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合辙-明-通润卷四

卷四 第 324c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合辙卷第四
明 二楞庵释 通润 述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
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
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
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
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
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
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
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
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
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
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
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
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
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
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巳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
上慈诲。」
卷四 第 325a 页 X14-0325.png

【此下满慈因闻三科七大皆是如来藏性故执性
难相以兴二问也满慈位登无学巳断见思巳破
我执巳證人空然无明未破法执犹存不达全相
是性不知万法生起之源未明全性是相不知七
大遍周之故故乘机发问然必待满慈者盖阿难
以多闻居首满慈以说法居先皆以义虎称雄故
也大威德者有大雄大力以拔人之迷根曰威有
大慈大悲以迪人之悟门曰德善为众生敷演如
来第一义谛者正领三科本如来藏七大遍周法
界此皆如来自證法门极难措口而如来曲徇人
情头头显露令俾众生善用其心而得悟入故曰
善为也然此第一义谛理极玄微绝难搆副即世
尊推我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
喻如聋人逾百步而聆蚊蚋抑且本所不见又焉
能闻其声乎此不见不闻只是形容法音微妙之
意列子曰江浦间生么虫名曰焦明群飞而集于
蚊睫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拭眦而望之弗见
其形师旷俛首而听之弗闻其声惟黄帝与容成
子居空同之上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
泰山之形徐以气听鬨然闻之若雷霆之声与此
相类佛虽宣明此法令我除疑然我毕竟不能入
于无疑之地且阿难辈虽得开悟然而根中积生
无始虚习宛然尽在其疑固然即我等辈无学巳
證诸漏巳除者尚纡疑悔况未得无漏者乎世尊
卷四 第 325b 页 X14-0325.png
下先牒三科以呈疑既曰清净不应忽生秽染器
界根身业果既曰本然又不应从旷劫来相续不
断如世界有成住坏空众生有生老病死业果有
往复循环等又如下次牒七大以陈疑若谓七大
本性各各圆融周遍法界则土能尅水地水不合
相容水能尅火水火何能共遍通塞各异地空安
得互周故我不知是义之所归趣此二问者一是
圣教相违难一是世间相违难也惟愿下正请除
疑言迷云者以此二疑能障性天故。】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
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此许说也胜义中真胜义性者法相宗说胜义有
四一蕴处界为世间胜义四谛为道理胜义二空
真如为證得胜义一真法界为胜义胜义此中所
显即最后胜义也漏尽无学中根也定性声闻下
根也未得二空回向上乘者上根也二空者即人
空法空得人空者知众生无性得法空者知诸法
无性也一乘即佛乘也寂灭场地即大寂灭海阿
练若又名阿兰若此云离諠诤亦云闲静处由人
法俱空故名真离諠诤真闲静处即指首楞严大
寂定是行人安心之地也正修行处者除此一乘
卷四 第 325c 页 X14-0325.png
其馀皆是旁蹊曲径不名正修方便教说定性声
闻无性阐提不得成佛如焦芽败种今则咸归一
乘究竟涅槃悉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谈故曰
正修如法王经云若定根机为小乘人说小乘法
为阐提人说阐提法是断佛性是灭佛身是说法
人当历百千万劫堕诸地狱何以故众生之性即
是法性从本巳来无有增减故知一切法皆是佛
法一切性皆是佛性。】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
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
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
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
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
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
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
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此下发明阴界处人循业发现全性成相以答忽
生山河大地之问也尊者置个问端如向荆棘林
中掇出胶盆子相似使人动转不得世尊是一切
智人知尊者抱守因缘未忘法执而于性觉真空
性空真觉之理未能透脱即将前所说法作深竿
影草而诘之曰如汝所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
河大地等然我向来在法会中所说性觉妙明本
卷四 第 326a 页 X14-0326.png
觉明妙者汝常不闻之乎言性觉妙明者谓性觉
之体本妙而常明不因明以有妙者也本觉明妙
者谓本觉之用本明而常妙不因妙以有明者也
满慈被世尊一钓便上答云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不知鼻孔巳在世尊手里故复双开两关以审之
曰汝既闻此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如何意会为复
性觉妙明之体犹如明镜本来自明不假明而明
之故称之为性觉妙明耶为复觉体本来不明如
镜之有尘垢必假明而明之故称为所明之觉耶
一是本然义一是因缘义尊者熟处难忘依旧浑
身落在因缘知见坑中不觉认明堕所故曰若使
不假明而明之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之觉矣意谓
必假明而明之必有所明方名觉者是则决非无
所明而称觉必是有所明而称觉也岂知才立所
明便落生灭因缘知见即非清净本然之觉性矣
故世尊告之曰汝谓无所无明则无妙明性觉必
是有所有明方有妙明性觉乎故曰若无所明则
无明觉岂知性觉妙明不但不可以有所目之亦
不可以无所目之以有所则非性觉无所又非妙
明故不但不可以无明目之亦不可以有明目之
以不明则堕于昏昏默默明则堕于昭昭灵灵故
今汝认此觉性以为必明即此一念便将性觉妙
明本觉明妙清净本然之体晦昧而成无明业识
矣以其本非所明而强立所明故妄为明觉先德
卷四 第 326b 页 X14-0326.png
所谓欲明今日事暗却本来人也故示之曰性觉
妙明清净本然之体本不属所以无在而无不在
故亦不属明以无明而无不明故故曰觉非所明
今汝在清净性觉中认此性觉以为必明即此必
明一念遂将无方所之性觉转成业识若瓶中之
空便落方所故曰因明立所既落方所复转此大
智慧光明而成能见见分故曰所既妄立生汝妄
能既有见分复将无同无异真谛理境转成相分
遂有种种差别故曰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故宗镜
云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
因明立所见分俄兴随见立尘相分安布是也异
彼所异者上异字指炽然成异之异彼所异指因
明立所之所字也言此炽然成异之异与彼因明
立所之所异又异也以立所之异是约一念说此
炽然异所该甚广有因异而立同即同亦异有因
同异而复立无同无异即无同无异亦异以世界
众生业果皆在此异字中包含故与前所异不同
也。】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
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
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此牒上因无明而生三细复点出因三细而生六
粗也谓上来如是种种扰乱皆由清净觉心因明
一念生起化而为业识转而为见分裂而为相分
卷四 第 326c 页 X14-0326.png
故曰相待生劳劳久发尘劳即见分尘即相分此
等皆是自相浑浊非由外物浑之浊之也故结之
曰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是二字指最初一念无
明言尘劳指相见二分言烦恼指六粗言显此因
明一念不但引起三细即六粗烦恼诸相亦因之
而起故将烦恼二字点出而下文乃确示之曰汝
前问我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即汝清净
心中无故突起认明一念便是忽生世界远公所
谓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是也即汝一念认明
而令清净觉心忽然晦昧便是静成虚空前之所
言因异立同者异即世界同即虚空以虚空无二
故曰同以世界差别故曰异前之所言因此复立
无同无异者非本来无同无异之性觉是虚空世
界既成之后而复立者即众生业果六粗诸有为
法也众生业果之所以为无同无异者以离业果
无众生离众生无业果故无异而众生为能造能
受业果为所造所受故不同也故知一念才生万
法皆备则知一念无生万行具足矣昔有僧问琅
琊觉和尚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
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又有僧问玄
挺禅师云如何是真性中缘起师云大德正兴一
念时是真性中缘起此又见如来祖师各出手眼
接人处。】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
卷四 第 327a 页 X14-0327.png
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前约最初一念无明答忽生此约发润二种无明
答相续也先明世界相续之因华严经云三千大
千世界以无量因缘所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轮
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
界安住此亦如是故先辩风轮良以真法性土本
来不动由突起知见遂转此妙明智体而为觉明
复转性觉真空而成晦昧之顽空所谓知见立知
即无明本也由此知见与无明风忽然鼓动充塞
虚空故空轮之上而有风轮执持世界此由最初
一念知见妄立迷本觉而为无明成风轮种是故
器界凝结皆由无明风力执持得不散失因空下
次明金轮既有无明风依空鼓动而此觉明知见
执揽愈固复从晦昧空中结成金轮保持国土故
四宝结成须弥纯金结成七山彼金山宝山皆是
明觉立坚所致此即因见分而揽结相分为地大
种坚觉下三明火大坚觉宝成者牒前明觉立坚
所成金宝也摇明风出者牒前无明摇动知见所
出之风也觉之与明即知见也谓此知见内为无
明所鼓外为相金所眩风金相摩转生火大故有
火光为变化性言变化者谓变生为熟化有成无
此由无明与相金鼓发知见益炽引发瞋火为火
卷四 第 327b 页 X14-0327.png
大种宝明下四明水大由火光上蒸而于所见之
金宝及能见之觉明愈生光润津津爱著不肯放
舍遂生爱水故有水轮含十方界言含者见世界
总是爱水包裹也此由相见引发润生无明为水
大种也故知四大种子本乎痴爱相续不断古钞
云由妄见动故外感风轮由执心坚故外感金轮
由研求燥故外感火轮由爱心深故外感水轮也。】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
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
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𦦨融则成水土势劣水
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
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前依无明一发展转结成四大种子此因水火二
大种子展转结成器界也火腾者火性灾上故曰
腾水降者水性润下故曰降也交发立坚者水火
济而互生器界也湿为巨海者即甘水海与盐水
海是水族众生器界水降之所成立乾为洲潬者
即四部洲是陆居众生器界火腾之所成立以是
义故大海本流湿之地不应有火而有火者以受
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洲潬本就燥之处不应有
水而有水者以受水之气分故江河常注也水势
下复由水火土三种而生陆地之高山林薮之草
木也水势劣火者以水能尅火若水性不降而就
火则势必灭火岂能生物今则降水之性而就火
卷四 第 327c 页 X14-0327.png
故水火相合结成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者是
受火之气分融则成水者是受水之气分也土势
劣水者以土能尅水若土性不降而就水则势必
灭水岂能生物今则降土之性而就水故水土相
合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者是受土之气
分因绞成水者是受水之气分也交妄下结成相
续由无明为风轮种执心为金轮种瞋心为火大
种爱心为水轮种由此四轮交妄发生递相为种
复生四大而器界立于是世界成住坏空始终相
续若无明破而风轮息坚执消而金轮坏瞋心歇
而火轮空爱心尽而水轮涸是则器界应念化成
无上知觉矣(关尹云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
行回环不巳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意者土升者为火降者为水欲升而不能升者为木欲降而
不能降者为金金木者水火之交也然则五行者皆吾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
不对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无神则无意盖无火则无土无意则无魄盖无土则无金一者不存五者皆
废世之论五行者皆不推其本若关尹者善推本者也然四大五行实非有异故并录之)又俱
舍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依最下依止虚空有
风轮生如是风轮其体坚密不可沮坏设有洛那
力人以金刚杵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
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树风轮上渧如车轴
积水成轮众生业力水不流散如食未消不堕识
藏又如仓贮米水轮亦尔由风所持令不流散诸
有情业感别风起抟击此水上结金轮如熟乳停
上凝成膜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馀转成金于金
卷四 第 328a 页 X14-0328.png
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处中馀八周匝绕妙高山于
八山中前七名内于第七山外有四洲洲外复有
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持双等七唯金所
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
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
如琉璃如是宝等亦诸有情增上业力之所成就
复有大云起雨金轮上滴如车轴积水奔涛其水
即为众宝种藏由其威德猛风钻击变生众宝如
是变水众宝时因灭果生体不俱有如是变生金
宝等巳复由业力引起别风简别众宝摄令积聚
成山成洲水分甘咸令别成立内海外海如是九
山住金轮上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
德水第八名外咸水盈满于外海中大洲有四各
对妙高南赡部洲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其相如车
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
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馀依
有坚固力能持此故东胜身洲形如半月西牛货
洲形如满月北俱卢洲形如方座随其洲相人面
亦然等此即一须弥一日月所统世界也问何故
此经先金轮而次水轮俱舍先水轮而后金轮答
彼约世界安立自下生上以成其次此约世界生
起由内感外以立其次故不同也。】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
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
卷四 第 328b 页 X14-0328.png
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
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
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
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
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
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此答众生相续之因也盖法性身本来周遍实无
根身即此根身推其本原亦是明妄所成此明妄
者实非他物亦由妙明觉心最初突起一念转为
觉明而成所妄所妄既立于是湛圆妙明觉性分
成六处故在眼名见在耳能闻遂生局碍不复周
遍圆通以是因缘于器世界不能超越故听不出
声而见不超色此无他都由色香味触六妄成就
染六根而成尘亦由见闻觉知六妄成就揽六尘
而成根于是六根六尘各有定处情想合离各有
定业胎卵湿化亦各有定报其同业者则一处相
缠业不同者则或离或合也温陵曰同业即胎卵
类因父母巳三者业同故相缠著而生合离即湿
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巳业或合湿而成形或离异
而托化此言本有身颠倒执著故感中有投胎时
亦复如是也见明下明中有投胎之因谓胎卵二
中有身欲投胎时其无缘处大地如墨唯于父母
有缘处见有一点明色发现此中有身既见明色
即趋其处其想遂得成就故曰见明色发明见想
卷四 第 328c 页 X14-0328.png
成也孤山云异见者谓父是所憎境同想者谓母
是所爱境女子反此流爱下正明投胎之因由润
生无明也言此中有既见可爱之境即注爱于父
母赤白二渧以为种此赤白二渧即纳此想心而
成胎此想虽因父母交遘发生实由巳业相同故
吸搅而不舍若磁石之吸铁以是父母巳三为因
缘故遂入胎中成五阴身故有羯罗蓝等相故俱
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罗蓝此云凝滑二
七名遏蒲云此云疱状如疮疱三七名闭尸此云
软肉四七名健南此云坚肉五七名钵罗奢祛此
云形位今举其二故曰等也(瑜伽云言中有者谓此五趣有情身在生
有死有间名中有亦以异熟五蕴为体是业招故其胎卵中有身便如当生本有身形状如人中有似人
馀趣中有亦尔身如五六岁孩子大其形量虽小然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诸业于父母边起颠倒想
或唯见男或唯见女如是渐近彼之处所渐渐不见父母馀处唯见男女根门若男中有缘母起爱生于
欲心若女中有缘父起爱生于欲心由起二种爱心巳与爱境合所泄不净流入胎藏认为巳身便生欢
喜此心生巳中有身没受生有身故曰同业相缠若湿化二生中有由先业力不简近远染著称情当染
香处便即受生毗毗产问世尊云众生死巳受中阴身新身未受云何而住佛言如种生芽为先种灭而
后芽生为先芽生而后种灭为种灭经久而芽乃生毗毗产言世尊非种灭巳而后芽生非芽生巳而后
种灭生灭同时无先无后佛言如是楞伽王非旧身后识灭巳而新身初识生亦非新身初识生巳而旧
身后识灭生灭同时无先无后如吉弥虫行虫有所至身总随之一著不移步易乃去如是先识托身识
总随之一托不离死方迁舍毗毗产言若如是者有中阴不佛言如卵生众生弃身托卵以业风力在于
卵中凝冱无知至卵熟时识方有觉所以者何业法如是以业力故卵生众生熟时未至无所觉知又转
轮王及轮王子以福业故受身之时不为胎秽所污不与胎秽和杂无胎秽染故多化生应当以是而表
中阴)胎卵湿化随其所应者谓四生各以定业相感
卷四 第 329a 页 X14-0329.png
故随其感而应之以四生之定报也乱思不定曰
想钟爱不舍曰情亲附不变曰合舍此趋彼曰离
由此四心感召而四生亦以类应也情想下明不
定业所感之果也言因心或情变为想或想变为
情或合化为离或离化为合故其受报或飞变为
沉若雀之化蛤或沉变为飞若鱼之化龙等亦不
定也(且如人中亦具四生如毗舍祛弥罗母三十二子是卵生掩如罗婆利顶生转轮圣王名湿生
阿婆罗比丘尼地中化生又如志公生于鹰巢五祖生于馆舍伊尹生于空桑后稷生于巨迹乃至复有
至暴者化为猛虎至淫者化为女人故知善恶由心心之所变不得不变)以是下结成
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
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
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
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
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
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
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
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
果相续。」

【此明业果相续之因也想爱同结等者谓彼此情
爱如胶似漆固结而不能解故受生时则流爱为
种纳想为胎而父母子孙生生不断此等皆以淫
欲而正性命故曰欲贪为本贪爱同滋等者谓彼
贪我豢养我爱其肉血此皆以贪爱相滋故随力
卷四 第 329b 页 X14-0329.png
强弱递相啖食如言半斤还八两是也以人下以
一例诸非谓止人羊相食而巳恶业俱生者谓有
此恶业故世世俱生一处相值以偿其债也盗贪
者谓不与而取及阴取者皆盗以人食羊羊未尝
与人食而人以强力取食是不与而取羊死为人
互来相啖而彼亦不知取啖之故是为阴取虽杀
盗淫三种不同总是一贪为本故知三界流转唯
一贪爱若断贪爱便出三界矣汝负二句影略当
云汝负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汝命我还汝命此属
杀贪我负汝债我还汝债汝负我债汝还我债此
属盗贪此言命债不了故生死相结亦不了也汝
爱二句亦影略当云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我怜汝
色汝怜我色由爱怜不断故生死相缠亦不断也
唯杀下结成相续合论云譬如世人葬其祖先于
吉地则世受其福不然有祸人有亲姻地无情识
而福祸之应捷于影响一切众生杀盗淫力妄计
而生业果如之。】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
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
此虚妄终而复始。」

【此总结三种相续不断之现行皆由最初一念忽
生之种子言此三种相续不断虽各不同推其所
自皆由性觉妙明心体最初不觉突起一念故转
成业识名为觉明因有觉明次又转为明了知性
卷四 第 329c 页 X14-0329.png
因有了知次又转为相分故曰因了发相由此妄
见山河大地有为诸相忽然生起即次第迁流亦
因此终而复始亦因此所谓种种幻化皆生如来
圆觉妙心也。】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
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
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此执因性以难果性反诘如来何时复循业发现
也意谓众生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体与诸如来
平等无二众生既从清净本然体中无状忽生如
来既得清净觉体何时又当无状而忽生邪有为
即众生习漏即业果也。】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
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
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
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
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
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
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此显觉性不动本无迷悟也先举喻以审迷因之
自出如是下答出迷因无所从来谓此无明本从
清净觉心突然而起了无根本故不因迷若使迷
人忽然醒悟悟则无迷亦不因悟既此迷人不因
迷悟则知觉性本来不动而迷悟皆属生灭门中
卷四 第 330a 页 X14-0330.png
所收也佛言下复举喻反诘言汝虽知迷悟无根
然彼正当惑南为北时忽有悟人指示令悟此人
纵使先迷今巳醒悟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者
谓既悟决不复迷也十方下法合言此无明了无
根本彻底元空正如迷方之迷更无所因以此清
净觉性在昔本无有迷由彼忽生一念似乎迷其
清净觉体非是真迷若使真迷则迷巳有根安得
复觉以迷本无根故曰似有正如惑南为北方实
不转今既觉得是迷迷即便灭灭则岂复更生哉
昔忠国师问紫璘供奉云佛是何义答云觉义师
曰佛曾迷否曰不曾迷师曰用觉作么故知尚无
有觉云何有迷所以云昔时迷悟似迷今日悟迷
非悟。】

「亦如瞖人见空中华瞖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
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巳是颠倒
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
更出山河大地。」

【复举喻以明瞖除华灭如来自喻待华更生喻富
楼那为愚为慧审之之辞空元下喻清净觉心本
无迷悟也即言其悟巳是落第二头况既悟之后
而更索其迷斯实世间极愚之人云何乃问其愚
与慧耶佛言下轻轻拨转言汝解得晴空待华更
卷四 第 330b 页 X14-0330.png
生之人是愚非慧而汝乃于清净觉心更索山河
大地与此愚人何异哉如上二喻皆显迷时尚不
曾实迷况既悟之后乃复有迷耶。】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金矿杂精金者矿喻无明金喻觉性言无明与觉
性和合也其金一纯者喻无明尽而纯觉也不重
为矿者喻诸佛本觉巳现不更生无明心识相也
故圆觉云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木喻烦恼灰
喻涅槃灰不为木者喻巳證涅槃不更生烦恼也
此二喻言巳觉者更不生迷况既觉之后又加四
十二番煅炼之功而成正等正觉得大涅槃者更
生迷耶。】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
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
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
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
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
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
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
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
云何中霄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
不异空日。」

【此明七大皆依如来藏心循业发现全相是性以
卷四 第 330c 页 X14-0330.png
答七大遍周不合相容之问也又汝下先牒定前
疑譬如下举同喻以明虚空体非群相者喻如来
藏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不拒群相发挥者喻
七大循业发现也彼太下释成日照则明喻火大
大明当空群暗皆消故云屯则暗喻识大迷云一
起真空晦昧故风摇则动喻风大飘风忽起大虚
震惊故霁澄则清喻空大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故
气凝则浊喻见大空见不分两相浑浊故土积成
霾喻地大阴霾昼飞晴空蔽塞故水澄成映喻水
大水天一色晴空映发故如是下双徵七大所自
出若彼下辨破意谓太虚既是因日而有明则十
方虚空但有明处皆是一日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如盘盂者在乎若使空中更有圆日可见则自日
之外皆是空明安得言因日而明耶若谓是明不
因于日而因于空空既常存明应常在云何暗来
则无光耀当知是明不即空日亦不离空日既不
即不离则知清净本然循业发现矣。】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
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
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此错简当在后文无可凭据下是牒上虚妄以答
前问辞也但汝细观七大之相若果是实或可指
陈正如水中月影本来虚妄尚不能能定其为一
为二为西为东乃欲诘其相陵灭义是犹邀空华
卷四 第 331a 页 X14-0331.png
而结空果恶可得哉汝若细观七大之性元是真
常妙觉明体更非别物如是则妙觉性本无水火
水火尚无云何乃问其不相容也。】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
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
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
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
转虚妄无可凭据。」

【此以法合喻也应立量云真觉妙明是有法非离
非即是宗因云体非七大而不拒彼七大发挥故
同喻如虚空汝以空明则有空现者即是循发空
之业而空相现如凿井而空出是也各各发明各
各现者若各循业而境各现如一处求火一处火
出一处求水一处水出是也俱明俱现者同循业
而境同现如遍法界执满世间起是也云何下引
喻以明俱现之妄各现犹不足显共业之虚而俱
现足以显共业之妄故承俱现复以喻显也水中
日影是一而东西有日各随人去者以日影随东
是循东人之业而东日影随西是循西人之业而
西而水中日影初未尝随人东西也如是则知循
业发现虚妄无凭大都如此而欲难其是一是二
是东是西耶此正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同一虚
妄而巳。】
卷四 第 331b 页 X14-0331.png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
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
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
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
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
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
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
觉明性。」

【此释明上文二义言七大之相如此则不可诘其
相陵灭义七大之性又如此又不可问其不相容
者然则七大何故而有由汝业识不空相见未破
循色空之业互相倾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即循
汝业而现空现色故见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
开眼时但见物象森罗尘劳满前全成秽土不知
相本虚而无可凭据良由众生内为无明所蔽业
力所使心自迷闷不自了知实由背清净觉和合
妄尘故发尘劳见世间相不见真如妙觉明性所
以全性成相我则不然无明巳尽业识巳空唯是
清净妙明智体更无所有即以妙明智体合如来
藏而如来藏唯见妙觉明心遍十方界更无一物
为障为碍是故于中事事无碍所以全相成性故
知心有也娑婆境现心无也华藏含空一为二句
一多相容也小中二句广狭无碍也不动二句即
一为无量所谓不起而升不动而遍也身含二句
卷四 第 331c 页 X14-0331.png
即无量为一也毛端现刹者正中现依微尘转轮
者依中现正即小中现大也此皆如理智中现如
量境若但證如理之旨普贤大用不得现前若唯
行如量之宗文殊正智不能究竟具此二智方得
圆满灭尘下翻上可知是知业识不空头头是障
业识一空事事无碍矣宗镜云心性遍一切处所
以四生九类皆于自性身中现以自真心为一切
万有之性故随为色空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果报
不同处异生则业海浮沉生死相续在诸圣则法
身圆满妙用无穷隐显虽殊一性不动。】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
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
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
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
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
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
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
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
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
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
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
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
卷四 第 332a 页 X14-0332.png
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总将寂灭一心非即非离以显其妙为三观之
体楞伽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名如来藏是
也先明离万法以显空如来藏以如来藏体非群
相清净本然故非七大非六根非六尘非六识此
非世间法也非缘觉法非声闻法非菩萨法此非
出世间法也非如来三号非涅槃四德此非出世
间上上法也次明即万法以显不空如来藏以如
来藏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故三明双遮双照以显
空不空如来藏以如来藏不落心思言议故由前
世尊一往发明三科七大皆如来藏满慈正为不
了此义故兴二难一难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大地等者是迷于循业故世尊首以因明立所答
之以见皆由循业发现此显万法性虽真而相本
妄是全性而成相也二问七大遍周不合相容者
是不知七大本乎性觉世尊首以虚空体非群相
而不拒彼群相发挥以喻之以见七大皆是妙觉
明性此显万法相虽妄而性本真以见全相是性
也由汝背觉合尘故见相而不见性由我背尘合
觉故见性而不见相至此则七大循业巳明如来
藏性亦显然犹可思议未显其妙殊不知如来藏
不可以即论又不可以非即论不可以离论又不
可以非离论若以即地水火风等论如来藏圣应
同凡见妄凡应同圣见真应无二谛若以不即地
卷四 第 332b 页 X14-0332.png
水火风等论如来藏则应凡圣永别凡夫不能作
圣若以非地水火风等论如来藏则凡夫见色应
同圣智见空应无二谛若以不非地水火风等论
如来藏则凡夫见色长隔真空永不成圣至此方
显如来藏心之妙不容有声而为妙奢摩他三摩
禅那之体此当法界观中泯绝无寄观也故曰谓
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
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不可受
泯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为行境何以故
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
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
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
得少为足。」

【此责满慈不勤修而徒事口舌以策其进也言如
来藏妙明心元如此而世间众生乃以所知有限
量心测度如来无限量境复用世间五行生尅之
语而欲入佛知见乎故圆觉云但诸声闻所圆境
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證所现
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
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
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至此则知法华所
卷四 第 332c 页 X14-0332.png
言佛之知见但有其名未竟其实此经方明言佛
知见是三观圆融寂灭一心如来藏性也譬如下
复举喻以励之汝与下法合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者合琴瑟等皆有妙音也而有发不发者在有妙
指与无妙指耳言我得之于心则应之于手故一
按指而光明焕发照天照地皆成妙用者喻如有
妙指而发妙音也汝则一举心而尘劳满眼物象
森罗不发妙用者喻如无妙指而不发妙音也所
以不发妙用者无他由汝但得涅槃一日之价以
为大得不肯进修无上觉道故不发耳若肯进修
即与如来把手共行决不相赚故宗镜云乐蕴奇
音按指则宫商应节人怀觉性智巧则功用冥符
得失在人精粗由巳所以善逝按指发海印之光
含识举心现尘劳之相龙胜云众生心性犹如利
刀唯用割泥泥无所成刀就日损理体常妙众生
自粗若善用之即合本妙。】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
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此穷索妄因而拟断也我与下领宝觉真心各各
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领前忽生也久在轮回
者领前相续也今得下领爱念小乘得少为足也
世尊下领金矿木灰喻也敢问下正请妄因言我
卷四 第 333a 页 X14-0333.png
见思虽尽无明尚存不知妄因生起固宜世尊五
住尽而二死亡独妙真常称为大觉其知妄因必
矣敢问一切众生何因而有妄起前问清净本然
云何忽生世尊答以因无明起今问此无明者复
因何起所谓直穷到底也。】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馀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
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
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巳头不见面
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
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佛言妙觉明圆本
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
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
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
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
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
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
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
为在。」

【此下借事发明妄本无因突然而起也言汝巳知
相续起于因明七大由乎循业如来妙觉不生山
河大地犹不知妄本无因而妄索其因故曰汝虽
除疑馀惑未尽即今目前偶有一事我即借此与
汝发明汝即因此而知其妄矣汝岂不闻演若达
多迷头认影以为魑魅狂走之事乎且此达多头
卷四 第 333b 页 X14-0333.png
本不失巳非魑魅而忽然自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者此狂是从何因而起也演若达多此云祠授从
神乞得故满慈被世尊一问当下分明答云此人
但是心发颠狂而走更无他故佛言下就事发明
由满慈于事上却解于理上却迷故就其明处以
导之言此妙觉明心本来自圆本来自明本来自
妙未尝有妄既巳称之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
即名为真云何名妄若究其现在即是自巳妄想
展转相因而生初无定处若推其本始即是一迷
而积迷历乎尘劫亦无有因如初一人忽然妄说
递递相承从妄说妄及推其因递递皆虚即初一
人及与后人二俱是妄何者为因我巳前来尽力
与汝发明汝犹不能自巳反求而反从人索妄本
耶如是迷因即是因迷自巳本圆妙心而有别无
他故若汝识此迷本无因则汝妄想元无所依是
则汝今虽遭妄想久在轮回尚无有生云何乃说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索妄本于我耶我
今虽得菩提但能说此妄本无因岂能拈出无因
之妄以示人乎正如寤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别
无方法拈取梦中之物以示人也且梦中物影影
响响亦似有因似可拈取尚不能取况复本无之
妄想索其生起之因乃欲取而断之恶可得哉此
妄无因正如达多狂性相似不是因人教他狂亦
不是头上本来有狂元是自巳迷头认影而自狂
卷四 第 333c 页 X14-0333.png
忽然此狂一歇则知此头本不曾失纵使未曾歇
狂眉毛元在眼上鼻孔依旧下垂曾不动著一丝
毫是故头无得失狂有起歇耳故示之曰汝之妄
想即如达多之狂无异其因岂有定在乃欲索之
耶。】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
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證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
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此告以歇狂之法也不随二字是歇狂之初步分
别即是分别法执言汝但不去随顺世间业果众
生三种分别现行相续心则三种现行相续心一
时顿歇三种种子便不生起此即所谓缘断而因
不生也下又借达多之狂以例满慈之狂达多之
狂迷头认影满慈之狂认明堕所狂事不同狂心
无异故云若果三缘断而三因不生即是汝之心
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时也若此狂一歇当下即
證菩提不劳馀力圆觉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祖师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至此则知胜净妙
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元是巳物不从人得何藉
粘皮带骨动经劫数勤苦修證哉永嘉所谓觉即
了不施功也此不独与满慈发明云何有妄即阿
卷四 第 334a 页 X14-0334.png
难见相发心惠我三昧等疑皆释然矣故寒山云
男儿大丈夫作事莫卤莽径挺铁石心直取菩提
路邪道不用行行之转辛苦不要求佛果识取心
王主懒瓒云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
台何曾受熏鍊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
动移个中无转变皆此义也前云自诸妄想展转
相因又云因迷自有又云自怖头走皆自迷也与
头无预又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是自悟也亦与
头无预则知迷悟由人而宝觉真心各各圆满本
无迷悟故宗镜云此宗所悟还有师否答此是自
觉圣智无师智自然智之所證处不从他悟自證
之时法从心现不从外来故楞伽云不由于他通
达佛法但可自知方见真实所以千圣拱手作计
校不得故曰不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譬如下以
喻结喻衣喻无明珠喻胜净明心言虽有此胜净
妙心而为无明包裹故虽有而不觉乞食驰走者
怀宝迷邦持珠作丐也所愿从心致大饶富者现
尘现界无不如心也。】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
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
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
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
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
卷四 第 334b 页 X14-0334.png
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
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此第三番蹑佛语而执因缘也正如矢在弦上不
得不发意谓如来既巳摈弃因缘语中复说缘断
而因不生狂歇而菩提现斯则因缘皎然似不可
废云何乃欲顿弃之耶且此因缘是我等入道之
门发悟之地于我等辈实有利益又不独我等年
少有学蒙其利益即先辈耆宿亦皆由此而得悟
入如天帝释不修天业宫殿何以随身转轮王不
作王因七宝何由集聚唯凭自善外感胜缘今言
不藉因缘则外道所说八万劫后自然成道犹如
缕丸极处停止者翻成第一义谛耶纵使如来不
堕因缘宁不堕自然哉此又我等迷闷而不解者
更请发其覆而决其疑也因缘二字是小乘悟入
之门故不肯舍不知守此悟而不肯舍是真迷也。】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
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阿难演若
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
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
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
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
狂走。」

【此下双遣因缘自然也言汝以为狂性因缘灭除
则不狂性自然而出故汝所执因缘自然以为世
卷四 第 334c 页 X14-0334.png
出世间妙理尽在于是更无馀蕴所以执吝不肯
吐却殊不知未尽然也若谓头本自然则应本自
常然无一时一处而不自然不得惊为魑魅而发
狂今者忽惊无头而狂走者谅必有因决非自然
不知何因而怖头狂走此则头非自然明矣若谓
头本自然因照镜故忽惊无头而狂走者何不因
照镜故而并失其头耶且正当狂怖妄出时而头
不曾失此头决不藉因缘明矣若谓狂本出于自
然即当本来常常有此狂怖不知未狂之先此狂
藏于何地而不起耶若谓狂不出于自然而出于
因缘者则头本无狂妄胡为而忽然狂走也故知
不但头不属因缘自然即狂亦不属因缘自然既
知头之与狂不属因缘自然则知妙觉之与无明
皆不属因缘自然矣。】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
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
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
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
无戏论法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證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
只益戏论。」

【此下发明正义一悟字一知字是歇狂悟本处由
卷四 第 335a 页 X14-0335.png
其悟得本头然后知得狂走以悟本头方见本来
面目是真以知狂走才觉向外驰求是妄又悟本
头则知清净本然识狂迷则知循业发现言汝一
向自迷家宝向外驰求执缘执自固所不免若使
亲见本头狂心顿歇则知因缘自然皆是梦中寱
语俱成戏论非实义也是故我说三缘断故即菩
提心者是歇狂悟本之法岂因缘自然之可拟哉
虽然若执狂心歇而菩提心生者亦是因缘亦是
狂心亦是戏论犹然生灭非是寂灭不独尔也即
使灭生俱尽至于无功用处若有自然作自然想
此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即此自然亦是戏论亦
是狂心亦是生灭非是寂灭何以故因以生灭为因
缘而以无生灭者为自然以去一重因缘而又堕
一重自然是去作病而堕任病故即自然亦属生
灭也喻如世间因杂和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对
此和合则以非和合者称本然性即此本然是对
待法非真本然故亦如戏论所谓毫釐系念三涂
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系缚直至本然非本然和合
非和合和合本然二俱远离离与不离二俱双非
至此方是正句方是活句方是真因缘方是无戏
论法故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
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而岩
头亦云大统纲宗要须识句甚么是句百不思时
唤作正句故曰此句方名无戏论法也复恐尊者
卷四 第 335b 页 X14-0335.png
以解为證故说到极则处当头一点云虽然得到
这个田地菩提涅槃尚遥远在正谓得句之时才
是发心正好修行趋向菩提岂似汝等但以多闻
记持历劫辛勤者可能修證由不肯舍戏论法故
也抑且不但记持我所说法如瓶受水无遗一滴
为戏论即汝向来忆念过去千万亿诸佛法藏通
达无碍亦是戏论即使更能忆持十方如来十二
部经其中清净妙理又如河沙之多亦只是增添
戏论与本分事了无交涉所以云从门入者不是
家珍以文字之学总是名言习气障自悟门不能
洞当人之性故也故盘山云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学者劳形如猿捉影要须发大勇猛断言语息思
想忘能所绝影像一超直入不涉途程大事因缘
方知端的故知此经为见性修行不取多闻知解
是以阿难巳悟妙觉明心知宗不昧下乃重告善
逝密请修行故知先悟后修理行冥合若但取一
期知解不慕进修欲證究竟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
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
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
成精进林爱河乾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汝虽历劫
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
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
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
卷四 第 335c 页 X14-0335.png
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
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此下极言多闻之弊以激其进修也言汝谈说自
然因缘决定明了毫无差误声闻众中推汝多闻
以为第一用此多闻积劫熏习不能远离淫术之
难若果多闻可以脱苦离缚何须待我神咒冥加
之力立使登伽淫火顿歇不待多生便證三果报
居不还不生欲界汝亦得脱不然汝又安能得脱
淫难哉一咒力而顿超三果一咒力而即得解脱
则知咒力与多闻力日劫相倍是故汝虽忆持如
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肯修秘密妙严便可远离
憎爱二苦以此二苦从投胎时异见成憎同想成
爱处便有是与正俱生极难除者若肯一日修无
漏业即能永断况其他乎但汝不肯进修耳故下
文复举劣机得益以痛责之言一念者则非一日
之比言熏修者则非徒胜口说出缠指登伽授记
指耶输言耶输女身巳为弱质登伽淫女更是劣
机但以一念熏修皆获大益而汝以堂堂丈夫为
人天中众所知识反自迷自昧自缠自缚尚留见
闻耽著戏论而不肯修无漏业者真自欺也此等
苦切语是责之也劝之也进之也○自阿难请三
观之旨而如来初则离三细以显奢摩次则即三
细以显三摩次则不即不离以显禅那最后则双
遮双照离即俱非以显如来藏心为三观之体至
卷四 第 336a 页 X14-0336.png
此则一心三观之旨巳明阿难解心至此巳极故
世尊激其进修良以见解虽圆若不进修秪是承
虚接响知解宗徒无由得入故先德云单明自巳
不了目前如此之人只具一只眼理孤事寡终不
圆通只翼单轮岂能飞运应须责躬省巳策发进
修故起信云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
之杂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
净法界观云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正行若守
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起行起解绝
故即前见解开修證门巳上发明妙奢摩他三摩
禅那以当见道分竟下文发明最初方便以明修
道分。】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
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
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
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世尊我今虽承
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
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
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
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
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馀涅槃本发心路
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此叙大众领悟得益也疑惑销除者通指前文五
卷四 第 336b 页 X14-0336.png
重问答也心悟实相者即指前文真胜义性寂灭
场地及无戏论法也身意轻安者巳悟楞严大定
故得未曾有者极庆闻所未闻故重复下别叙阿
难得益悲泪者由大事巳明悲向来之唐丧也超
过一切故曰无上佛诸功德大悲为首故独称之
离垢末尼随意出生赈给无尽佛亦如是故曰清
净宝王善开我心者言我向为因缘茅塞不能开
悟世尊三番开示心得开明故曰善开种种因缘
者如约头以推其无因约狂以推其无缘也提谓
提撕以警其迷执奖谓奖劝以振其疲怠引谓诱
掖沉谓陷溺冥谓昏蔽苦谓憎爱世尊下特请入
佛知见之门也知即前文了然自知之知含育谓
包含生育如来即正报刹即依报言我向来有此
广大觉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含育十方而不知
不解世尊以种种方便提携奖诱令得解悟比之
向日巳觉改头换面庆幸巳甚以为知此一事千
了百当不复更有所事矣而如来复责多闻无功
不如一日修无漏业然此藏性十方无壁四面无
门无由得入正如旅泊之人虽蒙天王赐屋不得
其门终不能入故求指示入门之处睦州云汝等
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处须觅
个入头处若得个入头处巳后不得辜负老僧故
曰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若不得其门不见室
家之好故悟藏心之后而重请入门也宗镜问云
卷四 第 336c 页 X14-0336.png
此宗镜中如何信入答但不动一心不住诸法无
能所之證亡智解之心则是无信之信不入之入
人法二空心境双寂如大般若云系缘法界一念
法界知真法界不应动摇若言我入法界巳动法
界能所两忘入相斯寂故不动法界是入法界也
是故若有能證即为有人若有所證即为有法以
唯一真法界心外无法不可以法界更證法界下
文所说入处盖如此示我下正请发心障蔽曰蒙
昏迷曰暗意谓巳證小乘有馀涅槃者令其舍小
乘而获大果不知发何等心为入门之路复令下
次请断惑谓未證四果如我等辈者意识尚存世
尊既不许用意识观察降伏又从何处摄伏畴昔
攀缘然后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尔时世尊哀悯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
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
二决定义。」

【先略标二义菩提心未自在者是现在巳发心或
进或退而未决定者无上乘即佛乘也妙修行路
者由此路而直至佛乘也不生疲倦者得此路而
不滞化城也应当者示其所当必用也发觉初心
者觉即菩提谓最初欲发得菩提心决定不可废
此二义若无三如来藏第一义心为因则无由證
卷四 第 337a 页 X14-0337.png
极果若不知现业流识第二义心为业本则无处
降心故要决定审因心又要决定审业本也。】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
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
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
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
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
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
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
水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
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云何为
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
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
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
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以第一义答第一问也第一义者即前所说第
一义谛三如来藏心也楞伽所谓性自性第一义
心故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言汝等决欲弃
舍小乘修菩萨行而欲入佛知见应当用此微密
观照审详观察此因地心与果地觉是同是异以
末后牢关不离最初一念故令其审观也由阿难
向所用者皆是因缘生灭心不曾用不生不灭第
一义心生灭心如药汞银入煅则流去不生不灭
心犹如精金有实作用今欲入佛知见故先令其
卷四 第 337b 页 X14-0337.png
审察当以第一义心为大事因缘方能入佛知见
故法华云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盖指此
也言发心者谓此觉心本来清净周遍法界但为
二障所缠郁而不起若得此心开发则于菩提果
觉何有故华严云有一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
一尘中一切尘亦然有一智慧人慧眼悉明净破
尘出经卷广饶益众生若因中开发此心直下荐
取即用此心广修万行则头头究竟事事坚固流
入妙庄严海如水投水吻然契合若不以此为因
地心仍用旧时名言所熏业种所起生灭识心以
为本因而欲求佛果觉如敲冰索火掘地觅天恶
可得哉故求佛乘者必欲审因心也宗镜云摄前
则摄后如举初步即到千里之途程得一则得馀
犹观天月即了一切之水月婆沙论云若离初发
念则不成无上道所以云一切功德皆在初心以
是下令其在器界审观有坏不坏以例心有生灭
不生灭义汝当遍观世间可作之法皆有变坏唯
是虚空不坏无造作故如是则知第一义心为因
方得究竟金刚不坏之体若以生灭为因多劫终
成败坏故求佛乘者必审因心也然此不生灭性
不离现在生灭识中但为四大六根浑浊而不得
见故令其详审观察也四缠即四大由四大拘缚
不得自在故名曰缠本来清净而无浑浊曰湛本
来遍周而不分隔曰圆妙觉是体明心是用言汝
卷四 第 337c 页 X14-0337.png
具有湛圆妙觉明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一为四
大所缠则不遍周裂为六根则不本然翻为五浊
则不清净故从始至终而成五浊始终者劫浊为
始命浊为终云何下喻明浊相清水喻净觉尘土
喻四大六根伦犹类也留碍者有形块也法尔者
自然也循顺也汩湣汩也正显清净觉心本与四
大六根了无交涉由彼最初一念忽起遂分能所
而清净觉心浑浊不见故曰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下文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取字是浑浊之
根也。】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
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汝身现抟四大
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
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
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
三重名烦恼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
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
生浊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
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
命浊。」

【此别明五浊相也五重浊相皆是就目前发挥先
明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言汝举头一见空时
两无边畔各自遍周不能分析空本无体由汝一
见便觉苍苍莽莽者为空见本无知由空入眼便
卷四 第 338a 页 X14-0338.png
知明明了了者是见然则无体者因见而有体无
知者因空而有觉故一见空时绵绵密密混作一
团便是浑浊便是时分不净故曰劫浊见空既尔
见色亦然○汝身下明见浊抟取也言汝投胎时
吸取父精母血而成四大之身见闻觉知元一精
明本无留碍由汝四大壅塞不能超越无留碍者
成留碍矣地水火风元非一物本无知觉被此精
明领以为境令生觉受无知觉者有觉知矣是则
现前六根四大织妄相成浑浊真性名为见浊六
根单言见者举一以该馀也○又汝下释浊烦恼
即汝意识忆识诵习能缘三世境界此意识性从
六根发根能发识故此意识相在六尘现识能了
境故是则离尘无意识相离根无意识性故知根
尘识三混作一处起贪瞋等浑浊真性名烦恼浊
○又汝下明众生浊知见是主人公业运是善恶
业谓此一身虽是主人执受步步关心无奈业力
推移不容作主故欲留者因业力迁而不能常存
欲迁者因主人留而不能即去由此去留混成一
处浑浊真性名众生浊以此业运是众生同分生
基名众生浊○汝等下释命浊即汝六根元是一
体由此四缠分为六处事同一家不得名异故性
中相知各开门户不得名同故用中相背唯同与
异二不可定故曰失准由此一同一异若经纬密
织而不可分不得自在浑浊真性名为命浊此五
卷四 第 338b 页 X14-0338.png
浊者自一念晦昧为空之后便不澄清故示其相
下复授以澄浊之方也。】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
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
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
圆成果地修證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
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
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
涅槃清净妙德。」

【见闻觉知即是湛圆妙觉明心所分开者即因心
四德常乐我净即果观四德今欲依此根性为修
因之本故先以此标定也言汝正当清浊不分时
欲将此因中四德远契如来果上四德有个方法
应先决择死生根本由阿难向以六识三毒为死
生根本不知此是如来诱引小根出三界之权巧
非真实法今阿难欲求无上菩提故令其先择死
生根本不依生灭六识原依不生不灭六根圆湛
之性所成此不生灭圆湛之性即汝向来所遗而
世尊说为是心者此生死根本即汝向来所用而
世尊斥为非心者然此生灭六识实非他物元从
圆湛之性引起故即以圆湛不生灭性旋其界内
界外二种虚妄灭生令彼回心不至跳梁伏归净
觉用此清净觉为因地心如金作器器器皆金故
能圆成果地修證此因心正当下文发心住自初
卷四 第 338c 页 X14-0338.png
住至等觉名修妙觉名證如澄下喻合静器合圆
湛根性沙土合客尘即界内无明泥合根本无明
即界外无明若此二种无明既尽则明相精纯毫
无纤翳故或瞋或喜任意纵横更无烦恼皆与如
来常乐我净相契合矣问审因心而必因见闻觉
知者何也答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
听觉察故见闻觉知全是妙觉明心是则既由见
闻觉知而成浊必由见闻觉知而澄浊所谓既从
地倒还从地起也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
象入中令其浑浊若水清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
水外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心能令心浊诸
慈悲等善法入心能令心净然垢净不定真妄从
缘若昧之则念念轮回遗失真性若照之则心心
寂灭圆證涅槃是以楔出楔将粗接粗若不执妄
尚不说空幻影潜消智光息𦦨矣。】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
发业润生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
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
降伏取如来位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
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
结解故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
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
能超越。」
卷四 第 339a 页 X14-0339.png

【前以不生不灭为因地心故标第一义此以现业
流识为死生根故标第二义以答第二问也意谓
欲入不生不灭第一义心决要向第二头见色闻
声处荐取以依六根修行是第二头事故前喻之
如第二月先德云第一句荐得堪与诸佛为师第
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是也诸有为相即是旧
时所修因缘法由彼向执意识为发业润生烦恼
根本不知现业流识为发润烦恼根本也良以业
不发处是真发心生不润时是真无生故令其审
详发业润生是谁作而谁受且夫六根是八识体
六根引生六识及诸烦恼作苦因六识造业招引
生死是苦果粗论似唯六识造业细推实是六根
自作现观似唯六识受报而六坏亦唯六根自受
故令其审详者意明八识自作自受非六识也既
知业识造业受报则知转业识方得发心證果也
故楞伽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
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故知生死根本非
六识也阿难下反显欲修行者决定当知此烦恼
根本也若不知烦恼根本则不知根身器界从何
处颠倒而生颠倒起处尚不能知从何降伏畴昔
攀缘而欲取如来妙觉之果乎盖一真法界本无
根尘由一念不觉妄生能所遂成颠倒由颠倒故
引生六识生生灭灭轮转无穷故欲取妙觉决当
先知颠倒起处也下以喻明不识颠倒不知降伏
卷四 第 339b 页 X14-0339.png
此与下文若不知结则不知解同意结可解而空
无结解者喻根结可解而妙觉性本无结解也则
汝下正指出六根是结是颠倒处此六根是指六
精堕于胜义浮尘二根中而与六尘相对以成结
体此即颠倒处也由此六根为媒招引内贼劫取
如来藏中珍宝散失于外漫无归宿人但知六识
为内贼劫家宝不知招引内贼劫家宝者实六根
也故知起惑是六根造业是六根受报是六根劫
家宝亦是六根此六根者实为生死结元故前云
谁作谁受此云自劫是呼应处众生世界即根身
也器世间即器界也言此六根所以成结者皆由
四缠分汝湛圆妙觉为视听觉察于是见不超色
听不出声等遂交织而成结故知根缚则世不能
越根解则尘方得超也。】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
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
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
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
可明世间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
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
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此约众生世界以显六根数量也心本无时亦无
方所故曰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无边刹海不隔毫
端但一涉思惟便有方所一有方所便有定量一
卷四 第 339c 页 X14-0339.png
有定量便有迁流故界有十方世有三世方有限
量世有迁流若经纬然一切众生皆由世界相织
而成此身故世与界即在身中贸易迁流未尝停
住人自不知耳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
也界有十方而十方中唯取四方为正不取四隅
以非正故不取上下以无位故不取中位以无定
故唯取三世与四方相涉故三世与四方相涉数
有十二而四方与三世相涉亦数十二也流变三
叠者谓迁流变易自一而成三叠也一十百千者
吴兴曰谓增一为十增十为百增百为千今且以
方涉世明三叠者第一约四方各论三世共成十
二第二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成三十南西北方
亦复如是四方各三十成一百二十第三于东方
三十变十为百成三百三方亦尔四方各三百成
千二百也以世涉方其例可解此世界自然之定
数也如大衍之数五十用十乘五用五乘十亦是
定数但易约五行故五十相乘此约世界故十二
相涉三世四方是唯识不相应行中摄以依根中
色心假立分位故然六根功德皆是自体本具无
不圆满故约三世四方自少增多显其圆满而巳
且此功德皆是统论凡夫所具非真性胜用即如
下文耳舌意三圆满千二亦比馀根稍圆而巳岂
遍周法界之谓哉故知称真圣人六根功德数皆
无量。】
卷四 第 340a 页 X14-0340.png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
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
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惟八百功德如耳
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
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
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如舌
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
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
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
身惟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
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
一千二百功德。」

【上以世间相涉论故无优劣此以六根功用论欲
其选根故以六根之全缺克定优劣也眼根三分
之二者则师云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所
见前及左右三方巳成六百并前二隅二百共成
八百唯后方并二隅不见故曰三分之二耳根周
听无遗者十方击鼓十处俱闻故闻声时似有近
远不闻之时实无近远故为圆根鼻根缺中交者
温陵云出能取香入能闻香出入之中无能故缺
中交长水云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缺于
中交故唯八百舌根言有分而理无穷者谓一句
含无量义故又粗言细语皆有至理故孤山云此
取能说不论尝味若取尝味其功则劣合中知故
卷四 第 340b 页 X14-0340.png
身根离一合双者离中不知是缺一分合时有觉
有违有顺故具二分意默容者谓此意根能受熏
持种能默容十方三世乃至世出世法若凡若圣
无不包含尽其涯际是故圆满。】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
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
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
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
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
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
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
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
知根一时清净。」

【前令决择死生根本是六根巳次又显六根功德
有全缺巳此令其拣选六根之中谁为圆根也逆
字是转凡入圣之妙用以此六根顺之则生死始
逆之则轮回息如流逸奔色顺也返流旋一逆也
前之不随后之不循皆是逆义如易之地天为泰
天地为否地山为谦山地为剥皆逆义也故曰五
行顺行大地火坑五行颠倒大地法宝易逆数也
要知修行无别巧妙只此逆字该括无馀故曰汝
今欲逆生死欲流乃欲反穷欲流之根以至不生
灭性别无下手工夫应当勘验此等能受用之六
根谁为合中知谁为离中知谁深而难测谁浅而
卷四 第 340c 页 X14-0340.png
易知谁为用具谁为用缺若能向此六受用根中
自推自勘悟得何者是圆通根用此圆根反穷生
死欲流入不生灭则与不离不深不圆之根较功
量德如日劫相倍矣此意密显耳根是难是深是
圆以眼虽离而不圆舌虽圆而不离意离圆深而
不纯离以前五根虽离合不同皆缘现量境缘现
在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而意根能缘三类境缘
三世境缘五根离合境故非纯离今耳根既能离
中取境又能周听无遗故亦离亦圆亦深也今我
备显六湛圆明本来所具功德有离有合有深有
浅有全有缺一一分明但汝自随意乐详择其中
有可入处吾当发明令汝直往向前不生退堕然
我必欲令汝自择而我不为汝择者有故以十方
如来法眼圆明圣性皆通于一切法若顺若逆皆
成方便实无优劣无可拣择但汝劣根未得圆通
自在智慧于六根门头不免窒碍故我令汝在六
门中独选一门深入至无生灭若深入一门则馀
五根应时齐拔皆得解脱不劳馀力矣上来密示
耳根巳竟下因问而更加详明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
时清净。」

【此因解不明彻故蹑前二意以请益也意谓欲逆
生死欲流至不生灭不知何者是生死欲流是我
所当逆者又言六根功德既有优劣则根根不同
卷四 第 341a 页 X14-0341.png
云何一门深入而六门一时皆得清净了此问辞
方知答意。】

「佛告阿难汝今巳得须陀洹果巳灭三界众生世间
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
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此先答其所当逆之流相也须陀洹此云预流谓
小乘从凡入圣證初果而预入圣流故见所断惑
即八十八使亦名见流谓意根对法尘起分别见
因此见惑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断此见惑即證
初果入见道位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者即八十一
品思惑亦名欲流有流无明流也言欲流者谓五
根贪爱五尘名为思惑即贪瞋痴慢由此思惑流
转欲界不能出离故名欲流言有流者因果不亡
名之为有谓色无色界思惑即贪与慢因此思惑
流转色无色界不能出离故名有流言无明流者
无所明了故名无明即三界思惑中痴由此无明
流转生死不能出离故名无明流断此三流即證
四果由二果三果至阿罗汉向皆名修道故曰修
所断惑也何况其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者其中
指根中以离阿赖耶识诸惑无依故生住异灭者
即菩萨所断惑也天台目为界外见思是也按起
信论三细中之业相是生相三细之后二六粗之
前二为住相六粗之三四为异相第五为灭相而
第六不与焉分剂头数者谓初住以上至于妙觉
卷四 第 341b 页 X14-0341.png
总有四十二品也言汝虽今巳断见流得證初果
尚有界内思惑犹未能尽况界外见思乎此皆汝
所当逆而当反穷者向后五卷中之三空六结皆
由此立而證道分之所断者亦此也。】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
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
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
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
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
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
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
销犹未亡一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
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
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
是。」

【此下欲答一解六净之义故先辨本无一六也言
汝既不知一解六净之故汝且审观现前六根毕
竟是一毕竟是六若言是一则耳可见而眼可听
头可履而足可语今则不然若言是六则身口与
耳各不相关胡为问法之时必待身钦口问而后
耳始得闻耶是故应知若不是一决当是六以用
中相背故若不是六决当是一以性中相通故决
非汝根元有一定之一又元有一定之六既非有
一定之一六而今现有一有六者皆由无始一念
卷四 第 341c 页 X14-0341.png
颠倒与外六尘固结一处交沦互替故五浊凡夫
执之为六伏根有学执之为一耳今汝虽證初果
不入六尘巳得六销决非执六根中虚习尚未曾
除犹未亡一由汝不能亡一六根种子一一具在
宜乎不知一解六净之义也且湛圆妙性之堕六
根正如太虚之合群器由器异而说空为异除器
异而说空为一其一其异自在器形岂太虚有一
异乎当知根与尘合则有异根尘不合则为一其
一其异自在根尘合与不合非汝湛圆妙性定有
一六也故知根尘结则同结解则同解。】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
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
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
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由通塞等
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
流逸奔香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
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
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由离合等二种相摩
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
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
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
卷四 第 342a 页 X14-0342.png
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此明根结由尘也夫湛圆妙心本无黏著犹如明
镜一切影像皆现其中由一念妄动即为明暗二
尘黏著而湛性被黏引发见性然未成根结也既
而见精复与明暗二尘互相照映混合一处遂揽
结二尘为胜义根此根即是最初清净四大所成
故曰根元目为清净四大然微细难显唯圣天眼
方始得见故以葡萄朵显其体而浮根但为胜义
所依耳流逸奔色者谓此见精托彼二根流逸于
外也故宗镜云根有二种有清净五色根有浮尘
五色根若清净五色根即是不可见有对净色以
为体能发生五识有照境用谓于眼中一分净色
如净醍醐此色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俱舍云
眼根微尘在眼星上傍布而住清彻膜覆如颇胝
迦不相障覆耳根微尘在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
桦皮鼻根微尘在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舌
根微尘布在舌上形如满月身根微尘遍住身分
如身形量若浮尘五根即扶清净根照境自体不
能照境以浮根是粗显色与清净根为所依故由
动下释耳结也击者鼓动义清浊不遗曰卷由通
下释鼻结也发谓引发薰犹皆受曰纳由恬下释
舌结也五味相入曰参细嚼其味曰绞由离下释
身结也冷煖相交曰摩抟揽取也腰鼓即细腰鼓
俗呼杖鼓颡腔也由生下释意结也言意思者意
卷四 第 342b 页 X14-0342.png
以思量为性故意之浮根即肉团心正法念经所
谓状如莲华开合者是也中有一窍此由最初吸
取父母精血时而意即附著于中以奔法所谓无
明壳也然在身中人不可见故用思字以明有思
量处即其所在也如幽室见者处明者不能见暗
中一物而处暗者能见明中诸事盖意根处此杳
冥昏默之地为前五根运筹布策故以此状其知
体也此即前文由此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
能超越所谓结即同结也。】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
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
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
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此牒上因尘故有结以明离尘故无结也言此六
根皆由性觉湛明之体一动而转为能明之明觉
遂失觉明精了之体由是粘明暗而发见结动静
而成听等光即指六根精光如眼光命光之类此
即揽尘以成结也是以离明暗则无见性离动静
则无听精等此则离尘则无结也此见体听质等
是指结体言非指性体也而阿难误认故有下文
断灭之疑。】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
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
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
卷四 第 342c 页 X14-0342.png
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此下教以离尘则一解六亡本无一六也不循犹
不随也此不字即是制奔色奔声之羁靮也与前
逆字反字旋字同义言汝欲令六根不随六尘流
转应当选一圆根为下手处念兹在兹并力于一
而先拔之若使一根外脱内伏根尘不相偶合则
熟处渐生生处渐熟自然还伏元明本觉之体从
此更不黏妄发光而本有常光迥然独露若此一
根既拔则馀五根当时齐拔此即一根反源六根
解脱也至此则外不由尘内不循根常光现前即
有鉴照不过权托彼根示有照明之相而巳此虽
不易耳目之用而视听实不用耳目如是则一根
能作诸根用矣此即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
净也故宗镜云常照常耀铁围不能匿其辉遍界
遍空穹苍不能覆其体岂假前尘发照对境生知
自然寂然灵知湛然无际。】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
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
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
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
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此恐凡小不信六根互用故引此以證阿那律此
云无贫跋难陀此云贤喜殑伽河名此云天堂来
以其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骄梵钵提此云
卷四 第 343a 页 X14-0343.png
牛相人而牛饲者也舜若多此云空即主空神也
迦叶此云饮光阿那律以心见龙以角听钵提牛
舌而知味空神无身而觉触盖空神多劫以无身
为苦如来放拔苦光时身触暂现则乐不可言无
色界天亦复类之修灭尽定者六七二识分别俱
生我执悉断故无心念合论曰如蛇以眼听不必
疑跋难陀龙也如蛟无目而能行水母得虾乃能
行不必疑阿那律陀也如蝼蚁以身为鼻不必疑
殑伽神女也蜂以腋为舌不必疑骄梵钵提也如
风无形物拒之则怒不必疑舜若多神也呜呼众
生争于口耳鼻舌数寸之间自以色香味触为异
可不哀哉孤山曰那律等六人或是凡夫业报或
是小圣修得斯皆妄力尚不依根何况圆脱岂无
互用。】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巳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
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此牒根身既超而器界亦超也以根尘二法解则
同解故六根齐拔内莹发光得法性身则浮尘器
界乃至明暗动静等相应念全成法性土矣是知
六根未解非惟器界不得自在即根身亦不得自
在若六根既解非唯根身得大自在即器界亦得
自在故学者但当解根无劳出界世界自在如观
音得三十二应入国土身之类是以含识界中从
无始来内为六根所縻外为六尘所结触途现境
卷四 第 343b 页 X14-0343.png
寓目生情如弥猴而六处俱黏类𧉑𧉿而诸尘尽
泊所以见不超乎色界听不出乎声尘若投网之
鱼似处笼之鸟进退俱阻如羝羊之触藩惊惧齐
临若乳燕之巢幕若能知尘是识了物即心不为
延促所拘岂令大小所转即能随物应迹赴感徇
机不动道场分身法界矣。】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
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
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知
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此引世人不藉明而得见以證明不循根寄根明
发也聚见于眼者谓性本周遍而迷者不知但谓
因明而聚见于眼离明则无见假令世人正当因
明聚见于眼时忽然急合其眼则暗相现前与馀
根无异设复有人当前而立则六根黯然不复知
其头之与足然世合眼人以手循彼外人之体而
抚摩之虽不假眼而头足一辨了然无惑是则暗
中所知与明中所见者了无有异故知藉明而见
者离明则无见若不藉明而见自发者是不明之
相无见之见自然寂照灵知何曾间断此则明所
不能明暗所不能暗者谁谓见必藉明而有耶故
学人问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曰如人夜
间摸得枕子是知凡夫之根尚不藉明而见况根
尘既销真光独露之人有不发圆通不得大自在
卷四 第 343c 页 X14-0343.png
者哉。】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
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
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
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
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
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
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
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
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
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此误执结体为性体以起断灭之疑也先牒定前
文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
不灭无有是处为疑根世尊下先推果觉是常菩
提是断五住而得者涅槃是断二死而證者真如
是经煅炼而成者佛性是因磨砻而显者空如来
藏是空诸有而现者庵摩罗识此云白净识与大
圆镜智皆是转业识所成者但分别一切而无染
著曰白净圆照万法而无分别名圆智耳此之七
种名虽差别皆是如来自證法门一得永得更无
迁变故喻之如金刚也清净即妙湛圆满即总持
坚凝即不动常住不坏即首楞严大定也若此下
次推因心断灭不合果觉先牒离明离暗无有见
体等文次牒一卷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即同
卷四 第 344a 页 X14-0344.png
龟毛兔角等文意谓见性离尘无体与前识心离
尘无体皆同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为因地心乃欲
获如来七常住果是何异邀空华而结空果耶世
尊下复转辩根识不异进以识心推退以见性审
循环者推审不止一度也言我如是微细推审若
离前尘决无我心及心处所既成断灭欲将何物
为因而欲求如来无上知觉乎今此见性既成断
灭云何如来先说见性是湛是精是圆是常是则
违越诚言亦成戏论云何如来自称真实语者蒙
谓识见不明吝谓疑惑不舍。】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
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
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此先责其颠倒也言汝好学多闻无心尽漏故汝
心中但是记得颠倒所因而巳其实自巳现前颠
倒不能谙识设我更有开示恐汝所执甚真一时
不解故我且将尘俗易了之事为汝发明汝必因
此而除疑矣。】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
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
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
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卷四 第 344b 页 X14-0344.png

【世尊一往答阿难语皆是金城汤池无可攻势而
阿难能攻人之所不能攻此真善云梯仰攻者世
尊不操一弓不费一矢但借钟声为彼发明亦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若是别人只消罗睺一击
疑团粉破何须再审世尊见阿难是个细作故令
罗睺再击而再审者欲令在闻声边究其落处也
争奈阿难佯打不知错转一语岂知堂堂佛弟却
与断灭外道同流哉故知不识自巳恒常之闻性
却徇声尘生灭之闻相岂非迷本闻而循声流转
乎先德云颜色规模恰似真人前拈弄越光新及
乎入火重烹炼到底终归是假银尊者之谓欤。】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
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
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
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此复令击钟再验者欲其知声有声无非关闻性
也少选有顷犹言少时顷刻也。】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
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
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
云何不名矫乱。」

【此斥其矫乱也由问闻答闻问声答声随风倒柁
卷四 第 344c 页 X14-0344.png
言无定准故名矫乱。】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巳灭同于
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
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
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谓汝闻声生声灭令汝
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
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释迦父子既借钟声与阿难说法竟复与钟声添
个注脚故告之曰钟声初歇之时只是无响非是
无闻若是无闻则汝闻性随声巳灭汝则同于无
知枯木若钟声更击汝应不闻今更击仍闻则汝
闻性不随声灭明矣然知声有声无自是声尘或
有或无岂彼闻性因声有而成有因声无而成无
耶若使闻性实随声灭则汝知声无者更是阿谁
是则声有知有声无知无闻性何曾断灭哉故知
声于闻中有生有灭非是汝之闻性因声生而令
汝闻性为有因声灭而令汝闻性为无也故因责
之曰若是断常或恐难知若是声闻固当易了而
汝现今尚且惑声为闻何怪以真常性为断灭见
耶今既解此不应复执离尘无性矣阿难会搜人
短处世尊亦会见人破绽真作家敌手哉。】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
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
卷四 第 345a 页 X14-0345.png
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
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
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此引梦事以验闻性不断也重睡犹浓睡也捣练
杵声舂米碓声梦时自怪者梦中占梦也忽寤遄
知杵音者觉而后知其梦也自告家人者醒时述
梦中事也阿难下就打鼾作寱处点明闻性不昏
纵汝下复就眼光落地时点明闻性不灭也。】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
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此下普示迷常逐断故有轮回弃断守常即成正
觉也不循所常逐诸生灭者背根性而随逐声色
也弃者谓舍之不近守者谓用之不离弃生灭而
守真常者脱黏内伏也常光现前者发本明耀也
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者即一根解而五根应拔也
想相为尘是微细法尘识情为垢是微细法爱皆
是贴体汗衫也离此二种则眼根当下清明便是
正法眼藏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乎故学人问高城
和尚云和尚夜后无灯时如何师曰悟道之人常
光现前有甚么昼夜学人云何不见和尚光师曰
拟将什么眼见学人云世人现在同将眼见师弹
卷四 第 345b 页 X14-0345.png
指曰善哉一切众生根尘相涉从无始来认贼为
子至于今日常被枷锁汝将眼见意识分别拟求
佛道即是背却本心逐念流转如此之人对面隔
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合辙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