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1a 页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 悉地出现品第六
尔时世尊复观诸大众会。为欲满足一切愿
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定智圆满法句者。观
察大众非无因缘。先以佛心。而观察彼众生
种相体性。堪受何法应何种而得利益。如是
观已。当知于彼彼法门而得悟入故。为欲说
此故先观机也。三世无量决定智门。谓于一
念三世之中。无量无碍智门。佛以种种方便
说斯妙法。一切众生各随所应智门而得决
定。其门无量故言无量门也。佛观大众会。为
说此普门法界趣入之门。欲令各随本缘而
得决定故。名决定智门也。法句者。谓先触事
从事能生于理。故名为句。即是句偈依。世
句偈法以名字说。满足者入此法门能生法
门。能生法界无相如来自證秘密之法。将欲
以如是法满足一切众生。令无空过故也。此
句即是偈也。未及会句。后当以义作句偈也。
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者。谓一
切智智之心等空。无垢无量无碍。无有分
别。即是诸佛大空现證之法。无自性者。谓此
空无垢清净法界。亦复无有自性不可执取
也。以如是即彼大空。无为亦无自性故。能生
一切智智。即是巧智。智之异名也。若非巧智。
岂能随一切众生种种心行。见其所乐见身。
说其所宜闻法。称其得解之机。皆悉不虚而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1b 页 T39-0691.png
入一切平等法界。即是巧中之极巧也。以平等
空亦无自性。有相生灭亦复无性故。于法自
在能生巧智。普与一切众生之愿。不可思议
度量也。由本自性常空故。缘起甚深难可见
者。此不可得空之自性。即是第一常住法佛
之身。以离空非空等八颠倒相。是即甚深从
缘起法。无为无作而能不动法界普应众生。
机应相关如月现清水。如是缘起法不可思
议也于长恒时殊胜
进。随念施与无上果者。恒谓常修如是法行。
乃至大空亦不可得。无自性故犹如大空。而
能生起万行。此甚深平等法界之行。行者若
能常如是行。即能随众生所思愿而满足之。
乃至无上大愿亦能与彼也。譬如一切趣宫
室。皆依虚空无著行者。此恐人不信解更引
譬譬之。如一切世间。皆依于空而得安住。而
此大空更无所依。不作是念。一切世间由我
而生依我而住。此世间亦于处空不念恩德。
而求报之不作是念。此空力故令我得如是
安稳。何以故不见虚空有造作之行。故不念
报也。故次会云。此清净法亦如是。三有无馀
清净生者。合云如上所说之行。亦同于空。除
三有之障令无有馀。能生清净之法。所称法
性清净妙身之生也。次云。昔胜生严修此故。
得有一切如来行者。更引古为證。胜生谓先
生也。先生谓先觉是法者。若觉此法即无尽
庄严。无尽庄严定慧神力妙严之藏。谓过去
菩萨名为胜生严。此即佛子也。即是先修行
者。如言先生也。梵云避部。是不久满足诸财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1c 页 T39-0691.png
宝。谓法财也。即此德以严身也。此先觉者。即
曾得如是法。一切诸佛亦皆得此法也。次云。
非他句有难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者。次意
云。若离此更于馀法句中。能成如是不思议
法界之果。无有是处。假使于中求之。亦无得
理。如水中求油无有是处。若人能得此自證
非他。不由他悟之法。即能照明世间如日照
之。亦如佛出世时。普为一切无明世间而作
大明也。说极清净修行法。深广无尽离分别
者。佛说此极清净无分别离分别甚深自證
之法。此法深广。不可思议不可破坏。无有
穷尽。即是叹法德之意也。尔时毗卢遮那世
尊。说此伽陀已。观察金刚手等一切大众。告
执金刚言。善男子。各各当现法界神力。神力
亦是动用神变也。此神变是广义。从一得多
也。悉地流出句。若众生见如是法。发欢喜踊
跃得乐受住者。佛观大众非无因缘。为欲令
彼各各说。从不思议法界自在神通之力。流
出悉地之句也。此流出名为门。是梵音多
含。今此中意明流出也。谓从自證法界佛心。
而流出无量巧智之门。即是如前一一菩萨
金刚各是如来内證之德。从此现法门。门有
传法摄众生者。引彼一类从此门入。而到一
切智智之地。佛意令彼各说入实相门。若有
众生种。彼根性者。当生喜悦发起善根。即从
此门成胜进行。住于如来安乐之行也。时诸
执金刚。为毗卢遮那世尊作礼。如是法主依
所教敕者。依佛所命不敢有违。然如来是法
主。若于法主前各各异说。则非所应。是请佛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2a 页 T39-0692.png
自说令一切闻也。何以故。世尊于世尊前。自
说如是随所通达法。非是所宜。此是回文也。
时诸金刚复请佛言。惟愿世尊哀悯我等。示
现悉地流出句。何以故。于尊者薄伽梵前。而
自宣示所通达法。非是所宜者。此意云何。如
来法王尊胜无上。以于此法中现前通达。究
了明见无有馀故。我等由佛恩力各从一门。
随自心量而得通达。若于如是大法主前而
自称说。则非所应。此是惭愧谦退之意也。如
是陈意。愿佛自说也。何以故。为未来世众生。
当遇是法得大利益。开佛知见速得成办如
来安乐行故。如是说已。如来告金刚手等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如来所说法毗奈耶中
称赞一切。所谓有羞。若有羞善男子善女人。
见如是法速生二事。谓不作所不应作。众所
称赞者。佛赞意言。此诸善士。虽于所入法门
得善通达。以仰敬如来生惭愧故。不敢陈说。
当知即是善士之相。故言善哉善哉也。次即
因其所行而引接之。故言如来所说法律之
中。唯常称叹一法。所谓羞耻也。西方梵音与
惭愧异名。更相释云何惭愧。谓具羞耻。若人
具羞耻之心。即是有惭愧也。如来常称叹此
一法。若人能有羞耻者。则成就秘密之行。
当知即是发迹之处。故因有羞耻故。得具二
法。一者所不应作事业皆悉不作。云何不应
作耶。如世间人。各当观察自种性中不应作
事即不敢作。世间名为有羞耻人。今此善男
子亦尔。于如来种性之中而自观察。知此法
中一切恶业。皆当不作。即一也。由不作恶故。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2b 页 T39-0692.png
则为如来之所称叹。非但如来。亦为十方诸
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众及凡圣大众。常
所称叹传宣说。此即是不作众恶之果报也。
又众所称叹。即是俱行一切善义。由具一切
善故。为大众称叹也。复有二事。所谓未至令
至者。谓未至者令至得到一切智智之妙宝
洲所。由有羞耻故能行二法。由前二得则能
至所至处。昔所未悟而今得悟。昔所未闻而
今得闻故。是一也。二者由得至所未至故。即
是生于如来种性之中也。与一切佛菩萨共
同一处。常不舍离微妙胜进。即其二也。复
有二事。谓住尸罗者。所谓除热得清凉是尸
罗义。如其热者思清凉池凉室。善得入者即
离热恼众患。又如热病之人得除热毒病。即
身心清凉善得安乐。义同清凉义也。菩萨之
人性戒成就。不由制戒任运而有。譬如大海
其性自尔不宿死尸。非有人物令彼如此。非
同声闻戒也。第二法者。由具戒故常得生于
人天中。此谓未得法身地者。世世生处常在
人中天上。得离障见佛闻法。此即大利也。善
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宣说真言成就流出
相应句者。此善哉中有二仁者义。谓佛叹彼
贤善之德。而或告之令善听也。流出者如佛
出光。先有出处。谓面门豪相顶髻等处。出作
佛事已周竟已。而复还入。此流出真言亦如
是。当知从真言中流出也。谓流出悉地之果。
此真言本从如来自證之德。于佛心地而出
现。作无量法门大作佛事。作佛事已。令彼应
度众生。即从此门入佛法界。故名流出也。故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2c 页 T39-0692.png
次言此所流出相应句。真言门修菩提诸菩
萨。速于是中当得真言悉地之果者。此中果
者。谓得不思议一切智智之果也。次之初首。
若行者见漫荼罗。尊所印可成就真语者。自
此以下更明次第供养法。先得见漫荼罗。非
但得见而已。须为师加法引入如前所说。非
但得入而已次第修行。随法修行故。得阿阇
梨印可传法。得印可灌顶故。次云真言成就
也。复次世间持诵品中先观圆明中。有环绕
真言字轮念诵时从初字。于口中入流入
身中。犹如入息周遍身分。此是如来自在神
力之所加持。如是念者。能除众生一切业垢
也。如是遍身已还从口出入尊足下。遍至本
处。如是一一字流入之时。以次字即相续不
断次第连环也。若初学人。恐心散乱不能如
是成者。当只观种子字。如前作之。乃至心
串习已渐加字也。移此一段入前品中。如前
说。见漫荼罗又得入已。作诸法事乃至灌顶。
既得受法如法修行。善解真言中次第法用。
明了无碍。堪能传法得师印可。经言尊者即
是师也。又能发菩提心者。所谓为求如来自
在之业。普门利益一切众生故。而行此行。非
为馀事。深信慈悲无有悭吝者。谓于甚深广
大不思议法。决定正信无有疑心也。又于财
法心无悭吝。以大慈悲心哀悯一切。常作利
他之行不求自利也。住于调伏者。谓自调六
情诸根。此即性戒也。能善分别从缘所生法
者。譬如明镜。现对众色明了现前。如是等法。
非由镜中先有。非由色从外来。当知二法和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3a 页 T39-0693.png
合亦不能生。而于是中宛然明了。不可执取
不可求得。而亦非有非无。但从众缘和合故
有可见。如是一切法当知亦尔。乃至十喻皆
能通达。如是观已。于真言悉地之果。亦如是
观之。此悉地相。由自持诵者及本尊真言和
合因缘。则有一切不思议事。法界镜像不可
取著。而种种成就也。受持禁戒者。即是持明
之具戒。于中一一法则皆善受持。以是因缘
不犯三昧耶法。得悉地成就也。善住众学者。
即是真言门上中下法成就之相。一一所应
学事皆善通达。即是善住上中下法之中也。
具巧方便者。即是体解如来善权之用。如修
真言行时。或于出家二乘法戒有所违犯。不
应生如是迷执。我由此事故毁犯是戒。当知去恶趣。心怀恶作而妨正修。何以故如来所
有方便。唯为如是大事因缘。若令为不持方
便诸乘清净戒故。而妨真言圆满之行。无此
理也。是故行者设有犯时。当生是念。我今志
求无上大乘。普利一切有情故。事不兼遂故。
于是中有所违犯。若我逮得成就果已。当应
悔过。以此善心非是犯戒因缘故。不名犯戒
也。勇猛者义如前师弟子中说。知时非时者。
真言门中一一次第法用。不得回前著后回
后著前。应先作者先作。应后作者亦如是。即
名为时。乃至饮食睡眠种种诸行。各有时非
时相。如真言行者。若昼复睡眠通夜不寝。如
是等事亦非三昧耶。非合时也。好行惠舍者
真言行菩萨常以财法施。摄取众生令入佛
道。若不能如是随力作者。即犯持明戒也。心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3b 页 T39-0693.png
无怖畏者。若在众中。有诸异解异见众生。或
断疑或试问深浅故有所咨问。尔时安住于
法。以无畏心无取著心。随问为说令得入于
正见之中。心不怯弱也。勤修真言行法者。于
修行门。终不中断无有停滞。若在中路悠废。
即非精进之相。当得者不得。已得者退失。即
令于道有碍。是故行者一心精进如救头燃。
以精进不放逸故。乃至能于此生得佛知见。
何况诸馀助道之法。不尔犯三昧耶法。通达
真言实义者。知上中下成就中甚深意趣。一
一字中男女声等。从所入门乃至成佛。于中
通塞之相善分别知。所以尔者。此诸真言即
是如来自證之德。以此庄严法身。令诸众生。
各从有缘之门见实相故。若入一字之时。即
具无量门功德。无二无别也。常乐坐禅乐作
成就者。于真言门中。心住一境而不散乱。如
观字观声本尊种子。随于一事心不外缘。即
能得大成就。若心在散乱。设经无量劫中欲
求成就。尚不可得。何况一生现得法利耶。次
说真言成就之相。或有疑言。诸法实相无为
法中。亦云何有如是种种事相耶。今欲悟彼
故。答言此事实有不应生疑也。且取世事为
譬喻。又秘密主譬如欲界有自在悦满意明。
乃至一切欲处天子。如大乘中说。欲界有卅
六处。谓寒热地狱各八共成十六也。又四大
洲。此四洲又各有二随州及六天并
傍生鬼此自在天主以此悦满意明力
故。现种种杂色欲乐之具。能于一时满此卅
六处。又云于此迷醉出众妙杂类。乃至而亦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3c 页 T39-0693.png
自受用之者。所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现内
外有情无情之境。如现食味音乐等。一一可
得现前受用。若见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娱。
各随彼心之所欲。为遇极妙五欲境故。心皆
迷醉也。何况如来真言。而不能普见色身作
佛事耶。又善男子。如摩醯首罗天王有一明。
名曰胜意生明。以此真言力故。能于一时作
大变化。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现为一一众生。
现所爱乐诸利益事。随彼受用皆实不虚。又
化净居天身及彼微妙受用之事。如经所说。
何况如来真言力耶。且置是事。如世幻者尚
能以其真言。云现种种园果及乘人畜等。又
如阿修罗自有真言。能化其身同于帝释。坐
于三十三天善法堂上。令一切天皆生疑怪。又
如世人有真言。能摄诸毒及寒热众患。又有
𢖲怛哩天自有真言。能为一切人作大疾疫。
乃至世间现有人。以真言故。变火为冷变冰
令热。何况如来自在神力所加持真言。而不
普周法界大作佛事耶。是故当生信心。信此
威德力用真实不虚也。彼持诵者未得悉地
以来。当疑心定有此事为定无耶。如此不思
议果。若以心量为分别之。终无得理。为除
此疑说前喻。然此真言威力。不从真言中出。
不在持诵者处。亦不入彼所加持者身口。推
求性相了不可得。而能作一切事随应曲成
此即甚深缘起。法性从众缘有。如彼水月镜
像。不可思议缘起也。善男子真言加持力故。
法尔而生无所过越。以三昧不越故者。所谓
真言悉地本来成就。何以故。如来现證如是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4a 页 T39-0694.png
不思议法。所谓阿字自体。从本已来具足
无量自在力不思议力。此悉地体常住不变。
但由行人不自了知故。不得如是之果。今以
此行净其身口意业若能与法相应。即自成
就。诸法自尔终不虚也。此不思议果。众缘会
时自当生起。如大海潮终不失时。又此真言。
自无始无终。若有始终则有穷尽。则是无常
败坏之法。云何名为如来自在力耶。以此法
体出过三世常在三世。是故于三时中所作
佛事。自然常不休废不失期限。如大海水若
白月正圆。自然鼓涌无有失期也。甚深不思
议缘生理者。若真言本体先不成就。则不能
随感而应不失期限。若真言虽有是力。而行
人心行未与相应。则亦不能令彼加持显现。
然缘会自成。故知不从彼来不从此去。亦非
二处。无性而能缘会。亦成悉地果。亦非自然
有之。当知即是甚深法界不思议果。从缘而
起常自无性不可思议。若行人修行不断。必
是极果合于至理。如是至理。不可以思量分
别而能了知。是举前喻劝信也。是故善男子。
随顺通达不思议法性。常不断绝真言道者。
此真言不思议果。既非分别能知。亦非随力
分。有著行处小对治行而能取證。是故唯信
力坚固者。乃能入之。故先举喻。次更明至理。
劝令依于此门。观不思议缘生至理。常求通
达如是不思议法性。随顺此理。而修真言之
行无令间断。自然成佛也。此真言道。即是不
可思议法生处。由不思议因故。得不思议果
也。尔时世尊复住三世无碍力依。如来加持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4b 页 T39-0694.png
不思议力依。庄严清净藏三昧力者。依三世
无碍力。依佛不思议力。此有二种依也。此三
昧是不思议三世无障碍加持力用所依止
处。依此法体。能成如来不思议业。所谓普遍
十方三世。普门利益一切众生。皆令毕竟住
于一初智智之地。此如来不思议依自證之
法。无量定智诸力。以自庄严清净者。即是真
言体也。此是如来众德之藏。无尽庄严无有
缺减。具足成就相也。即时世尊从三摩钵底
中。出无尽界无尽语表。依法界力无等力正
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也。谓从阿字
出三字成四字此四合为一而遍布一切处
也。声门字出亦遍一切也。普遍一切法界。与
虚空等无所不至者。佛住三昧之时生此表
业。表者标也。此声能遍一切。所谓诸佛之所
印成。印者即是标表义也。即是如来语表也。
谓从如来信解之力声闻者所出声处名
为门。此声闻即是阿等四字也。以从此阿字
而出声故名门也。此阿字即是佛口。即是佛
心。即是说者。即是闻者。法界依力无等之力。
而生平碍语表出无量声。即是如来普门导
利之语业作用也。从如来心出此平等妙音
分为四处。如从无热大池生四大河流注无
竭。此真言依处亦如是。以一妙音能表无尽
法界。展转相生无有穷已。此四处者。谓四字
四德四色四与愿也。从法佛心四德开敷。此
中以事表内證之理。则四字不同四色用异。
所与愿等亦复不同也。此之四德普遍虚空
界。如虚空无量无分别。离中边故无有穷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4c 页 T39-0694.png
尽。此真言示现亦复如是也。次明佛心中分
四处也。真言初云归命一切如来。次句种种
门者。微湿缚是种种义亦是巧义。目契弊是
门义。即是普门示现种种妙智业巧度门也。
萨缚他是一切也。非但身口致礼而已。乃至
三业遍皆归命。如身表中内外身一一支分。
皆遍礼一切如来也。次真言体。阿阿暗
恶。此四字义已说之。从是普遍等正觉从是普遍。即时一切法界诸声门。从正等
觉幖帜之音者。则从是真言四德。普遍一切
如来之心。如从一字而生二字。二字生四字。
四字生八。八生十六。如是展转无穷。然最
初字即同第二字。第二字亦即同第三。平等
无差别也。此四字是此一部经中正宗体也。
一切秘藏皆从此生。即是毗卢遮那佛心也。
此标表音声互出声者。如上从一出四。从四
出无量字及声周遍法界。一一字声皆互出
声。此一字声中。出馀一切字声。馀字亦尔。此
即是佛之标表用。此不思议声互相通达。表
一切如来自他无量德也。于一音声中。各出
无量种种音声句义。故云而互出声。诸菩萨
见闻是已得未曾有。故云希有也。开敷眼者。
心在定时其目不开不闭。今见是事怪未曾
有。故开敷其目。今私谓如莲未开因日光故
开敷。此菩萨心目亦尔。因佛加持示现故开
也。发美妙言音。一切智离热者前而说颂曰。
谓于一切智智离热恼者前。而称叹也。奇哉真
言行。能具广大智者。叹此真言之行甚为奇
特。乃能从如来心而现四德。从此各出无量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5a 页 T39-0695.png
不思议秘妙之音周于法界。一一声又互出
一切声无二无别。而有差别用成佛事。即表
如来妙严之藏秘密法身。具有无量功德庄
严也。故云能具广大智句。此智无边际。犹如
大虚普含万像。故云广也。故此广智。即是无
等智无比智。由此智句能令成佛。若此普遍
者。所谓以此真言普遍一切世界。即此阿字
门也。成佛二足尊。于真言字中。以此妙音普
遍世界。能令闻者必定于无上菩提。故云成
佛两足尊也。是故勤精进。于诸佛语心。常作
无间修。净心离于我者。有二勤。上勤是精进
不间。下勤是常修不间也。梵音别故谓于此
一切如来所说真言之心。即是如上四字劝
诸众生。当于如是所说真言之心。应勤心修
学句令无间断。常当以此而净其心。净谓净
于内外一切妄业诸障也。离我者谓离人法二
我故也。当知此心即是佛心。佛心者即是真
言心也。尔时薄伽梵。复说此法句。于正等觉
心。而作成就者。前品已说世间成就。送于行
人令至出世成就。是以于此中。说用佛心作
出世成就之业也。佛心谓如上真言四字。随
取一字作之。皆得也。作此成果当得出世之
果。正等觉心即真言心也。欲作此成就者。当
先择处。园苑谓人所种殖栽接园苑之处。若
不种自成。即是广野非苑也。寺者毗诃罗。此
方译为住处。窟是山间自然石窟。或是人
功所穿作之。或复行人心所乐处。亦得于
中修道也。若就秘说者。园苑谓大菩提心。此
处宽广无所不有。依此修道最为第一上处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5b 页 T39-0695.png
也。住谓四梵住。或云是大悲。以一切菩萨常
乐住此中故。窟谓幽邃清闲之处。即是甚深
禅定之窟。师子兽王亦住其中也。或意所乐
处。即是于诸法门随便宜时。随一一门系念
而行。谓六度等如般若所说。于中随自意修
也。观彼菩提心。乃至初安住。不生疑虑意者。
谓即以心而观自己菩提心此是出世成就之
正行。作住于此无有异缘。即是三昧。于此观
中常自觉故。一切疑网渐当净除。乃至到于
不疑之处诸疑不生。即是真住菩提心也。当
时有种种相貌等。勿生疑虑。即渐见真实如
也。然此中行时。略有二地。一者谓非三摩呬
多地。亦是三摩呬多地于未成就时。
要当先有成就之相。乃至欲成就时。亦有欲
成就相。此皆是非三摩呬多地也。谓初得世
间成就时。所加药物等皆有不思议力用。乃
至能游佛刹。是未成就之相。犹得此现验不
思议事故。心得决定信。更增胜得入等引地
也。行者初修出世间观方便时。先观本尊。依
画像善观已。初时闭目而得明了。其后渐开
眼亦见。显现明了无有隐昧。此是未等引。若
以得如是事故。其心倍生信乐。由此信故其
心清净。渐当不取著等心无二。此无二亦除。
无有中边差别之见。除诸心缘万法平等。尔
时名等至相也。以众相现时虽未成就。然由
此故能得渐成故。云彼为未等引地也(私谓如世间未
到地定也)随取彼一心。以心置于心。證于极净句。
无垢安不动。不分别如镜。现前甚微细。若
彼常观察。修习而相应。乃至本所尊。自身像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5c 页 T39-0695.png
皆现者。初观本尊得明了现已。于四字中随
取其一。置本尊心上。此是经中云与心相应
也。谓以此佛心之字。安本尊心上(取心谓取佛心字也置佛
心上名与心也)随取一真言。心于本尊心上。而想置心
真言。或自身为本尊。而置心字于心上。故云
以心置心等也。如是观时。作极净无垢之观。
以一切心本尊常尔故。如是观净之时。以不
外缘安住不动。不分别一切法相。而不生妄
想。尔时与观佛三昧等相应。譬如净眼之人
面对明镜。此中镜者。即是观本尊心上圆明
清净无垢。所谓极微者。谓初观种子字时极
令细小。以是心种子故也。先既观见本尊像
已。于本尊心上观此明净镜。镜中有此字。一
心观此字。即于此中得见本尊真实之相。亦
自于圆中自见其身。此犹是未等引相也。如
是唯住一境。不为垢障所动。常如是修习故。
自影像现时。心上亦有圆明及字。初观之时。
随见一字三事自然现也。后时心中圆明上见
本尊。本尊圆明上复见自身。如是互相照见
无有障碍。名影像成就。此亦是非等引地也。
次第二正觉句者。初观本尊今但观佛。所以
尔者。一切尊形皆是见法身门故。于镜漫拿
罗。大莲华王座。深邃住三昧者又此镜中如
有窟像。观此窟甚深中有如来。在此窟中深
邃而坐之也。总持发髻冠。无量光围绕。离妄
执分别。本寂如虚空。于彼中思惟。作摄意念
诵。一月修等引。持满一落叉。于中作如是观。
是名真见佛也。如是见时。彼佛心上作字。真
言字一心诵之。此是一向摄意。在于一境更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6a 页 T39-0696.png
无一外缘。心心念诵不令人闻。然于定中自
然有声流出。如流水不断也。所云落叉者此
译为见。谓心住一缘明了现前也。若就世语
则是十万遍耳。一月诵者。一月是等引圆满
入于初地。于秘藏中。初地是第一月也。此是
等引之地。前云三句。菩提心为种子。大悲为
根。方便为后。此中具说行法也。第二句观佛
在于心镜深窟中。乃至自形作本尊。先观本
尊心上圆明净镜。镜中有窟状中有本尊。即
是真见佛也。见佛已。此佛心上复有圆明圆
净。初观此极净心镜甚微少。后渐大也。对面
宛然故云现前也。净无比中有种子字。一心
正观此种子字。即是诵彼字也。从此得见其
心。又见己身。如本尊体相在佛心中。若观自
心上圆明。亦是如来本尊在中。如是展转相
现不相妨碍。本尊清净离诸分别。剂此名见。
菩提之心为初成佛种子也。此亦名为一见一
境。故名一落叉。此是出世行中先承事法。如
此成者是入信地也次云摄意者。从
一至一十。亦如是一若至一百一千一万等。
亦皆是一。以遍多时故。至多时能自见也。梵
音即云三摩呬多是等引义。亦名摄心一境
之义。即一心义也。次于第二月奉涂香花等。
而以作饶益。种种众生类。又复于他月。舍弃
诸利养者。如前世间行中。亦有涂香等供养。
此中复说者。意与前殊异也。此中已得等引。
其以清净调柔。随事能成。随奉一香。即能如
实遍满法界。普遍一切众生界作种种利益。
随事皆成。如花严回向中广说其相。如香花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6b 页 T39-0696.png
者。随有一切所作。亦复如是。无不成就大作
佛事也。又他月者此中有两月行。即到初地
弃舍诸利养者。以文解之即是舍于八法违
顺之事。为妨道故。若作秘意。是此菩萨大种
善根。此报无尽不现。得无量法门功德之宝。
不应于中而生取著。若生取著利养。则不速入
于正位。故须舍此利养也。彼时行者复更如
理思惟。即是菩提心而发悲愿。理摄而起故。
言如理思惟也。此中思惟意者。谓我当谓如
是应理思惟而得自在。时彼于瑜伽。思惟而
自在。愿一切无障。安乐诸群生。即是发决定
悲愿。云何众生同有如是觉性。而不自了受
大苦恼耶。即生大勇猛心。要当以无数方便
而成就之。必定皆令到一切智地。除彼一切
垢障使无有馀也。乐欲成如来。所称赞圆果
者。谓如来无量知见。究竟成就巧度妙权。若
不得此。云何能以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如
是诸佛所称叹。彼妙方便我当速成。满足一
切。有情众希愿。应理无障盖。而生是攀缘。如
是无有障碍。以如是攀缘而念诵也。以我功
德。拔一切苦等者。以大悲心。满一切众生之所
希愿。拔彼大苦而与现乐。亦能成就。何以故。
行者自心无垢障故。即有大势力能。又为众
生随分除障。由彼我无障因缘。即能随事成
就也。此即普贤行愿也。此相云何。谓生如是
大悲之愿也。傍生相啖食。所有苦永除。常令
诸鬼界。饮食皆充满。地狱中受苦。种种诸楚
毒。当愿速除灭。以我功德故者。以我所生无
量胜福。他月舍利养。谓第三月。于内外无所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6c 页 T39-0696.png
贪著。名舍利养。然外事从不求不受施也。舍
此利养而不舍众生。由真言行故皆得成就也。
及馀无量门。数数心思惟。发广大悲悯。三
种加持句。想念于一切。心持诵真言者。此等
悲愿亦有无量种。不可初一月二月持诵。亦
谓如是发愿。但初二月以信解心作。然未能
成。第三月所愿皆成。故回向自他也。真言行
者若得意时。随事而作如是。频以大悲之水
而洗其心。渐令此菩提心有大势。迄至第十
一地以来。渐渐力用增长。皆由此圆满也。初
一月菩提心。次月观佛形像名正觉句。第三
住真言离一切相。名三月亦名三落叉。又广
大加持。谓如来加持神力。由三句得成。今欲
行如来事故。思想念此三句也。故经云。以我
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
界者。此三句和合。而广大加持力生。如是念
已。应诵念此句。此是一切真言心也。取三
句功德。随取花等以心念加之。如花即以花
真言。香以香真言加之。乃至一切处。拔苦与
乐献佛等皆成也。若不用本真言加之。用后
明妃亦成我功德力于众生界。周遍如来加持
力等法界也。诸念求义利。皆悉饶益之。彼一
切如理。所念皆成就也。由住理故。随所系念
而成也。乃至除苦苦即除等。以我功德力故。
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
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如此作者。当
知广应理故。言当得如理也。与虚空等力虚
空藏明妃真言。相接次也。尔时如来。复说虚
空等力虚空藏转明妃真言曰者。如虚空不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7a 页 T39-0697.png
可破坏一切无能胜者。故名虚空等力。又藏
者。如人有大宝藏施所欲者。自在取之不受
贫乏。如来虚空之藏亦复如是。一切利乐众
生事。皆从中出无量法宝。自在受用而无穷
竭相。名虚空藏也。转顺明者。转顺能生之义。
此藏能生一切佛事也。如前所发悲愿。谓如
以一花供养时运心。遍一切佛及凡圣。皆供
养已。即回向一切智智。语诸受我施者。愿
以此力令我得如上愿。如是愿讫。以此真言
加之无不成也。初敬礼一切如来等。
微湿嚩
(二合)目吃弊(毗也反巧门等亦是种种门等也)萨嚩他(一切也)欠(平声空也通上
言一切智空也此是种子字也)邬特揭底萨泮啰醯门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7b 页 T39-0697.png
总同前倒。但倍以金刚相连结为异耳。言一
切金刚色者。所画金刚周匝为界。画此皆令
清净无过作之。无过谓圆整端妙也。严净同
金刚者。其金刚相周匝如此。悉皆黄色。此有
三事同于金刚。色同金刚体同金刚名同金
刚也。是故云严净同金刚。即是净同金刚也。
言彼中诸障者。摄伏心迷乱者。以此三事同
于金刚。无有能破坏者无能过者。无能胜者。
无能降伏者。由具严净作此金刚界故。令诸
障者悉皆迷惑无敢娆者。既得离障。则所成
药物而得成就也。
经云。四方相周匝者。此有
二义。谓坛正四方作。又金刚印亦四方作。亦
正当四方面也。云一门及通道。金刚牙连属。
金刚结相应。金刚结者。如上周匝安金刚。皆
般般相连。即是金刚结义也。安一门并缘
相应者。谓此门随事相应也。
上成就门向东。中成向北及西。下成门向南
也。其界金刚互连属。亦是金刚义。门门二守
护。不可越相向。乃至朱目奋怒形者。为作成
就之物最为守护。以此守护门为要。即是上
所说。威光难视及相向守门者也。一一相为
印。二俱赤白作极忿怒之形也。慇勤画隅
角。输罗焰光印者。即是独股金刚。但有角处
皆置之。有光焰也。中妙金刚座。方位正相直。
其上大莲华。八叶鬓蕊敷者。于漫荼罗最中。
置十字羯磨金刚座。令正四方于彼
上作大莲。八叶并蕊此即是金刚座
也。故言金刚同也。当结金刚手。金刚之慧印
者。当即是结金刚手金刚五股印。故云金刚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7c 页 T39-0697.png
三昧慧金刚印也。言稽首一切佛者。随彼处作
护药物作净也。当作礼时如上所说。广大悲
愿。数数坚誓愿者。谓自誓运心。弘普誓不为
己。乃为一切众生故成此药物。愿加持力令
速成就。以此成故。能利一切众生也。应护持
是处。及净诸药物者。然具有多法。广本有之。
凡取药时。须解法用次第。求自采亦有方轨。
乃至作护作净。皆有次第法用及洗等。此中
未具。当更问也于此时持诵。清
净无障阂者。而有下中上之成相。若得无障
成就者。上成有三相转。谓初夜煖生。中夜烟
起。五更焰出中成有二相。谓除焰出。下成有
一相。谓但煖生。转者谓从少得多从煖得焰
等也。既得成已。真言者自取。游步于大空者。
或食涂点等。而得自在游诸佛刹。从一至一。
住寿大威德者。便得具寿无量劫数威光自
在。于生死自在者。即于生死种种自在故。是
名真佛子也物成已。以金刚印
护自身护本尊护物。方取之为五分。师及先
成就仙助伴己身及佛也。其物随彼于生。于
三宝处用。先成物。若有仙来取当与之。不来
取分为二分。一与伴一自取。师物若师在他
方。当掌之待来与之。若师不在。缘彼所生为
作功德也。刀等不分。亦标心为分剂也。从初
至末。皆用金刚自护护物乃至取也。言行于
世界顶。现种种色身者。谓为诸众生作大佛
事也。其供养药亦有方法。谓献也。
经云。具
德吉祥者。展转而供养者。得成就已。持至十
方。随意献十方佛也。诸佛及与阿阇梨助伴。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8a 页 T39-0698.png
各有分数。方法也。当更问之。真言所成物。是
名为悉地者。若得如此成就者。是名有分别
成就也。以此药物等事。犹是成相之法故。名
有分别成就也。以分别药物。成就无分别者。
因有分别而得无分别成就也。此能分别为因
也。依此有分别而得无分别果者。无为无相
不思议无染之果。虽非因成。而以有分别为
因。然成此无得无为之果也。秘密主一切世
界诸现在等。如来应正等觉。通达方便波罗
蜜多彼如来知一切分别本性空以方便波罗
蜜多力故。而于无为。以有为为表。展转相应。
而为众生示现遍法界者。谓无为之果。而以
有为方便。能成此事。不可思议。现在未来
过去三世佛。皆以通达方便波罗蜜故。而说
此法一也。举三世佛。欲明同以此入也。虽复
设此有为方便。然即了此分别之法本性常
空。如是因缘起法。离于生灭断常一异去来。
但如幻化不异中道。若舍离此而求无为别
体。不可得也。以无为之性即不异有为。了达
如是甚深缘起法故。能以此有为即成无为
之果也。是故一切三世如来。以方便力故。虽
證法界。而能从此无为无作本体之果。而以
有为作诸眷属。如大日如来于此自證之德。
以加持力故。而于无为。以有为为表者。本性
无所为。因有所为而能成无为也。展转相应
者。未持诵时性本不净。由持诵故便得清净。
能度众生也。则现不清净身。复为他作清净
因缘。名展转相应也。还从无为生有为为表
也。故现十世界微尘金刚菩萨。一一以真言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8b 页 T39-0698.png
门引接众生。皆令得至无为之果是也。以此
方便遍于法界。普应一切众生令得义利也。
令得见法安乐住。发欢喜心。或得长寿五欲
喜游而自娱乐。为佛世尊而作供养。證如是
句。一切世人所不能信如来见此义利故。以
欢喜心。说此菩萨真言行道次第法则者。谓
诸如来以方便故。从无为界以加持力不舍
众生。随众生示现修众行。或令见法住安乐
行发欢喜心也或得长寿者。谓得无数
劫恒睹佛兴也。或得净好五欲而自娱乐。又
能供养一切如来。此事无方便者不能信也。
彼作是念。真言之体。即同法界无为无作。云
何能成是事。若生是事。即是有相分别。云何
应理耶。是故生毁也。言此中佛有秘密难解
者。是无方便者说也。故不能解了。然此中以
心自在说为长寿。如此寿量。即是如来法寿
之命也。五欲者。谓四无量及菩提心。一切圣
人以此现法而自娱乐。供养如来。即是真法
供养法身佛也。若行者依佛方便甚深缘生。
得世法成就即于此中观本性空。即是无为
成就也。如是不思议法。凡夫自不能信耳。
然诸佛如来及菩萨等。见此利义故。说此真
言行次第之道。不可谤为无也。何以故。于无
量劫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门行
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获得。如馀菩萨。为
求无上道故。难行苦行如救头燃。经无量劫
尚不能得如此成就。此真言行者。若具方便
圣可成就也。以知甚深缘起十喻义故。以真
言等。愿作种种成就而无取著。不异于如是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8c 页 T39-0698.png
法微妙速疾也。复次秘密主。真言门修菩萨
行菩萨。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屣真陀摩尼。
及安膳那药卢遮那等。持三落叉而作成就。
亦得悉地者。次明所成药物。谓如上且先一落
叉。次二月持诵已作漫荼罗。于中置此所成
物而作念诵。更三落叉方成也。此漫荼罗神
位等。即与大悲胎藏同故。此中不说之。但以
所欲成物置中。以大日如来置方隅也。
幢以竹为茎缠以净叠。更悬垂一丈以来。如
幡状上作层形。其上安跋折罗也。然刀以镔
作骨柄。伞有上中下成。谓金银孔雀也。舄履
以皮作。先种种勋洗极净无气。更以药治之。
乃至火不能烧。又极香方中用也。如意取净
好宝置之幢上。眼药用安膳那作。此膳那有
二种。一极轻逆水而上牛黄者更有无量药。
谓空青朱沙雄雌黄等。皆可成就也。又金刚
杵等无量物亦可成就。大本具说方轨。苏悉
地亦有次第也。如履舄得成。即可乘之游佛
刹无碍。眼药等成就者。即见十方佛刹。即
能腾游十方佛刹。馀可解也。又有画作鸟兽
种种形。随取其一作法成。即堪御往十方刹
自在也。或以法加童男女。亦令彼成就以为
供侍。即游十方刹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
人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即是持明
仙也。此物随心所欲作之。彼持诵时亦得境
界。令作如是如是物也。或可运心而作此
物。亦得成矣。
经云。秘密主若具方便。善男子
善女人。随所乐求而有所作。彼唯心自在而
得成就者。世人所不能信彼人得之。谓作成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9a 页 T39-0699.png
就人也。不能可信希奇之事。皆能得之也。是
故云善男女方便具。欲求之物但自心自在。
唯如是得成就也。言彼自心自在。唯如是成
就者。谓随意所欲。唯心所转即成就也。唯谓
唯用自心不藉馀缘。唯亦是暂义。才心作念
即成就也。秘密主诸乐欲因果者。秘密之法
非彼愚夫之所能知真言诸真言相者。若人
于此真言行中作如是念。我今行如是因。当
得如是果。当知如此非正说也。唯是愚夫虚
妄计也。何以故有诸外道。说一切法从我而
生。若如是自在喜故即与。不喜故不与。如是
等人不能解此道也。应则是万物皆得从因
生。若从因生此因则有性。若有自性则堕常
见。常法云何能生。若因灭果生即断灭法。云
何能生耶。
经云。说因非作者。彼果则不生者。意明。因
者。因空。因因既空何有果也。故中论智度中
广破。当知此因。以智观察尚不得其原。此因
无依。无依即是本来不生。本来不生之因何
能生果。故如彼果本不生也。
经云。此因因尚
空。云何而有果者。谓明因非实有。因既非真
实终不能生实果。当知果本不生也。又复是
因本性空寂。当知果相亦复如是。若于如是
缘起法中。而言有因有果即是遍计所执。堕
于断常一异不入中道。是故證知如是真言。
永离因业故即是法界也。
经云。当知真
言果。悉离于因业者。则明因是有所作法。法
因既有作。当知果亦有所作。既有所作何能
成真实。当知果离于因业也。
经云。乃至身證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9b 页 T39-0699.png
触。无相三摩地者。言此因果等相。妄想故
有。正观察之本无所住。无住故果体不生。即
同无为也。是故行者若作是念。我诵真言修
真言行。当得成果徒自欺耳。若此真言者虽
从缘起。而实无作。从本以来本是法界。无
生无灭非净非染。法体如是云何得成耶。经
云。真言者当得。悉地从心生者。当知真言行
者。但以方便自净其心。若三业清净。当于是
中自得明了。而自觉悟也。譬如有人。梦中修
行种种六度而净佛国。觉见则无成果之相。
但是一念无明心中。有因果万行耳也。又如
暗室之中而有宝藏。若以方便燃火明灯。虽
因缘生灭推不可得本同于空。然亦明法任
运起。而以心明因缘则见宝藏。非此
宝藏因方便生也。修真言行者。本为除遣惑
业。当体解法界无生灭净染离诸分别。知此
真言之体。即是法界之体也。若了知真言之
体。即同法界等于大空。自然能得无相三昧
故。悉地现前当生如是信解也。次尔时金刚
手。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复说正等觉句悉地
成就句。即是如上所说。一字能生四字。乃至
遍满法界。此即见佛心句。今问此中成就之
法也。诸见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心得欢喜
受安乐住不害法界者。此即是随于此中而
修觉者。若得成就名见法也。成就。即以此
生而得见谛也。彼见法者。闻佛说此成就之
法。必当深得法喜。住安乐行现法乐住。故请
问也。不害法界者。意言。非此法界中有所妨
碍也。乃至受种种世乐。而世乐即是法界终。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699c 页 T39-0699.png
不因此而妨碍损法界也。故不害。何以故。世
尊法界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即不思
议界。是故世尊。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得
是通达法界不可分折破坏者。然此四字究
竟成就。与法界无所妨害也。此四句皆是佛
心。岂以佛心而妨法界耶。住此成就者。及法
界无二无别。故无妨碍。此悉地彼法界。都
无所妨。何以故。法界不思议故。是故无量佛
得道成就。而法界不增。无量众生灭度。法界
不减。若众生胜进亦非加益。若破烦恼亦无
所损。亦即不思议界。性同金刚不可破坏。
若有妨碍则有彼此。有彼此则可破坏。今无
妨碍故不可破坏也。当知此不坏。亦是不可
分析之义。谓种种门种种世出世事。同一法
界。不可分析令成别体也。行者若能如是通
达。即是得见法成就也。世尊告执金刚秘密
主言。善哉善哉秘密主。汝复善哉能问如来
如是义者。即明重叹执金刚秘密主。为能哀
悯未来修真言行者故。发如此之问也。汝当
谛听善思念之吾今演说者。此意都语会众
言。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为汝说如是之事。
秘密主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者。重明如来
慈悲遍满。印顺斯问而为解说也。佛告秘密
主。以阿字门而作成就者。即是于正等觉句
中。作成就法也。若在僧所住处。若山窟中或
于净室者。随意所欲乐处及秘释。如上已出
之。以阿字遍布一切支分。持三落叉。谓以心
布此阿字也。从顶及眼耳等。乃至遍于内外
身分。又诵此字三落叉。即成也。又彼说云。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0a 页 T39-0700.png
本尊种子及圆明为三也。字在圆明中。圆在
本尊心上。观一成时三皆自成。一缘于此三
境。故名三落叉。落叉是见义也。诵此三落
叉已。至白月十五日为满月。依文诵三落叉
竟。次于满月。尽其所有而以供养者。此谓白
月十五日作成就漫荼罗也。作此法时。尽其
所有供养三宝。作成就法也。作成就法时亦
诵此字作此法时乃至普贤菩萨。文
殊师利菩萨。执金刚等。或馀圣天现前。摩顶
唱言善哉行者。此解言。或馀诸金刚此不可
定准。随有一尊来为成就也。然见时亦言上
中下相。若亲见分明与对目无异。为上成也。
若但闻声现前示教利喜。为中成也。若梦见
等。为下成也。又见时。明昧等殊。即知有障无
障等也。如是本尊等现前加被时。即
应当稽首作礼奉阏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加
以五宝谷等。如上说之也。即时得不忘菩提
心三昧。行者以得三昧故。令其身心皆得轻
安又以如是身心轻安。而诵习之。
当得随生心清净。身清净者。谓即以此轻安
布想念诵极持。身等五根清净也。如六根品
中所说。万像皆见能知佛心等也。以身心清
净故即得随生。意生之身随念而生也。随生
为因念诵为净。便获随生身心清净也。若置
于耳上持之。当得耳根清净者。此解行者若
欲耳根净者。想布阿字于其耳根而后念诵。
即得耳根清净闻持不忘。能闻十方佛所说
法乃至天等之声。亦如法华说也。
经云。以阿
字门作出入息。三时思惟。行者尔时能持诵。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0b 页 T39-0700.png
寿命长劫住世。此明阿字菩提心不生不灭
门。若欲住寿长久者。想阿字同于出入息
若短命者。如是想念日日三
时思惟。即得常寿也。秘说者。字及句并本尊
为三时也。若欲摄一切毒。想是阿字。或自或
他想在身。若如自在者。想此字于有毒之处。
渐遍身分而驱下之。毒渐渐下字亦逐之。逐
出尽即除也。毒有二种。一物之毒。二有情毒。
谓龙蛇等毒也。若秘说者。毒谓三毒。三毒盛
时欲除。亦如前作。谓逐之令尽也。愿啰惹等
之所爱敬者。即以阿诃字门作所应度者。
谓若欲令人爱念及彼归依者。想阿字作其
自身。想诃字作彼身。自身想持商祛。又想莲
华即彼持之。互相观看。心中诵此阿字。设彼
忿怒憍慢。亦即爱心顺伏也。秘说者。若欲摄
伏其心。想自作阿字想心作诃字。心有莲华
手有商祛。而令相顺即能摄伏也。一切难伏
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佛又告金刚
手。诸如来有意生。名业作戏行舞者。从佛心
业而生。作种种戏行现种种戏舞类之相。即
是普现色身。随类作六道之形等也。舞谓种
种神变幻作之事。随事亦现其类众多。不可
备言也。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
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于虚空。虚空
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故唯从佛心业生。随
心而有。体同于空不可取也。见谓种种舞戏
之相。非见谓涅槃之理也(云又见谓世间果非见谓菩提果此类无量故
云广大也)亦见。三乘修行种种法门。随彼所愿而
令满足。即是能现种种可见不可见事也。乃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0c 页 T39-0700.png
至愿求禅定智慧法门众多宝。亦随类示现
而赐与之。犹如如意宝王。随心所求一切施
与也。等引神通等令起。三摩呬多是等引义
时毗卢遮那佛。一切大众会观
已。告金刚手秘密主言金刚手行舞。一
切作成坏果广大。亲一切与者。舞是戏也。复
普现色身随类曲成。作种种应。此非真实但
如幻耳。是故名为如来之舞。犹如舞者能悦
可众人之心。虽种种意解不同。皆令心悦。佛
亦如是。然非四界之色所作。随佛心意而生。
从心而生从心而灭。虽常法而能随缘生灭。
此兴废随缘。故云生灭之果。即谓成坏也。此
迹遍于法界广大无边。故云广大也。作已遂
灭。故云成坏也。广大成坏。此成即是变转义
也。故坏。然此成坏即是如来妙应。从佛法界
机感而生。虽生不生虽灭不灭。即同于幻不
异法界故也。犹所作不实。故名为舞。三世诸
佛皆作此舞也。亲一切与者。我亲于先佛授
得此法。今复亲授于汝。故言一切亲与也。言
亲。谓亲能现前授与一切所愿之果。此义正
也。言先作真实相者。如上所观种子真言及
本尊。由观见本尊。见已即转自身而作本尊。
展转相即不相妨碍。即是见于金刚之果菩
提之心。故名先作真实相也。如是次第住者。
谓住前所观者。心依善住也。先已见实相已。
阿字也。
经云。如先正思念。谓如上文所说思
惟法而念持也。阿字自己作。并点作广。一切
黄极悦意。四角金刚标中。思念持诵诸佛一
切处光字也。此等一切佛自当相说者。谓观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1a 页 T39-0701.png
阿字令作深黄色。其色相端正严好令人悦
意。在于自己心。又此字经云。并点广者。即是
字上加点义。增加即是广也。于字外作四角
金刚标栏。此栏同三股金刚。股更互相叉而
作之。于中置字。见此阿字已。即转此字作毗
卢遮那本尊之形。即是自身现同本尊之像。
其像一依本印而作也。此佛通身有光。此即
菩提心中所见实相之佛。犹净琉璃中内见
真金像。非同馀心数中妄想也。当知如是见
者。即是见心实相之佛。作此成就者若无疑
虑。即能普为一切众生作大饶益也。
经云。谓
广大希有者。犹如幻人。谓有种种异事也。犹
如诸大菩萨随心所欲利众生事。如幻幻水
月而应万类皆得成也。此即如来如幻三昧之
句。若能如是作者。无始生以来恶业。及三有
逼迫之果。乃至无间重业现身即灭。何况馀
者。当以要言之。三有众苦果报皆灭也。何以
故。犹持诵者以得住于三摩呬多地故。若观
如是实相离苦。
经云。若观于彼心。无上菩提
心。谓观行者自心中无上菩提心也。云心者
即是无上大菩提心。若住斯观。即能净身口
意业。由能净业故。净与非净业离也。意言。有
如是业生。净不净皆不能染也。
经云。当业。谓
当生此净心之业也。此果皆不能污。何以故。
常与理相应故。譬如莲华虽生于淤泥之中。
而不为彼之所污染。如是行者即同诸佛。何
以故。能生一切诸如来故也。此即是仁中之
尊佛也。意云。才观菩提心已得如来之果。况
身现證而成佛乎。复次时毗卢遮那如来。又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1b 页 T39-0701.png
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四魔降伏六趣
解脱。一切智智满足金刚字句说者。住此三
昧能降伏四魔。能除六趣烦恼业苦。而与解
脱之乐。亦能满足一切凡圣所有希愿也。佛
住此定而说金刚句真言义。此五字即是降
四魔真言句也。阿是行。所谓本不生行也。傍
二点是净除义。以此义能降伏四魔除一切
苦也。味是缚义。加上画是无解三昧。即不
思议解脱也。啰是净六根义。由六根净故无
尘也。诃义如上已说之。祛义上亦有解处也。
又𤙖有三义。即如来三解脱也。修行除障故
而三解脱。而住大空。欠者大空也。佛说此真
言时。金刚手及普贤等。得未曾有开敷眼(如上
说)稽首一切一切智。如是说言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1c 页 T39-0701.png
明佛无上者故。重言之也。先赞已后请说佛
此五字次第广说也。及布想等种种类者。所
不言此更皆请此中说也。于布字想字上中
下成。色用差别种种方便。皆请佛广为宣说
也。种种门中。成就进趣顺行此法。名为教也。
请自说此教者。请佛亲演说之也。若佛广说
此法。诸行大乘无上真言行者。当得见法。若
已见者亦皆欢喜。见法谓證得也。当住者谓
自见已。复授诸众生也。由见此事自他俱获
无上法利。故请佛广说。本经有三千五百偈。
说此五字义也。三摩醯多。正议是住心一境
之义。佛欲说金刚之句。普令大众住一心境
而听也。欲作此金刚真言之成就之法。先令
作金刚座。如佛初欲成道时。在于金刚道场。
复除此座已。更无馀座堪能胜致此也。于时
大金刚为从地尽地际也。此地际加持下身
者。为欲说阿字。意云。此字最胜也。字第一。
加持者今为欲说此法故。先以加持自身也。
即下身。谓自脐以下想皆作纯金刚也。此有
内外。内谓如上所说。外谓想自身坐处在于
方金刚坛中。其坛已如上。说方标栏者也。名
大因陀罗者。此是金刚中之极刚者。能破金
刚。而金刚不能破彼。又是极黄色也。如此紫
磨金色。此想阿字为之名金刚轮也。于此座
中思惟一切。即是瑜伽之座。此是修行应理
者之坐处也。即思惟一切。谓一切事皆此中
思惟作之也。事众多云一切也。右初释阿字
为座竟。次说长声之阿。此是阿第一命根也。
以能活诸字故言命也。若无阿字诸字即不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2a 页 T39-0702.png
生。故第一命也。此是能摄召句。若想此字能
摄召。长阿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
故云摄召也。摄召一切内外之法。摄召是摄
令属己。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门。能摄召一
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之行
故也。次说暗字。若想此字。能摄除一切毒及
病等诸障也。内外诸障皆能摄而去之。内障
谓种种障道之法。但有现前皆能灭除。外障
谓一切外物为障。亦悉能除也。又除诸毒诸
病。病谓有种种皆能除之也。又能除者。乃至
失心即能救之令得本心。又以此字能摄心
一境。速与三昧相应也。若想此字得如上功
德。一切能与者。言与即是满其所愿授悉地
果也。若持诵者。一月中即结金刚慧印。而诵
暗字。于一月中日别三时作之。一切无智城
破也。一切众生无明之所婴绕。四合坚固犹
如牢城不可破坏。以此字门而能破坏也。得
不动坚固者。谓天人阿脩罗等所不能坏也。
凡一切增益事若欲作。皆坐此座。增益亦名
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若秘释者。一月是
一见也。若得见法入于初地。任运增益一切
三昧陀罗尼等及诸地位也。若欲作此增益
法时。持诵之人于此金刚坛中。想佛住于三
昧身真金色也。光焰有威光义。有威光者。即
是兼明本尊义也。梵音如此。即周匝炎光。以
发为冠。此即是大因陀罗也。此大金刚之
坚。即是佛智之义。能破一切无能除者。想此
佛在方金刚坛中。随意作一切成就物也。经
云。金刚莲华等者。谓此等一切事。当于此轮
悉地出现品第六¶ 第 702b 页 T39-0702.png
中作也。若成就金刚法。五股纯金作之。置于
坛中而加持。商祛等上中下成就。亦如上说。
谓皆持诵此阿字也。若欲成就佛顶者。以真
金为佛顶而加此法。若得成者。即同大日如
来之身。或不可须别物。但以自在想作佛身
而加持之。若成即同佛身也。若作金刚成就。
持诵之者即同金刚手菩萨也。莲华者。以金
作八叶莲华等此中持诵。若成即同观音也。
刀者。作亦有法。若成即同文殊童子也。鹅者。
作法若成即以此。自身成梵天身也。于成就
外财之中。或成就金或地或如意珠等。
但与增益相应者。皆用此法作之。具有上中
下法也。言大因陀罗观者。谓于金轮中观故
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