
吴柔胜字胜之溧水永宁乡茅城人登淳熙八年进士
第调宣城都昌尉巴陵主簿华亭下砂盐场官授嘉兴
教授浙西使者黄灏委以荒政赖全活者众韩侂胄用
事注赣县尉时党论沸腾柔胜为人指目讪笑恬不为
意独与寓官吏部杨万讲学义理提点刑狱司辟为属
获盗当改官柔胜曰岂忍以人命博官诸监司交委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79b 页
之丐祠归家嘉定初召除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
授国子正当轮对时大风雷太庙鸱尾坏柔胜所进皆
廷臣不敢斥言者迁博士时年六十乞通判建康府边
郡择守授司农丞知随州随经兵火茅苇弥望不及中
州一下县柔胜治之罢科敛宽逋负奖忠义褒死节随
人大悦相庆随及枣阳旧无城敌至直犯安陆汉阳东
及蕲黄南至鄂州兴国柔胜为筑守既而金人大入围
枣阳三月不克而退诸郡赖之就兼提点京西刑狱改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0a 页
知池州未几除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值饥以精勤
于事活人万馀或议其用是干誉柔胜屡求罢改知太
平州鄂人泣留之治太平一年有惠政柔胜素戒止足
上章请老除秘阁脩撰主宫观卒赠太师谥正肃子源
泳渊潜渊字选父登嘉定七年进士第淳祐九年以端
明殿大学士太中大夫沿江制置等使知府十年诏以
渊立山寨耕屯备竭忠勤特除资政殿学士仍与执政
恩例进封金陵侯十一年诏以渊兴利除害所列二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0b 页
五事究心军民特转两官赐锦绣堂忠勤楼大字寻进
爵为公十二年升大学士除福建安抚使知福州改知
平江府为发运使未几论罢渊所至好籍没豪横惠济
贫弱立义庄事见各志潜字毅父嘉定十年举进士第
一人相理宗封许国公为贾似道所排贬循州寻薨事
见宋史
秦憙者其先自南泉徙居秣陵五世孙泽宰金坛秩满
徙居溧阳洮湖南憙其后也为人长者岁收万馀斛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1a 页
乡民输粟每令自行槩因是而称为秦自量当熙宁元
丰间频岁饥馑作糜粥以饲往来之人计升斗以给乏
绝之家所全活甚众霞山有庙居民好淫祀憙悯其妄
杀牲畜因改庙为佛宇今号曰塔院崇宁二年蒋静传
其事见县志
王端朝字季羔本澶渊人过江爱溧阳风土因家焉少
以该洽闻年十八举建康第一后荐太学又为第一登
第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录秘书省正字江东帅司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1b 页
机宜除宗正丞提举两浙市舶知永州乾道二年卒年
四十四
刘岑字季高本吴兴人迁居溧阳博学爱士有古君子
风登第擢著作郎再使金通判兴国军除湖北运判辟
川陜随军转运使除金部郎累迁权户侍出知太平池
州移镇江府除刑部侍郎迁吏部侍郎知信州责单州
团练副使全州安置在全五年移建昌军居住又历九
年绍兴乙亥冬自便复官奉祠起知泰州移扬州温州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2a 页
除户部侍郎车驾亲征除御营随军都转运使奉祠告
老除徽猷阁直学士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官至左朝
散大夫先世葬乌程之杼山故号杼山居士熙宁中曾
祖述字孝叔为御史知杂以忤荆公出知江州司马温
公折简与孝叔有道胜名立之语杼山既居溧阳乃以
道胜名其堂
崔敦礼与弟敦诗本通州静海人同登绍兴庚辰第爱
溧阳山水买田筑居(池上有读书/堂扁曰双桂)敦礼字仲由历江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2b 页
尉平江府教授江东抚干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敦诗字
大雅性端厚议论疏通知大体博览彊记繇秘书省正
字除翰林权直崇政殿说书权给事中家难服阕除枢
密编脩官著作郎权吏部郎官又兼崇政殿说书进国
子司业直学士院拜中书舍人加侍讲直学士院卒赠
中大夫
李处全字粹伯徐州丰县人邯郸公淑之曾孙迁居溧
阳慕刘杼山之为人文章闳肆诗体兼众长字画遒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3a 页
登第繇宗正寺簿迁太常丞知沅州提举湖北茶盐除
秘书丞兼礼部郎迁殿中侍御史遂除侍御史母忧去
朝奉祠后知袁州处州移赣州未赴改舒州卒于任年
五十九官至朝议大夫侄柄字子权知无为军舒州卒
年四十二亦有声称云
潘汇征字泰初寓居溧阳记问该洽宗濂洛先儒之学
四荐三魁登嘉定甲戌第廷对剀切漫塘刘宰嘉其志
不苟求学行才猷兼备深器重之时杜丞相范为湖州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3b 页
录参漫塘并荐于朝得宰昆山繁昌有能名而范后为
相汇征自号鹤山狷叟云
王云起字霖仲号友山荆国王文公弟安上八世孙治
春秋学任澧州路儒学教授尝为湖广行省考试官士
论服其鉴裁翰林学士草庐吴公澄石塘胡长孺皆尝
序其诗文(吴序云宋三百年文章欧曾二苏各名一世/而荆国王文公为之最何也才识学行俱优)
(也弟平父子元泽亦卓尔不群英哲萃于一门出于一/时噫难乎其继矣文公季弟纯父之远孙云起字霖仲)
(胸怀坦坦如青天白日无掩蔽无晻暧言论挺挺如迅/雷烈风无阿倚无留藏其徵于文也亦然韩子云昭晢)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4a 页
(者无疑优游者有馀霖仲盖是也平父元泽之后而复/见斯人乎王氏其世有人矣哉彼深险也而辞易直鄙)
(狭也而辞宏敞软媚也而辞劲峭秽浊也而辞清整若/是而为文皆表里不相符予不知其可也胡序云长孺)
(被徵馆集贤之年也霖仲亦徵同舍数十日去实至元/二十有六年也始至即求还山宰相留之不可欲用为)
(教授江南一郡又不可遂行后十年见宰相杭州延礼/不逮京师时出辄与绝乃过长孺语移昼漏十刻又后)
(十有四年为宗晦书院山长岁满自温集杭留六十日/时时会语出所著定林漫槁相示长孺聆且阅焉其言)
(出入载籍而不拘其诗疏通动荡而不滞其文条达敷/畅而不流追记异时霖仲初自建业到京师才二十有)
(五长身疏髭面目光晢如画气盛志强若飞鹤游鱼凌/厉青冥之上纵横泠渊之间见贵富如将以粪溲染已)
(疾走不肯一顾自杭归建业方以诗书授徒弟子取县/教谕书院山长为之大作诗文及再为山长归道杭而)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4b 页
(留也貌严体癯须发尽白虽志气未衰而视在京师固/已洒然异矣使霖仲在京师如在建业碌碌从庸众人)
(后积日月得官受禄为贵富人已久然舍经术诗文从/事乎其他则又安得漫槁四编之多也邪非徒多也假)
(之岁年顾有不骎/骎𩔖荆国也哉)其为澧州教甚宜其官宋状元本为
撰遗爱碑改将仕郎旌德县主簿不赴以疾终于家(侄/垕)
(今居蒋山坟庵集王/氏家谱甚详覈云)
杨刚中字志行其先处之松阳人曾大父遂仕宋知黄
陂县徙家建康父公溥乡贡进士公幼颖敏力学家贫
竭力养亲或躬井臼之劳与兄敏中同居雍睦内外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5a 页
间言行台移治建康任官者皆国初名臣咸敬公学行
折节宾礼不翕翕趋附也省辟主江宁县学升郡学录
正得徽州路儒学教授丁外艰服阕除平江路教授未
赴擢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管勾承发架阁库兼照
磨至则独处公署行季萧然扁所居斋曰霜月御史行
部至必加礼貌宪僚寀与之言必称先生会行科举江
西行省聘公与故翰林学士草庐吴公澄偕主文衡所
取拔皆知名奇士有以不及贡额为言者公谓国家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5b 页
科目取士选贵精审不宜以碌碌者充数闻者是之迁
江东廉访司照磨复校文江浙行省得士尤多秩满风
宪举守令授卫辉路录事不赴改文林郎江浙等处儒
学提举修举学政省宪钦异丞相托欢公荐于朝召为
翰林待制承务郎兼编脩官赴官月馀谢病去晚自宣
城挈家还居建康乡人子弟诣门质疑诲诱不倦著易
通微说诗讲义若干卷卒年七十四其甥进士李桓述
行状御史中丞张公梦臣撰碑(门人雷秉义刋霜月斋/集见赵鲁公王侍御张)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6a 页
(中丞/序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6b 页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下之上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下之下
             元 张铉 撰
  人物志
   列传
    仙释
三茅君兄弟三人长讳盈字叔申咸阳南关人高祖讳
濛字初成一字本初深识玄远知周衰不仕诸侯乃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7b 页
北郭北阿鬼谷先生长往华山道成以秦始皇三十年
九月庚子乘龙白日升天时邑童谣曰神仙得者茅初
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
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之询诸父老具对曰此仙
人之谣劝帝求长生之术于是始皇忻然有寻仙之志
因改腊曰嘉平盈弟固字季伟衷字思和皆生汉景帝
中元间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江左句
曲之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是为大司命君固至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8a 页
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
更大夫并解任从兄脩学俱得为仙固为定箓真君衷
为保命仙君详见茅山志
葛仙公名玄字孝先本姓诸葛远祖征江汉次丹阳之
句容因止而叹曰独身在此何诸之有遂单姓葛玄有
仙术尝从吴主至溧洲还遇大风百官船皆败没玄船
亦沈吴主使人求玄久见玄出水上衣履不湿而有酒
色既而言曰从子胥饮酒耳玄性好酒尝饮醉卧门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8b 页
陂水中竟日醒乃止帝重之为于方山立洞玄观后传
白日举今方山犹有玄煮药铛及药臼在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祖系吴大鸿胪父悌仕晋为
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货纸墨夜辄写
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
未尝交游于馀杭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
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
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9a 页
号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
其法后又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
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
著撰皆精覈是非而文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
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檄洪为将
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
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见天下已乱欲避地
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89b 页
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
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
掾迁咨议参军干宝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
大著作洪固辞不就闻交趾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
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遂将子侄
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鍊丹
岳表补东筦太守辞不就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
在山积年优游閒养著书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自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0a 页
抱朴子因以名书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
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
汉百家之言方伎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
肘后要急方四卷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剋期便
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
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
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许迈字叔玄一名映丹阳句容人家世士族而迈少恬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0b 页
静不慕仕进未弱冠尝造郭璞璞为之筮遇泰上六爻
发璞谓曰君元吉自天宜学道时南海太守鲍靓隐迹
潜遁人莫之知迈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
违亲谓馀杭悬霤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门潜通
五岳陈安世茅季伟常所游处于是立精舍于悬霤而
往来茅岭之洞室放绝世务以寻仙馆朔望时节还家
定省而已父母既终乃遣妇孙氏还家携其同志遍游
名山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𦕈尔自得有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1a 页
终焉之志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又著诗十二首
论神仙事王羲之造之未尝不弥日忘归相与为世外
交自后莫测所终(实录始简文为会稽王时有三子俱/夭及道生废后献王早世诸姬绝孕)
(十年无子令卜者扈谦筮之曰后房有一女当育二贵/男其一终盛晋室时徐贵人有宠无子帝从容问迈曰)
(臣好山水本无道术斯事岂所能判愿陛下从扈谦之/言以存广接之道帝然之数年令善相者遍召诸爱妾)
(示之皆云非其人时李后在织坊中形长黑色宫人皆/谓之昆崙既至相者惊曰此其人也因召侍寝后常梦)
(两龙枕膝日月入怀生烈宗及会稽文孝王案陈江总/寺碑言摄山南瞻旧落顾悌镇戍之坞北望荒村扈谦)
(卜筮之宅则谦/乃摄山人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1b 页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祖隆王府参军父贞孝昌
令弘景以宋孝建三年丙申岁夏至日生幼有异操年
四五岁常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
传画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
觉为远矣父为妾所害弘景终身不娶及长身长七尺
七寸神仪明秀读书万馀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善琴
棋工草𨽻未弱冠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
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2a 页
取焉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
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三
斤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
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
书要之不至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上弟子居中
宾客仅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至其所本便
马善射晚皆不为唯听吹笙而已特爱松风庭院皆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2b 页
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
人性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
星算山川地理方圆产物医术本草帝代年历以算推
(按本传弘景算汉熹平三年丁丑冬至加时在日中/而天实以乙亥冬至加时在夜半凡差三十八刻是)
(汉历后天二日十二刻也又以历代皆取其先妣母后/配飨地祗以为神理宜然硕学通儒咸所不悟深慕张)
(良为人云古贤无比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及梁武兵至新林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尝造浑
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
与天相会云脩道所须非止史官用之齐末议禅代弘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3a 页
景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
恩礼愈笃书问冠盖相望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
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是年侯景陷/台城帝崩)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
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
遗多不纳受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自隐处四十许
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
一眼有时而方简文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以葛巾进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3b 页
与谈论数日而去甚敬异之无疾自知应逝逆剋亡日
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伸如
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
(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尝画作两牛一牛散牧水草之间)
(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效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曾梦佛授菩提)
(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天监中献丹于武帝中大通初又献二刀其一名善胜)
(一名成胜/并为嘉宝)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不娶无子从
兄以子松乔嗣所著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4a 页
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
要及玉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今本草方书独行于
(弘景逆知梁祚覆没制诗云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诗秘藏箧里化后门人)
(方稍出之大同末士人竞谈玄理/不习武事后侯景篡果在昭阳殿)
杨义和名羲句容人幼而通灵与二许结神明之交博
学工书为公府令兴宁乙丑众真降所居后乘云驾鹤
仙去云(羲以经诰传许迈弟穆/穆传子翙小字玉斧)
桓闿事陶隐居于茅山华阳馆执爨日常脩默朝之道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4b 页
后乘白鹤翀举又有李明长官避世不仕隐居句曲郁
冈山丹成升玄洲今旧迹存焉
王远知系本琅邪父昙选为陈扬州刺史母昼寐梦凤
集其身因有娠浮屠宝志谓昙选曰生子当为世方士
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又从
臧兢游陈后主闻其名召入重阳殿辩论超诣甚见咨
挹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使人邀见少选发白俄复鬒
帝惧遣之后幸涿郡召远知见临朔宫帝执弟子礼咨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5a 页
质仙事诏京师作玉清玄坛以处之及幸扬州远知谓
帝不宜远京国不省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武德中
平王世充秦王与房玄龄微服过之远知未识迎语曰
中有圣人非王乎乃谂以实远知曰王异日必为太平
天子愿自爱太宗立欲官之苦辞贞观九年诏即茅山
为观居之忽谓其弟子潘师正曰吾少也有累不得上
天今署少室仙伯吾将行即沐浴加冠衣若寝者遂卒
或言寿盖百二十六岁云遗命子绍业曰尔年六十五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5b 页
见天子七十见女君调露中绍业表其言高宗召见嗟
赏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升真先生武后时复召见皆
如其年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中改谥升玄见唐史
(时有徐则隐天台山亦为炀帝所礼唐有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季含光隐茅山宋有朱自英刘混康皆遇知)
(世主自魏元君以道术传杨羲由许穆陆脩静/陶弘景以下皆名宗师今四十六传见茅山志)
邱浚字道源黟县人天圣中登进士第因读易至损益
二卦自此能通数知未来兴废早岁游华阳洞求为句
容令秩满以诗寄茅山道友曰鸣凤相邀览德辉松萝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6a 页
从此与心违孤峰万仞月正照古屋数间人未归欲助
唐虞开有道深惭茅许劝忘机明朝又引轻帆去紫术
年年空自肥历官至殿中丞尝语家人曰吾寿终九九
后在池州一日起盥沭索笔为春草诗诗毕端坐而逝
年八十一及殓衣空众谓尸解太守滕甫为记其事葬
于九华山后数年有黄衣人持浚书抵滁州家人启封
人忽不见书言吾本预仙籍以推步象数谪为泰山主
宰云(按句容县志景祐中浚以卫尉寺/丞知县事能明天文有占星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6b 页
释宝志者不知何许人有于宋太始中见之出入钟山
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
跣语嘿不伦或被锦袍饮啖同于凡俗恒以镜铜剪刀
镊属挂杖负之而趍或徵索酒肴或累日不食预言未
兆识他心智一旦中分身易所远近惊赴所居噂𠴲齐
武帝忿其惑众收付建康狱旦日咸见游行市里既而
检校犹在狱中其夜又语狱吏门外有两舆食金钵盛
饭汝可取之果是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所供养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7a 页
令吕文显以启武帝帝乃迎入养之宝志乃忽重著三
布帽亦不知从何得俄而帝崩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
相继卒齐亦于此季矣灵味寺沙门释宝亮欲以衲被
纳之未及有言宝志忽来牵被而去蔡仲熊尝问仕何
所至了自不答直解杖头左索绳掷与之初莫能喻后
仲熊官至尚书左丞方知言验梁武帝尤深敬事尝问
年祚远近答元嘉元嘉帝欣然以为亨祚倍宋文之年
虽剃须发而常冠下裙谓纳袍故俗呼为志公好为谶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7b 页
记所为志公符是也高丽闻之遣使赍绵帽供养天监
十三年卒将死忽移寺金刚像出置户外语人曰菩萨
当去旬日无疾而终王筠尝至庄严寺志遇之与交言
欢饮至亡敕命筠为碑盖先觉也(高僧传云宝志本姓/朱氏金城人少出家)
(止江东道林寺脩习禅业尝于台城对梁武帝吃鲙昭/明诸子皆侍侧武帝曰朕不知味二十馀年师何为尔)
(志乃吐出小鱼依然鳞尾帝深异之今秣陵尚有鲙残/鱼也天监五年冬旱雩祭备至而未雨忽上启云愿于)
(光华殿讲胜鬘经请雨即使沙门讲胜鬘经竟夜便大/雨天监十三年无疾而终葬于钟山独龙之阜仍于墓)
(所立开善寺敕陆倕制铭于/冢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宋大中祥符五年诏于龙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8a 页
图阁取太平兴国中舒州所获志公石以示辅臣上作
诗纪其事又作赞目曰神告帝统石仍加谥志公曰真
觉遣知制诰陈尧咨诣蒋山致告其后又加谥道林真
觉令天下公私无得斥志公名高宗绍兴中加谥慈应
今天历戊辰加号道林真觉慧感慈应普济禅师(案金/城在)
(蒋山北世传朱氏汲井闻/鹰巢中儿啼而得宝公云)
帛尸黎密西域师子国王子以国让弟为沙门晋永嘉
中到中土止于太市王丞相导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8b 页
也塔寺记云尸黎密寺宋曰高座在石子冈尸黎密常
行头陀卒于梅冈晋元帝于冢边立寺因号高座高座
道人不作汉语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繁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往来京师多在延贤
寺神异不可备记宋元嘉三年入东行至赤山死还葬
覆舟山
法度黄龙人齐时游金陵明僧绍隐居摄山待以师友
及亡舍所居为栖霞寺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9a 页
菩提达磨自西域达南海广州梁武帝诏赴京师车驾
为出郊迎之延居内殿时帝崇信释典常舍身为奴宝
志云光诸师以神异讲说见重达磨意不与之同乃弃
去居河南嵩山以所传佛衣钵授弟子慧可为南来第
一祖云
赵僧岩北海人寥廓无常人不能测所友刘明善为青
州欲举为秀才大惊拂衣去后忽为沙门栖迟山谷常
以一壶自随一旦谓弟子曰吾今夕当死壶中大钱一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199b 页
千以通九泉之路蜡烛一挺以照七尺之尸至夜而亡
时人以为知命
藏法师梁开善寺僧初与何胤遇于秦望山后还都卒
于钟山卒之日胤在吴中波若寺见一僧授以香炉奁
并函书云发自扬都呈何居士言讫失所在函中乃庄
严论世中未有访之香炉乃藏公所常用者
融禅师俗姓韦本润州延陵大族年十九通经史从茅
山吴法师落发出家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脩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0a 页
道虎鹿驯伏数有灵异唐贞观中四祖信禅师传达磨
心印在蕲州双峰知融可以传道遂来山中授以法要
后寺僧日多融自往南丹阳负米相去八十里负米石
有八斗供三百人食住建初寺卒葬鸡笼山号一代祖
师其寺与山遂号祖堂云
木平和尚不知何许人南唐保大初徵至阙下倾都瞻
礼阗咽里巷金帛之施日积数万常出入宫禁中他日
从上登百尺楼上曰新建此楼制度佳否木平曰尤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0b 页
望火上初不喻其旨居数载木平卒淮甸大扰自寿阳
置烽候以应龙安山旦夕上多登览以瞻动静又上最
钟爱庆王王方幼学上问寿命几何木平曰郎君聪明
哲智预知六十年事寿当七十是岁疾终年十七盖反
语以对也(世说木平初见后主李煜挂木瓶杖头煜出/歘不见问曰和尚何在木平引瓶自蔽诡曰)
(某在此澡浴煜拜之木平曰陛下见群臣勿言某在瓶/中浴煜笑曰和尚见人亦勿道吾拜汝后为建寺宫侧)
(本名木瓶寺盖𩔖志公/持刀镊尺拂之意云)
酒秃姓高氏骈族子弃家祝发博极群书善讲说而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1a 页
略跌宕无日不醉后主召讲华严梵行一品赉金帛甚
厚即日尽送酒家日夜剧饮醉则从小儿数十浩歌道
中歌曰酒秃酒秃何荣何辱但见衣冠成古丘不见江
河变陵谷一日醉死石子冈(按庆元志唐有钟山昙璀/禅师顾氏吴郡人初谒融)
(禅师悟大旨晦迹钟山南唐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王/氏北海人告寂国主为建塔又清凉院法眼文益禅师)
(鲁氏馀杭人周显德五年告寂国主于江宁丹阳乡造/塔即无相院塔也尝于宫中观牡丹赋诗有云发从今)
(日白花是去年红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北梦琐言/以为后主时事非也又有牛头智威禅师法持禅师毗)
(陵芙蓉山大毓禅师金陵清凉明禅师金陵奉先深禅/师金陵龙光院澄禅师金陵钟山章义禅师道钦禅师)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1b 页
(金陵报慈道场文遂导师金陵报恩元则禅师金陵净/德道场达观禅师金陵清凉法灯禅师金陵报恩法安)
(慧济禅师升州奉先寺净照/禅师并见传灯录今不详载)
    方伎
汉李南字孝山丹阳句容人少笃学明于风角和帝永
元中太守马棱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宁南
特通谒贺棱意有恨谓曰太守不德今当即罪而君反
相贺邪南曰旦有善风明日中时应有吉问故来称庆
旦日棱延望景晏以为无徵至晡乃有驿使赍诏书原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2a 页
停棱事南问其迟留之状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𣃚马
踠足是以不得速棱乃服焉后举有道辟公府病不行
终于家南女亦晓家术为由拳县人妻晨诣爨室卒有
暴风妇便上堂从姑求归辞二亲姑不许乃跪而泣曰
家世传术疾风卒起先吹灶突及井此祸为妇女主爨
者妾将亡之应因著其亡日乃听还家如期病卒
陈训字道元历阳人少好秘学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
不毕综尤善风角孙皓以为奉禁都尉使占候皓政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2b 页
酷训知其必败而不敢言时钱唐湖开或言天下当太
平青盖入洛阳皓以问训训曰臣止能望气不能达湖
之开塞退而告其友曰青盖入洛将有舆榇衔璧之事
非吉祥也寻而吴亡训随例内徙拜谏议大夫俄去职
还乡时甘卓方贵训相其目名盻刀又目有赤脉自外
而入不出十年必有兵死不领兵则可以免卓果为王
敦所害王导多病每自忧以问训训曰公耳竖垂肩必
寿亦大贵子孙当兴于江东训年八十馀卒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3a 页
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善风角好道术妙解占候卜
数吴末为台吏知吴将亡托病不仕及吴平还乡里扬
州刺史尝问吉凶于洋答曰荧惑入南斗八月有暴水
九月当有客军西南来如期果大水而石冰作乱冰既
据扬州洋谓人曰视贼云气四月当破果然陈眕问洋
曰人言江南有贵人死顾彦先周宣佩当是不洋曰顾
不及腊周不见来年八月荣果以十二月十七日卒十
九日腊玘以明年七月晦亡王导遇病召洋问之洋曰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3b 页
君侯本命在申金为土使之主而于申上石头立冶火
光照天此为金火相烁水火相煎以故受害耳导即移
居东府病遂差镇东从事中郎张闿举洋为丞相令史
时司马飏为乌程令将赴职洋曰君宜深慎下吏飏后
果坐吏免官其言奇验𩔖此元帝登祚亦洋择日也
郭璞字景纯河间闻喜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
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虽
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王导引参已军事帝与导令璞筮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4a 页
皆奇应帝深重之璞因天人休咎之徵辄上疏论时政
迁尚书郎数言便宜多所匡益明帝在东宫与温峤庾
亮有布衣之好璞亦以才学见重埒于峤亮后王敦起
璞为记室参军敦之谋逆也峤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
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曰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
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
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
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敦将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4b 页
举兵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
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祸
必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
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璞临出谓行刑者
欲何之曰南冈头璞曰必在双柏树下既至果然复云
此树应有大鹊巢众索之不得璞更令寻觅果于枝间
得一大鹊巢密叶蔽之初璞中兴初行经越城间遇一
人呼问姓名因以裤褶遗之其人辞不受璞曰但取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5a 页
自当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时年四十九
(敦时屯兵姑孰南冈当在今太平/路境前志谓璞死于武昌非也)及敦平追赠弘农太
守璞撰前后筮验六十馀事名洞林又抄京费诸家要
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韵一篇注释尔雅别为音义图谱
又注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
数十万言皆传于世(子骜临贺太守璞/有墓见古迹志)
徐文伯字德秀濮阳太守熙曾孙也熙好黄老隐于秦
望山有道士授以扁鹊镜经曰君子孙当以道术救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5b 页
当得二千石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子秋夫弥工其
术仕至射阳令世传尝为鬼针腰痛秋夫生道度叔向
皆精其业道度仕宋文帝朝位兰陵太守道度生文伯
叔向生嗣伯文伯兼有学行倜傥不屈于公卿不以医
自业为效与嗣伯相埒孝武路太后病众医不识文伯
诊之曰此石博小肠耳乃为水剂消石汤病即愈除鄱
阳王常侍明帝宫人患腰痛牵心每至辄气欲绝众医
以为肉症文伯曰此发症以油投之即吐得物如发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6a 页
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挂门上适尽一发而已病
都差子雄传家业位奉朝请能清言多为贵游所善事
母孝母终毁瘠几至自灭俄而兄亡扶杖临丧抚膺一
恸遂绝嗣伯字叔绍亦有孝行善清言位至员郎诸府
佐直阁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
日常复衣嗣伯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
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解衣坐石
取冷水从头浇之尽二十斛伯玉口噤气绝家人啼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6b 页
请止嗣伯遣人执杖防閤敢有谏者檛之又尽水百斛
伯玉始能动而见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
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与之一饮一升病都差自尔恒发
热冬月犹单裈移体更肥壮常有妪人患滞冷积年不
差嗣伯为诊之曰此尸注也当取死人枕煮服之于是
往古冢中取枕枕已一半腐缺服之即差后秣陵人张
景年十五腹胀面黄众医不能疗以问嗣伯嗣伯曰此
石蛔耳极难疗当得死人枕服依语煮枕以汤投之得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7a 页
大利并蛔虫头坚如石五升病即差后沈僧翼患眼痛
又多见鬼物以问嗣伯嗣伯曰邪气入肝可觅死人枕
煮服之竟可埋枕于故处如其言又愈王晏问之曰三
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俱差何也答曰尸注者鬼气伏
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投之魂气飞越不得复
附体故尸注可差石蛔者久蛔也医疗既僻蛔中转坚
世间药不能遣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后可散故令煮死
人枕也夫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应须邪物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7b 页
钩之故用死人枕气因枕去故令理于冢间也尝春月
出南篱间戏闻笪屋中有呻吟声嗣伯曰此病甚重更
二日不疗必死乃往视见一老姥称体痛而处处有[黑*敢]
黑无数嗣伯还煮斗馀汤送令服之服讫痛势愈甚跳
投床者无数须臾所[黑*敢]处皆拔出钉长寸许以膏涂诸
疮口三日而复云此名钉疽也时有薛伯宗善徙痈疽
公孙泰患背伯宗为气封之徙置斋前柳树上明旦痈
消树边便起一瘤如拳大稍稍长二十馀日瘤大脓烂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8a 页
出黄赤汁斗馀树为之痿损文伯之孙之才后显于北

吴廷绍为南唐太医令烈祖食饴喉中噎国医皆莫能
愈廷绍尚未知名独谓当进楮实汤一服疾失去冯延
已苦脑中痛廷绍密诘厨人知延已平日嗜食山鸡鹧
鸪廷绍投以甘豆汤亦愈群医默识之他日取用皆不
验或扣之曰噎因甘起故以楮实汤治之山鸡鹧鸪皆
食乌头半夏故以甘豆汤解其毒耳闻者大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8b 页
耕刺巫者溧阳甓桥人能以异法治骨鲠淳熙九年长
巷村人王四食鹅遭鲠三日不能下饮食且死遣子持
钱诣巫即于灶内取灰筛布地上炷香焚纸钱诵咒召
神结印次以苇筒作小犁状耕灰中云骨甚深凡耕至
一再筒中忽微有声亟倾注水碗间乃鹅翅骨也甓桥
距长巷四十里王氏子至家父平复已半日矣其病之
浅者一犁即愈事见夷坚志(戚氏云今陶吴镇有能此/术者谓之耕刺大抵如上)
(所云但其巫先要亲人某日食某物被鲠状然后行法/耕之耕既得骨仍以裹香纸一幅付亲人使焚于家咒)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9a 页
(水一盂令被鲠者饮之计其时多是耕时痛稍轻饮水/后全平复此盖祝由之验者摄气运神须其亲人则易)
(为感通以见天地间焉往而非一气之流行一心/之运用也其术虽小可以喻大故著之为传云)
谭紫霄泉州人幼为道士先是有道士陈守元者斸地
得木札数十贮铜盎中皆汉张道陵符篆朱墨如新紫
霄得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
多效庐山僧辟路有大石坚不可才紫霄索杯水噀之
工施镵应手如粉后主闻其名召见赐官不受开宝初
年百馀岁隐化于庐山栖隐洞之道馆葬之日有祥云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09b 页
白鹤盘绕后言天心法者皆祖紫霄
街士王生金陵人瞽而善听声丁晋公谓守金陵王生
潜听其马蹄声曰参政月中必召拜相果如其言后真
宗晏驾谓充山陵使王生来京师俾听马蹄声曰有西
行之兆诸子责曰尔知相公充山陵使故有是说或密
问之曰蹄西去而无回声后果罢相分司西京继贬厓

李士宁道人蓬州人先得涂氏所藏轩辕山镜洞见远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0a 页
近蔡君谟以道自任闻先生之名望风恶之君谟一夕
梦为虎所逼有一人救之虎既去与之坐曰公贵人也
但头骨不正手为按之曰骨已正矣梦觉头尚痛翌日
士宁谒君谟谓曰夜梦颇惊惶否君谟愕然视其状乃
梦中逐虎正骨者遂异之后出守闽中士宁经由谒君
谟君谟说久患目疾不愈昨夜梦龙树菩萨岂有先告
之验乎士宁即于袖中出画本视之一如梦中所见者
既而瞠目视君谟须臾两目豁然明快参政张方平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0b 页
两制时士宁出入门下时论以为方平且大拜士宁以
诗别云异时复与公相见正是江南二月天其后久无
爰立之说忽除知江宁士宁自茅山来谒即仲春也他
验𩔖此甚多盖服气炼形之久善为幻者尔
蔡槐号月湖饶州德兴人归附后侨居建康少日读书
卓荦不羁好相人之术然不妄许可至元二十三年与
傅学士立等偕召至京师诏问朕寿几何对曰仁者寿
陛下寿及八旬时春宫未建尝赐见便殿俾定储君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1a 页
诸皇孙中对曰某位太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他日必
为太平天子后七年登极即成庙也久之大臣有爱奸
利者请问休咎槐拒不往见他日见于朝辞色甚怒槐
为言曰相公能忧国爱民自可享耆颐之福何问之有
然亦惧其谗间授集贤学士辞不拜乞归田里从之敕
复其家税役隐居钟山不复有仕进意台省以下官恒
以上意岁时诣门存问数年时相果败元贞改元复召
不赴以疾终于家(初与槐同召者傅学士立亦德兴人/学士善康节数术言事巧发奇中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1b 页
(传其术得于同召者前宋进士彭复复得之建昌南城/人廖应淮应淮幼不读书好异端之学及风角鸟占之)
(术游侠江湖不遇年三十客临安疏丁大全丞相误国/状大全中以法配汉阳军应淮荷校出都门所至说易)
(数祸福无不中多得钱与监人醉饱抵汉阳遇蜀道士/杜可大于汉江滨谓曰子非赓某耶余待子久矣自邵)
(尧夫以先天学授王天悦悦死葬未百年而吴曦叛盗/掘其冢得皇极书体要一篇内外观象数十篇无名公)
(手泽俱存余贿盗得之今馀五十年数当授子为之祷/郡将脱军籍馆诸道室尽教以冢中书算由声音起应)
(淮神鉴警敏一闻万了道士指画未到处应淮先意逆/悟居年馀告别道士又教之隐宣歙间如其言如是者)
(十年著玄玄集历髓星野指南等书数十万言自号守/一翁溟涬子遇余安裕于弋阳将教之安裕且劝读中)
(庸应淮怒拂袖行再之临安僦贺道士街楼寓焉书市/大衍数夜沽酒痛饮尝大叫曰天非宋天地非宋地矣)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2a 页
(语泄贾似道使闯其醒扣之应淮曰某年某月地发遍/白浙水西是其祥矣至咸淳八年夏四月八日果然似)
(道使以徵应来扣应淮曰某年樊陷襄降某年长江飞/渡某年宋亡似道畏恶甚然以地发验故不加罪应淮)
(尝谒殿院曾渊子索酒酒酣歌曰禽声兮啾啾草色兮/幽幽风兮火怒泉殷殷兮血流屋将焚兮燕呢喃)
(以未已鼎渐沸兮虱婆娑其不休归去来兮不归兮焉/求歌罢坐中朝士十数辈雷然以为诞曾酷信之应淮)
(又谓太学生熊晞望曰吾端居层楼俯瞰通衢闻风中/戎马百万来人鬼作哭声某年宫车晏驾某年似道殛)
(死某年妃后皇子幼主亲王卿相南北走嘘吸事耳公/在此奚为又谓进士尹应许曰吾数中甲戍年无殿试)
(丙子年无科举奈何自是朝大夫都人士至戒门以绝/而识与不识皆望之却走矣唯国子簿吴浚进士彭复)
(愿从受易应淮许诺尝字呼俊曰允文某年月日汝即/刑于禁所汝知之乎浚礼遇少裒自参江阃幕议莫能)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2b 页
(竟其业惟复执弟子礼逾恪即以道士所授冢中书及/自著十馀万言一举而授复焉癸酉甲戌间宋事日棘)
(沿江失守曾渊子衔似道命询世运如何应淮如昨不/对俄攒眉曰杀气向移泉潮惠去余不知死所矣言讫)
(恸哭曾亦哭顷之应淮遁朝野物色莫能得杭人神之/宋亡后四年病死处州学年五十二无子一义女从及)
(嫁仍处子云呜呼自甲子岁彗星出柳谢枋得校文建/康已痛哭流涕言之而临安君臣溺于晏安方且夸张)
(太平恶闻逆耳其势必至于沦胥颠覆有不待智术而/后知也然应淮由算数逆处兴衰祸福如身所亲历可)
(谓精于艺者矣以其关涉/江左治乱故并著之云)
    列女
贞义女史氏溧阳人吴王僚五年伍子胥去楚自郑奔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3a 页
(史记云橐载出昭阙阙在今和州/含山县北十八里东至溧阳甚近)中道而疾乞食溧
阳值女子击绵于濑水筥中有饭子胥跪而乞餐女子
饭之子胥餐已欲去谓女子曰掩子壶浆无令其露女
子叹曰嗟乎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
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义妾不忍也子行矣子胥
行反顾女子已自沉于水其后阖闾十年子胥破楚入
郢还过溧阳濑水之上长叹息曰吾尝饥乞食于女子
女子饭我遂自沉而亡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乃投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3b 页
金水中而去有顷一老妪悲泣而来或问曰何泣之悲
乎曰吾女往年击绵于此遇一穷途君子而辄饭之恐
事泄自沉于水后知其为伍君也今闻伍君来不得其
偿自伤女之虚死故悲耳人曰子胥欲报以百金不知
其家投金水中而去矣妪遂取金以归(李白有记及/诗见景定志)
贤母习(阙/)者吴丹阳太守李衡之妻也衡本丹阳兵家
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闻羊道有知人之鉴往干之
道曰多事之世尚书郎才也时校事郎吕壹操弄权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4a 页
大臣目之莫敢言者道曰此非李衡无以困壹遂荐之
为郎太祖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
有愧色后数月壹事发诛衡大见显用累迁诸葛恪府
司马恪诛守丹阳太守时景帝为琅邪王在郡家人淫
放衡数以法绳之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寻而帝立衡
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
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
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且琅邪王素好善慕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4b 页
名方欲自显于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君可自囚
诣狱表陈前失请罪如此必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
已衡从其言果免于罪衡欲为子孙储业妻辄不听曰
财聚则祸生以祸遗子孙岂贤者所为衡遂不言后密
使家人于江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
曰汝母每恶吾治家故穷如此然吾州置有千头木奴
不责汝衣食岁上绢一疋当足用耳衡亡后儿以白母
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父每欲积财吾尝以为患不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5a 页
许七八年来失十户客不言所之当是汝父有此故也
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可比封侯吾答曰
人患无德不患不富贵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
今无乃是耶访得之(襄阳有习家池在城/南十里盖郡世家)
袁粲母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粲幼孤伯叔并当世荣
显而粲饥寒不足王以绩纺供朝夕后粲忤于孝武坐
囚母候乘舆出负塼扣头流血塼碎伤目自此粲与人
语有误道眇目者辄涕泣弥日尝疾母忧念昼寝梦粲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5b 页
父语曰悯孙无忧将为国家器不患沉没但恐富贵终
当倾灭耳悯孙者粲小字也及粲贵重母恒惧其及祸
戒以所梦父言粲故自挹损遇迁官常固让不拜母亡
后粲以讨萧道成不克死于石头城中(按宋史粲为尚/书令领丹阳尹)
(齐方革命粲以身受顾讫图举兵事败谓其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最时年十)
(七叫抱父乞先死兵士人人陨涕粲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复何恨乎百姓谚曰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
(死不作褚渊生渊先以粲/谋告道成故粲败及祸云)
郑献英者齐垣昙深之妻也昙深为临城令罢归得钱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6a 页
十万买宅奉母退无私蓄刘楷为交州请于王俭与昙
深同行未至州而卒献英时年二十子文凝始生甚有
容德仍随楷到镇昼夜纺织傍无亲援居一年私装就
绪乃告楷求还楷大惊曰去乡万里固非孀妇所济不
许郑曰垣氏羁魂不反而其孤藐幼妾若一同灰壤则
何面目以见先姑因大悲泣楷怆然许之厚为旌送郑
间关危险至乡葬毕乃曰可以下见先姑矣时文凝年
甫四岁亲教经礼训以义方州里称美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6b 页
王僧辩母魏氏不知何许人性安和善于绥接家门内
外莫不怀之僧辩以事下狱母流泪徒行将入谢罪元
帝不与相见时贞惠世子有宠母诣閤自陈无训涕泗
呜咽众并矜之及僧辩免坐母深相责厉辞色俱严虽
剋复旧都功盖宇内每自谦损不以富贵骄物朝野称
之谓为明哲妇人及亡甚见悯悼且以僧辩勋重故丧
礼加焉命侍中谒者监护丧事谥曰贞敬太夫人灵枢
将归建康又遣谒者至舟渚吊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7a 页
谢叠山妻李氏饶州安仁县儒家女也叠山名枋得开
庆己未大兵分道攻江南围长沙武昌掠龙兴东南大
扰时枋得以进士调官家居不忍视其国之危率邓傅
二社壮士二千馀人举义李氏悉家资奁产助军朝廷
嘉之擢枋得兵部架阁景定甲子秋七月彗星出柳北
兵聚襄邓间为谋叵测时贾似道擅朝方括田卖官蒙
蔽视听枋得校文宣城及建康漕闱发策十问言权奸
误国赵氏必亡似道怒搆以罪贬兴国军咸淳癸酉襄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7b 页
樊失守沿江诸武帅怨朝廷处置失宜望风降附似道
军败于丁家洲陈宜中当国起诸儒臣为帅守驱内地
耕民授兵以战败亡相继枋得为江东制置使募兵援
饶州战于安仁败绩又败于信州军溃弃家入闽李夫
人与其子为大兵所执囚建康宣抚司狱中监守者逼
以非义李自度不能终拒既诡辞答即自经死广海既
平留承旨梦炎程侍御文海交荐枋得学行辞不应召
至元戊子魏参政天祐执拘北行至燕绝不饮食遂死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8a 页
夫妇皆守义不辱与文丞相天祥相𩔖李夫人死或云
在扬州行省时宣抚宣慰二司辖江东诸路相继皆置
司建康云(夫人侄存有学行跋金溪吴节妇黄/氏教子诗叙夫人死时事详覈足徵)
阚文兴者其先不知何许人宋末𨽻建康兵籍妻王氏
细柳坊民家女至元乙亥马步军副总管沿江制司都
统徐王荣及翁都统以诸军数万人纳款军各分𨽻诸
万户与蒙古汉军相杂号新附军十三年大兵追二王
略定福建诸路漳州守臣黄佺通判杨丙以城迎降文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8b 页
兴从其奕万户贾将军戍漳以累战功又知文墨议论
得为万户府知事十七年八月望日畬峒陈吊眼率其
众袭杀漳州陷招讨傅全官军死者十八九文兴亦力
战死王氏为贼所执逼污之绐曰我不幸至此岂敢爱
身愿收葬吾夫持服百日然后惟命贼义而许之时死
者枕籍纵横王行哭辨识累日得其夫乱尸中积薪焚
之火既炽即跃投其中以死大德初漳州路始上其事
帅省疑之下路府体覈得其从卒李某二人具言文兴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9a 页
及王氏死节时在傍知见状十一年省以闻于朝下礼
部议部请访王氏族里旌其门闾收恤其宗亲仍以事
付史馆皇庆二年建康路以省檄至访求得王氏家细
柳坊营中有姑适人异居已老同母弟一人住扬州为
酒家佣有司文移往复无有以为意者而阚氏故起小
兵绝无姻属江浙省不得其族里则用漳守言表其故
营曰烈女坊又二十一年为至顺癸酉漳士民并以文
兴之死为请会左司郎中张侯士弘为吏部侍郎力以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19b 页
其事言于朝乃定封文兴英毅侯王氏贞烈夫人赐庙
额曰双节艺文监丞揭公傒斯为记而集庆坊里未有
所表异焉(揭监丞碑略云天下绾符杖节拥万夫之众/镇千里之地者不知其几一旦四方有急天)
(子之命未及于境已闭閤称疾者有矣委众而去者有/矣当是时变起仓卒使阚文兴第守簿书期会之常负)
(妻子踰垣而辟人亦孰得而议之而临难忘身见危授/命蒙凶威蹈白刃奋万死不顾之勇死而不悔者何则)
(祸乱作于前忠义激于内不暇择地而死也至于王氏/决死生于俄顷不辱其身烈丈夫有弗逮矣故君子曰)
(人皆死于危二人独死于安以皆有苟免之道而不由/也然微张侯审纲常之重英毅必不侯贞烈之封亦不)
(及二人之死亦岂欲求庙食冀褒宠要誉于天下哉诚/不忍弃君臣夫妇之义焉耳傅全关门死难有司之请)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0a 页
(朝廷之议皆不及者武/臣死事国有常恩云)
节妇余氏者溧水州银林市人淳熙十年乡恶少景佐
欲污之至于持刃逼胁余氏义不辱甘受白刃知县王
衎鞠勘具案解府嘉其正洁改市为节妇里旌表门闾
仍给赐钱米酒帛及免本户三年应干官租
刘母郝氏者晋山人年十三适观察使刘虎之孙应麒
十五年而应麒以疾亡子镗铉尚幼郝誓不易志养祖
姑王氏姑郝氏克尽妇道教其子皆有成立始观察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0b 页
庐州梁县徙居建康尝统师拒北兵濠之五河中矢洞
腹达背十馀日疮溃而死死时妻王氏年始二十馀守
志不出户庭者五十二年其子祐为监税官仅弱冠死
死时妻郝氏年二十一守志如姑王氏之行者五十三
年及应麒妻郝氏克励妇操事二姑四十馀年皆以寿
终郝今尚康强就养于子诸孙皆读书向仕时谓刘氏
三世贞节郡府以其事闻宪察具有文移闻者咸嗟异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1a 页
节妇李氏者太原人年十五适里人杨弘弘生不茹荤
嗜典籍通国语尤闲弓马金亡不仕年三十二而死死
时嘱李曰吾二亲老子幼后事托汝幸养吾亲百年后
汝适人吾亦瞑目九泉李大恸以死自誓未几弘卒二
亲年皆九十馀以丧子哭失明李时年二十九子二人
长仲举年方龆龀次仲通始脱襁褓仰事俯育之责皆
萃于李居丧不汤沐不茹荤旦暮哭临哀动闾里家素
贫昼奉舅姑夜绩麻枲治丝茧竭力以供甘旨亲党或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1b 页
以年少无所依微言相感动者李辄哭应曰人之所以
为人以有信义也今舅姑高年命在旦夕亡夫嘱我以
养而不能卒遗我以孤幼而不能使之成立信义安在
若然者生无以见天日死无以见吾夫于地下自是非
礼之言相戒以绝舅姑尝念我子虽蚤世而新妇孝养
不替每仰天祝曰愿新妇享我之年子孙昌盛还受所
养后舅姑各以寿终仲举为南台掾日奉李氏过江居
金陵以子恩封正平县君弘赠奉议大夫冀宁路治中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2a 页
正平县子李卒年八十三延祐间郡府上其志节朝命
下西京宣慰司核议复其家建康中旌表见居门闾仲
举后为福建江西两道廉访司经历知福清州致仕卒
年七十七仲通以子贵赠承务郎河中府判官卒年八
十三孙四人默子渊湖州录事司判官熙子明三台御
史历宣政院判汉中佥事奉政大夫御史台都事杰子
俊海南湖北江西三道廉司知事烈子承经筵检讨福
建廉司经历曾孙十人皆骎骎仕进推本其家庆所自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2b 页
谓非其上世厚德贞信之报其可哉
李成妻周氏府城北门民籍年二十七丧夫家贫守节
奉姑方氏尽孝天历二年部拟旌表门闾
刘英杰妻吴氏府城北隅柴街儒家宋吴知县季申之
女年二十三丧夫子庆孙端中皆在襁褓誓不他适纺
绩以养舅姑教子皆为儒年七十馀元统三年部拟旌
表门闾复其家差役
张宜妻周氏府城真武庙街人年二十二丧夫守志十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3a 页
载一子复丧孙二人皆幼子妇樊氏奉姑亦守节不嫁
周氏年七十馀大德十一年部拟旌表门闾复本家差

王元寿妻杨氏淮西人元寿祖福故宋殿帅赠少帅平
海军节度使卒于开庆己未葬江宁县新亭乡之黄墓
冈福为将累有战功尝于府城机行街建节楼藏宋帝
御书忠勤字扁生子应龙应虎应麟皆为武官至元己
亥应龙以带御器械知滁州以城归附授本州安抚使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3b 页
为统制蒙亨所杀子元寿时为沿江制置司计议官亦
死于难妻杨氏方二十岁守节不嫁教其子招孙建孙
长立仕官招孙终汾水州知州建孙任龙兴路富州判
官杨氏以子恩封上元县君大德五年部拟旌表门闾
刘祐妻马氏山东人寓居府城西隅清化坊年二十九
丧夫终身绩衽以养舅姑年五十馀至元五年部拟旌
表门闾
曹裕兴母王氏句容人夫亡守节子幼家贫事姑尽孝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4a 页
皇庆元年部拟旌表门闾
节妇容国夫人萨法喇于阗氏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
章政事阿尔彬之女赠荣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容国
公特穆尔布哈之妻治书侍御史阿噜呼图克之母大
德丙午岁特穆尔布哈任建康庐州饶州牧马户达噜
噶齐卒于溧水夫人年二十九居丧执礼以俭率下其
家能完居
 
至大金陵新志 卷十三上之上 第 224b 页
 
 
 
 
 
 
 
 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三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