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直解-明-广莫卷九

卷九 第 855c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直解卷第九
明古杭云栖寺后学沙门 广莫 直解
武塘优婆塞 袁俨 校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至)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卷九 第 856a 页 X14-0856.png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先示初禅
也初禅三天又先明梵众通称禅者禅是梵语具
云禅那译云思惟修谓下欲界无禅生此天中方
修禅定故色界通称禅天禅天离欲以定异散故
也初阿难下观初六句是抑散扬定之意亦是承
前起后之辞盖指六欲为散善故未修禅定耽于
欲染此所修心人正指六欲天说欲天通修上品
十善十善全属有为是散善故然所修者有为心
也不假下二句正明抑散扬定之意假是假借谓
不假借禅定则智慧不发意明六欲耽于爱染则
多愚痴以无禅故无慧也谓彼但能执身不行淫
欲而心迹未忘此上四句直明欲天修心之大略
也若行下方明生梵因心谓四仪中于诸欲染念
亦不起则身心俱泯以俱泯故爱染不生只此不
生句中含多意也何者他经论中谓修初禅有多
观行出入方发初禅之相今文略甚只一句收摄
殆尽详见天台释禅中今云欲爱不生则不留欲
界正是初禅发相是人下二句以明欲界命终即
生梵众天也应念者谓应爱染不生之念即生彼
故梵侣者梵是西音具云梵摩译云净行又云离
欲以离欲故净存梵名故侣是伴侣侣即是众如
是下结示天名梵众者梵世之民也欲习下明初
禅第二天欲习除者谓下欲界苦粗习气除也离
欲心现者谓禅天净妙出也于诸下明外之十善
卷九 第 856b 页 X14-0856.png
律仪以禅心爱乐随顺故释禅中云若得初禅即
具信戒舍定闻慧等善心是也长水疏云正明此
天于定共戒爱乐随顺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则
兼护律仪净戒成德匡弼梵王故名梵辅如是下
结示天名可知身心下明初禅第三天初四句正
明梵王之德身心妙圆者谓其外身禀戒内心离
欲妙圆即清净之美称也对下界粗障而说妙圆
内外清净故又加明悟是假禅那而发智慧之验
也是人下明其具梵德统梵众而称梵王故应时
者应其定慧具足之时如是下结示天名可知阿
难此三下总结初禅三天之意胜流者影显六欲
为劣由其离欲得定慧故故称胜流之辈也一切
苦下二句谓其下界欲染苦粗不能迫故虽非下
世尊抑而复扬以其不修正觉故非真定真对似
说伹是世间根本禅有漏似定非出世无漏真三
摩地故清净下复剔其胜谓其离欲得净下界粗
漏不动不动者伏而不起也末句总结初禅名以
其初离欲界乍得禅故初禅有支林功德十六触
等今略也详见天台释波罗蜜中当取合看乃有
所得。】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至)粗漏巳伏名为二禅。」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次示二禅
也其次下明二禅初天其次者次前初禅故统梵
人圆梵行者承前梵王之德增修进趣故澄心下
卷九 第 856c 页 X14-0856.png
二句正是增修之功盖以离欲名梵者是初禅中
义至二禅中离欲既远则梵义转深不可以离欲
释梵也天台释禅中亦有此说是故初禅名离生
喜乐二禅名定生喜乐即此义也梵行即禅梵行
既满即得澄心不动澄心是定寂湛即是澄心定
境生光是寂湛功效寂光现前故云生光寂光初
生未满足故故名少光如是下结示天名可知光
光下明二禅第二天光光相然者然即照应义谓
此天之众禅心澄寂定光相照应故彼此互照无
尽故云照耀无尽内彻于外故世界俱净依正俱
净故云遍成琉璃以彼此光照无尽故名无量光
天如是下结示天名吸持下明二禅第三天初二
句吸持即摄持义用字之巧也圆光即无量光成
教体者二禅不立言教以光辩优劣而策进其心
故云持光成教也以光策行故云教体发化清净
者发是开发化是变化承上二句意谓以圆光开
发其粗劣变化其胜妙如释禅云内垢内净之义
内垢为粗内净为妙以内净故称清净也应用无
尽者谓以光发用其应无尽随光成教教即音故
故名光音天也如是下结示天名阿难此三下总
结二禅之意此胜流者又胜初禅也忧悬者悬是
系累指前初禅觉观为忧悬故今二禅是无觉无
观三昧以内净故忧悬不能逼也虽非下如前说
末句总结二禅名。】
卷九 第 857a 页 X14-0857.png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至)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又次示三
禅也如是下明三禅第一天圆光一句接前光音
之功加功披露谓以前光音披拂其粗显露其妙
依光音之妙开发成就三禅精行然此光音何者
为粗何者为妙盖以二禅大喜勇动为粗三禅寂灭
之乐为妙也寂灭之言遣前勇动而立今文华藻
实义隐晦有取天台释禅详玩有得通寂灭乐者
谓寂灭前之勇动而通寂灭中乐乍通寂乐故云
通也如是下结示天名净即寂灭义以前勇动为
垢今得寂灭为净以乍通故言少净也净空下明
三禅第二天净空者即承少净说净是功夫空是
实效即定境也谓净前勇动之垢而得空故此空
现前则引发寂灭廓大其功无有边际由是身心
得轻安也轻定亦对喜勇粗重说粗重灭故内外
轻安矣心境恬愉全成寂灭前云通今云成功愈
于前以引发无际故名无量净也如是下结示天
名世界下明三禅第三天世界是依身心是正圆
净即遍净也依正皆净故名为圆谓依正二俱圆
满寂净心境两融浑成定境以净成德即以此定
为我胜托全归寂乐归即住持义前但云成今则
住持其中功倍于前以依正俱净故名遍净如是
下结示天名阿难此三下总结三禅之意此胜流
者又胜二禅也具大随顺者谓随顺寂灭心境俱
卷九 第 857b 页 X14-0857.png
融故称为大身心安隐下二句谓此三禅中无喜
动故得安隐乐他经论俱云三禅得遍身乐故云
身心安隐得无量乐也虽非下如前说言欢喜者
乐遍名喜非如二禅勇动之喜名同体别不可以
文害意也释禅中详辨前初禅二禅结语皆有伏
漏之言今则直以乐相结者信知此中寂乐迥异
前二故曰离喜妙乐地也。】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至)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又次示四
禅也复次下明四禅初天不逼下二句承明三禅
之乐苦因尽者以二禅中喜勇尽故喜勇动者苦
之因故三禅中无此相故故云不逼此二句是承
前乐非下二句是生后乐非等者释禅中云彼天
初欲得乐一心勤求大为辛苦既得守护爱著是
亦为苦一旦失坏则复有苦故今文云乐非常住
久必坏生以此二句生起舍心也苦乐下四句正
明此天行相谓此天既知苦乐之过是故顿舍此
二心也苦乐二心俱名粗重苦乐既舍粗重之相
灭矣净福者指舍念清净说以苦乐之垢舍故得
清净福垢相灭故净福性生即以福生名天也如
是下结示天名舍心下明四禅第二天也舍心圆
融者舍是行人因心因舍得定舍与定能所圆融
故地持论云此定名舍俱禅体无苦乐与微妙舍
受俱发此定与舍根相应故名舍俱禅今文圆融
卷九 第 857c 页 X14-0857.png
即论之相应意也胜解清净者谓此天得舍中胜
妙见解印持于心于苦乐境不可引转永绝三禅
过患故云胜解清净长水疏云由胜解力于此圆
融胜定之中爱乐随顺令此胜定得无留碍任心
自在受用无穷故云得妙随顺穷未来际问此有
漏定寿命有限何云穷未来际耶答此约得定报
寿长远动经劫数说穷未来非约报后论也如是
下结示天名福爱者按文得妙随顺即是爱义故
名福爱盖福是净福初天云福初生此天净福增
胜宁无有爱阿难从是下明有二岐初若于下明
广果岐谓若于福无遮中净光净福重加圆明修
證而住于此乃名广果广即无量盖无遮净福是
因圆明修證是果故名广果须知广果是四禅第
三天之正路无想是四禅偏岐系外道天故次若
于下明无想岐谓若于先时双厌苦乐此初天也
依此舍心精研密究念念相续圆满深穷舍中道
理舍之极矣则身心俱灭百虑尽灰经五百劫凝
然不动是人下佛判其误谓此人以生灭为因不
能发悟不生灭性言其五百劫最初半劫后方得
灭尽诸想至五百劫最后半劫前诸想复生此五
百劫是其福报寿命耳如是下结示天名可知阿
难此四下总结四禅之意一切世间指下界诸天
说苦乐境者如前六欲及初二三禅中粗重是也
此诸粗重不能动其舍故虽非下真不动地者如
卷九 第 858a 页 X14-0858.png
出世第八地是为真不动位有所得心者即有为
有得之心似乎不动也世尊抑而复扬谓此四禅
天人于有为心中舍行至此功用纯熟亦可喜也
上明凡夫报生诸天下明舍心同分三果圣人五
不还天也。】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至)自此巳还名为色界。」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后示五不
还天也此中者指第四禅天也言五不还者不还
是三果名梵语阿那含译云不还或云不来谓其
下地各九品思惑断尽习气即思惑故惑尽则苦
乐双忘故下地无卜居之处云不还者谓不还来
下地受生故以苦乐亡故暂于四禅舍同分中安
立居处以待上地惑尽即證无学便出三界矣此
中下总示不还大意次阿难下别分五天虽同不
还而根有利钝故有五天浅深之别阿难苦乐下
明不还初天以下地惑尽故苦乐两灭苦乐灭故
心境不斗不斗则无所交故云斗心不交如是下
结初天名言无烦者烦是烦恼由苦乐境灭外境
不扰故内心无烦名无烦天机括下明不还第二
天机括是喻喻内心也前天外境虽灭内心未亡
故云机括独行此句承上文意研交无地一句正
明此天行相谓以外境灭故研交无处地即处所
故交既无地则内心亦灭矣如是下结第二天名
言无热者热对烦说谓前天外不优故无烦内心
卷九 第 858b 页 X14-0858.png
未亡热犹在耳今则内亦灭故热不可得故名无
热十方下明不还第三天世界是境妙见是根根
不取境则湛然不动故曰圆澄圆澄之见乃名妙
见根清净故尘象不现外象不现内垢不生如是
下结第三天名以见妙故名善见天善亦妙义也
精见下明不还第四天精见者谓精微之见承上
妙见说此天复以妙见加功陶铸陶铸亦约喻说
以喻观照前云善见者但不取尘象忘缘而归今
复陶铸精见使其遍入尘象显见无碍故名善现
前天是旋见入空今则旋空涉假勤照胜前故名
善现如是下结第四天名究竟下明不还第五天
究竟群几者究是审察义竟是了毕义几是几微
谓究尽众色义微微细深研以至研穷色性之性
上性是色之体性下性是色性之实性实性者即
性空之性也深穷色性空处则群几灭而性空现
故云入无边际无边际即是空故如是下结第五
天名言色究竟者谓穷究色性尽处也阿难此不
下总结不还天意谓初禅至四禅四位天王独有
钦闻不还五天之名曾未之见也盖圣凡义隔漏
无漏不同故如今下引例可知文初云此中者即
指舍身同分中非别有五不还天也故引此例阿
难此十下通结四禅同名色界独行无交者盖禅
天厌色灭色功胜故云无交欣上之心未尽故目
独行从始逮终形累未尽通名色界。】
卷九 第 858c 页 X14-0858.png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至)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这一节经承前酬天趣中三明无色界也复次下
明入无色之始言有顶者有是色之异名顶是边
际义以竖入故说为顶也即色究竟天为有之顶
也又此有字对上四空说以有色为有无色为
空故于此天中有二岐路若于下先明横出岐谓
于舍心之中发明无漏正智慧光圆通遍达漏即
无漏不为尘界所拘是故于此横捷出尘成利根
大阿罗汉乃于界外初破无明即登初住入菩萨
乘矣如是下结大心名回声闻心向菩萨道名回
心大阿罗汉也若在下明竖入空处岐舍厌成就
者厌色如牢狱故释禅中云行者应深思色法过
罪所谓有身则有饥渴疾病乃至云一切色法系
累于心不得自在诃此色法罪过赞叹虚空无色
此诃赞行熟名舍厌成就也觉身下二句即破色
之功文可解乃以虚空为智所缘因入此定于深
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如鸟在笼中笼破得出
飞腾自在證虚空定亦复如是此为销碍入空之
义也如是下结示天名名空处者释禅中云今此
四定悉依无色法从境得名此中无形无质义同
虚空故四处俱名空定以所观之境为处也今此
天初销色质乍入于空即以空为处故诸碍下明
无色第二天初句牒前天意谓色碍既销无碍之
无亦灭能无是空所无是碍今能所俱灭也此即
卷九 第 859a 页 X14-0859.png
识天灭空行相谓观空处心缘虚空空境无边缘
多则散又空是外法缘外法入定定从外生为过
实多故弃外依内乃缘内识入定也其中者指内
识说谓依根之粗识都灭唯留末那后半微细及
第八赖耶识在如是下结示天名名识处可知末
那译云意即第七识也唯识论云此意差别略有
三种一数取趣我见相应二与法我见相应三与
平等性智相应此三种中后平等智是所转无漏
智品前则为粗次通法执相应后平等智亦通二
乘与今文合长水指第六识非也经文明言第七
末那故阿赖耶译云含藏空色下明无色第三天
空色指初天说识灭指第二天谓此以前二天定
境俱破十方下二句正明此天行相十方寂然者
空与识亡故迥无所有天台释禅中云此天名不
用处修此定时不用一切内外境界外境名空内
境名心舍此二境因初修得名故言不用处亦名
少处亦名无所有处亦名无想处又云上文初天
缘空入定名为外定次天缘识入定名为内定而
依内外皆非寂静若依内心以心缘心入定者此
定巳依三世心生非为真实唯有无心识处心无
依倚乃名安隐依无所有修名无所有处也彼与
此同故引略證如是下结示天名识性下明无色
第四天识性不动下二句指第八识湛然微细处
云不动也以不动故以灭穷研灭穷研者凡夫天
卷九 第 859b 页 X14-0859.png
人入此定者误为真实以甚深微细生灭而不觉
知故谓无穷研也释禅中云入此定者不见有无
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槃相此
定微妙三界无过外道證之谓是中道实相爱著
此法更不修习即计此心谓是神我故今佛判于
无尽中发宣尽性实未曾尽误认巳尽也以此至
微至细似有似无故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
下结示天名非想非非想者释禅中云此名解释
不同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观所言非想者非粗
想此则亡于粗想也非非想者非非细想此则存
于细想盖下非字作无字看易明谓非无细想也
又解谓前观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今双
除上二想非想遣识处有想非无想遣无所有处
无想故又解谓若非有想者此定中不见一切相
貌故言非有想也非无想者行人或作是念若一
向无想者如木石无知云何能知无想故言非无
想也盖此解约当定得名若按今经本义解者只
以如存下二句义解又似妥当谓非想似不存非
非想则是存如存不存尽不尽故说名非想非非
想也。】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至)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这一节经承前四空料简圣凡利钝邪正穷空未
尽有致迷之失也此等下二句正是料简语指前
无色四天所穷者虽正但其未尽空之实趣夫真
卷九 第 859c 页 X14-0859.png
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空不二是中道义何有欣厌于其间哉是故佛
说不尽空理也从不下明圣道穷空谓从五不还
天三果圣道穷至于此名为定性声闻不回大心
钝机小果然根虽钝恰是无漏圣道必不退于三
界亦无胜进之期故称定性也若从下简从无想
天中所穷者是邪迷有漏作无为解故厌有趣无
穷空既误且不归来四空尚不及无色四天安得
为空故云迷漏是其寡闻浅识故又称无闻也既
以生灭为因故其报尽入轮耳。】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至)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这一节经总结三界七趣别结无色名义统示妄
有而真无也是诸下总结三界谓三界天人皆是凡
夫善业所感以果酬因所酬既尽还入诸趣轮转
彼之下明诸天王是圣非凡谓诸菩萨寄位游心
现天王身次第升进回心圣道必入圣伦非如凡
天答尽入轮也如华严诸位皆现天身自下而上
者是也是四下别结无色名义身心灭而定境现
者明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也吴兴解谓无业果色
者明有定果色故从此逮终此字当作始字译场
误耳此皆下总判三界诸天著有为修不了妙觉
无为由其历劫积妄妄有三界以妙觉观之实无
如此升沉之相也中间者指三界中良由背真逐
妄故随七趣轮转沉溺其中难出离故补特伽罗
卷九 第 860a 页 X14-0860.png
译云数取趣数音朔谓数数生死舍此取彼随业
善恶各从类故。】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至)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这一节经承前七趣之问此七明阿修罗趣也若
准七趣次第应列十仙之后今误列于后矣复次
下四句总标四类阿修罗译语见前今从便再出
译云非天又云无酒法华文句引云四天下采华
酝于大海欲变作酒鱼龙业力其味不变瞋妒誓
断故言无酒初若于下别释四种初明卵生文句
云鬼趣摄者居大海边归佛护法以护法威力乘
其自有神通入于虚空往护佛法此阿下结明所
摄又从卵生者观佛三昧经云劫初光音天人生
此地上欲触其身入海洗不净堕泥变为卵八千
岁生一女千头少一二十四手此女戏于水水精
入身八千岁生一男二十四头千手少一此是修
罗卵生之始也次若于下明胎生天中降贬者以
多瞋故与天争权无有天德故降贬也降贬者观
佛三昧经云毗摩质多阿修罗王有女名舍支姿
容极美帝释聘为后修罗云以天宫居我即应聘
天帝如其所求后女以妒心故谗于父父因兴战
天帝以般若咒力摈之故云天中贬坠也下邻日
月者贬坠四万二千由旬居须弥半腹与日月相
对故此阿下结明所摄三有修下明化生持世界
者明其力能移山徙海之意故下句云力洞无畏
卷九 第 860b 页 X14-0860.png
言其力能洞彻一切无怯无畏故与梵王争者经
云修罗初战时先四天神等次馀散天次四天王
四王力不敌方报天帝天帝力不敌然后展转乞
力于梵天助之此阿下结用所摄变化有者谓从
化生也四阿难下明湿生盖湿生本是异类故畜
生摄校前三类下劣可知湿生而畜类者必是鱼
龙之类故沉海底正法念处经云有阿修罗住大
海底须弥山侧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居
光明城今文心字即底意水穴是海底尾闾穴也
馀可解此阿下结明所摄。】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至)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这一节经承前总结七趣所酬以明妄有真无并
勖欲求真须除妄也初阿难下是总结七趣皆妄
昏沉有为对妙明无作说如是地狱至妄想随业
明妄有也于妙圆明至更无根绪明真无也谓妙
明圆心无作无为而此七趣如梦所有故云昏沉
有为如空中华本无有故空喻妙心华喻七趣次
阿难下明七趣妄因此等者指前七趣说不识本
心者本心指人人本有妙心说不识本有真心而
别执虚妄缘影为心随心生灭生灭即是轮回之
因也因此轮回旷劫不返真净之体皆由下正明
七趣妄因随杀盗淫是三途因反者背也谓背此
杀等三事则名无杀等义是人天四善趣也有名
鬼伦者言偏意圆指三途说无杀等名则属天趣
卷九 第 860c 页 X14-0860.png
有名无名相倾夺故因起升沉之性轮回即喻升
沉之意也若得下明发真故有无之妄方除也
谓诸众生若有妙能得发正定内依妙心凝常寂
静有名无名二皆无矣无二之无亦灭不杀等名
尚无云何更随杀等之实事耶阿难下重明随业
有报随报有私此结酬原问之意也谓不断杀等
三业则随三业之私而有同分之报私者谓诸众
生造业各别或私于杀或私于盗或淫妄等业各
偏私故然其恶业虽私而报入同分同分即地狱
也同分中受报不同故云非无定处如前十习中
说此结酬阿难定处之问也自妄下结酬妄有非
复自然谓自妄发生从妄生妄本无其因故无寻
究无寻究则无根绪可得也汝勖下勉勖行者欲
得真性须除妄惑三惑即杀盗淫也谓不尽三惑
纵得妙用皆为世相有作功用非出世无漏道力
习惑不除必落魔道其心既邪时欲除妄倍加虚
伪何以故根本邪故此为如来可怜悯者自妄所
造非菩提咎作是下四句可解以上精研七趣巳
竟此下更辩五阴魔邪为一经最后垂范如来大
慈乃无问而自说也。】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至)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这一经世尊大慈将罢法筵而重与详辩魔境令
深防邪误也即时下二句结前法席斯将辍矣于
师下佛慈无尽重起辩魔意也回紫金山者如来
卷九 第 861a 页 X14-0861.png
紫磨金色之身巍巍如山将起而复回也普告下
谓彼二乘既能回小向大前巳广明趣夫之法但
于禅观中微细魔事未委识故今为详明言真修
法者真即圆义盖圆修是大乘法通前所明理行
證三要是为真修法也影显二乘昔所修者偏小
非真故加真言奢摩他翻止毗婆舍那翻观前标
三义今但举二者如前结名中说金刚三昧第一
经云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今
辩阴魔五十即彼五十恶也是故道念戒谨毋动
动必魔生佛故谆谆详示为最后慈范令诸行者
深防之也若其五阴心中一不明了认贼为子功
德法财俱为盗尽又复下得少为足等者的指识
阴十事后二定性人说并上阴魔等言通该五阴
魔事毕矣妄言下六句谓彼无想比丘以迷漏故
误有为无未證谓證天报既尽后有复现便生谤
毁堕大地狱固应子细分别。】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至)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这一节经阿难承听而佛将示魔事且先明真觉
本一由妄成异也阿难下学众承听如文佛告下
先明真觉本一谓彼有漏世界十二类生虽各形
异而此心同也故云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下
正明由妄成异迷理为咎者由诸众生执彼妄想
迷却真理以此迷误为咎发生痴爱痴即无明依
无明而起贪爱痴爱既生则无处不迷迷与觉对
卷九 第 861b 页 X14-0861.png
觉性遍满转觉性以成迷情故迷亦遍也迷情痴
钝故转灵觉心为顽虚此指空性之始也空是迷
之始变化迷不息则转空为有而世界因之以成
则此下结明世界由妄想安立当知下结明虚空
小觉心大虚空尚小况诸世界在虚空者耶片云
喻小大清喻大如前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
发义同。】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至)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这一节经世尊承前详明魔扰之由以诫行者深
防持正勿遭其便也汝等下承上意勉诸行人发
悟真理复归元觉则十方空法尔销殒何以故昔
时因迷转妙明真觉成斯昏钝顽空今日因悟复
转昏钝顽空还成妙明真觉迷悟在人觉心不动
然而一人归元则一人空殒但殒行者心中空性
非谓现前虚空为汝销殒空为所依界能依今所
依灭能依安得不振裂哉汝辈下正明魔扰之由
饰三摩地者饰是庄严意盖大道无作以定慧庄
严故云饰三摩地三乘所修其心精纯通彻[淴-心+口]合
真觉触处湛然当处即触处意触处湛然则空有
俱亡总归中道一切下谓魔等扰不扰者在汝阴
心昏明何如若人心[淴-心+口]真觉则彼魔宫为汝摧折
大地振坼况魔宫乎凡夫诸天亦恋尘劳故来扰
也大地既振则水陆空行无不惊慑慑音折心惊
貌凡夫不觉者为七情所醉故不觉世界之迁徙
卷九 第 861c 页 X14-0861.png
誵讹而其水陆飞腾之物依山川而居大地振坼
安得不知故惊慑有之彼等魔类咸得五通于五
欲中得自在故恋此尘劳如何肯令汝等摧裂其
处是故下正结魔扰之由佥者众也诸鬼神等皆
是魔所属故然彼下详示利害两途初示利者谓
彼虽扰而其为尘劳所蔽自处幽暗汝等在妙觉
光中则据大明暗何能侵此为利也如风下约三
喻以明魔不能害光是日月之光光无实体风不
能触任他旋岚偃岳光无所动又如水性无我断
续何伤任他斩剉斫割水未尝损风与刀喻魔扰
害光与水喻行者道心第三汤喻者上二喻明彼
魔情不能害我道心今汤喻行者智照冰喻魔情
谓正智能破魔情如汤销冰也是以徒恃神力但
为行者之客耳客喻外缘外缘不能侵我内智如
客不能害主也成就下次示害者谓诸行人成就
魔等破乱者何故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正
彼则无奈汝何主人若迷则彼魔等之客得其便
矣若诸行者触处禅那心持正定处处觉悟不为
所惑则彼魔事无如之何五阴既销入自本明而
彼群幽近则自破何敢留此乱汝禅定汝若不明
被阴所迷阿难之辈本是佛子久为魔子矣既成
魔人则浩劫难出可不畏哉如摩下引劣校胜登
伽咒汝但于八万行中秪毁一戒且由汝心清净
未溺其势犹劣若著彼魔则全体俱丧功德法财
卷九 第 862a 页 X14-0862.png
一切俱失害之甚也末四句以喻明害之甚籍没
者谓没其籍贯也汉书谓除其属籍是也文义可
解以上总示魔扰之由此下别示其相于五阴中
各陈十事正合金刚三昧五十恶矣。】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至)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这一节经佛示色阴十魔此且先明色阴分齐及
色尽相令人达内始可妨外也阿难下正示色阴
分齐何谓色阴色是本质能阴真空故云色阴坐
道场者谓于修道场中坐进此道故销落念者行
人以般若真智空诸妄念销落即空义妄念既空
则离念之相一切处悉皆精明空洞无朕故起信
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此义也此离念相凝湛
冥寂动静忆忘不能移二故云如一言不为境所
动也当住下正指离念境界为入正定之初门复
以譬喻显色阴分齐如明目人处幽暗者以喻行
人智眼虽明为色阴所蔽故如目处暗也精性下
二句是法合意初句正指行人观照之性虽巳妙
净乃为色阴覆故心未发光初句合明目次句合
幽暗此则下二句结色阴分齐区是疆界宇是覆
阴区明分齐宇明阴义若目下明色阴尽相上云
目处暗今云目明朗目明朗则心发光幽暗既除
此是色阴尽相也超劫浊者明色尽的功效色尽
而超劫浊者劫是时分要知时当减劫众生根尘
识三昏钝极矣今称目明朗则根清净根清净则
卷九 第 862b 页 X14-0862.png
心发光故色尽而超劫浊也如第四经说可检观
其下三句指色阴所起之由色是本质由坚执之
想所成如第四经说以坚明执碍为色阴之本。】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正明色阴十事此显初相也当在
此中者指上离念一如中也谓当从此离念一如
的所在精究研穷尅进妙明之性以精研故忽得
四大不织不织即分解意按下流溢前境之言则
此四大指六根说六根不与六尘织也少选言忽
然谓忽然之间此六根之身能出六尘之碍此名
下出此定名谓此精明之功能出前尘之碍者名
为精明之智流溢前境流溢者谓根尘乃昏滞之
物由智照之功融通无滞名流溢也斯但下诫此
行者莫作圣解此但是精明功到暂出尘碍非为
圣證若不作圣解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纵使外魔不入汝之内心执着亦邪见无穷矣此
境最浅必不可执也。】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明第二相也此心指上
外溢之心妙明即所研妙心身内彻者谓身彻于
内四大不织故能身内舍出蛲蛔蛲蛔二虫名孙
思邈千金方云身中有九虫蛲虫细如菜虫居[月*固]
肠之间多则为痔剧则为癞蛔即长虫寻常见者
是今此功用以内彻故拾出蛲蛔身相不毁言其
卷九 第 862c 页 X14-0862.png
执受身质不动也此名下出此定名谓此精明之
功流溢形体前则溢境今则溢身功胜于前下文
倍倍上胜入文可解斯但下诫此行者莫作圣解
如前。】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三相也此心指
上内彻之心加功内外精纯研究也内是内彻外
是外溢当究之时身内魂等六物除执受身不动
馀皆递相涉入互为宾主外入为宾本藏为主按
扁鹊难经三十四难中云五脏者有七神各何所
藏耶答曰然藏者人之神气所含藏也故肝藏魂
肺脏魄心脏神脾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今文
但言六物而略乎智谓此六物彼此相涉而为宾
主此乃功用内纯融通无滞诸窍虚灵故尔忽闻
下正显虚灵之境以内窍虚灵故外闻风声鹤唳
皆融为法声密义而实非法非义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谓此名为魂等六物递相离合将成善种善
种即虚灵也暂得下诫此行者莫作圣解如前。】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四相也此心指
上外内同研之心加功密究由前内涉虚灵又尅
进故因得澄湛披露皎彻发光由内光彻外故十
方金色阎浮见前解檀是树名事义见前一切化
为如来者谓山川云物草木昆虫皆由行者内光
卷九 第 863a 页 X14-0863.png
所烛灵悟所染故化为如来也毗卢遮那译云光
明遍照是娑婆世界法身佛也天光台者如梵网
经说赫赫天光师子座盖以天宝庄严故有光明
即佛坐之座也座高故称为台千佛绕者指化佛
千百亿释迦是也百亿国土指娑婆大千土说百
亿即万亿举大数故此名下出此定名谓此名为
行者心魂灵悟所染灵悟发于内光光彻于外故
见此境暂得下诫此行者莫作圣解如前。】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五相也此心指
上内光之心加功研究深入尅进故观察不停言
其观照勤入不停住故下句正明不停之相谓其
心浮则抑按令寂降伏其心使其不浮沉者反此
制止其心必令不浮不沉乃超越浮沉动寂之妄
当此观察之时忽然见彼虚空成百宝色等盖是
色阴粗质渐销而其细相显现之相此名下出此
定名可知暂得下诫语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六相也此心指
上抑按之心加功研究澄彻精微使其精光不乱
忽于下因功见境也夜合即是夜半所现之境如
文此名下出此定名谓此定境名为功用心细密
澄眼见谓其见性精密澄湛昏浊之粗巳尽故能
所视洞幽也暂得下诫语如前。】
卷九 第 863b 页 X14-0863.png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七相也此心指
上精光不乱之心加功圆入也圆入虚融者圆即
遍也虚融是理境谓遍入虚融理地入理既深则
身根四大顿遗故其色身四体同于草木如无情
物一般所以火烧刀斫无所觉知总由定心深入
身心暂解是故身如木石也此名下出此定名尘
并者并是合并谓以身根四大合并于尘则身成
无知故刀斫火烧而无知也尘并是名排四下二
句释尘并义排四大入纯者纯即是理纯一无杂
即前虚融也四大之性是事排事入理其心纯理
而忘事故于身尘无觉也暂得下诫语如前。】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八相也此心指
上圆入之心加功研究得成清净妙观净心功极
之时忽见大地云云者谓观秽即净故五趣杂居
即成诸佛净土非实然也由欣厌心成耳此名下
出此定名以欣净厌秽凝定净想日深随心变化
而成暂得如是非为圣證诫语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九相也此心指
上极净之心加功研究深入于理远诣其功忽于
下因功见境也能远见者是远诣之功如文此名
下出此定名谓此定境名为迫促净心逼迫既极则
卷九 第 863c 页 X14-0863.png
心离其身暂飞出外故多隔见也非为下诫语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一节经承前色阴十事此明第十相也此心指
上迫极之心加功研究精纯极矣见善下因功见
境此精极之功即所谓枯木崖前错路多也若行
者于此净极之处稍有所执则外魔乘隙而入故
见邪境云云此名下出此定名邪心含受者良由
行者洗心非正含受邪气以内非正外便入也或
遭下示外扰之相如文非为下诫语如前然前九
事多约内功说故皆称善境界今示外扰故不称
善直云魔事若不著魔事亦不坏他善境界也然
又前来九事亦研此心何故不言外扰此有二意
一前功尚浅魔未堪敌今精极者色阴将破凡诸
色质俱为振裂是故魔必当争方入扰也二前九
事中外魔处处可入或由经文尚简故略而不言
至十事讫方陈外扰影显前九事中亦有外扰之
尤意令行者会文可得而防之故略耳又此色阴
十相净功虽极止破色阴而巳故所现者皆色阴
之相至后受阴其功转细所现之境皆外扰尤切
外扰切者敌更勍故。】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这一节经世尊承前总结色阴十事以诫行者莫
自误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二句正结前义称禅
那者即前三义中之禅那也译语见前凡入正定
卷九 第 864a 页 X14-0864.png
必三义圆具今举一而该三耳所现境即前十相
是也此诸境相皆是色阴中用心交互而现用心
交互者谓行者观照之心与色阴能所交互正与
色阴相持对垒交战一般若行者功胜则色阴为
我所破若堕伊十境中迷误执著则色阴胜而行
者成邪矣是故行者可不慎诸众生下佛谓末世
行者迷不自识妄认幻境误为登圣堕狱之言诚
可畏也汝等下佛敕阿难等留愿入末法中转教
斯旨令深防持正方堪入道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至)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这一节经世尊次示受阴十事此复先明受阴分
齐及受尽相令人达内始可妨外也阿难下牒前
色尽生起受阴之文前文但标禅那今则二义并
出可知圆修意矣牒谓色法既尽则心法现前故
云见诸佛心而诸佛真空妙心显现行者定心之
中然诸佛心者即我本觉果体方现于始觉因心
之中名诸佛心也不可作心外别有为我所见如
明下二句约喻显明镜喻行者因心镜所现像喻
诸佛心若有下正示受阴分齐似有所得而未能
用者谓诸佛妙心虽巳得见然未能藉用其力未
能用者正为受阴所魇故尔犹如下约喻显谓如
睡人为鬼所魇虽有手足见闻明白由为魇鬼客
邪所恃故不能动言客邪者客则不久便去而魇
鬼魅人亦不久便醒受阴所覆亦复如是何谓受
卷九 第 864b 页 X14-0864.png
阴受以领纳外境为义纳境而受之于心能阴真
空妙性故名受阴魇鬼喻受阴魇人手足不能动
者喻见诸佛心而不能用也然于受阴中见佛心
者功由色阴尽故色法既除心法显现而本觉心
不外乎此故见也虽见乃为受所覆故未能藉用
其力此则下结示受阴分齐区是疆界宇是阴义
即分齐意也若魇下明受尽相魇咎歇者喻受阴
尽也受阴尽故心能出碍巳得其用所以能离身
返观去住自在身心悬解如黄冠家出阳神相似
此明受尽之效也受阴属见浊者见是眼见由见
而受五根皆有受义今但约一根说故受阴尽能
超见浊见浊亦通馀根故观其下明受阴所起之
由受是心法非色四阴所摄有名无质故称虚明
妄想为受阴之本。】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正明受阴十魔此示初相也彼善
男子即指前文修色阴之人当在此中者指受阴
将尽处也得光耀者由前色阴粗质尽故受阴精
细本属心法有名无质是虚明妄想所成故得光
耀其心既发明耀则奋然内抑用功太过即于内
抑之处发无穷悲如是下明所悲之境如文可知
此名下出此定名亦可解悟则下诫此行者莫著
此境悟则无咎既觉不为所迷则此悲境久自销
歇若作下明不悟故招彼外魔乘隙而入魔顺其
卷九 第 864c 页 X14-0864.png
悲故悲魔入也见人下示魔扰之事能令行者失
所修正定言正受者谓定中所受之境无可受而
受乃中道谛境之受名为正受今既失之复遭沦
坠可不慎诸又详玩前文色阴十事次第竖入今
受阴文十事横开行者随著一境即当退失非谓
次第循历学者临文当明乎此。】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二相也定中者
指受阴定中也色销受明者谓色阴粗浊既销受
阴虚明现前故称明白即前得大明耀意此示定
体也胜相下二句以明受阴精明非如色阴粗浊
幽暗故称胜相感激过分即是病矣太过不及其
病均故忽于下二句正明病相谓初得胜相喜勇
心生忽于感激心中生无限勇志齐下二句明过
勇之状三僧祇者具云阿僧祇译云无数是大劫
数量华严十六大数之一也天台三藏教中云一
切诸佛皆以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六度方得成佛
且约释迦佛说谓从古释迦佛至尸弃佛值七万
五千佛名初僧祇劫次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
万六千佛名第二僧祇劫三从然灯佛至毗婆尸
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僧祇劫今云一念能超
意属于狂故招狂魔入也此名下出此定名凌率
者凌是凌蔑以自高而凌蔑诸佛也率是率性率
自胜性故云三祇一念能超也悟则下诫语如前
卷九 第 865a 页 X14-0865.png
若作下明不悟者则招外侮由内心狂而召狂魔
可知见人下示魔扰之事馀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三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前无下二句前指受阴虽明未有新證归
指色阴巳销因失故居前后无依智力衰弱不能
圆穷密照入于中隳之地此是定过于慧慧力不
自救故失也中隳地者隳是隳灭前无證后巳灭
中无所见以中无见故名中隳地处此中隳其心
忽然生大枯渴枯渴者以乏智水滋润故一切时
者谓昼夜动寂等也于此等时中皆自深沉思忆
不散不散者即是凝想撮聚其心不令放散故称
沉忆将此沉忆当作精勤是其误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可知悟则下诫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
外侮由沉忆而召忆魔可知撮心悬一处者乘其
撮聚之便故现此扰馀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四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慧力下前文则定过慧故智衰而成枯定
今则慧过定故知解横生定不胜任因失猛利失
猛利者谓不务胜进多懈怠故以诸胜性怀心中
者谓以诸胜解存于心中故疑巳为卢舍那也卢
舍那译云净满以净光圆满故报身佛也此名下
出此定名用心失恒审者谓沉溺知见失于恒时
卷九 第 865b 页 X14-0865.png
审察不自忖量多增上慢悟则下诫语如前若作
下明不悟则招外侮由内易足召外如内下劣易
足者即于受阴明白地作为谛境故不胜进误之
甚也馀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五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新證下二句与前第三相中二句言似同
意稍别盖前在所依阴边说今约能依观心边说
细玩可解又定境似同禅病迥别前以枯渴为病
今以忧心为病因言相似故详辨于此由忧深故
座如铁床食如毒药等皆忧所致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失方便者以无慧方便所决择故悟则下诫
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外侮魔事同内如前
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六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处清下正明色阴粗浊巳销故得清净以
清净故心得安稳以安稳故生无限喜喜不□禁
则成病也此名下出此定名色阴粗重巳灭故得
轻安轻安是定心数法无决择慧禁此喜故悟则
下诫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外侮外如内应
魔事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七相也定中下
卷九 第 865c 页 X14-0865.png
如前说自谓一句亦与第四相同得病自异前病
犹可今病恶甚无端者是无端倪谓无轨度也大
我慢者谓恃巳凌他故云我慢执我而生慢也十
方如来最胜无上为世所尊彼尚轻之况下位乎
故称大我慢也如是下出七慢名毗婆沙论云一
慢者以同类相傲故单称为慢二过慢者谓于同
类法中执巳为胜过于他故三慢过慢者于胜净
胜故谓他本胜我强执我胜他故四我慢如上文
说五增上慢者谓未得谓得未證谓證行位本下
强自增上故六卑劣慢者以巳卑劣不求胜进反
慢可尊胜者故七邪慢者谓含畜邪见拨无二谛
不礼塔庙不敬三尊如下文说者是也今文略邪
慢下文显故又七慢中以我慢为主若无我则七
慢俱无一时俱发者由有我故七慢顿成尚轻下
二句正明大我慢相此名下出此定名见解胜故
与前溺知见者相似无慧决择不自救故则由见
胜而成慢也今之学人似此者颇多悟则下诫语
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外侮经是树叶氎华者
如西域或以贝叶或以白毡书经是也馀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八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于精下三句正明禅病之由谓于受阴精
明中圆悟精明之理将此受阴明白地误作真明
妙理此太早计所谓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
卷九 第 866a 页 X14-0866.png
炙也以能随顺精理故称为大由其随顺精明于
此忽生无量轻安虽得轻安而其根本巳误即轻
安而为病矣认此轻安便为圣證迷有漏作无为
證故下云作无闻比丘正谓此也以小轻安作大
自在误之甚矣此名下出此定名此病因慧分别
著彼轻清故悟则下诫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
招外侮无闻比丘是无想天人以其穷空不归寡
闻浅识以有漏心误言成圣寿尽转生便生疑谤
堕无间狱今此禅病与彼相似故引證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九相也定中下
如前说于明下正明禅病之由上文于精明中指
所观受境边得病今从能观悟心边得病故云于
明悟中得虚明性明悟是能悟心虚明是所悟阴
境因悟虚明即于虚明性中观无所得以其归投
趣向无可依据故云归向永灭由永灭故便乃拨
无因果一向入空所执断灭空心现前则诸观法
若心若色一切皆空总归断灭故云乃至心生断
灭解也今文阙此名下语大抵乃至下二句是也
悟则下诫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外侮然其
内心既空外魔复入排空愈炽故谤持戒为小乘
道谬云菩萨悟空何有持犯其人下魔相可解。】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这一节经承前受阴十事此明第十相也定中下
卷九 第 866b 页 X14-0866.png
如前说味其下正明禅病之由良由行者不识受
阴虚明之性误为真理故研味其虚明境界耽染
入骨研味既深爱染从生故云无限爱生爱染既
极定力不胜故发狂罔狂罔因爱爱为欲本故成
贪欲此名下出此定名盖此阴境本自虚明虚明
则轻安柔顺深染入心故发狂爱无慧摄持遂成
魔累悟则下诫语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则招外侮
魔事中云平等行欲者谓其不拘缁素道非道可
不可等无所忌惮名为平等行欲又以魔鬼力持
使彼凡愚不见其过故至千万若其魔势既销彼
此俱陷王难而堕地狱以此为鉴可不慎诸。】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这一节经世尊承前总结受阴十事以诫行者莫
自误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二句正结前义禅那
如前说交互等语亦如色阴中说引前證此可解。】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至)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这一节经世尊三示想阴十魔此复先明想阴分
齐及想尽相令人达内始可防外也阿难下结牒
受阴尽相生起下文虽未下正明受尽想现之相
虽未漏尽等者谓未尽三界上地惑故且由受尽
心能离形前受尽文云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
其面去住自由今文正合前义出笼一句喻上心
离其形鸟喻心笼喻形合意可解巳能下明离形
心之功效谓此离形之心巳能成就从凡至圣六
卷九 第 866c 页 X14-0866.png
十位的意生身皆托此离形之心而成六十位者
从初三渐次乾慧此属外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四加行此属内凡十地等妙二觉名之为圣名
六十位也此配内凡外凡约别教说若圆教配位
则初住以上即为圣矣四教仪可检意生身者按
楞伽经约喻解谓譬如意去山壁无碍迅速即现
故名意生具有三种譬如下约喻以明离形心之
伦次如人熟寐寐中之言名为寱言𥧌中之人虽
有其言自不明了无别所知虽无所知其所寐言
巳成音韵伦次谓其寐语音响与醒者之言流类
同故然令不寐之人咸悟其语寱言喻离形之心
寐故想阴所覆成音韵伦次喻此离形之心能成
意生身之流类不寐人悟其语者喻圣位之人皆
得离形心之用故法喻隐微学者当细心体会可
得也长水诸解皆不了经意胡乱穿凿独温陵要
解意颇合经此则下结明想阴分齐区宇如前说
何谓想阴想是浮想能覆妙心故名想阴若动下
明想阴尽相动念即是浮动之想初四句谓动念
若尽浮想巳除于觉明心上如去尘垢尘垢喻浮
想也一伦下三句正明想尽行现之相一伦即是
一期而生为首老死为尾即此生死始终名为一
期想阴尽故一期生死首尾顿显顿显即是圆照
此生死首尾圆照即是行阴现前之义末句结想
阴尽相是人下二句明想尽的功效谓想阴属烦
卷九 第 867a 页 X14-0867.png
恼浊今想尽故超烦恼浊也盖诸浮想乱心多生
烦恼亦即想阴体是烦恼是故想尽则超烦恼浊
也详见第四经五浊解中观其下明想阴所起之
由融通者谓虚与实二法融通也如第二经末酢
梅之说悬崖之想是虚能令口中出水足心酸涩
是实虚能动实故名融通妄想今想阴以融通妄
想为本也。】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坠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正明想乱十魔此示初相也彼善
男子即指前文修受阴之人受阴称虚妙者以受
阴尽故言虚以粗相灭故言妙总是受阴尽相不
领纳外境故虚妙也又以不领外境则不遭邪虑
邪虑即是浮想圆定发明者正明浮想尽故而发
乎定不为诸想所杂故称圆定三摩下示禅病之
由心爱圆妙者圆即遍义由住圆定心欲遍求明
了是故勇锐其精细之思贪求善巧之解善巧解
者即淳善便利之解也明即解故圆明即圆解也
然于定中精思求巧即是禅病是故天魔得其便
也得其便者谓伺其空隙而入天魔者谓他化自
在天中别有魔王天于中居止名为天魔飞精附
人者谓飞其魔精别附他人其所附人不自知其
魔著谓巳得大涅槃口能说法来彼求巧之处而
修定求巧之人信其真实为其敷座求说巧法其
形下正示形身之巧斯须变幻诈为巧状所变如
卷九 第 867b 页 X14-0867.png
文是人指求巧者为魔所蔽心更愚迷见彼魔师
形变不常惑为真巧认是菩萨信受其教情爱日
密摇荡其心靡所不至口中下又变语言之巧灾
祥即是吉凶诈言如来于某处出世是吉祥巧变
也劫火刀兵等是凶灾巧变也馀如文此名下示
所附魔名怪鬼者即诸附物兴妖名曰怪鬼今名
山大川之中千年木石之类或变形显异祸福于
人啖精叶气往往见诸方册皆名怪鬼为魔伴党
来恼行者弟子指求巧人也师是魔所附者魔精
既去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下皆例此。】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二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游荡者盖于定
中如晴空相似若起一念即如片云点太清矣今
此十事皆从定中妄发故为禅病魔精安得不入
此著游荡从掉举发飞精思者飞是飞扬定力
不能摄故妄动而飞扬其思经历者按下魔境
此是经历殊方异俗好奇觅怪故云经历是故天
魔候得其便而入也飞精附人下如前说自形无
变等者谓魔师自形不变令听者变坐莲华身金
色等皆是贪游好奇之所招耳文可解口中下魔
又诈为经历奇异之言非实有也其人下四句谓
探奇行者密染魔邪正因种智悉为销灭矣此名
下佛示魔名魃是风魃之鬼鬼寿既永更遭魔所
卷九 第 867c 页 X14-0867.png
摄属即成魔党馀文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三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绵[淴-心+口]者绵是绵
密[淴-心+口]是[淴-心+口]合欲求事理绵密[淴-心+口]合上与理合下与
机合故也澄精思者澄是澄净澄净精微之思以
求[淴-心+口]合也上文飞精思者约慧边说今云澄者约
定边说盖绵[淴-心+口]者志欲心与事理冥合即属定故
由是下文魔境先令开悟即绵[淴-心+口]意也偏定偏慧
皆不得其正即为病也是故天魔得便而入飞精
下如前说其形等者是魔师也谓说者听者外形
未变内心先合是下与机合念念宿命等是上与
理合也宿命他心是六通之二见地狱等是天眼
知人闻好恶等是天耳及神境通魔令听者得五
神通魔力所持非实得也念念移易者谓须臾变
更也又散于万事无不绵[淴-心+口]此皆邪悟之事魔使
然耳非实悟也口中下顺求合心故诈为虚诞亦
非实事其人下谓求合行者见此奇异心倾渴而
邪见兴将自正因本妙定心为彼魔涎洗涤净尽
本心亡故易入邪悟也邪悟即上所悟诸事是也
此名下示所附魔名魅是狐魅之鬼成魔党与馀
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四相也又善下
卷九 第 868a 页 X14-0868.png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根本者根本指
万化之根本也故下句云览物化性之终始先求
其本而兼明其末也终始即本末意穷览物之变
化必以辩折得明以此精爽其心精爽言快意也
然而定中凡有所著即是病故是故天魔得便而
入也飞精下如前说求元者元即本也魔威伏众
使从巳故因求物化终始故以佛菩提净妙等法
指归肉身父子相生淫欲猥媟之事为物化之本
即以浊秽生死之法谓为妙净涅槃之本此约正
报穷根本意也都指下又约依报穷根本故谓即
此五浊秽土就是佛国无别有诸佛净土及金色
相也金色相指佛身说谓即我现前肉身就是成
佛真体别无金色相好之身也其人下四句谓此
求元行者信魔妄诞忘失先时在定之心将自身
命归依魔师矣推究其心者推度魔心所好成就
所欲故下二句与成潜欲之事魔力摄持无慧决
择故口中下顺其求元之心故指六根男女秽浊
之迹为生生之元即是菩提真处此名下示所附
魔名蛊毒可知厌胜字见汉书厌读上声即是俗
称厌殃如土木匠作专以厌殃人家使有灾祥衰
耗之事皆由恶鬼所附为厌胜法也馀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五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悬应者悬是悬
卷九 第 868b 页 X14-0868.png
远此感彼应即为悬应周流精研者谓在日用事
中周旋流转精研感应之理以求冥感又今作而
应在将来亦为悬应言冥感者谓暗与理会冥然
有感应之机存焉故云冥感夫在定之心寂然不
动无一希慕玄功既著自然感应冥符若起心求
应即为病矣是故天魔得其便也飞精下如前说
能令听者见魔如百千岁者正示悬应之徵馀文
可解口中下顺彼求应之心惯说冥感之事此皆
恶魔任诞之言无实据也此名下示所附魔名厉
是衰厉之鬼如今社坛无主之祀者名厉也馀可
知。】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六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深入者谓深入
此定也凡在定中随顺中理谛观冥符不缓不急
如调琴然不深入而深入之矣若别起念心祈深
入乐处阴寂求静谧者成大病矣阴寂是隐阴幽
寂之地谧亦静义即处阴寂而风声鹤唳月色山
光声色不空得非动乎是故得在于心而失在于
求也然则天魔得便自招之也飞精下如前说长
水疏云令知本业者宿命事也令蹋尾现后报也
此皆魔诈为之以伏人心非实事耳疏又云起心
知肇即他心也讦露人事天眼天耳也魔得邪定
故有此通作此异端谁不信伏攻发私事曰讦或
卷九 第 868c 页 X14-0868.png
问上求静谧今魔示以通不逗其求何以心伏答
曰魔乘隙入魔力胜道力微行者为魔所持顿忘
先心且见诸灵异心为所惑邪掩其正通覆斯静
当于其时把持拨置唯魔是听魔以行者如海鸥
鸟矣故不论逗与不逗也肇始也口中下好言未
然祸福至期不爽者伏人心故此大下示所附魔
名馀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七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知见者谓所知
见者即是过去本事本生故云宿命宿命是六通
之一法界次第云宿命者于深禅定中发宿命智
即能知自过去一世二世百千万世乃至八万四
千大劫宿命及所行事亦发知六道众生所有宿
命及所作之事是为宿命智通也吴兴解云宿命
者小乘修成大乘发得今进不待发退不从修作
念求之故招魔事也飞精下如前说是人指求知
行者无端谓无端由也得宝珠等者以其求知见
故且令见此异也下文所见同此其魔下皆显异
以惑众故简者古无纸以竹为简书事于上曰简
策是筹策筹策军国之事曰策符是符命天子遣
将有铜符虎符之命或以铜为之或以竹为之书
命于上中分半付与将半存于内故字从竹从付
曰符符契也有机密传宣合符取验为符契也牍
卷九 第 869a 页 X14-0869.png
是简属木片为之故字从片有事铅椠其上曰牍
明月珠者谓珠有光如明月故馀可解此皆魔示
知见中事惑彼求知行者诞诳无实也口中下好
言隐匿怪事宝藏圣贤等者皆为求知一念之所
召耳此名下示所附魔名馀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八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神通者盖此行
者心希此身出没隐显水火变幻之迹著于神通
事相者也故下句云种种变化等法界次第云天
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此约称性释神通义
于事相未显也种种变化者法界次第又云有十
四种变化不同初禅二化二禅三化三禅四化四
禅五化共十四化也言变化者谓能使无而歘有
有而歘无大而能小小而能大如下魔所现者近
是也今文言种种不出此十四化不离根本禅故
化元者谓变化之本也按法界次第中谓以漏无
漏深妙禅定为之正体诸变化相为之妙用盖以
诸禅正定为变化之本也今不待发而起心求之
则病矣是故天魔得其便也飞精下如前说手分
火光等者魔现神变以逗其求也唯于刀兵不自
在者足见其邪幻不实若如佛之神通刀兵悉化
莲华飞鎗飞箭等停住空中刀段段坏不能加害
岂有不自在者乎此名下示所附魔名天地等者
卷九 第 869b 页 X14-0869.png
谓天上魔罗地下鬼神山精等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九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入灭者盖此行
者耽寂灭乐故爱入灭起心求灭则灭非真灭既
不得魔情先现矣深空者谓深入于空亦是拨有
入空空义匪实魔得其便矣飞精下如前说魔现
空等适彼求空之义魔具五通此空中起灭是其
常度邪幻恶作惑世诬民诚可畏也口中下好言
拨无永灭等事正扰所求事耳此名下示所附魔
名日月薄蚀者吴兴解云经史皆作食说文作蚀
京房易传云日月赤黄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
韦昭云气往迫之曰薄亏毁曰蚀长水疏云此即
恶星精曜能为蚀神亦为魔怪馀可解。】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一节经承前想阴十事此明第十相也又善下
如前说三摩下示禅病之由心爱长寿者分段之
身有定剂限故求永岁欲弃分段而希变易也分
段生者三界中人所感粗漏色质身命长短有定
量故故名分段变易生者由诸菩萨悲愿力故改
转身命无定剂限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年
或住一劫或住多劫去住自由所感殊胜细异熟
果对分段粗故言细相对有定生死故言常住详
见成唯识论然此行者希心一起外侮乘之飞精
卷九 第 869c 页 X14-0869.png
下如前说如言他方往还等者正适变易之求故
也口中下谓指众生为子世界由生者是自在天
魔妄执彼能生人生界之意遮文茶译云嫉妒女
毗舍童子即毗舍阇鬼译云啖精气此类鬼有二
种其巳发善心者随佛护法其未发善心者鬼性
本恶故啖人精气害人胞胎并食五谷精气故以
名焉利其虚明者以此行者得受阴虚明彼贪虚
明之气故令彼党侵扰而啖取之耳独言者谓前
人不解唯独自明故称独言听若妖魅未详所谓
故馀可解以上十魔中初指天魔后所示名皆是
鬼类精怪等者俱是天魔党与臣妾之魔耳详见
观佛三昧海经。】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至)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这一节经世尊切诫末世魔附佛法毁正崇邪诲
令正行深防勿堕也近九生多百世者世教以一
代为一世如秦始皇传二世以至万万世为言今
经意以一期寿尽为一世生字对世字生亦是世
九生意即十世文巧为九即指正法千年百世远
指末法万年说也谓此诸魔正像末法之中炽盛
世间近则正法远及末世淫淫相传引正为邪为
诸魔属正行之士应深防之正遍知者正简乎邪
遍简乎偏邪指魔外偏指权小唯佛知见名为正
遍知也然此正遍知觉人皆有之既为魔党即转
正成邪永劫卒未能返是故正士可不慎诸汝今
卷九 第 870a 页 X14-0870.png
下佛敕阿难辈留愿入末法中救度众生馀可解。】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这一节经世尊承前总结想阴十魔以诫行者莫
自误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正结前义禅那及用
心交互等皆如前说。】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直解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