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140-04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拙斋文集卷十六 宋 林之奇 撰
序
尚书集解序
理义者人心之所同然也圣人之于经所以开百圣而
不惭蔽天地而无耻者盖出于人心之所同然而已苟
不出于人心之所同然则异论曲说非吾圣人之所谓
道也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140-0492b.png
比窃谓学者之于经苟不知义之与比先立适莫于胸
中或以甲之说为可从以乙之说为不可从或以乙之
说为可从以甲之说为不可从如此则私议锋起好恶
閧然将不胜其惑矣安能合人心之所同然哉苟欲合
人心之所同然以义为主无适无莫平心定气博采诸
儒之说而去取之苟合于义虽近世学者之说亦在所
取苟不合于义虽先儒之说亦所不取如此则将卓然
不牵于好恶而圣人之经旨将焕然而明矣书孔子所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140-0493a.png
定凡百篇孔子之前书之多寡不可得而见书纬云孔
子得黄帝玄孙帝魁凡三千二百四十篇为尚书断近
取远定其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为简书此说不然古
书简质必不如是之多也班孟坚艺文志于古今书外
又有周书七十一篇刘向云周时号令盖孔子所论百
篇之馀于周时所删去者才七十一篇自周以前疑愈
少矣谓有三千馀篇非也孔子百篇遭秦火未存至汉
时伏生口授得二十八篇后又得伪太誓一篇为二十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140-0493b.png
九篇孔壁之书既出孔安国定其可数者二十五篇又
别出舜典益稷盘庚康王之诰共为五十八篇其文以
𨽻书存古文故谓之古文尚书此书之成遭巫蛊而不
出汉儒闻孔氏之书有五十八篇遂以张霸之徒造伪
书二十四篇为古文尚书两汉儒者之所传大抵皆霸
伪本也其实未尝见真古文尚书也故杜预注左氏传韦
昭注国语赵歧注孟子凡所举书出于二十五篇之中
皆指为逸书其实未尝逸也刘歆当西汉之末欲立古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140-0493c.png
文书学官移书责诸博士甚力然歆之所见皆霸伪本
亦非真古文书也以至贾马郑服之辈亦皆不见古文
书至于晋齐之间然后其书渐出及开皇二年求遗书
得舜典然后其书大备呜呼圣人之经可谓多厄矣遭
秦火失其半其半存者又隐而不出自汉武帝巫蛊事
起至隋开皇二年凡六百七十馀年然后五十八篇得
传于学者而大备是可叹也孔氏书始出皆用𨽻书至
唐天宝间诏卫衡改古文从今文书今之所传乃唐天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140-0493d.png
宝所定之本也此盖书之始末也学必欲知书之本末
者盖有伏生之书有孔壁续出之书夫五十八篇皆帝
王所定之书有坦然明白而易晓者有艰深聱牙而难
晓者如汤誓汤诰均成汤时诰令如说命高宗肜日均
商宗时语言如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康诰皆周公诰命
然而艰易显晦迥然不同者盖有伏生之书有孔壁续
出之书其文易晓不烦训诂可通也如大禹谟胤征五
子之歌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140-0494a.png
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
陈毕命君牙囧命此二十五篇皆孔壁续出其文易晓
馀乃伏生之书多艰深聱牙不可易通伏生之书所以
艰深不可通者伏生齐人也齐人之语多艰深难晓如
公羊亦齐人也故传春秋语亦艰深如昉于此乎登来
之也何休注曰齐人语以是知齐人语多难晓者伏生
编此书往往杂齐人语于其中故有难晓者卫宏序古
文尚书言伏生老不能正言使其女传言教晁错齐人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140-0494b.png
语多与颍川异晁错所不知者什二三仅以其意属读而
已观此可见以是知凡书之所难晓者未必帝王之书
本如是传者汩之矣
周礼讲义序
无体之礼冥于天地之自然而圣人制礼所以立无体
之用也夫礼自外作本在于内虽有不易之道而外必
尽其可陈之法是以其法之在度数也贵贱有位先后
有序多寡有数迟速有时君子知之于内足以安性命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140-0494c.png
之情众人由之于外足以观性命之理此礼之大体也
方其莫之为而常自然之时人含其聪而天下不侵人
含其明而天下不累则礼亦何所用哉此庄周制礼不
仁之说及𣻏淳散朴去性而从心耳营钟鼓管籥之音
目逐青黄黼黻之美与接为交往往万绪起矣而是非
不至于祗合则礼之教其得已乎闻之曰礼者于时当
夏乃万物去本盛末之时则礼者圣人之不免也盖圣
人之神不与人同忧而圣人之德不与民同患故周公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140-0494d.png
制法度于一日之间以厚天下之风俗其本如此虽然
道有升降时有损益故以义制礼者虽昔之所与而今
或制作而不疑以义变礼者虽已造于前而后或因革
以为便则周礼之为书岂特周公之力哉易曰亨者嘉
之会天之礼也又曰嘉会足以合礼人之礼也三代之
礼天道人事备于周上致其隆下致其杀中处其中则
是时也崇天卑地分群偶物而不失其统也大鹏之能
高斥鴳之能小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各以顺受其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140-0495a.png
正岂有他哉后世礼昧于经之大体则徇常者或病其
高阔好大者乃患于卑近又岂知夫高阔所以立天下
之本卑近所以尽天下之事欤扬子曰礼体也体不备
不足以为人故谨其名严其数则虽贵至戴璧之天子
贱至横目之庶人其衣裳饮食之纤悉声音藻色之等
威皆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则尊无逼下之嫌卑无僭上
之失者乃周礼之所载王业也礼文存于经独周礼为
全书惟其传不明故学者常忧其难知世有人焉乃训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140-0495b.png
而发之而圣人之德大略具矣传曰先王制礼必有主
也故以述而富学今既以其既学者相与而学之而未
知者以俟切磋焉
孟子讲义序
孟子论语皆先圣之法言学者之要道也然孟子之书
大抵推明论语之意故学论语者当自孟子始七篇之
书赵台卿谓孟子自作其说不然论语孟子皆先圣既
没之后门弟子所录不惟门弟子所录亦有门弟子门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140-0495c.png
人者如论语称有子曰曾子曰皆门人所录也以至冉
子闵子皆称子以是知其门人皆有所记录于中如孟
子之书乃公孙丑万章诸人之所录其称万子曰者则
又万章门人之所录盖集众人之闻见而后成也其言
则孟子之言其书则门人之手不可必也赵台卿以谓
孟子当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进不得佐兴唐虞
雍熙之治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而无闻是故
退而垂宪言以贻后人而为此书夫既与门人荅问而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140-0495d.png
言之矣又耻没世而无闻退而编次其言以传后世此
盖汉魏已降文人之通弊孔孟之志必不如是之狭也
赵台卿既以此书为孟子所作故其论序篇则曰孟子
之意以谓帝王之盛惟有尧舜尧舜之道仁义为尚故
以梁惠王问利国对以仁义为首篇仁义根于心然后
可以大行其政故次以公孙丑问管晏之政荅以曾西
之所羞以至滕文公离娄数篇莫不有说凡为篇所以
七者以象七政章所以二百六十一者以象三时之日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140-0496a.png
数也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所以法五七之数而
不敢盈若此之类其说迂阔是犹相马者徒求于物色
牝牡之间而失其真者远矣以是知言辞多寡先后谓
非出于一时所记此非孟子之意也大抵求孟子之意
者必求其言至于文字多寡篇名先后出于一时之偶
然不可泥也
观澜集前序
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人之以其蕞尔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140-0496b.png
闻见而对万古浩博之书言将以穷其无穷极其无极
虽末世穷年曾不足以究马体之毫末而耄及之矣此
观澜之编所由作也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澜活水也水
惟其活是以智者得师焉文乎文乎澹泊而有遗味发
越而有遗音者非活不能也余之于斯文是之取尔视
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庶几得之
观澜集后序
右观澜集所编百二十有九篇皆澜之动也余于是观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140-0496c.png
焉亦聊足以称是区区闻见之所及者发吾管蠡之陋
识作吾金鼓之懦气也而已非以古作者之文为止于
是也代有不录之人人有不收之文盖廑有存者故不
以世次列叙先后且虚其左方以待之继此复有会于
予心而可以广予传者固将特书大书屡书不一书而
止也夫文选不收兰亭记文粹不收长恨歌识者于今
以为二书之遗恨由其所取乎斯文者以为尽于其书
故其所遗者人得而恨之余方收选粹之所遗其敢自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140-0496d.png
谓无所阙轶乎昔孔子之始删诗也得周之国风雅颂
于自卫反鲁之初既列而叙之矣末乃得鲁商二颂又
从而附益之不以世次之先后为嫌也曾子从学最在
二三子后而犹及乎商颂之传是以其穷居于卫也曳
縰而歌之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其乐之动于中而发于
声音形于抃蹈有不期然而然者凡今中庸大学之所
载子思孟子之所传揆厥端倪无非繇商颂而入者也
青蓝冰水之喻于是乎信矣余之为是集也以为至游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140-0497a.png
真乐之纯全在焉则固朝夕不庸释也且将独处则终
日自诵而玩味之群居则与人同诵而商论厌倦则使
人旁诵而谛听之习熟则教人遍传之藏于斯脩于斯
息于斯游于斯以饮其酎啜其醨含其英咀其华庶或
有其人之曳縰浩歌因商颂而有得以光大乎斯文者
出焉是则观澜之本志也余之观澜非曰能之亦徒为
过屠之嚼望洋之叹耳
家藏海中螺蚌所共护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140-0497b.png
序
泉州同安并海之渔人有举网于海漩者得一巨物焉
视之良石也徐而察之则螺蚌相缪缠甚固剖而视之
重重十数皆众螺蚌也末乃见佛经一卷实在其内外
彊中乾青质朱轴金银书相间错则此经是也邑丞秦
溪王君亮功行部见而异焉得而匮藏之余在泉时闻
王君有此经问之而信王君举以施余因寘诸余家所
奉旃檀金刚像之龛中而朝夕瞻礼之久矣表兄李长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140-0497c.png
季叹其希有且曰子盍为之序记表而出之俾见闻者
生尊重肃敬心不亦善乎余曰唯夫佛门广大说法幽
深世之人以浅意小智管窥而蠡测之往往视为难信
之法而孟浪不信者皆是也自非诸佛时时出少神变
以證其说以觉群迷则虽善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而
佛法之灭亡无日矣昔唐文宗食蛤蜊有擘不可开者
焚香祷之俄变为菩萨形梵相具足时终南山政禅师
论之曰物无虚应此乃启檀越信心耳故契经云应以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140-0497d.png
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文宗曰菩萨身已现
且未闻说法政曰今者睹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非信
耶文宗曰希奇之事朕深信焉政曰已闻说法竟盖因
理晓人者不辞费以此身得度而现此身说法此难信
之法也今也于蛤蜊中现菩萨相以是为證虽不信者
亦信矣佛华严经曰如有大经卷无量等三千界在于
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
经卷普饶益众生窃尝谓尘中有经卷破尘能出之此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140-0498a.png
法亦为难信而證以此经理亦皎然余然后知芥子须
弥本不相碍但患不得其證所以难信耳
送衡州赵使君序
古今有一定必不易之常理谓之彝伦彝伦也者惟此
一理之可通更无并行不相悖之二理也有则悖矣父
之必慈子之必孝君之必仁臣之必忠此其为理之一
定有如水之必寒火之必热准之必平绳之必直自有
天地以来则然矣岂容有二端哉今之郡守县令五等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140-0498b.png
诸侯爵也其于覆下牧民有君之道焉是以其彝伦不
出于仁而善为守令者其政谓之循良岂弟为守令而
有不出于循良岂弟则非仁人也非仁人而俾为政于
一郡一县则民之蠹也国之蜮也将安用之是以古之
守令必取于纯良岂弟之仁人此理之必不易者也然
仁人之心必恻隐而多恕宽慈而近厚是以循良岂弟
之施于有政往往近于懦弱而少决姑息而多贷以故
或者病之以为算计见效曾不若能吏之任钩距之智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140-0498c.png
峻鞭挞之威其击强仆奸有以大快人意者由是循良
岂弟之彝伦浸为陈腐不切之习痴顽无能之伦而机
巧决断之政尚矣虽然循良岂弟之宜于郡县为人君
之止于仁其为彝伦古今固自若也审循良岂弟之不
如机巧决断之为则赵广汉韩延寿张敞之徒过于黄
霸龚遂远矣迁固之传循良其去取予夺之际乃若是
焉何哉元次山之为道州盖所谓恻隐而多恕宽慈而
近厚号为循良岂弟之尤者也其在当时讥诃诋骂之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140-0498d.png
声不绝于上下而有识者赏焉故老杜以谓今盗贼未
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
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待矣此岂非以为次山所挟之
术是诚彝伦之必不可易也欤循良岂弟之施于郡县
有如春风阳和之喣万物小用则小利大用则大利所
以如元次山辈为邦伯遂能使万物吐气而俾天下以
安者也苟使之一变而为机巧决断则是望霜雹雪霰
以发生之功矣庸讵可乎赵丈志行使君实循良岂弟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140-0499a.png
之仁人也分符于衡阳而将之官余惧其怵于流俗之
见或将变其天资之所有而机巧决断用焉强其所无
以徇时好取世资遂为是说以厉其行使君勉之入告
于内君付以民出守于外民受之君君吾君也民吾民
也自吾君吾民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使君勉之
仰不愧乎君俯不怍乎民其中之所素守确然其不可
夺乎流俗之毁誉固不足听也
陈君杰四男子序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140-0499b.png
延平陈君杰唐臣名其四男子伯曰杞仲曰梓叔曰楩
季曰楠且远来问字于余余既字之又为之说曰杞梓
楩楠皆天之美材也所受于天者既美又必因其材而
辅之以人事然后得全其天焉其始种于地则在乎丰
其土壤相其肥硗而审所以置之之宜使其质干固其
根著深则本不摇矣故伯之字曰殖之殖之者其始也
既殖之矣又何加焉然后培壅灌溉之功施焉斯得其
所养而无物不长矣故仲之字曰育之育之者其次也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140-0499c.png
夫所谓育之者非一二旦而可为也必积之以岁时而
其功日进一无所挫焉斯勃然而兴矣故叔之字曰笃
之笃之者又其次也如是而底天成矣由勾出萌达至
于拱把合抱七围八围皆其成之之积也故季之字曰
成之成其大备斯无以加矣其膺匠石之求时大厦之
须而为明堂之柱路寝之楹惟顾世之用者如何耳盖
君子尽其在人者而任其在天者殖之育之笃之成之
者人也用与不用则天也而人何与焉陈君能以是为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140-0499d.png
四子义方之训吾知天意之必有在矣
送伯厚县尉赴官建阳序
易大传曰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盖位者
其时也时之异列则一贵一贱分焉卦者其德也德无
不齐所以处小大一也古之君子其涉世应变之迹各
随其时之所遇有万不同诚不可以一槩论而其所同
者德也故居下位而尽心于职守在官而官在府而府
在库而库无毫发苟且之意则与夫在上位而酬酢天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140-0500a.png
人之丕变负荷国家之重任者一道也孔子为委吏则
会计当为乘田则牛羊茁壮长其所任者狭矣然心念
尽于所职而不念乎其馀虽使其位进于卿相道行于
当世而吾之所以应之者不复加毫末于此矣舜之徽
五典而五典从纳百揆而百揆叙宾四门而四门穆者
亦是物也岂复有变于其耕历山渔河滨之所为哉举
斯心加诸彼固不可胜用矣非复有待于其外也吾友
陈君伯厚以经术首贤书以对策擢科第得尉于建之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140-0500b.png
建阳而要予赠言以别予谓伯厚于是言也以其平昔
之所学所闻自试于一尉之间将准此以设施于世予
之赠言舍是则为不知务矣夫以痀偻承蜩蜩之外天
下无馀物梓庆削鐻鐻之外天下无馀巧理尽于所止
故也伯厚之行予姑请惟以尉职之所应为与否者求
商㩁焉而伯厚听之夫县令丞尉各有司存而尉以治
盗为职者也为尉而使盗贼纵横为百姓侵害亡穷已
置之不诘则尉为无赖矣然尉虽治盗其身为王官佐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140-0500c.png
令丞以牧养斯民使各安其田里无愁恨叹息之声视
百里之民则皆其父母也为民父母至使其赤子失业
去为盗贼苟又从而维絷之系累之刑戮之以塞予之
责进予之秩逞予之愿有利之心焉则亦岂为民父母
意哉尉亦为无赖矣是二者之失钧也抑孔子尝曰听
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又其理之极致也伯厚
其审择欤由前之二者而更进于斯则一尉之外吾知
其天下无馀事矣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140-0500d.png
送陈童子序
诵记之于学末也古之君子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脩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既已先立乎其大者矣然后
以其馀力及之而非所以先之也是故有小学有大学
小学者所以养其正于童蒙之初大学者所以要其成
于天德之后由童蒙迨乎既冠未尝一日无学而记诵
初未尝一日学焉学者不以是为学则教者亦不以是
为教其势然也洎夫科第兴而士之大学既已悖其先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140-0501a.png
后本末之序矣则小学亦流而为博洽捷给之归利禄
之所在万矢之质的也后生之有是学先达因之亦有
是教焉自其为童蒙而记诵之教固已行矣此国家所
以有童子之举而吾党之士所以少则有记诵之师焉
而陈童子者又特其颖悟俊爽之尤者也殆所谓少成
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者也听其所诵之书纚纚然如贯
珠琅琅然如戛玉衮衮然滔滔然如河出昆崙东折北
迤而归诸溟海也人皆谓童子之所已为者绝人远甚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140-0501b.png
固可以楷模后学而领袖儒林矣予独异焉窃以谓古
之豪杰非不以记诵为长彼其所以卓然自立于世者
既自有其本而根深蒂固确乎其不可移夺矣其博物
洽闻之所发亦直出其绪馀决其波澜之一二以晓世
之聩聩未悟者耳固非其自幼稚至壮老疲精力溺心
志而专致力于此也张巡之守睢阳功盖天下实海内
奇男子也韩退之叙述其事甚伟至其言读书不过三
遍终身不忘为文章探笔立书未尝有藁者殆亦于其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140-0501c.png
全体之中偶出其一班两班者尔在张睢阳固不足道
也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今童子之所
已为者既能为今之所不能者矣今者方将充贡乎天
子之庭观光乎上国以从英俊游乎鸾台凤阁之上既
为当世之隽彦矣凡所已为者其自今以往视为道德
之一艺时出而游之可也若遂以为终身必据必依之
理过而不化执而不忘则阙党之速成互乡之难言也
已仆他日讵敢刮目以待童子之来洗耳以听童子之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140-0501d.png
诵乎
拙斋文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