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唐-一行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59b 页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八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经云。或以心供养。一切皆作之者。如世尊说。
诸供养中心最为上如。前一一供物。皆当运
心遍及法界。以真言秘印持之。如供养次第
中广说。或观大宝树王遍覆一切世界。如花
严菩提树王之相具足庄严。随一一所须受
用之具。悉于中出无有穷尽。遍至一切贤圣
前。广大供养并普济一切众生。如是运心已。
当用虚空藏转明妃加持。自然随意成就也。
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
以瓷或净瓦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泄漏。
如毗尼中方便观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
五谷五药于瞿。醯中说之然此。五药夫皆出
五天此方不。能遍有也取如。前所说诸涂
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于瓶口捽以宝
花。或随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条叶茷好
圆具者。使间错垂布令极端严。以彩缯缠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59c 页 T39-0659.png
颈并系花鬘涂以众香。结护作净方便。亦如
供养次第中说。中胎藏当安五瓶。最中大日
瓶安在花台。馀置外花蕊中。凡献中胎食
时。四佛四菩萨各随本座。在花台内。奉毗卢
遮那者。置花台前也。若有力者。于一一尊所
皆置一瓶。如不能尔。随内外方于上首诸尊
处置之。其四门处各置一一瓶。四角各置一
瓶。通门外别有一瓶。用降三世真言印加持
之。拟出入时洒身自护。及召弟子入时亦用
洒之。护摩处又别置一瓶。大略可百馀瓶者
也。

经云。六瓶者。是最少之限。当于中胎四方
各置其一。其门外一瓶必定不得。阙之若用
十八瓶者。中胎置一瓶。第二院大勤勇处。莲
花金刚类主。及门凡四瓶第二院四大菩萨。
谓文殊等各置一。瓶外院四门四角及门外。
者用之适。足所欲受灌顶者若。多各随人数
令造一瓶。不得阙少也。如香水瓶者。诸阏
伽器亦然。当用金银白琉璃等为垸。乃至商
祛熟铜石木。或以树叶新瓦。盛众香水置诸
名花。如前所置瓶处亦一一置之。又当于诸
尊处各奉净衣。如前所说。上首诸尊亦准献
食法倍增已。故云各奉兼服。若不能办者。但
于上首诸尊处置之。或以箱箧随其所有。置
在中胎院内。运心供养一切诸尊。凡献中胎
供具。当置胎外一重空界中。若献无名诸尊。
当置三重界缘之内。又供养时。先当奉阏伽
水。次献涂香。次献花烧香饮食。后献灯明。经
文先后不次也。复次若深秘释者。涂香是净
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0a 页 T39-0660.png
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
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
凉性。故曰涂香。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
此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
佛菩提树。故说为花。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
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
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焚。解脱
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
烧香。饮食是无上甘露不生不死之味。若服
此果德成熟更无过上味时。即名入證。故说
为食。所谓灯者。是如来光明破暗之义。言至
果地时心障都尽。转无尽慧遍照众生。故说
为灯若竖说者。一一地中皆具如是五义。若
横说者。一一门中皆具如是五义。例如上文
所明诸食。虽适口则一然。随调膳人身手。有
种种滋味不同。馀香花等当知例尔。若行者
善能以五字门。作金刚舞戏普应众生。譬如
和五味布五䌽。韵五音调五药。虽性分不过
五种。而千变万化巧转不穷。当知是人则解
涂香三昧义。亦解花三昧烧香三昧。饮食灯
明三昧义。亦解此五种陀罗尼义。以如是种
种法门供具。供养心王如来。能令诸尊欢喜
所求必获。若以此中意趣。反观世谛香花等。
自然知彼色香性分所应用处。无量方便触
物而生也。

经云。如是修供养。次引应度者。以
下明正作法时。加持教受支分及护摩支分。
就加持教授中。凡答金刚手三问所谓云何
引弟子。云何令灌顶。云何供养师。问此三句
讫已。方问护摩处。今此答中先说引弟子了。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0b 页 T39-0660.png
即明护摩。方答所馀二句。然护摩通一切法
事中。非但加持弟子而已。故宜别作一种支
分也。于前卷中。已明第七夜正作法时画漫
荼罗位。中间别明所要支分。是以文势间断。
今更承蹑前文。作次第说之。阿阇梨既画
漫荼罗竟。周遍观察知已圆备。方出外如法
洒净。如前运心普礼一切如来。忏悔归依自净
三业。然后依供养法。结结三昧耶明等以
护其身。其诸供养物。亦以无动真言去垢辟
除清净。如法素具而预备之。又当被服金刚
甲等使一一如法。阿阇梨言。作如来身时用
如来甲。作金刚身时用金刚甲。当转换用之。
又准苏悉地等。以如来肉髻圆光诸相。而自
严身尤善。或可通用。或成办诸事真言作之。
如是作已。然后向漫荼罗位。随其所应而坐。
住于瑜伽。先用啰字门遍净其心。次复净道
场地。悉除众患相同虚空。然后以诃字起大
风轮。于风轮上。以嚩字起香水海。即用阿字
门。起金刚地妙高山王。当知此漫荼罗。即在
其上。如供养次第中方便。观作种种庄严。以
虚空藏持之。次于一一漫荼罗诸尊位上。各
观本种子字。从此诸字皆转作本尊身。若彼
阿阇梨。观道未融恐延时节者。但于中胎莲
花台上。而观阿字。字门出无量光遍照诸尊
座位。尔时诸尊即现。尔时以方便。转观如是
诸尊与我身无二无别。即是诸尊即在身中。
阿阇梨言。若行者未住瑜伽。云何能造如是
坛法。乃至初建立时。已观在身中然后图画。
若深行阿阇梨。则常与如是大悲胎藏圣众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0c 页 T39-0660.png
共俱。亦證知即是我心。同彼十缘生句毕竟
不可得也。即观本尊已。次更运心作种种宝
乘。以不动真言印加持。以此奉迎众圣及净
治道路。次作请召。瞿醯云。当各以本真言奉
请。或以漫荼罗主真言都请诸尊。或依本教
所说。当随意广略。兼用召请真言印也。又此
经宗。即于本座受请。还以不来相而来至此
道场。不同粗方便中有此彼之相。大众集已。
当用无动明遣除障者。即示三种三昧耶而
作加持。次当奉阏伽水及与敷座。而作是言。
善来世尊善来世尊。以本愿力而来降赴。愿
垂加持。受斯所请及与微供。大慈悲故唯垂
纳受。时阿阇梨欲作金刚事故。更以无动慧
刀自除身障。转作金刚萨埵降伏魔业。仍以
慧刀结诸方界。复更以如来大界真言印。重
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又持无堪忍大
护皆普护之。阿阇梨言。凡造漫茶罗。从初已
来即用不动尊。或以降三世尊护持是地。中
间每持诵时。即如法结界了还解之。至作法
夜。更剂金刚线内具足结界。其灌顶护摩坛
处。当于漫荼罗外。更以线为周域。令与内
界相通。并置所出入门。漫荼罗外界。普以金
刚线围断者。至护摩供养时。亦当运心。于通
门之所举上金刚线。令通诸尊来往。又结界
时。但当于本座处如常作法。若欲行绕一匝
而结周界者。亦皆成就。若结界了忽尔妄念
故。界破或种种魔事起。即当念持无堪忍大
护。若欲令一切时无障者。其周界及供物等。
皆先用大护护之。后时障起又当更用也。次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1a 页 T39-0661.png
当作礼奉阏伽水。以大慧刀遍洒诸供养具。
净以不思议法界心。若献涂香时。即当住涂
香真言持之。次第供养时。又一一加以彼尊
真言。或通或别。或以自所持者。其馀供物例
尔。复当作心供养法。持以虚空藏明。及以金
刚阿利沙吟讽赞叹。次又出外施旷野鬼神
食。据图。于东门外施毗那野迦。南门外施蘖
㗚何。是魅鬼著人者。西门外施檗啰。是行疾
疫者。北门外施荼吉尔。于门之左右各置四
位。然瞿醯云。皆是罗刹毗舍遮部多。诸食啖
血肉者。种种非人之类。或居地者或居树林
者。及以心所念著。各随本方召集而遍施之。
一切缘漫茶罗供养之食。悉皆取之和合一
处。并及诸香花等。亦皆别出其分共置一处。
阿阇梨当起大悲无限法施之心。于瑜伽中。
观作种种受用之具。亦以虚空藏转明加持。
而周散施。此诸鬼神受食。不作漫茶罗障
也。当从东方为首。次往南西北方。如是一周
竟。又施东北方。次往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
又一周竟。复至坛东施上方鬼神食。次往坛
西施下方鬼神食。大凡三遍下食。于诸法事
中此法尤难。当尔或自现种种极可畏形。或
闻大声雷震野干吼等。如是种种异相。阿阇
梨当自好安心。又欲施时。先更防护其身使
一一如法。若彼食尽更求者。应复施之务使
丰厚。令其欢喜。若物少者但随所有而已。凡
坛中献物。亦当以平等之心。不得有所匮阙。
瞿醯云。若行食时错误阙少。即应补之仍乞
欢喜。所行食类若不遍者。应以馀物充数也。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1b 页 T39-0661.png
施诸方食都竟。洗手洒净。于门前烧香供养。
次入于内奉献阏伽烧香。运心奉献衣服以
为儭施。然后住瑜伽座。以五轮字持身。首置
百光遍照王。以无垢眼观自心花台本不生
字。方作普门持诵。先于毗卢遮那心月中炳
现真言。而后诵持并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
次及第二院诸尊。乃至终竟。或一一现前观
之而作持诵。或自身作彼本尊。于其心月。现
真言字而作持诵。乃至顿作漫荼罗身。而作
持诵。随行者观。心势力。若不能尔者。当以一
心诵部主真言百遍。所馀上首诸尊各诵七
遍。并作彼印也。具如供养次第中说。阿阇梨
如是作法毕已。复以诚心顶礼诸尊。然后召
诸弟子一一令入。以前香水洒净。授彼涂香
令用涂手。次授净花。略为宣说住心品中菩
提心实义。令知自归依处作真正发心。至诚
殷重忆念一切诸佛。所以然者。以行者能发
佛心。即是佛子。当受法王子灌顶之位。生如
来种性中故。当动止云为不忘诸佛。今此经
中。每将说一切真言。辄云普归命一切诸佛。
即是此意也。言净佛者。声闻法中阿罗汉亦
名为佛。诸馀大乘未了义经。亦有成佛义。然
不得名为遮净。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净字
甄之。梵本正翻。佛家当云佛部。是种族部类
之义也。时阿阇梨观弟子身作五轮。以五字
持之。兼于心花台中置阿字等。使即同大日
之体。以入佛三昧耶印印其顶上。次以法界
生印印心。又作转法轮印印齐轮上。各三诵
彼真言。次即转彼心中阿字门为嚩字门。结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1c 页 T39-0661.png
金刚萨埵印印诸支分。所谓五处。所以如此。
为欲成彼金刚事业也。时阿阇梨。亦当更以
三昧耶等而自护持。次取新净白叠或馀缯
帛。先以不动真言如法作净。复用本部真言
王。三转加之。如作大日漫荼罗。即用毗卢遮
那真言。莲花手金刚手亦当准说。用此䌽净
帛。周覆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
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馀未入坛者闻声。
此一偈当于转字轮漫荼罗行品中说之。又
观彼顶上有一啰字。字上安点。故云严以大
空点(此是囕字也)此字四边遍有光焰。犹如花鬘
连环不断。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净满月之
晖。以此净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内外诸障。
次引至第一重门。逊那优波逊那二龙王守
卫之处。令正当门厢不得前却。师当为彼结
作三昧耶印。三遍诵彼真言。置花印上。令弟
子以至诚心向道场散之。随花所至之处。当
知即是行人。往昔因缘法门善知识。即依此
方便门进趣修行也。瞿醯云。将入坛时。阿阇
梨应作是言。我某甲如法。作此漫荼罗。将弟
子入。随其福德种性及与成就所堪法器。唯
愿于此漫荼罗中。示现其相。既散花已。次应
开面令瞻睹道场。以欢喜心而告之曰。汝今
观此妙漫荼罗。深生敬信。汝已生诸佛家。诸
明尊等同共加护。一切吉祥及与悉地皆现
前。是故坚持三昧耶戒。于真言法教应勤修
习。次令弟子以香花等。普供养漫荼罗圣众。
即于道场授与本真言印。令坐一处诵之。次
引馀人入。凡阿阇梨。当观花所至处辨其性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2a 页 T39-0662.png
类。若堕佛首上成就佛顶及豪相等。堕面上
应成就佛眼。在身中分当知成就诸心。若堕
下分成就诸使者等。又随佛身上中下分。知
上中下成就。莲花金刚亦然。自馀诸尊。但知
上中下之相。若花堕去彼尊远者。久远方乃
成就。若堕供养院。随所属之尊授彼真言。若
堕两尊之间。当观其远近。若先堕内院即移
出外院者。彼人信心不具。若强持诵得下成
就。堕诸界道及行道院者。彼人无决定心不
获成就。若彼欲更掷者。应为作护摩然后掷
之。馀如彼说也。次当为诸弟子作寂然护摩。
是扇底迦法。亦可翻为息灾也。次此是一种
支分。今如来答中。约行事次第故。说加持教
授支分。未竟。即于此中间说护摩。或可与灌
顶等法。合为一种支分耳。

经云。作寂然护摩。
护摩依法住者。上言护摩。谓应作此护摩之
法。次云护摩者。是诫作法之人。若护摩时当
依法住。故重言之。此中以瑜伽法加持自身。
乃至奉请结界等。皆依念诵方便。故云当
依法住。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于漫荼罗
中。作无疑虑心者。上文密语。以释迦眷属院
为第二。大坛之外令与中胎藏相当。阿阇梨
又在其外。面向漫荼罗。于此二位之中而置
火坛。梵文故为密语云。阿阇梨漫荼罗中作
护摩坛。若不从师受者。多失其旨。或于漫荼
罗院中而造作之也。今以灌顶坛。又须正对
中胎。可移此坛令稍近南。乃至西南角以来。
皆是三位相望。于理无失。不疑虑心。即是息
灾之意。应一缘不乱作之。若行者住奢字门。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2b 页 T39-0662.png
而观诸法常寂然。疑悔求尽盖障净除。即是
寂然护摩之本意也。作漫荼罗法。取自身肘
量纵广一肘。其深半之。周匝安缘。广四指节
高亦如是。凡护摩坛。方圆三角随事业而转。
但此中作法当用方坛耳。瞿摩夷瞿摸怛啰
涂。洒以香水。中表金刚印者。谓于炉内当画
作拔折罗。所以然者。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
业因缘所生一切灾横。廊然荡尽无复遗馀。
方坛名大因陀罗。是心王之义。明此慧火之
印穷彼源底。从金刚性生。是故同于金刚不
可破坏。至下世出世护摩品中。世尊自广说
因缘。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
密意。则与韦陀火祀岂不相滥耶。故译者兼
智之名。庶令浅深二释义用兼举。

经云。师位
之右方。护摩具支分者。假令大漫荼罗门向
西开。火坛当在大坛西。阿阇梨又在火坛之
西。东面而坐。诸护摩所用具缘支分。当在
师位之南也。护摩薪当用乳木。谓桑谷之类。
或用牛膝茎截之。剂十二指量。皆须湿润新
采者。取其条理端直。当观上下一向置之。以
香水洒净令根本向身。若欲燃时。当于乳酪
苏蜜之中。揾其两头掷置炉内。或以沈水香。
量长四节粗如拇指。揾苏合香。作一百八遍
用之尤善。其应漫荼罗中所献诸食及香花
等。各各取之用辨事真言。如法洒净置于座
右。其阏伽器当置左边。所献诸食。当用苏酪
等调和共置一器。及诸五谷。亦以苏油等润
之和合一处。置于别器皆令素辨。若作深秘
释者。此护摩支分。是众因缘义。由此因缘能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2c 页 T39-0662.png
生三有灾患。今还以此为慧火之资。供养一
切普门身。增益不思议势力。

经云。烦恼为薪
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悉
皆甘嗜。即是义也。又为弟子作法时。于阿阇
梨北边。籍以生茅使蹲踞而坐。阿阇梨亦当
坐于茅座。不得加以床褥之类也。然受用生
茅略有三义。一者其性洁净离处乐触。可以
蠲除行者昏怠恣慢之心。二者此是吉祥草。
世尊以为敷坐而證菩提。是故能除一切诸
障。三者以此吉祥茅表慧性也。此草两边多
有利刺。若坐卧执持无方便者反为所伤。若
顺手将护之则不能为害。一切诸法亦如是。
若顺谛理观之。一切尘劳皆有性净之用。若
失方便。则能损坏智身。故以为法门表像也。
若于大石上作漫荼罗。或重阁上不可穿掘。
作炉者。当用彩色画之。极令分明严丽便可
充用。是名略作护摩处。若室中造漫荼罗。隘
迮者。当出外于望见道场处如法作炉。炉四
面皆当周匝布以生茅皆令右旋。次第皆令
相压而出其头。馀如护摩品中所说。又当周
匝广厚勿令露地。遍以香水洒之。当用成辨
诸事加持。以上文所说洒地真言也。此中护
摩行法。凡阿阇梨。初于漫荼罗中供养持诵
竟。次当出外而作火法。东向在吉祥座。先取
乳木乾薪置于炉中。用苏洒上燃之。后置湿
薪用辨事真言。去垢辟除并洒净已。当住瑜
伽以火天之种子转作火尊。在三角漫荼罗
中。如下品中所示十二火尊。随取其一事业
相应者。既相应已。当观火尊之身与己身无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3a 页 T39-0663.png
二无别。如火尊者。当知火漫荼罗亦然。当观
三处皆同一相。然后以火天真言而奉请之。
苏悉地云。欲奉请时先作是言。我今奉请火
天之首。天中之仙梵行所宗敬者。唯愿降临
此处受纳护摩。次说火天真言曰。


南摩三曼多勃陀喃阿揭娜曳莎诃

初句归命诸佛义如前说。第二句阿揭娜曳。
是火义也。此中以最初阿字为种子。以一切
诸法本不生故。即同金刚智体。俄是行义。以
诸法本不生故。虽具足万行而无所行。是故
名为无师自觉。若是无师自觉。即是同于大
空遍一切处。故与娜字同体也。以诸法无师
无行故。自遍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
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所
以也加三昧声。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诸佛
行菩萨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
炽。然正法光明。是故如实说之。即成真言也。
若请召时。当增加伊系伊系字。至发遣时加
揭车揭车字。其印相如下品中说。既请召已。
先以阏伽香水三度洒净。三献嗽口之水。即
取诸五谷苏酪等物。以上所说真言。三遍护
摩供养火天。凡护摩时。皆先以大杓盛满净
苏焚之。次则焚柴。次护摩饭。次及诸谷。或以
乳粥。次又以莲花等随意烧之。其中间所施
皆以小杓。所以经云。应当持满器。而以供养
之也。供养已。重洒香水及倾阏加。如人食已
用水澡漱。更以香花等供养。当运心引送火
天置于本座。次当奉请诸尊。先取一花。以成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3b 页 T39-0663.png
辨真言去垢作净。部主真言加持。两手合捧
心生口言。唯愿诸尊加持此处受我微供。即
当隔炉掷向漫荼罗。随其远近欲掷时。先观
此花。遍至一切诸尊座位。作彼随类相应座。
复用成辨诸事。于炉内去垢作净。方请诸尊。
或以彼尊真言一一别请。或随一部眷属。乃
至用真言王一时都请。又此火炉既同火界。
请时但观诸尊不动本座而来降临。事了时。
亦以无去相而还本处。每为一尊护摩。辄香
水洒炉及澡漱水。以下文云寂灾真言七遍
供养。如是一一竟。更作护摩百八遍。还以
满器焚苏一遍。乃至不能尔者。当总供养。一
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念言随此所有。唯愿
诸尊同受供养也。次当遍乞欢喜。如法供养
已。方忏悔回向并作金刚讽咏。其所焚香无
令断绝。又奉阏伽。然后顶礼诸尊。召诸弟子。
如上文所说作散花等法。乃至告语都竟。方
引一一弟子于护摩处。于阿阇梨左边以恭
敬心蹲踞而住。师以左手执弟子右手大指。
而诵寂灾真言。每一诵一施火食如。此至二
十一遍。诸弟子如是作之。瞿醯云。复以香涂
手按其胸上。随意持诵而发遣去也。今次释
此寂灾真言。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阿摩诃扇底(丁以反)檗多扇
底羯啰钵啰睒摩达磨唨若多阿婆嚩萨嚩
婆嚩达摩三曼多钵啰钵多莎诃

此真言以初阿(去急呼之)为体阿是诸法本不生义
即是金刚智火之体加三昧点是本生行金
刚慧火三昧傍有二点是涅槃义。言入此阿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3c 页 T39-0663.png
字门。慧行具足故。能焚除一切障盖得大寂
涅槃也。所以为寂灾真言正在此义。复次作
法时当观此字。周匝光鬘从火而出具备三
色。本体黄白色。其三昧画作赤色如阎浮金。
傍二点黑色如劫灾火。以本性白净故有息
灾用。兼黄色是增益用。赤色是降伏焚烧
用。黑色摧伏大障并摄召用。又此字体是方
便门。当知即同大空之色。具种种事业也。复
次于下文十二火中。阿字智慧火。三昧画是
行满火。具摄召义是风燥火。具降伏义是卢
醯多火。黄赤和合是没栗拿火。兼赤黑色是
忿怒火。兼备众色是阇吒罗火。以要言之。悉
备十二种用。当广演之耳。次下诸句皆转相
释。初句摩诃扇底。是大寂义。檗多是逝义。言
如来以此一字义故。去至本性常寂大涅槃
中也。阿字体是本寂。以具三昧画故善逝。具
净除点故涅槃。不动是处即行即到。同于大
空无所不遍。故云大寂。次句扇底羯啰。是作
寂义言此字门方便满足故。常遍十方三世。
遍作普门事业成就众生。皆令去至大寂之
中。故云作寂也。次云钵啰睒摩达磨涅若
多者。钵啰是最胜义。睒摩是證此寂。重释前
句以作寂故即是寂中之寂。所以者何。以寂
毕竟不可得故常作。作毕竟不可得故常寂。
一切世间不能思议。故云最胜也。达磨是法
[口*(臼/工)]若多是生。从何而生。谓即从此不思议
寂业中生也。以动寂毕竟等故。从本不生句
中。具生根茎枝叶花果。成菩提树王。犹如火
界能烧能养。金刚智火亦尔。用净除点烧。三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4a 页 T39-0664.png
昧点养也。次云阿婆嚩萨嚩婆嚩。又是转释
前句。故云无自性。一切自性以本。性寂而从
缘起故无自性。从缘起者皆本性寂。是故为
一切法自性。以此义故。妄想不生而大空生
也。次云达么三曼多钵啰钵多。又转释前
句。以此义故。如来于一切法平等。谓成无上
菩提。钵啰钵多是获得义。以无所得故得此
平等句也。馀如上释。凡护摩时当有种种相
现。或时烧火不燃。燃或速灭不甚炽盛。或烟
起无焰或烟甚浊。或出声犹如驴畜等音。人
不乐闻。或言不成就等。当知障碍不成之相。
或烟焰中作宝瓶宝网师子车乘等种种妙
形。或声如钟铃螺贝等音乐之响。或出吉祥
成就之音。当知是无碍悉地之相。乃至善作
护摩者。当于是中曲蒙旨授了了具知通塞
之相也。凡护摩各随所应事业。或以寂静或
以欢喜。或以威猛之心。所被衣服有白黄赤。
当北向东向南向而坐。其漫荼罗亦有圆方
三角之异。色亦可知。其护摩薪。息灾用树最
上枝。增益用树中枝。若折伏事应以树根。若
息灾事。应以苏乳大麦密及乳粥。茅草之牙
军那花白檀香无忧木。若增益事。应以乳粥
酪饭蜜乳酪粥胡麻。天木回香天门冬龙花
诸谷等。若折伏事。应以赤白芥子或芥子油。
毒药骨发诸荆蕀等有刺之木。虽经不具说
当以类推之。又随焚苏遍数胡麻亦然。馀则
随意多少。最初最后皆应满[打-丁+夕]苏护摩。诸馀
法事例尔。凡息灾护摩。先须作降伏法。若
所用真言中有降伏义者。直尔依本而诵。若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4b 页 T39-0664.png
无其义则当依法增加。用芥子等降伏相应
物。作一七遍或二七遍护摩。次观增益相应
句义及其供物。又作一二七遍。方乃具足作
寂灾法。如作增益护摩。先须作降伏法。方乃
具足作增益法。其降伏护摩。一法直成不须
设前方便。当知此漫荼罗。具有三种法事也。
瞿醯云。灌顶了后。复当依法护摩。先用漫荼
罗主真言焚苏百遍。次当以寂静真言。用苏
密酪和饭百遍。次用胡麻百遍。方乃广示漫
荼罗。至事毕将散时。师当自洒其身更奉阏
伽。次第供养一一诸尊。次以曼荼罗主护摩
八百遍。次以寂静真言百遍。次以部心作
廿一遍。次以一一诸尊真言。用牛苏各护摩
七遍。然后以本持真言随意护摩。方作解界
发遣等法。或复依前作总相方便亦得。今此
经中。阿娑嚩三字。如字轮品所说。即是三部。
心真言也。若是馀时三种法事。但于檀中持
诵毕已。即当出作护摩。或若作成就护摩。则
须五处相直。第一本尊。第二火炉。第三所成
就物。第四苏器。第五阿阇梨座位。其所成物。
先以净叶承覆。每一取苏等。皆以[打-丁+夕]加于叶
上。方乃焚之。若成就有情。当于置物之处图
画其像。馀如上说。若为人护摩。则一一称名
方投火中。若无漫荼罗但作护摩法者。当绕
炉作一重漫荼罗置诸尊座位。欲请诸尊供
养。广略随意耳。苏悉地云护摩了已。皆当用
本持真言。加持净水以手巡绕。散洒炉中三
度。须复请火天重受馀供。乃至想还本座。
所残谷苏密酪等总和一处用火天真言三转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4c 页 T39-0664.png
持之而作护摩。重作护身护方等印。乃至解
界方可发遣也。瞿醯云。第六夜作弟子法
竟。为除障故先作降伏护摩。次为自增益故
以部心真言护摩。然后以寂静真言作息灾
护摩。至临作法事时。若数有不善相者。当以
部母真言作息灾护摩。焚苏及薪各百遍。于
作法之明日。为满所阙乏故。更作息灾护摩
八百遍。然此火法。亦是支分中难事。以将
除灾障增益正法威势。是故诸为难者。皆于
此中伺求其便。若不一一明了当自损伤。不
可率情妄作也。

经云。行者护摩竟。应教令儭
施。以下是答秘密主问中云何供养师句。犹
属加持教授支分也。所以自教弟子令其儭
施者。非为贪著是物而求索之。为发生彼善
根成就灌顶功德故。若弟子能以内外所有
种种资财。为求大事因缘无所悭惜。至诚殷
重奉报传法之人。则能摧坏无量宿障。又自
见檀那利益深生庆幸之心。我今舍此世间
所爱之财。五家所共多诸过患。用货无上法
宝正法之财。遍施众生常无穷尽。以是思惟
已其心欢喜。欢喜故则离疑悔。离疑悔故便
得内寂安乐而住。然后以法水灌之。则能永
离尘垢也。若无物者。乃至舍身而供养师。谓
以此身奉事供给阿阇梨。不惮疲苦常不舍
离。咨求正法乃至不惜躯命。为求道故。尔时
阿阇梨。感其慇重生悲念心。诲以深秘方便。
乃至自所受持真言功行。垂满于道场中。作
法回用施之。少用功力得大成就。此是诸施
中上也。瞿醯云。弟子当于护摩处。以至诚心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5a 页 T39-0665.png
顶礼阿阇梨。先当奉献衣裁二匝。然后舍施
馀财。又彼文是灌顶了。广示漫荼罗相。教真
言印方乃奉施。与此经不同。任随所用耳。经
云。已为作加护。应召而告言者。谓从初召入
以来。皆是加持方便。今为起发其心故。又复
教授而告之言。今此胜福田。一切佛所说。为
欲广饶益。一切诸有情者。谓世尊见众生等。
自从无始以来。恒常匮乏内外资财。诸有所
为不得自在。以是因缘堕无暇处。不能疾至
无上菩提。是故同以加持神力。说此无上福
田也。以此大悲藏中。一切普门大海无不毕
集。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从今生以
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珠身虚空藏身。能满
自他一切希愿。故云广饶益一切众生也。复
次已施第一义僧及传法人竟。复教令供养
世谛和合僧。若施和合僧时。十方一切凡圣
众僧。皆悉有分。是故此福。如虚空云海不可
思议。当获于大果者。是究竟利。若于此中树
福。如食金刚毕竟不消。要至金刚地际然后
止住。故生公云。一豪之善皆趣佛果也。次明
世间希愿故。复说世间义利。所谓无尽大资
财。世说常随生。此是世界悉檀。故云世说。如
薄拘罗以一诃梨勒施僧故。九十一劫以来。
常无疾患终不横死。阿那律以一食施辟支
佛故。亦于无量劫来。常与宝藏俱生。如本生
经中广说。故云常随生也。复次有部毗尼中
说。大迦叶舍利弗目乾连须菩提四大弟子
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
无不如愿。何况施一切僧者。当知十方世界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5b 页 T39-0665.png
诸如是等具德之人。皆在其中。乃至无学圣
人欲延寿住世。犹籍僧力。是故汝今为欲成
就悉地果故。当令所修檀施具足无缺。复当
以欢喜心供养世谛现前僧。以十方僧不可尽
集故。但于界内随现前集会者施之。即是施
一切僧也。

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告执
金刚秘密主。以下明灌顶法。亦属加持教授
分。然此灌顶亦通诸馀法事。或可别为一种
支分也。阿阇梨作第二漫荼罗。当与中漫荼
罗相对。去大漫荼罗二肘。第二是次小之义。
即是相待言之也。凡火炉应当中胎。若处所
不便。得渐移近南。乃至对西南角。此灌顶坛
又在火坛之北。亦令四方均等。唯置一门。门
向坛开也。其坛四角外画四执金刚。火方是
东南。置住无戏论。涅哩底方置虚空无垢。风
方置无垢眼。伊舍尼方被杂色衣。坛中作八
叶大莲花王鬓蕊具足。于四叶中置四伴侣菩
萨。帝释方曰总持自在菩萨。焰摩方曰念持
菩萨。那伽方曰利益心菩萨。夜叉方曰悲者
菩萨。其四隅之叶置四奉教者。火方名著杂
色衣。涅哩底方名满愿。风方名无碍。伊舍尼
方名解脱。

经云。中央示法界。不可思议色者。
即是此㘕字作纯白色。所谓不思议法界之
摽帜也。复次深秘释者。方坛即是大因陀罗
心王金刚界。住无戏论。即是本原性净三世
无障碍智戒。由此戒故一切戏论皆息。戏论
息故得成无师大慧。尘翳都尽如净虚空。故
名虚空无垢。如虚空中无垢障时。极目十方
无所不睹。般若亦尔。由离一切相故于一切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5c 页 T39-0665.png
种。无不见闻觉知。故名无垢眼。如明眼人则
能自在作诸事业。今以无碍悲普观一切根
缘已。即当普现色身而道利之。故名著杂色
衣。若已此四种金刚慧印。于一心具足无
缺。即能镇此心地。堪持灌顶慧身。犹若菩提
树下。从金刚地际以来皆悉坚实。是故如来
成道时不倾不陷也。四伴侣者。谓心所有法
是心王伴侣言。此净法界心王成就四法。能
行四种如来事。则堪灌顶受法王位。初云陀
罗尼自在王者。即是通达阿字门。见此真言
王时。即能于一切陀罗尼门皆得自在。故以
为名。又以总持自在故。成如来念觉如意三
昧王。能持万佛国。如彼龙宫秘宝。能持大海
不令泛溢。亦能持之令无秏竭。故曰念持。已
得如是念宝便忆本愿。普雨法财充满法界。
遍施众生名利益心。已出无尽资财作无限
大施。而诸下劣众生。无心受用不肯求之。为
此兴大悲心。种种方便调诸穷子。故曰悲者
菩萨等。言奉教者。即是从此四门。折伏摄受
行如来事。当知著杂色衣。即是陀罗尼自在
王所为事业。满愿是念持如意宝王所为事
业。无所挂碍是大慈悲法施所为事业。解脱
是大悲方便拔苦众生所为事业。故名四奉教
者也。复次四宝所成瓶者。即是毗卢遮那四
德之宝。置在中胎四角。如上所说。以不动明
王作加持已。复次四菩萨真言各持一瓶。普
贤是无尽愿行宝。慈氏是无尽饶益众生宝。
除盖障是无尽净知见宝。除诸恶趣是无尽
大悲方便宝。复次普贤是遍法界净菩提心。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6a 页 T39-0666.png
慈氏是此净心于胎藏中发生根牙茎叶。除
盖障是此净觉树王妙严花果显现开敷。除
一切恶趣是收此果实后种一切众生田中。
如是旋转相生无有穷尽。故以此四宝之瓶。
盛满种种宝药诸谷所渍性净之香水。用灌
莲花台中不思议法界心。是故得名法王之
子。当知一种宝瓶。还与一菩萨一金刚一使
者机感相应。以方位法门对之。则可知之也。
凡欲灌顶时。用辨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
花台上。阿阇梨复为弟子如法护身。先以不
动明王用除诸障。次用三种三昧耶加持三
处。金刚萨埵加持支分已。令依吉祥坐法而
坐其中。所有涂香花灯阏伽水等。先已如法
加持。一如上法。阿阇梨先当奉彼香水。次用
涂香遍涂其身。以花鬘冠饰其身以为璎珞。
次奉焚香薰之。诸灯明布列其前并献诸食。
凡此供养物。总有十三坐。谓四金刚四菩萨
四使者并及弟子。其弟子供物最令丰厚。犹
如供养本尊也。亦可于大曼荼罗中置位供
养。至灌顶时。但当持彼名号请加持弟子。其
四菩萨。于第一院各于一方置之。使者如来
下挟门左右。又备新净白伞。上悬花鬘及与
白缯。亦先用不动去垢除障。以大日如来真
言持之。阿阇梨自执用覆其上。复令馀人执
净氂牛拂及扇香炉。皆以辨事真言加持。又
于箱中置衣并诸吉祥之物。即是金箅明镜
轮宝商祛之类。并持四宝之瓶而以供养。并
奏摄意音乐。此曲具在瑜伽大本中。若献涂
香时即有献涂香曲。花灯饮食等皆亦如是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6b 页 T39-0666.png
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蜜印。乃
至无人解者。阿阇梨当自奏之。若不能尔不
名兼综众艺也。言摄意者。如世人见美妙色
声心为之醉。情有所注不复异缘。今此金刚
伎乐。能感人心亦复如是。如马鸣菩萨自奏
赖吒和啰曲。五百王子闻之。同时舍家入
道。即其义也。瞿醯中。但云若得辨者应作音
乐。

经云。吉祥伽他等。广多美妙言者。此颂凡
有三种。一名曰吉庆。二名吉祥。三名极吉祥。
皆是阿利沙伽他。用此庆慰其心。仍有加持
之用。阿阇梨当自说之。次于下文且出吉庆
一种。于此方所用。已粗周备耳。说此偈时。当
自持白拂而拂其身。赞诵毕竟。阿阇梨复当
顶礼漫荼罗一切诸尊。为灌顶故至诚启曰。
即持宝瓶徐绕漫荼罗三匝已。复更如法加
持。至弟子所先用啰字为火。焚烧其身悉成
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灌之。灌已。观此灰中作
嚩字门。其色纯白。从此出生五字。所谓阿鍐
囕𤙖欠。持其五轮。次说暗字在其顶上。转
成中胎藏。又从此字生三重光焰。一重遍绕
咽上。随所照及之处诸尊随现。即成第一院
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心上。诸尊随现成第
二重漫荼罗。次一重光遍绕脐上。诸尊随现
成第三重漫荼罗。尔时弟子都成漫荼罗身。
若更深释。即是普门法界身。次当引至一处。
阿阇梨亲为著衣首冠白缯。以香涂身饰以
花鬘。焚香灯明如法供养。并络膊系金刚线
及臂钏指环。其制作法如悉地供养中说。又
阿阇梨先用啰字加持金[金*(由/拱)]。暪字加持明镜。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6c 页 T39-0666.png
法轮法螺真言加持轮及商祛。复当弟子前。
以金[金*(由/拱)]莹拭其目。而为说偈。当观啰字门净
其目中垢障。次又现前示彼明镜。而为说偈。
当观暪字门净其心中垢障。次持法轮置彼
二足之间。并授商祛于其右手中。而为说揭。
各用彼真言持之。所以然者。若彼行人能以
净眼现前自观心镜。即是成大菩提。成大菩
提已当转法轮。转法轮者。非为若干数量众
生而作限剂。乃当觉悟一切众生。是故吹大
法螺。凡秘密宗中。皆说因缘事相以喻深
旨。故作如此传授也。阿阇梨次当持伞用覆
其上。引令旋绕漫荼罗三匝。先绕第一行道
院。次绕第二行道院。后绕第三行道院。如是
行道时。阿阇梨当诵吉祥极吉祥等偈。或可
诵吉庆梵文。既周毕已。复至西门二龙厢卫
处。令其慇勤礼拜。其伞当随身上下而以荫
之。即当为说三昧耶偈。所谓秘密藏中四种
重禁。此等皆是阿利沙偈。下当释之。瞿醯云。
弟子至西门礼拜已。阿阇梨当白诸尊云。我
某甲已与某甲灌顶竟。今付属诸尊令持明
藏。作是语已。应当放伞令其起立。对漫荼罗
前为说三昧耶戒。汝今已成就漫荼罗持明
阿阇梨竟。诸佛菩萨及真言主一切天神。已
共知汝。若见众生堪为法器。怜慜彼故。当为
建立漫荼罗而教授之。然此经中自有传法
螺偈也。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海
水及境内一切河水。具置宝药谷等。作境内
地图。令此童子踞师子座。以种种珍宝庄严
所统眷属。随其大小列次陪奉。韦陀梵志师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7a 页 T39-0667.png
坐于象宝。以临其后持此宝水。以注象牙令
堕其顶上。而后唱令以告众人。又叹说古先
哲王治人济代之法。如是随顺行者。当得寿
命长远。本枝繁盛尧绍转轮之业。若不作如
是事者。则当自退其位殒身绝嗣。如是一一
而教诲之。今此法王子灌顶。则不如是陈列。
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于妙法莲花自在神通
师子之坐。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
德。而灌其心。尔时诸菩萨众。下至八部众生。
莫不欢喜赞叹而生敬仰。时阿阇梨。以法王
遗训而教训之。从此以后。当得生如来家定
绍佛位。若不如是对明。则不知正法尊重也。

** 吉庆阿利沙偈(出嚩驲啰阿避庾经中译云金刚起经也)

落吃涩弭(三合吉相也)达啰(持也)建者曩(金也)钵喇么(三合
山也)多(引)婆(光也)悉怛[口*履](三合)路迦(三世也)曩(去)他(导也)悉
怛[口*履](三合三也)莽罗(垢也)钵啰(二合)(乎异反)(除也)没度(佛也)
微没诞(引开敷也)亩阇(水生也)钵怛啰(二合叶也)泥(去)怛嚧(二合
眼也)怛懵檗㘕(是彼庆也)系多羯㘕(饶益也)钵啰(二合)他(上)
(最初也)钵啰(二合)社难(引诸众生也一偈)

谛怒(轻)波你瑟吒(二合彼所宣说也)钵啰(二合)嚩啰(胜法也)
怛嚩(二合)釰秕也(二合不动也)(弃夜反)(宣说也)悉怛[口*履]
(三合)路计(三世也)捺啰(人也)(去)嚩布尔也(二合应供养也)
达啰慕(二合法也)瞻莽(殊胜也)扇[口*底](寂也)羯啰(能作也)钵啰
(二合)社难(诸众生)路计(世间)你尾(二合)[口*底](去)(第二也)
(上)(善也)懵檗㘕儋(嘉庆也二偈)萨达喇摩(二合正法也)欲吃
多(二合相应也)室噜(二合)[口*底](闻也)懵檗逻(引喜庆也)迟邪(二合
宣也)僧忂(众也)[口*但]㗚(二合人也)泥(去)嚩(引天也)素啰(非天也)诺
吃屣(二合)腻也(应供者)颉哩(二合愧也)室哩(吉祥也)麌儜(引功
德也)迟耶(二合富也)钵啰(二合)嚩㘕(殊胜也)巘儜难(引众也)路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7b 页 T39-0667.png
计(世间也)怛哩(二合)[口*底]延(第三也)输(上)婆(善也)懵檗儋(庆嘉
也三偈)曳(入)懵檗㘕(如彼庆也)睹史多泥(去)嚩(升兜率天也)微
(去)(宫也)檗喇娑(二合也)那赐(亦如也)你何(引此也)
嚩多罗(下也)睹若檗睹(于众生也)系多(去)(利益也)(去)
印捺[口*束*页](三合与帝释)素[口*束*页](天也)钵[口*履]勿㗚(二合)怛写(围绕者)
怛他檗多写(如来也)怛懵檗(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底
(寂也)羯㘕(作也)哆嚩(引)你也(二合今日也四偈)(入)懵檗㘕
(如彼庆也)补啰(宫城也)(入)𠼐(胜也)迦秕罗(古云迦毗罗)诃嚩
(平二合)曳遮(名也)你吠(无害反天也)么诃(大也)怛么毗(德也)罗避
瑟㧣(吒矩反二合)(叹反)(无汗反)你你怛写(敬礼者也)
(引)(引亦如也)梛震[口*底]也(二合不思议也)但舍逻写(善者)怛他
檗多写(如来也)怛懵檗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底
羯蓝(寂你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五偈)(入)懵檗㘕
(如彼庆也)枳娑攞瑜(花枝条也)入嚩(二合)(光也)补涩波(花也)
(严饰也)㘕迷遮(悦乐也)啉弭尼(园名)(去)(园也)么护
(无量也)(去)(天也)乳瑟𪘜(二合所居也)(去)他写(导师也)
然莽你(诞生也)嚩部嚩(时也)婆嚩(无侃反)多迦写(有尽者)
懵檗㘕(彼庆也)婆嚩都(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反)怛嚩(引)
你也(二合汝今日也六偈)(入)懵檗㘕(如彼庆也)尾尾驮(种种也)
(入)(苦也)囊设曩耶(除灭也)赌瑟室也(三合喜悦也)
布嚩(无侃反)(苦行处也)莽避(趣也)没啰(二合)若睹(往也)𡃤驮
(二合)啰怛𠼐(二合中夜也)(引)(亦如也)素[口*束*页](天众也)播哩勿
(二合)怛写(围绕者)纳莽(礼也)塞吃㗚(三合)怛写(作者)
懵𧂸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蓝(寂作也)怛嚩
(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七偈)(入)懵檗㘕(如彼庆也)部若伽(龙也)
(王也)纳莽塞吃㗚(三合)怛写(作礼者)捺你夜(二合河也)
(二合)[卤*来](岸也)钵履勿㗚(二合)怛写(围绕者)系者洒半[口*底]
(二合鸟行列也)扇[口*底]㗚他(二合寂义也)莽捺部(二合)(奇也)莽部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7c 页 T39-0667.png
(得也)嗢婆嚩(有也)苏捺曩写(断除者也)怛懵檗㘕(彼庆也)
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今日也八偈)
(入)懵檗㘕(如彼庆也)薄伽伐睹(世尊也)窣噜(二合)(树也)
(王也)慕𠼐(根下也)昧底哩(二合慈心也)沫丽曩(力也)微尔
(降伏彼也)莫胡(无量也)(引)(魔也)博吃刍(党也)囊囊(种种也)
钵啰迦罗(异类也)莽婆嚩(有也)娜部(二合)(遍人间也)
(去)沫丽者(至天也)怛懵檗㘕(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
迦蓝(寂作也)怛嚩(引)你也(二合汝今日也九偈)曳懵檗㘕
(如彼庆也)钵啰(二合)嚩娜都嚩啰(上妙也)达啰(二合)(法也)
吃囇(轮也)嚩啰(引)捺斯(古曰波罗奈)悉[口*体](二合)(住也)嚩多
(于也)苏檗怛写(善逝者)舍窣睹(道师也)曷谛(入)部儋(希奇
也)部费(人间也)嚩簿(时也)婆嚩多迦写(有尽者)怛懵檗
(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你也
(二合波今日也十偈)(入)懵檗㘕(如彼庆也)系多羯㘕(作利益也)
啰门(第一也)跛尾怛灆(三合吉义也)本昵也(二合福也)
[口*履](二合)(利也)迦罗儜(饶益也)忙哩也(二合圣也)若囊(众也)
乳瑟(示咥称赞叹也)吃㗚瑳(入)(二合遍也)若伽(引)(说也)
伽梵(引世尊也)牟尼铄(引)吃也(二合)(思孕反)(师子也)怛懵
檗蓝(彼庆也)婆嚩睹(得也)扇[口*底]迦㘕(寂作也)怛嚩(引)
(二合汝今日也十一偈)

「 持吉祥众德
 具相金山光
 三世之导师
 除灭于三垢
 开敷正觉眼
 犹如水生叶
 是饶益众生
 最初之善庆」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8a 页 T39-0668.png

右先明一切吉庆所以得生。皆由如来出世。
故梵云落吃涩弭(三合)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
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嘉慰义。威德
义好相貌义。当知此名摄一切功德。故会
意言之。次句云开敷亦是觉悟义。水生是
莲花异名。以具如是义故。如来出世多所饶
益。故云最初善庆。或云吉庆或云嘉庆。大体
同耳。

「 及彼所宣说
 第一无动法
 开示于三界
 人天应供养
 殊胜法能令
 诸众生永寂
 是则为世间
 第二之善庆」


右世尊一切所说。究竟皆至第一实际。故曰
无动法。梵云契(弃夜反)多是宣说义。亦是开示
义。此中三界者。梵本正云三世。意通过现未
至及三有也。以能普示世间第一实际故。一
切人天皆应供养是法。为报大恩故。梵云扇
[口*底]羯啰译云作寂。此作是能作。能令能得之
义。此法能令众生悟一切法本性常寂。内外
诸障毕竟不生。故云永寂。以下例然。以如来
出世则能宣说此法故。云第二善也。

「 正妙法相应
 获得多闻庆
 人天修罗等
 应供福田僧
 富吉祥惭愧
 功德殊胜众
 是则为世间
 第三之善庆」


右梵云萨达喇摩。译云正法。或云妙法。为满
句故今具存之。此中相应梵云欲吃多。是应
合如是之义。即是契合冥苻之义。与瑜伽稍
别也。次句由多闻此法行与理契。是大庆故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8b 页 T39-0668.png
曰多闻庆。据正译当云富闻。今顺旧译耳。又
此应供梵名。与阿罗诃不同。此应供是诸天
人等。为求福故应当供养之义也。第二偈初
云富。与前富闻义同。亦是具备无乏之义。
富吉祥富惭愧富功德也。末句云众。但是众
多之称。梵名与僧伽不同。僧伽兼有和合义。
由正法藏出兴于世。则有修行果向之人。故
云第三善庆也。

「 如在兜率陀
 天宫藏时庆
 及与从天降
 利益诸群生
 帝释天神众
 翊从如去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右此藏字。梵音云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
藏之藏。与比吒迦俱舍等。其义各殊也。如菩
萨在天宫中及从天降时。于诸世间有无量
无边吉庆之事。如花严等经广说。修多罗即
是诸天众。为欲简异诸天故为阿脩罗。立世
等论谓之非天。又怛他揭多译为如来。又云
如去。谓从如实道去至涅槃中。不复更生。故
以为名。用释从天下时于义为便。故互文耳
若兜率天有补处菩萨。则世间佛种不断。若
人于秘密藏中受灌顶位者。乃至一生中或
成正觉。故云同彼庆也。

「 如在迦毗罗
 胜宫城庆时
 诸大威德天
 称叹而作礼
 犹若不思议
 如实善来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梵本如彼庆中即含时义。以下例然。此是菩
萨处胎时。一切世间有无量吉庆之事。亦如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8c 页 T39-0668.png
花严入法界离世间品中广说。乃至十方无
量大菩萨众同集腹中。为听法故。是故不可
思议。对前偈如去之义。今以来成正觉释之。
亦于义势为便也。如菩萨虽在胎中。一切大
威德诸天无不称扬作礼。汝今亦于虚空眼
佛母藏中。而托圣胎。是故八部龙神共所宗
敬。故云得同彼庆也。

「 如在华园庆
 光花遍严饰
 悦乐林微尼
 无量天众居
 道师初诞生
 有尽后边身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


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
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
此名。故上句以华园甄别之。菩萨初诞生时。
于一切世间亦有无量吉祥瑞应之庆。乃至
无量诸天众等。为供养故皆集林微尼园。又
有无量不思议解脱菩萨。亦如阴云笼月同
时下生。汝今亦于秘密藏中初得诞生。一切
法门眷属皆已萌动。若能勇进修行者。亦是
生死后边身。故云得同彼庆也。

「 如灭除在家
 种种苦时庆
 中夜心欢喜
 往诣苦行处
 亦如诸天众
 敬礼围绕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喜庆」


此是菩萨初出家时。梵但云灭除种种苦。即
含在家之义。所谓舍离在家种种恩爱系缚
之苦也。苦行处。梵云正翻当云修身处。如
菩萨初始逾成往趣修身处时。一切世间有
无量无边吉庆之事。亦如花严等广说。尔时
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馀¶ 第 669a 页 T39-0669.png
净居天众乃至诸护世者皆大欢喜。知正遍
觉优昙花不久开敷。悉皆顶礼围绕。或亲承
马足而奉送之。汝今亦于秘密藏中。初与无
明父母别。往诣初法明道修身之处。当知净
居天等亦皆欢喜敬礼。知其不久同于世尊。
故云得如彼庆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