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1071-05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颜鲁公集卷一
唐 颜真卿 撰
奏议
请复七圣谥号状
谨按礼记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一惠故行出于已而
名生于人使夫善者劝而恶者惧也而虞夏之质殷周
之文至矣而禹汤文武之君咸以一字为谥言文则不
卷一 第 1b 页 WYG1071-0588d.png
称武言武则不称文岂圣德所不优乎盖群臣称其至
者是以子不得议父臣不得议君天子崩
则臣下制谥
于南郊明受之于天也诸侯薨则太子赴告于天子明
受之于君也至于周室卑大朴散谥始以两字为重人
或以虚美为荣汉承战国馀烈参而用之君臣易名事
归至当少不以为贬多不以为褒虽美众所归可一言
而尽矣魏晋以降盖不足徵圣唐钦明宪章周汉爰初
创业顺考古道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
卷一 第 2a 页 WYG1071-0589a.png
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上元中政在宫壸乱名改作
始建神尧文武大圣之号盖非高宗之所获已洎玄宗
之末奸臣窃柄析言而乱旧法轻议以改鸿名遂广累
圣之谥有加至
十一字者皇帝则悉有大圣之号皇后
则皆有顺圣之名使言之者惑于今行之者异于古非
旧制也其后剑门下罪已之诏叙高祖已下累圣悉用
旧谥则玄宗悔既往之失亦以明矣宝应中二圣山陵
有司议谥事不师古变而行权去古质而尚浮华舍旧
卷一 第 2b 页 WYG1071-0589b.png
名而广新谥谓一名不足以节惠乃十倍于古焉而累
圣谥名悉以字多者为定是废高祖太宗之令岂曰爱
君今制谥非古人皆知之有司因循其事而无敢言者
假使当今守之而不改后人议之以为非然所失岂不
大哉何者臣子之于君父莫不欲广其美称
先王制礼
不敢过也故至敬无文至文尚质质之数极于一尧舜
之美足以彰矣文之数极于二孝文孝景之德亦以明
矣质则近古文则近今此高祖太宗所以更用其法后
卷一 第 3a 页 WYG1071-0589c.png
王所宜守之法也非天下之至圣其孰能定之此天皇
所以兴圣主而正鸿名太宗所以待孝孙而修废典微
臣所以守经义而崇圣朝陛下宜奉天心继先太宗之
志使子孙蒙其法而万代守之此天下之能事也臣愚
以为高祖已下累圣谥号悉宜取初谥为定谨按旧制
宜上高祖为武皇帝太宗为文皇帝高宗为天皇大帝
中宗为孝和皇帝
睿宗为圣真皇帝其二圣谥名字数
太广有逾古制臣愚请择其美称而正之谨按谥法秉
卷一 第 3b 页 WYG1071-0589d.png
德不回曰孝照临四方曰明宜上玄宗为孝明皇帝又
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宜上肃宗为孝宣皇帝仍准汉
魏及国朝故事于尚书省议定奏御夫文敝则救之以
质至敬也名惑而反之于正至明也祖作之而孙述之
至孝也三者备矣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正天下之大
名建天下之大名建天下之大业能事毕矣伏惟皇帝
陛下详择
论元皇帝祧迁状
卷一 第 4a 页 WYG1071-0590a.png
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礼器云
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又伊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
德此经典之明證也七庙之外则曰去祧为坛去坛为
墠故历代儒者制迭毁之礼皆亲尽宜毁伏以太宗文
皇帝七代之祖高祖神尧皇帝国朝首祚万叶所承太
祖景皇帝受命于天始封于唐元本皆在不毁之典代
祖元皇帝地非开统亲在七庙之外代宗皇帝升祔有
曰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或议者以祖宗之名难于迭
卷一 第 4b 页 WYG1071-0590b.png
毁昔汉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二帝为祖
宗者四而已至后汉渐违经
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光
武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安帝以谗害
大臣废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
因以陵号称宗至桓帝失德尚有宗号故初平中左中
郎蔡邕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
馀非宗者追尊三代皆奏毁之是知祖有功宗有德存
至公之议非其人不居盖三代立礼之本也自东汉已
卷一 第 5a 页 WYG1071-0590c.png
来则此道丧矣魏明帝自称烈祖论者以为逆自称祖
宗故近代此名悉为庙号未有子孙践祚而不祖宗先
王者以此明之则不得独据两字而为不祧迁之證假
令
传祚百代岂可上存百代以为孝乎请依三昭三穆
之义永为通典宝应二年升祔玄宗肃宗则献祖懿祖
已从迭毁伏以代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则合上迁
一室元皇帝代数已远其神主准礼祧而禘祫之时然
后飨祀
卷一 第 5b 页 WYG1071-0590d.png
庙享议
议者或云献祖懿祖亲远庙迁不当祫享宜永閟于西
夹室又议者云二祖宜同祫享与太祖并列昭穆而空
太祖东向之位又议者云二祖若祫同享即太祖之位
永不得正宜奉迁二祖神主祔藏于德明皇
帝庙臣伏
以三议俱未为允且礼经残缺既无明据儒者能比方
义类斟酌其中则可举而行之盖叶于正也伏以太祖
景皇帝以受命始封之功处百代不迁之庙配天崇享
卷一 第 6a 页 WYG1071-0591a.png
是极尊严且至禘祫之时暂居昭穆之位屈已伸孝敬
奉祖宗缘齿族之礼广尊天之道此实太祖明神烝烝
之本意亦所以化被天下率循孝悌也请依晋蔡谟等
议至五年十月祫享之日奉献祖神主居东面之位懿
祖太祖洎诸祖宗遵左昭右穆之列此有以彰国家重
本尚顺之明义足为万代不易之令典也又议者请奉
迁二祖神主于德
明皇帝庙行祫祭之礼夫祫合也故
公羊传曰大事者何祫也若祫祭不陈于太庙而享于
卷一 第 6b 页 WYG1071-0591b.png
德明庙斯乃分食也岂谓合食乎名实相乖尤失礼意
固不可行
论百官论事疏
御史中丞李进等传宰相语称奉进止缘诸司官奏事
颇多朕不惮省览但所奏多挟私谗毁自今论事者诸
司官皆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
闻者臣自闻此语已来朝野嚣然人心亦多衰退何则
诸司长官皆达官也言皆专达于天子也郎官御史陛
卷一 第 7a 页 WYG1071-0591c.png
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
无巨细得失皆
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欲自
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焉诗云营营青蝇止于
棘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以其能变白为黑变黑为白也
诗人深恶之故曰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
有北则夏之伯明楚之无极汉之江充皆谗人也孰不
恶之陛下恶之深得君人之体矣陛下何不深回听察
其言虚诬者则谗人也因诛殛之其言不虚者则正人
卷一 第 7b 页 WYG1071-0591d.png
也因奖励之陛下舍此不为使众人皆谓陛下不能明
察倦于听览以此为辞拒其諌诤臣窃为陛下痛惜之
臣闻太宗勤
于听览庶政以理故著司门式云其有无
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不许关碍
所以防壅蔽也并置立仗马二疋须有乘骑便往所以
平治天下正用此道也天宝已后李林甫威权日盛群
臣不先咨宰相辄奏事者仍托以他故中伤之不敢明
约百官令先白宰相又阉官袁思艺日宣诏至中书玄
卷一 第 8a 页 WYG1071-0592a.png
宗动静必告林甫先意奏请玄宗惊喜若神以此权柄
恩宠日甚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达所以渐
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不遵太宗之法故也陵夷至
于今日天下之弊尽萃于圣躬岂陛下招
致之乎盖其
所从来者渐矣自艰难之初百姓尚未彫敝太平之理
立可便致属李辅国用权宰相专政递相姑息莫肯直
言大开三司不安反侧逆贼散落将士北走党项合集
土贼至今为患伪将更相惊恐因思明危惧扇动却反
卷一 第 8b 页 WYG1071-0592b.png
又今相州败散东都陷没先帝由此忧勤至于损寿臣
每思之痛切心骨今天下兵戈未戢疮痏未平陛下岂
得不日闻谠言以广视听而欲顿隔忠谠之路乎臣窃
闻陛下在陜州时奏事者不限贵贱务广闻见乃尧舜
之事也凡百臣庶以为太宗之理可翘足而待也臣又
闻君子难进易
退由此言之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
言况怀厌怠令宰相宣进止使御史台作条目不令直
进从此人人不敢奏事则陛下闻见只在三数人耳天
卷一 第 9a 页 WYG1071-0592c.png
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后见无人奏事必谓朝廷无
事可论岂知惧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起矣凡百臣庶
以为危殆之期又翘足而至也如今日之事旷古未有
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今陛下不早觉悟
渐成孤立后纵悔之无及矣臣实知忤大臣者罪在不
测不忍孤负陛下无任恳迫之至
朝会有故去乐议
周礼大司乐职云诸侯薨令去乐大臣死令弛悬郑注
卷一 第 9b 页 WYG1071-0592d.png
云去谓藏之弛谓释下也是知哀轻者则释哀重者则
藏又按庾蔚之礼论云晋元后秋崩武帝咸宁元年享
万国不设乐永嘉元年冬惠帝三年丧制未终司徒左
长史江充议二年正会不宜作乐又章皇后哀限未终
后主已入庙博士徐乾议曰周景王有后嫡子之丧既
葬除服叔向犹议其晏今不宜悬宋书礼制云晋武帝
已来国有大丧废乐三年又按江都集礼说晋博士孔
恢朝廷遏密悬而不作恢以为宜都去悬设乐为作不
卷一 第 10a 页 WYG1071-0593a.png
作则不宜悬孟献子禫悬而
不乐自是应作耳故夫子
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非谓不应作而犹悬也国丧尚
近谓金石不可陈于庭又徐广晋史曰闻乐不怡故申
情于遏密谅闇夺服虑政事之荒废是故秉权通以变
常量轻重以降差臣以周礼去乐之文宋志终丧之證
徐广之论宁戚孔恢之说禫悬理既可凭事又故实伏
请三年未毕都不设悬如有齐衰丧及遇大臣薨殁则
量轻重悬而不作
卷一 第 10b 页 WYG1071-0593b.png
颜鲁公集卷一