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直指科文--卷一

卷一 第 448a 页
No. 290
首楞严经直指科文



* ○全经大科(三)

* 初序分(二)

* 初诸经通例(二)

* 初说时处
* 二列在会听众
* 二本经缘起(四)

* 初匿王请佛
* 二阿难循乞被摄
* 三敕文殊将咒往护
* 四阿难悲恨请修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十卷末)



* ○二正宗分(四)

* 初直示圆悟(初卷至四卷末)(十二)

* 初徵心(八)

* 初标常住流转之由(四)

* 初审发心
* 二分真妄
* 三敕直心
* 四徵心目
* 二执心在内(四)

* 初正执身内
* 二举现前约定
* 三抚慰广示
* 四穷非内
* 三执心在外(二)

* 初正执身外
* 二穷非外
* 四计潜根(二)

* 初正执潜根
* 二穷非潜根
* 五开合明暗(二)

* 初正执开合明暗
* 二穷非开合明暗
* 六随所合处(二)

* 初正执随合
* 二穷非随合
* 七在中间(二)

* 初正执中间
* 二穷非中间
* 八一切无著(二)

* 初正执无著
* 二穷非无著
* 二显根见(十一)

* 初恨多闻求诣真际
* 二放光表根性圆明
* 三示二种根本以别迷悟
* 四缘见徵心
* 五指能推有体(三)

* 初斥能推
* 二求开示
卷一 第 449a 页 X14-0449.png
* 三正示全性
* 六显见性非眼(四)

* 初责多闻
* 二叙障求示
* 三放光表说
* 四正指见是心(三)

* 初以拳例眼
* 二示暗非见无
* 三以灯例眼显见(二)

* 初疑睹暗非见
* 二喻暗光无异指见是心
* 七徵客尘二义以出主空显见(三)

* 初如来问悟因由
* 二述悟客尘二义(二)

* 初述客义
* 二述尘义
* 三以动静显见(三)

* 初轮掌开合徵见常住
* 二飞光徵见无勤
* 三正示见性无有动静卷舒(初卷终)
* 八示见性不灭(六)

* 初求示生灭与不生灭
* 二匿王启请
* 三徵内身迁变
* 四较颜貌童耄
* 五审迁化密移
* 六正示不生灭性(二)

* 初问身中不灭
* 二问见水同异以表无生灭性(四)

* 初徵见水
* 二徵见水同异
* 三单徵见同异
* 四示见精不变
* 九指颠倒所在(三)

* 初问遗失颠倒
* 二如来示臂以徵颠倒
* 三正示颠倒
* 十拣缘心以示见性无还(三)

* 初陈所悟不敢自认
* 二责认指以拣分别之心各还
* 三示见精无还(五)

* 初问无还
* 二示见精非影
* 三列八种尘相
* 四示八还
* 五正示无还
* 十一拣尘表见(六)

* 初拣物非我
* 二显见非物
* 三显物我不杂
* 四疑见有大小断续
* 五示前尘留碍(二)

* 初喻器空
* 二除器方圆
* 六示转物
* 三标见性离是非是(五)

* 初疑见性现前
* 二指无是见(二)

* 初标相徵见
卷一 第 450a 页 X14-0450.png
* 二答无是见
* 三指无非见(二)

* 初许无是转徵非见
* 二答无非见
* 四文殊启请发明二种(三)

* 初大众惶悚
* 二佛称实语安慰
* 三文殊正请发明
* 五正示见性无是非是(三)

* 初会见相元是菩提
* 二敕文殊表无二相
* 三正发明性出是非
* 四斥因缘自然以显见见实相(七)

* 初疑觉性同于神我自然
* 二示非自然
* 三疑因缘
* 四示非因缘并结见离名相
* 五再疑因缘
* 六再斥因缘自然以表见性离于四相
* 七直示见见实相
* 五出妄见显真(四)

* 初请示见见非见之义
* 二将演总持嘱令谛听
* 三示二种妄见(三)

* 初示二颠倒总相
* 二示别业妄见
* 三示同分妄见
* 四倒现前观见以显见见非见远离和合圆满菩提(三)

* 初以别业例今观见證成见见
* 二以同分复例别业结准十方
* 三斥和合与非和合(三)

* 初总牒和合与不和合
* 二斥和合
* 三斥非和合
* 六总收阴入处界七大归如来藏以启真悟(七)

* 初总收
* 二五阴(五)

* 初色阴
* 二受阴
* 三想阴
* 四行阴
* 五识阴(二卷终)
* 三六入(六)

* 初眼入
* 二耳入
* 三鼻入
* 四舌入
* 五身入
* 六意入
* 四十二处(六)

* 初色见二处
* 二声听二处
* 三嗅香二处
* 四尝味二处
* 五身触二处
* 六意法二处
卷一 第 451a 页 X14-0451.png
* 五十八界(六)

* 初眼识界
* 二耳识界
* 三鼻识界
* 四舌识界
* 五身识界
* 六意识界
* 六七大(九)

* 初疑四大和合请示
* 二总诃大性体非和合(二)

* 初责多闻不善分别
* 二总明大性非和合
* 三收地大
* 四收火大
* 五收水大
* 六收风大
* 七收空大
* 八收见大
* 九收识大
* 七得悟发愿(二)

* 初阿难述悟
* 二说偈发愿(三卷终)
* 七明相续妄生诸大不碍(八)

* 初满慈赞佛陈疑
* 二设二难(二)

* 初难清净忽生
* 二难诸大不遍
* 三许宣胜义告众令听
* 四标性本以显妄元(二)

* 初标性本
* 二诘性明为妄
* 五原器界虚空众生因相(四)

* 初示器界因相
* 二示虚空因相
* 三示众生因相
* 四总结因相
* 六示三种相续果相(四)

* 初世界相续果相
* 二众生相续果相
* 三业果相续果相
* 四总结三种次第迁流
* 七明觉不生迷(四)

* 初疑如来妙明世界犹在
* 二喻迷人惑方悟不生迷
* 三喻华翳既除华不更出
* 四喻金矿不杂
* 八示诸大相容(五)

* 初牒原问
* 二以虚空喻藏性相容
* 三以七事喻诸大不碍藏性
* 四以喻准法
* 五喻藏性随诸相现
* 八示妙明合藏非即双离(五)

* 初示背觉合尘
* 二示妙明合尘
* 三示如来藏一切俱非
* 四示如来藏一切俱即
* 五示非即俱离须凭妙指(二)

* 初非即俱离妙穷所知
* 二示妙音须凭妙指
卷一 第 452a 页 X14-0452.png
* 九示迷妄无因歇即菩提(三)

* 初疑觉性何因有妄
* 二示迷本无因(二)

* 初喻迷头狂走
* 二示性迷自有本无遗失
* 三示缘断狂歇觉性本周(三)

* 初示缘断
* 二示性周
* 三喻结
* 十再斥因缘自然以责多闻(四)

* 初发疑问
* 二原所疑
* 三喻本头不失以出狂妄(三)

* 初破自然
* 二破因缘
* 三总破并释因迷自有之疑
* 四破因缘自然引入菩提(三)

* 初破因缘入无功用
* 二破自然成无戏论
* 三指菩提劝修并责多闻留碍
* 十一示决定义(三)

* 初述悟请修
* 二审观因地发心(四)

* 初以虚空喻不生灭因
* 二分清浊以表妙觉明心
* 三示五浊(五)

* 初劫浊
* 二见浊
* 三烦恼浊
* 四众生浊
* 五命浊
* 四结成因地
* 三审详烦恼根本(四)

* 初审根尘颠倒所在
* 二明众生世界缠缚超越(三)

* 初明世界方位
* 二别六根功德(六)

* 初眼根功德
* 二耳根功德
* 三鼻根功德
* 四舌根功德
* 五身根功德
* 六意根功德
* 三令详六根圆滞
* 三明六根虚妄(二)

* 初审根中积习(二)

* 初问一门深入
* 二示修中所断
* 二明一六虚妄(八)

* 初辨非一非六
* 二以空喻一不成
* 三原眼根因相
* 四原耳根因相
* 五原鼻根因相
卷一 第 453a 页 X14-0453.png
* 六原舌根因相
* 七原身根因相
* 八原意根因相
* 四示根妄无体发明圆脱(四)

* 初明黏妄无体
* 二示发明圆脱
* 三引證圆脱
* 四结圆脱成妙
* 十二击钟验常(二)

* 初疑根性无体(二)

* 初原果位体性常住
* 二疑根性不与觉因相酬
* 二示闻性常住(六)

* 初责诚心不伏
* 二击钟诘闻
* 三击钟诘声
* 四责闻声矫乱
* 五验杵音以责循声
* 六结弃生灭以成知觉(四卷终)
* 二依悟圆修(五卷至六卷后)
* 三广垂修范(六卷后起至八卷中)
* 四细别业果精剔魔外(八卷中起至十卷后)



* △初直示圆悟竟



* ○二依悟圆修(五)

* 初标根以指迷(五)

* 初请示解结
* 二十方如来放光同口标根(二)

* 初放光
* 二异口同宣
* 三示根尘以拣识妄
* 四拣妄以显真净
* 五说偈以叹真妄无性循圆归觉
* 二绾巾以示结元(三)

* 初述开明
* 二请舒结伦次
* 三示绾结并徵结元
* 三示解结先后(四)

* 初诘示结元
* 二徵解法
* 三许除结心销妄还真
* 四示绾生次第解应先后
* 四遍徵圆通(二十七)

* 初陈悟请示圆根
* 二告众徵问
* 三声尘圆通
* 四色尘圆通
* 五香尘圆通
* 六味尘圆通
* 七触尘圆通
* 八法尘圆通
* 九眼根圆通
* 十鼻根圆通
* 十一舌根圆通
* 十二身根圆通
卷一 第 454a 页 X14-0454.png
* 十三意根圆通
* 十四眼识圆通
* 十五耳识圆通
* 十六鼻识圆通
* 十七舌识圆通
* 十八身识圆通
* 十九意识圆通
* 二十火大圆通
* 二十一地大圆通
* 二十二水大圆通
* 二十三风大圆通
* 二十四空大圆通
* 二十五识大圆通
* 二十六见大圆通(五卷终)
* 二十七耳根圆通(二)

* 初述因修(二)

* 初遇佛承教
* 二奉教成證
* 二陈果德(三)

* 初获果德
* 二彰妙用(二)

* 初三十二应(七)

* 初总标
* 二圣身(四)

* 初佛身
* 二独觉身
* 三缘觉身
* 四声闻身
* 三天身(七)

* 初梵王身
* 二帝释身
* 三自在天身
* 四大自在天身
* 五天大将军身
* 六四天王身
* 七四天王太子身
* 四人身(九)

* 初人王身
* 二长者身
* 三居士身
* 四宰官身
* 五婆罗门身
* 六出家二众身(二)

* 初比丘身
* 二比丘尼身
* 七在家二众身(二)

* 初优婆塞身
* 二优婆夷身
* 八女主身
* 九童身(二)

* 初童男身
* 二童女身
* 五天非天身
* 六人非人身
* 七总结
* 二十四无畏(十五)

* 初总标
* 二观声解
* 三入火不烧
* 四入水不溺
* 五入鬼不害
* 六被害刀坏
* 七鬼不能见
* 八枷锁不著
* 九贼不劫
* 十离贪欲
* 十一离瞋恚
* 十二离痴暗
* 十三求男得男
* 十四求女得女
* 十五持名众多无异并结
* 三四不思议(五)
卷一 第 455a 页 X14-0455.png

* 初总标
* 二现首臂目
* 三现形诵咒
* 四舍身求悯
* 五所求皆获
* 三结本圆通
* 五正示圆修(五)

* 初放光显瑞
* 二敕文殊选根
* 三拣非圆根(三)

* 初赞觉元妙示妄本空
* 二表方便迟速
* 三正拣非圆
* 四正选圆根(六)

* 初依方便教
* 二赞根主
* 三赞闻根
* 四责多闻劝修
* 五会三世普门重拣方便
* 六礼藏求加
* 五闻法获證



* △二依悟圆修竟



* ○三广垂修范(八)

* 初因阿难乞度未来总标三决定义
* 二示四决定明诲(四)

* 初示决定断淫
* 二示决定断杀
* 三示决定断偷
* 四示决定断妄(六卷终)
* 三示密教冥资
* 四示安立道场修持法则(三)

* 初请道场轨则
* 二示道场仪式
* 三正示修持获證
* 五正宣心咒广示利益(九)

* 初放光遍示
* 二正宣
* 三示诸佛出生降魔广被
* 四示咒心广宣无尽
* 五示咒力成就世出世间增慧消障
* 六示持咒满愿得胜生处
* 七示咒力能消国难民灾
* 八示保护初心离障心开
* 九在会金刚善神发愿弘护
卷一 第 456a 页 X14-0456.png
* 六示修證始终位置(六)

* 初阿难请示渐次行目
* 二赞许悬示
* 三示二颠倒因(三)

* 初总标倒因
* 二众生颠倒(三)

* 初众生倒因
* 二众生倒相
* 三众生业果
* 三世界颠倒(三)

* 初世界倒因
* 二世界倒相
* 三类生差别(二)

* 初总标十二类
* 二分释十二类(十二)

* 初卵生
* 二胎生
* 三湿生
* 四化生
* 五有色
* 六无色
* 七有想
* 八无想
* 九非有色
* 十非无色
* 十一非有想
* 十二非无想(七卷终)
* 四结颠倒本因以起渐次修义
* 五示三种渐次(四)

* 初总标名
* 二除助因(三)

* 初明食为助因
* 二出五辛过患令断
* 三刳正性(三)

* 初劝断
* 二示断次第
* 三示除累获通
* 四违现业(二)

* 初六根返源
* 二顿悟无生
* 六安立圣位(八)

* 初乾慧地
* 二十信
* 三十住
* 四十行
* 五十回向
* 六四加行
* 七十地
* 八结等妙二觉以显乾慧成就从渐次终于菩提
* 七结经名
* 八闻法增进



* △三广垂修范竟



* ○四细别业果精剔魔外(九)

* 初问六道生起本有妄习
* 二问拨无永陷同分各私
* 三示众生内外分(四)

* 初总标
* 二内分
* 三外分
* 四别情想轻重(八)

* 初纯想
* 二情少想多
* 三情想均等
* 四情多想少
* 五七情三想
* 六九情一想
* 七纯情兼谤等
* 八结同分各私
* 四示十习因六交报(六)

* 初总标
* 二正示十习因(十)

* 初淫习
* 二贪习
* 三慢习
* 四瞋习
* 五诈习
* 六诳习
卷一 第 457a 页 X14-0457.png
* 七怨习
* 八见习
* 九枉习
* 十讼习
* 三总举六报
* 四正示六报(六)

* 初见报
* 二闻报
* 三嗅报
* 四味报
* 五触报
* 六思报
* 五结因报全缺再答别造同分
* 六示馀报(十一)

* 初总标鬼报
* 二十种鬼类
* 三结鬼报
* 四总标畜报
* 五十种畜类
* 六结畜报
* 七带牒前问重示
* 八酬剩还徵
* 九偿报相寻
* 十人道馀感
* 十一结馀感
* 五别修妄成(三)

* 初总标
* 二别成十种仙
* 三结仙道
* 六诸天差别(四)

* 初欲界(七)

* 初四王天
* 二忉利天
* 三须燄摩天
* 四兜率陀天
* 五乐变化天
* 六他化自在天
* 七结欲界(八卷终)
* 二色界(六)

* 一初禅天
* 二二禅天
* 三三禅天
* 四四禅天
* 五五净居天
* 六结色界
* 三无色界(六)

* 初空处先拣回心
* 二识处
* 三无所有处
* 四非非想处
* 五结四空并详岐路
卷一 第 458a 页 X14-0458.png
* 六总结诸天
* 四别附非天四种阿修罗
* 七示七趣虚妄以勖正修(五)

* 初示虚妄
* 二示业因
* 三显正修
* 四结酬同分
* 五劝断除
* 八拣阴魔(二)

* 初原魔事因起(七)

* 初无问自说
* 二指魔事难识
* 三诫得少劝听承诲
* 四示觉体无二妄起世界
* 五示世界元虚真发空殒
* 六示心精通㳷天魔惊扰
* 七妙觉难动因毁诫防
* 二正示阴魔(七)

* 初色阴(四)

* 初色阴区宇
* 二色阴尽相
* 三色境差别(十)

* 初身能出碍
* 二体拾蛔虫
* 三空闻密义
* 四佛现莲出
* 五宝色满空
* 六夜同白昼
* 七斫体不觉
* 八遍成佛界
* 九夜见远光
* 十体变通义
* 四结令传示
* 二受阴(四)

* 初受阴区宇
* 二受阴尽相
* 三受境差别(十)

* 初见物生悲
* 二猛志齐佛
* 三心生沈忆
* 四得少为足
* 五心生艰险
* 六心悦不止
* 七大我慢起
* 八心生轻安
* 九归向永灭
* 十爱起狂贪
* 四结令传示
* 三想阴(五)

* 初想阴区宇
* 二想阴尽相
* 三想境差别(十)

* 初贪求善巧
* 二贪求经历
* 三贪求契合
* 四贪求辨析
* 五贪求冥感
* 六贪求静谧
* 七贪求宿命
卷一 第 459a 页 X14-0459.png
* 八贪取神力
* 九贪求深空
* 十贪求永岁
* 四结令传示
* 五重结迷因(九卷终)
* 四行阴(五)

* 初想尽胜相
* 二行阴区宇
* 三行阴尽相
* 四行境差别(十)

* 初二无因论(三)

* 初总标
* 二本无因
* 三末无因并结
* 二四遍常论(五)

* 初总标
* 二二万劫常
* 三四万劫常
* 四八万劫常
* 五不生灭常并结
* 三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五)

* 初总标
* 二我常彼无常
* 三劫坏劫不坏
* 四性常生死无常
* 五行常色受想无常并结
* 四四有边论(五)

* 初总标
* 二三世
* 三众生
* 四心性
* 五生灭并结
* 五四种不死矫乱论(五)

* 初总标
* 二八亦
* 三唯无
* 四但是
* 五有无俱并结
* 六十六有相论(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本计
* 二别计
* 三结
* 七八无相论(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本计
* 二别计
* 三结
* 八八俱非论(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本计
* 二别计
* 三结
* 九七断灭论(三)

* 初标
* 二释
* 三结
* 十五现涅槃论(三)

* 初标
* 二释
* 三结
* 五结令传示
* 五识阴(五)

* 初行尽胜相
* 二识阴区宇
* 三识阴尽相
* 四识境差别(十)

* 初因所因执
* 二能非能执
* 三常非常执
* 四知无知执
* 五生无生执
* 六归无归执
卷一 第 460a 页 X14-0460.png
* 七贪非贪执
* 八真无真执
* 九定性声闻
* 十定性缘觉
* 五结令传示
* 六总结阴尽以成金刚乾慧果地圆满以劝进修
* 七再结洗心剔邪以遵垂范
* 九明阴销次第因界边际(二)

* 初伸问求示
* 二如来正答(五)

* 初显真出妄
* 二示五阴本因(五)

* 初色阴
* 二受阴
* 三想阴
* 四行阴
* 五识阴
* 三示因界
* 四示悟除顿渐
* 五结令传示



* △正宗分竟



* ○三流通分(二)

* 初本经流通(三)

* 初集福胜
* 二销罪胜
* 三遣魔胜
* 二诸经流通(十卷终)

首楞严经直指科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